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目前国家经济形势

目前国家经济形势

时间:2023-08-28 16:5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目前国家经济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国家经济形势

第1篇

Abstract: From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o economic recovery in 2009, the real estate bubble grows seriousl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aces adjustmen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hua should analyze the situation, t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e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in Jinhu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nhua and some strategies the enterprises should tak.

关键词:金华建筑业;经济形势;对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 Jinhua;economic situati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13-01

0引言

金华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泥木工仓库”到“建筑之乡”,再跃进“建筑大市”, 在短短三十年内,金华建筑业实现了“三级跳”。

1金华建筑业的发展概况

1982年1月,金华地区第一家农村建筑公司――“东阳县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此后,一大批农村集体建筑企业相继成立。目前,近千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建筑企业和建筑劳务公司基本上形成了工程项目总承包、建筑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这样的梯次较为合理的队伍结构。施工区域不断拓展。改革开放初期,金华市建筑业就确立了“立足浙江,面对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拓展战略。目前,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均飘扬着金华建筑队伍的战旗。亿元以上施工基地星罗棋布。在东北、环勃海、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西海岸等地区的中心城市都有十亿以上施工规模的基地。

建筑业已成为金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金华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7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亿元,增长18.8%。

2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建筑业对局势和趋势的认识极为重要,中国经济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显现,房地产市场景气回落。2009年,我国的经济出现微型的复苏,但是我们的复苏还没有达到一个全面复苏的阶段,很多还是依靠政策的支持。由于目前信贷空前宽松,自住性需求与投资需求相结合,房地产市场未经实质性调整就开始再度走高,房价持续上升。导致社会恐慌心理加重,投资需求日盛,供求矛盾凸显,房地产泡沫日趋严重,市场面临调整。

3当前经济形势对金华建筑业的影响

当前经济形势对金华建筑业的影响表现在:

3.1 海外业务受到的冲击, 风险加大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建筑企业海外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境外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纷纷缓建、停建或压缩投资规模,不仅对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造成很大困难,甚至对在建的海外项目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3.2 国内建筑市场,资金愈发紧张政府调整房地产政策、有效抑制泡沫已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调整力度过大,导致房价由升转降,就会导致房屋土建工程的萎缩。我市建筑业产值的大头恰恰在房屋土建工程上,这对我市建筑业的发展无疑会造成巨大压力,对主要从事房屋土建的企业甚至带来生存危机。

3.3 外币资产风险加大金融危机引发的汇率和利率震荡,给我市建筑企业外币资产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我市建筑企业实施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和对外劳务派遣也由于难于把握的国际金融市场而面临着巨大的汇兑损失风险,这些都给我市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带来了重大影响。

3.4 管理难度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一些建筑企业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张,管理幅度进一步加大, 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项目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

4当前经济形势下金华建筑企业应对策略

严峻的经济危机既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也是一个机遇。

4.1 准确判断,冷静面对,寻求发展准确判断是积极应对的前提,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国目前的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形势。建筑企业首先要正确判断当前的形势。冷静面对危机,寻求发展先机。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建筑经济转型升级。其次,有的放矢地实施应对金融海啸影响的具体举措。第三,开阔视野,高瞻远瞩,在当前经济形势中寻找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

4.2 加强风险管理要切实加强投资决策管理,根据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慎决策投融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项目,集中力量抓好在建项目,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风险,确保企业的经营安全。

4.3 考虑转型我市建筑业应继续加快在全国的对外投资步伐,如研究开发、地产等,同时应回避周期性较强的投资,为了规避风险, 更为了长远发展,承包商应考虑适时转型,变危机为机遇。

4.4 注意工程款问题,防止资金链断裂要极端重视工程款问题的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抓紧清理应收款。作为建筑企业而言,年前是资金最为紧张时期,而且,由于目前房地产形势的不明朗性,更应该告知建筑企业及时收取应收款。二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施工企业原则上不承接带资、垫资的项目,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三是充分运用合同法286条所赋予的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这一尚方宝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投入国家支持项目。五是审查各在建项目,对于没有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项目,应综合考虑,必要时采取暂缓施工的措施。总之,金华建筑业要做得更大更强就必须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和发掘管理人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防范未然。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光永.房地产的政治经济学[J].建筑经济,2008,(12).

[2]朱中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式及发展趋势[J].城市开发,2008,(12).

第2篇

[关键词]劳动收入 消费水平 经济结构 投资 GDP

1.文献综述

当前学者对于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劳动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量化分析,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居民劳动水平的变化得到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邹红(2011)通过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劳动收入,城乡居民差距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偏低,劳动收入和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年龄差异和消费观念的不同是影响消费水平差距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调整劳动收入结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该研究仅仅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缺乏对社会层面的分析。汪伟(2013)分析我国经济低消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融资约束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该学者主要从大型国有企业和小型私营企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市场中由于融资约束的原因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生产资金不足的情况使得企业在进行年度收入分配的过程中以收益留成的方式保留的企业的利润使得居民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最终导致了居民的消费水平的降低,消费能力的下降。但是这种分析方式着重强调了融资约束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贾颖(2012)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我国有必要着重扩大内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鼓励居民增加储蓄率,降低负债的比率,而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度的依赖出口使得温涛(2013)主要将居民的收入分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然而财产性收入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大。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在制定政策时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地域差异。目前对于劳动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方面,缺乏对于整体的客观分析,本文将从宏观经济面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劳动收入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内需的建议。

2.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2.1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

目前国际上对于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相对普遍的认识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大,本国的消费倾向就越大。国民收入一般是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在我国的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投资一般以国外投资和政府投资作为投资的两大主角,国外投资一般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处于成长期时,国外投资一定处于上升的趋势。政府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当国内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会运用财政工具增加国内投资,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二者的共同作用,而政府购买同样是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形势,通过逆经济风险进行操作,政府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衰退。进出口主要是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的经济较为繁荣,必然会使得出口增加,出口出现顺差的形势,国内的制造业供不应求,经济得到发展,但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从本质上分析都是一种被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增加消费可以作为一种主动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劳动收入的同时会使得消费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这一部分收入转化为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存在着劳动收入在GDP中的份额占比逐步下降,例如过去的20年我国的劳动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30%以下,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严重不足,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较低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不足导致生产性的资金回流速度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反观西方国家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都是逐渐的增加,并且保持在50%以上的份额比例。

2.2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

2.2.1收入分配方式

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最主要的的收入的分配形式,一般来说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分配方式。目前社会形式主要分为以私有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形式。首先作为西方的私有资本主义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私营业主在生产的过程中拥有了全部的生产资料,也就意味着私营业主在生产分配的过程中拥有了收入分配中的极大地优势,这一优势决定了其收入分配中的主导的地位,而劳动者由于其缺少和私营业主谈判的条件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收入分配的劣势地位,最终导致其劳动收入受到剥削,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资料是国家所有,因此不存在劳动者地位优劣之分,因此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较高,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劳动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较低。

2.2.2技g进步

技术进步对于劳动收入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当私营业主增加对于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后,新机器和新技术的投入必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的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不变资本大幅度提高结果必然是可变资本投入的减少,在劳动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需求的较少必然导致劳动收入的降低。

2.2.3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倡导经济的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偏向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是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我国的传统的农业形式提倡精耕细作,在过去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劳动收入份额比例也最高。同样第二产业工业在过去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投入,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也逐渐的降低,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将经济中心转移到第三产业,只有加快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才能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幅下降。

3.我国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

针对我国的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的变动关系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一方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形式决定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最终将会逐步的上升,其份额比例必将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而劳动收入的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却远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收入分配方式仍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消费水平相对于劳动收入的变动敏感程度较低,消费观念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4.政策建议

4.1明确我国的国家形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资料的公有制,而公有制经济形式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正逐渐的削弱,公有制经济份额已经从70%降低到2016年的30%,而非公有经济形式的比例却逐步的提升,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的渗透淡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明确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优势,逐步的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占比,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高消费水平。

4.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结构性改革进度

在劳动份额占比中,存在着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且小于第一产业的关系,但是经济的发展路径必然是逐步的增加第三产业的占比,然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经济形式的转变必然要从第一产业逐渐过渡到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为了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影响消费水平,必然要加快这两个过程。经济结构的优化必然要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较大的第三产业的占比,增加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从而逐步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第3篇

【关键词】欧债危机;国债;重灾国;二级市场

一、欧债危机形成原因

欧债危机即指欧元区各国债务危机,在本文指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在以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

