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

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

时间:2023-08-27 15:10:02

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

第1篇

关键词 限购令;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表面上看房地产行业利润率非常高,发展情况也非常良好,但其实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泡沫,业界也一直猜测何时这种泡沫会消失,届时会引来房地产的一个大幅下跌。但是,在泡沫化自动消失前,房地产的“限购令”却提前给了重大一击。

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商品房的供求不平衡、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大大超出了国民的承受能力,给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房地产业盲目的火爆,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导致房地产泡沫增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规范房好地产市场,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严厉的房地产政策的出台,给房地产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房地产行业一度陷入低迷。国家的“限购政策”限制了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情况,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收入,而央行的“加息”,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筹资成本。在这些政策下,房地产行业极容易发生资金断裂而破产。紧绷的资金链,激烈的商业竞争,给房地产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二、限购令及其行业影响分析

自2009年开始,我国迎来了最为严峻房地产调控时期,通过表1“限购令”相关的主要政策及其影响,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进行了重新一轮的洗牌。

进一步地,限购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可以非常明显地从房地产开放投资额和房地产销量上显现出来。通过图1房地产2008年-2013年房地产开放投资,图2房地产2008年-2013年全国销售额和面积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房地产商品住宅开发同比增长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而后两年开始下滑,并且下滑趋势明显,但在2013年略微上升。同时,通过图2,可以对比看出,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是在2009年销售增长达到了峰值,而后2010年有一个明显的下滑,而后两年持续下滑,在2013年有些微的上浮。 房地产行业这样的一种变化,与国家的“限购令”是直接相关的,作用与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在前面行业基本形势分析的前提下,以下以三家地产公司为例,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状况分析

通过图3房地产企业资产规模及其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三家企业的资产规模基本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虽然有国家的调控政策和“限购令”的压制,但是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他的资产规模还是持续的上升。但从三家企业的资产规模增长率上来看,可以看出,他们的规模扩张效益,从2010年开始呈现出下滑趋势,在2010年下滑趋势最为明显,2011年-2013年,几年期间虽然持续下滑,但是趋于平缓,侧面也反应出,在“限购令”初期,房地产企业打击明显,十分不适应,而后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抑制住了这种急剧下滑的趋势。

(二)销售状况分析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限购令”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房产销量上。通过表2和图4,可以看出,三家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增长率却逐年趋于平缓,除了保利地产,其他两家企业的波动明显。这也体现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三)现金流量情况分析

以下通过图5保利地产2008年―2013年现金流量情况图,保利地产虽然现金流量还是有的,但是大多集中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确是负数,并且金额比较高,表明企业在经营活动方面,流出比流入要多的多,六年期间,只有在2012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一个正向的数值。投资活动的现金流介于持平与小幅负值之间。从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量的整体情况和变化,企业的现金流量完全依靠筹资活动去进行,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基本上没产生一个正向的现金流入净额,这种情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四、结论

房地产企业对于“限购令”反应2009年最为明显,而后进行了自我调整,逐渐适应,并且在2013年开始有些房地产有些许好转。通过以上分析,虽然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总体规模还是呈现扩张的趋势,但是这很可能是由于前期过度房产开发所导致的存货积压,从以上图表中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呈现逐年的下滑趋势,并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是除了2012年,其他年份呈现的都是负数,而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保持了一个比较大的融资量,可以想见企业的现金流基本上依靠的是筹资活动,而应该是作为产生现金流主体的经营活动却收效甚微。因此,现阶段,房地产企业除了促进房产的销售之外,要保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不然,长此以往,虽然资产规模上升,销售收入也能保持一定量,但现金流量的产生来源若只能依靠筹资活动,不能从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获得主要的现金流量,那么企业下一步很可能会面临“黑字破产”的危险。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第五版.出版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军会,岳春海.保利地产经营现金流为负下持续高派现的合理性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3(01).

[3]李心合,蔡蕾.公司的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

[4]李秉真.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J].财会研究,2011(18).

[5]Goran Karanovic,FINANCIAL ANALYSIS FUNDAMENT FOR ASSESSMENT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J]. UTMS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1).

作者介绍

第2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机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财务预警的方法

财务预警方法可以为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和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

1.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

(1)单一财务比率法。单一财务比率法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处于财务危机状态还是非财务危机状态的一种预警方法。常用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2)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是选择多个财务比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计算综合财务指标,以此来判断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常用的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主要有沃尔评分法和综合评分法。

2.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

(1)多元线性判定模型

该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从长期的研究结果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在破产前一年的总体判别准确度高达95%,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计算工作量很大;二是在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中比较准确,但在企业破产前二、三年的预测精度大幅度下降。

(2)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目的是寻求预测对象的条件概率,从而据以判断观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它的优点是不需要严格线性假设条件,应用更为广泛。缺点是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设计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设计。

1.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监测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而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监测系统包括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测、财务支付能力的监测、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测、战略风险的监测和市场风险的监测等,因此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可以根据其系统组成进行。

2.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

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应该根据财务危机的形成的路径进行。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费用水平升高诱因。费用水平升高造成盈利能力下降,自有资金出现不足,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形成恶性循环,巨额负债无法偿还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二是销售收入下降诱因。销售收入下降诱因形成的财务危机路径与费用水平诱因完全一致。三是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诱因。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将导致资金周转短缺,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巨额负债无法偿还将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3.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设计

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的功能是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以发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迹象的系统。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杜邦分析法和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法等,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设计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时,应结合所应用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

(1)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问题和财务状况的指标分析方法。

利用杜邦分析法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找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产净利率,而资产净利率的下降可能是销售净利率或资产周转率下降引起的,以此类推可得资产总额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流动资产的上升或长期资产上升造成的。它利用对综合财务指标――资产净利率的层层分解,可以寻找出引起资产净利率下降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法

该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企业效绩的基本内容,围绕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选择了8项基本财务比率;同时,选择了16项修正财务比率及8项评议指标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体系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个立体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效绩及其变动过程。

目前,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房地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是房地产企业预警工作却步履蹒跚。随着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推行,特别是央行不断加大金融调控政策的力度,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单一的财务预警指标弊端渐露。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要健康稳步发展,必须构建合理的现金流量指标预警体系。

房地产企业可充分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财务危机的诊断与评价。

四、结论

可持续财务预警机制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实现、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具有监测、信息反馈和预警的功能。当在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潜在危机时,预警机制能及时找到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以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完善财务预警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有利于企业财务的稳定,对其生产经营及发展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龙胜平.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求索,2007,06.

[2]王晓曼.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J].建筑,2007,11.

[3]徐淼.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J].会计之友,2006,07.

[4]夏向军.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预警体系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5.

作者简介:

第3篇

【摘 要】最近几年,国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此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愈显突出,房地产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抵御财务风险的坚实屏障——建立切实有效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文章论述了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选取预警指标,借助成熟的Z值模型,再加上对房地产企业的定性分析,来判定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帮助决策者采取措施来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所有风险的最集中的体现。若处理不好,会使房地产企业遭受巨大创伤,最严重的直接会导致企业破产。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波涛汹涌,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其中的“弄潮儿”,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波涛汹涌中一路当前,就有必要构筑坚实的屏障用以抵御风险,那就是构建属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资金密集是房地产企业的特性,而且是最突出的特征。因此,在选取预警指标时,本文对与资金关系密切的指标予以重点考虑,以突出房地产企业的特性。其他的指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房地产企业特性进行选取。选取原则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禁得住推敲、具有成熟的预警经验。选取结果如下: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房地产企业所需资金量大,资产负债率高,应格外注意对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财务风险最显著的特征。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3)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4)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5)

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6)

上述对房地产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既考虑了房地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又考虑了其长期偿债能力。在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尤其考虑了现金流对债务的保证程度,这符合了房地产企业“现金为王”的特征。短、长期指标相融合,通过计算各项指标数值,将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看出房地产企业在偿债能力方面的强弱程度,给各方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利的警示。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本身,通过对该项数值指标的分析,发现企业在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使企业的偿债能力维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有利一面,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

