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8-28 16:5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高中英语阅读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快的吸收英语知识,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因此,英语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成为教师们谈论、研究的重点。

一、阅读前正确导入

高中英语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当通过正确导入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本节课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英语教师在阅读课中可以利用情景描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朋友在自己心中的形象,然后让其他同学与教师一起,猜想这位学生描述的是班上哪位学生?将学生说出的词汇写在黑板上,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英语词汇。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再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Which kind of friend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friend ?” 大多数学生在思考之后,会回答教师:“不是因为利益关系而在一起的朋友”。在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内容[1]。

二、制定明确阅读目标

高中英语教师要想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通过一定的阅读技巧,将学生快速带入阅读情境中,促使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文本教材内容上。高中英语阅读也讲究一定的阅读技巧,包含面试阅读法、点式阅读法以及线式阅读法。面试阅读法实际上就是粗读,也就是学生在阅读时,将全篇文章粗略的读一遍,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点式阅读方法指的是跳读,是让学生放弃文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学会重点阅读部分细节内容;线式阅读法指的是细读,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时,将文章内容逐行逐句的读完,掌握所有知识内容,学会分析英语的表达特点。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中《Unit9 Saving the Earth》时,教师可以通过“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这篇文章,培养学生自己制定阅读目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What is biggest problem of the earth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回答出自己的答案,这时学生就会自主的略读文章内容;然后教师再利用信息填空等形式,让学生回答出完整句式,如:“most of the deaths caused by air pollution happen in the countryside mainly because _____.”这时学生就会再次阅读文章内容,通过仔细阅读之后,会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一步一步树立整体阅读、细节阅读思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英语教师要想提升阅读课的实效性,还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高中上英语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不理解,就不会读懂文章主旨,继而不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以,语言输出是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各国节日的兴趣,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所了解的节日特点,进而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在阅读课上选择与教学目标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后,进行分组讨论,如:“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Why?”通^话题讨论形式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下,一般很快就会进入讨论学习状态,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众多答案中,学生大多数都会回答:“ Like the Chinese New Year”,原因又很多,这时教师就可以让每位同学都说一种自己喜欢或者是不喜欢的理由,鼓励全班同学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会回答出很多不同的答案:“ because the Spring Festival holiday” ,“can 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The elders that get lucky money”.高中英语教师通过鼓励教学,能够进一步实现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实效性[2]。

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选用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阅读课堂教学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课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以往“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这就对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英语教师转换角色,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具备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首先,创造必要的教学工具。教师要想让自己的阅读课堂丰富多彩,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创造有利于自己课堂的相应教学工具。比如说,我在上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这一课前,让班上的一个学生画了一张英国地图,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地图上清楚地看到英国的四个王国:英格兰(England)、威尔士(Wales)、苏格兰(Scotland)和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这样就让学生对英国的地理位置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① How many countries make up the United Kingdom?

② What is the capital of the UK?

学生们都能积极回答,这样让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

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机、学生对话、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我在讲述“The United Kingdom”的阅读课文时,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置了问答题、填空题以及判断题,都是针对文章细节的消化,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捕捉,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地阅读课本,找到相应的答案。这一点我非常高兴,我觉得自己的题没有浪费,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师还可通过英语图片,让学生来巩固阅读内容,加深对细节的理解。例如,在讲述“The United Kingdom”阅读课文结束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对英国的风土人情、重要的建筑、著名的大学进行欣赏。如:大本钟(Big Ben)、格林威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泰晤士河(River Thames)、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另外还有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它们都是英国的著名大学。这些能够让学生了解英国的地理、历史、政治及风土人情。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阅读内容,扩大了词汇量,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敢开口说话,害怕说错,被其他人耻笑,尤其是女生,胆子就更小了。为了鼓励学生开口说话,我在上阅读课的前一节课,就把阅读课的任务给学生布置下去,根据课文段落的长短,让学生提前准备阅读段落,有些段落如果太难的话,我会让几个学生来准备,这样就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今年给高二(11)、(12)班上课,就平时上课的情况来看,在阅读段落方面,(11)班的学生做得比(12)班的好,原因是(11)班是音美班,这些学生胆子大、思维活跃,也不怕出错,所以上课气氛很好。我常告诉他们,出错是正常的,只要改了就会有进步。

