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粮食加工产业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特别是小麦产能占到全国的1/4强,虽先天具备产地加工等资源优势,但在全国粮食加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河南面粉加工行业的状况并不乐观,转型迫在眉睫。
企业尴尬:生产会赔钱,不生产就会赔掉市场
河南省以小麦加工为主的粮食加工以及食品工业发展迅速,2015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612家。河南省粮食局数据显示,全省小麦粉产量占全国的32%,小麦加工业年加工转化能力、年产量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粮食加工企业的原粮来源一般为自有储备、国有粮食储备和小批量市场收购三种。受小麦价格波动,加上收购资金、仓容不足,面粉企业自储供应一般能维持6个月左右。而国有粮库小麦拍卖价明显高于市场价。2015年度河南省政策性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8元/斤,国有粮库小麦到厂价为1.27元/斤。
“一方面政策性粮食顺价销售受阻,形成高库存;一方面加工企业哄抢商品粮,造成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小麦成本在面粉加工企业总成本中一般占到80%左右,居高不下的小麦价格使企业生产成本急剧增加。”河南省粮食局流通与经济发展处副处长陈晓鹏介绍。
原粮价格多由政策性定价支撑,粮食成品的价格则完全由市场形成。2006年河南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小麦价格从0.68元/斤涨到1.18元/斤,涨幅为73.5%;同期,50斤包装面粉平均价格涨幅为40%。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麸皮曾是企业的赢利点,但受到饲养业下滑和进口替代产品的冲击,麸皮价格已经降到0.35元/斤,而去年这个时候是0.85元/斤。加上春节后小麦价格上涨,企业彻底陷入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下压、成本价格‘地板’抬升挤压的境地。”今麦郎面粉(安阳)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广发说。这个日加工小麦500吨的中型企业如今的开工率只有60%左右。
“现在是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在当前市场大趋势下,没法大规模生产。”熊光发说,只能随行就市,为了不把客户丢掉,即使亏损也要维持住现有客户需求。“生产就会赔钱,不生产就会把市场赔掉。”
行业现状: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专用粉产不足需
扶沟县一家日产50吨的小型面粉厂负责人赵青山向笔者诉苦,2013年前加工普通面粉还能挣到钱,从2014年开始工厂都是处于半停产状态,去年干脆关了。
“短期内这种‘麦强面弱’的格局破解不了,现在企业都在硬撑。”开封市天源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勇说,作为日加工小麦1000吨的大型企业,应对市场的手段除了探寻专用粉开发出路外,只能“硬撑”。
“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是粮食加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陈晓鹏表示,河南小麦粉中销售不畅的普通面粉产量占年小麦实际加工总量的90%以上,而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专用粉、全麦粉、营养强化粉等仅占9%。
对于当前这种情况,河南省面粉加工业银企协作发展促进会会长、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认为,推进粮食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是面粉企业破解发展困局的根本途径。
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从中受益:河南华星粉业集团生产的富硒系列休闲食品深受市场欢迎;河南远征集团、漯河雪健公司从单一面粉产品延伸到鲜湿面、馒头等,走主食产业化的路子,日子过得挺红火。
但转型还存在不少困难,资金是个大问题。受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金融机构纷纷调低对粮食加工企业贷款授信额度。一些企业为了摆脱同质低水平竞争的处境,改变银行短期贷款用途进行升级改造,引发银行做出大面积过激反应,进一步恶化了银企关系。
此外,企业也常陷入“无米之炊”尴尬。熊广发指出,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价格优势难以体现,粮食种植结构无法与市场需求对接,使面粉加工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淖。
出路:去产能、调结构,以专业化、品牌化取胜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产品加工处处长钱学忠认为,面粉行业的去产能要通过鼓励企业实行兼并、整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大型粮油加工企业,自建10万亩弱筋小麦种植基地。“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糕饼加工企业已经陆续采用我们的弱筋面粉替代进口弱筋面粉。”公司销售总监杨智勇说。
新乡市新良粮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一直在走“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化”路线。“市场对专用粉需求潜力巨大,企业要发展不同特色的面粉产品,避免低层次同质化竞争。”公司董事长朱连良说。
“利用当前市场倒逼机制,加快关联企业实质性重组整合,实现企业抱团取暖、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王刚说,要采取差异化竞争,探索出适销对路产品和市场前景好的工艺。
为努力实现职工持续增收、农场持续增效目标,牡丹江管理局积极探索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路径,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稳产能、提品质、强基础、促营销”,在尊重市场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行“增减”模式,今年计划种植水稻424.2万亩,同比增长2.4%;种植大豆30万亩,同比下降46.3%;种植经济作物37.01万亩,同比增长26%。
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调结构势在必行。这个管理局通过增减作物种植面积,把调结构“增”的目标盯在市场行情好的水稻上。今年,这个管理局依托兴凯湖灌区扩能改造配套项目建设,新增旱改水面积10万亩;置换地下水灌溉37万亩,地表水灌溉比例达58.6%,较以往提高18%。好地得种好品种,好品种还得适应市场。牡丹江管理局的农业、商务、粮食以及工业等部门及时分析市场形势,选择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作物品种。今年,管理局将种植优质水稻30万亩,同比增长110%;示范种植有机水稻1.6万亩、有机大豆1000亩、红小豆1000亩、特色大豆2000亩。
调结构在于优,并不在于统。在调结构过程中,牡丹江管理局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在只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块上重点推广了早熟、优质和脱水快的品种,并严格控制、压缩熟期偏晚、脱水慢的品种。
只要对老百姓有益的事,管理局党委便会铆足干劲。今年,这个管理局积极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依托兴垦粮贸有限公司种植红小豆15万亩,同比增长16%;依托农垦卉菊海林甜菊糖有限公司种植甜叶菊3万亩,同比增长25%;依托农副产品营销公司和集贸市场种植白瓜子10万亩,同比增长76%;依托各类经纪人种植元葱6000亩,同比增长10%;依托围城优势种植瓜菜2万亩,同比增长15%;依托新友谊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种植特色大豆(黑豆、双青豆)5万亩,同比增长15.7%。
牡丹江管理局在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过程中,注重依托优势、挖掘潜力、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管理局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生态功能作用不变的前提下,加大森林经营权市场化出租转让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挖掘潜力,促进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广农牧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各类养殖资源。盘活存量,提质增效,重点抓好粮食加工企业达产和升级改造工作,努力使粮食加工综合达产率达到49.2%。拓展增量,用活用好用足周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着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力度大、衍生能力强、税收贡献多、生态环保型项目人驻园区,重点抓好八五五农场60万吨蒸汽压片玉米粕饲料、八五0农场玉米综合精深加工、八五七农场5000吨大米面条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通过建立长期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多种形式的经营联合体11家(新增5家),经营规模达到30万亩,奶牛8700头。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争取并制订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餐饮、物流、家政、旅游、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有效拉动了就业和创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市是粮食主产区,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内容。
1、市耕地面积
市耕地面积1985年为252.46万亩,1994年为245.37万亩,减少7.09万亩,年均减少0.788万亩。1995年、1996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272.37万亩和278.32万亩,分别比1994年多27.0万亩和32.95万亩。2005年为245.98万亩,比1996年减少32.3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59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1996年耕地普查面积比1994年增加的32.95万亩,2005年耕地面积为213.03万亩,比1985年减少39.43万亩,减幅15.62%。
2、市粮食播种面积
1985年2006年,市粮食播种面积22年年均379.06万亩,最多为1998年的413.48万亩,比年均面积增34.42万亩,增幅11.20%;最少为2003年的342.11万亩,比年均面积减36.95万亩,减幅9.95%;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71.37万亩,差幅20.83%。
水稻播种面积。1985年至2006年,市水稻播种面积22年年均305.38万亩,最多为1990年的353.70万亩,比年均面积多48.32万亩,增幅15.82%;最少为2003年的283.77万亩,比年均面积少66.61万亩,减幅21.81%;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114.93万亩,差幅48.55%。
3、市粮食总产
1985年至2006年,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126.94万吨,最高为1999年的144.1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7.16万吨,增幅11.90%;最低为1986年的107.58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9.36万吨,减幅15.25%;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36.52万吨,差幅33.94%。2006年比1985年增20.19万吨,增幅18.42%。
水稻总产。根据市统计年鉴,1985年至2006年,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113.88万吨,最高为1999年的125.22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1.34万吨,增幅9.95%;最低为2003年的100.36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3.52万吨,减幅11.87%;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24.86万吨,差幅24.77%。2006年比1985增0.51万吨,增幅0.48%。
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2006年为例,早稻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40.0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20.0万亩。各种旱杂粮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102.86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60.0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播种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距。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如果扣除虚报面积,2006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4、年早稻情况和晚稻播种情况
根据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年水稻播种244.22万亩,其中双早40.01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中晚稻175.13万亩,双晚39.08万亩,播种旱粮107.22万亩,其中马钤薯15.63万亩,甘茹35.8万亩,大豆27.39万亩,花生12.99万亩,玉米15.41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20.0万亩,中晚稻面积150.0万亩左右,旱粮面积60.0万亩。
二、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情况
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研究的单位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二)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
1、水稻良种复盖率达90%以上,旱粮作物良种复盖率达50%以上。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形成了早稻以佳辐占,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2006年全市推广67.38万亩,平均亩产562.99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年全市落实超级稻81.31万亩,建立了尤溪、沙县、永安、宁化四个省级示范片2.0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2005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被农户广泛采用,烟后稻、菜后稻、瓜后稻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超过60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800公斤。
(三)绿色粮食生产情况
发展“绿色粮食”生产是粮食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我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着力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的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
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2000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绿色食品工作网络建成,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
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2002年起,我市先后引进了一批高产、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稻品种。如从江西引进优质水稻品种“987”,平均亩产400-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常规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我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泰宁、宁化、明溪、建宁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
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我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加强与沿海销区的产销链接,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我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在2006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宁化县与龙岩、泉州、厦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泰宁县与厦门、泉州、福州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
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我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创新经营理念和品牌战略意识,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我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宁化县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
三、市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状况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我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本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品种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米仍是调入的主要品种。基本情况是:2006年我市总人口2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67万人,农业人口152.33万人。全年粮食供给总量162.97万吨,其中地产粮116.25万吨。全年粮食需求总量158.53万吨,粮食消费总量119.50万吨,其中口粮消费64.48万吨,饲料用粮45.45万吨,工业用粮3.63万吨,食品用粮5.6万吨,种子用粮0.34万吨。年初各类存粮49.77万吨,年末为54.18万吨。
(二)粮食储备状况。以2006年为例,一是为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全市地方储备规模共计57000吨(市级21000吨,县级36000吨)全部落实到位,远远超过了粮食安全警戒线,可以作为以丰补歉,救灾救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物质保障。市区落实大米储备1000吨,确保市区粮食出现异常波动时,大米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二是高度重视市县中心粮库建设,重点改造扩建市区粮库荆西粮库、东站粮库,仓容量分别为7000、1500吨。三是储备粮品质进一步提高,轮换各级储备粮20623吨,2005年及2006年产的粮食上65.5%。年,全市粮食储备订单计划80158吨,其中省级6万吨,市本级8869吨,县级11289吨。
(三)订单粮食收购情况。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让群众家喻户晓;为农民服务措施到位,方便农户售粮;收购市场监督管理到位,维护稳定的农村收购市场秩序。2005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9463吨,其中订单收购70470吨。2006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5240吨,其中订单收购69769吨。截止年6月,全市共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127本,并全部通过年审。
