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标准农田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耕地治疗;农田建设;标准;综合整治
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主要就是指通过一定的配套设施,采取科学有效的农田建设举措,集中、连续的形成一套完整的耕地治疗体系,旨在提高耕地的抗灾能力、改善农田经营方式,提高产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耕作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农田建设的高标准耕作研究尚且不够完善。如何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先进技术和经验制定详细标准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是研究的主要目的。[1]
一、高标准耕地治疗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高标准耕地综合治疗是指在传统农田建设基础上强化建设条件、建设要求等内容,侧重于不同区域的具体农田改进办法。在综合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耕地本身的区域性、适应性,根据土地条件的优良,完善基础设施,综合提高耕地质量。制定出的具体实行办法,要考虑到是否科学可行,要保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基本权益,有针对性、有导向性的开展农田建设、整治。
耕地的保护是从数量到质量的双重保护,农村耕地的基本整治是要保证高产和稳产,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抗灾能力,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实现耕作方式的创新性改革。耕地综合治疗要保证高标准,对于农田质量要划分等级,按耕地的优、良分布,这是对于耕地区域性整治的质量要求,说明基本的农田建设要努力实现高标准、高要求,落实好土地的灌溉、排水工程等,预防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实现科学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满足规模生产的要求。[2]
二、耕地综合治疗标准下基本农田建设的研究方法
指标考察。研究区域内土地的地形、地貌,结合气候、水文和土壤的基本特征,对耕地的总体生产力水平进行等级划分、评定。首先从构建评价体系着手,考察因素要从土地质量、生态水平双重方面进行,提高质量、稳定数量,保证生态景观良好。总体来说,高标准建设农田,一方面要考虑到耕地的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是否能长久可持续的发展,这是高标准要求下农田基本建设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综合判定。在农田内部指标核查中,考虑到农田基本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考察方面要从耕地的土壤湿度、土层深度、有机质含量和整体土地质地入手,测定PH值。这些因素对于基本的农田建设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根据研究指标得出结论后,可有根据当地生产特点实施土地生产、保护机制。保证灌溉率、做好排水工作、完善道路的通达度,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进一步为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保障。除此以外,主导农田高标准建设的因素还包括当地的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程度和人口规模等。指标的综合判定一定要遵循全面性和独立性。[3]
三、基本农田建设研究结果分析
耕地的自然生产水平主要是由自然质量条件决定的,耕地自然质量等级可以按照评价值进行划分,等级靠前的耕地质量水平较高、自然条件优越,耕作没有太大的限制因素,应当作为农田建设的有限选择区;水平较低一级的耕地该是自然条件一般,主要会受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因素影响,可能还会有轻微的土壤盐渍化。这种等级的耕地一般灌溉设施较差,应该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体系中重点建设的潜力地块。这些可以通过增加土地平整度、改善基础生产实施实现土地的改良和升级,进一步提高农田建设的质量条件。最后,末端评价等级的耕地属于总体水平较次,自然条件没有什么优越性,改造难度系数较大,同时各项整治工程实施较难,不适宜建设。[4]
土地的总体质量评价应当综合各要素分析,作出科学计算、判断,同时还要结合农田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作出评价结果,将建设区域划分为重点建设地块和建设潜力性地块。耕地区域建设要控制在风险范围内就还要为一般建设区预留建设地块,保证耕地综合利用和保护。
建设农田保护机制还要优化耕地的基本自然条件,提升总体质量,凸显地块优势。需要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结合土地特点,完善基本工程实施。对于稳定性一般、自然质量水平较高的土地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处理好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耕地建设中,要提高土地产能就要可持续利用。例如,山区地块,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主要农作物的耕作,但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地区自然条件还是属于较优越,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保护机制;对于平原地区的耕地,地形平坦,灌溉便利,水文、土质条件都十分适用于生产活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耕地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5]
结语:
当前社会经济要求下,要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大进步,在关于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方面一定要做足调研、做好研究,在农田建设方面积极创新,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好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工作。在研究数据方面要选取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土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总体评价科学评判等级,作出合理的分析、验证。对于土地的限制性因素要做好控制,对于其优势要充分利用,提高耕地总体生产力水平。重点研究土地的综合情况,多元化推动土地建设工作,始终尊重民心民愿,以长久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使基本的农田建设实现耕地综合治疗的高标准、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传民,郝晋珉,陈丽,双文元,刘平辉.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15,08:233-242.