(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因素是偿债能力。除此之外,糟糕的盈利能力必然会加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应设置一组反映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通过对该组指标的分析,透视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劣状态。本文选取如下盈利指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7)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8)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9)

上述选取房地产企业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当中,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程度最强的指标,在杜邦分析法中,可以将这一核心比率进一步分解,通过层层分解,可最终找出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各个因素:企业的盈利能力(销售净利润率)、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即偿债能力如权益乘数)。后文在预警案例的分析中,将揉合杜邦分析法对案例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详尽的分析,通过指标间的串联关系,找出案例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所在。

(三)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它也同样会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影响。资产周转速度快,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相当于企业增加了资产投入;相反,资产周转速度慢,企业的盈利能力会降低,相当于浪费了企业的资产,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相结合,对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才是全面具体的。本文选取房地产企业的营运能力指标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1)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2)

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快,说明了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也折射出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而这一点,恰恰是房地产企业的要害。当然,在进行这一项目的分析时,也要一分为二,不能因为只注重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而忽视了利用赊销来扩大销售渠道这一因素。存货在房地产企业中比重较大,应将该比率控制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否则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如目前在房地产市场当中,过高的空置率影响了开发商资金的周转,使房地产企业始终处于财务风险的风口浪尖上。资产周转率表明房地产企业运用其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在杜邦分析法中,它是一个桥梁,它把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使净资产利润率可以综合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业绩。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一个最终深陷财务危机的企业,一定会在危机爆发的前几年就显现了它的停滞不前的状态。所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所以,在房地产企业,有必要选取若干显示发展能力的指标来揭示财务风险的状况,发展能力指标选取结果如下: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13)

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 (14)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15)

上述发展能力指标越高,表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前景越好,其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

上述选取的共15个财务指标基本上代表了房地产企业的特性,由它们作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虽然在精确度上难以保证,但因为其简便、容易理解的特点,而且,在企业财务危机爆发的最近时间(前2、3年)其预警能力还是很强的。因此,它一直被广泛使用。本文将选取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作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将引入前人已创造的经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下面就对几个最常见的、经典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作以简单介绍。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Bevaer,他同时也是运用财务比率对企业破产情况进行预测的先驱者之一(另一位是Altman,下文会述及)。Bevaer首先从1954-1964选出79家失败企业和79家非失败企业(两类企业的行业、资产规模等都相同),他所选用的财务比率依然是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他增加使用了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他认为:企业拥有的现金多越多、营运资本支出越少、负债越小,企业失败的概率就越小;反之,企业失败的概率就越大。Bevaer仔细考察了样本当中30个财务比率在企业失败前5年的差异情况,最后证明有5个财务比率对企业破产的预警能力较强,按预测能力高低依次排序是:现金流量/负债总额(预测准确率达87%);净收入/总资产(预测准确率达79%)资产负债率(预测准确率达77%);营运资本/总资产(预测准确率达76%)现值率(预测准确率达78%)。Bevaer构建的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获得了比较高的预警能力,但他的缺陷也是暴露无遗的:各个单一的财务指标有时在反映同一信息的时候,结果会不一致。这种片面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另外探索一种更加精确、更具说服力的财务预警模型。

(二)Z模型:Z模型的创始人是Altman。Altman和前文所述的Bevaer被并列称之为运用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破产情况的先驱。他们二位这种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为后来的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ltman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多变量技术来判定企业财务危机状况的学者。他克服了Bevaer创建的单变量模型的缺点,将多个财务比率结合起来,将这些财务比率融入同一个方程式来解释和判别企业的财务状况。Altman所带给人们的这种综合分析问题的思想,在对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方面,影响是极其深刻的。Altman的Z模型创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Z-socre模型阶段。这个阶段的模型主要是针对上市的制造业研究的,Altman选取从1945—1965年间的33家破产企业和33家同类型、同规模的正常企业为样本,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从一开始选定的22个财务比率中敲定5个变量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构造出一个多元线性函数,命名Z-socre模型,其表达式为:Z=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

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总负债;X5=销售收入/总资产

上述表达式中,变量前的权重系数是按照变量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程度大小设置的,经过加权计算之后得到的Z值代表企业综合风险值。通过它与设定的临界值对照,就能知道企业财务危机的程度。上式中临界值的规定如下:Z—socre>2.765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财务状况,破产机率小;Z—socre

第二,Z2模型阶段。上述Z-socre模型只针对上市公司,且只面对制造业。而事实上,许多处于财务危机的公司是没上市的,故直接用Z-socre模型预测,其准确性就遭到了质疑。针对这种情况。Altman重新对Z-socre模型进行了修改,形成了Z2模型和Z3模型,其表达式分别如下:Z2=0.717X1+0.847X2+3.107X3+0.42X4+0.998X5适用范围:用来预测非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状况。此处表达式中,X4的含义与Z-socre中X4不同,更改为所有者权益/总负债。此时,临界值的区间规定及意义如下:Z2≥2.99,表达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小,企业财务状况良好;2.7≤Z

第三,Z3模型阶段。Z-socre模型的缺陷在于只针对上市公司,只面对制造业;Z2模型的缺陷在于只针对非上市公司。而在我国,是难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的。故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研究时,不能直接使用上述两个Z值表达式。Altman的Z3模型克服了我们的难题,Z3模型是用来预测非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它的表达式是:Z3=6.65X1+3.26X2+6.72X3+1.05X4。此表达式中,X1,X2,X3,X4的含义与Z2式中规定是一样 的。临界区间规定如下:Z32.9,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可不考虑破产的可能;1.23≤Z3≤2.9,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有问题,须严加注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若积极面对,企业才能摆脱困境。本文中,鉴于Z3模型的适用情况,笔者将直接选用Z3模型作为本文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另一组成部分,直接用Z3模型来对后文的案例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计算Z3值,判别其财务风险的大小。

(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这种模型的基本原理是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的运作。它处理信息的方式是通过调整其内部存在的各个节点间互相连接的关系来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同时又是特别先进的一种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但目前它的使用并未被推广开来,原因是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对大脑思维的模拟深入程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地研究和论述。故本文对该模型不作相关的引用。

第4篇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市场环境快速变化,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市场对产品质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商业环境对企业本身便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环境―战略―绩效”是公认的管理范式,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地了解自身所处的实际环境,调整其战略部署,追踪其战略实施的效果,反之,企业的经营将陷入困境。战略实施的效果最终反应在企业绩效上,绩效是企业的最终落脚点,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进行及时总结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做有效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不断壮大。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判断[1]。本文将选取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这一选择是因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据《天下财经》的相关统计报道称,2008年我国房地产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2012年已经占了10%,发展速度快而且占比较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产品在国民消费结构中有着特殊性,它属于单位价值高且耐用性高,它占据了普通消费者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生活健康指数甚至是社会稳定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同时,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量庞大的产业,它与投资商、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建筑承包商等利益相关者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为研究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指标提供了现实意义,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二、房地产行业及企业的特点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整合性行业,它涉及了土地获取、三通一平、设计与前期准备、建筑安装与施工、销售及后续的物业管理等一系列业务,因此其也被称为“关系导向型”产业。由于需要和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处,这便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房地产行业还是一个发展不稳定、易受经济政策影响、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变现难度大的一个高风险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一个纯粹追求利润的阶段,房地产企业在绩效考核时需更多地考虑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除了行业本身具有的特点之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点也体现在企业运作方面。房地产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人员精简,一般几十个人便可运作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项目。房地产的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客观上要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要走规模经济的道路,拥有较强现金实力的开发商在选择项目最佳开发时间上具有主动权,从而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需要整合包括建材供应商、建设合作方、设计企业、规划企业等在内的资源,正由于这样的业务内容,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借助相对较少的人力驱动了大量的资源。它的健康运作,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在评价其绩效时,除了财务绩效指标之外,要同时兼顾非财务指标。