第3篇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 教学设计 阅读能力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把文章作为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视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及深层次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如此重要的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似乎还有些模糊。在此,我想结合教学经验及对课程改革与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谈谈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感受。

一、了解和明确新课改的重点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新课改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大部分教师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步骤的细节操作,如何调动学生各方面器官的积极性,实施这些步骤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且从教育学的理论角度上为什么这样做,一些教师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下面,我谈谈心得。

1.复习

通常阅读课是单元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综合单元知识的课文。因此在上阅读课之前,要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重要短语与知识点。在设计复习环节的时候,设计内容最好可以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2.新课导入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的好坏,正所谓“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营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3.课文讲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的优劣。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如下。

(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达到比较兴奋的上课状态,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快速阅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快速阅读(fast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这种阅读能力。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让学生锻炼。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总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的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给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使大部分同学有所紧张。

(5)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略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步骤。

4.自由复习

如果时间允许,那么在基本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复习,以便它们巩固刚刚学习过的东西,及时加深记忆。

5.练习

在这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一定让学生做几个练习,可以集体做,也可以自己做,练习不必过多和过难,只是为了巩固刚刚学过的东西。

6.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也已经接近下课了,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一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三、结语

总的来说,上好一堂阅读课要遵循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只有根据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材实际,根据所带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主有次,科学合理的组织,综合的运用,才能收到卓越的功效。世上没有只用一个音符的好歌,也没有仅用一种教法的好课。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57-01

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只注重小学语文讲读课的教法,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公开教学,亦是如此。而对于阅读教学这一块,仍沿用过去讲读课的教法,致使教师精力承受不了,学生也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通过翻阅有关资料,总结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把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法归纳为四种,即:诵读法 ― 导读法 ― 讲读法 ― 练习法。这四种方法始终贯穿的一条红线仍是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新知、从“读”中获得感悟、提高水平、培养能力。在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中,阅读课文几乎占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无疑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但反思课改以来,却有了开始批判阅读课丢失了“语文味”的声音,有些教师在此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变得盲目和浮躁;也有少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结果带来了“迷失在课件制作里的语文教育”,很多教师上课前总是忙碌地埋头于电脑前,驰骋于网上,丢失了一个语文教师应做的基本工作。阅读教学中一个语文教师应做的基本工作是什么,这可以从阅读教学的本质谈起。我个人认为,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引领学生读文本,边读边积累;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边读边归纳技巧和方法,体验文章的情感。教师的作为在于:要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好课文阅读的突破口,理清课文的解读思路,组织好教学对话。

一、品味语言艺术

阅读教学的根本还在于对语言的研习。韩军先生强调,语文应该特别注重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要围绕学生,扎扎实实地训练语言。新课标的两个关键词“感悟”、“体验”,无一不是建立在充分诵读基础上的。我一直强调书必须仔仔细细地读,读其义,读其情,读其理。细细地品,静静地悟,方能入脑,入心,这样才会“读进去”,才会“读出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更要让学生“读出问题”。如《散步》一文,如果摈弃了语言的涵咏品悟,学生获得的也只是一个和睦家庭的生活片断。要真正地触及学生的灵魂,只有把学生引导到对语言的品悟中去。我在备课时预设为“品语言之生动优美”和“悟语言之深刻含蓄”,这一流程有一个由浅层到深层的过程,由亲情引导到对责任这个主题的思考,从而对文章主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如果只是读出了优美生动语言中的亲情,不能读出深刻含蓄语言中蕴涵的对生命的思考,学生所得到的还是不完整的,是浅薄的。