[2]钱凤魁,王秋兵,李娜.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5,18:225-232.
[3]钱凤魁,张琳琳,边振兴,牛朋,贾璐,王秋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J].土壤通报,2015,05:1049-1055.
老工业基地辽宁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沈阳经济区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以区域发展、企业重组、科技研发、金融创新四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题率先突破;配套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支撑平台和配套措施。
世界级室内主题公园有望下半年在湖南星沙开建
有“韩国迪斯尼乐园”之称的韩国乐天世界有望整体被复制到湖南星沙。据悉,日前长沙县政府在韩国首尔举办的“2010中国湖南星沙・空港经济暨现代服务业招商酒会”上,敲定了世界级主题公园恒广欢乐世界公园项目,该公园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
武汉城市圈今年将着力推动8项重点工作
湖北省近日召开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会议,全面部署2010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任务,将着力推进五大示范区建设、优化发展“两型”产业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今年已经进入到深入推进、重点突破阶段,将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国土体制等五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
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户辽宁建平县
近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落户建平县朱碌科镇。据了解,该项目将建设高标准田1.2万亩,总投资为123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100万元,农户自筹138万元。
高标准农田以种植谷子为主,推广使用新品种张杂谷号,亩产在1200斤以上,平均亩产提高了500~700斤。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还为当地的杂粮加工企业提供加工原料,增加了经济效益。
北京亦庄今年“主打”千亿元产业集群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三大核心产业集群为着力点,扩容千亿元产业集群方阵,发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水平建设南部增长极。据了解,目前,开发区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了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拜耳为龙头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以北京奔驰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集群、以SMC、ABB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和以GE为龙头的医疗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山东桓台:优势项目助推结构调整
为了在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扩张上实现新突破,山东省桓台县把今年确定为“工业结构调整突破年”,制定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政策,建立了5000万元的工业结构调整发展引导资金,用于企业新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贴息、淘汰落后产能、新上结构调整项目奖励补助、节能降耗补助等,着力从根本上提升改造传统项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截至目前,山东省桓台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批准设立院士工作站7家,数量居全省县级第一。去年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3亿元,同比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4%,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北京通州新城提出“新CBD”概念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街区层面的控制性规划近日已经出台,核心区分为文化商务休闲区、高端商住区、会展综合服务区共3大区域,包含14个项目。据了解,运河核心区规划用地规模16平方公里,建筑规模1500万平方米。其作为通州新城“运河北京新商务区”的一部分,今年将重点发展。目前,通州区已经安排了200亿的土地储备金,核心区地块将在下半年大量入市。此外,“运河北京新商务区”还提出将打造“新CBD”。该区域除运河核心区外,还包括生活配套区、发展备用区和协同发展区。
上海迪士尼项目97%动迁完成 7月交地五六年后开园
据悉,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项目一期动迁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迪士尼项目的总共3.9平方公里内正进行动迁,已完成97%的动迁量,将于今年7月交地。迪士尼乐园一期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16平方公里的园区,其余为园区配套设施。
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宣布迪士尼项目启动,该项目由中方公司和美方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建设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项目的建设预计将带动上千亿元的投资。迪士尼主题乐园建成后,将与三甲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和临港滨海旅游度假区等一起,共同构成浦东的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
河北保定启动创建“低碳示范社区”活动
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打造“低碳保定”的号召,进一步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近日,保定市社区办、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住房保障局、市科协七部门决定在全市开展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改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创建“低碳示范社区”活动。
此次活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针,以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低碳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社区建设逐步走向低碳化。
【关键词】水土流失 问题成因 生态治理
