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时间:2023-08-28 16:5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 客户信用风险 应收账款 “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 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

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集团客户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0-032-04

集团企业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级形式,一般是指通过资本投入、管理控制或家族关联等多种关联方式形成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单位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有机联系(即家谱)的企业法人群组。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集团企业发展非常迅猛,截至2005年末,全国大型集团企业已达2845家,总资产超过20万亿元。

在集团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竞相营销和积极拓展各类集团客户,开展战略合作,对集团的信贷投放不断增加,集团信用风险也不断暴露,银行在众多集团风险案件中遭受了重大资金损失和声誉损失。近期,中国银监会下发了修改后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并再次预警集团客户资金链断裂风险。可见,国内银行加强集团风险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一、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分析

1、集团由多个法人组成,关联关系日趋复杂。集团内的每一个成员企业一般都具有法人地位,在法律上是独立核算单位。集团关联关系主要通过资本投资链条形成,资本投资有全资、控股和参股等形式,并日益呈现出多层次特征,且层次之间很不平衡。通过管理控制和家族关联形成的集团也在逐渐增多,关联关系日趋多元化。如德隆集团曾控股、参股企业多达177家,银行贷款超过300亿元;华源集团控股6家上市公司,并有各种子公司400多家,公司层级超过7层。

2、通过频繁兼并收购进行多元化投资,迅速扩大资产规模。集团企业善于把握市场热点,兼并收购活动比较频繁,往往将触角伸向多个行业和地域。多元化投资时,集团企业的通常做法是每有一个新项目就设立一个新公司,这样既能扩大集团规模,又能免受债务牵连。如三九集团通过并购扩张,曾经横跨7大产业,有56家二级企业和100多家三级企业,负债总额近200亿元。

3、集团企业发展模式是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带融资。集团多元化投资既是其融资冲动产生的原因,又是融资能力增强的通道。一般而言,集团可控制的企业数量与可获得的金融资源成正比,控制的企业数量越多,集团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就越多,筹资能力和还款能力就越强,从而形成了“投资融资投资”的正反馈机制。如托普集团曾经在全国各地大肆圈地,开设分支公司,建设托普软件园,颠峰时期拥有3家上市公司和140多家控股子公司。

4、大多数集团实行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大多数集团财务管理集中于总部,融资和投资都由集团总部统筹,集团内哪些企业需要资金,由哪些企业充当融资主体,都由集团计划和安排,以实现融资规模最大化和财务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因此,信贷资金往往实行“统借统还”,“短贷长用”也比较普遍。也有少数集团实行分散财务管理模式。如华源集团就是分散管理的典型,因盲目扩张,管理跟不上,大量短期贷款用于收购,最终因个别银行诉讼收贷而资金链断裂。

5、注重社会形象和同政府的关系。集团企业为了不断拓展新的经营领域,寻求更大发展空间,非常注重培养同政府部门的关系,注意形象塑造和社会品牌建设,经常参与当地的捐资、助学、大型演出活动等,以提高其知名度。集团的控制人还常常参与对地方政府意义重大的活动,甚至积极参政议政,以获得政府较多的话语权。

6、集团系统性风险较高。随着业务不断扩张,集团以资本、管理和家族关联为纽带,形成了一条冗长的资金链,资金在各成员之间不断地流动,一旦资金链条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成员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资金链的断裂可能是因为某个成员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是来自于银行信用的突然缺失,可能来自供应商的债务追讨,或者其他融资渠道的变化。总之,扩张越是迅速,资金链条越长,企业就越脆弱,风险点就越多。如达尔曼集团,就是由于6000万元银行贷款不能续贷而资金链断裂。

二、国内银行集团客户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一)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导致信贷向集团客户集中

羊群效应是指信贷市场中,大多数银行采取同样的信贷营销和信贷投放行为。首先,是否贷款先看其他银行的行动。比较极端的例子,A银行对C企业“只要B银行敢贷,我们就可以贷”,别人敢贷款成了可以贷款的理由,而不是理性去审视企业是否具有承贷能力和有多大承贷能力。这跟资本市场的跟风炒作非常类似。其次,片面认为“大即是美”。一定程度上,银行混淆了“大”和“好”的概念,迷信集团企业,对其行业、区域、政策和经营风险认识不够,把集团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良客户,但是否一定是银行的价值型客户,并没有进行深入的量化比较。第三,随大流有利于回避信贷准入责任。集团客户一般都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有一定资产规模,贷款给这样的企业,容易回避产生不良的责任。第四,对集团客户的法律风险缺乏认识。银行普遍偏好于对母公司贷款用于整个集团成员单位,忽视集团客户中无论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都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法律规范。

(二)银行过度授信“垒大户”,授信总量容易失控

首先,银行缺乏集团信用限额。集团企业一般在多家银行贷款,各家银行都会给予一定授信额度,但该额度并不登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中(只登记实际使用部分),加起来总额度往往远远超过集团实际需求,因此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集团信用限额。客观上,集团本身结构比较复杂,有的跨多个行业,旗下公司众多,集团的实际承贷能力也难以判断。其次,信贷系统支持乏力。目前,国内银行的信贷系统大多是基于单一客户开发的,对单笔业务、单一企业的信用限额管理是有效的,但不能有效地支持集团信用限额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基层行无法有效地控制和掌握集团的信用总量。难以确定全部关联企业,只能了解单个企业情况,进而对每个具体借款主体进行授信。第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国内银行目前大多实行分支行制,支行是利润中心,员工收入跟利润直接挂钩,贷款利息是主要利润来源,所以支行热衷做大贷款规模,“垒大户”成为必然选择,甚至不惜竞相降低利率和担保条件。此外,国内银行信贷供给过剩也为集团过度授信创造了条件。

(三)资金用途监控不到位,银行贷款沦为风险投资

许多案例表明,贷款沦为风险投资是集团风险爆发的导火索,一些集团急功近利,深度介入资本市场,以期短期内获取超额利润,有的集团甚至认为“资产运作是加法,资本运作是乘法”。一些集团偏离主业盲目做大,远远超出其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最终却失去原来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造成资金链断裂。在盲目扩张过程中,一方面,集团客户接受银行监督的意愿和配合程度较差,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争相追捧并大肆贷款,导致一些集团客户身价和债务倍增,有时银行为了掩盖潜在风险而借新还旧、被动贷款,甚至帮助集团从外部融资倒贷。有的银行一味迁就,对集团的资信真实情况和信贷资金运行状况不甚了解,致使贷后监督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关联关系复杂,集团账户众多,资金流动随意,占用现象比较普遍,使贷款监控非常困难,处于高风险状态可能还不知觉。许多集团从事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本地和异地融资、对内和对外融资、股本与债务融资相互交织,贷款承贷主体与实际用贷主体常常分离,也增加了贷款用途监控的难度。再者,银行缺乏深入的行业和企业研究,难以对集团资本运作和跨行业多元化带来的信用风险进行准确判断,有效控制风险就更困难。

(四)关联交易和关联互保容易放大信用风险

集团关联关系日益复杂,控制关系日趋隐蔽化,使银行难以掌握集团的真实家谱、控制关系和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和互保融资放大了信用风险。首先,集团关联企业财务信息可操作性大。由于关联交易在集团业务活动中占有一定比重,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调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财务信息失真。其次,关联担保增大信用风险。集团内企业之间通常采用互保形式申请银行授信,包括集团为其子公司、孙公司担保,子公司、孙公司为集团担保,以及子公司、孙公司间的互保。这些互保形式虽然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信用风险通过贷款担保链条在集团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系统性风险未能有效向外分散,一定意义上,银行对集团是信用贷款,实质上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状态。第三,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抽逃资本(金),通过“隧道挖掘”剥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般情况是,在子公司获得贷款后,控股股东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并赚取高额利润,往往利用关联交易和非公允定价转移资产,抽逃资本(金),降低子公司的偿债能力,增大了信用风险。第四,集团在债务重组中悬空银行债权。在债务重组中,一些集团借助各种力量要求银行削债,侵蚀银行利益,有的集团为了逃废银行债务,利用内部关联交易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通过兼并收购、破产在关联企业内部转移资产、债务,虚化担保企业的担保能力和承债企业的承债能力,把风险留给银行。如啤酒花曾对外担保超过17亿元,是公司净资产的3倍以上,债务重组中银行受偿最终不足三分之一。

