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近期经济形势

近期经济形势

时间:2023-08-28 16:5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期经济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期经济形势

第1篇

【关键词】中职生 就业形势变化 就业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世界金融危机,个别国家甚至处于破产的边缘,而处于发展

1 近期就业形势的三个变化

首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前9个月,新增就业人数的平均增速是9%。进入10月份,增速为8%。据专家估计,这是最近几年来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其次,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也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用工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近期部分企业招工用人的需求明显下降,会导致今年底到明年用工减少。

第三,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三季度对企业的监测表明: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失业率肯定要比现在的4.09%有一个增长。

鉴于上述近期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求职择业,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2 中职生应对就业危机的对策

2.1 认清形势,准确定位,

教师要明确告诉中职生,目前的经济形势、就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全国“就业遭遇寒冬”很明确。为此,就业择业要分析经济形势、就业环境,对自己准确定位:即给就业市场一个定位,给竞争对手一个定位,给自己能力一个定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就业既不盲目乐观,又不消极悲观,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2.2 主动出击,参与竞争

竞争使人们增强了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也增加了责任感。随着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陆续蔓延,就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尤其对中职毕业生更具有残酷性。要求中职生改变过去那种“四平八稳”、“等客上门”的懒散作风,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树立靠自己的能力去拼搏、去奋斗,靠良好的素质去争得一份比较理想职业的信念。

2.3 继续充电,储备技能

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经济危机出现时,在学校继续学习,苦练技能往往是明智的选择。在目前就业形势急剧变化,甚至出现就业危机的情况下,中职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为此,在这个时候不能一拥而上冲向就业队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济情况好,年龄小,成绩好的学生在第三学年可以选择在学校学习,准备考高职学院,继续充电,储备技能,巧妙绕过目前的就业艰难期,为今后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遇困境,目前来看一些大国经济已出现复苏迹象,比如美国就业率回升,汽车销量增长;欧洲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英国经济复苏有些缓慢,但强劲的就业率增长也表明经济扩张将会继续,日本也有经济回暖气象。

普遍的恢复和持续性的增长表明这样的利好并非侥幸。金融危机以来的几年,世界各国不断出台刺激经济计划,如欧洲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进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欧洲一体化的经济金融制度建设,实施结构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日本进行企业减税,推迟增加消费税,支援中小企业贷款等。美国亦推出减税退税政策,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中国政府更是重拳迭出,对内增加投资,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自贸区等,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社会创业,在转型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尽管如此,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形势不可避免的脆弱性也还存在。比如欧洲的债务问题,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日本始终难以很好控制通胀。一些经济体如巴西和俄罗斯,还有萎缩迹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相对较高,但同比一直在降低。同时,近期中国股市动荡,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局,也令外界担心。而各国都有负债率高、货币政策腾挪空间狭窄的问题,这使得世界经济形势在向好中,略显飘摇。上述任何一条的恶化都可能使得刚刚恢复的世界经济再次跌入深渊,而世界主要大国尚未做好再次应对危机的准备。

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未来世界经济前景如何?未来各国经济向好的基础何在?不同地区经济体之间有何联系?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各国还有什么潜力和资源可以挖掘和利用?本期策划,我们邀请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世界代表性国家的经济形势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以寻找解答上述问题的线索。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形势紧张,但各国有各自的发展潜力,如日本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顶级企业支撑,尽管经济低迷,但研发投入在发达国家中依然最高,这样的技术储备对于其未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美国的人力资本优势依然明显,其社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相比其他主要大国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其在主导当前世界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依然可以为其经济增长提供红利。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强劲,政府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治理能力,这些都是中国发展信心的来源。由此可见,虽然面临挑战,处境艰辛,但理性认识困难,充分挖掘潜能,同时保持信心,世界经济前景依然可期。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第3篇

过去的一个月,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可能经历了近20年来最大的变化,美国救市法案虽获通过,但需要时间运作和产生效果;同期的国内市场也经历了数次宏观政策的调整,A股的发展前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在这个多变的局势之下,国内资本市场乃至国际经济形势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将会如何演绎?为此记者采访了建信基金投资总监陈鹏。他表示,国际经济形势并不如外界传说的那么恶劣,至于A股市场也将结束单边下跌态势,未来可能进入震荡格局。A股结束单边下跌

记者:近期国内市场屡屡发出利好消息,例如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公司增持上市银行股票、一月内两度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取消利息税等等。这些政策都被视为是政府救市的重要举措,您认为这些政策推出之后是否会起到救市的效果,市场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陈鹏: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下调显示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转向,标志着降息周期的确立,表明了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在一片悲观的市场情绪中逐渐培养出对抗的力量,接下来市场可能会进入到震荡的格局,在这个震荡格局中个股和板块走势出现分化的可能性比较大。

记者:10月初,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并将于近期细则。您怎么看待推出融资融券对市场的影响?