三、平衡记分卡的运用

1、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企业的绩效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2]。传统的绩效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用财务指标来评估企业的业绩简单明了,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是最直接的一种反映,科斯曾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企业应以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目标,因此在财务指标的选择上要始终围绕着促进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这一目标而展开,它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状况。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规定了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情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这四个方面来对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单一的财务指标只提供了企业的有限财务信息,且这些财务信息容易被操控而失真,且其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信息。非财务指标的出现弥补了财务指标的不足。罗伯特曾指出: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进行一场革命,革命的核心就是:将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改成一个更加广泛的指标体系,使得财务数据只是其中一部分[3]。瓦顿认为非财务指标是体现管理层绩效和公司发展前景的更好指示器。雷斯也提出了非财务指标能更好地衡量选择的管理行为带来的解决影响,这使得管理人员能很快地纠正管理上的行为[4]。非财务指标的外延较宽,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了顾客、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技术目标、市场等所有和企业经营相关的内容,其往往涉及到的是企业整体发展。非财务指标面向未来[5],它考虑了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因素,克服了财务指标单纯衡量短期业绩的缺陷,实现对企业进行全面、长期、战略性评价的目的,并且对经营的过程进行及时跟踪、时时控制,一旦发现问题,立刻采取措施,避免了传统财务指标评价的滞后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财务指标更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面貌,了解企业自身在本行业本地区所处的真正位置和薄弱环节,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培育核心能力、创新经营管理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非财务指标虽然有着其优点,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它们应该互为补充,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绩效指标来进行绩效评价。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兼顾有形绩效指标和无形绩效指标,把企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为企业提供决策信息,指引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有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平衡记分卡是由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创建的一种绩效指标评价工具,其核心思想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4个相互驱动的因果层面来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6]。平衡记分卡实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其创新性地引入了顾客、内部经营、创新与学习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弥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局限性[7]。其中,从顾客角度,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给客户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形象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包括了客户满意度,客户获得率,市场占有率等;从内部经营的角度,即指企业必须要擅长哪些业务才能使利益相关者,如革新经营和售后服务等;创新和成长角度,即指企业通过学习提供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如研发投入,新技术的使用,信息化水平等。

平衡计分卡现今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据相关数据统计,至今《财富》1000强企业已有70%运用了平衡计分卡[8]。它为组织绩效管理提供了战略框架,促进组织学习,并兼顾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突出了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估中的关键作用。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指标的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一个企业都有着非常多的利益相关者,比如投资者、管理人员、供应商、经销商、员工、顾客、政府部门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9]。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投资并承担由此举动所带来的对应风险和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应该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因而需要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之后来分配权益[10]。但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处于不同价值链环节而具有不同利益要求,而企业经营活动又非完全平均地告知各个利益相关者,所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比如企业投资者十分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顾客则关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以及售后服务等,不同的利益要求便要求在选择企业绩效指标时从多个角度出发。而传统的财务评价可能更多的只是从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所反映的只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绩效评估要求,而忽略了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我们从不同的利益主体出发,选择相对应的绩效评价指标要素。

五、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

前文中我们论述了房地产行业及房产开发企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一是房地产企业资本的投入大,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重视资金的运通,加快资金的回收速度,从而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二是房地产企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企业,从前期产品规划设计、产品推广销售、企业的资本运作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吸引专业人才以及对人员的管理同样影响着企业的绩效。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符合国家的金融、土地政策等相关的法令、法规下运作,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顺应政策来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群体为购房者,购房者是企业产生利润的源泉,他们之间属于直接销售的关系,不需要再经过其他的中介,因此基于广大消费者对品牌效应的信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关注品牌形象的影响力。五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且紧张的资源,充足的土地储备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开发经营的前提条件,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储备。

综上所述,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平衡记分卡对非财务绩效的划分,从内部营运过程、员工学习与成长、供应商和顾客四个维度指标,分析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绩效指标,从而构建三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5.1所示。

图1 房地产企业三层绩效评价指标图

第5篇

【关键词】 房地产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过热的势头,多数房地产企业承担着中长期财务风险。加之目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金融政策的从紧,财务风险己经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求生存、发展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财务风险评价理论正呈现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从指标化形式转向模型化形式,或二者结合;从对单个财务指标分析转化为对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转化。鉴于此,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结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借此给房地产上市公司改善财务状况、规避财务风险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一、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计算方法

为了能准确灵活反映房地产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生存风险的强弱,基于指标构建原则的考虑,本文在设计研究变量时,借鉴了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绩效评价规则”中广泛应用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财务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效益原则,并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根据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选择体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因为一个房地产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不是单一的一方面,而是一个综合整体,所以在以上财务指标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反映房地产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应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基于现金流量的指标。虽然这些指标也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但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和财务绩效评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对方面,若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则企业财务风险较小;若财务状况较差,则企业财务风险较大。因此,财务绩效评价和财务风险评价在指标的选择上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这些反映财务状况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房地产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5大类的14个财务指标,构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由于多指标分析本身比较复杂,而且涉及因素很多,各因素描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可以采用定量描述,而有的只能采用定性描述或者是半定量描述。国内外对于多因素评价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因子分析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因子分析法比较合适。因子分析主要的作用在于:减少分析变量的个数,通过对变量间相关性的探测,把原始变量分类,然后把相关性高的变量分为一组,再用公因子代替该组变量。因子分析有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构造因子变量;其二是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所以,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逐步展开的。因子分析通常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确认需要分析的原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在为样本数据做因子分析前我们首先做KMO测定,以便确定是否适合做数据精减。

第二,构造因子变量。设X是观测得到的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F=(F1,F2,…,Fm)是不可测的向量,其均值向量E(F)=0,向量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e=(e1,e2,…,ep)与F相互独立,且E(e)=0,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

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其矩阵形式为:X=AF+e。

第三,利用旋转方法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如果求出公因子解后,各个公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适当的旋转得到比较满意的公因子。

第四,计算因子变量最终得分。在因子分析模型建立后,还要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公因子的函数以及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各个分量。

三、因子分析模型在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D公司是一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尽管D公司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负债率高和流动比率过低的问题,加之目前受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和国际经济变动的影响,D公司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D公司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本节以D公司为例,研究因子分析模型在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选取从2004年1季度至2011年1季度的D公司公布的29组季度财务数据,并将原始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本文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实证步骤如下。

第一,对数据的检验。在为样本数据做因子分析前我们首先做KMO测定,以便确定本研究中标准化财务是否适合做数据精减。经SPSS16.0软件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KMO的值是0.607,此值大于0.5,故可认为本数据可用于做主成分分析。

第二,公因子的提取。表3为各变量和因子的方差贡献情况。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反映的是全部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第二部分反映的是特征值大于1的5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总方差分解表显示,共选取5个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89.66%,也就是说5个公共因子可以概括14个原始变量所有信息含量的89.66%,提取公共因子的结果是较为满意的。主成分的提取及命名如表3所示。

第三,财务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为了简化各主因子的结构,我们对因子负荷矩阵进行求逆计算,得到因子得分矩阵。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个因子的分数,并可以据此对观测量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旋转后的主成分因子表达式可以写成:F1=0.060X1+0.213X2+0.209X3

