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并购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并购已经成为医药企业最主要的成长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医药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行业也需要面对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就我国医药企业并购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药企业;并购;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0502
医药行业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多数人看来,社会对于医药产品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也一直处于持续、高速发展的状态,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但是,不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产业结构分布的合理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产业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所以,我国医药企业要想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整合以及结构合理化,并购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以年均16%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了我国全国工业的平均增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太区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我国医药市场势必获得长足的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问题,以及其他很多原因,我国医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属于低技术、低效率、低利润的产业,“一小二多三低”的局面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我国医药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2.1我国医药企业并购历程
从我国第一家医药上市公司哈医药于1993年6月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以来,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也一直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一开始,医药领域的并购事件还只属于个别现象,数量少,方式单一,多为现金并购,主要是由一些经营较好的企业并购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这种强弱并购,提高整个医药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调整产业结构。但是,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已经颇具规模和实力,为了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他们希望通过并购获得品牌和市场优势,这就导致并购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内的资产重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民营资本也开始登上了并购舞台,开始整合医药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仍然处于一个阶段,只是不管是并购的主体,还是并购的形式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2.2我国医药企业并购特点
2.2.1并购规模较小、次数较多
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规模普遍较小。在2006年至2010年5年的时间里,中国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92起并购,其中披露具体金额并购案例有78起,并购总额仅为22.63亿美元,这相对于国外医药企业动辄百亿元的并购规模,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从并购频率来看,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次数也普遍偏多。
2.2.2以横向并购为主
所谓横向并购,就是指生产同类或者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医药企业通过横向并购一方面可以达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在获得同类或者类似产品之后,也同时获取了互补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占有率。众所周知,我国医药企业由于一直以来都存在“多、散、乱”的问题,数量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缺乏科研能力和竞争力,在这种现状下,国内企业主要是通过横向并购,达到产品的协同性,市场的互补性,从而把企业、市场做大做强,面对跨国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
2.2.3政府在并购中起推动作用
并购,属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活动,在国外,政府不会对企业的并购行为过多干预。但是目前在我国,政府在医药企业并购中还是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还不成熟,关于并购的法律政策以及实际操作还不完善;另一方面这也是由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所决定的,政府希望在他们的推动下能够改善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的局面,从而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3并购对我国医药企业的作用
2.3.1并购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并购,大量重复建设型的或者是规模小、经济效益差、出现亏损的医药企业就会被整合,并购企业也能迅速扩大其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大大提高整个医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多、散、乱”的局面得到改善,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结构,实现规模经营,扩大市场覆盖面,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控制力。
2.3.2并购提升行业利润
医药产业是技术型产业,从研发、生产到最后的销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资金。并购可以剔除一些由于缺乏资金来源或者经营管理不善而入不敷出的医药企业,并将双方优势资源集中起来,优化企业的管理制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改善企业的负债能力,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促进其业绩增长,提高整个医药行业利润。
2.3.3并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医药企业通过并购后,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领域,在优势领域做到强而专业,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规模效益,减少竞争,形成垄断效应。不再像之前一样,什么都做,但是做的既小又没有竞争力;同时并购可以使医药企业延伸产业链:纵向并购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费用,获取资源垄断的优势;混合并购能够使企业拓展新领域,降低运营风险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组合效应,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
3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3.1促进并购方式多样化
现金支付是我国医药企业并购领域最为常见的支付手段。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很有可能出现资金流动困难,使并购企业掉入债务陷阱,加大并购公司的财务风险,而且现金并购对被并购方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及股权支付。
因此,要想降低现金支付这种单一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保障医药行业并购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充分利用多种支付方式。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充分利用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源;发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有效运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使得我国医药企业能够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并购从而健康迅速地成长。
3.2加强并购后整合
并购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被并购的企业所能创造价值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看,并购后并购方对企业整合的能力。纵观中国医药并购市场,许多医药企业在完成并购后,由于整合不力使得并购方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华源、三九、东盛等企业就是在快速扩张后忽略了整合,最终造成并购失败。
所以说,并购企业应该明白并购交易的结束代表企业整合的开始。并购方在完成并购后要重新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优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整合企业文化,让并购双方都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一方面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同时也要促进企业的发展。
3.3主管部门积极发挥监管和引导作用
政府需要正确地引导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严格监管行业内的并购申请,对不同的企业要有差别审批:对于一些本身有诸多问题,或者试图利用并购进行恶性炒作的企业,应该坚决制止其发生并购;对于那些绩效高、声誉好、品牌优势明显、有广泛融资渠道的企业并购运营能力差、入不敷出的小企业的行为,要给与政策上一定的支持。同时,政府部门对于相关信息的披露,也要做到尽可能的及时、详实、准确,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其次,政府机构在大力推动并购,加快重组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企业并购进行盲目干预,要让医药企业的并购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发挥并购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未来中国医药产业如何发展,市场竞争格局如何演变,医药企业如何应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和洗牌重组,哪些医药企业可以获得未来的生存权,我们必须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进行理性思考,认真准备、积极应对。
一、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虽然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幅已经呈现明显的背离发展态势,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逐年下降,2003年9.4%,2004年8.8%,2005年8.4%,2006年7.9%。
我国医药商业的销售利润率已连续几年徘徊在5-6‰,有半数以上省份的商业企业汇总性亏损,医药流通企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
终端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2006年销售统计第一终端增幅下降,占比为44%,而第二和第三终端增长明显,占比分别为17.8%和38.2%。
医药企业GMP、GSP改造和并购重组等并没有使医药行业多、小、散、乱、差的竞争局面得到实质性改变。另外,在民族医药企业效益普遍下降的同时,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两大阵营的差距越来越大。
2006年可谓是医药行业的多事之秋,药品质量与安全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治理商业贿赂医药行业首当其冲、国家药监局地震让整个医药行业蒙羞、药品持续降价进一步殃及医药企业和消费者、继医院招标之后挂网采购和二票制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运行、针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媒体的不正当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时间医药行业成为万人所指的众矢之的。
2007年,一方面国家将重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等法令性文件,反商业贿赂、药品降价、招标、挂网、同质化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将继续影响医药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研发投入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生产成本上升、银行还贷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将继续左右医药企业的命运。
二、 西方产业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北美产业的摩根时代(1880-1920年)是西方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期间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们今天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当时的产业竞争格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厂商林立,恶性竞争,价格战硝烟四起,市场秩序混乱,全行业亏损,产业整体失效,行业内厂商生存维艰、一筹莫展。
金融资本家JP摩根奋起自救,驱动、主导美国产业大重组。JP摩根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吞并785家小型钢铁企业,成就了著名的美国钢铁公司,资产达到15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一家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控制美国钢产量的70%。
随后洛克菲勒推动40多家石油公司组建托拉斯,形成美孚石油,杜兰特推动200多家汽车企业合并成通用汽车,与福掌汽车产业秩序。这一轮产业重组浪潮几乎波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金属原料、石油、金属加工等行业尤烈。产业过度竞争的格局被彻底改变,规模经济性得以实现。美国现代大工业崛起,彻底拉开了跟欧洲工业的竞争力落差。
美国医药产业同样经历了这一产业重组过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医药企业数量曾经达到3000余家,在随后的20-30年里有近半数医药企业退出了市场,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市场竞争和并购重组,美国医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今天的美国医药企业数量只有几百家,他们或是竞争力极强的跨国医药企业集团,或是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
纵观西方产业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北美产业史的摩根时代,以史为鉴,我们可以预测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低成本竞争常态化、长期化:首先由于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产能严重过剩、仿制药激增等问题,导致低成本竞争成为医药企业生存的主要手段,其次,在药品营销价值链中,医院占据主导地位,医药工商企业的谈判能力较弱,利润空间狭窄。第三,能源和原材料涨价、药品降价和营销费用的不断上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截止2004年12月11日,中国医药市场已全面对外开发,目前外资企业占据医院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在OTC市场亦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内制药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已是医药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3、并购重组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逻辑,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甘心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被淘汰出局,最终只有借助资本的力量才能改变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医药产业的重组与升级。
