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用管理行业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特征
美国现代市场意义上的赊销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末期,由美国带动的全北美地区的信用管理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趋于完善,其结果是在美国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用交易市场,该地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信用经济阶段。,在欧美国家中,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之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
1.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相关的体系是信用行业健康的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美市场的信用交易迅速膨胀,各种信用工具纷纷问世。但伴随着信用交易的增长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征信数据和服务方式方面出现了许多,诸如公平授信、准确报告消费者信用状况等问题,其别敏感的是保护消费者隐私权问题。信用交易的扩大必然改变原有市场规则及个人生活方式,而信用交易扩大的基础是对企业和消费者个人进行征信,并将大量处理过的企业和消费者个人数据公开加以传播,从而涉及到敏感的个人隐私问题,于是,必须有法律将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和合法征信数据加以区分,达到既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不受侵犯的目的,又让信用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法可依开展工作。鉴于这种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期间,美国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并由此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框架体系。美国基本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共有17项,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法律环境。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执法机构,就联邦政府而言,并没有专门设立一个信用管理局来管理信用和信用管理行业的事物,它的信用管理功能是随着市场发展和有关法律的建立而指派或分配给各有关部门。美国制定的信用管理相关法律体系可以分为银行相关类和非银行相关类。因此美国的执法机构也按着银行和非银行分为两类:银行系统的执法机构包括财政部货币监理局、联邦储备系统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非银行系统的执法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办公室等。在美国生效的信用管理相关的基本法律中,直接规范的目标都集中在规范授信、平等授信、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
2.具有发达的(个人)资信资料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机和通讯技术开始飞速发展,促进了信用管理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观念改变,由此,个人收支情况都可以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和资信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较全面的资料。个人信用档案的通常从第一次消费开始,以后的每一次信用情况如还款情况、透支情况等都将被输入电脑系统,记入个人信用档案。每个成员的经济活动、资信情况等信息构成的信息系统随时为各金融机构或职能开发部门提供全面的信用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已经可以在网上获取。由于互联网的优势,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信用数据的记录与更新也更加容易,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也日益扩大。
3.具有有效的个人、企业资信评估机制
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必须以健全的信用服务管理行业的发展为基础和组织保障,在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资信评级、商账追收、信用保险、信用管理、国际保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和信用管理机构。在个人资信服务领域,全国拥有1000多家当地或地区信用局为消费者服务,专门管理个人的资信档案,为金融、商业等部门了解个人信用状况提供服务;在企业征信领域,邓白氏(Dun & Bradstreet)是全球最大、最悠久和最有影响的公司,该公司建有自己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面超过全球5700万家企业的信息;在资信评级行业,主要有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and Poor‘s)、菲奇公司 (Fitch)和达夫公司(Duff&Phelps),他们基本主宰了美国的资信评级市场。正是信用管理行业的足够发达,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征信数据可以合法的获取,对交易对象的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信用状况的调查和的结论,可以被公开且合法的查询和传播。
4.银行客户重视自己的信用
在美国这样一个信用交易十分普遍的国家里,银行客户都具有较强的信用意识,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十分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在美国的企业中都普遍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在较大的企业中都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为了有效防范风险,企业一般都愿意和有资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打交道。由于信用交易与个人的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美国的消费者都普遍重视自己的信用状况。在美国,无论人们怎样迁徙,他们都有一份无法伪造的社会安全号,这就是资信公司给每个人作出的信用报告,任何银行、公司或企业需要时,都可以付费查询。企业或个人一旦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一般保持7年)无法从信用报告抹去。所以,在美国这种信用管理十分普遍,企业和个人视信用为自己的生命,其原因就在于信用关系到他们现在以及未来的社会福利及权益。
(二)欧盟国家的模式
法国、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信用管理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信用信息服务机构作为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而设立,而不是由私人部门发起设立。在法国,法国中央银行的信用局以每月为间隔向银行采集银行客户的信息。在比利时,信用信息办公室根据一个记录有关分期付款协议、消费信贷、抵押协议、租赁和公司借款中的不履约信息的皇家条令建立起来,并作为比利时中央银行(比利时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Bel- gium)的一个部门。
2.银行需要依法向中央银行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息。在德国、法国这些国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建立的信用风险办公室或信用信息局提供所要求的信息是一种强制行为。
3.中央银行履行监管职能。以德国、比利时和法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由于信用信息局被作为中央银行的一部分,因而对信用信息局的监管自然主要由中央银行来承担。
4.信用信息透明度高。各国都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对征信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一般来说,采集和共享的信息包括银行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由于信用信息包括正面数据(positive data)和负面数据(Negative data)两部分,各国对共享信息的类型通常都有规定,一些国家限制正面信息的共享,比如在西班牙,信用信息局不能够共享正面数据,澳大利亚信用索引公司的运作仅被限定在负面信息。而美国、加拿大和智利等国家则允许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都共享。
5.更重视法律建设的实用性。德国、英国等一些欧盟国家非常注重信用管理的立法建设,如德国的《通用商业总则》、《个人数据保护法》,以及英国的《消费信贷法》较为著名。同时也特别强调法律的实用性,其立法原则是在保护人权和开放数据之间取得平衡。在欧盟成员国生效的相关法律通常称为《欧盟数据保护纲领》,在强调开放各种数据的同时,特别指出不能滥用数据。
二、我国银行业信用管理模式的
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操作程序的制定,在我国银行业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已进入了实际实施阶段,如何根据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银行业建立高效、实用的信用管理模式,是一个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我国社会经济关系和当前信用状况的分析,在借鉴国外信用制度建设的经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采用强制性的政府主导模式,即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由政府确定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协办,把企业的信用信息强制性的纳入管理系统。
1.经营活动往来与信用关系的概括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生产性企业或贸易性企业,经济往来的对象基本分为供应商、机构、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发生行政关系的主要有工商管理机关和监管机关,如海关、技术监督部门等。
2.企业征信立法工作的侧重点和信用数据库和采集的建立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企业信用立法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制定相关的法规,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并规定对提供不真实信息者进行惩罚;二是出台企业征信数据开放和数据使用的法规,强制企业向公众开放必要的数据,规范信用信息的使用。信用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信用信息开放、共同享有、方便使用、促进的环境。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的信息应包括企业的注册信息、产品质量、纳税情况、国有资产绩效考评信息、进出口报关记录、信贷融资记录,并定期采集企业的其它信息,如:主要经营者的荣誉信息、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信息、媒体披露的企业受到奖惩信息等。随着征信业务的深入,民事合同判决执行信息、担保租赁、商账催收等信息也应纳入数据系统。先进技术,建立信息采集网络,统一技术标准,便于将原来十分分散、查询不便的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归集。
3.确立建立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牵头部门和协作单位
从国际征信的实践经验看,从事征信工作的主体可分为政府主导、中央银行主导、民间企业主导等几类,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优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机构与民间的力量、公众的认识程度等因素考虑,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应以政府主导为宜,在涉及企业信用的多个部门中,以中央银行作为牵头部门是最佳的选择,商业银行、工商、税务、海关、技术监督、公安、法院等部门作为协作部门,共同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由人行牵头建立的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应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及时收集、补充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为商业银行的应用提供信用产品。因此,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由政府主导,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联合征信系统是有基础、有网络、有力度的选择。
4.建立方便快捷的征信系统,提供多层次的信用产品
信用产品的传播和运用是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商业银行等用户如何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决定了征信系统的发展前景。应采用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信用产品服务。为满足众多用户在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多样性查询要求,征信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局域网、互联网、柜面服务等多种查询方式。对于参加征信网建设的政府部门、银行、海关等可通过专线方式(局域网),提供实时查询服务;对于一般企业用户,可通过互联网方式作为使用会员进行查询;对其它用户,可采取以传真、邮寄、网点查询等方式获得企业的信用报告。
按照的可征集的信息和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征信系统提供的产品应有“企业标准信用报告”、“企业综合信用报告”,分别满足商业银行、政府部门和一般企业、事业单位的查询需求。随着业务的深化和信息源的拓展,征信系统所能提供的企业信用产品将更趋个性化,报告的信息含量将得到扩大,可逐步拓宽产品线和系统服务功能,推出企业深度信用报告、企业风险预测报告等中高端产品。
5.银行内部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已实现了审贷分离,即直接面对客户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审批部门的分离和制约,但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贷款审批的依据是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和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对贷款企业和担保人的信用情况缺乏了解,为保证贷款的回收,虽然签定了抵押合同或是担保合同,但在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或担保义务时,形式上完美无缺的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却形同虚设,难以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回收,授信不当导致的企业违约现象大量发生,骗取贷款、信用证欺诈、信用卡恶意透支时有发生。为降低信用风险,建议在银行内部设立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银行客户信用管理部门,担负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在授信前向银行的信贷决策机构(如资产管理委员会)提出客户信用分析报告,作为是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作出信用监控报告,提出继续扩大授信或清理授信的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客户在信用方面产生的重大,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
6.制定对失信企业约束惩罚机制
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惩罚机制,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依法设立的惩罚措施能够防止大多数商业欺诈和不良投机行为,让遵纪守法的企业得到保护和发展,将不守信用的企业在市场中摒弃,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在一定的时段内阻止他们再度进入市场。就银行业而言,应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失信企业的具体惩罚措施,如银行业的联合制裁、禁止开立新的账户、禁止提供新的贷款、停止为失信企业提供往来结算服务等,同时规定对违反制裁措施的银行及工作人员予以惩戒的措施,避免企业失信行为对银行危害的再次发生。要增大失信成本,从立法到执法上,使失信成本提高到无利可图,使其付出惨重的代价。
:
1.耿立新,“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金融与保险》2001.7
2.顾伟:“关于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议” 《财经研究》2000.7
3.林钧跃编著,《企业信用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5
4.邓郁松《经济研究参考》邓郁松2002年第17期
5.盛洪,“国有企业、银行体系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制度原因”,《管理世界》1996.6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地动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国际贸易与正常经济运行当中,信用管理水平不论是在制度较为健全的金融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始终是一项薄弱环节,亟待提升,而国内信用管理专业的开设与人才的培养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新的需求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这项社会需求的必然承载,将有效地衔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进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则十分迫切、必要。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富有高职特色”作为学习领域设计的原则,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层次上体现出“高”、在类型上体现出“职”、在素质上体现出“优”的目标,学习领域的开发要来源于岗位又要高于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调研,信用管理人才所面向的工作领域涉及市场、财务、商法、信息、数学、统计、信用检索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信用分析和风险管理工作强调较强的操作能力,还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对岗位从业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信用管理是交叉学科,因此在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上,我们应力求培养聚集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的行动领域开发的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依据行动领域能力目标的要求,也要研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信用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能有效地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改革过程中,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的转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管理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及国家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信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定义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经过该项目学习后最终要达到的能力状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过程,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将知识点项目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平台构建
1.专业需求社会调研
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充分利用学院的社会资源,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进入合作单位展开深度调研,解构、细分行业工作任务及其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征求相关用人单位与专家对课程设置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信用管理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与实用化。
2.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解构
所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是指分析专业所对应的相应岗位或者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由任务明确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而指导教育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传授完整对口的知识与技能,并总结凝练出完成相应工作的详细解说。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环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学校、供应者与用人单位、需求者的工作商讨与深度合作,厘清本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工作项目、完成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以及不同岗位对理论知识、技能的不用需求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训过程提炼不同岗位的工作逻辑,明确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技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开展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知识和技能,凭知识与技能推进训练过程,形成双向互动的知识、技能良性互动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3.课程结构设置分析
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将职业岗位(岗位群)必需的知识点、技术技能标准和要求等要素进行分析、分解并置程相应的课程模块,通过对课程模块进行科学组合从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专业课程安排所属于几个不同层次的模块,模块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可以进行灵活变化与组合,保证课程结构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此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对课程模块进行灵活的调整。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由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4.课程内容安排
