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成为生产要素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可以物化为制度、资本品、文字载体,成为相对静态的东西,也可以内含于人身上,从而随人力资源流动而流动。
知识可以分为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普通知识,如常识、对企业价值创造没有帮助的一般知识。天气预报的相关原理就是知识,但对于一般企业就没有用处。专业知识指的是对企业价值创造有帮助的专门知识,如某种管理经验、某个知识产权等等。我们在企业的框架范围内探讨知识,指的是“专业知识”。
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知识”是企业生产和交易所必须从市场上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包含购买知识产权、引进管理经验、聘请经济咨询、委托价值评估和购买经济决策等。知识不同于技术,其与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生产行为的作用方式不同。技术是对生产(如制造新产品、改变新工艺)有直接作用的,它的作用直接表现在生产这一具体行为上;而知识对生产的作用则是间接的,它可以通过改进生产管理过程、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改善经营流程、制定适合的战略计划、进行卓越的制度建设、改善组织结构等方式促进生产。
在现行条件下,知识资源满足成为生产要素的条件,因为:首先,知识可以在市场上被作为商品进行等价交换,如知识产权的转让、购买管理咨询服务、购买价值评估服务等。其次,基于广泛的市场需求已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产业。再次,它具有清晰明确的产权。
成为资本
为谋求未来企业价值增值目的,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企业中就成为知识资本。
加尔布雷思是提出“知识资本”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而斯图尔特作为知识资本的大力推动者则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忠诚度,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动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知识资本。埃德文森和沙利文则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李心合认为:知识型资本是以知识、信息、技术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可以看出,在上述专家的观点中,知识资本是泛化概念,外延很大,不仅包括人力资本,而且包括其他资本。随着人们对知识资本的认识能力越来越强,有必要理清知识资本的边界。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属于综合性价值管理这一本质特征,2003年,罗福凯提出了要素资本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人力资本、财务资本、实物资产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和知识资本等六种要素资本之和,应是企业资本总额,各种要素资本的数量构成及其各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关系即为资本结构。要素资本的价值及其增值之和就是企业的财务价值,它是企业全部生产要素及其生产成果的市场公允价值亦即企业价值。基于要素资本假说的知识资本是具体化的概念,不包括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本。
虽然存在看法上的不一致,但学者们对于知识资本是传统资本的扩充这一点是认同的。知识资本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要素资本的形式,在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价值创造功能
在不同工业化时期,每种要素资本被重点需求的程度不同,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经济发展、企业经营主要靠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设备资本;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信息凸显出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其实,知识资本在任何时期都是重要的,因为无论在哪个时期,知识都能够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催生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价值创造功能。
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得到了企业实务界的认可。如《华为公司基本法》第十六条所述“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这里所描述的“资本”显然是财务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概念,而描述的“知识”则是知识资本的表达。华为公司把人们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效用及其预期,作为可转化为资本的知识来对待。虽然《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表述不够严谨,但从中我们还是能看出华为公司对知识的创造价值功能的肯定。
在华为公司的价值创造排序中,普通劳动被排在对价值的创造贡献的第一位,因此对其回报也同样放在第一位,但是,它只限于第一次分配的范围,而且其回报的价值量有上限,要受制于行业的工资水平和国家政策的允许限度。知识或知识劳动排序第二,实质上却能横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也就是说,知识不仅拥有对必要劳动创造价值的索偿权,而且拥有对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可以看出华为对资本的理解是广义的,已经超出了现有财务报表所揭示的资本范畴。
研究的三个难题
目前,由于技术手段、观念和研究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对知识资本的研究存在以下三个研究难题:
1知识资本的计量困难。与会计上“资本”概念对应,投入企业的资本会形成企业资产。无论是资本还是资产都要有合适的计量手段和方法,使其价值保有和增值过程“量化”,将其信息反馈给使用者。但由于知识资本自身的特殊性,如对管理经验、运营流程、企业文化等的计量估价就很难。
2知识资本结构难辨析。1997年,T・Stewart将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三者称之为知识资本的“H-S-C”结构。知识资本不像物质资本或财务资本等传统资本,可以归纳出明显的结构特征,如流动、非流动的特征;由于本身的特殊性,知识资本的资本结构较难辨析。很难从统一的角度对门类繁琐、形式不一的具体知识进行结构分析,如管理经验、运营流程、企业文化等。
3知识资本参与企业价值分享难操作。知识资本的所有者作为产权主体未必是确定的,或者虽然主体明确,但是将知识资本投入企业的行为可能是不连续、没有规律的,这样会给知识资本参与价值分享带来操作上的困难。譬如企业文化的产权主体应该是企业集体,知识产权拥有者是具体的个人或组织,这两类知识资本的价值分享主体容易确定;但管理经验的提供者就很难具体到某个主体,再如经济咨询和价值评估的提供者,他们投入知识资本的行为往往是间断的、不连续的,知识资本带来的价值增值可能是明确而具体的,但却很难准确地在这些知识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相关价值创造额。
关键词:经营分析 财务人员职能转型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言
经营分析工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经营分析工作在辽宁移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公司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公司的财务部门由于不直接参与公司的市场运营,从某种程度上,财务没有部门利益,只有公司利益、老板利益,与业务分析人员相比,财务分析人员具有天然的视角差异,财务分析的立场更加客观公正。
一、经营分析的内涵与意义
经营分析是利用财务、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公司生产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揭示经营风险、创造公司价值以及管理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经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总结和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分析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以及对未来经营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它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二、加强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财务部门经营分析工作(下称经营分析工作)通过利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公司财务及业务等数据资料,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与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预警,为提高效率、揭示风险以及辅助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经营分析工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财务部门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财务部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公司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健康发展的需要。受行业日趋饱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发展趋于平稳,经营问题日益复杂。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公司管理方式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加强经营分析工作、以“分析思维”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落地。
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价值的需要。应公司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与角色将从核算型向策略型转变,而财务集中管理项目的稳步推进更为这一转变奠定坚实基础。加强经营分析工作,有利于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在公司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各环节发挥更大作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对公司科学发展的有效支撑作用。
总之,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经营分析工作,对财务部门发挥管理职能、促进部门职能转型、提升部门工作价值以及助力公司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三、提升财务人员经营分析工作的主要思想
经营分析工作应紧密围绕价值提升主题,平衡长短期利益,追求可持续发展,做好业务合作伙伴与管理决策参谋。
要坚持效益导向。创造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求,经营分析应紧密围绕效益目标,深入开展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有效支撑资源配置。
要坚持立场客观。经营分析应以真实准确数据为基础,用数据说话,力求客观,不吝啬积极评价,不回避问题揭示。
要坚持业财融合。经营分析应在准确把握各项财务指标变化的同时,充分结合业务发展情况,细致剖析各项数据现象的深层动因,不断提升经营分析广度与深度。
要坚持战略前瞻。经营分析应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着眼未来,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预测预警,发挥预判、引导和参谋作用。
四、财务人员如何做好经营分析工作
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经营分析工作机制,提高经营分析工作质量,财务部的经营分析人员应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机制、数据管理等方面去加以改进与提高。
(一)各级管理者应该强化思想认识
转变分析理念,应从推进策略型财务管理、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促进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经营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经营分析立场相对独立、视角更加全面、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提升经营分析工作水平。
(二)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组织保障
分析工作的团队化和专业化分析人员充足是保障经营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各级财务部门需要配备足够分析人员,建立专职分析团队,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联合相关部门组建跨部门分析团队。分析团队应充分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并通过详细的工作制度,保证团队工作有效运行。
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生产经营分析质量的基础是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激情、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心态。省公司会定期组织召开经营分析培训会和研讨会,推进省公司和市分公司的分析人员轮训、交流制度,建立分析人员培养常态机制。
(三)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1、推行经营分析工作项目管理制度
通过细致的计划制订、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的执行监控,不断提升经营分析质量。加强分析的计划性。分析人员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思路制订年度分析计划,并结合公司经营重点、热点问题实时修订完善,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在试用期即将期满之际,我郑重提出我的转正申请,请上级领导给予批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新职员入职个人申请报告资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新职员入职个人申请报告一
尊敬的领导:
我于____年__月__日分配到____分公司工作。半年来,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半年来我主要在结算科工作,我将学校中所学到得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较快熟悉了公司财务处理流程,并主要参与了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学会了每个月的报税工作,运输发票的开具,报账记账工作,熟悉了浪潮myGSgSeries管理软件的应用;学会了利用OA平台阅读、传达和处理集团公司的各类文件、通知、信息和公告等,了解了公司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下,我积极学习新知识,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学到了很多学校不曾学到的知识,提高和充实了自己。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团结同事,和公司同事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
