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管理工作方案

财务管理工作方案

时间:2023-08-28 16:5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管理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管理工作方案

第1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风险原因;风险防治

一、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财务管理的好坏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原因。通过企业财务监督、控制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依据,在发展中对自己的报表、票据、数据统一起来系统的分析,从而独立、客观、准确地给出企业未来的项目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分析,以有效提升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对于企业中的各种财务风险,应当给予充分的正视,在深入分析财务管理工作风险产生源头的基础上各个击破,提升综合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不同性质的企业日常经营中财务管理工作上流程及标准不尽相同,但风险的产生总受到一些共同的因素影响,常见的有管理制度缺陷、体制不完善等等。不合理的体制及管理规范不能很好的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约束作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就难以有依据地提升,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就难以科学、有序开展,中层管理者也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案及管理标准来对工作人员实行正确的管理,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只能成为日常财务管理的牵绊,而不能真正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实施。

(二)工作人员认知度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仅仅制定了系列的规范、标准约束和激励工作人员规范工作,长此以往,虽然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井井有条地开展,工作人员也在过多的约束或者规范标准化的工作之中放松风险警惕,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潜在的管理风险失去敏感性,工作中对资金的管理操作没能避开风险,对账目的记录、核对、存储等工作也不够尽责。总体上来说,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没有切实将风险预防与控制视为工作职责,日常工作中完全以完成工作量为目标,考虑事情方式过于单一,面对新的工作项目不敢创新、不善思索,过分追求效率,甚至没有将法律、工作规范及行业标准作为工作指标,即便工作操作中出现些许失误,也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认为小小失误不影响全局。所以,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认知水平及风险预防及控制水平直接决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三)分析不够深入,决策失误因素

决策层制定的工作指标及管理规范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长期开展方向以及中层管理工作、下层工作人员执行操作都有不可逆转的直接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对企业内部近年来的财务管理状况及风险防控实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也并未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共同研究既往阶段的财务管理成果及风险预防、控制情况,没有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财务管理工作方案及风险防控工作经验,沿用之前的风险管理方式或采用最简答的风险防控机制,导致财务管理方式过分单一、简化,或者风险管理模式与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不相符、存在冲突,日常财务管理或者是简单的记账工作,或者是多少年如一日一模一样的管理方式,这些都是上级决策过分草率而引发的后果,财务管理风险的产生与蔓延也在所难免。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各种风险产生特点分析风险产生环节及产生特点,针对性提出风险控制方案,此处着重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的培养、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正确财务决策等方面阐述风险控制要点: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管理要做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好的制度才会有好的管理。企业要通过合理的体制及管理规范很好地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约束作用,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指导方案及管理标准来对工作人员实行正确的管理。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需知晓,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每一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要有着防患意识,不可掉以轻心。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风险意识培训是在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聘请高水平财务风险讲师和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财务风险事例对本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迅速的提高、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业务技能、实际经验,使他们成为适合企业经营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三)明确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企业领导和企业各部门对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领导工作,严格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要积极的配合好企业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分析的工作,相互协调、共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出科学、正确的财务决策

财务的决策既要考虑传达执行层与决策层之间的管理方案、工作情况及工作建议,还要及时对决策层及执行层之间的工作进行有机协调。这会直接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败。为了更好的防治财务风险,企业因此要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充分的考虑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实事求是,进行计量计算方法和制定的合理的科学模型。对提出来的各种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选择最佳决策方案执行。

三、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来源于管理决策、职责划分、人员素质等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作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要着重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人员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的培养、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正确财务决策等方面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贾宗武,郭西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

第2篇

关键词:小学;后勤管理;功能;改进措施

后勤管理工作作为我国小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小学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与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对学校的物资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人力、财力进行管理。由于后勤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广,内容较为复杂,所以后勤管理的难度较大。由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后勤管理工作往往会被人们忽略。在这样艰巨的情况之下,后勤工作没法真正地发挥功能。在新形势下,小学需要对后勤管理工作进行重新的整理与审视,调整学校的管理理念,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一、我国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功能

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学校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使得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同时也可以为教师与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加迅速地投入知识的学习当中。科学的后勤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能最好地发挥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小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发展。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将学生置身于积极的学习气氛当中。一个配套设施完善且后勤服务优质的校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为教师提供物质基础与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后勤管理者将会及时地为教学配备教学所需求的教学工具,从而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使得教师得以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工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从而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我国小学后勤管理功能的改进措施

1.制订合理的后勤管理方案

小学后勤工作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与保障,应当制订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从而可以高效地将后勤工作顺利地展开。同时,学校应当对每一个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从而得出有效的工作经验,为学校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针对一些在总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当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校领导应当积极听取一线工作者的意见与建议,让管理方案与实际更加贴切,使得方案的操作性更强一些。对工作方案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批,不断完善小学后勤管理制度。

2.优化后勤管理人员

应当严格要求后勤管理工作者,做到奖惩结合。在对后勤人员的管理制度上,应当分工明确,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来执行工作,从而便于学校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管理后勤人员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后勤人员的工作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地鼓励后勤人员积极工作,保护学校的财产安全,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3.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

作为我国小学后勤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实现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受到校领导的重视,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需要用专人进行采购,对于采购的渠道与价格应当十分明确。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采购之前,应当做好预算。对一些由于特殊情况而引起的额外支出,应当及时地向校长报告,通过校长的审批之后,才可以增加支出预算指标。在财务人员的管理方面,相关财务工作者应当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与总结;在学校资金的管理方面,应当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

4.有效地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后勤工作人员主要管理学校的物资、教学设备等,这些与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息息相关。后勤工作者应当正确管理后勤物资,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例如,校实验室的管理就容易使实验室管理者置入两难的境地,如果完全投入使用将会产生提高成本的情况,但是如果不完全投入使用又会导致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产生。从教学育人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情况,后勤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物资的管理与维护,从而使得物资得以安全的使用,尽量避免损耗,努力实现学校与社会进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率。

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可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应当不断地加以完善,从而让后勤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东远.新时期下小学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4).

