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时间:2023-08-28 16:5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第1篇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负债收益分配不同,战略有着不同的选择。企业财务战略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2.稳健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3.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二、财务战略的基本性质

财务战略的基本性质体现在:

(一)支持性。从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的关系看,财务战略不仅表现为它从属于公司战略,更是公司战略的执行系统,全面支持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体表现在它从财务角度以价值形态对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提出财务目标,如:稳定增长的收入、较大的毛利率、强劲的信用等级、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在行业处于调整期的收益稳定程度等,以此来保证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互逆性。财务战略对公司经营战略的支持作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支持力度与作用方式。从战略角度看,公司所有者总是期望公司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保持经营增长的收益提高,因此财务战略将随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的变动而进行互逆性调整。

(三)动态性。财务战略必须保持动态的调整过程。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外部环境紧密关联,即财务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当环境出现较小变动时,一切行动必须按战略行事,体现战略对行动的指导性;当环境出现较大变动并影响全局时,经营战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从而财务战略也随之调整。

三、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应是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收益分配战略。

(一)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战略与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筹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筹资总任务,是筹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既涵盖了筹资数量的要求,更关注筹资质量,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筹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与筹资风险,不断增强筹资竞争力。筹资原则是企业筹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此外,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筹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

(二)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它把资金投放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要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战略。一是投资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发展性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战略的直接目标;公益性目标,这一目标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的,但投资成功,亦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二是投资原则,主要有:集中性原则,即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这是资金投放的首要原则;准确性原则,即投资要适时适量;权变性原则,即投资要灵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协同性原则,即按合理的比例将资金配置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上,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在投资战略中还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作出恰当的安排。

(三)收益分配战略。

本来企业的收益应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战略也就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股利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

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公司应根据股利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政策来确定其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

四、财务战略成功实施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从风险的观点看,财务战略所蕴含的财务风险应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经营风险相适应。因此,企业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在经济复苏阶段宜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积极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在经济繁荣阶段宜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和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繁荣初期继续扩充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停产不利于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在经济萧条阶段,特别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建立投资标准,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跟踪时局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阶段做出恰当的反应。要关注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扩张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重点、经营风险都不同,应该有不同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适应。企业应当分析所处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财务战略。在初创阶段,企业经营领域的不确定性较强,大量的资金需求应尽量通过权益资金满足,股利政策一般采用非现金股利政策。在扩张期,虽然现金需求量也大,但它是以较低幅度增长的,有规则的风险仍然很高,股利政策一般可以考虑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因此,在初创期和扩张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稳定期现金需求量有所减少,一些企业可能有现金结余,有规则的财务风险降低,股利政策一般是现金股利政策。一般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衰退期现金需求量持续减少,最后经受亏损,有规则的风险降低,股利政策一般采用高现金股利政策,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三)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障财务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机制,则无法保证财务战略的实施。如内部约束机制应包括领导者对财务战略实施的监督,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监督以及领导者、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的确定等。此外公司还可利用各种管理手段激励员工,把奖励与对财务战略的推进程度联系起来,逐步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他们乐于提出有利于战略发展的建议方案。

(四)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客观上要求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根本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财务战略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

五、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财务战略的制定程序。

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除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外,还要着重考虑企业整体战略要求。

从上述程序可以看出,制定财务战略首先要对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即要收集各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预测环境的未来状况及其对资金流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影响的性质、程度、时间等;其次,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编制、设计具体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对各战略方案的评价,选出满意的方案。

(二)财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财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也就是努力遵照前面所述的各战略原则,以此为指导思想,评价各分期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与实施前,除了考虑财务战略要求,还得关注组织情况,即建立健全有效的战略实施的组织体系,动员全体职工参加,这是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同时明确不同战略阶段的控制标准,将一些战略原则予以具体化。比如,定量控制标准辅以定性控制标准;长期控制标准辅以短期控制标准;专业性控制标准与群众控制标准相结合等等。

在进行具体的战略控制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原则。对财务战略中重大问题优先安排,重点解决;2.自控原则。战略实施的控制要以责任单位与人员自我控制为主,这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3.灵活性原则。尽量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迅速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4.适时适度原则。要善于分析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施过程中努力确保各项工作同步进行,进度差别不大,从而利于内部协调。

此外,财务战略实施完毕后,应对其实施进行评价,这是回头分析企业的预测、决策能力的很好途径,同时也为以后发展积累管理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步财务战略管理奠定基础。

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陆正飞.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J].会计研究,2000,(9)

[2]卢斯班德.公司财务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

第2篇

[摘要]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具有传统的全面预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建立在企业战略的目标基础之上,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和依据,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上的分解和具体化,从而可以充分地发挥企业战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引导和控制,并依此有效地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就是要实现战略与预算的对接,使全面预算成为支持企业战略的工具。

[关键词]战略导向全面预算;企业战略;编制;执行;考核

战略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所在,在整个现代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管理系统都应服从、支持企业战略的需要。全面预算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之一,应该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发挥对企业战略的实施和保障作用。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旨在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创造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本质上说,它是从整个企业的战略的高度来合理规划、科学配置企业的有限资源,使之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并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和执行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战略导向全面预算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企业的战略工具。

