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企业会计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核算原则 科目 资产现价 计提准备
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现了会计核算与市场价值的统一
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又相继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目前,国家大型企业《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停用,中小型企业两种制度并存。因为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60%,上缴国税占全国税收金额的50%,全国有2/3的就业岗位在中小型企业,65%的专利、75%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开发都在中小型企业。因此中小型企业对会计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基本面。
《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设置更趋合理,会计核算依据更注重与市场变化的一致性。在科目设置上,《工业企业会计制度》重于法律形式,《企业会计制度》则重于经济交易实质。例如:企业长期待摊费用,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列入“递延资产”科目,而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取消了这一科目,改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科目设置更趋合理。
科目设置的合理性是由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决定的,而这个基本原则的科学性,在于它符合了市场经济交易的实质。譬如:企业在筹建时期所发生的费用,不可否认有部分属于资产,也有一部分不属于资产。如果按着《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列“递延资产”科目使资产数额虚升,使本应该在会计当期摊销的费用当作资产长期分摊。因此,将这类经济交易划为资产有失公允,而《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原则就做了这样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由此看出《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更注重符合市场经济交易的实质。
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中期的设置,使会计报表及时地反映投资的市场价值的变化,使企业决策者能更好的管理过程预期
《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会计中期的概念,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没有中期的概念,核算和报表只反映初始投资成本,不反映现市值的变化,投资者往往只能在报表的附注中了解市值的变化。因不是规范的要求,附注的数据往往不能准确的反映市场的价格,投资者无法根据会计报表的数据做好过程控制,因此,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会计中期,作为一项规范要求,中期报表必须准确反映投资市场现值,把期末关口前移可有效的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使决策者能更好的做好过程管理。
三、《企业会计制度》的计提准备制,使会计核算更符合市场的变化而更科学
1.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使会计报表反映了短期投资值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投资者完成投资后其资产随着市场的价格的起伏或增值或减值。《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对短期投资只做初始成本的反映,不反映市场的变化。因此,会计报表与市场脱节,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企业会计制度》以计提投资跌价准备金的方式反映了这一市场变化,它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当单列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按照减去其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中期和期末的会计报表及时反映了市场的变化的曲线,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2.新增委托贷款科目及利息的计提减值准备,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结果。
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委托贷款是其中之一。在会计核算上《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委托贷款的内容,并规定企业的委托贷款应视同短期投资进行核算。但是,委托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计入损益;企业按期计提的利息到付息期不能收回的,应当停止计提利息,并冲回原已计提的利息。期末企业的委托贷款应按资产减值的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冲减资产反映净值,该科目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3.《企业会计制度》完善了计提坏账准备的外延,更符合市场经济化的实际,使坏帐处理更加科学。
企业的坏账按原有的会计制度,只限于应收款范畴。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深入,企业破产或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收取了预付款后无能力供货成为经常发生的事。预付款回收无望也成为坏账的原因之一。《企业会计制度》根据市场这一现实将这类应付款转入其他应收款,列入计提坏账准备范围。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预付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原来的按制度规定计提变为企业可以自行确定,确定的方法为按照以往经验及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并在坏账核算上取消了直接转销法。这样通过会计制度的改变,使企业坏帐得以及时处理而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净值。
4.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规定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在市场中的真实性。
企业存货在流动资产及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价值的准确反映直接关系到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只反映其初始成本,不反映其发生的毁损、陈旧或跌价减值。《企业会计制度》则对存货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减值作了反映。它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按照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会计报表及时的反映了存货在市场中的现值。
5.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反映了投资回收效果。
为了使投资者了解投资的回收效果和真实价值,根据投资回收的情况《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企业的长期投资应当在期末时按照其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四、《企业会计制度》对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更完善
对于购建固定资产借款发生利息的资本化,《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交付前可化为资产,之后即为费用。但是对经常遇到的资本化的准确分摊、资本化暂停都没有明确规定,为会计核算带来混乱。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准确分摊计算方法,并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且连续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含3个月),就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直至购建重新开始,这样就使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更完善。
五、《企业会计制度》避免了债权人豁免债务的核算给企业信息失实提供的口实。
债权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其债权豁免债务应是资产核算范畴。以往的会计制度将债权人豁免的债务列入“营业外收入”,有可能成为部分企业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提供虚假信息的借口。为此,《企业会计制度》将其列入“资本公积”进行核算,为债权正本清源,从而避免了债权人豁免债务的核算给企业信息失实提供的口实。
六、《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了符合我国现实的资产处理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批权限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体制制定的会计制度,国有资产的处理权在国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目前全国中小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并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是股份制企业,企业的资产属于个人或股东,受物权法保护。所以《企业会计制度》依据这个现实将上述事项的批准权限改为,经股东大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符合物权法的要求,《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落实体现了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七、《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内容涵盖了市场经济下企业新的交易内容
1.我国加入了WTO以后,企业的金融业务也逐步与国际接轨而趋于多种多样,交易内容的增加要求会计核算内容与之相适应。于是《企业会计制度》应运而生增加了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专项应付款、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企业形式所有者权益、建造合同收入、补贴收入、会计调整、外币业务、关联方交易等核算内容,这些都是《工业企业为会计制度》所没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弥补了这一不足。
2.《企业会计制度》对长期投资的权益的核算更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企业会计制度》使投资收益更加明确,完善了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业务的核算,调增应交税金明细项目,调整了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明细项目,改变了收入确认方法和计量,调整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结转并明确了涉及所得税的核算。核算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使制度对市场化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策略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结账以及分析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决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将近几百万的企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所占比例每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有效运行来完成本单位的会计记账、报账等基本会计核算任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掌握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系列会计工作方面的有利变化 。但是在充分享受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在各企事业单位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将以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为例,围绕如何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软件可以分为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两种。专用软件是指在一定范围仅适用于个别单位会计业务的会计软件,通用软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会计软件。相比较而言,专用软件比通用软件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也比较容易掌握和学习,但这种软件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力量、 开发时间、耗费比较大,软件的维护也具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只有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才适用。通用软件具有通用性强、安全性好、稳定性高、准确性强的性能,但也有不足:软件越通用,个别用户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细节就越难被兼顾。
2.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未能设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目前,大多数企业均为核算型的会计信息系统,但仅据财务会计信息是很难作出全面合理的决策,另外,即使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采取的也是基于企业职能部门角度提出的信息管理系统,而很少由企业采用基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攀钢也不例外,虽然攀钢用计算机代替了从会计凭证的录入、记账到输出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会计活动,但
在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上以及决策者查询会计信息并进行决策等方面都没有涉及到。目前,公司领导并财务信息的掌握大部分依赖于下层会计人员,想随时了解有关成本和利润的信息较为困难, 各专业会计部门之间对会计信息的掌握大部分是相互依赖的,例如管成本想了解价格信息和税务信息,管价格的想了解成本信息,不同岗位想相互了解信息等只能建立在相互询问或翻阅资料等效率较低的手段上,各二级单位的人员想相互了解会计成本核算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就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规定的权限内,你想了解最新的财务信息都快速而准确。
3.网络化会计存在的问题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财务信息的传递完全借助网络完成,网页数据成了主要的会计数据。由于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而传统的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各章等确认手段也不再存在,信息的真实性就没有了切实保障。再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庞大和信息交换速度的日渐提高,数据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故此,机密信息对外开放、而且在通讯网中被很容易地窃取和篡改。最后,由于网络信息共享,所以,在企业网上进行交易时,易处于风险之中,一些商业机密可能被泄露,会计数据也可能受到网上黑客的攻击和病毒影响。
