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

时间:2023-08-27 15:1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舆情管理情况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舆情管理情况汇报

第1篇

2020年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结合本公司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舆情信息质量为重点,收集报送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舆情信息,加强对舆情走势的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得力的对策建议,对涉及本单位工作内容及时进行跟帖回复,围绕重点、跟踪势点、把握难点,为领导服务,为决策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建立了舆情信息工作网络。

成立了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同志担任,副组长由XX同志担任,成员为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负责单位舆情信息工作的统筹管理及编发《XXX舆情信息专报》。

二、及时上报舆情信息。

各舆情信息员负责收集舆情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反映本单位相关问题的信息,将其拷贝后注明报送单位、时间、报送承办人、审核人,发送到本单位舆情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周上报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各单位报送的舆情信息,定期进行筛选,编辑《XXX舆情信息专报》,并送单位领导批阅。对单位领导批阅后的舆情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领导批示内容进行处理,分送各相关部门阅办,对相关部门处理舆情的情况组织文字回应,送相关领导审批后在网络上予以回复。

三、建立了健全的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

本单位的网络发言人即为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各舆情信息员发现涉及本单位工作的论坛贴文后及时上报,网络发言人对涉及本单位工作或上级舆情信息部门布置的重大网上舆情撰写引导主帖,进行跟评,并转帖正面报道或贴文,同时参与网上日常讨论及策划重大网络宣传活动。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我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网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单位各部门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落到实处。

2、严格规范网络舆情回帖的工作内容

及时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及时回应,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同时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第2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粉丝群体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应对工作重要部署精神,有效防范化解粉丝群体领域的安全稳定风险,乡镇进一步依法打击整治粉丝群体领域乱象,切实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将此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提高整体认识

1、迅速组织干部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关于加强粉丝群体领域安全稳定风险应对工作重要部署精神,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底线”思维。根据辖区内各地区粉丝群体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防范粉丝群体领域安全稳定风险的准备。

2、责任细化分解到位,狠抓落实工作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紧盯社会组织有效监督管理,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领域进行持续、拉网式梳理排查,确保风险排查做到全覆盖、无盲区。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严把登记审批关口,加强对“僵尸组织”、不规范社会组织的行政处罚力度,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断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社会组织审查、社会组织日常活动监管,对粉丝应援会等粉丝组织,依法登记监管,对非法组织依法打击取缔。三是开展对对粉丝应援会等粉丝组织线索摸排,在全镇社会组织中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要求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填报《关于加强学生粉丝群体领悟安全稳定风险治理的工作问卷》,未发现社会组织领域粉丝应援会等粉丝组织的行为。

二、完善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发现隐患问题、严密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有效处置机制的基础上,扎实做好风险评估和分类处置工作,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立即化解,对容易演化成重大舆情的,组建工作专班销号化解。一是加强对口管理。在分析风险突出问题、查找风险表现形式、制定风险化解措施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及责任人,对梳理排查出的风险点,下达社会组织整改通知书,逐项检查落实,逐项销账清零。二是坚持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梳理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化解工作进行逐项“回头看”,建立重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确保风险防范有力、控制有序、化解有效。

第3篇

一起导致农民多次集体上访的

案:

2001年至2003年间,苍南县某镇农综站站长林某及副站长杨某采取虚报手段,套取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农民拆迁安置个人建房用地指标68户78间,用于开发商品房出售。该镇分管城建的副镇长黄某为谋取私利,要求当地城建办和土管所予以配合支持,造成国家土地出让金损失近310万元。此案在长达九年时间里逃脱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层层监管视线,直到2010年相关村民发现自己的建房用地被冒用而多次集体上访后才导致案发。最终,参与此案的5名国家工作人员被苍南县人民检察院以罪立案侦查。

问题症结:

行政权力作为国家公权力的核心部分,天然地具有垄断性、易膨胀性和自由裁量性,一旦缺乏必要的监督,运行过程中产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徇私枉法等现象将成为必然。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行政执法监督的三种模式: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监督,虽涵盖行政执法监督的全部范畴,但因各自存在缺陷,监督成效甚微。

预防对策:

检察权在行政执法监督领域的缺位,究其根源在于公权力运作不透明导致的知情权的缺失。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既是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又是法律监督中的应有之义。针对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脱节而导致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执法不公、有案不立、有案不移、有罪不纠等突出问题,苍南县人民检察院在对上海、江苏、浙江等多个地区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执法执纪信息平台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提出了“建设执法信息中心”的构想,旨在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信息闭塞瓶颈,实现执法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人大、政府、纪委监察、检察机关等多个监督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大预防格局。通过前期对相关软件开发商进行的考察,所有的功能设想基本上都能取得相应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经进入软件研发阶段。

构想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执法信息中心需要建立连接全县各党政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网络平台,牵涉面广,协调难度大,成立强有力的“执法信息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是执法信息中心顺利建成运行的组织保障。县执法信息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一是负责协调解决执法信息中心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部门职能、利益冲突等问题;二是对执法信息中心运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定期听取中心工作情况汇报。为确保苍南县执法信息中心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开展,执法信息中心筹建小组出台了相关文件,由县委、县府两办发文,对执法信息中心的职责分工、信息范围、责任追究机制等配套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构想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中坚环节,苍南县将集成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行政许可、政府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医药购销、工程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审计、重大安全事故、犯罪档案等数据,并向人大、纪委监察局、法制办、审计局等相关有行政执法监督权的单位开放,使所有的执法动态都处于实时监控之下,为各监督主体办案提供线索及信息咨询服务,让公权力运行一览无遗。这个庞大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控申等自侦部门发现案件线索,为侦防一体化机制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侦监、民行部门查找立案监督、侦查监督、民事行政审判监督案源提供便利条件,为检察机关的办案提供全程的信息支持。

构想三:舆情监控和预警功能

信息中心系统通过舆情监控软件,对苍南的执法动态实施实时的网络舆情监控,以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职务犯罪和产生的可能性化解于萌芽状态之中,同时也为职务犯罪预警功能的实现创造了条件。预警功能具体有三种方式,一是风险预警功能,指通过内设比对条件,由系统自动对行政执法单位或有关部门可能存在的职务犯罪隐患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及时进行整改;二是犯罪预警功能,指经系统筛选,对行政执法案件以及行政执法行为中已经涉嫌或可能涉嫌犯罪的案件的预警提示功能;三是超时预警功能,指对信息分流后,未及时反馈处理情况的预警提示功能。

构想四:自动分析功能

执法信息中心的重点是建设一个高度智能的信息共享平台,可对行政执法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进行全程监督;可以实现执法信息的流转功能,管辖明确的智能流转,不明确的人工处理;同时,借助内置软件,系统可对数据库中的执法信息进行任意组合或分散的统计分析,其分析、研判结果可导出为工作表和可视性图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执法信息分析报告。分析报告视情可分为月度、季度、年报等形式,主要针对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性和法律适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提出建章立制、查漏补缺的方案。

构想五:配套机制

建立错误信息报送问责制,要求信息报送单位确定信息报送责任人,对漏报、瞒报、迟报、错报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以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4篇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党政领导联系和接待群众制度,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县党政领导大接访活动,建立健全了《关于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接待日的意见》,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落实接待日制度,每周一至周五都有一名县领导在县接待中心开门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果,有事必办,大大畅通了渠道,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1—6月份全县已落实领导接待日107天,接待来访群众871人次。同时,按照中央联席会议要求,积极开展县委书记暨县、乡党政领导联动大接访活动,充分发挥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作用,落实工作原则,强化工作举措,明确党政领导责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深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接待群众来访71批,262人次,其中集访13批,167人次,个体访58批,95人次。县委书记、县长接访24批,99人次;县委县政府其他党政领导接访47批,163人次。其中,领导签批交办13件(县委书记、县长签批9件),转办部门、乡镇受理28件,当场答复30件。

(二)逐步完善举报工作制度,规范开展举报工作

严格实行初信初访责任制,逐步完善实名举报反馈和回复制度,建立健全保护举报人和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制度,有效促进了举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今年1—6月份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已接受群众来信来访82件(次),其中署名49件,实名32件,双向承诺25件。已初核线索30件,立案28件,结案27件,其中县纪委监察局立案14件,乡镇纪委立案13件,县直机关纪检组立案1件。已给予党政纪处分41人,其中党纪处分32人,政纪处分19人,党政纪双重处分10人,7人,开除公职3人,处理乡科级干部13人。

