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时间:2023-08-27 15:10:01

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自主阅读;现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教授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努力。所谓的自主阅读,就是在有效的学习动力的指导之下,学生采用自主的学习方法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中获得有效的知识。加强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是当代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选择小学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利用问卷,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

要对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了解小学生自主阅读现状,掌握学生的阅读基本情况,设计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了解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看法,了解学生现在的阅读情况。通过相关的调查与了解,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生习惯到传统的被动阅读,没有基本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调控,加强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对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体会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加强学生阅读面的扩展,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提高。在阅读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质量,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欣赏,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需要为学生安排有效的自主阅读计划,让学生在计划的规范下投入到自主阅读活动中。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意识到自主阅读学习对于自身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的自主阅读观。

二、加强课内外自主阅读模式的结合

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内阅读教学模式的结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适应,使自主阅读活动可以符合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与学习规律。在提出自主阅读教学要求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角度对文章进行阅读。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将每一个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范本进行精讲。

比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组时,教师可以选择《让我们荡起双浆》作为范本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丰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找到自主阅读的方向与动力。

除此之外,在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发现课堂之外阅读资源的重大力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比如《意林》、《青年文章》以及《故事会》等等。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使小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提高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教授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教授,方法的引导对于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对于一般的文章,教师可以放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进行略读。而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文章,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与精读,深刻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传达出的思想。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进行因势利导,将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的技巧教会给学生,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资料,使学生成为阅读有心人。

在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阅读习惯。比如说批注式阅读,这样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致地阅读文章,更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原有的知识进行结合,共同投入到文本互动之中。比如在讲解《母亲的恩情》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与句子进行勾注。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可以与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对话,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与感情,更能针对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批注式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会在勾注中表现出发,自己的发展过程也得得到体现。

四、加强自主阅读活动的趣味性

自主阅读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小学生的好动性较强,没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极为枯燥的。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主阅读的快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与教学活动进行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一本著作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将更多的精力融入到阅读行为中。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西游记》这个著作的自主阅读任务,告知小学生在三个星期之后开展一场角色扮演小比赛。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对自己喜爱的片段投入更多的关注,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特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小学自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希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加强培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英语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最近几年的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相当比重的阅读理解题目,就这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下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旨在为众多初中英语教师的教育提供一些经验,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白,初中生还处在一个容易被自身兴趣所引导的年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对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只有让学生对初中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留心和筛选比较有趣的英语材料内容,并且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素质来选择适当的教材让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某些班级中,学生对于英语歌曲的兴趣较为浓厚,就选择适当的歌曲歌词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在另一些班级中,学生可能更喜欢一些幽默小故事,教师就需要筛选一些具有寓意的幽默小短文让学生阅读。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类初中英语阅读活动当中,准备好相关资料,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升,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当中也要注意让学生领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前期英语阅读材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学生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就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更加深刻地阅读相关的初中英语材料,提高阅读效率,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有层次、有目的地完成材料阅读,领会其中的意思。

初中英语的阅读方法中,主要包括粗略阅读、仔细阅读和限时阅读等。在不同的时段和教学当中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在初中英语课文的学习前段,一般采用粗略阅读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大概含义,对于其中的生词先行记录再进行学习和分析。该种方法适用于材料的初次阅读,对于处理分割材料有较好的效果。仔细阅读就是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在材料中寻找答案和线索,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一般来说,这种阅读方法较为常用,能够有效地分析初中英语材料中每个段落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适用于材料的深度阅读。限时阅读主要运用在考试和平时的阅读练习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干内容对问题进行解答,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较为透彻。多种阅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对于学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选用不同方法来完成阅读任务,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强化阅读效果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单纯的阅读理解,教师在其中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多方面完成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初中英语教师在让学生参与到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时,要注意不让学生只是单纯地“读”,而是要在其中加入“说”“写”“听”“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能力,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综合素质,教师在其中也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教学活动中。使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再是单方面的提高,而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离不开初中英语教师的引导。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素质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选取其中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在教学中充分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手段来完成学习中的阅读任务。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带领下更好地完成对阅读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其中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力求在未来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字] 数学阅读 能力培养 课堂指导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重视学生语文学科的阅读,不重视数学学科的阅读,甚至根本不要求学生阅读数学。目前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许多专家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精心编写的,既考虑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又考虑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在教材编排上,增添了大量的图片、图文、图表、旁注、及思考的方法等,增设了“你知道吗”等阅读内容,旨在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像语文阅读那样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数学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我明确目标,交流探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 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它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对学生的行为起导向、调节、标准等功能。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遵循教材编排特点,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本课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

