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药行业的商业模式

医药行业的商业模式

时间:2023-08-28 16:5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的商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药行业的商业模式

第1篇

如果要说这是模仿,应该说是一种好的模仿,最起码是模仿+创新。针对这个方面,本刊记者对著名企业管理专家谭小芳进行了采访。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理解您所说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商业模式?

谭小芳: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尽管它第一次出现是在上世纪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今天,虽然这一名词出现的频度极高,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

目前相对比较贴切的说法是: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就是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跟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盈利模式、B2B模式、B2C模式、“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不一而足。

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依然需要用一些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单单的说教似乎十分乏味,那么我们下面来看一个案例:

1987年,当罗杰和琳达・梅森决定创立公司时,他们希望能够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最终他们选择了儿童保健业。在美国,儿童保健行业作为一种商品业务运作,其特点是利润率低,没有进入壁垒,鲜有规模经济效应,巨大的劳动强度,无品牌效应。然而,梅森成功地创立了他们的新公司“明亮地平线”,并使之成为雇主赞助、儿童保健、早期教育、工作―生活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先公司,并且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拥有600多个儿童保健中心,为世界顶级雇主提供服务。此外,他们获得了平均高达50%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成功的业绩,是怎样做到的呢?

中国互联网虽然技术创新能力稍弱,但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较强。一是推出了有别于美国的许多业务,如短信业务;二是做出了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分离的许多商业模式,如免费模式,有的还具有世界水平,如腾讯;三是做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如阿里巴巴;四是探索出一条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竞争的模式。对比其它行业,许多外商进入的领域,民族企业都失败了,但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情况倒了过来。这些都不是简单模仿来的。

成功的秘密在于,他们在这一市场领域竞争中开发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明亮地平线”的创始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雇主身上,而不是像其他幼儿护理中心仅仅将特定的家长作为目标客户;他们和雇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融资建设中心,而不是自己建立中心;不搞成本竞争,而是注重服务质量差异化;为老师提供的报酬比业内平均水平高20%―30%,并附带优厚的福利待遇,而依据业内平均工资来控制人力成本;为儿童保健中心制定不同的规划、操作时间、年龄群组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为每个中心提供相同的标准化总课程。简而言之,“明亮地平线”在日常保健行业中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它的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

《现代企业文化》:您认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优秀的商业模式?

谭小芳:我认为,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其秘诀就是要能创造更大的“商业模式价值”。交易价值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商业模式的价值就越大。为达到这一目标,你一方面要改进“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为整个交易结构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将各个利益相关者放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以降低“交易成本”。而最终,你能从中分享多少(盈利模式),则取决于你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力对比。

实际上,要想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必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商业模式?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支撑一个商业模式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但在实践中发现,即使给成熟公司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告诉它们如何变得更有创新力,以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对它们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发现,而在于组织架构。对成熟公司来说,唯一有帮助的建议是如何克服阻碍新商业模式实施的组织架构问题。这才是商业模式创新管理的真正重点――不是如何发现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如何实施新的商业模式。

《现代企业文化》:您认为创新在商业模式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谭小芳:现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是危险的,有的时候甚至是致命的。所以,我认为,成熟公司不仅能够发现新的、竞赛重整的商业模式,而且可以将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与现存商业模式同时加以采用。

富士康的商业模式就不是好的商业模式。富士康是一个拥有80万员工的纯代工企业。它没有自己的产品,更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用别人指定和提供的零部件,为名牌企业组装产品。这样的企业利润完全来自于工人。一方面,靠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来提高收益,一方面靠控制工人的工资奖金来降低成本。简而言之,它的利润靠的是工人“多干活”和“少拿钱”,赚的是工人的“血汗钱”。

近年来,商业模式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据统计,美国企业创新成功有60%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然而,美国管理协会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企业对新商业模式的开发投入,在创新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这是因为,人们对商业模式的了解还不甚清晰:商业模式的确切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包括哪些要素?管理者和学者对此还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但我坚持认为,除非改变命运,否则,某些企业的增长不过是死得更悲壮而已。改变命运需要建立“以终为始”“根据未来规划现在”的思维模式。

《现代企业文化》:什么是您观点中企业命运逻辑?

谭小芳:企业命运逻辑有如下几点:第一,企业增长只有两个结局,不在增长中死亡,就在增长中改变命运。每个人都想改变命运,每个企业都想改变命运。不能改变命运,努力等于白费,增长终将归零。改变命运不是梦想,只要遵循相应的逻辑,改变命运可望又可即。第二,只有在行业最终状态找到一席之地,企业才改变了命运。第三,要想改变命运,只能以行业格局中规模最小的那一家企业为最低目标。第四,如果现在还不是行业龙头,那么改变命运必须实现跨越式增长、颠覆式增长。第五,跨越式、颠覆式增长必须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之窗”。第六,中国弱势企业的快速崛起必须解决“以小博大”的营销问题。第七,改变命运的增长必须找到可以复制的营销模式,模式才是成功之母。

最近,我一直在给客户讲授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课程和讲座,也在做商业模式与商业环境方面的研究,并编辑成文字与读者共享。

商业模式是什么?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从刚开始的一个思维雏形到后来被社会广为认可的一种商业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各种穿插其中的因素只有自己才会明了。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建立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谭小芳:当然,如果单就商业模式而谈商业模式,无所谓好坏,商业模式的优劣,要放在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呢?一般而言,好的商业模式适应形势,顺应需求,整合资源从而创造属于品牌自身的竞争优势,构筑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顺应形势。好的商业模式都是适应形势,顺势而为的产物。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每一个崛起的互联网品牌背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支撑。传统门户背后是在线新闻,腾讯QQ背后是即时通信,盛大背后是游戏,百度背后是搜索,优酷背后是视频,阿里巴巴、淘宝、携程、当当背后是电子商务,前程无忧背后是招聘等等,这些知名互联网品牌无不是某种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代表。

其次,要创造优势。好的商业模式往往具有开创性,能构建品牌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医药行业,哈药集团在医药行业率先采用大广告投入,大品牌集群的发展模式,开创了医药行业的“哈药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通过品牌药的大量广告投放促进品牌药销售,同时拉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而随着企业品牌知名度的上升,继而推动普药的销售。哈药集团通过这种为业界称为“哈药模式”的发展方式,赢得市场先机,跻身医药行业领军企业阵营。

还有,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

另外,胜人一筹的商业模式是难以模仿的。企业通过确立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对客户的悉心照顾、无与伦比的实施能力等,来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

第2篇

问:DCM更青睐投资处于哪个阶段的公司?

林欣禾:我们投资较为谨慎,只会选择投资比较有信心的企业,基本不投准备近期上市的公司。现在投晚期的风险越来越高了。去年之前中国股市都不错,股票涨的很好,只要投资两三千万,就可以翻两、三倍。但是近期纳斯达克跌的很厉害,风险较大。因此,我们对待晚期投资还是持保守看法。而早期投资则要看整个中国市场的走势和企业的硬件机会,只是回报期会拉长。投这样的公司资金都在一千五百万美元以下,实现上市可能需要4年以上。我们通常会投七千万到一亿人民币的企业。如果我们投资一千万美元,应该是比较比较晚期的企业。现在的中国股票的波动比较频繁,投资需要考虑后面追加的投资。

问:投资一般将会占到公司股权的多少?