-0.013X4+0.011X5+0.036X6+0.192X7+0.211X8+0.211X9-0.024X10

-0.014Xll-0.040X12-0.006X13+0.014X14; F2=0.419X1+0.105X2+

0.135X3-0.064X4+0.015X5+0.409X6-0.062X7+0.013X8+0.010X9

-0.025X10-0.021Xll+0.348X12-0.106X13-0.058X14; F3=0.003X1+

0.027X2+0.122X3-0.006X4+0.037X5+0.048X6-0.079X7-0.022X8

-0.027X9-0.002X10-0.083Xll+0.483X12+0.374X13+0.385X14; F4=

-0.118X1-0.006X2+0.016X3+0.509X4+0.499X5+0.052X6+0.021X7

-0.009X8-0.007X9-0.093X10+0.068Xll+0.082X12-0.027X13-

0.004X14;F5=-0.031X1+0.021X2-0.073X3+0.062X4-0.081X5+

0.069X6+0.000X7-0.020X8-0.027X9+0.535X10+0.540Xll-0.179X12

+0.021X13+0.051X14。

因子F1、F2、F3、F4和F5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各个体指标的贡献率大小情况。虽然它们的综合原始信息较强,但一单独使用某因子并不能对所有变量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因此按照测度财务综合因子,将F1、F2、F3、F4和F5按照贡献率综合加权如下:

F=0.35824F1+0.18389F2+0.13948F3+0.12767F4+0.08732F5 (2)

从而利用此表达式计算出D公司各季度财务状况的综合得分,F值越大表示D公司财务状况越好,财务风险越小;相反,F值越小表示D公司财务状况越差,财务风险越大。

第四,D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检验。利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可快速获得企业的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据此可对D公司各季度的财务状况做出分析和比较。由于己经采用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因子得分为正表示财务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财务风险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因子得分为负表示财务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之下,财务风险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将F取负值可以得出上述29个季度的财务风险分布图,如图1所示。

根据D公司的基本情况,把评价区域的临界值定为0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据此把0作为公司财务风险的一个分水岭,D公司财务风险判断标准见表4所示。

四、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D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5大类的14个财务指标,构建D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法建立D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模型,并选取D公司从2004年1季度至2011年1季度公布的29组季度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证明,表明该模型具有实践意义,在现实中应是可行的。由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理论尤其是实务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与解决。本文在研究中只考虑财务指标,而非财务指标也可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故不能概括企业经营过程的总体,因此如何在做财务评价中引入非财务指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指数研究院:2009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安全评价研究[EB/OL].http://fdc.省略,2010-01-05.

[2] 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阎达五、杨有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对我国预亏的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说明上市房地产公司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研究表明logistic模型在预测亏损前的房地产公司财务困境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logistic回归STT检验预警模型

继1998年3月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后,同年4月沪深交易所即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简称ST),从此ST板块的股票即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资产重组的题材,还是关联交易的频繁发生,都可以引起市场对ST股票的敏感反映,使得该类股票的波动远大于市场波动的平均幅度,成为制造投机成分,为股市营造变数的一个板块。为排除行业不同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选择ST板块中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常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这些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研究,并运用logistic回归寻找造成财务危机的原因,试图构建相应的财务预警模型,为ST公司和投资者的经营和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选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被ST的12家房地产公司,并且选取了在沪深两市中排名前12位的表现正常的12家房地产企业作为对比样本。样本相关变量数据取自CSMAR数据库中各上市房地产公司2008年的数据以及证券之星、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和讯网等网站。

(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初步选取

美国纽约大学的Edward.Altman教授在建立企业破产预测的Zeta模型时,财务指标的最初选取遵循了两个原则:该指标在以前的研究中出现的频率;指标与所要研究问题的潜在相关性。结合这两个原则以及敏感性、先兆性、关联性、可操作性和互斥性,本文从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提取了各项财务指标,具体说明如下:

1.盈利能力指标。X1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是从所有者的角度考察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增值能力越强,企业越有活力,财务状况越健康;X2总资产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率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

2.经营能力指标。X3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X4存货周转率:该指标是衡量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强;X5总资产周转率:该指标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

3.偿债能力指标。X6流动比率:该指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该指标越大,企业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X7速动比率:该指标是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该指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它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X8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又称为财务杠杆系数。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适当的财务杠杆可以起到正面的作用,在经营不良时,过度的财务杠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

4.成长能力指标。X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该指标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所处的阶段。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X10总资产增长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二)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进入预警模型的指标应当能够显著地区分ST公司和非ST公司,因此,本文选取应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T检验对预警指标进行再次筛选。对同一财务指标而言,当两组样本具备齐方差性时,采用的检验统计量为:

当两组样本不具备齐方差性时,采用的检验统计量为:

利用24家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双样本(独立)平均数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对样本2008年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在财务风险发生的前一年中有三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分别是:X7速动比率、X5总资产周转率和X10总资产增长率,这三个指标可以有效地区分有财务困境和没有财务困境的企业,因此,选取它们作为logistic回归中的入选变量。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选择和构建

根据上述筛选出的三个财务指标,本文试图预测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即根据该指标组刻画的财务状况推测企业未来发生亏损的概率。

Logistic回归是处理定性被解释变量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尤其对于相依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时的模型往往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不要求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因而比判别分析更加稳健。其表达式为:

其中,xn的值为自变量,β0为截距, βi为回归系数,P为在给定自变量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筛选出的三个经过T检验的财务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如表2所示。

所得方程可表示为:

logistic回归模型一般以0.5为最佳判定点,即如果通过模型计算出来的某事件发生的概率(Y=1)大于等于该事件不发生的概率(Y=0),则判定该事件发生,否则判定该事件不发生。在本文中即为当P>0.5时,该企业被判定为ST公司,当P

将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回判,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述预测结果来看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用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对ST公司的正判概率为83.3%,对正常上市公司的正判概率为83.3%,综合正判概率即为83.3%。

结论及亏损的原因

(一)结论

本文利用logistic回归对中国预亏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了预测研究。采纳的数据是综合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判断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标准是被ST。此外,作为对比研究,文章还选入数量相同的未发生亏损的业绩正常的上市公司。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来看,判别的准确率达到83.3%,表明模型在预测上市房地产公司发生亏损方面是有效的。因此,这个模型可以为资本市场上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做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这个模型可以看做是对上市房地产公司连续亏损原因的解释,表明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这三个指标所代表的相应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三个指标越大,企业的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越小,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在这些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连续亏损的原因

企业偿债能力偏低,风险大。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靠向银行贷款解决。而对比ST企业与经营良好企业的财务指标可以发现连续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多在90%以上,有的高达1000%,远远高于正常经营的企业,而速动比率却明显偏低。这样,过高的负债,不足的偿债能力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的成本增加,盈利下降,以致出现亏损。这种自由资金不足,过分依靠银行贷款、施工企业垫资和拖欠材料款等方式来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公司,一旦商品房销售不畅,资金不能即时回笼,将导致工程难以为继,极易出现亏损乃至破产。 企业重开发,轻经营管理。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中显示的经营能力,再结合实际,可以发现被ST的房地产企业相对于业绩良好的房地产企业而言更加轻视物业经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业绩取决于具体的开发项目,而一个开发项目的周期只有2-4年,极易导致开发企业经营业绩的大起大落。在国外,物业经营管理的比重大大高于物业开发的比重,这也是国外房地产企业经营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开发能力低,发展潜力小。房地产业是非常密集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我国很多房地产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开发企业整体水平不高,与其密集的行业特点极不相适应。这也是ST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再加上它们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的欠缺,导致其融资能力也大受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潜力。而发展潜力所映射的成长能力的缺乏又进一步增加了其亏损的可能性。

此外,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考虑了行业和规模进行实证分析,难以取得足够的样本,这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与实际状况存在一定误差。样本的选取局限于上市公司,限制了模型的适用范围。由于搜集数据的途径有限,有关公司治理、宏观环境、行业竞争情况等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指标因素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于立勇,詹捷辉.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违约概率预测研究[J].财经研究,2004(9)

2.杨蓬勃,张成虎,张湘.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上市公司信贷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经纬,2009(2)

3.杜勇,刘星.基于Logistic回归的上市公司亏损逆转识别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2009(12)