2、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深化阅读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的自主学习的行为,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展的应该尽量多些。”采用讨论的方法,为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供了机会,给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3、 让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自我获取新知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的动力,也就是说,质疑解难中蕴含着知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边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边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的问题深浅不一,这时教师要综合,调控学生提出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时要分步进行,先易后难,切实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自己获取知识的机会。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 阅读兴趣的激发与调控。

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运用多钟新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如情景创设、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调控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本内容理解的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 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教师加强方法指导,优化数学阅读策略。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阅读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科学的方法指导,如提纲挈领法、咬文嚼字法、质疑思辨法、融会贯通法等。

同时,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要因人而异,不要一刀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类指导,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灵活性。使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深化学法、在基础训练的阅读中去尝试,实践学法。这样,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学法指导过程,又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法学习过程。

3、 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它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学生阅读时要动手,对重点的内容和词句圈、点、勾、画。

(2)培养学生阅读时要眼、耳、口、心多种感官并用,眼看、口读、耳听、心想,集中精力。

(3)培养学生自我提问,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就能有效的促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数学阅读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

4、加强文本对话,养成数学阅读习惯。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此外,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物及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开阔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5、加强反思交流,提高数学阅读品质。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或阅读思考题,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边交流,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中,提升数学阅读的深刻性、逻辑性和灵活性。

6、加强读练结合,增强数学阅读体验。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搭建平台,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第4篇

关键词: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策略

初中语文“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教学研究,是基于“目标导向―整体建构”教学理念开展的,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品质和效率的一项实践研究。该研究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构建“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课堂教学基本范式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思想和学习习惯为基本特征。

一、“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

1.目标导向

以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先导,引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开展,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引领、导向、评价功能。

2.整体建构

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出发,以阅读教学目标为结构原点,整合教材资源,唤醒学生主体,回归语文素养,构建合理流程,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目标导向―整体建构

以目标导向为核心,整体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整体设计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整体拓展阅读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1.以“结构”为载体,关注语文学科本质知识

“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学科素养及其特定的结构形式为教学目标,整体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有效建构语文认知结构的教学,其核心的实施策略是“整体建构”。“整体建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整体,还包括具体的阅读策略,以及对阅读教学目标的整合,也就是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材料的呈现、阅读方法的选择、阅读效果的反馈等,这几个要素之间也要构成一个“结构”,以语文阅读认知结构为主线,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解决阅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程序,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以“建构”为主线,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

“建构”是指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主体,通过对文本内容和表达特色的深刻感悟和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建立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里的建构,还包括课型的设计、教学行为的选择,这样建构才是真实有效的。

3.以“教学设计”原理为依据,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品位

“目标导向―整体建构”教学思想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符合“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构建了适合学生主动体验阅读过程的教学过程,侧重于阅读方式的转变。体现阅读教学系统性、结构性、序列性特点,兼具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特点,这是“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教学的动力机制,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科特质和教学品位。

三、“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1.整体设计阅读教学目标

“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是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构建立足于“学生、文本、知识、生活”四个方面有机整合的阅读教学课时目标,以语文知识为显性标准,以学生的认知实际、身心特点、文本表达为起点,合理定位、准确陈述、动态观照阅读教学目标。围绕“阅读素养”这一核心,从三个方面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要具体陈述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二要全面设计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关注阅读心理品质的养成,三要陈述运用的方法策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本质即言语能力性,其核心是思维能力;人文性的实质即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语文科应以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