通过六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从原来在学校中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的学习,团队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出色的完成任务,做到让领导、自己都满意。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试用期即将期满之际,我郑重提出我的转正申请,请上级领导给予批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__年__月__日
新职员入职个人申请报告二
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自今年2月份到公司上班,现在已有__月的时间,这期间在公司各位同任的大力支持下,在其他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与大家一道,团结一心,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我将近几个月年来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自到公司上班以来,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下班,能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家庭的关系,从不因个人原因耽误公司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也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搞特殊,也从不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公司的人员,不管经理还是工人,我都能与他们搞好团结,不搞无原则的纠纷,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我在公司主要从事财务工作,为此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建立健全公司财务制度。公司成立以来,我是兼职会计,所以只负责每月的帐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报送,使得公司财务上的制度不够健全。自到公司正式上班后,我将财务人员的工作合理划分,在公司的财务方面按规定进行了要求,特别是发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正确填开和索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财务收支方面,严格执行公司的财经制度。
2、正确核算,按时结算,及时报送税务相关报表。在日常财务工作中,我能严格按财务规定正确核算公司的经营情况,按时结算有关帐务,每月末及时将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没有因个人原因耽误报送时间。
3、及时将财务状况汇报于公司,积极为经理当好参谋。每个月我都将公司的财务情况给公司经理进行汇报,使经理能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我能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为建立当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另外,对其他人员在销售、采购中有关不符合要求的做法,我也能及时提醒和指出。
4、认真负责,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10月初,税务部门对我公司进行稽查,在这期间,我能积极配合,并加强和稽查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争取他们的宽容,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护。
一年来,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公司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自己来公司时间短,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尤其是对每个销售人员的核算,工程部分和零售部分没有明确划分清楚,给销售人员带来了麻烦,同时也给公司对每个销售人员完成任务的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最后,还想说三点:一是我的述职报告还不全面,有的具体的工作没有谈到,就今天我所谈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二是我工作能顺利的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助手张晓莉,她对我的工作能积极给予配合和支持,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有身体不便的情况下,坚持上下班,帮我做了许多工作。
同时,我还要感谢公司其他人员,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配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工作成绩,你们是公司金字塔的基础。特别是在公司生产经营,销售盈利方面,你们精诚团结,积极为公司出谋划策,充分反映出我们公司员工是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有进取精神的队伍。三是希望大家在明年,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地与大家一道,为公司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做出努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20__年_月_日
新职员入职个人申请报告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给我机会到公司从事会计工作。
我于20__年3月24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在试用期届满之际,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招投标行业是我比较陌生的一个行业,与我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差较大,但是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下,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了解了公司的运作方式。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不仅需要有耐心细心,更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这样才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并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因此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公司,难免出现一些差错需领导批评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会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别地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我本人工作认真细心,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积极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与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也能配合部门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且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我自20__年5月一直从事财务工作,因此,我对公司财务岗位的工作比较熟悉,经过三个月的历练,我已经能够很好的完成我的本职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帐务,整理部门内部各种资料,进行各项税务申报,协助进行资金分析。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通过领导的指导与教育,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感悟了很多人生哲理。无论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希望能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恳请领导给我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总之,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有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的重要性,体会到积极向上、大气磅礴的公司和领导是员工前进的动力。公司给我提供一个发挥的舞台,我就要珍惜机会,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恳请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20__年_月_日
新职员入职个人申请报告四
尊敬的领导:
我于20__年6月24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三个月的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到公司,刚踏入社会,曾经很担心自己的不适应,担心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的文化和理念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三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
在本公司财务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
在财务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经过这三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胜任出纳岗位的日常工作。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intergration of value management and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which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financi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enterpri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nterprise value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avoiding the 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 and better financial management.
关键词:价值管理;市值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
Key words: value management;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business value max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70-02
0 引言
价值管理(VBM),即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已经成为一些公司进行公司管理,战略决策,过程控制,业绩评价和合并扩张中的基本取向,但是将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的集成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之中,是很多企业未曾尝试过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正确利用这种新模式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使企业在日益多元激烈的竞争中常立于不败之地。
1 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VBM)又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它是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综合各种文献,得出价值管理(VBM)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结论。即VBM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
2 价值管理挑战传统财务管理方式
随着企业经营竞争格局的变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价值的外在表现呈现多样性(如场面价值,市场价格)和复杂多变性。财务上首先追求的是企业的内含价值,并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贴现(DCF)模型来决定。这一原理不仅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也变成一种可操作的管理制度要求。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做到真正将VBM的理念与其经营决策, 财务行为,控制体系有机结合。价值管理要求管理者在公司层面的各种重大问题(如产品市场的选择,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全球竞争等)的战略决策都应以VBM为基础,关注未来较长时期的收入现金流量。但是很多公司现行的战略决策并没有充分彰显公司的未来发展潜力尤其是独特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战略目标经常与战略手段之间本末倒置。首先,一些企业崇尚对企业规模增长及速度的盲目追求:“再造一个xx公司”,“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等仍然是不少企业战略的关键词,而单纯的规模导向有时会直接损害企业价值,企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与企业财务资源供给能力和管控水平相匹配,才能做到健康良好的发展,不会出现因为扩张而导致破产的结局。
没有立足于VBM 建立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预算程序,未能通过预算体系探寻和明确企业价值目标定时间里经营上的关键驱动因素和财务短板,没有把预算贯穿于落实经营策略使得很多公司的企业预算管理始终无法摆脱简单的增收节支工具和上下讨价还价的制度困境。而且,尽管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业绩评价如果过于关注短期会计利润,不但无法准确反映公司创造的价值,更会使公司的管理者过分重视和维持短期财务成果,放松必要的资本投资去追求长期战略目标。但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监管都没有摆脱对会计绩效指标的过度依赖。
3 市值管理:财务资本管理新标杆
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进行价值实现,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随着资本市场的纵向深向发展,尤其是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齐备,为我国企业推进市值管理提供了必需的市场环境,市值已经取代传统财务指标成为企业资本新标杆。公司市值是其内含价值的外部彰显,不仅能透视出公司的财务状况,更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发展前景,治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现实反映。
基于内含价值的财务决策和基于市值的财务决策各自有不同的关注点,具体可以表现为:①基于内含价值的财务重点关注商业经营,企业盈利模式与产品毛利水平,强调公司战略对主营业务的推动作用,追求行业领域之内的领先地位,注重营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与成长性。基于市值的财务决策更重视行业平均市盈率或市净率――即市场给每个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内含价值主要关注公司的未来,但市值更偏重于现在。②内含价值着眼于投资者盯住企业创造现金流和内部有吸引力的现金股利分配能力,市值管理偏重于引导投资者盯住市场,获取资本利得(股票价差)实现其投资预期。③基于内含价值的财务管理,特别关注企业经营产品的寿命周期出于何种阶段,财务理论应经说明了不同阶段的融资方式,投资政策和股利分配的具体策略,比如产品初创期应以引入风投为主,并保持较低的财务杠杆;产品进入成长期则是IPO的大好时机。而基于市值的财务决策理念与此不尽相同,市价“低位投资,高位融资”,是最突出的财务战略要领。比如股市高峰时,缩减投资,储备现金,并适当降低负债以保留债务融资的空间;股市低迷时,公司应利用资产低估的机会,调动储备财务资源进行有规模的并购投资。