二、让阅读遍及课内外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的话十分精辟地告诉我们如何使用好教材,最终达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己去探索”的目标。当下学阅读量与以往相比确实是大大增加了,可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观,课堂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现象并没有因为新课改而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我想关键还在于没有真正地用好教材,没有真正地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在于课堂阅读教学的荒疏。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教学是打开课外有效阅读之门的钥匙。也就是要在学生自主自觉阅读中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积淀知识,丰富情感,浑厚思想,提高修养。和教学其他课文一样,我在和学生一起准备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克服阅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不良倾向,要求做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由品语言的优美生动,提升到悟语言的深刻含蓄,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最终升华为对文章主题的深层理解。作为教者要时刻树立主导意识,做到引导有序,点拨适当。该讲则讲,而且要讲透彻;该教的要教,而且要教明白,强化方法导引,为达到“不用讲”、“不用教”的目标奠定基础。

三、阅读教学是思想和智慧的交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地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会学习,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挑战同伴、挑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而也培养学生探究和创造的能力。实施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动、自学、自得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得到主动和谐地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观念;兴趣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氛围对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阅读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从新的视角审视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不仅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的机会。

一、解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

当今社会,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习、教学目标以及中考的巨大压力下,不管是学生和家长,还是教师,注重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部分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无法从新视角展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落实新课标倡导的新颖的学习方式。陈旧落后的阅读教学观念束缚了初中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阅读教学。只有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然而,有部分语文教师却出现了备课不充分的现象,在对阅读课程内容不清晰的情况下就随意地设定阅读教学目标,造成了学生学习思维混乱,达不到阅读教学应有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

(三)教学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主要是侵占学生的“读和写”的时间,通过听教师的讲解来接收知识的输入,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阅读课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都呈现下降状态。

(四)其他因素

中考考试机制的制约、学校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自身的总体能力不足的限制等也是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二、新环境下的阅读目标

第一,重视阅读方式、实践和技能,根据不同材料从默读、朗读、泛读和精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第二,重视阅读文本的分类和主次重点。除了强调培养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之外,能够正确地对不同文本做出判断。第三,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解决能力。强调在阅读课上运用一种合作模式的新型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上的资料以及与同学、教师共同合作来解决阅读上的实际问题。第四,重视知识和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关于基本的语文知识只需了解,而对于如何将知识中的技巧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要重视。第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从总体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新视角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阅读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升华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拓宽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等。

(一)更新教学观念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在认真备课的同时也应充分地把握教材内容,完全消化教材的知识,最后制定有效的、确切的阅读教学目标。

(二)更新教学模式

1.在阅读中渗透

语文教师在教阅读课的时候,可适当地渗透写作的内容,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奠定写作的基础。用写作促进阅读的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中所学的写作手法,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能更准确、更灵活地运用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把课堂真正当作学生学习、阅读、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最后真正地把阅读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阅读中渗透提问式教学

在阅读课中加入问题的提问,既能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阅读教学中渗透日常生活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课,很多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及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更应该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引入到阅读课中来,同时把阅读课中的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对比和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

四、总结

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更新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翠萍.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阅读模式[N].教师报,2009,03—02(3).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课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一、 序言

随着阅读理解在中考英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阅读课高效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应该是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收获,都能学到知识。构建初中英语阅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二、 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英语阅读课高效课堂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地了解阅读材料,对阅读的内容要有一个大概的把握,明确重点、难点,根据阅读的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节阅读课的主要知识。比如初中英语go for it(七下) Unit 1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ame show?), 教师在进行研读后,可以明确第一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名称,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英语来讨论对电视节目的看法。明确重点后,可以确定上好阅读课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首先应该把阅读课文中的生词标注出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记忆。其次,突出阅读课文中的电视节目名称,进行充分的讲解后,可以采取提问或竞答等各种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电视节目名称的印象,最好能记下来。

