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会计对公司的重要性

财务会计对公司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8 16:5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会计对公司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会计对公司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表外信息披露 问题 解决办法

在公司表外融资的会计工作中,表外信息披露一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这主要是因为表外负债融资本身对于公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的表外信息是指会计报表的提供者不能或不便在法定会计报表内反映的,但却能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正确理解会计报表内容、企业财务状况、或有事项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是会计报表的补充和说明。公司运作过程中,在基本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对外公开之外,还通过附注、解释、明细浮标、补充报表等形式披露的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表外信息披露的意义和作用很大,主要是能弥补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不足,为公司内部发展提供很好的决策依据。而表外负债融资本身就是一种负债,对公司具有促进负债发展的同时,又可能产生有损于公司的事件。加上表外负债融资自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隐蔽性等特点,容易被混为非法集资,通过表外信息披露,可以确认其表外负债融资的合法性。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通过表外负债融资的表外信息披露,可以公开一些环境负债、人力资源负债、无形资产负债等方面的信息,以引起社会的注意力,有助于减少社会对公司的疑虑,提升公司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赢得公司的竞争优势,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使公司与社会关系受到影响,产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更直接阻碍了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的进程,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因此,在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工作中,认真分析公司表外负债融资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方案和策略,切实解决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公司的发展,就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及其有关人员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和操作上的问题。

(一)对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观点认为,表外信息无关表外负债融资的大局,表外融资信息只是表内信息的附带而已,只要正确披露了表内信息,表外信息是否披露或披露多少并不重要;有的甚至认为,表外信息披露过多有损公司的商业利益,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因而应尽量少披露。这些就都属于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其重视不够。这样,忽视了表外信息披露的工作,归根结底就影响到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的工作,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二)表外信息披露不详细

有些管理者或公司拥有者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甚至不愿意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少,不详细,或者是无用的信息,结果使投资者信息不完整,无助于公司的融资发展。

(三)表外信息披露的业务不熟悉

由于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认识不足,又直接产生了对有关业务的轻视。一些公司的有关工作人员,不懂得表外负债信息的操作技术方法,使得表外信息披露无法正常运作,影响了外界对公司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公司对市场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没有渠道正确反映,因而使公司经营发展受到影响。

(四)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所谓信息不对称,也叫非对称信息,这是信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我们认为,信息不对称可作如是界定:“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异(不对等),即一方掌握的信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而另一方则掌握较少,信息质量较低。对于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来说,如果表外信息不公开,或披露不完整,不准确,就会造成公司的客户、市场关系对象和社会公众等,对公司信息不了解,或了解不够,产生信息不对称,无法作出与公司合作或支持公司发展的有关决策,就会影响公司的运作和发展。

公司表外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损于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工作,不利于公司的负债发展。而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投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表外负债融资至关重要,因此,表外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就直接关联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如何抓好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

从公司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抓好公司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下述一些基本的策略是极为必要的。

(一)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

现实的状况是,我国很多公司根本不提供表外信息,即使提供也非常粗略。这与认识不足,忽视表外信息的重要性,存在直接关系。首先,无论是公司管理者,还是有关财务人员,都要重视表外负债融资的信息披露工作。不但重视表内信息公开,而且要把表外信息披露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重要事项,认真抓紧抓好。一要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对表外信息披露的认识,把这一工作当做公司负债发展的要务,认真抓紧抓好。二要经常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市场发展趋势,懂得表外信息披露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提高认识,凝成共识,齐心合力,自觉做好表外信息披露工作。

(二)建立并实施全面、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

表外信息披露,应当作为公司会计工作的日常内容。我们知道,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在于,必须有效地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合乎要求的正确信息。这是财务会计系统正常和成功运作的关键环节。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资本法律责任的强化,使得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往往对报告现实和回避法律责任作出权衡,在不同目标驱使之下,使得表外信息披露往往水分多,可信度低,严重影响了外界的采信。为此,必须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实施表外信息披露制度。在内容上,要涵盖表外负债融资信息的全部内容。包括表外融资和不确定性负债两大类。我们认为,表外融资具体可包括:租赁、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未合并实体、项目融资、研究与开发安排、产品融资协议、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应付债券的视同清偿等等。不确定性负债则包括:或有负债产生的表外负债、金融工具产生的表外负债、资产重组引发的负债、关联交易引发的负债、环境负债、人力资源负债、币值变动负债、无形资产负债——负商誉、可赎回的优先股,等等。这些具体的表外信息,都要全面地予以披露,不隐瞒、不虚报。必要时,可以对现有的财务报表的若干要素重新定义、分解,以使这些表外项目能得以列入和准确地披露。

同时,要通过制度规范、财务审计等要求,不断提高表外信息的质量。在披露表外信息时要做到计算准确、用词恰当、重点突出,对一些较复杂的经济事项等信息的披露,更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准确的语言,以便于信息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披露盈利预测等信息时,努力使假定条件充分,编制和推理过程也要注意严谨,运用的方法、措辞都要恰当,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允,不任意夸大盈利能力。

披露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可以根据表外负债的特点,采用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或专门的信息,我们具体多采用表格和文字补充说明等方式进行,效果比较好。总之,是要通过合法渠道,表外信息,满足客户的信息需要,让公司客户和其他需要相关信息的机构和人员,能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这些表外信息。以便客户和有关人员,做出与公司合作或有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有效发挥表外信息披露的功能作用。

(三)加强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提高信息质量

对于公司强制披露表外信息,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多是以准则或其他形式做出硬性规定。同样,我国已经制定了《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或公司在财务报表的注释中披露所采用的全部重大会计政策,特殊行业还应当说明其特有业务的会计政策。同时,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的表外信息的披露,还要遵守一些特殊规定。但总体上,我国许多公司的表外信息披露一直是公司会计工作的弱项,人们大多不大自愿披露表外信息。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着重抓好几个具体事项:一是保证表外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确保公司信息资料的及其来源真实可靠;二是保证信息产生的程序科学合理,表外信息表达要恰切、充分、完整。从这几个方面下力气,才有可能使表外信息披露逐步规范化,以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以往的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披露的质量低下。既然要把表外信息披露作为表外负债融资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必须使其质量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表外信息和许多表内信息一样,都有一致的质量要求,包括相关性、重要性、可验证性、效益大于成本等,这些质量要求,既是对表外信息披露工作的约束和规范,也是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切实做好。

(四)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要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财务会计这一板块来说,也要通过学习培训、教育灌输,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特别要提高员工对表外信息披露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使之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结合公司发展和做报表的业务实际,引导财务会计人员,做好表外信息披露的具体工作,学会制作表格,学会添加文字说明,能正确、准确、完整地披露各种表外信息。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人本关注,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促其自觉发展自己,提高业务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通过做好表外信息披露等工作,努力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绩效。还要建立健全对称的表外负债信息披露的激励约束机制,多肯定、多支持、奖罚分明,鼓励公司及其员工积极披露表外相关的负债信息,对信息披露和表外负债经营业绩显著的,给予表扬奖励,对于违反企业管理要求,造成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信誉和绩效的,要给予批评和处罚。多渠道、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就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促成表外负债的信息披露得到更好的执行,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认真做好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工作,意义重大,上述一些基本的策略,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意义,值得在公司的表外负债融资业务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何红,徐晔.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0.1

[2]李露.财务会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过载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

第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 公司 治理机制

现阶段,很多的公司管理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分配,从而确保公司可以平稳与和谐的发展,主要是依据权力制衡的原理,构件符合社会环境发展的治理机制,从而促进公司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公司中设置的治理机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公司可以正常的运行,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公司的股东、董事会、执行组织、监管部门等。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来看,加强对公司内部的管理,从而确保公司的信息和资源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和应用,从而为公司自身提供有效的资源。这其中就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和治理机制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主要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一、公司治理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公司的治理机制中对于会计的管理主要具有以下作用:第一,可以有效的提升董事会的有效发展和责任的实践性,从而在公司实施治理中推动董事会成员全面的应用自身的权利,以此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决策当中,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公司信息的管理,促使公司的治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发展。第二,可以有效的促进其他利益的相关者运用自身的权利,实施自身的义务。根据公司的治理机制理论,公司是一个多层权利集合的一个中心点,因此公司要想更好的发展就不能局限于股东的权利和效益发展中,还要关注其他利益者的权利和效益。第三,可以帮助公司的董事会和监管会进行业绩的评价。对他们的业绩评估也就是指对自身活动实施具有发展意义的评估,不是推断公司相应业务的有效性,因此,这样的评估不可以依据公司的经营结果和财务会计信息为起点,而是要在管理会计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的评价工作,从而促进公司建立有效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二、实现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方法创新的基本方向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责任会计在公司的发展中主要是为管理提供服务的,以分化权利为主要前提,以责任中心为主要的发展内容,利用会计信息反应出以经济责任和激励机制为发展方向的特点,其中主要是指公司内部的各个单位或是部门所需承担的责任而需要做的管理、考察和评估工作,包含建立责任中心、责任预算、追踪系统、相应的反馈工作等等。在公司实施治理的过程中,公司的股东将资金的控制的权利和决策的权利都均匀的分给了公司的董事会,公司的董事会又将权利分交给下级的经理,而经理层又将相应的权利均分给各个分公司或是事业部门,这样一层一层的将权利和管理进行合理的分配,不仅表现出当前的公司对去权利进行了分割工作,还将相应的责任进行了分解。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的经济,促进公司的合理发展,就需要相应部门负责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实施,并且进行有效的评估工作。