一、传统的缺陷与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优势

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企业按照职能划分为各个责任中心或部门,企业高层在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考虑到预算期内各种因素的变化,相应地增加或减少有关资源项目的预算额,以确定未来一定期间的预算。这是一种粗放和低效的预算编制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流于形式;更重要的是与企业的战略相脱节,从而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地说:(1)不支持企业战略。在传统的预算模式下,由于缺乏总体战略目标的统领和指导,各部门经理和员工不了解企业的战略,不明确自身的工作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只为完成预算指标而工作,使预算不能发挥有效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致使企业制定的战略无法得到贯彻和执行,往往流于形式。这种没有战略导向的预算,易导致预算只重视短期活动而忽视长期目标,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2)不支持企业的价值创造。传统的全面预算关注的是企业耗费了多少资源,而不是创造价值的作业,导致企业忽视进而可能丧失创造价值的能力。(3)不利于挖掘潜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往往掩盖了过去年度的低效和浪费。由于在编制预算时,不关注企业的流程和作业,无法发现各工作流程和作业中的瓶颈,无法识别和消除非增值作业,从而不利于企业价值链和作业的优化。(4)缺乏可靠依据。传统的全面预算编制的依据是长期销售预测或目标利润。其逻辑前提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对平稳,市场竞争不很激烈,企业单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当今企业高度重视竞争优势和战略管理的形势下,这种逻辑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因而企业的销售预测与利润目标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而以这种不确定性的预测为依据编制的预算也就难免具有片面性,在预算执行中可能引发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培养和增强。(5)执行控制力较弱。传统的全面预算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弊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有企业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参与,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控制和跟踪调查时,参与者则明显减少。一方面,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有效的控制机制,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缺乏对预算差异进行科学深入的定量分析,难以确定差异产生的真正原因。同时,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给相关的管理者和责任人。预算控制侧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6)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价指标过于单一,仅以预算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以预算差异为主要的考核方法,而忽视了对非财务性和非数量性工作的考核。事实上,这些非财务性指标往往反映了企业整体长期发展及其战略目标的指向和实现程度。

比较而言,由于战略导向全面预算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的目标基础之上,以企业的战略为导向和依据,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上的分解和具体化,从而可以充分地发挥企业战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并依此有效地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具有传统的全面预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而言,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具有以下特点:(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企业战略为导向,而战略的执行则通过预算提供保证。一方面,要通过预算来保证战略的实施所必需的资源得以落实,并通过预算对战略的执行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又必须以企业战略为依据和导向,从而发挥预算对战略的支持和保障作用。(2)引入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来描述和具体化战略目标。战略往往是概括和抽象的,需要具体化和具有可描述性作以支撑,使之易于理解和执行。战略地图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可以描述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战略地图是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发展而来的。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战略指标之间存在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战略地图就是表示这些因果关系的通用方法。它描述了战略的逻辑性,清楚地显示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内部流程目标。运用战略地图,企业可以化战略为预算目标,再运用平衡计分卡,化预算目标为预算,从而实现了战略与预算的对接。(3)以作业为基础。作业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活动,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作业是成本的动因,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企业根据战略要求合理地确定作业之间的关系,对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预算作为管理工具,以作业为基础,按照作业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的消耗,可以使成本预算更好地发挥作用。战略导向全面预算以战略为起点,以作业为中心,通过作业分析,优化作业链,达到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目的。(4)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科学、合理,激励机制有效。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业绩评价体系实际上是一个细化的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的测评指标来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竞争需要,将企业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起来,突破了传统的以财务为核心的计量评价体系,很好地平衡了财务绩效指标与非财务绩效指标、企业内外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企业各流程的业绩得到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由此建立的与预算评价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各责任中心的负责人和员工愿意并努力去完成预算目标。(5)动态性的管理体系。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在考评预算执行的同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和业绩考核指标,对预算执行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从而使预算能够准确而及时地反映企业的战略方针。二、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实施

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就是要实现战略与预算的对接,使全面预算成为支持企业战略的工具。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编制。(1)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发展的愿景,制定一定时期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然后运用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预算相连接,即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绘制企业的战略地图。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具体化,使战略的各构成要素形成因果关系,并与战略目标相连接,使抽象的战略目标具体化为预算目标,平衡计分卡再将这些预算目标转化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及指标值,从而使战略目标变得可理解和可执行。(2)从战略地图中确定关键因素、关键流程和作业。通过战略地图对战略的描述,发现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的驱动战略,以及实现战略的路径。企业应专注于这些重要的内部流程及形成各关键流程的作业。(3)将预算目标落实到各个流程与作业中心。(4)进行价值链和作业分析。确定各作业的可控性和协调性,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分析增值作业的效率性,消除非增值成本,优化作业链。(5)按改进后的流程和作业,并依据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预测未来的作业量和资源消耗量。各个作业中心编制预算草案上报,企业高层再按照战略目标确定作业优先顺序,调整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差异,最终形成以战略为导向,以作业为基础的预算。(6)企业战略往往随着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因此,企业应系统、周期性地调整预算,以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营环境,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为此,企业应采取动态的预算编制模式——滚动预算。为了避免工作量的大幅增加,比较可行办法的是按季度滚动编制预算。

2.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执行与控制。(1)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控制,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设定预算指标、业绩计量标准及业绩评价考核标准。事前控制以企业战略为基本依据,制定、分解和下达预算指标。它建立在业务流程和作业这两个层面上。事中控制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包括财务监控和业务审批。财务监控主要是监督和控制财务预算指标的完成程度,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业务审批是在规定的内部授权职责范围内审批预算项目。事后控制的重要方式是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和纠正措施。各预算责任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对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追踪,形成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纠正措施的建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要定期编制上报,对重大差异和问题要及时报告。(2)预算的调整。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要保证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与可控制性,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但对预算的调整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审批制度和程序。预算调整只能在遇到诸如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和企业内部调整等不可估计的重大变化,使预算的编制基础和假设受到了根本的动摇时才能进行。预算的调整必须经过申请、审查和批准等主要环节。

3.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考核与评价。预算考评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预算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计划期结束时,企业应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进行比较,对预算执行情况做出分析评价,编制出业绩考核报告,并对员工进行奖惩。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有不同的考核侧重点。对高层决策人员主要考核战略性预算目标的实现情况;对中层的管理人员主要考核处理不可控事件的效率及正确性、合理性;对基层管理者和员工主要考核执行预算的准确性。客观公正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员工的贡献联系了起来,保证企业更好地进行预算管理,实现战略目标。

第3篇

「摘要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加剧,财务管理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断提高。文章介绍了动态环境下的柔性战略观,进而提出基于柔性思想的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整合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第4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 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 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 & 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

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

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

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 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

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

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

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

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

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

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

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4.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在强调企业环境重要性的同时,认为企业应密切注意环境变化,保持对环境信号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及时寻找财务机会或危机预警。任何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参与竞争的企业提供机会或威胁,而且这些变化往往更多地来自于企业本身。因此,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强调企业依据所处的环境,结合企业的财务柔性系统,对企业财务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与变化环境的互动来扩展企业的财务战略及其实施的运用与空间,实现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