其次,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学生才是主体。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进行预习,并且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明确预习要掌握的内容。以教go for it(七下) Unit 11为例,虽然不同的学生预习的方法不一样,但在预习的过程中,主要步骤应该包含以下几点:标注自己不懂的生词、难句,掌握电视节目的名称,对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电视节目有什么样的看法等。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在课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阅读材料,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自己的收获,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 有趣的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满趣味的课堂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不同的阅读课文,导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设置导入的形式。一般来说,导入的方法有讲谚语故事,幽默笑话,或是课前提问等启发式的导入方式。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学习。比如在(必修五) MODULE 3 Adventure in Literature and the Cinema中,阅读的材料是马克·吐温,美国文学之父的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一段。对于这篇阅读课文,可以采用英语提问的形式来进行导入: Do you know who is the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如果学生不知道可以提示: He found success with his short story “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ry”, 学生回答: Mark Twain. 通过这样的提问设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 活跃的课堂教学

1. 启发式的课文讲解

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早已不适应学生的要求。在对阅读的材料进行讲解的时候,启发式的讲解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材料,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对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一简介,比如介绍一些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让学生对阅读的材料进行精读,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进行回答点拨。最后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材料用图表或图画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Go for it III中,阅读材料Strange events in Bell Tower neighbor一文,教师可以将它的标题设置成一道选择填空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了什么事。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

初中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教师传统的“满堂灌”方法早已不适合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活跃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自主的探究,用心地学习,这样学生才会有收获,有成就。比如在上“The Steamboat”一课时,由于它是小说“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合作讨论,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分角色进行演绎解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让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还能得到个性化的心得体会。再比如八年级英语阅读材料“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对于其中的语法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sound like fun, as a volunteer, was started by, send to, rural area, 甚至再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活跃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中寓学于乐,使学生加深了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印象,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7篇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一、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比如老师教单词和短语时,只是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作好阅读前的思考。在每次的阅读课上,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快速阅读,然后就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再简单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讲些有关的幽默故事为阅读做铺垫,这些预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以初中教材unit13“Albert? Einstein”为例,我们可以激励学生讲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讲一些有关爱因斯坦的事。通过对爱因斯坦的讨论,联系到本班,哪一位学生具有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听力和阅读课上也十分重要。如果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那么口语课上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使用英语练习口语,阅读课上也能积极地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读后任务。以Unit13“Albert? Einstein”为例,当学生阅读完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复述课文。学生会尽力做准备,他们会看课后补充材料,会去改写、背诵,会查阅自己要使用的词或短语,无形中训练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阅读习惯。

3.引导自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文章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阅读前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回答有困难的题,可以设计成用“yes”、“no”回答的题型。有时也设计一些能开发学生思维的“why”一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如果学生完成任务时有困难,老师要加以引导。比如,学生第一遍读了“Albert? Einstein”我让学生完成一些在句子中填入单词的题,或者缩写课文。当学生完成了这些任务之后,再让学生就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进行讨论。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还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实验高中)

第8篇

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是很多老师深感困扰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立足农村英语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读写训练,形成“以读促写”阅读课的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充分研究读前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添砖加瓦”

读前活动,也称为阅读课的导入活动,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以“以读促写”为教学目的的阅读课中,读前活动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它们为写作奠定了基础。读前活动可做如下设计:

(1)头脑风暴法。在学生接触阅读材料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相关阅读知识信息储备不多或者相关知识较熟悉的前提下,利用头脑风暴法可以激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利用头脑风暴法学生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为下面的读和写奠定基础。

(2)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指以直观图片为媒介,要求学生把画面中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展开阅读前,引导学生初步观察、了解图的内容,根据所给提示词或者提示的句型,让学生尝试造句,甚至是简短的篇章。

例如:2013年初,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陈丹老师在参加省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的牛津教材七上Unit6《Outdoor fun》(Reading第一课时)中,在读前就采用看图说话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讲故事。学生根据图画和下面的词组提示,尝试着说了自己所编的故事,这种口头表达的形式实际为后面的书面写作奠定了基础,并对文本的结尾进行了合理又有趣的想象,有效地完成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二、密切关注读中活动,为学生搭建起写作的“脚手架”