三、实现工业企业电算化的对策
1.工业企业应建立(企业 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 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 而是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门类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笔者清楚地认识到, 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 ERP系统,即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并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子系统,比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等。各子系统以财务系统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实现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共享。
2.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当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国外研发后汉化的软件这种会计软件的缺点在于与我国的国情不适应 另一种则是国内研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但是这种软件的价格相对昂贵一些并且维护比较麻烦但是对于没有软件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这种商品化的软件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解决会计软件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试图通过整个行业的联合开发出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具体由行业内选择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丰富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和维护团队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在整个行业内部形成一个信息网有助于解决行业会计资料集中汇总的问题。
3.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所以,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化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人员, 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培养出一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人才。实践证明,走全员化管理道路是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企业经济效益好,可以采用全方位全员双向培训(如果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可以先让一些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去参加计算机短期培训或长期培训,并参与一些会计软件的开发工作, 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会计管理工作中,使之更能体现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优势,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逻辑性更强、更完善)。另外,还可以引进一些比较完善的会计软件或软件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改,这样可以减少软件开发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软件开始使用的周期,提高软件开发工作的效率。
一、生产成本核算的调整分析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改革至今,产品制造成本核算一直采取完全成本法(或称吸收成本法),即产品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3部分构成,如何把计入存货的成本费用与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区分开来,一直是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关键所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关调整事项主要有:
第一,原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支出,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入当期损益。主要包括:
1.生产性耗费的原材料、物料、周转材料等存货所计提的跌价准备;
2.在产品存货的盘盈或盘亏、毁损所造成的净损益;
3.生产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4.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如修理费。
此外,作为对原有会计处理规则的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9条明确规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第二,原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支出,现要求计入产品等存货的成本。主要包括:
1.除传统所谓的工资总额和职工福利费之外的其它职工薪酬中,应由生产单位员工承担的部分;
2.经过很长时间的构建或生产活动才能完成的产品存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部分等。出于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类似这样的调整并不构成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流。
二、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调整分析
生产中所耗费的直接材料成本主要是从原材料存货的采购成本或者其它渠道的取得成本转化过来的。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其一,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就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确认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列入当期损益;对于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周转材料等存货,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需要同时结转其存货跌价准备,即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用于销售的产品存货,其跌价准则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当期予以结转,冲减了销货成本。这样处理,保证了在对所有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销时,在会计处理手法保持了基本的统一性。
其二,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应用指南进一步指出加权平均法,可以包括传统会计实务中采用的移动平均法,也可以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新准则已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三、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的新特点
关于人工成本的核算是新准则改革中力度较大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上并没有建立起全面、完整的人工成本概念,在人工成本核算中,无论从职工范围、还是从薪酬的内涵界定上都比较狭窄,这就很难真正反映企业实际承担的人工耗费水平,并导致中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在国际反倾销及国际贸易当中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也出现一些难以合理解释的会计现象。《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树立了新型的、全面的人工成本观念,有助于扭转长期以来关于活劳动耗费与补偿方面的含糊不清局面。根据新准则,从性质上看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或付出的各种形式的对价,包括货币性薪酬及非货币利等,都构成职工薪酬,都应当作为一种耗费,并与这些服务产生的经济利益相匹配。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外,都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应的资产、劳务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等。避免了过去对相当一部分具有劳动用工支出性质的费用采取一刀切的随意性会计行为。比如,各种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及职工教育经费等作为职工薪酬,其中应当有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部分,就应该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至今仍有许多老工业企业,其成本项目的划分保持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惯例,如把产品成本划分为原材料、燃料与动力、工资及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制造费用等若干成本项目来进行核算。根据新准则“工资及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无法涵盖现代版的职工薪酬的全部内容,应统一调整为“直接人工”。
四、关于制造费用核算的新变化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会计实务当中,制造费用通常被当作一种部门费用,并分别不同的生产部门加以归集、汇总,而后分配转入相应的产品或劳务成本。制造费用不属于当期损益,应与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明确区别开来。新准则对于制造费用的核算有以下几点变化:
其一是关于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会计处理问题。新准则应用指南指出,固定资产的修理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于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期间损益,同时也不再采用预提或者待摊方式。生产性固定资产的相关修理费支出,也不再计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不再计入制造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如管理费用)。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教学
金融企业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集合金融企业业务特点而制定的具有特定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应用于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专业会计学。金融学、会计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金融企业会计这门课,且是金融学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应重视会计实践与应用,同时还应关注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从事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和专业技能,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1当前的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现在高校的金融企业会计教学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1.1缺少针对性教材
目前针对本科学生适用的金融企业会计教材较少,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教材是很少的,本身的教材不能及时反映出课程的发展趋势,太过于稳定性。这一点在金融企业会计教材上表现更加明显。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可想而知金融产品的更新发展是非常的速度,更加电子化,并且会计准则、会计法规也不断变化,而金融企业会计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材设计跟不上。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落后于金融企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企业业务会计处理,不能将所学很好地运用于实际,就谈不上培养应用型人才。
1.2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目前教学的主要模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方式比较单一,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学生被动听课,缺少主动实践的机会。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课程后再学习这门课,容易让学生把金融企业会计与一般工业企业会计的处理相混淆,虽然会计原理一致,但容易因为不明确会计主体地位,而不能将金融企业会计的要素性质与工业企业会计的要素性质进行很好的区分。如看似金融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要素与一般工业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要素刚好相反,实则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明确会计主体这个基本前提,不能很好地从一般企业主体转换到金融企业主体,导致要素性质判断错误,从而引起业务处理错误,甚至会计账户用错,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导致对具体业务理解不够透彻。课堂实践讨论等教学手段较少采用,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尽管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有辅的会计实习,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金融企业专业会计知识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学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金融企业会计实验实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只能是采用少量的实例进行演示,并不能让学生切身参与,也不能很好地将会计、出纳实务等全过程操作都让学生进行实践,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会计实习软件进行操作,从而把课堂教学与实践业务结合起来,以求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从这样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将来的动手能力差,成了只懂理论知识不懂理论联系实际的所谓“理论型人才”。