4、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品牌化是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45%,排名前10位的药品占全球药品销售总额的10%,研究表明,在世界著名制药企业中,大品牌产品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与其价值增长倍数呈明显的正相关。规模化是企业实现成本领先和规模效益的重要前提,国家统计局曾在2003年针对国内中药企业做过一项调查,中药企业销售规模与其平均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企业规模达到5-10亿时效益最佳,低于或高于这个规模区间的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专业化是充分利用资源、建立品牌和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专业化发展方向可以进一步分为治疗领域专业化、产品类别专业化、营销手段专业化等。
三、未来哪些医药企业可以获得生存权
21世纪是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的时代,医药行业是伴随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持续成长的朝阳行业,中国医药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将会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市场竞争、并购重组的结果必将使一些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淘汰出局,也必将使一些优秀的制药企业脱颖而出,那么哪些制药企业可以赢得下一轮市场竞争,获得未来的生存权呢?笔者认为以下六类企业值得关注。
1、稳健成长的合资医药企业:合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发展多年已经建立起强大的营销网络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是长期市场培育的结果,更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基础。另外,合资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新产品的持续开发与上市成为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运营领先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合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国有大型制药企业具有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它们并不缺乏产品、技术、人才和资金,缺乏的只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体制决定观念,观念影响机制,机制制约发展,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困扰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必将得到解决,企业内部多年积淀的资源和蕴藏的潜能将会释放出来,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3、专业化发展的中小型医药企业:通过聚焦某个细分市场或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以产品、技术和品牌建立并持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是我国中小医药企业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和各地市场发展不均衡,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医药企业将与大型制药企业形成舢舨与航母和谐相处的共赢局面。
4、具有国际化能力的特色医药企业:许多国内制药企业跳出国内同质化市场竞争,放眼国际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浙江的海正药业和华海制药等化学原料药企业,它们的有些产品已成为国际医药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应当看到目前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了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5、具有卓越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的民营医药企业:民营医药企业具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迅速崛起,目前已经成为支持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家多半是创业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集权与分权的矛盾表现较为突出,成为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正如发达国家的家族企业一样,当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度过了家族性企业的管理关后,将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医药行业;北京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85-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北京市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中关村生命科学院为创新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为两翼的三大生物医疗产业园区布局,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05年北京市发改委明确表示:北京市今后将集中培育信息、汽车、医药三大产业集群,使其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而北京市前两大集群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医药行业产业集群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产业集群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的含义
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纵向延伸到销售渠道和顾客,横向延伸到包括提供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和通过技能、技术而相互联系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地方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比如大学、监管机构、咨询机构、娱乐设施和贸易机构。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教育、服务、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包括三类相互联系、持续互动的组织:某类相似或相关的企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及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大学。
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而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方面,由于共同使用多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这样就会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2.专业化加强,彼此集中于擅长的领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3.有利于成本降低,效率提高。4.有利于创新。由于企业地理位置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新工艺、新技术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更易于被接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5.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产业以网络的形式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业和区域的有机结合。
(二)国外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国外医药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为美国和英国,医药行业在两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是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波士顿的“基因城”、旧金山湾的“生物技术湾”等产业集群都是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最为活跃、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英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英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但是科技投入占世界的4.5%,制药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有着DNA双螺旋结构、抗体工程、单克隆抗体构造等成果,这些都为医药行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对两国的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有以下共性特点:
1.坚实的科学基础研究。2.完善的创新体系。3.投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活跃。4.医药行业产业链较为完备。5.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6.政府政策扶持。
医药行业主要包括4个支柱性产业:化学制药工业、中药制药工业、生物生化制品工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其中前两个产业占据了医药行业的80%。在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有几个显著态势:区域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并购频繁,市场集中化程度提高,研发创新对生物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外包市场继续扩大,重构全球制药行业,而且非专利药市场的发育给产业造成的深远影响继续扩大。据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5%~8%的速度复合年增长。
(三)国内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医疗仪器产业聚集区。江苏省集聚了一批跨国企业的中国生产基地,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基地初具规模。上海市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形成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临床试验、生产、流通、销售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以浦东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经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也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较好的产业集群。
而北京医药行业的产业集群还相对薄弱,北京医药行业呈现出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医疗器械三足鼎立,生物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格局。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管理和引导,促进北京市医药商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医药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2006年北京六家医药商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商业分会。北京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基地,是振兴首都现代制造业的四大基地之一,目前已经有超过50家生物医药企业及其配套企业之间达成入区意向,越来越多的北京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基地签约入区的医药投资项目,吸引的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但是北京的医药行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
与完善的产业集群相比,北京市最明显的劣势在于未形成发达的产业区域体系。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未能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至于生产制造、协作配套环节相对较为薄弱。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上海、无锡、苏州等地所形成的成熟的产业集群带相比,北京市所处的环渤海区的产业集群程度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北京的竞争力优势。
赵艳红:产业集群是北京市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北京市医药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
医药产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研发比重很大。美国生物产业集群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他们与世界一流学术研究机构毗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与生物医药企业尚未建立真正的合作互动机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整体上与各种中医药大学联系不密切,集聚地内的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几乎没有合作,企业仅仅依靠自行研制,大学、科研所的创新成果也并未成为企业创新的技术源泉。
(二)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国医药行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设施配套、资金信贷、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重大产业项目以及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资源可以优先集聚。利用北京市先天的资源优势,确定重点扶植的部分行业,在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鼓励其充分发展,同时在规划布局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形成优势行业产业集群的格局,充分培育其竞争力。
(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医药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产业链比较长,包括基础研究、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等。只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使得每个环节的研究和资金的注入都到位,就会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不断优化,使得从原料到中间体和最终产品都具有竞争力,就会极大地促进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分工和合作
努力建立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努力消除区域内各种壁垒,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北京市应该利用自身的发展,与天津市一起充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孤点的辐射作用建立经济网络,为推动产业集群的战略实施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华.产业集群演进[J].文献综述,2004(6):14-15.
[2]陈文华,刘善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新成果及启示[J].企业研究,2005(7):35-37.
[3]孙劲涛.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4]刘洪波.北京市高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
[5]张宇石.医药行业产业集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33-36.
[6]干荣富.医药行业2008年回顾与2009年展望[J].医药调研,2009(1):8-12.
[7]肖勤.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近几年来,国内原料药市场受到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抗生素限用、药品降价等政策因素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作为国内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石药集团实施“从原料到制剂、从普药到创新药”的战略转型,并确定了几条实现增长的路径:产品多元化发展,提升制剂药比例;展开并购整合,实现跨地域的运作;高速扩张与有效整合同步推进;推进国际化,突破增长瓶颈。
整合后的石药集团在业务上形成了原料药、成药和医药商业3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30余家子公司。每个子公司都拥有各自的一套管理模式,给集团管控的效率和效益出了道大难题。想要在全集团内做一项数据统计非常困难,政策下达也常常遇到流程不畅的状况。这样的现状和石药集团在转型过程中做跨地域运作、有效整合和同步推进的愿景是恰恰相悖的。