第7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

一、企业概况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于1991年1月29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房地产业务的发展。近年来,万科凭借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敏锐嗅觉和及时应对,公司业绩逐年上升。仅2011年,公司就取得了7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达280多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8%,到2012年,公司总市值达790多亿元,居同行榜首。可以说,不管是主营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还是净利润等,万科都在同行中遥遥领先,并有望一直保持着这种发展势头。

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一)企业资产负债分析

1.万科资产负债现状。资产负债是一家企业的骨骼,理解资产负债结构及其发展状况是分析一家财务及盈利状况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纵横对比来分析公司近几年的资产负债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从而了解公司资产负债的合理性。2009~2012年,万科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376亿、2156亿、2962亿、3788亿元,年均增长率均在27%以上,且有望继续保持这一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与此同时,万科的负债总额分别为92亿、1611亿、2284亿、2967亿元,其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9%以上。可见,公司的资产总额在保持高速的增长的同时,其债务比率增长的速度更加快。

2.万科资产负债增长的横向对比分析。从横向对比来看(见表1),2011年万科的资产增长率为37.36%,高于同期招商地产、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2011年万科的负债增长率为41.80%,略低于同期招商地产的43.23%,高于保利地产的31.42%和金地集团的32.28%,可见万科的资产负债总额增长率略高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且处于合理水平,足见万科在行业中的领头地位。我们还发现:几乎各家房地产企业的负债增长率都领先于其资产增长率,说明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下,其现金流量比较缺乏,但都很擅长运用财务杠杆来促进企业的更快发展。

(二)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首先,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来看,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且大大超过主营收入,表明公司的营业收入过度集中。2008年以后,万科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比快速上升,但2011年由于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比以及现金净流量均出现负增长,表明在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打压的大背景下,公司的现金需求压力开始加大,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其经营风险开始加大。其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方面,万科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不断上升。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要求企业不断增加资产投资,而且房地产行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对于像土地等不动产投资需求更大,再加上我国房价和地价的不断攀升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对投资活动资金需求的进一步加大。最后,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上,因为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类,企业的项目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筹资活动对该行业显得尤为重要。2008~2012年,万科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由58.66亿增长到162.86亿元,且万科的资本结构对负债有较大的依赖性:主要依靠负债筹资,其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0%。

三、企业盈利能力及利润分配状况

(一)公司的盈利状况分析

从表3可知,万科的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具体来看,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的4099177.92万增长到2012年的10311624.51万元,增长幅度为151.55%,年均增长率30.31%。与此同时,该公司的三项费用(经营、管理和财务费用)也大幅度增加,其他几项指标也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表明公司的规模和效益也在同步增长。此外,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与主营业务利润率亦出现同步变动,可见净利润主要来源于正常经营所得,盈利能力增长稳定。另外,对比2010~2012年的数据可知,万科的销售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均出现小幅下降,这是因为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和整个行业竞争的加剧。总体来说,万科的赢利状况仍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表明该公司的增长能力较强。

(二)利润分配状况分析

由表4所示,各指标额均快速增长,说明近几年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好,盈利水平较高,对投资者有较强的吸引力。2008-2011年,万科的分红派息方案分别为:每十股派现金1.0元、0.5元、0.7元、1.0元,可见2008年公司的分红比例是很高的,之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分红派息比例较上一年大幅降低,直到2010年以后才逐步回升,这主要得益于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的改善。同时,与行业其他企业相比,万科的盈利水平和分红派息比例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不仅得益于整个行业经营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品牌化战略和经营绩效的改善。目前,在国家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虽然短期内万科的业绩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政府的调控政策也将加速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整合和优胜劣汰。尤其是金融政策的变换,不仅对公司拓展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公司整合行业资源,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化优势,万科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的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所以它们常受融资问题的困扰。通过万科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发现,它的负债比率是很高的,且负债总额增长迅猛。万科所获得的资金大都来源于银行贷款或按揭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时候,企业将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融资难度加大的困境,只能求助于一些金融中介机构,那融资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些企业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预付定金、赊销商品和银行贷款等来融资,但政府对房地产企业利用股票筹资亦监管严格,通常仅少数大型企业方可以IPO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于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仍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进行筹资,这无疑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二)企业的财务和盈利状况波动较大

通过分析万科的财务报表可知,无论是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还是现金流量或者每股收益等,都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这说明公司的经营绩效受宏观经济和政府的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最近两年的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业绩表现更是大起大落。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有着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而在行业景气的时候,其业绩则会率先反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公司的历年每股收益中可以看出。

(三)资本结构不太合理

经过多年发展,万科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无论是它的公司治理、经营战略还是品牌管理都已成为行业的典范。但是,将万科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行业其他企业(国内和国外的房地产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资本结构离最优状态还是有一定得差距。这主要表现在:负债规模略有保守,负债结构不合理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为此,公司应结合自身的成长环境、整个行业形势和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等不断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这样才能使其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更加合理。

五、对策与建议

(一)鼓励多元化融资

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其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作为行业龙头的万科也不例外,虽然万科通过股权融资获得了一部分资金,但相对于其自身的发展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短期资金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这种一元化的融资方式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建立健全多元化融资市场,不但可以降低银行风险,更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为应对现金流不足问题,房地产企业应该将现金流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制定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鼓励销售,加强资金回笼,缓解现金流压力。同时,应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预算,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开发和经营策略,对各阶段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有序、可控进行。此外,建立独立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现金流集中管理,对企业的重大业务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现金流的流畅安全,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推进公司品牌化战略,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

万科自成立之初就关注于企业的品牌化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公司品牌定位不明晰,导致传播定位不明确,使得公司的品牌化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万科应继续推进品牌战略管理,鼓励品牌创新,打造专业高效的销售、服务流程,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密切合作关系,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及品牌效应取胜,在客户群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房地产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积极推进公司的品牌化战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更是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明辉.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及融资情况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3]屈丽华.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朱顺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

[5]朱佳.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屈志钢.万科房地产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探讨[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池国华,刘佳.金融危机下房地产企业如何抵御市场的寒流[J].财务与会计,2009.

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新企业会计准则

随着房价的飞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特点,其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等,与其他行业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虽然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但是从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实施状况来看,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2009年,我国重点检查32家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把对房地产企业会计的关注推到一个新的高潮。检查发现,会计信息失真非常严重,税款流失极其严重。在面对我国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和税收流失极其严重的事实。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我国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一、当前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销售收入确认的问题

当前由于房地产开发产品价值较高,往往采用预售和分期付款销售的办法,从而造成收款期与房屋交付期不一致。《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四个原则作为收入确认标准,而在会计实务中,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收入实现的确认有以下方法:一是在签订预售合同后并收取预收房款确认收入;二是在签订预售合同后以合同金额确认收入;三是在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后,发出了“入住通知书”并开具销售发票确认收入;四是在收讫房款并办妥产权过户手续时确认收入。上述收入确认情况在房地产上市企业年报披露中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注明,以往年度,都有数家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市企业年报因当年房地产销售收入确认原则的问题,被其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或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企业与注册会计师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这一关键问题上,往往是企业判断的结果不能被注册会计师认同。其实,在确认销售收入实现时,不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都注重交易的实质,比如确认是否存在与销售产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在实质上已经转移,为实现销售收入所必备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是否具有收取现金的权利等事实。这里“为实现销售收入所必备的工作是否已经完成”代表着供需双方对已销售的产品不存在重大异议,也不存在为完成该销售而必需的后续工作等。

(二)业绩信息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土地开发至确认收入短则一年,长则三四年,在项目筹建期大量资金投入开发过程,大量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部分项目尚未完工,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这样看来,会计理论中的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在房地产业的体现并不明确,每年的损益表因项目在不同状态下而使利润波动大,如果某房地产企业的大部份项目在建设期内,该年度的业绩只反映费用的投入,因此该年的财务报表就不能适当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亦不能与其他同类企业比较,失去了可比性而项目竣工并出售后,大量预售款项确认为收入。该年度的收入实质是企业几年的经营成果。所以,用一般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等并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房地产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并可能误导投资者。