(四)粮食加工情况。我市积极拓宽粮食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思路,提高粮油加工骨干企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扶持和服务,创新粮油加工骨干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以资产不纽带,组建集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综合利用粮油资源,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我市粮食品种有优质化和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据市粮食局2006年统计,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米579500吨,小麦粉37500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个,资产总计7310万元,其中大米4765万元;从业人数433人。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9846万元,其中大米251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995万元,其中大米25451万元;利润总额413万元,其中大米301万元。加工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47个(日处理原粮100吨以下的44个,日处理原粮100-200吨的2个,日处理原粮200-400吨的1个),小麦粉加工企业1个;大米总产量116274吨,(其等米30156吨,标准一等米84859吨,标准二等米900吨);小麦粉总产量6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
(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断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2005年的25.55万吨,2006年提高到35万吨;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断巩固,2005年调入粮食8.25万吨,2006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
四、市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
近年来,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农田基本建设多头管理,规划、标准、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
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近两年,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成本比较,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成本:n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在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成本,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
此外,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
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艰苦,收益不高,青年农民大量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务农劳动力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种粮效益低于其他的经济作物,务农劳力的投入更多的是投到经济作物方面,多数农户种粮仅以保住口粮为主,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
4、土地抛荒较为严重,粮食复种指数大幅降低。我市几乎所有乡镇均有耕地摞荒现象,但由于行政考核制度的制约,具体摞荒面积无法统计,估计全市摞荒面积达到10万亩。据沙县土地流转工作调查,全县摞荒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由于土地摞荒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垅田,调查人员难以做到逐段逐田核实,实际摞荒面积可能超过统计面积的一倍以上。年水稻播种190万亩,复种指数仅为1.118,比最高年份353.7万亩,复种指数1.6,种植面积少163.7万亩,复种指数降低了0.48点。
5、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力下降。近年来,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关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已多年不被各级行政列为重要议题。除了中央强调和出台的相关政策之外,其它各级政府基本上属于口头重视。由于中央减免了征粮和粮食统购,解除了县乡镇干部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粮食生产已不再是县乡镇的中心工作。相当多的村干部和农民反映,现在的行政领导下村检查工作已经很少到田头了,粮食生产已基本上成了农户个人的事。
6、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显著,但后继乏力。目前我市不少从事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单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已是名存实亡。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水稻的其他增产技术及非主要粮食生产技术,由于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研制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几乎没有人员从事这些技术的研究,非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等生产技术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从外地引进。目前仅存的优势项目--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也因立项困难、投入经费少而逐步陷入困境。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存在“立项难、经费少”的问题。在今年我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已经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了。
7、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原来主要是由各级农业局等推广部门完成的,由于推广经费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一些县、乡级农业推广部门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多数单位部门下乡的旅差费都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力度、工作成效已较大幅度地落后于前十年,虽然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和推广网络的缺乏,科研成果的示范工作成效亦较差,许多科研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种业公司是现阶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示范规模小、影响力弱、售后服务差等等问题,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也严重滞后。且由于种业公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销售种子来获得经济利益,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只是它们的宣传促销手段,示范推广的费用将全部作为成本计入到销售价格中,在种子销售过程中转嫁到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头上,无形中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降低了粮食生产利润。
(二)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方面
1、需大于供将是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短期内我市的粮食生产在总量上如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情况下,需大于供将逐渐成为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是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影响了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能力。二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尚有266人需要分流,其中购销企业217人,缺口支付职工补偿金960万元。三是粮食流通执法队伍有员编制和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3、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管理落后,发展缓慢。我市大米加工企业有近百家之多,一些个体加工厂规模极小,最大企业日处理原粮200吨。且生产设备陈旧,管理营销手段简单,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市城乡的各个地方,为居民的粮食消费带来了便利,但也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造成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品牌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市场粮价的波动和资金限制,原粮储备不足,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五、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粮食基础的支撑不可能持续。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广泛重视,粮食安全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安全应包括:粮食的数量安全和粮食的质量安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根据我省情况来考虑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我省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省份,是个缺粮省份,自给能力仅占50%左右,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必须把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生产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保护、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已就耕地保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收购保护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已为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发展创造了一个很浓厚的政治环境,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中央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客观实际予以及时的具体的落实。
1、依法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被侵犯并运用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我市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幅度非常可观,很多农田被用于修路、盖房、办厂、植树、挖塘,稍为边远的地段出现较大面积的弃耕抛荒,耕地实际拥有量已较大幅度地低于统计量。因此,一是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二是整合农田基本建设机构,统一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标准、投入,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三是组织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对耕地保护现状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检查,详细调查农田抛荒实况,真正摸清我市的耕地数量。严厉依法查处违犯耕地保护的行为,对于可供恢复粮食生产的被占耕地应责令立即恢复耕作,争取二年内我市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400万亩左右。四是认真总结农田流转工作经验,引导农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集约生产能力和种粮效益水平。
2、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生产是相对效益较低的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着手研究制定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一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二要采取政策措施降低主要农资价格,加大粮食生产机械的研制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及时调整粮食保护价,确保农民种粮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3、制定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长期规划,为粮食生产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为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继续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继续抓好“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优质种子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二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增产作用。三要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四要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总量的内在价值量不低于10年前的总量。
4、加强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步伐。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以老、少、妇为主的局面,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实用技术掌握困难。政府应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加强对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研究的人才发展和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农民投入少、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如粮食新品种的更新、抛秧栽培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
5、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中央政府已将农民的职业教育列入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长期规划,统合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和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并将粮食生产的各项技术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一大批年青、懂技术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二)强化粮食市场运作,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粮食储备,强化市场运作,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做到粮食生产供应“保面积、稳粮源、多渠道、保畅通、供得上、调得动、管得住、有保障。”
1、继续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各级粮食储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等新情况,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包括种子、饲料粮、保健品、副食品所需粮食都要列入其范围。要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打好物质基础,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们所需的粮食。
2、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粮食调运手段,为调节省内粮食市场服务。坚持“立足本省自已生产,余缺适时调剂”的方针,根据本省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本省余缺适时调剂,为实现本省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3、创新粮食安全观,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化。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一是要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特别是如何保护主产区利益,稳定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化商品基地。二是粮食贸易供应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三是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预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粮食法规体系建设。
(三)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建设。目前我们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相对薄弱,粮食流通管理部门作为联系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粮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及时发现、判断粮食不安全状态,发出预警报,及时启动该系统应急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使政府掌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1、定期分析和粮食供求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流通。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快速、更贴近市场的监测系统工程,提升粮食市场信息的收集、储存能力,提高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2、完善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实施先兆预警。建立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具体规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特别是粮食主管部门和物价、工商、交通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粮油市场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迅速有效地监控全市粮食安全状况。
