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前提下,企业资产管理模式和资金运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投资管理也面临的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企业投资通过充分使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就目前企业投资管理而言,企业投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进而改善企业投资管理。
【关键词】
企业投资;管理;问题与对策
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多元化、整合化发展,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提高。企业投资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企业投资成为企业获取利益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复杂程度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企业投资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投资管理政策,进而降低存在的投资风险,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我国企业投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企业投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科学指导性的投资战略在对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指导以及合理的规划手段,确保企业管理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与企业管理相同,投资管理也应具备指导性以及科学性,进而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部署与规划,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目前我国企业投资管理中,尤其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管理缺乏科学指导性的目标以及投资战略规划,有些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缺乏对投资的项目正确的认识以及评价,导致企业投资战略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还有一些企业不能够做出长远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仅为了短期的利益,阻碍了企业投资的长期发展。
2.盲目主观的企业投资决策企业决策的重要内容就是企业投资决策,企业投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经济行为实施前应做好提前决策,对经营行为要进行评估,并保证其可行性,避免觉得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但是在我国目前企业投资决策中,企业决策受到自身急功近利心态问题以及自身抵抗利益诱惑能力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做出正确的企业投资决策,进而导致企业投资管理严重失衡,阻碍企业的发展。
3.缺乏严格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在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不仅能够调动企业多方面资源,还能有效地发挥投资项目的优势。但就目前我国企业投资管理的组织管理而言,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企业投资项目中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人才不仅能够决定企业的组织管理,还可保障企业投资管理的实施。在对组织管理财务管理控制时,专业性人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投资项目的成本和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当企业缺少投资管理人才时,企业就会根据自己的应用进行管理控制,增加了投资项目的风险;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还缺乏严格的资金控制管理制度,资金作为企业投资的基本条件,将影响到企业最后的经济效益。从我国现阶段企业投资来看,在一些回报周期较长长的项目管理中,企业缺乏对资金的控制,导致资金出现受困现象,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进而制约了其他经营项目的正常进行,增加了企业投资经营存在的风险问题。
二、提高企业投资管理的有效对策
1.提高企业战略眼光,加强投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就必须通过企业投资来实现这个目标。企业投资能够利用现有的企业资源,通过调动和配置,促进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决策者,应该加强自身的投资项目管理意识,制定长远的企业战略目标规划和部署。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并对资源加以调动,通过采用多渠道的企业投资模式,提高自身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经营能力,将企业资源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在监理长期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对资源加以利用和布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水平。
2.提升投资管理水平,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企业要想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就必须通过企业投资手段来实现,企业投资需要企业管理者以及决策者具备较高的投资管理水平,从而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发展和壮大投资管理人才队伍,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能力,还提升了投资管理水平。为了避免和降低投资存在的风险,应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出现盲目性,根据企业自身的企业的战略目标,严格的对投资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由于个人冲动投资以及主观臆断对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在对投资项目实施时,应该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加大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财务管理,应做好成本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以及收益性。对任何时机的项目进行严格监督,降低投资存在的风险,保证投资项目各个环节的正常规范实施。投资项目都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企业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避免企业在投资高风险以及新项目时,存在的盲目性。建立企业长远的企业目标,而不是以近期的利益为主,对市场行情要有所了解和掌握,通过科学的决策以及风险管理制度,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在我国目前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缺乏科学指导性的投资战略以及严格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针对现阶段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投资管理制度,提升投资管理水平以及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等策略,降低投资管理存在的风险,让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双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73—175.
[2]黄莉梅.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13):196—197.
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内部的资金除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外,还有一定富余可以用于投资管理,通过投资企业可以充分实现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收益。投资活动是企业扩充产业规模和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投资涉及的流程较为复杂,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面临诸多问题,容易造成财务风险,影响投资收益,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提供对投资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积极探索有效对策,提高企业的投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 企业投资概念及投资管理意义
1.1 企业投资基本概念
根据传统的企业投资理论,投资是企业向某一对象投入资金获得相应收益的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对资本优化配置的行为,有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于企业而言,对内投资是将资金投入到一定项目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垫支流动资金等;对外投资则是购买国家或其他企业发现的有价证券、金融产品等,或者将资金以流动货币、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形式注入到其他企业内部获得相应利润[1]。
1.2 企业投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投资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投资管理,保障企业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对于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通过投资可以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投资双方互利共赢,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1];其次,改善社??就业问题,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投资使得很多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社会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最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投资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通过投资管理,企业可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有效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实现投资目标,实现企业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 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投资决策不科学
投资决策对企业投资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分析,很多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导致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企业领导往往主观意识较强,在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和考核的情况下,盲目制定投资决策,使得投资决策的实效性降低,难以全面发挥投资控制作用[2]。同时,一些企业领导过分看重投资活动的短期效益,与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没有进行会议商讨,导致制定的投资决策缺乏严谨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 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很多不良的投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难以对各项投资事宜进行全面的过程管理,不利于企业后期投资效益的获取。一些企业在投资管理中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出现涣散情绪,一些投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得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影响整个投资管理活动,例如财务制度不严谨,容易造成账目审核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提升。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企业的投资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加强投资管理,导致很多管理漏洞出现[2]。
2.3 投资审查论证不严谨