1.3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开设的金融企业会计课程,不管是金融学专业还是会计学专业均由研究会计或财务方向的教师担任,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相关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教师队伍整体呈现低龄化、高学历现象,教师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相对扎实,但缺乏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由于一部分教师本身就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产物,毕业后没有获得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无法指导学生完成金融企业会计的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学习时普遍感觉理论联系实际较为困难,教学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建立起梯队式的教师团队,也使得课程的发展受到限制。由于金融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增加,教师课时增加,上课的负担加大,使得开展应用型实践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对策
2.1教材优化
根据三本院校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材内容上不仅要包含本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让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完整的掌握,同时还包含本领域的基本实践问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务操作方法,以应对未来工作的挑战。虽然各大出版社都有金融企业会计教材,但要选择适用的优秀教材,需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知道不同教材的优缺点,为学生的学习来选择一种相对优点多些的教材,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并内化。另外,学校也可组织教师力量,编写适合本校自己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自己的系统化理论优势,同时吸取金融企业专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关注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关注国际通用的会计方法,并且每一部分内容应尽可能引入实例和习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注重实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介绍金融企业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还需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加强实践教学。首先,需要高校自身的重视,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投入,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而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完善实验室资源,要求高校购建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购买信贷会计结算等实验系统,开展专业会计模拟实验。金融会计类学生的数量每年递增,对实验室资源的利用也是提出新的挑战,实验室资源也应该相应进行匹配,学校要加大投入。其次,教学大纲中提高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的重视,同时,建立人才储备,引进相应的软件人才,后期维护、系统升级等人员。金融企业会计理论比较抽象,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理论后讲实践,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理论。提倡教师授课时将相关理论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各个相关业务项目中,穿插到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强化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和实践做法,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点评让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真切的体验。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毋庸置疑,针对比较弱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该对承担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邀请金融企业专业人员来校对教师进行实际业务的培训,或有条件的派教师到实际岗位中学习了解金融企业专业业务,以提高任课教师实际操作技能,并且事后考核进行效果评估。培训应分成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一般教师对于理论部分较为熟悉,实践部分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模拟实验,同时也可以到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另外,随着高校重视程度的提高,应该积极建立教师梯队,既能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又能发挥年轻教师的前沿优势,加强课程的深入研究,优化教学效果。同时,高校应提高教师跨专业的教学能力。金融企业会计在不同的专业中开设,面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需要任课教师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思考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诉求,在教学中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来阐释教学内容。在分配课程任务时,要将教师的授课专业进行合理划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这样,教师在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和提升时,可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专业拓展方向,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跨专业授课的能力和水平。
2.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中,逐步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成为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及主体,由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实验教学法等的运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参与业务,有效掌握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从而毕业工作时能有效加以应用。(2)树立效果意识,重视教学质量。金融企业会计的专业教师应关注教学效果,注重教学质量。教学周期内不应只是考量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同时要考量学生的习得效果。因此,教师就需要经常对日常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好了才会有所改进,才能更进一步地优化发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校教师应树立好反思意识和效果意识,重视教师教学质量。金融企业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和货币银行学的复合课程,通过对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具体操作的描述,结合金融企业的实际工作,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更强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会计不仅仅是部门会计,而是全社会的会计,它是宏观会计学与微观会计学的结合。即金融企业会计既要研究如何合适金融企业自身财务的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又要反映全社会资金的变化过程和结果。结合该课程这些特点,对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做如上的优化与改革,实现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前进。
作者:欧秀英 单位: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二妹.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考[J].教学导刊,2014(1下).
[2]修雪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背景下的银行会计教学之我见[J].经济师,2014(10).
[3]毕金玲.对《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针对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一派观点
认为,近年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
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对理解我国经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派观点强调,相关统计数据高估了资本回报率,认为我国经济并未改变投资驱动和低利润增长模式。
从经济分析角度看,判断投资增长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需要结合观察资本回报率等微观指标变动加以辨识评估。我们在深入分析相关数据和其他有关经验证据基础上,第一次估测我国工业企业九个资本回报率指标,并对度量结果相关问题提出系统考察,有以下几点初步发现。
晚近时期,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强劲增长。经过对数据的仔细分析,晚近时期,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发生了真实而非虚构的强劲增长。1998~2005年间,九个资本回报率系列指标以很高的统计相关性同时增长。以权益作为资本存量计算,净资产净利润率从1998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12.6%,税前利润率从3.7%上升到14.4%,总回报率从6.8%上升到17.8%。以资产作为资本存量计算,总资产净利润率从1998年0.8%上升到2005年5.3%,税前利润率从1.3%上升到6.0%,总回报率从2.5%上升到7.5%。
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不同类型企业资本回报率的绝对水平,私营企业较高,三资企业其次,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较低。以净资产税前利润率为例,2005年,私营企业为17.3%,三资企业14.9%,国有企业12.9%。不过,比较1998年以来资本回报率增长幅度,三类企业排序则正好相反:国有企业增幅较高,为10.9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其次,为10.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较低,为5.7个百分点。持续观察将来不同企业资本回报率相对变动是一个重要课题。
体制转型背景下,资本回报率呈现先降后升走势。我国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内生出降低和提升资本回报率的两种力量,上述资本回报率的走势应是这两种力量在不同发展阶段消涨盈缩的产物。对资本回报率贡献因素进行具体考察,发现前期价格自由化改革带动原料价格相对上涨,竞争环境下垄断利润耗散,企业放权让利改革时期,单位劳动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导致前期回报率大幅下降。晚近时期,虽然原料相对价格仍在上涨,然而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基础上,单位劳动成本下降,管理费用和利息费用相对下降,资本运营效率水平提升,这些因素推动资本回报率在1998年前后经历止跌回升拐点并强劲增长。
调整物价后,资本回报率增长判断仍然成立。对企业会计利润率进行物价变动调整结果显示,通货膨胀最高的1993年前后,用财务会计数据计算企业税前利润率高估7个百分点左右。晚近时期,物价对会计利润率高估影响大约为3个百分点。调整通货膨胀后,真实资本回报率在1990~1998年间经历“锅底形”低谷期,然而贯穿整个时期先降后升的大势形态依然存在。1998年以来,真实回报率绝对和相对增加幅度更高。
资本回报率与经济景气波动存在显著联系。用资本回报率对其趋势偏离作为其波动度量指标,用实际GDP对其趋势偏离作为经济景气变动度量指标,发现没有经过物价调整的资本回报率与实际GDP波动存在显著联系。物价调整后,真实资本回报率与实际GDP波动联系显著程度进一步提升。晚近时期,我国经济运行经历了紧缩和高涨不同景气阶段,真实资本回报率一直强劲增长,进一步证实,此期真实回报率增长主要代表某种趋势性变动。
企业毛利率下降与资本回报率增长并存不悖。主要受原材料能源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企业毛利率过去十余年呈现下降趋势。然而毛利率与常规资本回报率概念定义不同,因而毛利率下降并不一定导致回报率下降。在阐述毛利率与回报率概念异同关系基础上,通过考察单位劳动成本、管理和利息费用占营业收入相对比例,以及单位资本创造营业收入等回报率贡献等因素,对晚近时期原料价格上升,毛利率下降,回报率上升之间并存不悖的关系作出一致判定。
上市公司与整体企业回报率走势存在反差。仔细分析有关数据发现, 1990年前期,上市公司回报率较高,而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较低。但在整体工业企业回报率1998年开始强劲增长的几年间,上市公司回报率仍在下降。近年,上市公司回报率虽止跌回升,但回升速度仍低于整体工业企业,由此,导致最近几年上市公司回报率低于整体工业企业。把上市公司调整为工业部门上市公司,对两类工业企业部分行业结构做一致性调整后,上述反差现象仍然存在。因而,从资本回报率角度分析投资和经济运行效率需要考虑企业样本选择问题。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回报率数据推测评估工业部门和整体经济效率,所得判断在特定阶段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胜过日本逼近美国。不同国家资本回报率存在某些不可比因素。由于数据限制,我们仅对中、美、日工业和制造业资本回报率进行初步比较。我国资本回报率呈现先降后升走势。1990年低谷时,我国资本回报率远不及日本经济快速追赶阶段的制造业回报率,与美国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晚近时期,我国资本回报率快速增长,目前,会计利润率已超过日本。真实回报率情况有所不同,至少估计我国私营企业的真实回报率指标已超过日本。我国工业会计利润率与美国制造业同一指标相比差距快速缩小,私营企业与美国企业已很接近。考虑两国晚近阶段和更早时期物价轨迹变动,调整物价因素后,结论与会计回报率比较情况大体类似。如果一定要把外国资本回报率比做巨人,也许可以把目前我国资本回报率快速追赶解读为一个东方巨人成长的故事。
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执法队在2009年执法检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在同一指标上出现了相同问题:2009年4月检查的某工业企业,《工业财务状况》(B103表)中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上报数为0,检查数为579000元;2009年5月检查的某批发企业,《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E103-1表)中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上报数为0,检查数为854000元;2009年5月检查的某服务业企业,《服务业财务状况》(F103-1表)中,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上报数为0,检查数为442000元⋯⋯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都在这个指标上产生了填报错误?
