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时间:2023-08-27 15:1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体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一般来说,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最终目的在于在集团公司各项财务经管活动稳定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中,集团公司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集团公司作为各个子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统一化体现,应在财务管控中寻求到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子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行为模式,进而由上至下的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所制定的各项战略方针。这对于国有集团公司而言同样如此。那么,当前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工作存在何种问题?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的构建应采取各种措施?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集团财务管控类型的理论分析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集团公司过分的集权与过分的散权都很可能导致整个企业面临经营管理的巨大风险。一方面,集团公司过分的集权会使得整个公司财务管控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集团公司过分的散权会使得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无法集中,公司所制定的各种经营管理决策也不具备相应的强制性与约束性。据此,如何对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加以分类与制定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可以说,“集团公司”是当前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两权分离”的必然发展方向,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支柱与命脉。这一发展特性使得新时期集团公司具备了包括多角度经营、多联系经营、多层次经营、多极化经营、多功能经营以及多地区经营在内的六大财务特性。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更多的倾向于一种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集团公司财务组织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按照集团公司财务组织结构的差异性表现形式,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集中性、分散性以及集中分散交融型在内的三大类型。具体而言,集团公司这几种财务管控体制的特点与基本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集权体制

集团公司这种财务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在于财务管理层次比较简单,财务管理对象的跨度比较大,其中集团母公司肩负着各种管理决策的制定任务,子公司需要在财务管理中完全服从母公司的各项行为决策,这也就意味着整个集团公司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均能够在集权体制的作用下得到全方位的统一,高度的财务管理集权能够使整个集团公司的各项财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整合,这对于集团公司整体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言也是尤为关键的。财务管理集权体制在美国IBM集团公司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体现。笔者认为:为确保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随需应变式”企业战略方针的高效实施,集团公司下属各个业务单元的区划与执行都需要在总部相应的指挥与规划下进行实施。集团公司总部与事业部分之间的权责在财务管理集权体制的作用下得到了极为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集团公司总部需要负责各种财务管理目标与计划的制定,而集团公司事业部则需要肩负起各种财务管理计划的执行与实施任务。可以说,在财务管理集权体制作用下,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各部门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合作关系。

(二)财务管理分权体制

财务管理分权体制最大的特点在于集团公司下属各个子公司之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和谐竞争的推动关系。在财务管理分权体制背景下,母公司倾向于给予子公司极为优越的经济利益分配,子公司能够在高度积极的竞争精神下参与到各项经营行为活动当中,母公司关于各项财务活动的决策压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财务管理分权体制下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约束能力并不强,子公司高度自主的经营管理权利会促使各个子公司以短期经济效益的实现为目的,并非看重由母公司所制定的整体发展战略。很显然,这并不利于集团公司在剧烈市场竞争背景下的长远性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在财务管理分权式集团公司建设发展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之一。

(三)财务管理集权分权融合体制

正如上文所说,过分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会使整个企业的财务运行无法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体制的灵活性需求,而过分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又会使得整个集团公司在模糊性经济效益目标的追求下对整个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而财务管理集权分权融合体制无疑恰当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可以说,集权分权相融合的财务管理体制既能够充分发挥出集团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集团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风险性问题,兼顾资金流动与资金应用,是我们应当加以深入研究的财务管控体制之一。

二、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常见问题分析

就我国而言,大部分国有集团公司在经营管理模式中延续了传统意义上较为单一的计划式经营管理模式,这种计划经济形势的经验管理模式使得国有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呈现出了较为浓厚的行政管理特性。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这种行政管理式的财务管控工作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了国有集团公司市场地位的提升,但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却凸显出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单一式的财务管控已成为了国有集团公司最突出的限制因素。这种限制不仅表现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理念的落后性方面,更体现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方式的落后性方面。具体而言,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集团公司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预算工作仅仅局限与财务管理表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大部分国有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构建还不够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践行存在一定的阻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部分国有集团公司在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均不够完善,薪酬激励制度也无法落实到实处。

(二)国有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比较松散,资金的集中化程度比较低

首先,国有集团总公司无法建立起对下属公司资金存量及其运行状态的宏观认识,子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所涉及到的资金收支行为无法得到高效的控制;其次,从资金的存储角度来说,当前国有集团总公司虽然拥有大量的资金资产,但这些资金资产的集中程度还远远不够,同一功能分区的集团资金无法集中到一个或几个银行账户当中,资金的管理工作无法深入国有集团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再次,当前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国有集团公司经营或建设用资金的贷款流程较为复杂与严格,国有集团公司所持有资金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差,经营建设往往会受到流动资金的诸多限制;最后,国有集团公司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国有集团公司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资产指标数据缺乏统一的传输与沟通平台,集团公司管理决策者无法对其财务、资金状态建立起全面、真实的认识,进而使得国有集团公司所制定的各项经营管理战略方针实施受阻。

(三)国有集团公司监控力度不够,监控效率与质量无法适应整个国有集团公司的建设与发展

法人治理结构的缺失一直以来都是国有集团公司的一项弊端,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够明确。不仅如此,一些国有集团公司还存在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最终会反映到国有集团公司经营决策、执行决策以及监督决策的制定当中,对整个国有集团公司的监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国有集团公司中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始终无法构建起一种相对有效的财务监控机制,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监控作业力度尤为薄弱,内部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作业无法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监控效率与监控质量难以与国有集团公司的建设发展需求相匹配。

(四)国有集团公司风险管理与风险预警工作没有得到全面且深入的落实

当前大部分国有集团公司对于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还不够重视,应当配备的专业风险预警及控制部门也未在国有集团公司中得以践行,即时成立有相关机构部门也形同虚设,各种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预警体系、风险控制技术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整个国有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可能,严重感应着企业各项财务管理行为活动的执行。

三、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的强化措施分析

针对上文有关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构建一种合理且高效的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关键在于妥善解决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与集团公司资金资产、与预算管理以及与财务监控之间的关系。总之,高质量的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需要着眼于寻求这几者之间的一种稳定、健全运行方式。那么,我们在构建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各种措施与手段来推动国有集团公司的运行呢?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资金管理方面

笔者认为国有集团公司需要依照下属子公司经营管理的功能分区进行差异性的权属管理。国有集团母公司需要充分发挥其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调控能力,在充分激发与调动国有集团子公司在各类型经营活动中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的同时合理的规避整个国有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参与风险。首先,国有集团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做到集中化管理。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明确国有集团公司资金资产的核心地位。在当前高端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加大国有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发展进程。笔者认为,集中化的国有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能够有效整合公司内部各类型资金资产的配置结构,为集团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环境;其次,国有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做到分权化管理。国有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机构负责人需要直接交由集团财务总部委派,并辅以资金投入效果的保障机制,在确保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独立性的董事,充分发挥其财务监督及管理职能。

(二)预算管理方面

国有集团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在预算管理方面狠下功夫。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以及投资筹资预算是当前国有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的三大基本构成元素。预算编制应当充分遵循国有集团公司的法人结构特性,推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融合的编制方式。简单来说,国有集团公司总部需要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实际,制定出合理财务管控目标和部门分目标,以此作为整个国有集团公司预算方案的编制依据。预算委员会汇总各部门预算草案并编制总体预算方案,总体预算方案经由各部门一致通过与总经理审批后,最终成为国有集团公司本年度的正式预算方案。

(三)财务监控方面

笔者认为,大部分国有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监控体系存在的漏洞仍比较多,这需要国有集团财务公司加大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一方面,国有集团公司需要加大公司的各项制度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授权控制工作、内部审计控制工作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再被的财务集中监控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果将整个国有集团公司视作一个城市的话,国有集团公司所拥有的资金资产就好比这座城市的交通道路,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管控体系就好比这座城市的交通运输调度中心。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高效运转能够确保公司各项资产资金的高效应用,集团公司所制定的各项经营管理计划才能够在一个健全稳定环境中得以运行。本文对国有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所涉及到的若干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孟宪宝,聂星伟,杨光群,等.国有大型企业集约型财务管模式探索――枣庄矿业集团公司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的成功实践[J].煤炭企业管理,2001(11).

[2]许丹,张记朋.基于集团管控框架的财务管控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2).

[3]潘敏枫.国有控股通信集团公司会计委派制模式的探讨[C].广西会计学会,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4]高静颖.析国有独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以A集团公司为例[D].上海财经大学,2007.

