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地质专业就业前景

海洋地质专业就业前景

时间:2023-08-28 16:5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地质专业就业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洋地质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第2篇

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建设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与世界融合度日益提高,如何培养21世纪地质工程学科的综合型、实用型人才,怎样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与国际接轨,又保持我国特色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综观国内高等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基本是大同小异,即在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设置的课程体系基本相似,一些院校根据自己的传统专业、师资、实验条件等突出自己的特色。但他们对市场需要、国家经济转轨、学生就业前景等分析不够,往往造成学生分配难以及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等现象。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目前地质工程专业的市场需求及借鉴国外高校地质工程培养模式经验,提出一种地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国内外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国外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的高校中,往往不区分“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这二者皆是同一个词“GeotechnicalEngineering(英文)或Geotechnique(法文)”。他们将“岩土工程或地质工程”设置在土木工程大学科下,一些院校也在地球科学下设置“岩土工程或地质工程”专业。他们在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如数、理、地质、环境、人文、工程、计算机、管理等)的同时,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给学生更大的弹性空间和创新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非营利机构和国家实验室的科研、工程、经营工作中去。这样学生不仅可学到专业知识,而且也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和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社交能力和人文修养也得到较大提高。这种素质教育形式,使学生能尽快融人社会,适应工作,不使国家高昂的培养费浪费掉。美国1987年就开始实施《科技中心计划》,这个科技中心是由多个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中心,由国家基金会长期稳定资助,其宗旨是能将科技、教育和知识转移活动集为一体。这个中心并非单独由大学来组成,而是还有非营利机构、企业界和国家实验室共同参加研究工作,联合攻关,其中大学教授携带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从效果来看,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收益,不仅将课堂学习或自学所得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在实践中加以锻炼提高。这个计划开创了许多新领域,取得不少创新性成果,其中不乏思维活跃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贡献。另一方面,该计划在各大学问,各学科间,各研究所间,甚至社会各界架起合作桥梁,实现了“集成创新”。这种形式消除了各学科间、单位间的传统障碍,创立了科技、教育领域中的新模式。

2.国内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观我国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如下几类:(1)原地质矿产部所辖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院(现合并到吉林大学)、成都地院(现改为成都理工大学)、西安地院(现合并到长安大学)的原专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探矿工程”等,在计划经济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轻实践,学生的分配去向基本上是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2~3年后才能适应工作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力求改革,重视宽口径,使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仍不能满足今天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大潮。

(2)原建筑、水利、矿业、铁道等部门所辖院校(如同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的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大多都带有一个词冠,“如铁路工程地质”专业,“水利工程地质”专业等。按这种要求,学生就业皆在自己部门所辖下属单位就业。这样就造成重视自己部门的专业知识,培养出的大批“专才”,仅能在很狭窄的部门就业,一工作往往是一辈子,无法做到人才流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局面已有较大改观,但仍走不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圈子。

三、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1.全面提高,协调发展明确“致高、致用、致远”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获得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以掌握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培养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在经济教育的大视野中,本科教育带有明显的基础性和阶段性。要改变大学教育内容偏窄、专、深的倾向,构建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基础、学科基础以及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拓宽专业口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也是增强专业的适应能力的时代要求。其重要标志是拓宽学科基础,建设面向学科群的平台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是目前人们常用的名词。有的学者认为“基础”是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范畴中最基本的知识,也就是厚基础是重视素质教育,有的则认为厚基础是指专业基础知识。笔者结合地质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特点来看,应该属于后者。对于“宽口径”的含义很多教改文章看法也不尽一致。社会上的每一个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实际上都需要多种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方能胜任。并且这种知识还需在实践中多次反复才能上升为工作能力。地质工程这种实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更是如此。学生除掌握地质知识、数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还需学机械知识、材料知识、计算机等以及经济核算、会计学、工程质量、工程设计、社交、人文环保和法律等一系列学科的基本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应付实际工作,而这些知识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只有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再在实践中加以锻炼,才能将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