第3篇

财务管理和会计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由于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所有很多人会将其混为一谈。陈洁(2010)指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监督的管理活动。而财务管理是指根据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资金运动的规律,科学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之间的关系,人们各执己见。在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形成了“大会计”、“大财务”、“财会合一”、“财会并列”等几种主要观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明显,而二者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其区别和联系如下:

二、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

(一)二者工作依据不同

财务管理处理工作的依据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者的意图,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借助一定的工具,实现其任务、目标,不受任何工作准则和法律法规等条条框框的约束,更多的是凭借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经验判断,因此具有独立的自主权和决策权;相比之下,会计工作并不那么“自由”。会计工作的进行是根据国家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本单位制定的会计工作准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标准的处理方法对会计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确认、反应、计量、监督。会计人员的工作必须在会计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二)二者的工作内容不同

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评价。事前预测是指对经济主体的未来发展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思路,谋划工作方案、预测发展效益;事中监督是指,在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提供有效的应急措施;事后评价是指对整个方案从制定、实施到完工整个过程中的运行态势进行整体评估,分析问题,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而会计工作是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程反应,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反馈等。从资金的筹集、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到资金的回笼,凡是经济主体进行的任何活动,会计工作无不参与其中,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获取原始凭证、审核相关单据、编写记账凭证、复式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等。总体而言,财务管理是宏观的管理工作,会计是微观的服务工作。

(三)二者处理工作的时间不同范围不同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根据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进行分析、预测,确定发展思路并制定工作方案;会计工作是根据过去已经完成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反应,是一种事后服务工作。相比之下,财务管理侧重于未来事项,而会计工作则侧重于过去事项。二者在时间和范围上具有明显的不同。

(四)二者工作职能不同

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在于借助相关的工具和科学的方法,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它直接处理各个经济活动环节中的货币关系,具有直接的管理职能。另外,企业对外投资、引进外资、开发新产品、研发新工艺等重大决策都要通过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来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管理作用。而对于会计而言,其基本的职能是反应和监督,而在这两个基本职能中反应职能是其基本职能。因为会计的监督职能要通过其实现反应职能后,将反应的会计信息反馈给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制定规划、确定工作方案,实现其监督职能,准确的说这项监督职能是管理者借助会计信息实现的。从本质来看,财务管理具有决策和控制的管理职能,而会计则是一种服务于经济主体的信息系统,反映经济主体的整个运行态势。

(五)二者工作的目标不同

财务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其结论是比较灵活的,没有统一的结果或标准,也没有极值,只有合理的、科学的。不同的人由于职业素养和职业判断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会计的目标是得到一本能服务企业管理的“真账”,由于其整个操作流程受会计制度和相关财经法规的约束,所以其结果应具有公允性和合法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事项不应存在较大出入。简而言之,财务管理是“活的”,而会计是“死的”。

除此之外,财务管理服务企业当局,面向企业内部,而会计服务于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不仅包括内部管理人员还包括外部投资者和政府等相关部门;财务管理以货币的时间价值作为理财第一原则,而会计则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计量原则等。

三、财务管理和会计的联系

(一)两者均以一定的资金运为基础

财务管理和会计都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工作对象,二者都以货币为计价形式进行反应、计价、评价。但是,在实务中,财务管理监督的是货币运作的质量,而会计反应的是货币运作的数量。货币的运作质量通过会计对货币运作量的反应来体现。

(二)财务管理和会计不可分割

会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实现离不开会计。会计必须以财务制度、财务预算为依据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财务管理在 进行事前预测、预算时必须以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为依据,会计信息是否准确、及时、合理直接关系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良好的会计处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基础对财务管理的实施至关重要。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的原则,为决策者提供客观、合理、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减少财务风险,以便决策者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财务管理和会计可实现有机结合

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会存在关系交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为会计人员也必须掌握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处理财务管理问题时会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单位需求参与财务计划的编制、利润分配、投资方案确定,以及和财务管理相关的重大决策。实务中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向会计人员提供意见和建议,实现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有机结合。

(四)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情况通过会计报表体现

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与否要通过企业实现的价值来反应,而企业价值的实现情况通过企业的会计报表来体现。通过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资本经营者的所有者,可以知道自己投入的资产是否保值增值。通过利润表,经营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是否实现了利润的持续增长。通过先进流量表,财务管理者可以现金流是否正常,从而判断企业能否实现资金的有效循环。

四、充分发挥二者关系,提高经济效益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创新方法

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必须要依靠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基础保障,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运行并不以给单位自身盈利为主要目的,其关注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设置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两种工作类型。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情况,结合现阶段各个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基本情况及单位发展方向,展开创新研究工作。

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给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在推动预算会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掌握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明确新时期管理工作侧重点的变化,然后及时调整工作方案,以便于减轻制度改革给单位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工作内容的变化