(五)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无法适应集团风险管理需要

目前,国内银行的集团风险管理仍主要沿袭单一客户风险管理模式。首先,集团信用风险管理主体明显缺位。究竟是总行、分行还是支行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并不十分明确。类似单户主要是支行管理,支行的市场营销力度重于风险管理,集团关联企业在多家银行开户,往往很难全面了解集团整体情况,在业绩的压力下支行容易忽视整体利益,加上一些集团客户的家谱和经营结构复杂,使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其次,缺乏集团客户发现机制。正是由于管理主体缺位,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集团客户发现机制,授信人员在审查贷款时,发现甲企业与乙企业存在关联关系,才要求做集团统一授信,这是一种“点点式”的事后发现,发现效率比较低,何况集团关联关系正日趋隐蔽化。第三,管理主线不明。集团风险管理除了统一授信外,其他方面的管理线索并不明确。从集团风险案例看,关联关系、关联交易的识别和判断是集团风险管理的关键。第四,管理工具缺乏。国内银行的信贷系统大多是基于单笔业务、单一客户开发的,既不能有效支持集团风险管理,也缺乏集团风险监控功能;客户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起步较晚,正在积累数据过程中,还没有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实践,其他工具如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就更为缺乏,集团风险更多是靠人的判断。单一客户的风险、盈利、成本尚且无法准确测算,集团风险管理就更难细化。第五,管理思维和管理习惯传统化。国内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多倚重审批环节,贷前、贷后相对较弱,而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于真实、及时、充足的信息,由于银行缺乏信息交互机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集团信息分布零散,在银行分支机构内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影响了银行对集团信息的全面掌握。信息闭塞极易造成授信范围过于狭窄,从而诱发错误的决策,甚至出现一些银行在收缩某集团的贷款,一些银行还在大力营销的现象。

(六)集团客户贷后管理难度大,贷款容易“见光死”

集团风险暴露具有延迟性,一旦爆发往往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加上风险的系统性、传染性,“见光死”成为一种必然现象。首先,集团资金链比较脆弱。集团经营好比走钢丝,牵一发而动全身,链条上的任何冲击,无论是确定性事件,还是偶发性事件,都有可能使集团资金链断裂。其次,贷款用途监控困难。贷款用途监控是银行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实中,一些集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合同约定用途,将短期贷款用于投资(机)。而关联交易的隐蔽性,银行很难及时发现这类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对贷款用途监控的难度。第三,客户信息容易失真。集团存在关联关系信息和关联交易信息的不对称。一些集团编制会计报表的随意性大,有的有几套账,向银行报送的财务报表可信度低,加上客户跨区域、跨行业经营,不仅使银行贷前调查难以深入,贷时审查难以到位,而且贷后管理也难以实现。第四,缺乏管理集团风险的专业化队伍。银行风险管理从单笔业务到单户,再发展到集团,说明集团风险更加特殊,其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独立性工作,但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集团风险专业人员,缺乏集团风险管理的集中协调和统一指挥,仅靠集团涉及到的各家分支行协同管理,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协同内容更多只是额度博弈,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无法在贷后管理中形成合力。

三、国际先进银行集团客户风险管理的经验

国际先进银行在长期的信贷业务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具体包括:

一是严格遵循“一个债务人的原则”。即不管一个集团多么庞大,结构多么复杂,集团内成员有多少,但在银行眼里,该集团都是一个债务人,并在这个原则下开展集团授信管理。因此,国际先进银行比较注重集团客户范围和关联关系的界定,集团关联交易披露也比较充分。事实上,这是搞好集团风险管理的前提。

二是为每一家集团客户配备一名“全球账户经理”,并建立相应的客户经理网络,实现信用风险的统一控制。“全球账户经理”一般设在集团公司总部或母公司所在地的分支机构,由其统一负责集团客户的所有事务,如评级、授信、业务组织、关系协调等,并由其呈报有权部门审批,“全球账户经理”代表的是总行。子公司所在地银行分支机构为其设一名“账户经理”,负责子公司的日常管理,定期访问子公司,了解其经营情况和业务需求,并向“全球账户经理”汇报进展或变化。相应的,“全球账户经理”承担集团客户的所有风险,子公司所在地分支行不承担对子公司的业务风险,在银行内部,总行为分行提供内部担保,分行将集团风险转移给总行,实现对集团风险的集中统一控制。

三是银行内部有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和信贷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系统的支持下,所有来自于集团的收入都记为“全球账户经理”的收入。信贷信息系统也可以对集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管理。所有子公司的“账户经理”通过信贷系统及时向“全球账户经理”传送子公司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业务、调查报告、融资情况等,“全球账户经理”汇总所有“账户经理”的上报资料并进行加工,在此基础上建立可以授权共享的集团数据库,供“全球账户经理”和“账户经理”在处理与集团及其子公司有关业务时使用,总行可以通过该系统在任何时间掌握集团及其子公司的业务情况。

四是按照“孰低”原则审慎处理集团及子公司的信用评级。通常,主要子公司的客户信用评级比照集团公司的信用评级掌握,银行一般会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出具担保或安慰函。所以,子公司的评级不会超过集团公司的评级,即使自动评分较高,也会下调至集团的评级。

五是严格实行集团统一授信并随时监控执行情况。对集团客户严格进行统一授信,既有授信主办行,也有协办行;既有总授信额度,也有结构授信、产品授信、期限授信;既有外部授信,也有内部授信,内部授信属于银行的商业秘密。外部授信收取一定承诺费,在承诺授信额度内,分行可以自行审批发放贷款,不需报总行。“全球账户经理”将总的授信额度分配给集团的全部或部分子公司,对业务发展较好的子公司进行倾斜,并预留一定的机动额度,以便对新业务需求及时做出反应。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均通过信贷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全球账户经理”可以在接受客户申请时准确掌握其授信额度的使用情况和风险敞口。

四、国内商业银行加强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形成业务特色和比较优势

国内银行要避免“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形成业务特色和比较优势,依靠业务特色获得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快经营战略转型步伐。资产业务加快转向零售贷款、信用卡、贸易融资业务,逐步降低企业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降低大企业大集团贷款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对于集团客户,应主动调整营销策略,以贷款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现金管理、企业年金、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特色产品,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而与集团形成相对稳固的合作关系,获取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第二,加快实施行业聚焦与信贷组合管理。行业聚焦与组合管理是商业银行预防行业风险和集团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行业、客户、地区、业务是信贷组合的重要维度。国内银行要以客户信用评级、债项评级、RAROC等为基础手段,从全行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实施行业聚焦研究和股东价值导向的信贷组合管理,分享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果。第三,加强资产业务创新。基于国内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加强资产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国内银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客户财务管理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集团客户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和资金统一结算、风险统一控制的内在要求,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产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型银行”,避免只有传统信贷产品的被动局面。

(二)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机制,优化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流程