4 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整合价值管理与市值管理
财务管理应是基于价值管理与市值管理的整合与集成。整合了市值管理的VBM框架实际与股东机制的财务管理体系,兼顾公司内外,提升内含价值与关注市值信号并重,综合运用多种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其包括内含价值的创造和市场价值的实现两方面内容,分别对应于提升内含价值和市值两个层次的目标。
这种集成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可以避免单一价值管理的片面性,具体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价值评估是公司的内含价值的测算与分析过程,是市值的基础,而且非上市企业也可以模拟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所以非上市企业也可以通过类比同行业企业或标杆企业的市价进行市值管理,因此,市值管理并不仅仅限于上市企业。二是价值经营是内涵价值的实现和管控过程,包括核心竞争能力配置,财务收益的实现,风险管理等,这是整合管理的关键。三是企业价值的市场实现。即让证券市场充分反映公司的内含价值,这需要做好信息披露与沟通,不断提升公司透明度,构建和谐的投资者关系,消除市场偏见和投资者误解。四是根据公司市值相应作出财务决策。及公司的各种财务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再融资,鼓励政策,并购扩张,企业分立或股票回购等都应基于市值变化来完成。
因此,整合型财务管理要求:
①整合型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同时紧盯住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VBM紧盯企业内含价值,提倡价值经营与价值投资的理念,强调现金折现估值技术的导入。不能错误地将证券的价格代替公司的真实价值,一味追求资本套利,试图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获得非理性的扩张和繁荣,忽视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商业战略和内含价值上都非常关注盈利模式,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很少研究盈利模式问题,似乎盈利模式与财务管理理论无关,这是财务管理的严重缺陷,因为现代公司财务生存的主宰是在资本市场,但生存方式以及获利途径则是由其在商品经营业绩和产品市场上的表现所决定的,所以公司价值必然与公司经营战略和盈利模式相联系,反之亦然,商业战略理论研究同样需要财务理论和工具来夯实对盈利模式问题的研究。因为财务业绩是经营战略的最终标准,提高财务业绩和公司价值的主要手段是能在竞争性商业市场上获得成功,所以创造价值最基本的办法就是识别,评估,采纳那些创造收益超过资本成本的战略,并尽可能在较长的时间里创造并保持竞争中的地位。
②整合性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同时兼顾商业秘密同时增强公司透明度,提升市值管理水平。VBM模式之下的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商业创新和企业变革,这种创业过程正是以企业积累的,独有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机密等独特竞争能力为载体,不应该披露更不应该能简单被复制。然而不断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又是证券市场的苛刻要求,集成性财务管理就是达成两者的协调,尤其是借助于信息披露提升企业与证券市场的互动水平,进行高超的市值管理。准确判断市值高估或低估,这是公司财务战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公司股价明显低估或高估时,公司财务部门应在公司内部提出预警;在基于这种预警,相应做好信息沟通,采取措施调整战略,为订货与提升公司股价。如果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市值为严重高估,有泡沫化倾向,则企业应做好投资者沟通,冲淡市场炒作信息,避免投资风险,当然也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间,做出增发股票,换股并购等财务安排。如果管理层认为公司的市值被低估,则需要企业做好信息披露,消除投资者误解,也可以利用这一事件实施股票回购,现金分配等以实现市值回归价值。
③整合型财务管理同时运用财务绩效与市值进行考核与激励,经市值管理整合到VBM框架之中,丰富企业业绩评价标准和薪酬计划的制定标准。在VBM体系之下,业绩评价多是从公司自身角度出发,关注纵向多期的业绩比较,重视EPS,ROE等账面收益的增长幅度。而市值管理体系下,企业业绩评价更注重行业内横向的对比,关注整个市场尤其是企业市值的升降,加入市值考核指标,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
④整合型财务管理同时控制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与外部股价变动风险。风险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不同角度对财务风险的诠释也不尽相同。立足于证券市场的财务风险预案与数理分析中的“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事件,较为严格地区分系统系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分析则是财务研究的重点,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对冲。基于VBM的立场,这种财务风险与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财务风险一定是一个多视角,多变量,多层次的复合型概念,既有财务规模上的风险问题,也有财务机构上的风险问题;既有静态财务风险问题,也有动态财务风险问题;既有财务业务管控上的风险问题,也有财务成果上的“偏离预期”风险问题;既有财务数据风险,也有财务制度风险。整合型财务管理从风险要素,风险成因,风险表现,风险层次等方面来理解和研究财务风险并采取具体的风险管理举措,这才是现实的,集成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
5 结论
综上所述,集成性财务管理应成为当今财务管理的主题模式。充分考虑基于证券市场条件下的财务命题,把握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市值与形式,关注内含价值;构造财务风险的复合概念,谋求财务管理体系的全面创新和完善;财务既要研究公司的资本运作,又要研究企业商业运营和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使财务管理模式得到升华与深化。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的工作,应该不局限于会计工作,而是一种超越。超越数字本身,转数据为可控信息,进行相关的管理控制。管理会计应立足于流程和各个管理环节,利用会计方面的工具,用数据说话、管控、完善与提升。只要是利用财务数据进行管理思维去有效管控某些现象,都当属于管理会计的工作。
做好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呢?
1.精通财务知识。这一项是必不可少的,不是懂得与了解,还是需要精通。能熟练运用财务信息去提供相决策需要的数据支撑。并不仅仅局限于决策。
2.对信息化的必要撑握。大数据时代来了,对信息化的掌握,让数据之间灵活变幻,捕捉出更多的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也是很重要的。
3.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与创新。要开拓一片天地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些“斧子”。运用合适的工具,去“处理”信息,定能事半功倍。
4.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的表象下面,存在着什么样的真实境况?数据的呈现,又代表着什么?如何去“疏通”这些“数据信息”?
5.熟悉生产流程及业务市场,常走动产线与了解市场。这是非财务信息方面的重要基本条件。如果了生产流程及市场动向都不清楚,也就是基于分析的环境都没搞清楚,一切的数据分析都是无效的。
6.沟通能力。不管是我们去收集数据,理解这些数据信息,甚至于我们在表达这些信息代表着什么的时候,都离不开沟通!不管是用文字还是语言,更甚于表情,亦是一种沟通。
7.老板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相互信任。在所有工作动工之前,或工作的每一步,都先取得老板与管理会计之间的相互信息。如果信任不存在,质疑将会阻碍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一切“新”工作的开展,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得到老板的相信支持,所以更是需要取得信任。相互信任,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
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财务,如何体现它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像销售那样可以以销售额去衡量,也不像研发那可以以新产品去度量,我们没有为公司提升相关销量业绩没有为公司提高市场占比也不能为公司带来核心竞争力,一直提到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人员如何去创造?
一定要亲自去了解数据。了解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合理性?真实性?对于异常现象,如何解决与改善?对于好的现象,又应该如何维持?这些都是需要去思考的。
做到这几点,何愁价值不现?
管理会计的路可以走很远,管理会计的路又立足于脚下。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参与企业管理,管理会计不一定要做多么大的事情,小事情做好同样是管理。
关键词: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 价值链优化
一、引言
美国金融学会前任主席Myers Stewart指出,不能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必须追求股东与员工二者价值之和最大化,即“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的新理财目标,要求企业持续不断地使价值增值,而要实现价值增值,就必须首先弄清公司价值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公司价值及其增值的驱动因素。目前,在经济学、管理学及财政学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展开了研究,但研究多以企业作为单独对象,并把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从公司价值增值的源头——价值链这个视角进行研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从公司财务视角对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从公司非财务视角对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从公司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和价值链优化方面对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价值形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价值形成中包括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两部分;价值创造指投入产出过程中使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而实现价值增值,更强调价值创造的方式、过程;价值增值则强调在量上的增加,注重结果。鉴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差别很细微,所以本文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不作细分。
二、财务视角与非财务视角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
( 一 )基于财务视角的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公司财务系统的本质要素是资本,同时资本的内在追求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毛海燕(2009)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财务驱动要素为盈利能力、盈利的可持续性、现金流量、资本结构以及资本成本。同时,刘斌红(2008)认为,从公司价值的推动要素来看:一是溢价大小,即公司赚取超过其资本成本的资本收益能力;二是业务增长,同时反映了资本投入的多少和赚取正溢价的可持续性,这两项在业务上具体表现为现金流量的增减;三是资本成本,反映了公司面临的风险,一般从资本结构上得到反映。基于此,我们就可以把溢价的大小和业务的增长看作是盈利能力和盈利的可持续性,同时,因为二者都以现金流量的增减为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将盈利能力和盈利的持续性划归为现金流这一个驱动因素;资本成本从资本结构上得到反映,所以可以视作资本结构这个驱动因素。股本作为资本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亚静等以企业价值创造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及相关变量作为公司价值的度量,对沪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价值创造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的根本,而现金流增加直接促成了公司价值的增长,因此,对现金流的管理理应成为公司实现其价值创造的核心。刘斌红(2008)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增加公司现金流、取得成本优势提高公司现金流、平滑现金流波动以提升公司价值。吕波(2003)认为,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切理财行为的起点和终点;自由现金流量的增长,亦即企业价值的创造,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是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实施的结果,因此优化融资决策、调整资本结构和分红政策(股利政策)可以影响自由现金流,进而创造公司价值。综上述,公司财务视角下的价值增值驱动因素主要是资本结构和现金流。股本是作为资本结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的。