[5]张保中.基于财务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6]田小刚.资产一体化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第2篇

一、集团公司对财务决策权的合理配置

经营管理的重心在于决策,不论何种管理决策理论都涉及到财务决策特别是涉及到企业长期资金来源、资金投放方向和投资项目的战略性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取决于决策权的配置。理论上讲,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权应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但在实务中,股东会和董事会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要部分地授权给经理层来执行。这就需要研究财务决策权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分割与配置问题。

一般认为,财务的决策分为2类:1是财务战略决策;二是财务战术决策。即使是在授权制度下,财务的战略决策权也必须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而一般的或日常的财务决策,则可授权给经理层来作出。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公司法》的要求,董事会保留的财务战略决策权的主要内容是:制定或审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与决策方案;制定或审批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决定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方案;决定公司的重大筹资和投资行为s制定或审批公司注册资本的变更和重要资本经营方案;聘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决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报酬事项等。

二、集团公司对财务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财务执行权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范畴。本文涉及的是授权批准控制,目的是取得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能有效地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因此,公司的经理层具有3种财务控制职能:一是经由董事会授权进行日常财务决策;二是为董事会制定财务战略决策拟订方案;三是负责实施董事会制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经理层为董事会拟订的财务战略方案包括:。拟订公司内部财务机构设置方案;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体制方案;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

经理层在实施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时,必须采用职能专门化的授权实施体制。即日常的财务活动主要由职能化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负责实施。

三、集团公司对财务监督权的合理配置

《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中,确立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社会会计监督和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的会计监督体系。国务院去年以第283号令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因此,财务监督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规章制度等,对企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控制和督促。财务监督在公司内部是分散配置的,主要有2大监督体系。一是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包括横向财务监督、纵向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和员工财务监督。二是外部财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的财务监督、出资者的财务监督、债权人的财务监督和担当“经济卫士”身份的注册会计师的财务监督等。

在企业内部,财务治理权要注意处理好它在集团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非子公司性的成员企业之间的配置。

一、集团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

集团公司对其所属的分公司的财务治理,按权限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划分,通常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确立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治理体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公司是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非法人实体,不具有法人企业应享有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财务治理权;二是分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这种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又必须与财务权利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换句话说,财务体制的设计必须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有鉴于此,本人倾向于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财务治理体制,即在资金、投资、资本运作和成本的主要管理决策权均在总公司,同时通过会计委派制等方式,加强对日常财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二、集团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

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财务治理权,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会依法对其内部的财务战略和日常财务决策制定方案并负责执行。但是,子公司毕竟是被集团公司所控制的企业。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拥有财务与经营的控制权。因此,子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重要的财务战略方案,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审查批准,方能实施。主要包括:审查批准于公司的基本财务制度: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策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增资方案;审查批准子公司的合并、分立、出租、出售和破产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重大筹资和投资行为以及其他对集团总体收益水平带来重大影响的财务行为等。另外,集团公司还拥有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权,主要包括: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对公司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评做法监督对集团公司财务政策的执行情况;决定于公司的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和总经理的年薪和奖励等。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直以来,建筑行业都是采取粗放经营,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加之它本身具有分散性,横跨多个市场,远离集团总部异地进行生产活动,这些都决定它将比其他行业更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建筑市场的放开与竞争的加剧,如何在财务方面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如何同国际规范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接轨,如何提高财务业务水平及响应速度,根本的问题就是在新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1 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在我国日益呈现出规模,企业发展越快规模越大,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日益表现突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财务信息失真,资金管理失控,使用效率低下

当前施工企业集团财务沿用总部—子(分)公司—(二级分公司)—项目部三级或四级核算方式。由于现行的财务管理未实现集成和统一,集团公司制定的财会管理制度难以切实得到贯彻。子(分)公司可能会通过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隐瞒当期利润,拖欠管理费的上缴。更严重的是,对子(分)公司(项目部)财务收支疏于管理会造成集团巨大的经营风险。当前很多集团总部面临信息不畅、信息失真、信息滞后、监控困难等问题。

大多数建筑企业集团内部没能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资金分散在各子分公司,各子分公司资金分散在各个项目上。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输渠道不畅,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集中不起来。无法实时掌握了解整体资金情况;无法掌握动态的资金信息,同时也带来了资金成本和资金安全的问题。

1.2 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已成功运用了会计电算化或处于以会计核算为导向的会计电算化阶段,但这种使用只是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缺乏从集团企业总体角度对财务工作进行网络化设计,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依然是事后核算管理,会计电算化网络也基本上局限于财务部门内部,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报表信息管理缺乏有机联系,没有真正实行财务业务一体化,更没有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迫切要求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

1.3 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

目前各类建筑业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各公司虽然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年度预算,可预算实际执行实际效果难以检验,预算仅为生产经营计划的参照,预算的控制作用无法真正实现。既不能有效促成经营绩效分析也无法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往往形成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由于对业绩评估差异导致的矛盾。

2 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企业财务全面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是一个集团信息化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决定一个集团将建立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怎样组织、实施、控制与管理。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在集团企业管理系统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树立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2.2 信息化的目标

信息化目标是集团组织的信息化要达到的目的,其一,总体目标是为了构建一个集中管理或控制下的分权管理的集成化管理平台,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其二,具体目标是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针对某一阶段、某一企业、某一个系统、某一项目甚至某一环节处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改变过去信息孤岛,子企业各自为战,财务各自为战,管理数据支离破碎的局面,实现集团财务资源的全面整合。

2.3 信息化模式

信息化模式是对信息化的规划、组织、实施、控制和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的规定,集团信息化模式主要取决于集团管理模式,是集团管理模式信息化中的具体化,目前常见的财务管理模式有3种即相对集权型、相对分权型、相对平衡型。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是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集权制与分权制之差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的“集中”或“分散”的概念,而在于“权”的界限及其所体现的层次结构特征。

2.4 信息化环境

信息化环境是对建筑企业集团公司所处的对其信息化的影响的各种要素的总称,集团财务控制目标、模式及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对信息化的认知、重视程度和能力及企业规模和结构,整个集团及下属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信息技术水平、社会信息化程度等等都是信息化环境的重要内容。集团的任何信息化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化环境上的。

2.5 关键技术

建筑集团公司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技术的支持,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电子商务(EC),电子数据交换(EDI),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中间件技术都是构建信息化平台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3 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3.1 总体规划,科学决策,有序实施

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是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指导纲领,是对集团企业利用信息系统提升集团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对集团企业当前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力争以适当的规模、成本做最合适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架构,拟定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标准,统筹兼顾,评定财务管理信息化任务的优先顺序,确定具体实施子系统。

3.2 建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战略管理模式,构建一套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用友NC集团财务管理方案可供参考。其总体架构如图1。

3.2.1 建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应对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全面掌控,实现集中管理,对下属单位资金进行全面监控,实行统一调度。该系统应以账户管理为核心,实现与财务会计系统的统一协调。同时要与票据管理系统接口,要与结算中心接口,实现网上银行服务。采取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结算中心通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或分(子)公司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根据建筑业分散的特点可以考虑依托网络技术实现“虚拟结算中心”。这种现金控制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分(子)公司都有自身的财务部门、有独立的账号(通常是二级账号),进行独立核算,拥有现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

(2)为了减少因分散管理而导致的现金沉淀增加,提高现金的周转率,节约资金成本,集团公司划定区域对各分(子)公司的现金实施统一结算。如某集团公司在长沙地区项目实行统一结算,资金集中管理。这种管理职权赋予子公司来管理。在其他地区也实行集中,管理职权在结算中心。通过结算网络实时将资金动态反馈到结算中心数据库。结算中心方式并不意味着将各分公司的全部现金集中到总部,而是关于资金动员、资金流动和投资等决策过程的集中化,各分公司又不失经营权和决策权。

(3)应用流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上交易系统,虽然集团资金分散在各分子公司及项目部账户上,通过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筹集到必须资金,缓解突发事件对集团公司压力。发生应收、应付款项后,按正常结算程序确认应收应付,形成应收、应付单,通过网络直接传递到集团财务结算中心。

3.2.2 建立集团企业财务核算体系

集团企业内部各成员企业在同一数据库下,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下进行账务处理,其母公司可快速查询其凭证信息、报表数据及实时生成母公司的汇总报表,从而构建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真正做到业务协同处理、经营实时监控、数据实现集中、信息及时掌握,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3.2.3 建立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支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到监控再到事后分析及业绩考评的全过程管理,支持从上到下及从下到上的多回合协商、多种编制模式和编制过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与可执行性、可以加强预算的执行控制与管理、可以方便预算的执行情况反馈与分析。

3.2.4 建立集团企业财务分析体系

该体系应根据集团企业关心的问题,运用相应的分析指标,建立可靠的财务分析体系,分别从财务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读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友好的检索模块和分析模型,让集团管理层及时了解全集团的盈亏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知道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经营成果等,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数据信息。如:业务收入分析、业务费用分析、利润分析、成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客户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等。

3.3 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信息集成

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从而建设有效的信息系统。逐步引进、消化、开发使用国际先进的ERP系统软件,是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管理统一,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建立产、购、销、存一体化的内部信息系统,做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和数据共享,真正为决策服务。

4 结 语

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 建设时还应注意提高集团公司总部的控制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保障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春阳.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施工企业管理,2004(5).