(一)对责任中心的扩展工作

要想实现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就要加大对责任中心的扩展工作。在进行扩展以后,责任中心的最高决策者不再是相应的分公司或事业部门,而是逐渐的向上延伸,扩展到经理、董事以及股东。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责任中心主要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各个中心可以控制和应用的权利进行划分。公司在实施治理机制的过程中,股东、董事和经理都是公司内部实施治理的决策中心,但是这几者之间的权利又不相同,不可以依据上述的理论进行划分,也就是将这几者单独作为一个责任层次。将他们单独划分一个层次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制约企业股东的权利。公司内部最大的权利机构就是董事会,是一个实施决策的组织,而经理是依据实际的应用进行管理的部门,是一个经营中心,对他们责任考察主要是根据可控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二)责任预算的扩展和报酬计划的落实

要想实现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就要对责任预算进行扩展,对报酬计划进行落实。责任预算主要是指责任执行的考核标准,而报酬计划值对考核结果实施惩罚和奖励的有效依据。相关责任考核是会计管理的内在,这就要求对责任预算的管理工作,同时在实施之前也要明确好奖励和惩罚的标准。由此可见,相应的责任预算和报酬计划在公司治理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公司实施的责任会计预算主要是依据全面的预算做出的分解工作。这就需要公司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定完善的工作目标。现阶段,公司实施的股份制管理模式是企业追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注重股东的效益发展,但是构建共同发展的治理模式才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也就是注重全面利益的发展。这两种治理模式,因为公司设定目标的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资源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在治理机制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公司对于内部管理进行的大规模管理和对外部的合理化管理。促进了公司财务会计的发展,加大了会计发展的需求量。公司在实施治理机制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财务会计发展的需求,依据实践中获取的经验,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促进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可以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的改变而改变,以此逐渐的形成一个健全的、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一个有效发展的公司管理模式。将财务会计信息和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建立共同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公司的治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鑫.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上市公司;证券市场;重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渐相互贯穿渗透,不同领域的财务会计制度已经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一个单元,他们相通而相似,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共同基础,因此对不同的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整合分析很有必要。

1.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综述

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在会计行业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为了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制定了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这一方面完善了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负面作用,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指使会计造假,导致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之风日渐盛行,违反会计相关立法的行为也越来越多,本世纪初的三次会计“信任危机”就是由此产生,诚然,在立法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果,1997年财政就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这是第一部会计准则;紧接着在1998年财政部又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200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至此,我国的会计立法可谓基本到位,这些规定基本上为会计各环节提供了法律准则,然而为何仍然出现各种问题呢?原因在于法律和准则是有相对滞后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在问题出现后,会计立法往往在会计行业状况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再者是会计业务操作中情况是复杂多样的,而法律所能规定的范围只能是概括性范围,这就使会计操作当中仍有很大的变动空间,给违法分子创造大量机会。基于以上分析,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反面给出以下见解。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股权结构的缺陷,大股东对公司大部分股权的占有,致使股权过度集中,股东之间相互约束的局面难以形成,小股东更是对大股东无力制约,监理会也无能为力,原因在于掌握大部分股权的大股东实际上已经对董事会、监事会有了操纵权,使上市公司的监督机构形同虚设,缺乏健全有力地监理考核机制。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的缺陷,首先要改进会计管理机制,改变上市公司管理层对会计部门的权力控制,保护会计人的合法职责上的权力,为会计人员设立权力申诉制度,在权力受到制约后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诉并主张权力。其次要想方设法改变上市公司配股状况,改变大股东对上市公司享有绝对话语权的局面,使各股东之间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企业的监督制度,如,可以为了增加财务操控的难度,股权资格可以改单变量控制为多变量控制,把有违规操作行为的股东股权按违规次数和程度进行折扣。另外,要杜绝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财务的施压,使其不为了地方招商利益而影响公司运行。

2.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概要

上述关于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的简述可以为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提供参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巨大的活力,经济活力的体现方式为多元经济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证券市场财务会计的多方面问题。上述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其实是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的映射,因为上市公司的股份即是证券市场的元素,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和证券市场财务科文存在着同源性,但不能等量而视之,财务会计体系相对滞后,使财务会计制度很难适应实践中的需要。

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来自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体现在上市公司财务资料内容的局限性、可参考性和及时性上。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给出的财务资料应该包括年度报告、半年报告、季度报告和每月分析,但实践中总是出现某个环节的遗漏,市场经济千变万化,在数据的及时性上也很难把握,上市公司给出的财务数据往往难以反映公司的即时信息,再加上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严重,是财务会计数据参考性下降,给证券市场的财务会计工作在成了很大的难度。另外,证券市场不仅需要企业财务会计数据的全面性,还要求数据的客观可靠性,是证券市场财务会计工作中能做出正确的市场分析,公布及时正确的指标,如果上市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健全,必然影响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证券市场的运行造成阻碍。此外,自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也造成巨大影响,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负债负债问题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灵活性。最后,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的会计长期分部门管理,造成会计工作死板无创意,这体现在证券市场上尤为致命。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来看,缺乏必要的审查监督系统,上市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很难保证准确无误,使证券市场会计实效性受挫。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监督是强上市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是保障证券市场会计工作运行的当务之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师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受到重视,要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会计师签证标准和签证制度,提高会计师的质量。另外要加强法律监督,尽快制定证券市场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职责义务,明确规定惩罚措施。这样才能根治证券市场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

3.股份制改制重组的财务会计问题析要

股份制改制重组中的企业财务会计问题涉及到兼并收购、资产剥离、股权转让、还是资产置换、资产托管,企业改制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原有企业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另外一种是保留原国有企业而将其优良资产剥离出来组建新的股份有限公司,新有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前一种方式的改制中,会计工作要做好转型承接工作,在后一种方式中,则要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新账,在企业改制中,企业资产评估前必须进行清产核资,彻底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有助于全面估量企业资产,避免有的企业管理者局部利益的驱动下瞒报谎报资产信息,在这过程中对于大企业的核资,可以采取上级部门负责制,避免当地部门与企业内部联合舞弊。在资产评估环节有的企业图省事,直接以货币资金注册新设,而绕过资产评估、资源置换等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改制方案的限定操作不免出现漏洞。在企业改制中的呆坏账、不良资产的财务处理上,企业会计应当按照相关部门的批准意见,把呆坏账先从企业净资产中划分出来,核实估算清楚之后,将信息如实转交给相关部门,使相关部门依法做好企业资产继承,债务偿还工作。

从整体来说,企业股份制改革中涉及很多财务会计工作,涉及大量财务会计信息,有关财务会计的问题大部分为务实性问题,改制企业必须意识到,有关的财务会计问题,绝大部分为刚性的原则规定,因私利而挤占会计操作空间是不被允许的。在务实中,主要有企业职工经济补偿的会计问题和会计报表基础编制问题。关于职工的经济补偿,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经济补偿,二是间接补偿。会计工作的中心是将企业的资金按照不同情况以现金形式发放到职工手中,在间接补偿上,基于前面对企业资产的估量,给与职工物质性的利益,如分配企业原有地皮,房产等,改革成股份制后,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股份制模式,给企业职工一定的股份,给职工以长远的利益。在会计报表的建立,由于企业股份改制,采用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将会随之改变,会计工作必须把这三者综合起来,使会计工作适合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错综复杂,涵盖多个领域,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工作问题,要全面把握会计行业的运行状况,,就要采用总—分方法,不仅要对会计行业有整体把握,还要对各行业各时期的会计状况有了解,横纵相互贯穿,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姚红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2006

[2]. 孙雨林 论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 2005

第4篇

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1观云村辖6个村民小组,1589户,共5109人左右,两委班子成员共12名。

根据来宾镇政府的安排,观云村村财务经组织村两委自纠自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个人方面

作为一名村会计,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认真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及措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还主动学习其他多种知识及技能。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专业知识,以便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

二、财务状况:

(一)严格按财务审批程序执行。村委员会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对于农民关心的土地补偿费的发放,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进行民主决策。在清查过程中未发现除会计外的其他人代收款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日常财务收支管理制度。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为了加强这一管理,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这样财务日常工作就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建立民主理财监督管理制度。以民主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务、政务公开工作。村民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切实加强了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了政务公开一事一公开,财务公开一票一公开。使两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四)做好村级财务结报工作。我能够立足岗位,认真完成好本职工作。村财务总是村民关注的焦点,我对村务公开一直很重视,每次民主理财结束后,我都将各项收支整理好,让村民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镇政府推出了村级会计任职及工作的种种制度,使我村财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我村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报账不及时。由于各方面原因,我村财务支出项目、款额,与镇政府对接不够及时。经此次自纠自查我村两委会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努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第二,及时报账,做到与镇政府财政所及时、有效对接;

第三,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维护我村稳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勤奋工作,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发扬我村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克服缺点和不足,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为我村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2根据镇政府的安排,卢沟村财务经村两委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卢沟村共8个生产小组,510户,共2100人左右,两委班子成员共8名。村里无村办集体企业。

二、财务状况:

根据镇政府具体安排,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村两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财务检查:

1、在财务审批程序方面,村委员会都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对于农民关心的土地补偿费的发放,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按照4+2+1工作法进行决策。

