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1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盐城;耕地质量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66-04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更加突出位置,提出“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保护耕地的重视。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导致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容乐观[2-3]乃至呈下降趋势[4-5]。保护耕地刻不容缓,然而提及保护耕地,大多数人忽视对耕地质量的保护。相对于耕地数量的有形减少而言,耕地质量的下降是隐性的,难以察觉,但其影响绝不亚于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的变化正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6]。本文分析了盐城市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期对盐城乃至我国耕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意义
耕地质量,是指由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耕地环境等构成的满足农作物安全和持续产出的能力[7]。耕地数量刚性减少,耕地质量提高速度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粮食需求又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升耕地质量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盐城市是农业大市,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市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至关重要。
1.1 保证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 粮食增产丰收是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培肥土壤,提高抗灾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基础。近年来,盐城市各地大力实施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应用和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为盐城市粮食总产“十连增”、农业持续丰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耕地数量下降不可逆转的形势下,要实现粮食产量连增,切实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农业生产潜力。
1.2 夯实现代农业规模发展基础的需要 盐城市耕地类型多、人均耕地少、中低产田面积大,严重阻碍了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化经营[8]。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因地制宜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改善生产条件,从根本上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切实提高集约化种植水平,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1.3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只要耕作层深厚、土壤质地适中、营养条件均衡、肥料使用科学,农田基础设施完好,就能保证耕地高产。因此,将良种、良法、良田有机结合起来,从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1.4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耕地质量对农业的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可持续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作保证,而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又依赖于耕地的生产力和清洁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不仅能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提升耕地的抗灾、抗逆能力,还能促进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耕地质量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盐城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耕地质量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工作,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1 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求,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落实关键措施,高质量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盐城市高标准农田比重由2006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44%。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好人、畜、禽粪便,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家肥利用效果。加快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每年推广商品有机肥5万t以上。目前盐城市耕地土壤肥力普遍提高,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了6.77g/kg,增幅达49.35%;土壤全氮含量上升了0.26g/kg,增幅达26.45%。
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 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05年开始试点,2008年全面实施,2011年启动整建制推进,2013年开始推进“全覆盖”。截至2013年底,盐城市先后实施了近4 500万元的国家和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形成了多项技术成果,获得省推广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近30篇,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66.7多万hm2次。通过采土测土和田间试验,掌握了盐城市耕地质量状况、变化规律和作物需肥规律,建立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成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数字化。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应用。建立了“统一测配、定向生产、连锁供应、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五个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模式(县有一个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张施肥建议卡、经销网点一次性供齐配方肥)。农民施肥方式由“经验”施肥走向了“精准”施肥,有力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2.3 耕地质量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盐城市完成了2个国家级、43个省级、86个市级和129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标准化建设工作,建成了覆盖全市、功能齐全、运作规范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对耕地质量开展动态监测。扎实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各县(市、区)完成了对耕地地力等级的科学划分,定期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辅助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2.4 土肥新技术逐步推广 根据不同土壤的主导障碍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盐碱耕地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类型,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中低产田肥力水平,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9-10]。先后实施“平衡施肥”、“补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质提升”等重大项目,推广精确施肥、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化肥深施、少免耕技术等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截至2013年底,推广商品有机肥40万t,应用面积14.3万hm2;保有秸秆还田机械近3 000台,机械化秸秆还田19.33万hm2;境内拥有有机肥企业11家,消纳有机肥17.5万t[11]。促进耕地用养平衡,遏制农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2.5 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突破 《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于201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江苏省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2]。盐城市及时召开了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掀起宣传贯彻热潮,提高了《条例》的社会影响力。各级农业部门根据《条例》要求,调整完善了工作机构,健全了工作机制,强化了责任落实,努力做到管理有机构、工作有手段、行为有规范,为履职尽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盐城市成立了全市耕地质量评定委员会,开展了耕地质量评价、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毁损耕地质量鉴定等工作,耕地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入规范化运作轨道。
3 耕地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30a时间,由于生产方式变革、土地利用强度增加以及外源物质的大量投入,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壤质量变化剧烈,原有的土壤信息已不能反映土壤质量现状。
3.1 基础设施老化,农田基本建设弱化 受建设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许多田间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简陋,运行时间长,老化严重。尽管近些年来,各级逐步加大灌区改造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部分骨干水利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田间工程的整治相对滞后,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脆弱。
3.2 耕层厚度变浅,耕地养分失衡 近年来,由于农业投入品过度施用及不合理耕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小动物减少,耕层平均厚度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14.6cm下降到11.5cm,土壤容重由1.29g/cm3上升到1.32g/cm3,已影响到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大量研究表明,大量的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质量逐步下降[13];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14]。盐城市耕地养分非均衡化现象日趋严重,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30a来含钾肥料使用少,全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下降4.74%,部分长期进行粮棉生产的地区,正由“富钾”向“缺钾”转变;含磷肥料过量使用,全市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上升幅度达384.96%,但区域分布不平衡,部分粮棉主产区缺磷,城郊菜地则明显过量;土壤pH有下降趋势,平均由7.93下降到7.45,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3 “三废”排放加剧,耕地污染加重 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生活污水、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等肆意向农田排放,以及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重金属累积等,已造成耕地的显性和隐性污染。耕地被污染后,不但农作物产量降低,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与2006年相比,43个省级监测点土壤样品6个土壤重金属指标中5个指标、六六六、DDT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壤环境质量存在退化趋势,但土壤总体清洁。
3.4 耕地占补重数量轻质量,以次补好[15] 各种建设用地占用的多为城郊的良田沃土,而补充的耕地则是沿海滩涂、荒地,土壤肥力低,后续培肥措施跟不上,地力明显不如被占耕地。这些补充耕地即使采取积极有效的培肥措施,也需要几年的耕种,粮食生产能力才能达到一定水平。
4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
耕地是农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保障,耕地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是一项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
4.1 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在完善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向经济、果蔬、园艺作物拓展,扩大技术覆盖面,力争到“十二五”末,盐城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所有农户、主要作物“全覆盖”的目标。大力推广数字化技术,做到配方单到厂、建议卡到户、配方肥下地。一是深化农企合作。按照“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公平公开、择优合作”的原则,选择积极性高、信誉好、实力强的肥料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与供应。鼓励企业运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物流手段,构建基层肥料直供网点,为农民提供质量优良、配方科学、价格合理的配方肥料。二是加强培训示范。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肥料经销商的培训,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突出抓好肥料经销商技术培训,努力将肥料经销网点打造成帮助农民选肥配肥的助推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传播者、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应用的展示窗、配方肥销售推广的主力军。要按照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的“四有”要求,确保“示范片”到村。三是及时更新成果。积极开展周期性采土测土和针对性肥效试验工作,及时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数据,适时指导基层智能化配肥供肥网点根据最新的数据配肥供肥。要扩大触摸屏查询和智能化配肥机的配备,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手机短信平台的运用,方便农民快捷地查询主推肥料施用配方、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4.2 扎实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产出能力 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以实施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为抓手,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统筹考虑建设条件和施工季节,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加强田间灌渠、排水沟、排灌站及涵洞、闸门等配套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土地平整、沟系疏浚、机耕道路、农田林网建设,做到早建设、早收益。二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批复文件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拖延建设工期。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建设成效。三要做好建设项目储备。科学制定总体规划,选定建设区域,明确建设内容,合理安排年度计划,按照省农委印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编制大纲要求,提前编制下年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项目储备库,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和申报准备。
4.3 切实加强有机肥推广应用,稳步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对农田有机肥的投入,努力提高耕地地力。一方面,要规范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根据无公害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消纳规模畜禽养殖等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要优选项目实施区域,做到相对集中连片。加强对中标企业所供肥料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力争每年全市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规模达10万t以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墒沟埋草、秸秆覆盖、行间铺草、生物腐熟等行之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努力实现秸秆全量就地还田,杜绝田间焚烧秸秆现象。同时,在沿海盐碱良地区,积极发展冬季绿肥种植。
4.4 全面强化耕地质量监测,掌握耕地质量变化动态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预警机制,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一要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着力推进市县两级配套监测点建设,建立长期定位综合监测点和试验示范区,改善监测设施装备,推进装备水平优化升级,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全市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二要扎实推进耕地地力评价。全面建成全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本农田质量管理数据库。启动全市区域地力评价,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评价。同时,以补充耕地质量评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三是建立完善耕地质量信息与预警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中心功能,对耕地质量监测、耕地地力评价数据进行开发应用,规范耕地质量动态信息与预警报告,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4.5 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耕地质量管理工作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领导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稳定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机构和技术队伍,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条件,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培训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和技术指导到位。一方面加强多方合作。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共赢局面。通过信息沟通、工作交流、项目合作、联合执法等,加大农业系统内外联系,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影响力,推动耕地占补平衡、量质并举目标的实现。与企业合作,全方位、多模式推广应用配方肥,真正打通配方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不失农时,供肥到点,应用到田。与科研院所协作,联合攻关,推进技术创新与集成,为科学施肥水平的提高、退化与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耕地质量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任笑嫒.强化我国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2):5-6.
[3]李爱青.浅析我国耕地质量现状,下降原因及强化建设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2):1-2.
[4]沈仁芳,陈美军,孔祥斌,等.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J].土壤学报,2012,49(6):1 210-1 216.
[5]李应中.2012年我国粮食形势综合分析(二)[J].中国农业信息,2013,5:6-9.
[6]倪绍祥,刘彦随.试论耕地质量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重要性[J].经济地理,1998,18(2):83-85.
[7]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J].江苏农村经济,2012,5:72-74.
[8]曹静,宝胜.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和政策思考[J].理论观察,2013,5:76-78.
[9]倪丹,王礼焦,孙皓.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J].耕作与栽培,2010(6):14-15,19.
[10]张清华,史琢,韩翠萍,等.扎兰屯市耕地质量现状与改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89-90.
[11]秦光蔚,陈爱晶,周祥,等.盐城市低碳农业探索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 527-3 529.
[12]徐茂.江苏省推动耕地质量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做法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3,7:37-39.