陈鹏:我们更愿意将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理解为对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一个新产品而言,我们认为整体影响应该是中性的。这个新工具具有放大和反向的功能,将加强市场的价值修正的机能,在市场处于相对低位的时候推出融资融券,将对市场产生偏正面的影响;如果在市场处于相对高位的时候推出,将对市场产生偏负面影响。

记者:除开政策的影响,此前持续高增长的中国经济面临减速压力也被认为是国内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您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如何。

陈鹏: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这的确是高速增长的时期,接下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这样两位数的高增长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对外出口势必受到影响,能否扩大内需并抵御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是接下来国内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无法抵御出口下降的压力,那么到明年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国内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降至8%,但是由于中国相对封闭的资本管理体系和中国经济中长期支持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硬着陆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

不同于全球经济发展历史上很多小国经济崛起的过程,我国经济的良好纵深性将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大的更有弹性的空间。尤其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较高的人口红利仍将在长期中提供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土地政策的调整也将从正面影响内需,而随着国家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供给约束导致的通胀也将在长期内获得重新平衡。从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发展的前景可期,有望抵御出口下降的压力,接下来国内经济应该会保持8-9%的增长。

记者:那么接下来,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前景下,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否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对明年的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陈鹏:具体到经济增长减速的风险可能对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我们认为不必过于悲观。从2007年到2008年,国内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处于16%左右,这是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接下来,依据我们对历史数据的测算,即便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如果没有出现硬着陆的情况,那么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会维持在12%左右。

如果将目光越过不确定的2009年,这个收益率将保证2010年的企业盈利水平比2008年略有增长。因此,我们仍然看好优质资产的盈利能力,即使在短期内可能存在盈利能力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尤其在市场信心上升之后,投资优质企业仍然会获得良好的回报。

国际经济形势尚未恶化

记者:有观点认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下跌与以往不同的是,整个国际经济形势都处于巨变之中,全球经济可能存在陷入严重衰退的风险,这可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陈鹏:总的来说,美国金融机构面临的巨亏主要还是金融杠杆的收缩引起,美国实业此次并未受太多直接影响。美国金融类股出现较大的跌幅,但是整个美国股指跌幅只有三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在危机蔓延的过程中,全球经济杠杆的不断收缩将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这个现象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全球危机的重要根源。但是现代的货币和货币管理体系为对抗这种通货紧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所以当年的危机应该不会在现代全面重演。

进一步而言,这一外部经济形势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比如受到普遍担心的中国外汇储备缩水的问题:受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中国持有的国外资产存在较大贬值压力;此外,由于美国国债、尤其是机构债产品的市场价值下跌,国内的海外投资浮亏不小。其实,中国的美元储备主要投资的是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由于美国政府已接管两房,这些债券将成为有国家信用担保的债券,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并未如传闻中那样严重。

由于我国严格的外汇资本项目管理制度,和我国较低的杠杆管理技术,商业性的海外金融资产绝对数额虽大,但相对国内金融资产存量而言,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第4篇

美联储在8月10日结束的议息会议上强调,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联邦基准利率在0-0.25%的目标区间不变。鉴于近期的经济形势,即最近产出复苏及就业改善的速度均在减缓,美联储下调了其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在会后的会议简要上,美联储表示,经济复苏的脚步在近期内很可能比之前预计的更加温和。为了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支持经济复苏,美联储决定维持当前的证券持有规模不变,把从机构债和机构MBS证券上回收的本金用于购买稍长期的国债,对手到期的国债美联储将继续滚动投资新国债。另外,美联储将继续监控经济前景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必要的时候将使用政策工具来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物价稳定。

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今年3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中,美联储重申1.25万亿美元MBS及1750亿美元机构债的购买计划将于3月底结束,同时并没有提及进一步的购买计划。4月,美联储表示已经结束除TALF(计划于6月30日结束)以外的所有应对危机的流动性工具。鉴于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动能不足,消极的增长预期和通胀问题需要通过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跋策来解决,美联储将至少停止目前资产负债表规模的缩减,重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21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时表示,若美国经济复苏不稳,美联储将考虑进一步采取刺激措施。伯南克同时介绍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三种途径。第一,美联储可能会用另外的表达方式来说服市场:它不允许通货紧缩;第二,FOMc可能会通过降低法定和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决议;第三,FOMC重新启动已于3月截止的资产购买计划。同时,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上月底也曾向媒体表示,若美国面临陷入通缩的风险,美联储应当重启国债购买计划。