(三)现金流量表的问题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现金流量表应以企业为编制主体。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其他企业的现金流量具体明显的差异性。在现金流量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殊性在于其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以企业为基本单位的,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则是以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的,即每一开发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集中表现为购买工程用物资、支付的工资等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开发完成后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则集中表现为房地产开发产品等通过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入。由于开发期限较长,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相对于一般企业具有更大的异步性。

(四)风险信息披露问题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包括政策风险、项目开发风险、土地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这种企业高风险性状况,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必须更充分地揭示有关风险事项。不过从目前我国的相关会计法规制度来看,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风险信息披露问题可大体归纳为下列三点:一是证监会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取质量保证金并要求披露其核算方法;二是证监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风险仅限于抵押贷款的担保风险;三是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中并没有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质量保证金提取的相关规定。但是,从目前我国上市企业披露的实际情况看,对质量保证金信息基本上未加披露。

二、提高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要加快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提高房地产会计信息质量,就要按照国际会计规范的构成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

(一)完善房地产企业的会计规范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改革的深入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政府财政部门和会计学术界已开始考虑和探讨建立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但是,目前房地产会计的一些特殊事项还没有相关具体准则或会计制度加以规范,使该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和一致,极大地影响了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比如我们在建立了收入确认一般标准的基础上,应当建立并推广针对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指引,让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有统一标准的确认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有更深一步的指引,比如香港会计师公会在2005年1月亦推出会计准则指引第24号――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准则指引,目的在于统一房地产售楼收入的确认原则,在指引中指出完工百分比法并不适用于开发产品,因此在指引中规定房地产业的收入确认需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四个原则外,项目主体完工,买方收到入伙纸后,房地产企业才可将预售款全部结转当年收入,该指引清楚指出了收入确认的基础,减少了企业间的不同理解。

(二)完善配套工程的会计核算准则指引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制度》曾对配套设施费用的预提及会计处理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现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对配套设施成本核算的指引不足,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可能采取不同的成本核算手法,从而可能影响企业成本核算信息的质量及其可比性。以预提应由商品房等开发产品负担的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为例,如果某企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在结转商品房等开发产品销售成本时预提了1亿元的配套设施费用,不仅在当期利润表中增加了开发产品成本1亿元,而且在当期资产负债表中增加负债1亿元,因此必将对企业当期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该1亿元的配套设施预提费用只是企业的一笔尚未支付的未来费用。国际会计准则在2009年对一些准则条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旨在提高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及加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其中亦十分强调资产负债表应该正确反映企业的实际已发生的成本和可以准确计量的负债。

(三)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会计核算

现时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财务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等,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财务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会计核算,其财务会计制度缺乏必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四)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含量

一是在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利润表格式的基础上,增加“预提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在结转商品房等开发产品销售成本时所预提的应由商品房等开发产品负担的配套设施费用。二是披露企业的预售政策及情况。由于在项目未竣工前,预售收入不能结转,但预售情况亦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现时因为各企业的预售政策不同,不同的预售政策对企业各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较大,如此投资者很难在财务报告中获得预售的会计信息。以上海为例,按目前上海有关预售政策规定的要求,商品房结构封顶或结构施工至2/3高,房地产开发企业方可申请预售许可证。而其他地方的有关规定往往与此不同。因此披露企业的预售政策及情况让投资者在财务报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额外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资料。三是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即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以弥补利润表信息的不足。

总之,目前房地产企业会计的一些特殊事项还没有相关具体准则或会计制度加以规范,极大地影响了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因此我们应在现行的常规会计准则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企业的会计规范体系,完善配套工程的会计核算准则指引,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含量。

参考文献:

1、崔学刚.上市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政府功能与角色定位[J].会计研究,2009(1).

2、樊晏平.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行业发展,2006(2).

3、冯西伏.浅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2005(5).

4、高波.房地产上市企业发展状况分析[J].市场分析,2006(12).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发展

房地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产品的供给也日趋完善,赢利水平逐渐降低,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还比较薄弱,制约着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使之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一、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综合调配各项资源的经济活动,要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已成为必然。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行业,企业取胜的关键除房地产工程质量外,还有企业的开发成本,因此,在确保房地产工程质量的同时,如果还能对企业的开发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必定能够得到增强。通过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对项目开发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使开发方案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从而达到控制开发成本的目的;有利于降低费用开支,充分运用企业各项资产,增强企业运营及盈利能力;有利于企业多渠道筹集及使用资金,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有利于防范企业运营风险,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减少财务损失。

二、现阶段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企业发展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定位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关系着企业是否可以做大、做强、做优,但是在房地产企业发展定位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财务管理的作用。例如在定位时,过于片面追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高、大、快目标,并没有充分考]房地产企业实际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财务实际情况;或者在定位时,财务人员未能参与其中,无法提供财务方面的具体意见等。上述情况容易导致公司发展定位不合理,难以顺利实施,实际与定位相背离甚至失败,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以及占领更多的市场,往往热衷于购地扩大经营,设定较高的经营目标。但在房地产企业经营时,有的企业由于管理水平,没有发挥好企业现有的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利用好企业已有的资源,在运营过程中对企业有限的资源未能合理规划,导致经营目标与公司资源不相匹配,不能很好地完成经营目标;还有的企业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很好的控制、解决,未能有效地通过财务管理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降低了房地产企业运营效率。

3.房地产企业价值创造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很多经营管理者认为只有开发建设、销售房地产项目等业务才是创造企业价值的业务,财务管理仅仅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后勤业务。所以,在房地产企业中,很多业务发生前并未能够尽量征求财务意见,对财务管理的定位还停留事后核算的阶段,仅在业务成本、费用发生后进行支付资金、成本核算、缴纳税费等,并未能通过财务管理在成本控制、资金、税务管理等方面创造价值。直到出现成本过高没有合理控制、资金紧缺无法正常运转、税负水平过重影响效益等问题时,才会要求通过财务管理解决,但此时已经无能为力。

4.房地产企业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风险,如资金、成本、质量、市场、税务、信用风险等,对房地产企业进行风险管控是其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在房地产企业运营中,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是在企业风险已出现并造成损失反映在企业账面时才能提示风险,其滞后性不利于房地产企业及时化解风险;另一方面,当风险出现时,财务管理人员未能有效测算、估计风险大小及其影响程度,不利于房地产企业有效地化解风险。财务管理人员未能系统地对企业风险进行事前预测、事中解决、事后评价等,不利于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主要取决于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提高和发挥出企业财务管理的更大作用,就需要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房地产企业应鼓励支持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技能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聘请专家学者或专门机构培训等形式,帮助财务人员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和相关的财务管理方法。此外,还应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与房地产项目开发有关的设计、规划、获取土地、工程建设、房产销售等方面知识及流程培训,帮助财务人员熟悉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整个业务流程,站在房地产业务角度来提高财务管理技能和作用。

同时,房地产企业在选用财务人员时,还应该提高标准,只有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较强的人员,才准予进入房地产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并通过制定激励制度,对财务工作比较突出的财务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留住并培育高、精、尖财务管理人员。

2.以管理会计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定位

房地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定位往往是企业领导人制定,财务人员很少能参与其中发挥作用。一方面,作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尽量争取参与到房地产企业发展定位过程中,例如制定企业计划、规划盈利模式、设计开发方案、制定销售政策等,把财务管理触角延伸到业务开始的最前端,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财务事后管理现状,把被动变主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规划企业定位过程中,应广泛采纳不同专业的意见,特别是财务人员的财务意见,如盈利预测、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建议,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定位的前瞻性、可行性、准确性。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充分运用管理会计方法,依据房地产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提交有价值的管理会计报告,及时供企业规划、决策参考,推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定位。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房地产企业管理