读中活动是阅读课中最重要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寻找主题句、关键词,归纳段落中心到句法,词法,修辞运用以及阅读方法,篇章建构和图表信息分析等等,这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结构,从而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列出关键词、归纳组织语言材料、整理思路以及对于整体文章结构的布局谋篇。

再以陈丹老师的阅读课为例,她设计的读中活动是这样的:

(1)指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了解文本的整体框架结构,找出文章的topic sentence和关键词。

(2)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进行细读,提出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从对文本的表层理解过渡到深层的理解。

(3)指导学生慢读。提出深层性问题。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并能在细节处根据上下文理解词汇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文本的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

教师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并能在细节处根据上下文理解词汇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文本的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类似文章的写法。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体裁多样,题材新颖广泛,语言真实生动,文化内涵丰富,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设计的读中活动还应该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观察语言的特性,从中获得语言信息,吸收好的语言材料,把吸收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写作内容。

三、十分重视读后活动——为学生盖起写作的“大楼”

(1)基于文章的写作。在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读后活动的设计首先可以基于文本内容,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作进一步探讨和思考。例如用自己的话改写、缩写或续写文章。可以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文章的内容或续写故事结尾。也可以让学生写评论或感想。

(2)模仿文章的写作。教师应该让学生立足课文、充分挖掘文章的语言素材,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写类似话题的文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提出:初中语文教师应从新的视角,审视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语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指挥性的作用。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能帮助语文教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但目前看来,有部分语文教师在制定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存在不明确、不恰当的问题。很多语文教师在没有了解阅读课程的主要内容之前就设定了教学目标,这种不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学习阅读课程的过程中思绪混乱,而教师也会因错误的教学目标达不到自己的教学计划。

2、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存在误区

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传统,一般只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在中考的巨大压力下,很多家长、教师都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将阅读内容中所表达的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手法向学生讲解,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阅读课的兴趣和动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都降低了。

二、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1、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展开。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提出不同的阅读方法。第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阅读理解,例如,在一些阅读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请谈谈你对本文的看法?”对此,很多同学的答案都不一样,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不能“一棒子”否认学生的答案,而是只要答案有一定的意义,就可以给分。第三,在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不仅仅只重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要注意培养其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第四,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常用的写作手法和文本题材,如果教师能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这些阅读收获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阅读能力必然得以有效提高。

2、转变教学观念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还不够,如果语文教师不能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也不会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备课,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内容。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3、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

选择有效地教学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阶段的学生其阅读数量和阅读目标均有不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首先,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着很大的意义。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中多彩的画面、生动直观的展示,不仅能形象地将文章中的内容表达出来,更能直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其次,创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学习,但事实表明,在阅读教学中,这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好。阅读本来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这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在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相互交换了自己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解决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应鼓励其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更可以从文章中获得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紧抓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其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而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含义。

第10篇

一、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则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

3.农村学生学习素质普遍较差,基础较为薄弱

虽然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没有打好基础,还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听教师讲课,违反课堂纪律,成绩很差。

4.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怎样上好英语阅读课

1.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过去的阅读教学往往强调语言知识(如语法词汇知识)的获得,我们经常可以在教室看到这样的教学模式:先教生词,再讲语法,逐句讲解,朗读背诵,大量模仿,仿佛阅读课文只是为了掌握词汇和语法。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概括起来,阅读教学的目的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1)扩充学生的词汇和习语;(2)扩充和巩固学生的语法项目;(3)发展一般性的阅读技能;(4)掌握推导性的阅读技能。实践证明,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有关。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目的,才能使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抓基本功训练

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非只靠训练阅读技巧及大量阅读,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如下基本功训练。

(1)朗读。有目的、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和精彩范文,让学生练习诵读,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阅读、写作等活动中无法得到的效果,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

(2)听说。听说训练看似与阅读能力培养毫不相干,其实,听说训练能创设英语氛围,有利于增强语感,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种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改变边读边心译的坏习惯,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3)写作。英语写作是一个积极用英语思维的自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3.注重阅读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点:一查,教会学生查阅词典和工具书:二猜,训练学生的猜词技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的结构,运用逻辑推理猜测手段来理解词义、句意;三议,开展小组讨论互相研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体现在读者能否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性、词义,寻找主题句,概括文章的段意、主旨等阅读技巧方面,还要看能否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等弦外之音做出正确判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找到实用的教学方法,用好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教育观察之一。