在清查过程中未发现除会计外的其他人代收款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2、民主理财监督管理情况:以民主日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村务、政务公开工作,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了监督作用。

村理财小组成员由3人组成,不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切实加强了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了政务公开一事一公开,财务公开一票一公开。使两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3、各项收入、支出清查结果:就村委员会2011年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清查。

集体的主要资金来源财是镇政府补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我村支出大于收入,主要的支出项目是生产性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镇政府推出了村级会计委托制、民主理财制、村级两委交叉任职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村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报账不及时。由于各方面原因,我村财务支出项目、款额,与镇政府对接不够及时。

四、对策:

通过这次清理工作,村两委对财务管理都很重视,在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上都能坚持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在财务决策上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但是我们所做的与镇党委政府要求的还很远,经此次自查我村两委会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努力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2、及时报账,做到与镇政府财政所及时、有效对接。

3、建立征用地台帐,及时登记耕地变动情况,理顺往来关系。

4、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维护我村稳定。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3一、工作组织部署阶段

根据工作方案,公司对本次专项活动作出以下组织部署:成立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会室,由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实施,7月31日之前,由财务部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向各区域财务部和各子公司财务部传达深证局发[2010]109号文《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进展开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中的文件精神,和公司的工作要求,范文之整改报告:财务基础工作自查报告。

二、自查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公司全体财务职员先通过学习了解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干规章制度,熟悉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有了熟悉以后,根据《关于填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的通知》和《关于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常见题目的通报》中的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发现题目并确定整改计划。

三、整改进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进步会计信息质量。

四、自查内容、发现题目及整改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干规定,公司逐项对比《调查问卷》和《常见题目通报》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查情况:

1、财务职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1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情况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决议聘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未在其它单位兼职,不存在人事关系在其他单位情况,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1.2

会计职员岗位设置情况

会计岗位设置公道,符合内部牵制要求。制定了岗位轮换制度,并按要求执行。虽然公司有躲避制度,但未制定专门的财务职员任用躲避制度。

整改措施:在财务职员管理制度中,增加关健岗位财务职员任用躲避制度。

责任人:财务部

整改期限:10月15号之前

1.3

会计职员专业制度培训情况

公司有安排会计职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企业内外部各种专题培训,包括参加新会计准则、税务、会计职员继续教育等内部和外部的相干培训和讲座。公司制定了《员工外出培训管理规范》,财务部会计职员遵照执行,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

2.1会计凭证编制及管理情况

会计凭证由专人保管。有部份原始单据未附在记账凭证后单独装订寄存的情况(主要是银联签购单、售卡申请表等),主要是出于便于查询及管理保存的角度斟酌。自查中发现,存在少许自制原始凭证保管不完全、部份凭证或账簿打印装订不够及时的情况。

整改措施:总部财务部制定记账凭证附件要求,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未及时完成凭证装订的账簿打印的分店在10月15日之前全部整改终了。各公司财务部严格依照公司制度的规定执行,财务部不定期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凭证原始单据不齐全或凭证、账簿未及时装订的,将作为会计工作质量题目进行通报批评。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4根据____证监局《关于开展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厦证监发〔20____〕18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和要求,为切实加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会计核算水平、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公司制订了《关于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和工作方案的安排,本次专项活动时间为20____年4月至10月,分为三个阶段,4月至6月为公司自查自纠阶段、7月至9月为实施专项检查阶段、10月为整改提高阶段。

截至本自查报告日,公司完成了自查自纠的阶段性工作,形成了《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自查报告》(以下简称“《自查报告》”),并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本次专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自查内容和发现问题以及拟订的整改措施等报告如下:

一、专项活动组织与开展情况

(一)专项活动的组织

1、公司根据《通知》精神,成立了以周文贵董事长为组长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

2、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公司总部与子公司的分级管理:公司总部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布署、组织检查及制度完善工作;

各子公司负责本单位规范化的具体实施。

3、由财务部、审计部对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对照检查。

公司其他部门人员配合、协助本次专项活动的开展。

4、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自查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二)专项活动的开展

1、各独立核算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规定,对《____上市公司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调查表》所列的自查事项进行逐条对照,全面、深入地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在自查自纠过程中,边查边改,对可以马上解决的,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报告总部,经确认后统一整改。

2、自查自纠期间,审计委员会指派内部审计部门采取审阅资料、现场走访、约谈相关人员,对公司自查进行指导、督促、形成工作记录。

3、各独立核算单位自查结束后,公司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小组进行抽查。

4、制度梳理:根据最新指引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现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公司缺少的制度,加以制定。

使公司的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更有成效。

二、自查工作的内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逐项对照《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公司在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资金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建设和执行、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同时按相关文件的要求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以完善,公司为此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认真加以落实。

三、自查结果及整改措施

(一)财务人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及财务人员。

2、公司按照国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选聘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公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3、公司对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为公司经营班子成员。

4、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人事关系均在本公司,未在本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领取薪酬。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不存在亲属关系,未在其他单位(上市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参股公司以外的主体)兼职。

5、公司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配备会计人员。

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明确,岗位设置符合内部牵制要求。现有财务会计人员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6、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对会计人员的离职交接做了规定,会计人员离职交接严格按制度中的规定办理。

7、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实行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但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实行有计划地轮换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8、公司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鼓励会计人员自行参加各类会计职称及执业资格考试。

公司按照国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每年组织会计人员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最低不少于24课时;并不定期多次以外派人员参加培训、向外聘请专家学者到公司讲座、以及公司内部的培训等多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9、会计人员任用实际采取了回避,但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任用回避原则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1、公司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记帐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合法有效单据齐全,部分由母公司开具的发票清单因量较大另行装订与每月的凭证一起存放。

2、采购业务记账凭证后通常附有增值税发票、应税劳务销货清单、商品验收单、进价变更单、用款申请单、付款银行回单。

原始单据齐全。.

3、记账凭证的编制:在凭证的编号上,采用按照发生经济业务的`先后顺序编号,对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两张以上记账凭证时,采取分数编号;

“摘要”填写对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将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按照先借后贷的顺序记入“会计科目”栏中的“一级科目”和“二级及明细科目”,并按应借、应贷方向分别记入“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凭证分别由有关人员签章,明确经济责任。

4、凭证的审核: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记账前由财务经理(或审核人员)对记账凭证进行严格审核,主要审核记账凭证是否有原始凭证为依据,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与记账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审核其项目是否填写齐全;

审核科目是否正确;凭证金额是否正确。

5、公司各科目的明细账由记账凭证自动过入系统。

6、公司使用用友NC财务系统,记帐凭证每日打印每月装订成册,总账、明细账按年打印并订装。

7、公司单体财务报表是由系统自动生成,在编制单体财务报表前都与集团内有关企业先进行对账。

8、公司每月编制合并报表,合并范围内各主体对于同一经济事项的具体核算原则一致,母公司系通过对公司各项业务制作账务处理范例而达成。

9、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实际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但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估计变更须履行董事会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10、对公司会计政策变更需履行哪些审批程序尚未形成书面制度。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须履行的审批程序

出明确规定。

整改期限: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三)资金管理和控制情况

1、公司制定了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货币资金日常管理由财务部负责,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资金的统筹、融资及预付款的审批。

对外投资、对外担保、技改基建、风险投资等审批权限分别集中于股东大会及董事会。

2、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超越权限审批。

3、公司资金管理业务的负责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构成亲属关系;

出纳人员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构成亲属关系,与上市公司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不构成亲属关系。

4、公司按照《支付结算办法》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开设和管理银行账户,不存在以个人名义开设账户,财务由专人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公司开通了网上银行支付功能,支付、审核权限符合《支付结算办法》、《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要求。

资金的支付审批、复核与执行岗位分离;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岗位分离;出纳人员未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5、收付原始单据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或转账付讫字样。

银行收支凭证由专门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出纳人员均有核对收付款凭证。

6、公司禁止开据加盖银行预留印鉴的空白票据。

7、公司财务印鉴有财务专用章、法人代表章、发票专用章分人管理,避免印鉴保管风险。

8、公司日常票据主要有支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设置票据登记簿管理。支票领用人在支票存根签名,

9、个别子公司作废票据能及时注明作废字样,但仍由出纳保管备查,4月起改由会计保管备查。

(四)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1、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制订《财务管理制度》。

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下设十三个章节,包括总则、财务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流动资产管理、非流动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股利政策、内部审计、事务管理等内容。同时制订了有关费用、收入、固定资产等十二项的内控制度。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能有效地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利益,保证公司的资产安全。

2、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及修改,由总经理审定,董事会批准的分级审核制度。

3、公司统一制定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制定下属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并督促其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政策执行。

4、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履行的审批程序未作出相关规定。

整改措施: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须履行的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整改计划:在20____年7月10日前

整改责任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五)财务信息系统使用和控制情况

1、公司使用用友NC版财务软件,模块运行正常,基本能满足公司目前的运营需要。

2、公司财务信息软件系统日常的管理和维护由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每周备份一次;

系统服务器由信息部专人负责维护,技术问题由用友公司负责处理,公司购买软件系统的合同条款里明确规定了专业机构的维护人员不得泄漏公司财务信息。

3、公司对用友NC软件系统访问及操作权限根据不同的职责与岗位进行了设置。

不属于财务部门的人员无法访问及获取财务信息。

4、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在结账后进行“反结账”操作时需要履行向总部财务总监申请及审批程序。