[2]张明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内部控制的影响[C]//企业内部控制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财政经出版社,2003.

[3]高秀兰,张香霞.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与会计流程再造[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2).

[4]刘玉廷.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09(6).

第4篇

根据企业集团内部成员的联合程度,可将企业集团的内部成员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核心层企业实力雄厚,是企业集团的核心,为控股公司或者母公司、集团公司;紧密、半紧密层企业是与核心层相互持股,或者被核心层持股的子公司、孙公司;松散层可理解为协作企业,很多时候集团公司很少甚至没有掌握松散层企业的股票,资金纽带较弱,两者主要通过契约来建立协作关系,但它仍属于集团公司的势力范围。从核心层到松散层,成员之间的资金关系逐渐弱化,这也使得企业集团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线。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结构是处理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财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影响该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产权结构,或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企业的联结方式。因此,虽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但可以从集团组织结构分析出集团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此模式为基础,再考虑除产权结构外的其它影响财务权限分配的因素,就可以制定出特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财务管理模式

1对核心层成员实行集中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核心层企业由集团总部或者集团总部与一个或若干个分公司组成。但这些只是集团公司内部的非独立经营单位,不具有法人地位,整个集团公司才是一个法人。这种情况下,作为核心层的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应采取完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核心层企业内的所有财务决策都由集团公司作出,它管理着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与投放、成本核算和控制、利润的归集与分配,甚至日常会计核算都统一进行;对内部各单位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决策和集中核算,以确保核心层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和核心层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2对紧密层成员实行适度分散的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

由于紧密层企业一般是被控股成员,往往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的形式出现,它们与母公司共同处于企业集团这个大系统之下,故出资者的意愿也必须体现在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之中,这就是对子公司采取统一领导即集权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和信息不对称、管理者能力等问题,也应当适当分权。集团公司对所属成员企业实行较严格的集权,包括:掌握投资决策权、严格控制资金筹放权、利润分配权、内部价格制定等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另外,财务经理任免等重要事项可由母公司财务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而具体的,战术性的问题、如成本管理、费用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组织实施母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投资方案等一级财务决策,可由子公司运作管理,集团公司仅起协调、监督和指导作用。

但是,这种模式虽然降低了子公司的风险,但压力集中在了母公司身上,一旦决策失误,损失极大,并且集权和分权的度也不太容易把握。

3对半紧密层成员实行适度集中的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

核心层企业对参股企业的财务控制程度显然比母公司对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的控制弱。它不能完全决定参股成员的重大经营事项,而只能按所持股份的比例参与决策。因此,参股企业所拥有的决策权是受一定制约的,同时,核心层企业的财务管理权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受到限制的,不像在前两个层次上随心所欲,分权的程度大。参股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其财务报表也不纳入核心层企业的合并报表范围之内。

4对松散层成员实行完全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核心层企业没有对松散层企业实行财务控制的产权依据,因此除非双方的契约中有所规定,松散层企业的所有财务决策不受核心层企业干预,实行分散管理、独立核算。其财务报表当然也不需要被纳入核心层企业的合并报表中。

二、企业集团的财务机构设置

财务机构的设置及其分工具体体现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据前面提到的几种基本的财务管理模式,笔者试着提出企业集团的基本的财务机构。

集团公司作为整个集团的权力中心,集团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回收等都由集团公司进行战略规划。总会计师或财务部负责人直接领导集团公司财务部的工作。在财务部下设立会计核算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各个机构之间的职责要分明,同时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动来对机构增加或删减。

第5篇

一、XX年财务审计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审核程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发挥职能部门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的要求,财务审计部将财务集权管理调整为财务人员试行委派制,并采用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审计部主要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各类资产的财务监督、财务分析及财务报告和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会计凭证的稽核等业务,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作用。

2、强力整顿财经秩序

根据市局(公司)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工作的安排和财务收支自查工作方案,集团公司围绕市局“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的工作思路,以“摸清家底、揭示隐患、促进规范、推动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局(公司)的自查要求,认真开展财务自查工作。财务审计部从严从细,自上而下对“帐外帐”、“小金库”和虚列(乱列)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实施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与加强财经秩序整顿相结合,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查出来的问题根据时间、性质等分门别类,从中查找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此次的自查,切实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3、加强资金管理的作用

为了规范**集团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健康发展。集团公司从XX年8月份起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纳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我们为了保证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能顺利、及时进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按照市局(公司)结算中心要求,对各分、子公司的年度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及财务费用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汇编。与此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强调各分、子公司要加大催收货款力度,保证集团公司正常的经济运行。

4、增强财务服务意识

XX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科学、严格、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好务作为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由于公司的性质发生改变,要求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根据市局(公司)的财务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汇编了**集团的财务制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我们加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强化财务的预测、分析及筹资功能,加强对重大投资资金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5、预算管理得到稳步推进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各分、子公司XX年及XX年明细账详细分析了收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各分、子公司的XX年全面预算奠定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方案根据各分、子公司反馈回来的意见适当调整后,经总经理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分、子公司,使各单位对本公司的预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加预算的刚性。我们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向预算委员会反馈情况,对于超预算等问题严格审批程序,对申请调整的事项,需经过专门的论证分析后,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执行。一年以来,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分、子公司的预算观念也较以前有大大的提高和增强,为做好XX年全面预算工作积累了经验。

6、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部积极办理了**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的税收减、免、缓工作,并由此取得了市国家税务局准予**物流公司、**运输公司减免XX年度企业所得税合计177.29万元、营业税29.48万元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批复以及XX年度**物流公司、**运输公司所得税减免的批复,为集团公司取得了实质性的经济收益。

(二)审计方面的工作

1、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公司)审计重点,我部门对XX年至XX年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2、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制定并学习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了更好地履行总经理赋予的职责,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稽核检查力度,规范集团财经秩序和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财务审计部特制定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大家认真地学习和讨论,积极思考,并赞同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4、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1)继续巩固推行财务管理模块,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每周必须下各核算的公司了解业务运行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为经营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这一要求作为XX年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考核。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努

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发挥专项审计工作的作用,从而降低经营风险。随着集团公司快速发展,企业的资产越来越大,效益和权益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内控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会计不能只抓核算,更重要在管理,内部管理失控,就会造成企业资产浪费,严格遵守国家和集团的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不流失;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从资产监管中要效益,实现集团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XX年,我部财会审计工作在许多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需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

二、是加强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三、是财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四、是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尚需改进。

三、XX年财务审计部工作的初步思路

XX年年是我司的关键年,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对我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从财务审计部角度,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增强服务。一是加强对各分、子公司的服务。我司下辖分、子公司行业跨度大,员工众多,对财务要求既有统一性,又有独特性,作为财务审计部,我们将针对不同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逐步实现财务管理个性化。二是加强对集团公司领导服务。**集团公司作为现代企业,财务审计部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为集团公司领导服好务,发挥财务板块的重要作用,提供及时的、真实的财务审计信息,为领导决策作好保障。三是加强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服务。按照上级主观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上级部门掌握我司财务运行状况作好必要的服务。四是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收集真实信息,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二)加强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总公司制定基本制度、分子公司根据其特殊性制度相关制度,报总公司财务部审批,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二是加强对资金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必须保证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财务审计部首先就是要切实履行职责,管理好各个环节,并坚持灵活运用原则,确保在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金时间价值。

三是加强财产管理。坚持每季度清查一次,清查结果报公司总经理审阅,对财产的购置、用途、维修和报废,统一由综合管理部门管理。实现财务审计部与综合管理部门各有一套完整的帐目,确保国有财产的不流失。

四是加强对委派会计的管理。针对委派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核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财务审计部应积极与受到委派会计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迷失委派会计能够抛开思想包袱、明确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有效监督。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加强对预算的执行的监督,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随着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分散到相应的公司进行办公后,集团公司财务部应对其进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确保经济运行有效、安全。首先必须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与其他规章制度一样,一旦指定,就要确保得到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逐步形成以制度化管理,用制度管理取代以人管理,实现财务制度化。二是通过外部审计,定期对各分子公司财务进行审核,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

(四)加强控制。加强对费用的控制,控制重大生产经营方向的调整;控制对外投资和筹资;控制分配制度;加强税收筹划,利用集团优势减少税负。

第6篇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的信息化已经在逐步得到推广,但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尤其是企业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结合已经是企业管理的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资金管理并非只与财务部门相关,而是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个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分公司和集团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随着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分公司增多,以下与资金管理相关的问题不仅日益困扰着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1]。