[13]刘春梅,黄子乾,唐宗明.合浦县施肥对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3:261-263,265.
[14]林爱华,陈斌,吉训凤,等.海安县耕地质量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2):28-30.
以关于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重要指示为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引领,深入开展农业土壤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绿色生产体系、防控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农药化肥无残留、无超标,着力打造农业土壤无污染生态高地,走出一条绿色、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为全市最终建设成为中国绿色有机谷•长森林食药城提供力量。
二、主要目标
突出绿色高质量发展,坚持减量与增效并重、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开展“三提升一示范”,即: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业服务质量提升三项攻坚行动,培育百村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到2023年,配合全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我县创建成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农业土壤质量目标:到2023年,全市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52.1g/kg,达到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一2016第一级标准。全县规模化种植基地土壤质量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以上标准;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到65%,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到2023年,全县共建设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
农产品质量目标:到2023年,全县以人参、中药材、食用菌、蓝莓、山野菜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品种全部建立地方标准,粮经菜比例稳定在5:4:1,全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100%;标准化种植基地内生产的农特产品基本达到绿色食品以上标准,全部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全县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农业社会化服务目标:到2023年,以乡镇为单位的农业绿色有机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乡镇辖区内绿色有机产业发展需要。形成集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农药、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农业托管服务、农机推广、土地流转、农业土壤质量监测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质量监测为一体的农业绿色有机产业服务中心。服务于绿色有机产业发展的市场预测、金融保险、物流运输等服务体系基本完备。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开展农业土壤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1.建立农业土壤质量监测体系。按照市里统一部署,结合省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要求,建立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组织开展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指标和点位设定,具体负责组织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工作,指导镇、村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2021年底前,全县建设8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经费2万元,所需资金16万元由县财政列支。形成全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数据第一期数据,每年10月底前完成年度监测任务,对耕地质量变化做出评价总结,形成全县农业土壤质量监测报告,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档案,数据汇总并上报。(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技术的入户、到田率,保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效果;其次结合本县实际,拓展技术服务领域。在巩固和深化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探索蓝莓、人参、平贝母、五味子等特色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试验数据及采样测试结果,科学设定测土配方监测点,建立测土配方数据库。制定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农家肥”配方技术,通过试验对比和投入产出成本核算,每亩补贴50元,引导农民转型施肥模式。(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应用。长期单纯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因地制宜引进一批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叶面肥料,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形式大力推广有机肥、生物菌肥和叶面肥应用。增施达到国家行业标准有机肥(国家农业部NY525-2012)、生物菌肥(NY/T798-2015)的,使用1吨以上(含1吨)的生产者享受300元/吨的补贴。同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制定的配方肥配合使用,可以改善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施肥成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配方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叶面肥配合使用,每年推广面积10万亩,三年推广30万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4.推广生物农药、生物防控等新型技术应用。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方针,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控技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生物农药、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除草剂、化学除虫剂使用操作规范,监督指导农民科学用药,严禁使用违禁、高毒农药,严管过量用药。鼓励生产者使用喷雾器更换高精量喷头,提高农药利用率。每个喷头补贴15元。推广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大豆食心虫,每亩补贴分别为6元和15元。推广使用玉米2:2空休闲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每亩补贴150元。鼓励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亩补贴100元,所需资金由县财政资金列支。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绿色防控的长效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农业绿色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的要求,大力开展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协调推进土地平整、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农田林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设施建设。统筹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同步采取农艺和工程技术措施。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遵循“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原则,明确农田建设区域布局,优先扶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把“两区”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1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所需资金约3500万元,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列支。到2023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14万亩以上,达到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标准要求。(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专项整治。全县各行政村原则上选配1名农用物资安全员,报县政府备案。主粮作物按照40g/亩的农药废弃物标准收集,特色经济作物按照4g/亩的农药废弃物标准收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要严格把关各村作物种植面积,并要求各村生产者根据农药使用具体情况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农用物资安全员负责本行政村区域内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保管和登记并建立台账,回收时应对照各生产者种植面积回收相应数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按照每村耕地种植品种测算出基本回收标准数量,农用物资安全员全年补贴1000至2500元,各乡镇党委政府按工作量确定补贴额度,在各行政村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农用物资安全员由乡镇政府负责考核,不胜任工作的予以调换,不发补贴。各村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统一归集,明确回收范围,科学设置回收点,各乡镇政府负责将本辖区内各村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运到指定地点(地点选择地远离住户,远离河道区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将库存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送到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参照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每年所需资金23万元由县级财政资金列支。到2023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全部回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农作物秸秆禁烧、限烧有关规定,深入推进秸秆五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重点推广无抗畜禽养殖技术应用,通过研发推广应用中药制剂替代抗生素,实现源头无抗、过程无抗、结果无抗。同时为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原材料。(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总站、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三年提升行动。
8、建立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种植体系。重点围绕人参、中药材、食用菌、特色浆果坚果、山野菜等优势品种,制定地方和团体生产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差异化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开展品种优化、纯化、扩繁和示范推广,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推广一批具有特色、绿色有机品牌效应的优良种苗,提升种植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每年需要资金10万元,由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列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合理优化种植业结构。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补贴力度,合理实施轮作、防止土壤退化。大力推广玉米2:2空、玉米留茬少免耕、玉米秸杆还田等技术,扩大经济作物灰苏子、红小豆的栽培面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进蓝莓、五味子、平贝母、蒲公英、农田改造栽参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加工业、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达到耕地用养结合的目的。全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经菜种植比例稳定在5:4:1。(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和信用体系,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按照《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靖政办函发[2020]13号)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靖政办发[2020]9号)。到2023年,进一步提升县农产品检测机构工作能力,达到能够为全县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每年所需经费30万元;每个乡镇建设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工作。每个站建设费用10万元,每年工作经费3万元。以上所需资金134万元由县财政资金列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畜牧管理总站、各乡镇人民政府政府)
11.鼓励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定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的奖补政策,鼓励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认证工作,全县每年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2023年,全市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5个。每年开展认证工作费用5万元,所需要资金由县财政资金列支。(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重点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特色板块,在“50个百亩绿色基地”的基础上,沿袭“一谷一城”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做法,打造一批农业绿色有机试验示范推广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种植户发展绿色有机产业。2021年全县建设1个100亩以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到2023年,全县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00亩。每年所需经费50万元,由县级财政资金解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开展农业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13.强化完善服务要素体系。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联合社建设大型保鲜加工和冷链仓储设施项目情况。一是政策依据。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依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本项目采用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形成“大主体”带动多个“小主体”发展产业、“小主体”带动农户增收的发展局面,不仅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时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二是建设主体。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裕泰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前期联合21户农民合作示范社、15户家庭示范农场,同时吸纳100户农民合作社组成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联合社。三是投资方式。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其中:裕泰特产投资1.1亿元,农民合作示范社、家庭示范农场、农民合作社融资0.5亿元,银行贷款2.2亿元。项目建成后,裕泰特产负责运营并偿还银行贷款和农户融资的0.5亿元本金。同时,联合体争取到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冷链设施建设固投总额30%的1.14亿元项目补贴,作为农户的股份按比例分红,设置保底红利。四是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点在国道504和国道222交汇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拟建设仓储库库容31万立方米,其中:贮藏窖9万立方米,通风库16万立方米,节能型机械冷库6万立方米,具备加工、储存、冷冻、冷藏、检测、包装、打包、集包农特产品和物流快递配送上下行物品等功能,打造集加工保鲜、配送服务、冷链仓储运输等为一体的长物农特产品公共服务中心。五是运营思路。本项目采用以冷链仓储物流为主体功能的运营模式,逐渐向绿色有机订单农业、农特产品保鲜、加工、检测、销售等多元化融合发展,附带粮仓功能,打造“绿色冷链、数字冷链、智能冷链”的物流体系,逐步建立长地区最大的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仓储物流集散配送联合体,带动农户分红、就业,辐射周边县区,做到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订单农业带动农户种植绿色有机农特产品,探索智能生产、平台经济和资源共享等新模式,检测中心认证农户生产的绿色有机农特产品后,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至东北、华北等地区,解决农特产品滞销问题。二是通过保鲜延长农特产品生命周期,错峰出售将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可以集中批量仓储粮食、蔬菜,缓解“米袋子”和“菜篮子”压力,稳定市场物价。四是整合县内物流快递资源,彻底消除在城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发挥仓储、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的资源优势,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农用物资等消费品集中采购配送到村,保证品质,降低农户生产、生活成本。
为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绿色有机农业,解决绿色有机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县将组建绿色有机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根据吉政办发[2019]8号和吉金局文[2020]208号文件和公司法要求,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亿元,县政府出资不低于34%、3400万元,否则无一票否决权,注册资本金今年年底缴齐,分两次出资,年初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入股3000万元,年末县政府出资14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入股3600万元,通过发挥财政担保和金融服务优势,创新银行贷款模式,重点解决企业融资、科研支持、农民贷款等方面的融资短板。搭建托管服务平台,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从土地托管和农业规模化服务入手,探索“村委会+土地股份合作社+公司+农户”以及“垫资托管+信用保障+收入保底+约定分成经营管理”分配模式,建立一条连接农民、新型经营主体、金融企业的纽带。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针对作物品种与保险公司制定个性化保险担保政策,凡是做绿色基地和有机认证的地块,其上种植的任何作物全部纳入保险品种,政府给予保费补贴。在做好成本保险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收益保险的开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强化技术服务。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制定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配套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入户率达到100%。鼓励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支持发展产业联合体等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5.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市绿色有机产业研究院”的建立,依托“政、院、企”合作服务平台,引进一批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防控等领域的专家团队,根据市研发提供符合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加快推进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结合职业农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等,科学制订农业绿色有机产业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农村安全员、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培训工作,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绿色产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现引领农业绿色有机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新局面。(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各乡镇政府)