在投资管理中,投资项目的审查论证十分重要,只有确定投资活动的可行性,才能够提高企业投入资金的利用率。从现在企业投资管理中可以发现,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审查论证工作十分不严谨,在市场预期、投资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分析,难以对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以煤炭企业为例,往往需要投资一些偏远项目,如果不去现场进行严格的审查,容易忽视地质勘探资料和地质储量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会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3 企业投资管理对策
3.1 设计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企业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必须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避免领导一人决策的现象,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首先,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原则,对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经济性评价,寻找投资时机;其次,综合分析投资项目的目标、规模、方向、成本及收益,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角度,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投资方案[3];最后,提升战略高度,企业领导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不断丰富投资模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投资决策的制定还需要征求企业各管理层人员的意见,进行投票表决的评价机制,保证投资决策的民主性,避免个人冲动投资和主观臆断造成的投资风险。
3.2 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
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经营情况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责任管理制度,企业要结合各部门的工作范畴,制定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和相关的考核评价办法,对投资管理中各环节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第二,建立监督机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对投资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升企业投资管理的规范性和全面性;第三,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在投资活动进行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实现全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保障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3]。此外,企业还要建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以投资信息为基础,以主要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依据,设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标,随时观察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发生的早期特征,对企业投资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3.3 建立投资项目审查论证机制
为保障投资收益,企业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专业、可靠的投资审查论证,确保投资活动的可行性。企业要完善专家论证机制,对于一些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非主业投资、省外或境外投资等项目,需要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在投资项目审查论证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发展战略规划,从技术应用、产业政策、成本核算、投资回报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尤其对于省外或境外投资项目,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法律政策、社会经济、人文特点等情况,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考量。在投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组织有关机构按照提前介入、全程把关、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根据不同的建设阶段,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将审计工作贯穿于立项、设计、施工、决算等全过程[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市场经济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强烈,不仅是国内企业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国际竞争,从而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运营风险,如果投资决策出现失误,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由于房地产企业前期投资量非常大,一次错误决策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由此可见,加强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投资管理中,我们必须要能够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房地产企业经营风险。笔者认为,加强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强化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的运营风险逐渐提高。虽然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了主导地位,甚至部分企业都已经破产,但事在人为,很多投资失误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房地产企业日常运营中,决策者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企业企业形象,从而推动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
2.构动态的投资管理制度,构建风险模型
我国经济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环境也是变化莫测,为了能够全面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管理质量,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支持,这样才能够降低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由于很多房地产企业投资管理缺乏制度支持,导致项目决策存在很大随机性,再加上市场经济愈加复杂,最终导致决策失败。在信息时代下,企业发展必须要追寻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全面性管理。因此,制定投资管理制度,必须要包含信息管理制度,也就是将传统的单一制度转变为双向制度(线上制度和线下制度),这样才能够为企业投资决策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信息管理模式作为当代企业内部管理的主流形式,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全面风险房地产市场环境与相关政策,这样才能够实现内外部风险控制,加强房地产企业日常运营的安全性,降低企业风险。
3.构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组织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由于当今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已经上市,股东在企业中有很大的权利,房地产企业长期投资权利绝对不是企业高层这么简单,同时也包括股东大会。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高房地产企业风险控制质量,打破传统的组织机构,我们必须要实施组织结构再设计,根据上期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将现有的职能部门整合成几大系统,并灵活调用。如将企业计划部分和决策部门整合成股权投资决策系统;将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整合成股权投资核算监督系统。这样才能够保障在投资前和决策阶段都能够有风险系统的参与,并通过加强规范管理,从而保障项目投资的合理性。由于房地产企业经济活动一旦实施,企业将面临整个消费市场,通过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查,根据社会需求从而选择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商要认真签订合同,明确相关价款指标和工期指标,尽量减少合同变更次数,并聘请专业工程监理人员开展全面的质量监管,从而降低房地产项目活动风险。
4.投资分散策略和投资组合决策
面对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我们必须要开展投资分散策略,并制定投资组合决策形式。其中,房地产企业投资分散主要是通过开发结构分散形式,从而达到减低运营风险的目的,通常包含投资区域分散、投资时间分散、共同投资等形式。房地产投资区域分散主要是将房地产投资分散到不同区域,这样能够避免某一个区域房地产经济不景气而带来的风险,从而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时间分散主要是指选择合理的投资时间,避免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损失。共同投资也是风险分散的一种方式,也就是通过合作方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充分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不同合作企业的优势,从而起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此外,通过投资组合的策略同样能够降低运营风险,投资者根据房地产投资风险等级和工程获利能力,根据组合原则进行经济项目组合与搭配,“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是组合投资的理念,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即使某个投资项目出现了决策失误,也能够通过其他项目的利润将空缺抹平,最终获得一个平均收益。
关键词:加强;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
Abstract: The project pre-settlement management is one of moder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mportant work contents, the project pre-settlement supervisory work’s actual result, the direct relation project investment’s whole application situation, whether as well as the engineering economy income and do the social efficiency realize and so on many questions. But these questions are also the project pre-settlement supervisory work must improve and the consummation promptly, how does this article strengthen the project pre-settlement supervisory work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 words: enhancement; project; pre-settlement; management
1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工程投资进行合理的确定、分配与利用,其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具购置费、预备费、工程贷款利息和流动投资的确定与控制等。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对工程投资管理实施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贯穿于决策评估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工作是一项复杂、具体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统筹兼顾,合理管理工程投资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对于投资的管理是其重点内容之一。工程预结算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工程投资管理的有效调控措施和方法。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既要对工程投资应用做全面的审核与调控,又要深入到工程建设项目的每一具体环节,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到统筹兼顾,以达到合理管理工程投资的管理目标。
1.2加强对细节项目的管理