本轮欧债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来说,本轮欧债危机是“华盛顿共识”对全球金融市场认识不足以及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疯狂牟取利润的共同作用;从欧元区自身内部来讲,是各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以及缺乏合理的宏观协调机制的共同产物:

(一)外部原因

1.华盛顿共识的弊端

华盛顿共识是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美国两国为主导的金融市场全球化运动。华盛顿共识的提出使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但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即认为金融市场可凭借自身的机制调节,缺乏必要的监管和管制。因而极其容易造成金融等领域的泡沫,使各国国民经济具有易碎性。本次欧债危机便是华盛顿共识对金融市场认识不足的体现。

2.国际投行幕后操纵

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在越发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为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直接引发了本次欧债危机。欧盟对于申请加入的成员国所要求的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标准是财赤率,即财政赤字同年度GDP的比率。希腊在2001年申请加入欧盟时并未达到欧盟所要求的财赤率标准,高盛公司通过“货币掉期”使得希腊在账面上达到标准。代价是希腊不得不将本国的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收入作为抵押,由此产生的长期的赤字率最终导致希腊经济崩溃。

(二)内部原因

1.欧元区各国经济产业结构弊端

欧元区各国国内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以德国,瑞典,芬兰为典型的国家以出口导向型为主,汽车和机械以及电子产品是本国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注重控制生产成本,抵御金融危机能力较强;以法国为代表的内需型国家,以钢铁,汽车产业为主,金融防御体系稳固;

而以欧猪五国为代表,这五个国家大多是以河运,房地产,旅游业以及服务性型经济为主,工业基础差,对外需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由美国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消费欲望下降,五个国家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实属必然。

2.人口老龄化和高福利支出

欧元区各国纷纷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造成劳动力缺乏的局面。尤其是以意大利为典型,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劳动力成本增高。因而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各国开始纷纷寻求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生产基地,造成以出口加工为支柱产业的意大利国内经济萎靡。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导致社会负担增大,欧元区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代表的南欧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度提高,公共盈余较低。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欧元区各国财政赤字增加。

3.宏观协调机制不合理

根据欧元区的经济制度设计,各成员国将货币发行权上交至欧洲中央银行,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货币发行权。而欧央行在发行货币时只能根据各国往年数据确定货币需求量,进而作出相应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并不相同,一旦爆发欧债危机后,各国只得先行根据财政政策调节,调节效果有限,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又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各国无法在爆发危机第一时间内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欧债危机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欧元区内部,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受本次欧债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立场却又不同,德国并不想大力援助重灾国,因而使本国经济发展背上负担,从而延误时机。

从本轮欧债危机的成因来看,欧央行这项政策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决定它只能作为欧元区的应急措施,起不到彻底缓解本轮欧债危机的作用。

二、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重灾国的经济形势

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意大利五国因为整体经济实力水平较低,发展较为迟缓,因而被称为欧元区的欧猪五国(以下统称欧猪五国)。本轮金融危机中,遭遇影响最严重的也正是这五个国家。

(一)希腊: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本轮欧债危机的发源地,希腊在08年至今已经历了政府更迭,信用等级被连降数级,期望调为负面等一系列风波。欧元区也向希腊提供了两次总规模超过2000亿欧元的贷款,但希腊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制约希腊经济复苏的因素主要包括:希腊以航运和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对于外界需求依赖性极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处于低迷之中,导致两大支柱产业创收锐减;希腊国民在过去过度追求享受和消费,人均储蓄额位列欧元区各国榜尾,导致当前经济形势下难以通过扩大内需形势带动经济发展;希腊本国公共福利支出数量大,财政压力大。以上因素中,经济结构起决定性作用。不解决这些问题,希腊经济形势恢复遥遥无期。

(二)意大利:出口加工制造业优势丧失

如前文所述,意大利业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上世纪90年代闻名于世的村庄作坊模式风光不再,劳动力匮乏,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局面出现。各国纷纷将生产基地迁移,寻求成本更低的国度设厂。此外,意大利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模式也存在对外界需求依赖性过强的弊端。无法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本国内需,是意大利本国经济形势持续走低,信用评级不断被下调的重要原因。

(三)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的受害者

爱尔兰在欧债危机之前一度经济增长速度高出欧元区平均水平,主要依赖本国的房地产行业拉动。欧债危机爆发后,房产需求量大规模下降,供需链破裂导致房价大规模下降,泡沫破灭。目前爱尔兰国内,农牧业重新成为支柱产业,单纯依赖农牧业,爱尔兰再现欧元区经济增长神话变得十分困难。

(四)西班牙葡萄牙: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破灭

同爱尔兰相似,房地产业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支柱产业,在欧债危机中两国经济因此受到巨大冲击。除房地产业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内第二大支柱产业是服务业,海外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两国旅游业收入大规模缩水。此外,两国还存在政府支出比重大,公务员工资水平过高等问题,导致两国经济形势至今仍未好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欧债危机中的主要重灾国,其经济形势能否恢复,根本上取决于能否实现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目标。欧央行推出的直接购买国债的政策,只能起到解决筹资困难,重塑投资者信心的暂时作用,对于彻底缓解欧债危机并无实质性作用。

三、治标不治本-二级市场购买重灾国国债

(一)购买重灾国国债政策的积极作用

所谓二级市场,是和一级市场相对的概念。二级市场是证券流通市场,具体到目前的欧元区,即为各国所发行的国债在流通过程中的市场。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各重灾国的国债,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稳定各重灾国经济形势,防止经济进一步崩盘

以欧猪五国为代表,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几大重灾国经济大多处于崩溃边缘,而希腊则更是经济已经实际意义上崩溃。各国政府为防止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需要采取增加财政支出,扶植新兴产业和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并举的策略。无上限购买重灾国国债,可以让各国政府拥有更多资金去挽救本国经济。

2.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筹资成本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猪五国已相继完成了本国政府的更迭。由经济形势恶化所导致的政局不稳严重妨碍了欧元区经济恢复发展,与欧盟的宗旨相悖。此外,外部投资者对于重灾国经济信心严重不足,投资数量大幅下降,由此造成结果是各国经济恢复中筹资成本更高。欧央行之前先后有两次大规模的低息贷款救助,仍未解决投资者信心问题。购买重灾国国债的政策实施,则将重灾国同欧元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德法等国绑定,从而大幅提高了投资者信心,降低筹资成本。

(二)直接购买国债政策作用有限

尽管欧央行推行的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国债政策在短时期内能发挥作用,但在解决本轮欧债危机的问题上,它的作用依然是有限的。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阻碍,而且其本身蕴含这较大风险。因此这项政策的实行,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

1.德国的阻碍

德国在二战后,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严格控制行业生产成本,经济结构以附加值高的产业为主导,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从而取得了如今的欧元区整体经济实力龙头位置。救助重灾国潜藏着影响德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风险,因而德国国内普遍存在消极态度。德央行行长魏德曼在这次欧央行政策制定过程中就一直唱反调。作为欧央行资金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如果德国此次依旧沿袭在本轮欧债危机中的消极态度甚至主动退出欧元区,将导致购买重灾国国债的政策无法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2.重灾国国债缺乏信用保证

各重灾国本身经济基础薄弱,本轮欧债危机后,各国此前的支柱产业又遭遇重大挫折,加之各国迄今为止仍未有可行的经济复兴规划,因此大量购买的重灾国国债极有可能出现短期收益率上升,但长期收益率无法保证的局面。国际知名信用评级公司在本轮欧债危机中不断降低重灾国的信用等级也印证了此点。因而购买国极可能陷入巨大风险之中,从而导致不但达不到稳定各国经济形势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加深。

3.无上限购买国债易导致通货膨胀

目前欧元区各国整体经济形势处于紧缩状态,但大规模资金流入自由市场后,紧随而来的是投资规模短期内急剧扩大,但各个行业从得到资金支持到实现创收增长需要一个过程,普通民众收入因这次购债政策增加所需时间更长。投资规模急剧增加同国民经济恢复之间存在时间差,这段时间内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4.购买国债难以保证重灾国经济改革的持久性

欧元区在以往的数十年中之所以一直严禁在各国政府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卖其他国家的国债,是出于维持整个欧元区内部经济形势稳定的考虑。欧元区不同于松散的经济合作体,各个成员国之间不仅在经济产业上相互依存,其他国家所购买的本国国债更是本国实行经济政策的稳定资金保障。在打破了这个铁律之后,二级市场上的国债将会成为完全自由流通的债券,买入和卖出直接依赖于收益率的上升下降。可以预见,重灾国经济形势会因为本轮救助实现短期内好转,届时债券价值势必上升,而此时各购买国极有可能会卖出债券实现收益最大化。因而重灾国的资金来源并不能有稳定的保障,经济改革的信心和持久性自然会受影响。

综上所述,二级市场直接购买重灾国国债仅能做到短期内恢复投资者对重灾国信心,降低重灾国经济重现筹资成本,但政策本身实行就会受到德国的阻碍,而且蕴含较大风险。因此,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重灾国国债的做法只能看作是欧央行为缓解目前各重灾国严峻的经济形势所采取的暂时性措施。欧元区国家想实现从本轮欧债危机中彻底恢复的经济目标,根本途径还是帮助各重灾国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宏观协调机制;各重灾国也应进一步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本轮欧债危机的阴影。

参考文献

[1]陈婀娜.欧债危机的根源、前景和启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03).