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形式逐渐多样化起来。为了规范市场运行状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会计管理规定。以我国财政部于2019年1月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施行的《政府会计制度》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内容相比,其对经济收入和支出的划分方式更加细节化。并且,要求事业单位结合项目运行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流通问题设置不同的报表,以此来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就给新时期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及时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导致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在预算会计工作中,这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善,编制工作相对较为费时费力等情况。无法及时整理出相应的财务数据信息,影响了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管理工作的变化

预算会计的基本工作任务就是结合项目方案分析出可能需要花费的资金总数量,然后结合实际项目运行情况科学调整经济支出方案,保证经济的稳步运行状态。通常事业单位会将预算工作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预算编制及预算执行。从执行的角度来看,需要有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基础保障。而传统的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预算工作需求,无法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对员工工作行为产生約束,这些都是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预算会计发展前景

在会计制度不断改革优化的过程中,预算会计工作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出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真正预防项目运行时出现的经济安全隐患问题。还可以分析出项目运行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各个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开展会计转型工作,提高员工对预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有序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二、事业单位创新预算会计工作内容及形式的可行措施

在会计工作转型发展期间,事业单位应当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提高预算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数据信息不断增多。为了减轻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数据处理工作效果。各个事业单位都开始积极开展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就是新时期创新预算会计工作形式的重要策略,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的收集和整理。然后,结合预算会计制度对经济数据的管理要求,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在这个基础上绘制表格信息,直观的观察出经济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项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当要求内部各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将工作完成情况记录在网络平台当中。可以建立项目运行的电子档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以便于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而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二)员工素质及能力培训

预算工作需要由专业的预算会计人才来完成,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展开工作能力的考核,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及不足。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员工的预算能力。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会计信息数据出错的情况,事业单位还应当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可以将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起来,引导员工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最后,事业单位需要科学分配工作内容,将具体工作任务分配到每位员工身上。提高工作进度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工作环节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人员管理工作,就可以确保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解决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三)优化管理结构体系

基于预算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事业单位应当优化预算报表的设计方式。比如,针对于会计制度新修改的权责发生制内容,可以制定相应的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和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财务报告。并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设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还需要将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折旧问题、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损耗问题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从而真实的体现出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实际经济收支情况。最后,将这些预算管理工作内容与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事业单位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出现存管控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全面优化财务管理结构体系的可行方法,从而通过严格的管理工作来规范员工的预算工作行为。

(四)其他创新研究方法

事业单位在实际开展预算会计工作内容及形式的创新研究工作时,必须要积极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工作方法,并根据自身经营的项目类型,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升级。以此来确保预算报表能够全面的反映出经济支出的情况,保证对每个环节都分析到位。再结合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从而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经济稳步发展。这还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给予支持与帮助,尽快出台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配套实施细则,以保证各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具体执行中能够有明确的参考文件。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通过综合化的措施来完成,并且在整体的管控水平上也表现为持续提高,各项内容均不会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事业单位经过长久的变革后,现如今的工作境地,正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进行积极落实,推动自身走向更高的层面,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一、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内涵

在既往的工作当中,事业单位所做出的贡献是比较突出的,更是参与到了很多项目的建设之中,为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此种条件的影响下,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很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持续的提升。从内涵的层面上来分析,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可能长久应用传统的方式来完成,势必要紧随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一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切实开展,针对自身的工作体系做出良好的改良。所以,在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层面上,比较注重的内容在于改善固有的不足,健全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良性循环。第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整体上的把控在取得优秀成绩后,细节上的工作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确保各项数据、信息,都能够达到精细的特点,由此可以在长远的发展上,取得更高水平的进步。

二、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特点

以目前的发展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在整体上表现为稳定状态,未出现特别严重的缺失和不足。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开展,在理论上的确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走向新的高峰。但是,我们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必须将客观上的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对待,所有的理论都会与客观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把握好这种差异,就等于在财务管理上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分析认为,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化的财务管理,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是对下一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估分析,了解到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难点,提前开展把控,确保财务管理能够顺利的执行。第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在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将各项数据、信息,能够做出反复核对,确保最终呈交的工作任务,是可以经得住多项审核、多项考验的。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对策

(一)淞⒖蒲Щ、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即便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设备、软件来完成,但是最终的操作,依然要依靠各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来实现。在此种情况下,有必要将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进行建立,由此可以对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首先,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接受内部培训,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内涵、精细化特点上,做出深入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在具体工作的执行当中,能够得到一个相对优秀的成果,在工作态度上也是比较明确的,基本上不会因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给客观工作的进展造成威胁。其次,在树立管理理念的过程中,应坚持按照正确的理念去执行工作,即便是遭遇到了突发状况,或者是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应该是大家共同合作解决,在专业措施、综合措施、协调措施上并行,由此来实现“大事化小”的工作模式,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持续前进。

(二)制定完善的预算定额,实现预算编制的精细化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重要机构,在每一个城市的工作,都将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为此,想要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上,取得一个较为优秀的成绩,有必要制定完善的预算定额,同时要积极实现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第一,预算定额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在现实工作中提供一个较强的管控。国家虽然给事业单位投入的资金较多,每年也有一部分的优惠政策开展,但不能因此在资金花费上造成浪费现象,更加不能出现冗费的问题。预算定额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在多个层面上投入努力,观察预算定额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设定两种方案。第二,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开展,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事业单位对精细化的理解存在偏差,以至于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数据混乱、信息混乱情况,不仅对长久的工作构成威胁,对现下的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作用。第三,预算定额的实施,预算编制的精细化,两者应该是进行互相参考的,要将工作方案达到“一脉相承”的特点,否则很容易在内部的财务管理上,形成较大的矛盾与冲突。