16.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落实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及购销台账制度,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全面推进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畅通经营主渠道。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县域内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镇域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取缔无证无照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四)开展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创建行动。
17.完善示范村标准体系。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打造一批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建立健全政策引导、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保险兜底、加工销售等一整套落实保障机制,从2021年-2023年,每年按照20%、40%、40%的比例,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发展示范村,到2023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达到绿色有机示范村标准,绿色有机示范村内全部实现农药化肥使用无超标、无残留,土壤无污染。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4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8.创新示范村发展模式。围绕“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绿色村庄”的绿色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五个一”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即:一村一社、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网。一村一社:依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打造一个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村合作社,合作社要具备与本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能力,具备初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产加销融合体系;一村一业:依托中药材、食用菌、果蔬和鲜食玉米等特色品种,发展订单农业,确定优势品种形成规模,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绿色有机示范基地,每个示范村集中连片发展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示范村内耕地达到无残留、无超标和无污染;一村一品:积极借鉴大北山“老农夫”品牌经营模式,通过村村联合、村企合作等方式,每个绿色有机示范村要至少培育一个优势产品品牌,示范村整体达到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标准;一村一景:绿色有机示范村全部达到宜居示范村标准。基本实现道路硬化、边沟院墙整齐化、村屯主要区域亮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村屯环境洁净化、农户庭院整洁化;柴草垛定点堆放,畜禽圈养,有景观点和休闲广场,具备一定的乡土风情特色。按照串珠成链,串线成面的发展思路,实施休闲农业星级村百村创建行动,联动推进生态宜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培育打造一批休闲旅游农业示范村,实现村美宜居、村游富民,遍地开花的新局面。一村一网:依托互联网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网红经济。通过发挥市绿色有机产业联合会、市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等电商服务平台优势,采取一对一帮扶合作、第一书记代言、网红主播代言等形式,形成网上销售体系。(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县工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补贴程序
(一)申报
1.生产者使用新型肥料生产者向耕地所在地村委会申报数量并提供购买新型肥料登记证、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据实申报施用地块。
2.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的“以奖代补”“因户施策”补贴政策,也可以享受本方案的补贴政策,但不能重复享受。
(二)确认
村委会、包村干部、包村领导负责对生产者使用新型肥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认。
(三)公示
村委会、包村干部负责逐户、逐地块登记,要对进行使用新型肥料分类统计。在本村公示无异议后由生产者和村委会、包村干部、包村领导共同签字盖章报乡镇政府审核验收。
(四)审核验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负责对生产者申报使用新型肥料进行认真核实,要做到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要组织乡村干部细化验收程序,严把审核验收关,确保申报数据真实,无虚报冒领。
(五)资金发放
县财政局及时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乡镇政府,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力量迅速将资金发放到生产者手中。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在全县“一谷一城”建设组织领导框架下,成立县农业土壤质量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县政府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强力推动,要按照县级领导机制,成立本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二)强化政策保障。按照《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制定保障性补贴政策。重点针对有机肥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整村绿色有机试点建设,制定奖补政策,引导种植户发展绿色有机产业,确保在降低农药、化肥使用的同时,达到农作物产品绿色有机标准,实现增产增效。
(三)强化技术指导。成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全程为辖区内发展绿色有机产业进行指导服务。每个绿色有机示范村,要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指导、监督绿色有机示范村建设。建立数字化信息档案,客观真实反映出绿色有机示范村建设进程,为下一步整县推进绿色有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相结合,为南京创建生态城市夯实了基础。
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在保留村庄建筑风貌与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规划保留村、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和重点园区、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等窗口地带和重要环境敏感区周边村庄实施建筑物整体出新,保护性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使整治后的村庄整体协调,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落实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了村庄污水合理排放。加强了农村自然湿地保护,实现了“水清、畅流、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通过村庄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立了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公共服务大力提升。以提升村级公共服务功能为目标,建设了一批满足群众基本性、便利性、公益性、保障性等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村级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平安服务等公共服务水平,群众议事得到保障,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覆盖面广、满足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统一布局,进行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供水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村民生活饮用水量和水质。
兴业富民渠道得到有效拓展。首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注重促进农村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借助风景名胜区、城郊接合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其次,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村庄特色,有效推动村企联合建设农村,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持续增收,提高村级经济能力和农民收入。最后,促进农民就业。形成一批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旅游村庄,引导当地农民开办农家乐;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等,让农民到园区就业;村庄环境整治中,鼓励村民个人通过投工投劳参加村庄建设,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乡土特色充分彰显。一是传统建筑更有特色。江宁区横溪街道前石塘、谷里街道世凹,高淳区桠溪镇大山下等村徽派建筑风格,乡土绿化围合、道路铺装;江宁区横溪街道后石塘等村苏式建筑风格,利用起伏的台地地形,形成憩水而居的空间风貌。二是乡村文化充分体现。农民画是六合区冶山镇等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这一特色在整治中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将农民画画在村内建筑墙面上,既丰富了农民文化,又宣传了党的政策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三是田园风光更加浓郁。整治紧扣生态特色,结合农业休闲旅游,突出自然、亲山、近水,努力打造原生态的新农村。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向目标
空间优化形态美。按照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要求,全面完成新市镇城市设计,完成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镇街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或实施计划,做到优化城乡形态,塑造空间特色,彰显风貌品位。
绿色发展生产美。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要求,坚持推进低碳、绿色、特色发展。农业“1115”规划基本落实,高效设施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快速发展,全面达到农业现代化指标要求,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创业富民生活美。按照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要求,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劳动力就业层次不断提升,创业农户稳步增长,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比例不断提高,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低保等实现应保尽保。
村社宜居生态美。按照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建设。新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健全,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水体、水质达标,村庄绿树成阴、水清流畅、空气优良。
乡风文明和谐美。按照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倡导形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农村文化建设、平安村和文明村创建广泛开展,做到管理民主、邻里和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治安状况良好。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集聚集约。树立“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资质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贴近实际,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差别化制定各类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以集聚要素、集约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功能科学定位,城乡空间一体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
坚持生态为基,绿色发展。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实施最严格的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生态绿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推进融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
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立足农村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特色化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充分彰显南京地域农村的特色和韵味。坚持试点示范、改革创新,以试点镇街为重点,加快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示范村,为面上推进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始终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民收入倍增,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努力增进农民福祉。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设美丽乡村,责任在区,关键在镇街,基础在村组,主体是农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明确责任分工,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合力推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举措
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一是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二是推动农田适度规模集中,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夯实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三是有效显化农村土地价值,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坚守基本农田红线,落实国土生态空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五是促进城乡土地资源有序流动,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六是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农业“1115”工程,对纳入规划的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菜地实行永久保护。推动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休闲农业、智能农业、加工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收入倍增工程。一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收益。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农民承包地有偿转让和退出机制,允许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方式流转或退出宅基地、承包地,获得土地收益,增加财富积累。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增加农用地流转和开发收益。二是提升农民创业就业层次。推进农民创业基地建设,扶持农民初始创业。突出低收入农户较集中的地区整体扶持开发,整镇、整村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三是提高集体经济股份分红收入。强化村级标房招租管理,规范社区股份合作社社员分红占比。
乡村旅游发展工程。推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形成以森林(湿地)公园、农业休闲园区、优良传统文化、精品农庄、农家乐村、农家乐经营户为支撑的乡村农业旅游发展格局。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重点建设江宁美丽乡村之旅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创建一批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农村交通路网建设工程。加快城乡路网连通,推进郊区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开展全市2000多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条件、通畅水平、沿线环境,形成镇村互通互联、成网成环的现代城乡交通体系。完善农村公交体系。建设城乡客运一体化体系,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农田水利重点县及灌区建设,农村河道河塘疏浚整治等。持续推进村庄河塘清淤等水环境治理,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和用水条件,建设水美乡村。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把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着眼点,逐步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理念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生态环境达到率先基本现代化标准,为推动农村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工程。优化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布局。科学确定新市镇新社区的数量、规模、布局,有序推进农村人口适度集聚。完善镇村生活设施配套。加强镇街建成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农村新社区(保留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环卫清扫保洁采取市场化运作,提高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按照“五美”要求,建立美丽乡村示范村指标体系,以五大示范片区为重点,每年重点打造3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强化公众参与,美丽乡村示范村群众满意度不得低于80%。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强化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标准,建立完善各级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机构。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幼儿园综合提升项目。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进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建设。实现广播电视全面覆盖,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全面数字化整体转换。对村镇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加快构建村镇公共体育服务“四有”目标。
和谐农村建设工程。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开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保的衔接通道,着力解决原农保历史遗留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9%以上。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药品、诊疗项目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加强文明和谐乡风建设。加大居(村)务公开力度,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拓宽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全面推行“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的“扁平化”、“网格化”社会服务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
加大现有政策扶持力度。市级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向美丽乡村示范区倾斜。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对考核达标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适当奖补。研究制定市级生态红线区域专项生态转移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各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