1.2文献综述

1.2.1财务信息化概述

在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发展历程中,伴随着企业和财务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信息化正在蓬勃发展,研究和认识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化和把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开始阶段,在这段时期第一次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务结算,使财务结算从复杂的算账、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这将是标志财务信息化在我国正式诞生。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财务信息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段时期,大量的商务专业财务软件纷纷亮相,固定资产、工资核算等工作的处理都纳入财务软件范围,这标志着财务信息化进程已趋于成熟。

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升华阶段,这时财务软件不断更新,面向企业现代管理。为了满足企业实际的管理需求,财务软件集财务管理、分析等业务于一体,使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最大化。

1.2.2财务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财务信息化是将企业财务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信息化管理等的全方位构造。从而建立满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具备以下特征:

1.2.2.1财务管理信息化具有复杂性和全面性

首先从范围上看,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包括财务基本理论与方法、财务工作等所有领域,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发展;其次从技术手段上看,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更要以通讯和生物工作、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为辅助,进行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1.2.2.2财务管理信息化具有开放性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在现代财务管理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企业财务管理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企业相关数据处理自动化,财务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企业大量的内部财务信息数据通过网络使企业内外都能及时分享数据、获取信息。

1.2.2.3财务管理信息化具有智能性

其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理解为是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人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由于它具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因此,它和人相互作用的。在是财务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工作人员的合作下才能完成。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应该是一个人和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1.2.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内容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取代了以前的纸本做账和人工查账,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储的信息能够快速的调动所需要查找的账目,综合反映企业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可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财务系统化的基础。经济业务系统化是指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估算经营风险,预测市场状况,为财务管理者提供管理辅助和决策支持,以实现对企业资金运动的有效组织与管理。财务活动网络化是指将财务活动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代替传统纸本账目,快速高效的进行财务信息的产生、处理和传递,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结合,由上面所说的几个方面的相互融合,系统完整的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一系统。[2]

1.3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本文以结合魏氏药业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为蓝本,充分利用国际上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科研成就,再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阐述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论文是以阐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起源开始,分析财务信息化的意义、概述、本质特征及内容,然后结合魏氏药业有限公司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方案。

2、魏氏达药业有限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

2.1公司的概况

魏氏达药业有限公司是由海南魏氏达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宏益达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魏氏达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魏氏达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宏益达化工有限公司、潍坊益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组成,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医药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公司下设开发部、市场部、销售部、售后服务部、物流部、医疗器械部、进口新药部等部门。主要从事医药原料药、医药项目、医疗器械、成品药,在信息搜寻及全国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2.2公司的财务信息化现状

魏氏达药业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比较多,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分散,大部份下属分子公司并未建立起自己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还依赖于手工核算、统计,总公司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不能及时有效的管理控制,部分下属企业对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这个问题似乎被忽视了,聘请专职财务监管的企业个数不多,大多是兼职会计或委托会计。

2.3小结

企业领导高瞻远瞩,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及时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并予以高度重视。对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改善企业的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寄予很大的期望。对于公司而言,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3、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公司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企业具备没有人才、缺乏资金、业务和组织多变、承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因此,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3.1企业内部存在过多级别的职能部门。过长的管理链条造成人力资源浪费,降低了信息传递速度,使财务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导致信息滞后。

3.2资金管理散乱,使用效率低。公司财务管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财务管理特点,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财务数据、资金结算、投资融资管理集中不起来。

3.3母子公司的理财目标未能有效整合。集团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经验实现多元化、多点化,随之而来的财务管控问题也日益突出,下属公司与母公司的财务出现断层管理现象。

集团企业分子公司多,层级多,所属企业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分布广,所以做为企业的领导就不能及时的了解下属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集团企业只是通过分公司定期上报的财务信息了解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样,就会使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产生延迟,其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并且其上报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也不容乐观。

母子公司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伴随着集团公司的规模的扩大,势必会给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增加难度,母公司很难对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直接的控制,再加上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发展目标的不同,这就需要公司通过财务预算控制来确定公司的发展规模及利益分配,以此来规范子公司在经验管理上的行为,从而使其发展规划和目标与母公司的发展规划目标保持一致。

母子公司的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机制。在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产量、成本、销售额等进行预先的规划,目前集团公司正缺乏及时的、准确的对子公司进行财务预算控制,就会造成集团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与子公司不协同。严重影响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用,弱化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

信息化后,集团公司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能实时传递的特点,对母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资源、财务预算加以整合,实现公司资源利用最大化。

3.4数据没有共享。人们普遍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需要什么数据,就像财务部门要好了。在没有其他部门去督察财务部门,则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不能保证及时更新,在平时查询数据时,就可能存在误差。

3.5数据与其他部门连接不好。公司的财务管理都只是上了一个财务管理系统,而没有上ERP系统。光上财务管理系统就有这么一个缺陷,就是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都要靠手工输入。而这个手工输入的工作,效率不高,准确率也不是很理想。而且,然后查询起来也是一个问题。[3]

3.6小结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各职能部门管理、公司资金的管理和利用、公司资源整合、财务数据共享和财务数据连接等的不完备,都会制约公司发展的进程,因此,完善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势在必行。

4、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4.1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各种信息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必须运用信息化的理论和方法加强经营管理,树立信息理财的观念。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迅速、准确地搜集、分析和利用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各种信息,不仅有助于公司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对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4.2实施管理创新,规范企业管理运作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不仅要对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而且必须对整个管理制度进行整体规划。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立是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实行公司内部统一财务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建立公司财务结算中心为手段,以公司内部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与资金监控,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全公司统一财务管理。

4.3组建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团队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在管理专业人才,企业是否拥有一批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首先,公司要结合自身的需要,建立适合企业的人才标准,确定现代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方案。其次,对于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注意引导,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再次,公司储备人才的培养,建立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并注重自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4落实财务管理软件的建设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关键是建立高效、规范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以及技术支持。对于落实财务管理软件的建设,首先是要完善硬件设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会直接影响今后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所以在建设初期应选择性能良好的新设备,同时也要注意新技术的吸收。其次是在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选择好财务管理软件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设计财务管理软件时,应该要符合公司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紧贴公司财务管理实际,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外国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思想,以此来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的现代化水平。

4.5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安全体系

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防范企业内部数据的泄密问题。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安全问题,首先是要从公司内部管理上维护系统的安全。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财务软件开发到硬件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等各方面都应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在制度上保证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是从计算机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对公司内部机要数据采用安全性更好的数据加密技术,防止公司内部数据泄露,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性。[4]

4.6总结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物、财,在财务管理软件的选择、改进、安全及人与计算机的结合程度方面,更是需要加强公司内部协同,这些都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性能优越、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5、结论

第7篇

关键词:

近年来,国际、国内财务环境不断变化,财经政策不断更新,财务工作新的变革不断。一些新的管理手段(例如ERP系统和财务管控系统)逐渐被更多的企业采用,尤其是在大型集团企业。在新形势下,集团企业如何加强对分、子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控,成为摆在各企业面前的新问题。建立分、子公司常规化财务评价体系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以下目的:1)规范分、子公司财务工作,形成一体化财务流程,对财务工作质量及水平进行衡量;2)增强横向可比性,形成良性竞争机制;3)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蓝本式手册,便于稽核工作的开展;4)实现常态化与个性化的财务监控模式,进而实现财务实时监管。

一、常规化财务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将对分、子公司的财务评价体系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典型体系,一是个性体系。典型体系主要用于日常常规化的财务管理运用,侧重于对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等宏观化管理方面的评价。个性体系主要用于专项财务管理,侧重于就某一方面的财务工作进行深入评价。

典型体系需编制典型方案,有固定的条款、框架以及打分标准,以固化的管理为依据,进行常态化统一化的评价。个性体系则根据实际需要,针对问题专门设计方案。方案的主体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条款、政策依据、打分标准、评价责任人等内容。

两种体系经现场运用后,均会形成统一的财务评价报告,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提出问题督促改正。从而实现对财务管理事项的多层次、多界面、点面结合的监督。

二、常规化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

    评价常规化体系的运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方案选用,二是

现场评价,三是评价结果。

1、方案选用:方案的选用是整个体系的初始与基础,方案的确定决定了评价的公正性、真实性、可靠性。

按照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要求,典型方案的使用一般每年大规模使用1-2次,用于年度财务稽核工作,主要针对财务基础工作和日常财务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个性方案的使用为不定期,针对具体财务检查、审计工作的要求,随需求进行设计运用。无论哪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需要,都能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设计使用。在个性方案设计过程中,关键点在于评价条款的设计,一是要有政策依据,二是要紧密贴合实际需求,三是操作性可评价性强,四是管理重点突出,便于评价结果的运用。该体系的优点在于相关部门可以成为个性方案中的需求提出者,按专业部门的需要,设计个性方案,提出检点,加强协同化管理能力。