3.加强实践,突出创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要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当前要下决心精简理论教学,增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研究开发中学习,在网络上学习,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如高校人才培养还沿用传统的课堂基础教育,那只是高中教育的延伸。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最大区别。高校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在更深层次上促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整合科技与教育资源。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要重视创新性基础研究,加强应用性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4.加强教改,培养个性有人做过试验,通过动手掌握的知识,事后能保留下8o。通过实际观察掌握的知识事后能保留下的不过5O,而通过听教师讲述,事后能保留下的仅仅1O~2O。地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若仅停留在课堂的讲述,学生过后是没有任何印象的,并且很多现象是无法理解的。如“砂土振动液化”现象,按理论原理,力学机制讲解,学生极其费解,更无法想象它的巨大潜在危害。为此我们近年将学生带出野外去施工现场或去河床亲自动手做个简单的实验,其结果使学生感到十分惊讶,跺跺脚就能让砂基液化,变为近似液体,庞大的建筑物若建在这样的砂基上,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过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重视不够,采用统一的教学手段,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平平,然而进入工作岗位后,却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取得优异成绩。这说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充分按自己的个性施展才华,使自己独特的方面得到极致的发挥。为此,笔者认为,不应划统一的教学大纲,不搞一成不变的试题库。教学应结合工程实例,利用照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全面引导学生掌握技能。

四、课程体系、内容的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新方法发展极快,设备要求更新、更高。这主要是以适应高层建筑、大型水利工程、大跨度桥梁、深长隧道、高速公路、海洋平台及核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的高标准要求。为此,我国也颁布了各种新的工程规范(国标,皆已修订出版)。同时也实行了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制度。这一系列新的举措给高等学校的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也面临着教学改革的严峻考验,所以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地质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适应21世纪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

1.公共课现阶段令教师难办之处在于,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学时不断减少,教学质量又要不断提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我系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工程方向)为例,基础课占很大的比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政治、英语、计算机、地质学、力学、测量等所有基础课,基本上是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学生的确负担很重,学习兴趣下降,收效甚微。现阶段的大学生四年中为了应付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花去相当大的精力。对于这一点,国内学者也争论较多。有的认为,花大量时间学外语,利于国际交流,利于与国际融合与合作。有的则认为这是人精力的严重浪费,大多数人工作以后,基本上不用英语,过上二、三年又基本还给教师。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阶段,人的模仿能力和语言能力极强,那时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而到大学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加强,应该把精力放在充分施展这些能力的学习上。我们应当研究在大学里学习外语的方式方法,决不应把大学的外语学习变成一种应试教育。而采用“双语教学”,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可逐渐过渡到“英语教学”。让一部分学生接触原版教材(含网上电子教材),这可能是提高学生外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地质工程专业本科而言,笔者认为:学生的高数、力学课程不宜再压缩,地学基础课可适当减少二门或增强普通地质学的学时,增加其内容,代替其它如古生物、地层、矿床、岩石、矿物等。在二级开设概率论,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这为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专业基础课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较多,如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有限元、物探等。这类课程在网上也能见到一些电子教材,或教师自编电子教材,利用CAI软件和一些录像带进行辅助教学,可大量节约课时,而且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教学方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校地质系已走在全校前列,给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数码像机,让每位教师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可大大节约课时,而内容却不减少,同时也减少了教师板书的繁重重复劳动。

3.专业课地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的速度。为此,我系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将工作中所积累的大量照片,设计图纸等材料穿插在多媒体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还带学生走出去,到实际现场中去参观施工、勘察的操作步骤,学到很多的实际知识。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及基础工程学等都采用这种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3篇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类型;专业集聚;专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3-0066-05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①,2013年我国有民办高职(高专)院校32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4.6%。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具有体制机制更有活力、对市场变化反应更为迅速等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方面也呈现更加灵活的特点。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针对全国范围的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进行科学、严谨的量化研究。本文试图利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高职数据平台》)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利用教育部2010年《高职数据平台》的信息资料,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②,把全国每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都划归到财务会计、机电设备、护理等78个专业类中。经过前期的数据统计汇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囊括全国(公办和民办)高职院校78个高职专业类的专业类层级数据库③。该数据库包含1190所高职院校的15561个专业类数据④,覆盖了在校学生数684.3万人。其中,民办院校有288所,占总体的24.2%;3295个专业类数据,占总体的21.2%;在校学生数124.5万人,占总体的18.2%。

一、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

2010年,902所公办高职院校除了“部队基础工作”专业类没有开设以外,其他《高职专业目录》上的77个专业类都有开设,而288所民办学校只开设了其中的65个专业类,“农林管理类、水产养殖类、水文与水资源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管道运输类、气象类、地质工程与技术类、法律执行类、公安技术类、公安指挥类、部队基础工作类”等13个专业类没有民办院校开设。相比公办院校,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第一、二产业的农林牧渔、水利等专业设置方面是不足的。此外,按照专业类在公办\民办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广泛程度进行统计、排序,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公办\民办高职院中开设最多的前十位专业类