第4篇

一、经济管理概念以及形式

通常情况下,经济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通常是针对企业的运行阶段推行分级处理措施使其最终实现级别之间的相互牵制。该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得缩减单位经营成本,还可以增加整个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增强单位的经济效益,更能够实现企业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一般情况下,经济管理模式贯穿在单位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其管理形式一般如下:在企业实施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优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对生产量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核算产品每月的订货量,准备采购原料以及生产设备;而企业在实施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一线上的员工进行合理、科学地分配,并控制废品率,此外,还要对原材料以及半成品进行合理调配以及储存;在生产活动完成之后还要对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在该监督过程中需要进行恰当、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以及分配方式,如销售广告的设计、销售人员的选配、售后服务的跟进、产品运输物流情况等诸多问题。

二、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煤矿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单位是一个用于发展经济的盈利组织,其主要通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来实现单位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确保单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而单位要想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还需要单位能以最小成本得到最大利润。而对煤矿单位而言,要想在煤矿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发展,除了要进行煤矿经济管理之外,还要更新施工技术,不断增加煤矿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而增强单位在煤矿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煤矿行业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提高生产力、增强国民经济起着很重要的影响,煤矿行业经济效益如果不断地提高,就可以增加我国国民的经济收,如此以来,国家资金也会逐渐增加,我国就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的步伐。而我国是走社会主义路线的,这也就决定了其实施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以及解放生产力,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并积极地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增强经济实力。

(三)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众所周知,很多社会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对于各大煤矿单位而言,要想加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就是否可以使用最少的资源来获取最多的产品,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目前,煤矿单位也要不断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满足人类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加的物质需要,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煤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措施

提升煤矿单位的经济化发展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单位自身的竞争力,也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下面就如何促进新经形势下我国煤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四点措施:

(一)加强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以及成本预算要想提升煤矿企业的社会效益,煤矿单位要强化其成本预算以及管理。而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煤矿需求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煤炭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这就为煤矿单位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然而,煤碳总量是非常有限的,并且目前我国有些煤矿单位在生产成本预算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大不足,所以,煤矿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成本预算。目前,在新经济形势下,煤矿企业也要开始逐渐采取全新、科学的管理模式,摒弃传统、旧版的管理制度,并将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预算运行到各个方面,从源头上控制煤矿单位的成本,为煤矿单位的基层人员提供大量的有偿服务。此外,煤矿单位还要推行激励制度,使员工了解煤矿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当然,把单位员工的薪酬制度和成本预算和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也是提升起成本控制意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当然,煤矿单位要逐渐改善成本核算体系,对煤矿单位所购原材料、生产设备进行成本预算,达到监控目的。另外,还需要改进煤矿单位的施工技术,尽可能地减少损失,降低单位成本,进而实现单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二)选择有能力、专业、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随着我国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人才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衡量单位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所以,煤矿单位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选择能力强、素质高的经济管理人才,才会在煤矿行业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而在选择能力强、素质高的经济管理人才时,要需要重视下面三个方面:第一,煤矿单位要牢记“人才=效益”的经济管理理念。因为能力强、优秀的管理人才可以针对煤矿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最恰当的改进方案以及生产计划;第二,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选用适当人才。人才就是任何单位的隐形资产,同时也是起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所以,煤矿单位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训工作,进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建立起适用性强、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煤矿单位建立起适用、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才能得到“人尽其用”的最终目的。此外,在选择人才时,单位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发生走后门的情况。

(三)强化煤矿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一般而言,资金是煤矿单位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支撑,同时也是煤矿单位维持其正常经营的主要动力之一。所以,煤矿单位要逐渐地加强并完善其资金管理体系。只有完善其资金管理体系,才能对单位自身的运营以及生产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核算,进而增强煤矿单位的资金转化率,避免浪费资金问题的出现。此外,还要强化对企业物质供应以及资金控制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资金资源的作用,实现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

(四)强化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管理一直以来,煤矿单位都属于生产型单位,因此,其所用机械设施质量的好坏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煤矿企业就要不断强化其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企业可以严格遵照其生产计划进行。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减少其成本与资源的浪费率,还可以提高煤矿单位的经济收益和管理水平。

四、结论

第5篇

此时,距离奥运会只有100天左右。但是全国的物价仍涨幅偏高,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为8%。由于上游原油、电煤等价格上涨,使得下游产品价格调整压力加大。

对于什么时间实施电价调整,许之敏在回答说,“今年什么时候采取,怎么样采取,什么时间实施煤电联动,还要根据经济形势、价格总水平的走势,要在物价指数可容纳的范围之内统筹考虑。”

根据此次新闻会传递出来的信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双防”,“特别是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除了继续实施“双防”的调控方针外,同时还要密切跟踪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防止经济下滑过快。北京大学教授李庆云对此指出,目前国家经济实际上调控已经从“双防”,转为“三防”或者“多防”。

抑止通胀为最主要任务

“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提法在去年下半年由国家统计局最先提出,后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为今年宏观调控的基调。

但是相比较而言,目前抑止物价过快增长仍然是更为重要的任务。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一季度CPI涨幅为8%,其中3月份当月为8.3%,尽管比2月的8.7%涨幅有所下降,但是要实现全年4.8%的物价涨幅调控目标难度较大。

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分析说,目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可能增大下游行业的压力,特别是增加CPI继续上涨的压力”。

比如,国际一些大宗的原材料价格今年以来都上涨较快,大宗的农产品价格,现在也处在高位,这些输入型的物价上涨会对CPI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今年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4%,涨幅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涨幅都有所扩大。

这些上游产品涨价,使得下游行业难以为继。比如1-2月,电力、石化、有色行业利润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55.9%、6.7%和2.8%。为此电力、石化等行业部门多次提出调价申请。

不过这样的要求目前暂时难以实现。许之敏以电力价格为例指出,“整个物价的指数现在居高不下,我们更要看到市场的物价现在上涨幅度仍然很高,而且今年的价格调控的目标任务也很艰巨。”

朱宏任进一步解释说,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是严格控制不合理的需求,同时还要加大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各项改革措施,使经济在一个正常的、有序的轨道中运行。

实施“多防”调控政策

国家下一步调控政策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是在过去“双防”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内容,即防止经济下滑过快,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会上已经指出,下一步,面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价格持续上涨,也要防止增速反弹。”

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目前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因此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向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工业用电增速首次低于社会用电增速,这可以说是国家多年来期盼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结构调整的好结果。但是由于今年1、2月份南方多个省市遭遇到罕见的雪灾,使得工业经济增幅下滑。那么这到底是偶然因素导致,还是其他因素尚需观察。

许之敏指出,“对工业用电增幅下降的情况,到底是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显现,还是因为受灾的影响,要通过二季度的情况再观察。”

同时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低于去年同期。

第6篇

关键词:潜在增长率;增长因素分析法;贸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F124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呈现增速持续下滑、通胀率逐步走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的格局。但进入四季度后,经济呈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针对目前学者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讨论,结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发的先行指数课题,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做下文的分析判断。文章分为四部分。一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三是对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四是对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

关于2013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仍有很大争议。最主要的争议围绕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判断。2012年经济增长率在前三季度走低,四季度有所回升,但未必能够回到8%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判断存较大分歧。根据前些年国内外分析资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内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9%~10%,有的研究报告甚至认为2001-2007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有可能在11%左右。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7%的增速明显偏低。但现在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潜在增长率是否已出现明显下降,归纳起来看国内有几派的观点。