第5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 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 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 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第6篇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为谋求企业资源均衡及有效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谋划。财务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动态性、长远性的特点。

1.全局性。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依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所作的描述,是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对企业的各项具体财务活动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指导作用。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的子系统,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

2.动态性。财务战略管理是以理财环境和企业战略为逻辑起点,理财环境和企业战略的动态性特征也决定了财务战略管理的动态性。正确把握财务战略管理的动态性特征非常关键,很多时候导致企业破产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思想僵化,缺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战略及战略管理的灵活性。

3.长远性。财务战略管理以战略管理为指导,要求财务决策者树立战略意识,以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为理财目标,因而制定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眼前问题,而是为了谋求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往往需要牺牲部分眼前利益,它是企业一切财务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围绕其实施和开 展。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属于企业集团的职能战略,涉及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所有领域,贯穿集团经营活动的始终,直接影响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与最终实现。作为总体战略的支持性战略,财务战略主要是对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财务支持,为集团决策作出系统分析,为总体战略调整提供信息支持与资金保障。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战略管理体系,既服从于总体战略目标,又相对独立于其他职能战略管理体系,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战略体系过程中,财务战略目标既要立足于现实,避免空中楼阁式的目标,又要避免过于保守的目标,失去战略目标长期规划的意义。

二、重视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日益成熟,现代企业将不再只是一个单一结构的经济组织,而是多个经济单位的联合体。为此,企业战略管理必须遵循某种竞争优势的宗旨,围绕战略管理的核心,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关系,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重视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搞好企业内部控制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预算是财务控制中实现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预算管理的制定要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前提,以总体战略规划和政策导向为依托,根据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营管理目标,通过计划、统计等手段,系统地反映企业未达到经营目标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将企业的经营目标的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单位,直至个人的责任目标,使各相关单位及子公司自我控制、评价、调整有序进行,使预算在实施过程中责任、目标相互配合和协调,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凝聚力,有效利用经济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和资产流失。

四、加强财务战略管理实施与监管

要加强财务战略的实施与监控,做到有序地推进,就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是目标与方向,政策是推进战略实施的行为规范与判断取向标准,预算控制则是将战略目标与政策规范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使之实现的保障与基础。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横到边,纵到底”所特有的全面性与广泛性,它能使财务预算与生产预算、销售预算等其他职能预算紧密结合,从而就有利于解决财务战略与研发、生产、营销、人事等职能部门战略目标的向左、本位主义严重、相互扯皮、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使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出企业战略管理整合性的优势。

五、企业集团应认真作好财务评价分析

第7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差异;会计信息;价值

企业战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性规划过程,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企业战略虽然有多种,但基本属性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的谋略,都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战略差异主要由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外部环境、内部因素等影响因素造成。会计信息相关性主要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涵盖投资者财务报告的分析,其价值性取决于其信息是否与使用者决策相关,根据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可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最基本特点。

一、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能够通过其盈利能力、负债能力、营运能力、资金周转能力等质量进行量化,这些财务指标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所以,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由投资者和决策者来实施和完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销售量,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所以,企业的各利投资者和决策者在做出相应决策之前,都必须要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使得投资者和决策者能够有效了解企业的经济和财务状况,因此才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二)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制定及实施的有效性。企业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生产、销售、经验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根据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行改进,以此有效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有效预测企业的资金状况

资金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对资金使用状况的预测能够为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提供重要的依据。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会计信息价值的了解、分析等,清晰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动方向、偿债能力、现金支付能力等基本状况。在掌握企业真实资金状况的前提下,企业的各管理层能够对企业未来的资金状况进行有效的预测,进而充分有效地、合理地支配资金,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企业战略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分析

(一)企业战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企业战略是企业取得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各项原因,如果企业战略存在极端化,则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风险,进而会使得企业的净利润产生较大的波动,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出现下降,这时,企业的会计信息就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会减弱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因此企业的投资者就必须要根据其资产负债表中相关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重新预测。另一方面,企业战略极端化还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信息风险,企业战略如果偏离行业的发展常态,就会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战略差异形成较大的区别,进而会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投资者难以分辨这种战略的有效性,进而难以实施有效的战略。所以说,极端化的企业战略会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不断加大,进而不断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会计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有价值的、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够使得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的发展状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企业的领导者也会根据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能够以企业的发展实际为基础,不断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召开股东大会的形式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各项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完善企业的发展战略,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反地,无效的和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的投资者产生较大的误导,使其各项决策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企业制定和实施各项有效的战略。

作者:陈国金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财务 战略 管理 企业

财务战略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战略目标,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价值分析为基础、制定有效可行的财务管理战略,使企业资金得以有效流转,以保持企业长期性,稳定可持续盈利发展。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全部财务经济活动的战略和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战略。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如果企业企业整体的运营发生了危机,那么财务管理危机就会逐步扩散到整个企业, 因此,企业高层决策者应使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一致,合理设置财务机构、使之高效率、高质量运转,优化企业配置的功能,发挥节省企业资源,使企业得以发展、目标顺利实施才更具可能性。企业战略与企业生命周期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客观联系,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子系统包括财务管理目标,这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类型替代和选择发生一定的渐进关系,科学、合理确立财务目标是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如今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战略思想上的主要内容,企业应当依据自身的生产能力、经营状况、行业前景,自身定做与之适合的财务战略,使之形成有效的财务战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作用,促进企业总战略目标顺利实施。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1、企业筹资战略

企业筹资战略的实施目的在于当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时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并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具体是指参照企业本身的属性,进而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如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从进行系统的规划企业的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的选择、筹资规模大小等。

2、企业投资战略

企业投资战略目的是为了企业可以良性的持续发展和保持企业产品的的竞争优势,具体是指经营企业通过数据分析以及资金重组和资金经营运用等,对经营企业的投资方向进行的确定。

3、企业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收益分配的目的是战为了保证企业及股东的长远利益略,具体是指企业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谋划股利分配政策的分配及企业收益的如何确定。