布什减税法案或将部分延长

布什总统于2001年上台以来实行了一系列减税措施。2004年10月4日布什签署上台以来第4个减税法案,把即将到期的3项现行减税措施延长数年。预计到2009,这一新法的减税总额将达到近1466亿美元。新法的主要内容是:有儿童家庭每年每个儿童减税1000美元的规定延长5年;10%的最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继续维持,关于已婚夫妇的有关减税规定继续有效。延期后预计将有9400万美国人不同程度受益。

按照预定期限,布什减税法案将于今年8、9月到期失效,预计国会将延长该法案,但优惠对象将仅限于中产阶级收入者,高收入的税收减免将会到期失效。在2001年布什减税法案下,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税均为15%,法案失效后。长期资本利得税率最高将回调至20%,股息税最高将回调至39.6%。原来起征门槛为350万美元的最高为45%的房产税将回调至起征门槛为100万美元的最高为55%的房产税。

总统奥巴马表示,支持富裕阶层的税收减免自然失效,延长2001年减税法案的中产阶级税收减免。

利用救助计划的剩余资金刺激经济

第5篇

策,紧紧围绕我局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重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企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尽职尽责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一、2011年的工作完成情况

1、做好县经济运行指挥部的日常工作。08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县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价格大幅下滑,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省市相继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

,我县也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年初下发了三个文件,对元旦、春节期间工业流通工作、促进全县工业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任务分工、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分别进行了安排部署。为了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保证正常调度的同时,对全县二十多家重点企业实行旬月调度制度,并及时将调度情况报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通过全县上下的积极努力,09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良好,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几家大企业实现的利润都达到历

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17.9%;实现销售收入252.8亿元,增长27.2%,利税37.9亿元,增长30.7%;利润23.3亿元,增长42.4%。

2、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做好经济形势的分析。对于今年的企业经营形势,县领导高度重视,今年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35家骨干企业和乡镇、园区领导参加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了解企业的生

产形势,帮助企业分析当前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全面推广应对危机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研究制定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鼓励引导企业抢抓机遇。今年2月11日、10月16日和

12月5日,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分管领导分别召开了3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4月16日、7月15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两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听取我县重点企业的交流发言。今年市经委

三次到我县进行调研,座谈了解我县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

3、认真做好乡镇及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工作。为做好统计汇总工作,在各乡镇及规模企业每月上报统计报表的基础上,按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完成“乡镇主要经济指标月报”、“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

指标月报”和“全县民营经济、规模工业企业的统计年报”,并准时上报市、县相关部门。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将年报工作和定期报表纳入日常目标管理

,对基层单位报表的上报、数据准确性、差错处理等工作提前把关、核对,争取把差错消灭在基层,确保年报和定期报表数字准确、真实。

4、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为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今年是全国确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为了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在春节、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时,提前下发通知,要求乡镇、

园区和企业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企业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今年年初和9月份,和县安委会其它成员单位一起两次到乡镇和重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认真组织了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

月”期间上级要求进行的各项活动。雨季来临之前,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及早准备防汛物资,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建防汛队伍,确保企业安全度汛。对经贸局重点监管的平安民爆公司,对省国防科工办

、市经委、县经贸局两次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督促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增加安全投入。

5、宣传报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好经验、好做法。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了在全县推广,三月份和广播局一起,到我县的几家大企

业进行采访,在新闻栏目中,制作了攻坚克难、共度难关的专题。四月份,市几家新闻单位到我县的玛钢公司进行采访,对玛钢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进行集中报道。2012年1月份又和广播电台一

起到琦泉热电、福胶集团、黄河特钢、玛钢公司、山水水泥、华源锅炉、丰源炭素等企业进行集中采访,总结了企业09年的经营情况和2012年的工作安排。

6、积极争取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年初,根据局里的发展,制定了关于调优调强结构培育发展骨干企业和加强市场开拓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两个指导性意见。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协助县政府办公室起草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近期县政府将要下发。对我县支柱产业调研的基础上,规划编制了县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7、制定全县工业企业的年度发展计划。今年3月份,对县人大会议上通过的2011年发展指标进行分解,分解到乡镇和企业,并编印成册。今年10月份,和县发改委一起研究制定明年的发展计划,现在已

经几次修改和讨论。为了增加我县经济总量,和统计局协商,督促乡镇和园区把符合规模企业条件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今年我县新增规模企业14家,为此市经委奖励我局6万元。

8、其它一些工作。今年组织我县福胶集团和钢花锯业公司两家企业参加了9月份在广州举办的全国中小企业博览会。积极配合市经委筹建行业协会,我县的喜哥马服装公司加入了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钢

花锯业公司加入了市轻工业协会,乐喜施肥料公司、海启明公司准备加入市化工行业协会。今年还帮助万方炭素公司申请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补助资金20万元。对鲁西化肥、金城化工两家禁化武企业加

强管理,如实上报生产数据。帮助万方炭素公司争取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补助资金20万元。