(三)积极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集中下访活动,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为进一步畅通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创造有序、务实、高效、和谐的举报环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临泉县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集中下访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集中下访活动。下访人员深入基层,到乡镇、进村庄、进社区,与百姓“零距离”接触,积极主动向群众宣讲法规政策,真心诚意地与群众交心谈心、沟通思想,引导群众依法依纪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公开办理群众案件,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疑难;主动加强与乡镇、村民调人员的联系,及时梳理掌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建立健全排查台帐,做到底数清、问题明;对排查掌握的问题,逐件予以解决,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深入落实社会舆情汇总和分析机制,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抓早、抓小、抓细、抓苗头”的要求,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为目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严格落实县每月排查一次矛盾,乡镇及县直单位每半月排查一次矛盾,村(社区)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的机制,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向,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解决时限、包回访答复、包包保稳控”的“四定二包”原则,及时落实责任,妥善调处化解。对重大疑难案件,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度,听取案件进展情况,提出解决意见,明确解决时限,限期解决。尤其对中央、省、市三级要求报结果的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坚持定期调度,集体会商,加强指导,有力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今年1—6月份,全县已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39件,已有效化解127件,其余12件,正在积极调处中。

(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促进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加强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工作行为,探索工作长效机制,在认真总结工作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明确了“完善制度,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经过摸索和讨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制度、督查督办制度、重点案件调度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党政领导带案下访制度、领导包案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和《关于实行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意见》等7项制度1个意见,并分别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和县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下发到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从而规范了工作行为,为全力推进“人不出去、事要解决”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措施不断强化,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但是稳定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个别乡镇和单位对对矛盾纠纷排查的还不够彻底,群众集体访、越级访、异常上访现象偶有发生;个别乡镇和单位对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程序操作不够规范,不能及时认真查处交办的案件等。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对工作的领导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切实把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力做到“人不出去,事要解决”,确保奥运期间社会稳定。

(二)进一步加强县、乡领导开门接访措施,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认真落实中央联席会议关于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部署,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乡党政领导开门大接访活动,进一步加大县、乡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力度,扩大领导开门接访的影响力,在新闻媒体和接待场所全面公示县党政领导开门接访日程安排,增加县党政领导开门接访透明度。在乡镇和县直部门实行联动大接访,确保每天有一名党政领导在岗接访,做到有访必接,把上访人的注意力吸引在基层,把首问首办的问题化解在当地,避免群众越级上访。

(三)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按照“矛盾合力排查,问题一线解决”的工作思路,在全县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领导带案下访活动。一是着力解决已经暴露和显现的矛盾纠纷,消除积案“存量”。对已发生的上访案件采取“三包四定五个一”的办法,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稳控,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限期查处并落实稳控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带案下访制度,减少案件“增量”。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重大复杂案件和越级上访隐患、上访老户,按照领导分工,明确带案下访领导,明确带案下访目标,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主动化解,做到真负责、能负责、敢负责,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人员稳控在当地。三是扎实开展好重信重访专项整治,强化包保责任。对于梳理出的重信重访、缠访、无理访案件,采取听证、仲裁等方式解决,对极少数坚持越级访和无理取闹的上访老户、重点群体的骨干人员,严格落实乡镇、村、组三级稳控机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人员控制在当地。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的能力

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的发生,把处置的着力点放在有效汇集和分析社会舆情,准确判断事件性质、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上,靠法律、政策和政治优势解决问题,积极主动,依法果断处置。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完善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切实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领导处置群体性案件的决策水平、指挥水平。奥运会期间,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应急领导小组,要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经费、车辆,确保反应迅速、行动及时、稳控有力。

第5篇

公司工会: 

xxx分工会严格按照《关于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加强各类安全风险预控、隐患排查治理、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等工作,严格落实岁末年初的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所有在建项目按照要求围绕:一、进一步教育员工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做到“四不伤害”;二、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会法》等相关法规,依法开展群众性监督;三、作好隐患排查与整治的跟踪督促工作。现将排查、治理情况汇报公司。

一、成立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此次大排查大整治取得实效,成立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xxxx部岁末年初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大排查大治理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x部,负责行动的日常工作及具体事务协调。

另成立大排查大整治检查工作组,工作组组长由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组员由相关部门临时抽调人员组成。