二、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伴随现代经济快速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而不在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配角,并为企业管理战略的顺利达成,提供后方资金储备,与企业总战略步调相同。财务管理战略的好与坏,将影响着企业今后的财务活动,其对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等各项具体财务工作都起着权威的作用,因此,财务战略制定根据企业长远发展要考虑全局性和长期性。与此同时,为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财务战略也要分析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负债与盈利、财务风险与企业收益之间的的矛盾问题,及时地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调整。

1、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要与产品属性相协调

一般企业的发展可以分为 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要适应所处于的发展阶段,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财务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的创业期,财务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如何筹措资金上面,因为大部分企业在初期资金不够充足,这也是当期主要的财务特点;而当企业进入成长、成熟期时资金就会相对充裕,在这一时期企业可以考虑产品多元化发展,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而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面对销售额减少、利润下滑时,其经营方向应当转向于考虑如何扭转局面和改变经营方向。

2、财务战略的选择要与经济周期适应和协调

企业紧缩的财务战略适用于经济低迷时,例如企业停止生产销售业绩差的产品,出售暂时不用的厂房,多余老化的设备等等;当经济复苏时,可以采取如增加促销活动,增加生产设备、厂房,提高产品价格等扩张型财务战略;而稳健型的财务战略则适合适用于企业繁荣后期,采取逐步扩张来实现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当经济随市场周期波动时,企业应当制定具有弹性的财务战略,积极应对,顺势而动,以降低企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降低经济周期中的负效应的影响。

3、在企业中分建阶段性财务战略

长期财务战略、中期财务规划、短期财务计划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系统。其中,长期财务战略是整个战略规划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制定的过程首先结合现状预 估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环境,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全局性和长期性思考判断,制定出可以对企业未来具有方向性和指导作用的长期规划; 短期财务计划是对中期财务规划的分解,是整个战略规划中的控制和运行系统,其常见的实施方式是制定在一年内的具体计划,用具体的财务指标描述达成的目标,最终整合成一份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而中期财务规划是长期财务战略在近期的具体实施方案,其制定实施的过程是在长期财务战略的基础上,对近期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后,制定出企业近几年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财务规划。

4、实施的财务战略要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匹配

对企业财务战略需要进行调整,才能使实现从粗放型增长转变成向集约式增长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首先,为使企业的经营向集约化方式转变,通过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加大财务制度管理创新,对企业财务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成本最低、效益最大为目标,对以往的高投入、低产出项目进行降低来实现。另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实现基础项目的超前发展。例如四川长虹,该企业将经营战略在进入成熟期以后,作了重大的调整,在原有单一型产品的模式,转变进入IT产业、电视、通讯行业等多个领域,本着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作效率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产业转型。在企业战略调整经营三年后,其盈利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净利润大幅增加到产业转型前的好几倍。这表明财务战略选择是企业生命周期的保障,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是企业战略的组成中核心部分,也是同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三、战略型财务管理的方法

1、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控制体系

企业发展趋势只有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结合,有限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企业资本的运作才能管理好,企业资本的利用效率才能提高。同时,市场经济环境是未知且多变的,只有善于利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的看待问题,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之前,加强并完善与财务部门间的监督机制,以慎重及稳健的步伐前进,才能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2、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

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首先,战略型财务管理增加了金融风险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和应时应景的保险管理等新鲜内容,对以往不同的金融市场及产品市场进行了重新梳理。其次,是在科技与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全面而完善的战略型财务管理必然产生,实际财务工作中,包括风险决策方法、定量预测分析法等各种量化方法得以运用发展,财务数据和信息的获取与统计将更为快捷、准确和全面。

3、做好应对预案,建立企业预警分析制度

企业在与同行业进行竞争时,要知己知彼,才能赢得市场的先机,因此,建立企业预警分析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企业可以采取通过预警、对比、分析,提出应对预案,占领市场先机,并根据企业竞争的对手进行了解来决定采取什么样战略;同时提早采取防范措施,对企业内部潜在的存在危机也要分析,做好各方面的应对预案,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消除各种隐患。

4、建立企业之间财务战略管理合作联盟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科技现代化、网络化,竞争形势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站到了更高的要求之上。通过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使企业相互达到双赢的效果,从中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如美国福特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的企业战略联盟、美国IBM公司与日本东芝公司的战略联盟就是最为成功的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1]秦正英.论现代企业战略财务管理的内涵. 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l)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代企业战略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在机制上和管理上作出新的调整和设计。

而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关键性问题财务管理,必然成为改革和调整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区别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它既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细致,同时也要有战略上的指导和统筹。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运用财务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确认企业的竞争地位,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现代企业制度下,进行有效的财务战略管理意义重大,它关系着企业的长期性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作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战略型财务管理的目标

1.1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传统的财务管理是把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作为自身的目标,其不足之处一是只考虑了硬资源而忽视了软资源;二是在资源配置上只追求狭隘的自身利益,只考虑企业或股东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相关利益者的需要和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三是传统财务管理目标未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社会平均资本成本,以及会计利润的弹性等因素;四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指导下,只注重财务指标的评价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未对企业的可持续成长相关因素进行关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财务主体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与员工、政府、顾客,还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所在社区,这些利益相关者及其财务要求都是战略型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美国的IBM公司把其目标提炼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三原则。这些变化都标志着战略型财务管理目标的形成。

1.2战略型财务管理的目标的内涵

1、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一种谋划活动。其核心理念是体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价值创造力。

2、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即不仅追求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更要追求人力资本所有者收入的最大化。

3、社会责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与物资资源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是知识资源具有可享性、增值性和可转移性,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更取决于社会对知识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而也就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其社会责任,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发展社区的文教和福利事业以及赞助社会的慈善事业等。

1.3战略型财务管理的目标

笔者认为,为了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及激励作用,并从财务管理目标应具有的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方面考虑,我国企业的战略型财务管理目标应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再辅以长期现金流量现值、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企业的总体风险控制力等结合使用为佳。