“实现跨地域运作必须有一个超大规模、高复杂性和高灵活性的系统来进行支持,也就是集团管控平台。”石药集团CIO马永刚说,石药在经过一系列并购后,“人管”的效率已经太低,此时要进行快速的转型,必须借助IT的力量。
2010年,石药集团下定决心要通过长期的信息战略支撑业务的变革,而信息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纵向打通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链条,在流程上实现上下游无缝链接,信息和物流同步;横向打破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集团的组织架构变成扁平化管理,这样既能实现集团层面的管控,子公司的灵活性也有所保障。 释放整合优势
医药行业对产品库存管理要求很高,比如产品存放的温湿度等都有严格要求。在SAP上线前,各个企业的入库流程都不统一,入库流程繁琐,效率低,一些子公司是库管员来核算库存成本,往往需要经过好几道手续:货送到后,库管员安排入库,然后库管员在账本上手工记录入库数量、合同签订的价格等,再敦促采购员向供应商索要发票,拿到票以后才能正式把库存的数量、总价值等进行更新。
2011年8月,石药集团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动SAP ERP,围绕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质量5大模块推动业务精细化管理,统一各类信息的标准和管控范围,在关键业务领域梳理出130多个关键业务流程。系统上线以后,库存核算由系统完成,流程清晰,效率高,库管员不需要再去关注商品的价格,根据集团及各公司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进行收货,从系统中读取商务谈判签订的价格,这样一来就把库管员的精力解放出来,也把流程和权责进行了明确,而且数据会根据出入库的实际情况时时更新,随时都可以通过系统去查库存流向,堵住了手工记账时代的库存管理漏洞。
除此之外,系统也彻底改变了石药集团采购模式。石药集团下属每一个子公司都拥有自己的采购部,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集团统一采购。石药集团的ERP系统实施商文思海辉借多年来在医药行业积累下的实施经验,结合石药集团的企业特点和SAP最佳实践,对物料主数据进行整理划分,针对大众物料,统一划归到集团统一采购,针对特殊、小量采购,划归到公司的权限范围内采购,不在采购权限范围内的物料在系统里不能够进行下单的,从而有效控制住采购环节,也最大化释放出集团采购的议价优势。
在制造业企业,生产原材料成本占据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核算方式是否统一,直接影响领导对产品生产、市场方面的决策,一番调研后发现原有人工核算模式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有些费用本不应计入成本却也被核算进来,导致产成品的核算成本失真。在ERP系统上线后,石药集团下属所有子公司的核算模型都根据系统的标准法进行核算,月底再进行差异分摊,统一了成本核算方法,实现石药精益生产管理。 2011年8月石药集团在全集团范围内推动SAP ERP,围绕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质量五大模块推动业务精细化管理,统一各类信息的标准和管控范围,在关键业务领域梳理出130多个关键业务流程。
在谈及为何选择文思海辉作为合作伙伴时,马永刚告诉记者:公司先前上过一期管理软件,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走过了很多的弯路,系统上线后,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成本核算有差异,导致公司对于管理软件的效果起了很大的疑问。在这过程中,文思海辉凭借对医药行业的深刻理解,曾服务过多家全球知名药企,并获得认可的最佳实践,再加上拥有用本土最大的SAP专业咨询与实施团队,充分了解石药的痛点和需求,最终促使双方走到了一起。 大数据支撑下的资信管理
在从原料药的生产销售转向制剂药时,石药集团发现制剂药的合作伙伴的稳定程度远远低于原料药,原料药面向大型生产企业,制剂药则面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分销商。当制剂药合作伙伴数量越来越多时,集团在应收账款的统计问题上感到越发棘手:不同子公司有可能和同一家客户合作,两家子公司跟这个客户合作的交易数据没法合并统计,应收账款也无法获得及时统计;对不同客户本应该提供差异化的资信额度提供,但是没有数据支持,只能凭借客户和业务员之间的感情维系来进行主观判断。
文思海辉帮助石药集团明确并统一了集团各类数据的标准和规范,如客户、供应商、产品、原材料等,建立起集团资源整合的信息基础,然后根据客户具体的资料和系统计算模型,给每个客户计算出一个合理的资信额度,对后期客户资信建议额度和发货收款等进行指导和预警。实际上,项目实施并非一帆风顺。ERP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观念。文思海辉通过两套办法高效地帮助石药集团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是靠培训,向企业内部人员倡导使用ERP系统所带来的益处,并向相关人员讲解应用技能。二是靠制度,每建立一个流程,就建立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并制定出有效的奖惩措施。文思海辉多年的医药行业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石药集团制订出适合医药企业的合理流程,以及企业部门和员工的业绩考核标准。
成立于1938年的华润公司,是一家根正苗红且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央企,一度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桥梁。改革开发后,随着外贸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华润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在消费品、电力、地产、水泥、燃气、金融等领域纵横捭阖,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控股集团,在香港拥有华润创业(00291.hk)、华润电力(00836.hk)、华润置地(01109.hk)、华润微电子(00597.hk)、华润燃气(01193.hk)和华润水泥(01313.hk)等6家上市公司。
2000年前后,华润在国内率先掀起医药并购旋风,高调树起打造央企医药平台大旗,为此承接了几大国企重组。华润大多选取国有企业入手,通过资本运作、辅以政府资源,加上特别的协议转让方式,从而以较低成本完成并购交易,实现产业扩张。截至2009年底,华润医药总资产约287亿元,年营业额逾345亿元,位列国内企业第二位,仅次于国药集团。
收购东阿阿胶,初涉医药领域
华润迅速做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借资本优势大肆购并,打破行业自然整合的节奏,快速成为行业垄断者。一般而言,华润选择的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没有行业领导者,没有市场标准和产业方向的代表。随着老龄化时代临近,医药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正好符合华润整合的全部要求。
早在2000年左右,华润便图谋进入医药领域,先后筛选了一系列并购目标。2001年,华润拟收购东北制药集团,因其潜亏窟窿太大而放弃。2002年,与山东鲁抗、上药集团、华北制药等接触,均无结果。2003年,华润转战云南白药得手,成为其控股股东云南云药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但由于不清楚云南省政府的重组思路,在此后云药集团重组中被迫退出。
直至2004年华润方有斩获。2004年10月,华润与东阿阿胶(000423.SZ)国有大股东山东省聊城市国资局签订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东阿),聊城市国资局以其持有的东阿阿胶全部国家股及其他资产出资,占49%股权,华润以2.3亿元现金出资,占51%。此前,聊城市国资局持有东阿阿胶29.62%股权,系第一大股东。因此,透过华润东阿,华润股份实现了对东阿阿胶的实际控制(图1)。(后经两次变更,华润间接持有华润东阿56.62%的股权,聊城市国资局持有43.38%,股改后,华润东阿持有东阿阿胶23.14%股权。)
此次出手,其实是一次战略联盟。对于华润而言,医药市场前景极其诱人,但却是其业务空白领域,在多元化过程中不断尝试边界突破的华润,面对资产优良的东阿阿胶,自然心花怒放。对于聊城市国资局而言,增量资本收购模式解决了其既要招商引资,又不能全身隐退的难题。此外,华润强大营销网络与东阿阿胶细分市场龙头的地位,也被市场解读为各取所需的战略合作。
不过,全面掌控东阿阿胶却颇费周章。聊城市国资局与华润签定重组协议前,并未与东阿阿胶灵魂人物刘维志、章安夫妇充分沟通。作为公司的缔造者,东阿阿胶凝结了刘氏夫妇一生的心血,他们不仅带领公司取得了细分领域7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是光大了一个传统产业。因此,在东阿阿胶内部,刘氏夫妇拥有极高的威信。而华润入主后表现出来的强硬作风,让管理层颇为不爽。于是,资本方华润与管理层之间剑拔弩张,围绕东阿商标、董事会席位和MBO等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明争暗斗。
最终,在政府的协调下,刘氏夫妇以退休方式退出管理层,华润才得以掌控局面。2006年4月25日,东阿阿胶召开董事会,提名华润集团副总裁蒋伟担任公司董事长,东阿阿胶从此进入华润时代。
收购东阿阿胶是华润在医药领域扩张的第一单,它的实践表明,在中国的医药并购中,战略联合比强制兼并更为可行,政府资源比资本实力更为重要。而丰富的政府资源正是华润的强项,因此,利用政府资源介入医药国企的重组,成为华润后续并购的主导思路。
破产式重组华源集团,
初步奠定华润在医药的江湖地位
入主东阿阿胶只是华润医药布局中的第一粒棋子。在央企重组的大背景下,如果进不了行业前三,就有被剥离的风险。因此,急于进军医药的华润,开始寻找新的猎物。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财务危机的大型央企华源集团走入华润视野。
华源集团是由原纺织部为参与浦东开发,联合外经贸部和交通银行总行在1992年共同创办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最初注册资本金1.4亿元。公司经过90多次并购后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及国有纺织集团,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从最初5亿元扩张到危机前的572亿元。
2006年2月,国资委敲定华润接替中国诚通,全面重组华源,并首次对华润提出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要求。根据重组方案,华润曲线收购华源集团的路线图为:国资委将其所持的华源集团9.136%股权划转给华润,华润及其他19家股东将华源集团100%股权转让给华源原第三大股东金夏投资,金夏投资再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华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润占70%的BVI公司)。转让完成后,华润通过华源资产实际掌控华源集团100%的股份。
最初,华润对华源的重组思路是出资缓解债务危机从而盘活华源集团。不过,经过全面摸底,华润认为华源的财务窟窿太大,要拯救华源集团,势必注入巨额资金,这将给华润带来巨大的财务包袱。
最终,华润采取破产、挑肥拣瘦式重组路线,把华源旗下的纺织业务合并到华润,把医药产业的优质资产分拆出来,对经营不善、负债多的企业采取出售还债的办法。在这种思路下,华润首先把四家直接控股、被称为“嫡系”的壳资源卖掉,最大程度地降低连带债务。在华源集团的资产中,最令华润动心的是50%的北药股权和40%的上药集团股权。
2006年12月,华润股份与华源集团达成转让协议,出资20亿元从华源集团下属的华源生命产业公司受让北药集团50%的股权。由于没有事先知会债权银行和北药集团其他两大股东―北京市国资委和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两者合并持有北药集团50%股权),再加上“自买自卖”的嫌疑,导致债权银行和北京国资委对华润不满。
受让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的股权,更是让上海国资委大为火光。2002年华源收购上药集团40%股权后,尚有8亿元欠款一直未支付,华源持有的上药集团股权也因此被冻结。重组华源后,华润就解冻上药股权及8亿元欠款进行沟通,达成的协议是债权银行先行解冻华源持有的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的股权,然后华润偿还华源拖欠的8亿元收购款。但华润拿到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控股权后,并没有遵守承诺支付欠款。被惹恼了的上海国资委,此后决定自己重整上海医药产业,华润错失上药控股权由此埋下伏笔。
重组华源的过程,华润表现出青涩的一面,为后续整合增添了障碍。但从初步结果看,通过接管北药集团50%股权、上药集团40%股权以及上械集团100%股权,华润在医药领域的边界大幅拓宽,初步奠定了江湖地位。上药集团当时在全国医药行业销售额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北药输液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用药生产基地,而上械集团是国内大型医疗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全资收购三九集团,医药控股平台成型
尽管与地方国资的博弈中拿捏不佳,但成功化解华源危机,还是帮助华润赢得了口碑,客观上也为后续的并购重组积累了经验。当另一家央企三九集团陷入债务危机时,华润有机会再度扮演了救世主角色。
三九集团由赵新先一手创办,在其掌舵的19年时间里,三九集团从一个军队药厂成长为一家庞大的企业集团:超过200亿元的总资产、400余家子公司和三家上市公司,涉足药业、农业、房地产、食品、汽车、旅游等产业。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混乱,历史负担沉重和不成功的多元化,三九集团负债累累,危机四伏。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对其最核心企业三九医药(000999.SZ,现华润三九)做出通报批评,披露三九集团占用三九医药资金高达25亿元。2003年,三九集团再现债务危机,21家债权银行开始集中追讨债务并纷纷,“三九系”银行债务被曝高达98亿元。2004年5月,赵新先被免去在三九的一切职务,2005年11月被刑事拘留。三九集团步入债务重组阶段。
2007年3月,国资委在数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中选定华润集团作为重组方。同月,新三九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三九,2009年1月更名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作为三九集团的重组整合平台,新三九注册资本2000万元,三九集团持有其100%的股权。2007年7月,华润医药收购新三九并向其增资40亿元,以收购三九集团的有效资产。自此,三九集团庞大资产纳入华润医药版图。
虽然内部管理混乱,三九集团拥有一系列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商业网络覆盖全国,对下游渠道商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对华润而言,与以往重组未能获得绝对话语权相比,通过重组三九集团,华润获得了对“三九医药”的绝对控股,具备了打造医药平台的必要条件。
收购三九集团后,面对旗下医药资产相互独立、难以形成合力的现状,华润医药提出整合战略。由于新三九是华润完全控制的医药资产,以其作为整合平台合乎逻辑。同时,新三九的基础也很好,旗下三九医药是国内医药企业中较好的公司之一。整合的第一步是人员调整。2007年11月,华润集团总经理乔世波被任命为三九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随后当选三九医药董事长。2008年6月,东阿阿胶选举乔世波为公司董事长。由此掀开了华润旗下医药资产整合的大幕。
整合的第二步是股权调整。2008年8月6日,东阿阿胶公告称,为打造央企医药平台,整合内部医药资源,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华润股份变更为深圳市三九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系新三九全资子公司,简称三九医药投资,2009年1月更名华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加上此前已经转入新三九名下的华润三九,华润集团医药板块可控的两块核心资产已完全纳入新三九,标志着华润医药控股平台初步形成(图2)。
收购北药,坐上老二的位置
正当华润在医药领域饕餮大餐时,国内医药领域并购风生水起。其中,国药集团更是一马当先,在2009年9月、2010年4月分别将同属央企序列的中生集团和上海医工院整体纳入旗下,使得医药央企数量由5变3。国药集团原为中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中生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而上海医工院是央企中唯一的医药科研院所,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三者合一使得国药集团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华润最早提出的打造央企医药平台,此时已然逊色。
此前与华润失之交臂的上药集团也悄然重组。2008年7月,上海国资委将下属华谊集团与工投集团各自拥有的上药集团30%股权划转至上实集团。2010年初,新上药集团成立,成为国内第二大药企,上海医药(600849.SH)、中西药业(600842.SH)、上实医药(600607.SH)换股合并为新上海医药(601607.SH)。
国药集团与新上药的后来居上,令华润医药倍感压力。此时,华润手中的王牌仅剩北药集团,与北京国资委合作,整合北药,成为华润的必然之选。
华润与北京国资委重新修好。2010年4月,华润与北京市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华润旗下医药和微电子业务总部落户北京,在北京打造国家级的生物医药和微电子产业基地;北京市政府支持华润医药与北药的整合,并提供政策扶持;华润拟加大在京投资力度,在京建成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完整的医药产业链。7月,华润医药与北药集团签署《关于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协议》,约定华润医药集团和北药集团的医药类资产均纳入一家合资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和华润集团将共同直接/间接持有合资公司的全部股权。对于合资公司股权结构,有消息灵通人士认为华润方面持有70%,北京方面持有30%。
此次合作对华润而言颇有城下之盟的味道。华润总部盘踞香港、深圳多年,一直享有深圳市给予的诸多优惠与便利,也不愿将医药总部迁入北京。然而,国药集团和新上药的后来居上,致使华润选择了与北京市国资委的深层合作。
当然,整合北药集团,对华润意义重大。重组北药集团后,华润医药将进入中国医药行业第一阵营,收入和利润规模均为第二。以2009年数据计算,医药行业排名前三位的国药集团、华润医药和新上药集团,销售收入分别为650亿元、350亿元、3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14亿元和13亿元。
同时,华润医药形成了中药、化学制药、医疗设备、保健品和医药流通五大业务平台,其中中药平台以华润三九为核心,包括北药旗下的北京双鹤高科、合肥神鹿双鹤、辽宁本溪三药等3 家中药企业;化学制药平台以双鹤药业和紫竹药业为核心,包括北药旗下的赛科药业、上海富民金山制药等化学药企业;医疗设备平台以万东医疗为核心,包括上海医疗器械集团;保健品业务平台以东阿阿胶为核心;医药流通则包括北医股份、安徽华源医药等。
下一站,商业领域?