3、建立全省和区域性粮食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市要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和成立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出现情况及时启动议案,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并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粮食、粮食风险基金以及重点粮食市场和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作用,进行调控,及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四)深化改革,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发展粮食加工,推进粮食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来解决。总的是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精神,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的要求,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抓手,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和实施粮食加工发展规划,引导粮食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发展规划,落实分步实施的办法和措施,纳入实施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努力搞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同契约订单,逐步扩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与龙头企业一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在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4、加快粮食加工的集聚地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动员本地乡镇企业、民间能人、个私业主在园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促进园区成为粮食、饲料加工企业的集聚区,并且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五)加快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
目前我省对粮食质量认证相对较少,粮食是大宗的农产品,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产品,有效保障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1、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绿色食品开发园地,在农业969155网站上完善绿色食品网页,及时宣传有关知识和报导我市绿色食品开发进展情况,引导广大市民和农村提高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参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树立“不仅要多卖粮,还要卖优质粮”的观念。
1、信贷支农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拓宽了信贷支农领域,支农范围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以及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农业基础设施中长期项目建设,为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履职履责提供了广阔天地,“想干就有平台,会干就有舞台”。
2、农业金融政策得到了大力加强。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支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
3、“扩内需促增长”的决策得到了快速实施。国务院制定了扩大内需促增长的十项措施,从年第四季度开始,到年安排4万亿资金用于国内投资,其中很多项目直接涉及到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持领域内的企业和行业。
4、新一轮惠农强农政策全面出炉。国家发改委于年10月20日,出台了新一轮惠农强农政策,包括:较大幅度提高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促进生猪生产和奶业健康发展;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
二、把握局面,“五个突出”擂生产经营
1、突出以国家政策性粮棉油储备业务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储备粮轮换、补库和国家临时储备用粮用棉计划。一是掌握国家粮棉油储备业务动态,把握国家政策取向和资金流向。二是建立储备信息跟踪机制,督促有关企业加强与中储粮公司、中储棉公司的联系和协调。三是关注国家储备粮的竞价销售情况,发挥地方储备库的中枢和纽带作用,搞好中储粮补库和轮换,确保我行储备粮基数不减。
2、突出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业务为龙头。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多收粮,收好粮,储好粮,不因农发行信贷政策不到位,而出现农民卖粮卖棉难。尽管现在粮食最低收购价贷款改由“各中储粮直属库和麻城市农发行统贷统还”,但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一旦启动,收购政策对各地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仍不容忽视。年我们要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业务这个龙头,立足“四个主动”:一是在粮食最低收购价布点上要争取主动,合理布点,不出现空白点。二是在粮食最低收购价验收核库上要争取主动,搞好巡仓查库工作,把好质量、数量关。三是在粮食最低收购价资金供应上争取主动,在质量、数量到位的前提下,抓好资金衔接工作,不出现资金供应断档的情况。四是在粮食最低收购价贷款的利润分成上争取主动,不因调控粮食收购贷款方式发生改变,而影响我行的贷款效益。
3、突出以市场化粮棉油业务为主体。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粮棉油加工转化。坚持以销定购,以效定购,在扩大现有粮食加工企业的贷款使用效益和效率上做文章。要帮助企业解决好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企业收购能力,加强企业的产销连接,把握好贷款时机、控制好贷款节奏,掌握好贷款期限,妥善解决好粮食加工企业资金链条的衔接问题。
4、突出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贷款业务为补充。在巩固传统支持领域,确保信贷支持重点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支持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坚持“四有”标准选择支持新客户,即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银企合作的条件和信誉,有良好的企业经营状况。对新客户符合一家,营销一家,宁缺勿滥。
5、突出以支持农业和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增长点。国家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出台后,农业、财政、水利、科技、农机、畜牧、林业各个归口部门都有国家财政补贴项目建设资金,年我们要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系,加大农、林、牧、副、渔等中长期贷款项目的营销,加强财政垫付性中长期贷款的营销。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意图、能够确保还本付息的农田水利设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生态和农村饮水、道路、城市建设等投资项目。
三、抢抓机遇,“五个突破”促营销发展
年我们在加大新业务、新客户营销的同时,要集中精力,巩固存量贷款基数,完善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措施,因企制宜,集约经营,突破思路抓融资,同时,全力寻求老企业的新发展,重点抓好“五个突破”。
1、突破时限,支持粮食企业经营。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多收粮,收好粮,管好粮。一是贷款申报时间要早。要改变过去按部就班报贷、企业着急、我们不急的被动状况,做到贷款早调查,早申报,早批复。二是办贷时间要早。督促企业贷款条件早落实,确保我们的办贷手续早到位。三是在贷款供应上要及时。收购贷款继续坚持铺底收购与核库供贷相结合,加大核库的力度和密度,努力确保资金供应不断档。四是坚持以销定购,以效定购。在资金供管上针对不同企业实行区别对待。粮食加工企业要以粮食加工转化为主,兼营原粮购销,突出长线管理,抓好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解决好影响企业产销衔接的资金瓶颈问题;储备企业要以粮食储备业务为主,突出搞好各级储备粮收购资金的垫付;国有粮食改制企业要以市场化粮食购销业务为主,发挥资金周转效率,抓好购销平衡,支持企业“短平快”经营。
2、突破思路,支持棉花企业经营。一是在棉花性质上抓突破。放手支持新型棉花加工企业国储棉收购,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国储棉回笼资金可以给企业周转使用。二是在购销量上抓突破。着力支持企业做好前期收购工作,争取以低价收好花。三是在价格上要突破。引导企业根据皮棉市场价格合理确定籽棉收购价,不能为抢资源而赌后市价格。四是在销路上抓突破。围绕“发展储备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发展省外市场,探索期货市场”的思路,全方位抓销售。五是在结算上抓突破。抓好老的应收帐款的清收,新的销售货款一律不准赊销,搞好合同定购。六是在规模上抓突破。按照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支持以新型棉花加工企业为龙头,走联合重组之路。
3、突破品种,支持油脂企业经营。改变油料经营的低迷状况,力求银企双赢。做好菜籽油、棉油、糠油的兼营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重点龙头企业对县域油料生产经营的带动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定价,均衡购销,帮助棉、油料一体化经营企业,探索油料购销以及油脂深加工的经营思路,支持“油脂”主产品,支持技术设备改造和创新,贷款实行总额控制,专款专用,收购实行限价管理。加大沟通和协调,引导农发行开户的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在棉花收购、加工、棉籽收购、加工、销售实现一体化经营和购销连结。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在农产品深加工上是个小国,农产品深加工没有占到农产品总产量的12%,这与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极不相称,与发达的农业国相比差距较大。以玉米为例,美国深加工量占玉米加工量的20%以上,品种超过2000个;而我国玉米深加工量不足玉米加工量的9%,品种只有100多个,仅为美国的1/20。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对农产品半熟食品、全熟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广州为例,2006年居民对农产品半熟食品和全熟食品的需求量不到产品总量的10%,到2008年,其需求量已超过总量的25%。如今人们不仅对熟食品需求总量增加,且品种范围扩大,过去只集中在谷类、豆类等几种主要粮食产品上,现在几乎囊括所有的农业食用产品。这充分反映出农产品深加工在我国市场前景非常好。
加工不只是为农产品找出路、找市场,把产品推出去,而是为其增值、增效,为经营增加新的财富。农产品进行加工,哪怕是简单的粗加工,都容易形成特色,实现增值、增效;粮食加工一般可增值1~4倍,棉花加工可增值2~4倍,禽畜加工可增值1~3倍,薯类加工可增值3倍以上。农产品深加工是一项非常有“钱图”的产业,难怪专家说,“农产品深加工是取之不尽、开发无边、增效无底的黄金产业。”
农产品加工虽有市场发展前景,但并不等于只要一加工就有市场,有钱赚。根据我国目前市场需求情况,农产品加工不能在表面上做文章,应在“深”字上下功夫。
1.要深入分析市场,找出市场的新需求点 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市场来看,简单、粗放式农产品基本饱和,有个性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还非常缺。因此经营者应该深入市场调查,从多层次、多类型的消费中找出新的需求点,推出适应市场的农产品。如,贵州凯里市的谢志新虽有祖传的竹织工艺,但由于过去只加工箩筐、簸箕等简单竹织产品,粗放式的竹品加工,一根中等竹材加工后,扣除成本只有几元钱的利润。后来他通过对市场调查分析找出了新的需求点。于是他改变竹品加工方向,专编织动物之类工艺礼品,结果不仅产品在国内外畅销,而且大大增值、增效;同样一根竹材,加工后,扣除成本,可赚利润100多元,是过去的20多倍。
2. 在“变”上下功夫,创出卖点 农产品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把它深加工成轻工、化工、医药、食品后,其产值可以倍增,作为小本经营,受设备、技术等条件限制,很难从这些方面闯出市场,但它可以在产品品质改变、形状的变化、包装的花样、民族工艺改进上下“深”功夫。在这些方面,只要找出或创出市场卖点,就会赢得市场。如内蒙古兴发公司针对养鸡易、卖鸡难的现状,经过开发推出140多种鸡深加工产品,仅鸡肉就有8个品种(卖点)。鸡食管和气管以前在国内卖400元一吨,他们通过深加工后,将其穿成串在日本卖到1.2万元一吨,“拆零件”拆出大市场、大效益。
3.在“绿色”上做文章,迎合人们“保健”需求 人们对产品需求,已从过去的“温饱型”阶段进入了“环保性”阶段,即“保健型”阶段。以农产品加工成食品为例,过去人们对其需求是以生存为主,现在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对其需求,不仅讲究味道,更注重营养保健。市场需求变化、人们消费追求改变,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农产品加工者,改变加工思路,从有个性特点的绿色产品上做深文章,加工出符合人们保健需求的产品。以农产品加工成食品为例,目前从市场行情来看,在北方,用辣椒(含很高维生素C)作调料,开发出来绿色休闲食品态势不错,其利润较高,毛利在50%以上;在南方,由于物种比较丰富,开发、加工的保健、休闲食品范围比较广,种类也比较多,其中像野菜、杭白菊、竹笋、金银花、灵芝等农产品加工后的保健、休闲食品比较受欢迎。
4.逐步扩大业务,滚动发展 对于一般农户来说,从事农产品加工存在技术力量不强、资金不够、市场拓展难度大的问题,搞加工难以一步到位,此时以稳扎稳打为好。湖南耒阳西乡的邓运,是当地红薯种植户,每年收红薯超过15吨。2006年前,他是直接卖红薯,最高年收入不到8000元。2006年他试着把红薯磨成淀粉卖,结果收入翻了一番。2007年他建了个小加工厂,把所种红薯全部加工成红薯粉丝,薯渣酿酒,自产自销,当年收入超过3万元。2008年,他购买了外包装,把加工出的薯粉丝精包装后再卖,结果当年收入超过4万元。2009年,他开始收购部分红薯加工,并代销其他农户加工的淀粉和粉丝,当年收益超过10万元。
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况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项目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七、项目建设目标八、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概算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十、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十二、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安远乡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建设2、项目建设地点:3、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传真:4、项目建设类型:新建 5、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新建年产2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6、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30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7、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年创利税120万元。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1、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产粮的主业,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经济意义,粮食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2、优质大米符合人们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少吃好吃绿色产品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普通大米的市场越来越窄,优质大米越来越受人们青睐,生产加工优质大米,是市场消费的需要。3、优质大米加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制约非常大。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大宗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增值,是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唯一出路。4、发展粮食加工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安远是个工业基础薄弱的乡镇,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很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直接从农产品中获得财税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有走农产品深加工,把直接农产品通过工业转化为工业产品,政府财政部门才能获得利税收入.本项目通过先建种植基地,就地加工,适应了当前国家改革趋势,为解决安远财政增收难问题开辟了新的财源。5、粮食生产和加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首先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粮食以及农副产品价格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粮食价格上涨,为我国进行粮食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建立良好的粮食流通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其次,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全球一体经济。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有所改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使我国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得以体现。粮食出口量有所增加,为我国粮食生产销售提共了广阔市场空间,第三当前粮价回升,国家出台一系列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的粮食生产体系倾斜,为粮食生产和加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建立优质大米加工厂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行性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安远乡农业大乡,耕地多,产粮多资源优势。本项目的建设对推动安远粮食生产良性循环,做大优化产业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粮食生产产业化经营有着促进作用和样板示范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通过对优质稻谷的加工,增加了附加值,把原来的卖原粮为变卖优质大米,推动全乡优质水稻的推广种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工厂)为龙头,基地为背景,农户依托,企业得到农民得益,国家稳定,从而促进安远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的建设切合安远农业发展方向,是非常可行的。三、项目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市场分析1、国际大米市场现状。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球2002年大米产量为3.7986亿吨,200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期3.9046亿吨,较上年度增1060万吨。在产量增幅缓慢的情况下,全球大米消费却在不断增加。缺口大米1200万吨。产需出现缺口,库存不断减少,大米价格提升空间较大,今年新增供给不足当年需求,缺口继续扩大。2、国内大米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稻谷的播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减少。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稻谷己连续4年减产,其中早稻减产则更为明显,今年国内早稻总产量预计为589亿斤,比上年减少17亿斤,而要稻谷减产的同时,需求量却表现为稳步增长。主要原因是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作为口粮的大米需求也在不断增加;②今年以来各地陈粮抛售量大,市场大米可售量缺口加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库存量相当于1994年和1995年水平,特别是企业库存更少,粮食部门和企业部门在新粮上市后急需补库,收购积极性较高。市场上大米可售量缺口加大;③由于我国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稻谷的品质和卫生安全质量有所提高,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渐增强,大米出口量不断增加,己连续多年保持一定规模的出口。据海关部署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1-9月份全国累计出口大米188万吨,累计进口大米193万吨,净出口69万吨。出口数量扩大,进口数量减少,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的缺口。3、安远乡粮食加工现状。目前全乡稻谷加工厂仅有2家,年加工能力仅为1000吨,优质大米加工厂还没有。 (二)、市场预测1、国际大米市场预测。近年来,全球大米产量增幅较慢,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02/200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3.7986亿吨,2003/200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3.9046亿吨,较上年产量增加1060万吨。但是,全球消费却在不断增加,根据国际方面报告,2002/2003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预期为4.123亿吨,较上年度增长0.8%,良好的消费,有利于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因此,在2至3年内优质大米价格相对看好。
