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创公司财务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控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控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不同于财务管理,只管理成员单位的合规性以及有效性。其主要的目标是经过适当的控制手法,将企业的整体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状态,其使用效率也达到最大,促进企业能够高效运转,体现企业的最大化价值。
集团总部会使用多种激励与约束手段对子公司与合作单位进行财务管控,因为财务管理的决策权集中情况不一致,我们可将集团的财务管控模式分为三种模式,即集权、分权和相容的模式。
(一)集权模式
所谓的集权式财务管控模式,是指在财务的管理的决策权上,都由集团总公司所控制,其中包括战略发展方向、生产经营规划等,子公司只是集团总公司生产经营的延伸机构,所有的决策都由总公司计划与分配,没有财务的决策权。
(二)分权模式
所谓分权式财务管控模式,是指集团总公司只对旗下的子公司做财务战略目标及预算管理以及对子公司的经营绩效及财务指标进行相应的评价。至于日常的经营,子公司具有自主支配的权利,相对于比较重大的项目,集团总公司可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三)相容模式
所谓相容式财务管控模式,可以说是以上两种财务管理模式的结合体。这种财务管控模式能够避免财务权利都掌控在集团总公司,而子公司将丧失灵活、创造性,同时避免了权利分散以至集团总公司管理困难的局面发生。近几年,很多的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的采取此种管控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财务决策权的分配问题,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难题。集团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子公司的经营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财务管控模式。
二、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因为企业财务内部结构不合理或投资不谨慎造成的丧失偿债能力丧失,最终致使达不到投资者预期效益目标的风险。其来源有系统和个体风险,一般情况下,财务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计划以外的损失或收益。在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更关注的是怎样经过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意外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外部因素
财务风险的来源比较广泛,但主要由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的不确定产生。当自然、政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环节变化时,企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无法经过自身的力量去改变大的宏观环境,只能改变自身的结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内部因素
1.复杂性
财务工作本身具有复杂性,其主要工作包括融资、投资以及资金回收的整个过程。融资会将原始股东的权利稀释、企业的负债增加、增大财务杠杆的比例、债权融资增加会致使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的风险增大。投资的过程中,因期望获得很高的收益,所以不免会选择风险较高的项目,但收益水平是受到市场平均水平影响的,所以很难控制。资金如不能收回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受到影响,增加财务风险。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如何将个人、投资者、债权人的目标统一,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财务管理者不乏有粉饰财务报表的举动,因为个人的利益问题,虚报财务报表,使得使用者看不到真实有效的财务状况。
3.风险偏好
管理者多有个人的风险偏好,这对于投资有一定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追求型、中立性、规避型。追求型的管理者多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但预期收益也高的项目中,同时他们对于市场形式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很容易做出过激的投资举动,增加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调查发现,任职时间长、年龄偏大、有财务背景的管理者们,风险偏好较低,所以这些公司的财务风险发生几率小。
4.执行情况
目前,所有企业都有自己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其执行情况也影响着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企业的文化底蕴、奖惩制度都和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息息相关。不管身处什么职位,财务制度的执行状况都应受到重视,降低发生不道德行为的几率。
三、基于财务风险管理导向下的集中财务管控模式
(一)财务管控目标
其主要目标是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以及员工及政府等部门的效益。投资者具有剩余的分配权力,所以他们关注的是企业生存的风险,当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控时,将集团的整体价值提升的同时应注意财务风险控制。所以,集团财务管控的目标可分为两部分,即实现收益和风险平衡。
(二)基本框架
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决策权分配完毕后,首先考虑的就是采用哪种方案来运行财务管控。近些年来,财务管控模式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例如总分公司财务监控模式、财务集中监控模式以及网上银行模式等。
所谓总分公司财务监控模式,是总公司制定财务工作者去各分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对子公司的资金、资产、成本以及收入等进行监督,并定期向总公司提交子公司的情况。此种管理模式,就要求对子公司的预算进行全面的管理,同时不定期的对资金进行审计工作,此种财务管理模式必然有财务岗位重复设置的现象,造成人工成本增加,同时道德风险也依然存在。
网上银行模式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把子公司的财务系统和银行的信息系统相连,实现实时数据读取与交换的功能。总公司经过财务系统就能对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监控,实现财务管控的主要目的。这种监控方式智能对财务数据有所掌握,道德风险控制依然得不到管控。
务资金集中监控是集团总部进行资金的统一规划管理,将各分公司的财务与资金管理有效分离,它是通过集中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的机构来进行管理。建立资金集中结算中心有财务制度统一、财务人员集中管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及时生成财务信息、便于调整发展战略等优势。同时建立集团资金池系统,它能对于资金的流向进行全面控制、保管规范货币资金、充分利用资金、降低整体融资成本等优势,真正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将资金的流向进行整体有效的控制。
(三)组织结构设计
第一、企业总部制定集团整体的战略发展目标,在集团财务管控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财务制度的编制、企业的发展目标、规划以及子公司进行财务管控由总公司负责,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提高,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第二、设立资金集中计算及资金池系统,将两个系统结合,施行资金全面管理,实现资本的增值。
(四)适用范围
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可氛围四个阶段,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企业初创期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其主要风险来源于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经营,此时期财务管理难度不高。成长期是企业快速扩大阶段,所以应使用分权管理模式。成熟期的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这时应采用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处于衰退期的企业正在考虑转型,应鼓励各单位进行创新,所以适合分权式财务管控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媛娇.基于财务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集团集中财务管控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3.