2.整体设计阅读教学内容

从本质上说,阅读教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构成学生知识体系的事实、概念、法则、原理,二是同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各种能力与熟练技巧的系统掌握的操作步骤,三是促进世界观形成的认识、观念及规范。在实施“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阅读”内容的整体结构性,其外在线索是“主题”为主线的单元教材,以及“阅读”的基本知识内容结构,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建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整体建构阅读教学过程

在实施“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力图站在语文学科思维方法、语文专题学习思维方法的高度,来审视具体的语文问题所需要遵循的语文思维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语文学科思维方式的核心是“语言实践性”,即将语言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语文思维方式,应该贯彻在任何情境的语文学习中,包括阅读教学,形成“整体感知、把握主旨―回溯文本、探究特色―建构结构、概括方法―拓展延伸、深化感悟”的四步阅读法,这样的程序性知识就是我们为解决“阅读”专题问题而构建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解决语文专题学习任务而提供

支撑的核心思维方式。

4.整体设计阅读教学方法

基于“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我们提出的基本课堂教学程序是:

在这样一个阅读教学程序中,我们运用知识分类原理,确定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行为,以“语文知识结构和阅读技能结构”为核心,以“主题、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为基本要素,帮助学生掌握呈结构化、概括化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在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文体导读法”等方法策略,结合基本的教学流程环节,深化学生的语文认知。“以文体分类进行读文教学,突出了易于识别和把握的文章共性和特色。实践证明,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必弃之如敝屣”。在实施“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文体导读”等方法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5.整体实施阅读教学评价

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阅读素养的角度,综合评价和衡量“阅读”教学的效果。一是将阅读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积累相结合,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词语解释与造句、书写、词汇、语法、修辞相关知识等)融入阅读教学中,避免只见阅读理解不见基础渗透,避免孤立地教基础知识。没有基础知识,阅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语文就会根基不牢。二是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张扬个性阅读、多元解读的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尊重文本的整体统一性,避免解读的随意性。三是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的统一性,阅读的具体对象不同,我们要努力寻求最为恰当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第5篇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在全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小学语文老师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多篇主旨相同或相似的文章来达到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模式的兴起和运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丰富小学生的眼界和阅读视角,让小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语言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拓展主题阅读内容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时间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单篇文章的阅读和讲解,容易限制小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才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首先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改变,将小学教材中同样主题的课文放在一个单元中,通过阅读群的方式来讲解相应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思路。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讲解阅读群时能够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多元开发和利用。在讲解阅读知识的同时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认识世界。并且鼓励学生自主的收集相关的知识,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学习。比如,在讲解《雅鲁藏布江》时,在讲解完课程时,可以将相应的写风景名胜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阅读群,扩大学生的阅读视角,并让学生多各国众多的风景名胜进行了解和学习,并学习对于风景的写作手法,这样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鼓励记录阅读感受

小学群文阅读的运用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记录阅读感受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写作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相关的文章和基础知识后,可以通过课下布置作业的形式或者是课堂上回顾文章的方式来记录阅读感受。

关于阅读感受记录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和父母进行沟通,向父母表达阅读内容和感受,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沟通激发阅读兴趣来实现坚持群文阅读,最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与自身生活经历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更加真实的阅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学生的阅读感悟是否透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心理l展水平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课文讲解得简单易懂,更有利于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

3 调整文章讲解顺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创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阅读形式,通过阅读群的组合形式,为学生阅读文章和学习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机会,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拓展性阅读,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因此,在文章讲解时要注重文章展开的顺序,这样才能够发挥阅读群的最大效果。

文章顺序的确定要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选取篇幅较短的文章进行讲解,按照由短到长、由浅入深的节奏进行讲解,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这样才能加深文章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正确的顺序性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深浅方面进行把握,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比如,在讲解《长江之歌》时,应该先从诗歌着手,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比较短,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对内容的掌握。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后可以引入相应描写长江的短文或者是散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长江,并学习不一样的写作手法。

4 加强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群文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提高技能,还能够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下学习更多的写作手法以及阅读方法。这样才能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保证。