( 二 )基于非财务视角的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 (1)公司战略视角。价值创造的两个基本战略决策驱动因素是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地位。公司战略通过行业吸引力分析致力于寻找、选择投资溢价为正的业务或投资项目,或者进入有吸引力的行业或市场,通过树立竞争优势来获得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通过公司战略的柔性来保留扩大(或加速)投资或压缩(或延迟)投资的选择权(张平淡、韩伯棠,2003)。Michael E.Porter运用五力竞争结构理论对行业竞争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新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威胁、客户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对手之间的竞争是决定行业吸引力的五种关键力量(Michael E.Porter,1997)。刘淑莲(2004)从公司财务观和经营观两个方面对公司价值创造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司价值创造的两种模式及六大驱动因素。两种模式是:自由现金流量(FCFF)价值链主要从财务战略的角度出发,强调股东价值和资本市场的作用;而卡普兰的价值链则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核心价值和产品市场的作用。六大驱动因素是:提高销售增长率、提高经营利润、降低有效率、降低投资支出∕销售收入比率、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延长获取超额收益的期间。郭天明(2007)将这些驱动因素归为表层因素。不难看出,这两种模式下的战略意图仍然是在寻求市场吸引力以及竞争优势这两个最根本的驱动因素,以实现公司价值的增值。基于财务战略,李倩等(2009)指出:从企业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财务战略管理理解为企业为实现价值创造而选择从事哪些经营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如何开展竞争的财务决策,由此决定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模式和价值创造潜力,企业的财务战略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降低税收、降低资本成本、提高销售增长率和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等驱动因素通常与企业的财务战略有关(刘淑莲,2004)。基于经营战略,强调企业的核心价值(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这两个驱动因素的作用。郭天明(2008)将核心能力划归为核心层因素,将产品市场划归为中层因素。C.K.Prahald (美)和G.Hamel(英)(1990)指出,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是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是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在产品市场上,品牌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系统中的声誉资本,决定了组织能否吸引到有才能的员工,获得供应商和客户的支持,以及团队协同文化的形成等;通过对企业创新系统中的个体或群体影响和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作用于企业价值创造系统(徐浩然、王晨,2005)。从公司战略视角看,公司价值增值的两个基本战略决策驱动因素是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地位。基于财务战略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降低税收、降低资本成本、提高销售增长率和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等;基于经营战略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和产品市场。(2)公司治理视角。公司治理主要是通过绩效评估、薪酬规划和投资人沟通这三种方式来保证价值创造活动的贯彻实施,是公司价值提升的激励因素和政策保障因素。刘星、安灵(2010)着眼于公司价值的边际增量——投资绩效,从相对更短的价值链,研究了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在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与效率,发现不同所有权结构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效率和终极所有权性质密不可分,市县级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的投资绩效受到堑壕效应的消极影响,但利益趋同效应仅在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中有所显现;股权制衡对市县级政府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投资绩效有一定的作用。崔文娟(2002)从委托机制方面提出了两种机制来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动力机制,包括人持股、实行股票期权制;压力机制,包括在董事会中增加外部董事的数量、通过经理人市场对经理进行评估、适当提高负债率和股利支付率。从公司治理视角看,公司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绩效评估、薪酬规划和投资人沟通等激励因素和政策保障因素。
三、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
( 一 )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价值链是否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因而基于价值链的核心能力、价值链所创造的最大化顾客价值、价值链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以及公司价值链的独特性都是公司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刘勇(2008)认为,产品开发设计环节的驱动因素是技术设计;采购环节的驱动因素是选择管理合格的供应商、物资采购价格以及物资储存;生产环节的驱动因素是增值作业的识别、生产效率和质量成本。杨莉娟(2009)认为可以从八个方面强化企业内部成本动因:选择适当的企业规模、关注关键性资源成本、协调企业与行业价值链价值活动的关系、共享企业内部资源、实施垂直一体化发展、选择恰当经营行动的时机、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杨永波(2006)指出,企业要想实现价值增值,内部要充分利用企业资产以建立成本优势,企业可以通过作业选择、作业改善、作业整合、作业消除以及作业再造等方式降低成本。按照波特的观点,库存包含在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内部物流中,如果处理好这方面的战略,可以让企业取得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覃夏强(2005)认为,公司可以通过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改变材料采购策略、建立无库存生产的制造单元、减少不附加价值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等方法降低存货成本。从企业内部价值链来看,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作业成本和优化作业流程来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其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设计、选择管理合格的供应商、物资采购价格以及物资储存、增值作业的识别、生产效率、质量成本以及存货成本。
( 二 )基于企业外部价值链 从纵向价值链分析看,将企业看作是整个行业价值生产的一个环节,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价值链成员上游的供应商可以通过顾客需求信息传递,减少供货提前期,从而减少系统整体成本并改善整个价值链的供应水平,这意味着价值链整体成本的降低,成本降低最终反映在产品服务的价格上,从而使顾客价值中的价格要素降低。陈嘉莉(2008)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了解供应商生产流程、与商进行信息沟通和与供应商建立联盟互利或者直接实施后向整合的方式来节约成本。杨永波(2006)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值是由顾客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主要由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因素构成。从对顾客价值的界定看出,其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高礼彦等,2007)。陈嘉莉(2008)通过对客户价值链分析认为,对于直接销售产品给最终消费者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了解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方式和周期来降低企业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对于下游客户是分销商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客户销售活动和需求状况的了解,合理安排交货时间、数量和品种,可以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库存积压成本,可以通过与分销商建立战略联盟或者直接通过整合的方式来避免中间交易成本和销售费用。从横向价值链分析看,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解、比较,明确竞争对手在各项价值活动上的成本和在综合价值创造上的独特能力和资源,再审视自己在成本控制、产品功能上的优势与劣势,预测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优势,最终确定适当的战略集中力量保持现有优势、培养潜在优势(曾忻,2002)。横向价值链中既存在核心企业又存在非核心企业,但是一条价值链价值创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价值链中,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所处的地位不同,其核心要素和战略要素有很大差异,对核心企业来讲,重点应该关注其技术标准、品牌、商誉、客户关系、市场地位等核心要素的巩固和发展,非核心企业则应关注区位、资源、劳动力、资本等核心要素的打造(刘立华,2009)。由价值链模式下影响价值增值因素分析可见,企业既要让消费者满意又要让其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满意。宋常、郭天明(2007)认为价值链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是价值链模式下公司价值创造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因此,从外部价值链看,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供应商生产流程、与商进行信息沟通和与供应商建立联盟互利或者直接实施后向整合、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市场地位、区位、资源、劳动力以及资本等。
( 三 )基于价值链优化所谓价值链优化是指消除、精简非增值活动和强化增值活动来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宋常、郭天明(2007)认为,公司价值链的独特性是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之一,同时认为可以通过价值链解构的方式,即对企业现有价值链进行结构化分析,与处于价值链相同和相近位置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找出优势、劣势环节,然后根据其核心能力培育的需要剥离劣势环节,集中力量发展优势环节,以求得利润最大化,并最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因此,通过价值链优化可以使公司价值链具有独特性,进而有助于公司价值的创造。基于内部价值链,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再造、文化改革和业务外包等方式进行优化;基于外部价值链,企业可以通过产业价值链整合、供应商协同、分销商协同、顾客联盟和竞合策略等方式进行优化。价值链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由原先的聚焦实体形态的价值链到现在的聚焦知识形态的价值链(洪江涛、陈俊芳,2009)。企业关系观认为企业之间可以在长期合作中对资源和知识进行整合,这种企业关联虽然超越企业边界,但仍然可以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并获取核心能力的关键资源(Dyer,1998)。因此,对于价值链的优化也应相应转换到知识形态上来。孙健(2003)指出,知识形态价值链优化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即准确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快地为客户提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创造出独特的价值定位能力,其驱动因素是有效性、独特性、适配性和速度。Arnold(2000)以核心能力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外包决策模型,并依据核心能力理论将企业活动划分为:企业核心业务、与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业务、支持性业务、市场化业务;认为企业应该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而把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因此,基于价值链优化视角,公司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再造、文化改革、业务外包、产业价值链整合、供应商协同、分销商协同、顾客联盟、竞合策略以及企业创新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财务、非财务以及价值链的规范性研究方面。财务视角的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本结构和现金流等公司内部资源上;非财务视角的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竞争地位、核心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等竞争层面上;价值链视角的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则兼顾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竞争两个方面。目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包括:不同理论下对公司价值的理解不尽相同,进而对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的理解也不相同;主要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研究范围局限于公司内部,仅以竞争的观念看待竞争,而忽视公司间的合作也是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此外,关于公司价值增值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只有少数实证类文献进行了检验,而对其他驱动因素的检验明显不足。
参考文献:
[1]刘斌红:《公司价值创造的财务潜力分析——基于现金流及资本结构的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8期。
[2]李亚静、朱宏泉、黄登仕、周应峰:《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创造》,《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第9期。
[3]郭敏、张凤莲:《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管理体系建构》,《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4]张平淡、韩伯棠:《公司价值的创造》,《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刘淑莲:《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战略研究——两种价值模式与六大驱动因素》,《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6]李倩、杨荣本、耿喜华:《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
[7]徐浩然、王晨:《品牌:企业价值创造系统中的声誉资本》,《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2期。
[8]刘星、安灵:《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与公司价值创造》,《会计研究》2010年第1期。
[9]崔文娟:《公司价值增值问题与委托机制》,《上海会计》2002年第1期。
[10]宋常、郭天明:《价值链模式下的公司价值创造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1期。
[11]覃夏强:《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成本降低的策略》,《商业会计》2005年第12期。
[12]陈嘉莉:《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经济管理》2008年第21—22期。
[13]刘立华:《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创造初探》,《市场论坛》2009年第10期。
[14]Arnold, U. New dimensions of outsourc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the core competencies concept.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0.