[2]袁琳,陈凌云,何玉润,等.集团资金集中控制下的风险管理--基于大中型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2):40-49.
[3]齐帅.加强施工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0):52-53.
[4]李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效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intergration of value management and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which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financi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enterpri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nterprise value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avoiding the 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 and better financial management.
关键词:价值管理;市值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
Key words: value management;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business value max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70-02
0 引言
价值管理(VBM),即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已经成为一些公司进行公司管理,战略决策,过程控制,业绩评价和合并扩张中的基本取向,但是将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的集成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之中,是很多企业未曾尝试过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正确利用这种新模式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使企业在日益多元激烈的竞争中常立于不败之地。
1 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VBM)又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它是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综合各种文献,得出价值管理(VBM)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结论。即VBM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
2 价值管理挑战传统财务管理方式
随着企业经营竞争格局的变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价值的外在表现呈现多样性(如场面价值,市场价格)和复杂多变性。财务上首先追求的是企业的内含价值,并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贴现(DCF)模型来决定。这一原理不仅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也变成一种可操作的管理制度要求。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做到真正将VBM的理念与其经营决策, 财务行为,控制体系有机结合。价值管理要求管理者在公司层面的各种重大问题(如产品市场的选择,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全球竞争等)的战略决策都应以VBM为基础,关注未来较长时期的收入现金流量。但是很多公司现行的战略决策并没有充分彰显公司的未来发展潜力尤其是独特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战略目标经常与战略手段之间本末倒置。首先,一些企业崇尚对企业规模增长及速度的盲目追求:“再造一个xx公司”,“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等仍然是不少企业战略的关键词,而单纯的规模导向有时会直接损害企业价值,企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与企业财务资源供给能力和管控水平相匹配,才能做到健康良好的发展,不会出现因为扩张而导致破产的结局。
没有立足于VBM 建立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预算程序,未能通过预算体系探寻和明确企业价值目标定时间里经营上的关键驱动因素和财务短板,没有把预算贯穿于落实经营策略使得很多公司的企业预算管理始终无法摆脱简单的增收节支工具和上下讨价还价的制度困境。而且,尽管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业绩评价如果过于关注短期会计利润,不但无法准确反映公司创造的价值,更会使公司的管理者过分重视和维持短期财务成果,放松必要的资本投资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但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监管都没有摆脱对会计绩效指标的过度依赖。
3 市值管理:财务资本管理新标杆
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进行价值实现,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随着资本市场的纵向深向发展,尤其是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齐备,为我国企业推进市值管理提供了必需的市场环境,市值已经取代传统财务指标成为企业资本新标杆。公司市值是其内含价值的外部彰显,不仅能透视出公司的财务状况,更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发展前景,治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现实反映。
基于内含价值的财务决策和基于市值的财务决策各自有不同的关注点,具体可以表现为:①基于内含价值的财务重点关注商业经营,企业盈利模式与产品毛利水平,强调公司战略对主营业务的推动作用,追求行业领域之内的领先地位,注重营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与成长性。基于市值的财务决策更重视行业平均市盈率或市净率――即市场给每个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内含价值主要关注公司的未来,但市值更偏重于现在。②内含价值着眼于投资者盯住企业创造现金流和内部有吸引力的现金股利分配能力,市值管理偏重于引导投资者盯住市场,获取资本利得(股票价差)实现其投资预期。③基于内含价值的财务管理,特别关注企业经营产品的寿命周期出于何种阶段,财务理论应经说明了不同阶段的融资方式,投资政策和股利分配的具体策略,比如产品初创期应以引入风投为主,并保持较低的财务杠杆;产品进入成长期则是IPO的大好时机。而基于市值的财务决策理念与此不尽相同,市价“低位投资,高位融资”,是最突出的财务战略要领。比如股市高峰时,缩减投资,储备现金,并适当降低负债以保留债务融资的空间;股市低迷时,公司应利用资产低估的机会,调动储备财务资源进行有规模的并购投资。
4 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整合价值管理与市值管理
财务管理应是基于价值管理与市值管理的整合与集成。整合了市值管理的VBM框架实际与股东机制的财务管理体系,兼顾公司内外,提升内含价值与关注市值信号并重,综合运用多种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其包括内含价值的创造和市场价值的实现两方面内容,分别对应于提升内含价值和市值两个层次的目标。
这种集成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可以避免单一价值管理的片面性,具体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价值评估是公司的内含价值的测算与分析过程,是市值的基础,而且非上市企业也可以模拟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所以非上市企业也可以通过类比同行业企业或标杆企业的市价进行市值管理,因此,市值管理并不仅仅限于上市企业。二是价值经营是内涵价值的实现和管控过程,包括核心竞争能力配置,财务收益的实现,风险管理等,这是整合管理的关键。三是企业价值的市场实现。即让证券市场充分反映公司的内含价值,这需要做好信息披露与沟通,不断提升公司透明度,构建和谐的投资者关系,消除市场偏见和投资者误解。四是根据公司市值相应作出财务决策。及公司的各种财务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再融资,鼓励政策,并购扩张,企业分立或股票回购等都应基于市值变化来完成。
因此,整合型财务管理要求:
①整合型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同时紧盯住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VBM紧盯企业内含价值,提倡价值经营与价值投资的理念,强调现金折现估值技术的导入。不能错误地将证券的价格代替公司的真实价值,一味追求资本套利,试图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获得非理性的扩张和繁荣,忽视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商业战略和内含价值上都非常关注盈利模式,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很少研究盈利模式问题,似乎盈利模式与财务管理理论无关,这是财务管理的严重缺陷,因为现代公司财务生存的主宰是在资本市场,但生存方式以及获利途径则是由其在商品经营业绩和产品市场上的表现所决定的,所以公司价值必然与公司经营战略和盈利模式相联系,反之亦然,商业战略理论研究同样需要财务理论和工具来夯实对盈利模式问题的研究。因为财务业绩是经营战略的最终标准,提高财务业绩和公司价值的主要手段是能在竞争性商业市场上获得成功,所以创造价值最基本的办法就是识别,评估,采纳那些创造收益超过资本成本的战略,并尽可能在较长的时间里创造并保持竞争中的地位。