陡河水库始建于1955年,位于唐山市市区东北15公里处的开平区双桥乡,水库上游流域总面积530.4km2,总库容5.152亿m3,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陡河发源于燕山山区,上游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管河,两河于开平区双桥村附近交汇,以下始称陡河,沿山麓台地流入陡河水库。陡河下游穿过唐山市区后入丰南境内,于黑沿子镇涧河村东入渤海。陡河水库每年可供水量2.35亿m3,不仅是唐山市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最重要水源地,而且是沿海经济带及下游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因此,陡河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唐山市区及下游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1 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
陡河水库上游涉及丰润、滦县、开平、迁安四个县(区), 包括10个乡镇151个村,人口16.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7万人,农业劳动力8.52万人,人口密度312人/ km2。该区植被类型为山地灌木草丛类,林草覆盖率19.5%。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也比较活跃。水力侵蚀主要以面蚀、沟蚀的形式出现;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河流两岸、山坡及田坎,以滑坡、泻溜、崩塌等形式呈现。土壤侵蚀模数约为300―5000t/km2.a,年土壤流失量80万t。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陡河水库控制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呈加重趋势;库区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制约水资源效益的正常发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 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人为因素增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该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650mm,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大部分以暴雨大雨形式出现,历时短,强度大,冬春季干旱少雨。北部山丘区坡度较大,土壤结构松散,植被稀疏,坡脚径流冲刷较大,易造成河流两岸、山坡及田坎出现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灾害。人为因素是造成本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1)乱砍乱伐、陡坡耕种、乱牧现象依然严重;(2)目前该区乱采、乱挖、大规模剥离山体采石现象十分突出,水泥厂、石灰窑随处可见,流域上游及水库周边地区有各种小型采矿企业80多个(采煤、石、铁矿等),小型石灰窑、水泥厂达200多个,还有陡河电厂、冀东水泥等大型厂矿企业。
2.2 水资源污染较严重
陡河上游的两条支流泉水河和龙湾河入库水质为饮用水Ⅲ类标准,主要污染为氨氮和生化耗氧量。陡河水库由于从滦河调水,库区水质达到饮用水Ⅱ类标准,超标项目主要为酸碱度、氟化物、氨氮、汞。陡河流域水质污染的来源一是点污染,包括库区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陡河电厂烟尘等的不合理排放,另外,陡河电厂冷却循环水造成水库大面积热污染;二是面污染,它与库区上游农田化肥、农药施用有关,流域内植被度低也有较大影响。
2.3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速度慢、标准低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群众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有计划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标准需要提高。(2)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投入不足。(3)治理成果难以正常发挥效益。边治理、边破坏,治理少、破坏多是当前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3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对策分析
3.1 科学规划,高度重视前期工作
陡河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涉及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全面改善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与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科学谋划。
3.2 提高标准,加快实施综合治理
通过因地制宜、科学布设各项措施,逐步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低水平向高标准、由单纯治理向综合开发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
3.3 建管并重,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1)完善工程管护体制、机制。(2)加大预防监督管理力度。(3)加强水质保护,减少面源污染。
3.4 拓宽渠道,探索资金投入机制
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范围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综合治理投入。
3.5 协作联动,实现部门政策集成
陡河水库作为唐山市的重要水源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应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集多方之力进行综合治理,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建设管理体制。水务、林业、农业、国土、环保等部门紧密协作,实行多部门项目与资金整合,共同参与实施大项目的工作机制,把小流域治理与新民居建设、矿山披绿、退耕还林、农田建设、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地质灾害预防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水保工程为依托,以生态效益为中心,以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前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政策和技术措施的目标取向,实行项目拼盘、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实现政策集成、确保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投资到位,整体推进,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先礼.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2005(2):16-17.
传统农业,因物联网而改变
7月中旬,记者来到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我们希望能在这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新技术支撑的新型企业里,揭开农业物联网的神秘面纱。