搞好集团客户风险管理,必须建立配套的风险管理机制,国内银行要以集团统一授信工作为起点,尽快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建立统一集中的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总行对集团客户的集中管理与统一控制,拉直集团风险的报告路径。在总、分行设置集团风险管理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经理担当。跨国、跨省(区)、跨分行的集团客户由总行进行集中管理,分行内跨支行的集团客户由分行统一管理。直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调查、信用评级、统一授信、授信操作、贷后检查、五级分类、风险监控、风险预警、不良催收等全部信贷活动。其次,明确集团风险的管理主线和工具。管理主线就是要弄清关联关系、关联交易与关联互保,解决信息不对称;管理工具就是要充分发挥信用评级、风险限额、用途监控的作用。第三,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管理机制。在集团风险管理中,应按照“风险、收益和成本相匹配”的原则协调主办行与协办行的利益分配。凡是由总行集中管理、分行具体经办业务的集团客户,分行按业务量和风险度获取收益、承担经济资本、计提拨备外,应按照授信比例承担总行管理成本。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全球账户经理”的经验,设立全国性集团的主办客户经理,涉及业务的分支行设协办客户经理。主办客户经理所在单位就是主办行,协办客户经理所在单位就是协办行,主办行可以代表总行组织集团信贷调查、授信申报、信息搜集,组织协办行追踪集团成员间的关联交易和资金转移,并对关联交易和资金转移所涉及交易对价的合理性,以及关联交易和资金转移将对成员企业偿债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形成对集团整体风险限额及其成员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协办行主要负责对应成员企业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完成调查任务,将有关信息向主办行反馈。第四,优化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过程本质上是信息管理。集团管理始于单户管理,但又有别于单户管理,其风险具有系统性、隐蔽性、破坏性强的特点,所以集团风险管理流程,应特别突出信息搜集、额度监控、贷后管理、信息维护等环节。集团主办客户经理要有很强的信息整合能力,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协办客户经理要及时向其汇报。授信审查人员要积极参与集团信贷调查,为合理适度授信创造条件。信贷部门应定期组织实施贷后检查,并在信贷系统中及时补充集团客户信息。

(三)加强关联交易和关联行为分析,建立集团客户发现机制

切实弄清集团的关联关系,有效掌握关联交易的实质和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搞好集团风险管理。首先,要加强贷前调查,提高调查水平,严把集团客户关联关系关。除了完成单户企业的信贷调查和信用评级外,还应深入调查集团的股权架构、主要行业状况、市场份额、银行融资和区域分布情况,弄清集团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正确列出集团家谱,客观地提出集团信贷调查报告。在客户评级中,关联客户评级应不高于集团公司评级。如协办行发现集团某一子公司有特殊风险,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主办行,并对子公司评级作相应调整。其次,积极探索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的识别方法。通过集团业务经营和资金往来的关联程度、公司标识的统一程度以及集团成员对外投资和接受投资等情况,了解和掌握集团的家谱和管理方式。注重从控制(投资)、被控制(被投资)关系、交易往来及定价政策发现关联关系。对于没有表面控制关系的,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关联关系,有共同的所有者、控制者、管理层的企业也应视同集团管理。加强关联互保分析,分析关联互保的背景、总量和结构,确定关联互保的风险程度。第三,建立集团客户发现(生成)机制。一定程度上,集团客户的发现机制是银行集团风险管理的先导。国内银行应建立集团信息集中维护机制,改变目前的分散方式,具体可以由基层行提供集团客户信息,总、分行设集团风险经理集中录入。同时,严肃集团信息维护纪律,无论总行、分行还是支行,在营销中发现集团客户首先就应纳入集团管理,凡是不及时提供详细信息和纳入集团管理的,授信审批部门可不予审查。

(四)科学设定集团风险限额,防止过度授信发生

要有效避免过度授信“垒大户”,国内银行必须强化理性竞争、审慎授信的风险观念,加强同业交流与合作,探索有效的方法,科学设定和管理集团风险限额。第一,建立集团风险限额确定机制。集团风险限额必须与其经营规模、财务状况、负债结构与现金流量相匹配。如根据信用评级和债项结构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主营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状况确定风险限额;根据集团净资产、负债率和负债结构确定风险限额,以及综合各种方法进行确定。其次,区别设定和使用集团风险限额。对于紧密型集团,要集中授信、分散使用,先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集团净资产规模和年度营业收入规模、经营性现金流量、负债结构及对应的偿债能力,确定集团风险限额。然后再考虑集团内单一客户的独立偿债能力、贷款串用风险、关联担保能力风险以及风险的传染性,审慎确定集团内主要成员的风险限额。对于松散型集团,则要分散授信、汇总管理。先分别测算集团成员企业的最高授信额度,再汇总测算集团整体的风险限额。第三,完善分支行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减少贷款规模在考核中的占比,突出风险价值导向考核,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理性、审慎风险文化落地生根,促进主办行、协办行积极参与集团风险全过程。

(五)强化信贷资金用途管理与还款来源监测

首先,密切关注集团投资行为。银行贷款应主要支持集团核心业务、核心项目、核心资产的流动资金需要,避免与高成长、高资本运作、处于高投资期的集团发生授信业务;突出支持平稳增长、专注主业、适度投资的集团,坚持流动资金不用于集团项目投资与并购支出。贷款发放后,要及时进行资金用途和流向管理,掌握集团核心现金流,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的充分性。其次,要合理安排集团的资产业务品种。品种安排必须与集团真实需求相匹配,中长期贷款对应项目建设或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避免短贷长占。对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分类管理,区分铺底性和临时性的需求。第三,贷款用途纳入合同条款管理。设置预防性条款,如信息披露与告知、资产转让限制、财务比例限制、关联交易限制、利润分配、交叉违约等条款,确保集团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第四,加强集团账户资金流监测分析。将银行的信贷系统与会计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技术手段监测集团账户资金进出,跟踪信贷资金流向,监测其是否按合同使用,分析其真实还款来源。对存在异动流向的,及时采取措施。

(六)加强集团客户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完善IT支持系统

有效避免集团信用风险“见光死”,必须加强风险预警和贷后管理,并借助IT系统支持。一是加快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特别是集团风险预警。国内银行要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开发风险预警模型,建设集团风险数据库,通过关键指标提前预警风险,及时做好风险评价,建立不良集团“黑名单”制度,前移风险管理措施。将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关联公司账户资金进出作为财务预警重点;将关联信息、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作为非财务预警重点。二是充实风险管理专业队伍,强化集团贷后管理。集团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落实风险预警要靠到位的贷后管理,这就需要一批专业人才,将集团作为“一个债务人”进行集中管理,严密监控集团的重大体制变化、经营财务状况、重大投资活动、核心资产变动、社会与法律活动,严密监控集团内的关联交易活动、大额资金往来、资本市场举措,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动等。针对集团客户不同的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采取不同的贷后检查频率和检查方式,并将检查发现的重大变化情况及时录入信贷系统。三是完善集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应包括集团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关联担保等信息,以及集团风险管理中生成的评级信息、调查报告、检查报告、风险预警等信息,至少应实现以下目标:随时可列出每个集团所属企业清单,可以展示集团“家谱”;随时可给出每个集团所属企业在银行的每笔贷款;可以给每个集团所有企业设定最高信用限额。同时,系统应有充分的内外部接口,内部与银行会计系统、评级系统联通,外部与央行信用信息数据库、银监会大额授信违约统计系统、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系统、工商登记系统、企业纳税系统等连接,共享社会信息资源,逐步实现集团信息录入、查询、筛选的自动化。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2007.

2.武剑.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J].当代银行家,2004,(6).

3.周江涛.论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J].求索,2006,(01).

4.魏国雄.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及其防控[J].中国金融,2006,(06).

5.肖永杰,霍东平.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论坛, 2006,(12).

6.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有银行监管一处课题组.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与控制:以上海为例[J].上海金融,2003,(08).

7.刘肖原,贾涛.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与信贷风险防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8.郭世钊,胡新林.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及其管理[J].企业经济,2006,(12).