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最低价和指导价,完善有关市场管理与交易规则。健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内部决策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各区政府从流转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城乡统筹配套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发展。
完善农民建房与宅基地审批政策。探索符合南京特点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各区根据农村人口流动、农民搬迁和城镇化进程的实际,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贯彻落实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鼓励农民向新市镇、新社区集中,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水平和农民居住条件,加强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多渠道的投融资模式,搭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国企集团、集体经济组织等参与投资运作,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机制,形成多方筹资、共建共享、互利双赢的投融资格局。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1 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2 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水平,加大对现有森林旅游景观的整合,形成森林旅游文化特色,不断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增加经济收入,逐步发展壮大森林旅游业。二是实施种苗工程,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对已建成的现有苗圃,积极引导,通过机制创新和改革,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基地,带动种苗生产、销售产业发展,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种苗花卉市场,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产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及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创名优绿色品牌产品,提高商品附加值。
3 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以法治林。其次,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源监测,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第三,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严格“三总量”控制。第四,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第五,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4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林业科技“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实际的科技体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切实做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科技支撑工作。加快培育和引进优质、速生、抗逆性强的林木新品种,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保育、防沙尘、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要重点抓好林木良种、困难地段造林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退耕还林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批一定规模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稳定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林业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
(一)进一步深化严格保护耕地措施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继续强化责任目标考核机制。结合我市“四个百万亩”等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出台更具地方特色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和制度。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探索试行耕作层剥离办法,保证土地复垦耕地质量。继续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一方面,对省以上重点项目,加大力度争取纳入省厅统一调配解决占补平衡指标,同时与苏北兄弟城市加强联系,争取更多易地调剂指标。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解决后备资源稀缺地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
(二)积极探索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径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贯穿全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要根据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新要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不断研究和探索鼓励盘活存量土地的激励政策和新途径,加快促进我市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发展向内涵提升的方向转变,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和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三优三保”行动计划为突破口,积极优化盘活镇村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探索工业用地实行“先租后让”供地新模式。提高增减挂钩建新指标使用效益和效率,促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并达到预期效果。按照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要求,做好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相关的基层调研和政策研究。
(三)加大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要求,结合我市城乡一体化和“美丽镇村”建设,探索保留村庄内农村宅基地管理和腾退流转制度。规范履行征地程序,严肃查处非法征占农地,侵害群众权益的各种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贯彻执行省政府《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省政府93号令),结合苏州实际尽快制定出台实施意见。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推广“一村二楼宇”政策,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涉土和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寒山闻钟”监督平台工作,做好12336举报热线和各类舆情监测。与各级土地储备机构一起,贯彻落实好中央四部委《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认真做好__年土地储备计划编报,科学编制__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三类住房比例达到国家要求。科学编制防灾预案,认真组织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整治,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强化手段严格土地执法监察
确立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底线”意识,对违法用地做到“零容忍”,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贯彻落实好市政府办公室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的通知》(苏府办〔__〕1号),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确立基础设施依法用地的意识,有效规范我市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行为。加强土地执法巡查,建立内部问责机制。要认真做好执法巡查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坚决把违法用地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继续与各市(区)局(分局)签订《__年执法监察及案件查处责任书》,严格落实执法监察责任制。推动落实《关于加强我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苏国土〔__〕290号),进一步强化内部督查责任意识,对各地执法监察工作开展情况严格实行问责追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增强部门间协同配合,真正做到“土地大家用,秩序大家管”,充分发挥共同机制作用。要继续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市(区)”和“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基层政府依法管地用地自觉性。
(五)围绕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研究分析本行政区域的国土开发利用现状,在土地利用上要严格控制增量。统筹好耕地保护与城乡建设,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大局,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增强国土资源生态承载力。积极参与“四个百万亩”建设,将落地上图成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各项规划进一步有机融合,与相关部门一起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根据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结合美丽村庄建设,顺应大自然生态环境规律,科学论证项目选址规划,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严格规范各类土地综合开发整治项目立项和建设工作。严格按照“限定范围、控制规模、项目管理、定期考核”的要求,继续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做好山体宕口复绿整治后续管护,促进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根据苏州实际,探索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继续做好禁止地下水开采监测。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六)加快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
全面完成全市域统一的“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和核心数据库建设,并各市(县)、区使用。加强国土资源秩序监管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依托于“一张图”核心 数据和综合监管平台,重点完成两个应用系统建设。一个是建立全市统一的“三级土地执法巡查系统”,有针对性地提升巡查效果。另一个是开发“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系统”,结合基层土地执法巡查工作,同步加强项目供地批后监管力度。加强统一领导,优化顶层设计,扭转当前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系统“多、小、散”的局面,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背景下,以苏州被列为宗地统一编码省级示范推广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地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七)强化基础建设增添发展后劲
转变地籍管理理念,调整以往“重技术轻管理”的思路,强化基础地籍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做好数字苏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加强市(县)、区两级协同,推动地方“数字城市”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力推进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提高普查和监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国土部公布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契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守土有责”的国土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对可以取消、转移、下放和委托的权力,制定公开具体监管办法。密切关注土地登记工作新形势,实现全市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在市区全面推行土地登记网上审批为主、书面审批为辅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办公自动化推进力度,提升系统内各业务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优化档案工作数字化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提升档案服务质量。稳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落实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土地勘查测绘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土地交易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各级国土窗口服务质量,争创优质服务窗口,争当优质服务标兵。
关键词:水土保持;3S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4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新和扩大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从以前的简单治理到如今的动态监测、综合治理等系统式的工作,繁多的系统工作内容涉及的学科多、数据量大。因此,在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下,3S技术被广泛应用,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土壤侵蚀情况、实时监测并预报水土流失的状况。3S技术是我国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促进了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
1 我国水土保持管理领域中3S技术的应用
1.1 动态监测水土流失
对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内容之一,为水土保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利于水土保持的行政管理和正确的决策。动态监测是水土流失的前提条件,水土保持数字化管理为动态监测提供支持。利用遥感进行调查水土流失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土壤侵蚀因子状况,具有成本低、利用范围广等优势,对于观察范围较大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以及发展的趋势、特点比较实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集成对面积较大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意义重大。
1.2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的层面和层次划分较多,管理部门对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管理规划的要求不同。但是,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都要求掌握的地域信息尽可能完善,做好地域规划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将地域的经济特点和地理位置结合起来,以便科学性、合理性第规划实际地域,要求掌握该地域的水土流失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的特点。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水土的动态变化情况便于对水土保持做出评价和评估。在保证基础资料详实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可以随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了解管辖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属性。而为各级行政以及流域的项目提供分析功能的是地学体系,分析各层与相关因子间的关系,包括土地侵蚀的强度、土地使用类型以及生产效率和费率等。同时,对耕地人口密度与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其侵蚀差异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地理分析本底侵蚀数据库,利于管理单位清楚了解不同区域的水土保持和流失状态、形成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等,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性、科学性地设计水土保持的防治方案、单项工程设计和项目投资概预算。将资料的统计、分析定量与带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库结合在一起,利用GIS精准的制图效果,依据实际的要求制作出各种图片和报表,以此来体现规划的水土保持内容和后期效果的展示。
1.3 水土保持项目评估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和评价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用广泛。在县级管理中,由于对小流域规划的技术材料要求详细,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明显,且提供的数据及时有效,为小流域的规划做出很大的贡献。而定位系统的精度较高,对于观测定位的有重要作用。对水土保持项目的评估也需要定位系统提供动态参数的支持,即地表形态位置变化。水土保持项目中,不同区域的变化参数都可以通过动态监测资料反映。根据水土保持工作的动态监测资料,可以直接体现出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在建成后所取得的效果,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管理,以此来降低土壤侵蚀、增加植被覆盖率。同时对土壤的含水率、淤积泥沙率、水质变化等情况进行综合地评估。将动态监测资料结合于相对的数学模型,通过GIS对工程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的评价。实现水土保持项目的生态建设意义。在对水土保持项目的管理过程中,3S技术的应用使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显著的提升。在建设项目初期使用3S技术成立了对应的信息系统,监理部门能够直接按照电子地图的信息,通过GPS定点现场进行检查,对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进行评价。
2 我国水土保持管理领域中3S技术的发展前景
2.1 遥感调查水土资源
随着遥感技术分辨率的提高,已经成为3S技术的主要信息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组织方式,利用定位系统对野外进行调查,如用定位系统匹配遥感系统的地物特征点,在野外用定位系统相机进行侵蚀区域的详细采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图斑中侵蚀类型进行分类判断,运用计算机自动读取,完成遥感调查土壤的侵蚀情况,将其运用于规划水土保持工作或公告水土流失的情况。对于小流域,在使用卫星图片的前提下,选取合适的范;利用低空无人驾驶飞机、定位摄像机、遥测遥控设备以及扫描仪对野外进行测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做内业处理,结合图形和图像处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小规模水土流失的动态情况,验收评估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果。
2.2 辅助规划工作
在运用3S技术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其底图为遥感图,地形控制点测量使用的是定位系统,从而生成三维地形图,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研发出设计模块和制图模块,便于设计小流域的规划工作。通过网络技术,将有关信息传递给相邻的流域,完成综合图形信息以及汇总数据统计等工作,促使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度更加快速。
2.3 验收成果和执法监督
利用3S技术可以对水土保持的成果进行验收。如有显示退耕还林还草的分布情况、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对比情况,由于定位系统的使用,土地规划的成果不会出现重复,便于一次性了解所有成果。3S技术可以监测正在开发或已经开发的项目,对地表的扰动情况,利于及时监测土壤的侵g程度和治理成果,对于乱砍乱伐、开荒毁林的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处理,保护水土资源。
3 结语
3S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其应用均较为广泛。RS、GPS、GIS3种技术具备的特点不同,因此,将其有效结合在一起,为我国的水土保持提供了应用基础,并且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的应用平台,为实时监测水土保持状况提供了技术支持。3S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使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实现了对我国自然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卢宝鹏,花全景,赵标,等.浅谈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12).
[2]高延安.关于3S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
2013(4).