一是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未来20年,中国还具备保持8%以上的增长可能性。二是复旦大学韦森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能够保持5%~7%就不错了,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教授认为,2011-2015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降到7.2%左右,2016-2020年期间只有6.1%,跟他观点类似的还有卡内基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将会下降到3%~3.5%。中信出版社的《大拐点》一书,从几个方面判断中国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于经济上的大型拐点。蔡昉教授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

二、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

对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研究。 根据国际经验,把不同的国家发生经济增长速度转折的时间段归纳总结,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以此判断中国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转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臣格林和两位韩国学者根据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数据进行了总结,在最新的报告里,他们认为,以2005年为基准的国际价格水平来测算,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在达到10000~11000国际元和达到15000~16000国际元这两个时段中,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速有可能出现下降的两个风险时段。过去的研究认为只有15000~16000一个风险时段,近期的研究分为两个风险时段。

对于中国来说,按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购买力评价,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7146国际元,按照近两年中国经济和人口增速,我们估计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500国际元。按照近期中国的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人均GDP可能达到10000国际元,这是购买力评价测算,以2005年购买力评价为基准的国际元水平。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按照这样的经济分析,2015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第一风险时段。2020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第二个风险时段。这个分析和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增长因素分析法所提供的一些分析结论、论据大体上是一致的。

增长因素分析法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以及后来美国的经济学家丹尼森等开发应用。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撰写了《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报告,认为2010-2020年期间中国的年均增长速度是8%,2020-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是6%。国内其他的研究报告分析结果也与之比较类似。例如,2012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曾经联合的报告一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也比较相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报告中使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判断。认为在近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应该还在8%以上。采用“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也可佐证该判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缺口与通胀之间有关联关系,当总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将上涨,当总产出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尤其是增长率大幅度增加时,价格上涨率压力增大,将会提高。

2009年底至今,中国经济出现了接近于一个周期的演变过程。2009年底至2011年初,我国石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以来价格上涨幅度走低,对照这样的运行过程,应该说中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在8%以上。否则,对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略微低于8%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幅度和价格上涨率持续走低的现象就不好解释了。还需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的购进价格都是同比下降的。

追溯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情况,工业品的出厂价格(现称为生产价格)、生产者的购进价格在1998年前后出现一次下降情况,2002年、2008年、2009年均出现过同比下降的情况。这是统计数据可查的四次同比下降。同时,消费价格的涨幅在不断走低,工业品价格同比出现了长时间持续下降。对于反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否低于潜在增长速度具有说服力。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到8%,可能还是低于目前这个阶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文章开篇提到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偏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了答案。低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低于潜在增长速度的。因此,2012年放松货币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基于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判断。

除了从经济增长、价格对判断形势的论据外,还有另外一些方面的论据。如在2012年全球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贸易顺差比2011年明显增大。2012年的顺差比2011年实际上增加了700多亿,增长幅度接近50%。在整个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顺差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扩大,反过来也只能说明国内需求扩张的步伐和放缓的势头比较严重,这也是能够支持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结论。

可能还有一些指标能够支持这样的判断。如财政收入明显减速,货币供应量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发电量和用电量指标争论特别激烈。发电量曾经出现过零增长,年终用电量指标稍微有些增长。最近已有好转。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速比2011年同期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出现了负利润。

以上分析说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如有些经济学者所言,纯粹是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速偏低;中国经济增长到了换挡期等。虽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因素还是来自周期性方面的,因需求不足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确实应当适度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需求,提升经济增长。

当然,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有共识的,如内外需都在放缓,外需放缓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内需放缓是因为整个国内投资都在放缓。体现在:2012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这与2012年抑制通胀,货币政策收紧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综合动向指数也表明,尽管进入2012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与经济比较低迷时候的状况仍较一致的。这也支持了前文提出的中国经济实际上还处于周期性低谷的判断。

三、2013年中国经济预测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反弹,但仍处于低谷阶段,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情况。学者们的主要分歧是经济反弹会持续到什么时间。借鉴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下文将进行一些分析判断。

(一)出口形势的预测

出口形势的分析判断有一定的难度。2012年5、6月份以来,出口增速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10月是1%左右,12月变成14%左右。这也许与我国出口订单短期化的趋势有关。总的来看,2012年整个出口的形势走低,到现在出口形势应该说还是很严峻的。笔者判断2013年会有一个小幅反弹,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形势会有一定幅度的好转。

目前,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应该说还是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没有找到很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这样的背景,美国、欧洲国家、日本近期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发展中国家也放松货币政策等。在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好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德、意、法三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做了一个预测,认为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欧洲经济还有可能持续下降。2013年一季度有可能持平,同比下降的。2013年二季度环比有可能出现轻微正增长,扭转目前连续环比下降的状况。

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预测,2012年四季度,美国受财政悬崖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跌至1%以下。2013年上半年两个季度也将处于低迷状态,预计在1.5%以下。但2013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上升至2%以上。整体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因受财政悬崖的影响,速度会有所放慢。

日本证券机构判断2013年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与2012年大体持平。总的来说,随着欧洲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也有可能出现好转,再加上随着政策效能的发挥,新兴经济体可能未来也会有一些好转的情况。

因此,整个中国的出口的外部需求将受到一些正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仍需考虑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总的来看,认为中国出口仍然比较低迷,但增长速度总体来看可能与2012年持平,有可能会有略微好转,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有可能会有轻微加快的情况。

(二)投资形势的预测

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量除了外需,内需主要还是投资方面的情况。2013年投资的反弹态势有望延续。材料表明,一方面中国近期投资增速有一些小幅反弹,尽管幅度不大。2012年以来基础设施项目增速均在反弹,原因是新开工项目增加,如高铁项目原来停止,而年终前后恢复施工,整个投资项目资金到位的情况有所改善。房地产方面,2012年下半年房地产成交有所活跃,预售房和售房所获得的资金使整个资金状况有所改善,成交活跃对于促进投资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整个投资增速有可能将目前这种小幅反弹的情况持续下去。不太有利的因素来自保障房建设。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保障房的开工增速比较快,但是按照整个保障房计划来看,2013年之后保障房开工和建设规模都有可能较2012年有所下降,这可能对整个房地产和整个投资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在房地产投资和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够大,如果下降的幅度不那么大,还不会影响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反弹的趋势。

因此,2013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渴望继续保持反弹的势头,全年的GDP增速应该高于2012年,预计 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实现略微超过8%的增速。

(三)消费形势的预测

从消费价格来看,2013年CPI较上年上涨2.5%。当然国家统计局解释,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随着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加之国际因素,如美欧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价格的影响,国内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2012年持续同比下降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扭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变化对此影响较大。

前文提到外贸形势可能会出现一些好转,但反复波动的态势有可能会延续。外贸顺差随着国内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国际变化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外贸顺差较2012年会有所下降。国经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现在处于持续反弹的态势,一致指数也出现了反弹。根据两者之间有一个超前滞后的时差,我们判断目前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会至少延续到年终。直到2013年三季度,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都会延续下去,到四季度增速反弹的态势有可能会停止下来。

2013年价格上涨的态势有可能会有所加强,考虑到国内需求扩张步伐加快,以及国际上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大的因素,判断2013年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可能比2012年要快一些,但应该还在可控的范围内,估计在3%~4%的范围内。

国内外工业品和原材料的价格联动关系比较明显。中国工业品的价格和国际上的变化同步性比较好,幅度上有时有一些差异。2012年,中国的工业品价格以及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都是下降的。比如美国、欧洲的经济那么不景气,也没有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一开始我们把这两类价格指数下降作为佐证中国经济比较低迷与潜在增长速度差距较大的一个证明,同时也参考了国际上一些价格变化的情况。随着2013年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下降的态势有可能会出现扭转,CPI价格指数、中国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步性比较强的情况,给我们做出判断提供了一些支持。如,中国和美国的PPI的走势比较一致,201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还持续下去的话,美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至少不会出现原来因受风险因素影响,短期曾经走高的情况。随着全球经济风险减弱,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的影响,美元汇率有可能走软,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推高的作用,对中国经济也会有一些影响。量化宽松对美国的货币供应业会有一些影响,同时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传导到国内。

四、政策建议

第一,财政政策方面。要继续落实2012年初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为了保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2013年在安排财政收支目标的时,就应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由于没有考虑到要实行结构性减税这方面的需求,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一些偏差,把财政收入的目标制定得偏高,财政支出有时跟不上收入变化的步伐,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2013年财政政策的力度应该加大一点,财政赤字的规模适当扩大。

第二,货币政策方面,2013年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美、欧、日都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中国为了稳增长,也放松了货币政策。2013年是否继续放松,恐怕要保持灵活审慎的态度,监测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内经济形势运行的态势。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如降低准备金率,在价格上涨幅度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降低基准利率,但是这个可能性相对会小一些。

第三,出口政策方面,要稳定出口的政策,2012年国务院提出了稳定出口的一系列政策,重要的是把稳定出口的政策落实好。

第四,稳定投资的增速。目前整个投资增速仍快于投资资金来源的增速。说明投资的资金来源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因仍赶不上投资增速,所以资金方面还需要把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好,能够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M]. 胡汝根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 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亚洲开发银行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R].2012-10-27.