2、现场评价:方案的现场使用,一般由专业财务人员或相关部室的协同责任人,按方案设计的条款与打分标准,利用现场详查、抽查,相关人员询问,调账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应条款进行打分,并出具相应的检查记录。

3、评价结果及运用:根据现场资料,对财务事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各分、子公司排名打分情况,二是针对各分、子公司管理情况提出的问题,三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四是提出考核方案,五是提出对现有管理缺陷的制度建设建议。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类运用,运用的几个重要步骤包括:被查企业整改、典型案例储备、考评使用、年度财务工作质量评价运用、专业制度建设。

评价形成的检查结果与意见,有以下几方面的运用渠道: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部公示或公开公示;二是,将考核结果违规纪录根据轻重,结合审计、监察的建议,提出处理方案;三是,属于绩效管理范筹的内容,移交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考核;四是,就管理性问题督促各责任企业进行整改,并限期回访;五是,对各类案例进行收集,进一步修定典型方案。

该体系的关键点在于运用,体系的实用性主要反映在实际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现有各单位管理水平进行正确评价,促使各单位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与差距,以标杆单位为榜样,改进管理,提高水平,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与激励机制。同时,根据典型案例发现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制度建设,防患堵漏,为财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集团公司各部门在体系中的主要职责分工

(一)财务部

1、负责针对具体情况设计体系方案,根据财务工作需要或其他专业部门的具体要求,选择使用典型方案还是个性方案。并对个性方案的条款进行详细方案设计。

2、按选定方案与相关部门协同实施,按“体系”设计的内容与标准对被查单位进行评价。采用调账检查、现场审计以及相关部门巡查等方式,对约定条款逐项进行评定。

3、形成评价结果,并负责对外公布评价情况,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同时提请绩效管理部门按评价结果进行考评。

(二)其他相关部门

随着财务管理的深化,财务的专业化、专门化、协作化特点更为明确。因此,其他相关部门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管理责任人,起到强有力的协同作用。提出检查需求与侧重要求,供财务部门进行个性化方案设计。

1、 与财务部门协同运作,推进既定方案的实施,参与评价与考核。

2、 运用考评结果,对各被检企业进行监管,为评价结果的实际运用提供实用性保障,促进各专业管理状况的改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各部门间协同管理能力。

    (三)人力资源调配

该体系为财务的专业管理体系,可由财务部以及各相关部门根据需要临时组建检查队伍,不需要额外增加组织机构,可根据需要调配各部门业务骨干进行实施。

典型方案主要由财务部组织实施,针对常规化的财务工作进行检查、评价,调配各单位财务业务骨干组成临时检查队伍,或根据需要汇同审计部、监察部专业人员组织实施。

个性方案则根据检点,各相关协同部门配备专业人员与财务部该个案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共同形成临时性组织,确保个性方案的实施。

总体来讲,该体系不会增加人力资源压力,依靠现有的组织架构,根据需要临时组建工作组织,为方案的顺利运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常规化评价体系运用范例

某集团公司在2009年的财务稽核工作、专项检查工作中采用了该体系的方案设计方法,运用条款式评价管理方式,对下属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有侧重地规定重点检查方面,规定打分(评价)标准,对分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予以公示,一是要求责任部门整改;二是对管理薄 弱环节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三是评价结果用于当年财务工作考评的重要参考。

(一)2009年财务稽查方案

1、方案设计:2009年财务稽查的重点是对2008年的财务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盘点。方案设计在典型方案的基础上,侧重进行了个性方案设计,增加大量与现实工作有关的评价内容。

2、现场评价:

1)成立由财务部签头,各专业部门人员组成的稽核工作小组,形成临时组织架构,对该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2)根据各专业部门,以及财务管理的需要,按预设方案开展稽核工作,采用调账检查、现场抽查、现场普查,经办人员了解等多种方式,按条款逐项考评。

3)确定专门人员收集各现场检查人员针对条款的评价情况,作为总结性报告的基础资料。同时,现场给予当事基层单位进行业务性指导,促进其进行管理改进。

3、结果运用:

1)根据现场检查评价的记录,以公开的方式对各分、子公司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打分排位,形成专题财务稽查报告,督促各分公司按报告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并限期回访。

2)对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分、子公司,于检查当期将考核报告交绩效管理部门兑现考核。同时,在年度终了各公司的财务工作考评时,用作重要的评价依据,并在年度财务工作总结会时予以公示。

3)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制度方面的部分缺陷,当年对资金管理方面增加了关于大额资金审批流程方面的制度,强化对各分公司资金使用的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总体评价结果

2009年某集团公司针对分、子公司2008年财务工作情况,采用该体系进行典型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财务考评方式,对分公司的年度财务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在总体评分环节采用了典型方案与个性方案各占50%的评分方式,根据当年的多次稽核情况进行了打分排位。

根据总得分情况,对分、子公司当年的财务工作进行了排位,并据此将得分最高的分公司评为集团公司优秀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同时对得分较低的分公司提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并据此对该公司的负责人在年度考评时给予了适当的评价。

第8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 财务管理 财务信息化

当前,随着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集团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对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实施集中管理、控制和配置,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性和同步性。因此,集团企业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随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业管理活动日益紧密的结合,会计电算化已经从事务性的核算处理向网络化、集成化的管理型方向发展,我国会计软件已逐步从“核算”步入了“管理”时代,这一切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内涵不断扩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概念遭遇到严峻的挑战,不能只停留在“电算”上,而是要体现在“智能管理”和“信息化”上面。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问题

对于集团公司多元化进行预算管理。首先,要解决多行业预算体系的融合问题。由于集团是属于综合业务型集团,如何解决不同行业的预算差异同集团统一预算体系之间的矛盾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解决财务预算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和实时监控(重点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现行的预算控制很大程度上主要靠“人治”,人为参与使预算管理随意性大,难以使管理“硬化”。进行预算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在于服务于集团的统一管理,只有所有下属企业的各种预算数据汇总在一起,进行预算数同完成数、预算的同比和环比、各下属企业预算差异对比等各种分析才是有价值的。对于集团企业而言,将所有下属企业的数据在统一的标准下方便快捷的汇总起来,进行各种预算分析,必须依赖一套信息系统的支持――建立标准的预算指标体系和控制体系。

(二)资金管理问题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健康的资金流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水平落后,突出表现在财务预算管理之“虚”,资金结算管理之“散”,监督考核环节之“弱”和管理方式、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方面。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管理有章无序;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许多集团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困难;对分、子公司监督控制、考核不力。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体外循环严重;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子公司多头开户,资金失控;贷款、担保无控制,资金风险大;集团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随意性大,信息滞后失真、效率低下。

(三)集团监管问题

集团管理层难以及时掌握各下属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单纯的资产监管模式或报表利润指标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在无法建立有效的集团预算体系下,预算编制事前缺乏计划性,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也难免有走过场的问题,给集团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审计及采取经营指标和利润考核的管理方式,都是事后管理的方式。经营考核、任期考核和与此相关的干部任免,虽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不可能代替财务管理准确、全面的信息。

(四)信息共享问题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展和管理级别的提升,集团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软件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在集团的各下属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汇入到财务软件中进行核算,即系统间不能无缝联接,财务核算人员需要根据大量的业务单据整理后的结果制作凭证,一方面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手工进行业务处理核算也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常出现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采集的同类数据存在差距的问题。由于有些企业领导看不懂财务报表,不知晓各类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仍然习惯于粗放式、宏观式的管理和决策方式,从而使财务信息失去了决策支持的作用。

二、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其实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是财务信息化水平不够高而产生的,为此,笔者提出了三种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软件管理解决方案:构建IE模式下的WEB财务管理软件

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财务软件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的广泛运用,是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软件的另一个面孔,在客户端实现了零安装,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把握公司的财务脉搏。操作员通过IE即可进行日常的各种账务处理,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可以方便地进行网上理财,满足当今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的需要。目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已经开始注意并尝试使用IE财务软件系统。

(二)资金管理控制解决方案:建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

集团结算中心是一种将银行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旨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效率和管理水平而采取的一种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存款统一在“结算中心”开户,存放在“中心”(结算中心再将此款以集团结算中心名义存放在真正的商业很行),各成员企业向中心贷款,由中心在集团内部调节余缺,若需要向商业银行贷款时才以集团结算中心名义由结算中心向商业银行贷款。集团结算中心业务基本上全部模仿银行,有完整的实体,有柜台承接前台业务,有成熟、完整的业务体系。