4.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前复习,做好衔接工作

每节课的开始,都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正式上课的状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好已学课程的复习和新课的衔接工作,这是阅读课的重要步骤。这样,既能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又可以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2)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生只有在内在动力驱使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因此,新课的导入环节不容忽视,这是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具备兴奋状态的关键点。在正式展开阅读教学前,教师应通过各种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课堂教学节奏适中

过缓的教学节奏让学生疲倦、分神,而过快的教学节奏会让学生疲于奔命、囫囵吞枣,两者均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行。适中的节奏和阅读策略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上应开拓思维,帮助学生正确使用阅读策略,达到阅读目标,而非纯粹追求阅读速度。

5.加强过程指导

对待阅读教学,目前农村学校中有这样两种倾向:要么面面俱到地讲解,要么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对阅读过程的指导要求教师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加以分析与指导,并对阅读过程给予一定调控,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具体做法是:

(l)阅读前(pre-reading):扩充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其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甚至引导他们去图书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搜寻有关资料。

(2)阅读中(while-reading):立足课堂,活用教材,阅读中帮助学生学会采用skimming(略读)和scanning(扫读)等各种阅读技巧。

第11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 英语阅读课 有效性

一、引言

调查分析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实际情况和高中生的实际阅读能力,笔者发现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往往比较低。大部分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阅读理解课都利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表面上看起来阅读活动多样,实质上有点华而不实,既无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更不能提高学生的高层次阅读思维能力。布鲁诺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反映论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生动的英语语言情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教方面看,阅读课堂形式化

(1)教学理念陈旧。因为没有更新教学理念,不少教师没有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对现有的备课资料缺乏二次备课,没有进行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更新式课堂设计。教师不注意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技能和策略,学生消极被动阅读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让学生自读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然后勾划词组,核对答案就结束阅读教学任务。

(2)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大部分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阅读理解课是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的,表面上看起来阅读课的活动多样,实质上有点华而不实,这样就成了一种无法引起学生足够兴趣和激发学生高层次思维的课件的机械放映。

(3)提问策略欠缺。大多数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设问主要是WH-问题,从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表象看来,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但实质上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仅停留在对文章的浅层次理解上,缺乏启发性的、开放性的、批判式的深层次问题。

2.从学生学的方面看,阅读课学习效率低

(1)没有积极的阅读兴趣。虽然译林牛津英语这套教材的阅读材料不管是从内容还是体裁上来看都具有时代性、多样性、生活性等特色,但很多高中生对阅读课本教材的兴趣不浓,其主要原因就是阅读课上教师的教学模式没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2)没有科学的阅读策略。大部分英语教师发现,多数学生都是用同一种方式阅读课文,不能够随着阅读的进展而调节阅读方法。阅读时逐词逐句阅读,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阅单词表或词典;遇到不懂的句子就参照辅导材料上的课文译文;在阅读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甚至放弃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学生阅读策略知识的缺乏。

(3)阅读的自我效能感低。很多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感到无能为力、自暴自弃。遇到难度较大的话题或句子结构较复杂等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时,就会轻易放弃努力,甚至产生“我不喜欢阅读”,“我不会阅读”等这些没有自我效能感的心理状况。

三、情境英语教学模式下提高阅读课有效性的尝试

1.科学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众所周知,阅读是读者依据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文本信息进行不断的假设、验证、猜测与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因此,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效率的关键之一就是激活学生的图式,通过为学生创设科学有效的阅读情境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图式基础上,兼容阅读材料中作者的图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运用自己的图式采取各种方法来创设科学而高效的阅读情境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构建新的图式,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细节信息、理解主旨大意、进行推理判断、了解作者语气观点、分析语篇结构等七种阅读技能的能力。