(六)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和控制情况

1、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情况

子公司财务经理为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母公司任命,其对母公司负责;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考核由子公司进行初评,母公司财务总监进行复评,最终由母公司总裁确认。

子公司其余财务人员的招聘、任免均由母公司负责。母公司对子公司一般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与母公司一致,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母公司不定期组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管理情况

子公司每日下班前须向母公司财务总监报送《资金日报表》,每周一报送《周资金收支预算及执行情况表》;每月、每年均需报送月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表、年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表,便于母公司了解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及运营情况;由母公司负责统筹安排资金需求。

母公司不允许下属子公司之间发生日常经营业务以外的资金往来,子公司对外拆借资金、对外担保和大额对外投资等须经母公司批准;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子公司开立银行账户须经母公司审批。

四、自查总结

通过此次专项活动的开展与自查,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认真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了整改方案及措施,规范了公司的运作水平,增强了公司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运行体制,形成促进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的长效机制,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意识和治理水平。

财务会计工作自查报告5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堵塞资金安全管理的漏洞,根据区财政局《关于开展全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的通知》的精神,结合2011年5月区审计局关于审计区环保局2009年和2010年预算执行状况的审计处理意见,切实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会计核算水平,我局开展了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现将检查的组织开展状况、自查状况、以及整改状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开展状况

为使我局会计基础规范检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会计工作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我局成立了以局长彭平为组长,副局长胡铭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定了检查的主要目标,并要求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职责心,紧紧围绕会计基础规范检查的目标任务,加强统筹规范,全面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自查面要到达100%,确保会计基础规范检查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自查状况

1、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依法建帐。

2、原始凭证的格式、资料、填制方法、贴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并严格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的报账要求,明确了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业务金额无论大小,务必由经手人填制,科室负责人证明,经单位负责人和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核无误后方可报支。

因此充分地明确了职责,做到了相互制约,公开透明。使各项业务事项得以有序进行。

3、记账凭证资料、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等贴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字迹清楚,装订整齐。

4、加强了单位财务印签的管理。

财务专用章与法人代表私章分开放置,做到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

5、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按照规定定期整理归档,妥善保管,业务往来单位需调阅有关资料时,务必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方可调阅。

6、不存在账外设账行为。

7、对两个下属单位财务内部管理每年坚持内审。

第5篇

1.公司简介

生产商A04Ecool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生产服装的企业,位于广东白云学院,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27日,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人民币。公司组织架构分为6个部门,其中包括行政部、财务部、生产部、采购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高级管理人员共11人,其中包括CEO、行政秘书、CFO、会计主管、财务助理、生产主管、采购主管、物流主管、市场总监、人事主管。各部门根据工作业务量,配置相关专业人员,部门间各尽其职彼此协作,共同完成高度仿真的企业运作过程。

2.1 担任会计主管的职责

在这次仿真实习中,前四个星期我担任了A04生产商的会计主管角色。在这期间,作为会计主管的我主要工作职责是主管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对会计工作研究、布置、检查、总结;组织制定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开设账本,填制账本,做到不漏账,不错账,不逃税,力争追求完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实用的结算办法和装订凭证。

2.2 担任财务助理的职责

在第三年年末时,我们组进行了轮岗,我由会计主管改为财务助理。作为财务助理的我,主要工作职责是签发支票和粘贴原始凭证,同时编制科目汇总表和总账以及资产负债表。

二 实习项目及完成情况

1. 实习项目

由于我在公司担当一名财务主管,所以我的实习项目如下:

(1)设置账簿

首先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其次根据下发的会计模拟资料,仔细阅读、判断本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其中:总账账户有哪些,明细账账户是哪个;而后再根据各账户的性质分出其所属的账户类别。再次按照上述分类,将所涉及的全部账户名称,贴口取纸填列到各类账簿中去,并把资料中所列期初余额,登记在相关账户借、贷方余额栏内。最后试算平衡,要求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总账借贷方金额要与下设的相关明细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试算平衡后方可进行本期业务登记,否则不能进行。

(2)登记账簿

首先登记账簿必须使用兰黑墨水书写,冲账时可使用红色墨水,但字迹要清楚,不得跳行、空页,对发生的记账错误,采用错账更正法予以更正,不得随意涂改,挖补等。其次明细账要根据审核后的记账凭证逐笔序时予以登记;第三总账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我们做了10天的登记,登记完毕要与其所属的明细帐户核对相符。

(3)结账

首先详细检查模拟资料中所列的经济事项,是否全部填制记账凭证,并据此记入账簿。有无错记账户、错记金额,如有应及时补正。其次在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全部准确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和各类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与期末金额,为编制会计作好充分准备。

(4)编制会计报表

首先在左上角填明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其次根据总帐或有关明细帐资料按项目填列;还必须要使资产负债表要保证左方金额合计等于右方金额合计,否则重填;最后还要编制人要签名。

2. 我的工作履行情况

本人主要从事会计主管一职,从事了日常的帐务处理、融资资料的收集、编制和财务数据的分析等系列工作,在公司的税收筹划和缴纳上,本着不违犯国家财经政策和公司财务规章的情况下,想公司所想,合理避税,为公司节省税务支出,在费用控制上,本人也是严格履行职责,恪守诚信,在费用的控制上严格把关,把会计监督、控制工作到实处。

在对新员工的传帮代上,本人配合公司人才战略规划,以通过日常工作来培养和培训,锻炼和培训新员工的会计工作技能,并以身作则传授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言传身教,以灵活机动的方式把会计工作技巧和经验以及成本费用的核算控制理念灌输给新员工,做好公司会计承前启后的工作。

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时候,先要取得相关原始凭证,然后根据相应的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帐。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帐。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帐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也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除此之外,本人对帐务处理和原始凭证进行了审核和检查,抽查了物业公司的明细收费情况,了解物业公司收费员的收费流程,对工作中发现在小问题也即时和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建议,发现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在内审报告上对公司领导做了汇报,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财务风险。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做为一个财务工作者,对国家相关的财经、税收政策都很关注,对本行业出台的相关法规和准则也时常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始终保持着为公司的利益负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的态度,坚持原则,信守职责,积极工作,为保障公司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3.存在问题

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一个重要的资源部门,当好家、理好财,更好地服务企业是我们财务部门应尽的职责。在公司加强管理、规范经济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方面我们负有很大的义务与责任。六年的会计实习以来,公司不断地发展扩大,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竞争机制不合理、工作分配不合理、量分配不合理、信息收集不完善、审核资料不细心以及信息处理不及时等等。

4.改善措施

(1)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财务部应该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面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发展的步伐。切实做好多品种盐账务处理。加强原始票据管理,对报销票据不符实际,不符合真实性要求的,坚决予以拒绝。要进一步落实费用管理责任,严格奖惩,加大对各单位费用的管理、控制力度,严格按有关管理规定执行。资金管理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细化管理,理顺流程,实现资金平衡,减少资金沉淀,从而达到公司的成本有效控制、实现增收节支。

(2)进一步加强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工作虽然已展开,但仍处在账面、报表层面上的说明分析,分析深度不够。为提高财务分析能力,把财务分析纳入日常工作中去,我们将量化分析具体的财务数据,并结合企业总体战略,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及时做好财务分析资料的收集,加强学习,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做到较全面地反映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

三 收获及体会

1.收获

校内仿真的八周实习在学习中结束了。这次的仿真实习我模拟一个公司的经营,在财务担当下的这些日子下来,我得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关于会计实际工作的经验,还认识了一群一起拼搏工作的队友。

经过这些日子的手工记账,使我的基础财务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比如自己不够心细,经常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实训中几乎每一笔业务的分录都是老师讲解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财务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2.体会

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会计人员,我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财务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与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所学内容的质量。还有就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会计人员,我们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强者。这样我在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通过仿真实习,深刻的让我体会到财务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财务会计工作对我们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财务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加深理解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基础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和财务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财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议

第6篇

一、作者简况及本文献的诞生

斯蒂芬・A・泽夫是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会计学教授,在科罗拉多大学获学士与硕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并获得芬兰的经济学与商业管理学院的经济学荣誉博士。他是《会计评论》1977~1982年度的编辑,美国会计学会1985~1986年度的会长。1988年获美国会计学会杰出教育奖,1989年被BetaAlpsha Psi选为当年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撰写或主编了20多本专著。

《兴起》一文发表在《Joumal of Accountancy》(会计杂志)1978年12月刊上。该杂志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会刊,属发行量较大的国际性会计刊物。它既是AICPA的官方喉舌,又是CPA交流经验和探讨理论的园地,主要刊载会计方法、税务审计、工业会计、银行会计等方面的文章和简讯,所刊登的文章偏向于实务。

二、《兴起》的基本结构

泽夫教授的这篇文章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如图1。

第一部分为“引论”,概括介绍“经济后果”理论的兴起、相关的争论及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经济后果”的定义。第二部分为“经济后果学说的早期应用”,列举从1941年到1971年,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实务中出现的关于“经济后果”的一系列事件,举例说明经济后果学说在准则制定实践中的早期应用。第三部分为“准则制定机构的反应”,介绍会计程序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些准则制定机构面对关于“经济后果”问题的争议,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四部分为“作为一种独立观点的经济后果学说”,从十个方面解释为什么经济后果学说最终被认为是一种有充分根据的独立政策观。第五部分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经济后果学说对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冲击以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如何权衡的问题。