二、2012年的工作打算

2012年是“十二五”的关键之年,组织好工业经济运行对“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明年经济形势趋向回升好转,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工业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

较快回升增长势头。但也应看到,明年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困难,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尚未全面恢复,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组织工业经济运行的难度依然较大,在明年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方

面的工作:

1、加强经济运行的调度,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保持对企业进行正常调度的同时,密切关注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确定的3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调整完善,进行重点调度

。及时掌握工业经济运行的走势,提高经济运行调节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度,及时调度重点企业的资金、项目、生产和市场情况,关注新经济增长点的生产经营情

况,找准工业经济调节的方向和着力点。2012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初步安排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20%;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7%;利税46亿元,增长22%;利润28亿元,增长21%,规模企

业达到170家。

2、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2012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要好于去年,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近期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都给企业组织生产

带来困难。所以要及时企业解决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3、规划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级政府要安排编制“十二五”规划,我们要在市经委和县发改委的指导下,编制好我县工业的“十二五”规划,规划编制要力

争高起点,大手笔,使我县工业经济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大的发展。

4、加强对我县六大支柱产业的规划发展工作。我县六大支柱产业完成销售收入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但也存在能耗高、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

围绕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结合省、市出台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做好我县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

第6篇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第7篇

三月,春天来了,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是播种金秋的季节。秋天不是跟着春天和夏天走过来的,秋天是那些勤劳的人们在春雨中、在夏炎中用勤劳的双手耕种而来的。

春天与秋天的季节变化更迭,是大自然在向人类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春天所有的诚实劳动都会在秋天获得加倍的回报;春天所有的努力和勤劳都会在秋天化作巨大的成功和幸福。春天,我们将一把把种子撒向田野;秋天,我们就会收获如山如海的五谷。春天,我们将一滴滴汗水洒在大地;秋天,我们就会享受无比喜悦的丰收。

春天,也是对全年经济进行展望的季度。当前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正在形成,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升至8%。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包括:一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将继续与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同速增长或增速稍高,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二是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较强,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制造业去库存化取得进展,库存压力下降;房地产投资可能出现温和复苏。三是中国经济的国际环境可能好于上年,出口增速回升,外贸形势趋好。有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中国出口增长率约为8%-10%。

但是,2013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能放缓,近期投资回升主要靠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占比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企业利润下滑可能影响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有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放缓至8%左右。二是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之中,短期内全球经济弱势增长的态势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艰难、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外需不足仍然存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三是物价形势尚不稳定,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再加上国内要素价格改革,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可能将消费物价上涨的预期转化为通胀压力增大的现实。有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可能升至3%-3.5%。

为了应对经济面对的挑战,推动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增长,春天,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在进行相应调整。一是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变化,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及其组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二是引导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三是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增强中央银行引导和调控利率的能力,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合理调节利率水平,加快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四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使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和变动中更多地发挥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监控。

春天,我们播种希望;春天,我们播种金秋!

第8篇

经济衰退引发的市场担忧导致消费需求持续萎缩,这给正处于转型期并积极开发三四级农村市场和拓展二次更新购买机遇的家电企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市场消费何时能走出低靡行情?在这轮行情引导下的中国家电业又将走向何方?我国家电企业今明两年的发展又将呈现何种趋势?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企业寻求破解之道。

前景堪忧,家电股价走低

上周,国美电器股价在香港数日之内即遭遇腰斩,下跌超过50%。事实上,受股价下跌拖累的并非国美电器一家。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下跌形势波及家电业,国内家电上市公司股价大幅缩水,长虹、海尔、TCL等老牌家电股票的市盈率已不足10倍,股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下跌。春兰、科龙、厦华、夏新等家电企业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则被戴上了“ST”帽子。

统计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家电企业的股价已跌至历史低点,不少家电企业股价面临即将跌破净资产的境地。在一些投资机构看来,家电股价超跌之后或许可以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机遇。

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今年初,德意志银行将其持有的海尔、美的、深康佳的股权可转债陆续出售。同时,包括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行也纷纷调低了对中国家电业股票的预期。

笔者以为,由于今后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对市场环境持续恶化的担忧加深,整个市场消费量大幅萎缩。投资者对家电等消费概念股票的成长性和未来增长空间产生担心,导致股价持续下跌。同时,经济形势恶化也给企业的日常经营,特别是海外市场的拓展造成了不小压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刺激不易,市场消费萎缩

近期,国家陆续下调存贷款利率,减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旨在提升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恢复市场信心。同时,一些政府部门还在商议提高家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推动和维护家电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无论是国美、苏宁等身处家电终端销售环节的企业,还是身处研发制造环节的海尔、长虹等整机企业,与市场需求和消费量有着密切关联的中国家电业正在经历一轮前所未有的考验。