在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过程中,什么是主导医药平台控制权的关键?从中国医药行业现状看,中国药企缺乏自己的专利药产品,并购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但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收益,而拥有专利药的药企往往不愿被收购。因此,医药央企“5进3”后,华润要在医药领域坐二望一,就必须努力缩短在商业领域与国药集团的差距,做大市场端。
目前,中国医药流通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低。数据显示,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60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的批发企业仅有69家,占1.3%,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的批发企业不足30家,零售企业则高达10万家以上。目前国内前三名医药流通企业为国药控股(01099.HK)、上海医药、九州通,合计市场份额约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行业集中度低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流通费用过高。据中国医药企业协会会长于明德介绍,目前全国医药商业企业费用率大概在7%以上,而发达国家只有中国的1/5左右。
最近,鼓励商业领域做大做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报道,即将出台的《2010-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将提出宏大目标,到2015年,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充分市场竞争,培育1-2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以及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大型医药企业。
“多、小、散、乱”的格局,导致医药商业企业利润率远低于医药工业。因此,在攻城掠地的初期,商业领域并未引起华润的关注,目前其旗下的医药商业企业,均是整合北药、华源的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规模偏小且为区域性企业。但随着医改启动,医药商业企业的价值显著提升,成为各级政府整合的重点。相反,国药集团在流通领域的整合,帮助其在医药央企平台打造中处于领先地位。自2009年起,国药集团进入了整合快车道,将全国一半的区域商业企业收入囊中,形成国药控股与一致药业(000028.SZ)一北一南遥相呼应的格局。
当然,华润并非没有机会。成功整合北药集团,让市场看到了华润的另一项优势:产业群优势。对于拥有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医药产品生产及贸易等主业的华润来说,其握有很多地方政府所需的招商引资筹码,与地方政府关系拿捏日渐娴熟的华润,完全可以用这些筹码与各地方政府换取重组当地区域性医药商业龙头的机会。在医药商业处于弱势的华润,是否有更多的动作,有待进一步观察。
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做大容易做强难
从入主华源开始,华润集团就一直不遗余力地整合医药资源,相比其他央企,这位在香港长大的“共和国长子”显然在资金上更有优势。然而,虽然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了上药、北药、东阿阿胶等企业,但是很多现实问题却不是华润雄厚的资金能够解决的。
从最初的败走云南白药,到东阿阿胶控制权争夺,再到错失上药集团控制权以及与北京国资委的纠葛,这些事件无不表明,在医药并购重组中,政府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因此,政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超越资本实力,成为医药并购整合的核心要素。
在如何拿捏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华润显然尚未达到长袖善舞的境界。客观上讲,对于华润来说,类似于华源、三九这类央企的重组机会已经渺茫,今后的并购重组对象主要是地方性或区域性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能力将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放下央企身段,华润在今后的整合道路上可能四处碰壁。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 竞争态势 战略选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整个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据统计,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84.6%下降为2001年的78.6%,降低了6个百分点,而医药制造业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由2.1%上升为3.2%,提高了1.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在我国整个制造业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有限。创新是医药行业的命脉。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健康不断面临着各种新疾病的威胁,医药行业必须不断拓展自身开发的领域;二是细菌和病毒的变异使传统药物的疗效降低,这就促使人类加快药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医药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医药行业一直面临着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医药企业就必须得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发达国家医药业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新药研究与开发,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耗资2-3亿美元以上。而我国2003年的医药产业的总产值是1200亿人民币,不如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一年的产值,而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都只能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
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且技术含量低。普药,是指较为普通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普遍、疗效确切、用量较大、价格较低的特点,并且大都为国家基本药物,普药的生产厂家大多为缺乏资金实力、研发力量、营销网络等基础的中小企业,所以,与新药、特药相比,其技术含量低,由此导致附加值也很低。从总体上看,我国制药水平还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制剂附加值与原料药的比值是3:1,仅是美国同类比值的十几分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普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我国制剂生产落后,以仿制国外新药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着的国产药品基本都不是原创新药,生产非专利药(仿制药)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支点。事实上,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的药品中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医药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由于我国医药事业起步较晚,相比国外同业来说,其较低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使得我国制药行业现阶段呈现出特有的竞争态势:
(一) 行政性进入壁垒较高,垄断势力较强
众所周知,医药行业的生产要受到国家行业部门的严格控制,其行业内企业均要进行资格审核和获取许可证。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已宣布,在2004年6月30日以前,我国所有药品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MP要求,并取得证书。自2004年7月1日起,凡未取得相应类别GMP证书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特别是新药的生产,由于存在一定的行政保护,其垄断势力凸显。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对“新药”的界定有两种标准:一是从未在我国批准生产的药品,二是未被批准在我国上市的药品。由此可见,我国的“新药”概念既包括专利药,也包括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超过专利保护期的非专利药。正因为如此,我国对新药主要实行特殊的行政保护,即“对通过审批的新药,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新药证书。”这种行政性进入壁垒使在位制药企业拥有较强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较高的价格获取垄断利润。
(二)企业经济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经济规模是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基础,医药制造业总体上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规模经济要求不是很高,但企业的经济规模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我国过去由于实行地方审批,受地方利益的趋使,各行政区分别审批建立医药生产企业,造成全国的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都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虽然近几年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但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仅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企业平均规模的5.6%~28.2%。较低的生产规模和众多的企业数目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医药制造企业CR4为6.85%,CR8为8%,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也仅为42%,而世界医药市场上20强却占据了世界市场66%的市场份额。可以推断,随着我国今后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医药制造业面临的国外同业的竞争压力会日益加大。
(三)竞争方式主要依靠价格手段,技术创新和服务等非价格手段使用较少
因为受到国内用药水平低、难以进入国外市场、国内医药基础研发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药研究的预期回报率较低,导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的医药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另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国外普遍实行的专利保护制度相比,我国对新药的保护程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国外医药生产企业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是与其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带来的垄断地位分不开的。
(四)子行业间竞争不均衡,优势部门的优势不突出
制药行业如果按照制药的方法和原料分,主要可以分为化学制药行业、生物制药行业和中成药制药行业三个子行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和相互渗透的新兴产业,其所需的高投入、高技术及其所具有的高风险特性使该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年销售额223亿元,占医药制造业8%。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物制药在资金投入、新药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上都远远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生物制药的产业化水平很低。化学制药行业在我国是相对成熟的,是我国制药行业中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我国化学制药主要以普药为主,技术含量低,其优势尚未张显。中成药作为我国的瑰宝,目前我国中成药年销售额578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三个子行业中,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的利润率达11%,超出行业利润率2个百分点,化学药利润率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化学制药行业的重复建设较为严重,导致行业内竞争激烈,药厂之间竞相压价导致企业利润率降低;相对而言,生物制药由于其资本投入要求高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中成药往往由于其配方多为专有技术,也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所以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率。
医药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一) 加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
化学制药行业目前是我国制药业中的主力军,由于我国新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所以仿制药和原料药成为主导产品,特别是原料药,在我国药品出口中占到了90%以上。尽管当前我国医药业亟待提升创新能力,但研制新药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及较高的风险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无法承担的,这一点与国外著名的医药企业是无法比拟的。但是我国可以集中发挥在原料药生产中所具有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原料药的制造,等到我国原料药的输出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就可以反过来影响国际医药产业,而国内产业规模的升级也会给研发带来更多资金。
(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立法
从国外医药企业的发展来看,一个国家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促使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上所述,一种新药从研制到上市常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周期,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而且要面对研制失败的风险,因此医药行业较高的利润回报与该行业所承担的高风险是相联的,而为确保医药企业在创新成功的同时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给予医药企业必要的垄断特权是必要的,所以许多国家对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非常大,这一方面表现在药品具有较长的专利保护期,西方发达国家大公司开发新药的产品专利保护期一般为18年,工艺技术类专利保护期限另外新增15年;另一方面表现在专利期内的新药价格不予限制,完全听凭市场决定。这样就保证了专利新药可以获得应有的高利润,在利润的刺激下,企业具有了进一步创新的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市场上新药不断涌现,整体医药水平不断提高,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已是世贸组织的成员,要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就应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接轨,为专利新药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以鼓励和支持制药企业不断研制专利新药,增强国内医药行业的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确保我国医药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国外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