【关键词】:土地测量工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前言:
土地收购储备可以改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市场,最大程度地起到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达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增大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力度,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为城市建设服务与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土地测量为土地管理的关键工作,主要有地籍,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平整测量,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等。土地勘工作有着碎部点数量多,精度准确,操作特征和经营区整体平衡有相当的要求的精确性。土地收购储备测量负责测量任务的特征与土地收购储备密切相关。土地收购储备措施为一个技术全面的工作。参考自己的工作情况点集中多方面的技术,排除具体问题,寻求信息精准的结果与实用性。可以保证土地收购储备项目规划,示范项目的预算与实际测量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土地测量工作的特点
1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土地收购储备综合性要求
土地收购储备为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为决策精准的最基本条件。由于测绘数据为最基础、最初始的资料,是决策精确的最根本保证。它直接牵涉到工程项目概算的精准性,在科学决策和规范工程行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不同参照性要求
由于土地测量工作为经过图纸绘画结束,测量结果最后反映到测量图纸上。所以,土地测量也具备一定参照性需求,就是参照物不一样,测量结果绘图比例也将不一样。比方说,土地测量工作的比例尺通常为1:2000,但对坡地、田地以及收购储备的道路等需根据1:500的比例尺画图。如此一来,不同种类的土地由于其作用不一样,其映射到图纸上的比例完全不一样。
3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实际需求的要求
土地测量主要是为了把有用的测量数据用在实际操作中,因此实际测量的范围务必要多于需要测量的区域,尽最大努力的符合有测量需要区域的应用。
二、土地测量中应用的手段
遇到的经纬仪测量结合不规则包裹的统治者解决困难,使用经纬仪帮助测量。
1.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GPS 测量的技术设计是做 GPS 测量定位的最基本的工作,其为参考我国现行的规范、规程,对于GPS 控制网的用处及相关要求,提出对 GPS 测量的网形、正确度和基准等的设计。GPS测量系统的功能,可以克服地形,季节通视困难等很多不利因素。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无站之间的视线。操作简便,易于使用。对于要求较低的操作条件下,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容量,和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方便。更少的工人,定位速度快,综合效益高。GPS技术应用到地籍详细测量。地籍调查的详细调查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个点,线,位置,形状和数量的土地边界的所有权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施GPS测量业内外。GPS选点测量站点间不需要相当程度的视线,GPS图形结构也特别灵活,更简便的选择点。
2数字化土地测量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加上映射技术的不断升级当前的映射方法,高效,快捷,美观,实地收集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使用专业的图形编辑软件,你只要用户需要到绘图机输出彩色或黑白打印。
3综合的土地测量方法
土地测量和土地规划结合土地开发项目,如地形测绘农村居民点的情况下,只有测绘城郊村线,村里的土地开发三维测量内容的内部名称不只是承担地形调查有两个元素,它必须符合土地规划和设计要求。以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规划和设计需要每个土堆地形高程块标志着一个音符。完成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完成测量还应注意的边界测量应准确,并参与了项目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比较,检查验证和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的规划是一致的
三、土地测量中的存在的问题
1土地性质的分类测量
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把地域性土地性质分析清楚,结合当地的土地性质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对农田、水渠、公路、森林、村落等不同形式的土地进行综合考虑,分类测量。这些都决定了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效果,通过分类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种不同性质土地的优势,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改善土地管理水平。
2土地测量中要避免土地纠纷
土地测量要搞清楚土地的归属。其中包括一些村落、学校、部队驻扎地等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打破土地主体归属权,明确土地主体权属关系不变,这样一来,对于土地测量中的纠纷就不存在了,对于事业单位土地新增的部分也要给予明确的登记,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对确实发生土地归属权变动的土地进行所有者的对应,保证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公平性问题。
3土地测量中的水系测量标准
水系的范围十分广阔,包括河塘、小溪、湖泊、田间的小沟渠等在内的很多地方。在水系的测量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土地测量的规则来进行,数据上严格要求,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无误,在测算地表面积的同时,一定要伸展到空间范围进行沟渠深度的测量,这些详细的数据在水系的测量中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水系测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水田的测量更要重视起来,保证水系测量在整个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正常进行。
4 测量人员的素质
人是土地测量的主体,也是土地测量的实施者与操作者,因此,在土地测量中,人为因素对测量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的土地测量的设计、实施和数据的处理等均为由测量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他们的素质、技术等都会对测量的质量有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但是在平常的土地测量工作中,部分测量单位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不太希望雇用经过相关培训的技术人员,却是让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来测量,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雇用经验欠缺的测量人员,让测量工作隐藏着很大的问题,测量质量无法获得保证,所以,平常土地测量工作的测量质量和测量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土地测量工作中,需要的是那些具有专业素质与技术经验的测量人员。
【结语】:土地收购储备作为一项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对于改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确保在国家的经济收益具备关键的推动作用。本文中我们先后对土地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到了关于土地测量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土地测量相对于其他精准的测量要求相对要低,但土地测量关系到整个土地收购储备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因此,在土地的测量工作中应该本着实实在在测量的心态,实事求是,做到土地测量的精准,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测量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行,也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保障。在土地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系的测量、土地归属权的分析和土地性质的了解,这样以后我们对土地测量工作的进行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原则,才能保证土地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林伟琦.土方量的测算及其精度分析[J].南方金属.2001(05)
[2]聂上海,殷立琼.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应用实验[J].测绘通报,2005.
一、__农业的现状
截止到20__年底,全区种植业占地面积 116.6万亩,其中粮食占地75万亩,播种面积140万亩,棉花播种面积1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2.5亿斤。蔬菜占地23.84万亩,播种面积49.6万亩,总产28亿斤。先后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等称号。
二、__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名牌产品少,产品特色不够明显。品种结构不够优化,品牌效应较弱,缺乏能够代表我区蔬菜的名牌产品,影响了知名度的提高和规模特色作用的发挥。
2、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因宣传、推广、管理力度不足,基地环境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按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标准,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3、设施农业规模小,水平低。全区温室、大棚面积9.38万亩,占菜田总面积的39%,造成蔬菜生产整体效益水平较低,缺少一批能够展示“京津鲜菜园”水平又能带动蔬菜生产发展的高标准示范区。
4、产业化水平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少,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进入产业链;产、供、销三方面监管和联结机制还不够强,组织化程度低,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天津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要着力发展沿海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天津沿海开放城市,靠近东北亚地区依托天津特的地理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加快发展生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尤其是出口创汇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水平,融入世界农业之中;发挥大城市人才、科技、资金、市场的优势,适应城市居民不同需求,不断拓展农业空间、拓展农业功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节约、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满足经济社会的多种需要;发挥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快速,经济能力强的优势,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步伐,又快又好地发展现代农业。横向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纵向上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形成真正的效益型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__区,作为天津的农业大区,要把发展都市型、效益型农业作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立足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科技服务体制,把__建成京津之间的鲜菜园,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要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强化扶持政策,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推进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
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一年。按照“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思路,我市切实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污染减排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绿色GDP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1、污染物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全面落实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分年度总量减排计划,明确了各年度目标任务、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各减排项目责任人。二是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光大水务(*)有限公司一厂、二厂经初步改造,污水处理量从*年的27万吨/日增加到37万吨/日。章丘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工商河中水站、东泺河中水站已开始试运行,高新区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三是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清理力度。对辖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所有新建项目和涉及钢铁、水泥、电力、焦炭、造纸、烧碱等6个行业的88家企业达标排放情况进行逐一清查、核实,检查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99个。对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企业集中区内所有项目及国家、省重点监管的企业进行拉网检查,并及时对违法项目进行处理。四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继续把清洁生产标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健全环保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新污染源产生。预计*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9.25万吨,同比下降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53万吨,同比下降4.2%,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2、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立了空气质量月通报制度。针对全市扬尘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深入细致清查源头,加大整治和监督力度。对市内河道综合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集中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供热等采取重点督办或不定期调度等方式,协调解决一批关系民生的环境综合整治问题,消除创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全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全年空气良好率可达到85.2%。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大明湖、小清河、徒骇河水质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3、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利用生态系列创建平台,积极开展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作。济阳、商河完成了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建成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组织2个村申报国家级文明生态村。开展了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组织申报了2个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开展了山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上报历城区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对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夏季秸秆禁烧执法监察工作。
4、环境安全工作初显成效。一是认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段沿线化工、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排污情况进行复核,部署加强汛期污染防治,严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二是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严格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全面排查电磁辐射污染源并进行申报登记,每季度对19家市管涉源使用单位的169枚在用放射源和66枚闲置废放射源进行安全大检查。三是严格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督促拓宽铬渣处置利用途径,铬渣湿法还原项目和济钢第4条烧结处置线分别投入试运行。开展感光材料废物申报登记,完成全市402家单位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从加大水环境整治、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整治、健全水环境整治法制体系、完善水环境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1、水土保持工作进展顺利。大力实施“生态水保”工程,加强地下水涵养。按照“南控”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扎实推进泉域补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年重点进行了历城老泉、长清龙泉官庄、市中区石匣、章丘九顶山、平阴锦水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2、水资源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严格实行了取水许可制度,对全市取水单位全面实施取水许可、计划用水;新上项目严格实施水资源、水保论证,不具条件的项目不得立项。加大泉域地下水的保护力度,对二环路内具备条件的单位实施了自备井封闭,可减少地下水开采8000万立方米,折合每日减少地下水开采21.9万立方米。不断完善水环境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新建了18个自动遥测点、120多个人工观测点,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地下水位监测网络,提高了泉域地下水的即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数据采集信息化。按照省里的部署,初步完成了全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工作,为我市地表水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基础性技术决策依据。启动了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工作,对全市地下水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评价,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持。