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多篇相同主题的文章,这样就要求教师讲解多种阅读方法,当前使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有朗读、默读、精度和略读,这些阅读方法通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的了解本节课程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通过默读等形式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后,在讲解完课程后对于课外的文章进行略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将各种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片段欣赏后,教师还应该设置一定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文和文章的整体把握;第二,文章的体裁和作者的写作风格,第三,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和感情相关。因此,在课堂上通过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的介绍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相关主题文章阅读,这样可以将课外和课堂内相互结合,实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5 调整阅读教学步骤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主题、通篇阅读、片段赏析、精彩借鉴、主题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比如在确定主题之后,就进行主题开发,让学生扩展阅读,参与商议所要拓展阅读的文章,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所有文章进行整体上的阅读和把握。此后,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或组成学习小组,对所学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

片段赏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对文章片段进行讲解,尤其是其中的事物背景、修辞手法和写作方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表述心得、分享体会和讨论意见。要引导学生结合所阅读的“群文”进行交流,品鉴所有文章的共性与个性,以此带动提升全体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整个班级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总之,群文阅读不仅是要让学生在课余能够多读几篇文章,而是要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其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充溢阶段,教师应当在这一时期,通过探索“群文”奥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园地中主动阅读、自主探究,全面提升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姗.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5(13).

第6篇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要给学生阅读引导,实现课堂内外的统一。教师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重视阅读实践,指导学生阅读。

(1)略读。教师要重视快速浏览阅读,教育学生领会大意,仔细读文章后进行跳跃式的阅读,提高阅读要求,减少理解的准确度,重视选择简单的阅读材料,教育学生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束段,了解文章其他段落的主题的句子,教育学生浏览一些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词语。

(2)寻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文字材料中找到特定的细节内容,稳、准、狠地进行选择阅读材料,并教育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目标,学会利用主题词语,进行寻读,捕捉关键词语,重视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

(3)预测。教师要重视阅读过程,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以及词汇等进行预测,并借助文章的标题预测框架,重视对下一步的阅读和理解产生理解的铺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关键词语的推测,教育学生轻松跟踪作者的思路。

(4)猜测含义。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猜测含义,扩大词汇量,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增加词汇的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并 定义线索猜测词义,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猜测,利用词法结构进行猜测等。

(5)理解指代关系。初中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教育学生识别指代关系,作为教师,要能教育学生抓住代词,这样在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中失去线索,并识别阅读材料中的代词的真实含义,掌握承上启下的代词,更能理解材料的内容。

二、教育学生正确选择阅读资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初中教师要在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资源。

(1)扩充课本阅读资源,提升阅读能力。初中教师要充分拓展课外阅读的资源,重视教育学生掌握自然、科学文化、教育、体育、传记、历史等读物,重视抓住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和练习水平,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所以,教师要有目的、针对性地运用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阅读教学,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记录阅读材料的点滴,鼓励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进行引导,写出阅读感想和感悟,并进行评选,实现物质奖励,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2)抓住校本资源,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抓住课本阅读资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重视加快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需求,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外阅读材料,并搜集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特点,具有时代特点,内容丰富有益的阅读资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积累阅读材料,利用文娱、运动节日,根据国家国情内容,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材料来开展阅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育学生轻松理解阅读资料,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结合校园特色,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料,进行阅读与理解,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会学生自主评价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产生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评价,给予学生阅读活动,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行为,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行自我监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运用智慧的阅读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的自主评价有:

(1)运用表格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制作电脑表格,通过网络和教师、学生交流,运用评价表格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能力,运用阅读策略,重视阅读评价,给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保持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撰写阅读笔记。教师在初中阶段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记录感兴趣的单词,运用一些习惯用法等,讲解英语知识,累积文化基础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写好阅读笔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引领学生进入快乐阅读的境地,支持学生产生持久的阅读动力,保持美好的阅读追求。

(3)重视自主检测。教师要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教育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后,开展技能训练,教育学生学会阅读文章,实现阅读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测,能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自主检测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增长学生的学习智慧。

(4)制作阅读档案。教师可以制作阅读档案,制定学生阅读资料,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指导阅读过程,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阅读评价。学生可以整理自己的阅读档案,学习档案中的内容,领略阅读状况,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水平,并摸索阅读方法,增长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师帮助学生制作的阅读档案里,有学生的成长记录,有学生的进步的步伐,有学生的心得感悟,有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总结,起到了好的阅读教学的效果。