(三)推进企业重组和兼并
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证明,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日益明显。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并购和重组,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金融业和汽车业的大合并中得到说明。但从我国实际状况来看,在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我国医药市场上分散着3000多家本地企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占据领先地位。分散的格局和重复的建设带给企业的只能是无序的竞争和低廉的价格。因此在国际医药巨头的竞争压力下,我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 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生产
目前国际上中成药销售市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90%的份额,我国中药业之所以未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中药缺乏制作的标准化规则,与西药的制作相比,缺乏完善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导致传统的中药没有专利,无法在国外市场上获得认可。国家医药产业“十五”计划鼓励中药现代化,我国医药企业应积极利用政策的支持,不断改良中药的生产方法,推进中药生产的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申报药品专利,甚至可以采取“以医带药”的做法,通过在境外开办中医诊所将中药带出国门。
总之,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制药业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积极应对国际挑战,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窦尔翔,吴航.构建我国新的医疗价格运行机制[J].中国物价,2003(6)
2007年,医药行业的新变化将日益溶入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全球医药市场将呈现几个特点:首先,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点正在由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 其次,当前新产品上市的步伐已难以追赶老产品专利到期的速度;此外, 专业产品和小适应证药物(特色产品)在医药市场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医药市场的政策调控方、消费者和支付方将更加注重药品的风险-效益因素。
医药市场版图――正在向新兴市场倾斜
全球制药市场的版图正持续从美国向全球其他新兴市场转移。这些国家年人均总收入多在2万美元以下,尽管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但新兴市场中卫生健康领域扩张迅猛,医疗保健的覆盖率正在提高,慢性病在发展中国家的治疗需求增长更为显著。
新兴市场占据当前全球制药市场版图的17%,2007年新增市值中新兴市场有望占据30%,相对而言,2007年美国市场为全球药市的新增市制贡献仅占36%,较5年前的54%大幅下降。
在新品推出方面,预计2007年新上市的产品数量在25~35个之间(2006年预计为30个)。不过,近两年很多新上市的产品并不针对一些普及的基础性疾病,更多的都是治疗人口有限的疑难杂症,它们的销售额也将因此受限,从而导致新上市产品对全球药品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将小于以往任何时候。此外,2007年,市场价值超过160亿美元的专利产品将失去专利分保护,而在2006年,失去专利保护的产品其市场价值将达23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专利产品专利到期,而新上市产品的扩展速度又跟不上现有产品失去专利保护的速度。
2007年,预计在生物制药、专业产品和仿制药市场领域将出现较高需求。尤其是生物领域将出现较高需求。尤其是生物制药产品,市值增长率预计可达到13%~14%,专业产品市值增长率将为10%~11%,仿制药市值增长率将为13%~14%。仿制药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几大重点治疗领域里出现的机会,以及成本控制措施带来的产量增加。
重磅炸弹级产品的数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07年将达到112个,比2005年的94个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2007年推出的新上市产品中,具备重磅炸弹级潜力的产品将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Paliperidone、用于治疗抑郁症的desvenlafaxine以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vildagliptin。
新兴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速
在美国市场,2007年药品市场增长率预计将减至4%~5%(2006年预计为6%~7%)。2006年美国新医保用药制度的改革在总体上为整个美国医药市场带来了1%的增长率,它可能在2007年继续成为推动市场的积极因素,预计将使美国药品市场增长率上提1%~2%。然而,2006年将有市值达到190亿美元的专利产品失去保护,2007年还将有市场价值达到100亿美元的几个重要产品失去专利保护,而新产品的市场增长不足以弥补专利药转为仿制药之后留下的销售真空,这些因素都将大大影响2007年美国的药品市场,使其增幅继续下滑。
在欧洲,前五大药品主场(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整体增长率预计在3%~4%之间,低于2006年4%~5%的预期增长率。虽然这些国家老龄化步代的加快促进了药品需求,但由于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药费的措施,鼓励使用仿制药,并且对药品性价比进行更为细致的考查,因此,这些国家的药品市场增长率仍在下降。
在日本市场,2007年药品市场曾长率预计在5%~6%之间,比2006年1%~2%的预期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6年日本药品市场的增幅较低,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在2006年4月1日实施了两年一次的药价削减计划。
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土耳其在内的新兴市场,2006年增长率将超过10%。2007年,由于这些国家的经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因而它们的药品市场还将维持这一增长速度。其中,中国药品市场2007年增速将达到15%~16%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160亿元。总体而言,在这些市场上,本土生产的仿制药占据着统治地位。不过,虽然这些新兴市场在今年和明年都能保持超过10%的两位数增长率,然而这些市场的药品市场总额仅占全球市场的17%,与之相对应的是,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美国则继续把持了42%的全球市场份额,因此,仍然无法遏制全球药品市场增速下滑之势。
仿制药市场――又起波澜
仿制药市场快速成长,潜力巨大,这在制药行业早已经不是新闻了,而在2006年,仿制药领域还是发生了几件新鲜事儿――并购使得仿制药企业排名发生了变化,新上市的生物仿制药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而仿制药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或许就隐藏在下面三种趋势的背后。
1、制药企业并购风潮未停
仿制药行业在变得更加强大时,也正在变得更小。这句话听起来很矛盾,却非常贴切地总结出仿制药行业的现状。由于在这一赛场上的并购风潮一直没有停止,仿制药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大,而有能力参与竞争的“运动员”却越来越少。
现在,提到仿制药行业的巨头,人们第一个想到就是Teav,今年一月,该公司正式完成了对美国制药公司Ivax的收购,此举让其他仿制药企业感到空前的压力。总部位于以色列的Teav公司为此次收购行动支付了74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的新公司预计2006年的销售额将实破70亿美元,而其旗下产品将接近140种。Teva的产品线十分强大,它拥有普拉固和左洛复等仿制药。这些优势使得Teva远远超出其他竞争对手,让他们艳羡不已。
但是此次并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拓展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两家公司此前的市场在地理上很少有重合的部分,并购使得新公司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与其相比,其他仿制药企业都只在部分市场开展业务。
Teva的收购行动还把诺华的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挤出了顶级仿制企业排行榜的首位。去年,山德士公司大举交购其他企业,6月山德士公司收购了Hexal,8月又收购了Eon Labs。不过,山德士公司手上也握有一张王牌――Omnitrope。该药已经在欧洲获准上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仿制药。
而随着Barr完成对Pliva的收购,世界上第三大仿制药企业也由此诞生了。与之相比,规模稍小的企业也加入了并购的队伍,其中,颇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印度的制药企业,如兰新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兰新公司在罗马尼亚和比利时先后收购了两家企业,其实力也不容小视。由于并购能带来更大的销售额和更完善的产品线,分析人士相信并购的风潮。
2、生物仿制药发展有阻碍
生物仿制药有望成为制药行业第二大分支,但是关于这类药品还存在不少争议,例如在美国,生物仿制药获准上市的大门就尚未打开。
生物仿制药是生物技术的仿制品,而生物技术药公司倾向于称之为“生物相似性药物”,因为从大分子的活体组织中提取并制成的生物药品是很难精确仿制的。
但是生物仿制药品制造商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止步,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企业Teva也在摩拳擦掌希望能在这一新领域分得一杯羹。与未来增幅有限的传统仿制药相比,生物仿制药潜在的巨大市场使得这一领域非常吸引人。
和欧洲相比,美国在允许生物仿制药上市方面表现得更为谨慎。山德士公司的Omnitrope是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仿制药,这是一种人类生长激素。去年,欧洲已经批准这一产品上市了,但在美国,它就没那么好运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将之划归为一种成长蛋白类产品。FDA认为,严格说来,这一产品不是已经上市的任何一种人类生长激素的仿制品。据预测,在2009年之前都很难有生物仿制药在美国获得批准,除非出台相应的法规,使得生物仿制药的划分、归类有法可依。
欧洲的情况或许能对美国产生一定影响,来自Datamonitor(这是总部位于英国的一家独立的市场分析机构)的分析人士表示。分析人士说,如果生物仿制药在欧洲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将对美国方面形成很大的压力。但是,生物仿制药的增长将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其制造工艺更为复杂,其研制也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生物仿制药和生物技术药物在价格上并不会有太大差异。据估计,生物仿制药的价格约为生物技术药的70%~80%,而在化学药领域,仿制药的价格仅为专利药物的1/5。
来自Datamonitor的另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预计到2010年,6种主要生物仿制药在美国和欧洲5个主要市场的销售额将突破22亿美元。这6种生物仿制药分别是人类红细胞生长素(EPO)、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修饰α干扰素和重组β干扰素。其中,生物仿制药企业最关注的是EPO,这种药物常用于由艾滋病、癌症或的术引起的严重贫血。这一药品的全球市值约为100亿美元,而已经上市的药物只有3种。但由于这种药物非常复杂,需要开展大量的试验的工作,因此其价格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胰岛素市场的吸引力有限,因为这个市场里已经聚集了太多的药品。
3、授权仿制药争论在继续
关于授权仿制药的争论仍在继续,争论双方各执一词。所谓受权仿制药是指,通过一定的排他性协议,专利药企业授权给特定一家仿制药企业(甚至是自己旗下的子分司),允许其制售自己产品的仿制药,专利药企业也从中获得一定回报。
为了鼓励仿制药企业,美国的《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规定,第一个获准仿制专利到期药的厂商可以获得6个月(180天)的独家销售权。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仿制药企业可以获得较大利润空间,同时对到期的专利药销售形成挑战。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专利到期带来的损失,专利药企业想出了授权仿制药的“妙计”。由于授权仿制药在FDA的管理体系中,仍然被视为专利药,不受6个月独家销售期的限制,可以与首个仿制药同时上市,由此能占据部分仿制药市场。
制药界对授权仿制药的观点可以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类,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行业发展,一部分人则持相反观点。
有研究表明,为了第一个获准上市,仿制药企业药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们的利润主要来自于6个月的独家销售期。但是,现在授权仿制药的出现使得仿制药企业的利润缩水了一半以上。有人据此表示,授权仿制药加剧了 竞争,降低了药品费用,有利于健康产业的发展。
但是仿制药企业协会称,有数据表明,授权仿制药几乎对药品价格没有影响,消费者支付的金额出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仿制药挑战专利药地位的能力却由此下降了。药品专利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专利药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仿制药企业会对其发起挑战。而授权仿制药正是专利药企业面对挑战的一种回应,他们的策略很明确,“如果你不能阻止他们,那就加入他们”。仿制药企业协会介绍说,自从2003年9月以来,每个到期的专利药都有授权仿制药上市,这种“左手换右手”的做法对6个月的独家销售期形成了严重威胁。
有批评人士称,授权仿制药的做法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毕竟,《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得期修正案》出台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仿制药企业获利,并鼓励其参与竞争,但是现在,专利药企业正在钻法律空子,以此获利。
背景资料
抗癌药和降脂药将成为2007年治疗领域的亮点
2007年全球制药市场中,抗癌药领域将以高速增长势头成为其中亮点。长期以来,肿瘤是制药和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1项挑战,人口老龄化和诊断水平的提升促使肿瘤治疗领域强烈需求创新,而制药工业的发展也正在改变癌症治疗的现况――患者的生存率不断增长、部分癌症现已被视为慢性疾病甚至可以预防。2007年抗癌药市场规模预计可达400~450亿美元,该市场增长约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增长的20%。随着治疗率的上升,未来一段时期内抗癌药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仍受严格的价格政策和使用限制等条件的制约。
降脂药是2007年另一个颇受关注的治疗领域,但与抗癌药不同,降脂药市场增速可能急剧下降。2007年降脂药市场规模将达到300~330亿美元,预计增速为1%~2%,较2006年的7%~8%大幅下降,这主要由于辛伐他汀(simvastatin,舒降之,Zocor)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普拉固,Pravachol)专利到期的长期影响所致。但从长期来看,公众对降脂药疗效认知度的提升、更大范围的确诊率和新复方制剂的上市将会持续推动该市场的增长。
相关链接
2006年全球共有约230亿美元的专利药物专利保护到期,包括默克公司生产的重磅炸弹药物舒降之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的普拉固。其他几种重磅炸弹药物预计也陆续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它们包括辉瑞公司的左洛复,赛诺菲一安万特公司的安必恩,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柩复宁,以及诺华公司的兰美抒等。