3、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在城市节水工作中,通过节水宣传进社区,促进了全民的节水意识。在工业节水工作中,积极提供节水技术、信息咨询,推广使用先进节水工艺和设施,完成了电力、化工、造纸、纺织四个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建立健全了节水控制指标体系,万元GDP耗水量减少到64.56立方米,节水降耗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三)土地矿山管理进一步深化
1、土地开发整理取得新的成效。加强耕地保护,严格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加强占补平衡、补划备案、动态监管、目标考核等各项制度措施,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全市543万亩耕地、482万亩基本农田得到了严格保护。加大对基本农田的综合整治力度,规划建设了3.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今年共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2个,总规模60000亩,新增耕地31700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我市新增耕地计划27000亩任务的17.4%。
2、土地调控力度不断加强。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抓好用地保障和服务。在土地指标安排使用上,按照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要求和统筹谋划、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工程和投资效益高、技术水平高的项目用地。在土地供应上,实行“五优先、三禁止、一严格”管理,把好产业政策、规划计划、节约集约、补偿安置、占补平衡“五个关口”,确保建设项目依法科学合理用地。今年省里下达我市新增用地计划指标2.1万亩,扣除*年亿元项目使用指标2330亩,实际可用指标18670亩,其中已上报国务院批准了6000亩,其余用地已集中报省政府审批。*年全市供应建设用地36250亩,其中划拨供地10160亩,出让供地26090亩,积极保障了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3、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显化。加强市场运作,建立健全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地价管理、监控和定期更新制度,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规范了土地交易行为,积极引导各行各业依法用地、集约用地。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公平竞争,阳光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土地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4、破损山体治理取得了突出进展。加强矿业整顿,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在刹风治乱、整合治散、探索治本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大力开展破损山体治理工作,对城区及主要交通沿线重点区域的58座破损山体,逐一制定了治理方案,已开工整治52座。坚持全面布防、重点监控,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保障了全市汛期地质安全。
5、土地利用秩序进一步好转。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加强执法监察,深入开展了第七次卫片土地执法检查、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和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等重点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土地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全市违法违规用地数量明显减少,科学用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的观念日益深入。进一步加强了工作“一岗双责”和“两个联动”,*年全市共受理国土资源事项294件,处结282件,处结率达到96%,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防震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国家、省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三大体系,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1、地震监测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启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历城地震台选址、评估、设计方案编制等工作基本完成,济阳地震台已完成基建工作,长清地震台确定了建设地址。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维护、管理工作,安装了商河地震台深井摆设备,改装了杜庙井、明水井、郭店井等地震数据采集器,完成了珍珠泉井监测设备迁移,更换了鲁09井数据传输模式,同时对台网中心VPN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实现了与省地震局36个台站的数据共享。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完成了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备案工作。定期开展震情会商,密切监视震情,按时收集、整理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地震趋势,震情会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地震科学研究,完成《*市主要隐伏断裂研究》、《地震波分形特征及其在地震模式识别和地震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市地震监测技术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等多项研究成果。
2、震灾预防措施进一步强化。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纳入我市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对重要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严格把关,同时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提高我市建设工程的防震抗震能力。继续推进地震安全农居试点工程建设,组织各县(市)区把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与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历城区车川村作为省级试点已基本完成了地震安全农居建设;章丘市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60个村把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纳入到建设规划中,确定了“十个示范村”和“百个建设村”为重点,对不符合抗震保安标准的农居进行了新建、修缮;平阴县确定东阿镇苏桥等四村庄黄河滩区整体搬迁工程作为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区。
3、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按照省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区划分,组织召开首次鲁西地区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区会议,加快整合鲁西各市地震应急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区域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启动实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设完成了泉城广场和泉城公园、槐荫广场3处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工程。认真做好应急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信息和基础数据。组织开展了全市地震系统应急模拟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
4、防震减灾宣传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五进”活动深入开展,选取*炼油厂作为示范企业、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作为示范社区,进行重点宣传。继续推广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活动,我市又有9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1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利用三下乡、科技宣传周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五)基础测绘取得新进展
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建设“数字*”,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积极开展建设*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该系统共建设基准点7个,数据中心子系统1个,数据通信子系统1套。为满足规划放验线、竣工测量和其他城市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程测量控制系统,在已有二、三等水准网点间布设四等水准线路,在西部新城、腊山新区、党家片区布设四等水准线路300公里。为尽快实现中心城1:500地形图全覆盖和满足东部地区规划、建设的需要,填补*市东部地区1:500地形图空白,在孙村、新火车东站地区,采用野外地形图数据采集成图法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77平方公里。完成对孙村、济钢、汉峪测区系1:2000地形图300平方公里修测工作。
二、*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安排
*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作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市的环境容量较小。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加大。二是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短时间内不会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仍较严重。三是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小,环境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四是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良好以上天数属于低水平达标。五是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不高。
*年,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紧紧围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土地保护三大国策,加大资金投入,突出重点领域,抓好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和土地集约利用,推动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迈出新的步伐,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指标安排: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9.03万吨之内,同比下降2.38%;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5.33万吨之内,同比下降3.62%。
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声环境质量,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60dB(A);水环境质量,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地表水其它水体分别达到或接近相应的环境功能标准,市区无劣五类水体;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狼猫山水库、垛庄水库、黄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耕地542.6万亩、基本农田482.1万亩。
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指标:万元生产总值水耗61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三、*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重点
(一)环境保护
1、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为确保年度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的完成,要认真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监督管理减排“三大减排体系”方案。一是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淘汰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设备,改造提升落后工艺,实现结构减排。二是加快推进环保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面源治理,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中水)站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接纳能力;深入开展点源治理,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排污企业污水治理、循环水改造、废水处理及回用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等火电厂(热电厂)和*钢铁集团总公司等企业烟气脱硫治理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减排监督管理力度。加强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网络,不断提升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环境监控能力。严格执行我省新颁布执行的主要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从严查处超标超总量排污和各类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各类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率达98%以上。
2、持续推进创模工作深入开展。*年度,我市将继续实施“六大工程”中污染治理“四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以节水保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碧水工程”。建设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提高水源涵养补给功能,加快东湖引黄水库的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调节能力。加强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监控,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加大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全面做好南水北调沿线水质保证工作。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区污水配套管网及新建小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积极开展以小清河为重点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市区河道和大明湖综合整治工作。二是继续实施以清洁能源行动、全面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保护工程”。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完成年度重点大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做好年度烟控区和市内五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与复查验收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加大对车用油品的环境管理,从源头控制尾气污染。三是实施以控制扰民噪声源和创建噪声达标区、安静居住小区为重点的“安静工程”。依法强化对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区域环境噪声保持在60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继续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和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工作,对超标固定噪声源实施限期治理。四是实施以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固废治理工程”。初步建立全市固体废物信息交换协作体系,筹建废物综合利用中心和危险废物交换中心。实现全市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力争全市一级以上医院、门诊部和部分小诊所参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将重点种类危险废物纳入日常环境管理,对重点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实验室类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处置。
3、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济阳、商河县全面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章丘市国家级生态监察试点工作。组织环境优美乡镇达标单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协调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监督,严禁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机场周围焚烧秸秆。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管理。
4、着力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组织完成全市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我市环境安全隐患;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污染源纳入日常管理,确保环境安全。尤其要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的环境监管,全面开展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单位的现场安全检查,加强放射源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防止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
(二)水资源保护