摘要行为金融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将其应用于公司财务领域并由此派生出行为公司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财务的基础理论出发,分别介绍了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对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构成的内部障碍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对实现公司目标构成的外部障碍,并说明认识到这些障碍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关键词行为公司财务;厌恶损失市场时机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492(2006)06-0068-04
行为金融学(Behavior Financ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将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研究和预测个体心理决策程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决策行为。其中,行为金融学在公司财务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它的相关理论动摇了传统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地位,并被称为行为公司财务学理论(Behavior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一、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一)基本含义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建立在三个概念的基础之上第一,公司的管理者和投资者都是理性的第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成立第三,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行为金融学的支持者们指出,行为心理作用的存在动摇了这三个概念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决策者不能保持理性状态公司的风险溢价并不是完全由?所决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经常偏离其内在价值,除了资产的某些内在决定因素以外,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心理对市场价格也存在重要影响。
(二)参与主体的行为基础
心理学家通过可控实验研究人类行为特征时发现,在决策过程中人们的表现往往与传统投资假设相冲突,其中与公司财务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概念
1.厌恶损失(Loss averse)
(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总是风险厌恶者,而是损失厌恶者,研究表明,财富损失给个体带来的负面效用是获得相同财富所带来正面效用的2.5倍。当遭受确定损失的同时还有赌博的可能肘,即便赌博的预期价值更少,多数人仍然选择赌博。“人们似乎愿意在糟糕的结果之后扔钱”(Hersh Shefrinl999)。
在实验中,试验人员要求投资者同时做出两个决策:
第一个决策在A、B中选择:
A.确定获得2400元;B.25%的机会获得10000元,75%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第二个决策在C、D中选择
C.确定损失7500元D.75%的机会损失10000元,25%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结果大多数人选择了A和D。A是风险厌恶者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确定获得2400元,尽管B的预期水平2500元比2400元要多一些。但是,D并不是风险厌恶者的选择,此时大多数人仍然选择D这种赌博的形式而不是接受固定的损失,是因为他们非常厌恶损失,选择D使他们有希望避免遭受损失。
2.口袋障碍(packaging)引起的次优选择
上述实验还说明了另外一个概念。综合考虑两个决策,人们选择A、D组合会有25%的机会获得2400元,75%的机会损失7600元但是如果选择B、C组合则有25%的机会获得2500元,75%的机会损失7500元。因此,选择A、D组合与B、C组合相比,白白损失掉100元。
这两个决策就好像两个同时存在的“口袋”,人为区分的口袋阻碍了决策的视线,结果人们最后的选择往往是次优的。人们在投资中也常常有两个心理账户,对每一个账户分开进行决策,账户间不透明,这种现象也被行为主义者称为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
3.过度自信(Overconfident)
Barberis,Shleifr和Vishny(1997)认为投资者普遍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过度自信。在实验中,当问及参与者的驾驶技术在其亲属同事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是中等偏上、中等还是中等偏下时,65―8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当然,我们都清楚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数不能超过50%,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过分自信。
4.有偏确认(confirmation bias)
有偏确认是指人们总会有意寻求和强调支持他们论点的证据,而很少提及反方证据。为了解释这个概念,我们仍引用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的实验。
在每个参与者面前摆四张卡片,卡片上印着A、B、1、2,己经知道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现在需要在这些卡片中检验如下假设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一定是偶数。观察参与者会翻开哪张卡片做检验
结果,大多数人翻开了A,一些人翻开了2,但是正确答案却是翻开A和1。为什么因为检验假设的有效方法是翻开最可能假设的卡片。依次考虑每张卡片假设的可能性。翻开A,卡片的背面可能是奇数或者偶数,如果是偶数,结果支持假设,但如果是奇数,假设被。翻开B卡片不会获得任何信息,因为假设中并未提及辅音卡片。翻开1,如果背面是元音,可以得出假设不成立如果是辅音,不能判断。翻开2,如果背面是元音,与假设相一致是辅音,与假设不相关,因此用这张卡片不能假设。所以,只有A和 l两张卡片有指示作用。人们之所以选择翻开A和2,因为他们在有意寻求支持他们假设的证据,当A提供肯定或否定信号时,2只提供肯定信号。
二、公司价值创造的内部行为障碍
(一)内在行为障碍与激励机制
Jensen和Mecking1976提出的公司契约理论的重要命题是,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会导致成本上升,股东只有对管理者进行必要的激励和监督,才能确保其做出最优决策。而行为主义者的研究却发现,行为心理与成本都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但仅仅依靠激励机制只能降低成本,对消除行为成本作用不大,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偏确认等行为特征会阻碍激励机制发挥效用。如果管理者对目标本身的认识就存在偏差,或者如果他们对实现目标应该采取何种的行动存在错误认识,那么激励机制只能对价值最大化起到必要而非充分有效的作用。
例如索尼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生产过栅控彩管电视机,促成这个项目的是公司当时的经理之一Ibuka,他同时也是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和大股东。在该项目中,lbuka表现出很明显的过分自信的特征,他在工程师提出成本预算和控制方案之前就决定批量生产这种电视机,并安装了生产线,建造了专用厂房,安排了若干工人。同时,尽管彩电的零售价只能弥补成本的一半,产品合格率只有2―3%Ibuka仍继续追加投资,这是其厌恶损失即不接受确定损失,而是倾向于赌博行为心理的外在表现。由于没能及时终止对项目的继续投资,索尼公司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
Ibuka是公司的创始人和大股东。但是,作为一个大股东的激励仍然不能阻止其作为管理者行为中的过分自信或者损失厌恶。激励机制是重要的,但是,激励本身的正面效用似乎不能克服行为因素的负面效用。
(二)内在行为障碍与沉没成本
经典教科书(如Richard Brealey和Stewart Myers的版本)在谈到资本预算时都会警告读者必须忽略沉没成本(sunk costs),沉没成本就好像己经倒掉了的牛奶,是不可逆转的现金流。但是在实际中决策者们总是不能忘记沉没成本。如果真的能够忽略沉没成本,管理者的下一个选择一般都会表现为风险厌恶在考虑了沉没成本后,管理者就会因为厌恶损失而选择赌博决策。在此口袋障碍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索尼公司的初始损失大部分源于对生产线和厂房的投资,这些都是沉没成本,Ibuka在亏损后追加投资的一个根源也是不透明的口袋障碍。
为什么沉没成本总是被考虑(Edward Conlon)指出,人们对一个他们认为应该为之负责的失败追加的资金比一个他们认为应该归功于己的成功追加的资金要多,这就是著名的“增加因子”(Escalation factor)。Colon的研究表明,需要对失败负责的人比其他人有更强烈的导向去到处寻找证据以说明先前决策的合理性。这可被看作一种形式的有偏确认。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沉没成本的规模并不会改变管理者有偏确认和追加投资的倾向,他们在特定项目决策中的角色才是更重要的。如果你被看作是一个失败的主要推动者,你就更倾向于在整个过程中做出非理性的决策。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n1997也将这种现象称为有偏的自我归因(Self contribution)。
三、公司价值创造的外部行为障碍
抛开公司的内部行为障碍,假设管理者是理性的,投资者的非理因素会造成公司价值创造的外部障碍。
信奉价值基础的管理者通常假设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相一致,当二者不一致时,他们会认为他们自己的决策至少在短期内减少了公司的价值。这时,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调整内在价值,衡量内在价值所用的贴现率一般是通过CAPM模型给出的。但行为金融家们认为,风险不能根据CAPM定价,大量证据表明市场价格经常偏离内在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往往使企业错误定价(Mispring),一个理性的管理者此时可能会考虑调整贴现率以反映该错误定价。
(一)外部行为障碍和资本结构
公司财务的传统方法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就是承认市场的有效性,在Modigliani and MiIler1958描述的有效市场上,不同形式融资结构的成本不会变化,所以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转换不会带来利润。Vrealey and Myer也强调市场无记忆,股票市场过去的价格对未来无影响,但是,他们也同时指出管理者好象经常表现为市场有记忆,因为在公司股票上涨时,他们喜欢发行股票,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他们更愿意回购股票。行为公司财务理论认为这是管理者对市场错误定价的反应,管理者在通过选择市场时机来反映市场的错误定价。
市场时机(Market Timjng)理论认为,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是其财务经理在随过去股票市场的波动选择发行股票或回购股票时机的累计结果。如果企业需要融资时股票市场的价格比较高,那么会选择发行股票,反之,会选择回购股票或者债券融资,这种选择的累计结果就使企业资本结构表现为当前水平,没有最优的资本结构。低杠杆企业是那些市场价值高时筹集资金的企业,高杠杆企业是那些在市场价值低时筹集资金的企业。
Graham and Harvey(2001)对392个不同企业的CEO进行了匿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34%的企业有较严格的资本结构的区间目标,10%的企业有较严格的目标债务比率,2/3的CEO们承认“公司股票被高估和低估的程度是其融资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也就是说,市场时机确实作为一种财务政策被实业界广泛使用,而且,对公司决策的长期股票回报的分析说明,市场时机平均说来是成功的。Malcolm Baker和Jeffrey Wurgler(2001)实证检验了市帐价值比、有形资产、盈利能力和规模等因素对企业财务杠杆变化的净影响,市帐价值比即意味着企业的股票是否被错误定价。结果发现,10年前的股票市场价格会影响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而且,企业在选择了适当的发行时机后,不会再根据目标杠杆比率调整资本结构,即市场时机对企业资本结构有长期的影响。
优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将市帐价值比看作是投资机会的测量指标而非错误定价。Myers1984及Fama和French2000认为具有较高的市帐价值比的公司即高成长性的公司会有意识的降低财务杠杆,以防止过高的债务水平会约束其在未来遇到投资机会时无法上市筹集股权资金。Malcolm Baker和Jeffrey Wurgler2001的检验结果与这种说法并不一致。首先,检验结果显示拥有高市帐价值比的企业不是通过留存收益而是通过发行股票来降低财务杠杆的。第二,优序理论描述的是当前的财务杠杆与未来投资机会的关系,而实证检验的显著性结论是企业现在的财务杠杆更多的是由过去的投资机会所决定的。