9.王丽丽,张炜.银行公司金融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第3篇

一、钢铁贸易企业基于市场占有率目标优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实施背景

1.是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为适应宝钢新一轮“精品+规模”的战略发展规划,集团公司提出了建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信用风险管理,为扩大产品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有效的信用支持。

2.是扩大产品销售,提升宝钢产品在北方市场占有率,加快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宝钢产品前期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的领先优势受到严重的挑战,授信交易方式已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是克服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滞后,全面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和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相对于美国钢铁企业,北方公司同国内大多钢铁贸易企业一样,在赊销比例、坏帐率、风险应对与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构建一个稳健的客户销售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信用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是增强公司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二、钢铁贸易企业基于市场占有率目标优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钢铁贸易企业基于市场占有率目标优化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内涵是:为了扩大宝钢产品在区域市场的销售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信用对销售的支持和拉动作用,通过在理念、组织、客户资信动态管理等方面持续改进,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市场占有率目标为导向,在多目标优化平衡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信用交易这一新的竞争手段,从而以有限的信用资金占用,扩大了销售规模、优化了资金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其主要做法是:

1.建设风险文化,树立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北方公司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出了“全员参与,学用结合”的原则,用较短时间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和员工的心中,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战略、行动的统一。

2.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落实组织保障。在整体管理框架中,构建严密的双重信用风险管理保障机制:各部门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重保障,是所管业务风险的责任者;第二重保障是成立了“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小组”和“信用风险管理决策领导小组”,分别进行日常工作的协调、推进、监督和评价。

3.制定相关制度,再造业务流程

(1)制定相关制度。按照宝钢国际总部要求,建立了《交易对象授信管理规定》、《信用管理制度》、《信用总额管理办法》等制度,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责、信用标准、总额管理、日常管理、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商账的催收等。

(2)再造业务流程:纵向申报制度和横向通报制度。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实现从申请、评估、授信到监控的全流程管理。

4.对授信客户资信状况实施动态管理

(1)资信调查管理。对于影响公司业务的重大客户,当对其信用状况、风险程度把握不强时,可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进行调查或购买专业调查机构报告。

(2)客户评估管理。信用评估是指根据交易对象相关信息材料,通过一定的流程和方法等对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判。

(3)客户授信管理

信用决策。对客户是否授信,是由公司经营管理层组成的信用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决策,并按照制度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或审批。

信用下达。由信用管理人员制作“授信通知”,审批后,向相关部门下达授信通知,同时启动监控流程。

信用分类。授信分为循环信用额度和临时信用额度,循环信用额度的周期一般为一年,年初授信,循环使用,半年调整一次;临时信用额度,按次申请,一次使用,不能循环。

信用标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信用风险标准对已评估客户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以调整信用额度及监控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并根据跟踪结果不断调整授信政策。

(4)授信监控管理。在信用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严格跟踪和管理,对于出现当月或累计平均信用占用总额超过预算目标的情况,详细分析原因并说明拟采取的管理措施,确保年度信用占用总额不突破预算目标。

(5)客户档案管理。综合收集客户信息、交易记录以及财务信息,建立全面的客户信用管理档案。

5.将信用资金纳入预算,实施总额控制

信用总额:指本公司提供给全部客户的信用总量。

信用额度总额=∑客户信用额度。

信用占用总额=∑某一时点客户信用占用额。

为防范整体信用风险,遵循宝钢信用风险管理“预算管理,总量控制,规模匹配,持续优化”的总体管理原则,实行信用总额管理制度。

公司信用总额控制目标制定的依据:信用总额以满足销售增长率为导向,综合平衡其他制约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以下述指标为据:公司上年末净资产的15%内;客户信用业务比管理标杆值≤10.5%;资产负债率≤95%;销售增长率≥10%;净资产收益率≥30%。

对客户的单体授信额度控制标准:近两年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反映其资产负债率均不高于75%,信用额度占该报表反映的有形净资产的比例均不大于10%。

6.构建支撑信用风险管理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ERP系统的实时监控。在ERP管理系统中,针对授信业务,开发了授信额度管理模块,包括授信额度维护、额度每日使用情况、合同使用情况跟踪和授信跟踪汇总表等管理内容,对授信业务风险实现从合同签约、授信、下发,到发货、到期提醒、收款等各个环节的在线实时监控,实现营销、业务、物流、财务全岗位的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2)信用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授信客户额度的使用情况、实际占用情况、占用峰值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对即将超期的客户授信予以到期前的提醒,对已经超期形成欠款或坏账的授信客户制定对策,进入商账催收环节,如有必要启动债权保障机制。

第4篇

关键词 企业信用 市场经济 信用风险 信用管理

一、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

在分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内涵。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了防止或者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而指定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使得由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在企业的可承受和可控制范围之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一)有助于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

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企业对客户的信息掌握得不够全面与详细。很多企业无法清楚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与信用记录,导致企业对客舻男庞媒行了错误的预估,有些客户会因为一些原因而有意无意地违反条款或是拖欠款项等。例如,客户方突然出现资金链断流或是财务问题而无法履行双方的合约,又或者是有些客户品行恶劣,隐瞒行踪,逃避款项等,这都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与伤害。同样,对于客户而言,很多企业也存在不按时履行合约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信用风险预估管理十分重要,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客户负责,只有保证了信用,才能使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

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做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一方面,避免了客户不够了解而签订合约,导致客户拖欠款项,违反合约的情况,直接保证了企业免受损害;另一方面,企业有了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能够加强对合同签订的审查力度,保证了每一份合同的质量与效力,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间接上保护了企业免遭损失。

(三)有助于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商誉。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自身形象和信用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一家形象不佳的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企业要想客户诚实守信,企业自身就必须以身作则,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在审查客户的同时,检视与监督自己,时刻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提高自身的信用度与形象,防止发生失信的现象。

(四)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信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规避企业与客户生意合作中的诚信风险,帮助企业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保持好的企业形象与商誉,使企业在市场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在市场的变动中及时抓住机遇,不断地良性循环,发展壮大。

二、关于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其自身实力和资产都十分雄厚,作为市场中的佼佼者,更应当从自身做起,不仅要保证自身信用良好,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还应当不断推进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公司内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预估部门,做到在签订合同之前审核客户信用,与客户的合作过程中诚实守信,并将优秀先进的信用管理制度与其他企业交流分享。对于政府等相关部门而言,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指导中小企业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定期举行培训,加强对经营者的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强化中小企业的合作对象的信用评估与管理,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与评估作用,使市场的运行环境更加公平和谐,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在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中,一般由财务部门担任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评估的角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经济体量不断增大,财务部门很难身兼两职,对于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往往做得不够全面,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因此,就需要各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来帮助企业进行信用管理。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生信用风险问题,企业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管理和控制,建立高效的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评估部门。一个成功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当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之中,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管理评价,实现对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积极采取措施规避信用风险

首先,应当尽量使用银行信用结算方式,因为此种方式的主要风险承担方是银行,而商业信用结算的主要风险承担方是企业,因此选择此方式就可以将主要的风险转让给了银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企业选择了什么方法,在缔结合同时应当对风险的担保及承担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其次,是保理。保理是将中介纳入到整个流程中,中介对合作双方信息的了解能够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规避。并且,保理是一种更加灵活、安全的结算方式,避免客户由于破产、赖账等原因导致的企业损失,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结算方式之一。第三,将债权转化为股份。这种方式能够抵消一部分由于客户企业外部或内部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的短期资金周转不灵或亏损形成的资金短缺形成的风险。企业可以与客户协商将部分应收账款转为对方企业的股权,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第四,投信用保险也是防范企业信用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五,信用风险事中控制中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信用政策执行到位。

三、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壮大,在管理方法和经营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进,但在信用风险管理这一块仍然存在着很大一片空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还需要政府和企业都做出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作者单位为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默.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24):94-95.

[2] .改进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邮政,2012(03):48-49.