三、《兴起》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后果的定义在该文开篇,作者写到: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会计职业界就注意到,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外部力量”的影响日渐增强,两种并行的发展表明了这种趋势。首先。原来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似乎毫无兴趣的个人和团体开始积极有力地参与这一过程;其次,这些团体已开始寻求以往的会计争论中所用到的意见之外的意见。“经济后果”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描述这些新的争论,从而引出“经济后果”这一重要问题。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对“经济后果”的经典定义:“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对比Scott关于“经济后果”的定义(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可以发现泽夫教授对“经济后果”的定义不仅强调会计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同时还关注会计信息对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影响。

(二)财务会计原则委员会与第三方的关系 作者认为“经济后果学说代表了会计思想真正的革命”。尽管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有关经济后果的问题,但会计政策制定者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意识到了第三方介入的问题。事实上,会计原则委员会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努力理解并处理与影响准则制定程序的第三方力量的关系。最后,会计原则委员会由于未能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力量的关系,而导致了它的解体与1973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第三方的影响还从未被真正弄清楚过。当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所应用的会计模式,至少是被限制在技术性的会计问题(有时被称为“会计原则”或“概念性问题”)上,诸如资产、负债和收益的计量,以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公允披露”。政策制定者唯一关心的就是向实际的与潜在的投资者传递财务信息。由于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力来自美国证监会的授予,而美国证监会的权力又来自于国会的授权。因此,第三方的影响者一直是在原有的会计模式下争取自身的利益。

(三)第三方对经济后果的看法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一项对企业经理的调查。作为第三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理的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第三方对经济后果的看法。在调查中,经理们表现出三类意见:一是在传统会计模型中,经理真正关心的是公正的和“理论上正确的”会计计量;二是在传统会计模型中.经理实际寻求的是从公布报告内容的经济后果中扩大自己的利益;三是与经理自身利益相关的经济后果。从调查结果中发现:第一类观点是限定在传统会计模式中,经理与准则制定者所关注的问题完全一致,经理们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自身的利益;第二类观点依然是限定在传统会计模式中,但经理表现出了其经济后果对自身利益影响的关注;第三类观点则脱离了传统会计模式,清楚地体现了经理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经济后果的关注。

作者认为,第一种看法很少会在第三方的介入中得到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来,经理在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对话中变得更加坦率,不断地体现出第三种看法,并使经济后果显现出来。经济后果学说之所以没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成为一个实质性话题,作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经理与其他利益团体主要采用了上述的第二种意见(即依然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寻求自身利益),这就使得准则制定机构没有动力突破传统的会计模式;另一方面,准则制定机构得到法律授权去解决在传统会计环境下准则制定的争论。随后,作者列举了从1941年起,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关于经济后果问题的争论。在这些争论中,第三方团体明确地表达了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看法,并试图通过行动来加以干预。最终的结果往往表明第三方团体对政策的制定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如1958年美国电力公司的三家附属公司请求联邦法院,禁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允许会计程序委员会通过将递延税款贷项账户归类为负债的规定,这一方法将在当时即将的第44号(修订版)会计研究公告(ARB)“余额递减折旧法(Declining-Balance Depreciation)”中采用。这三家公用事业公司担心美国证监会在《公用事业持股公司法案》(the Public UtilityHolding Company Act)的授权下,不同意其发放债券,因为如果按照即将施行的新会计方法,递延税款贷项的重新分类会导致三家公

司资产负债率不合规定。最终,证监会根据《公用事业持股公司法案》作出裁决,同意公用事业公司为决策目的将递延税款贷项账户列于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外。又如1965年,在参议院反托拉斯与垄断分委员会(the Senate Subcommittee on Antitrust and Monopoly)对跨行业兼并听证会上,产生了关于分部报告的问题。参议员调查的目的不在于为投资者改进会计实务,而是为了使该分委员会及其他政府政策的制定者能得到可帮助其评价跨行业兼并的经济后果的会计资料。公司经理们认为这种披露对他们的兼并意图是不利的。迫于该分委员会的权势压力,美国证监会最终要求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分产品(product-line)的信息。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作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团体选择通过诉诸那些超越传统会tilt量和公允披露问题的标准来干预准则的制定过程,其对经济后果的关心已取代对会计公告的关注。

面对第三方表现出的对于准则制定中经济后果问题的强烈关注,准则制定机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会计程序委员会通过更广泛地分发征求意见稿和附属委员会报告,加强了与利害相关的第三方的沟通。作者认为,将财务经理协会纳入财务会计基金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母体)的正式架构中,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其前任相比所拥有的最有意义的优势之一。与其前任不同的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不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一个委员会。它隶属于新的财务会计基金会之下,该基金会是负责资助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个独立实体,并负责挑选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建立的程序性方法比会计原则委员会最后几年所采用的更加详细。这些附加程序的目的在于扩展与加深该委员会与利益相关的外部团体,特别是著名公司、行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另外,由相关方代表组成的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简称FASAC)被任命充当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咨询机构(soundingboard)。同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本身的委员来自于会计实务界、大学、公司和政府,代表多方的利益,因此,能够对那些“利益相关方”关心的问题作出迅速地回应。

作者认为,会计原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历史,就是一部连续不断地采取措施使该两委员会关注相关第三方的意见的历史。经济后果问题从一个只对准则制定过程有程序性含义的问题,转变成一个作为准则制定者实质性政策框架的坚定组成部分的问题。

(四)经济后果学成为独立政策观的原因在分析了经济后果问题带来的冲击,以及准则制定机构的反应之后,作者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后果学最终被认为是一种有充分根据的独立政策观的原因:(1)时代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10年显然是美国社会坚持制度应对其造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后果负责的10年,而这种思维延伸到了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2)提出讨论的会计问题的复杂性。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会计原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就着手处理行业状况已确定的棘手的会计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对公司业绩的披露,以及外部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到经理的激励性报酬计划。(3)影响的重大性。会计原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外币价值的波动、国内通货膨胀、相对物价变动及石油公司的钻探成本等重大方面。(4)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会计学中有关社会选择、行为科学、收益均衡和决策有用性的文献推动了对经济后果的认识。而信息经济学――社会选择方面的著作为经济后果得以概念化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分析框架。(5)会计原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实行的程序改革不够充分。尽管有该两委员会采取的程序性措施为外部团体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意见的论坛,但对经济后果的要求――从而对该两委员会公告的批评始终没有减弱。即仅靠程序性的修修补补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6)莫斯(Moss)和梅特卡夫(Metcalf)的调查。1976年年中,国会议员约翰・E・莫斯(JohnE.Moss)(加利福尼亚区)和前任参议员李・梅持卡夫(Lee Metcalf)(蒙大拿区)开展了一项对会计职业状况的调查,包括准则制定活动(文中没有给出相应的说明,根据上下文推测,应当是指前面提到的对经理调查的三类意见)。(7)在资本市场的交易中,盈余数字对公司经理具有日渐增强的重要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资本市场竞争激烈,兼并浪潮风起云涌,盈余数字开始被视为管理战略和策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从兼并活动开始加速进行以来,这个因素在市场上已极为重要。(8)会计数据开始被视为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在美国社会中,盈余数字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内被用作控制手段。(9)外部团体认识到能够影响会计争论的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会计争论在金融出版物中极少涉及,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计即使不是一个规定固定的参量,也是一个常量。1962~1963年投资税款贷项的会计处理、1963~1964年之间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内部关于APB权威性的艰苦对话及其他涉及会计原则委员会的不一致意见公开后使经理们和其他外部团体意识到会计终究是一个变量――会计原则不是不可改变或不可扭转的。(10)在会计争论中,前面提及的第三种看法被更多地采用。主要由于上述的原因,外部团体开始直白的表现出对于经济后果的关注,而会计政策制定者则必须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后果的问题。

作者认为,面对经济后果问题,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当主动的关注会计准则可能带来的重大经济后果,特别在可能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产生冲击的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原则和公允披露应被排除在该委员会决策中的基本指导因素之外。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一个会计专家组织,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专业技能被认可的领域中。因此,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在会计和非会计变量之间进行小心的权衡。既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会计问题的考虑上,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经济或社会的影响。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总结到:经济后果学说很有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的最富挑战性的会计问题。经济和社会影响作为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一个独立问题不会再被忽视。会计职业界在其拥有勿庸置疑的专业技能的领域内继续发挥其必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出反应。

四、《兴起》对西方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贡献

尽管第一个提出“经济后果”观念的并不是泽夫教授,但西方会计学界对“经济后果”问题的深入探讨却是始于这篇文章的发表。在此之前,在会计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是与“经济后果”观念相对立的“信息中立”观念。“信息中立”观念的提出起源于20世纪

30年代。当时,学者们认为,会计原则是“检验实务的标准和未来实务改良的指针”,是“有序、系统和内在一致的、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事实相吻合,是不受个人左右的(impersonal)、无偏见的(im-partal)。”(Paton and Limeton,1940)这便是“信息中立”的观念,即会计信息应该与所反映的客观经济事实的价值运动相一致,不带有任何的个人偏见。自从“信息中立”观念被提出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2号概念公告中将“中立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构成内容,并指出“中立性”是指“报告的信息不带有达到预定目标或导致特定行为模式的偏见”(FASB,1980)。