通过执法队员的询问总结,所有填报人的回答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该单位不计提福利费,贷方累计发生额没有数,因此上报为0。另一种回答是,由于该单位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账目中没有应付福利费科目,因此上报为0。那么这两种理由是否成立呢?
通过对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B103表中的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还是其他行业财务报表中的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在统计中的口径都是一样的,指的是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应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如果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福利费未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按照方案要求,填报应付福利费总额指标/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标要注意以下3点:1.填报单位支付的所有人员(包括外籍人员及港澳台方人员)的福利费全部要计入该指标;2.填报单位计提应付福利费的,应按照应付福利费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3.填报单位不计提应付福利费,应填报福利费的本期实际发生额,即成本费用中的福利费本期累计发生额。
针对第一种理由,虽然该指标的名称叫作应付福利费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通过指标解释我们就能明白,该指标并不仅仅对应财务的应付福利费科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中明确要求上报的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即按照企业的应付福利费本期计提累计数填写或者按照福利费的本期实际发生额填写。不能因为填报企业不计提应付福利费就上报为0。
针对第二种理由,由于2006年开始,企业会计准则出现了新的变动,仅就应付福利费科目而言,企业在分配职工福利费的时候借记成本、费用等科目中的福利费,贷方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也就是说企业实际支出的福利费在应付职工薪酬――在职工福利科目中归集。由于统计制度方案是按照改革前的企业会计准则设计的,我们需要结合新的会计准则使用改革后的科目填报。即企业应按照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方的本年累计数上报该指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企业填报人员提出的两种理由都不能成为该指标上报数为0的合理原因。企业填报人员在填报过程中,由于只关注指标名称,片面地理解统计指标,填报时硬套财务口径,而没有按照统计口径确定数据,最终导致了指标上报错误。
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明确指标概念和填报方法,经普网站上公布了一系列指标解释,对于企业容易出错的指标,做出了详细说明和明确解答。希望各单位填报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方法制度,提高对统计报表工作的认识,全面正确地了解填报指标的含义,从根本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渠道呈现多样化,流失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包括了利用会计制度的缺陷,导致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会计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概念模糊不清,容易出现多种理解情况;二是会计制度滞后,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新经济业务不具约束性;三是会计处理方法上过多的“灵活性”,自由调节利润成为可能。2006年我国已经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我国国有资产的合法化流失现象。国有资产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其资产总量、分布、营运和保值增值情况,都是通过会计信息获得的。人为因素与制度因素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致使国有资产流失。随着我国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前者的避免将会逐见成效,而会计制度因素导致的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应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当前研究新会计准则能否有效遏制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的会计表现1.账存实亡。有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任期内不及时对“长期闲置的设备”或“积压的存货”等劣质资产进行处理,随着一届又一届经营管理者的轮换,国有企业账面价值看起来很大,实际价值已流失。另外,国有企业虚增“营业收入”现象也比较严重,在缺乏对客户信用水平、履约能力、资质情况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盲目与对方企业签订合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对方企业改制、解体、资不抵债或赖账等现象,加之国有企业清欠力度不大,形成大量的呆账、死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2.会计制度滞后。我国的会计制度受制定者个人认识水平局限及认识对象复杂性的双重约束,难以周全考虑现在或将来全部的客观实际,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因“无形资产”及“关联交易”方面的会计制度滞后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被低估或折价投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另外,“关联交易”会计制度上存在空隙,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现象普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能以不违规的形式掩盖其业务不合规的实质,伙同关系群体侵占国有资产。再者,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中,对于一些新的经济事项缺乏制度约束,也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3.虚增虚减利润。随着经济的发展,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我国会计制度给予企业会计处理(主要指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方面)更大的空间选择范围。也正是这些会计处理方法上过多的“灵活性”,如今成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被指控的核心。例如有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经营业绩好的年份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蓄水池”,在经营业绩差的年份转回原先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掩盖经营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又如MBO前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多提折旧,虚减利润,待MBO资产评估时,达到以极低的价格完成MBO的目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可见,“虚增虚减利润”都可能达到掩盖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
二、新会计准则为遏制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提供制度保障(一)严格界定会计概念1.“资产”的定义。原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强调“企业拥有其所有权与控制权”,根据该定义,不管优质、劣质资产,只要企业拥有其“所有权与控制权”,理所应当地被认为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进行重新界定,强调“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新会计准则定义,促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处置企业的劣质资产,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国有资产在闲置中的流失。2.“收入”的确认条件。原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条件强调“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营业收入”,由于用了“或者”这个词,那么“收入”的确认条件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应该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取得价款的凭证,确认营业收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改变了“收入”确认条件,强调“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根据新会计准则定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国有企业盲目采用赊销方式虚增“应收账款”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3.“债务重组”的定义。原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根据该定义,债务重组既包括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也包括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在原会计准则定义基础上增加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就进行债务重组,对债权人豁免债务人的债务情况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根据新会计准则定义,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国有企业与关联企业债务重组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二)增加新问题及新事项的会计处理1.增加新问题的会计处理。(1)无形资产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进行了修改,保持原准则“研究费用费用化处理”不变,增加了“进入开发程序后,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的规定。新会计准则,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加合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也兼顾了新会计准则中涉及“无形资产”的事项,作了相应的调整,防止国有无形资产流失。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关联方交易类型中的股权投资“不仅包括现金或实物形式进行投资,也包括以无形资产进行投资”。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内存在无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取消原准则中“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国有企业涉及无形资产业务时对“无形资产”低估或不作价中导致的无形资产流失。(2)关联交易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在原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将关联方的范围扩展到“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密切的家庭成员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另外,新关联方准则在“披露”一章有关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的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信息中增加了“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的要求,可以一定程度上制止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现象的发生,有效遏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利用关联交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3)非货币易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改变了原会计准则中对于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的规定,新会计准则规定,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中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可以反映非货币易中换入资产的真实价值,避免了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情况的出现,即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换入资产的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遏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用国有企业优质资产置换关联企业劣质资产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2.增加新事项的会计处理。(1)增添“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原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单独的有关“企业合并”的相关准则,而我国现行合并会计报表时的依据为1995年财政部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与1996年财政部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此次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是全新的准则,对于企业合并类型将区别对待,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该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考虑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全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操纵利润。