早在去年底,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推出家电下乡的试点政策,在山东、四川、河南三地给予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予以13%的财政补贴。同期,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展开。这些消息都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刺激农村市场的消费量。

但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家电产品的销售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场面。与往年相比,家电终端售场的客流量、销售量、销售额等关键性指标上,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一二级大中城市的家电需求量已趋于饱和,而三四级市场的家电需求量还待开发,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疲软直接波及到新居装修后消费者的新购买能力,这些无疑给当前我国家电企业的销售增长造成了制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近八成的家电企业均无法实现年初制定的销售任务和目标。

由于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和未来前景存在较大担忧,短期内家电终端市场消量下滑已不可避免。而刺激终端消费并非企业之力所能完成,还有赖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组合拳以刺激消费。

谨慎前行,逢低整合重组

尽管当前摆在各个家电企业面前的困难有很多——销售下滑,由于需求下滑导致的企业库存量激增并由此引发企业货物积压、流动资金困难等等。家电企业在新品开发和市场促销等方面亦受到极大限制。这些都将给家电企业今后走势形成隐患,但从侧面也会加速家电业的整合和重组,夯实和提升大中型家电企业的竞争实力。

第9篇

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不振带了时装市场的全新销售趋势――时装销“瘦”,消费者持续削减自己在服装消费方面的支出,使得整个时装市场的环境出现了疲软,即使对时尚素来狂热的女性,也显示出了对目前流行趋势的厌倦。这反倒是给了向来表现矜持的男装一次表现的机会,多年来男装销售增幅首次超过女装销售,在沉闷的时装市场中一枝独秀,而这一“反常”的表现,竟然是源于男装瘦削设计的风潮。

女性向来是时尚界的主角,不论是在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还是在产品销售终端,时装面向的主要对象似乎都是女性。然而,这种看似约定俗成的惯例开始面临挑战。对于美国男性消费者而言,现在的男装流行风潮再度唤起其消费热情,紧凑修身的西服套装和衬衫,比起前几年来一直较为流行的宽松随意风格似乎更加符合他们的口味,男装市场转而爆发出巨大的潜能。相对而言,女性消费者却持续削减自己在服装消费方面的支出,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消费者对于目前流行趋势的疲态。

通常,在经济开始衰退的背景下,男士会首先减少购买服装的次数和金额,但如今零售领域出现了全新现象,男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改变,他们在衣着消费方面不再吝啬,甚至表现得有些放纵,而在过去购物表现相对放纵的女士们则开始变得收敛起来。

众多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多年前由美国著名男装设计师萨姆・布朗大力推行的修身款男装现在已经成为主流时尚趋势,这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而迪奥男装前任主设计师海蒂・斯里曼尼对瘦削男装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多位百货业高管介绍,从去年开始,各店面男装销售总额已经超过了女装,但因相互竞争的原因,具体金额细节并未透露。不过,正如NPD调查公司主分析师马歇尔・科恩表示,男装和女装销售额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根据NPD调查公司提供的近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的近一年间,美国市场男装销售额上升了0.8%,而女装销售额同期下降了3.5%。截至今年5月份的近三个月来,女装销售额下跌了3%,而男装销售额上升了2.3%。

在过去10年间,男装流行趋势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于休闲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男士们开始增加购买时装的支出金额。诸如VF集团旗下的Nautica、利维斯以及Dockers等主要男装运动休闲品牌均重新改变了设计风格,比如收紧裤装臀部和大腿空间,并去除多余的细节装饰,或者缩短衣袖长度等。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男装为何从宽松走向瘦削?从休闲走向紧致?时尚潮流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因素造就的,而是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影响力最终形成。比如,在本次男装新风格潮流兴起的过程中,陷入衰退泥潭的经济形势便在男装风格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国际油价高企,食品价格全球通胀,个人收益不确定性等因素增加,促使男士和女士在衣着风格选择上不再追求休闲和狂放。还有些人表示在失业压力的威胁下,很多公司职员被迫穿着得更为正式,以严肃庄重的形象博得雇主的好感。在这种情况下,女士们大可打开衣橱,寻找一些经典正装,而男士们就不得不现买现穿了。

对此,众多男士也表示自己在服装消费方面加大了开支,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会增加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分。甚至有人说道:“过去我在照镜子时总觉得自己不能打动人,现在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且,如果大家都注意打扮自己,无形中就会表现出对经济形势未来好转的信心。”

第10篇

4300点已被甩在身后,牛市真的挺“牛”。举国上下洋溢着乐观情绪,一个又一个新的财富神话在向股民们招手。

也许是压抑了太久,这次中国股民们的热情似乎异常高涨。被熊市套牢的股民们,开始重装上阵收复失地;玩腻了黄金的中国大妈们,找到了新的金钱玩具;不少90后青年也以“第五代股民”的新身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少年蓬勃向上的活力……