如表1所示,288所民办院校中有248所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类是开设范围最广的专业类,这与公办学校的趋势相一致;62%以上的民办高职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类、艺术设计类、旅游管理类、财务会计类专业;在全国开设范围最广的前五位或前十位专业类中,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除排序略有差异外,有高达80%的重合,比如,前五位中都包含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类。可见,在开设最多的专业类中,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公办院校高度一致,呈现趋同的特点。

从专业划归的产业类型来看,依据在校生人数在总体中所占比重这一指标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有0.2%的学生在第一产业的专业中,44.2%的学生在第二产业的专业中,55.6%的学生在第三产业中。而公办院校的这些比例分别是2.4%、52%和45.6%。数据表明,民办高职院校第三产业的学生数超过了其第二产业的学生数,或者说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更趋向集中于第三产业,而公办院校则正相反。

二、不同类型院校间专业设置的差异

在288所民办院校中,有109所综合性大学,占总体的37.8%,其他单科学校包括96所理工院校,占总体的33.3%和48所财经院校,占总体的16.7%,18所艺术院校、11所语文院校、4所医药院校、1所农业院校和1所体育院校,后面5类院校共占总体的12.2%。本文重点比较民办高职院校中综合性大学和理工院校中的专业分布,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109所民办的综合性高职学校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依次是计算机类(99所开办)、语言文化类、市场营销类等。前十名专业类中除了排名第一的计算机类、排名第八、九位的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属于第二产业,其他七类均为第三产业。每个专业类所吸纳的高职学生数与其广泛度也不成比例。如财务会计只在73.4%的民办综合性大学中开设,是开设广泛度第四的专业类,但却覆盖了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12.6%的生源,是在校生数最多的专业类。自动化类和电子信息类所吸纳的高职学生规模都比较小,仅占4.3%和2.6%。可以说,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并没有展现出“综合、全面”的特点,还是明显偏重于开设财经、教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专业。

表2 民办综合\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前十位专业类

在96所民办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专业类依次是计算机类、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在开设最多的前十位专业类中,最能体现理工院校专业特色的电子信息、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等分别排到第五、第八和第九位,这三个专业类共吸纳了该类院校16.5%的在校生。总体上,民办理工院校有关理工科的专业设置特点并不鲜明,开设众多属于第三产业的财经、教育、旅游、艺术等专业。

在48所财经院校、18所艺术院校和11所语文院校中,开设专业最多的前几位专业类分别是语言文化类、计算机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和经济贸易类;艺术设计类、广播艺术类、表演艺术类、语言文化类;语言文化类、计算机类、旅游管理类、市场营销类、财务会计类。总体上,相比于综合性高职院校和理工类高职院校,民办艺术类院校、语文院校和财经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本校的类型定位一致性较高,其专业设置能够体现出学校所属行业的特点。

三、专业的集中程度

在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群是高职专业集聚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表征。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发挥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共享师资、实训等资源,实现规模效益,并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1]。专业集聚(或者说专业群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来测量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的专业集中程度:专业大类(或专业类)计数和区位商法。

(一)专业大类(或专业类)计数

尽管有学者提出,围绕产业链上的岗位而设立的横跨若干专业类(专业大类)的专业组合也是专业群的一种形式[2]。但该种专业集群很难从总体上加以量化测量。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从属于同一专业大类(或专业类)的专业集合,这也是职教界关于专业群界定和测量的主流观点[3][4]。在学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一所高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涉及的专业类(或专业大类)数目越多,其专业集聚水平也就越低。

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类和专业大类分别进行统计后发现,在288所学校中,有学校最多开设26个专业类,最少开设1个,每个学校平均开设11.4个专业类;学校设置的专业所跨专业大类最多有12个,最少的有1个,民办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平均横跨6.6个专业大类。对民办学校专业类和专业大类的开设数做直方图,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专业类开设个数分布

图2 专业大类开设个数分布

从图1、图2可以看出,有55%的民办高职院校(159所)开设的专业类个数集中在8~15个,有80%的学校(231所)开设的专业横跨的专业大类数集中在4~9个。二者相结合,不难推导出,如果把专业类视为专业集群的主要形式,那么总体上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集聚程度较低,且专业群之间联系较为松散。