(三)着力实现预算批复精细化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在整体的运作过程中,有很多的工作步骤都需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因此而出现任何的损失现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必须得到专业的批复后,才能应用到实际的方向上。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下的事业单位经过革新以后,在责任上、权利上都得到了新的划分,基本上不存在“大权在握”的现象,各个部门的运作过程中,是互相帮助、互相牵制的,即便是高层领导,依然没有“独断专行”的权利。着力实现预算批复精细化,将成为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决定性内容。例如,在批复预算的过程中,要将具体的责任、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确定,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输入健全的数据和信息,确保在日后的工作上达到有据可依的状态。针对批复的程序,应做出简化处理,特别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步骤,要将资金的实施,更加符合当代工作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第6篇

我县每个乡镇选择一个财务基础好、财会人员素质高的村作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村,其中**镇**村、**镇**村、**镇**村为重点示范村。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局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把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列入了农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印发了《**县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示范工作方案》,确保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有序开展。各乡镇根据试点工作方案精神,认真挑选试点示范村,并结合当地实际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2、组织培训,确保质量。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要求高的工作。为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质量,我局组织乡镇财会辅导员、试点村会计或报账员、试点村出纳、试点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加培训,宣传巩固政策,学习财经制度,提高业务素质,加强纪律约束。通过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效果。

3、指导督促,落实工作。方案再好,关键还在于抓好工作落实。为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落到实处,我局组织督查组定期不定期下到乡村开展工作督查与指导,督促工作进度,强化工作责任,增强工作效果。

4、强化监督,完善制度。做好一时的工作并不难,难就难在能否长期坚持下去。要确保工作质量的长期稳定,必须加强财务的日常审核与审计监督,同时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让制度管人,用制度理财。为此,我局一方面及时督促做好村级财务民-主理财监督工作,逐步扩大农村财务审计面和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力度;另一方面指导试点村完善《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村级财务收支票据管理制度》、《村级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资产台账制度》、《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村民民-主理财制度》等项制度。

5、规范票据,严格管理。鉴于村级财务收入票据杂乱难以控制财源,白条列支现象非常严重的事实,我局下发文件,严格要求村级财务收入统一使用市减负办监制的专用收款收据,白条列支行为分5年纠正,力争到2012年规范性支出票据比例达到95%以上。

三、工作成效

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推动了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带动了村级账务处理的及时、规范与完整,促进了村级财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和有效化,增强了村民民-主理财的实质性、责任感与监督力,保障了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稳定与保值、增值,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因村级财务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财会队伍不够稳定。由于村级财会人员存在临时调换和换届选举后另外任用或者落选的可能性、随意性和动荡性,队伍稳定性较差,很难确保村级(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转载请注明!)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的层次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示范面的扩大、示范带动效果的提高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2、村级财务公开不够规范。一是公开的时间上有时不及时;二是公开的内容有时不全面;三是公开的数据有时欠真实准确;四是有时回避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公开时避重就轻。

3、村民民-主理财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一是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有时受到限制;二是否决村级不合理开支有时难以执行;三是受托查阅审核村级财务账目有时被加以约束;四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行使监督权有时夹杂着个人好恶与私心杂念。

4、村级报刊征订与招待费用较难控制。村级报刊征订虽然没有明显的摊派现象,但实质上存在隐性压力,迫使村级报刊征订费用严重突破限额。村级"零招待"制度很难落实到位,一是监督力度不够;二是有关规定与农村工作实际情况不太吻合,执行上有难度;三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配合、不遵守、不履行职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保障村级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巩固与提高。队伍的稳定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尽管当前推行村级换届选举,但总体原则上仍然要维持村级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一要选拨任用德才

本文来自2中科软件园2转载请注明!版权归属原作者 兼备、诚实稳重、群众口碑好的同志从事村级财会工作或民-主理财工作;二要经过县乡农经部门的专(励志 )业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三要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县农经站审批后,才可以正式任用和调换村级财会人员或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四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县乡农经部门审核、审批权限的支持;五要培养村级财会人员或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自学精神,激

发他们的进取心,增强责任心,树立荣誉感;六要奖罚分明,鼓舞先进,鞭策落后。

2、规范村级财务公开。一是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及时、重点公开;二是经常听取群众意见,拓展财务公开内容;三是加强财务公开监督,严格责任追究。