2、国内大米市场预测。水稻连年减产,需求增加,国内大米尤其是优质大米价格上调有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减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稻谷连续4年减产,今年国内早稻总产量预计为589亿斤,比上年减少17亿斤,在稻谷减产的同时,需求却在增长。首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作为口粮的大米需求也不断增长;其次,今年以来,各地陈粮大量销售,需求不断增加,产需出现的缺口,库存不断减少,大米价格提升有支撑。今年稻谷减产,新增供给不足当年需求,缺口继续扩大,动用库存较多。第三是由于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加上世界大米库存量下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我国出口大米数量不断增加,为国内大米价格提供了有力上行空间,这为项目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分析1、地理位置:安远乡地处宁化县城北部,位于武夷山南段东麓,是闽赣两省四县八乡的结合部。他东邻建宁县均口镇,南接宁化县河龙、水茜乡,北连建宁客坊、黄埠、伊家乡,西面与江西石城县高田镇和广昌县塘坊乡毗邻。平均海拔高程478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高程400米。2、区位条件:安远是三明市重点边贸乡镇,市场幅射人口约20万人。乡域面积280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一,辖有1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909人,其中农业人口32968人,劳动力1.5万个。3、资源条件:安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素有“鱼米之乡”“宁化粮仓”的美誉。全乡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水田55万亩,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6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万亩,总产量2110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5.9%,2004年优质稻播种面积达3.5万亩,预计总产达2100吨。2005年优质稻面积将达到4万亩以上。3、交通运输现状。安远距宁化县城46公里,省道富下线通过乡政府驻地,途经均口镇46公里达建宁,110公里到泰宁可上京福高速路(在建),200公里到邵武。经南丰、南城、抚州可达江西鹰潭。经省际塘安(安远至广昌塘坊)公路(在建)1小时可上昌厦(南昌至厦门)高速公路。交通方便。4、通讯、电力。安远乡早于2002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并入华东电网,加工用电可以保证。己实现了各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乡,为项目建设信息交流和今后产品销售提供便利,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社会技术基础。安远是一个农业大乡,种植农作物主要是以水稻为主,是全县的产粮大乡。社会技术基础良好,能接受优质生产技术标准要求。2、项目需要的技术力量。安远乡县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科技推广站6名大专以上毕业高、中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他们长期在基层从事专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可为项目开展提供技术基础。3、主要技术工艺流程。稻谷除尘稻谷提升稻谷清筛碾米抛光大米分筛色泽分级包装保鲜储存。七、项目建设目标1、新建年加工优质大米2000吨的生产车间,稻谷储存和大米储存仓库各一个2、配套建立大米质量和卫生安全检测化验室一个。八、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投资概算(1)加工厂①建设砖混优质稻米加工车间一座,建筑面积8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40万元;②配套建设精包装车间一座,建筑面积5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25万元;③购置加工设备一套,投资50万元;④购置精包装设备一套,投资42万元;⑤配套建设砖混成品仓库一座,建筑面积10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50万元;⑥购产品运输车辆一辆,投资18万元。共需投资225万元。(2)优质稻米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及购置相关设备①建设检验检测室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500m2,按500元/m2计,需投资25万元。②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一套,投资50万元。以上2项合计投资为300万元。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中加工厂建设投资225万元,优质稻米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及购置相关设备75万。流动资金50万元。三项合计,项目总投资为350万元。拟吸收本县社会资金或引进县外资金投资建设。十、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1、环境保护。本项目中新建的优质稻米加工厂,在稻米加工中产生的谷壳、米糠及其他废料采取三种处理方案:一是米糠作为上等饲料,集中销售给养殖企业发展禽畜产业;二是谷壳可通过集中燃烧作肥料或供给农户作燃料;三是其它废料可集中沤制,供给农户农户用作有机肥料。2、安全措施。建设中严格按照土建项目施工安全要求,建立安全工作制度,确保施工人员规范操作施工,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特殊工种,要求持上岗证上岗。3、消防措施。严格按消防规范要求,建设和安装消防设施。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1、组织机构。乡党委政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抽调3-5名专业人员专职跟踪项目建设,提供服务,确保项目建设不受干扰。2、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业主为法人,安远乡政府为责任单位,按项目法人责任制要求,项目法人对项目工程质量终生负责。3、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建设严格按规定实行招投标,设计与施工必须由有资金的单位进行,严格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或质量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十二、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一)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工厂年加工优质米2000吨,以加工稻谷每吨获纯利100元,优质米每吨销价比普通大米增加500元计算,可年创利润1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形成固定资产300万元,可带动粮食的产业化经营,促进粮食质量提高及产品流通,最少可安排30人就业,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地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及全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优质粮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县粮食产业发展起到典范作用。(二)风险评价项目建设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的具体行动,对稳定粮食产业的长效发展有利。项目的投入,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不存在风险问题或风险极小。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加工业 研究
一、农产品加工业概述
发达国家加工业粮食加工转化增值比为1:7,欧美农产品的50%以上都转化成了工业品,我国的江苏、广东、山东、河南等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比为1:2至1:3,浙江为1:4;发达国家农产品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消费比例已达2:8,而我们还不到8:2。因此,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重视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产品加工环节,以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多赢局面。
加快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是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要从政府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层面实现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与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与横向一体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有机统一,从表象上有“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市场+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及科研院校+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合同制、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经济管理方式,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市场主体之间形成有机连结,互相促进的新机制,逐步建立利益共同体。这样不仅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利,也能使所带动的农户得到实惠。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到质量得到扩张和提升,不仅为农户销售粮食找到了稳定出路,也为就近吸纳剩余劳力就业,促进收入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
二、现行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1、认识水平有偏差。
农产品加工业是集农业、制造业、流通服务业于一体的产业,对优化农业结构及其衍生产品具有导向和拉动作用,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富民)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效益,对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地方财力增收角度来分析,由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直接提供的税收水平较低,对地方财政贡献份额相对较小。因此,无论是党政领导层面,还是财政等有关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够重视的不在少数,由此带来对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观念还未完全消除,以致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具有高税率、能够给地方带来实实在在增量项目舍得拿精力、重投入,而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领导、扶持、服务不够到位,反映在县(市)财政上更多侧重于争取中央、省级财政的项目支持,而本级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硬投入”却十分有限。由于缺乏本级财政的有力支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在规划布局、产品定位、技术开发、质量监管、招商引资、市场开发、信息服务及公共发展环境等方面,难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配套服务,影响到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投入力度不均衡。
近几年来,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了长足发展。但这大多是建立在原农产品小型加工作坊、靠民营资本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展起点低,科技含量普遍偏低,既缺乏品牌竞争优势,更缺乏市场竞争力。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除近几年政府财政用于农产品加工公共投入保持快速增长外,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上,无论是民营资本投入、还是信贷投入投入都显得比较偏低,由此带来投入不均衡的问题。
3、科技创新欠推动。
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布在乡镇,如米面加工、油料加工、畜禽加工、林特加工等都是简单的再生产,很多加工机器设备还是上世纪末的传统工艺,耗能高,产出低,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是在本地销售,难以走进国际、国内大市场参与竞争。
三、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1、指导思想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应清楚自身的优势所在,要注重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农产品加工。既要着眼于国内市场需求,又要瞄准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营养化等需求。
2、发挥区域性优势
因地制宜地发挥本地在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发展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区域性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恶性竞争和产业结构重叠,比如山东可根据区域性优势重点发展蔬菜出口加工。
3、采取适度规模和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要与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辐射半径相适应,不宜盲目求大。要实行“大中小”结合,坚持大、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行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主体。
4、加大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力度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放到重要位置。在保护和优化具有襄阳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引进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着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政府引导,综合协调管理
政府引导,综合协调管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进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一个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从原料的生产到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杂粮;精深加工产业;意义;问题;前景;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32-01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具有广袤无垠的草原和农田,对于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具有的良好生态条件,也是小杂粮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小杂粮精深加工产业,对于促进白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小杂粮大体分4类:一是杂粮类,如高粱、谷子、荞麦、糜子等;二是杂豆类,如绿豆、红小豆、扁豆等;三是薯类,如红薯、马铃薯等;四是油料类,如向日葵、芝麻、蓖麻、花生等。白城市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高粱、谷子、糜子、绿豆、红小豆、荞麦、向日葵、蓖麻、花生等。多年来,种植面积一直较大的小杂粮主要有高粱、谷子、绿豆、红小豆、向日葵、蓖麻等,近几年花生面积也逐年扩大。由于生产和研究发展较快,白城市小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上应用的新品种不断增多,产品质量较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吉林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也正迅速发展起来,但目前仍存在农产品加工档次低、精加工和深加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尤其是小杂粮加工企业多数只经过简单加工就把产品投入市场,进一步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就更少,严重制约了特色产品的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发达国家居民食物消费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一般占70%,有的达90%。因此,发展小杂粮精深加工产业前景广阔[1-2]。
1 发展小杂粮经济的意义
1.1 小杂粮营养保健价值丰富,利于发展特色食品产业