林欣禾:这要跟企业来谈,跟对方现有的股东谈,最好是占到15%以上,因为这样才能赚钱。除非是阿里巴巴,一般的科技公司一开盘可能是4亿-5亿美元。所以至少可以得6000万美元。如果不占15%以上的话,企业一开始就需要有10亿美元价值才能赚这么多。只是这样机会在IT行业比较少,而传统行业一般都是做了很多年了,早期比较难进入。所以VC都希望企业能在5年之内上市。平均来讲,5年开始把收入做到6000万美元到1亿就已经很不错了。

遵循谨慎投资之道

问:DCM前四期基金已经完成了吗,第五期基金已用了多少?

林欣禾:前四期基金完成得到10年以后。通常是100块钱进来,一个项目投2块钱,投5个项目。项目比较年轻的,就先给5毛,让企业能有继续努力的空间,再花后面5年来培育这个公司,一点一点地投入那剩余的2块钱。目前第一期基金已经完成了,回报达6倍。第四期基金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钱没有花。第五期基金共有5亿美元,目前大约用了20-30%。

问:卢蓉和您之前分别负责什么案子?

林欣禾:她负责文思软件,04年进入的,前段时间已经上市。此外,她还负责易车网、当当网。我负责东方标准、康龙医药、明致,还有去年九月份独家投资的搜途。我们投在搜途上的资金比较少,由于与GPS有关的系统需要交通信息,我就投了。现在这方面的竞争对手还比较少,远景还不错。而且在GPS系统可做的事情很多,如广告信息等等。中国这块市场潜力很大,只要它能有几千万的收益,就能把它扶植上市。

问:什么时候对康龙、搜途进行第二轮投资?

林欣禾:康龙才投资了第一轮,搜途也是。目前钱刚进去,短时间内我们不会考虑第二轮融资。我会投价格比较低的烧钱比较少的企业,烧钱过高的企业风险比较大。在商业模式不是很清楚之前,还是烧钱少一些比较保险。

DCM投资正在转舵

问:目前风投很多都转到了传统行业,DCM会调整投资方向吗?

林欣禾:应该会调整。我们在做VC最怕就是大家蜂拥某个行业,这样风险很大。虽然现在来看大家都开始往传统行业投,但传统行业也有可能过热,明年很有可能再转回互联网行业。但目前互联网过热也是真的,所以我们也投了医药行业。

对于医药行业我可能不会去做专门制药和设备的企业。以美国医药专利的情况来看,如果一种药只有你这一家可以卖,就可以卖的很贵。但是现在美国的专利药越来越少,而专利过期以后公司的利润就会大幅下降。目前很多专利药都过期了,开发新药的成本又过高,所以药品研发外包就很流行。康龙医药就是一家外包公司,它的做法和美国的做法很相近。公司有400至500个化学家,专门负责外包研发和实验外包。美国和中国化学家的薪水差别有10倍,所以美国企业更愿意把这种工作外包给中国企业来做,用来加速医药的开发。我可能更多的是从商业模式上去考虑。投资人不需要专业的医药知识,只需要了解这种商业模式就可以投资。

问:教育行业您觉得有泡沫吗?

林欣禾:教育行业泡沫也很高。教育企业要成长就需要有加盟,而加盟就会导致其服务水平的下跌。

问:什么样的教育行业企业是比较看好的?

林欣禾:我看好做培训的教育企业。私立学校由于政策的问题,运营比较困难,而正规学校上市也没有先例,做培训则是最没有争议的。每一个行业的教育培训都不错,各方面都可以进行投资。

DCM简介

DCM是全美国最大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创建于1996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并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办事处。除美国本土的创业投资以外,公司业务也扩展到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

第3篇

关键词:创业板;高市盈率;高成长性;新商业模式

中国早在10年前就有了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的计划。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其目的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同时,这也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经过10年的筹备,中国大陆创业板的大门终于正式开启。9月25日,首批10家创业板企业进行了网上、网下申购,并将于10月下旬集体上市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竟然高达54倍。多数机构认为,从前10家公司的情况看,其发行价格并不便宜。还未上市时其平均市盈率就达50多倍,上市后估计将会蹿升至80乃至百倍以上,而同期二级市场主板市盈率却在20倍上下,中小板市盈率也不过在30多倍左右。

表1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

对于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市场人士纷纷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些本想参与申购创业板企业的中小投资者对其只能望而却步了。那么,支撑创业板公司高价发行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有没有其合理性?

一、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以及对于新事物的强烈偏好

创业板市场,顾名思义,着眼于创业,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NASDAQ(纳斯达克)市场。与主板市场只接纳成熟的、已形成足够规模的企业上市不同,创业板以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具有上市门槛低、信息披露监管严格等特点,这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它的高价发行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首先,创业板市场新股发行的定价采用的是市场询价方式。这种方式确定新股发行价格一般包括2个步骤:

第一,根据新股的价值(一般用现金流量贴现等方法确定)、股票发行时的大盘走势、流通盘大小、公司所处行业股票的市场表现等因素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区间。第二,主承销商协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路演,向投资者推介该股票,并向投资者发送预定邀请文件,征集在各个价位上的需求量,通过对反馈回来的投资者的预订股份单进行统计,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对最初的发行价格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从第二个步骤可以看出,路演推介是直接面向市场以征集市场需求量,如果市场上对创业板公司存在着大量的需求,就一定会推高其价格。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从这一点上不难发现,这10家创业板企业相对于整个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可谓是“稀缺资源”了。据统计,截至10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867家,深圳证券交易所764家,其中中小板297家。因此,这10家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上市,必定会吸引整个证券市场的目光,并吸引大量资金参与其中。

其次,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定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就有着“逢新必炒”的历史传统,基本上每只新股发行上市后都要被庄家疯炒一把。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首批中小板公司上市当天的表现情况。新八股首日的平均涨幅达到了130%。

此外,2009年上半年证监会启动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并重启了暂停近10个月的IPO。而IPO重启后最先发行的3家中小板及一家主板公司,其上市首日的强劲表现也大大出乎了许多投资者与市场人士的意料。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以预计,创业板在开闸之初也会受到各路资金的热烈追捧,首批上市的公司极有可能在上市首日遭遇爆炒。而在市场询价的机制下,对于这批创业板股票的大量需求促成了其较高发行价格及发行市盈率。由于参与询价的机构普遍会认为,既然这些股票上市首日受到炒作的概率很大,几乎没有破发的可能,那么一定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于是,各个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多的配售股份就会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报价。这样一来,发行价格就会定得很高,甚至偏离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行业增长预期较强

根据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办公室的相关资料,截至9月10日,149家已受理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占比约为68%。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49家企业的37%、生物医药占10%、新材料占12%,制造业占比约为15%。此外,还包括部分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企业。而首批发行的10家企业中,电子信息IT类企业为2家,生物制药2家,其余企业则属于医疗器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电气机械、气体传感、通风与空气处理及户外用品等高科技行业。上述企业所属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高科技行业特征,在行业分布上具有创业板的明显特点。

2009年年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国务院审议并出台了10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其中包括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等高科技行业。

分析一下目前被众多研究机构一致看好的生物医药行业,此行业个股在二级市场上正被炒得如火如荼。医药行业是必需性行业,也是成长性行业,受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在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医药行业稳定增长较为确定。需求方面,人口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目前中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不足5%,无法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同时,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使得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医疗保障程度较低。随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医药类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另外,随着中国医药企业营销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行业监管的不断完善,医药行业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逐步降低,营运能力逐步增强,医药行业税率也在降低。由此可见,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增长明确。