第7篇

更好地进行法语语言学习。

【关键词】泛读素质教育 法语教学

一 前言

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法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阅读在理解文本与有效地使用外语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打下一个扎实的外语基础,在学习上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深就是要对所学的语言材料有透彻的理解,这不仅仅指字面上的理解,还要弄清楚背景知识、言外之意,以及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等。广,就是涉及面要广泛。语言包罗万象,涉及到文、史、哲、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与学科。在法语专业泛读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语阅读理解能力,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本身的需要。

二 克服阅读困难激发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院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法语“阅读障碍”方面的问题,一旦读起法语文章来,就变得非常不自信,又紧张又谨慎,阅读效果也不理想。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采用了错误的方法。而这些错误的阅读方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形成难以改掉的错误的阅读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法语阅读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我们必须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法语专业泛读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运用法语法度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 33%,才能占 33%,智力占 20%,其他占 1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帮助学生强化主体意识对自己的法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泛读课的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求职路上的疏导者和助学者,尊重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的优点。要尊重学生发表的看法,理解学生学习中的顾虑和难处,关爱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在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中,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增强自尊,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美国心理和教育学家斯金纳的实验表明,通过奖赏,行为可能被铭记,但不能通过惩罚来拒绝行为。法语学科在课堂外得到承认的机会不多,因而教师在课堂给予学生以一定的赞许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自尊心特别强,对外界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心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在过于紧张和谨慎,注意力集中了,也能够慢慢用法语开始思维,从而克服阅读困难,自主学习。

三 泛读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

法语专业泛读是一般性阅读和快速阅读的混合型课程。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就得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得精,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开展思维活动,课后给学生足够的预习和复习时间。学习者对阅读是否产生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不但应使学生会阅读,而且乐于阅读,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吸收知识的过程。教师了解传授每项阅读技能的最佳时机,了解学生的感知、释义能力,在传授每项阅读技能前确保学生做好感知能力上的准备。正确处理阅读理解与阅读速度的关系;把握阅读速度的灵活可变性。

精心准备课堂活动,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由浅入深、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无预习阅读、带着问题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阅读材料做细致的分类,逐步增长文章的篇幅、增加文章的难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可以从介绍阅读技巧入手,重点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并适当地讲解语言的难点,然后进行及时的相关阅读训练。训练可限定时间,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尽快抓住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学生应掌握 “skimming”(快读)的技巧。在快读时,精力必须集中,不必去记忆细节;遇到生词或难懂的词句,应当略过,以求对全文总体意思的了解。要特别注意每个段落的段首句和段末句,他们往往是这个段落的中心句。而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也比较重要,他们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最好概括。再如,为了寻找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学生还要学会“ scanning”(查读)的方法。在查读时,目光要自上而下、一目数行的寻找与大体内容相关的内容,而对无关的内容很快地掠过。在阅读速度的训练中,阅读难度与阅读量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逐步强化提高。阅读课基本上用法语进行教学,尽量少用汉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使用法汉字典;需要查字典时,也尽量使用法法词典。另外,在阅读训练时,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他们在阅读汉语时的经验,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法语阅读技能和习惯,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泛读是一门进行大量阅读实践的课程,应该突出语言信息量“大”而“泛”的特点,课内不宜详细讲解,不要成为变相的精读课或半精读课。泛的材料数量要大,要真正做到广泛。不少学生习惯于精读,而不善于泛读,教师应该注意引导他们学会泛读,养成博览群书、广泛阅读的好习惯。应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材、体裁、预提和各种术语包括文学作品、科技文献、新闻报道、实用文体、商业广告等等各种材料。这样,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随着科学高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已有一定的局限。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在课外继续进行大量阅读。