1、继续抓好“生态水保”工程。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每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治理历城西南峪、八里峪,章丘黒峪、圣水圈,长清浪山、刘峪,市中涝坡等8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同时,大力实施南部山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抓好兴隆水库、浆水泉水库的除险加固,进一步提高南部山区水源涵养能力。
2、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抓好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要求,在前期我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编制*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我市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保护和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3、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一是积极推进“灌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支持,抓好邢家渡灌区、胡家岸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抓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我市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确保节水灌溉面积增加10万亩。二是大力实施“水源保障”工程。大力推进东联供水一期工程建设。积极抓好城市供水水源地工程维修改造和商河县清源湖平原水库建设。
(三)土地和矿山
1、强化土地调控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严格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强化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严把用地审批的“五个关口”,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用地。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持续发展的补偿安置综合机制,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高标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好县、乡级规划修编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开展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改革调整住房用地供应规模与结构,加大对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的供应量。
2、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问责制。大力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用途管制、监督检查和占用审批等制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深化土地市场建设。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全面引导各行各业依法规范合理用地。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具体操作办法,严格实施国家核定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围绕重点片区综合改造,加大城区土地前期熟化、收购储备、策划运作、市场配置的工作力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切实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缓解土地资源供求矛盾。
4、建立矿政管理新机制。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全面完成矿业秩序整顿规范的各项任务。对矿业权按照风险程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矿业权招拍挂出让,逐步完善科学合理、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区的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开采利用水平。认真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年底前完成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地质环境保护责任,积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机制。积极开展城区及主要交通沿线58座破损山体治理工作,确保*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治理工程任务。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落实好汛期巡查和灾情报告制度,确保全市地质安全。
(四)地震
1、不断完善地震监测工作体系。根据我市地震台网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地震台(站)建设,年内要完成历城综合地震台基建任务,完成济阳地震台监测用房装修及设备安装工作,启动长清地震台建设。建立起基于信息技术、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地震灾害预警平台,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分析能力。加强前兆监测台站管理,完成部分台站和观测点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前兆监测站点的监测技术的全面提升。健全震情跟踪会商体系,落实短临跟踪措施,努力提高震情分析处理能力。不断完善市、县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和乡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建设。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进一步强化震灾预防措施。加强行政审批工作,从源头上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把好关;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加大地震行政执法工作力度,重大项目检查率达到100%,努力提高安全评价率。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开展,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体系,在每个县市(区)及高新区建设1处示范点,带动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开展。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建设中推广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研究成果;加强县(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3、认真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尽快完成全市地震应急预案的汇编;加强应急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启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建设,在泉城广场、泉城公园、槐荫广场3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基础上,选择符合条件的广场、绿地、公园、大型居住小区,在各县(市)区及高新区都建设1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加快地震应急救援队及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建设,实现平战结合、整体联动、社会参与、有效对接、合力应对危机的地震应急救援协作机制,每个县市(区)及高新区都要建立一支地震应急救援队及一支地震应急志愿者队。积极做好十一届全运会地震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地震安保方案,将全运会地震安保列入会议日程。
关键词:植物工厂有机绿色温室人工环境经济效益栽培模式光照
一、农业植物工厂国内外发展概况
农业植物工厂最早起源于日本,也叫植物工场,它是日本80年代就已研发与运用的一个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当时在日本海洋博览馆展出了单株13000多个果的番茄王,就是运用植物工厂技术及各种高新技术集成的产物,这种超高产量巨型植株的栽培成功,预示着人类在发挥植物潜能上将有重大突破与发展,也为日后农业植物工厂的开发与推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大地震以后,农业种植工厂的发展,又一次掀起建设项目的科技。此外,美国、以色列、荷兰等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也相继早先开始了这些方面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由于农业工厂的高科技与高投入,对于我国处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的国家,建设和推广农业植物工厂具有多方面困难。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产值的不断提高,以及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设计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植物工厂已成为可能,并且具备了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已为农业植物工厂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再加上人们对于绿色无公害以及有机食品,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也为农业工厂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因为在植物工厂内生产的农产品是毫无污染与残留的,它是真正的免农药与绿色无公害食品,有些则完全达到了有机食品的更高标准。这样的农产品和食品,即使需要相应的高价位,也会有较高的市场需求空间,从而实现农业植物工厂的高经济效益和良性循环。此外,农业物工厂还具有栽培特种营养蔬菜的能力,如生菜栽培在电子补光光源的人工环境下,与传统大田生产的生菜相比,VC可提高4倍,VA可提高12倍,利用这种模式可生产出更加符合消费者要求的特殊保健蔬菜,植物工厂还可以广泛栽培药用植物和药食两用果蔬产品。在植物工厂内大多采用立体式多层次栽培,空间利用率是其它任何一种栽培模式无法比拟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单位栽培面积的运行成本。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原材料成本的不断降低,促使农业植物工厂的建设成为可能。目前,我国农业植物工厂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足的发展和建设。《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就是一种糸统化的超低能耗农业植物工厂,它集成了温室栽培的立体化技术,人工环境控制技术和超低能耗建筑设施技术。利用它不但可以栽培绿色无公害果蔬,也可以实现中草药的有机绿色栽培。并且,可使每亩栽培面积增加100%至500%,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一倍至五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农业工厂的类型与生产运用
农业工厂有养殖工厂和种植工厂之分,农业种植工厂从广义来说又有温室型的植物工厂与封闭型全天候的植物工厂,本文所述的植物工厂是指那种封闭型全天候的植物工厂,它的主要特点是,植物生长的任何环境条件都是人工精确化模拟创造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生长于一个数字化,可调控的,可精确计算与设计的人工环境内,就象工厂一样生产出外观形态及品质一致,符合标准的农业产品。在可控的人工环境下,植物的收获期是确定的,植物对各种环境的需求也是稳定的,人们的生产操作方法是标准的或是近乎无人值守的自动化生产方式。这种植物工厂能为农业生产确定茬数和生长周期,因此,能够周而复始地,准确地向人类供应符合标准的农业产品,并能不受自然界病虫害侵蚀与土壤污染,能提供清洁,无不良药物残留的高档次农产食品。同时,还能按照植物遗传基因的特点,最大化完成生物能量转换,培养出超常规,超营养价值的农食产品。农业种植工厂,也能实现对任何种植品种的发育进程进行调节与产期调整,更为有利的是,在农业种植工厂内,能够按照人工研究的农艺参数为植物生长,创造人工制造的最佳生长环境和生长模式,为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创造一个最好的平台。在农业种植工厂内植物的基因能比传统模式下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表达与发挥,而且可以通过人工环境的创造,有计划有目的地表达一些能够改善品质和提高营养成份的目标基因,培养出常规环境不能培育的特色和营养产品。
由于在植物工厂内采用了无机基质或有机基质作为栽培体,完全摆脱了对土壤的依赖,从而使植物在工厂可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立体化大面积种植。并且,在人工环境下缩短了生长周期,增加了年栽培茬数或称提高了复种指数。此外,在最佳人工环境下,单株植物的生物转化量及产量,也可获得显著提高。因此,使植物工厂内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传统栽培产量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农业植物工厂内,植物的生长大多采用24小时的全光照补光或脉冲式补光,植物的生物转化率可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且光照时间与光谱特性可以按人们栽培植物的需要进行调控;农业植物工厂是一种全封闭或相对封闭的栽培环境,可以做到对栽培基质,水,肥,空气等实现无菌化处理,无病虫害化生产,栽培的植物无需使用任何有毒杀菌治虫的化学药剂,栽培的产品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或优质有机食品。农业种植工厂内环境可控性强,特别是可以使栽培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生长着的植物光合效率提高至几倍,生物量的形成,营养物质的积累可达到常规的几倍。
三、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的系统组成与相关设备设施
《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是农业工厂或植物工厂中的一种独立的新型糸统。介于温室型植物工厂与封闭型全天候农业工厂之间,它集成了温室栽培的立体化技术,人工环境控制技术和超低能耗建筑设施技术等。利用它不但可以栽培绿色无公害果蔬,也可以实现中草药的有机绿色栽培。并且,可使每亩栽培面积增加100%至500%,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一倍至五倍以上。其核心技术,包含了超低能耗人工环境,有机双100栽培糸统,自然风能光能的有效利用,尤其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供给及根部全氧供给糸统,有效解决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条件下对植物根部的消毒杀菌和全氧供给难题。使有机绿色果蔬,有机绿色中草药的栽培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获得巨大突破。
1.自然能源的利用
农业工厂属于电动力农业,它所涉及的每一种运行系统都离不开电能,如人工环境、工厂操作、人员管理等都需要用电,而电资源在目前仍然是耗能最大最匮乏的资源,如何实现电资源的最低消耗和有效利用,应当是农业工厂的重点课题。自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源,都是农业工厂最可利用的绿色能源。
2.封闭式人工环境
理想的农业工厂,应当使植物能够在全封闭的人工环境下,获得植物生长和种植的最佳天然系统,它要求栽培环境不受任何外界气候因素的影响,也不受外来病虫害的侵蚀,具有充分的水份和肥料供应,具有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使植物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最大的产量和最好的生物品质。《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正是基于这种目标而精心设计的超低成本现代农业种植模式。
3.人工光照糸统
农业植物工厂内的光照糸统,是保证植物生长的必配条件,正常的自然光照是不能完全满足最佳光合需求的。所以人工补光系统成为农业种植工厂的重要系统之一,它是构成植物生物量的主要能源,没有光照,植物光合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一切代谢与活动所需的能量就不能充分供给。本项目采用了国际公认的最佳LED发光光源, 或者相对条件极为节能的新型电子照明糸统,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电源糸统。
4.PLC控制糸统
PLC控制糸统,是农业工厂的中央控制器,利用这套糸统,可以将植物的各种生长要素和条件,控制在最佳状态。并且使生产管理大大简化,这就是农业工厂内的专家糸统。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同样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农业专家服务体糸,最大限度地保证本项目的超低功耗,超高产量和绿色食品品质。
本项目受控的范围,包括植物工厂内的温度,湿度,空气循环,消毒杀菌,光照,二氧化碳供给,全氧供给,以及施肥,浇水等。由于受投资条件限制和生产实际的需要,有些受控条件仍然采用了相对简化的措施,在确保糸统高效率运行的前提下,尽量以减少初期投资为目的,这样可使项目的实施与复制更加方便。
四、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常规图示:
五、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投资结构(以五亩最小单元农业种植工厂为例)
高效日光型温室:每平米约80元. 每亩为:80元*660=52800元
5亩温室:52800*5=264000元
通风与温控糸统:14600*5=73000元
照明糸统:10560元*5=52800元
自然能利用:16000元*5=80000元
栽培糸统:25000元*5=125000元
计算机硬软件及糸统: 16000元+(6500元*5)=48500元
备用款: 20300元*5=101500元
合计投资5亩时资金需求:
264000元+73000元+52800元+80000元+125000元+48500元
+101500= 744800元
效益侧算:
以工厂化草莓栽培为例,选用2000年国内引入的加拿大美德莱特品种:每亩定植11000株,每株年产草莓约700克。
每亩年产量为:700克*11000=7700kg
采用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模式时,每亩有效面积增加5倍。
每亩实际年产量为: 7700kg*5=38500kg
以出厂价每公斤4.00元计算。每公斤人工费,水电费约1.00元
每亩每年实际效益为: 3.00元*38500=115500元。
5亩每年实际效益为:115500元*5=577500元
投资回收期约一年半左右。
另以药食两用保健蔬菜,高钙养生菜为例:
在农业工厂内,高钙养生菜可周年栽培,周年采收。现以最低产量,每亩每年产8000kg鲜品菜上市。采用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时,每亩栽培面积增加5倍。
每亩每年实际产量为:8000kg*5=40000kg
药食两用蔬菜,除了补充钙质外,还有多种良好的补益强身功效,市场另售价每公斤10元左右。以出厂价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实际效益为: 4.00元*40000kg=160000元,5亩工厂年效益约: 160000元*5=800000元
六、风险与防范
《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是一种在现代温室栽培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形成的全新模式。现代温室的水培技术,基质栽培技术以及雾培技术,均已相当成熟,并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现有技术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的基础技术。无论是温室体糸的基本建设,农业工厂内部的栽培和各种控制糸统,其基础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并且有利于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创新提高。所以,从硬件设计和应用技术上讲,本项目不存在风险之处,其核心是将现有技术的高能耗进行了创新,设计成超低能耗人工环境。核心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将有机基质的栽培方案,实现了单位面积增加1至5倍的栽培量。其结果为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整体效益也增加了1至5倍。产品品质均达到绿色A级及AA级以上.