1、现代企业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应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战略财务管理体系。价值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它既可以用来推动价值创造的理念,并深入到企业各个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中,又与企业资本提供者(包括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的比资本投资成本更高收益的目标相一致。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可以满足价值管理的要求,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2、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其合理性: (1)考虑了资本投入与产出效益;(2)考虑了资本成本的影响,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3)有助于企业实施科学的价值管理和业绩衡量指标;(4)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着眼于企业长远的获利能力,并以此为标准对各种财务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因此,这一目标有利于企业注重对提高未来获利能力的资金投入,避免单纯追求近期利益的短期经营行为。(5)它考虑到了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有利于兼顾企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更有助于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在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战略财务管理核心目标的前提下,再辅以长期现金流量现值、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企业的总体风险控制力等目标,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的缺陷,结合使用为佳。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体现了企业多边财务关系主体的相关利益,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又突出强调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财务目标(现金流量、资本回报、风险控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战略财务管理包括的内容

2.1筹资方面的战略。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战略管理要选择便利的渠道和方法,降低企业的资金的消耗。筹资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包括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地、系统地进行谋划,其主要目的是为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2.2投资方面的战略。资金投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充分估计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的长期投资行为所作出的整体筹划和部署, 它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长期和短期之间的资金分配,发掘最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品。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而合理运用流动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使用,避免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2.3 收益分配战略。收益分配战略是指以战略眼光确定企业净利润留存与分配的比例,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股利分配问题, 以保证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根据市场金融状况和企业财务状况确定分配政策。既要满足企业利润的再投资增强壮大企业实力,又要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

系。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还可以塑造企业信誉,吸收新股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4 并购战略。企业实施并购战略通常可以达到快速实现战略和经营目标、扩大市场份额、补充或获得资源与能力、获得协同效应等目的。在实施并购战略时,应当充分评估目标企业的情况,合理估计并购价格和收益,制定合适的并购方式与策略,以确保并购后的整合成功,协同效应能够实现,从而为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战略管理的几种重要形式

3.1 扩张型财务战略。扩张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当企业预计未来的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较大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变化,企业的获利能力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时,常采用这种战略。为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同时,大量进行外部融资,特别是负债融资,以弥补企业内部积累的不足, 并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因此,扩张型财务战略的显著特征是:高负债、低收益、低分配。

3.2 稳健型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其首要任务是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把利润留成作为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来源,而对负债持十分谨慎的态度,以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可见,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一般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

3.3 紧缩型财务战略。紧缩型财务战略是以预防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为目标的一种财务战略。采用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其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增加现金流入,减少现金流出,压缩一切费用开支,设法加速资金周转,努力回收货款,积极用好手头现有的资金。因此,紧缩型财务战略的主要特征是: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意义

4.1 战略财务管理更具有战略眼光,它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重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它以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长期获利,获得竞争优势为目标。这是战略财务的一个重要特点。

4.2 战略财务管理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把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提供金融、资本市场动态变化情况等信息, 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的趋势,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竞争战略。

第10篇

财务战略论文范文一:浅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综观国内外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与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同时存在,优胜劣汰,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是着眼长远,为适应企业内外形势而作出的总体性规划。战略管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衰与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态势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

入世将使中国经济真正地融入全球化或国际化的潮流。当我国尚未完全规范的市场突然向全球敞开时,那些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企业,肯定会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企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无疑将比以往更加艰难。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中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战略管理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和WTO的临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参与者的我国企业,是我国实现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的决定因素,笔者认为,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笔者曾从事数百家企业的审查、评价,认为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今天,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与质量的竞争,而是智慧与经营管理的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是,胜出者将比别人占取更多的市场分额,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对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次真正的生与死的挑战。面

对着生与死的竞争与挑战,我国的企业需要采取的根本性对策是什么?就是企业的战略管理。

1.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七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作出的一种客观的开阔和描述。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却败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战略具有从属性、系统性、指导性、复杂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负债,收益,分配不同,战略有着不同的选择。企业财务战略具有以下三种类型:1.扩张性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2.建文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的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的一种财务战略。3.防御收缩型材略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物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2.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财务战略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总体财略思想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防范 未来风险的意识。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考虑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2.1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以现代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

我国经济周期直观特征表现在:周期长度不规律,发生频率高,波动幅度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呈收敛趋势,周期长度在拉长,在高涨阶段总需求迅速膨胀,在繁荣 阶段过度繁荣,在衰退阶段进行紧缩性经济调整,严格控制总需求。

从财物观点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物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抑制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

在经济复苏阶段应该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跟踪时局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阶段做出恰当的反应。要关注经济形式和经济政策,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2.2 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扩张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的发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适应。企业应当分析所处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财务战略。

2.3 财务战略选择必须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客观上要求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根本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财务战略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

3.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迫切性:

现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正在加快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完善,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式之下,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失败和破产,中小企业不得不强化战略管理,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求得生存和发展。现在一般的小企业经营着认为企业战略只是大公司有大量人力、财力才去制定。而自己企业因为规模小,产品单一,面临的市场范围较小,所以影响企业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少,所以不需要什么正式的战略。

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就是说,中小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时代。战略决定胜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要在国际国内众多企业的夹缝中实现生存与发展,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领先制度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中小企业自身无论是资金、技术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企业的资源相对缺乏,使中小企业 的开发研究能力、市场销售网络均有限。作为中小企业,如果要想不断成长、壮大的话,不认清自己企业所处的位置,研究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并根据研究情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也就是企业战略,是不可能。由此可见,战略管理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战略管理,可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强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的能力,为企业增强竞争地位创造条件。

4.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4.1走专业化发展,突出核心专长,实行专一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专一化战略是围绕着某一特殊目标服务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 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同一中心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 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所以,这就要求这些中小型企业做到有所不为而后有为,专注于专业化发展,集中企业内部的优势资源,突出核心专长,借此来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

但是目前,我们的一些中小企业意识不到这一点,盲目地多元化,结果带来优势资源的分化,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快速瓦解,失去了生命力。这正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各领两三年之独特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刚刚创立的企业给自己定的口号就是做大做强,做成多元化经营的集团性质的公司。 事实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多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决不能盲目的多元化,即使那些超大型企业也应该在有限的多元化上追求专业化。