[4]袁剑.大拐点[M].中信出版社,2012.

第7篇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有所变化。总理日前表示,宏观经济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对于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最新变动,我们要有正确的解读和认识。

国际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大,保增长、促就业和避免金融动荡渐成共识。近期,多国信用评级和银行评级遭到下调,希腊就是否要对欧盟新的援助方案举行公投举棋不定,全球开始联想希腊违约、退出欧元区的悲观情景,经济信心明显受挫。在此背景下,G20“戛纳峰会”已就实施更加统一而积极的措施、防范经济金融一度增大的向下风险,达成了新的一致。欧洲央行新晋行长甫一上任.便宣布下调利率25个基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

国内方面,经济运行延续降温迹象,增速进入合意区间,“软着陆”特征明显。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9.7%、9.5%和9.1%,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同时,投资增速下降,消费拉动增长的贡献增加,经济结构有所优化。总体来看,2010年三季度以来的经济降温主要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通胀方面。9月份CPI延续了8月份的下降趋势,再次确认了年内通胀拐点已过。并且,2009年以来房价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我们预期,四季度通胀率会出现更明显的回落。当前,有多种迹象表明,调控措施已经收到了切实成效。

在全球复苏步伐慢于预期、国内经济温和趋缓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有了加大调结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力度的更大空间。下一步,宏观政策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在保持基本调控方向不变的同时,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保持信贷的合理增长。

首先,宏观调控虽然收效明显,但近期还不具备全面放松的条件。从目前看,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依然来自外部,经济的内部增长动力依然较为强劲。应该注意到,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基建、房地产、政府平台等投资领域扩张有所趋缓。主要是受到了调控政策的压制,和西方国家出现的银行“惜贷”、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局面,存在根本不同。今年全年经济增速会在9%左右,符合经济预期,是较为理想的增速。就通货膨胀来说,四季度通胀率总体依然会在4%以上,全年在5%左右,均高于年初目标。

其次,相关政策要适时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国际市场阴晴不定和贷款利率上浮等背景下,国内外经济运行的矛盾有向小微企业集中的态势。下一步,要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完善担保体制,实行差别化的信贷和监管政策。鼓励金融资源更多地转向小微企业。要充分利用增值税改革和结构性减税的契机,为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减负降压.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最后,要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形势走势,并为政策调整预留空间。根据最新进展,希腊债务危机有了新的方案安排,但不确定性仍然没有完全解除。欧元区缺乏强有力的统一财政行为,这一弊端在危机中暴露无疑,救助个别国家的资金分摊争议还会持续。要让其他国家为希腊等国的高福利政策埋单,在政治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欧元区的主要国家法国和德国,甚至已开始讨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希腊经济总量虽然只占到欧元区的3%,但是一旦其债务发生违约,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很大。对此,我们要有所预判,要有清醒认识。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是平稳健康的,与年初更多关注通胀压力相比,年末需要更多关注国内外经济向下的风险。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我们有信心平稳度过这“极为复杂的一年”。

第8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三类透明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提出透明度建设不仅仅是透明程度的提高,更要注重透明度体系的完善。并且,针对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也不能建立目标透明度的事实,建议注重知识透明度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使市场主体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央行的经济模型和货币政策决策规则,从而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货膨胀率;非完整性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来抑制央行的欺骗冲动,防止产生时间不一致行为。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更是从目标、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操作过程等多方面实现了透明化,建立了完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Haldane和Read(1999)的研究表明,在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完全透明、完全可信的货币政策将使收益率曲线免于出现跳跃。然而,大多数货币体制都是非完全透明和可信的。其典型特征是,在官方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出现跳跃。但是,英国的证据表明,伴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以及一系列透明度改革的完成,收益率曲线的跳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阻抑了。显然,透明度提高的效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被表现出来,尤其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性不断提高,即使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会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使透明度建设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通货膨胀率明确而严格的目标,则其目标透明度自然是整个透明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并且,该《行为准则》对透明度提出以下几个要求:明确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过程,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公众对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可信性和责任性。我们说,透明度有利于实现公众对央行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之下,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完成其责任,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其可信性的增强,则有利于在长期内使货币政策更具连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长期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

以上定义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目标、决策过程和决策信息。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Hahn(2002)认为,透明度应包含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机制是这样的: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信守承诺,采取措施使之回到目标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是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这两者足以使市场主体相信中央银行会采取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目标范围内,然而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进行认定却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物价指数或者通货膨胀率水平,但仅凭物价指数并不能确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也许目前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货膨胀率上升到某个程度的。如果当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就立即采取反通涨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形成误判。而货币政策的结果也许可以压制通货膨胀,但也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则经济衰退的原因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误判的原因是仅凭通货膨胀率来认定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而没有全面地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显然,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稳定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经济是否过热的可靠凭据,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过热。那么,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央行就必须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既然仅凭通货膨胀率并不能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则中央银行就可能误判形势。不幸的是,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中,却必须单独依据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确定货币政策,并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目标透明度效率比较高,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指标。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三类透明度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标透明度的作用首先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其初衷是利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平稳发展。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而知识透明度,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对未来预期的公布

等,可以使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中央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决策的,以及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其目的在于弥补仅凭通货膨胀率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缺陷。于是,央行在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中进一步介绍其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了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然而,由于对经济过热与否的判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解释;又因为模型的条件是会变化的,凭借某个经济模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政策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由于时滞问题的存在,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后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考虑这些因素。由于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决策中考虑该因素,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变得十分重要,市场主体必然也需要进行该预期。那么,对于央行来说,也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部分得到解决。因此,透明度所应该解决的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和管理在现时状态下市场主体对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二是引导和管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其重点则在第二部分。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体制的限制,目前情况下,透明度建设遇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的目标透明度没有建立起来,目前也不太可能建立起来。

(一)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中央银行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包括N1和M2的目标区间,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每月中旬公布上月MO、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

1998年3月开始,央行坚持每月与各商业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央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各综合经济部门和商业银行介绍其运行情况,并向央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1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以详尽的统计数据阐明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信贷概况、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对下阶段经济金融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货币政策操作意见。

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

人民银行网站可供公众随时查询其公布的各种信息,包括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民银行公告、季度与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调整及其相关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情况、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率报表、外汇交易统计表、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国城镇居民收人与物价信心指数表等。另外,央行也通过举行新闻会和中央银行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方式来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形势分析会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其他公告形式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知识透明度,在市场主体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从当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主要针对有关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在会后公布相关信息和会议决议。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建立了透明度较高的公告制度,每周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央行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债券信息网”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中国货币网”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相关信息。

(二)我国透明度体系的非完整性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通胀率目标一般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须长期坚守。然而,我国目前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的目标值,且每年都有变化。显然,该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通胀率目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只是央行对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预期值或预期区间,并不是央行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因此,该目标对于共同预期的形成不能产生明显效用,只能显示央行对一年内货币供应量的预测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意向。依据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分类和定义,则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属于知识通明度的内容。

同时,目标透明度要求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避免多目标。然而,在我国

目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多目标的,或者说是被迫采用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汇率稳定。我国目前不可能采用货币政策单一目标,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建设目前是不能完成的。既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符合目标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同时,由于我国央行实质上被迫采用多目标协调的货币政策,不能实施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我国目前也不可能建设所谓的目标透明度。然而,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内,目标透明度是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基准,没有目标透明度,就没有货币政策目标的严格范围,从而共同预期不易形成,可信性得不到改善。显然,我国不能建设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则透明度体系必然具有非完整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透明度建设是失败的、无效的。如前所述,知识透明度可以通过公布和介绍央行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市场主体同样能够掌握央行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复杂和灵活规则,并掌握其决策的依据和方法,于是也能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的预期。那么在目标透明度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从而使透明度体系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论