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管理范围较广,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果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只是注重对重大项目的管理,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细节项目的管理,必然难以真正达到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以现代化的投资管理方法,结合先进施工工艺和技术,对工程投资进行合理的统筹与分配,最终实现降低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预结算管理工作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往往就是通过对一些细节项目的管理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细节项目的管理。
1.3要有科学、合理、严谨的管理制度
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项目整体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项管理内容。目前,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科学、合理、严谨的管理制度,这样的现状对于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工程建设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进步都是不利的。国内现行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较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逐步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以适应时代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
2加强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不仅是对于工程投资的管理,而且也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更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必须积极运用现代化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逐步提高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以利于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措施与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提高工程预结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工程预决算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多么严明的管理制度,都需要管理人员的认真贯彻和执行,才能确保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除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工程预结算管理经验外,还要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意识。同时,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相关管理部门还要不断加强对于工程预结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其工程能力与水平同时展潮流接轨。工程预结算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还要认真做好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整理,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工程预结算管理理论研究的队伍中,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促进工程预结算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2完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
传统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普遍存在陈旧、落后以及和现代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新需求。在现代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以往的工程预结算管理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现行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科学严明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不但要坚持“严谨”的原则,更要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严明的工程预结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对于投资管理的具体要求,并有利于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2.3吸收、借鉴工程预结算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理论
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较早涉足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具体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关注世界其他国家在工程预结算管理方面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加以深入分析、总结,结合国内的具体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逐步形成新的“中国式”的工程预结算管理理论,积极应用于我国的工程投资管理工作中,并不断完善与更新。
3以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投资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小型企业是指企业在员工数量、资产总额、经营规模等方面与同行业企业相比都处于较小地位的经济实体,由于其资产、经营规模都较小,容易受到经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极不稳定,中小型企业的投资管理在当前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投资管理的不善,导致多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一、中小企业投资管理的现状
(一)投资管理方式落后当前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以及投资管理理念,从而导致投资管理手段缺乏创新,投资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缺少对于项目投资的有效监管,同时缺乏对融资渠道的关注,导致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投资损失。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投资管理方式不恰当,导致投资的风险不可控,出现重复投资、亏损投资的现象时常发生,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市场调研意识市场调研与投资存在着关联,只有开展市场调研,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才能够作出相对准确的投资决策,进而作出恰当的投资风险评估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及时的规避市场上的投资风险,从而减少投资损失的出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但当前多数中小企业不重视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意识不强、调研方式不当,造成决策失误。
(三)缺乏创新意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科技、文化水平得到充分发展,整个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化的程度更高。这给中小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效仿他人的做法,不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核心竞争力,投资带有盲目性。中小企业要树立投资决策的创新意识,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但由于多数中小型企业缺少专业投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且没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导致其往往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四)中小企业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投资本身存在一定风险,每个企业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尤其是企业经营决策者,要充分的做好面对风险的心理准备以及应对方案。但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存在专业人才缺乏、资金实力薄弱等问题,导致其投资管理水平低,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能力弱。投资存在随意性,进而导致其投资风险会高于大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避不开的症结,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经济效益波动大等问题,很难向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仅能通过间接融资获取高成本的资金。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资金的需求往往更为迫切。而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往往对中小企业设定的放贷条件更为苛刻,中小企业很难获取大额贷款,即便获取贷款也是付出了高额的代价,中小企业资金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使其投资受限。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由于中小企业往往缺乏相对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没有相对系统的一套投资管理理念,投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对投资结构的分析不够,存在厚此薄彼情况。多数中小型企业在进行内投时,通常只注重有形资产的投资,会将大量资金用在购置固定资产上,而忽略了无形资产的投资管理,如:技术研发的投资、人才培养的投资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投资管理理念尚未端正,认为无形资产的投资投入周期长、投资回报见效慢、企业承担风险大等观念。反观当今一些知名企业,无不重视内部无形资产的投资。无形资产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做好无形资产的投资,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投资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中小企业的投资资金多数来源于外界的筹资,企业投资与融资的关系较为密切。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内部的管理也往往不够规范,导致投资的风险性较大企业暴露得更多。中小企业利用融资款进行投资行为时,企业管理者与债权人之间往往会出现企业控制分歧,这给企业投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由于缺乏有效约束依靠贷款进行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多数信用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在项目失败后逃避责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三、强化中小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自身的一些特性,其在投、融资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专业人员的缺失,其投资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对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强化便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投资管理强化:
(一)全面化、精细化市场调研活动市场调研的程度与投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关联,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应当充分了解其项目所在行业的相关情况。市场调研是编制可行性报告的基础性工作,调研的深入程度如何直接影响最终的投资决策。因此精细化的市场调研工作尤为重要,其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可通过多途径收集市场、行业等数据,并结合政府最新的相关政策,对当前时期的宏观环境、市场环境进行分判,以市场为支撑,作出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收益评估等,编制完整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投资决策做足准备。投资决策往往需要从第三方视角来审视,通过不同方位的审视,能够避免盲目跟风投资的情况出现,使投资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保证企业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二)强化中小型企业投资决策的创新、科学性企业的投资决策是否科学、是否创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目标的能否实现,投资收益能否达到预期,所以中小企业强化投资决策管理具有一定意义。做好投资决策流程管理是科学决策的有效保障,决策流程管理通常遵循合法原则、效率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内容涉及一定的授权体系及系统的投资决策流程图等。这要求企业管理层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从而使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够标新立异、切合实际,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来规避投资中可能出现的不定因素,能够有效的强化中小企业投资的稳定性。