在“以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理论体系下,依托市场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专业对应岗位(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及解构出的职业技能体系;遵循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整合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系,融入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操作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实施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合理配比,教、学、做、练各环节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设置与工作岗位需求的高度协调一致性。信用管理专业从课程模块设置出发,包括了基本的素质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控制在5~7门,如信用管理基础、信用管理实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与实务、信用管理软件应用等,同时还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如信用风险管理、财经应用文、资产评估、国际贸易实务、金融机构信用管理、商务礼仪。两大模块、几项课程要素共同丰富了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
四、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保障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包括课程配置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市场化的教学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颇具现实意义,引入工作过程导向更拓展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边界,使课程体系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内的课程、教材、教师等方面的建设,而是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夯实构建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将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优化课程配置、丰富课程资源,形成业务素质高、教学理念新、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此框架下做好教材编著与实训基地拓展两项工作,使课程体系改革协调一致、全面推进、卓显成效。
1.优化课程配置体系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配置体系的优化,严格坚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主线,以社会岗位(岗位群)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实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的高度融合。邀请信用管理课程专家、信用管理行业专家、信用管理骨干组成团队充分调研,从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设定专业课程,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与实训、实习程序。按照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对技能、知识、态度的需求,开设对应课程并合理分配上课学期、课时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同样依据工作过程的需求安排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性的实训练习,以理论知识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原有的课程配置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职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学期的课程内容设置分别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第三学期安排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专业实习,第五学期安排顶岗实习,通过三阶段不同层次的渐进实习过程,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思考并理解岗位需求、最终胜任岗位需求。
2.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充实课程结构、实现课程内容,使教学工作顺利紧张的重要保障,更加需要突显工作过程导向的特点,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助力。在教材资源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除了继续重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理论讲授与训练相辅相成,版面设计的可阅读性、可视性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体现其适用性,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任务需求出发,编著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项目。通过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定期研讨,共同开发专业建设教材。
3.凝练教师队伍
首先信用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设专业,首要解决的就是加强专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才可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其次,提升教师自身对课改的认知度,每位专业教师都应当定期进行行业走访,了解专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需求动向,并即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即时的调整与补充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之间的“零过度”衔接。此外,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与学习,通过互听课堂、教研会议、访问学者、学科培训等加强教师在校内、校外的专业交流,不断产生思想碰撞,进入“交流—学习—思考—改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状态;同时,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向互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并且吃透教材、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配置尺度,从而真正形成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拓展实训基地
关键词:企业信用政策;选择;评价
一、信用政策概述及其选择和评价意义
(一)信用政策概述
企业信用政策(CreditPolicy)是指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权衡了与应收账款有关的效益和成本之后,依此指导公司信用管理部门处理赊销业务与收账措施所制定的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的总称。具体分为三种类型:保守型信用政策、稳健型信用政策和激进型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制定的目标是要在赊销收益率和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二者之间进行权衡,进而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措施,保证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并最终使公司的效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通常情况下,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信用额度和现金折扣政策[1]。
(二)信用政策选择及评价的意义
信用管理工作在国外通常被视为一个企业的生命,一个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和政策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信用管理是现代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信用政策则是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核心。“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是国内许多公司所处的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在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竞争环境中,信用交易已成为公司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信用风险又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被拖欠,变成坏账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经济损失越来越多。赊销使得销售与风险并存且同向增长,如何摆脱这个尴尬局面,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而企业在选择信用政策类型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自身情况,包括所在行业,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所处的阶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的信用政策,因为信用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收账款的回收,影响企业的资产状况,甚至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通过制定并实施一套完善可行的信用政策,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企业现行信用政策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出调整,使企业经营者能够获得扩大销售与控制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我国企业信用政策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销售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企业的信用管理和信用政策也越来越重要。企业的信用政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其他企业的信用进行管理,力求在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从而树立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国经济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却相对滞后,因此存在一系列的信用问题:
(一)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信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而基本上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来负责。由于两个部门在职能和利益上有很大不同,往往出现分工不清、相互推诿,影响到企业的信用政策的执行。
(二)信用政策制定时存在盲目性
由于事先对信用政策的成本收益缺乏周密的考虑,可能使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宽松或过于严格,前者虽然扩大了销售业绩,但有可能因应收账款的问题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后者虽然降低了企业的信用风险但同时使企业丧失了应有的市场份额,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没有权威的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机构,企业收集到的客户信息不充分、不完整,并且对信用政策的实施效果缺少及时的分析和综合评价,严重影响到企业信用政策的效果。
(三)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
大多数企业没有很好地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缺乏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信用额度的确定过于随意以及缺乏专业化的回收账款方法。
(四)忽视了自身信用建设
大多数企业认为信用政策是对其他企业的信用评估,忽视了自身信用政策的建设与管理,结果使企业形象受损,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的信用政策建设及信用管理现状相对滞后,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信用政策方法的选择
我国信用管理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建立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现在主要从事建立相关模型和分析行业特定背景。
企业信用政策选择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找出信用政策改变时收益与成本的变化并进行评估,若收益大于成本,则可采用新的信用政策,反之,则不能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净现值法(NPV);定性分析法则主要依赖经验和判断来决定,主要考察行业风险、经营环境、企业素质、管理状况等影响企业信用政策的因素,综合判断后从而决定采用何种信用政策。定性分析法常用的有5C信用评分法和信用评分法。
(一)净现值法(NPV)
公司信用政策方法选择是成本与收益权衡的结果,是多个变量因素一起变化而求得最优解的结果。多个变量因素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信用额度、现金折扣政策等。斯蒂芬·A·罗斯等在其著作《公司理财》中提出使用置存成本和机会成本来定量分析公司信用政策[2],建立了公司信用决策的基本决策模型:
NPV=h*p0*Q0/(1+Rb)-(C0*Q0)
其中:NPV为提供信用时的净现值,h*p0*Q0/(1+Rb)为实施信用政策带来的增量收入现值,(C0*Q0)为实施信用政策可能带来的成本与损失现值。P为销售单价,C为单位成本,Q为销售量。
由此得出公司信用决策的基本确定方法:
NPV=信用政策带来的增量收入现值-信用政策可能带来的成本与损失现值
若NPV>0,说明该信用政策是可行的,信用政策管理执行带来净现值,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反之,则是不可行的。净现值法的优点是:(1)使用现金流量。公司可以直接使用项目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相比之下,利润包含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在资本预算中利润不等于现金。(2)净现值包括了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其它资本预算方法往往会忽略某特定时期之后的现金流量。如回收期法。(3)净现值对现金流量进行了合理折现,有些方法在处理现金流量时往往忽略货币的时间价值。如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
但是传统的净现值法也有其局限性:(1)对于一项信用政策,决策者只有两种选择,NPV值>0,该政策可行;NPV值<0,该政策不可行。(2)该项信用政策若是可行的,在可预期的寿命中将一直执行下去,并不考虑若出现不利情况可以停止或随情况的发展进行调整。(3)未来收益是可以预测的。(4)忽略了企业经营所处的一些现实情况(诸如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等),无法对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而产生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进行评价,容易低估项目本身的价值。
(二)5C信用评分法
5C理论是企业信用分析理论的基础,它是一种定性的确定一个公司的信用是否符合信用风险标准的分析方法,是西方国家银行业衡量信贷客户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评价方法。它主要是从影响信用的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品行(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环境(condition);
企业的品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行为和作风。但是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根据企业前任管理者的行为作出的企业品行等级评价往往不能反映企业现在的状况;
企业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行为的体现,单凭某一个时点上企业的能力来评价该企业的信用等级不合适;
企业的资本评价可能由于获得的资料不完整而使作出的信用等级评价不全面;
企业的抵押评价则由于很难得到真实的信息而使信用等级评价失之偏颇;
企业的经营环境评价则由于大家所处的宏观环境大体相同,因此在信用等级评价方面意义不大。
因此,由5C信用评分法评价出来的企业的信用等级在理论上来说有相对的科学性,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信用评分法
主要通过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等特征进行分析和模拟,从而预测企业的信用风险。比较著名的是Altman的Z计分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单变量度量指标比率水平和绝对水平基础上的多变量模型,可以较好的区分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其他模型还有神经网络模型等。信用评分法由于不掺杂个人主观意见,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但在我国,由于财安信息真实性问题和财务报表的规范问题,在实际中使用很容易产生偏差。另外,目前我国对于信用评分法尚未进行比较科学的检验,有关参数能否适用还需论证。
四、完善的信用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应着重研究建立新的信用评价方法。近年来期权定价理论的出现及其在投资决策领域方面的应用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的不足。一般实物期权方法主要应用于不确定环境下的投资决策,强调不确定性环境下的管理灵活性(ManagerialFlexibility)的价值,同时它也克服了NPV方法中的无法避免的另一个难题:不可逆性[3]。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所考察的不仅仅只是项目自身的净现金流价值,而且还考虑了的项目的外部管理方面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管理者经营灵活性对项目价值的影响[4]。通过将项目众多的经营灵活性以各种各样的实物期权形式展现出来,使得项目的真实价值表现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表现项目内部财务因素的净现金流价值,另一部分则是表现决策者管理因素的经营灵活性的期权溢价,也即项目投资实物期权的价值构成[5]。在我国的实物期权方法应用研究中,多是对B-S模型和二项式模型的应用扩展,但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项目投资领域。也没有考虑投资决策之间的策略互动关系。在我国,由于市场的非理性、期权和二板市场的未开放、行业及企业信息的不透明,使得实物期权方法的评估准确性大打折扣。因此,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实物期权方法在项目投资评估领域只能起到对NPV法的补充辅助作用,主要是提供不确定性价值的参考[6-7]。
现实中非对称信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市场参与双方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就是非对称信息。多数情况下,非对称信息会导致道德风险而使市场出现逆向选择,不利于市场的发展[8]。对市场经济而言,无论是企业、同行还是客户,信息在其决策中显得尤其重要,非对称信息带来的问题也就额外突出[9]。由于信息不对称及市场经济中复杂博弈关系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害、企业之间由于无序的竞争常常陷入混乱状态、企业与客户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的金融风险大幅度增加[10]。“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导致企业与客户之间及企业之间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博弈论在对未来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时企业之间复杂关系进行分析时则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期权博弈方法是一般实物期权方法的新发展,它是以传统净现值评价方法为基础,将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和博弈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不确定情形下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投资的策略互动,以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等待以获得期权价值和抢先投资以获得先动优势的冲突。这种方法具备了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和博弈理论的优点。期权博弈思想广泛的应用于投资决策领域,而企业信用政策与投资领域在评价方法上具有共通性,因此,基于期权博弈视角进行企业信用政策制定及评价也是可行的,可在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既考虑一般实物期权方法所强调的管理灵活性价值又考虑进博弈论所强调的决策制定中的战略价值,而如何以非对称信息为主线,利用期权、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博弈理论等理论工具,对企业的信用政策决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及研究,尚需建立一个模型。该模型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下企业同行之间博弈关系和信息不对称下企业客户之间博弈关系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并进一步进行量化和敏感性分析。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还不成熟,信用管理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现实又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研究进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现代企业的信用政策及评价体系,对改善企业的信用状况,优化市场信用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传统的信用政策评价方法已不适用。应用期权博弈方法进行信用政策评价的相关影响变量,找寻二者结合点,从新的角度构建基于期权博弈的企业信用政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MyersSC.Determinantsofcorporateborrowing[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77,5(2):147-176.