2008年10月,中央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证券监管机构也多次强调,证券市场要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将不受额度、家数的限制,准予优先上市。从上述《决定》可以看出,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高科技公司在发行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方面优先于一般公司。

综上所述,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所属的行业既具有高科技行业的特征,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而且这些行业未来增长明确,因此置身其中的企业必将受惠于行业的高景气度。

三、具备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高成长性

(一)非线性高成长

作为创业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特锐德受益于国家铁路投资,公司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连续3年高于170%,铁路电气化进程为公司盈利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铁路、电力、煤炭行业。从各行业的营收占比来看,铁路行业的产品营收占比最大。未来中国在铁路建设里程和铁路电气化率方面均会有大幅提升,这为公司盈利成长提供了保障。

作为制造业公司,汉威电子是国内气体传感器、检测仪表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较宽的产品线,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生产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和红外光学4大类气体传感器的企业。公司的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2909.7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9733.14万元,增长幅度为234.50%,复合增长率为82.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由2006年的732.5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964.84万元,增长了304.75%,符合增长率为101.18%,体现出很高的成长性。

另一家制造业企业南风股份受益于核电建设,这2年业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近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6.42%、92.15%和163.51%。虽然南风股份的发行市盈率高达71.53倍,名列首批10家企业之首,但公司的主营产品――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将保证公司的业务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这是因为公司的风机设备主要应用在核电、地铁、公路隧道等领域,而国内未来几年正是此类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期,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企业商业模式新,新型业务层出不穷

发行规模位列10家公司之首的乐普医疗的核心产品――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其毛利率保持在80%以上,而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第3家拥有这项技术的公司。相对于高毛利率,公司生产的心血管支架的价格仍然比国外产品低很多,价格优势是最大竞争力。此外,乐普医疗所处的行业高速发展,公司前景被市场看好。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卖复印机起家立业的,虽然它所处的行业是传统行业,但公司力求在传统中创新。公司的产品不仅仅是办公设备,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一种办公设备应用的系列整合方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专业的外包服务管理体系,帮助客户优化并运营其办公文印、视音频会议等系统。其服务团队在客户现场驻场或巡视,帮助客户运行办公信息系统,使客户的办公更加高校,同时带来节约纸张、节能减排等环保效益。世界500强中已有85%采用了文件管理外包服务,而国内目前尚不足6%,发展潜力巨大。

上述分析表明,创业板企业的创新与具备高成长性的特点是支撑其高价发行的最大动力,市场给予其高溢价反映出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诚然,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通过创业板投资创业企业,固然可以分享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但也要注意到,创业型公司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强、业务模式新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规模较小、业绩不确定性大、经营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创业板市场整体的投资风险也要高于主板。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炒作,应当对创业板抱着谨慎与冷静的态度,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则,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参与创业板投资。

参考文献:

1、Howard H.Stevenson,H.Irving Grousbeck,Michael J.Roberts,Amarnath Bhide.新企业与创业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郭金龙,林文龙.中国市场十种盈利模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徐国良,王进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玫・笛德,约翰・本珊特,基思・帕维特.管理创新: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中国的医疗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信息化改革的。2011年,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普及。2012年至2013年大型互联网厂商对移动互联的催化,引发移动技术继续发展,移动医疗应用开始大规模出现,资本热捧移动医疗项目,市场仍属小范围市场。由于政策、技术等种种壁垒及发展时间尚短等原因,我国的移动医疗仍处于初级阶段,很难在短期内快速规模化。但从市场前景来看,2014年、2015年由于前期资本的介入,部分企业开始有余力仔细设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框架,这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发展范式。此阶段属于产业盘整阶段,主流厂商集团形成,如前期被投的5U、春雨、好大夫等移动医疗机构开始逐渐累积用户。预计2021年,市场将得到高速发展,整个产业趋向成熟。

移动医疗需求前景可观

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市场需求,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增长最迅猛的移动用户群,其消费模式多样化,为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众多可选择的细分市场。中国正在进行医疗政策改革,政府作为移动医疗的付费方,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质量和效率上进行大规模投入,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移动医疗服务市场前景可观。

另一方面,中国已于2010年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即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4%,预计2035年后,中国将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一起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即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20%。医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会激增。中国社会一直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和短缺的问题,医疗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冲突,也为移动医疗深度发展创造了空间。

从美国移动医疗发展经验看,移动医疗的患者方需求包括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医生方需求则包括医院内部沟通、患者沟通。双方面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实体医疗资源长期匮乏,医疗支付面临压力和医改,互联网内生的渗透力量及电子、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本身复杂的特性,缺乏成熟的商务模式及对传统就诊医疗模式的偏好等。

商业模式探索

移动互联行业的发展需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共同成熟。适宜的技术研发推动了移动医疗发展,但并非主导因素。医疗行业的进入壁垒很厚,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严重,其中产业链条专业壁垒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法律法规是最重要的行政监管因素。

中国医药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到终端的零售店医疗机构,相应政府部门都会进行相应管制。从药品价格管理、药品招投标政策、医疗保障制度到药品审批也存在相应限制。这些限制,使得中国的医药行业永远充斥着政府与市场、市场与市场间的博弈。

移动医疗行业的利益链条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付费方政府,产品决策者医院、医生,产品供应方药品、器械生产商。产品决策者、产品供应方都要受政府管制,产品供应方的产品还要触及医生。以医生患者等用户为核心,提供数据及信息服务。

中国人口基数大,患者存在看病难,费用高,看病不透明等实际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受访用户都表示可以接受移动医疗,特别是当移动医疗可以节约他们的看病时间,提高看病效率等实际问题时。截至2014年1月,中国的移动互联用户目前已经达到8.38亿人,占全球人口数的28%。这样的用户土壤,成为移动医疗发展的巨大潜能,为移动医疗的细分用户群分类提供了基础。同时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成长也会成为未来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

中国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

使用者付费:如好大夫和春雨医生采用了向用户收费的模式

转移支付:即付费者与使用者是两个群体。在产业链条上通常具有感情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如杏树林就由向医生收费转而探索向药企收费之路。很多患者社区的收费模式也转向医药研产业链上的机构和厂商转移。

第5篇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在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物流流程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此次实习将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日常业务流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mis)运行以及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的学习,达到系统维护与实施的基本要求,以及为将来的系统开发积累基础。实习期间集团要求严格按照实习计划组织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并顺利通过实习考核。

二:实习单位简介: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轫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5年,是一家以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发、物流配送、零售连锁以及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的股份制企业。

九州通在国内开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医药商业模式被中国医药界誉为“九州通模式”,并成为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铸就了享誉中国医药行业的九州通品牌。

九州通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九州通医药网,实现了供货—销售—银行结算的网上一条龙服务,网上年销售额达10亿元,位居国内同类型网站第一名。

九州通目前已是国内唯一具备整合物流规划、物流实施、系统集成能力的大型现代医药物流企业,物流、信息等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位。

三.实习安排与过程

从4月1日起,我们开始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这一个月里的学习与生活自然是收获颇多的,从第一天进来,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诚信、勤奋、竞合、创新”

的企业精神,“责任心、危机感、执行力”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传递健康、创造价值”的企业宗旨,以及“家文化”的企业文化精髓,随着一天天的真切接触,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以慢慢刻入了心中,着实是让人受用不尽的财富。按照集团的安排,实习的内容先后如下:

1、入库流程学习。采购部、质管部、仓储部对入库货物进行质量和数量验收上架的实习报告网 shixi.exam8/过程;

2、库存整理学习。收货组针对收货入库时由于运输方或是供应商在运输过程中破损商品的处理;

3、内复核学习。内复核员将分配到自己所属区域的拣货篮内商品进行复核并包装拼箱投放到输送线的整个过程;

4、外复核学习。输送带将包装拼箱好的药品送至月台集货区,集货员将分拣后的药品放到指定的月台暂存位,外复核员对月台集货暂存区的商品进行复核确认的过程;

5、自提学习。以良好的服务品质,为上门提货的客户完成快速出库包装、复核的工作,确保公司出库药品的准确和完整性;

6、出库学习。在lmis系统中按下达的任务完成整箱拣货及拆零拣货出库。

第6篇

数据显示,二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为100.3点,比上季度上升了0.5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9点,维持良性增长态势。家电行业生产、出口和利润总额等指标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回落,销售收入、税金、出厂价格、从业人员和投资等指标同比增速较上季度继续加快。相关指数报告认为,二季度家电行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一是得益于宏观经济回升加快,为家电行业的增长提供了保障;二是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发挥带动作用,释放了城乡居民的家电消费潜力;三是外需回暖迹象显现,促使家电出口增加。

汽车行业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为105.7,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1,但仍处在高位。这表明汽车行业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但增幅有所回落。同时,二季度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长也开始放缓,这表明企业增补库存的过程基本完成,目前汽车企业库存已经达到合理库存的上限,应引起汽车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今年下半年,一方面受汽车行业景气指数回落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过高,销售同比增幅将明显放缓。据景气指数专家预测,全年汽车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700万辆,同比增长率为25%。

能源行业

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6月末国内成品油(汽煤柴)库存1727万吨,比5月末减少33万吨,环比下降1.9%。其中,汽油库存655万吨,增加107Y吨,增长1.6%。柴油库存890万吨,减少53万吨,下降5.6%;煤油库存182万吨,增加10万吨,增长5.8%。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5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刺激中国6月份进口到岸量增至2227万吨,环比增长24.8%;6月份中国原油加工量依然保持高位,但比5月份小幅下滑;此外,进口燃料油也大幅增长,综合因素导致原油库存上升。

互联网业

艾瑞咨询的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2083亿元,环比上涨15.6%,同比上涨86.8%。艾瑞咨询认为,网上支付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两因素:一是支付企业差异化策略,随着第三方支付在各领域渗透率提高和市场竞争加剧,大多数运营商都瞄准了各细分市场;二是网络购物及旅行预订行业的回暖。在第二季度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中,支付宝占据49.61%的市场份额,继续维持垄断地位,财付通、汇付天下分别以20.01%及6.53%的市场份额位居二、三位。

钢铁行业

近日,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上涨明显,预计涨势将稳中有升,但幅度不会太大。国内热轧板卷市场大幅上涨,预计涨势将有所收敛,未来一段时间出现波动的可能性加大。国内冷轧板卷市场价格继续上涨,预计在需求等基本面未见实质性改观以及宏观面未见重大利好消息的前提下,短期内国内冷轧板卷市场难有明显转变。国内各地中厚板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综合来看,市场价格反弹速度过快,需求并未来得及完全释放,预计短期内市场价格将涨势趋缓。

出版行业

近日,中国电信宣布。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共同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根据协议,中国电信将支持中国新闻出版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新闻出版总署及国内新闻出版单位提供网络技术和产品运营服务,形成数字出版物在互联网、移动网:卫星通信网络等多网络通道,在手机、电脑、专用阅读器等多终端形式上的传播。为共同探讨数字出版新的商业模式,新闻出版总署将支持中国电信率先开展相关试焦工作,支持中国电信浙江数字阅读基地开展“天翼数字阅读平台”建设。

电子行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了2010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上半年,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4%,比一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以2008年为基期,近两年上半年平均增速为9.4%。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40.2%,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41%,所古比重由一季度的82.2%降至81.7%。手机产量增长37.6‰集成电路产量增长49.4%。彩电产量增长16.4%,其中液晶电视机增长40.7%,所占比重由一季度的66.7%降至66%。6月份,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

电力行业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4.1%,是年初以来首次低干20%,增速比5月回落了6.7个百分点。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对此表示,这种回落在预料之中,因为去年用电量6月份是实现了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之后的首次转正,8月份实现了用电量的首次增长。从9月份开始,增长速度逐渐加快。考虑到去年基数影响,到今年6月份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是在预料之中的。而且这种适度回落也符合宏观调控政策预期,因为进入6月份以来,耗能较高的重工业增速有所回落,用电量由此也大幅减少。

地产行业

国土部数据显示,二季度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每平方米2756元,环比增长1.52%,同比增长9729%。36个重点监测城市综合地价为每平方米3740元,环比增长1.88%,同比增长11.21%。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二季度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途地价环比增幅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了0.36、1.24、0.53个百分点,其中居住地价增幅下降幅度最大。三大重点区域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最高,为每平方米4283元;珠江三角洲地区次之,为每平方米3680元,环渤海地区最低,为每平方米3024元。

第7篇

关键词: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经营模式;规模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22-02

2009―2014年,我国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院、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等)蓬勃发展,机构从2009年的31 001个增长为2013年的38 215个。同时,现有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呈现出中医院特色优势突出,数量多但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的特点。2012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机构发展。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地积极探索中医药发展道路,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中医药优势,并在探索中充分运用中医药的优势和发展规律,结合现代市场运营模式,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

一、中医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需要“医药结合,以医促药”的经营发展模式

云南S中医馆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一家集中医医疗、中医养生、中医传统疗法、中医教学为一体的中医馆。目前在云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中门诊名中医数量位居第一、门诊中药饮片调剂配方数量位居第一。“医药结合,以医促药”的模式表现为与其所属集团的“以药企带医馆”战略关系,高度整合资金、系统、药材购进渠道等优势资源。集团下属的医药零售连锁公司于2005年进入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十强。集团以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是由“药”向“医”的一种延伸,实现了“药与医”优化组合的经营模式,从而也形成了由单一的药材经营发展为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中西成药的批发和零售以及医疗、科研教育为一体的产业结构。

作为民营的规模化中医馆,其发展离不开集团的资金保障。2005年,集团投入建立的第一家中医馆,在成立的第一年经营惨淡,不过,接下来昆明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中医馆受益匪浅。市场升温也促使其在成立十年内先后成立了七家分馆。高起点、规模化的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集团的资金保障下,中医馆没有了后顾之忧,迅速做大做强。

中医馆进行规模化战略,进行标准化管理,形成了现代连锁经营规范和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同时,传统中医院运营形式与现代企业化管理手段相结合,通过公司化的市场运作、品牌战略、广告宣传急剧扩张,抢占优势区位,形成了服务网络的合理配置。

在“以药企带医馆”的同时,“以医促药”,即通过医生的诊疗,推进药物的销售。“以医带药”发展模式起源于我国中医药行业进军海外市场建立的模式。据有关资料介绍,像北京同仁堂这样的世界知名的中药生产企业,其走出国门也是采用了此模式实现的,在其新一轮国内发展中此模式也在积极推广中。中医馆不断强化“以医促药”发展模式,有多名国家级、省级中医专家常年坐诊中医馆。充分发掘中医养生预防,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调养人体“亚健康”等优势;提供中医理疗、推拿、拔罐、艾灸、中医美容、中医足部特色服务。“好药助名医,名医开好药”,通过以上各种特色中医诊疗服务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医馆的中药销售和医馆的营业额。