合理配置房地产企业有限的资源,应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房地产企业应人人参与预算,以部门为预算管理中心,在业务部门间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把预算管理效益与薪酬绩效相挂钩,使预算管理与每位企业成员息息相关,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其次,应集合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成本管理、工程施工、销售策划、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人员编制房地产项目整个开发过程的全面、详实的预算,同时分解为年度、月度预算,依据预算测算的盈利结果、项目资金流情况等适度调整房地产项目开发策略,调配好房地产项目开发资源,使房地产项目顺利、可控地完成。另外,应动态地监测、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反馈至公司管理层,及时解决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考核,确保全面预算能合理执行,优化、配置好企业资源,使房地产企业得到高效的发展。

4.加强房地产企业成本、资金、税务管理创造价值

首先,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是其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房地产企业应运用财务成本管理工具控制好开发成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前期策划、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运营等成本M行控制,确保开发成本合理、科学,使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其次,资金是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之一,房地产企业应运用财务资金监控方法,对项目开发资金流出、流入进行前瞻性的预测。预计资金充裕闲置时,做好理财等投资方案以获取资金收益;预计资金不足时,则在事前开拓融资渠道,及时融资并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以最低的资金成本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同时,对资金使用实时监控,使资金处于流动状态以确保企业资金流健康、有序,促进房地产企业良性发展。

最后,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趋势下,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可增加其竞争力。房地产企业应在选定合作方式、获取土地形式、开发模式、营销方案等过程中进行合理税务测算、规划,使房地产企业税负合理、科学,实现房地产开发效益最大化,创造价值。

5.构建财务信息化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控是房地产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措施,房地产企业可通过建立由先进硬件、软件构成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加强风险管控。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从业务源头开始对业务数据的及时、有效采集,并将业务数据及时转化为财务数据,使财务数据穿透至业务源头,实时、准确地反映房地产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时提示房地产企业内部及外部风险;以及准确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术,科学测算风险大小及其可控程度,使房地产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使企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房地产企业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要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成效,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从管理会计角度推动房地产企业发展定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房地产企业加强成本、资金、税务等管理创造更高的效益,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防范风险,发挥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促进房地产企业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晓.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6):111-112.

第10篇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 

自从国家推行新的住房改革计划以来,我国的房价走势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自06年起至今,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房价已经成倍增长。房地产业过热,掀起了全民的炒房运动。给经济的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目前房价的走势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公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多的房子被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所占用,这就造成了社会上房产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衡。少数人占据了大多数的资源。并且目前这供需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民生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当前政府明确表态要将房地产调控进行到底,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随着最新限购令的出台,以及银行贷款环节的压力,大多数房产商已经经受不住压力,开始缓慢降价。面对即将到来的降价潮,房地产企业如何通过控制财务成本,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度过房地产严冬已经成为当前房地产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房地产财物成本管理模式 

(一)房地产财物成本管理概念探究 

在整个建设生产过程中,对整个流程的成本以及各项费用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在实际情况中借鉴前人的经验以实现财物成本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即计划、制定决策、考察、评估、控制等一系列过程,优化各项成本管理途径,以取得最佳利润的目标,这要求企业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涉及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基于事前状况做好应对后期突发状况的相应预防措施,以保证减少失误的同时,获取最大化利润。房地产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其自身财物成本管理能力限制,因此,全面分析现阶段企业的财物成本管理模式,找到自身的问题锁在,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为后期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目前我国房地产财物成本管理模式 

运用落后管理理念,财物管理与成本管理系统并不相容。一方面,在计算成本过程中,多数房地产企业仍沿用老套方法,即过度依赖由财物部门制定的各类决算报告,这导致企业不能预先或准时进行财物成本管理核算,例如,已经处于施工阶段的财物出现问题,由于事先并未对其做好预测,仅依靠企业解决突发状况的能力对其进行弥补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加大了生产过程中的可变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的财物成本管理方式对实际生产中各类项目产生的“追加成本”不能及时预算,因而不利于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房地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与之相适应的财物成本管理体系,导致企业财物发展规模与财物成本管理体系存在尖锐的矛盾,影响企业的盈利。即使部分企业已经引进了新型财物成本管理制度,但由于从领导到员工整体理念并未进行革新,因而在贯彻新型财物成本管理制度过程中,仍以“老式方式”履行“新式问题”,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财物成本管理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时期提升房地产财物成本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宣传系统化管理理念 

在优化企业财物成本管理模式时,企业应统筹自身所涉及的各类相关产业,做到全面、客观、系统化分析企业现阶段使用的财物成本管理系统,保证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宏观管理包括企业整体所要管理的方面,而微观管理指的是企业财物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采用的相应方式以及不同层次的管理对象等)的全面性,根据不同成本控制内容的变化制定兼具灵活性、科学性与规范性的财物成本管理体系,同时,财物部门应当做到与时俱进,以市场经济为变化的大背景,时刻关注财物成本中的增加与扩展成本,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并注意影响财物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科技成本、人力成本、产权成本等,以其变化为基点,时刻评估财物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使其发挥最佳价值。 

(二)合理控制市场管理成本 

房地产收益较高的背后承载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做好相应的市场财物管理的工作是企业财物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但据相关数据显示,以往企业在此方面投入的成本过高,由于管理方式欠缺、市场财物变动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不及时导致效果甚微,对此,为优化企业财物成本管理质量,企业应综合自身的资金状况与所要实现的财物成本管理目标,合理控制用于物资采购、人力、器械、技术等方面的成本,从实际建设生产出发,调动企业全部员工的积极性,合理调整其工资标准与福利水平,尽量为其提供较为安全的施工环境,从而使其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以为企业获取较大的利润。另外,做好市场财物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分清主次,即准确把握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风险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加大风险成本投资,聘请专业人员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整体财物成本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发挥销售成本最大化价值 

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过程是指将建好的楼房销售给顾客这一环节,在这期间,宣传费用则占据了了销售成本的主要地位,在宣传过程中,要求企业做好综合评估,依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各个销售点的人流量等合理分配宣传人员与销售资金,并制定科学的宣传计划,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宣传计划的不足等,以减少“虚报假账”、“贪污”等不良行为发生的机率,坚持“用合理的宣传成本获取最大的宣传效果与销售业绩”的工作原理,降低企业销售成本。 

(四)提升财物管理团队专业化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预算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其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投资开发过程之中,因为潜在的各种不受控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财务状况发生恶化,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收益与所预期的收益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值,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引发的一系列风险。客观的讲,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最小化财务风险等措施可以减小其所造成的影响,以保证房地产企业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利润与价值的最大化。

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可控性、资本构成不合理、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具体来说,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多是由于其财务成本的变化给企业所带来的各种损失,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税率变动风险、政策性风险、通胀风险、偿还账务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利润分配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施工风险[1]。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常见问题

(1)企业资金构成不合理,负债率过高

已有数据表明,债务资本在房地产企业筹资来源中所占到比重已经高达80%,这一数字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同时资金回笼速度较慢,因此房地产企业往往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透支信贷资金,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所占的比重急速下降,债务风险大为增加。

(2)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对于财务预算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一旦出现预期收益难以达到,则无法从财务指标中细化分析,更无法实现对于企业未来偿债能力、利润率等进行预测,也就难以实现对于日常资金的科学管理,最终将会使得企业成本大幅提升,从而影响效益造成亏损。

(3)对于日常资本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意识淡漠,使得盲目投资、资金浪费的现象时而发生,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缺乏对于资金的有效监管,进而使得资金的利用率低下。再加上房地产企业的在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任意增发或新设项目,导致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大大降低。

(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房地产企业由于相关的财务主管思维观念老化、知识陈旧,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化认知能力差,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与财务现状很难得到真实、实时的反映,进而导致决策层在分析判断时极易造成决策失误,以方大财务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引发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可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具体为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自然环境等;内部因素具体为财务管理水平、风险决策水平、资本结构及企业的经营能力等。