[2]斯蒂芬·A·罗斯,罗德尔福·W·维斯特菲尔德,杰弗里F·杰弗.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51-263.
[3]AbdullanYavas,C.F.Sirmans.RealOptions:Experim-
entalEvidence[J].TheJournalofRealEstateFinanceandEconomics,200531(1):27-52.
[4]RundongZhang,XiaolinZhang.TheRealOptionGameModeltotheTechnologyInnovationInvestmentStrategy[J].ChineseBusinessReview,20054(9):47-50.
[5]SpirosH,MartzoukosandEleftheriosZacharias.RealOptionGameswithR&DandLearningSpillovers[J].MunichPersonalRePEcArchive,2009(1):1-35.
[6]安瑛晖,张维.期权博弈理论的方法模型分析与发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1,4(1):38-44.
[7]王涌,翟孟亭.3G投资期权博弈二维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16):73-74.
[8]龚朴,蒙坚玲.基于期权博弈的可转换债券最优策略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70-75.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用管理 CA 网络技术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特征,电子商务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然而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数字信息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可以复制,且复制后不会留下痕迹,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特别在国际商业活动中由于担心合同的执行、赔偿、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税收和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商家和消费者更是顾虑重重、裹足不前,已经严重地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必须尽快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
一、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信用保障问题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际工作中,虽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保障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1.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
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社会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社会信用缺失反过来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中;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信用规则还不成熟,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国内企业的交易多限于面对面的进行,网上信用意识较差。很多企业与个人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企业不讲信用照样可以生存和发展,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非常盛行。面对信用程度较低,三角债情况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实商业环境,这种现实状况无疑制约了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改善。
2.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西方企业信用意识较强,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较为健全,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个人资料网络。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就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较好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配置较落后,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交易之前缺少对客户资料的调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在电子商务中错误选择交易对象,进而发生违约现象是实属必然。
3.信用中介服务落后
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而且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信用中介机构很多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数据库,即使有规模也普遍偏小,信用信息不完整。就是有一些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例如信用抽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市场规模也很小且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同时,我国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难度。
4.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奖惩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信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然而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尤其是在信用法制建设方面更是明显落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一些失信和电子商务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这都为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5.网上虚假、不健康甚至违法商业信息
互联网的使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网络营销中商业信息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告、邮件、新闻组、BBS等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和传播形式。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信息者的隐蔽性,是谁在什么地方的商业信息,对网络消费者来说是很难判别的,这就为不道德的营销者违反道德及虚假的商业信息提供了机会。
二、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如下措施加以规范和促进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建设:
1.树立企业及个人信用
企业和个人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而目前有些网站信息不可靠,待售商品的内容和图形设计缺乏真实性;也有卖方不守信用,不能按质、按量、按时交货甚至违约而给买方带来风险。所以,企业要想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获得更多的收益,除了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需要树立企业信用,树立高质量、高安全性的企业服务形象,诚信经营,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消除客户、消费者对网上交易的担忧,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
在电子商务安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企业信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个人信用。个人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基础,是维护网络环境下一切交易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在缺乏个人信用保障的环境下,个人信用的缺乏势必带来网上交易成本的增加、成功率的减少。电子商务的优势在此情况下难以发挥,发展进程将严重受阻。有些个人消费者可能在网上进行恶意透支,或使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卖方的商品,造成卖方的风险。在电子商务时代,个人将在思想观念、知识体系、竞争方式上有巨大的变化,在工作和生话方式上也将变化,要想适应数字生活的环境,享有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性,就必须有良好的公德意识,树立个人信用。
在安全技术作保障的前提下,只有树立起企业和个人信用,才能促使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
2.健全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
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对客户进行追踪调查,以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构建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首先通过两种方式评估客户信用,一种方式是根据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估,另一种方式是开发出适合本行业特点和本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估系统。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有一部分外贸企业吸收了最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已经开始重视收集客户的信息资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收账款逾期率、坏帐率大幅下降,企业效益明显回升。我国企业在以后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应引入适合本企业的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
(2)加强网上客户关系管理(CRM)。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应对赊销客户的档案进行定期(一般是半年)审查,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另外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网上客户档案,并定期进行跟踪调查,以便更好的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3.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
建立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用机制,需要有完善的法制环境,必须依靠政府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如果电子商务发展仅以企业为主体,信用机制仅依靠企业或行业的自律规范,是不充分、不全面的,信用机制需要政府的干预。国家应该根据电子商务活动的特殊规律,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以法律的形式对电子商务中的企业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各自的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建立和实施信用制度有法可依。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后,可以提高人们网上购物的信心,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4.建立专业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
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尤其是电子支付过程,为实现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认证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来承担网上安全电子交易认证服务、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的服务机构,目的是使交易双方彼此相信对方的身份。认证机构还扮演着一个交易双方签约、履约的监督管理的角色,交易双方有义务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交易的安全进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进行信用评估、发放和管理认证证书的由多个用户信任的权威性机构。它不仅要对进行网络交易的双方负责,还要对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负责。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点,依据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建立和培育我国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认证机构。由信用认证机构建立起信用记录档案,对个人和企业信用做出整体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以促进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
5.成立信用查询组织
对企业来讲交易对象的信用是十分重要的。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交易模式的一个根本保证是整个社会交易环境对信息流的依赖性大大加强。信用查询组织调查并汇集各行各业的信用状况,向查询人提供被调查企业领导决策者的品格、企业经营宗旨、信誉、以往的信用程度和企业的经营能力等,以便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前,能进行有效身份的鉴别。交易者的信用和失信记录随时都可历历在目。通过信用查询,掌握对方的信用程度,以降低信用风险,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
6.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政府在保障企业产权、明确信用主体方面应发挥一定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在加大信用宣传力度的同时,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中央政府应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国家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领导、组织、协调、统一各地、各部门的信用系统建设工作,认真解决目前国内信用体系面临的信用信息条块分割的问题。努力维护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交易安全、网络交易的信用以及网络知识产权。
7.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电子商务的腾飞离不开良好的商务信用,信用问题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相当重要的。故而要改进电子商务的信用现状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以及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章、CA认证等服务体系。因此,必须大力培养网络技术骨干,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小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机制,形成“诚信为本”的商务环境,是保障电子商务安全实现的前提,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只有通过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才会呈现良好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人学出版社, 2002
[2]韦苏婕王素仙:试论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大众科技,2004(9):37-38
一、国内外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消费需求主要以信用消费需求为主,它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以信用消费为核心的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却十分落后。
(一)国外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程度较高。在英美等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业在GDP增加值中的份额已超过6%。由于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近20年来,这些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发生了重要变化,特别是面向居民个人的消费信贷、银行卡等个人银行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领域和效益源泉。如英国的马克莱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个人金融服务占其全部收益的60%~90%;银行资产的50%以上为住房按揭货款。在银行卡业务方面,发达国家银行卡业务的盈利能力是贷款业务的3倍多,在美国,每年超过6000万家庭用银行卡付款消费。
(二)我国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相对落后。目前我国银行开办的个人银行业务主要是在住房按揭、汽车贷款、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及信用卡领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银行转向发展以银行卡为重点的个人金融业务。以建设银行为例,今年银行卡业务发展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006年上半年银行卡实现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30%。信用卡新增发卡量135万张,达447万张,消费交易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50%,新增商户超过7 000户。尽管这样使用率仍然较低。2006年全国使用银行卡消费金额是4 280亿元,仅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2%。
(三)中外个人银行业务差距明显。以建设银行为例,在银行卡种类方面,建行发行的大多是不可透支的借记卡,而贷记卡仅仅从2003年才开始发行,目前的发行量不足总发卡数的10%,而国外可透支的贷记卡一般占银行卡的60%以上;在银行卡使用方面,发达国家商品零售的结算手段主要是信用卡,其比重可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80%~90%,而我国通过银行卡进行的消费仅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在银行卡利润方面,国外银行卡来自于利息差额、手续费、透支利息的收入分别是10%、70%、20%,而国内这三项的相应收入分别占70%、20%、10%,主要收入来源于利差的事实明显反映出我国银行卡业务盈利能力不足;在消费信贷方面,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比重大多在20%~40%间,有的甚至高达60%,而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仅占信贷总额6%~10%,而且其中80%以上是有抵押的住房贷款,个人信用贷款比重甚低。
二、个人征信是目前我国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征信业缺失导致“银行――居民”的信息不对称。当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与居民之间,事实上广泛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即有关银行、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在“银――民”交易双方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分布。居民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银行对居民个人收入与信用方面的信息掌握非常有限,居民个人现在与将来在收入与支出方面信息的不完全性等。消费信贷申请者个人收入水平、财产数量、负债状况以及过去有无信用不良记录等个人信用信息,对银行决策很重要但银行却不易全面获知;或通过专人调查研究能够获知但信息成本高昂,得不偿失。
(二)“信息不对称”制约着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信息不对称极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即那些寻找消费信贷最积极、最可能得到贷款的消费者,往往资信状况不佳,导致银行对信贷客户做出错误的选择,此为“逆向选择”;借款人得到消费贷款后,从银行角度看,可能从事风险非常大而不宜介入的活动而改变银行与借款者商定的借款用途,此为“道德风险”。为了规避坏账风险,减少贷款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在办理个人银行业务时制定了较严格的条款,对个人资产业务的拓展较为谨慎,对个人信贷客户的审查较为细致。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消费信贷等个人银行业务的供给,从而制约了我国个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个人信用缺失严重阻碍了个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我国目前社会信用基础十分薄弱,恶意申请购房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恶意透支、手机恶意欠费等失信现象层出不穷。2005年由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委托拍卖处置的银行卡资产包就属于建行江苏省分行。它共涉及20 536户银行卡,总债权高达几千万元。究其原因,其中大部分的坏账都是客户透支办理代扣费业务之后又一直未补缴扣款而形成的。如果我们有了完备的个人征信体系的话,这种不利的状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四)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了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受历史文化和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国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大多数人仍对个人信用贷款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现实举措
(一)完善个人征信的相关法律制度。一是抓紧研究、制定与征信数据开放、使用和保密直接相关的法规。当务之急是颁布《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条例》,规定个人征信原则、主体、范围、方式和途径,违法采集的法律责任等,明确征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征信机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同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定必须开放哪些数据,以及对不依法开放数据的机构如何惩罚;在强制性公开部分征信数据源的同时确定必须保密的部分,以及确定征信数据经营和传播的方式。二是修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的公民隐私权和信用权,以配合个人征信法律的建立;修改《商业银行法》和《储蓄存款管理条例》,对数据开放和银行的保密义务做出平衡;修改现行《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与个人征信相冲突的部分条款,以及尽快颁布实施《物权法》和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征信法》。