②整合性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同时兼顾商业秘密同时增强公司透明度,提升市值管理水平。VBM模式之下的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商业创新和企业变革,这种创业过程正是以企业积累的,独有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机密等独特竞争能力为载体,不应该披露更不应该能简单被复制。然而不断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又是证券市场的苛刻要求,集成性财务管理就是达成两者的协调,尤其是借助于信息披露提升企业与证券市场的互动水平,进行高超的市值管理。准确判断市值高估或低估,这是公司财务战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公司股价明显低估或高估时,公司财务部门应在公司内部提出预警;在基于这种预警,相应做好信息沟通,采取措施调整战略,为订货与提升公司股价。如果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市值为严重高估,有泡沫化倾向,则企业应做好投资者沟通,冲淡市场炒作信息,避免投资风险,当然也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间,做出增发股票,换股并购等财务安排。如果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市值被低估,则需要企业做好信息披露,消除投资者误解,也可以利用这一事件实施股票回购,现金分配等以实现市值回归价值。
③整合型财务管理同时运用财务绩效与市值进行考核与激励,经市值管理整合到VBM框架之中,丰富企业业绩评价标准和薪酬计划的制定标准。在VBM体系之下,业绩评价多是从公司自身角度出发,关注纵向多期的业绩比较,重视EPS,ROE等账面收益的增长幅度。而市值管理体系下,企业业绩评价更注重行业内横向的对比,关注整个市场尤其是企业市值的升降,加入市值考核指标,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
④整合型财务管理同时控制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与外部股价变动风险。风险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不同角度对财务风险的诠释也不尽相同。立足于证券市场的财务风险预案与数理分析中的“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事件,较为严格地区分系统系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分析则是财务研究的重点,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对冲。基于VBM的立场,这种财务风险与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财务风险一定是一个多视角,多变量,多层次的复合型概念,既有财务规模上的风险问题,也有财务机构上的风险问题;既有静态财务风险问题,也有动态财务风险问题;既有财务业务管控上的风险问题,也有财务成果上的“偏离预期”风险问题;既有财务数据风险,也有财务制度风险。整合型财务管理从风险要素,风险成因,风险表现,风险层次等方面来理解和研究财务风险并采取具体的风险管理举措,这才是现实的,集成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
5 结论
综上所述,集成性财务管理应成为当今财务管理的主题模式。充分考虑基于证券市场条件下的财务命题,把握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市值与形式,关注内含价值;构造财务风险的复合概念,谋求财务管理体系的全面创新和完善;财务既要研究公司的资本运作,又要研究企业商业运营和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升华与深化。
参考文献:
一、唐山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唐山市不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6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13年8月28日唐山市科技局联合财政局,专门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并制定出台了《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利权质押贷款等方式,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以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但相比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这仍只是杯水车薪。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首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三高”特征,即高风险、高收益、高不确定性,决定了其不适合依赖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进行融资,但是由于融资渠道的匮乏,又不得不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这种矛盾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首要原因。调查发现,唐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自身存在三个弊端: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观融资观念滞后,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企业内部结构治理不完善。在笔者调查的25家企业中,有22家公司财务账目不清、财务制度混乱,无法向银行提供有关财务报表。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条件不具备优势,资金需求占用时间长,未来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都比较高,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都不具备担保条件,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标准而造成融资难。
(二)创业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是指创投资金对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退出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业投资的重要投资对象,但这种新生的投资方式发展还极不成熟。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创投市场上公开披露的完成募集的基金规模陷入了近6年的最低谷,共披露上市事件89起,同比下降57.62%,共募集资金1 41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6.48%。创投市场的黯淡反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尤其是融资方面)。
在调查的25家科技型企业中挂牌上市的企业有8家,只有同方国芯(股票代码002049)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可见,唐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渠道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此外,2013年唐山只有11个项目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共争取资金640万元,尽管2013年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首批启动500万元,但这些资金分配到每个企业也就区区几十万元,而对于众多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企业来说,融资之路更为艰难。
(三)外部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首先,唐山市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衡量定价制度缺失。由于对科技产品相应的知识产权的评估和认证的标准制度不统一、不匹配,知识产权质押尚未规范形成,而且金融服务体系中缺乏相辅助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这就很难让金融机构充分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信贷成本增加,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其次,市场融资渠道单一,资本市场融资潜力尚未全面开发。唐山市中小企业发展多依赖于商业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一般商业银行因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风险高、变数大、收益回报期晚等因素而提高贷款门槛或增加贷款成本。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内部也存在改革步伐不快、内控机制不完善、信贷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手段偏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信用融资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此外,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没有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量身”服务,导致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缺乏差别化、个性化的信贷支持手段。