第5篇

然而,目前中国企业对于出口贸易中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经验。很多国内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海外欠账的风险和成本,致使中国海外拖欠款中恶意欺诈占到66%;其次,在交易行为发生时缺乏对应收账款及时的监控、预警和风险分散技巧。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客户管理基础薄弱。大多数企业的客户档案中只有通讯录、合同流水号、客户账号等,而没有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地分析与把握。

第二,管理程序缺乏科学性。有关客户情况往往采取从业务员到经理再到总经理的一条线汇报制度,很少有其他部门参与,即使参与也往往听取业务员一人介绍,这样容易因某一环节的信息失误而引起风险。

第三,对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第四,涉外企业对于一些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防范手段缺乏有效认识和利用。

因此,建立出口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我们可逐步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国际贸易中的信用风险降至最低限度,这是改变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途径。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认为出口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一、动态信息监测功能

预警信息监测可分成三个层次:

(一)监测国家风险:主要是国际经济景气度、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状态以及其它环境(文化、自然等)的变化。

(二)监测客户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预警系统通过各媒介,如业务部门提供订单、合同和买方的信用申请等,以及各种途径,研究买方的综合信用状况,作出信用决策。

(三)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失误与不足(包括操作风险)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并控制信用风险管理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监测对象是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风险管理工作状况;同时监测风险管理失误同信用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转化关系,并提供管理行为优化模式,即监测和管理企业自身风险因素。

二、预测功能:即对出口信用风险会造成的可能损失等进行综合预测的功能。

三、判断与推断功能:即对出口信用风险造成的风险进行判断以及对风险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与后果进行推断。

四、跟踪监控功能:指对具体的出口信用风险业务的管理进度、费用、困难、成功可能性、失败因素等进行跟踪监控。

五、动态警报提示功能:信用危机发生之前总是有前兆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施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科学地对商业风险进行防范,需要连续不断地收集客户的运营状况和客户所在环境的动态信息以及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状况,即根据不同的出口信用风险程度和风险特征向决策者与管理者发出警报,为决策者提供线索或提示,同时也有利于其提高防范意识。

六、环境分析功能:即对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分析。

第6篇

上世纪90年代,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经不住信用社承诺高利率存款回报的诱惑,将1000万元现金存入浙江宁波的农村信用社.存款到期他去取钱,却被告知他的钱已替他人作贷款担保不能取,在他完全不知情情况下,发生了这样的事,急得他直跺脚,尔后走上了诉讼的程序……类似这样的信用风险,或交易中的其他信用风险,许多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经历。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后,随着世界的动荡多变,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加剧了企业经营中各种风险的发生程度和频率。信用风险首当其冲,像疫情一样在世界各地出现;2003年,长虹集团在美国遭遇巨额诈骗;2004年,以温州人经营为主西班牙鞋城被烧……2008年,由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海啸式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全世界震惊。无数事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经营、国际经营风险四伏。中国民营企业必须正视现实,把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防范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尚未重视这项工作,或不懂得这方面知识的企业必须要开始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因为,这是每个民营企业的必修课。

综观我国民营企业,泱泱千万户之众,90%以上为中小企业。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发展除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外,凭的是个人的精明和胆识。他们当中有政府工作人员下海的,有从原国有企业出来创业的,有城市居民,也有众多原来的农民。一般来说,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灵活,企业家个人综合能力相对较强,比较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社会关系的处理,但致命弱点是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管理水平低下,并滞后于企业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大批民营企业涌现时,正值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强化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原本企业管理落后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越来越强情况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关知识,他们大都没有学过,关于信用风险问题,国内专家也仅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这方面的知识远远还没有普及广大中小企业。因此,我国有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因为风险管理跟不上夭折在起步的路上,有人评价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寿命平均只有三年”。这种现象是与各类风险管理,尤其是信用风险管理跟不上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企业必须要补上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防范这一课。

信用风险狭义的概念是指信贷风险。广义的是指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若对信用风险进一步拓展理解,则信用风险还包括风险这一层面。风险是指债务人所在国家政局不稳定、经济体制不健全或政策多变,导致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中信用风险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信用风险源于信用过程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我国不断融入世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后,信用交易规模日趋扩大,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其潜在信用风险问题日趋突出。而信用风险是各类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加之,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客观的、主观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一问题,因此,信用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又为企业防范增加了难度。

在国际国内过去长达多年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中,银行或金融机构角度研究较多,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管理措施。但关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几乎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而在经营实践中民营企业信用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关于民营企业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还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是由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管理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核心在于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充分体现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考虑民营企业的“实战”需要,笔者认为眼下民营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补课的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识别了解风险源,掌握规避风险的基本技巧。风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导致消极后果的因素和危害的来源。以民营企业“走出去”为例,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一)、投资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表现在政府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来源于战争、和其他政治骚乱。(二)、政府政策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影响商业环境的政府政策不稳定。其中包括无法预期的财经和货币改革,价格控制、贸易壁垒水平的变化、国有化的威胁、政府规章制度的变化以及利润汇回国内的限制等。(三)、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涉及经济活动水平和价格水平的波动,通货膨胀、汇率和利率的波动等。(四)、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企业对东道国市场需求的波动,或者由于国际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阻碍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实际上包含产品市场风险和竞争风险。当这些风险发生时,你的原有订单将有可能被取消。除此以外,东道国的自然灾害、人文习俗,信息不对称、行业标准的执行等,都有可能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风险源。所以要求每个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对东道国要有全面的了解,要把“走出去”过程中的每一步棋可能出现的风险想清楚,并制定相应规避措施后再行动。

二、建立起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笔者长期与民营企业打交道,了解到民营企业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除规模化企业相对做得较好,有专人负责外。大多数中小企业是没有专门人员负责的,只是在出了问题后,才让财务部门或办公室及有关人员参与善后事宜。对事先、事中、事后环节的监控管理是缺位的。没有企业信用管理组织体系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自身的风险。

借鉴信用风险管理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企业做法,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般由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信用管理专业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主要由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有关人员组成,同时聘请熟悉本企业业务和相关法律的业务人员,出口企业还应聘请熟悉国际贸易结算的行家、及有关涉外部门的专业工作者参加,以提高决策质量。决策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审查批准企业的信用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审批高风险的大额交易事项,以及其他重要信用风险事项的处理方案等。信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客户的资信调查,分析、评估、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的档案,信用信息系统,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审查业务部门与客户签订的合约;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等。企业的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等业务部门是企业信用管理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执行企业信用管理的各项规定,积极配合、支持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并及时主动向信用管理部门报告、反馈有关信息。

第7篇

关键词:企业信用风险;变化趋势;风险量化

1企业商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构建

近年来,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比如:J·P·mor-gen推出了信用风险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推出了Creditmetrics+,还有KMV推出的以EDF为核心手段的KMV模型、McKinsey模型等[2]。但据笔者所知,这些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都主要是应用在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而在企业信用风险量化方面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落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企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鉴于此,在广泛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试着构造一个简单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

1.1企业信用风险量化模型要素分析在构建模型之前,先作以下两点说明:

第一,本文中采用的风险定义是预期损失,而不是离散程度(或波动性)。

第二,对信用风险度量应具备的三个起码要素:①有多少金融工具暴露于某类信用风险之下,亦即受某类风险因素影响的金融工具的头寸大小,我们称之为风险暴露(Expo-sure);②引发风险的事件,可称之为某类风险的触发点(Trig-ger);③风险事件发生引致的后果严重程度(Severity),亦即某个风险事件发生带来某种形式损失的大小[1]。

对照第二条说明中的三个要素(Exposure、Trigger、Severi-ty),我们构造了一个企业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企业一旦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都暴露于信用风险之下,直至其全部收回。所以企业的Exposure即可认为是未按时收回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事件是指可能引起Exposure的头寸价值下降的信用事件,本模型中主要包括客户违约,不偿还应收账款或客户信用水平下降而使应收账款的偿还超过约定期限。信用事件发生引起的后果为:第一,客户违约形成的坏账;第二,逾期账款在逾期时间内的时间价值;第三,由于逾期,企业需调用人力资源或专门的追账机构来追收坏账或逾期应收账款,甚至进行法律诉讼,这些都要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当然逾期账款还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本应该将其考虑到模型中,但是现行会计制度没有将机会成本单独核算,故本模型暂不予考虑。信用风险暴露的构成可以由图1直观表示。

1.2客户信用风险的量化

假设1:客户信用风险定义为由于客户违约或信用水平下降使企业承受的预期损失,这种预期损失包括因客户违约产生的坏账,因客户逾期偿还应收账款给企业造成的管理费用。

假设2:逾期账款都是在逾期时间D的最后一天一次性归还。此假设可以由图2直观表示。

假设3:假设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日管理费用率为k。根据以上假设,企业的信用风险可以量化为:

其中,AR表示逾期应收账款(亦即Exposure),r1表示坏账率,D表示为逾期天数。f(AR,D,r)表示逾期应收账款在逾期时间D内,资金利率为r的情况下的资金时间价值,f(AR,D)表示逾期应收账款AR逾期时间D内的管理费用。假定已知名义利率(年利率)为r,每年计息m次,则在逾期D天内,企业应收账款的资金时间价值f(AR,D,r)可以具体表达为: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费用的计算也是我们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据个人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因此我们做了第三个假设。根据假设3,在逾期时间D天内,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f(AR,D)可以具体

表达为:

2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2.1样本及其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的调查成果《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1999》[5]和本课题组于2006年进行的问卷调查的汇总报告。新华信《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1999》的样本结构:外资企业278家,占56%;国有企业159家,占32%;集体及私营企业59家,占12%。这些企业分布于我国的28个省市的22个行业。

2006年1月,本课题组在我国20个行业中随机抽取了523个企业,并通过信函调查的方式,对这523个企业在2005年中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该调查覆盖全国25个省市,调查的企业结构为:外资企业256家,占49%;国有企业178家,占34%;集体及私营企业89家,占17%。

2.2国内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要分析国内信用风险的现状,我们首先得找出能够表征信用风险属性的指标。经分析可知,坏账/销售收入、坏账/应收账款和逾期天数,这三个指标基本能够表征信用风险的现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三个指标分别记为Loss、Los-sar和Delay。鉴于信用风险的时效性,我们在这里采用本课题组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表1就是所计算出的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比欧美企业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欧美企业的坏账率一般只有0·25%~0·5%[3],和上表中的Lossar相比较,表明我国企业的坏账率远远高于欧美企业,也就是说我国企业相对欧美企业而言,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

(2)Lossar平均值过高,危及到了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按照我国现行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农业企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为1%,对外合作企业为2%,其它各行业为3%~5%[4]。显然这些规定与Lossar均值1·78%相比显小,不足以防御坏账风险。国外通常认为账龄在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是坏账,如果企业按照这种惯例进行数据统计,显然Lossar的平均值就会远远大于1·78%。所以,从绝对量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信用风险是很大的。

(3)Delay平均值偏高,容易引致社会信用危机。

逾期天数的均值高达338天,接近1年,这表明中国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应收账款的现象尤为严重,影响了资金在全社会中的流通速度,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信用的链式作用原理,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治理,那么这种情况就会顺着信用链条蔓延下去,造成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或相互的不信任,导致商业信用使用的萎缩。削弱了由信用创造的社会财富效益,阻碍经济的顺利发展和进步。而且这种问题会恶性循环,使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下降,也会导致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形象的信用水平的下降。

(4)Loss、Lossar、Delay标准差较大,行业差异明显。从这三个指标的标准差来看,数值同样也是偏大,这表明了不同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表现呈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在中国考虑一个企业的信用风险首先要考虑它所处的行业,应根据不同的行业有针对性地制订信用标准。信用风险表现出显著的行业特征还说明,在中国信用风险更多是非系统性风险,对它的管理应该运用组合管理方法。

2.3企业信用风险变化态势分析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风险调查报告1999》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Loss、Lossar和Delay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

将表1和表2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

出以下结论:2005年企业信用风险与1999年相比

呈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明显。具体对比情况

如表3所示。

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因此坏账率逐步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知识比较专业,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同时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支持还不够(比如:国家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下降的幅度还不明显。

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本文中运用Manarat、Perirat、Agerat、Credrat、Discount和Guanrat这六个指标来表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表4中数据为1999年和2005年信用管理现状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41999年&2005年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基本数据

注:Manarat———各行业中信用管理职能设置较完善企业所占比例;Perirat———定期进行回款期分析企业所占比例;Agerat———定期进行账龄分析企业所占比例;Credrat———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企业所占比例;Discount———各行业采取的平均现金折扣率;Guanrat———采用债权担保的企业所占比例。

根据表4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Manarat、Agerat和Credrat这三个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0·507、0·619和0·617,他们都大于0·5,这说明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按照这个管理现状进行推断,企业应该可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然而现实中信用风险却比较大,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点进行解释:

①虽然信用职能设置比较完善,但是否真正得到实施。信用管理职能实施需要财务、销售和信用风险管理等部门很好地配合,如果他们的关系都不协调,那么信用管理职能就很难实施,至少实施效果要大打折扣。

②虽然超过半数的企业都进行了账龄分析和客户资信评估,但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如果所使用的方法都不科学,账龄分析和客户资信评估得到的结论肯定会有失偏颇。这样不但起不到帮助决策的效果,反而还会影响企业作出正确决策。这从某种角度上也解释了现实中为什么存在这么高的信用风险。

(2)将1999年和2005年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国内各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力度都在加大,但变化幅度实在太小:manarat只提高了0·3个百分点,dis-count只提高了0·1个百分点等等。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企业在这些方面曾经有所努力,但是所收到的效果甚微(参见表3中的数据),这打击了他们的信心,索性就放纵自由。笔者认为,单单从manarat、discount这些方面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潜力可能有限;企业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信用风险管理当作一个系统来考虑,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办法。

4几点启示

我们从实证分析中了解到了国内企业信用风险的现状、变化态势及其管理现状,并由此总结出几点启示。

(1)正确认识信用管理,倡导以现金流为主导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我国企业解决客户信用风险问题的第一步。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企业的生存就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发展。企业促进应收账款及时、足额的回收,是保证“现金流”正常的基础。

(2)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运用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或方法,使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可以严格、有序地执行信用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改变销售和管理决策严重失控的局面。

(3)我国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努力以降低信用风险的重点应放在选择好的信用销售对象(事前防范)上,也就是说重点应该放在客户资信评估这一流程上。

(4)由于国内尚未建立起标准透明的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因此在构建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时应有意识地加强系统收集信息、甄别信息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美]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和其他范式[M].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殷明,崔毅.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决策模型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369-371.

[3]JianminJia,JamesSDyer,JohnCButher.MeasuresofPerceivedRisk[M].Mang,SCI,1999.45,519-532.

第8篇

关键词:后危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统计, 我国已经作为紧随德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出口国。然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贸易业务的复杂性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近几年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目前进出口贸易风险种类繁多,主要来自合同风险、政策风险、固有风险、非关税壁垒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而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出口企业信用风险问题日趋显著,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大量海外坏账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且进一步危害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外贸企业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及其意义,分析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来源及其特征,探求信用风险产生原因,从而帮助出口企业建立可行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变得至关重要。

二、信用管理的概念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外贸企业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企业内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额度的确定到款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及时回收。信用风险的目的就是控制信用风险,扩大销售,发展优良客户,减少坏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 有助于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拖欠率和坏死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出口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发挥信用风险管理功能,加强对国外客户的信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对信用状况做出动态评估,根据客户信用水平,量化客户信用风险指标,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就可避免损失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二) 有利于出口外贸企业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在当前买方市场环境下,非信用证支付已经成为国际结算的主流。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的统计,在所有的国际贸易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对信用证的使用。面对此种形势,部分出口外贸企业白白错失了许多贸易机会,正是因为没有引入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能在信用管理的指导下做到较好的规避、转移风险的措施。因为尽快尽早的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或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企业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非信用证方式进行结汇,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开拓海外市场格局。

(三) 有利于出口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市场多元化

国家通过推广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来加强出口信用管理,在促进出口和保证本国资产安全之间进行动态调控,在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上通过承担更多的风险来帮助这些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推动其逐步进入依靠自身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国家还应帮助企业时刻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开拓和占领风险较高、但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从而实现我国市场多元化。

(四) 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水平

首先,外贸企业要完善风险管理档案,完善的信用管理包括客户的档案管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商账追收等。在建立风险档案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管理中的缺陷,从而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相应的也会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其次,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是学习国外先进风险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的良好机会,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掌握国外成熟的客户信用管理方法、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巧等,促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四、以江苏省无锡市一家制造加工出口型企业的现实事例进行案例分析