(2)增添“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目前我国企业处理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实务的理论依据是1995年2月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根据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不重要的子公司,如相关比重小于10%的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明确规定除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以外,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根据新的会计准则,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业务进行规范,避免表外资产存在的同时,也避免了调节利润现象的发生。(3)增添“股份支付”会计准则。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推出了期权激励机制,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未对股份支付进行明确的规范。考虑到我国目前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各种股份支付业务,于是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新会计准则对股份支付进行了分类,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并且备有确认与计量原则,另外对股份支付情况要求披露,“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包括股份支付的当期费用总额,以股份支付换取的职工服务总额及其他方服务总额”。新准则的出台,满足现在或将来存在股份支付业务国有企业会计处理需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股份支付经济业务,有效遏制股份支付业务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三)缩小会计处理中的“灵活性”1.“会计估计”方面,缩小“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中的灵活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下八项资产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为此,新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例如某工业企业自己拥有一条用于运输原料进仓库或产品出厂的道路,该道路只能以报废价值出售,并且该道路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工业企业的其他资产而产生现金流入,于是就应该引入“资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资产组”概念的引入,解决了某些单项资产收回金额难确定的问题,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了比较合理的依据,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多计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现象的发生。另外,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该规定避免了利用转回前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国有企业利润情况的出现。2.“会计政策”方面,减少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选择范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原会计核算体系中“后进先出法”作为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根据原会计准则,例如第一批存货的价格为10元,第二批存货的价格为20元,利用“后进先出法”作为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则单位成本以20元作价,那么总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反之,当进货的物价下降时,总成本下降,利润上升。取消“后进先出法”后,新会计准则防止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脱节的同时,也避免了物价变动时选择“后进先出法”作为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调节利润现象的发生。
三、结论当前,我国因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会计制度适当,可以从源头上予以遏制。2006年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在原会计制度基础上进行了完善,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步伐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我国国有资产合法化流失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规范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国际协调
会计规范,是指所有能对会计实务起约束作用的法规、条例、原则、准则和道德守则的总和。一般而言,会计规范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会计法律规范、会计准则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变迁。
一、我国会计规范的变迁与现状
我国的会计规范变迁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1.纯“制度”阶段(建国――1992年)
从建国以后,我国的会计规范就采取“制度”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在我国由来已久,为人民所亲见乐闻,而且制度向来被认为是法规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强制性。
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首先经历了苏化阶段,从1951年下半年财政部就在原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陆续制定了服务于计划经济的会计制度,如《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格式及说明草案》、《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说明草案》等等。而在1953年,除把原先分散在统一会计制度中的共性内容修订为单项“办法”或“规程”外,对于其他核算内容则建立了分部门、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这样,我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确定了分部门、分行业一统到底,密切依存于计划经济的会计规范体制。
1958年至1978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非常时期,国家统一会计工作一度陷入停滞和瘫痪状态,会计制度建设进入虚无阶段。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正式恢复会计制度司建制并开始办公,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进入了强化阶段。从1980年至1992年,财政部先后了国营工业企业、国营供销企业、国营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乡镇企业、国营城市建设综合开发企业、对外承包企业、城镇集体商业企业、国营证券公司、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分所有制、分行业企业会计制度。
2.“准则”与“制度”并行阶段(1992年至今)
党的后,随着学术界思想的解禁,我国会计界开始接受西方的会计准则思想,研究西方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问题,并试图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结合中国的实际来探讨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准则”的特点和内容。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当时的财政部会计司的会计准则组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1991年1月《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后经多次修改。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以部长令的形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于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规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初步确立,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初步接轨。
在我国会计人员总体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准则》难以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同时由于众多分所有制企业会计制度的并存,不仅造成了重复浪费,也引起了信息的混淆。因此,1993年,财政部对会计制度进行了彻底的修订,建立了一个由分行业会计制度组成的新会计制度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工业、商品流通、运输、邮电通信、农业、房地产开发、施工、对外经济合作、旅游服务、金融、保险等13个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
这些会计制度的推出只是新旧会计规范交替之际的权宜措施。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认识到,要真正贯彻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实务的改革方向,必须加快具体准则的制定步伐。1997年,为了规范当时极度混乱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业务,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诞生。从1997年至2004年,我国陆续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加入了WTO。而我国在此之前的会计制度,除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与国际协调程度较高之外,其他分行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有着很大的不同。此外,分行业会计制度导致了各会计制度之间在衔接上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会计制度必须统一。财政部应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多元经济体系,打破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着手建立了一套统一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企业会计制度》,这一统一会计制度将除金融保险企业、小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纳入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同时废止。2001年11月,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执行。2004年4月,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至此,以《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我国一直没有停下会计准则建设的步伐。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进入崭新阶段――全面构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为了全面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入的对外开放的需要,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准则制定的经验积累基础上,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10月30日,又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对原来的一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的修订,以及20余项新制定准则构成,即包括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后,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尽管如此,《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却并未废止,其他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应继续执行相关会计制度。
综上所述,我国的会计规范体制从1992年开始进入了“准则”与“制度”并行的阶段,并且这种格局一直存续至今。
二、对未来我国会计规范变迁的展望
1.“准则”与“制度”并行的局面将在近期内延续
(1)“准则”与“制度”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决定二者可以并行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同属于会计规范形式,但两者却有各自的侧重点。会计准则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详细分析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以确认和计量为核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制定处理的规范。学习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便会了解某特定会计业务会计处理的全过程。会计制度则以某一特定部门、特定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侧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说明、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由此可见,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存在两个最主要的差别:一是规范的对象不同,二是规范的重点不同。采用准则的形式,可以引导会计人员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开始,进而决定如何记录和报告(披露);采用制度的形式,会计人员能直接使用会计科目进行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财务报表。因此对比起来,准则比较抽象,难学难懂;而制度则比较具体,容易理解和操作。但准则的优点是,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掌握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并能举一反三,增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准则”和“制度”都是会计规范的形式,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是可以互补的,从而可以结合起来运用。