然而,“信息中立”假设在现实经济环境中却受到了挑战。人们发现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第三方的介入日渐增加,影响逐渐扩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后果”逐渐成为会计政策制定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信息中立”假设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泽夫教授的这篇文章体现了会计学界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该文引发了学界从“经济后果”角度对会计准则中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关于这一问题的规范性研究和实证研究陆续出现。这些研究包括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会计披露的经济后果、具体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具体会计方法选择的经济后果、会计国际协调的经济后果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也比较丰富,既有大量规范性研究,也有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一方面,这些研究促进了对会计准则制定中经济后果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反馈,这些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的成果又为准则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因此,泽夫教授的这篇文章实际上为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五、《兴起》对我国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会计学界也出现了众多从经济后果的角度思考会计问题的论文,主要涉及经济后果与会计管制、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具体会计方法选择的经济后果、证券市场监管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计量属性选择的经济后果、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后果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会计规则的制定目标:信息中立还是经济后果》(刘小年、吴联生,2004)、《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计量属性的整合》(黄世忠、陈箭深、张象至、王肖健,2004)、《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王跃堂,2000)等。

第7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型的上市公司不断出现,这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会计方面的进步,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会计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公司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人们逐步认识到会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概述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股票发行公司按照国家和证券交易的规定,公开企业的重要信息,以有益于投资者进行判断的行为。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

1.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平等获得必要的信息,使投资者、决策者、潜在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同时平等的获得上市公司的必要信息,防止少数人通过非正常渠道取得垄断信息而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2.及时的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革。这样可以使得上市公司管理者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改变当前情况下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上市公司的发展更加稳健,最终为上市公司带来效益。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政府更好的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财政部门根据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监督检查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防止上市公司进行危害市场健康的经济行为。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不论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披露信息,均应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在内容上不仅具有反馈的作用,即供投资者将过去的预测与目前的公司实绩相对照,分析差异,而且还应具有前馈的作用,即可以帮助投资者通过对公司未来的理性判断,做出合理的选择。

3.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应有针对性地对公司的过去业绩、未来趋势,尤其可能对公司股票的市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事项,作重点披露。

4.充分性原则。充分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要让投资者能够足以了解公司的全貌、事件的实质、问题的处理结果。

5.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在内容与格式上统一。

(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1.数量性信息。上市公司一般以货币形式反映上市公司所涉及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历史信息。

2.非数量性信息。包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变化说明、会计政策的使用说明、会计政策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等等。

3.期后事项信息。包括直接影响使其财务报表金额的事项、严重改变资产负债表计价连续性、严重影响资产权益之间的关系或严重影响以前年度所呈报的有关本期的预测活动事项、以及对未来收益的计价不明了或不确定的事项等。

4.公司分部的业务信息。公司分部的业务信息是随着公司多元化经营、跨地区经营的业务发展,而导致的一种信息集合。如果在财务报表中,仅仅在财务报表中揭示这些数量性的数据,很难准确揭示上市公司这部分业务的经营、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管理要求等众多重要信息。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虚假信息现象严重。公司管理层出于对短期或长期“利益”的考虑往往违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确定性的原则,给股东和广大投资者报送失真的会计报告,造成虚假的预期盈利、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凭证失真;(2)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3)财务账目管理信息混乱;(4)会计报表虚假;(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同时,公司管理人员出于在经营管理方面的需要,蓄意歪曲或者不愿意披露详细的项目,低估损失、高估收益,使得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不够真实。再者,上市公司也可能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误导各方信息使用者。安然事件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待完整。许多上市公司过分夸大有利事项的效果,刻意回避不利事项的影响,从而影响各方信息使用者的判断。

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的不对等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制度透明度不高,随意性较大,且财务信息的实效性和使用性较差。

4.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具有滞后性。虽然有诸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但财务会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通常不在会计期末进行即期披露。

(二)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原因

1.造成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和虚假的原因。首先,高层管理者为了营造良好的公司形象和投资环境,隐藏了公司原本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最终干扰了投资者的正常判断与决策。其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也不够具体化并且缺乏主动性。第三,从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来看,监管部门所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2.信息使用需求增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量不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本身不完整,导致上市公司对应该披露的会计信息没有完整披露。

第8篇

关键词:改革;管理会计;财务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管理会计兴起于20世纪初,是会计的分支学科。虽然管理会计的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很晚,发展时间很短,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确保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强调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希望通过这一种途径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都已经十分明显,影响到了企业的长治久安。而应用管理会计来加强财务管理可以使企业直接发现公司在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因为管理会计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不像应用会计,以某一个工业生产过程,或者当个生产车间作为为管理对象,它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企业的财务数据链为依托,对企业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财务数据,在管理过程中,采取及时的措施来解决财务问题,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通过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还能规范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除了降低筹资成本以外,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决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妥善管理好财务问题能帮助企业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投资,保证企业的投资行为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率。

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

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等诸多原因,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应用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1.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现有的理论知识都是20世纪末西方传入中国,在当时部分学者和专家将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我国企业当时的会计工作做了有机结合,大大推动了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也日益复杂,相关的理论研究却没有进行同步更新,导致管理会计的研究一直只限于概念研究上,没有实际的应用体系。

2.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我国目前在岗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在于虽然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会计专业为会计岗位培养人才但是这些高校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却没有过多训练,导致目前公司内部的会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技能,只会纸上谈兵,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核算方法和观念存在问题

管理会计核算方法存在明显问题。比如传统企业在分配制造费用的时候都是以人工小时作为标准的,但是随着高新科技不断引进,员工的工作量也就大大减少,人工费也就相应地大幅降低,高新科技人才和设备费用就会大会增长。管理会计观念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中是允许存货的存在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相互竞争不断激烈,以往通过原材料购买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方式就必然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实现顺利周转,这种观念必然导致企业陷入运营困境。

三、管理会计改进措施

(一)改变会计职能

要根本上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水平就必须从改变会计职能开始。与传统管理会计单纯的信息处理不同,现代管理会计处理处理好会计工作以外,更注重对公司决策权的拥有,管理会计工作者应当有相应的公司决策权,应当从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公司决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广泛参与到公司经营活动当中。

(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如果仅仅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的操作技能是无法适应管理会计职能的变化的。因此,公司在选拔管理会计人才的时候除了要对应聘者的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以外,还要对他们的操作技能进行适当检测。对于在岗的管理会计人员来说,公司应当尽可能多地安排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并且及时更新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更是要利用会计信息对公司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健全和完善管理会计制度

1.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公司生产经营的成本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问题,因此对成本的控制一定要采用科学方法。管理会计人员要学会充分利用量利本分析法、效益分析法等现代管理会计分析方法,对企业和公司的财务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及时掌握目前公司的现金情况以及资金流动去向。

2.建立责任考核制度。要把管理会计真正落实到位,就里离不开责任考核制度建立。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子系统,公司内部必须形成权责统一的考核制度。在这一考核制度下,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定期通过提交责任报告的形式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为了真正落实好这一考核制度,企业内部必须实现适当分权,调动每位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完善决策分析制度。正如上文所说,现在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实现一定决策权。因为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其财务核算必须遵循公认的财会管理制度,管理会计较为灵活,其会根据企业的发展或者当前的环境,按需进行核算,所以其涉及预测学,控制分析理论等,所以其通过财务核算后的决策建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因此对于公司管理层在决策时候一定要摈弃盲目性和随意性,充分听取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分析会计信息的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择优选择诸多备选方案。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应该有所突破。在这过程中,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要不断考虑到我国会计工作的实情,在总结归纳和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应我国实情的管理会计模式,提高我国管理会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惠.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27).

[2]田贵平.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09(27).

第9篇

关键词:分部财务报告报告分部划分标准应报告分部确定

现代证券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制度之上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投资者作出合理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在企业已出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全球性发展趋势的当今,从总体上反映一个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情况的合并报表,虽然可以展示集团的全貌,但它的高度概括性必然带来其无法披露细节信息的局限,合并报表掩盖了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差异,隐匿了集团中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程度等有用信息,致使财务报告用户无法据以满足其有效决策的需求。为弥补合并报表的先天不足,需要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国际上通行的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的途径之一便是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本课题拟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影响,分部信息的披露即是如此。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分部信息的披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完全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以前)。在1994年以前,由于证监会没有公布正式的定期报告内容和格式,因而是否披露分部信息完全取决于各上市公司。在披露分部信息的上市公司中,披露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很大的差异。(2)指导性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1995年)。1994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号》),对公司的分部信息做了模糊的定性描述要求,但并未做出强制性披露的规定。在这一时期,已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分部信息来传递对它有利的信息。(3)半强制披露阶段(1996年—1997年)。1995年12月,中国证监会了对《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在以附件形式颁布的《财务报表附注指引》中规定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行业和地区分类提供前后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4)1998年开始,强制披露阶段。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了经再次修订的《准则第二号》,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二是披露的指标只规定了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毛利三项,不再要求披露分部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1998年12月的《准则第二号》修订稿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未作改变。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也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编报分部财务报告的要求,规定公司编制“利润表”附表2“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年报),并要求公司在该附表中按行业和公司所在的地区披露营业收入、折扣与折让、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或亏损、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十三项指标。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和颁布专门规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