二、大排查大治理内容

(一)应急管理方面

结合xxx部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有关要求,突出排查整治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和能力落实情况。重点排查整治是否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事故灾害预防与准备、监测与预警的有关规定;是否制定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岗位应急处置卡;是否按要求开展了演练;是否落实了领导值班/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规定,在岁末年初的关键时期保持应急状态;是否有确保满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需要的应急物资、装备;是否与外部救援单位建立联系方式;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专家能否做到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应对处置。

(二)安全生产、危化品管理及电气火灾防控方面

岁末年初、“两会”期间是安全生产关键时期,要突出排查是否严格落实上级关于今冬明春(岁末年初)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尤其是施工项目部是否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或工作方案;是否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依法加强安全管理和岗位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是否结合xxx部生产经营及员工作业活动特点,对xxx部存在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重大风险控制项目、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类工程项目以及受限空间作业等进行辨识和管控;是否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否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摸排和隐患排查工作;是否根据《公司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实施工作方案》要求以“人防、物防、技防”多措并举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是否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等。

(三)交通安全方面

针对岁末年初、“两会”期间的特点,严控交通安全风险。突出排查是否对部门所属专职驾驶人员开展日常交通安全培训;是否对车辆进行正常保养维护以确保车况完好;是否对自驾车的员工集中开展交通安全培训;是否存在兼职驾驶员未在xxx部总部登记备案等情况。

(四)自然灾害方面

强化综合措施,有效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突出排查各项目部是否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自然灾害防治责任是否在项目部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否制定和落实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措施;是否加强易发生自然灾害地区防范低温雨雪凝冻灾害、地质灾害等措施;是否加强自然灾害易发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

(五)海外安全方面:

境外工程项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速核实、快报告,为领导决策、科学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赢得先机。应突出排查境外工程项目部是否加强对项目所在地灾害性天气、疫情、舆情警讯的监测;是否与国内上级部门、国别代表处(或海外区域总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保持联系和信息沟通顺畅;境外工程项目人员是否能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外派境外工程项目人员是否与当地员工和谐相处;境外工程项目部是否能深入分析研判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和潜在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三、大排查大治理落实情况

2019年1月第一周:在建项目13个(海外项目2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并对一般隐患进行了整改,其中安全生产、危化品管理及电气火灾防控隐患7项已整改,交通安全隐患1项已整改。

2019年1月第二周:在建项目10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并对一般隐患进行了整改,其中安全生产、危化品管理及电气火灾防控隐患3项已整改。

2019年1月第三周:在建项目8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由于临近春节,大部分施工人员已离场,没有发现较大及一般的安全隐患。

2019年1月第四周:在建项目共5个(海外项目3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发现较大及一般的安全隐患。

2019年2月第三周:在建项目2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发现较大及一般的安全隐患。

2019年2月第四周:在建施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发现较大及一般的安全隐患。

2019年3月第一周:在建施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发现较大及一般的安全隐患。

2019年3月第二周:在建施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根据公司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发现较大及一般的安全隐患。 

 

第6篇

一、主要特点

(一)班子团结奋进。认真贯彻班子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都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在决策中注重集思广益,把民主集中制贯穿到党内生活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班子成员之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心齐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2011年,我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形势总体趋好,市对我市的安全生产考核等次为优秀,且比上一年,名次前进了二位。

(二)领导坚强有力。全体班子成员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以本职工作为己任,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认真履行职责,勇于开拓创新。特别是局长胡吉夫同志,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把学习调研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有效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题主线,坚持立足实际,夯基础、抓重点、重创新、求突破,使全局的各方面工作有了新的起色。2011年度,市安监局被评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工作创新三等奖、市“安康杯”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春运工作先进集体,本人也因工作成绩显著被市委市政府通报嘉奖一次。

(三)作风不断深入。加大治懒治散力度,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审批效率。完善优化了行政审批工作机制,制订了岗位责任制、行政执法考核办法、限时办结制、行政运行规定等,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力求实现行政许可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规范“零投诉”、服务质量“零差错”。定期对检查处罚企业进行回访,帮助、指导企业落实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深化企业安全服务行动。开展了一系列“送安全、送服务到企业”活动,主动搭建平台,积极联系聘请专家到化工、船舶修造企业进行现场办公,指导标准化建设工作,帮助企业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把良策送到企业,把药方开在车间,为企业现场安全“把准脉”、“会好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四)制度不断完善。我局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通报,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各项规定,以文件形式下发给各科室、大队,督促科室和大队严格执行各项文件规定,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为目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干部去向公告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六项制度,推行机关文明用语,着力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要求全体机关干部严格遵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条禁令”,执行“五条纪律”,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的投诉和监督。历年来,市安监局未出现因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或服务不到位而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或新闻媒体曝光的现象。