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规模化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引进

除了资金瓶颈外,我国民营中医医院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卫生技术人员的引进与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中医师尤其是名老中医属于稀缺资源,对于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至关重要,甚至是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民营医院人才基础还很薄弱,人才匮乏,选择余地较小而流动性大,这与民营医院迫切需要扩充实力的趋势不相匹配。从遵循中医药本源的角度,也是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医馆把中医和中药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多名国家级、省级中医专家常年坐诊中医馆,从而提升了中医馆的口碑和声望。同时,中医馆也为这些名老中医提供了多点执业的选择。

三、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以文化促发展

成立了“中医中药文化博物馆”,以购买、捐赠的形式面向社会征集中医药文物。为了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资助中医泰斗著书。成立其冠名的中医药学校,通过名医理论授课、经验传授、临床观摩、指导学习计划等言传身教的方式,提高中医师业务水平。

为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普及,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中医馆定期到社区提供免费义诊,并定期举办各种讲座,邀请广大群众参与。对贫困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和优惠政策,为患者减免医药费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四、规模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馆突破了传统民营中医院发展中普遍遭遇的资金瓶颈、人才瓶颈和信用危机,保持了建馆十年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中医馆的规模化发展中也遇到了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的政策环境非常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相关配套政策和细则仍然具有很大的可完善空间。民营中医院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但现行的卫生人力资源制度,由于科研限制及相关资源的限制,并不利于中医药人才从公立医院到民营医院的流动和在民营医院的长期发展。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科学管理和行业自律的同时加强监管。

发展是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重任与使命。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对全国1 470家民营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民营医院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含量高、管理先进、机制灵活的民营医院将与公立医院展开积极、有序的竞争,逐步在某一地区或学科崭露头角;另一部分则会因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值此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之际,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坚持中医优势与特色的同时,坚持中医中药密切结合,建立包括中医药管理人才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强化执业科目、人员素质、质量控制、诊疗规范、客观宣传等方面的规范经营、科学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性规模化发展,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补充力量的积极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珞珈.我国民营医院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的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5):396-398.

第8篇

9月1日,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中国新华书店协会重新修订了《图书交易规则》,删去了争议较大的“新版图书出版一年内进入零售市场时不得打折销售、网店等新书打折不能低于八五折”等条款以及有关固定价格的条款。被称为“图书新规”的图书“限折令”,至此无疾而终。

早在“图书新规”出台的第一时刻,《互联网周刊》就发表了题为《评图书新规》的总编寄语,将新书网上销售不低于8.5折,称为“图书新规”,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个规定,并指出:“出版业要经受市场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双重考验,这是潮流与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图书新规”不是偶然的,此前无疾而终的还有“网店新规”等,为什么新规总是跟互联网过不去?

归结起来,问题主要是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科学发展方面,人们对技术驱动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在以人为本方面,人们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

拿图书这个具体行业来说,从技术方面看,这个行业的技术结构、商业模式正在受到互联网的猛烈冲击。图书行业在传统工业化的技术条件下是暴利行业。在图书的利润分成中,国家规定的批零差价仅仅为15%,但实际上却有50%~55%的利润被二级批发商和零售商拿走。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由于新技术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使原来50%以上的中间环节利润被压缩。人们上网购书,可以得到很高的折扣,是因为原来二级批发商和零售商做的事情,用新技术可以近乎零边际成本地实现。“图书新规”的制定者们把交易费用在互联网上的正常减少,归于人为的扰乱市场秩序,显然没有认识到基本面上发生的技术革命的事实。他们需要通过这件事,加深对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技术关系的理解。

从社会方面看,各种“新规”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忽视社会责任。出台对网商不利政策时,忽视网店在解决就业和提高百姓收入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图书新规来说,是在出台对网商不利的政策时,忽视了图书电子商务通过降低读书门槛对提高全民素质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维护有权力背景的传统既得利益同以人为本之间,政策出台的利益取向,都出现了向前者的倾斜。不出问题才怪。

“图书新规”无疾而终,是事情向着它正常的方面、基本面的方向转化的一个积极进展。它说明,同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离的政策,同社会责任背离而刻意维护少数传统既得利益者的政策,不可持久,早晚要改。

同时应清醒看到,“图书新规”现在虽然无疾而终了,但深层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各种其它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新规”,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例如,在医药领域,至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对电子商务的限制,比图书限折令更甚。不合理规制的结果,是由作为现状维护者的实体药店经营网上售药,剥夺了作为现状改变者的网商的经营权利。结果是医药行业暴利依然,老百姓看病难,用药贵的局面仍无根本改观。可以这样说,凡是存在暴利的行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的问题。

不过,我们坚信,对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都是不可持久的。只有顺应民生承担社会责任者,才配拥有未来商业权利。暴利无论躲在传统惯性的现实背后,还是权力的现实背后,都不能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图书新规”无疾而终就是这样一个信号。

第9篇

九州通医药集团技术总裁谷春光告诉记者,高效的物流技术应用与清晰的信息化战略是集团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九州通秉持“技术让服务更卓越”的理念,致力于现代物流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国内唯一具备独立整合物流规划、系统集成、物流实施能力的医药物流企业。目前,九州通拥有15家省级子公司(大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27家地级分销公司(地区配送中心)及300多个业务办事处(配送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80%以上行政区域的物流网络,满足了快速扩张的需要。

记者:作为目前国内医药商业领域具有全国性网络的两家企业之一,九州通如何看待物流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谷春光:医药流通行业的价值最终体现的是服务,在与上下游合作的过程中,凭借的是市场网络覆盖、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多方面的能力。

九州通经营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大批发、低价格、现款结算”的“快批”经营模式;第二阶段,逐步实现“快批”向“快配”模式的转型,发展现代医药物流,运用高效的内部运营流程,主动配送,快速响应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三阶段,整合物流中心、供应商、客户资源,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的物流网络已成为九州通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我们看来,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能力,不仅对集团的业务扩张、全国布点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还可以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并因此与之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帮助上下游医药与医疗企业进行物流中心的建设及提供全面的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正在成为九州通新的业务增长点。2009年以来,九州通先后帮助云南白药集团、天津金耀集团、广东众生制药、广东大参林零售连锁等企业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帮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4个科室成功实施应用耗材库存补货管理系统等;帮助四川遂宁卫生监管采购平台实现11家医院上线。通过这种模式进一步加强了九州通与上下游客户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记者:请具体介绍一下九州通的物流发展情况。

谷春光为了降低医药流通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减少差错率,九州通在2001年就开始进行现代医药物流的研究,探索将国内外先进的物流技术与中国医药物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物流模式。2003年九州通开始对武汉和上海的物流中心进行硬件改造,利用现代化的自动存储、自动分拣设备和功能齐全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在医药物流领域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九州通先后在湖北、北京、河南、新疆、上海、广东、山东、福建、江苏、重庆、江西、甘肃、辽宁、内蒙古等省会与中心城市兴建了42座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并在上述物流中心全面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中心运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电子标签拣选系统、自动分拣系统、无线射频设备、自动输送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大大降低了差错率,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由传统的人工仓储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型,满足客户订单至最小包装单位(单瓶、单只)的高效配送。借助健全的营销网络和现代医药物流中心,九州通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商业模式。

在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九州通还成功自主研发了仓储管理系统(LMIS)、设备控制系统(WCS)、运输管理系统(TMS)、ERP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医疗用品供应链协同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系统等,并取得了多项知识产权。

记者:近两年,各大医药商业集团纷纷通过跑马圈地的方式进行全国的网点及物流布局,九州通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是否存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压力?