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由农信通集团旗下的鹤壁农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承建,计划总投资19.7亿元。这是一家在物联网智能装备及移动智能终端制造方面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信息传感设备,把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进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新技术。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既能改变传统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比如,运用农业物联网,可以通过传感设备远程监测到棚内的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土壤湿度过低了,系统就会声光报警或自动给管理员发送短信,管理员马上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相应处置或是用手机发条短信后,大棚内就可以自动浇水了。管理员也可以预先设定好控制程序,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变化,自动开启或关闭大棚机电设备,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等,农民全凭的是经验、靠的是感觉,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土地上耕作,并把这些经验与方法一代代传授,延续至今。但是,这一切已经开始发生了变革。”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物联网事业部技术总监陈红波告诉记者。
现代农业的“千里眼”
在陈红波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距离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东边不远的鹤壁市淇滨区喜洋洋现代农业文化生态庄园。这里的蔬菜大棚和一般的大棚有点儿不一样,里面不仅有可旋转360度的摄像头,还有盒子状的物联网无线测控终端,盒子底部有三根电线,其中两根插入泥土,另外一根吊在半空。
“插入泥土的两根线分别是测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悬空的一根是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陈红波说,无线测控终端测出的数据将被传递到不远处的电子监控室电脑上。
该庄园使用的正是鹤壁市去年开始建设的设施农业智能物联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在电脑前或者手机上看到大棚的环境参数,还可以通过摄像头的变焦,清楚地看到每一片菜叶的情况。
“今后,如果在大棚里安上风机、喷灌等设施,如有需要,只要在电脑上远程操作,即可控制大棚空气湿度和温度。”陈红波介绍说。
如今,鹤壁农业已建成“一中心六系统”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将物联应用、远程诊断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进行了应用。“下一步,我们将开发建设新的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并充实平台内容,同时加快应用步伐,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陈红波说。
申现国是淇滨区大赉店镇曹庄村和董庄村的“大学生村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气象信息员。每天,他的手机总能收到一条气象短信,而他只要将这条短信转发至气象部门在村委会安装的大喇叭接收机,该短信就能从文字状态自动转换为语音状态,将信息及时播送给广大村民,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安排农业生产。
而像他这样的气象信息员,鹤壁市还有890余个。据介绍,鹤壁市在每个乡镇都建设了一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了一个气象信息服务点,为农民提供浇水、施肥、喷药和收获等方面的参考信息。
这些参考信息的获取,来自农田气象信息监视器,这也是物联网在农业方面的成功应用。农田气象信息监视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墒情、作物长势等农田信息参数,实现了农田生产信息可视化。据悉,目前鹤壁市实现了对全市所有县区、所有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共1700平方公里范围的农田气象信息的全覆盖,现代农业用上了“千里眼”。
如今,鹤壁市除建成全国首家、国际先进的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试验基地外,还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大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粮食高产创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鹤壁,小麦、玉米亩产连续创造1万亩、3万亩成方连片同面积全国高产纪录,国家气象局、中国农科院等部门联合在鹤壁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先进的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试验基地,都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陈红波说,同时,鹤壁作为河南省确定的电子信息产业“一体两翼”产业布局的其中一翼,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有一定的优势,作为投资方,之所以将中国农业硅谷产业园的总部定在鹤壁,正是看中了鹤壁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
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如今,我国物联网技术已在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比如,温室智能控制、智能节水灌溉、农情长势与病虫害监测、水产养殖管理、气象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特别是在食品安全这一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上,物联网结合传感、云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及生长、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3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部也适时印发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首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根据方案,设立天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可以看到,我国农业已经开始向“智慧时代”迈进。
虽然农业物联网对于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也存在着投入大、利益产生及其附加值滞后、农户和一般农企不愿参与的事实。目前,河南农业在物联网应用方面还形不成规模,有应用的也仅限于少数规模大的农企。很多农企对物联网的认识并不够,他们多止步于物联网前期投入的高额费用前。
“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物联网的前期投入比较大,在没有见到效益之前,让农民提前投资是很难的。”陈红波说。“而且对于普通的农户使用这套系统目前还不是很现实,现阶段我们更多的也是在大中型农企中推广。”