科学研究证明,小杂粮经过精深加工开发后,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是人体摄入的最佳组成。长期食用小杂粮对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稀有精品越来越青睐。杂粮通过精深开发可制作出多种优质食品,具有大大丰富食品市场、调剂群众饮食文化、改善民众营养状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等作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3]。
1.2 小杂粮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利于出口创汇
在对外贸易方面,小杂粮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拥有广阔市场[4]。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油菜等,杂粮、杂豆作物很少种植,日本、韩国主要种植水稻,杂粮产量甚微,这种种植结构为我国杂粮出口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巨大市场空间。据测算,正常情况下,出口1 t杂粮的经济价值约相当于出口2.6 t大宗粮食。
1.3 小杂粮适于旱作农业,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
小杂粮作物一般生长期短,耐干旱,耐贫瘠,还有固氮改良土壤的作用。一是可以有效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改变传统农业作物商品价值低、增产不增收的格局,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二是可以充分开发杂粮资源,促进发展杂粮特色产业;三是杂粮生产投入少,生产成本低,可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
2 白城市小杂粮生产现状
白城市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主要有高粱、谷子、糜子、荞麦、绿豆、黑豆、红小豆、燕麦、向日葵、蓖麻等几十个品种,常年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是小杂粮的主产区。其中,每年种植面积一般为高粱2.67万hm2左右,绿豆6万hm2左右,向日葵6.67万hm2左右,蓖麻3.33万hm2左右。由于资金投入较少,经营粗放,杂粮单产水平还很低,这也说明在生产上有着巨大的增产潜力。如果在生产上能增加投入,注重选择优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将会使杂粮产量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受传统习惯和思维模式影响,白城市大多数农民在杂粮生产经营方面商品意识较差,尚未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的生产种植规模和大面积种植区域,大多仍为广种薄收、分散经营的模式。在科研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和新品种、新产品开发滞缓等问题。由于对杂粮产业的认识不足,种子供应体系不健全,良种应用率低,品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农技服务跟不上;对杂粮品种培育不够重视,项目少,经费缺,对资源开发及品种质量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3 白城市小杂粮精深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小杂粮加工一直处于收原粮、粗加工、卖成品的初始经营方式,基本都是小作坊式加工。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保健、营养、方便快捷的精加工、深加工不足,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杂粮的营养价值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因而精深加工产业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加工科技方面虽有较大发展,但科技创新能力弱
近几年,在小杂粮加工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白城市的各市县先后建立了几家小杂粮精加工产业,并在市场中得以发展和成熟。但创新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不多,科研成果转
化慢。由于受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的很少,农产品加工原始,创新能力弱。
3.2 加工转化率低,深加工水平不高,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少
加工业工艺设备落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产品加工产业链不长,深加工的品种较少,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快,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的应用较少。
3.3 适口性有待加强
在小杂粮精加工产业中,外观品质被商家所重视,但适口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选择外观品质好、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优良品种进行精加工。
3.4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检测技术落后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各国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过程、生产方法、产品成分及包装卫生检疫等方面的标准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制和科技创新对于提高白城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白城市在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等方面不健全,有关质量安全的科研开发很少。
4 小杂粮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前景
一是白城市是农业资源大市,自然资源丰富,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原料资源。二是近年来,龙头企业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农产品加工转化力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大都以“原字号”进入市场,资源大市没有成为经济大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不协调、合作基础脆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但这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三是白城市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小杂粮的集散地之一,其辐射范围包括吉林省西部、黑龙江西南部、内蒙古兴安盟、哲盟等地区。目前,吉林省已初步建成洮南县杂粮市场、通榆县杂粮市场和长岭县巨宝杂粮市场3个杂粮市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市场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管理的逐步完善,必将带动小杂粮生产的有序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为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多年来,白城市一直重视小杂粮产业的科研工作,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无论是在育种方面还是加工技术方面,都为小杂粮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先导的作用,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五是在小杂粮的开发利用上,开发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同时加大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提高副产物循环利用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5 参考文献
[1] 柴岩,王鹏科,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指南[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钦文.我国西部地区小杂粮资源开发的优势、问题与建议[J].粮食加工,2009,34(5):63-65.
关键词:水稻加工产业;SWOT分析;密山市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86-02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所以水稻加工产业发展是关乎国民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密山市自然环境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稻资源。作为一个水稻加工业发展城市,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水稻加工产业发展创造环境条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综合国内外文献,在SWOT分析上有着先进的经验,涉及研究对象多。但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水稻加工产业发展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试图利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挑战。目的在于找出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并提出具体对策。这对推动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
1.水稻品质优质,地理环境优越
密山农民丰富的种植经验,加上如今良种的普及和种植技术的进步,为密山市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经验和技术的支持。密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密山市属三江平原第二区,北部为完达山脉,南部为长白山脉,中部为穆棱河冲积平原,地貌特征为“三山二水五分田”。密山市因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以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季风多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1]。同时境内有多条河流经过,比如穆棱河、兴凯湖等,这些河流为发展水稻种植产业提供了优良的灌溉条件。
2.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
密山市区域位置优越,境内不仅有对俄罗斯的贸易口岸,各个乡镇还有可发往全国的货物运输交通线路,且市内交通四通八达,通过市内的两条高速公路可以直达全国各地,这样发达的内外交通网为密山市水稻加工成品销往省内外各地提供了优质便利的条件。
3.农业发展的基础较好
密山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水稻产量连年增长,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8万吨,比上年增长0.8%。水稻产量33.9万吨,增长3.8%;优质的土地保有量为密山市水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密山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设施较好。此外,大力发展农村灌溉水田,使得农田灌溉面积总比重达到了68%以上,这些都对水稻产业的促收和增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劣势
1.规范化带头企业少,规模小,不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大型规范化企业是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密山市农业规范化企业发育得并不充分,建立时间晚,数量少,而且产业链条较短,因此农业规范化企业对密山市水稻加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未凸显,还有待提高。据统计,密山市大型规范化企业30家,而省及以上规范化企业只有12家,在数量和实力上与其他加工大市无法比拟,带动能力有限。
2.产业发展中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在统计调查中,密山市水稻加工企业员工共1 970人,初中以下文化人数占总人数的95%。这大大影响了水稻加工产业创新力,以及深加工等发展。密山农民虽然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在我国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初中还没毕业就已经辍学,上过高中及大学的更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种植施用肥量大,氮磷钾比例不准,施肥技术落后等问题与种植人员思想陈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大关系。要想升级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提高产业发展中各环节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
3.产品创新体系不健全,品牌效益不显著
目前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仅仅停留在直接销售和经过简单初加工后包装再销售的阶段,深加工项目缺乏。产品结构单一,综合利用率低下,由于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原料利用率低,很多企业生产过程中很难对附属物进行回收利用,密山市水稻加工企业总体上综合利用率在40%-50%之间,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100%[2]。同时,尽管密山市在水稻品牌认证方面走在全省各地区前面,但品牌宣传力度小、市场开发能力弱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三、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中的机遇分析
1.政府对水稻加工产业的支持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大力建设新农村和新农业,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有利于推进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的升级换代,有利于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沿着生态化、高效化、特色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更快前M,更有利于打造新型的产业体系,为把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打造成为密山农业的支柱产业提供强大助力[3]。
2.交通网络日臻完善
密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位置优越,境内不仅有密山货运交通线路,还有密山西、黑台、连珠山等5个货物运输车站,并成立货运专管制度。且市内交通四通八达,通过市内的建鸡高速公路可以直达全国各地,这些交通设施和网络日臻的完善,对于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扩大市场、提高效率和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针对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推动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用以推动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实现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的整合、打造新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将产业做大做强有难以估量的意义。
4.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状态应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小康型生活已经不再仅满足吃饱穿暖,而更追求生活品质,这将会使人们对绿色、健康、有机的需求量大增[4]。潜在的消费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进而为密山市水稻加工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动力。
四、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发展中的挑战分析
1.原材料品质的挑战
密山水稻加工产业存在优质种质资源的延续问题,密山地区作为病害发生严重、表现典型的水稻的稻瘟病,田间发生率一般为25%~30%,严重的高达75%,不但影响水稻质量,更降低了农民收入。而目前密山市也存在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而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农药和化肥的滥用无疑会影响密山水稻的质量与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如果不改变这种传统的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种植模式,不下大力气发展有机产业,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只会越走越窄。
2.融资能力差,发展资金不足
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是制约水稻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密山市水稻加工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资金短缺不仅使水稻加工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而且减缓了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速度,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投入和产品升级的能力,实际上也延缓了密山经济改革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3.大型企业冲击,小型企业发展减缓
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中,省及规模大型企业有5家,市级规模28家,小型企业64家。政府对于大型企业有优惠的贷款政策支持、补贴政策支持。密山市大型加工企业对小型加工企业的带动能力差,没有合作共赢,导致中小型企业发展停缓,甚至倒闭,严重影响到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的发展。
五、密山市粮食加工产业的SWOT矩阵模型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密山市水稻加工产业目前所需要正视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当前,密山水稻加工产业尽管有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优越,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农户种植经验丰富等多重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包括:大型规范性企业较少,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发展中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产品创新体系不健全,品牌效益不显著,农业推广技术网络覆盖不全面等。而面临的机遇主要是政府政策继续向企业倾斜,可以搭乘区域发展战略这趟快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对有机粮食的需求旺盛。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国内外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的挑战,中小型加工企业发展缓慢、发展资金不足等。
参考文献:
[1]姚远,李淑波.密山市水稻栽培的气候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07-309.
[2]姜L云,宋海英.东北地区发展稻谷精深加工业的思路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28):11-26.