牛市是来了,但经济形势似乎并不好。看下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GDP、CPI、PPI无一例外的同比下行。实体经济日益下滑,楼市也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相信不少股民入市第一课都曾提到过“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现实情况似乎并非如此。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熊市却一直持续了七年,而近期经济下行的形势反而迎来的万众期待的大牛市,其中原因值得深究。不少人将这轮牛市简单地归为政府推动的“政策市”。当然本轮上涨的背后少不了政府层面的推动,但单纯的政策并不足以形成如此大的上升推力,背后自然有其经济基础。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笑话说:经济上行,股市惨跌;经济下行,股市暴涨。这是为什么?答: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出去打工,不好的时候才会聚在村口赌博。看上去是个笑话,仔细想想也能解释一些问题。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而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推行的强刺激计划,四万亿的基础设施投入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受益颇多,但也造成了过度繁荣的假象,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各行业的投资回报率都有些虚高。在这种情况下,股市的吸引力当然不高,没有大量的资金注入,股市上涨当然是空谈。而近期,随着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股市又重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宠爱,也就有了上涨的基础。

除了实业投资,其它金融投资的情况也不太乐观。国际大宗商品、油价长期低位徘徊;央行、银监会对影子银行的打压,信托井喷式发展终结,加之各种案件爆发更多,的投资者对信托望而止步;互联网金融吸引力降低,余额宝类货基风光不再,P2P跑路出事不断;尽管出台了新的刺激房地产政策,也很难出现房价暴涨局面;黄金、白银保值神话破灭;比特币只是个玩具……转了一圈,突然发现股市又成了最靠谱的投资方式,人们开始跃跃欲试。2014年11月,央行的降准降息政策彻底点燃了市场,牛市正式汹涌而来。

抛出股票种种复杂的金融属性,将它看成普通的商品,就更容易理解了。市场调节的手段就是供需,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会上升,供大于求,自然就会下降。股市也是如此,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场,供应增多了,自然把股票就推起来了;相反,如果发行的股票数量多过入场的资金,或者出场的资金比入场的资金多,股票价格当然要下跌了。

上一轮牛市就可验证这个观点。2005年股票价格持续走低,很大的原因就是入场资金少;为什么2007年股票价格那么高,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汹涌澎湃的资金涌入,人们的投机热情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各路资金从各种渠道浩浩荡荡、不知疲倦地开进了A股市场。而当卖茶叶蛋的都开始炒股票的时候,需求也就达到峰值了,继续增加供给就必须受到市场的惩罚了。

那难道股市和经济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不是,从历史经验看,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对股市的影响更大,也就说股市见底往往并不是出现在经济见底之后,而是出现在经济见底之前,市场的活跃也会在实体经济走强之前出现。以我国为例,若普遍认为8%以上的增速才正常,那么增速掉到7%对股市自然就是利空。而如果投资者接受了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衰减和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当增速跌到7%之后,对于未来宏观面悲观的预期反而开始改善,投资者会认为:经济有下行甚至通缩的危险,也表明货币政策有继续放松的空间,财政政策有继续加码对冲经济下滑的要求,新兴产业将加速淘汰落后产业……总之,当坏的预期已经提前导入股市且股市已经下行多年之后,改革和结构调整带来的希望会成为股市上涨的动力。

总之,本轮牛市有它存在并持续的客观理由,大众入市分分牛市的红利当然是件好事,但过分狂热的环境很容易鼓起易碎的市场泡沫。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有待考证,但另一句话肯定是没错的――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第11篇

1.未能认真落实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产生的操作风险。为吸引贷款客户,抢占市场份额,部分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未能履行授信管理制度以及信贷业务流程要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一是贷前尽职调查不到位。贷款调查未全面掌握和核实借款人的资信状况、项目潜在风险和担保物价值,出现为不具备贷款条件的项目申报授信、项目申报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不一致、个别项目甚至出现授信申报材料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二是贷中审查不到位。部分贷款条件未能有效落实便发放贷款,部分项目在贷款发放后未跟踪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导致贷款被挪用。三是贷后检查不到位。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对信贷客户的经营状况变化缺乏及时监测关注,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客户风险化解和控制措施不及时。四是固定资产贷款未严格按国家对项目资本金的要求执行。

2.企业提供虚假资料骗贷产生骗贷风险。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急需融资,个别不法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合同,伪造真实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贷款。目前,比较突出的是采取先开票后退货等方式,恶意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利用承兑汇票套现、套利。部分商业银行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未严格审核合同发票、合同等交易资料,甚至出现信贷人员内外勾结情况。