(四)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首先,政策滞后且支撑力度不够。比如,唐山市在2011年才设立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在2013年才出台《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难以及时满足亟需政策支持和弥补资金缺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其次,体制上存在职能不理顺和职能缺失的问题。唐山市现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职能部门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时缺乏强有力的协调调度能力。再次,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无论是财政投入的总量还是发挥作用的效果与程度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美国企业融资中,政府直接参与的比例在逐渐减少,但美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首先是法律保证,早在195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中小企业投资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其次是信用担保,美国中小企业局(SBA)是负责执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独立联邦政府机构。但政府的支持并非是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Manigart S.和Struyf C.(199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初创期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来源是企业家以及银行,但提供资金最多的则是风险资本公司及私人投资者,政府、院校以及其他公司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美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发达的风险资本市场。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调研发现,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金额占GDP的1%,但这些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创造的直接经济贡献达到了GDP的11%。可见风险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另外,美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渠道。
(二)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整体上体现了较大的政府干预性,偏向于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首先是对企业进行指导,其次是运用金融政策扶植企业,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等途径向企业提供低息科技贷款。日本也是世界上较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从结构上看,日本建立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两级信用保证体系,这种对信用担保再保险及财政损失补偿的机制维持了信用担保的信誉,使大量原本融资困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从商业银行获得了资金支持。当然,日本的减免税收等政策以及完善的法律保证体系也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因素。
(三)德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分析。与美国不同,德国的银行为全能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贷款、有价证券发行、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针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提供了多种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法,而银行和企业互相持股,便于银行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和提供更加适合的融资方式,这种关系型的融资方式有助于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紧密的银企关系也利于企业获取信用支持并降低贷款成本。此外,德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金融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出口等政策,这都为德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唐山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唐山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有106家,大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毫无疑问,在发展与扩张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境。Giudici G.和Paleari S.(2000)认为金融约束是高科技企业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对于小型高科技企业。Ullah F.和Taylor P.(2007)分析了英国科技型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结论显示将近80%的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面临融资约束。为此,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唐山地区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解决该地区科技融资的新措施。
(一)加大财务与经营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度。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显示信息不对称是小企业融资最大的特征,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Revest和Sapio(2012)分析了欧洲科技型小企业的情况,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引起市场失灵,阻碍了科技型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唐山地区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存在账目不全、财务混乱以及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尽管企业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但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与投资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因此,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营管理并加大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争取融资支持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企业 可持续发展 财务政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企业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以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而财务政策就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企业中,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制定以及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处理好企业财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仅使财务政策发挥杠杆作用,来提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让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约束下,强化财务政策的配置资源功能,更科学地推动企业解决面临的财务问题,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财务政策关系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要求企业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现在利益,它为企业提供新的机遇并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代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企业的财务政策,是企业为达到特定的财政、经济、社会等目的,用以调节财务行为、高速财务关系而制定的有关政策的总称,它是调节和控制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工具。通过财务政策的选择和安排,可提高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因此,现代,现代企业必须科学地选择财务政策,规范和优化企业财务行为,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可持续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财务政策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企业只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它的约束下更科学地制定实施财务政策,才能真正发挥财务政策杠杆作用。