(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是个人征信的基础,这项工作涉及人多、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都在搞信用信息数据库,这不仅会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也会由于某些部门不懂市场化运作方法,使信用信息资源大量浪费,还可能对个人隐私问题造成危害。因此,面对我国个人信用数据库建立较晚、基础工作差等现状,应实行分步实施的办法。在目前,我们主要要做好起步阶段的工作。建议在起步阶段,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采取由人民银行牵头,以各商业银行为单位,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技术平台,采用接口程序,统一个人信息征集内容和技术标准,在各行台账中自动产生数据文件,并向个人征信机构传送。这样既可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使各行已有的系统能够独立正常使用;又能保证各行及时报送各自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
(三)建立征信业运行系统。为实现个人信用征信工作准确、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系统。具体为:由央行牵头,有关部门参与,各金融机构应相应建立个人征信运行系统,并实现各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和传输,在法律规定和系统软硬件锁定的范围内,对征信公司生产所需数据资源进行采集、检索和处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来源丰富的信用信息。
(四)采用政府推动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在征信业的组织管理方面,要借鉴西方征信制度发展的经验。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不现实的,需要依靠强大的行政推动力来打破对信用数据的垄断。采取以政府主导,央行管理,以会员制为核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模式组建我国个人信用中介机构,按市场经济的机制运作。在个人征信数据库建设方面,对掌握在国家有关部门或国有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手里的公共数据的采集目前不宜靠市场竞争,而是应让有资格的业内公司合法地取得。而其他征信数据的采集,尤其是对数据的整合、加工,征信产品的营销模式,才应该是征信行业实行有偿服务的项目。
(五)加强个人征信体系管理监督。央行是全国征信业的管理监督部门,目前职能作用发挥有限,建议拓宽央行个人征信业管理职能,明确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强对个人征信业管理监督,具体为:对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有关部门和单位以法定途径和方式将个人征信数据以商业化或义务的形式向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开放;规范信用资料的公开、合法、正当的收集与使用;加强信用行业管理,监督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使其合理、合法地利用和传播征信数据。
(六)建立个人征信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个人信用管理行业组织或民间机构。我国可按不同的业务范围或专业领域组建个人信用行业协会,其主要职责是开展个人信用管理与应用研究,提出立法建议或接受委托研究立法,提出有关个人信用管理法律草案;制订行业规划和从业标准以及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协调行业与政府及各方面的关系;加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进行国际交流活动等。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商品交易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除了物美价廉的经营手段之外,必要的销售手段显得十分重要。商业信用(赊销)成为企业吸引顾客、扩大销量、提高企业商品市场的占有率、降低存货风险的主要销售手段。但商业信用的使用不可避免的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信用风险,尤其在市场环境相对疲软的情况下,过多的商业信用加大了企业产生呆滞账的风险,侵蚀企业的经营利润,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一、我国当前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应收账款金额大、账龄长,且长期居高不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并引起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是导致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多侧重于事后控制,企业只有在形成坏账后才对坏账予以处理,使得企业处于被动的局面,导致应收账款管理缺乏效率,无法达到应收账款管理控制的目标。
(一)应收账款管理事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首先,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额,增加销售量,由于没有设置严格的客户资信审查制度,在发生赊销行为时往往忽视对客户资信状况的审查,导致应收账款难以按时收回,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其次,很多企业没有实现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与岗位替换,给企业相关人员提供了舞弊的机会,对应收账款管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应收账款管理事中及事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赊销业务的授权审批机制不规范,导致赊销授权不明确,一般销售人员就有很大的赊销权限。增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2)企业应收账款合同的管理存在漏洞。企业赊销合同明确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受到法律保护。企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控制经营风险。但有些企业不重视合同的签订和管理,忽视了法律的作用,导致企业呆滞账的产生;(3)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企业自身内部审计部门不健全,审计部门不能正常发挥其监督作用;(4)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测评和分析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定期数据分析及跟踪处理。大多数企业未能及时准确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导致应收账款风险增大;(5)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多数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降低了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客户的资信状况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运用内部控制加强应收账款事前控制
1、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收账政策三个方面。
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依据,如果企业制定的信用标准较为严格,在减少坏账损失的同时,企业的产品销量可能会减少;相反,如果企业制定的信用标准较为宽松,那么企业的产品销量会增加,但很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也增加。因此,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同时考虑三个因素:(1)企业要考虑自身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用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赊销;(2)企业要考虑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在行业市场竞争中如果竞争对手很强企业就必须采取比竞争对手低的信用标准来吸引客户;(3)企业要考虑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在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优惠之前必须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当客户面临不利的经济环境时企业应谨慎确定对客户商业信用标准。
企业在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前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会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增加企业销售额,但同时给企业带来风险。相反,较为严格的信用条件,虽然减少了持有应收账款相关的成本和风险,但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赊销规模,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积极的收账政策,可以为企业减少应收账款占用额及坏账损失,但会导致收账成本的增加。消极的收账政策,可以减少企业的收账费用,但是会增加企业应收账款占用额和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状况和市场经济环境设计收账策略,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
2、建立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在赊销前要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五个方面,可以通过客户财务报表和有关信用核查报告获得。财务报表是取得客户信用分析资料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计算并分析能反映客户的资产流动性和付款能力的比率等指标,从而评价企业能力、资本和条件的情况。信用评级报告或国家有关机构核查报告,企业可以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取信息,也可向客户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等咨询了解该客户的资金注册情况,生产经营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销货与盈利能力,税金缴纳情况等来评价企业的品德和资信。通过上述信息认真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后,企业应对客户的信用情况做出判断并建立客户档案,并确定每一客户的信用等级。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如信用额度、回款期限、折扣标准以及违约情况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另外,信用等级并非一成不变,企业还应当定期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于能与客户的最新变化保持一致。
3、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在财务上,企业要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赊销商品的明细管理,详细序时地记载赊销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对于销售与收款活动的不相容职务分离,企业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全过程。首先,应将赊销、审计和审批三个关键控制点分离,销售部门只有经过内部相关部门的审计,按赊销管理权限报有关管理层审批后,方可对外赊销;其次,对赊销工作做进一步分工,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第三,建立应收账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应收账款业务的人员进行岗位轮换。
4、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体系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涉及主管领导、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不同层次的组织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责任不同,需要予以明确,限定各部门的权限与作用。企业应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信用报告会议,建立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信息及时沟通,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将信用风险减至最低。主管领导负责领导协调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各部门应及时向其报告工作情况。信用部门负责制订企业信用政策,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与专业的律师机构以及信用评估机构合作,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销售部门负责提供客户资信资料,执行批准的信用政策,追要赊销款项。财务部门要做好基础记录工作,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报告制度,形成定期与不定期对账制度。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评价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履行审计职能,追查异常情况,对董事会负责。
(二)运用内部控制加强应收账款事中控制
1、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审批制度和赊销责任制
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制度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环节。首先,赊销申报制度要求企业编制一份“四联赊销单”,四联分别由经手人、客户、资信管理部门、责任人保管,并定期进行检查,杜绝挪用和截留货款;其次,企业要严格执行商品交易过程的签发制度,“四联赊销单”的其中一联要作为会计凭证附件附在增值税发票记账联后,以备审核查证。
企业应建立“谁经手,谁负责”的赊销责任制。规定对某一家赊销企业在某个时段的赊销业务应由经办人员负责,而且应指出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公司经手人员应从其收入中按一定比例予以补偿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同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纳入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中,这样销售人员对赊销的对象选择权限的运用就极为慎重,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重销售轻回收的倾向。同时,对赊销的权限进行监督,赊销或信用部门有权决定赊销的对象及数量,但决定必须建立在对信用资料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且其权力属于全部门,个人的权利不能凌驾于集体之上。
2、完善合同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非现金供货业务,签署必要的销售合同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赊销合同的签订应使用统一的合同范本,并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首先,应审查合同双方签约者是否都是有权签订销售合同的法人代表,如由别人代签合同,必须获取有效的委托书或授权委托证明,才能根据授权范围以委托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其次,应审查销售合同条款,主要是合同标的是否正确,价格是否合理,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再次,应审查赊销合同履行,主要是判断双方履行合同的能力;最后,企业要保证合同的要素齐全且符合法律规定,合同的传递、保管必须有明确的程序,合同的执行跟踪和检查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3、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监督
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信用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监督中职责权限,规范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审查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流程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执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异常应收账款现象;审查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坏账确认标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审查应收账款项目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审查是否建立定期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催收货款的制度。内部审计定期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并上报企业主要负责人。
(三)运用内部控制加强应收账款事后控制
1、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理,使得应收账款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果不佳,因此企业应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首先是要对客户的资金规模大小、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其次是要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影响到双方合作关系一些重大变化或者是违纪违规的行为进行重点调查;第三是要随时的对客户信用变化有所掌握,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相应的对销售方案进行调整。
2、实施应收账款的分类管理
企业应结合自身赊销业务特点,在对客户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按应收账款的账龄、客户所在地域或客户与企业业务关系时间长短等方式,将应收账款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和程序。比如,某些客户将赊销货款看成是一笔无息或低息贷款,往往会想尽办法延长付款时间,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这类应收账款可定为A类应收账款,应重点管理;因资金暂时周转不灵,以资产抵押或担保赊销产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可定为B类应收账款,这类应收帐款到期时,企业可依据合同收款或拍卖抵押物,安全性较好,只要进行日常管理;由于销售产品和收款时间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可定为C类应收账款,这类应收账款是时间差造成的,通常客户收到货物后会很快付款,安全性很好,只要简单管理。
3、进行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财务部门应编制账龄分析表定期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回收情况等进行分析,同时编制一定期间的经营赊销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对于还处于信用期限内的应收账款。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应及时跟进,与客户加强沟通。在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的同时尽早排除可能导致货款拖欠的隐患,提高应收账款拖欠的回收率。对于超过了信用期的应收账款。企业要先检查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缺陷,然后对违约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重新评价。对于恶意拖欠的客户应当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如果催收无效,则可向法院进行。
4、注重应收账款风险程度分析
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企业特点,建立完善的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识别并控制企业应收账款内外环境风险。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规范赊销业务,避免坏账损失,求得利润最大化。因此,对企业来说,首先要确定应收账款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坏账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成本增加风险等直接风险;主营业务收入减少风险、负债筹资风险和决策失误风险等间接风险。企业一旦确定风险,就要对其进行分析,使企业管理者能准确制定应对风险的计划。分析的过程包括判断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估风险的重大程度以及计划采取的管理行动。同时,企业管理者可以参考以前年度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国内的经济政治环境,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做出合理评估。
5、强化坏账管理
企业对于可能成为坏帐的应收账款,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并按照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对确定发生的各项坏账,应当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作出会计处理。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坏账核销要有完整的程序和凭证。坏账的核销要有依据,对于永久性坏账的核销要有客观的媒体报道,如债务人的死亡或破产。企业核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当及时入账,防止形成账外款。对于估计的长期无法收回的坏账核销后,应专门登记并仍然要派专人负责进行催收定期核对避免贪污行为的发生。
三、结论
总之,应收账款是企业资金链上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不良的市场环境和客户信用状况所致,然而究其根本在于企业自身管理上存在缺陷。因此,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
企业在关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同时,更要保证其执行有效。实践表明,制度完善,管理良好,措施得当的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较小,坏账损失较少;反之,则应收账款风险较大,坏账损失较多。同时,企业应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应收账款,加大收款力度,加速货款回笼,确保已实现的收入及时足额流入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研究,2012(9):49-52.