第9篇

【关键词】累进税制税收监管财税体制改革

一、引言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税收体制就基本建立起来,伴随而来的是税收收入的高增长,面对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税收能否依然保持高增长呢?是否有减税的必要呢?更长远的说,能否乘此机会进一步改革财税体制呢?本文就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二、税收增长原因

从总量看,08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31425.75亿元,同比增长33.5%,增收7890.94亿元。

从增收结构看,国内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分别增长22.6%、18.4%和25.6%,流转税合计增收2781.35亿元,占增收总额的35.25%;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41.5%和27.2%,所得税合计增收2776.60亿元,占增收总额的35.19%;海关代征进口产品税收、关税分别增长34.7%和40.2%,进口税收合计增收1288.76亿元,占增收总额的16.33%。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税收在08年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税收增长过快的呢?我认为主要是累进税制下的经济增长和税收监管水平的提高。前者解释的是正常税收增长部分。后者解释的是超过正常部分的增长。

1.累进税制下的经济增长。由于税收是按现价水平计算的,而gdp是按不变价格计算。中间的差值就比较明显。因此实际上经济增长可以更大程度解释税收增长的因素。同时,在我国累进税制下,税收增长必定要快过经济增长。这些都可以解释预料中的税收增长部分。

2.不断增强的税收监管。只有人曾提出94年税收的设计本来就是“广种薄收”的类型。就是税收框架的设计比较广,实际是考虑到了税收监管比较松散的问题,因此留给税务机关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现而今税务机关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增收,导致在税收框架广的情况下税收监管又严格,纳税人就吃不消了。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政府部门在税收设计时必定不会忽视我国税收征管水平极其低下的现状的。而在2000年以来,由于税收技术的进步,在税收激励机制的鼓舞下,我国税务机关人员从严征税,当然能显著增加税收收入了。而且,这方面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到极致,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依然比较低下。可以预见,这一因素对今后税收增长还会做出很大贡献。当然,随着提升征管水平难度的加大和成本的降低(边际效用递减),这部分因素的作用将逐渐减少,使得税收增长回归到应有的水平上来。另外,外贸出口、gdp结构等都是一些学者认为税收高强度增长的原因。

三、税收负担及减税主张评析

税收过快的增长必然带来大家思考是税收负担是否过重的问题。企业或居民之所以咬定中国的税负重,其论据无非是现行税制的规定。比如,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45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33 %,增值税的税率17 %等等。以这些税种的税负水平同其他国家的相关税制规定比起来,中国的税负显然不能说是轻的。政府部门之所以认定中国的税负轻,其论据在于,实征税收收入额占gdp 的多少。比如,在2005 年,将全国税收收入加总求和并同当年的gdp 之比,只不过为16.19 %。 以这样的宏观税负水平同其他国家的情形比起来,中国的税负绝对不能说是重的。

而这些论据揭示的一个东西,就是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的问题。

总体上讲,我认为中国纳税人就单从税收负担来说并不是很重,而福布斯把中国评为税收痛苦指数第三的国家更是言过其实,它不知道我们税收征收率有多低。但是,我们隐形的税收负担是比较重的。

第一,庞大的预算外收入和土地出让金。这些收入的征收带有随意性。而事实上,他们的存在的确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土地是全民所有的资产,结果被出卖了,这不是隐形的向全民要钱吗?

第二,诸多的行政垄断企业的高额收入也是变相的向纳税人要钱。高额手机通讯费是我们不得不承担的,因为高额利润中国石化企业连续被评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还有国有银行的呆账坏账。我们都为这些企业支付了高额的利润,这也是变相的税收负担。

第三,在财政支出方面的不满意也加重了纳税人对税收负担的不满意度。在欧洲国家,纳税人承担重税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极其全面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当今中国,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已经让纳税人承担高额负担,但还必须支付相当的税负,这就造成了强烈的不满。财政收入上的“大政府”、公共支出上的“小政府”,这就是民众的印象。税收不断向高税收国家看齐,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却尚未看齐。

考虑到是否减税的主张,我认为还是应该暂时减的。这并不是跟我所阐述的税收负担不重的观点矛盾。税收负担不重也可以能减税。我主张减税,可这样减税的动机不在于税负过重了,而是在于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在我们目前税收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减税政策不会对公共财政造成很大的冲击,再者还会给严峻的经济形势注入一支强心剂。这才是税收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的需要。

众所周之,目前中小企业的境况比较困难,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在加上外国的金融危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形势的确是进入了寒冬。在如此困难的一年里,政府应该出台一些至少是暂时的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措施,帮助企业扛过这个寒冷的年份。毕竟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意味着大量的失业。截至去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数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占税收总额的53%,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税制改革。现在在税收大幅提升的前提下,正是进行新一轮财政改革的好时机。从94年以来我们的财政框架就没有过大的改革,这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悦来越格格不入的。在税收方面,我们有必要改革税制,现在已经将生产型消费税向消费型转变,开征了燃油税。这也是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前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税收增长是经济增长和税收监管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并不是我们的税收负担过重。同时在严峻经济背景下我主张出台减税措施,来帮助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从更深远的方面来讲,我们更需要的是一轮新的财税体制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卢凌波.中国税收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国1992-2002年税收增长个案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

[2]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财税改革十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王诚尧.发展中的财税理论政策与制度改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贾康,赵全厚.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总体上讲,我认为中国纳税人就单从税收负担来说并不是很重,而福布斯把中国评为税收痛苦指数第三的国家更是言过其实,它不知道我们税收征收率有多低。但是,我们隐形的税收负担是比较重的。

第一,庞大的预算外收入和土地出让金。这些收入的征收带有随意性。而事实上,他们的存在的确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土地是全民所有的资产,结果被出卖了,这不是隐形的向全民要钱吗?

第二,诸多的行政垄断企业的高额收入也是变相的向纳税人要钱。高额手机通讯费是我们不得不承担的,因为高额利润中国石化企业连续被评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还有国有银行的呆账坏账。我们都为这些企业支付了高额的利润,这也是变相的税收负担。

第三,在财政支出方面的不满意也加重了纳税人对税收负担的不满意度。在欧洲国家,纳税人承担重税负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极其全面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当今中国,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已经让纳税人承担高额负担,但还必须支付相当的税负,这就造成了强烈的不满。财政收入上的“大政府”、公共支出上的“小政府”,这就是民众的印象。税收不断向高税收国家看齐,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却尚未看齐。

考虑到是否减税的主张,我认为还是应该暂时减的。这并不是跟我所阐述的税收负担不重的观点矛盾。税收负担不重也可以能减税。我主张减税,可这样减税的动机不在于税负过重了,而是在于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在我们目前税收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减税政策不会对公共财政造成很大的冲击,再者还会给严峻的经济形势注入一支强心剂。这才是税收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的需要。

众所周之,目前中小企业的境况比较困难,特别是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在加上外国的金融危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形势的确是进入了寒冬。在如此困难的一年里,政府应该出台一些至少是暂时的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措施,帮助企业扛过这个寒冷的年份。毕竟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意味着大量的失业。截至去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数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占税收总额的53%,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税制改革。现在在税收大幅提升的前提下,正是进行新一轮财政改革的好时机。从94年以来我们的财政框架就没有过大的改革,这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悦来越格格不入的。在税收方面,我们有必要改革税制,现在已经将生产型消费税向消费型转变,开征了燃油税。这也是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前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税收增长是经济增长和税收监管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并不是我们的税收负担过重。同时在严峻经济背景下我主张出台减税措施,来帮助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从更深远的方面来讲,我们更需要的是一轮新的财税体制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卢凌波.中国税收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国1992-2002年税收增长个案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

[2]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财税改革十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第10篇

一、东欧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严峻

2月17日全球著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东欧金融体系风险正在加剧,并可能向西欧扩散,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此前在金融危机中表现不错的东欧经济体都已经陷入了长期深度的经济衰退。

由于外资抽逃和经济前景堪忧,东欧国家主要货币纷纷大幅贬值。自去年8月以来,包括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众多东欧国家的货币跌幅都已经超过30%。2009年至今,东欧货币加速贬值,短短两个多月的“缩水”幅度几乎可与去年下半年匹敌。

东欧国家的外债比率也比较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截至2008年底,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超过1.54万亿美元,其中很多是短期债券,今年东欧银行面临4000亿美元还款或再融资压力,相当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3。波兰和捷克的外债水平已达本国GDP的100%,匈牙利的外债水平则增至GDP的2倍多。