在具体的阅读课堂中,阅读情境的创设可分为三个阶段:

(1)读前阶段

1)创设视听欣赏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创设讨论观点情境,激活并共享已有的知识经验。

3)创设猜测导入情境,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2)读中阶段

1)创设任务情境,促进自主建构。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式学习。

3)创设展示情境,推动合作学习。

(3)读后阶段

1)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运用能力。

2)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3)创设评价情境,促进全人发展。

2.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是阅读课中教师必不可少的主导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情境英语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因为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创设有效的阅读问题情境,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能有效地运用提问策略,常用的阅读提问策略有:预测―验证―结论提问策略;类比―适合―推理策略;概述―监控―概述策略等。

在具体的创设问题情境和运用提问策略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既可接受,又有障碍性,还有探索性的问题。首先课堂提问要有探索性,也就是说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从情境中找出答案,需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的。因为只有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其次课堂提问要具有可接受性,所呈现的问题,要能让学生明白要我们解决什么。难度要适中,太难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太易了又觉得没有挑战性,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设计的问题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最后课堂提问要有障碍性,要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形成悬念,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前提。学生只有面临问题情境才会有思维,才能有思维,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把问题隐蔽在情境之中,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第三单元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为例,笔者结合预测―验证―结论提问策略创设了如下阅读情境:

Step 1 Pre-reading

1.Guessing:There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an talk to each other without being face to face at the same time. Can you guess where it is? (The answer is the world online. )

2.Talking:Do you know the world online? What can you do in the world online? Do you like the world online? Why and why not?

3.Predicting:If you are going to make a speech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 what will you talk about in your speech?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阅读教学中的读前环节,其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关于网络和辩论的图式。首先以猜谜语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以自由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对网络畅所欲言,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网络世界的图式。然后请同学们预测:如果你要做一个关于网络世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演讲,你会准备什么内容?其目的是激活学生关于网络利弊的图式,同时也是关于辩论的语言情境。

Step 2 While-reading

1. Fasting reading

Scanning:Ask students to scan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at are the speeches about? How many main points does the first speaker make? What are the two points the second speaker makes?

2.Careful reading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two groups.

Part 1:Ask Group one read Part 1 aloud and complete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Part 2:Ask Group two to read Part 2 aloud and complete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阅读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和实践关于网络利弊的文本情境的过程。首先通过快速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得到锻炼,随后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精读课文的两部分,并分别完成不同的课文分析任务。这样设计的原因是,这篇课文是两个不同学生对网络利和弊的陈述,两部分的文章结构都是总分总,并且内容上没有相互关联,都可以独立成文。这样的精读设计也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当一组成员在呈现学习成果时,另一组的成员也会学到新的知识。

Step 3 Post-reading

1. Reading and practis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a passage silently about argument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by using the reading strategies learned from the text.

2. Watching and practising

Ask students to watch a video about a debate in English and then prepare and present their own debate based on the text.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阅读后过程,也是情境拓展过程。本堂课贯穿的是两个情境,一个是话题情境即网络世界的利弊,另一个是文本情境即议论文阅读,因此情境拓展从两个方面延伸,即高考阅读理解实战情境和英语辩论的实践体验。

四、结束语

毋容置疑,创设有效的英语情境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能否在情境英语教学模式下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这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英语阅读既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英语阅读课有效性的提高,关键在于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阅读文本入手,运用科学的提问策略,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和整体语篇理解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高层次的阅读思维。

参考文献:

[1]雷素柳.语言情境创设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岑敏慧.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外语・外文,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3]朱莲芬.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策略的运用[J].湖州师范学院院报,2005,4.

第12篇

首先, 学校、 教研组对于阅读课缺乏课时的实质保证和阅读教材的统一编选。不少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 即便已经开设的学校, 因为课时的限制和考试的制约, 不少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没有课时的保证,何谈阅读的质量?哪来阅读的教学?