(五)执法公正高效。公开行政执法程序,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接受公众监督。公开行政执法依据,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做到定性准确、裁量适当。公开处理结果,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及时告知被处罚人,并告知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维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政务信息公开新途径,推进信息公开网络化进程,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网、市政府政务信息网等载体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方便群众查阅。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防范、化解有关安全生产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安全生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对决策内容实行合法性论证或审核,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开展“查问题,找差距,建人民满意安监队伍”问卷调查,实施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严格落实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创建进程。增强服务意识,维护群众利益,日常工作中“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认真做好行政服务工作,为民办事。每月定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网络舆情应对和政治理论知识,不断丰富执法人员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在年底对每位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评议考核。

二、存在问题

一是局机关理论学习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但安全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之仍不尽适应,仍需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四是工作责任有待进一步细化,对企业指导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拓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下步打算

2012年在“强基础、明责任、抓重点、促实效”上狠下功夫。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调研。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以“学习提升、敬业创新”为主题的定时、定人、定责、定内容(简称“四定”)的主题学习调研活动和“进村入企”服务创优活动,着力破解安全发展难题。

(二)进一步加强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大力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勇于创先争优,乐于爱岗敬业。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改进监管方式方法,进一步规范检查、执法等具体监管行为,提升效能,推进安全监管事业不断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实现机关工作目标考核从定性评价向定量考核的转变,使平时工作与效能建设紧密结合,将机关年度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一位班子成员、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岗位,从平时的每一件平凡事抓起,从平时的工作中挖掘效率,做到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安监工作得到创新和突破。

第7篇

一、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能为政府、市民、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传输网和相应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服务,一批国家级的信息网络在我市均建有节点。目前,全长共计32356.74芯公里,2067.23皮长公里的光纤通信线路已遍布三亚市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光缆到大楼(fttb)、光缆到户(ftth),覆盖全市100%的乡镇和农场,四通八达的光缆网络为三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接入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体系

我市在底完成公务电子邮箱系统与舆情监控系统的建设,目前运行良好;市政府投资的五块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系统在4月份建成,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具备了宽带交换和高速接入能力的三亚市电子政务核心机房,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建设。

明年我市将建设城市公共信息触摸屏查询系统等信息服务项目,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查询平台。为了积极发挥在公共基础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无线数字三亚纳入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中进行管理。同时,我市分别和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三亚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金桥”、“金卡”、“金税”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政务、商用、公众三大信息资源体系。金融、财税、保险、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电信网、广电网在三亚已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网络平台,可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通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确定,40%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约有60%左右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或广域网,重点企业中,cad/cam应用较广泛,erp正在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

1、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我市电子政务项目工程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分期安排实施项目,并于底启动了“信息三亚”项目。目前全市统一的政务门户网站集群、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和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的建设已形成基本的框架。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建设。新版“中国三亚”门户网站于4月改版完成投入使用,在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获省政务门户网站评比中二等奖。于12月开通市政府英文网,俄文网也已今年8月份开通运行,韩文网将2010年初开通。

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初显成效,70%的部门网站都已建立,市财政局、发改委、民政局、物价局等一批重要部门网站相继建成,初步实现以政府网为核心,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政府网数据库为依托、以市直各机关各专业网站为子网站的网站群体系。

构建我市统一电子党政内网。三亚市党政内网以实现市委、市政府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公共信息资源化、数据传输证书化和决策科学化为前提,按照“一个城市,一个党政内网,一个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框架,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市各部门各级政府至基层单位的数据共享、流程同步、综合性信息化办公基础网络平台。三亚党政内网工程于今年9月份启动,工程分三阶段进行,目前进入基础设计阶段,预计2010年初投入使用。