(2)“准则”与“制度”并行符合我国近期内的基本国情
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长期采用会计准则规范形式,其会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完善市场经济与发达资本市场基础上的。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尚不够完善,资本市场也不够成熟,这无疑限制了我国与西方国家会计惯例的接轨,从而在近期内采用“准则”与“制度”并行的权宜措施。其次,从建国以来我国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会计制度已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会计规范形式,人们已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范模式从事会计工作,如果废止会计制度必将导致会计人员的不适应。因此,会计制度这种规范形式在近期内仍会予以保留,从而与新会计准则并存。再次,新会计准则体系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带来了较大空间,进而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国目前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尚不足以应付新会计准则的这一要求,这也决定了在当前形势下不可能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而只能允许“准则”与“制度”并行。最后,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来看,目前除了上市公司外,强制执行新准则的还包括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另外有24家中央企业集团也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准则。根据总体部署,2008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2009年将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目标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统一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近期内尚不能覆盖至我国所有企业,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仍应继续执行相关会计制度。
总之,“准则”与“制度”并行是一种符合我国近期内基本国情的合理选择。
2.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决定“准则”驱逐“制度”必将成为远期趋势
所谓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按照我国会计学家常勋教授的理论,就是通过一些国际性组织或专门机构,制定或采纳一些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化文件,从而促进一定地区或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和可比。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会计准则国际标准化,即以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各国的会计实务;二是提高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通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以及全球范围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不懈努力,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甚至趋同已经逐渐取得共识。
我国现已加入WTO,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各方面借鉴并接近国际惯例。因此,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成为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当然,在会计规范形式的选择上,也应毫不例外地借鉴国际会计惯例,这就决定了我国对会计规范形式的国际化选择是必须采用“准则”形式。因为会计规范作为会计这种“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语法,在国际上形成的通用形式就是会计准则。可以说,会计准则这种规范形式实际上已构成了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内容同形式相比,后者不是主要的,但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影响内容。我们不能忽视会计准则这一国际通用会计规范形式的重要意义,至少为了便于进行国际上的沟通,使国外投资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会计规范及其所形成的会计信息,我们也需要采用会计准则的形式来规范我国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而此次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最大亮点,就在于其尽可能地借鉴了国际惯例,充分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和趋同,这也为将来我国的会计规范形式由目前的“准则与制度并行的双轨制模式”向“纯准则的单轨制模式”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要求我国必须采用“准则”这种会计规范形式,从而形成了未来“准则”驱逐“制度”的长期趋势。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80~401
[2]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35
【关键词】生物资产;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发展趋势
“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对农业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复杂性。”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较强,使得不同地区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单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单位众多,而且涉足农业的大中型企业也不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要引进技术和资金,开展国际合作,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以消除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农业财务报表的误解和怀疑。因此,制定既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会计准则已经十分迫切,而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在农业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
由此可见,在当代知识经济时代下,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讨论研究生物资产的相关计量模式将会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
一、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应用现状
由于生物资产的特殊性,财务会计对其计量研究相比工业企业资产计量处于滞后状态,而且往往企图运用对工业企业资产研究的一些成果硬件套入生物资产计量上,而忽视了生物资产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扭曲了经济实质。目前,AICPA、CI-CA、法国《会计总法案》以及我国行业会计制度等都涉及到有关农业活动、生物资产的会计规范。特别是200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对农业活动及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财务报表列报及披露作了规范。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经过从1998年对公允价值的首次运用到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与公允价值的全面回避阶段,再到2006年公允价值对的在此引入与全面推广阶段,在参照国际财务准则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国情下,使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其中包括了对生物资产公允计量模式的初步规范。
二、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模式面临的挑战
公允价值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与运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公允价值会计国际惯例的出现,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已经进入运用阶段而超越了争论阶段经济越发达,资本市场越善,财务会计信息服务于经济决策的目标就越明确,财务会计对公允价值的依赖性就越强。但是公允价值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其可靠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公允价值很容易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
从市场本身的发展看,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市场竞争不从分,公允价值难以形成。此外,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在会计准则制定中是否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反面,我国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讲,注重历史成本为基础,为投资者和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第一位的,对公允价值的作用并未充分考虑。
综上所述,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规范面临以下几个挑战:第一,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属性,适当考虑了市价水平,但并未运用公允价值的理念。如何把公允价值理念运用并扩大到生物资产计量全过程将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第二,生物资产别是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计量所涉及的折旧、摊销等概念,与工业企业的概念相吻合,并未结合生物资产自身的特点来考虑。
三、对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研究的思考
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对于生物资产的计量用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现实中,我国还是更注重历史成本模式。笔者认为,由于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理念,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后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观念;而且以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更能够体现生物资产的价值信息,最符合生物资产的特性。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看,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为此笔者认为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专门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为系统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该准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引言:说明制定本准则的目的和使用范围;2.定义:为生物资产相关项目的公允价值下一个准确的定义;3.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明确规定现行市价法、现行成本法、现值法及期权定价法等,并规定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范围和注意事项;4.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和计量: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后续计量是所产生的业务处理方法;5.公允价值变动的转回:明确规定公允价值反向变动的会计处理方式;6.披露:具体规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应披露的内容和方式。
与此同时,我国须加强公允价值理念的推广与教育活动,在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公允价值计量现状的基础和前提。
在运用上述准则时应结合生物资产以下的特点因素合理运用:1.生物资产价值本身的变化情况;2.企业持有生物资产的目的;3.生物资产不同生长阶段的价值变化情况;3.生物资产组合:如森林、土地、土地改良形成一个资产组合。
参考文献:
[1]徐玉德.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实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李瑞生.会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8.