因此,行为主义者认为,针对投资者错误定价,管理者会据此不断选择融资时机,这种调整的累计形成了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
(二)外部行为障碍和资本预算
错误定价给管理者们带来了不少难题。除了发行股票的时机选择问题,财务经理还关心怎样才能确定正确的最低预期资本回收率hurdle rates。在传统的公司财务中,CAPM提供了将最低预期资本回收率用于资本预算的理论基础,但是,传统方法的前提假设是市场价格是有效的。
在市场价格缺乏效率,管理者完全理性即管理者不会由于行为因素导致错误的情况下确定正确的贴现率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期间,另一个因素是缺乏效率的市场价格资本结构和资本预算的关系。当投资者对公司前景很乐观,从而哄抬股价的时候,错误定价会导致公司未来的回报异常低,这时经理们就考虑发行新股还是投资于新项目。
Hersh Shefrin(2002)对此提供了一些当市场被错误定价时公司价值最大化建议,他指出这时的资本预算政策比有效市场下的政策更加复杂。
第一,如果项目决策对资本结构没有溢出效应或者溢出效应较弱,管理者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那么正确的最低预期资本回报率就是使用CAPM模型计算出来的利率。管理者不需要调整预期资本回报率来反映项目的风险水平。
当投资者对公司项目的内在价值表现得很不理性,从而将股票价格抬至高位时,一个理性的管理者认为长期股票价格肯定会回归内在价值,那时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会比较低。所以管理者在采用具有短期效益的项目时,会相应使用一个较低的资本回报率,即管理者采用了一个长期不经济的项目,但是该决策导致股票价格在短期上涨。
相反,一个理性的以长期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理会拒绝采纳只有短期效益的项目,他们使用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事实上,既然从长期看股票价格会回落至内在价值,那么对长期回报率的最好预期就是以CAPM模型中的?为基础的,一个关心长期价值的管理者可以直接使用该回报率。因此,当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各自独立时,用CAPM计算的比率就是正确的资本回报率。
第二,如果项目决策对资本结构有较强的的溢出效应,那么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管理者需要调整项目的预期资本回报率以反映公司股票在市场上被错误定价的程度。或者,也可以回购被低估的股票再投资于新项目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当资本预算和财务决策相联系时,正确的资本回报率是用CAPM模型计算的比率与反映市场错误定价程度的行为基础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二者的权重由公司资本结构决定。例如,某公司的债权股权比率是l,CAPM计算出的比率是6%,错误定价导致公司股票的目标预期收益为8%,那么正确的预期资本回报率是7%,在6%―8%之间因为债权和股权各占50%。
当公司股票被低估时,若最优债务比率为0假设破产的预期成本非常高,公司将怎样处理多余的现金呢可以回购被低估的股票,也可以投资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哪一个更好一些如果他计划保留在公司的股份,回购的决定可以把现金换成基于公司其他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的所有权,若回购股票的目标修正净现值超过投资于其他特定项目的目标修正净现值,那么会选择回购。
当公司的最优债务比率大于零时,公司也愿意用部分的债务投资于项目。用债务投资部分的预期回报可以低至基础利率,但是用股权融资的部分必须大于股票的预期回报,由于股票被低估了,预期回报会相对高一些。所以,整个预期回报是二者的加权平均,权重由债权和股权的比率确定。
总之,与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不同,行为主义者认为公司在价值最大化过程中的两个障碍有内外之分,我们把内部障碍称之为行为成本,行为成本来源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管理者和雇员的错误外部障碍来源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投资者的错误。尽管行为公司财务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管理者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并用其对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才能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参考文献
[1]RobertA. Korajczyka and Amnon Levy 2002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Malcolm Baker and Jeffrey Wurgler 2001 Market Timing and Capital Structure Yale ICF Working Paper No. 00-32.
[3]John R. Graham and Campbell R. Harvey 199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Evidence fromthe field.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02912.
[4]LamontO.PolkC.and Saá-RequejoJ.2001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stock return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l4,529-554.
[5]Levy A. 2001 Why does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vary with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Unpublished workingpaper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C. Berkeley.
[6]Hersh Shefrin 1999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
[7]Shefrim.H.and L.Statman 1994 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 29No3September323-349.
[8]朱武样“企业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研究的新发展”J,《证券市场导报》 20028.
关键词:绩效管理;EVA;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关于绩效管理基本理论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完善,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正在被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公司所采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重视。
1.现代企业绩效管理方法
(1)6σ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六西格玛(6σ)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种具有高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一系列同步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
(2)平衡记分卡。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戴维·诺顿(David Norton)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有四个层面: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
(3)EVA法。EVA又称经济增加值、经济利润, 其核心理念是:企业所有资本,无论是股权资本还是债务资本,都是有成本的,只有当企业创造的利润超过所有成本后的结余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才是真正为投资者带来了财富。
2.EVA相关理论
二、EVA法特性
为了更好地阐释EVA体系,人们常常用4个指标来体现其内涵,它们分别是评价指标、管理体系、激励制度和理念体系。EVA的显著优点在于:
(1)合理性。EVA在税后净营业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了资本成本的剔除,为衡量经营者对股东的贡献水平找到了一种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
(2)动态性。EVA能够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业绩进行“动态”计量。
(3)广泛的适用性。EVA既适用于企业层面,也适用于部门层面,甚至对于项目或产品的业绩考核同样适用。EVA还有很多优点,在许多上市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体系中,EVA被证明是最科学、最有效的。但EVA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机会成本等指标的估计又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EVA在绩效管理方面的适用性
1.适用性因素分析
同传统会计指标相同,EVA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任何公司。一般情况下,在考虑 EVA的适用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行业因素。因为EVA可以很好地衡量资产是否被企业有效利用,所以对于一些比较稳定的、有形资产占较大比重的行业或企业比较有效。相反,由于EVA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历史性的信息,其前瞻性比较差,对于那些有很好未来预期地行业和企业,EVA用起来不太方便。比如那些高速成长的企业,他们回收期很长,在短期内会出现巨大的亏损,但市场对其的预期相当高,而EVA却无法表现出公司创造着价值的信息,只会提供给管理者目前企业资源大量消耗,甚至是经营状况恶化的表面现象。同样的,EVA也不适用于无形资产比重大或以人力资源为主要资产和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在这些企业中,公司的真实价值信息无法通过EVA体现出来。EVA也不适用于因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很强波动性的行业。例如,造纸行业的EVA业绩随纸张价格的变动会呈现出很不稳定的变化趋势,因为EVA值的年度变化如果非常剧烈的话,那就很难确定EVA的比例值,太大的波动性则会导致较高的股东成本。
(2)战略因素。EVA主要能够衡量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资产使用的有效性。虽然这些是推动公司价值的主要者,但他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战略因素。如一家销售公司财务上虽然十分灵活,但获取市场份额是该公司今后几年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此EVA激励计划中,EVA不可能衡量到公司的全部方面。对于那些主导产品已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此时的财务战略方面基本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业绩和经营者的绩效,偏重于财务战略的 EVA指标则能够较好的衡量企业的业绩了。若企业处于初期、发展期,只依靠EVA来进行业绩评价就不太恰当,而应结合其他战略重点综合考虑。
(3)责任因素。从根本上看绩效管理目的就是奖励先进惩罚落后,这是在放权和责任明确的前提下进行的。EVA考察的是企业的价值增值,它实施的前提就是管理者的投资决策权。与其他传统的财务会计指标一样,EVA作为一种单一的综合性指标,财务责任的分解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的,有时很难分解到下属员工层次,而且员工对EVA的贡献也不容易被区分,它无法解决综合性指标带来的在评价员工业绩时出现的顺带行为。在实际中,企业基于成本效益原则,EVA不可能彻底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最基层单位。所以EVA以及评价体系只能使用于高层管理者和有投资决策权的管理人员。
研究表明,EVA的使用范围有限,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周期性公司、新成立公司、资源开发公司以及正积极进行战略扩张的企业。由于金融机构有着特殊法定资本金要求,而且把贷款总额作为使用资产将高估资本成本,导致结果扭曲,因此不适用于EVA。周期性公司可能会因为周期波动太大,引起EVA数值的剧烈变化,从而无法真实的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新成立公司在初期还无法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时用EVA衡量可能会得出负面的结论。而资源开发公司需要经常的大量的勘探费用的投入,这些投入能否获得资源还不能确定,如果运用EVA计算则可能将这些投入资本化,无论这些资本能否为公司创造价值,最后计算的结果将严重背离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章觉刚.现代企业绩效考核与管理[J].上海化工,2005,4:31-34.