一、中国成为创投的焦点
2006年已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投资金额最高的年度,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清科――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投资金额高达17.78亿美元,比上年高出52.1%。这个数字使中国可望成为仅次于美国,获得创投投资总额第二的国家。(图1)
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机构热门的焦点,自2001年以来保持平稳的增长,这与中国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同样会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投资金额将再创新高。
二、创投下一座油田
先前在投资金额中占到大半边天的广义IT行业已经成下降趋势。虽然2006年中国创投市场总金额高达17.78亿美元,比上年高出52.1%。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表现是,IT行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自2005年以来的投资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与2005年相比,2006年IT行业获得创业投资的数量比重从66.2%下降到了59.6%。具体来看,下降的趋势2006年下半年更为明显,IT行业在下半年两个季度中的获投案例数量比例均低于60.0%。(图2、图3)
以上分析说明,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的IT投资环境已进入近似饱和状态,并正在恶化,成下降趋势。因此,目前有必要开采下一座油田――医疗健康行业。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风险投资的热点。
目前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商机。尽管IT行业所占投资金额超过50%,但广大的风险投资机构显然对这轮大潮已有些丧失兴趣。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风险投资机构对下一座油田的方向仍然迷惑。但目前一则新闻让VC再次兴奋起来。
2006年10月25日市场盛传已久的“拜耳收购东盛盖天力”一事,终于水落石出。拜耳医药保健以总交易金额12.6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盛盖天力旗下的“白加黑”等3个西药OTC品种,这起交易被称为迄今为止跨国巨头与国内药企之间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在谈及东盛出售OTC业务原因时,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西药尤其是在OTC的研发方面,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没有后续资金开发新品种,东盛如果只靠现有资金发展肯定会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东盛一家的问题,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在内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一直面临着行业快速发展和资金相对掣肘的困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医疗建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三、我国生物医药现状
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可谓潜在需求非常之大,并且政府支持医药技术发展,我国已经在众多高校中开设了医疗器械与工程专业,为培养专业人才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国同时也拥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且这个群体将不断壮大。2006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134亿元,同比增长20.7%;医药工业完成出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9.5%。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总额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增幅在6.5%左右。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5亿美元,2006年底增加至22亿美元,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
以上说明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并且生物医药、医疗保健行业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将投入这一新兴领域,将带来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
劣势:虽然我国已经努力在技术上赶超美国等拥有高技术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过慢,在技术上不能位于世界前列;由于位于起步阶段,技术不够先进、熟练,虽然有廉价的劳动力,但是生产成本仍旧较高,并且没能形成规模性,因此售价较高。另一方面,我国公民的消费水平较低,不能够完全接受高价位的医药和营养保健品,致使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较慢。
如今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正处于增长阶段,因此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随着大量的外资涌进这一领域,我国应健全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这一领域。虽然这一行业具有较好的上升势头,但是由于技术的缺乏,并且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投资的风险较大。技术方面尚不能在世界领先,因此国外有可能造成技术垄断,从而将冲击我国这一尚不成熟的行业。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较低,因此应当合理定价,限制进口,防止扰乱国内市场。
四、风险投资如何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一)切入点――研发费用高。创新和规模运营是中外医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成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在中国,医药研发是由各科研院所完成,由于其资金短缺,因此要引进外资来完成研制。而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其收益巨大,因此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风险资本可以通过研发部门缺少资金而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二)介入条件――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市场性。评价一项技术的价值不仅要有技术的先进性,还要有技术的成熟性和市场的经济性。产业化的价值体现在形成产业的先导性、长期成长性和规模性上。而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性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这个产业具有经济前景,VC才会介入其中取得高回报。所以,作为风险投资技术评估的标准,理性的考察其技术先进性、成熟性和市场经济性,规避由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联经济带来的系统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医药政策;药品配送企业;渠道优化;核心竞争力
我国药品配送企业的现状是“多、小、散、乱、差”,即企业数量大,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水平低,为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规范药品行业运行,2012年国家出台了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新版GSP[1],药品配送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药品配送企业必须进行优化升级,也就是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拓宽销售渠道、完善网络布局、形成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占据龙头地位,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1. 药品配送企业的常见渠道分析
纯销渠道:是指药品配送企业不经过中间商直接将药品配送给医疗机构。纯销毛利率在5%-8%,但医疗机构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加上财务管理费用,销售净利率基本在1%左右。该销售渠道与药品招标政策息息相关,且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在选择配送企业问题上具有绝对话语权,药品配送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的经营实力、网络布局、上下游客户关系等都会对最终是否获得配送权产生影响。
分销渠道:又称“商业调拨”,是指药品配送企业将药品调拨给其他配送公司,再由该配送公司将药品配送给相关医疗机构。分销的毛利率为2%-3%,回款时间较短,净利率维持在1%左右。国内很多大型配送企业都有分销业务,如上海医药、广州医药、国药控股等。在新医改政策下,药品价格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进一步下降,商业调拨渠道将逐渐淡化。
终端推广渠道:主要是指在业务配送范围内,药品配送企业招聘大量业务员进行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承担了生产厂家的市场推广工作。目前国内部分药品配送企业涉及终端推广渠道,但在新医改政策下,药品价格逐渐实行零加成,这部分企业将会进行转型。
药房托管渠道:即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将药房交由药品配送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该企业根据药房的库存自动进行补货。这是近年来医疗机构与企业探讨试行的院企合作新模式,一方面减少了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降低了营运成本,另一方面拓宽了合作企业的销售渠道,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药店渠道:我国目前约有34万间药店,主要分为单体药店和连锁药店两种形式。在市场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目前很多药品配送企业将销售网络下沉,分享零售药店这块终端市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九州通。它直接将药品配送至终端零售药店,大大减少了药品的多层流通环节,从而降低了药品价格,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低价的药品,减轻了药品费用的压力。
2. 新形势下药品配送企业的渠道优化策略
(1)建立健全终端销售渠道,完善网络布局
终端客户渠道是药品配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创造客户价值的关键点。尽管终端销售网点分散且难于管理,但其对完善网络布局和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药品生产企业在选择配送企业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销售网络的完善性,以便达到最佳的药品分布效果,创造最大的销售利润。
(2)加强企业重组并购,力争做大做强
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药品配送企业进入了全面竞争的阶段,市场集中程度逐渐显现,重组并购急剧升温。国内医药商业前十名的市场份额由2009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40%以上[2],并将继续提升。我国配送企业重组并购的主要特点是以大型骨干配送企业收购中小型企业为主导,从而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将企业做大做强。
(3)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拓宽销售渠道
药品第三方物流经过近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3]。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及九州通等配送企业经过实践都具有了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具有“第三方物流”资质的配送企业之后,相关的质量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养护、包装、配送、承运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全部由该配送企业代为管理,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全程实时监控产品的入库、出库、储存、运输的质量状况,还可以根据需要,定期对配送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审,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和具体措施,使配送企业的服务更趋合理与优化。药品配送企业通过开展第三方物流,加强了同其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在提高盈利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4)推行医药电子商务,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医药电子商务是信息化的产物,截至2013年3月,国内已经有133家企业获得了网上销售药品的资格证,药品销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医药电子商务的出现,颠覆了以往药品配送企业B2B的销售模式,建立了B2C的新型销售渠道,将药品直接传递给消费者成为可能,是信息化管理的优秀成果。
(5)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开展终端零售业务
药品配送企业拥有专项资源优势,与多个药品生产企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开展终端零售业务。目前很多大型配送企业都有自己的零售药店,比如说国药集团的一致药店、国药控股大药房,采芝林的采芝林大药房等。通过建立终端连锁药店,将药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降低了药品价格,提高了盈利能力,而且在终端网络布局方面增强了覆盖率,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药集团新推出一种叫做DTC(direct to customer)药店的渠道模式,即将处方药直接销售给目标顾客,也指厂家与医生沟通好后,医生开具处方让病人到指定的与制药厂家合作的药房买药的过程。通过DTC药店销售的处方药主要是重症或需要长期使用的药品,如肿瘤、免疫调节、血液系统用药等。购买的目标顾客群体比较集中,购买频率较为固定,客户专一性和稳定性强。DTC药店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目标顾客方便及时地购买到所需药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产企业收集与跟踪目标客户信息,以便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与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设立专业处方零售药店,是配送企业顺应医药形势变化,不断探索和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优质服务的关键措施。
3. 小结
医药政策是影响药品配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行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新版GSP的过程中,药品配送企业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的形势下,药品经营质量和流通管理更为规范,有利于优质配送企业的发展壮大,药品价格空间的压缩,将促进配送企业不断优化销售渠道,持续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医药流通行业健康蓬勃发展。(作者单位:广州默尼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素凤. 浅析新版GSP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0).