3、落实民-主理财责任。一是严格挑选民-主理财成员;二是强化培训指导;三是明确责任;四是保障权限;五是公开监督成效。

第7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促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来源是有限的,主要有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医疗业务收入等。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中药品、卫生材料实行零加成销售,而药品收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仍然很大。如何通过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降低支出成本,提高资金收支结余,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如何利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对单位资金分配起着决策和计划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发挥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终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采购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依法依规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发挥经济管理的服务、保障和管控作用。2.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财务管理水平低,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服务能力下降、职工节约意识薄弱、工作沟通协调不畅等。从2020年起全面实施“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并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这是一项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管理能力、规范医疗行为的工作,其中财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等各项制度并有效实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高了各项资金支出的绩效目标,从而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使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达到业财融合的新目标。3.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在当今社会,电信诈骗手段无奇不有,为了单位资金安全,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已是刻不容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控制财务风险,避免因为财务问题危及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运行财务管理,避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人员、其他重要岗位人员、单位领导超越工作权限,甚至触犯法律底线,保障单位资金安全,降低财务人员及其他人员违规违纪风险。我国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不敷出,财务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为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风险,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业财务人员紧缺人才问题是困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一大难题,不论是财务专业人才还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都非常紧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一机构一专业财务”的配备都很难做到。财务人员的紧缺或财务管理力量薄弱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目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数据核算,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人员还兼任人事或其他办公室工作,削弱了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财务管理人才,缺少在发展和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对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形成阻力。2.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管理人员重视,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不了解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重业务收入,轻财务管理”,将财务工作列为普通的后勤工作,忽视了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核算和记账”职能上,对财务管理的内容、价值以及财务管理疏漏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支撑,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是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大部分从网上下载后直接作为单位的制度文件,未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无法落实落细,导致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存在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往来款管理制度,未定期开展往来款项清理工作,不能及时对长期应收应付的款项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呆账、坏账的发生。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未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对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不清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规范,导致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4.未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区(县)级财政部门工作繁多、人员不足,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未开展培训、督查和指导。本级审计部门未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工作,导致单位领导不重视,职工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未成立内部审计领导小组,不能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不能及时整改完善。各级政府及卫生健康部门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少,且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几乎为零。主管部门财务人员有限、财务管理能力匮乏,未有序开展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指导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力度不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学习能力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人员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无处咨询、无人指导,对推进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5.对上级安排的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存在差距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国家下达全面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及“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这两项活动与财务管理工作都密切相关,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不好。“经济管理年”活动有助于医疗卫生系统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不断规范医改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行为,进一步建立财务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该工作流于形式,将工作停留在报资料、报报表上。在医疗改革不断发展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也做了相关规定,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未有效落实绩效评价对单位的发展目标。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1)必须配备专业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具备一定财务法律法规、财务政策基础,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2)加强财务人员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培养品德合格、专业素质扎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且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财务管理人员对基层医疗机构各项工作内容均要有所了解,这样财务管理人员制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符合单位实际,具有可执行性。(4)财务人员在提升财务管理理论与制度水平的基础上,同步提升信息化水平。(5)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和学习,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与政策同步更新。(6)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将职称名额留一定比例给财务管理人员,绩效分配上也要积极考虑财务管理人员的贡献,让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人员考核工作,建立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促进财务人员进行学历提升,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基础水平。2.建立培训和考核机制(1)定期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相关培训,使管理者的财务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主管部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运行的考核机制,将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纳入工作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各项经费的分配,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实落细。(3)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班子奖惩机制,在院班子提拔使用时,将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状况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对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不畅的班子进行相应惩罚。(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管理者带头,全员参与的财务管理氛围,管理者积极带头参加财务管理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使财务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从事后监督转化为全过程管理。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促进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使各项财务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内部控制建设,内控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融合。强化内部控制约束机制,促进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完善以下方面。(1)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论是收入还是支出都应进行预算管理,根据各收入来源及影响收入的各项指标等综合评估各项收入的全年收入情况。针对单位各科室成本费用产生的类别,根据科室收入合理设置支出限额。(2)建立健全采购制度,设置资产采购流程及审批程序,合理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益。(3)建立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债权债务台账,及时研究到期债权债务的处置方案,减少呆账、坏账的发生。(4)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及物资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物资管理台账,全面掌握资产的管理、使用、维护情况,物资出入库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物资盘点工作,定期对固定资产、物资的使用进行评估,对资产使用不合理,物资消耗超标准的科室和人员责令整改。(5)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管理制度执行的考核,提高单位职工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能力。(6)建立健全审批制度,完善各项支出的审批流程,保障资金安全,各项支出合规、合法,预防出现各岗位的廉政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容很多,还有“三重一大”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合同管理,等等。4.强化内部审计,加强财务监督与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监督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审计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审计问题的整改效果,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及主管部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培训和指导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财务管理能力。建立上下联动的财务管理指导机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保驾护航。5.有效落实上级安排的相关工作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不仅需要提高完成时间效率,更需要提高工作完成质量。提升单位管理水平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将“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和全面绩效评价常态化工作制定目标任务分级表,拟定完成时限,有效落实上级的有关工作任务。(1)“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方案中涉及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很多,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现状,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素质,努力实现管理质量、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综合提升。(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建立个人品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评估机制,同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各项工作完成效益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机制。(3)落实医疗改革有关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财务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内部管理、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财务质量及长远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政风险,通过财务管理影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财务人员紧缺、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未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财务指导,未有效落实上级安排的财务管理工作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会学习,2019(35).

2.邱定孝.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中国市场,2020(2).

3.张莹.浅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20(06).

4.袁素敏.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20(27).

第8篇

摘 要 随着网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落地推行,“一体化、集约化”的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已在市、县区一级供电局有效落地,电网企业的预算管理开始逐步迈入了精益化和标准化管理阶段,在新的管理形势下,县区局一级的预算管理职责应如何转变,以达到高效承接和落实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本文试从完善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使县区局的预算管理职责重点围绕提高预算执行力下功夫,努力提高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契合力,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的协同力方向转变。

关键词 财务集中管控模式 预算管理工作体系 构建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财务管理以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导向,全力构建国际先进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财务集约化与一体化管理,向财务精益化管理转变。广东电网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也在积极地发生转变,“一体化、集约化”的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已然在市、县区一级供电局有效落地,以佛山供电局为例,目前佛山供电局财务部已对各区局供电局的财务管理工作实行了集中管控。在集中管理模式下,佛山供电局财务管理将执行统一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在预算管理方面将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创先工作的推进,区供电局的预算管理职能和职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一、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对区局预算管理工作职责的影响