(三)从制度上来加强企业投资管理监督力度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奖励与处罚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投资管理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制度等,减少投资的主观随意性,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同时,必须明确内部监管在企业投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保证内部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健全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对企业投资管理实行全程监管,全动态的监督企业资金流动,从而实现资金流活动的透明、合理,进而避免出现人为风险。为确保企业投资管理监督制度能够高效运行,企业需要不定期的开展专业知识、技能、业务能力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素质,只有这样,企业的各类投资管理制度才能落实到位。
(四)强化投资风险评估与防范策略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投资活动受到法律保护。在进行投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全面、科学的运用投资的各类模型管理系统、制度,如市场环境分析、资本管理等,使企业投资管理形成多元化道路;2.中小型企业应当优先运用“杀熟”模式,做到投资的知己知彼,这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3.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经济趋势以及行业发展态势等信息进行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投资;企业;政府;改革q
一、投资管理体制现状
投资管理包括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和对政府自身投资行为的管理两个方面。当前,各地政府对企业投资管理是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进行的。对企业投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对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核准制。现行企业投资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审批环节多。一个企业投资项目从申请到竣工验收,审批流程涉及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消防、卫生、气象、地震、安监等20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按法定时间计算,至少需要310个工作日;二是审查内容繁。很多部门在办理各自环节时,除规定材料外还要求企业额外提供其他材料;三是审批自由裁量权较大。一些事项审查标准不太清晰,审查行为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前期工作耗时长。一些审批事项中,自由裁量权较大,难以约束在法定时间内完成,有的审批部门甚至以人手不足为由擅自延长办理时间;五是部分审批事项变相收费。有些中介服务机构是隶属审批部门的企事业单位,搞独家经营、垄断经营;六是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
目前,政府对自身投资行为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审批制。一个政府投资项目需依次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现行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政府与市场范围边界不清,政府投资“缺位”和“越位”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政府投资不恰当地进入商业地产等一般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另一方面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政府投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投入不足问题;二是政府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缺乏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公开透明、科学民主程度不高;三是政府投资资金管理部门化、零碎化,政府投资事前没有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投资规模和结构说不清楚,难以做到“看菜吃饭”,实行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四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不专业,建设实施方式单一,个别项目“三超”现象严重,投资效益低下;五是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缺失,投资失误没有纠偏制度保障;六是政府投资补助管理灵活性不够,投资安排与实际需求脱节,基层政府和项目单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优化安排、调整使用。
二、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在新一轮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中,建议按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要系统性、全流程改革企业投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新型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加强政府投资计划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全面推行代建制;建立完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有力、责任清晰、监管到位的新型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三、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一)针对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试点取消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允许个别地区先行先试,为全国做压力测试。对试点区域内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分类改革,其中不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管理,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具备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项目改为竞争性配置,从而形成以备案制为主的企业投资管理体制。
2.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简化企业投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备案手续,推行网上在线备案,所需提供的书面材料全部改为网上报送,逐步实现足不出户办妥备案。备案系统与工商、公安等系统联网确认企业信息的真实性,项目是否予以备案的信息即时发送企业并同时送各有关部门。企业应如实填报备案内容,并对备案信息内容真实性负责。制订出台全国统一的备案政策法规,杜绝变相审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备案制。
3.实行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创新管理,取消暗箱操作。对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经营性项目,将原实行的“先到先得”做法改为政府通过制定规划,确定开发建设总量,做好重大项目布局,明确技术标准、准入条件等,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主体。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取得开发经营权,依照约定自主开展投资活动。政府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一视同仁的投资环境,为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创造条件。
4.强化规划体系的指引作用。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管理,增强规划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深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扩大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明确建设总量目标、区域布局和开发时序,实现投资建设“一张图”管理,指引企业开展投资活动。
5.优化企业投资审批流程。按照“凡是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达到管理要求的,凡是能够通过事后监督达到管理目的的,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达到管理效果的,一律取消审批”的要求,政府各部门重新梳理现行政策,改革传统审批模式,建立高效便捷的“并联”办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引入法定机构,把大量繁琐的报建和验收事项逐步标准化、规范化和便捷化。
6.建立“指导、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按照政府依法行政、企业自我约束、社会协同自治的原则,使企业成为投资项目决策的主体,政府成为监管的主体,逐步实现管理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管理转变;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管理方式由行政审批向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转变。
(二)针对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科学界定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建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凡能够由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尽可能利用社会资金建设。
2.健全投资决策机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公示和听证制度。项目审批决策前要求经过符合资质要求的工程咨询机构的评估论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在审批决策前面向社会公示或组织听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充分发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决策,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政府,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3.加强投资计划管理。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平衡、保障重点的原则,编制统一的政府投资计划,合理确定政府投资规模和方向。政府投资计划须报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投资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缺乏法定理由,未经法定程序,报经法定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变更,确保政府投资计划有效执行,实现政府投资有计划、资金有预算、审计有依据。
4.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资本金等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实行项目建设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管理等负责。对政府投资新建、改建、扩建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推行代建制。严格执行无现场签证管理制度。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并符合验收标准的,应及时组织验收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和项目后评价制度。
5.严格投资责任追究。制订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管理制度,以项目建设单位为监管追责重点,将政府投资责任落实到项目建设全过程和所有涉及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及人员,实行项目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由纪检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实现政府投资责任清晰、追责有据,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监管体系。