【关键词】 新会计总则; 收入; 确认; 计量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销售收入是企业实现利润的重点,故正确核算销售收入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有部分企业隐瞒产量、多报销量,虚减和虚增产品销售收入,影响国家的利益,给企业日后的生产经营埋下了危机,是高级管理层投资决策的有利依据。再说只有收入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增加企业积累,对保证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股民的权益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新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正确核算销售收入进行探讨。
一、新会计总则定义的销售产品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其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故该项收入不能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二、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在五个条件中,“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货方”构成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重要条件。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使用过程形成的经济利益。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应以双方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来确认,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任何损失和任何经济利益都不属于销货方,就说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给购货方。通常情况下,企业只保留了销售商品的次要风险和报酬,应当视同商品使用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货方。
三、企业何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
根据企业收款方式的不同,收入确认时点是有区别的,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无论货物是否发出,均按照收到销售额或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购买方的当天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采用赊销或分期收款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确认产品销售收入;采用预收货款的方式销售货物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确认销售收入;委托其他单位代销货物的,以收到代销单位代销清单当天确认销售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完工百分比确认劳务收入;若提供劳务结果不能可靠计量的,且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若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的,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当期的损益,不确认劳务收入。安装费应按安装的完工程度确认收入,宣传媒介的收费应在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为开发软件的收费应按完工程度确认收入,特许权费应于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业务收取的劳务费,应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四、影响销售收入计量的特殊折扣因素
现金折扣是销售方为了鼓励债务人按期支付货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折扣,销售方应按扣除现金前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金额;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为促进商品的销售或开辟新市场给予购货方在商品价格上的一定的让价而促销的销售形式,销货方应按扣除折扣后的金额确认销售收入;销售折让是指销货方售出的商品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因素而在售价上给予购货方在价格上的减让。销售折让通常应在发生销售折让时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如果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
五、一般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核算
1.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
如:托收承付销售方式销售收入的确认是指购销双方根据签发的购销合同销货方发货后,委托当地银行向异地购货单位收取款项,购货方向银行承诺付款的一种销售方式。这种销售方式下,在企业发出商品并办理托收手续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在此时确认收入。如果企业在发出商品且办妥托收手续前,就知道购货方资金周转困难,但为减少企业存货积压同时也为了维护与购货方长期建立的商业合作关系,还是选择销售商品时,销货方因货款回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该批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购货方,不应确认收入,已发出商品应通过“发出商品”科目反映,同时应确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即借方登记购货方的应收账款,贷方登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待购货方经营情况好转并承诺付款时,企业应确认销售商品的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2.委托代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视同买断方式委托代销商品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视同买断方式委托代销商品是指委托和受托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中规定,委托方按合同协议收取代销货款,商品的实际价格由受托方确定,委托方在符合销售条件时确认销售收入,产品是否卖出是否获利与委托方无关的一种销售方式。
(2)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商品是指委托方和代销方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委托方向受托方支付手续费的销售方式。一般情况下,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委托方不应确认收入,待受托方开出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的收入,受托方收取的手续费也应同时确认收入。
3.以旧换新产品销售收入是指销货方在销售商品时同时收回所售商品完全相同的旧商品。这时,在销售商品时确认销售收入,购进旧商品时按购入材料核算。对于销售退回,销货方应根据商品退回的时间进行具体的业务处理:当年发出商品销售退回的,应冲销退回时的销售收入;如资产负债表日退回的商品,应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如能够估计退货的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在发出商品时应确认收入。
4.《企业会计总则第14号——收入》规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际具有融资性质,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合同或协议的价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应收账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5.《企业会计总则第14号——收入》规定,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时,销货方同意日后将同样的产品回购。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款大于原价的,在回购期内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如有确凿证据说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时,销货作收入处理,回购作采购商品处理。
6.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如果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且收入能够流入企业的,应按劳务的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如果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已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够得到补偿的,按已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成本确认收入;若已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劳务结果不能得到补偿的,不能确认收入。
六、期末销售收入在财务报表的列示
财务报表损益表中营业收入反映的主要经济内容是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发生的主业产品销售应在此项中反映,其他副产品和劳务费收入应列报在其他业务收入中反映。主营业务收入应按贷方发生额填报,若有销售退回、商业折扣、销售折让业务发生的还要减去这部分借方发生额,确保账表一致。在填制合并报表时,一定要把纳入合并范围的母子公司、子子公司相互发生的销售商品业务在表内抵减,但不作具体的业务处理。
七、建议
工业企业应按新工业企业会计准则核算本企业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上,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业务具体处理,确保本企业销售产品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核算正确、完整,避免全年经营成果核算不真实。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会计学会,2006.
1建立会计机构
这是创新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在开设“企业财务会计”课的同时,将各教学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为6组),每个小组假定为一个会计实体,即类似于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工业企业设置的财务会计机构——财务科(以下简称科)。这样每个教学班一般有6个科不等,然后以科为单位按照会计职责分工到人。诸如,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汇总、传递和账簿的登记、核对、保管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都进行明确的分工,由专人负责,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会计核算的工作任务。
2配备会计人员
各教学班在建立会计机构的同时,设置会计岗位和配备会计人员。一般的,各科设置的会计岗位和配备的会计人员包括:1)主管会计1名(兼任稽核、汇总业务,一般由学习小组长担任);2)总账报表会计1名;3)成本核算会计1名;4)记账会计2名;5)出纳会计2名,即银行会计1名、现金会计1名。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会计岗位和分担的具体工作,都有动手的机会,因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设置会计账簿
众所周知,工业企业会计账簿的设置,首先要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基础规范》的有关规定,其次要考虑单位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和会计人员的分工。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使用的账簿是按照实行厂部一级核算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要求设置的,既没有任意简并,也防止在账簿设置上太繁琐,因而使模拟实习教学既量力而行,又切合实际,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根据以上原则,建立主要账簿。1)普通日记账:库存现金日记账1本、银行存款日记账1本。2)分类账:①总分类账1本;②明细分类账,即材料(产品)账、生产成本账、期间费用账、往来账、销售收入(成本)账等各1本。
4使用会计科目
使用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起执行)中规定的会计科目。
5进行会计循环
上述工作完成后,会计模拟实习教学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学生既要按照教学进度学习教材内容,又要按照会计模拟实习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计循环,循序渐进地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技能。其基本程序一般包括以下一些步骤。
5.1分析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并在普通日记账中记录
工业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每发生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足以说明该项经济业务内容的原始凭证,如销货发票、现金收据和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那么,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主要从两个渠道发生这些“经济业务”,同时取得相应的“原始凭证”。一是随堂教学中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核算作业题目;二是每日由任课教师选择一定量的核算题目(月底结账时除外),作为每日“经济业务”发给学生。通常任课教师编好题目后,由各班课代表领取,再转发给各科的主管会计。有的题目还采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各种银行结算凭证等作为附件。这些“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各科要及时对“原始凭证”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应借、应贷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名称和金额,并据以填制相应的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同时在普通日记账中做出记录。此项工作主要由出纳会计负责。
5.2费用的归集和成本计算
月份终了(一般是每月25日,下同),成本核算会计将当月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诸如提取折旧费、分配职工工资、结转期间费用、计算应交税费等。同时,还要填制相应的转账凭证,汇同以上出纳会计填制的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按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继而计算和确定出当期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5.3登记总分类账
上述记账凭证填制的同时,稽核、汇总总账会计要及时将这些凭证进行稽核和汇总。稽核无误的凭证方可用科目汇总表进行汇总,直至科目汇总表编制完成后,将其各科目发生额的合计数登记到总分类账中。最后,对总账各科目余额试算平衡,俗称围账。稽核、汇总总账会计就是这样依次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凭证的稽核和汇总。
5.4登记明细分类账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要平行登记,从而形成财务勾稽关系。所以,记账会计还要将上述的记账凭证按相同的先后顺序、相同的方向和金额登记相应的明细分类账,月底结账后,各明细分类账账户要与其总分类账账户进行核对,俗称对账。
5.5编制会计报表