美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和数量要求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39年,美国就已经鼓励企业对国外经营分部作单独的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1969年对在美国证交会登记的公司提出披露行业信息的要求。1976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第14号准则《企业分部的财务报告》,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信息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了第18号准则(1977年)、第21号准则(1978年)和第24号准则(1978年)等一系列与分部财务报告有关的准则:第18号准则要求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用于分部财务报告;第21号准则要求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国外经营、主要客户和出口销售披露分部信息;第24号准则规定企业免于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美国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南。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理事会成立了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委员会完成了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有不少篇幅涉及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该综合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和走向。

英国是最早提出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国家之一。1965年,英国的股票交易所率先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英国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部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英国原会计准则委员会综合当时的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了标准会计实务说明书(SSAP)第25号《分部报告》,要求企业增加披露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净资产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1年了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要求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其他经济上重要的单位按行业和地区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而后,该项准则经修订后于1997年公布,把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或债务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其权益或债务证券正处于发行阶段的企业”。

其他许多国家和组织也有披露分部信息的要求或建议。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类似于美国的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欧盟国家有类似于英国公司法中关于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披露分部信息的建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也对披露分部信息予以支持。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已越来越大,呈现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经营的趋势,为分部财务报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同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极大分离,使大量的财务报告用户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随着投资者理性程度的提高,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分部信息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研究滞后了。当务之急是制定和颁布一项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以规范上市公司和其他多元化企业或集团的分部信息披露。以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报告分部的划分标准

分部财务报告是指企业集团对其内部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披露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解信息的报告。分部的划分和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基础。虽然分部的划分可有行业、地区、客户、组织结构、独立核算单位、生产线、主要产品以及法律实体等多种标准,但由于按行业和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因而行业和地区的分部信息最受用户关注。

行业分部(“businesssegment”,译为产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于产业结构几乎是影响所有企业机会和风险的关键因素,故此项信息特别有用。

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s),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在特定经济环境中从事提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报酬不同于企业在其他经济环境中经营的部门。由于不同地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按地区分部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我国现行规定对报告分部的划分偏重于行业分部标准。《准则第二号》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附表格式则以行业分部为第一级分部,以地区分部为第二级分部。我们认为多数上市公司一般是按行业进行管理并编制内部财务报告的,其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故以行业为标准划分分部是恰当的。但也有一些从事多种经营的上市公司,并不按行业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而是按地区来设计管理体制和报告体系,对这样的公司要求其以行业为标准披露分部信息则并非最为恰当,因为这一做法会增加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工作量和编制成本,同时也不一定符合财务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的观点是,当企业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是以地区为基础划分分部时,如果以地区为标准划分分部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公司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公司应按地区分部对外提供分部信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准则时,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第一级分部的划分,除规定行业分部标准外,还应增加地区分部标准,企业在编报分部财务报告时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第一级分部的适用基础。

(二)关于应报告分部的确定

对财务报告用户来说,只有具有重要性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对不重要信息的披露,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给用户造成“干扰”。因此,为突出重点和保证会计信息的重要度,企业只需对重要分部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其他分部则采用汇总报告。

关于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许多国家都对此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应在分部报告中予以披露的分部是收入主要来自外部客户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产业分部或地区分部:(1)其对外对内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10%或以上;(2)其分部成果(利润或亏损)占全部盈利部门或全部亏损部门的汇总成果10%或以上;(3)其资产占企业总资产10%或以上。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符合下述三个条件之一的行业部门,应列为“应报告行业分部”:(1)该分部的营业收入占整个企业合并收入总数10%或以上;(2)该分部的营业利润占企业所有未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营业利润10%或以上,或者,该分部的营业亏损占企业所有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亏损数10%或以上;(3)该分部的可辨认资产占整个企业合并可辨认资产10%或以上。主要客户信息,凡占企业经营收入10%或以上的单个客户,应予以披露。国外经营和出口销售的信息,凡销售收入占合并收入总额的10%或以上,或者资产占合并资产总额10%或以上的国外分部(地区或国家)均需要进行披露。

此外为保证分部信息的充分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规定了“75%”的限制条件。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如果把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企业应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则规定,所有应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

在我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的现行规定中,除《准则第二号》提出了行业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之外(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或以上),对报告分部的确定无其他规定。我们认为,应报告分部的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前提,我国的现行规定过于简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具体准则时,应考虑提供更为详细的指南。如,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有关规定,采用“10%”的重要性标准和“75%”的限制条件,当某一分部的营业收入、损益和资产占企业合并后的经营收入、经营损益和资产总额的10%或以上时,该分部便作为应报告分部单独披露;当应报告分部的外部总收入占合并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不足75%时,应确定另外的应报告分部,直至达到75%的水平。

(三)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内容

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分部报告的内容通常只限于一些关键指标。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要求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披露以下指标:(1)分部收入;(2)分部成果;(3)分部资产的账面总额;(4)分部负债的账面总额;(5)当期购入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6)当期分部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总额;(7)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8)企业从联营、合营或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获得的净损益份额(如果这些联合经营实质上均在该单个分部内),以及相关投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第10篇

关键词:公司企业;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会计制度的构建,对公司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维持组织管理秩序、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适用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需求,公司应当做好内部制度改革--会计制度是公司组织管理制度的核心构成,因此需要相应作出调整。

一、现阶段国内公司会计制度中的问题分析

会计制度是否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是否科学有序,是衡量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公司领导管理层和财务工作人员应当重视会计制度改革,以会计制度改革推动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为公司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提供便利条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公司的会计制度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有待改革,不利于公司经济实力的增长、劳动生率的提高。因此,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会计制度的构建与改革,查找并弥补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有效防范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隐患。

1.公司领导管理层对会计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经济环境、经济供需的不断变化,经济结构的重组与调整,为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变化。因此,公司会计制度急需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供需关系。由于,保守落后的原有公司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发生改变的市场关系,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不单纯表现为账目的进出记录,还与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日常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制度的内容中,应当明确体现出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方案、发展策略,辅助公司顺利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防范经营与财务管理风险。

2.公司财务管理权限重叠冲突、职权分配不明

从我国很多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看,部分公司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结构划分混乱,组织结构严重不合理,影响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职权划分,存在多个部门同时拥有财务管理权限的职权重叠,或者财务管理工作职责未被分配的问题。有的公司从思想上不重视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造成公司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同一管理岗位存在多重叠的上级管理部门,或者无人管理的情况,降低了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绪,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公司财务管理没有建立规范流程,财务工作的材料备案和归档存在缺陷

国内部分公司并不重视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因此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规范流程,财务工作中缺乏监管与控制,费用收支随意,会计数据与真实情况不符;更有甚者,财务人员非法挪用资金、制作假账,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务信用,给公司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公司各项不动产物资、现金流管理不当,债权、债务管理不明,物资会计、核算会计和审计会计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人员消极怠工、不主动履行职责,会计资料、账目管理与归档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

4.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齐,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计算机应用程序、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化管理被普遍应用于公司管理工作中。会计制度也应当适应时展趋势,从信息自动化、数据库管理的需求出发,在公司内部建立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库,以满足会计账目、会计信息与数据的自动录入、自动归档,避免公司人力资源的浪费,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获得参加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时间与机会。

5.公司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没有形成

很多国内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监管与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缺少来自上级监督部门的管理,也缺乏同级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由于沟通交流的机会缺少,财务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增加了会计制度、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发生几率。

二、新时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清晰界定会计制度构建在公司管理策略中的核心地位

企业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清醒的认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努力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科学合理的使用企业资金,加强各项资金的分配与管理,提高资金的运作水平。

2.组织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专业从业能力

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需要通过培训予以提高。随着财务管理知识和手段的不断创新,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履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知识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培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奉公守法的职业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构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秩序,明确划分岗位职能与权限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刚性预算”“、资金管理”、“比价采购”、“统筹款个人账户管理”等一系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明确企业有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权限,并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使每个财务人员认识到了财务纪律的严肃性,更要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4.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

创建人人参与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要想使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更新财务理念。推行“人人参与财务管理和监督”模式,设立财务公开栏,及时把财务账目进行点题公开。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公开栏上了解单位、个人的账目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人人可以提合理化建议,并对财务管理实行有效监督,进而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5.构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控机制,防范财务管理风险隐患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必须合规,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

6.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新兴产业经济时期下的财务核算要求,应该构建和完善财务会计的人力资源聘用与选拔机制,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以此管理并监督财务人员积极完成工作,对会计工作和财务人员进行系统评估与考核,促进公司会计制度的和谐、有序运行,帮助公司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会计制度的构建,是关系到公司经济利益、长期发展计划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组织制度,有关公司的领导管理层和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重视会计工作,做到财务管理职权明确、职责清晰,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现实发展需求、市场经济供需变化相适应,通过清晰界定会计制度构建在公司管理策略中的核心地位,组织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专业从业能力,构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秩序,明确划分岗位职能与权限,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构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控机制,防范财务管理风险隐患等有效措施,完成公司的会计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政宁.我国商誉会计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01).

[2]汪国义.浅谈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12(14).

[3]许虹,王雅丽.企业税务筹划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13).