[2]白娟,段万春,王琳.绩效管理体系综述[J].商业研究,2006(06):67-68.
[3]尹亚磊.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探索争鸣,2009:28.
[4]黄中.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实施[J].科技信息,2009(03):28.
[5]吴林斐.EVA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基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1,4:11-12.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本市场;资金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089-02
一、资本市场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制约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资本市场是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市场经济一种内在的原动力。资本市场上流动的资金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公司的生存、发展就没有保障,因此,公司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财务管理活动同理财环境――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鱼水关系,如果把财务管理比作鱼,那么资本市场就是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能否及时、足额地筹措资金,积极有效地投放使用资金,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
1.资金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资金是公司经济运行的血液,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就没有保障,公司资金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正常,人体才能行动自如,精力旺盛,公司资金周转顺畅,公司才能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公司没有资金,也就无从求利,血液缺乏,人体就会死亡,资金短缺,公司就会倒闭。公司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资金的循环与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耗费、收益实现与分配等四个环节,而其中资金的筹集则是公司再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生活中,由于资金周转不畅而倒闭破产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比如,在不到20年里迅速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第一强的新疆德隆集团,于2004年宣告破产。德隆倒闭的直接原因就是没有平衡好资金计划,导致资金链断裂。由于德隆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搭配不当,持续的并购和后续管理费用都只能靠融资解决,最终带给德隆的是巨大的资金压力。德隆的实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金回收缓慢,而德隆的融资都是短期的,这样的短贷长投,导致德隆的现金只能是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是其管理模式的必然结果,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只是问题演变为危机的导火索而已。
2.资本市场是公司融通资金的主渠道
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没有完备的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有运转正常的市场体系。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活动,必须运用资本市场来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及协调供求关系,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及运作规则,时时在左右公司的理财活动。资本市场为公司各种长、短期资金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媒介和场所,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将暂时闲置的现金购买股票、债券,在需要现金时,也可以将股票、债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收回投资以取得现金,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贴现远期票据,满足公司对短期资金的需要。资本市场这种转化功能,起到了调剂资金余缺,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并且资本市场通过多种金融工具,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机会,以适应不同的筹资与投资需求。
对需要资金的公司来讲,可以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要的性质,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有选择性地在资金市场上筹集足够的资金,提高筹资效益;对有充足资金的公司来讲,也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进行长期投资,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又能获利,或者达到影响和控制其他企业,以实现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目的。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有了相当的规模,尤其是股票市场,以2006年末为例,股票投资者达到8 100万户,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 378家,股票总市值突破9万亿大关。根据测算,2006年我国的GDP已超过20万亿,沪深股市总市值已占当年GDP的45%,而在2005年年底,这一数据还仅有18%,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率还较低,我国的股市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性只会越来越强。
二、资金价值是财务管理与资本市场联系的切入点
资金价值包括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现代财务管理要求公司建立以资金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价值管理既可以用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公司各个管理层,又与公司资本提供者的目标相一致,从而也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资金的时间价值决定了资金的市场利率,而资金利率则被人们称作经济领域的“晴雨表”和“气象台”,在这个信息系统中,市场利率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公司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也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指标。因为,只有当公司的投资收益高于市场利率时,公司才能收益大于成本,投资项目才是可行的。同时,财务管理活动始终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风险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是时时存在的,风险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如大量举债会加大公司的风险,运气好时赚得更多,但运气不好时会赔得更惨,甚至于让公司遭到灭顶之灾,甚至一些赫赫有名的跨国集团公司也往往不能幸免。
因此,公司筹集资金、选择投资项目,要设法降低成本、优化资本结构,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筹资、投资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只有以最低的资金成本,从不同的渠道筹措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研究筹资、投资环境,把握筹资、投资最佳时机,为公司优化资金结构、缓解资金缺口、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如果筹资的成本和风险低,公司就能以较少的资金成本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能取得更多的利润。资金成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必然结果,资金成本是由资本市场的资金价值来决定的,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公司的筹资、资金价值成本高于资金的报酬率,公司的经营就会陷入困境,投资就会失败。
为了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满足资金需要,公司在不同发展时期,应当权衡债务资本和股东资本的构成,从而采用不同的资金管理策略。因为,适当利用债务资本可以降低公司资金成本,并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使每股盈余增加,进而使股票价格上升,但债务的过多增加也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又会使资金成本上升,导致股票下跌。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在公司创立期,资金需求很大,内部积累一般满足不了资金缺口,公司的融资来源一般是风险的权益成本,可以通过发售股票的方式吸引风险投资者进行融资;而在公司成熟期,公司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资金需求降低,应大量利用负债进行筹资,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进行合理避税,公司也会提高股利支付率,把富余的资金分配给股东,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三、以资本市场价值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公司财务管理在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公司的绩效考核基础和标准,也相应要转向以资金的价值为考核依据。在以往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多建立在会计利润指标上,会计利润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主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净收支,这是经过一定时期的总收入和与之相关的费用支出配而得来的,可简单表示为:会计利润=收益-支出。从这一公式可以明显看出,会计利润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忽略了资金需求和资金成本。
从资金价值的内在要求出发,资金价值管理则要求将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标准从会计利润转向以经济利润来衡量。经济利润是公司投资成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或者公司未来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折现后的现值大于零的部分。其计算公式是: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成本总额
成立于1938年的华润公司,是一家根正苗红且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央企,一度是中国与海外贸易的桥梁。在香港拥有华润创业(00291.hk)、华润电力(00836.hk)、华润置地(01109.hk)、华润微电子(00597.hk)、华润燃气(01193.hk)和华润水泥(01313.hk)等6家上市公司。
2000年前后,华润在国内掀起并购旋风,高调树起打造央企产业平台大旗,以实现产业重整之路。也就在这一年,黎汝雄进入华润系,拥有极强金融背景的黎与转型产业投资的华润似乎一拍即合,10年华润系的历练,让黎汝雄不断成熟,并成为华润系的一员悍将。
价值创造
在黎汝雄看来,不仅是经营业务能创造价值,财务工作也能创造价值。
2010年,华创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一系列并购交易及资本运作,即聚焦了公司主业,又获得了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例如:出售Esprit等非核心业务等,获得30亿的盈利;与日本麒麟成立合资公司(华创占60%),扩展大中华区非酒精饮料业务,双方各自注入现有在内地的非酒精饮料业务,麒麟需额外投入4亿美元,为该业务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
自2009年开始,黎汝雄被委任为华创的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作为华创首席财务官,他协助华创首席执行官筹划了一系列并购及出售资产等交易,包括华创与其母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之间进行的资产置换交易、出售思捷中国业务权益交易,以及购入太平洋咖啡业务等重大的重组、收购兼并交易,并借此整合了公司资源,提升了公司价值:华创的股价从2009年年初的十多元港币,上升至2010年年末的31元港币,升幅超过1倍;另外,以市值论,华创市值也从2009年的323亿港币上升至2010年年末的679亿港币。
作为一间在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的首席财务官,黎汝雄透过审阅分析公司财务资料,发现华创旗下的零售业务在一定期间会产生大量现金流,而另一方面饮品业务(啤酒)则因业务拓展需向银行大量借款,因此,他建议加强旗下业务之间的协同和资金调拨,此举节省了可观的利息费用。
全程管理
华润创业采用集团总部指导和适当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集团总部指导是指:发展战略、投资决策、对外融资、收购合并、风险管理、投资者关系、上市规则等接受总部指导。
但下属公司的员工薪酬、财务人员选聘、费用开支等适当分权。
历史上华创业务繁多,遍布中国各省市,且各业务之总部位于北京、深圳及香港,对财务数据管理成为公司管理的瓶颈。为配合华润集团推动财务数据上线,加快管理层决策流程,黎汝雄亲自挂帅,积极配合落实华润集团动财务数据上线的要求,安排总部财务部的业务骨干参与总部财务部与各业务财务部之间的沟通会,确保财务数据上线顺利实现。在业务流程方面,他积极梳理及精简总部财务部与各业务财务部间之工作流程,加强彼此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效益。
黎还协助公司与母公司华润集团,实施了财务与管理合并系统,推动财务数据上线,搭建了精细化管理的平台,实现数据大集中强化财务报表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促进了华创总部与集团部室及下属单位的沟通和协同合作,为统一核算系统及将来ERP系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黎汝雄于执行财务数据上线时,配合华润集团统一部署,全程参与合并系统的实施和上线工作,协助首席执行官策划及推动下属利润中心积极参与,按时完成各阶段配合系统上线和逐步推行取代手工合并的任务,一直监察当中存在问题,为ERP系统的优化献言献策。
黎认为,财务工作不再是简单记账,要参与到公司发展战略的决策过程中,并依据发展战略进行事前(预算管理)、事中(跟踪监控)、事后(考核评价)全过程管理。
当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更不容忽视。黎认为,若能提前各业务中心每月提交业务表现报告之时间,管理层将会有机会更早地察觉企业可能面对之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及影响。
为减低收购或扩展项目后续可能面对之风险,特别是潜在的债务风险,黎和公司审核委员会商讨后,建议首席执行官于各业务中心提交之项目报告中对重点风险防范事项特别加人说明可能的风险,以便管理层考虑。
他还与审核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公司的内部审计项目所发现的关键业务及主要经营风险,并分析其风险类别(涵盖战略、营运、合规、财务及信息的风险),以协助公司首席执行官作全面进行风险管理及改善运营。
黎加盟华创后,辅佐公司首席执行官积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除从公司的表现、数据等方面向投资者作出说明和推介之外,还另辟蹊径重点向投资者谈及公司的整体战略策划等,使投资者对公司的长远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同。企业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也为公司赢得多项殊荣,公司管治水准得到市场和专业机构赞许。
黎汝雄亦积极拓展和加强华创的股东基础。除欧美外,他亦建议到部分新兴国家进行路演,接触更多不同投资者,为公司拓展战略投资者基础及加强同投资者的沟通另辟出一片天地。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企业利润最大化在长期的实践中由于没有考虑利润与风险的配比,往往使企业财务管理者因盲目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导致企业长期利润很低甚至是负数。同时,企业利润最大化也没有考虑取得利润时的时间价值因素,尽管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利润绝对数较高,但除去通货膨胀和机会成本之后,实际利润却很低甚至为负数。
一、财务管理与公司价值目标
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企业价值是企业债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值之和。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出现的与时间和风险脱节的问题。但它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辉煌成就,相反,还导致了比利润最大化目标更甚的混乱。
二、实现其目标价值应树立的观念
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社会环境中,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制具有新的特点和作用,但由于其固有的限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正,应树立以下观念:
(一)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
利润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企业的利润价值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企业利润越多,越接近企业目标。以创造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能够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关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未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未考虑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投入量的关系;未考虑所获利润承担风险的大小。因此,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导致企业的各种短期行为,同时还会引起企业因不能科学计量风险因素,导致决策失误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选择次优化目标。为获得最大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做法,是不必要也是不可取的。