由于集团结算中心子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建立在同一个服务器平台上,所以由结算中心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各公司资金状况的随时查询,进而对其进行控制管理。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要求集团下属各公司合并银行账户,将所有结算业务转移至集团所规定的银行,下属公司只要通过指定的银行进行货币结算,那么这些资金流动就会被集团公司管理层清楚了解。结算中心子系统能有效地防止资金损失,方便各公司之间资金余缺的调配,为企业发展提供健康的资金流,切实有效地将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到实处。

(三)基于财务控制为目标的解决方案

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体现在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上,就是将所有单位的账套(包括其全部财务数据)集中建立在本部的一套服务器上,各单位仅仅作为一个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来实现账务处理,无权进行数据备份、恢复等处理,杜绝其在后台数据库对财务数据进行修改的可能。集团通过从最基层直接获取数据来集中加工处理,将会计的核算与监控功能融为一体。CFO和企业高层以及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各自的账号登录任意一家公司的账套,来查询自己需要掌握的数据,并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公司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核算与管理控制制度进行操作和修改。网络财务管理系统提供的跨单位、跨年度、跨期间及溯源、合并查询多单位数据,直接查询到原始业务单据的功能,切实体现了数据的实时、直接监控。运用财务信息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从系统中随时提取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切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并为预算管理快速、便捷地提供参考数据,对整个集团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使决策依据数据化,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

三、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财务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优化控制是从流程角度对集团财务进行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财务业务流程进行的,流程可以规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地方可以用更优的方法来做,哪些地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精力上的浪费;而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优化后的流程和信息化载体相结合,并反过来影响流程优化对集团财务进行控制、监督和促进,所以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的同时,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非常必要。

(二)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要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战略管理模式,构建一套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1.完善集团企业财务核算体系。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在同一数据库下,在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下进行账务处理,母公司可快速查询其凭证信息、报表数据及实时生成母公司的汇总报表,从而构建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真正做到业务协同处理、经营实时监控、数据实现集中、信息及时掌握,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完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支持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到监控再到事后分析及业绩考评的全过程管理,支持从上到小及从下到上的多回合协商、多种编制模式和编制过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与可执行性,加强预算的执行控制与管理,方便预算的执行情况反馈与分析。

3.完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体系应对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全面掌控,实现集中管理,对下属单位资金进行全面监控,实行统一调度。该系统应以账户管理为核心,实现与财务会计系统的统一协调。同时要与票据管理系统接口,要与结算中心接口,实现网上银行服务。

4.完善集团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集团企业关心的问题,运用相应的分析指标,建立可靠的财务分析体系,分别从财务和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读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友好的检索模块和分析模型,让集团管理层及时了解全集团的盈亏状况、资源配置情况,知道各子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获利能力、经营成果等,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数据信息。如:业务收入分析、业务费用分析、利润分析、成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客户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等。

(三)做好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最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一致性和同步性;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完全动态化。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信息集成,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而是围绕业务来组织数据和进行管理,是信息及产生信息的系统之间的互动,其业务处理范围从财务部门延伸到业务部门,它在处理业务的同时通过与会计核算体系对应的方式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所以更多地表现为动态行动。

(四)加强内控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从信息系统的维护上来看,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保障系统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通过授权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揩.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2).

2.张海.浅谈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J].中国总会计师,2008,(12).

3.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4.贡华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0).

5.(美)庄莉娜,(美)萨顿,(美)费奥多罗维奇.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欧阳峰,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鼎力电力集团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风险控制

一、鼎力电力集团以往财务管理模式缺陷分析

以前,鼎力电力集团旗下的各个子公司和分公司,都作为一个财务主体,设立单独的会计账簿,进行核算。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会计需要向总公司财务部递交书面财务报表,财务部汇总得到整个公司集团的经营管理状况。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已暴露出许多缺点:如会计信息难以快速传递、核算口径难以一致等等。同时总公司掌握的会计信息难以完整,子公司,分公司的独立性难以保证。

二、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资金控制,提高资金运转使用效率

通过财务集中管理,集团公司可达到稳固控制旗下公司的资金、达到资金使用效率之目的,从而实现集团资金使用率的最大化。

2、 统一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的财务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层次的增加,各子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加剧,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之间在管理上肯定带有其原有的惯性管理思维。财务集中管理不仅能确保集团内部财务结算方式的统一,而且能有效实施原定的管理措施和决策执行力,另外对上述问题也会有着较大的改善。

3、 强化集中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集团公司财务系统反应不及时,或者不一致,则对经营规划和战略的实际实施存在着严重的影响。所以强化财务集中管理能让集团的经营战略得到彻底的执行,促进集团的统一管理,让各个子公司在独立经营的同时也能配合集团的战略规划,产生聚合效应,同时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

4、 实施绩效管理,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

财务集中管理可以让最高管理层得到最真实的财务数据,而财务数据又是其他各项业务活动的综合体现,这样就能通过实施对各个子公司进行绩效管理,达到强化对子公司的控制目的。

三、鼎力集团财务集中后存在的风险

1、会计质量风险

在鼎力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子公司需要将初始资料邮寄、送往集团公司,这样势必受到子公司与集团公司距离远,管理层多的影响,造成集团公司财务部业务室有可能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各个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进而使得财务初始资料在合法、合规和合理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会计质量风险。

2、 财务管理风险

集团公司预算管理,是依照管理层次依次向下传达的财务信息,并需要定时(月)对所属各公司开展财务运营分析,借此了解子公司的运营状况。一旦进行财务集中管理之后,则中心财务人员仅能了解、控制子公司的事中和事后的财务状况,不能了解子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所以不能及时地实施财务管理、指导,在管理上也相对弱化了集团公司的财务职能,出现财务管理风险。

3、 资金管理风险

财务集中管理需要对子公司资金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在目前资金管理环境下,资金的归集和汇划在时间上会拉长。资金链管理过长,短时间内可能冻结,出现支付风险,造成资金管理效率降低的风险。

4、 系统会计程序风险

会计质量是由会计流程的稳定、完善来决定的。首先,当财务系统软件升级或者系统数据整合的时候,机打凭证、帐薄和凭证重录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凭证录入的质量难以保证。其次,财务系统软件不稳定或者不完善,大量信息凭证需要修改、重录,工作量和运营风险都大大增加。其次,会计程序缺陷,使得财务对账、记账和明细审查等工作繁杂,不能提高财务处理效率,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四、鼎力集团财务集中下的风险控制

1、建立统一控制平台

鼎力集团的经营管理流程复杂多变,管理业务单据也非常丰富繁杂,而这些工作都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强大的功能有机地组合起来。基于信息平台的各种业务规则和功能,各项业务节点可完全独立地开发,各种业务流程也可以灵活进行调整。

2、建立数据集中的管理系统架构,实现实时监控

鼎力集团的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系统构架,这体现了财务集中管理的特点,即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的集中管理可以帮助鼎力集团实现公司管理的某些具体工作的实时监控,包括资金走向、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以及会计的基础工作都在监控范围之内。

3、 统一管理会计科目

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科目体系方案管理”的功能实现企业统一管理。系统对各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整合后,根据公司级别进行分配管理,针对大部分公用的科目进行统一的编码;后者表现在,系统对各行业的特有的科目进行特殊分配,通过权限控制,由各个集团自行设置与分配不同的会计科目。

4、统一制订会计政策及档案管理

风控管理软件开发了参数设置平台,可以帮助实现企业通过软件应用完成针对会计政策进行统一的制订与控制。鼎力集团在对参数的设置上具有一定权限,该权限可以逐级分配,使得上级设置的某些重要参数被保护起来,下级无法修改,只能够使用。集团的档案可以自由建立与分配,下级单位可以针对各自的特点,对档案自行增加相应的数据。但是基础性档案是统一数据的前提,必须具有一定的权限保护,根据集权管理的程度设置保护的尺度、集团控制范围,与分配给下级单位使用的范围。

5、通过业务审批流,实施事中控制

风控系统为鼎力集团提供面了向工作流的管理,该管理方案符合实际工作的基本特征,符合集团对某些重点业务进行多层次的审批与控制的要求。首先,系统可以实现财务工作发生前(事前)与正在发生时(事中)的控制;同时,系统能够根据制定的审批流程与审批权限,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与权限;系统还能够完成跨单位和跨层次的审批工作。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我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监管不严格

集团企业的形式决定了多个账户的存在,这给监督下属企业的财务行为带来了困难。松散的监督制度导致了许多集团企业中存在着冒领、浪费、贪污等行为。有稳定收入的下属企业或部门有意存留低收益存款;还有的分公司在投资中出现巨大资金缺口,出现高成本借贷;在这两种现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集团企业的财务上的“双高”。外部银行结算的流通方式造成了内部企业间结算费用居高不下;下属企业独立融资,规模小,吸引力差;各企业独立投资行为中随意性大,无法形成集团企业的整体资金优势。