谷春光在过去十年九州通主要通过自建物流中心的方式构建了自己的全国性医药分销网络,同时也会寻找机会,稳妥推进收购、兼并、合资等扩张方式。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布局全国都面临着如何保证一体化运营的问题。跑马圈地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但关键要看整合后的效果。其中涉及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融合,顺利的话需要2~3年时间。对于九州通而言,所有的分子公司几乎都是集团百分之百控股。每个物流中心从前期的规划、设计,到整体的组织架构设计、运营方案、绩效管理等共性管理,全部是由集团统一负责规划和指导。同时,集团还负责协调地区间的库存调拨,保证其问的相互支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做到全国一盘棋。

记者:现阶段,行业整合、产业链重组给医药物流系统带来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九州通将如何应对?

谷春光: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医药行业的整合不断加速。这确实给医药物流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化,并对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系统与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新医改后,中药材、保健品的规模增长很快,这些产品的存储、配送等要求都不一样,直接导致了物流管理需求上的变化。比如,原来的仓储管理系统(LMIS)只管西药,但随着经营管理品种和规模的变化,医疗器械、中药饮片、中药材等也开始纳入软件系统中进行管理。

同时,最近几年医疗耗材业务的增长迅速,预计市场规模上千亿,对仓储空间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类产品的客户包括乡村及社区医院、一二三级医院,部分三级医院(如北大人民医院)会需要系统上的对接。

此外,增加了经营品种后,客户在购买时的流程可能会发生改变,需要对物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

面对这些要求和挑战,我们的对策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确定合适的规模是物流中心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基于对行业的深刻了解,预计未来3~5年的发展,充分考虑系统的可延展性,做到弹性设计和模块化设计。

其次,加强对物流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九州通会统一设计一套运营指标考核与管理体系,并根据各物流中心的实际运营情况,每年进行业务模式、流程、系统等方面的调整。

第三,建立统一管理体制。九州通物流的运营、物流技术部、软件研发、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部门全部纳八集团技术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与协调,保证为运营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记者:九州通如何看待未来医药物流发展的市场空间?在自身的物流能力建设方面有何打算?

谷春光物流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提高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的重要手段。根据新医改要求,今年4月1日起,所有的基本药物开始实行电子监管码管理,这必将有利于部分物流能力强、覆盖面广的大型医药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小的企业受限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实力,生存空间会被挤压。

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将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大势所趋。事实表明,物流已经成为医药流通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目前,国药、上药等大型企业纷纷开始加大投入,进行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一些地方企业迫于新版GSP、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会咬牙加大投入兴建或升级现代物流中心,医药物流的水平及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第10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医药领域;必要性;措施

医药电子商务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种结合医药与信息技术的全新商务形式。医药电子商务的诞生,是两大朝阳行业——制药业与计算机电信行业的结合,其本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然而,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完备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以保证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监管措施规避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

1对医药电子商务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1.1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监督作为保障医药电子商务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从以上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医药电子商务包含了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消费者以及保险公司等多个相互联系的参与者。虽然,在互联网上进行医药电子商务所经历的实际交易过程十分快捷、方便,交易双方甚至只用动动鼠标就能完成大宗药品的交易,然而,由于其参与者较多,保障交易顺利实施的环节较多,而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潜藏着欺诈行为,各个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药品生产企业伙同信息服务商虚假药品广告,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医疗机构也普遍存在着拖欠药款问题,往往不能按时支付货款,从而严重影响生产企业的资金周转。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那么仅靠各参与者之间的合同约束来规范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交易的各方都迫切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督管理来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与公正,为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

1.2药品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来确保药品在互联网交易过程及其网下配送过程中的药品质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实施政府监管责无旁贷。

我国医药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不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强有力的监督,加之传统的购药方式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大多还是宁愿多花些钱、费些事到实体药店去购买药品,也不愿意轻易尝试网络购药的方便与快捷。社会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淡漠,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医药企业对政府(BTOC)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管以及宣传的力度,确保网上交易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使社会逐渐培养出对医药电子商务较强的认同感,以便早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1.3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管来杜绝网络犯罪行为虽然医药电子商务自身存在诸多优势,其快速发展确实有利于提高医药企业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医药商业贿赂及其他不良销售行为。然而,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来规范其发展。否则,这种新兴的商务形式也会给社会各方面乃至于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危害,成为网络犯罪的新渠道[1]。

据报道,澳大利亚不少吸毒和贩毒者在互联网上匿名交换信息,并进行交易。警方苦于没有法律依据对此束手无策。澳大利亚警方发言人称,网络是警方很难触及和管制的领域,警方虽然可以针对具体的信息采取行动,但如果经互联网来自海外,澳大利亚司法部门对此没有任何制裁权。在悉尼,一些年轻人经常利用互联网来购买。悉尼的一些大麻种植者也常在互联网上定购大麻种子。这种通过网上交易滥用药品的情况在欧美国家也普遍存在,令各国政府都为此十分头疼。可见医药电子商务是潘多拉魔盒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医药电子商务自身的诸多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监督管理才能保障其能够顺利、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政府监管是十分应该和必要的。

2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四大重点技术创新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行业之一。为引导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确定为“十五”期间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之一。早在2000年,国家经贸委在全国医药工作会议中就指出将医药电子商务试点作为我国医药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在药品的购销活动中,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的流通费用”。近年来,SFDA考虑时机成熟,废止了2001年颁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中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部分条款,积极推动并鼓励BtoC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引导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以规避医药电子商务推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2]。

20000626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选定了广东省、福建省、北京市、上海市等若干省、市作为试点单位,对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开展初期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为理想的作用。

20010201,开始执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首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它的颁布实施为后续的相关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调[3]。

20040708,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签发了第9号局令《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表明了药品信息服务在互联网的松动,突显政府鼓励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决心,并与后继的有关法规一同初步构成了目前关于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的法规框架。并在此之后,逐步放开了对BtoC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的种种限制,转而鼓励其快速发展。

20050930,由SFDA以局令形式颁布实施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该《规定》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从解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的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现行的一部针对医药电子商务制定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律规范。该《规定》出台不久,SFDA便审批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独立的第3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即海虹医药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政策、法规的出台对规范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出现仅有短短的10年时间,其自身发展并不成熟,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的行业管理规范。加之其模式的多种多样,使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多种购销模式并存的复杂现象。就目前我国政府对其监管现状而言,也确实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3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政府监管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监管主体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滞后医药电子商务是当代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在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求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监管主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自身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上能够与时俱进、加大投入,以适应当今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SFDA应当有能力对互联网药品交易过程实施全面地、实时地监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有序,切实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缓慢,电子政务系统仍未得到广泛应用,医药企业对政府(BtoG)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尚未出现,势必影响监管主体的监管效果。因此,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以及相关硬件设备设施的缺乏,已经成为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难题[4]。