[2]张国明,李存英.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11(12):60-62.
[3]郭建华.企业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J].会计之友,2011(3):64-65.
[4]卢霞.风险导向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2010(11):101-103.
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
国家赋予湖南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历史使命,旨在通过“两型社会”建设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长株潭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的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具体目标是把长株潭打造成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引领全省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必须看到,我们是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的条件下,提前开始“两型社会”建设,这决定着我们面临“两型社会”建设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加速资本积累,满足建设资金需求。“两型社会”建设所涵盖的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巨量资金支持,加快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基础。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金融功能发挥的效率越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越快。
(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引导资金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金融最基本的功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通过调整金融政策、创新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环保风险小、盈利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或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革新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及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发挥市场定价功能,降低交易成本。“两型社会”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现有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战略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单纯的行政手段有使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纯粹的法律手段可能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因此需要综合运用经济金融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以减少“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交易摩擦,特别是利用现代金融市场及其定价技术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帕累托最优。
(四)协整社会利益诉求,激发核心动力。金融业在“两型”框架内开展业务,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提高自身的声誉,有效规避环境风险、社会风险、政策风险,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主动强化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超越仅仅注重财务指标的传统理念,把“两型社会”对社会、经济、自然和人文环境三方面目标的追求统一在金融业自身发展战略中,并通过金融服务将“两型社会”的理念传导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引导各方利益主体形成共识,最终达到协整社会各方利益诉求。激发建设“两型社会”动力的效果。
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约束
近年来,湖南金融业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明显,从2003--2007年,三市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5.4%,比全省平均水平快3.3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比重提高了6.1个百分点。但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多方因素制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约束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总量较小,融资能力弱,难以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城市交通体系建设、产业投资、污染治理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8年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需新增投资1.5万亿元。从现实情况来看,7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由此测算需银行部门融资1.05万亿元。以近五年长株潭三市15.4%的贷款年均增速计算,今后8年可实现银行贷款融资7557亿元,还存在近3000亿元的银行贷款缺口。这需要银行、证券、保险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加以解决。然而,现实情况是全省金融总量偏小,融资能力不够。从占全国的份额来看,2007年末全省存、贷余额、上市公司总市值、保费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1%和2.9%,分别比全省GDP占比低1.4、1.5、2.7和0.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与全省基本相当的福建省、湖北省,其金融发育程度明显高于我省。
(二)金融结构欠合理,金融资源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效率不高
一是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银行业。2007年末,全省银行机构总资产11051亿元,其中法人机构资产为2541亿元,而省内泰阳、财富、湘财3家法人证券公司总资产仅为309.8亿元,目前全省没有1家法人保险公司。金融资源过于集中银行,既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发挥各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功能,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支持“两型社会”建设。
二是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不强。从银行体系内部组织结构看,目前全省仅有一家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数量也比较少,国有商业银行占了存贷款市场的半壁江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虽然数量较多,占全省存、贷款比重的22.8%和21.2%,但相比省内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服务功能不强,管理较为薄弱,对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没有形成特色和优势。
三是贷款结构不合理。2007年末全省5000万元以上贷款大客户中,矿产采选业、造纸、钢铁、电力、化工等“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达1049亿元,占35.7%。这与长株潭试验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产生矛盾,信贷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任务十分艰巨。
(三)金融资产质量、效益较差,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后劲欠足
2007年末,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6.2%,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35.3%,比全国高12.3个百分点;全省银行机构实现账面盈利107.6亿元,在全国排第16位(存贷款余额排第14位)。省内3家证券公司实现经营收入51.5亿元,主要来源经纪业务,仅占全国总量的1.92%;投行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更小。29家省级保险分公司总资产仅415.5亿元,平均每家不到15亿元;经营总体亏损,其中产险公司亏损6.5亿元,寿险公司亏损16.9亿元。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较差、经营效益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自我发展后
劲不足,支持“两型社会”建设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受到制约。而且银行业金融机构因资产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总行向其授权授信。
(四)现行金融管理体制不能有效提供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
从授权授信管理看,出于金融防范风险的考虑,当前各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从上而下层层授权授信管理。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巨大,远远超出了市级、省级金融机构的审批权限,需要层层上报审批。由于各上级行、总行存在信息不对称、审批时效等因素制约,上、下级行之间沟通协调难度较大,部分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可能难以得到满足。据调查,目前株洲、湘潭等市级金融机构公司业务贷款审批权限基本上收到省分行。
从“绿色金融”管理看,当前省内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管理的专门人才、机构及制度,也未推出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的可操作性不强。同时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性有待完善,金融机构还不能提供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没有真正做到数据共享。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
从金融监管体制看,目前金融监管政策对金融创新管制较多,一项金融创新往往需要多个监管部门审批,影响金融创新的成本和时效。同时,全国大一统的监管政策和金融调控政策难以满足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创新需求。
(五)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金融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机制将进一步完善,金融资源配置将更多地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近年来,全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信用体系建设的“湖南模式”受到国务院肯定。但由于基础较差,当前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整体上仍不尽人意。少数有市(州)政府背景的企业逃废债务,形成银行不良资产拉低了当地的信用等级;金融债权维护依然较难,2007年全省金融胜诉案件执行率仅30.7%。
总体来看,金融业的现状与“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金融整体功能较弱,不能有效满足“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金融服务两型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任重道远。
金融支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
总体思路是: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借鉴先进经验,化解现实约束,加快发展壮大,以增强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整体功能为目标,以创新管理模式、金融产品、服务方式为途径,以健全融资平台、加大有效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为重点,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努力扩大融资总量,满足新型城市群发展资金需求
抓住“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把金融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使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力争5年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其中长株潭三市要争取达到7%,努力满足“两型社会”建设的大量资金需求。
1 拓宽融资渠道。拓展贷款方式。积极运用银团贷款、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委托贷款、总行直货等多种方式扩大贷款的规模,加大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丰富融资品种。支持优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债,拓宽企业资金来源,争取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来筹措资金,支持信托投资公司通过集合资金信托贷款等开展业务。扩大股权融资。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重点培育和推介一批优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已上市企业再融资,加大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保荐、承销服务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积极发挥其在促进创业投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的作用。
2 搞活区域金融市场。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湖南省产权交易所功能,推动非证券化股权交易,吸引更多资金来长株潭城市群开展股权投资。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创造条件,推动稻谷、生猪、有色金属等大宗产品期货交易,争取在全省设立更多的大宗产品期货交割库。积极拓展保险市场。保险业金融机构尤其是要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推出污染治理险、巨灾险、创业险等新的保险品种,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提高保险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3 增强地方金融实力。推动金融改革和机构重组,以长沙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支持民营资本试办股份制中小银行和参股金融机构,探索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湖南省财信控股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发展,推动设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与扶持:充分发挥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小额贷款功能,鼓励和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稳妥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1 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优化配置信贷增量。金融机构根据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新型工业化,突出支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技术研发等服务业,支持包括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文化、旅游产业等优势龙头企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循环经济园区等重点项目。根据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特点,把支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扩大消费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 坚持“绿色信贷”标准,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按照“绿色信贷”的要求,建立指导目录和环评风险等级标准,加强对信贷项目的环保审核,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压缩限制性产业、重点污染企业的贷款,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对于发展潜力较大且通过技术改造能够实现环保达标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节能减排。促使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现有钢铁、有色、化工以及陶瓷、烟草、花炮等传统产业向节能降耗、高附加值发展模式转变。积极探索长株潭城市群循环
经济区域的特殊金融政策或产品,大力支持清水塘、竹埠港等重点工业污染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实现清洁生产。
(三)大力发展弱势金融,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银行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信贷营销、风险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中小企业贷款标准,适当扩大基层行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做实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降低担保收费、完善担保制度,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贴息制度,尝试推出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通过中小板、创业板,推介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小巨人”。
完善农村金融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端正经营理念,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开发适合“三农”发展的信贷产品。
(四)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两型社会”的功能
1 创新金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适应“两型社会”要求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业务发展机制,在业务创新、贷款额度、项目审批等方面把三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和管理,争取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授权授信上把长株潭三市视为同城,达到在整体上提高授信等级、扩大授信权限和授信额度的目的。
2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开办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货权质押、保理、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融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3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深化湖南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推动试点成果运用。完善支付清算体系,搭建满足全省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结算平台。积极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公务卡业务,统一长株潭三市银联卡跨城办理业务收费标准,实现金融同城。创新外汇服务,全面推行结售汇业务准入网上备案,大力推广“自动核销”和“远程核销”管理方式,推动外汇管理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改进资本项目核准管理流程等,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五)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始终抓住征信管理这个重点。一是继续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完善“三库一网一平台”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重点归集税务、环保、质量、节能等信息,丰富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并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二是努力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动态数据更新机制,努力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步建立小企业信用评分机制,探索小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的路子;积极探索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推进企业应收账款保理、质押贷款等融资发展。三是大力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企业应收账款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务机制,依托征信系统,助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企业信用交易发展,促进企业直接融资。四是努力推动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征信系统逐步向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管理咨询、商账追收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加载服务,降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息搜集成本,支撑信用服务业的发展,为企业信用评级向市场化发展创造条件。五是大力推广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在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经济活动和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六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城市,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信用环境进行评估,促进城市信用环境的不断完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形成“资金洼地”效应。
政策建议
1 抓紧研究搭建新型融资平台。(1)将政府能够产生足够现金流、有稳定收益、符合有关条件的优质资产进行组合,作为融资平台的资产池,积极创造条件发行市政债券。(2)扶持盈利能力强、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发行中期票据。(3)引进民营资本或国际投资者,组建股权投资基金,进行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4)参照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信贷快车”的做法,在对长株潭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银行对符合条件、信用良好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政府对获得信用贷款并按期还本付息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同时给予银行风险补贴、探索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2 建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接平台。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搭建协调沟通平台,宣传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优质项目、重点工程和金融创新产品,让银行、企业在沟通对接中更好地实现双向选择和互利双赢。政府有关部门在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吸收金融机构的意见,实现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对接。
3 加强资源环保信息的披露。建议政府推动有关部门加强资源、环保信息的披露,统一不同级政府的环保标准或要求,提高企业资源环境违法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完整、准确、有效的节能减排信息。
中国网上书店能成功借鉴“亚马逊”模式吗?