预算管理是企业的战略执行工具,是信息传递、反馈与沟通工具,是管理者发现问题和决策信息来源的重要工具。随着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推进,为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体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目标,佛山局财务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基础、执行管控、考核范围不断进行改进,旨在提升全局资源调配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与以往工作比较,当前的预算管理工作有以下一些新的变化:

(一)统一了预算编制工作的业务标准

为统一全省的预算编制标准,增大各市各县区的预算申报可比度和预算的下达分解工作的透明度,以佛山供电局为例,目前佛山局已根据“业财联动”工作原则出台了《佛山供电局成本费用项目词典》,并与此为基础,每年结合省公司的供电成本预算编制标准和佛山局自身业务的实际变化,形成当年的预算编制标准将其应用于当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当中,使全市预算申报工作有据可循,促进预算管理迈进零基预算。统一业务标准的出台,使得区局的预算管理结束自编标准的历史,区局的预算编制工作从此可以走向简单化,区局的预算申报工作重心应从以前花大力气找业务标准支撑业务费用需求,转到花心思谋划下一年度业务计划并按业务标准填列实际需求的成本费用上。

(二)成本费用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

管理要效益,精细化是必经之路。以佛山供电局为例,随着《佛山供电局成本费用项目词典》的出台,就是佛山局将成本费用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范本,词典中将一级成本费用项目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细分到了二、三级,每一层级的开支内容和开支标准,如此详尽的信息不仅是为预算编制提供了统一业务标准,也是为预算分解下达后的成本开支管控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审核依据。统一的成本开支审核标准的出台,也有利于结束了以往区局成本开支乱摊放的形象,提醒区局的成本预算使用管理者,在今后的预算开支管理过程中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细化业务实质和实际需要量来使用成本费用,再也不能张冠李戴了。

(三)加强成本费用执行过程的管控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市局对县区局的预算管理情况考核将实行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考评。关注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的过程是市局确保每一分钱都需要用到实处的资源调配原则的体现,通过加强成本费用完成过程的监控,引导县区局的预算管理要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充公融合,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高度协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公司财务管理迈进“集约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形势下,提升市局预算管控能力是财务管理迈入精益化管理的必然结果,市局重管控、县区局重执行是今后预算管理工作市局与区局各自职责所在。

二、浅议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

新形势下,县区局的预算管理职责应重点围绕提高预算执行力下功夫,努力提高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契合力,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的协同力。为达到上述目标,县区局必须构建“责任明晰、全员参与、左右互动、上下承接”的预算执行体系,“层层分解、绩效挂钩、总结提高”的预算考核体系。

(一)县区局预算执行体系构建

执行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明确相关职责,促进管理部门之间、部门管理专责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全面承接上级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层层落实并传递责任,为县区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从而全面提升和强化区局的预算执行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建议县区局预算执行体系由预算工作领导小组、预算工作管理小组以及预算工作执行小组三个层次组成,各自职责如下:

1.预算管理领导小组

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县区局领导、市局派驻县区局的财务组、县区局主要职能管理部门和县区局各供电所负责人组成,是区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审定中长期战略预算规划、年度经营目标,审定年度预算申报和分解工作方案,审定各单位预算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结果等。

2.预算管理工作小组

预算管理工作小组是预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的工作机构,由市局派驻区局的财务组和区局主要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上述部门各指派一名具体管理预算事务的专责组成,负责提出中长期战略预算规划、年度经营目标、年度预算申报方案,年度预算分解和调整方案,负责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按照目前县区局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综合部、配电部、计建部、营业部和党群部是局层面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

为了更好落实全局的预算管理工作,建议需按部门成立归口部门工作小组,各归口管理部门应选派出熟悉本部门归口管理成本费用项目的业务骨干作为本部门归口管理工作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具体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并指派一位熟悉全面业务的成员担任部门预算管理员、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小组成员工作,汇总小组成员的工作成果,及时将存在问题向部门领导反映。归口管理工作小组成员职责建议如下:

(1)要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具体开支内容以及资金结算资料规范要求;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年度预算编制要求和流程。

(2)结合各预算执行单位实际情况,统筹好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月度开支计划及年度预算的编制上报工作,指导、安排执行单位工作小组成员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本部门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年度预算编制及其他预算相关任务。

(3)各小组成员每月需按时按质将预算执行单位送审的资金审批单审核完毕并经部门领导审批后送达市局派驻的财务组。

(4)积极与市局对口管理部门的专责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相关业务信息用之指导日常工作开展。

3.预算工作执行小组

各部门及供电所是局的预算执行单位,均需各自成立执行单位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区局下达的预算指标及其他预算相关任务;应选派出熟悉本部门开支成本费用项目的业务骨干作为执行单位工作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具体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并指派一位熟悉全面业务的成员担任部门预算管理员,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小组成员工作,汇总各小组成员的工作成果,及时将存在问题向部门领导反映。执行单位工作小组成员职责建议如下:

(1)要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具体开支内容以及资金结算资料规范要求;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年度预算编制要求和流程。

(2)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月度预算开支计划,各小组成员需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对本人负责结算的成本费用项目,认真做好月度资金计划申请工作,每月18号前将下月资金计划交到部门预算管理员汇总上报财务组。每月填报下月资金计划前,一般需在18号前按《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资金结算资料规范》收集齐计划在下月开支项目的结算资料(不能在18号前收集齐相关资料,但确定能在月末最后一天前收集齐的项目开支也可申报下月资金计划)。