3.部分准信贷创新产品存在管理风险。由于信贷结构调整,部分行业在银行贷款额度受限,当前出现了部分金融机构利用产品创新,避开信贷规模限制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信托理财产品风险,主要表现在某些短期信托理财产品到期必须要用信贷资金置换,可能置换时受信贷规模控制,导致到期无法置换的风险。如果出现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违约情况,投资者本金将面临损失。此外一些地方或企业为绕过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障碍,以信托的渠道通过银行筹集资金充当项目资本金,也使杠杆率接近或达到100%,增加信贷资金风险。

4.某些重点领域信贷存在潜在信用风险。近年急剧增长的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支持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贷款资金管理监督难度大,担保措施不足。许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出让收益做资本金或者担保手段、部分甚至是纯信用贷款。一旦财政收入下降,土地收益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将引发风险。部分企业高负债经营导致信用风险。如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所导致信用风险。当前我国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自有资金较少,开发资金来源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发贷款门槛提高以及升息周期的到来,企业资金链条日趋紧张,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会导致贷款不良。

5.当前市场风险加剧造成的信贷资金风险。一是受国外金融危机冲击,部分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出现大量企业出口受阻、倒闭现象,已经造成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二是房地产跌价引发市场风险。近年来部分地区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较快,容易导致市场价格过分偏离其真实价值。一旦金融危机加剧或经济增长趋势变坏引起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抵押物价格将大幅缩水,导致贷款抵押不足。三是当前个别地方“假按揭”问题有增多的趋势。部分城市某些房地产企业由于近期房地产交易低迷,资金紧张,甚至出现了以“假按揭”的方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现象。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机构应对信贷风险的宜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当前风险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1.坚持合规经营、规范操作。要严格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不踩政策红线。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申报流程进行授信业务的申报审批,确保授信业务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的工作质量;加强贷后管理队伍建设,配置富有信贷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当贷后管理岗位,要确保做到先落实贷款审批条件再发放贷款,项目贷款资本金合法合规,抵押担保足额有效,信贷资金使用有跟踪监测。

2.加强信贷人员操作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信贷人员对重点产品的操作规范。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要加强票据真实性和票据贸易背景的审查,严格增值税发票、合同等内容的审核,加强对票据的查询查复和鉴别。

3.对于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贷款的审批和发放,要采取审慎原则,信托贷款对象主要针对优质公司客户或者优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信托贷款审批标准、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政策;进行尽职调查,严格落实贷款担保,密切监控贷款及投资情况。

4.将信贷资源集中配置到符合银行信贷政策导向、管理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好的行业和客户。提高房地产开发商准入门槛,对开发商资质、诚信度、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进行严格审查,实行项目有效抵押和资金的监管。对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设立合法有效的抵押和质押担保,将完成行政审批和落实资本金作为合同签订的必要条件。加强资金核算与资金支付管理,资金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直接支付到施工单位和供应商。

5.高度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关注作为银行抵押品的房价和土地价格的走向,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针对面临的各类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贷款化解风险。

第12篇

    (一)主要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债务困境、失业困境、经济增长乏力困境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力递减困境等挑战

    从债务形势看,欧债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目前已经出现了由希腊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业蔓延,从西欧地区向东中欧地区蔓延的趋势。由于欧元区内利益博弈激烈,部分国家经济增长疲弱,借债成本增加,欧债危机形势可能还会继续恶化。2012年一季度,欧元区部分国家陆续到期的国债总额近1万亿欧元,资金缺口在7000亿欧元左右,到时很可能出现部分国家违约的风险。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00%,奥巴马推动的减赤计划进展也不顺利。考虑到州和地方政府情况,美国债务形势更加严峻,处于危机边缘。日本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00%,中央财政支出每年用于国债利息支付的比重约为23.3%,每年中央政府收入的一半左右又要靠债务融资。尽管日本债务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但债务的恶性循环与日本国内政局动荡叠加,很可能使得日本债务形势恶化。2012年若出现欧债危机的“重灾国”无序违约的情况,很可能会导致主要发达国家集中进行债务重组,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冲击。从就业形势看,失业率高企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头号难题,预计主要发达国家严峻的失业形势将延续至2012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在9%以上,而且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出现了四五十岁白领大量失业的问题。欧元区2011年11月份的失业率上升至10.3%,创1998年6月以来的新高。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失业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高达22.8%、18.3%和12.9%;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失业率分别为9.8%、8.5%和8.3%,都创下了2011年以来新高;德国和荷兰失业率分别为5.5%和4.8%,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经济增长形势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均比较疲弱。美国经济复苏放缓,2011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0.4%、1.3%和2.0%(均为环比折年率),低于2010年3%的水平。但总体上看,2012年美国经济形势有可能维持低速复苏的态势。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累加,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受欧债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二季度经济增长由一季度的0.8%大幅下滑至0.2%(环比),曾经表现强势的德、法两国经济几近停滞,三季度欧元区经济仅同比增长0.2%。目前,反映欧元区经济信心的经济敏感指数、商业景气指数和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且已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日本经济在地震灾后重建带动下实现了缓慢复苏。但从中长期看,日本经济仍面临债务负担沉重、劳动力缺乏、内需不足、产业空心化等很多深层次问题,导致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在世界经济中难以发挥重大作用。从政策空间看,受制于主权债务高企,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受到严重制约。前期保持低利率政策,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也很有限。美联储在金融市场上“卖短买长”,实施“扭转操作”,但能否启动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前景仍不明朗。同时,工资和福利水平上升,加剧了美国的核心通胀压力,美联储有可能被迫提前结束低利率政策。欧洲央行连续小幅降息,将欧元区内利率降至1%,近期又启动了期限长达3年的长期再融资计划,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对解决欧债危机和促进欧元区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仍然不够。加之欧元区内通胀抬头,将对欧洲央行的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二)新兴经济体整体上经济增长较快,但还难以承担起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经济增长预期下降