1.外部因素

房地产企业作为一个政策主导性行业,其关乎着国计民生,故而它的发展状况与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之间紧密相关。政策的影响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作为房地产企业,应该实时观察经济政策的变化,随着抓紧各种投资机会,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市场因素方面,房地产企业在项目选择时一定要定位明确,健全相关的配套设施,制定有效合理的符合市场的发售政策,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应更加注重市场的重要性,慎重选择投资时机,以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2.内部因素

资金对于企业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应地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快慢。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是政策支柱性产业,故而在房地产行业中国有企业或是国有控股企业在其中占据了大多数。而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弊端,比如组织机构冗余、人浮于事、内部监督不利、效率低下等不利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实际运行,进而造成房地产企业国内各个分公司直接盲目申请与利用资金,忽视长远发展,随意分配收益等等。此外有些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度不足,认为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主要取决于所谓的机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实行粗放式的管理机制,风险抵御程度相对较差。

诱发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而决策则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与实际财务状况信息获取的不准确、延时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确定投资开发之前未能进行系统全面的调研,由于决策失误所导致的企业经济利益受到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所投资的成本难以顺利足额的收回,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产生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应不断增强财务风险决策的能力,积极引入专业的风险领域人员,提升自身的决策水平。

房地产企业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从购得土地、选择好的投资项目一直到竣工为止,常常要经历一个甚至是好几个会计年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企业往往要与多家企业合作,此外为了保证项目的施工进度,房屋的质量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整个开发过程必须有众多职能部门的监督。如果企业在此过程中,无法较好的协调与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势必导致相关问题的产生。一旦如此,必然使得施工周期被认为延长,与之相关的人力物力等成本都将相应地增加,投资利润率降低,严重时甚至会破产清算。因此,企业的自身经营能力对于项目的建设开发至关重要。

四、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对策研究

1.优化资金构成,扩展资金渠道

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的程度与资本成本中权益资本的比重构成正比关系的,在现行政策下,房地产企业可尝试通过信托基金及自身信贷记录扩展资金渠道,从而实现降低债务资本导致的财务风险。此外,房地产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对于权益资本与信贷资本比重实现科学化、最优化的统筹与管理,实现尽可能地降低财务风险。

2.完善财务预算制度,有效预防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只关注工期及工程质量而忽略财务管理预算的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在建项目中途清算,导致企业利润受到损伤。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在项目投资之前即应有效开展资金筹集、使用、成本收入比、利润分配等相关工作的统筹安排。在项目预算上应该统筹全局,对于整个建设过程的所有工作进行预算分析,以有效降低应决策不当所引起的风险。

3.加强对于流动性资金的管理,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应切实重视资金的流动性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的计划,努力满足运营管理对于资金的需求。对于大笔资金的往来需要加强财务稽核,做好银行对账,保证项目应需资金的充沛。此外,要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减少资金的浪费与低效率使用,提高资金的周转率,规范相关的报账管理流程及资金使用透明度,确保在建项目的顺利进行。

4.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应完善三大基本报表,决策者应有效利用三大基本报表进行相关风险决策能力分析。房地产企业应在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努力提高所在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其专业能力及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与技能。此外应在观念上正正真真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切实补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这块短板,有效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史映旗.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2):79-83.

[2]胥朝阳,王静.财务管理原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樊幻灵.中国房地产金融.开发与经营.2010(01):25-27.

第12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财务管理指的是在整体目标一定的情况下,对购置、投资资产,融通、筹资资本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现金的流量即营运的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依据财经法规的制度,根据财务管理原则,来进行企业财务的组织活动,并对财务关系进行处理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概括的说,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组织,对企业的财务关系实施处理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企业的管理内容也十分丰富,且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现象,自身特点明显。财务管理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第二,财务管理涉及资金面广,与企业的各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第三,财务管理状况良好与否是企业是否合理经营、技术应用是否先进,是否运用了得当的决策等等这些企业管理状况的直接体现。

二、宏观调控政策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也会带来一定的危机。基于现状,我国对房地产业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实施宏观调控,且收效明显。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抑制投机行为、保护合理需求。抑制投机行为是当前最紧急的任务,而长期的任务便是保护合理的需求。国务院有关部委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在保证执行归档措施的同时,要做到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需求,具体进行调控,做到供求结构合理,保障中低档房源的供给,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第二,不同地区不同对待,防止一刀切。房地产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以及非流动性,因而不同的城市间存在的差异也很大。实施宏观调控的时候,对房产发展过热的地区应重点对待,防止畸形的发展。对房产发展一般地区,就不能应用一样的措施了,否则容易抑制到当地房产的发展。应当采用合理的措施,避免抑制合理需求。第三,房地产行业存在的问题,不是单独的现象,也不是简单房地产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宏观经济运行以及经济体制中很多问题的综合反映,因而需要综合的治理。

三、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有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及新国八条,主要都是为了抑制房价上涨,对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以及近期推出的限购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说明了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非常严重,也说明了政府对这些问题有清醒的头脑,并有决心来调整。而要化解当前房地产问题,重点就在对住房“去投资化”、“去赚钱效应”,并采取严厉的住房信贷政策及房地产税政策,达到挤出房地产泡沫、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的目的。而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也使我国的房地产企业遇到了挑战,很多问题也应运而生。

1.在外,财务管理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融资难

房地产企业拿地没有以前方便了,一些资金充裕的企业根本拿不到地或者开发不起来。还有因为银行的利率上调,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这对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2)利润空间缩减

目前房产的开发,需要配套建设保障性的住房,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对房地产企业的存在空间有着严重的威胁和影响。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缩减,前期投入不变,如何协调好资金的运用,保障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是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

(3)银行放款条件严苛

随着融资越来越困难,房地产企业资金运行的不易,目前银行的放款条件也十分的严苛,因而对企业自身信用的标准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房地产企业自身信用,加强同银行的关系合作,最终获得银行的放款,这些,都考验着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

2.在内,财务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存在“财务”与“会计”不分这一现象,财务管理被包含在会计工作中,管理内容也被局限在营运的资金管理这一方面,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没有严格的标准,水平参差不齐。

(2)财务管理制度不严,管理没有适应的标准和措施。没有相应的监督检查部门和机构。

(3)房地产发展速度快,其财务活动也越来越复杂,没有配套的信息系统对其实施信息管理和控制。

四、财务管理的对策

1.财务管理的意识要加强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的管理以及财务控制这些工作应当予以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要得以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应得到确定。与此同时,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必须严格,明确这些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资金、管理各项资产、合理管理企业的投资与筹资,理论知识丰富,有能力根据数字来分析经济活动和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能够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2.信用的建设,实现融资

房地产企业融资十分重要,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必须加强信用这一观念,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从而能将自身的信用等级提高。在融资方面,做到与大企业加强合作,争取利用大企业的高等级信用为自身进行担保,最终获得银行的贷款,实现融资。还应同金融机构加强联系,经常将自身企业经营的状况向银行进行通报,使银行对企业资金流向以及经济状况能有所把握和知晓,得到银行的信用评定,最终获得资金,开展经营运作。

3.财务管理日常预算及经营工作要加强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认真的编制和执行好财务预算,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根据制订的预算,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财务部门应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实施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以及兑现奖惩等这些措施。

对日常的现金流量做到合理的估计、保证。现金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对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进行估算,对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时间进行确定,对未来需要的资金能够有良好的预测,且对资金需要能够切实及时的保证。严格把关好公司款项,规定清楚付款的条件,且及时收回款项,完成交易。

4.财务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立

房地产企业应遵循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强制性原则来制定财务的会计制度,其制订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首先财务管理机构要专门的设立,对企业资金的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及对预算编制和决算等等实施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其次要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因而要制定起相应的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财务管理制度;最后,强化监督的机制,制定起相应的考核制度。规范程序,对工作人员责任进行明确,保证财务行为的规范、合法,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行正常。

5.财务管理实现信息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