(3)各小组成员对本人负责结算的成本费用项目,每月需按时按质将资金审批单经部门领导审核后呈送到归口管理部门审批;月末需对本人负责结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实际结算情况进行总结,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要分析原因并交部门预算管理员汇总报部门领导。

(4)按归口管理部门要求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及上报工作。

(5)积极与归口管理部门的专责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努力寻求解决方法。

(二)县区局预算考核体系构建

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使各单位的管理行为能围绕县区局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因此县区局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不能只关注执行结果,更要关注费用项目预算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全面预算管理推行的是全员预算,企业每个员工的业务计划、业务业绩都与财务预算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预算的考核指标应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这也体现预算管理责任层层传导的日常工作管理要求;预算考核是为了总结年度的预算管理情况,所以考核应引导相关责任人适时做好年度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总结好的经验便于下一年度进行推广,不好的教训也便于在下一年度进行更好的改善或避免。所以区局内部的预算管理考核工作可分部门和个人两个维度进行:

(三)做好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的其他配套机制

1.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评与年度绩效工资挂钩兑现的工作

绩效考评是预算管理工作完善和提高的关键,而要保持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能持续、有效运行,就必须要把对部门和个人的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与部门和个人的年度绩效工资挂钩并兑现,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绩效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2.做好相关知识的培训,促进全部预算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要提高县区局的预算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县区局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执行水平,而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执行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该管理人员所掌握的预算管理知识水平和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态度,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县区局的工作绩效机制激励和导向,而知识的掌握即来源于培训和自学。因此加强预算管理知识培训是促进全部预算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预算管理知识包括业务计划的新预算标准知识、必要的财务税法知识,预算工作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等,可以将上述内容作为员工日常工作的应知应会来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第9篇

有一次,我率审计组对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设计审计方案和人员分工时,我从国家、集团大局出发并考虑该公司的特殊情况,改变常规审计模式,制定了周密的审计程序,做出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以真正监督者的态度和眼光从多方面、多角度审阅和分析被审事项的每个具体的相关资料和细节;为确保审计深度和广度的审慎充分,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逐个项目地审查和操作,并通过具体事项的审查和每一步骤的操作,发现、归纳和总结出电力经济活动中带普遍性、典型性的若干重大问题。被审单位个别领导由于害怕问题被披露,所以采取了各种办法来为难审计组,审计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我及时召开审计组会议,提出了改进审计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不要认为被审单位就是审计组的对立面,并流露在语言和行动中,造成审与被审的关系紧张的意见,同时也强调了审计组纪律。紧接着,我主动找那位被审单位的领导沟通,从国家财经法规到集团大局、再到被审单位自身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明确审计部门是“以查处为手段、以防范为目的”,使对方明白了内部审计并不是以找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审计,发现、指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尤其是苗头性、共性和热点问题,从而使企业及时整改和不断规范管理,实际上是帮助企业领导班子和财务负责人。最后,在审计组的共同努力下,审计报告最终得到了被审单位的认可,并做出了“报告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评价。之后,集团公司认为报告中的若干问题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审计组所作努力表示肯定。不久,集团公司组织人力对下属有关单位进行了类似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外勤审计工作中,审计组长实际上既是审计组的行政领导,又是业务领导。因此,合格的审计组长必须保障审计项目顺利、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从接到授权开始,要认真领会审计项目的目标、范围和要求,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情况和背景资料,对被审单位(项目)的现状进行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编制全面细致、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方案;选择能够胜任的主审及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组织审计组成员讨论完善审计方案和进行审前培训;向审计对象发出审计通知书和工作方案。实施审计时,要加强现场审计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了解与内审工作有关的情况与问题,重视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以进一步确定下一步审计重点,收集完整、充分、相关和合法的依据;组织审计人员整理讨论审计发现,综合及整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写出真实、合理且恰当的审计报告;根据对方意见完善审计报告,并提交给审计部门负责人审定,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下发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书。发文一个月后,审计组长应组织力量对其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得到落实,并视情况组织开展后续审计。在整个过程中,审计组长要善于总结审计项目管理工作经验,找出不足,以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2010年学校后勤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以人为本,保护学校师生安全,管理好学校财物。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计划、措施、要求:

(一)做好后期职工的思想工作,加强管理。

1.明确分工,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

2.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脱岗。

3.同事之间要团结互助,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有事要互相帮忙。绝对服从学校任何工作安排。

4、后勤人员要按时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头脑,识大体、顾大局,不断提高政治思想修养。

(二)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师生人身及财物安全。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安全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1、校园安全:

(1)加强带班领导的巡查工作:

带班领导要做到五查:上学查看学生仪容仪表规范,放学查看学生安全分流通过马路,三查学生迟到情况,四查延长自习情况,五查校园安全情况。

(2)管好校门。

护校人员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要求,严把校门关:做好外来人员来访的登记工作。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3)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对安全隐患要做到天天查,尤其是用电线路、电线、用电箱、走廊、围栏等。要经常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并及时整改。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每次排查要做好登记,每星期总务主任汇总检查数据。提交校务会议。

2、加大传染病的防控力度。传染病严重威胁师生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h1n1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要做好长期性、复杂性的预防工作,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三)加强财务工作和常规工作

1.严格执行“一费制”精神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精神。杜绝借各种原因的乱收费。

2.坚持“收支两条线”制度,账目做到日清月结,做好“开源节流”。严格控制开支和审批“一支笔”制度,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3.学校后勤对每周被破坏的水、电、暖、以及基础设施要及时汇报并及时维修,并做好登记和考核,一并纳入班主任绩效工资考核。