6.改进补助管理方式。将中央和省级政府各类投资补助资金安排,由现行事前审批项目改为确定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并纳入同级政府投资计划,由市县政府按照政策导向和资金管理要求分解落实到项目,中央和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发挥市县政府主观能动性,强化项目单位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秀岩.投资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晨.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投资体制改革[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关键词】企业金融;投资管理;问题;强化策略
新形势下,为了确保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不管是在投资管理方式上,还是在融资方式上,企业都应有所创新。由于企业主要是通过金融投资来实现经济效益的,因此,加强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所在。
一、新时期加强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作用
1、有益于改善企业的金融结构
企业自有资本同债务间的比例关系,即为企业金融结构,而就市场价值的视角而论,对于企业而言,自有资本、最初成立时所投入的资金、盈余、运营后产生的收益等资产,都是企业的基础投资资源,而强化金融投资管理,不但能为企业的照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并且有助于扩大生产。另外,企业可通过良好的金融投资管理,提升市场信誉,进而获取短期贷款以及筹措资金,分别用于企业的投资生产、战略性发展项目中,从而让企业的金融结构在投资以及负债间取得平衡。
2、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其经济效益的实现是以健全的管理体制为前提的,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企业的各大部门、系统间才能进行有效交流,进而在内部信息对等的基础上,确立一个与当前以及后期发展形势相符的战略目标,并为之奋斗。鉴于当前市场现状,企业在确立管理体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会侧重于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并借助于严格的核算、对金融资产确定过程的监督,为企业确立合理的投资计划提供必备信息,从而为内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有力保障。
3、有利于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在新时期,为了将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获得与之对应的投资项目,企业往往会对其内部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进而提升其投资管理素质,而此类人才不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管理能力,并且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在金融投资中,为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带来助推作用;不限于此,企业往往会革新内部管理制度,进而提升金融投资管理水准,助力企业获取更佳经济效益。
二、新形势下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不具备整体性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金融投资管理是其实现长足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为此,良好的投资决策也能为后期资本的回收、经济利益的获取提供有力保障,但当前不少企业在金融投资期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譬如,因地域发展所限,不少地区的政府都会按照经济发展之需来确立与之对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为了与金融投资环境保持同步,企业就会不断变更投资决策以及管理方案,进而引发了临时盲目投资的问题;还有部分企业在缺乏宏观风险评估的前提下,一味追求高额利润,进行了盲目投资,而此类缺乏宏观规划的投资管理行为,势必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阻碍作用。
2、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因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在金融投资期间,不少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更侧重于项目前期的风险判断以及投资期间的运行,进而对项目管理过程的监控有所疏忽。审计是企业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的一种核心方法,但不少企业依然不具备良好的内部审计系统,并且部分企业并不存在审计部门,而监督上的真空状态,不但会导致整体投资管理过程失控,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并且还会加大金融投资风险,更有甚者,导致投资项目出现亏损。
3、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决策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在企业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中,金融投资管理决策是其核心构成,它不但需要决策者具备优秀的管理才能,并且还需具备一定能力,合理评估项目风险以及收益。但就当前国内企业管理结构而论,在管理阶段,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民主决策习惯,导致个人以及经验主义之风盛行,而此类决策极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中,采用这一含有主观因素的投资决策,势必会降低管理效率。
4、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缺乏优质人才
在新时期,人才不但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也是企业将科学管理方案落实到位的有力保障。在全球金融投资市场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投资管理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譬如,过去企业通常会比较注重学历,但在新形势下,考核学历的同时,也会考核金融投资管理人才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投资经验等。在投资管理期间,不少企业都不具备专业化的团队,譬如在投资管理期间,部分投资人员并不具备专业化的金融知识,无法敏锐洞察市场变化情况等,而此类问题会给企业投资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带来直接影响。
三、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金融投资管理方案
1、确立健全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制度完善的体制
能够为企业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在建立标准化的金融投资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企业应优先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将金融投资项目纳入管理体制范畴之内,并借助于制度的制约作用来运行项目;其次,应当在全面分析企业自身投资环境以及经济实力的前提条件下,改善金融投资管理计划,量力而为,依照企业发展目标,确立与之对应的投资计划;再次,依照制度规范,对项目运行中所面临的问题,严加控制,进而为投资计划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最后,构建效益评价机制,为投资与收益的平衡提供有力保障。
2、重视对金融投资管理人才团队的建设工作
企业应立足于长足发展的视角,通过建设专业人才团队、科学管理人才的方式,来加强金融投资管理。为了构建专业化的金融投资人才团队,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改善人才结构,依照金融投资管理之需,着重培养具备一定发展资质的职员,以提升其金融投资的专业实力,加强核心竞争力;(2)为了提升企业职员的综合素质,应当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3)利用科学的激励机制,对职员的行为进行奖惩,进而调动职员工作的能动性。
3、注重企业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合理的预算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构成,它能够在项目运行以前,明确区分企业管理的权责与利益,进而为内部所有部门的合理分工,尽职尽责,获取应有利益提供有力保障,并在全面沟通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4、强化对金融投资行为的审计监督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是建立标准化的金融投资行为的有力措施。要想确保企业金融投资项目有效运行,就应改善内部审计体系。企业在通过审计来监督金融投资行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大要点:其一,注重审计的公正性以及独立性,规避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审计活动的影响,进而全面监督投资行为;其二,加强审计内容的目的性,加大对企业现金流量、利润以及资产负债等内容的监督力度,进而将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在管理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未知风险会不断增多,并且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趋复杂,为了实现长足发展目标,企业分别应立足于思想观念、行为方法两大视角,强化金融管理项目,做好减小金融风险的预备工作。此外,还应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化金融防范意识、明确投资方向,进而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百研.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策略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15)
[2]代生伟.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6(27)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途径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医院有序经营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医院一些重要经营决策都是根据医院财务核算进行的,要想提高经营水平获取更多利益,就应该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控制。如何更好的对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途径解决问题,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一、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再加上医院财务管理内容比较多,使得一些医院常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而忽视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这对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财务管理是十分不利的。一些医院因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不能更好的执行。即便一些医院设置了医疗风险基金,也因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完整的风险管理方案而无法有效的实施。医院投资管理作为医院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旦管理中出现相应问题,就会影响医院财务管理有序进行。一些医院在投资管理建设中常因对重大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未对市场需求、医院现状进行科学分析,未对项目成本投资回收等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使医院出现盲目投资现象。这样不仅无法保证资金质量,同时也会使资金浪费更加严重;一些医院财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责任意识,对基本财务核算和审批流程不够了解,再加上对财务分析判断、监控管理能力不强和缺乏创新等,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健全的财务制度作为强化医院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对医院发展有重要作用,不仅能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提供有效依据,使其能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应规定合理的进行。在完善医院会计管理制度过程中,有效的对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根据医院的实际状况制定与单位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也应该对单位计划进行制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考核,从而建立健全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还应该从会计经营特点、管理要求上出发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便更好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同时会计人员也应该按照医院会计制度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为大众更好的服务。