眼下,芜湖农民谈论最多的不是物价上涨,不是房地产下跌,也不是外出打工,而是一粒小小的种子。正是这神奇的种子一举打破了芜湖市乃至安徽省单季稻亩产量半个世纪以来低于800公斤的历史。
芜湖地处皖中沿江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水稻栽培历史悠久。“芜湖米市”历史上曾为四大米市之首,至今对长江流域稻米生产流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芜湖大米”享誉全国,芜湖更以“江南鱼米之乡”被世人称道,是安徽省优质稻米主要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水平一直居全省前列。稻米产业也是芜湖市第一大宗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总产约75万吨,单产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许多重大决策如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等,多数或是在芜湖启动,或是在芜湖调研的基础上形成。
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加强粮食生产政策的激励下,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启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富民工程。为落实省政府这一战略部署,芜湖市政府围绕提升水稻产业政策和世界粮食形势,结合芜湖市情,对提升水稻产业的发展途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全方位探讨。
当时芜湖水稻生产的突出问题是:水稻推广种植品种较多,一县多品、一乡多品、甚至一村多品的现象比较普遍,种子经销企业相互恶意竞争导致农民选种无所适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配套滞后,难以形成稻米产业规模优势,制约了水稻产业快速提升。在稻米日益成为国际战略物资的今天,探索粮食特别是水稻产业提升显得重要而紧迫。
2006年,芜湖市政府有关领导就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开始接触,探讨芜湖稻米产业发展远景以及在芜湖建立袁隆平超级杂交稻试验示范推广区的设想。
最初,在芜湖引进袁隆平超级杂交稻能否成功谁心里也没底。一是此稻种一直在以湖南中部为中心的南方地区种植推广,尚无向北推进到长江沿岸种植的历史,芜湖所处的纬度比湖南长沙整整高了2度,而且同在安徽长江沿岸的安庆市,早在2003年就引进袁隆平超级杂交稻试种始终未获突破更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二是此稻种不同于一般的水稻品种,技术含量高,引进后会不会水土不服,不仅农民疑虑大,就连政府部门和技术人员心里也没底。此时芜湖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芜湖地区可以引进,先试验,再推广。两年后的事实证明,芜湖市的领导有眼光,决策正确!
2006年,安徽袁禾实业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优0293”品种,选择芜湖市弋江区火龙岗镇高埠村进行试验性种植150亩。当年在品种技术特性不明、种子迟到一个多月、后期遭受虫害等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650公斤/亩的好收成,引起了袁隆平院士的高度关注。2006年10月袁院士亲自来到芜湖现场考察,听取了芜湖本地农业技术人员汇报,并与王沧江副市长就芜湖稻米产业发展的远景、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芜湖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袁院士认真考察后肯定芜湖的水稻栽培无论从技术保障和农民的种植水平都很高,市领导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责任感很强,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决心、信心和具体设想都很好,因此,他很看重芜湖,风趣地说:我的品种是个好运动员,芜湖的种植技术是个好教练,而芜湖的农民就是好保姆。有了袁院士的这番话以及近一年来的试种经验,芜湖坚定引进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的信心和决心,也由此拉开了芜湖大面积推广超级稻的序幕。
“芜湖模式”
2008年,当芜湖超级稻长势喜人的消息传来,远在湖南的袁隆平院士欣然为芜湖题词:“政府推动、技术支撑、企业运作、农民参与”。正是这四句话十六个字的精辟题词总结了意义重大的“芜湖模式”。
“芜湖模式”之一:政府推动
万事开头难,在超级稻引进之初,农民有顾虑,市场在观望,部门有担忧,此时,需要政府站出来引航和把舵。
如何让农民接受超级稻,芜湖市政府可没少花功夫。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组织,聘请袁隆平院士为科技顾问,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同时各县区也相继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同时把20万亩超级稻丰产工程列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市重点项目加以明确和落实。2008年,市、县(区)各级财政共安排扶持专项资金280多万元。在全市上下建立了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行政、技术、企业三方配合的推广工作模式,并实现了行政推动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和种子供应网络的“三网”有效对接,形成了项目推进的整体合力。
为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种植超级稻,给农民吃上定心丸,2008年初芜湖市发出了《致农民朋友们的一封信》,告知广大农民朋友实施超级稻的重大意义以及政府部门将给予的五项支持政策:优惠供种,项目区统一供种价为20.5元/斤,比市场价低3.5元/斤;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对项目区种植超级稻的农户除享受国家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外,还增加良种良法补贴11元/亩;提供保险服务,为所有种植超级稻的农户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订单收购粮食,组织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水稻生产订单,不低于市场价收购粮食;统一技术指导服务,在育苗、田管、施肥等关键阶段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服务。
“芜湖模式”之二:技术支撑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种植技术含量很高,芜湖地区没有种植经验,甚至很多农民都没听说过这个品种。为打消农民技术顾虑,确保种植成功,政府部门主要提供了两方面的技术服务:一是根据新品种的生育特性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提出与该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方法,即“良种良法”配套;二是培训农民,让农民切实掌握超级稻的种植技术。为此,芜湖的农业技术部门及时总结了“沿江江南中籼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和“芜湖市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为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同时强化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针对品种特性,提出控制播种期,防止高温热害及抽穗前期台风危害;重点推广键身栽培,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减少农药施用量,实现无公害生产,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在项目区组织机防队,统一防治病虫害,应对突发性病虫害的发生。
“芜湖模式”之三:企业运作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实施,芜湖市遵循市场化原则,在品种供应、粮食收购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运作机制,激活企业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在芜湖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个企业功不可没,它就是芜湖招商引资引进的中国农业发展基金会有限公司(香港)在芜湖注册的子公司――安徽袁禾实业有限公司。这个坐落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作为袁隆平院士和芜湖市政府之间的牵线人,为芜湖项目的引进、实施以及超级稻品种的引进、示范都做了大量工作。该公司负责全市超级稻两个品种的种子供应和质量保证,在种子价格采取最高限价的情况下,该公司以每斤低于市场价3.5元的价格出售给农民。当时,超级稻种子供应十分紧张,该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与湖南方面加强联系,想方设法组织货源,确保了芜湖的市场供应。另外,该公司通过积极运作和邀请,袁隆平院士才得以抽出时间数次来到芜湖指导超级稻的推广工作,为整个项目的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
“芜湖模式”之四:农民参与
农民始终是农业的主体,没有农民最直接最真心的投入,任何农业项目都无法成功。2008年初,种粮大户曹柏林在芜湖市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现场会的发言中这样说道: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以前我只是在电视和有关资料上看过,一直没有亲自种过,去年当我看到超级杂交稻的种子穗型大、着粒密、籽粒饱满、穗杆坚硬就觉得这个品种好,我知道好种要配好人家,才能挖掘种子潜力,夺取高产。去年9月底,稻谷收获后,我们几家种植了超级稻的全部有了好收成,种植38年了还没收过这么高的产量。我本人种植的5.2亩“两优0293”获得了3400多公斤的好收成,平均亩产660公斤,这么好的品种的确很受农民的喜爱!这不仅是一位普通农民对超级稻的由衷赞赏和喜爱,也代表了芜湖20万亩种植农户的共同心声。他们从当初的观望、不认识到接受、认识再到最后真心喜爱的过程,也正好解释了芜湖2006年只有150亩,发展到2007年的3000亩,再到2008年一下蹿升到了20万亩的个中原因。采访中,很多种植了超级稻的农民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喜悦的心情,没有种植的农民则跃跃欲试,希望在明年一定要种上超级稻。
不仅仅是单产的刷新
“种三产四”通俗地说即用三亩地的水稻种植产出四亩地的粮食。考核标准是当年水稻种植的亩产超过当地前5年平均亩产的33%。就粮食(水稻)生产而言,每年提高5%已经很难了。但是从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要求大幅提高的角度来看,粮食生产每年提高5%是无法满足需求的。
经权威鉴定,芜湖超级稻在2007年曾获得了841.6公斤的亩产产量,刷新了安徽省最高亩产记录,而且这个记录也打破了安徽省半个世纪以来亩产最高纪录一直低于800公斤的局面。据统计,2008年芜湖市实际种植超级稻面积208780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104.4%,占全市单季稻种植面积(55万亩)的37.96%,经过理论测产、抽样调查、实收验产等方式初步统计:20.88万亩超级稻总产为13万吨,平均单产为625公斤,比前5年平均单产491公斤高134公斤,增长27.3%;比2007年全市单季稻平均单产546公斤高79公斤,增长14.5%,平均增收142.2元/亩(1.80元/公斤),增效2969万元;通过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减少用药用工节本增效30元/亩,增效626万元,两项合计3595万元。
除了单产创了纪录外,还有更多的收获值得我们去盘点:
盘点一: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以前,农民对科学种田虽然也很重视,但像超级稻这样让他们如此心跳的种植行动还从来没有过。首先是这么好的优良品种没种过;其次是政府全程参与从种到收过程没见过;再次是享受政府这般优良的技术服务也没有过;还有这么高的产量更是没见过!超级稻优良品种让农民刮目相看,科学种田给农民尝到了甜头,得了实惠的农民心里都喜滋滋的。
盘点二: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证
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农民经常遇到,但这次农民是增了产又增收。在供种时,政府实行最高限价,将种子的市场价硬是每斤降了3.5元;在生产时,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水稻生产订单,并给予种植户提供政策性保险;在粮食收购时,按实际收购价高于周边市场价收购,敞开收购农民的粮食。这一升一降,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真正的保障。
盘点三: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在同等种植情况下,按照现阶段农民常规种植水平,“两优0293”较一般杂交稻种植亩均增产70公斤左右,按1.70元/公斤价格折算,收益约119元;在丰产栽培情况下,按照配套栽培技术种植,亩均增产140公斤,收益约238元,扣除成本增加88元,亩增纯收益150元;在高产栽培情况下,按照高产栽培技术种植,亩均增产190公斤,收益约323元,扣除成本增加120元,亩增纯收益200元。由此可以看出,种植超级稻比一般杂交稻的种植收益明显增加。
盘点四:粮食安全有了新的诠释
芜湖市的耕地面积在安徽省所占比例并不大,单从这个角度看算不上农业大市。另从芜湖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定位来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将逐年减少,人口却刚性增长,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供应,实现“惠农”、“强农”的战略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采访中,王沧江副市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亩增产79公斤粮食计算,芜湖市2008年20万亩的超级稻比2007年就增产粮食1580万公斤,这几乎能满足10万人一年的吃饭问题,而且如果再扩大到全市50万亩,全省1000万亩,全国1亿亩呢?那将是震撼世界的数字!