因此,建议SFDA应加大对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电子政务系统。该系统应满足SFDA对国内目前所有应用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企业日常监管的需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能够通过该系统直接进入任一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互联网药品交易过程实施全程实时监控,形成有效的网络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药品交易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够通过该系统及时、快速地警告交易各方,并中断交易进行,进行相关证据的提取,为日后处理提供依据。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该系统应采取有效手段切实保证监管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以免泄露有关交易双方的商业机密。此外,该系统还应具备受理医药企业有关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各种相关申请的功能。

SFDA应尽快创建以宣传和监督医药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网站。利用网络媒体快捷、覆盖面广等优势,向公众介绍并宣传医药电子商务的诸多优势,使公众逐渐培养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同感,从而促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SFDA应在该网站设置专栏,定期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有违法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行为的企业进行曝光。该网站还应具备对有关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相关投诉的受理和及时回复功能,以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监管系统内部人员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医药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是新时期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工作中遇到的一项新工作、新任务,也是对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新的挑战。药品监管人员只有坚持不断地加强对这一新鲜事物认识、学习,才能够出色地完成对其的监督管理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内部人员培训方面问题严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建立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内部人员培训机制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尚未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人员培训,全系统特别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大药监工作者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令人堪忧。大多数人员甚至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和运营模式都不大了解,往往将医药电子商务片面地理解为医药企业利用自身网站进行药品交易的销售行为,或局限地将医药电子商务理解为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因此,对医药电子商务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必然严重制约监管人员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有效、合理监管。

建议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识和学习,尽快在系统内部建立起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将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聘请国内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对负责医药电子商务监管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为保证学习质量应将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3《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存在漏洞,亟待补充和修订《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从解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的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就其内容而言在交易规则制定、交易活动各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争端解决和监督机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亟待完善。

《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对于独立的医药电子商务企业“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不得与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隶属关系、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利益关系。”但该规定中并没有对“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如何界定做出明确规定,对实际操作和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众所周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就是通过提取交易服务费盈利的。因此,其与交易的双方必然发生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经济利益显然是合法的。

因此,建议SFDA对“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应明确界定。笔者认为,独立的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规避与交易的双方有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除交易服务所得之外的财务和债务关系。《暂行规定》中对此种情况应明令禁止,以免不公正交易的发生,也为政府监管带来便利。

关于信息保密方面。《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验收标准》中明确指出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应具备相应监管子系统,以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交易的药品、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目录等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对在系统中发生的交易行为进行数据查询、汇总。因此,在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监管过程中势必涉及到大量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商业机密以及企业拥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技术与设施。一旦政府监管人员擅自将这些重要的商业信息透漏出去,势必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而《暂行规定》中在监管过程中有关信息保密方面未做明确规定[5]。

笔者认为,应建议SFDA在《暂行规定》中明确政府在对互联网交易服务商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义务对有关交易各方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商业机密以及企业拥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管理技术与设施,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对监管人员擅自透漏交易各方重要商业信息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惩,切实保障监管过程中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5]。

4结语

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是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新生事物,执法部门和立法机构应不断地加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技术优势,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又能保证药品安全的双赢之路[5]。

【参考文献】

[1]刘彩凤.医药电子商务,你知道多少[J].改革与理论,2004,132(11):35..

[2]汤振宁.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误区分析[J].上海医药,2004,25(8):348.

[3]陈朝晖,林万莲.浅述医药电子商务[J].医学信息,2002,15(12):683.

第11篇

[关键词] 新药研发;项目交易;资产剥离

[中图分类号] R9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006-03

Introduction of global R&D project deal of new drugs

CHEN Ling1, QIN Tianlei2, ZOU Xu1, HUANG Wenlong1

(1.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Deals speak volumes about company sentiment and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ranking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 most large dealmakers, hot therapy areas centered-deals, and the deal profile of different study stages to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09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the meantime, the pharmaceutical status quo of the R&D climate was pointing out: pursuing the hybrid model to maximize the profit; small-molecule drugs was regaining popularity with increase in small-molecule-focused deals; and the divestiture of the non-nuclear assets.

[Key words] R&D of new drugs; Deal; Divestiture

对全球制药企业而言,新药研发项目交易反映了整个制药行业的运行情况及制药企业的研发动向[1]。2009年,由于一些重大制药企业的并购行为[2],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项目交易的排行榜重新排名。例如:2006~2008年瑞士制药巨擘罗氏公司连续3年位居产品项目交易总量榜首,但时至2009年第3季度,罗氏公司的排名已经下滑至第5位,与日本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制药公司并列。

1 研发项目交易量排名情况分析

产品交易总量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见表1。由表1可见,截至2009年第3季度,葛兰素史克公司完成了42宗交易,位居交易总量榜首;其次是拜耳公司(35宗),阿斯利康公司排名第三,交易30宗。相对于2008年48宗交易的业绩,罗氏公司在2009年更上一层楼,仅前3个季度就签署了28宗交易。2008年辉瑞公司与阿斯利康公司并列第二(交易43宗),但到了2009年,这家美国制药巨头已经下滑到了第9位,签署的交易只有20宗,尚不及2008年的一半。默克公司是2009年唯一一家与以往交易量持平的公司,已经签署了27项产品相关协议,交易量直逼2008年全年的交易总量。默克公司在交易企业的排名跃居到第6位,较去年上升了4位。

2 制药公司正寻求混合的商业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

日本第一三共制药公司在完成对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Ranbaxy实验室公司的成功收购后,很快跃居交易企业的第一阶层;到2009年第3季度末,已经与罗氏公司并驾齐驱。目前第一三共制药公司的大多数融资行为(corporate activity)都涉及Ranbaxy及其子公司,两家公司均有意将两者混合的商业模式价值最大化[3]。公司在2009年达成的协议包括:第一三共制药公司生产的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酯(商品名Olvance)在印度的推广和销售;骨质疏松药苯乙胺去甲樟烷(雷洛昔芬)在罗马尼亚的上市;以及第一三共制药公司的系列产品在墨西哥的销售。

以色列Teva制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公司,其强烈的交易意向凸显其成为大型制药商的决心。该公司最近的几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交易均涉及抗肿瘤药物。另外,Teva公司还与Rosetta Genomics公司签署了小分子RNA分子诊断剂在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分销协议。此外,为了发挥其在仿制药方面的特长,Teva公司与瑞士Lonza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开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生物仿制药。2009年10月,美国Hospira公司从Pliva公司(即现在的Teva公司)取得了生物仿制药Filgrastim(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全球权,此举表明收购行为具有双向性。

Teva公司的全球业务仍在不断扩张。该公司已经强有力地占有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市场。此外,Teva公司还打算向新兴市场进军,包括拉丁美洲、东欧、中欧以及亚洲(包括印度和中国)。

许多大型创新型制药企业,包括辉瑞、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安万特,都在2009年完成了向仿制药的战略进军,证实了通过仿制药策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行性。

3 交易品种涉及的热点治疗领域

对2009年前9个月的交易品种按照治疗领域的分析(图1)表明,肿瘤领域继续受到追捧,多数商家仍然在该领域寻求商机,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23.00%;其次为传染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17.20%和13.20%。制药企业凭借自己的直觉,选择在这些具有高回报的疾病领域寻求商机和利润。

图1 2009年前3季度成交的药品和(或)生物制品产品/技术涉及的治疗领域(资料来源:MedTRACK)