1995年,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下文简称“亚马逊”)成立,在短短10年间便迅速成长为全球500强企业,不但开创了图书销售模式的历史新纪元,也带动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自1997年开始探索网上图书之路,到目前,网上书店已经初具规模。但要借鉴亚马逊的成功模式,得先了解中美网上书店所处的外部环境差异,才能躲开运作“瓶颈”的困扰。
国内网上书店的经营现状
中国政府从1997年开始注重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建立了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委员会和电子商务协会,部分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国税“三免三减”政策。目前中国网上书店的现状如何呢?
像当当、卓越和旌旗这样相对比较成功的网上书店的网站界面非常便捷,顾客能方便地找到想要的商品,并且可以看到书评、销售排行等信息,能够很好地保持客户满意度。大部分传统书店的网上店以及出版社的网上店的网站缺少书评,且链接设置不合理。
中国目前网上书店主要通过自建物流系统和物流外包两种方式完成。除了北京、上海等顾客集中的地方之外,比较偏远的地方主要靠外包完成。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人工自行车送货成为可能。库存方面,尽力只保留畅销书的库存。
中国专门网上书店的价格折扣从3折到8折都有,而且可免费送货;而出版社网上店即使有折扣,折扣率也较低,而且大多不能免费送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上书店的图书基本都是按照定价出售,且北京四环以内送货加收6元运费。
中国网上书店提供的图书种类较少,也销售其他商品,当当网提供书籍30多万种,音像10万多种,北京图书大厦提供16万种图书,而卓越网只提供5000种精选商品。出版社网上书店基本以本社出版图书为主。专业网上书店除了图书之外,也努力拓展其他商品领域的业务。
虽然物流和结算因为受到中国的物流产业、社会信用以及网上银行发展状况的限制而难于突破,但是中国网上书店一直在尝试运用中国特有的优势开创特色经营方式。
中国大部分网上书店都提供货到付款业务,一般货到付款业务范围限制在有配送中心的城市,而边远地区仍然需要通过邮局和银行两种渠道办理,例如99网上书城、博弈书坊等。货到付款的方式能够避免在线支付的繁琐手续,同时能够让顾客无商家信用之忧。
中国虽然物流业不够发达,但是劳动力价格低廉,大多数网上书店都雇用了一批以自行车为工具上门送货的工人。中国网上书店的免费起送金额门槛也很低,例如华夏风采图书网在北京提供免费送货,没有地区限制;而e国网上商城在北京四环以内提供48小时免费送货;当当网上书店的免费送货标准为购物金额满200元。
像以前的卓越网,从创业以来一直定位于精品模式,经营销量大的商品,其品种维持在5000种,但是通过挑选品种,关注畅销书,做到批量销售。同时还同厂家合作,定制商品,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增加了盈利空间,成就了一大特色经营。
虽然中国网上书店在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并且有些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目前中国网上书店的发展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借鉴亚马逊模式遭遇“瓶颈”困扰
中国网上书店要想成功借鉴亚马逊模式,会遇到哪些难题?
影响网上书店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产业政策、物流产业、互联网普及程度、社会信用以及网上银行发展状况,他们同网上书店的运营以及顾客数量息息相关。
首先,中美物流产业发达程度相差悬殊。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逐步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航海等运输市场的管制,目前不仅拥有发达的邮政系统,还拥有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他们不仅解决客户的运输问题,还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近几年中国物流产业也有一定发展,但是尚无覆盖全国的现代物流公司。中国拥有两类物流企业,一类是以中国邮政为代表的企业,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实力雄厚且具有垄断权,缺点是机构臃肿,运营模式缺乏灵活性,成本高。现代物流公司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公司,他们往往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业务多元化、规模小等特点,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
美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高于中国。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5月美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63亿,约占美国总人口数量的55.3%;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0.988亿,占中国人口的7.72%。 互联网用户在总人口中的普及率仅是美国的七分之一。
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发达的信用管理行业,而中国的社会信用水平不容乐观。美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较早,有一部直接规范信用行业的基本法,另外美国非常注重诚信,并且对不诚信行为进行处罚。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社会上信用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虚假广告、社会欺诈事件层出不穷。
美国网上银行系统非常发达,在美国,不但主要的传统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而且美国还有专门的网上银行。据美国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机构统计,截至2004年11月,44%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了某种网上银行服务,比2002年增长了47%。据艾瑞市场咨询和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网调查,2004年末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16.9%是网上银行用户,5.1%将网络银行作为常用的网络服务之一,但半数以上用户对目前的网络银行服务不满意。
这些差距成为中国书店借鉴亚马逊模式难以逾越的鸿沟。
中国网上书店可以在网站界面、价格、推广、商品等几个方面缩小同亚马逊的差距,例如优化经营流程、给予顾客足够的折扣、通过其他网站推广自己、提供丰富的商品等。
但在物流和结算方面难以借鉴。
物流方面,亚马逊主要采用物流外包的方式运输,并按照商品分类建立配送中心,在接到订单之后从出版商拿货并直接送往邮局(畅销书例外,有库存)。受到物流产业发展状况以及较高邮政费率的限制,中国网上书店不能实现低成本的全国性物流外包和零库存运营。结算方面,亚马逊采用多种结算方式,包括信用卡、借记卡、支票以及货到付款等,由于美国信用卡制度非常发达,网上信用卡结算最为常用。中国比较专业的网上书店也能为顾客提供多种付款方式,包括邮局汇款、银行电汇、储蓄卡汇款、在线支付(手机和银行卡)以及货到付款等。由于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邮局、银行网上支付业务处理速度的限制,网上结算程序比较繁琐,耗时较长。
因此,物流和结算是中国网上书店借鉴亚马逊之“拿来主义”所遭遇的瓶颈,这些“瓶颈”难以依靠自身努力去突破。
调整经营模式市场前景看好
虽然在短期内无法突破物流和结算这两个“瓶颈”,但是中国网上书店仍具发展潜力。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看,由于中国物流市场已经对外开放,支撑中国网上书店的物流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一些国际物流公司如FEDEX和UPS等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中国本土物流公司也将在竞争中得到优化。
从内在潜质来看,中国网上书店能够在借鉴亚马逊模式的同时进行创新,利用中国特有的优势来克服不利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的“自行车送货”和“货到付款”,就是中国网上书店的成功创新。
关键词:工商管理;职能分析;管理制度;原则
随着工商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商管理工作的范围也得到了高度地明确。而且企业在职能上和制度上都得到了完善。随着经济的高效发展,工商管理职能范围也在不断增加,工商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工作人员只有分析工商管理的现状,对职能的范围和特点进行了解,才能够促进工商管理工作进行的高效性。
1工商管理概述
对于工商管理来说,工作的内容比较复杂,必要性也相对比较突出。具体来说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1工商管理的内容。从工商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主要的支撑理论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营销学等等在其中,同时要需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控制和掌握。工商管理从根本上就是对市场进行掌握和调节,完善市场秩序。
1.2工商管理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复杂性相对较高,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监管方面的内容。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对市场监督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高效地提升工商管理总体水平。可见,发挥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工商管理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管理人才、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
2.1工商管理人才的专业性还有待完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建立在知识结构以及科学消费观念的基础上,现如今我国的工商管理人员由于文化差异比较大,一些管理理念还有待完善。对于中国现有的经济水平来说,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商管理的整体质量。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不仅要抓理论,还需要抓管理,因此,培养专业的工商管理人员意义重大。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考核方式也缺乏多样化,最终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2.2工商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工商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整个管理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严重地影响到市场经济的调节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宏观指挥作用。但是从现如今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制度上看,有些地区还无法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出现管理制度滞后的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愿意那就是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过于广泛,很多单位的制度不够健全。另外,监督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得具体的工作无法直接进行开展,严重地影响到工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3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作用也得到了高效地发挥。而且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工作人员对薄弱环节的管理还不够重视。从现如今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上看,区域性的市场经济已经被分割成不同的形式。管理合力很难形成。另外,地方保护主义的势头也直接影响到管理体制,因此,工商管理力度还处于一种相对薄弱的状态。
2.4工商管理执法不到位。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至关重要,不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是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科学进行的推动力。工商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地按照法律法律法规来进行,进而发挥管理职能的优势作用。但是由于工商管理部门职能的复杂性比较突出,而且执法手段逐渐被弱化,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错误意识,都加大了工商管理工作的难度。
3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原则
工商管理部门的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政策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应的原则。
3.1从企业的实际着手。企业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必然要进行改革,当然也就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各个方面,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为其协调工作,能办的尽快办,不拖欠,不推迟,不能办的、超出自己职能范围的要给与详细的解释,对企业不要讲空话,不做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更不要作任何承诺,在对企业改革上,加大扶持力度,切切实实做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2严格按照法律行使职能。首先各执法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宣传法律法规,让企业自觉地去遵守法律,时时做到防范与未然,出现问题一定要追究责任,问题过后一定要反思总结。对正当权利要给与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改革和执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要回避,更不要推卸,也不能总按照老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种矛盾的特性,要敢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寻求解决矛盾的最优方法。
4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
4.1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工商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里说的正确的管理意识不止包括管理的能力,还包括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改善管理服务的态度,在认真贯彻国家工商管理规定的同时,要树立起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4.2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三方面的工作就是指:对市场主体的准人资格,对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要从培育和扶持的角度出发,不能只是机械地抠条款;对市场行为的监管,运用职能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不断促进企业有序且健康的发展;对市场竞争、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于市场竞争中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保护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权益,以达到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目的。
4.3严格按照工商管理原则行使管理职能。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时要严格按照这两点原则进行管理工作。首先是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切实地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要加大工商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让企业能够自觉的遵守规定,对于没有遵守规定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以达到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
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下工商管理的职能要求。因此,在工商管理领域的后续发展中,要大力实施新时期下工商管理的职能,促进工商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浅谈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知识经济,2012(2).
[2]李邦熹.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2(2).
[3]李建勋,李随成,张永进,郭建华.试析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创新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4]刘恩斌.工商行政管理督查工作问题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5).