总的来说,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需要面对是三个问题:资金来自于哪里?资金要用到哪里?如何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当前松散的财务管理制度明显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制约了集团企业资金运作效益的提高。

(二)预算管理不规范

有的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单纯依靠领导决定和财务人员自觉意识,没有形成制度约束。当资金吃紧、领导重视的时候,就过紧日子,而时过境迁之后又随意支出,不加制约;有的时候,虽然形成了规范的初步预算方案,但是在执行中稍微遇到点阻力就会走样;多数集团企业的预算编制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和信息支撑,而是依赖领导一时兴起的决定;预算执行中没有“循规蹈矩”,预算控制中没有做到“违法必究”,对于资金漏洞不能及时发现,造成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权责不清,给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益和业绩评估带来困难。

(三)重业务管理,轻财务监督

集团企业的领导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了下属公司的经营管理、人事调配、业绩分析、政策制定以及各种项目的监管和审批上,而很少插手预算制定、预算控制、财务风险预测等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掌握的不准确、不全面,容易造成资金流失和风险的形成。

二、改进措施——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标准化

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是伴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而变化的,制度的创新既要伴随着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去预订,又要根据公司的发展现实去修改。人福科技公司财务管理标准化的制度创新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针对集团财务管理特殊模式的管理要求设计的制度

这部分制度有统一性和强制性,不因经营公司的特殊性有所改变,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管理制度和资金(含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又包括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关键点在财务计划的编制、财务计划的执行、财务计划的分析,财务计划包括投资计划、资金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中长远财务计划。财务计划作为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公司考核投资公司的重要依据,财务计划的管理可以充分表现集团公司对经营公司的调度能力和监控能力,同时又是充分调度经营公司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和在集团内推行相对公平、公开的激励政策的有力依据。资金管理部分一则是遵循国家相关法律和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其次是根据集团公司的管理需要,提出很多针对集团公司和各经营公司管理现状的特殊规定,这部分包括资金计划管理制度、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现金及银行票据管理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制度表现的是对各经营公司现金流的及时了解和控制,要求按月编制,每周上报资金现状,以保证整个集团公司资金流的畅通和现金流风险的有效控制;银行账户和现金、银行票据管理制度强调的是合法性和纪律性,集团公司对经营公司的银行账户的开立和撤销有知情权和审核权,对各经营公司的资金调度有严格的审批权,对公司资金支付的审核权限有严格的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有严格的惩罚措施。总之,作为集团公司对各经营公司财务控制和资源利用的制度基础,这部分财务管理制度带有强烈的强制性和统一性,是针对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需要所作出的有针对性的硬性规定,各经营公司必须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差异性对待。

(二)在集团基本统一的要求下,各经营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特殊情况不必高度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这部分制度不要求整个集团高度统一,各经营公司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差异性设计,但这种设计出的制度必须经过集团公司认可;制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人员的组织构架和岗位划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制度、采购、存货、生产、销售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涉及的内容跟经营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密切相关,企业的经营规模、地域特征、资产结构、流程关键点等都决定了各经营公司间很难达到制度的统一性;既要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又要满足企业集团的管理和信息需求,是这些制度设计的基础;组织和岗位部分有集团统一的职责划分,跟标准化的第一部分(流程再造)和第三部分(岗位整合)密切相关,主要表示财务核算和控制的各项任务的详细分工和执行权限;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关于固定资产的一些会计估计、购置审批权限及日常管理职责;差旅费及各项业务内容的管理制度跟流程再造的内容相对应,可以认为是各流程控制点权责的详细说明。

参考文献:

第11篇

1

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纽带由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关联企业等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企业群体。一方面集团公司可按独资或股份公司组成,按《公司法》规定,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责权关系体制和相互制衡的自我约束机制。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与所聘任的经理层之间存在明确的权责规定,其中关于财务管理问题是双方权责规定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要强调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控制;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又是母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外投资,掌握子公司的控制性股权,实施产权管理,也存在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监督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应体现以下原则:第一,要与《公司法》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相符合。第二,要形成多层次财务管理体系,处理好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财务关系。第三,要充分体现出所有者意志,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者利益和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与增值。第四,财务管理要与财务监督紧密结合,即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把好财务监督关,在设立财务管理机制中,溶进财务监督思想。第五,按照企业集团特点,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统一与灵活关系,保持一定的集权和统一模式是尤为重要的。

2

按照上述原则,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构及其运行设置如下:

说明如下:

1.集团公司是整个企业集团的权力中心,在财务管理方面起着对整个企业集团的筹资、运用、收回与分配等的战略决策作用。集团公司具体财务管理工作由财务总监负责。财务总监是由董事会直接委派代表所有者意志专司财务管理与监督的专职、专业人员。为便于财务总监职责的履行,财务总监直接向董事会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部直接受命于财务总监。

子公司在法律上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但由于其受母公司产权控制,这样在财务机构的设置上和财务会计工作的安排上要统一由集团公司决定。关联公司与此基本类同。

分公司、直属分厂由于对外不具法人资格,因此,其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可集中在集团公司财务部进行,即有关筹资、投资决策的业务由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其只负责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由于董事会本身的职责规定和人员构成等因素,其不能过多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也难以对经营者实施日常专业性监督,实际上董事会的管理和监督在及时性和有效性上尚存不足之处。可考虑在总经理(经营者)负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委派财务总监专司财务监管之责,双方分别走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两个职责系统。按内部控制原则,企业最高经营者(经理层)应属“不相容职务”,不应赋予过多的强权或独权,即人、财、物等诸大权不能归集于一人,该层需设定制约与分权机制。分别设立经营者与财务总监,是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所要强调的是,董事会在选择经营者或委派财务总监时,必须事先明确双方各自的责、权、利,以保证双方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约束,共负企业发展重任。

3.财务总监应按高层职位设置。

4.监事会是专司企业监督之职的基本组织,其设立与功能是依法规定,非公司制国有企业是依据《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组成,公司制企业是依据《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设立。

5.由监事会(或董事会)直接负责内部审计,以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保证其监管监督职能发挥。尽管财务总监也具有监督职能,但由于其本身也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和组织财务收支活动,故其不具备独立性身份。所以经营者、财务总监的工作状况以及在其监督下的财务收支过程及结果本身又要受到独立的内部审计再监督,从而完整构成企业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3

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除设置相应管理机制外,还应考虑以下内容:

1.以垂直领导为主的“双重”财务会计工作体制。在多层次管理体制和多元化投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化经营企业,可考虑建立由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的“垂直”领导和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横向”领导相结合,以“垂直”领导为主的财务工作组织体系。财务总监在董事会授权下,负责整个企业范围内财务会计组织工作,包括财务机构的设置与下属主要财务负责人的统一任免(有些财务岗位或主要负责人须经董事会批准后再由财务总监执行任免决定);与这种组织体系相关的财务人员业务考核,工作评价,提任晋级,奖罚等主要事项由财务总监统一负责;各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则性规定也统一由财务总监负责;下属财务负责人要向财务总监和本单位负责人共同报告其工作。这种自上而下以“垂直”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的财务工作组织体系,一方面使所有者对其资产的监管要求一开始就有了组织上的保证,从而为日后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可保证所有者的意志和最高层次的各项决策、指令自上而下得到迅速贯彻执行,并保持自下而上的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保证各项决策建立在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上。当然,一旦“双重”领导中出现指令各异情况,在这种工作体系下处于“一仆二主”地位的财务人员可能在许多问题上陷入矛盾和困惑之中。对此,首先由企业统一按《会计法》和国家、企业有关财务会计方针政策和企业具体情况,建立明确的财务人员职责职权,使财务人员所做所为均有制度、标准去约束、衡量和评价;其次,要认识到财务人员工作的严格化、制度化、标准化是整个企业对财务工作的统一要求和原则,也是保证整个企业有效、高效运转和企业财产安全与完整的重要措施,争取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对此达到共识,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再次,若财务人员认为是违法、违规或违背上级有关政策的财务收支,应按照《会计法》和职责权限规定去办理,要求财务人员的做法是有根有据,有法可依的;最后财务总监对下属企业主要财务人员的考核评价既要按照财务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财务人员职责要求去考虑,也要充分参考下属企业单位负责人的意见。