(一)xx工程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其发展历程

无锡xx工程有限公司注册于2003年,注册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以重型钢结构生产为主,各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和安装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具有钢结构制作、安装一级资质,出口份额占据市场销售份额的40%左右。

(二)目前X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①片面追求出口贸易额,不重视信用管理。X公司长期一直追求贸易量、创汇额,不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订单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衡量工作。选择合同结算方式时候没有依据信用状况分析,而是为了合同和订单满足客户尽可能的要求,对信用管理中包含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够重视。

②缺乏科学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X公司没有意识去建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科学依据,没有引入相应的人才机制来进行信用管理。往往凭着感性上的一些认识,或者凭借公司对网络上的搜寻信息作为评判企业信用的标准。

③缺乏科学的选择和认真的合同评审制度。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目前钢结构行业国内竞争激烈,绝大多数企业的订单处于不饱和状态,为争取订单,X公司在对外贸订单的结算方式,打价格战,以低价获得合同并且同时付款条件上过度宽松,在价格无暇考虑出口收汇风险,冒险签约出口,并且严重的是合同签订前,X公司没有对外贸合同条款以及客户的产品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忽略合同风险,企业没有形成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而更多的是由销售和管理人员凭借过去项目执行状况的感性认识来报价和签订合同,公司没有重视进口方在产品质量上的要求更为苛刻,或是在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上忽略合同条款内容上的漏洞导致的风险:没有深入了解合同里的保险、索赔、免责等方面的条款,或者对双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白。引起因产品质量、交货期或者合同条款的审读不清造成买方索赔等等贸易纠纷,甚至为一些不良买家进行恶意欺诈埋下了祸根。

以上问题的出现,更多的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要加强对外贸易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原因。

五、针对以上X公司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行业的常态化的顽疾,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建立系统、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只有建立科学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信用风险制度的建立分为订单前期,执行中期和交易后期三个阶段。首先在订单前期,要深入调查和掌握新老客户的资信情况,以及新老客户所在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是否有风险存在,了解当地的进出口贸易规则。有三种方式可以了解潜在买家和老顾客的资信状况:第一,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商务机构比如经济商务参赞处对买方进行了解,委托他们当地调查当地企业的资信情况;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中国境内的银行系统进行调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资历事先得到它的资信报告与借贷情况;第三种是委托国内外的专业的咨询机构和资信调查处进行调查。同时,加强对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法律法规的熟悉和了解,通过以上多种措施,量化潜在客户和老客户的资信状况和风险评估,避免仅仅依靠买方商务人员的口头描述或者企业的主观印象来对客户进行判断。 如果X公司和行业内的众多公司一样,加强前期调查客户的资信偿付能力,就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国际诈骗集团。例如目前的委内瑞拉,客户不需要空运提单就可以直接提货,出口企业就失去了货物控制权,造成采购客户收到货物后迟迟不付款。而在其他国家比如土耳其,海运货物到港后,客户45天内不提货,海关会对货物进行拍卖,而有些别有用心的客户,因为手持合同就会享受优先拍买权并且能够从当地海关低价拍得。因此,这个过程看似繁琐,但是一定不能忽视,尤其对于新客户和潜在客户开发的时候。

在订单中期要建立交易过程中的科学严谨的合同审查程序和管理制度。要严谨签约交易合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遵循国际贸易惯例,科学选择合同结算方式,注意审查合同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能为了订单不顾风险,同时注意合同中关于品质,索赔,工期等重要信息。避免由于疏忽或者主观降低合同中的品质要求,造成买方后期可能强制要求的无休止的返工处理,甚至退货,取消清单,避免企业将来自吞苦果。以X公司钢结构制造型企业为例,应该严格按照订单执行标准,AWS(美国焊接标准),或者EN(欧洲焊接标准)规定的焊接,外观,油漆等等一系列工艺标准;同时笔者作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员(PMP),建议X公司应引入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员工进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推行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培训,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对合同评审,材料采购,材料进场,生产,交付,合同执行完毕,打包,发货到最后合同应收账款,合同关闭等一系列流程进行集中高效的管理。从而从产品质量、合同履行、风险管控的根源上杜绝由于出口企业自身原因招致的信用风险。

交易后期,制造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追收制度,建立应收账款信息的跟踪制度,为最大限度的获得应收账款,对于制造型出口企业而言,可以设立海外坏账追收方式:①聘请国外专业追债公司实施商业账款追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企业提供材料,由专业管理机构提供可行性的债务追收方案。②采用法律诉讼或者国际仲裁方式收回应收账款。而相对于专业商业账款追收公司,国际仲裁具有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开始相对少,给予当事人充分自由权等特点

(二)充分广泛的利用金融工具来转嫁和规避信用风险

①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我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也允许这种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购买这种保险,可以在承保范围内有效地规避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同性的贸易促销手段,是国际上公认的支持出口和防范外汇坏账的有效手段之一。

②企业要充分了解和使用福费廷业务。该业务是将买方远期付款给出口企业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飞仙和收汇风险完全转嫁给承接该业务的银行。它是由卖方承兑并经买方当地银行担保的无追索权的中长期应收票据的融资行为,通过此项业务,可以将远期账款变为现金销售收入,有利于解决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问题。

③外贸企业可以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汇聚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与一身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可以有效避免信用风险和坏账损失。

④采用债权担保。债券担保是债务人委托保证人为债权人提供信用担保的风险转移方式。这种担保可以保证债务旅行,降低出口信用风险,保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促进资金流转。

六、结束语

我国企业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和竞争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任何企业都要经历“走出去”的阵痛,这个过程是个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走出去意味着机遇和风险并存,而为了更好的使得企业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和规避的工作。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期望能对业内人士有所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严明.我国对外贸易海外欠账的思考 [J].文教资料,2006年36期.198-199

[2]冯健敏《加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2007 国际商务财会

[3] 杨永刚,罗凡. 出口信用保险在推动我国重点行业出口中的政策性作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年01期

[4] Jonathan L Cal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size and export behavior revisite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5, 25(2):367-387

[5]栗书茵,我国涉外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

第9篇

“信用风险管理”能消除“赊销风险”

企业信用管理对企业赊销风险防范无疑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本旨不在于消除风险,因为那样只会把获得回报的机会浪费掉。应收坏账率为零的企业,并不见得是风险管理做得好的企业。如果我们能够预先建立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则风险就能成为一个有益的因素。风险管理所需要做的应该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主动选择那些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事情”

企业建立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应该负责公司信用管理的日常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仅靠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就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它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首先需要的是公司高层的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要不然,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其次,它需要公司各业务部门,特别是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商务部门、法务部门等配合,因为赊销风险贯彻于整个销售过程之中。

“信用管理专员等同于应收会计”

很多企业,在没有设立专门的应收管理部门和有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公司成立信用管理部门后,他们仍然把信用管理专员的工作当成应收会计来看,或者有些信用管理专员即使从会计岗位转为专门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后,还是按以前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来要求自己。应收会计偏重于核算,虽然在一些企业也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分析,而信用管理专员则需要对企业赊销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点进行管理,从客户开发、合同签署、到信用申请、额度评审、订单管理、货物的发送、风险转移直到后期的应收管理和逾期催收,是一个全程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信用管理专员需要主动地进行跟踪和管理。

“企业只要没有坏账就行了,逾期一点没有多大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从风险管理来说,他们本身还是很重视,对客户的挑选和信用额度的发放也很严格,但对应收的管理特别是逾期后的处理就没那么严格;同时,他们从本身来说,还是不很重视公司营运资金的管理。其实,逾期对企业的影响和坏账一样,同样很大。坏账直接表现的是对利润的影响,而应收的逾期对资金的使用和财务费用的影响则更直接。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每月有一个亿的应收平均逾期一个月,按年贷款利率6%计算,一年下来影响的财务费用就是600万元。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认为应收帐款逾期比坏账更可恶。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风险管理工作,也是企业运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