4.2走创新之路,发展创新战略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中小企业势单力薄,靠自己单枪匹马的奋战和与强大对手的硬拼是难以成功的,而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更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当在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人力、精力、财力、物力诸方面舍得投资,敢冒风险,重用人才。其次,坚持全面创新。任何技术都有一个试验、转化、成长、成熟、衰退、淘汰的过程,创新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要持续不断。技术创新必须永远面向用户,面向市场,把用户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不断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市场需求变化作为技术开发的定盘星,经营管理的指南针。

4.3走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行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在目前各行业中,怎么样与众不同的建立差异化竞争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寻求差异化,例如,一种独特的口味(比萨饼)、一系列的特色(斯沃琪表)高质量的制造(本田汽车)等等。如果差异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能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因为它在这行业中有很大的竞争力,起码在短时间内不会被其他企业赶超或打垮。

4.4走低成本战略

企业通过有效的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 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低成本战略要求企业坚决地提高工作效率,进行规模化经营,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控制管理成本与管理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 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实施低成本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满足顾客认为至关重要的产品特征和服务的前提下,实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可持续性成本优势。实行低成本战略的企业必须开发成本优势的持续性来源,能够形成防止竞争对手模仿成本优势的障碍,这种低成本优势方能持久。低成本战略的理论基石是规模效益和经验效益,它要求企业的产品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5.中小企业如何开展战略管理:

5.1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为制定企业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使企业战略管理按照经济规律来指挥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不能把战略分析当作一项临时任务,组织若干人马应付了事,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要针对性地掌握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以这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的战略管理。

5.2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

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加之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进行战略定位,确实是难了一些。但面对现实,面对比较优势又必须尽早地进行重新认识。中小企业一般不易搞多角化经营,这是由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中小企业是选择某一产业的整体,还是选择这一产业的环节,都要很好地把握,主要是利用比较优势。企业对自身的比较优势的重新认识过程,也是对自身市场定位的一个再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认识和发挥比较优势,关键是看问题要站得高,一览众山 小。比如: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时期,全球许多著名公司也曾采取过与它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旨在争夺市场,但都未能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发现或创造独特的战略定位。而佳能公司则选择施乐公司战略定位之外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渗透,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领先者。由此,使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要在国内外大企业夹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善于发现行业战略的空缺点,在不同的大企业的战略定位之外另辟路径,穿插迂回,方能由小变大,立于不败。

5.3实施战略管理要依靠科学理论和方法

战略管理是一种以思想性创新为特征的管理,所以要依靠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做为指导。目前流行的战略管理理论方法还不完善,还在发展之中。主要是基于战略管理是针对环境不断变化产生了大量不确定因素,使企业仅仅使用以可控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方法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战略管理要应用统筹学理论和系统方法结合才会更有效。

中小企业群体作为国民经济的新生力量群体,科学的运用企业管理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立于常青之地。

财务战略论文范文二:财务战略论文

【摘 要】将战略管理理论引入财务管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管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学者关于财务战略研究进行综述,揭示财务战略理论自从80年代研究以来,主要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公司的经营、筹资、投资、分配及营运资金管理等活动影响,已经针对这几方面的研究动态路径以及新的进展。本文通过对财务战略管理与单纯的战略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的对比,以体现财务战略在今后的财务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对财务战略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 战略管理 财务战略 企业周期 竞争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就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潮流和趋势,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企业主要的战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可见其设计的范围之广,并在相应的体系内都已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理论成果。而且,这些战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和政策,多为许多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但是,相对于战略管理的成熟性来看,财务战略的研究就体现了其局限和不完善性。刚开始大多数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筹资、投资、分配、并购等传统财务管理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财务战略理论的发展,财务战略逐渐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结合,并逐渐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从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角度出发,进行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1]

一、 财务战略概念

财务战略就其字面表示,可以得出是将财务管理分析与战略决策相结合下形成的新的研究分析方向。但是对于财务战略的准确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研究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

我国学者陆正飞(1999)在其《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一书中认为财务战略是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魏明海(2001)认为: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使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转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

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3]张纯(2005)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的制约下,如何运行企业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链各环节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财务控制的总体方向,它是对处于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之中财务的过去运行情况及未来将准备如何运行的一种总体表述[4]。外国学者卢斯班德(Ruth Bender)和凯斯沃德(Keith Ward)(2003)则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为适应公司总体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有效管理和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5]

而在财务战略概念的基础上,陆正飞等学者(2000)又从同的角度,将财务战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从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来看,财务战略分为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等;从财务活动涉及的范围来看,财务战略分为快速扩张型战略、稳定发展型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等。[1]

二、 国内与财务战略相关的研究

国内一开始大多数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筹资、投资、分配、并购等传统财务管理领域和对于财务战略基本定义的研究上。如陆正飞等(2000)以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位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的起点,分别研究了企业的财务战略,并同时提出了三种可供企业选择的财务战略:积极型财务战略、稳定增长型财务战略、收缩型财务战略。罗福凯(2000)论述了成本减除、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资金结构理论等通用财务战略外,还考虑资金运动引起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6]。张志刚(2001)则从企业集团的母公司这一角度研究了集团公司的理财环境及理财目标[7]。张延波(2002)研究了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战略、预算控制体系、投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等内容。[8]上述的研究方向大都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我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财务战略与其他学科进行了融合。

黄国良,潘华(2004)等站在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角度对财务战略进行研究,指出在企业核心能力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在特征,因此,企业核心能力在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核心能力处于孕育期阶段应采取集中财务战略,在成长期阶段应采取扩张财务战略,在成熟期阶段应采取稳健财务战略,在衰退期阶段应采取防御财务战略。并对各种阶段中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9][1]。同样的,蒋卫平(2011)也对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从企业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只是侧重点主要突出在研究财务战略管理与企业能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上,并是从大方向的企业能力而非核心能力入手[10]。汤永君(2010)认为在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财务战略二者之间的关系中,核心竞争力居于主导地位,对财务战略具有指导作用,而财务战略则居于从属地位,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服务于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要求。[11]