二、东欧危机爆发有其必然性

东欧地区深陷危机中与其发展过度依赖外资和出口以及背负过高外债不无关系。

欧盟东扩之初,东欧国家一度步入经济快车道,西欧银行等投资者纷至沓来,掀起了一股东欧“淘金潮”。通过入股当地银行和向当地企业或个人提供外币贷款,西欧银行积极拓展东欧业务,这同时也成就了东欧经济的飞速增长。2007年,东欧地区甚至取代亚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新兴市场,当年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了东欧,其中大部分购买了银行债券等金融产品。但金融危机袭来后,西欧国家纷纷将对东欧地区的投资撤回,导致东欧外资抽逃现象严重,西欧流入东欧的资金从2007年的4010亿美元大幅减少到2008年的670亿美元,从而引发了东欧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

除了严重依赖外资,过度依靠出口也成为东欧经济的软肋。由于外部需求,尤其是来自西欧的需求急剧萎缩,支撑东欧经济增长的出口受到沉重打击。

东欧国家积累的高额外债更为眼下的危机埋下了祸根。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时,东欧国家大多实行着高利率,本国企业和个人因而选择利率更优惠的欧元和瑞士法郎等外币贷款,形成了大量外债。其中,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外币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80%,保加利亚、立陶宛、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超过50%,情况最好的波兰和斯洛文尼亚也已经超过20%。

外汇储备不多但经常项目赤字规模庞大是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另一隐患。据统计,东欧国家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从2000年的2%升至2008年的10%附近,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赤字都达到两位数,其中保加利亚甚至超过了20%。

三、东欧危机可能“拖累”其他经济体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东欧国家的最大债主是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法国、比利时和瑞典,6国拥有东欧债权的84%。其中,奥地利一国就占据近1/5,超过3000亿美元的债权,相当于其全国GDP的68%。同时,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外资银行股权占全部银行股权的40%以下外,其余东欧国家外资银行股权占比均超过了70%,而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几乎完全被外资银行控制。因此东欧国家一旦发生大量债务违约,则西欧银行将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有经济学家因而担心,东欧可能会成为欧洲“次贷”的发源地,而欧洲将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东欧陷入危机还会严重影响到西欧成员国的出口,导致经济形势恶化。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近1/4的出口输往东欧地区。作为连锁反应,高度依赖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外需进一步紧缩的严峻形势,而由此导致的商品价格下降又将重挫资源出口型国家。总体上看,东欧金融形势恶化势必威胁到整个欧洲,并将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

四、东欧危机的解决之道

第11篇

一、新时期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经济格局对经济学理论,对各国的经济运行模式,对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许多重大的亟待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实际上不仅关系到世界的未来,也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历程,回顾流通领域60年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30年,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未来30年,我国将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目前,我国正处在这样的转型期。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在这轮经济危机中我国表现得很出色,国际地位得以迅速提高,世界也对中国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流通理论和流通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对一些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世界看,还没有一门成熟的现代流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有宏观经济学,有微观经济学,还有各种门类的经济学,但是却没有一整套的现代流通经济学。

从世界发展的进程来看,制造业的发展先于流通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产值已经占到世界生产总值的10%,但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严重滞后,流通能力还相对比较落后。

大家知道,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尽管美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目前仍然是第一经济大国。本人认为,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不仅表现为它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它还有一个很突出或者说非常突出的核心竞争力———现代流通竞争力。现代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是软竞争力。目前,美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比重是25%,但其流通中的货币占世界货币储备量的60%以上,占世界贸易结算货币分布的60%以上,其资本市场的市值加上期货市场的市值,再加上债券市场的市值也占全球的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国际上仍然具有最大的优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美元就会贬值;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美元就会贬值;而美元价格上涨的时候,石油就会贬值。控制美元货币币值以及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是哪个国家呢?本人认为是美国。

因此,在经济方面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绝对不表现在它的GDP和生产制造总值上,而是表现在它的现代流通竞争力上,也就是说表现为美国在全球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通资源配置领域的组织能力和流通的现代竞争力方面。因此,本人认为,我国要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如果不能解决流通竞争力落后的问题,不能解决现代流通软竞争力的问题,那么这个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我国可以成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的GDP总量可以达到世界第三位,我国的进出口总量可以达到世界第三位,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可以达到世界第一位(2007年4月就达到了世界第一位),我国有规模的优势,我国有总量的优势,我国有数字的优势,但我们的这种优势是积累起来的,是静态的,是一种基本上不流动的量的改变,而不是快速流通的概念,不是在流通中产生增值的概念。比如,我国的外汇储备2007年4月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位,现在我国外汇储备是2.2万亿美元,但这种外汇储备是一种货币结算的存量。

本人曾去美国进行社会信用体系调研,调查过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其中有一项数据叫整个社会资本的总周转,美国社会资本的总周转量是很高的。而货币流转速度越快,流转次数越多,产生的增量货币就越多,这就是流通的力量。在新的时期,我们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我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必须提高流通竞争力,并努力使流通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的软实力。这是我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战略选择,是国家战略必须作出的选择,而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流通、要不要发展交易的问题。

二、现代流通的特点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经济的全球化在各个方面对传统流通理论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要求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来认识现代流通的本质,诠释现代流通理论。

首先我们要从内外贸分割、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部门分割这样的误区中真正走出来,不能就国内市场谈国内市场,不能就部门谈流通,不能就单个产业来看待商业。现代流通理论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流通。我们过去研究的是有形的、刚性的物的流动。

这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表现在我们研究的主要是有形商品的流通和有形资产的流通。现在越来越多的无形要素进入流通,对此我们缺乏研究。比如,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要素的进入,它们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是引领性的,还是爆炸式几何增长的状态。再比如,就贸易来说,有形商品我们有货物贸易,无形商品我们有服务贸易,但无形的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和数量都比有形的货物贸易快得多。

所以,我们的贸易转型就是要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带给我们的附加值比货物贸易更多,发达国家就在服务贸易上获取了更多的利益。比如,无形货币的流通比有形货币的流通快得多。马克思曾经讲过,有形货币经过商业资本到货币资本,通过生产过程产生形态的变化。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无形货币以资本的形态、股权的形态、债券的形态进入流通,产生的是从货币到货币的流通过程。美国之所以会发生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数量远远高于实物商品的流通规模。再比如,过去工厂、厂房都是固定的,现在无形资产进入了流通,证券进入了流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厂房仍然存在,企业仍然存在,但产权关系会随着交易而发生变化。

第二,现代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

过去的流通受世界容量、密度、规模和速度的限制,而现代流通通过高科技化、高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电子化把几乎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交易都纳入了国际化的大范畴,并由此形成了全开放的流通。比如,波音飞机,有将近200个国家为之进行零部件生产,它在美国西雅图完成的只是组装过程,其生产过程已经并且开始了流通的过程。

第三,现代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

过去传统的流通边界日益模糊,日益一体化,生产过程就是流通过程。本人曾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本部进行过考察,丰田汽车公司近几年最大的革命就是生产流程改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用现代流通来改造生产流程,把整个组装车间变成物流的供应链。目前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生产组装车间,汽车与零部件通过两条传送带进行匹配。通过利用物流技术改造生产流程,使丰田汽车所有的规格品种都可以同时在组装车间下线。本人曾到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过考察,它采用的是柔性生产线,这个生产线可以生产组合各种汽车,但只能在一种汽车组合完成之后才能更换另外一种模型,组装另外一款汽车。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本部利用现代流通改造生产流程,现在可以同时下线不同款式的汽车。生产与流通的边界日益模糊,日益一体化。

第四,现代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的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

现代流通的起点是消费过程,而且是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流通的基本动力,是现代流通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人认为流通是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这就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学,以生产为起点的政治经济学,也颠覆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东西。比如西方经济学讲边际理论、均衡理论,但现代流通受需求决定论影响,恰恰使经济产生了不均衡发展,不均衡成为一种常态,而均衡只是一个点上的一种状态。边际理论讲的是,在边际投资成本与管理成本相交的边界点上,投资得越多,边际效应递减得越厉害。现代流通催生了许多现代新型业态,如连锁经营模式就突破了边际理论,因为它可以输出管理模式,可以输出品牌,可以输出管理文本,其品牌输出的过程就是收取费用的过程,它的品牌可以变现,它的品牌可以卖钱,加盟是需要交品牌费用的。这个品牌的费用需要一次性支付,也有些可以分年度支付。这就突破了边际理论,品牌扩张越快,连锁店铺越多,寿命越长,投资收益越大,而不是导致投资成本加大。