“信用等于诚信”

第10篇

关键词:信用 风险 控制

一、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企业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为纽带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的客户到期不付货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2014年,据有关部门对全国5746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拖欠引发企业信用缺失的调查显示,在企业的应收账款7887亿元中,属于拖欠的应收账款约有5500亿元,占70%左右,账龄在3年以上,事实上难以收回的约占24%。另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亿万元,但合同的履约率低。在信用管理方面,我国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大体是这样的:企业均设有销售部门、财务部门来对信用销售进行管理,其后果一是由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为政,因而对企业信用风险形成“滞后”管理;二是由于销售目标与信用风险管理目标的不一致和两者职能上的不同,同时在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下,若由销售部门承担信用风险的职责,反而会在销售报酬的激励机制下形成更大的风险;三是由于财务人员不了解客户的背景和交易情况以及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由财务部门控制信用销售和信用风险,会造成财务与销售两部门的激烈冲突。

二、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片面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

现在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维持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采取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在其背后却是资产周转率的下降,应收账款急速膨胀,收账费用、销售费用不断增加,呆账坏账数量上升,企业利润质量下降,形成“白条利润”,造成财务状况日益恶化。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急功近利,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的急速增长,偏离最终利润和合理的现金净流量等企业最主要的财务目标。

(二)观念陈旧,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

企业的领导者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客户的信用管理,在不详细了解客户信用和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匆忙做出交易决策,以致造成以后账款的回收工作相当艰难。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现有的企业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共同或者其中之一来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却经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四)社会信用体制存在缺陷

我国现有的法律对契约关系的维护不够,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在执法上存在行政干预的问题,许多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法院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颇大,在司法中存在随意性与非公正性,甚至存在有意偏袒企业、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应的惩罚机制与制约机制,造成在法院判决执行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由特定的部门才能完成。完善的信用管理需要企业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信用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需要专业人员从事大量的调查、分析、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企业应建立一个信用管理部门,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制约机制。应将信用管理的职责在信用、销售、财务、采购等各业务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地分工,并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配合。

(二)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资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价。企业可通过客户、工商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各种合法有效的渠道收集客户的信用信息。

(三)建立内部授信制度

内部授信制度的核心是对客户赊销条件的审查及信用额度控制。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信用时,应根据与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履行情况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政策,由专门的客户审查部门来决定其信用额度。建立健全信用审批流程与标准。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一套以信用额度为中心的交易审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风险管理责任,以防止个别部门或人员利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谋取私利。

(四)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

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估是为了加强信用控制,并为客户分类提供依据。信用等级的评估,以客户的信用履约记录和还款能力为核心,进行量化的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每季度根据客户上一季度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评定一次。

参考文献:

[1]徐志,麻智辉.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及其控制[J].企业经济,2015(12).

[2]韩莉.浅谈企业信用政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

[3]文学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第1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超级秘书网: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

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展开研究,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途径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应评估、计量方法最后研究了客户信用风险的应对、市场风险的控制和监控以及操作风险的转移方法以期为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引言

伴随金融风险复杂程度的上升银行业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风险管理理念、手段和技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逐步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向以风险资本约束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迈进。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的大局其意义十分重大。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故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相应的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识别;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

1、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是指对客户各项风险因素的捕捉和分别进行判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尽职调查过程。客户信用风险评级指标主要包括基本面指标、财务指标两大类内容。(1)基本面指标。又称为定性指标或非财务指标包括品质、实力、环境三个主要方面。品质类指标包括管理层素质、股东治理结构、还贷诚意、信用记录等多个方面。实力类指标从客户的资金、技术及设备、管理、人员等各方面考量企业实力高低。环境类指标包括市场竞争环境、信用环境、政策法规环境;(2)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性指标和其他指标等几个方面。诬脍债能力指标主要考量客户的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平衡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等;②营运能力指标主要考量客户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以及流动资产周转率等等。③盈利能力指标主要考量客户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④成长性指标主要计算和分析销售收人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权益增长率等。

2、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识别。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或重新定价期限所存在的差异;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斜率、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基准风险也称为利率定价基础风险是另一种重要的利率风险来源;期权性风险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商业银行应当对每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类别和性质。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操作风险识别过程应该以当前和未来潜在的操作风险两方面为重点。这个过程应该考虑:潜在操作风险的整体情况;银行运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银行的战略目标;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银行的独特环境因素;内外部的变化以及变化的速度操作风险识别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1)操作风险内部分析。其作为日常业务计划循环流程的一部分而完成典型的是通过一个业务部门员工会议来完成;(2)操作风险指标分析。银行可选择一些和风险产生有关的”关键指标”通过监控这些指标发现存在一些能够引起风险发生的条件;(3)升级触发指标分析或临界触发指标分析。通过将当前交易或事件与预先定义的标准相比较引起银行管理层对潜在领域进行关注;(4)损失事件数据分析。用以往单个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数据记录等信息来识别操作风险及其诱因;(5)流程图分析通过绘制业务和管理活动流程图排查和识别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

三、商业银行风险的评估

风险估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二步。通过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在准确判明自己所承受的风险在性质上是何种具体形态之后随之需要进一步把握这些风险在量上可能达到何种程度以便决定是否加以控制如何加以控制。

1、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

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是指根据客户经理对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判断的结果对客户整体的信用风险高低给予评估得到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结果。其评估方法主要有:(1)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主要采取"5C"分析框架:借款人的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办资本金大小(capital)、抵押品情况(collateral),所处环境情况(condition),(2)信用评分法即结合信贷专家的业务经验预先设定的一系列主观和客观的风险因素将这些因素设计为相对固定的打分表由评级人按照打分表确定客户的信用风险评级结果。(3)模型法。其可分两类:一类是建立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多变量判别模型包括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另一类为市场模型或套利模型如期权定价型的破产模型、债券违约率模型和期限方法、神经网络分析系统等。

2、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评估与计量

在市场风险识别后应根据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选择适当的、普遍接受的计量方法将所计量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加总以便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了解本行的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帐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计量方式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此外还可采用压力测试等手段进行补充。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确保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计量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当对市场风险计量系统的假设前提和参数定期进行评估制定修改假设前提和参数的内部程序。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评估。

操作风险被识别出来后对其进行评估以决定哪些风险具有不可接受的性质应该作为风险缓解的目标。进行这一步骤时通常需要通过考察一项操作风险的驱动者和原因估计该项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此外还应在不考虑控制战略影响的情况下评估一项操作风险可能的影响。对风险可能影响的评估不仅要考虑经济上的直接影响还应该更广泛地考虑风险对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风险的应对

做出适当的风险评估后需要决定如何应对这些风险。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高低银行所有人员需选择合理的风险应对对策包括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

I、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的应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应对是指基于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结果银行应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化解或控制其信用风险。表现为:①根据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结果确定客户准人标准把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第一道关口;②根据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结果对存量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信用风险高低不同的客户银行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③根据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提供的关键信息提高对客户信用风险监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④参考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结果确定贷款定价弥补信用风险可能产生的预期损失。新晨

2,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控制与监测。(1)市场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包括:①限额管理。对市场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定对各类和各级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根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审查和更新限额;②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③对重大市场风险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2)市场风险的监测与报告商业银行定期、及时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市场风险情况的报告。向董事会提交银行的总体市场风险头寸、风险水平、盈亏状况和对市场风险限额及市场风险管理的其他政策和程序的遵守情况等内容;向高级管理层和其他管理人员提交按地区、业务经营部门、资产组合、金融工具和风险类别分解后的详细信息等。

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转移。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转移技术主要有:(1)购买保险产品。主要有:银行一揽子保险;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未授权交易保险;财产保险和其他险种等;(2)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商业银行在对其操作风险予以量化的基础上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出售金融衍生工具以将操作风险有效并分散地转移到交易对手那里到期时按照约定向投资者支付本息;(3)其他风险转移方法。在某些情形下银行部门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形式将其操作风险向其他非金融部门、非商业机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