一、 中国当代社会的信用危机
1. 中国当代社会面临的信用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政府官员,都越来越多地走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空间,经商的人也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际之间的丰富交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乃至个人与政府、组织与政府、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交易和交往都更为频繁,交往范围更大。随着交通、通讯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无限”可能的交往时代,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密切”——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但是,表面上“无限”的交往频度背后是人们非常“有限”的交往深度,人们在交往日益“密切”的同时却似乎永远地丧失了交往的“亲密”。人们发现,彼此之间越来越难以建立信任了,哪怕曾经是两小无猜、亲知近邻。“杀熟”这一名词所昭示的,是人们不再珍视信用。地球“村”没有乡村里温馨宁静中的朴实与坦诚,没有乡村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信任;相反,现在的乡村却日益沾染了城市之风,农民也开始用自己的信用换钱而最终在几年间毁了几千年积累下的美德。信用,真如当年鲁迅所说的,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1]。
对此,许多人深感忧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背后依然涌动着暗流:我们正在面临着巨大的“信用危机”。[2]人们看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过渡的特定时期,……诚实信用的传统道德受到冲击,短期行为以及不讲信用大行其道。……从产品信用到市场信用,以至于整个社会信用存在全面短缺”[3]。这导致“当下我们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陷入了一种怪圈:一方面各种市场法制规则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部分市场主体个人信用沦丧”[4]。人们在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同时,自己的行为却又充满了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的色彩。更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信用不足”。林毅夫教授指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刚刚出现,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更为落后,造成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商业信用传统也大大削弱。”[5]
更让人们忧虑的是,信用危机带来的现实影响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遍地,企业之间三角债、银行呆坏帐、信用卡诈骗、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造成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感,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同时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及各种诈骗活动也大量增加,失信泛滥进而降低社会道德水平”[5]。信用危机“反映在经济领域就是,加大了交易风险和成本,阻碍了市场主体间的正常经济交往,压抑了资本的活跃程度。反映在社会层面就是扭曲了社会评价体系,品行信用恶劣者无论从社会评价上还是经济上都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反倒是只要有钱便成为人人景仰的英雄。”[4]。信用的丧失也影响到了国际贸易,在西部大开发中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西部各省、区政府引资的热情不能说不高,出台的引资文件不能说不优惠,但目前引资的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理想。……国内外资本没有滚滚流入商机巨大的西部地区市场”,重要的原因是西部的政府和企业还缺少良好的信用。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撤回投资“不是大陆没有市场,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商业信用和商业道德太差,应收账款收不回来”[6]。而我们知道,如果人们之间没有信用,企业没有信用,甚至政府也不讲信用,那么交往、交易以及其他正常的社会生活都将难以进行。因而有人认为:“如果任这种信用沦丧的局面持续发展下去,不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将变得遥不可及,而且还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滑坡,从而使依法治国失去最根本的道德支持。”[4]
2. 理解信用危机的社会科学方法
面对着日益严重的“信用危机”,人们在寻求着解救之道,如建立信用数据库、信用中介、信用排行榜等等。但是,治病必须先诊病,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必须思考的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中会出现“信用危机”?根本性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人们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信用制度的建立、道德的约束、政府的管制和法律的规范之上,那么这些措施会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帮助吗?如果不能,应对“信用危机”的基础条件究竟何在?
在有关“信用危机”成因和解决之道的理解上,大致说来有两种基本的态度:一种是道德哲学的[7],一种是社会科学的。人们通常采取的是道德哲学的态度,得出的答案是,“守信”是一种美德,因此背信违约的人都是道德败坏;或者换一种表达,是认识上的错误或者观念上的落后。[8]但是,这样的回答其实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为什么“缺德”和为什么“失信”在很多时候不过是表里之别,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9]我们常常把一些不守信用的行为称为没有道德。但把信用归结为一个道德问题并不能使我们获得更深入的认识,除了由此引发出的“道德义愤”和相应的意识形态批判以及借以展现的社会良心,我们无法从这一进路获得更多的启示,更不要说是解决的办法。把问题归结为道德败坏也就意味着终结思考。要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选择另外一条进路。
我们或许都曾经向别人发誓诸如从今天早起床一个小时之类的事,但是我们似乎都在随后的日子里背弃了自己的诺言,铮铮誓言总会被起床时的困倦之苦所压倒。这个事实似乎表明,我们总是从衡量“当下”的、可以确知的快乐和痛苦——或者用经济学的术语成本和收益——出发来选择行动。如果我们向别人承诺早起床而没有履行,而对方也很看重这个承诺,比如他是你的老板,那么即使是这样轻微的“违约”行为也会被认为是“失信”。进一步讲,即使是很少的人履行了诺言,那么他们也不是因为履行诺言本身是一种美德,而是因为看重了早起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如身体健康、学业有成、领导赏识,等等,这和不起床这一与之相反的行为选择在逻辑上是一致的。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是因为履行诺言对人们有利而促使“应当守信”成为原则,而不是“应当守信”这个原则促使了人们履行诺言。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人都希望别人守信而自己不愿意守信的原因,不然为什么要强调“信用”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是否有信用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利弊权衡的问题。换言之,只有在守信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人们才会守信;相反,如果背信比守信更有利可图,那么人们就会背信。这就是经济学和法学上所津津乐道的“有效违约”。而这样一种理解也正是本文所采取的进路。 不过,这样一条进路只是从方向上引导我们把握“信用危机”的一般原因。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即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和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人们都很珍视“信用”,而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这个更为高级的经济形态迈进的时候却反而要面临“信用危机”时,我们还要从不同经济形态的历史语境出发来具体分析。
二、 市场经济对传统信用的摧毁
1. 中国传统经济中的信用制度
中国古代是一个珍视信用的社会,我们历代传下来的古训正表明了这一点:“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等。而这与当时的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中,人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从事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大体类似,都遵守相同的生产和生活的规律,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对此,先生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农业和游牧业和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10]7“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10]21
在这样一个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的“社区”中,人们彼此都是熟人。“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的社会。”[10]22,7而且,这种“熟悉”也是因为相似,“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10]22。
深入的彼此了解是传统信用的根本。以人口定居和熟人社区为特征的小农经济,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坦诚无邪,造就了人们之间的亲密、默契与知根知底。在这样的情况下,信用是根本不用强调就通行的规矩:“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10]10。退一步讲,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有人想要坑蒙拐骗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日常的交往规则也全都是彼此默会的,稍有动作就会被察觉。人们之间太知根知底了,即使“一次两次”骗倒这些憨厚朴实的人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一个人口不怎么流动的地域,“再三再四”就几乎不可能了。
更为重要的是,信用是一个人在熟人社区的生存之本。一旦丧失了信誉,生存本身就岌岌可危了。因为小农经济的定居和熟人的特点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隔绝和束缚。在这样的社区中,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就被完全隔离并监管了起来。因为人们既走不出这个圈子,又每天都在这个圈子的注视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社区的依赖也是格外强烈的,因为即使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但在其他方面也仍然需要群体的帮助。[10]9如果失去了信用从而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那么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遇到诸如水利、安全保卫这类只有群体才能应付的事情,这些人就会遇到严峻的生存危机。我们知道,以上所说的那些需要群体应对的困难在古今都是经常发生的。显然,在小农经济下,信用成了生存最大的保证。
这样的生存境地是给定的,因而守信用也就自然会成为人们的天性。“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需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10]10以至于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下,“信用”根本就不是个会被提出的问题。信用就是道德,就是习惯,就是天性。
在计划经济下,人口定居和熟人社区这两个特点丝毫没有改变。农民不允许进城的政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单位”以及各级党政组织的建立,反而强化了这一特点。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思想高度统一,“忠诚可靠”的成为了人们行为的榜样,“不老实”的“坏分子”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就让有贼心的也没了贼胆。所以这一时期,信用甚至会比小农经济下更好。
2. 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信用制度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越来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人们活动的空间大大拓展,机会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人口在大范围流动起来;人们日益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会,彼此的观念趋于多元,竞争激烈、风险加大、权威削弱,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急剧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个体的行为方式也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逐利”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要目的,人们摆脱了地缘、血缘的束缚,生活自立、选择自主和责任自负成为了现代人的特点,而这些因素对传统信用的冲击无疑是致命的。
首先,人口的流动和关系的陌生,就使得人们之间不可能有很深的了解,不可能建立起小农经济下那样无间的信用。“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凡事事先都)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10]10“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10]10-11费先生的剖析实在是鞭辟入里。传统的信用是扎根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乡土社会中的,有其存在的需求和现实条件;现在“时代不同了”,人口定居和熟人社区一去不复返,传统的信用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现代的人口流动、机会增多、变革加剧和权威削弱以及个体的自立自主都使得现代人受到的束缚和控制变小了。换句话说,人们也具有了打破传统信用的可能。
在今天激烈变革、追名逐利的社会之中,信用越来越不足以保障人们的生存,更别说发展了。“老实人吃亏”、“老实就是傻”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新标准,精明算计成了人们立足社会的根本。正如亚当?斯密所分析的,现代人的自私和理性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激荡中不得不为的生存之道。[11]传统的信用不但不能帮助人们适应时代,甚至往往成为了自设的樊篱。这时,打破传统信用已经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会成为意愿。
现代的社会环境和个体特点使传统的信用不再具有存在的基础,也不再成为人们生存的保障和有利的行为选择,因而也就不再为人们所珍视。我们可以看到,无疑是市场经济与现代化一手促成了这一切的变化。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市场经济在打
破了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以及与之休戚与共的传统信用之后,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新的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现代信用。于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一边是传统信用的瓦解,而另一边却是现代信用的缺失,出现了信用制度的“青黄不接”,信用危机就由此而来。 信用危机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不以我们的好恶和意志为转移,而是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命运”。人们对于传统信用的丧失是非常痛心的,甚至以此来批评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但是,这些批评的道德色彩过于浓重,对于理解问题本身并无补益。如果我们抛开感情因素而冷静地加以分析,我们就会看到,既然打破传统信用是市场经济展开和推行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放弃传统信用,在选择了市场经济后又来批评市场经济毁掉了传统道德就没有丝毫的道理。熊掌与鱼不可得兼,我们要从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就必须承担传统信用衰败的后果。市场经济带来了繁荣多彩的现代社会,但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惮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这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早已经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地被刻画了出来。