第五,物流是现代流通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商流的过程可以不断缩短,商流的成本可以不断节约,甚至可以消失。信息流成本,比如过去经济学讲的搜寻不对称信息的成本极大减少。这是因为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许多信息是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使用价值不是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递减,而是递增,使用频率越高,信息的价值越大。

因此,商流的成本、信息流的成本以及资金流的成本都可以降低,资金的支付方式可通过电子支付、无纸化支付瞬间完成,唯有物在物理意义上的移动不能被消灭,只能被设计,其流程需要合理设计,物流方式需要合理设计。因此,现代流通的商流、物流、现金流、资本流,再加上人的流动,最主要的成本支付就变成了物流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是决定流通成本、流通速度、流通效益的一种决定性力量。现代流通是决定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而现代流通的决定性力量就是物流。物流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只有信息流先行,借助信息流改造整个流程,才能达到合理设计的目标,降低物流成本。

三、未来流通体制可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大国关系的变化、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流通体制可能会发生以下八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1.国内与国际流通的一体化,即国内外流通的一体化。

这种变化其实已经发生了,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本人反对就内贸谈内贸,就外贸谈外贸,而是应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国外跨国公司特别是流通企业,基本上都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流通企业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像跨国公司等大流通组织那样进入全世界,成为全球性的大型流通跨国集团。当然这与我们的眼界有关系,与我国现代流通业的落后有关系。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许多重大战略的调整,流通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质资源的现代流通组织,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区域流通一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沿海经济带,从最南端的北部湾到珠江三角洲,到海峡西岸,到长江三角洲,到江苏沿海一带,再到黄河三角洲,然后到环渤海经济圈,到辽宁的新经济带。与此同时,我国内地也形成了一些经济带、经济圈或者经济走廊,比如武汉的“1+8”城市经济圈,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河南的中原经济带等,这些新的经济带、产业经济区就是未来流通的经济圈。在这些新的区域战略布局中,流通能力特别是跨行政区的流通能力一体化设计非常重要。这些区域一体化的流通能力或者整体的流通能力,将决定这些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以前,我们经常讲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的比较,而今后将是一个经济区与另外一个经济区整体经济的比较,其中流通能力是决定性的力量。

3.城乡流通一体化。

今后的流通是城乡一体化的流通,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一体化”,其中也包括市场一体化。以前的流通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城乡是基本分割的,今后我们这种城乡一体化的流通和市场就是中心城市多功能的、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向农村延伸的过程、向农村拓展的过程、与农村需求相连接的过程,这将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4.制造业与流通业的融合,也就是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一体化。

制造业与流通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十分迫切,用“微笑曲线”来分析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两端分别是品牌设计、营销渠道,或者说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是流通能力、品牌流通能力、能不能在流通中变现、有没有渠道。现在我们没有渠道,渠道实际上掌握在了国外经销商手中。本人曾到浙江义乌市场进行调研,它在212个国家进行采购,其小商品指数是世界小商品市场的最低点。我们现在没有渠道,我们只是在生产产品,我国的浙江义乌市场就是一个批发市场,价格最低。所以,中国的制造业与流通业还没有实现融合,没有实现低端和高端的一体化,这样的话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

5.现代流通将是立体化、混沌化的流通。

过去传统的流通是一个平面的流通,是伴随着物的流动过程中其他流的分流或者合并而进行的,而未来的流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它们是相对分离的,是只在一定时点上集结的流动。因此,有些时候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单体经营和连锁经营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企业内部流程和社会化流程的连接会发生变化,独立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产业形态会发生变化。从物流的角度来讲,会形成立体化的物流体系,其中包括信息流,物流的各种运输方式,包括空中的、海洋的、陆地的、管道的,也是立体化的、混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对于流通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6.现代流通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战略选择。

国务院出台的十大振兴产业中就包括现代物流业,下一步需要研究的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毫无疑问,从人的流动、商品的流动、信息化等各个方面推动现代流通将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只有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方式,使现代流通成为引领性的力量,才能促使我国真正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出来,以新的形式参与世界财富分配。

7.流通整体再造。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是大国在新一轮竞争中新的选择。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进行流通的整体再造。这里所讲的流通整体再造指的不仅仅是商务,资本的流通方式、商品的流通方式、无形的服务流通方式等,都需要进行整体的再造。比如资本流通,我国目前的流通方式是不是可以呢?我们的制造业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不到两次,我们的商业资本周转速度一年不到三次,资金利用效率非常低。此外,我们大量的外汇实际上也在流动。马克思曾经讲过,资本在流通中增值,由于我们的资本没有流通起来,是静态的,是存量的,因此难以实现增值。所以,需要对整个流通进行整体再造。

8.流通理论的整体创新。

我们面临着整个流通理论的创新,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济学理论,也要研究世界新经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诸多我们自己的新经验,要形成新的现代流通新理论,以引领整个流通领域健康发展。

摘要: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必须用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它的现代流通竞争力上。中国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提高流通竞争力,使流通竞争力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的软实力。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全开放的流通,是涵盖生产、流通全过程的流通,是以消费为起点、周而复始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而物流越来越成为流通中的决定性力量。

第12篇

目前,经济增速虽然是在预期目标区间内,但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走势却让“稳增长”的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稳增长是实现稳中求进的基础

没有稳增长,就无法实现“稳中求进”的总体目标。要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就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各领域改革开放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进展。

稳增长,是在当前形势下正确处理“稳”与“进”之间关系的客观要求。稳增长,决不只是要完成“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8%的数字,根本的目的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改变管理模式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一切都必须以稳定的经济增长作为基础。

没有稳增长,就不能扭转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走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525亿元,同比下降1.6%;4月当月实现利润4076亿元,同比下降2.2%。

没有稳增长,就无法巩固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情况下,稳定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中国,中国的经济形势也影响世界。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下旬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5%,中国多年来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可见已对世界经济进步做出很大贡献。在中国的发展中,美国等发达国家实际上获益良多,摩根士丹利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产品一年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1000亿美元的开支。中国必须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步伐,才能巩固当前的国际地位,才能有利于世界形势的安定。

稳增长不能再走老路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比较稳定,在没有较好解决就医、就业和买房等重要问题之前,大幅提高消费水平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不能忽视消费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所以必须扩大内需,但另一方面,特别是短期内也不能过高指望消费提供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出口方面,需要取决于国外经济环境的因素太多,而且很多因素并不可控。对于我国政府和企业,主要还是埋头发展自己和落实推动出口的政策。

在消费和出口并没有太多新文章可做的情况下,要刺激经济稳定增长,目标自然又落在投资上。首先,我国从发展阶段上说,正处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其次,当前的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就是投资回落,投资回升才能阻止增速下滑。另外,扩大投资主要涉及财政政策,这正好是国家施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机会。

目前,各部委开始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很多人担心又一个类似上次4万亿刺激计划的政策要出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同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救市那样大量资金投向金融机构,我们的资金直接投向产业。这样,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并切实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基于国内外刺激经济的经验教训,这一次很明显可以看到经济刺激政策更加注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三年前被炒得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就一直被高压管控,并没有松动的迹象。而且,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等部门近日纷纷发文,鼓励民资进入重点领域,表明政府开始更加注重民间投资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承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希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形势看,财政刺激和经济增长的确是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因为政府负债较高,所以必须采取相对紧缩的政策措施。据预计,发达国家2012年年底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107%,到2016年才有望将财政赤字稳定。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攀升,又需要宽松的财政政策作为经济增长的刺激手段。

我们认为,作为缓解经济下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政府转向财政刺激措施的投资符合当前迫切需要,但在行业配置中要警惕风险,要关注政策结构性扶持方向(如机械、建材等基建投资)和产业政策扶持方向(如医药、文化传媒等)。

稳增长要处理好与调结构的关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7.5%。放弃保8的常规,增长目标下降,意味着经济增长含金量要求的增加。

稳增长的同时要加大力度调结构——当前形势下的稳增长,不应该是一种应对经济下滑的权宜之计,而必须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调结构会影响到经济增速,但同时又需要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作为保障;而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要调结构,但稳增长的政策又可能会放慢调结构的速度。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放缓的时候正好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目前的形势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总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战略时机。调结构既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据预测,要实现2020年我国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未来十年只需年均增长5.3%即可。所以,即使现在的形势依然严峻,还是存在大量调结构的运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