另外, 阅读课缺乏相对统一高效的阅读材料。虽然阅读允许和鼓励个性化发展, 但如果不能有相对统一的材料, 教师的集中指导就很难进行。阅读材料散乱, 质量参差不齐, 阅读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限制。很多同学将阅读课视为放松、 休息课, 他们并没有很自觉的阅读目的和详细、 科学的阅读计划, 经常是随意拿本书翻翻, 不做记录没有反思, 读过就忘, 收效甚微。

其次, 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的有效指导和阅读教学的深度研究。老师基本不作要求; 即便要求有读书笔记, 老师也大多只看有没有, 而不去过多关注学生的摘抄内容、 记录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更缺乏相应的指导, 包括对书籍的种类, 做笔记的方法, 阅读对于作文写作的迁移指导等。

另外, 我们也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深度研究, 致使阅读课和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在低水平上徘徊。教研组较少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跟踪调研, 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进度计划。如何在应试的大前提下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提升阅读质量, 并且让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和语文能力增长, 发挥阅读课对于写作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那么, 面对如今阅读教学的缺失现状, 我们的学校、 教科研部门和一线教师应该怎样各司其职, 共同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呢?

一、 学校应保障课程的实施, 组织教科研部门和专业老师深入研究阅读课

没有课时保障的阅读教学是无米之炊、 纸上谈兵,这一点学校的政策和导向很重要。随着高考命题的改革, 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素养、 语文能力日益成为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方面, 高考测试由重知识、 技法过渡到重文化、 重积累, 笔者认为阅读应该纳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规划中, 学校要将阅读课正式纳入课程安排, 从制度上保证阅读课的实施。

学校更应该组织教科研部门和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深度研究。结合高考、 教材、 当地学情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相对统一、 规范的教学计划, 规定教学内容, 研究教法, 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教学评价机制。如果没有学校的引领、 组织, 阅读教学缺失的问题就很难得到全局性的突破, 也无法促进学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增长。

二、 贴近课内教学, 面向考试, 打通课内课外、 选修必修的壁垒

高中是非常特殊的阶段,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高考作为隐形的指挥棒规约着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安排。所以我认为离开高考, 空谈阅读教学可能最终会沦为高调宣言而失去现实的土壤。我们应该让阅读贴近考试, 课内外结合, 以学生的能力增长和成绩提高来激发他们自我阅读的欲望。

具体说来, 编选阅读材料和教学计划可以和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文化积累和名著积淀的专题部分进行结合, 统筹规划学生的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 阅读顺序,真正将课内外阅读训练化为有效的专题积累。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阅读、 诗词鉴赏、 古诗文默写、 作文、 名著阅读等都和学生的文学文化积累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高一到高三的阅读课堂, 应该将 《鲁迅作品选读》 《唐宋家散文》 《唐诗宋词选读》 《史记选读》 《论语孟子选读》 《现代散文选读》 《短篇小说选读》 等必修以外的选修教材, 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阅读形式予以贯彻落实, 这样既基本解决了阅读教材的问题, 又能充分利用苏教版教材的优秀篇章, 充分挖掘选修教材在知识文化积累、 高考专题知识、 写作技法训练等方面的价值, 这样长期积累, 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的。

三、 统筹规划、 精致过程, 以严谨的教学过程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

阅读作为课程自然就涉及教师的 “教” 和学生的“学” , 就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笔者认为, 我们的阅读教学可以和苏教版教材和当地的考试进度相结合, 如本地区安排高一学生阅读名著 《红楼梦》 、 高二读 《三国演义》 《 〈史记〉 选读》 和 《唐诗宋词选读》 , 根据写作训练的进度, 我们可以将 《现代散文选读》《小说阅读》 和 《鲁迅作品选读》 分别配合学段要求, 这样既能将课内教学效益最大化, 又不至于加重学习负担。

个人认为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也应该有层次性, 从识记、 理解到评价、 创作, 比如唐诗宋词、 论语孟子等阅读材料首先应该熟记, 要教会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方法, 要带领学生进行鉴赏式写作, 从思想和技巧两方面增强语文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并形成梯度性的考试考查体系, 阅读课的教与学才可能真正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