四 结语

法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力求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进行监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师有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管理。适时在泛读课程中增加直接从商贸、文教、科技等行业获得的第一手法语文字资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在毕业后就业可以较快地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大学法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加强其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能够适应 21世纪社会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4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9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视野。那么具体而言,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们将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关注对话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过程实则实现了教师、学生以及阅读素材之间的对话。在此种对话进程中,三者均以平等地交流状态实现对话。同时,教师、学生与阅读素材三者在这一对话交流过程中分别处于“知识传授主体”、“知识接收主体”以及“知识承载主体”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三者在平等地对话交流过程中分别表现为知识传授主体与知识接收主体二者以素材阅读者的身份之间实现对话,知识传授主体与知识接收主体作为素材阅读者同素材之间实现对话,同时还包括作为知识接收主体的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

(一)学生同阅读素材间的对话

此种对话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以素材阅读者的身份同素材实现对话。曾有研究者将此种关系解读为阅读者对素材的阅读目的在于实现对素材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活动。“理解”一词表现为阅读者基于自身的知识架构和阅读经历,对素材的思想内涵进行归纳、吸收,进而洞悉素材所承载的思想内涵的过程。“创造”一词,则是指阅读者在对素材内容实现理解基础上,以自身的体会和认识实现对素材内容地再创造过程。

(二)教师同学生间的对话交流

作为素材阅读者的教师同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则凸显出二者在素材阅读过程中的平等参与地位。语文阅读教学并非教师一味地讲解,也并非学生对教师观点的单纯接受,而是双方在彼此对话和交流地基础上,使学生实现对阅读素材内容的全方面理解,而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这样的对话模式,也将为其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作为素材阅读者的学生间进行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因教师并不参与其中,因而能够使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身独到的知识见解与阅读感悟,从而有助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养成创新性思维。

基于前述论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前述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如此方才能够确保阅读教学授课质量。

二、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应当通过阅读素材的讲解使学生洞悉文章的思想内涵与创作主旨,更应当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多样化的素材阅读方式。具体而言,教师应该积极传授学生精读、细读、朗读和范读的阅读方法。

(一)精读、细读的阅读方法

在经过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对文章的各段进行精读细读。所谓精读和细读,就是为了使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分段论述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学习段落中的比喻、拟人、夸张、比拟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这样的阅读是十分有益的,是高效的。

(二)朗读的阅读方法

朗读是中小学比较提倡的教学方法和阅读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记忆能力很强,文章多看几遍就能背诵下来。但是他们都是一种闷声的记忆方法,没有通过朗读的方法将文章背诵下来。其实要求背诵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在记忆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著名的语言学家李阳老师强调的语言学习就是多次的重复,是用嘴巴学出来的,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朗读学习法。而在阅读过程中,朗读更是十分有效的,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泛读的阅读方法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其深刻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方法,便是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阅读契机。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使学生掌握泛读技法,使学生将其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素材作为阅读素材,进而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潜移默化地系统性培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遴选健康地阅读素材,避免学生不加筛选地阅读其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素材,以防止学生的思想受到负面素材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

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而言,由于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不同的阅读要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并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素。例如,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体,阅读时应抓住其“六要素”,还要辩明记叙的顺序、寻找文章的线索。散文应抓住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来阅读,还有小说应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这三要素来阅读。应用各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不可忽视的两个重点。说明文在于说明事物的特点和阐明事理的文体,阅读时应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后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在于分析说明的方法,最后品味说明的语言这一方法来阅读。对于议论文,它主要是论述作者的见解或主张的,因此阅读时要弄清作者所提出的论点,明白作者采用什么论据来证明论点,还要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论点……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指导。

第9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 新出路 体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乐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同时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作为引路人,必须精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倡导体验式学习,使学生乐于自主阅读,提升自身的语言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指导课前预习,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由于初中生尚处于学习发展阶段,需要教师有效指导预习,才能真正达到预习目标,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1.明确学习目标,提高预习针对性。教师在布置英语阅读预习内容时,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预习针对性。以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5 Films Reading(1) Kitty’s favorite film star为例,教师应该明确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应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语言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奥黛丽.赫本生平和演艺事业的词汇,如effort,industry, attract, devote, present, novel,同时能用英文正确发音。二是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和略读,基本了解文章大意,主要是了解奥黛丽.赫本一生的事业和主要成就,并初步完成课后练习。教师明确学生预习目标后,学生会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预习。