因此,我们只有在正视市场经济进程中信用危机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才能找到解决之道。道德的批评和一时的意气最终只能成为我们逃避现实和推卸责任的借口,而于事无补。我们要做的,不应是发牢骚和谈感慨,而应是借助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所提供给我们的分析工具来进行心平气和的思考,寻求应对的良方。
三、 市场在克服信用危机中的基础性作用
1. 信用危机非市场解决机制的困境
面对传统信用危机,呼声最高的是引入政府干预、颁布相关法律和加强道德教育。许多人呼吁:“信用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最起码的基础。”[4]“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注: 这一口号目前颇为流行。参见刘晓辰:《构建诚信责任对市场规范意义重大》,2002年7月15日《中国证券报》;梁庚水:《信用是财富》,2001年8月2日《茂永晚报》;李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理论与探索》2003年第3期;《呼唤信用经济》,2001年12月17日《福建日报》;任保平、钞小静:《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秩序建设的信用制度供给》,《思想战线》2006年第1期。],并且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大力培育社会信用观念和意识”,“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13],以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我国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和信用制度缺失的现象有一个根本的改观,为建设市场经济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奠定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4];促进“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即使用信用的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5];“加强法制建设,要维护法律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和危机中的权威性、严肃性,把社会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14]。
这些观点显然认为,由于市场经济导致了信用危机,必须强化道德教育和由政府与法律加以有力的引导和干预。[15]林毅夫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市场自我规范也有缺陷,比如监理公司有可能对施工队进行过分的干预或者收到施工队的好处而不负责的进行监督管理,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5]
2. 市场对重建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中有人会利用权力寻租,但是政府不会寻租么?难道政府的权力不是更大,不是更有寻租的动力?愿望良好的人们显然虚构了一个公正无私的“理想政府”,并且忽略了市场自身的巨大影响。这个“理想政府”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如此强调政府管制的结果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反而会阻碍市场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林毅夫教授自己也承认,“市场有自我净化功能,可以通过制度的选择和安排来实现”。他举的例子也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家居装修市场,存在着偷工减料、不按标准施工、以次充好等不守信行为。针对这种现象,北京就自发地出现了‘居然家居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工程队,必须遵守它所制定的规范,报价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等,这样就把信用好的施工队和街头‘游击队’区分开,进入这个市场的施工队信誉好,生意好,取得的回报也好,市场的这种安排使守信者得到收益。同时,家装还需要专业信息和专门人才,市场上就出现了专业的监理公司,为业主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考查施工队的操作行为、用料情况等,杜绝了施工队可能的失信行为。”[5]不仅中国的市场机制已经在逐步克服信用危机,西方国家的经验也可供参考。“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专门的信用号码和由专业公司做出的信用报告,以供任何公司、银行和业务对象有偿查询。若个人信用差就有可能被打入黑名册,直接影响到经济生活。”[16]依靠市场自发建立的这些消费者信用报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消费信贷相当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信用制度已经相当成熟。[17]这些例证都说明了林教授强调的市场的“自我净化”能力。
信用的建立需要也只能以市场为基础。面对着这样一个瞬息万变和无限丰富的现代社会,政府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18]同理,人们往往把责任归结为政府,也是走错了路:信用制度建立缓慢的原因不是政府的阻挠或者延误,而是制度本身缺乏支撑的基础,建立起来也是空中楼阁。而市场的完善,是一个公共选择,需要量的积累。[19]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信用制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即使在个人支付活动中,信用付款方式也已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比如在奥地利,信用制度建成已久,奥地利国民对使用信用卡和信贷消费早已习以为常。[20]
要解决信用危机,必须首先认识到市场经济是重塑信用的基本机制,认识到市场本身的基础性作用。那些把信用危机看作市场的阴暗面从而过分强调通过规制和制度建设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是舍本逐末。这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许多人把解救之道放在了政府、法律和道德观念之上,而市场在这个时候成了盲点。市场经济摧毁了传统信用,也必然要依靠市场经济来重塑现代信用。[21]85-88法律只能成为辅助的工具,而道德说教已经根本起不到作用。“要改变信用沦丧的这一现状,简单的呼吁是苍白的,毕竟不讲信用,而轻松获得利益的诱惑胜过任何谆谆教导”[4]。
四、 市场机制下的信用特点及其建立条件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信用制度特点
既然要从市场经济本身来寻求信用危机的解决之道,我们就必须从把握和依照市场的经济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特点着手。前文的分析已经表明,人们是否珍视信用是一种在特定时空内的趋利避害的行为;而市场经济是一种跨地域的大规模经济,它在最大限度上拓展了现代人的生存空间,并使现代人的利害算计成为了生活的首要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的结论是,现代信用的生命力必然不同于小农经济下的传统信用,它必须能够在大的时空格局中成为人们利益的有效保障,否则就没有意义。现代信用的基础不是固定的居民、熟悉的人群、稳定的社区,而是流动的人口、陌生的个体、变动快速的社会。现代信用对于现代个体(包括个人、企业以及某些时候的政府)的最大功用就在于它能够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最大可能的促成这些不断流动的、陌生的、自利的个体间的有效合作。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作为现代的合作机制,其运行的效果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
。[注: 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而与交易成本密切相关的首先是信息问题。市场经济的跨地域性和交易双方陌生性就使得交易所必需的信息很难获得。现在为人们所乐道的国外“信用商品”、“信用消费”就是为了解决交易信息问题而产生的。[23]与信息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交易安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不但跨越的范围广阔,而且标的也往往非常大,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信用本身就是一个安全的信号,可以成为规避风险的指示灯。[23]品牌和商誉正是作为一种现代信用,来标识和保证交易安全。 至少就传递信息和节省交易成本而言,一个有信用的现代个体更有利于促成交易,促进投资和资金流通。因此,实际上现代信用本身就成了非常有价值的无形资本。之所以出现假冒伪劣的行为,恰恰是假冒者要搭现代信用的无形资本这个便车而引发的。近年很多大企业纷纷推出“信息论坛”等类似的大型研讨会,许多学者纷纷对信用问题发表看法,“信用危机”是一个直接原因,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巨大价值。显然,正是在这里,现代信用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合适位置。我们也进一步发现了现代信用与传统信用的一个不同:传统信用,用先生的话来说,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近乎天性的习惯,而现代信用是基于人们理性算计的功利选择。一句话,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信用就是一件商品,虽然是比较特殊的商品。但是,市场经济中哪一件商品不是特殊的呢?
因此,影响现代信用的首先不是所谓“信用制度”的建立以及法律的规制,而是参与交易的个体对信用价格的判断;信用制度能够起作用的前提也并不是因为这个制度本身如何的先进,而是因为这个制度能够把每一个不同个体的信用价格充分和真实的标识出来。换句话说,现代信用的确立首先是人们认识到“信用有价”,它的建立则必须依赖对市场中每个个体的信用“实际定价”。这也就是张五常教授反复提及的弗里德曼的名言:“人的灵魂是可以出售的。……人各有价!”[24]
2. 建立现代信用制度及信用定价的困难
既然信用定价可以解决信用危机,为什么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用危机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呢?其困难在于,从意识到“信用有价”到能够较为便利地对每个个体信用进行定价,这中间的距离仍然是非常大的。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目前炒作得很热的所谓“个人信用制度”、“社会信用制度”、“信用记录与公布制度”以及相应的“信用消费”和现在大力推行的“学生信用贷款”等等,虽然都是很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解决当前信用危机的解决办法,都表明了人们的热切愿望,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每个具体的个体信用进行实际定价的问题。人们期待的那些信用制度短期内都不能帮助定价,反而要以个体信用定价作为运转的基础。
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是,在以信用为基础的分期付款购车、购房这类商业交易中,商家(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经销商)并不认可所谓信用记录和那些信用中介,甚至不完全相信自己以往的信息记录,而都要从头“层层盘查,真可谓‘宁可少贷一千,不能错贷一人’。购房贷款要清查一遍,汽车信贷要清查一遍,反正只要是与信用沾边的事,都要从头再来。”[26]对风险的恐惧是贷款方或担保方设立层层关卡的重要原因。银行、保险公司、经销商都没有错,试想谁愿意将钱借给不知根知底的人?但问题是,这样周而复始的信用“盘查”何时是个尽头?对于一手托三方(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的信用消费,是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的:对小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到国家拉动内需来说,信用消费都是一把难得的“金钥匙”。然而,这把在国外屡试不爽的“金钥匙”缘何带到国内就锈迹斑斑呢?难道中国人都是不讲信用的?波斯纳的目光很敏锐,他看到了“信用消费,是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的”,人们认识到了信用的价值,但是在具体定价过程中,“这把在国外屡试不爽的‘金钥匙’……带到国内就锈迹斑斑”。“主要问题之一就出在政府有关部门上(对个人资料发掘权应该由政府享有)。在老百姓遭遇到信用消费的诸多麻烦手续后,尽快建立信用制度成了长期以来老百姓的一致呼声,然而遗憾的是‘建立信用制度’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耐不住性子的一些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信用评价体系,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致使一些消费者往往在某金融单位信用良好,而在另一金融机构信用为零。购房贷款与汽车信贷也同样遭遇着‘信用割据’的尴尬:购房时信用与购车时的信用依旧‘老死不相往来’。信用的一统已迫在眉睫。”[25]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在如今颇为普遍但也颇为怪异的现象:人们一方面承认信用有价,另一方面,在实际定价中又不得不否定信用的价值。于是周而复始的信用“盘查”这种怪现象的出现就是必然的,因为“个人信用”这种商品刚刚投入市场,市场还要反复的加以估量。这时无论是民间组织、中介机构还是地方或中央政府都无法通过建立几套制度或颁布几部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信用定价最终只能靠市场本身来实现,这同其他商品的定价并无差别。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在这个必定信息不完全、存在交易成本的世界里,市场是定价的最佳系统。
“信用定价”困难除了这个一般性的原因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即信用不但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每个人自己对自己信用的估价很可能同市场对之的定价不等。西方国家常常会出现的信用卡透支欺诈的情况很能说明这一问题。次级贷危机是新近的例证。即使现代信用制度建立起来了,可以很便利地为每个个体定价,由于个体自己认为自己“不值那么多钱”,那么也还会出现信用欺诈的情况。问题的实质在于信用存在双重估价:一是别人对一个人信用的估价;一是这个人自己对自己信用的估价。当代信用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信用商品的外在估价和内在估价不同这一特点。
中国社会当代的“信用危机”不应笼统地归结为“中国人都是不讲信用”甚至大而化之地指向民族素质,而是因为具体的信用定价机制没能及时建立,人们在一时没有办法给每个个体信用进行简便定价的情况下,只能把信用的价格压低,甚至确定为“零”。3.克服现代信用危机和完善信用定价制度的长期性
由于信用定价的上述特点和实践困境,现代信用危机的克服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势必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急功近利的政府干预只能导致欲速则不达,因为信用定价既不是政府所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让人们认识到“信用有价”、“人各有价”也并不全是政府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功劳。我们必须一直坚持的思路是从市场经济本身和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人的特点来理解这个问题。[26]而按照这一思路,最终决定人们行动的只能是每个人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
当然,这并非是说政府和法律不该或者不能起作用。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发生的确在提醒我们注意政府监管和法律规制。我们不能把政府和法律的作用作为基础性作用,市场才是基础。[27]那么,政府和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呢?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抬高一个社会中信用的平均价格。而提高信用平均价格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一个是惩罚背信行为,一个是奖励守信行为,即分别提高背信的成本和守信的收益。一个人不守信付出多少代价,也就意味着这个被背弃的信用价值多少,同样,一个人守信的收益也可以度量信用的价格。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即使是对某一个特殊个体的惩罚或奖励也都意味着在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信用价格进行调节。每个人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提升和降低自己信用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