4.强化校产管理。充分发挥固有资产的功能作用,做好物尽其用。进一步明确校产管理职责,做到责任到班、到室、到人。坚持损毁照价赔偿原则,对学校各项设施设备定期检查、保养,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

5.进一步加强对水电的管理。既不浪费水电资源,又能确保供应,做到人走灯熄,不发生长流水现象,故障能及时排除。

6.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校舍、供电设备等设施进行排

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7.积极配合德育处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三、继续做好安全校舍的改造工程

2010年,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规划,我校概算总投资约450万元进行校安工程建设和改造。拆除原逸夫实验楼3850平米,在原址重建3000平方米实验楼。

1.做好2010年逸夫实验楼重建期间施工安全暨功能室实验器材周转安置的工作方案。

2.做好学校安全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3.加强实验室财产的管理,做好周转预案,确保国家财产不流失。

第11篇

【关键词】内控稽核;整改措施;内控制度

一、前言

内控稽核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一种自我检查工作,财务稽核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对理财行为进行规范,对内部控制进行加强,从而对企业的经济安全进行保证。

二、实施背景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即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力企业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控稽核,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利,是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国网扎鲁特旗供电公司财务稽核管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财务稽核管理,是推进财务集约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新形式下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企业内部整改措施

1.开展月度在线稽核,确定稽核主题。全面查找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疑点,出具月度实时监督报告。围绕财务重点专业领域,从会计基础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电价电费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开展在线稽核检查,按照“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是否纳入年度预算和月度现金流量预算。

2.财务内控稽核有助于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国网扎鲁特旗供电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组织各专业人员疏理通用制度,对现有的财务制度、业务操作规程进行细致排查,对照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对不适用业务发展需要的制度进行废止和修订。完善公司制度属性,确保财务业务发展、业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延伸覆盖到业务各个环节。实现了我公司财务制度与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的有效衔接,整合内控制度良性机制。

3.提高对内控稽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加强财务内控稽核工作的基础。内控稽核工作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内控稽核,可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业务人员根据问题形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内控专题评价和内控定期评价,对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自我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在我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是财务内控稽核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4.提高内控稽核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内控稽核水平。更好地完成财务内控稽核工作,要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以会计基础管理规规范化预评估工作为楔机,结合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预评估工作方案及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化评价标准自评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实施计划,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快中求好的完成佐证资料收集。在自查过程中总结提炼典型经验,梳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工作机制,限时完成整改落实。

5.积极落实整改,推动内控稽核成果的转化。财务资产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探讨分析内控稽核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提高内控稽核工作效果。同时,及时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对在内控稽核工作中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工作中加以总结推广,促进财务内控稽核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双提升,积极推动内控稽核成果转化落实。

四、内控稽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有更完善的内部体系,虽然内控体系和内控稽核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及应用。对现行管理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有效性,导致公司在控制上缺少效率和准确性。首先是会计职业素质的更新速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老的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说明,导致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理解断层。其次是会计人员与岗位设置还不够完善,由于我公司人才缺乏,财务现在岗位还没有配备完善,导致工作量增加,每个专业岗位的人员不能很好的对自已岗位业务全方位开展工作。

2.各部门缺少有效沟通,现在公司正面临一个全面整合,高效运作的时代,比如现在新上的ERP系统就是通过各部门的整合,提高企业的沟通与效率,能高效的办公。可是在专业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财务对资产的理解与运维检修部门对资产的理解,可能有出入,可是如果两个部门不沟通不交流,可能就会出现该在财务报废的资产在生产上未上报财务,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可见部门之间的沟通在企业风险控制中也时相当重要的。

第12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金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及管理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和网络化,提高资产管理工作透明度。

二、总体目标:

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这一系统主要是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对行政事业资产从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实现资产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分散管理到统筹管理的转变,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和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系统建设有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层次化和集中化管理,简化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区财政局成立“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总会计师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化建设工作,并组织开展区级信息系统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科,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具体负责指导区级部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工作和各镇办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办公室成员由财政局各相关科室组成。

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含地税系统)及各镇办要认真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制定计划,落实得力人员,安排好时间进度,确保按期圆满完成任务。

2、保障设施建设。区财政局国资科和信息管理科完成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软硬件环境配备以及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3、加强协调配合。区财政部门负责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的软件安装及培训工作,同时协调指导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的准备、运行及总结工作。各实施单位要密切配合,及时填制并上传本部门资产情况,确保信息系统建设如期完成。

4、严肃工作纪律。区级各行政事业(含地税系统)及各镇办单位要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如实反映资产现状和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得弄虚作假、虚报瞒报。对未按期完成上报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对违纪违法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四、实施范围及时间:

全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含地税系统)及各镇办在7月30日前完成资产数据的上报工作。

五、工作安排

1、准备阶段

(1)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2)针对我区网络及硬件环境确定方案;

(3)数据整理准备;

(4)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含地税系统)及各镇办进行信息系统软件集中培训。

2、实施阶段

(1)各行政事业单位(含地税系统)及各镇办对本单位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并与年底决算数据进行核对后完成数据卡片的输入、审核、上报等工作。

(2)网络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3)补充完善资产相关信息。

3验收阶段

(1)对区级各行政事业单位(含地税系统)及各镇办进行验收。

(2)审核、上报全区数据。

(3)上报总结报告。

4调试运行

调试运行国有资产在线上报数据和业务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