盘点五: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的最佳拍档
芜湖搞“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实现了完美结合。政府推动侧重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所无法解决的良种引进、技术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市场运作侧重解决了良种供应、技术示范、粮食收购等需要由市场调节的内容。两者各负其责,相得益彰。政府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同时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干预和调节措施不仅确保了整个项目的顺利运转,也充分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得到的是增产增收,政府收获的是民心,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于无形中得到了升华。
盘点六: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有了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优质稻 产业开发 现状与发展 思路
一、耿马县优质稻产业开发的现状
1.耿马县优质米产业概况
耿马县地处云南省西部边陲,位于东经98°43′54″,北纬23°20′,国土面积3837平方公里,海拔450—1300米,有耿马、孟定、勐撒三个坝区,是临沧市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县主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我县优质稻种植历史悠久,但只属于小规模种植,自主营销、产业化发展速度较慢。最初品种有老鼠牙、谷把糯等,由于单产低,面积小等原因后来被取代。90年代以来(98年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我县优质稻产业发展。据统计:05年以后全县推广优质稻累计面积25.8万亩,平均单产450公斤,总产达11610万公斤,品种主要有耿籼1号、德农203、滇瑞449、滇瑞456、滇屯502、红优5号、临优1458等。
2.行政组织协调建设
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水利局、财政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科技人员配合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落实面积,制定方案,组织技术培训,举办示范样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3.耿马县优质米市场供求建设
目前耿马县优质米的生产能力,产品量只能基本满足耿马县市场消费需求,对市内外较大的需求市场尚未开拓。随着羊耿路和祥临高速路的运用,对产品的运输更加捷径,加之我县选育的耿籼1号,2007年已省审定,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4.优质稻基地建设
耿马县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138385亩,其中:优质稻种植基地面积达4.3万亩,平均单产450公斤,优质稻谷总产1935万公斤,品种主要有耿籼1号、滇屯502、临优1458等,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31.4%,优质稻复种指数14.4%。
5.加工企业建设
加工龙头企业为耿马县粮油工贸公司,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加工龙头企业的培养,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多种渠道申请项目资金给予了扶持。公司设备、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加工、抛光、真空包装等一次性成型工艺设备,目前注册生产的“汀绿牌”优质米,现已部分销往周边地区及缅甸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二、优质米开发取得成效
近年来,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省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水稻产业体系等发展机遇,依靠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壮大优质稻产业,取得了良好地成效:
一是以省、市、县等技术部门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农业综合开发、水稻高产创建、基层农技推广等项目为重点,以点代面,点面结合,加大科技力度,连片开发,建成了以坝区为主的优质稻种植基地和示范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是在中低产田改造基础上,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使项目区农田水利、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三是扶持本县粮食加工企业,注册完成耿马县第一个农业综合开发品牌“汀绿”牌优质米。
四是引导群众更新了传统观念,增强了接受新事物的信心和自觉性。
三、耿马县优质稻产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差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路、渠等配套设施少,农田的生产率低,现有农田水肥流失较为严重,旱不能灌,涝不能排,雨养农业突出,土壤肥力,土地产出率低。同时,由于长期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板结,强化性状破坏,农田良性退化,中低产田面积增大,产量极不平衡,复种指数低。
2.品种退化
当地优质稻种子资源尚未充分开发,现有品种良性退化,种子提纯复壮基地和种子资源鉴定圃的建设不完善。
3.农资价格偏高,造成农业投入不足
首先是农资价格上涨,近年来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价格连年上涨;其次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劳力缺乏,造成农民对水稻生产的投入也减少,导致优质稻生产质量低,产业化开发速度缓慢。
4.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不到位
现代化农业新技术的应用面还较小,科技培训到位率低,部分农民仍沿用常规技术种植优质稻,特别是占面积较大的山区、半山区和边远地区,耕作栽培还很粗放,从而影响了优质稻的品质及产量。
5.缺乏科学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
收购的稻谷没有定性定量的检测标准和检测仪器;对加工出来的产品无质量分级标准和检测设备。
6.价格低,成本高,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低
目前优质稻收购价格与普通稻价格相差不大而成本又较高。未能实行订单农业,部分农户生产的优质稻谷未得到收购,挫伤了部分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
7.龙头企业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营销队伍素质不高
龙头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对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市场份额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质量档次低,名牌战略意识不强,销售网络化建设程度低,市场开拓能力弱。商贩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产业发展,产品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新产品信誉受损,市场不稳。
8.优质稻产业化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优质稻产业化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开发技术的提高和突破,减缓了优质米产业化开发步伐等因素制约着产量的较大幅度提高。
四、耿马县优质稻产业化进一步的发展的思路
耿马县优质米产业的发展方向应抓住省部级高产创建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与改革项目和农业开发良好机遇、依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牢基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质增效,稳固基地,搞活企业,构筑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机制,实现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效益化建设,扩大企业农产品经营范围,加强产品宣传与销售网络工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使优质米产业健康发展,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解决好科研、推广、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正确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调整结构扩大面积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科技与生产的关系,生产与销售的关系。
2.优化布局,高标准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
优质稻生产涉及环境、品种、栽培、植保等条件。要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区域,并对土壤、水质、大气进行监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标准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按现代农业的要求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优质稻产业化开发水平
通过国家粮食直补政策,提高项目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扩大稳定基地开发建设,同时进行适当企业扶持,开展订单扶持,培植企业基地。由企业扶持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物资,待收购时扣回扶持资金,解决粮农投入不足问题,增加粮食单产,保证原粮收购。
4.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搞活营销
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核心是搞好龙头企业建设,创立名牌产品和开拓市场,在产业建设中既要注重提高产品生产,加工质量和科技含量,着力打造名牌产品,使产品的品味和档次不断升级。
5.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栽培技术,既要注重优质,又要考虑高产。一是选择适宜我县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质良种;二是基地建设做到一连片五统一;三是改进育秧方式并适时播种;四是改进栽插方法,实行条栽或精确定量栽培;五是改进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尽量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七是适时收获,保证稻米质量。
6.加强优质稻品牌的选育和提纯复壮
加大优质稻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提纯复壮的力度,增强产业开发后劲。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粮食供给总量持续增长,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整个行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认为粮食企业应当在积极适应粮食市场环境变化和应用营销新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结合粮食自身的产品特点,以消费者的认知理念为前提,从粮食产品开发、粮食营销渠道、粮食品牌推广以及粮食客户关系管理这四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措施。要以营销为先导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在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下提升粮食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关键词:
粮食营销;粮食消费;模式创新
当前研究粮食市场和贸易的文献非常多,但是专门研究粮食营销方面的文献较少。洪涛[1]运用经典市场营销理论强调粮食营销关键要以消费者为核心,同时要加大产品宣传,降低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王宇露[2]认为粮食企业通过品牌营销战略,能够有效地区别竞争者的产品,同时能够提升顾客忠诚度水平,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夏丹[3]从渠道层面提出要通过对大型零售商进行激励提升粮食产品的销售量。张士杰[4]认为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粮食产品的绿色营销策略应当予以特别重视。还有部分学者对具体粮食品种例如大米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孙忠[5]认为随着消费者大米消费差异多元化的特征,价格较高的品牌精品大米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曾靖[6]指出由于品牌的产品识别功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品质上有保证的粮食产品,并且使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双重满足。许俊义[7]认为粮食企业实行品牌战略,相比同类竞争者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总体上,大部分学者主要从品牌建设维度对粮食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实际上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产量问题一直是研究的核心,所以粮食在学术研究领域更多被视为同质化的产品。2004年以来随着粮食流通领域市场化的完全放开,许多粮食企业的自主经营意识不断增强,以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为代表的诸多企业在粮食终端销售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粮食产量和粮食进口总量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者的粮食消费需求层次水平相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粮食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并以此为核心构筑和提升其整体竞争力水平。“粮食”的概念比较宽泛,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的粮食品种包括谷物、薯类和大豆。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以原粮产量进行统计;国家各级粮食局对粮食流通领域的监督和管理不仅包括各类原粮和成品粮,还包括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产品。依据粮食的作用分类,主要包括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以及种子用粮。本文的研究主体是粮食企业,其业务领域主要涉及贸易和加工两大层面,尤其是加工环节,将原粮转化为成品粮,从而满足最终消费者的基本生存需求,所以本文的粮食研究对象限定为以各类谷物为加工原料的口粮消费产品。
1粮食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709万t,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自从2004年以来,国家通过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政策性粮食临时收储政策等措施大大提升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种粮成本逐步提高以及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国内粮食价格,粮食企业的生存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来自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加工为主的全行业粮食企业的利润率仅为2.6%,具体到以稻谷和小麦为加工原料的粮食企业利润率为2.6%和2.0%。2010年以来成品粮和原粮的价格比率持续下降,来自中华粮网的数据显示,面粉/小麦的价格比率从1.4下降到最低为1.25;早籼米/早籼稻的价格比率从1.6下降到最低为1.45,“稻强米弱”和“麦强粉弱”现象比较突出。粮食供给数量大大增加的同时终端需求却持续疲软,特别是居民口粮消费数量持续下降。粮食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且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水平不高,而且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以后,产能极大过剩。仅以稻谷为例,2012年产能为3亿t,但是稻米产量却仅为不到9000万t,按照稻谷平均出米率75%计算,如果满足全部产能的稻米产量要达到2亿多吨。所以整个粮食行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较低,许多企业面临亏损。
2粮食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的总体分析框架