2.“上检下报”工作制度。与“双重领导”工作组织体系相适应,实行“上检下报”工作制度。所谓“上检”是指财务总监作为集团公司最高财务负责人要对整个企业范围内各项财务制度、财务计划、各项决策的实际遵守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这些工作已在财务总监职权、权限中明确,这就要求财务总监或其委派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到有关部门和下属各企业单位检查了解情况。所谓“下报”是指企业有关部门,特别是下属各独立核算单位要定期向财务总监上报会计报表(包括汇总会计报表或合并会计报表、基层会计报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并及时上报其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有关需要财务总监掌握和解决的财务问题(除财务人员外,企业任何人员,也都有责任上报有关财务问题)。财务总监通过“上检下报”及时掌握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及时发现、控制和上报存在的各种财务问题。这样做,在保证企业政令上下贯通的同时,也使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映到有关决策部门,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并使发现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3.以统一管理为特征的权责规定。第一,对于集团公司,在财务总监领导下,以财务部为主体,承担下列职责:(1 )对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分级使用、分级核算办法,母子公司固定资产的购建、报废、盘盈、调入、调出、投资等资产变动的经济行为,以及折旧计提方式,统一由集团公司财务部办理审批。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与核算,确保资产收益率的实现。(2)统一管理资金,对内是资金调度中心,对外是筹集资金“窗口”,实行统存统贷、开户集中、内部借贷办法。(3)统一财务报表,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实行财务报表汇总核算。(4)统一上缴税利,子公司由集团一个口对外缴纳税利。(5 )统一投资权,子公司技改开发,对外投资等方案,经核准,由集团公司统一投资实施。第二,对于子公司,财务部门主要职责:(1 )根据国家规定及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负责组织本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2 )建立以成本利润为内容的财务管理体系。(3)承担本公司资产运营、 资金活动的增值任务。(4)编制财务报表,按期上缴利润与税费。

4.以资产增值为主的经营考核制度。(1)要按资产经营方式, 体现资产增值为主的考核内容,实行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本增值率、资产负债率、社会贡献率等效益指标的考核。 (2)由财务总监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部组织实施指标考核。一是对子公司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二是对子公司的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估,报告董事会。

5.上下结合的预算与控制。在企业集团中,企业财务管理要通过一系列的预算与控制来实现。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由下属企业单位自下而上自行编制并上报各种反映其资金筹集、投放(运用)、收回及分配的预算。这些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要素预算(主要材料消耗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损益及分配预算等。当然,在具体运转过程中,下属企业单位可根据自身财务管理集权程度的大小来确定所需呈报的预算种类及内容。企业总部汇总后,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总体计划,对这些预算进行审核、分析、比较,并提出修改意见,经上级审议通过后,最后定案归档。在审核时应注意:第一,下属企业单位所作的财务预算和决策应是集团公司所给予决策范围的界定。第二,评价下属单位财务预算优劣的标准不仅要看其预期绩效,而且要看与整个企业总体战略的符合制度。

第12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管理链条;监督成本;信息化;资金利用率;发展趋势

    一、集团公司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链条长,管理效率低

    在集团公司中,随着各层次公司投资的不断延伸,资本的运作方式呈现出以少控多的特点,评价成功集团公司的规模,是看它控制多少资产。母公司用股权这根指挥棒指导着集团的组建、运转、扩张和紧缩。母公司处于金字塔的塔尖,用一倍的集团母公司资本控制并经营着数倍的其他资本,形成了复杂的组织层次,管理链条过长,导致管理效率低。

    (二)监督环节不当,监督成本过高

    集团公司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集团总公司与所属子公司之间以产权关系为纽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结果。既然有产权的分离,就会有产权的委托,在此过程中集团总公司处于委托方,所属子公司处于方,方要向委托方负责,因此总公司为使子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符合集团整体利益要求,必须对公司财务决策过程实施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以免事后造成损失。有时就会因为对于关键环节的把握不当,形成过高的监督成本。

    (三)信息共享性差,财务信息失真,信息化程度不高

    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决策的主要支撑和依据,集团母公司不仅是利润或成本中心,更是投资中心和决策中心,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不到位,会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甚至财务信息失真。众所周知,在各子公司自己处理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人为操纵。

    (四)资金周转不畅,资金利用率低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随着经营发展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下属公司不断成立,很多子公司在建立初期其营运资金完全靠母公司支持,但进入较为稳定的持续经营时期后仍然长期依赖母公司提供贷款和占用应付母公司的账款进行周转,影响母公司资金运转的顺畅和集团整体的资金利用率。在一些企业集团中,由于其内部各二级单位都设有财会机构,都开有银行账户,因此都占用一定的闲散资金,使集团中原本有限的资金分散、沉淀和闲置,达不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导致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利润率低。

    (五)母子公司目标冲突,各管理层负担失衡

    集团公司内各子公司具有不同的分工和职能,从事不同或相近的行业,在生产、技术等诸多方面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有些情况下,母公司为了资源综合效益的最优化配置,确保集团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而牺牲个别子公司的利益,这种做法与各子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悖,会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在确保集团目标实施时,母公司集权不利于各子公司管理层积极性的调动,特别是在多元结构中,财权集中于母公司,必然要求集团管理总部对各个方面做出有效的决策,而最高管理层未必具有足够高的素质与能力来做出科学的判断,形成一方面下属公司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总部管理层负担过重的状况。

    随着集团公司的扩张,全球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虚拟化的资金集中管理已成为必然,对于大型集团公司来讲,资金管理有了更新的内容。本文结合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现代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发展,展望集团公司财务管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二、解决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和发展趋势

    (一)实行资金集团管理,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统一委派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充分考虑资金回报和筹资成本,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的过度膨胀。同时,要合理运用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把母、子公司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由集团公司统一调配,以保证集团重点项目资金的需要,在各子公司内部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定期结算支付资金占用费。

    为解决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分散管理,会计信息失真,难以协调的局面,对子公司的会计人员实行由集团公司委派制,规定对受委派的会计人员必须进入相应子公司的决策管理层。使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成为实施经营全过程财务监控功能。同时,也使外派会计人员消除了受子公司制约的思想顾虑,能够大胆地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规定,正确、及时地披露存在的问题,从而显着地提高了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实时控制

    1、制定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体系的制定是指由预算编制委员会来制定企业应该编制哪些预算,这些预算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预算之间的关系以及预算的起点等等。在企业集团中,往往首先由集团来确定全面预算体系并将其嵌入到管理会计平台,然后通过网络下发给各下属单位;对于二级单位来说,通过网络接受集团下发的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增加本单位的内容,然后再下发给下属的基层单位。

    2、编制预算。其是指根据预算体系编制各个预算表。在手工条件下,各种预算表中的数据都是手工填入的,如果目标利润变化了,所有表中数据几乎都需要修改。因此,手工条件下预算编制常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主要是制定各种编制规则,并通过定义规则和存储规则将其嵌入到系统中。只要将一些关键数据填入表中,各种计划表中的大部分数据则自动生成,使编制预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3、实时控制。预算控制就是将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问题,然后通过信息反馈,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也编制了全面预算,但是,由于没有实现IT环境下的集中管理模式,无法得到实时动态的实际数据,导致预算控制都是事后进行。在很多情况下,事后层层汇总的实际数据已经失去了与预算数对比的意义。所以,很多企业只是把预算当成“摆设”,未能真正起到控制作用。在IT环境下,利用预算子系统设计了预算体系、编制了各种预算数据,并存放在数据库中。当经济业务(某一事件)发生时,该事件实时驱动相应的子系统获取信息,同时驱动预算子系统的控制器接受数据;预算控制器将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比较,根据控制方法进行有效、实时的控制。

    4、预算分析。在网络环境下预算分析是指计算机自动从数据库提取数据,按照分析要求自动生成预算分析结果,如异常分析、预算数与执行数比较分析、多个版本之间的比较分析等等。

    (三)加强投资管理,使企业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

    1、投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企业将资本分配于各个投资项目,包括对外投资、技改项目投入等广泛的范围,而项目效益将在未来实现,所以企业的投资项目必然包含风险,应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建立围绕企业长期效益和总体效益为目的的“投资责任中心”来具体实施各项投资管理工作。例如投资方向的选择,应遵循企业专业化,集团总部综合化的原则。使成员企业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减少交叉经营,避免相互蚕食,在总部综合经营的指导下,相互支持,联手购销。投资决策的确定应注重“经营性投资”方案的确定。“事业性投资”、“福利性投资”应相对控制。在“经营性投资”中获取经济效益。

    2、要搞好投资管理,还必须实施规范的投资工作程序和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结合投资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保护投资资金不受损失和有效的预期收回。

    3、对投资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考核,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而这一切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实现,如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库,输入投资模型所需的数据后,由计算机自动根据企业集团的资金使用状况而确定现有资金的投资模式,并利用投资管理模块提供的各种投资模型和实时的投资管理分析模块,确定最佳投资模型,使企业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

    (四)注重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

    集团公司网络化的财务管理一方面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水平,但同时网络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面对网络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为集团迅速、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要在巩固原有财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对集团财务管理从体制、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财务管理集中化、目标多元化,强化信息分析的作用。

    当今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相应地,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将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不断革新。财务管理主体、客体、内容、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