    尽管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经济体已经率先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实现了全面复苏,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也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经济体国内的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金砖五国中,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均高达9%以上,巴西和中国的通胀率也分别达到了7%和6%以上的水平。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弱,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新兴经济体,使其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摩根斯坦利预计拉美各经济体2011年经济增速将由4.6%下降至4.4%。巴西政府下调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7%,而此前为4%。高盛下调巴西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自4.5%至3.8%。俄罗斯经济一季度增长2%,是2010年同期的一半。二季度增长3.4%,低于此前公布的3.7%,三季度提速至增长4.8%,但总体上看增长速度仍然缓慢,摩根大通将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3.7%。印度政府将2011—2012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8.2%,之前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为9%。近期随着经济的减速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明显贬值。2011年4月底以来,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土耳其货币对美元汇率均贬值10%以上,有的贬值幅度达到20%;在4—10月份的半年时间内,这些国家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出现了幅度在6%以上的贬值,上述国家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多数发生在7月份以后的3个月内。货币贬值反过来加快了资本流出的步伐,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有的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部门,工业生产减速甚至出现下降。新兴经济大国巴西、土耳其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上述情况,这些现象的同时发生,在历史上往往是新兴经济体发生金融危机的征兆,值得警惕。

    二、中国的对策

    全球经济形势严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取向,将对我国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带来挑战。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将抑制我国外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将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使我国可能再次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输入型通胀压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压力和“热钱”流入压力,加大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持“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一)在稳外需的同时把扩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加强,外部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从今后一个时期看,世界经济可能处在一个缓慢复苏、低速增长的结构转型时期,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速放慢。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要实施稳定外需的政策,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挖掘新的外部需求。近年来,在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各国通过建设自贸区或更紧密的经济战略合作安排,来赢得更大利益。我国应该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适时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谈判,寻求与更广泛的经济伙伴建立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环顾全球,大国经济一般都以内需为主,国内需求也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首要选择。继续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拓展内需增长的新空间;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

    (二)继续把稳定物价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

    综合考虑导致本轮物价上涨的各种因素,2012年初物价涨幅有望从高位呈小幅回落之势。物价涨幅虽然下降,但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看,拐点之说可能过于乐观。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一旦上来,治理起来就很困难,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把通胀降下来。因此,应该把稳定物价作为需要长期应对的重大问题,调整调控的思路和理念,改变价格管理的方式,制定更长周期的政策措施。要有总需求管理的办法,不能只考虑一个环节,简单地把CPI与货币政策挂钩,为通胀一个目标而采取收缩政策,使经济增长整体形势受到影响。未来可以重点考虑通过改善生产供应机制的办法,增加短缺产品的供给。采取多种手段平抑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通过设立价格调节基金来建立农副产品价格稳定机制与供应保障机制,必要时可动用它来应急,建立价格经常大幅波动的重要农产品(如粮食、猪肉)储备制度。建立存款利率与通货膨胀挂钩的机制,解决我国负利率问题及带来的潜在风险。对大学生、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群,应尽快建立起应对物价上涨的动态补贴机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海外投资,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和资源海外供应基地。

    (三)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政策效果来说,财政政策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保证有效供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未来既要加大财政政策在直接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其杠杆撬动作用。考虑研究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体制和机制;调整政府债务结构,保持适度的政府债务规模。在基本维持2011年债务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削减中央债务,适度扩大地方债务规模,加快建立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指标体系;坚持结构性减税。研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增值税扩围为切入点,加大税制结构改革力度,降低流转税收入比重,支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优惠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培训补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适当提高养老、医疗、城乡低保等保障水平;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加大农业投入、降低税率、提高农补、核定扣税等财税政策,夯实农业基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面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