2.指导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科学的预习方法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路人,科学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提高预习效果。仍以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5 Films Reading(1) Kitty’s favorite film star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听课文录音学会生词的发音,并揣摩生词在文本中的大意是什么,学会猜词。学生在听懂课文读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调、语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如果对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有所疑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笔记录下来,慢慢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倡体验学习,使学生乐于自主阅读

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倡体验学习,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自主阅读。以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5 Going shopping 这一单元的阅读课为例,教师首先设置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即 What will Daniel buy for Simon? Why doesn’t he buy Simon a football?学生在初步阅读后,基本能回答出答案。此时,教师再创设一个情境,两个学生为一组,根据Daniel和 Millie的对话,自己创设一个对话。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任意发挥对话内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口语得到锻炼。最后,在学完这一阅读课程的时候,教师再次分组,让每个小组结合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并依据关键词对阅读内容进行retelling。学生经过合作探讨,会找出以下关键词:look for, cards and stickers, just a minute, over here, take a look, cost, discount, quite expensive等。紧接着,教师让小组派代表进行复述,但是必须关上课本,依据关键词进行复述。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都是在亲身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在实践中以平等身份和作者进行对话,更深层次地了解阅读文本。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成功实现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乐于阅读的转变。

三、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 现状 策略

学生对英语教材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高中阶段英语科目的整体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指导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英语学习的一些方法,通过特色阅读教学过程来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一些句子、词汇的掌握,是实现高中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性的学习课程,其教学特点就是以大量的实际应用英语知识为主,而英语阅读则刚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下面就从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开始,探讨提高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

高中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是以略读来完成相关的英语阅读,从这种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主要是通过对英语阅读的材料的表面意思进行理解和学习而忽视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没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点,仅仅局限于一些句子的翻译意思,造成阅读的方向错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首先,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学习英语材料中的基本词汇为基础,通过对英语单词的理解和掌握来理解整个段落的大体意思以及整篇文章的含义。其次,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阅读教学是一个目的性强和极富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在整个英语阅读中都是以积极主动的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整篇文章的认知能力。最后,是图示阅读模式,通过对英语材料的背景掌握来实行相关的阅读技巧,进而提高英语阅读的质量。阅读教学中词汇处理方式的不正确。

1.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技巧和理论讲解不透彻

英语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多层意思的词汇,这是需要引起高中教师关注的一个内容,必须正确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着部分的词汇,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英语阅读材料的整体思想。词汇是依托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具有不同意义的特征,结合这样的局面必须在阅读中重视一些词汇和短语的应用,结合实际的语言环境来具体的讲述其中的不同。

1.3英语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方法的忽视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协助学生理解英语材料的主题大意,在相关的阅读方法上缺乏对应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具体的英语学习技巧,不懂得如何科学地使用这些技巧和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2.1结合实际的阅读教学理论来开展教学

英语阅读学习是一个重视语言学习的部分,将培养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结合高中英语阅读的一些理论知识来正确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按照相关的阅读课程标准来具体地设立阅读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一些符合实际应用语言的转换方式来实现英语阅读的目的。

2.2实现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英语阅读是一个需要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过程。因此必须按照更加新型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掌握材料内容,以更加优化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

2.2.1充分利用英语材料的情景设计,激发阅读兴趣

在开始英语阅读的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针对具体的需要将英语阅读材料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科学的方式来落实新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例如,在牛津教材中,教Lan “English and its history”时,需要结合英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进行讲解,以此促进英语阅读的进一步实施。

2.2.2有层次的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引领学生开始阅读之后,需要教会学生通过浏览阅读和仔细阅读两种方式来分别了解材料的大致意义,按照层层深入的指导思想来完成阅读教学过程。

2.2.3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以创造性的思来完成阅读

英语阅读基于在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切实地加强对整篇文章的内涵理解来深入地掌握英语材料的真实意义,其中以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目的来启发学生对英语材料的深入理解。科学地促进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英语阅的学习过程中来,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

[1] 任玲.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J]. 英语教师, 2012(10).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学教育;数学阅读 ;重要性;途径