(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
医院要想持续、健康且快速的发展,就应该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医院领导应首先树立风险意识,在根源上杜绝财务风险。为了减少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和保险等形式转移医院财务风险,保证医院资金流动性,使医院收入稳步增长。其中以保险方式转移医院财务风险,就是将财务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承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财务风险。除上述办法外,还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未出现财务风险之前就对相应项目进行考核,并设计相应风险压力测试程序,以更好的对相应工作进展进行分析,一旦出现风险问题,也可以适当提醒并解决,将医院财务风险降至最低,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三)完善投资管理工作
投资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建设的基础,一旦工作中出现相应问题,就无法保证医院正常运转。因此,应该对其投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并对成本进行核算,将浪费降至最低。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先处理好医院收益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滚动预算方法进行编制,以确保医院资金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益。同时也要强化成本核算并对医院不同成本进行控制。不仅要对成本核算为对象、控制成本范围、费用进行控制,同时也要保全投资者、稳健会计核算和经营者风险,以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在开展这些工作时,必须先对成本特性、科室成本协调和科室核算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有针对性政策,保证成本协调工作有效进行,以提高医院整体效益。
(四)强化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作为医院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医院财务管理顺利进行。因此,医院有必要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应该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财务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医院财务管理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同时财务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不仅要提高自身自身业务理论知识,也要提高其计算机综合操作能力,同时财务人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更好满足现代化医院发展需求。
三、结束语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医院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必须强化医院财务管理,制定相应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应约束机制、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从而不断的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成本支出,促进医院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7)
[2]巩固. 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5)
1.1有利于优化当代企业的金融结构
一般而言,加大对企业金融投资项目的管理力度是科学合理地优化当代企业金融结构的关键基础,是行之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而且对于现阶段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而言,科学恰当的金融投资确实可以让企业获取更优化的经济回报,从而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基础。
1.2有利于优化国内企业的管理系统与制度
事实上,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务必要使得企业内部的广大领导管理者在行为与心理上关注与重视企业管理工作,通过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自己实际的企业管理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提高经营效益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基础。而且企业内部所制定与落实的规章制度都是基于领导管理者最终决策的基础上作出的,由此可见企业领导管理者所制定的决策问题直接与企业的投资效益、管理现状等多方面有所联系,甚至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与名誉损失,为此企业内部的领导管理者务必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途径来进一步地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与管理能力。
1.3有利于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新时期企业在开展一系列金融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必定会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工作来提升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让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作出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决策,最终让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可持续战略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企业要贯彻落实内部各项管理规定,就务必要事先改进与优化内部的工作经营环境,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例如开展良好的人才培养投资项目等。
2新时期强化企业金融投资管理的策略
2.1制定规范化的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制度,树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般而言,新时期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包括如下五方面内容:一是制订金融投资计划,二是深入地分析与探究金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三是构建行之有效的投资组合,四是科学恰当地修正投资组合,五是准确有效地评估投资组合的效益,而对于上述五个投资管理工作而言,制订金融投资计划则是重中之重。在正常情况下,作为进一步开展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行为指导,金融投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投资行为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但是企业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投资计划的制订步骤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难度与决策隐患的,一旦在决策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一系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会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灭顶之灾”。由此可见,新时期企业在制订与落实金融投资管理计划的过程之际,务必要由企业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发展的角度着手,把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作为进一步经营投资的重要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市场分析与风险防范,行之有效地提升当前企业金融投资管理项目的有效性、科学性与效益性,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企业的风险性。
2.2明确指出企业金融投资的具体方向,加大企业金融投资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新时期国内各行各业急需获取的发展条件,企业要实现健康和谐的发展计划,就务必要依赖于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上,通过多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精英队伍来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的金融投资管理力度。所以新时期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务必要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与形式来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并且通过定期开展一系列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来强化企业内部各业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企业自身的决策能力与业务分析能力,为明确指出企业金融投资的具体方向奠定具体化的人才基础。
2.3贯彻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企业内部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质量与执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其他工作项目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为了更好地强化企业内部金融投资管理工作,企业务必要着重关注与重视内部的预算编制工作。首先,企业应当清楚地指出财务主体在预算编制中的整体作用与地位,例如在开展销售财务制定工作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的工作进度与负责内容,对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安排相应的销售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为更好地做出财务预算提供良好的销售依据。而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贯彻落实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职能的影响作用,加强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力度,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使企业内部的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获得更为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其次,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企业预算编制工作。一般而言,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整体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其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为此企业要作出准确高、合理性强的预算编制,就务必要为之配置充足的落实时间,而且对于预算编制而言,“零基预算”是一种较为合理、高效、准确的预算编制方式,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是能够将一切从零开始,依据企业内部实际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做出行之有效的经费压缩行为,从而在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等现象。
2.4定期开展金融投资的专项培训项目,不断提高企业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与专业素质
首先,面对新时期竞争愈演愈烈的发展形势,企业务必要着重优化内部的人才结构,进一步拓宽企业内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根据当前的内部产业结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培训人才(比如采取良好的校企合作等方式),从而为企业获取稳定、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前提。除此以外,企业在增强内部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保障内部的人力数量,行之有效地控制好企业内部新入职人员和离职人员之间的比例、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比例,最终为有效地拓宽企业发展规模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条件。