构建多功能政务中心。市政务中心工程是根据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以“系统资源大整合、数据大集中、信息高共享”为原则,依托党政内网、党政中心机房,集中管理政务中心电子政务系统和综合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业务设备,整合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流程与部门业务系统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已启动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预计在2010年3月投入使用。

逐步建成数字城市综合监管系统平台。根据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我市启动了市数字城市综合监管项目的规划项目,整合三亚市属各机关、单位、部门、行业、社区的监控系统,快速提高我市国际化旅游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其总体设计目标是:标志景点国际化,社会安保常态化,行业监控精细化,部门监控规范化。该项目于2010年初启动,一期建设将在2010年底完成。

积极推动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建设。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负责处理社会公众向各机关单位的咨询、投诉、批评、建议、求助等来电,使政府公开电话服务范围覆盖到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24小时不间断服务。该项目今年初启动,预计2010年初可开通。

2、加快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配合国家“金财工程”建设,我市加强财政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建立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全面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规范管理,科学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

建立覆盖全市、资源共享的综合应用视频监控网络,构建全市电子防控报警系统。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深入推进金盾工程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1058万元,相继完成了省厅下达的44项“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中的42项,完成率达95.5%,同时建设了具有信息化特色11个项目。在全市建成完备的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综合的公安信息资源库、高度集成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现代化。

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以市级教育网站为核心,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加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和共享,优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利用学校和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社区教育支持学校教育的大教育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灵活多样、开放的网络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为配合国家“金保工程”的建设,我市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建立全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和专业数据库,优化劳动保障业务流程,整合、改造社会保险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系统,实施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工程,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就业与失业救助服务、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与偿付服务。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以人为本、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实时共享和充分利用,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医疗卫生的服务、管理、决策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

实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建立了以水雨工灾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三亚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搭建了三亚市水务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工作平台,在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征管改革。为贯彻落实省局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征管改革方案,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并运行税收一体化征管信息系统,加快全省“金税工程(三期)海南地税项目”的建设。

3、严把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质量关

根据《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市科工信局负责我市党政信息化项目审核论证工作及市直机关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统筹管理。各部门根据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电子政务近期建设规划,并提出具体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和建设内容并组织前期论证,报市科工信局。市科工信局审核各部门近期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对符合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要求并通过前期论证的项目,纳入全市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库。

4、完善高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是落实电子政务建设决策和规划,确保电子政务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为推进三亚市党政信息化建设,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制度,我市相继出台了《三亚市政府网信息员管理暂行规定》、《三亚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规定》、《三亚市公务电子邮箱使用管理规定》、《三亚市社区政务信息化管理办法》、《三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三亚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信息化建设法规。

二、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带动三亚经济发展的认识高度不够;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投资结构上“重硬轻软”、“重网轻源”、“重建轻用”现象较为严重,信息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进度缺乏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仍然偏弱,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运作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经验不足,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动力,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严重匮乏,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投融资渠道和项目运营理念有待于创新。

三、措施

1、加大政府投入,创新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

加大财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市直各部门新建的信息化项目必须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对于确需建设的项目依据“先易后难、急用先建、效益显著”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对于跨年度的建设项目须按实施进度分年度分批规划、拨款。合理确定信息化引导资金的规模和投向,积极探索“政府投入、政策补贴、税收优惠、资源补偿”的多方位政府支持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设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加强对服务体系关键环节的支持。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来海南设立机构发展业务。

鼓励社会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对适合社会投资的项目,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公私合作建设(ppp)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效率。

对于非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提供软硬件产品、维护服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供应商,按照创造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程度、典型示范作用等原则,通过先评估、后补贴方式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参与公益平台建设和运营。:

2、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随着我市信息化的发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加大,我市目前已启动筹建城市信息化研发中心及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以便更好的完成各类攻坚克难任务,如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审核、技术甄别、项目实施、制定规范及前期项目调研。另外还要肩负着重点基础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组织及各系统软件技术的融合工作。

3、加强行业监管,创新信息化项目运营机制

加强三亚数字城市建设的行业监管,尽快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对于信息化平台和重大工程专项,要在统一监督管理下,实行适度开放,适合独立运营的项目,采用“政府授权、投资受益、市场竞争”等方式,进行独立的商业化运营;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逐步分离政府、企业的信息化运行部门,鼓励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为政府或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大型信息化项目和重大工程专项的建设和运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