(二)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
利润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净成本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支出后的余额,而效益最大化是指投入产出之比例。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效益最大化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出之比也是最高的。企业管理者在运用财务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同时要提高效益之比,这
样才能使企业规模扩展与集约经营并重,效益和利润协调增长。
(三)利润最大化不仅意味着报告期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应包括更长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
在实现当期利润目标的同时,要顾及本期的财务决策可能给以后各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利用财务管理实现公司价值应考虑其几个价值指标
我们应考察一些辅的指标,对企业价值最大化方案作出正确选择。从当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如坏账过多、负债过大、成本费用过高、净资产收益率过低等)出发,笔者认为企业在运用财务管理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一)净资产收益率
它反映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也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找出企业中影响利润高低的因素和解决的办法。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税后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资产)
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解中可以得出,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要不断提高税后利润。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销售收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同时要求企业有适当的负债,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获取更大的利润,更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和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账户中两个重要的科目。存货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占用资金的高低,影响着销售成本,从而影响销售利润;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是企业坏账的根源。加强对二者的管理能提高企业的利润。其中: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00%;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三)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问题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企业没有盈利或者盈利过低并不是因为产品销路不好,而是因为成本费用太高。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已成为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企业在运用财务管理体制如何提高利润的决策时,要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费用上。这就需要检查成本费用利润率的高低。成本费用
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成本+期间费用)×100%
(四)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
这是考察一个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但负债过多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是确认企业破产与否的界限,同时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和债权人据以借贷的评判标准。其中,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金总额
因此,在财务管理体制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指标,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企业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益的总价值、是否为公司取得了更好的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公司价值提高与否的关键问题。
四、财务管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利润最优大化”目标相比较,无疑前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克服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缺点,而且还充分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资本保值与增值的要求。即: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权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报酬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不仅考虑了取得收益的时间,而且考虑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避免了企业由于盲目追求其利润价值而造成的行为短期化,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可以让企业更全面地经营决策。但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一)“企业财富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
1.从非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才能确定,但又由于这种评估要受到其标准或方法的影响,因而难以准确地予以确定。2.从上市企业来看,其未来财富或价值虽然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显示,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惟一反映,而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而股票价格的高低实际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财富或价值的大小。3.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是股份制企业,而且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多为国家控股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的比例不大,不足以代表我国企业的整体特征,也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股东概念。所以,“财富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管理人员所捉摸,也不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概念。
(二)由于上市企业大都相互参股,其目的在于控股或稳定购销关系,或者说,法人股,似乎并不把股价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追求的惟一目标
市场上又缺乏一个能合理衡量企业股价的机制和市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规范,市场非理性的投资远远超过理性投资,股价波动剧烈,较多地偏离了企业的真实价值。
(三)“企业财富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财富最终都归其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财富最大化”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是企业所有者所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另外,由于企业投资者很少能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当作为财务管理主体的企业与投资者目标不一致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就会倾向于企业本身,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这可能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理人员、内部职工、社会公众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从而不能更好地创造企业价值。
事实上,即使在一些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企业也并非把“企业财富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或惟一目标。例如:法国企业的财务主管选择的是“税后收益”和“资金的流动性”两个目标;在日本,只有索尼、三菱等少数几家大公司的财务主管选择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而其他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主管选择的也是“税后收益”和“资金的流动性”两个目标;美国企业的财务主管选择的是“每股收益增长”目标。因此,怎样利用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来实现公司的价值还需要依据本公司的实际状况来确定。
五、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各项规章制度还很不完善,证券交易还很不规范,所以,股票和债券价格往往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真正价值。
(二)在我国,法人股禁止上市流通,企业真正的大股东并不能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获利,他们对股价的最高化没有足够的兴趣。
(三)追求股价的最高化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道。如为迎合股市的大趋势而做出某种决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企业,而是为了股东对某类题材的炒作。
(四)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的选择。
(五)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式计算复杂,且大多使用估计,实际上使企业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
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我国当前的财务管理中还只能是一个理论公式和理想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并不大。又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了以现金流量最大化、现金股利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等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这些目标仅使财务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选择,并不能代表财务管理的总目标。那么,到底该选取什么样的目标才更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更能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呢?
六、利用财务管理体系来实现公司价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企业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因此,企业利润最大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符合企业存在的目的。由于这一目标更接近人们的认识,且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最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
对上市公司来说,除去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股东评价企业业绩的信息只能从其会计报表中获得。但会计报表并不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它只是企业过去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状况的事后反映,而股东在会计报表中寻找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利润的高低,所以,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上。另外,企业价值的高低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外在表现。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获得的最大益处,是能增资扩股或发行债券筹集大量资金。但我国明文规定,企业在增资扩股和发行新债券时,要考察公司最近三年是否连续盈利,也就是说,盈利指标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只有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有持续存在的根本。
(三)企业利润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在经营决策时,运用的量本利分析、因素变动分析、敏感系数分析均是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之上的。通过这些分析,企业才能明确地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经济核算,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行多样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财务管理工作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四)目前,考察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指标及其辅助指标,是以利润为基础的
利润的高低决定着这些指标的优劣,也反映着企业价值的高低。
(五)企业资产存量的重组和增量的优化配置及其企业的兼并和分立,也遵循着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六)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实现其价值,应考虑以下三个目标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从资本保全、资本保值增值、利润和经济效益四者的关系来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关键、是核心。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资本保值与增值;没有资本保值,就没有资本保全,就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2.提高企业“三个能力”目标。即科学有效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营运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合理配置各项生产要素的能力,它对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和偿债能力的不断提高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偿债能力的基础;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等有关方面都十分重视这三个能力,企业只有具备了这三个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好!
首先,感谢您给我机会到XXX公司从事财务工作。
我于20__年x月__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在试用期届满之际,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工作近一年,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首先需要改正的就是尚显浮躁的心态,有时候做事只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出现了一些数据上或文字上的错误;有时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忽略了其他事情与此事的关系,造成前后矛盾或者数据不符,尤其是财务这种逻辑性极强的工种,更需要时刻警醒自己。如果不是同事们及时为我指正,恐怕到现在我也不自知而无法提高自己,因此我经常是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在工作;其次就是业务不够熟练。国家出台的各种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研究院的一些规章制度是非常多的,稍有不注意就会运用错误。记得有一次就是房屋折旧问题,院里规定是35年而我却想当然的填上20年,后来及时发现未酿成大错。从这点来说我是需要向同事们学习的,希望以后能够做到顺手拈来,不出差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足需要我以后加以注意并改正。
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团队工作,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惟有踏踏实实做事,谦虚低调做人,努力学习行业新知识,向同事们学习经验技巧,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尽力与其一起努力保证日常财务工作的运行,保证月底结账的顺利进行,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财务分析以供领导层决策;同时做到自己负责的各种报表按要求填报,不出差错。这是我职责之所在,价值之所在。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入职尚不足一年的新人,我会继续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发挥聪明才智,为单位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