3结语
一、投资项目管理阶段的界定
投资管理全过程一般包括投资前期管理(五年规划、三年滚动规划)、投资决策管理(立项、可研审批)、工程建设管理(初步设计、概算审批、施工准备、项目建设管理、验收)、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正常运营阶段的精益管理、绩效考核、处置评估等)四个主要阶段。不同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管控特点、人员和机构设置,总部层面对投资阶段的管理范围或者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规划管理、投资决策管理、后评价管理是大部分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都涉及的管理内容,工程建设过程管理情况则根据企业管控模式、机构设置情况等有所不同。有的企业集团专门设立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与项目前期管理部门分立,例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对项目建设过程严格管控。其中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管理部不仅参与到可行性研究阶段概算和工程建设内容的审核(选址、配套公用工程的落实、投资估算、建设周期的安排是否合理等),并对项目管理组织和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核准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概算、项目管理计划书、跟踪监督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开展稽查、竣工验收、工程建设工作考核等工作。对工程建设阶段管理比较细化的企业多有资金集中度较高,并由集公司统一拨付使用的特点。有的企业由于总部集团层面的管理架构和人员限制,其投资建设过程管理的重点承担单位在二级公司(事业部)或三级企业。
二、投资决策程序
1项目提出
项目决策过程多指立项开始,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为止。根据项目大小和类型不同,可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提出项目。对于企业原有产品的扩能改造、产品链的一般延伸等可由项目建设单位自行提出,按管理权限报上级单位审批同意;而对于大型产业基地建设或开创性新产品或新业务开展,例如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使决策更加公正科学,则可由集团层面组织提出产品方案,确定工艺路线、与地方政府接洽落实建设条件,比选厂址,论证项目可行性等,决策后组织项目部开展实施或委托下一级单位实施建设。
2项目论证和批复
项目提出并报送投资决策机构后,即进入评估程序,在各企业集团内部,多由专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评估(例如中石化发展计划部、五矿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化工规划发展部等)。评估过程视项目复杂程度可采取内部评估、自行组织专家论证、委托专门中介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出具评估报告等多种方式,根据评估意见报请决策机构审批。在决策审批前多数企业会对项目涉及专业职能管理的内容,例如资金平衡、融资方案、安全、环保、人力资源、法律等征求内部财务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法律部等职能部门意见参与决策,方式上可以采取成立投资委员会或采取内部文件会签的方式,通过后按规定报公司决策机构(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相关领导(董事长、总经理等)决策审批,至此完成项目决策。集团总部和所属单位投资管理权限的确定根据各企业不同情况,各企业集团对总部及所属二级单位的投资决策管理权限设定也有所差别,其权限的设定与管控模式、二级单位的规模和管理能力等因素相关。合理的界定投资权限既可以保证投资管控的效果,避免投资失控,又可以充分发挥二级单位投资管理的积极性。例如中国中化股份对于对具有较强投资管理能力和完备投资管理制度的业务单位,且近年投资项目成效较好(例如完成预期可研目标)的单位按具体情况对投资额进行差异化授权,根据情况可自行审批1亿元或5000万元以下的投资项目,而对于投资管理能力一般或存在不良记录的单位,则从严管理,所有投资项目都要报集团公司审批。另外一种比较通用的做法是按照按投资额度统一划分权限,一定投资额度(例如2000万)以上的项目由集团总部审批,额度以下的项目由专业事业部或二级单位自行审批,报集团总部备案即可。
三、考核机制
在项目管理中,考核机制是保证项目按规定实施及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讲,在满足安全、环保等社会责任要求的前提下,一个经营性项目的最终考核目标是经济效益。因此在投资管理办法中专门规定问责和考核章节或专门出台项目管理的问责和考核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考虑的做法是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在定量指标上将投资与利润挂钩,新增投资项目利润纳入到项目承担企业年度利润考核总额中;在定性管理上投资管理成效与业绩考核挂钩,通过项目全过程(包括决策程序执行、造价、合同、质量、安全、进度、招投标、审计、稽查、验收等管理)的不同权重打分体系将各项投资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纳入到各企业和企业主要领导、投资主管领导和项目主管领导等人员的业绩考核中。通过定量和定性考核集合的方式,来保证投资管理程序执行的规范性和项目收益的可控性。
作者:乔丽坤单位: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规划发展部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市政项目工程中的管理要点,论述了在市政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好项目、社会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 狠抓管理, 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经过实际工程中得不断验证,优化项目管理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途径。
1、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1.1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体现了项目管理的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更突出的它的重要性,其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竞相发展、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及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等,随之出现的行业项目管理专业化也是趋势。应该说这些专业化的探索与发展,也正是项目管理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今的项目管理发展基本上有两个发展趋势,即如何将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方法应用于项目管理和如何把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去。
2、市政项目管理
一个城市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是一种社会公益性投资工程建设,首先得从城市整体上对一项市政工程在结合城乡布局和城乡规划,在基础上作出其社会效益的可行性分析,最后才作出投资的决策,上述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一种政府性决策行为,它属于一种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决策行为,重点分析其投资的社会效益。对于市政公司而言,市政工程建设是一种企业行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决策应该做到投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投资成本的最小化,重点分析其投资的经济效益。市政项目的财务投资规模巨大,资金需求量大,工期长,所以其资金的回收期长。对于一般的市政公司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以投资这种规模巨大的工程,所以这就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市政筹资,在足额筹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投资、施工而后进行事后评价。
在市政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上,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有主要有两种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市政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指如何进行市政项目管理的方法,是现在大部分市政项目中所应用和采纳的方法,它是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而项目实施方法指的是在项目实施中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如某项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而采用的技术方法。项目实施方法所能适用的项目范围会更窄些,通常只能适用于具体市政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在市政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一定的优先次序关系组织资源去对具体市政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监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而不至于出现“停工待料”甚至是“推倒重来”的局面。因此,在一个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中,必须保证项目经理和体系结构设计师的有效配合。
3、市政项目管理中的若干建议
3.1 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
市政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编制一个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其方案内容和目标必须满足双方的合同( 以下简称合同) 要求。合同是有法律性约束的,双方必须遵守,不遵守就意味着违法。合同是编制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和纲领,承包商应尽的义务及责任在实施方案中必须体现出来。第二实施方案必须把追求最大的利润作为目标。企业的目的就是赢得最大的利润, 实施方案必须符合企业的最大利益。第三实施方案必须联系实际。首先是联系自己企业的实际, 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把人员、机械、材料等优化配置、减少浪费。二是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 如地理、地貌、气候、道路、地方材料、运输能力、风俗民情等。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 避开不利的条件, 对项目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尤其在工期安排上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不利的因素以及不可预见的因素都要考虑得周全一些。三是联系社会实际, 现在是市场经济, 从工程开工到竣工一般要跨一至两三个年度, 施工期比较长, 市场的变因很多, 尤其是建筑材料的价格一天一个样。第四工程分包。在企业能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 在合同条款允许范围内或业主同意的情况下, 可找协作单位分包。分包时必须找既有实力又符合合同要求的企业。
3.2结合实情逐步落实
完整的项目管理还包括一系列专题管理,如: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变化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市政工程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包括市政项目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等。这些专题管理并不完全停留在项目范畴内,它们的实施要依赖市政公司、政府部门等诸多相关部门的配合,如果一开始就准备在一项目实施中进行全面的项目管理 ,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就市政公司本身的内部运作还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全面项目管理,而且大部分人员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能全部领会这么多的内容。
要做到把项目管理真正进入实际业务运作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进行通常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对市政项目进行技术上的和经济上的分析,评价其可行性问题。并对合同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到可以清楚的定义项目管理的目标、范围及工作成果等,在这个阶段应该确保对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及体系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适当的项目管理工具;第二阶段,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重点把握工程质量关,同时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变化管理,完善信息资料的整理,做好项目的竣工与评价工作。