在栽培品种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栽培植物的具体环境要求,确定内部栽培体和人工环境的调控。选择市场需求大的新、特和保健类果蔬品种,以及部分中草药品种,不仅有利于创造极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化解和去除销售风险,使糸统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之中。当规模化生产时,将收获的高品质果蔬进行相应的深加工(上述草莓和高钙养生菜,均为有利于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优秀品种)。
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通路的建设, 是高科技农业工厂的必备糸统. 糸统的建设应当根据种植规模的大小, 进行配套或逐步建成. 这样, 不仅延长了产品的销售期, 扩大了市场面, 同时增加了产业利润, 全面减少项目的运营风险.当完成了产业链的配套体糸后,采用《有机绿色果蔬双100栽培》时,必将产生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工厂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基本标准(1),(2)。
[2] 蔬菜无土栽培新技术(修订版),蒋卫杰, 金盾出板社,2007-06。
[3]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4]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5]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6]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7]《农业环境监测实用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年。[8]《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9] GB/T 15435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一、持之以恒建设项目,在培育主导产业上下工夫
围绕区域资源优势,既抓大项目,又抓成长性好的小项目,坚持走精深加工之路,加快培育要素集约、技术集成、项目集聚的立市产业。一是扩大招商引进项目。推进由招商向选商转变、由政策主导向资源主导转变,在招商方向上,注重引进投资规模大、加工程度深、拉动能力强、财税贡献高、安置就业多、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在招商领域上,围绕马铃薯主粮化,大豆、玉米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黄黏土开发等领域开展定位招商;在招商方式上,突出小组招商、集中推介招商、以商招商、存量资产招商和工业地产招商,围绕全产业链上项目。二是加快进度建设项目。实行县级干部全程包保、跟踪推进制度,推行周通报、旬推进、月点评机制,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包保粘合度,确保淼源大豆功能饮品生产等10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港进马铃薯科技产业园等27个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做到建设一个投产一个,投产一个达效一个,形成经济贡献力。三是建设园区承载项目。推进工业示范基地晋升省级工业园区,采取政府投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实施“四网三化两厂一站”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实施园区土地整体修编和内部调规,增加用地储备,探索“工业地产”与“工业物业”相结合、集团化引进项目新路子,把园区建成传统产业提升、主导产业成长的经济核心区。
二、分类施策提升企业,在保障工业运行上下工夫
坚持创新驱动和政策促动,推动产业结构由恒阳“一业独大”向多业发展转变、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调整。一是抓大。实施重点企业成长工程,支持恒阳集团建设大型肉牛养殖基地、无公害牛肉供应基地,做大肉类、肠衣制品品牌,打造兴市富民主导产业。对率先发展的21户规模以上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延长产业链,打造经济链,形成拉动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改老。采取联营合作、股份经营、整体出售等方式,对科技含量较低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对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实施产能提升,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实施嫁接改造、腾笼换鸟,推进鹏程实业改造博城糖业、恒阳集团改造美庐乳业项目建设,盘活鸿源油脂、昌远生物、艾百力啤酒、平阳包装等企业,把资本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三是扶小。全面梳理347户中小微工业企业,对关停企业制定措施促进启动生产,对季节性停产企业研究原料供应促进持续生产,对正常生产企业扶持发展,组建企业联盟,壮大规模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在破解制约问题上下工夫
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管理和服务,激发经济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坚持把发展合作社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既抓规模扩张,又抓质量提升,支持农业企业领办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支持农机合作社与种养合作社联营发展,支持发展种养、种养加复合型合作社,全面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二是推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创新。进一步完善“5个中心、7个平台”功能,推广合作式服务、订单式服务、托管式服务、对接式服务、集约式服务“五种”模式,紧密服务主体与生产经营主体关系,有针对、有成效地提供各类社会化服务。三是推进人才机制创新。落实省、齐齐哈尔市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围绕创优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管理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激励培养,促进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四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数据库,完成整章建制、归档立卷、颁发权证等工作,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市乡村土地流转体系,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增加“四权”抵押贷款额度,发挥土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功能。五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推进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为农服务力度,拓展与隆平高科市企合作范围,积极创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县和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2016年培训6.4万人。
四、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在提高发展质效上下工夫
以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为核心,实施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打造产能扩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现代农业。一是调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实施“一压、一稳、四增、一发展”规划,压玉米,稳大豆,增水稻、增马铃薯、增杂粮杂豆、增经济作物,发展畜牧养殖。玉米向粘玉米、青贮饲料、硬质玉米上调整;大豆向豆浆豆、芽豆上调整;水稻加强灌区工程建设,推广旱改水、旱直播等技术;马铃薯发展优质种薯、有机鲜食薯、专用加工薯;杂粮打造小包装电商产品;经济作物突出棚室香菇和果蔬生产;畜牧养殖实施“一牛一猪”规划,发展肉牛、生猪生态饲养。二是树典型,发展品牌农业。严格执行绿色有机生产规程,推广“三减两增”技术,建设国家绿色食品基地287万亩,积极争取绿色有机标识和地理标识认证。扶持北辰食用菌、禾壮合作社、和盛杂粮、同义白瓜、万头肉牛养殖场、港进原原种繁育中心等典型建设,带动全市农业生产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强基础,发展设施农业。推进水利化,加快尼尔基直供灌区、兴旺灌区、讷谟尔河堤防工程建设,实施节水增粮工程,提高旱灌涝排能力;推进机械化,发展种植、养殖、农机、加工一体化农机合作社;推进科技化,建立市、乡、村农业科技园;推进信息化,建立农业物联网,对生产加工各环节实施全程可监控、可追溯;推进生态化,实施土地整理、标准农田、湿地保护等工程建设。四是联企业,发展基地农业。组织薯豆肉酒米等加工企业发展基地种植,开展社企对接,完善春季订单初次定价与秋季购销二次议价机制,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推进恒阳集团“企业+金融+合作社+农户”模式,新建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和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促进全民创业上下工夫
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新业态、增添发展新动力。一是壮大实体经济。围绕打造齐齐哈尔北部重要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开发建设城市商贸综合体,提升商业层次和规模;发挥讷河象屿农产、北大荒集装箱场站等仓储物流项目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培育壮大农资、粮油、肉牛、果蔬等专业市场,健全万村千乡市场农家店,增强辐射和拉动能力。二是发展电子商务。积极争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组织互联网创客孵化园对接大电商、大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进乡村、进社区工程,推进电商企业与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对接,推行“互联网+农业+生态”生产经营模式。三是开发特色旅游。开发建设尼尔基斯湖旅游风景区,以滨水休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乡村美食为重点,突出健康、体验、生态、风景、人文、休闲六大主题,打造大湖风光、冰雪运动、文化体验、民族特色四个品牌,把讷河建成省内旅游节点城市。四是搞活地方金融。推进银税合作、银保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推进哈尔滨银行设立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商行、邮储银行开办“助保金”业务、恒阳牛业和恒阳生化公司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发展普惠金融,推广应用新兴支付方式,改善金融服务。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六、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在打造宜居环境上下工夫
围绕城乡一体、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实施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美丽宜居城乡环境。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树立“城市即景区”规划理念,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南移讷谟尔河大坝,编制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景观、城市副中心建设、雨亭湿地公园改造等10大规划,填补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二是突出重点建设。加强市政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城区绿化、棚改泥改危改低改、“三供三治”等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成三莫公路讷河至莫旗段升级改造工程,启动实施老111国道讷河至嫩江段二级公路建设。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做到设施完善、整治干净、常态管理、养成习惯、美化环境,全面改善农村风貌。三是实施规范管理。树立大城管理念,强化“四级网络”数字化应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城乡环卫市场化进程,实施环卫托管,强化环卫监管,不断优化城乡环境。
1、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做好省、市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衔接和落实工作,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切实做到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积极开展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清理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公开收费目录,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严格绩效管理。
2、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放宽登记条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推行工商注册登记“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制度,改企业年检制度为年度报告制度。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小型水利设施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从严清理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引导中介组织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强化中介组织收费、服务等环节的监管。支持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社会服务和社会事务,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严禁和惩处各类非法违规的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清理行政执法权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3、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创新。加大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力度,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以及支持产业、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各类财政补助。壮大国有资本经营平台,增强政府融资平台的资本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探索建设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组织,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金融服务企业发展,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支持企业利用金融市场创新产品扩大融资,引导更多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上市和“新三板”、“四板”挂牌,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基金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引导规范担保业务,支持各类担保机构发挥担保功能,加快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业务。完善银政企合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着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及应用。探索推广多种抵押融资模式。
4、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强化专业招商,推进以商招商,扩大招商,形成政府推动、园区带动、企业主导、中介服务的招商新格局。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更加突出理性招商,着力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强项目筛选论证。完善园区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晰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特色,实施错位发展。探索建立政府投资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快经济开发区、建筑陶瓷工业园、金桥工业园、双莲工业园、岩屋庙工业园、半月工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着力盘活存量资源;坚持集约化发展园区,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
5、切实推进依法执政。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作用;健全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所有政府规范性文件必须纳入备案审查范围。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党委重大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问责追究办法。加强党内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的衔接,建立党内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机制和执行情况、实施效果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从严管党治党。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加强法治修养,努力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带动引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6、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及部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依法制定和公开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建立与事权相适应的保障制度。推进政府依法决策,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合法性审查前置程序;重要政府规范性文件由政府法制机构主导起草,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推行综合执法,实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案例指导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加强行政监察,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政务公开制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7、着力保证公正司法。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加快建立实施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行执法办案网上流程管理,加大数字化法庭、审讯场所建设力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和民商事、行政案件裁判标准规范化;完善司法责任制,推行主审法官、合议庭、主办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加强法律监督,严格落实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完善羁押、监管活动和刑罚执行监督机制,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畅通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的渠道。
8、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全面落实普法规划,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公共设施、示范点、教育基地;全面开展各领域、各层级法治创建活动,继续开展法治文化“培根工程”。深化平安建设,切实加强区域、行业和基层法治建设,引导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服务法治社会建设,健全完善利益表达、协商沟通、救济救助机制。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促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依法规范秩序,建立涉法涉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坚持依法纠错,落实依法终结制度。统筹推进市、镇(办事处)、村(社区)、网格四级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完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和规范法律服务。
9、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把法治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加大法治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加强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人大、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坚持律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三位一体建设。加强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10、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谋划、引进和建设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大工业项目;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工业向产业高端化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发展;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强化技术、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引导高能耗企业加快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质量品牌建设,继续实行精品名牌奖励制度。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分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加快发展上、中、下游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推进生产要素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协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建材、化工、食品、轻纺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产业。积极引导生产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华强化工、葛洲坝水泥、三峡新材、史丹利化肥、六国化工、澳利龙等企业加快冲刺100亿元、5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帮扶科技型、成长型、效益型的优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11、推进农业转型示范。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粮油、林果、畜牧、蔬菜、水产等优势产业;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证明商标;积极拓展农业服务功能,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密集应用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大户。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引进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超对接、自供自销、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模式,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业110”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惠农资金,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
12、推进服务业提质转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升城市商贸服务业品质,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专业市场,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大力推进消费拓展和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医疗、养老、家政等居民服务业,鼓励发展广告、演艺、娱乐、健身、培训等文化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生产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发展壮大旅游业,引进培育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加快旅游资源整合,重点推进一批旅游大景区、大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促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和品位提升。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各项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缩小国家鼓励类生产业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差价。
13、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建平台、联合攻关、合作转化。支持现有优势特色产业企业转化应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成果,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新业态、创新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引领性强的企业和产品,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支持企业新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抓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带团队、带项目、带资金来创新创业,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14、推进绿色发展。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机制。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管理,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抓好省级生态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建立完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影响生态功能的活动;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公益林、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和投入力度。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严格能评、环评、土地和安全生产等环节的审批,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力度,鼓励使用先进技术和节能产品,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监管,加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