(二)区位商法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是产业经济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主要用来衡量一个特定区域中某一产业的相对集中程度。通常用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或就业人数等指标)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来表示。如果LQ大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则专业化水平越高[5]。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区位商大于2,则可以说该产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笔者借鉴区位商这一概念和方法来测量我国各省民办高职院校专业集聚的相对优势。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选取民办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广泛、在校生数最多的计算机类专业和第二产业中在校生数第二多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来研究。

首先,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其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LQ(计算机)=

利用2010年《高职平台数据》进行计算后发现:在248所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的民办高职学校中,区位商最小值为0.01,最大值为9.6,平均值为1.56⑤。有130所学校(52%)的LQ值大于1,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专业化优势;有73所学校(29%)的LQ值大于1.5,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在全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约有71%的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有46所(19%)学校的LQ值大于2,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回溯数据发现,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软件\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从地区比较来看,各省之间少则有1~2所,多则有3~4所民办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类集群程度较高(LQ大于2),这些学校也基本上是上述提及的软件\信息技术类职业学院。其余的民办高职学校虽然开始了计算机类专业,但其专业化水平较低。

其次,采用同样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论:在117所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区位商最小值为0.1,最大值为12.54,平均值为1.77。有81所学校(69%)的LQ值大于1,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中具有专业化优势;有61所学校(52%)的LQ值大于1.5,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全国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约有48%的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有40所学校(34%)的LQ值大于2,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些学校多是“XX科技职业学院”。从各地区比较来看,青海、、甘肃等7省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在已开设的地区中,江苏有15所民办高职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但只有两所学校的LQ值大于2;广东和山东两省都有12所民办院校开设这一专业,其LQ值大于2的学校数分别为5所和4所。此外,其他省市开设这一专业类的民办高职院校数量较少,LQ值大于2的学校数在0~3所之间。

四、探讨和启示

西方学者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功能时,从“补充”和“差异化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6]。前者是指在公办院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私立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有效补充,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而后者则是指在公办教育机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教育需求的情形下,私立院校在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别于公办院校,满足了部分人群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另有学者把亚洲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系统划分为“私立边缘型”、“私立补充型”和“私立主导型”,第一类是指虽然私立高校获得了政府的认可,但仅构成公办部门的边缘,在第二类中私立高校是公办部门的补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7]。

前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更多地集中于第三产业内,在第一、二产业的农林牧渔、水利等工作岗位艰苦、就业前景有限的专业类开设不足;总体上,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公办院校高度趋同。第二,从院校的类型定位来看,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结构上明显地“重文轻理”,专业设置向财经、教育、旅游等培养成本较低的专业类倾斜;而民办理工类院校总体上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而是开设了众多财经、教育、旅游、艺术等专业类;数量稀少的艺术类、语文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特色突出,保持了自己的类型定位。第三,依照专业类(专业大类)计数,总体上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集聚程度较低;采用区位商计算的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集群程度较高,其他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分别为71%和66%)在其本地区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集聚优势。

总之,从专业设置的结构、院校类型特色的体现以及专业集中程度来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总体上是与公办高职院校趋同发展的,“补充”的作用大于“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如果再加以考察民办院校发展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各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正逐步从公办院校之外的边缘部门转向重要的补充部门。民办高职院校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在高教市场竞争发展的过程中,为吸引生源和降低成本,开设了众多第三产业的专业,最终迫于竞争的压力形成彼此相似的结构;另一方面,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起步稍晚,为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民办院校纷纷模仿高职领域中看上去更为成功或更具合法性的公办高职院校,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模仿性同形”[8]。

依据上述分析和结论,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当考虑如下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应发挥自己的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满足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差异化”需求,与公办高职院校实现错位发展;民办综合性院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专业同质化发展。民办单科院校应在专业结构上突出自己的院校定位和行业特点,不能追求“小而散”;各校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提升专业集聚水平,加快专业群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立品牌地位,以便于和区域内的产业、行业对接。

参考文献

[1][3]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2]罗勇武,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16):18-22.

[4]曾宪文,等.简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基于量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33-36.

[5]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22.

[6]James, E. Why Do Different Countries Choose a Different Public-Private Mix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93, 28(3): 571-592.

[7]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24-27.

[8]保罗・J・迪马吉奥,沃尔特・W・鲍威尔.关于铁笼的再思考:组织场域中的制度性同形与集体理性[M]//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9-88.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Majors among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LIU Yun-bo

(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