3.3 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方法,就是企业内部的法,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企业的最重要前提之一。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 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 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 就等于没有管理。一个没有管理的施工项目肯定不是一个好项目, 而且还是一个亏本的项目; 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 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该用制度规范的, 一定用制度规范, 该细致严格的, 一定要细致严格, 不该用制度规范的东西就不要用制度来规范。不管制定什么制度都得使大多数员工能接受, 多数员工能接受的制度才可能是有效的制度; 四是必须激励员工们积极上进。从制度上让员工感到企业的温暖, 激励员工热爱企业, 自觉遵守制度, 关心施工项目, 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制度上让员工知道干好干坏不一样, 干多干少不一样, 激励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做到奖罚严明。从制度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使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使施工项目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3.4全面落实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
风险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要求在市政项目工程管理中把好质量关,同时做好市政工程的财务筹资与投资决策。
风险管理:从预防和分散风险两个角度来考虑。①从预防角度来考虑,市政公司应当在投资项目开始之前,通过加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认真分析。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分析国家经济政策、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资源供求情况等内容,从而正确选择投资的时机;从微观方面来看,主要利用各种经济与技术分析指标,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测算各种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现金流量等指标,来选择正确的投资方案。②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考虑,由于风险是未来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的发生。
筹资与投资管理:筹资原则的确定是筹资决策的总的指导思想。市政工程建设筹资与其他用途筹资一样,必须进行成本、风险与效益的权衡,做到及时性、效益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同时做到筹资与投资管理的统一,即做到筹资的成本、风险与投资效益的权衡,在适度的风险下,做到筹资成本最低,投资效益最大,投资效益是一种事前的决策行为,它是在投资之前经过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因此,在筹资决策中,效益性原则就是做到筹资成本最低,在筹资财务上,筹资成本最低等价于筹资的结果将得到最优的财务资本结构。
3.5加强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
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是项目管理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更加进步的体现,是代表项目管理更加完善的一个里程杯,也是未来项目管理发展的方向标。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主要分两个方面:①强调在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对人的健康与安全的影响;②项目在过程中和项目完成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这两方面中项目完成的影响主要由业主和设计在初期的综合分析的时候进行考虑。对于现场项目管理来说,只需要对过程中进行负责.在现在我国项目管理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对很多项目管理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即使存在也是不具备实际意义。因此要做好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应做到如下工作:在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应对整个项目进行划分,将涉及到人健康安全与环保的工作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轻重等级制定切合实际的相应的预防及应急措施,上报相关单位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该项目。应制定相关的培训及教育机制,做到对每一个参加该项目建设的工人及管理员进行培训及教育,专职人员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各种防护工具及设备也定期进行检修,确保工具设备工作正常。对重点进行的观测数据应及时的进行整理分析,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应仔细分析清楚后方可继续进行该项目。
4、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项目工程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市政项目做具体的分析,在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事后评价上全面落实项目的风险管理,把好工程质量及健康安全与环保关,做到工程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 财务管理 探讨
在实践过程中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足、投资效率低、财务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若干问题。随着中职学校竞争的加剧,学生对中职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解决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职学校财务管理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指的是学校进行资金管理、结算,开展相关财务活动的一系列工作总和。从根本上讲,学校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校资金利用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个管理水平和运作过程。具体而言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可包括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资金分配、营运等多个方面。所谓投资管理是指学校将闲置的资金投入到有可能盈利的业务中去,其目标是为了风险最低化,收益最大化。所谓学校的融资管理是学校为生产经营活动而筹集资金的活动和行为,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二、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力度明显不足、投资效率低、随意性大,财务控制不严格等方面。
(一)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力度明显不足
制度建设力度不足是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一者,很多中职学校并未建立或完善一整套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因此并没有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来规范,所以这些学校的财务管理往往处于混乱状态。二者,即使有的学校建立了完备的规章制度,但由于监督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这些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对于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不够,对于财经纪律的执行力度也差强人意。所以,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不足,往往造成了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上的混乱。
(二)投资效率低、随意性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中职学校基于提高自身竞争水平的考虑,着手多种经营,一些投资项目也因此得以上马。然而由于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优秀管理人才欠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术没能应用,投资论证也不够,很多学校的投资效率十分低下。更有甚者,不少学校花费巨资投资生产,最终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濒临破产的危险。部分中职学校不能着眼于长远,只是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越是这样,面临的风险就越大,由于筹资融资较难,资金难以满足投资所需。为弥补缺陷,学校力求尽快收回投资,恰恰又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
(三)财务控制力度不够
财务控制力度不严是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由于财务会计制度的运作不规范,导致一些中职学校的财务控制力度不够。除此之外,很多中职学校的负责人众多权力一身,导致其在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方面随意性较大,拍脑袋决策者比比皆是。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财务控制力度。
三、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做好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要从不断完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加强财务控制力度等方面做起。
(一)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解决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第一大步骤。如前所述,制度建设力度不足是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所以,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对于那些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健全的学校,一定要建立健全。其次,对那些已经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一定要确保中职学校的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再次,要杜绝财务决策的随意性,确保所有决策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二)不断提高投资效率
不断提高投资效率是解决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第二大步骤。如前所述,由于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优秀管理人才欠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术没能应用,投资论证也不够,很多学校的投资效率十分低下。所以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投资效率至关重要。下一步,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完善学校 投资的决策程序,防止拍脑袋决策。二是要加大对中职学校投资的前期论证。三是要做好中职学校投资的事后追责。
(三)加强中职学校财务控制力度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控制力度是解决中职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第三大步骤。中职学校必须严格根据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办事,大力加强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的建立,分工协作,各司其责,加大对中职学校的财务控制力度,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加强中职学校财务控制力度。
综上,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个管理水平和运作过程。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力度明显不足、投资效率低、随意性大,财务控制不严格等方面。做好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要从不断完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投资效率以及加强财务控制力度等方面做起。我们相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俊芳.浅谈我国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J].现代商业,2008.29(2):221-222
[2]王晓艳.浅析我国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缺陷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5(11):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