现代社会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的数学化”发展,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其它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由于阅读能力要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要求人们必须在以往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它学科阅读研究,积极探索数学阅读的特殊性以及数学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及其重要性

以前我们教师对数学阅读认识不足,总认为阅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事情,而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学科,不需要阅读,在教学中只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与技巧,因此许多人对于数学阅读的作用认识肤浅,很多教师从来都不开设数学阅读课程,挫伤了学生阅读数学的积极性,这样长期下去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使阅读数学教材闲置,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阅读内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发展,人们阅读能力不足表现的特别明显,阅读并且成为实现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不会阅读就不会探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重点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创造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在实践中,数学阅读教学过程同一般阅读教学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数学阅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严谨等几个方面 。

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地创设一些适宜的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有适当难度,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方面应该坚持两点:

一是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为了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 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能及时反馈阅读信息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凑效果,随时发现问题, 进行指导 。二是教师应引导学生优化阅读过程,提高阅读技巧。 三是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新旧联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总之,无论阅读课外数学科普读物或数学学习指导读物,还是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为主,对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或缺。拓展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

2、提高教学水平,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增强“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数学阅读是一个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方法,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自由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学习和借鉴以下做法。

(1)为了提高数学教学和质量,必须进一步了解目前中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阅读时机、阅读时间、阅读方法指导等方面的现状,了解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效果等方面的现状,通过分析研究制定阅读计划。

(2)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教师要深刻钻研教材,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哪些内容需要阅读,明确阅读时间和内容,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出效果,只有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对中小学阅读方法指导的重点应在于应用题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们认为应用题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重视应用题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应用题的技巧,培养学生严密、有序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突破应用题的教学难点,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4)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符合终生教育思想。因此,探索对中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必须丰富教育教学的内涵,拓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语

实践证明,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生为本,面向未来的现代数学教育观在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体现,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及对自己学习的益处,从而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

【参考文献】

[1] 万福,丁建福.教育观的转变与更新[M].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2] 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丁石孙,张祖贵. 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 (美)M·克莱因.数学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 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培养兴趣 阅读品质 丰富内容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是人们从书面语言材料里获取信息、吸取知识的技能,它被看做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在此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换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阅读学习任务,迅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成为读的主体。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完成角色转变。这样,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同时具有了广泛的角色和多重责任。

1、设计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安排阅读策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则不同的阅读方式。

2、启发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诱导学生,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当中积极思考、获取信息、寻求结论,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给学生的阅读问题,要层层推进;在提问解答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3、监控者。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控制阅读活动的节奏和时间,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

4、评估者。对于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策略掌握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

二、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品质

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丰富的实践,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之后,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1.分门别类识别文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内容更趋于信息化和时代化,突破了单一的故事、寓言等题材,内容涉及新闻、广告、科普、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文章的体裁也从记叙扩大到产品说明、逻辑推理及实际应用等文体。不同的文体阅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尽相同:记叙文阅读主要抓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和结果,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议论文是阐明作者对人和事物的观点、立场,在阅读中要抓住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理清论证思路,再推出结论;应用文是贴近生活的文体,形式多样,题材各异,要简明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抓关键词、句和全篇要点。阅读理解是对整篇文章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态度以及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不是断章取义的一孔之见,所以总揽全篇问题很关键,它们可以提供信息或暗示文章的一些重要细节。我的观点是抓住六个“W”关键词,即when、where、who、what、how和why。

3.开动脑筋,推测词意。学生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词意,促进知识内化,并显现为外在的判断能力。

大致可以借助以下方法:

(1)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

(2)根据语法猜词义。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构词法猜词义,例如前后缀un-和-ment、-er、-or、-ist等。

(3)运用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短文。

(4)层层分析,理解长句。

4.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会出声读、点读或回读,只有克服这些不良习惯,阅读速度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提高。

三、积极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夯实语言基础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重要补充,可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上所学内容,积极开展有主题的单元阅读活动。

2.结合学生的喜好,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历史名人、名著、时事新闻等,拓展学生视野。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开展阅读活动。可利用计算机建立校园阅读网站,扩大阅读面和词汇量,拓展知识面,下载有趣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兴趣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