企业的核心能力与财务战略的关系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但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兴起,研究者发现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同,面临的风险内涵和强度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孙宁宁(2004)[12]在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一文中分别从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三个方面就企业生命周期4个阶段的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应对方法和战略:初创期使用权益资本筹资和集中化投资战略、成长期可在原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权益资本和一体化投资战略、成熟期采用激进的筹资战略和多元化投资战略、衰退期则选择防御型财务战略[13]。罗福凯等(2006)则从函数关系上对生命周期与财务战略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并从另外的企业特征和理财目标方面对四个时期的战略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其他方面入手也得出和孙宁宁(2004)相似的结论。[14]

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跨专业的研究,将财务战略和其它学科的理论相结合来研究公司的持续发展。徐光华等(2011)就是从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入手,运用企业共生理论,将社会责任与财务战略进行融合提出了共生筹资战略,指出企业的财务战略和社会责任战略本质上并非竞争 ( 资源 ) 关系, 而更是一个合作关系。企业通过良好的财务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使得企业拥有一定的物质资源;同时企业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来履行其社会责任,提高其共生圈的共生环境的质量,进而使得企业的财务战略有一个更好的实施环境,从而使得企业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5]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财务战略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与财务分析、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缺少对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16]即使是在财务和战略方面研究方向也是相对窄的,如和行业供应链的关系,产业资金链等方面都有文章具体涉及。因而对于财务战略的研究还有很多的空间。[17]

二、国内与财务战略相关的研究

David Allen作为财务战略管理研究的先行者,在其《财务战略管理》(1991)一书中认为,财务战略就是管理者为寻求实现其战略目标而涉及的一套战略管理系统,并强调了会计战略与财务战略的区别,但并未将战略管理的思想真正的融入到财务中。随着战略理论的迅速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逐渐与财务联系紧密[18]。John Ellis在《公司战略与财务分析》(1993)则分别从利润、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出发来讨论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19]。Keith Ward(2002)在其《公司财务战略》中将生命周期等引入了企业制定财务战略的计划中。这更使得战略管理和财务分析的联系更加紧密[20]。Casadesus等(2010)指出公司战略就是要对盈利模式进行决择,而盈利模式反映的是已经付诸实施的战略,战略的价值则是对盈利模式做出选择和灵活配置。

从上述综述可以看出,西方对于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对财务战略的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将财务战略定位于战略管理的职能层战略,从战略实施的过程来研究如何进行战略决策;就研究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分配及营运资金管理等几方面。[21]

三、 总结

财务战略是公司治理两方面结合和融通的产物,从财务战略的几种基本概念中可以得出,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它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 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22]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财务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及营运资金管理等职能层面的财务战略。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将侧重点逐渐转移到战略管理上面,以及逐渐将财务战略与其他领域的研究结合一起来研究公司治理,但相比之下,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 陆正飞. 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兼论财务战略及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J]. 会计研究, 2000, (9): 2-6

2. 陆正飞. 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2-20

3. 魏明海. 财务战略[M]. 北京: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3-10

4. 张纯.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下的预测机制研究战略、预测、绩效的互动[J]. 会计研究, 2005, (8): 77-79

5. 卢斯班德, 凯斯沃德. 公司财务战略[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5-10

6. 罗福凯. 战略财务管理[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7. 张志刚. 集团公司理财[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8. 张延波.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管理[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9. 黄国良, 潘华, 钟晓东.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财务战略研究[J]. 当代财经,

2004, (5): 116-122

10. 蒋卫平.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一个企业能力理论视角[J].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

2011, 32(174): 67-70

11. 汤永君.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23): 9-10

12. 孔宁宁.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J]. 财会通讯, 2004, (11): 40-42

13. 陈晶璞, 宋效中, 尚金丽. 核心能力视角下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3): 166-167

14. 罗福凯, 王雪梅. 企业生命周期界定及财务战略选择[J]. 财会通讯, 2006, (1):34-36

15. 徐光华, 沈戈. 企业共生财务战略及其实现路径[J]. 会计研究, 2011, (2): 52-58

16. 王满, 于悦. 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J]. 会计研究, 2008, (1): 33-38

17. 李兴尧.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4(5): 14-15

18. David, Allen. Strategic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Practice[M].London:Financial Times Business Infoemation, 1991. 15-27

19. John, Ellis, and, David, Williams. Corporate Strategy and FinancialAnalysis[M]. Britain:Pitman Pulishing, 1993. 185-201

20. Keith, Ward. Corporate Financial Strategy[M]. Butterworth:Heinemann,2002. 39-52

第11篇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能力 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制定的谋取市场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组织长远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谋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涵盖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与系统建设各个方面,通过企业文化整合战略、组织系统,保证企业战略的执行和实现、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要与企业的使命、企业战略、价值观、企业发展以及员工的需要相联系,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这几大子系统的支持,需要企业的能力系统的保证,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建立成功了。

能力系统提出的是“依靠什么去进行竞争”的问题,使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上升到更高层次。在上述模型中,企业能力系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对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跳出事务性工作纠缠,更加专心地致力于从事高附加值的管理工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促进企业能力提高,企业战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财能力相互作用与配合,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1 战略能力与竞争优势

企业的战略能力是组织不断从内外部环境学习,并做出适当的战略反应,以及运用它的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它是促进战略有效制定和实施的基础。

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与企高层业管理者一起对企业的运行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持组织的竞争能力。面对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一方面是变革的推动者,另一方面也应当是变革的保障者,即提供技术变革所需要的高素质员工和对变革进行过程管理,确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人员变革是最为复杂的变革,战略性人力管理者主要是雇员激励者角色,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帮助企业找出它所面临的与人有关的经营性问题。战略制定下来后,它将负责通过建立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确保企业能够对具备必要技能的员工进行有效激励。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制定层面积极参与,在运作层面积极推动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企业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整个企业战略的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专家开始参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战略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行政联系,而是逐步由行政管理联系经单向联系、双向联系向综合联系演绎。

在战略形成阶段人力资源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及战略规划的制定,形成与整个企业战略规划相适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更为重要的是,在运作层面大力推动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能如期全面实现。