三、如何以财务政策为杠杆,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
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是以财务政策为杠杆,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主要的措施,它的核心是将企业可持续财务战略的树立与可持续财务政策的推行紧密联系起来,对于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做好筹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等具体财务政策制定和实施工作,以此来构建企业财务政策体系框架,并使他们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公司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例如,筹资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中的组成部分,它要求企业通过一定渠道、采取适当方式筹措资金,是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它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企业资金需要、保证日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筹资政策又分为激进型筹资政策、保守型筹资政策以及稳健型筹资政策,企业管理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兼顾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筹资政策,并做好资本结构的确立这一关键工作。以保守型筹资政策为例,若企业无绝对的竞争优势、对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且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则可采用低风险、高成本的“保守型筹资”政策,即以权益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它以低风险的优点能为企业后续发展积蓄能力,但因其具有高成本的特点,因而适合企业阶段性采用;又如投资管理是公司理财的重要内容之一,投资政策关系到企业有限的资源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规模及前景。投资政策是财务政策体系的中心环节,应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也相应可持续化,根据投资政策的分类(分为外延型投资政策、内涵型投资政策以及混合型投资政策),企业要持续、稳健发展,必须要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对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如企业生命周期、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心理预期等)进行周全的考虑后加以选择,但不宜长期采用单一的投资政策。
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推进可持续财务政策实施。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树立,需要财务行为同步更新,也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做支撑。财务部门作为企业重要的职能部分,应当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作贡献。其一,财务管理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以及掌握更多的信息优势,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才能有效保证实现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使财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行之有效。其二,企业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聘用,为企业财务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政策注入新鲜的血液,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可安排财务人员培训进行再学习,帮助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集中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或开展会计学术研讨,总结财务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技能。
(二)实施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目标规定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与财务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企业应选择择促进有效增长的财务战略来及时进行增长的动态调控,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一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分别制定初创期财务战略、成长期财务战略、成熟期财务战略,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执行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二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盲目超速增长,否则会给公司带来巨大风险,企业必须增强风险观念,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风险控制点和风险预警体系等措施,更好地发挥财务政策的杠杆作用。
(三)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财务政策是企业重要的指导信息,要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在制定和实施财务政策的时候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客观性原则,又叫科学性原则。即财务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企业的现实为基础,遵循企业理财现状和运行规律,才能够使财务政策正确指导财务活动;二是一致性原则,即财务政策选择与财务目标要保持一致。企业的财务目标是财务政策选择的结果,企业财务政策选择要以企业总体财务目标为导向,并要要根据其财务状态的变化确定阶段性的财务目标。三是系统性原则。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财务政策也要有相应的系统性,体现目的性、全局性和层次性,即为了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调节、组织和控制管理,必须要制定一整套的财务政策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要求。四是风险与收益权衡原则。财务政策是在风险偏好与预期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外部控制市场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市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共同选择的结果。因此,每个利益相关者都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选择于己有利的财务政策,并相应的承担风险;五是弹性原则。由于面临的环境复杂、市场多变,再加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财务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失误,所以企业在制度财务政策时,必须要留出预留空间,保持充分的弹性,才能及时地适应客观事物的各种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政策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根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财务政策关系,企业可在遵循客观性、一致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实施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等措施,以财务政策为杠杆,不断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常晓霞,李亮明.论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J].内蒙古统计,2008(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