月底,总账试算平衡以后,财务报表会计便可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最后将编好的会计报表经过装订后交给任课教师,进行验收。同时宣告此会计循环基本完成。另外,在会计实训中,教师还应巧妙地引导其与会计电算化的结合。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当代电子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专业要系统开设会计专业课程,并进行会计模拟实习,使学生能把会计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处理常规会计问题。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财务软件对会计核算中的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工资等进行操作,学会对多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教学计划应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内容:1)按软件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种账、表的月、季、年初始化工作;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3)输入日常核算数据,包括记账凭证、成本核算数据、职工考勤、新增固定资产卡片等,并复核;4)操作计算机完成各项核算业务;5)查询和打印输出有关会计账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数据;6)保管好会计档案资料;7)做好软硬件日常维护工作。一名合格的会计电算人员还应熟悉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责任的培训,要求学生明白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要求,不得有半点马虎。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知识,拓宽学生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在这样系统的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使学生得以思维、动口、动手同时进行。特别是动口中,学生提出问题,发表己见,不再囫囵吞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出现积极活跃的生动局面。许多会计循环结束以后,各科内会计人员可以适当更换会计岗位,改换“胃口”,周而复始。经过这样严格的2个学期左右的训练,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完全可以全面化、条理化、系统化,基本上具备独立处理会计账务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完全可以胜任本职工作,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工业学校)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标准化;协调化;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准则的演变与会计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自其提出至今经历了从认识到实践的演变,本文首先从其演变与认识加深的过程来明晰会计国际化的概念。
1973年由10个国家发起建立国际会计组织委员会(简称IASC),应对20世纪七十年代后经济发展向全球化演进的趋势,适应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各大区域集团的陆续出现。当时,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允许多种会计方法的选择,事实上是主要参加国会计事务的简单归纳。
至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愈来愈迅速,国际投资和跨国并购等日益频繁,使得各国或各经济体之间会计协调问题日益凸显重要性和迫切性。此时,由于美国与IASC的合作加强,IASC在1992年提出制定全球通用会计准则的目标,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进入21世纪以来,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简称IASB),进一步加强了与各成员国会计准则指定机构的联系,取得了更重要的地位,强调制定具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重视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使用,提倡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协调化。
从会计准则的演变来看,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促进各国会计协调,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也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维护我国自身的利益。
二、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难点
会计国际化取决于其支撑环境,包括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市场化程度以及与会计准则和实务密切相关的诸多因素,因此选择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策略,必须首先考虑和分析影响其发展的诸多因素。
从市场本身的发展看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公允价值难以形成。特别是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比较多,且关联交易较为普遍,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也为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企业监管和业绩评价看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偏向利润表,而国际财务报告准确规范的重点是资产负债表,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所遵循的会计原则不一样,这就使我国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难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一致。
从法律制度方面看,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中也要体现涉及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比如,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应从税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和公积金等,这些法律规定必须写进我们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通过企业的会计核算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予以提示。
对于绝大部分美国上市的公司,每天股票交易量只有几千股到几十万股之间。如果一只这样不活跃的股票每天有上万股做空卖单出现,股价下跌10%或者更多是很容易的事情。
两年前,美国证监会对做空原则的限制做了更改,原来的做空只能在股票的卖价上做空,不能直接将做空的(借来的)股票直接卖给投资者,这一规则的改变成了做空者的利器,大大降低了做空者的成本。
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居多,社会公众等投资者则是一些相对离散的小股东,机构投资者较少,与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来看,在过去的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仅仅是按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如果制度没有规定的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对一些会计业务按会计要素进行审核、判断、制证、记录、登记账簿、核算,财务报告自然就生成了,这种能力与市场经营条件下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策略选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逐步开展。
三、标准化与协调化
会计国际化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思路,即标准化与协调化。所谓标准化,就是制定和实施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即全球采用统一的会计模式。所谓协调化,则是各国之间的会计协调,即各国间在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上尽可能消除差异,增强国际间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协调化不同于标准化,因为它并不要求以全球统一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而是要求各国会计准则通过不断地协调来,逐步缩小不同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标准化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是最重要的,其目的是尽量消除会计处理上的差别;但若是站在全球立场上,则协调性应当占有主导地位,是在承认不同政权之间差别不可避免的前提下,试图提高可比性。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由各国追求政治、经济上的独立性的要求和国家间会计环境的巨大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全球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是不现实的,因此,会计国际化的实现就被寄望于协调化。
刚刚发生的绿诺事件就从侧面说明了协调的重要性。纳斯达克原上市公司大连绿诺在2010年11月11日被MuddyWaters公司质疑财务造假。绿诺主动将股票停牌,其审计师FrazerFrost会计师事务所向美国证监会提供文件称,该公司CEO已经在电话里承认其中大约有20%~40%合同是有问题的,而这种无法解释其实源自于中美商业文化的差异。随后,大连绿诺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到粉单市场,股价由最高时候的30多美元跌落到2美元附近。
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在中国进行的避税措施也有可能成为做空者攻击的目标所在。比如,MuddyWaters研究公司就是调查了大连绿诺上报给中国税务部门的财务数据,并与其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作比较,发现二者差距非常大――前者的收入比在美国公布的收入低94.2%。对于做空的MuddyWaters研究公司来说,显然认为前者更可信。
四、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历程
我国从1981年起就开始了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会计科目调整、增加会计报表等会计制度的改革;1985年颁布并开始实施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明确了国际通行的会计原则――客观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际成本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1989年会计制度性国际会计惯例渗透的实质性发展包括增设应收、应付票据、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等明细科目,同时,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修订,也引进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概念和会计方法。但改革开放初级阶段的会计制度改革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协调。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1992年后,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加快步伐的标志,因为这个准则的制定是以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概念为框架的,只要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矛盾,在实务操作中具有可行性的,就大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充分协调。
加入WTO之后,我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包括《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等,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重要步伐。
五、经济全球化推动会计国际化
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向全世界开放市场。我国经济的发展始终受到内需拉动不足的困扰,需要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同时需要国外资金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占主流的状况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型,其中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建设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则是重要途径。中国经济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会计国际化就成为大势所趋,并显得日益重要,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透明度,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减少国际间的“语言”障碍,为经济发展做好“软件”基础。
六、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选择
1、正确对待会计国际化。要求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外会计的先进思想与技术方法,并尽可能地与国际社会协调一致。学习和引进国外的情况时,最好是更全面些,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注意那些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得比较成功的国家,而不是将全部的精力和眼光都放在某一国的做法上。在过去一个时期里,我们对美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介绍和引进的比较多,但似乎忽视了另外一些国家和模式的经验。但从历史文化传统上看,我们与日本、德国、法国以及许多亚洲国家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从经济发展进程上看,韩国、埃及、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发达国家的许多做法可能对我们更具借鉴意义;从经济结构上看,法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可能在许多地方与我们相近;从体制转变上看,许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2、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有条件的高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如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应该建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研究机构,积极介绍和引进非英语国家的会计经验,兼收并蓄;注重引进和吸收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宏观会计方面的先进作法;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会计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会计协调组织,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利用国际讲坛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国情的内容,实现双向协调。
3、培养高素质会计从业人员。包括培养注册会计师和其他各类从业人员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利于会计信息从制定到使用都有质量保障。这样才能使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准则得到有效实施;特别应当注重培养精通国际会计、符合IASB要求的人才,积极争取参与国际会计事务的协调过程,这一点应当与各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密切联系,并以资格考试等作为指引,采用在岗培训与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19971.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82-1997).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19991.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97-1999).学苑出版社.
[3]Stuart Bell Lib Hons,Donald Mcgillivray Llb Hons,Environmental Law,Blackstone Press,2000.
[4]P.W.Birnie and A.E.Boyle.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2002.
[5]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会计研究,2005.3.
[6]周一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
[7]周一虹.公司环境报告:压力、鉴定和双重性影响.生态经济,2006.10.
[8]蔡传里.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管理行为[J].会计之友,2008.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