关键词:集团化管控;医药企业;医药流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医改方针政策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医药企业的监管力度,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加大,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做好企业管理工作,而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正确合理的分析医药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集团化管控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种类
1、筹资风险
集团化医药流通企业经营范围很大,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周转需要,或者为了开扩更大的经营空间以提高效益,会从各个途径筹集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者的投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信用等方面,而当宏观经济环境或资金供需市场发生变化,或者筹资来源结构和期限结构发生变化时,会带来资金短缺或贬值的风险,具体表现为筹资成本费用增高、银行利率调高、债务结构和期限不合理等形式,从而导致医药企业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
集团化管控下的医药流通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投资的项目规模和涉及的行业覆盖面较一般医药企业要广,因此当决策者过于高估投资收益,而因市场占有率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其实际收益远远不及预期投资收益,从而造成财务风险;或者投资的项目利润下滑、投资回收期延长,会导致企业大量资金无法全部收回,造成财务风险。
3、经营和库存管理的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产品是否畅销的风险和并购风险。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医药流通企业规模较大,总部在金字塔的顶点,往往不了解下面市场的需求情况,在产品采购和经营的过程中,因不了解产品是否畅销而造成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集团化医药流通企业在扩大经营收购一些较小的医药销售公司时,在并购的过程中,会产生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和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等。在医药流通企业中,库存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库存的管理中,如果没有严格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或者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实施,对企业的库存药品管理不当,使存货丢失或损坏,或者没有及时仔细的盘存,使部分药品过期,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也是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一项因素。
二、造成集团化管控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1、企业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完善
由于集团化医药分销企业涉及业务面广,内部结构也较复杂,因此一些法规制度在细节上还不够完善,如财务预算制度、销售发货制度、产品采购验收制度、库存盘存制度、配送审批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等。即使总部制定了相关制度,但由于集团化医药销售企业子公司和单位部门较多,在接受和执行过程中较被动,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2、企业财务人员配置不合理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一些医药销售企业内部财务组织关系不合理,财务人员配置和分工不明确,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利润分配时职责不清,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且造成资金和企业资源的使用率低下。
3、筹资决策存在不合理性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很多医药流通企业都在筹资上市,伴随着高风险高收益的医药现状,许多企业会通过提高债券和股票的发行成本以及贷款筹资的成本,企图获得财务杠杆的收益,这种行为会使企业背负的负债急剧增加,违背了风险报酬原理,筹资决策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资金结构严重失衡,造成企业财务风险。
4、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很多大型医药销售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在医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会进行或大或小的企业兼并行为,但是,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理想,造成这种决策失误的原因一是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的合理披露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被合并方没有提供真实有效的负债和财务报表,就会使合并企业产生评估风险。另外,并购过程中环境的不确定性例如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利率发生变化、企业经营环境和资金状况发生变化等等方面都会对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产生影响。
三、集团化管控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医药流通企业要做好风险防范,首先要提高企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并按照GSP标准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存货盘存制度,不仅要强化企业在采购、审批和流通过程中的管理,还要加强对库存的管理和盘点,从各个方面预防可能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企业安全发展。
2、预算管理做到全面性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医药销售企业要建立起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制度渗透到企业从上至下的各个经营管理层面上,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医药流通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经营销售活动,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全面计划和控制企业从采购到验收入库到审批配送的整个经营销售过程,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医药流通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灵活应对企业在运行中出现的风险变化,对因各种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4、对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集团化管控模式下的医药流通企业资产负债相对来说比较高,为了避免企业资金出现短缺,企业在并购时应该充分合理的分析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防止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另外,针对医药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在进行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时,要统一并购后的经营销售活动,统一企业的财务目标,使财务协调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四、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集团化管控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种类,和造成集团化管控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并提出了集团化管控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如何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作者单位: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杨金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58
[2] 李鑫.Li.Xin.企业信息化视角下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31
[3] 冯明磊.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20):37
该企业总经理办公会议,确定了今年以“加快新产品上市、实施精品工程、加快国际认证、做好资本和技术经营工作”为工作重点。
新春团拜会宣布重中之重上海药物所
该所丁健所长指出2007年全所工作有四项重点:新药研发是头等大事;申报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重中之重;让更多的中国新药走向世界;加速启动浦东科技园区工程项目。
关注政策武汉健民中药工程公司
该会议认为,2006年是公司接受严峻挑战的一年,仍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2007年“增收减利”的局面仍将持续,行业整顿和洗牌将使成百上千家研发能力差、
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制药企业退出医药市场。该公司将关注国家医药政策和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
新效益增长点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该所盛军所长指出,2007年要配合集团公司改制上市的安排完成自身改制;加大销售和清欠力度,做大、做好森林脑炎疫苗;重点保证甲肝及流感疫苗的生产;加强无铝佐剂狂犬疫苗的申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上半年完成疫苗车间和老分包装车间的 GMP 认证和复检,规划森脑疫苗、出血热疫苗的车间改造和新车间设计工作;实行重大项目所内招标制。加快无防腐剂流感疫苗、脂质体流感疫苗、脂质体狂犬疫苗、甲肝灭活疫苗、以甲肝疫苗为主联合疫苗的研究进程,加快完善无细胞白百破工艺,建立罐培养 vero 细胞技术平台。 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是这次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受益者。把该所的优势品种、“小品种”做大、做强,培育成集团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
年度盘点上海医工股份
去年,该公司营销中心完成目标。产品发展部获得国家、地方的项目资助款项共100余万元。南翔、康桥生产基地节约原辅料和能源费用,强化成本核算;金山新型制剂辅料基地通过GMP认证。该公司还完成了软膏剂车间从10万级到1万级的改造,无菌检验室的新建,鼻腔粉末吸入剂车间的改造和配套新增注射用水的制备,新增制剂薄膜包衣设备,并完成康桥基地污水处理工程。通过霜剂、积雪苷原料以及鼻腔粉末吸入剂增加剂型和生产范围的认证,通过消毒剂生产许可证的再认证,通过上海市第二类批发企业资格认证等。
找到“活”法山东康源医药集团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肖卫生指出:2007年要找准位置,找到“活”法,经营创品牌,探索新模式,注重细节管理,让细节管理成为生产力,进行观念突围,管理创新,谋求工商合作,进行公益营销,巩固市场份额,擦亮康源品牌。
以利润为导向河北东盛英华医药公司邢台子公司
大会首先总结了去年工作,总结分年销售状况、商业客户数量、人员状况和财务应收帐款四大部分。会议认为当前医药行业毛利率不断下降,流通企业规模将越来越大,小企业将通过破产、并购、重组等方式逐步消失。2007年该子公司的目标是以利润为导向,提高经营质量,细化公司管理。
科技突破,战略转型华瑞制药
1月7日-12日、1月20日-22日,该公司营销年会和生产管理年会分别在广西北海和江苏南京两地召开。年会的主题为“科技突破,战略转型”。“科技突破”包括上市最新一代的结构脂肪乳剂产品力文,实现三腔袋产品卡文的国产化,上市EN最新袋装产品Easybag,推进PN和EN产品由瓶装向袋装的包装革新等。“战略转型”包括PN产品的市场作为,EN产品开辟院外市场,营销模式转向更高层次的学术专业营销等。
年会照惯例为优异员工颁发该公司的最高奖项“董事长奖”,奖励员工长期服务和忠诚的“华龄奖”。营销年会还颁发了PN、卡文和EN“最高销售额奖”,PN、EN“重点品种单项奖”,“优秀主管奖”,“优秀地区经理奖”和“优秀团队奖”等奖项。
诚信,管理太阳石药业
2006年度营销总结暨2007年度营销计划会议在济南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主题是:诚信、管理。会议由市场部总监林南主持,指出公司的三个里程碑――2002年新疆会议开创了OTC的里程碑,2004年青岛会议开创了公共营销的里程碑,本次会议就是提高管理的里程碑。
经营目标责任书金珠
2月9日,该公司拉萨总部、金珠雅砻藏药公司、都江堰四川金珠生态公司的员工代表,与成都总部、四川雅砻医药公司、成都金珠农资公司、金珠农资公司、金珠雪灵芝公司的全体员工,参加了大会。
大会首先由各业务板第一负责人做了2006年总结与2007年工作规划。随后董事长首先总结了2006年,公司债权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产品生产、销售创历史新高;产业链进一步完善。2007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司的藏药、生物农药、保健品及国际贸易产业力度,树立“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内部管理建立经营目标责任制、优化绩效考核、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最后,董事长代表股份公司分别与各业务板块第一负责人签订了2007年经营目标责任书,将今年的目标落实到实处。
销售突破思维海南亚洲制药集团
第一期元月6日至8日,召开浙江康宁医药营销部商务人员培训会议。第二期元月8日至10日,召开海南快克药业有限公司各服务区经理、商务、主管及公司驻杭办全体员工培训会议。会议特邀咨询专家汪俊宏先生作“蓝海战略”演讲。他针对医药行业不景气、营销渠道梗阻、老路走不通,又不知如何开辟新路的现状,引导销售人员转变观念,突破思维,整疏渠道,另辟蹊径。
创新变革年羚锐制药
会议认为,2006年是羚锐公司的“产品转换年”。围绕主导产品“通络祛痛膏(骨质增生一贴灵)”的推广,公司销售发货、销售回款和毛利均达到预期目标,其中主导产品通络祛痛膏和壮骨麝香止痛膏的销售均突破一亿元大关。2007年,是羚锐公司的“创新变革”年,公司将创新营销模式,创造新的销售业绩。
关门红开门红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
去年创下了销售额9.88亿元、利税3亿元的历史新高之后,该公司今年1月份实现总产值6068万元、销售收入5891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12%。去年根据市场需要成立了营销公司,组建了商务部、医学部,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去年“桂林西瓜霜”、“三金片”、“眩晕宁”、“前列保”四个产品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蛤蚧定喘胶囊”获得了中药保护证书。该公司已累计有14个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个产品获得国家中药保护。
一个思路国药器械
该公司本部全体员工及国药联合公司、恒瑞美联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对2007年工作提出了一个思路,六项重点。
一个思路是:开发自有产品,在至少两个产品领域初步实现研产销一体化,总部从管理为主向业务加管理模式过渡,年内确定战略合作伙伴。六项重点是:一是以恒瑞美联为基础,着力发展数字影像领域尖端产品, 通过新创公司完成真空采血管系列产品注册、投产,年内实现销售利润;二是收购生产企业,寻找具备技术领先和发展潜力的生产型研发公司;三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利用德国GD子公司,开辟国际化的新途径;四是创新营销模式;五是强化考核力度,对自有产品的销售重点考核,对非主要产品的销售加以严格限制;六是通过并购盈利性生产型企业实现公司的转型,寻找并投资2-3个项目,实现公司本部的股权改制。
百万工程辅仁药业集团公司
2月26日-28日,该公司营销会议在郑州召开。集团领导、各生产基地、医药公司及各区域市场人员2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以“细分产品、资源整合、深度分销、打造品牌”为主题。集团董事长朱文臣指出:“医药市场特性在于产品品种创新,最终主导医药市场的是产品品种。”结合该公司当前多产品、大产能的资源优势,下一步的战略方向是以多品种组合为核心,建立持续增值的营销网络全面占领医疗终端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坚持以技改创新为方针。医药公司企划部经理骆永超详细阐述“百万工程”营销活动。此次营销将集中有限资源,政策倾斜重点区域,以点带面,逐步建设营销网络。
会后,营销精英们深入到集团生产基地的生产大车间、仓库进行参观,此举增强了他们销售的信心。
培育亿元品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朱宝泉院长首先宣读了国资委对陈代杰担任副院长的任命书。总会计师王小坚重点介绍了国资委将采用的央企效益评定新标准“EVA”,评定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盈利的能力。周斌书记提出要大力培育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品种,市场开拓要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原料药、仿制药转向品牌药、创新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美国FDA认证、锁定大客户等方式积极探索医药企业的国际路线。
2006年业绩报告阿斯利康
全年销售增长11%,销售额约为265亿美元。全年营业利润达82亿美元,股东收益约为54亿美元。
最好的机遇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任何一种带给人类福音的药物都诞生得艰难而昂贵。按照世界公认程序,新药的研发有一个严格的筛选过程。开始的实验室阶段,实验人员需拿出近1万种化合物进行逐一尝试,最后从中开发出一种新药。从实验室起步直到用于临床患者,每种新药的研发周期平均为12至13年。据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提供的数据,其29家跨国企业会员每年在新药研发上的总投入超过1000亿美元,其会员企业每年将20.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而每种新药的研发花费平均为12亿美元。另据一项跟踪研究表明,对制药企业而言,每10种药物只有3种能够收回成本,每2.5万个化合物中仅有1个能够盈利。
也正因如此,原创性新药受到国际专利法的严格保护,但是一旦一定年限的专利保护期满,其他公司就可以对专利过期的原研药进行仿制生产,囚为没有高昂的研发成本,仿制药的售价理所当然地比原研药大i隔跳水,而原研药的销量和利润通常也因此暴跌,这就是所谓原研药的“悬崖时刻”。
对掌握原研药的公司米说,这难免是个令人尤限伤感又经历阵痛的时刻;对觊觎已久的仿制药公司来说,是否提前做好了准备,是否具备能力,决定着能否如愿“捡拾”到与专利一同坠落悬崖的“黄金”。而对普通患者来说,真正过硬的仿制药带来的是价廉质优的治疗。
其实,早于201 2年,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就已经开始经历“疼痛”。
这注定是个备受全球瞩目的“悬崖时刻”。2011年11月30日,全球“销量最大的专利药”――“立普妥”(Liptor)在美国的专利保护到期。要知道,降胆固醇药“立普妥”是这样的一个时代神话:到目前为止,它是全球唯一一个销量超过1000亿美元的明星药品;高峰时它曾为辉瑞带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贡献。
但即便是“立普妥”也没有逃脱“专利悬崖”的魔咒。2012年7月31日,辉瑞在华尔街财报称,当年第二季度净盈利增长25%,不过同时明确指出,这是由于生产成本及营销和重组开支的大幅下降,抵消了仿制药竞争导致“立普妥”销售额锐减的结果。当年第二季度,“立普妥”在美国的销售额锐减79%,从上年同期的14亿美元降至2.96亿美元;在全球的销售额下降53%,至12.2亿美元。
为专利药到期“疼痛”的何止辉瑞。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制药业的另一巨头――默沙东的最畅销药物“顺尔宁”(Singulair),在首批仿制药进入市场后的短短4周内,销售量就急剧下跌近90%,“顺尔宁”一直是默沙东的重磅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治疗,其2011年在美国的销售额达35亿美元,全球销售额达50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曾认为,默沙东失去这一市场的90%份额需要2个月的时间。不料,谶言成真仅用了1个月。
事实上,资料显示,到2016年,全球约有2550亿美元的药物专利到期,其中像“立普妥”这样的“重磅炸弹”可谓比比皆是:在全球最畅销处方药Top20中,竞有18个名列其中,而仅此18个处方药的全球年销售额就高达1420亿关元。
相对于原研药企业感受到的寒冷,全球范围内的众多仿制药企业在这巨大利好的刺激下热血沸腾,为这历史性时刻的到来摩拳擦掌,意气奋发。
在中国,总数5000多家的制药企业中有97%以生产仿制药为主,是绝对的“仿制药大同”。那么,在这仿制药的最好时代,面对仿制药市场的绝佳机遇,中同药企准备好了吗?