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粮食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同样必须以研究消费者的粮食深度需求特征为前提,通过市场细分研究不同人群的粮食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产品同质化,降低经营风险,从而超越价格竞争、促销竞争等恶性竞争手段。粮食产品属于农产品大类,以大米、面粉为主的成品粮商品是人们每天必需的消费品,在产品分类上可以归属为快速消费品,在当前粮食市场新常态下,终端消费者对粮食的选择标准日益多样化,不再是传统的吃饱吃好,现在更多的是吃出营养、健康甚至时尚和品位。另外,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一批全新的营销概念和理念不断涌现,本文所提出的粮食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总体分析框架就是在适应粮食市场环境变化和应用营销新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并结合粮食自身的产品特点,以消费者的认知理念为前提,从粮食产品开发、粮食营销渠道、粮食品牌推广以及粮食客户关系管理这4个层面研究具体的创新策略措施,达到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粮食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3粮食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总量上消费者对口粮产品的消费大幅度下降,但是粮食给人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供应了能量。随着我国城市化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终端消费者大幅增加了肉、蛋、奶特别是水果蔬菜等副食产品的消费,甚至部分年轻人群为了减肥瘦身的需要而盲目地不吃主粮只吃瓜果蔬菜。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粮食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美国农业部(USDA)1992年了指导大众健康膳食的“USDA金字塔”,根据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金字塔”的塔顶是少吃或不吃的相关食物,塔底是应该多吃的食物,其中主要包括大米、面条等谷物类产品。2010年我国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同样把谷物类食品列入最底层,每天应当消费300~500g,其别建议多种谷物食品混合食用效果更好,所以当前全谷物食品(仅脱去谷壳,包括胚芽等天然营养的完整谷物食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粮食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差异性较大,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购买散装大米或者面粉,其中大米品种以口味和品质较差的早籼米为主,他们对粮食价格变动的敏感性较强;中等收入人群比较注重口感和品质,对原粮产地和品牌比较关注,对于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往往购买大型企业的品牌产品,购买的粮食品种以晚粳米和高筋面粉为主,价格变化对他们的购买行为影响较小;少部分高收入人群购买粮食产品主要考虑健康和品位,他们会选择高档进口大米或者有机大米,以彰显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另外,人们购买粮食产品的频率相比以往增加较快,不像原来单次购买的数量较多,现在由于商业的高度发达,每次多则购买5~10kg,少则购买5kg以下,并且品牌转换率较高。当前,人们主食产品的选择标准越来越接近其他副食产品,包装、广告等产品外在因素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这对粮食企业的营销手段的多样性提出更多的要求。
4粮食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4.1粮食产品开发创新策略
传统的粮食企业产品策略就是把稻谷变成稻米,把小麦变为面粉,做成挂面等产品,所以产品高度同质化,没有特色,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产品利润率非常低,另一方面粮食市场细微的变化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粮食产品开发创新策略就是要应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研发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延伸粮食产业链,并且通过STP营销战略,针对相应的目标市场开发差异化程度较高的粮食产品。2012年国家粮食局出台了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主食产业化即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用机械化代替手工或半手工制作,代表性的产品有馒头、方便米饭米粥、速冻米面主食等产品。宏观领域增强了口粮供应保障能力,微观领域是使粮食产业链终端产品有效延伸,对企业而言,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以后实现产品多元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消费者而言,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考虑到不同人群对粮食的具体需求特点,粮食企业应当开发具有差异性的产品,这个差异并不是产品本质上的差异,功能差异乃至包装差异都是重要的选择标准。例如在功能差异领域可以提供适合烘焙的各类专用粉;婴幼儿米粉以大米粉为原料,添加婴幼儿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微量矿物质以及纤维素;针对青少年则在大米或面粉中添加稀缺营养元素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针对中老年人则在主粮产品中添加杂粮品种以促进其消化吸收。此外,还可以开发米汁饮料、大米淀粉,并利用粮食加工的副产品,例如米糠生产稻米油等手段提升粮食综合利用率和增值率。值得一提的是,粮食企业不应当一味附和或者盲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应当以营养健康为理念标准引导消费者,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产品更具有长远性和市场竞争力。当前,国内消费者盲目追求面粉越白越好,大米越精越好,受此消费习惯的影响,企业加工生产出越来越精细的米和面,过度加工的粮食使谷物的营养大量流失,一方面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长期食用会使对身体不利。所以,适度加工的粮食产品营销更应建立在理念营销和认知营销基础之上。
4.2粮食营销渠道创新策略
粮食营销渠道与农产品营销渠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大多数农产品为初级产品,保鲜期较短,渠道效率和物流系统是关键,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粮食企业众多,消费者数量众多,具有分散性,购买批量越来越小且频率较高,成品粮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且保质期又较长,这些特点决定了粮食营销渠道体系必然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粮食营销渠道创新不是原有渠道的颠覆性变革,而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粮食营销渠道优化体系图如下(图2)。传统粮食营销渠道是长渠道密集分销的模式,粮食企业通过经销商和各级批发商将产品出售给终端市场各级零售商。其长度是三级、四级甚至更多级的长度,宽度上大量的中间商组织参与其中。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粮食企业的分销成本较低,同时符合消费者传统的购买习惯。购买粮食的主体人群往往是中老年人,他们往往愿意在各类集贸市场中的粮油专营店购买各类粮油产品,一方面购买方便,可选产品众多,同时价格也比较合理。但是这种模式对于粮食企业最大的弊端在于渠道控制力较弱,因为粮食产品利润率较低,粮食企业仅与有限的经销商和一级批发商有业务联系,更多地看重产品的交易数量和金额。这种松散的渠道模式使得粮食企业与各级中间商的相互依赖性不高,大量的中间商经营多个企业的产品,由于利益导向存在较为严重的投机易行为。因此考虑到品牌建设等长远目标,粮食企业应当与各级中间商特别是终端零售商加强沟通与合作,增强目标一致性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而高度信任、高度依赖,通过赋予中间商更多的职能和粮食产品利润在渠道成员中的合理分配从而延长传统粮食营销渠道的关系生命周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粮食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营销渠道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典型的就是渠道扁平化的趋势。即通过缩减营销渠道中不增值的环节或者增值很少的环节,以降低渠道成本,实现生产商与最终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近年来,一些以超市、大卖场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渠道在国内流通领域发展较快,渠道扁平化也依托这些新兴渠道快速扩张。这些大型连锁超市通过与粮食企业建立直接的业务联系,大批量购买产品通过自身的配送机构送达各个连锁门店。对这一渠道系统,粮食企业应当高度介入,通过人员营销、销售促进等手段让消费者对粮食企业品牌有更高的认知度水平。另外也要高度重视社区各类商业组织,因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生活社区大量涌现,社区商业就是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服务,其产品种类中粮油产品是重点,因为购买便捷,即使价格稍高,仍然有大量的消费者愿意前往购买,相关数据也显示,社区便利店的粮食产品销量增幅较快,粮食企业可以采用渠道激励等措施在社区商业销售体系中增加销量水平,提升市场占有率。此外,粮食企业通过自建零售终端组织以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粮食产品也是营销渠道扁平化的重要手段。自建零售终端组织体现为粮食品牌形象店或者粮食直销店的模式,虽然初期建设投入较高,但是从长远看有利于对零售终端的控制,而且更好地将产品的市场反应和消费者需求快速回馈到企业,降低竞争带来的市场风险。粮食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第三方和粮食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营销模式近年来也逐步开展,例如网上京东商城和中粮集团开发的“中粮我买网”在线销售粮食产品有了一定的规模,购买者多为年轻人群体,然而由于物流快递配送成本较高,其最终价格并没有多少竞争力,这种网上直销的模式更多地承担了粮食企业产品展示和品牌推广的职能。未来O2O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粮食产品营销渠道模式是很好的发展方向,粮食企业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社区商业组织共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有效降低配送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许多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先期已经进行了试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粮食企业品牌推广创新策略
粮食品牌化战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品牌的拥有者与经营者是企业,感受者与评价者是消费者,因此将两者建立有机联系的“品牌推广”或者是“品牌传播”必然成为品牌战略中的关键因素。粮食产品由于价格弹性较低并且是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很少会主动去搜寻粮食品牌的相关资讯,被动式的信息接收模式是人们认识粮食品牌的常态。所以,传统的以企业为主导的品牌推广模式在当前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粮食企业实力大都不强,资金相对短缺,以广告策略为代表的高成本品牌开发路线并不是特别适合。针对粮食企业的目标市场,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等手段是接近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也可以采用赞的公关方式,通过赞助公益性的相关社会活动来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对企业传递的品牌信息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对于该品牌产品的认识和看法。由于口碑传播在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被誉为“零号媒介”。所以粮食企业应当高度关注口碑传播的影响效果,因为单位粮食产品价格不高,消费者很乐意尝试购买口碑传播较好的产品,所以深入消费者,做现场展示采用体验营销的方式,让顾客实际感知该粮食产品与其他品牌产品的差异性,从而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另外,粮食企业也可以采用合作营销的模式,以产品或者行业为纽带,借助合作企业的品牌优势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品牌推广效果。例如可以和品牌家电或者炊具企业合作,因为它们都提倡健康美食和优质生活的相同品牌理念,有着共同的目标消费者,例如“金龙鱼”与“苏泊尔”的合作营销模式使双方取得了共赢的结果。
4.4粮食客户关系管理创新策略
粮食产品的购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性的,这就为粮食企业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国外粮食企业例如嘉吉公司特别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此处的客户指的是组织客户,因为处于供应链中的组织客户,购买数量较大,双方良好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基础。当前粮食企业对终端消费客户越来越重视,因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和客户之间双向而非单向的沟通,客户一方面通过建立的各种关系渠道获取企业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也全方位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偏好和需求特点,分析其购买行为,从而使营销策略更具针对性。虽然目前还没有粮食企业针对终端消费客户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但是未来一定会是其必然采用的行动战略,因为它使双方的价值都能得到很大提升。粮食产品作为快速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很低,粮食企业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面临很多困难,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之变得更加有效,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者直销店直接获取客户的相关购买信息;还可以与大型连锁商业集团合作,间接获取客户购买其品牌产品的相关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如微信等网络交流渠道全方位地了解单个客户,记住他们的需求。通过后台建立的客户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有效实施诸如个性化需求、互动式营销、一对一营销等新的营销模式。粮食企业未来的营销目标不再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而是要尽可能地去获得、维护和发展目标客户群体,提升其忠诚度水平,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5结语
营销是粮食产业链的末端部分,承担着产品价值实现的职能,在“微笑曲线”中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水平,但是这个环节发挥其职能作用需要其他环节部分强有力的支撑。粮食行业本质上属于资源型产业,不能仅仅只做好下游的销售,而是要与上游的种植加工环节紧密相连,提升整体粮食产业链的价值水平。当前市场上销售的热点粮食产品例如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对种植环境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各类功能性大米就需要粮食龙头企业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所以,应当以营销为先导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以粮食企业主要是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土地流转推动规模化种植经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稳定合作和利益联结机制,在生产经营上统一协调,降低交易成本,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将产业链末端的消费需求反馈到前端,从而引导粮食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这种经营模式能够使粮食企业充分掌握优质种植资源,为终端产品差异化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严格的产品可追溯机制,保证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美誉度。此外,政府也要积极运用产业发展政策、财税政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等多种手段大力支持粮食企业的发展,对于规模较大的粮食企业应当重点进行培育,鼓励和引导其通过资本运作和企业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跨区域的甚至跨行业的兼并和重组,从而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整体竞争力水平,从而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
作者:狄强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洪涛.粮食市场营销模式与市场模式创新[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2):9-13.
[2]王雨露.新形势下国有粮食企业品牌营销战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6(20):202-204.
[3]夏丹.我国粮食产业营销策略探讨[J].当代经济,2010(21)70-72.
[4]张士杰.粮食企业必须重视绿色营销[J].中国粮食经济,2001(4):22-23.
[5]孙忠.精品大米营销时代来临[J].黑龙江粮食,201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