同时,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企业不断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变革管理是战略成功执行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执行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2 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其内在整合性与外在整合性,使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运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还要不断的创新,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创新是指个体或组织识别机会、利用机会并展望机会的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首先创新源于企业内外部一系列不同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被特定的组织识别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并由此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在同等机会条件下,不同的组织识别并利用机会的能力是不同的,那些能够识别和利用机会的组织会在市场上占得先机;第三,对于不同的机会,其价值是不同的,只有抓住其中价值比较大的机会并有效利用,才能为组织带来收益。

创新能力作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在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创新,从更高的层次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3 学习能力与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多数知识似乎只具有暂时性的意义。对个人来说,其价值不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现存的知识,而且在于是否具备不断掌握最新知识的能力;对企业来说,知识的拥有量已不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绝对条件,快速的学习能力才是组织唯一持久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企业能否在学习能力方面领先,是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因素。

关于企业学习能力的内涵,学者们从创造性学习、适应环境变化、学习知识等不同的视角做出不同的解释,目前尚无学者们一致认可的说法。

创造性学习的视角将学习能力定义为“组织内领导者产生并推广有影响力的思想的能力”,这一学习能力的定义有三层含义:领导者必须能够产生有影响力的思想;领导者必须能将思想推而广之,除非学习成果能跨越若干边界共享,否则无法开展组织学习活动;只有当产生和推广的思想具有影响力时,组织才具有学习能力。

适应环境变化的视角认为“企业的学习能力可以界定为,企业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视角认为“企业学习能力是企业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组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企业的学习能力对企业获取外界知识、技术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的学习能力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及竞争优势的形成关系密切。关键是要形成鼓励学习的文化氛围,采取措施激活企业内部每个成员的学习潜能进行学习与创造,并允许员工出现差错,使员工在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知识从而不断进步。

4 理财能力与竞争优势

理财就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理财就是要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经济效益,谋取利润最大。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企业内当家,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财务管理等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能力是包含企业内部各种能力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创新能力、理财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理财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财能力与其他企业能力即相对独立又具有关联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另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所具有的价值管理和综合管理的特点,使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的投放和使用等不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投资安排、股东意愿等,因而企业的财务营运过程总是与企业其他的各种业务活动相互联系的,理财能力与其他企业能力的关系亦是如此。

理财能力由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应变能力构成。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协调、控制企业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整合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能力。财务活动能力是指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作用力。财务应变能力是指为培育、维护企业核心能力,企业财务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理财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的一个能力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决定了财务应变能力,财务应变能力反映企业的财务营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理财能力是企业能力的综合财务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在理财能力中得到体现。

5 结束语

企业能力系统作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理财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益运行的保证。战略能力是促进战略有效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学习能力与该企业的相关知识积累有关,创新能力表明企业把握机会的能力,理财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利润以至发展直接相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摆脱了事务性工作和束缚,更加专注于能够给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变革性工作上,如知识管理、战略重整、管理开发等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 [美]雷蒙德·a·诺伊等,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美]詹姆斯·w·沃克,吴雯芳译.人力资源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张玉利.管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第453页,2004年.

[4] 牛继舜.论组织学习能力的内涵[j].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5期,第32-34页.

[5] 马宁.我国工业企业能力与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18-21页.

[6] 许春.企业学习能力与研发合作契约稳定性[j].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312-316页.

[7] 罗宏,陈燕.财务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j].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第109-111页.

第12篇

    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企业不能有丝毫的怠慢,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总是有限的。成本的降低和产品的种类繁多是企业的一个竞争优势,企业一定要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或者特殊技能。要拥有核心能力或者特殊技能,必须要靠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员工。企业离开了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难以继续,被其他企业远远摔掉。当今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密切结合的,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根基。薪酬激励制度是企业促进员工积极主动的主要制度之一,与企业效益的高低和员工积极主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评价和岗位设计为基础;员工的薪酬必须要将岗位具体要求等因素结合起来,将薪酬考核与业绩挂钩;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关注生产一线或者环境差、任务重的工作岗位,政策向这些岗位有所倾斜,以充分达到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目的;好的福利制度也是薪酬激励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利于使员工队伍稳定,员工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二、企业战略规划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高层次的一个管理要求。企业战略管理指的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内长远的、全局的发展政策、任务、目标、方向,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决策的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企业战略管理是站在宏观的层次上面,通过控制、规划、预测、分析等手段,实现企业的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可以将风险分为战略制定风险、战略执行风险、战略控制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促进企业有条不紊的发展,往往要制定短期或长期的发展规划、生产运营的计划等。然而由于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企业的生产规模、所处的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略的定位不准确、所指定的战略不能分解、战略目标过大等各种风险,一旦战略制定出现偏差,对企业极有可能会造成沉痛的打击。因此,企业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战略至关重要。企业制定战略的时候要明确战略的思想和目的,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进行细致地分析,确定企业战略的宗旨,弄清战略的重点,制定好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合理地选取战略方案。其中,细致深入地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正确制定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要及时地搜集和正确地把握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例如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关于产业发展和调整政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经济发展战略,潜在的市场竞争者,供货厂家的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等,明确企业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战略管理既是一种管理,又是一种模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战略财务管理

    现代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应运而起,战略财务管理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财务信息支持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风险控制、财务核算体系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长期性、外向性、全局性的财务管理,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保障。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认为,企业获得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的可能性比较低,不太容易实现。在理论上,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是由市场完全竞争决定的。但是,事实上市场是不完善的,完全竞争的市场还不存在,在现在的市场当中充斥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市场效率存在一定的缺陷,是一个非完全、非完善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市场竞争环境当中,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发现市场的不完善性,并且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完全可以获得一个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从战略财务管理的角度上来讲,就是采取一个最恰当的投资及融资方式,当然,企业的最恰当的投资及融资方式主要由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利益相关者利益权衡来决定的,支持企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可以到达或者保持一个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就是企业利润,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且将这一个目标贯穿于企业整个的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的计划、决策、预测等工作当中。这其实是一个短期发展战略,而战略财务管理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传统的财务管理要求基本上每一笔的交易都要能够获利,而战略财务管理更加注重是企业长期获利的能力。

    四、总结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商管理也呈现出了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与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不断改革与创新工商管理学科教育,培养现代化的工商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