最坏的现实
在看病吃药问题上,对中国百姓的两种做法和共识,政府部门一直在试图引导扭转,可惜总是成效不大有点累,那就是:不管大病小病就跑“三甲”医院;不管花钱多少最信进口药。对于吃药,老百姓普遍的印象和体会是:同样成分的药,进口的比国产的有效,合资的比国企的有效。很多患者宁愿多花点钱选择进口药而不使用国产药。
确实,正如患者所感受到的,国内医药界人士承认,一直以米,国产药市场的现状“有点糟糕”。
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同产药的现状几乎就是仿制药的现状,囚为国产药的95%左有为仿制药。中国是名符其实的仿制药大国,却远不是仿制药强国。中国医药界共同的自我认定是:“我同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昕谓仿制药,其虽为仿制,却不是与被仿制品像个大概就能敷衍的山寨货,在国际市场上,各国对仿制药都有着同样严格的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要求获批仿制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与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与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
那么,中同的情况又是怎佯的呢?从近些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公布的质量公告米看,我国药品抽验的不合格率极低,按理说,这应该说明我国药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但业内人士却指出,我国已上市的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原研药疗效无法同日而语,在临床上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属“安全、无效”和“安全、不怎么有效”。
历时4年的“全国评价性抽验工作”中所进行的一项“探索性研究”证明了这一说法。此项研究显示,一些仿制药产品与原研药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尤其表现在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等效性这两项反映药品等效的重要指标上。研究人员仅在体外实验中就发现,仿制药制剂的体外多条溶出曲线与原研品相差甚远。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体外溶出曲线都相差甚远,可以想见,这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体内生物利用度上的差距会有多大。
对这种“合格的无效药”现象,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杜冠华一语点破: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执行的质量标准太低,技术审评要求的技术门槛过低,致使国内制药企业几乎无需进行深入研究即可达标。他指出,现行的质量标准只是控制成分、含量和外观性状,这些只反映药品的一个侧面,而根本的质量保证应该是使仿制药做到与原研药同样稳定、一致的药效。拿最简单的样品数为例,国内药审部门要求药厂提供的中期试验规模为1万片,而在日本则需要10万片。因此,我国的一些仿制药目前能做到的仅是化学等同,而生物等同、安全等同、临床等同还遥不可及。
中国制药行业还有一个怪现象:一个技术含量较低的药品专利过期后,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对其进行简单的、完全相同的仿制。如退烧药“安乃近”这样的低价格药品,国内生产商超过了100家,为了赢得销路,各企业之间恶性压价竞标,价格最终低到企业无法承受。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药品,敢于尝试仿制的企业却不多。
有业内专家认为,由于技术门槛过低,就仿制药制剂而言,中国的质量水平不但比美国落后40年,比日本落后30年,比印度也有10年的差距。
可期的未来
虽然国产药的现实难如人意,但依然有提振信心的消息不断传来,令人不禁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从国家层面来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启动。这是国家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就是说,国家将对2007年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特别是已经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将在2015年前完成。
我国仿制药生产企业和品种之多令人惊叹,目前,在基本药物中,仅570个化学药品品种就涉及到3.3万个批准文号及24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表示,按照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此项评价工作将动真格,对未通过评价的产品将不予再注册,并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届时,必定会有一批药品因达不到要求而必须退市。按照这个规划的部署,到2015年,中国的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应大幅提高,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应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果一切顺利,到那时中国患者应该能享受到真正合格的国产药。 从企业和市场上看,全球仿制药江湖风起云涌,全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2012年9月13日,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辉瑞在杭州举行盛大仪式,宣布由双方合资组建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海正辉瑞的首席执行官肖卫红明确表示,该合资企业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包括品牌仿制药在内的专利到期药物。注册地和生产工厂位于浙江富阳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总投资2.95亿美元。其中海正药业和辉瑞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海正和辉瑞分别向合资企业注入现有产品线中的精选产品,目前的产品组合覆盖肿瘤、心血管、抗感染、神经系统、免疫抑制剂等治疗领域。
辉瑞中国总经理吴晓滨博士说,作为全球制药业“老大”,这次合资谈判以49%的次席成交,这在辉瑞的全球运营模式中是罕见的,由此足见辉瑞对海正的看好,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无独有偶,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抢在海正辉瑞典礼的前一天,美国第二大制药商默沙东与中国本土药企先声药业联合宣布双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尽管在其的消息中没有一处提及仿制药,但业内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因为默沙东和先声担心专业领域的“仿制”一词被误会成声名不佳的“山寨”而刻意回避,其合资公司的目标就是中国广阔的仿制药市场。
事实上,包括赛诺菲一安万特、葛兰素史克(GSK)在内的全球各大跨国制药商纷纷发力曾经不屑一顾的仿制药市场,尤其对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仿制药市场虎视眈眈,通过合资、并购、合作等各种方式布局中国市场。之前,另一家医药巨头诺华制药宣布,将在中山打造中国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基地。显然, “让别人仿制不如自己仿制”,正成为面临专利到期的原研药企业的新思路。
据全球权威医药健康咨询公司IMs分析,到2015年,新兴市场占全球药品销售额的比例将从2005年的12%上升至28%,而新兴市场中的绝大部分销售额来自专利药物的仿制药。目前,仿制药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提高到15%左右,预测2015年将占据50%,而中国将在2015年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专家认为,在此新一轮的合资热潮中,国内原料药企业向仿制药国际化的产业升级正当其时,中国制药企业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借船出海等诸多方面应获益良多,就像海正辉瑞的合资,辉瑞因此在中国市场上落下一颗重要的棋子,海正由此布局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双方都期待共赢。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对中国医药行业来说,从“以仿为主”到“仿创结合”,再到完全“自主创新”,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能一步登天。
患者的福音
其实,跨国制药大鳄放低身段布局仿制药市场,除了专利到期的原因,另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新药的研发变得越来越困难。2010年,全球仅有21只新药推向市场,是1997年以来的最低值。以往的新药尤其是那些大销量的治疗药都是以有确凿科学依据的疾病为对象的,但如今新药开发面对的大都是疑难杂症,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且大部分至今没有明确答案。此外,政府对临床试验的严格监管也使得新药开发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以往那种放弃专利到期的“旧爱”立即转向开发、寻找“新欢”的经验已经行不通了。
而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出于控制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支出的考虑,全球各国政府都m台了支持仿制药发展的政策。而仿制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大受益者是病患。
美国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随着仿制药的使用率持续走高,过去数十年间,仿制药的使用为美国节省了1万多亿美元的医疗开支。美国仿制药协会的报告指出,2013年全年,仿制药为美国节省下高达1930亿美元的医疗开支,较2010年的1580亿美元更增加节省22%。而2002年仿制药为美国节省的医疗开支总额为600亿美元,不足2011年节省总额的三分之一。
这份报告还指出,如今,美国患者已普遍倾向于选择仿制药而非昂贵的专利药。2013年,美国境内开出的处方药药单数量高达40亿件,而仿制药处方单的比例达80%,但如此高的比例所用的花费仅占处方药总开支的27%,原因当然是仿制药价格远远低于专利药。
在印度,政府支持仿制药的力度更大,政府通过了一项为公众免费供应药物的政策并已正式实施。从城市医院到乡间诊所,印度的公立医生将很快可以给所有患者开出免费的非专利药。根据这项政策,医生开给病人的药品仅限于一个仿制药清单,如果医生开出专利药品,将面临处罚。预计到2017年4月,此项政策将使52%的印度民众得到免费药品,涉及资金规模5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