Fig.1 Pharma/biotech product and technology deals to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09 (data from MedTRACK)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小型治疗领域研发产品交易的增长,例如,治疗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与软组织异常、眼科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的产品,这些之前鲜有关注的治疗领域如今成了交易的新热点。截至2009年第3季度,这4个领域的产品/技术交易量总计达到了总交易量的11.50%;而2006年同期只占9.60%。

同时,孤儿药(也称罕见病药)和其他一些特殊定向产品(niche products)虽然市场狭窄,但是这些产品通常定价更高,利润更为可观,更容易获得高的投资回报[4]。尤其考虑到在更大的治疗适应证范围内有高层次的仿制。因此,在如今以价值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将更具吸引力。

4 小分子药物的交易量呈上升趋势

制药企业出于对性价比的关注,开始逐渐回避风险投资,这诠释了近年来小分子药物交易量小幅回升的迹象。小分子药物交易占交易总量的比例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保持在67%,2008年增加至73%,到2009年第3季度又上升至74%,见表2。

表2 生物大分子药物与小分子药物交易量比较(交易金额,百万美元)

Tab.2 Deal total of biologics vs small molecules (average deal value, $ million)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制药公司致力于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希望这些药物能促进公司销售收入的提升;但小分子药物比生物技术药物更容易受到非专利药物的影响,一旦专利到期,对公司的销售业绩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于是大型制药公司又纷纷转而研发生物技术药物。Datamonitor对2010年以后大型制药公司收入增长的前瞻性进行分析后称,这些公司60%的销售业绩增长将来自于生物技术药物,且该增长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将被有效地保持,而生物仿制药对市场的侵蚀并不会对新上市产品和现有品牌药物的主要销售业绩产生影响,于是再掀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热潮[5]。

尽管目前正在开发的产品半数以上为生物技术产品,但是,对于后续的生物制品的研制以及该项投资是否能有回报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美国);同时,早期开发的生物制品其临床疗效还未经证实。因此,制药企业又重新开始关注小分子药物,毕竟在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中国)还存在着大量的商机。

5 不同研发阶段的交易情况分析

势头看好的Ⅲ期临床候选药物较少,同时制药企业需要深入上游研发以寻求创新,进而才有可能获取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此举在各顶级研究机构之间达成共识,并形成了战略联盟。

2009年,签署的临床前新药研究项目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10.9%,创10年来的新高;而2001年其交易份额仅为4%。临床前新药研究项目交易主要专注用于靶向的生物标志物和技术,它们往往有多个方案,而且附带一些技术平台,这对制药企业极具吸引力。2009年,临床前新药研究项目平均交易额达5.24亿。自2006年起,各大制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忙着补充自己的后期产品线,以弥补价值数10亿美元即将专利到期药品的经济损失,自此各研发阶段的交易值呈巅峰向下的趋势。如今,大型的制药企业正在巩固自身的研发基础,更加专注企业内部资产以及自身的研发项目,从而导致交易值的下降(图2)。

6 交易中资产剥离(divestiture)情况

资产剥离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企业通过剥离将与企业核心业务无关的部分分离出来,从而增加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企业对核心业务的关注度,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剥离还可以使企业资产获得更有效的配置,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和资本的市场价值[6]。对制药公司而言,处于资产剥离的业务产品无论是影响力还是销售潜力都处于次要地位。对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而言,新收购的产品虽然不能保证有令人瞩目的增长前景,但至少能带来一定的资金,保证公司在现如今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同时显示较之其他生物技术公司的差异化产品。

非核心资产的剥离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企业若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募集资金需要特别谨慎。例如,一度曾因获利而备受关注的医疗器械业务因鲜有创新,近年来又被视为高风险业务。事实上,2006年~2009年9月,涉及医疗器械的交易有49宗,医疗器械成为最常见的被剥离资产。同期,有30宗交易涉及生物制品的剥离(表3)。

企业参与并购交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寻求创新点。目前,基于特异性生物标志、诊断剂和个体化医疗而建立的新的商业模式众说纷纭。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减少对尖端药学研究领域的投入,重新进行战略性调整;在过去的3年里,有22宗交易涉及诊断剂方面的资产剥离。此外,组学革命(“omics” revolution)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一致追捧,有11宗交易完成了对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的资产剥离。

[参考文献]

[1]Pete Chan. Pharma Metrics [EB/OL]. .

[4]大药厂触角伸向孤儿药[N].医药经济报,2010-05-14(4).

[5]医药化工网.小分子药物可能将让出市场霸主地位[EB/OL]. 省略.cn/news/news/show.php?id=37470.

第12篇

新兴行业构筑未来

30万吨海上油田浮式生产储油轮、深海载人潜水器、神州七号飞船固体材料空间试验、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风电发电机……在去年11月的深圳高交会上,许多人惊讶地发现,原来新兴产业就在我们身边,且正是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挺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

新兴产业是指新兴技术、新兴生产模式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等与金融、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深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行业,它既代表着科技与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比如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海洋产业等。它本身是一个动态更新的概念,其成分跟随科技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商业模式和相关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七星布局引领发展

2009年9月22~23日,总理连续主持召开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约请47名中科院和工程院,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就新能源等7个产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公布的会议公告中,该七大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中国将重点扶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新兴产业,这是官方的最新表述。这七大新兴产业如同北斗七星指明方向,代表了中国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新能源――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从工业时代的高碳经济迈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新能源产业任重而道远。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石化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产业――未来信息网络发展的战略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指采用新一代技术发展演进和融合的通信网络,主要包括光纤宽带、4G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及以网络为载体发展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端制造业――从高端突破向创造跨越高端装备制造业指的是现代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的产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集成载体。预计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在6万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节能环保产业――绿色的盛宴当前全球环保产业贸易额在国际贸易各类商品的排名中已上升到第4位。在2009年冲出低谷后,全球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6520亿美元,同比增速远高于全球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额有望达到3.1万亿元,不仅远远超过十一五期间1.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占同期GDP的比重亦有望超过1.5%。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有望实现12万亿元的产值规模和25%左右的复合增速。

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产业扩张即将开启人口红利的另一面是老龄化社会的逼近,对于医药的需求稳定增长。从全球看,生物医药行业近10年来保持18%的行业增速。生物制药占全球前100畅销药的比重从2000年的11%增长至28%。

新材料――先导中的先导石器时代,我们还未脱离原始状态;青铜出现了,我们进入农业;钢铁出现了,我们进入工业时代;硅材料出现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新材料,将把我们引向何方?当前能看到的是,LED灯改变全球照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建筑节能催生对节能玻璃的巨大需求。

新能源汽车――低碳交通绿色世界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年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

下面是鹏华基金的一份新兴达人小测试,本测试包含6道题,答对一题得1分。

1、什么是TMT?

A. 一句俚语

B. 一种新型炸药

C. 一种音频播放软件

D. (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产业

2、什么是云技术?

A. 一种最新的人工造雨技术

B. 一种计算机技术

C. 一种杀毒软件应用程序

D. 一种催眠技术

3、什么是物联网?

A. 一种最新的通讯技术

B. 新一代信息技术

C. 新一代物流方式

D. 一种网上销售方式

4、什么是核高基?

A. 核糖高分子氨基酸

B.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产品

C. 核电站高端基座

D. 新型核武器

5、什么是膜技术?

A. 太阳能环保技术

B. 水处理技术

C. 保鲜膜技术

D. 蔬菜大棚技术

6、什么是4G?

A. U盘存储容量

B. 新一代通讯技术

C. 物体的重量

D. 4倍重力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