第11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提出在保证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安排教学内容,体现各章节之间的知识逻辑性,并强化和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宜采用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学生在初步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即会计科目,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即借贷记账法之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老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普通感觉难学。即使一些“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普遍认为财务会计课内容多,难度大。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现有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企业的供、产、销及利润分配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内容面面俱到,条条框框的规定较多,重点不突出。加之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准则的频繁修订、出台,造成了“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教学难度。许多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偏重于核算细节。由于许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为72课时,导致老师讲完核算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每节课都忙于单调枯燥的业务核算,看不到会计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压抑。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财务会计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述法,黑板上的一段文字或是老师口里的一段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或教师的描述中去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的业务,然后照葫芦画瓢地编制会计分录。有时,学生不理解业务,老师要费很多口舌去讲解这个业务,很多时间浪费在这些解释和描述上,而学生仍然会对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有许多上会计课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将一些原始凭证和业务流程以较为生动的方式播放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观摩,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没有真正的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没有真正的业务流程体验,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既不能完全跟着准则走,也不能完全离开现行的准则。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具体准则中常规的、经常性的、与会计六要素有关的业务,如固定资产准则、存货准则、收入准则等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于具体准则中的特殊的、非经常性的业务,如会计政策变更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债务重组及非货币交易准则等,教学中可以不涉及这方面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涉及到具体准则时,教师要了解具体会计准则修改和制订的背景,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些准则以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的方式通过邮件、学习网站提供、推荐给学生,以方便学生的专业拓展学习。

(二)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重新组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教学内容固然有其学科的严谨性和知识的连贯性,但却缺乏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如传统教材中资产要素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与后面的“收入”要素,资产要素中的“存货”与负债要素中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在核算内容上是有较强的业务关联性的。按要素分开去讲每一部分内容,学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按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将这些有较强业务关联性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去讲,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既懂业务流程又懂核算要点,还能在真实的业务流程体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将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拟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见表1:新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保持原有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新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从形式上更为灵活,在章节安排上更加紧凑,前后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课程教学内容从认识报表为起点,以编制报表为终点;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为分析的起点,强调会计要素的涵义及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具体经济业务核算过程形成会计报表的结果,反过来,通过报表结果的具体项目增减变化来推断经济业务的过程。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既反映了基本业务的核算内容,又突出了专业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在会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和账户进行较复杂业务核算的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而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单靠嘴上说说、纸上写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较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此要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结束后的集中训练。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一章节均应合理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或布置一些工作任务。

如在第一章“公司的组建与经营”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参观一个生产型企业;2.模拟创办一个生产型公司,完成资本投入的核算;3.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4.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公司财务规章制度;5.认知公司的资产、负债;6.认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认知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8.认知公司账簿;9.建账。

在第二章“供应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认知料的供应流程;2.观摩料的供应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3.填写收料单;4.讨论料的供应的计价方法;5.分析应付及预付款项;6.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供应的核算;7.登记有关明细账;8.认知国家和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9.认知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10.认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程序和管理制度;11.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2.无形资产取得、使用与处置的核算。

在第三章“生产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认知企业料的发出的流程和管理制度;2.讨论料的耗费的计价方法;3.观摩料的耗费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

;4.填写发料单;5.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的耗费的核算;6.登记有关明细账;7.解读工资单;8.编制记账凭证,完成工的耗费的核算;9.登记有关明细账;10.认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耗费和管理制度;11.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耗费的计量方法;12.编制折旧计提表;13.编制记账凭证,完成费的核算;14.登记有关明细账;15.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问题和处置;16.认知产品完工入库的流程和管理制度;17.观摩产品入库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18.填写入库单;19.登记有关明细账。

通过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下,接受和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中做,做中学,既能核算,又懂管理。

三、有关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观摩法

将一些业务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是收集、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有关会计事项的办理指南,制成票样或打印出来,放入文件夹供学生查阅观摩,让学生获取较直观的认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已学过会计学原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发给学生一个模拟实训企业的会计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老师掌握实训进度,以下达实训任务书的方式告知学生应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内容,具体实训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但工作成果要按期交给老师检查以评定成绩。

(三)角色体验法

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到很多的具体核算业务,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实际工作,对于工作的分工和业务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而会计核算和管理往往是站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业务流程上进行,学生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采用“角色体验法”,即老师设计一项或几项业务,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会计、出纳、销售人员、经理、客户等,模拟各种角色体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将烦琐、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讲到应收票据的有关业务时,老师设计第一项业务即客户甲来公司商洽业务,拟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购入我公司商品一批。则扮演销售人员的学生在得知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总经理,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事项审批;审批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收到对方开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开出提货单交运输部门发货,开销售发票给客户;会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记账。如在讲到存货购入核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采购员和仓管员,各司其职,完成材料的购买、款项的支付及材料的入库等业务的流程及会计单据的传递。

(四)案例教学法

在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学习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给出一个公司的存货资料,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或者让学生分析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在讲到企业投融资业务活动时,运用案例资料,让学生完成从投资取得到持有到最终出售的全过程的核算,并就投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一课。教师应认真组织好本课程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应克服各种困难,化就业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应做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各项教学内容能按量保质完成。

【参考文献】

[1]姜雪梅.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

第12篇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整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此外本次实习对我完成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 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张家港市新荣医疗器械公司(原张家港市永新公司)。本公司集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主要生产产品有病房护理及洗涤设备等五十多个规格与品种。本公司有多年生产医用设备的经验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产品遍布全国各医疗单位。

我在公司财务部实习担任出纳统计员,主要辅助公司财务人员分析财务结构,编制会计报告、报表,向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制定业务计划、财务预算、监督计划;核签、编制会计凭证,整理保管财务会计档案;登记保管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定期对账,如发现差异,查明差异原因,处理结账时有关的账务的调整事宜;具体执行资金预算及控制预算内的经费支出等等。

三 实习内容及过程

我实习时间从2011年8月—2011年5月,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实习工作。我们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账、复核与出纳。由于我是出纳,所以主要是办理支票业务。对于办理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记到元的应在后面加”整”字,到分的则不能加”整”。支票核对后,我需要到银行填写支款凭证及银行进账单,并把相应联带回给会计作为登记入账的原始凭证。

主要实习了:会计基础技能(会计书写,翻页汇总)等;原始、记账等凭证的规范审核、填制、更改、装订、归档;建账:新成立企业建账或已成立企业建账,会计工作交接;建立会计科目体系、核算流程和会计账簿设置; 实际业务处理,月末会计汇总结帐程序;结合业务处理,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办法和纳税处理;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的具体帐务处理和纳税处理;登记会计账簿;制作财务会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 我们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账、复核与出纳。由于我是出纳,所以主要是办理支票业务。对于办理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记到元的应在后面加”整”字,到分的则不能加”整”。支票核对后,我需要到银行填写支款凭证及银行进账单,并把相应联带回给会计作为登记入账的原始凭证。

实习的一开始首先是对公司的财务情况以及人员设置进行了解,以及还了解了公司的财务规程以及财务制度,并熟悉会计凭证的编制;然后慢慢熟悉会计账簿是如何登记的,并很好的熟练掌握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之后就到生产单位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了解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等;最后就对产品的生产材料核算进行模拟实践,对产品的成本核算也进行了模拟实践,并辅助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工资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和编制生产月报表及销售量月报表。

作为一名出纳统计员我认为必须重视对公司财务的管理,做到“资金预控”。做出纳统计最最重要、也最最关键的是责任心和细心,我刚接触出纳统计时就要求日日对帐,做到日清月结,尤其是我在进行现金收支业务较多时更要细心,还有银行帐,因为有往来传票所以也不能出错。当然还有对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我也要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无缺。我还得保管公司的印章,并签发支票的各种印章。审查销售业务的有关凭证,并严格按照销售合同和银行结算制度,及时办理销售款项的结算,催收销售货款。并进行对公司的现金结算,主要是结算公司与内部核算单位和职工之间的款项结算;公司与外部单位不能办理转账手续和个人之间的款项结算;低于结算起点的小额款项结算等。审核工资单据,发放工人工资等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出纳统计的相关知识,还学到了会计上的登账过程: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还学懂了收付职能。出纳的最基本职能是收付职能。企业经营活动少不了货物价款的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也少不了各种有价证券以及金融业务往来的办理,这些业务往来的现金、票据和金融证券的收取和办理,以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出纳人员之手;反映职能。出纳的第二个主要职能就是反映职能。出纳要利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通过其特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的各种明细分类账,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以便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监督职能。出纳不仅要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还要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职能。出纳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是管理职能。对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进行保管,对银行存款和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金融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等也是出纳的职责所在。

虽然出纳的职能对企业十分重要,但我的工作流程也不算复杂。我的工作主要有:1.办理银行存款转账和现金的保管。.2.负责支票、发票、收据的管理。3.登记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并及时与银行对账。 出纳工作细则包括:工作事项及审核等程序,失误防范及纠正程序和现金收付: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2.现金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3.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日记账及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4.一般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5.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日记账处理分为:1.登记日记账时要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四 实结与体会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在张家港市新荣医疗器械公司的实习马上已经满半年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学习方面的,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做为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不过,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环境,这对我今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

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我对会计分录、记帐、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步的掌握。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实践暴露了我许多知识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

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十分重要的,只要有一个部分出差错,那么就会牵连到其他的部分,所以会计真的不是简单的算算记记,这是一项十分严谨的管理活动,工作前先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老师,我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因为我知道只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你才会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经验、方法。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改掉了很多毛病。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而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