这一现状决定了农业物联网发展初期资金瓶颈制约严重,更多的需要政府资金扶持和大型企业的前瞻性投入。同时,应尽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商业模式,由市场引导、向市场要钱,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物联网由物联网概念派生而出,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不过,目前物联网的感知能力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据介绍,现在能测土壤中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传感器还存在着成本过高的瓶颈。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新明透露,他的博士生正在研究一项用于农业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分析农作物叶片含水率、叶片含氮量等,以此来判断是壮苗或是弱苗。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农业领域,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有专家认为,这种改变会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甚至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可以避灾减灾、节本增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设施农业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可自动调控农作物生长。”马新明告诉记者,河南农大在方城县的温室大棚能利用红外线技术,感应二氧化碳、光照等,进而自动调节大棚内的通风和遮光设施,达到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目前,智能大棚在河南不少地方已经使用。
对于农业大省的河南,粮食生产中能否全面推广物联网技术?马新明等物联网专家都认为,目前从各方面的技术条件来看,物联网技术完全可以用于河南农作物生长管理。
马新明呼吁,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中,如果能拿出1000万亩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的效益也是可观的。按他们多年来在滑县每亩地增收47元的实践计算,1000万亩就能增收4.7亿元。
关键词:排水规划;科学性;严肃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问题提出
2010年5月 7日凌晨,广州及广东多个地区受到雨侵袭,不少街道、商铺、停车场等遭遇水淹,经济损失超10亿元[1];2010年9月3日和 7日,宿迁及附近多个地区受到长时间连续雨侵袭,不少街道、小区、商铺、停车场、开发区、新区、附近农村等遭遇水淹,经济损失超22亿元[2]。每逢雨季,内涝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的通病。城市内涝暴露出很多问题:有排水规划问题,有城市建设问题,有城市管理问题等等。本文从排水规划角度,总结和反思如何减少因排水规划不合理带来的损失。
2、城镇排水规划的科学性
2.1 充分调查研究是做好城镇排水规划的重要基础。
目前,许多城市城市建设中,资金投入的方向不够精准,重表面轻内在,重形象轻功能,重短期轻长效,排水管网欠账较多,管道老化,排水系统建设滞后,维护管理不到位。对许多城市的排水管道的雨水口,有人做过实地调查,发现太多的雨水口总是堵塞。淤泥等建筑垃圾非法排放,堵塞了排水管道,致使地下水倒灌,加剧排水困难。
现行防汛标准早就过时,沿用至今的各城市防汛标准,所依赖的统计基础基本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统计资料,排水标准比较低。很多停车场不仅没有设置横截式排水管,而且也没有配置适宜能力的排水泵。很多城市排水应急体系不完善,甚至根本就没有建立应急体系。
国内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原有的农田、草地、林地逐渐被建筑物及不透水的柏油路、水泥路面取代,阻隔了雨洪向土壤的渗透,使得积水现象更易形成;路
面硬化面积越来越大,过去径流系数在0.3左右,而现在很多城市能达到0.7,甚至更高。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不得不向地势低洼的区域扩张,可调蓄雨水的湖泊、河沟、水塘面积不断减少。
过去的城市规模有限,城市结构也比较简单,雨水排出去相对容易。现在城市迅速扩张,城区不透水的硬化面积增大,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降低,内涝的特点也变得更为迅猛。尤其,现在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地下停车场、地下旅店、地下仓库,还有地下商店街、地铁运营系统等等,成为易受暴雨洪涝袭击的高风险区域。
由此可见,如果不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城镇排水现状和排水条件,编制出来的排水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2 有针对性、有预期能力的科学规划是城市排水通畅的保证
首先排水规划应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规划任务中[3]。
另外,近年来,南方地区强降雨天气增多,雨的降雨量最多时接近100毫米/小时[1],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应该适当提高,特别对于城市重要地区和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区域,更应该适当提高排水系统设计标准。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因地制宜地科学地制定防汛设计标准,并进行合理规划。城市排水标准应该随着城市的发展而相应提高。城市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而设定不同的防汛建设标准;
城市规划设计时,应该有个损益比的考虑,提高标准所能避免的损失和需要的投资之间也有个平衡的问题。至于超标的暴雨,往往是短时间的,可能没法说什么标准就是一定不出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应急的预案,这个预案有没有贯彻到位。因此,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也不可能无限增大,要应对超标准的暴雨,提升城市的应急能力非常重要。
事实证明,排水规划不仅要在工程内容上的科学规划,而且还应该结合规划成果的实施,特别是规划实施后的运行管理上提出具体措施。
在排水规划时,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发达国家,城市内涝发生率很低,源于其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高度重视,管理到位。例如,德国汉堡等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既保证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另外,不少国家还在城建中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措施。城市也应该有排水的出路,日本东京就将几条河边上变成高尔夫球场,实际上就是蓄洪区,暴水经过相当于给高尔夫球场浇一遍水。
与此同时,排水规划还应该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便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细化分工和执行。例如,在遇到大暴雨时,水务部门处理排水、交通部门疏导路面车辆、公安部门维持秩序等。对一些薄弱环节,如地下停车场等,应提前做好准备,如,抽水泵提早就位等。由有关部门紧急通知车主,将车子临时停至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停车场,或许能避免损失。
3、城镇排水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实施实际情况中,为了经济效益,不按规划实施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为了快速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减少工程投资,原本规划中要求的道路、场地控制高程被降低了;因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百年一遇的大雨不会很快就到,将规划确定的河道防洪标准降低了,或推迟到二期或预期建设。事实证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排水设施等地下工程更应该是百年为计,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应该随意更改规划要求和规划内容。而且规划成果要有延续性,甚至较地上设施更需要精心设计和精心规划,因为后期重来,意味着付出的代价更为庞大。
城市安全不可马虎,应在规划成果中加以强调。日本后期,为了应对城市水灾,在大阪和东京修建地下河,将地下河修到地下27米深,东京更是深达60米,正是这些看起来投入巨大的不断被强化的措施才能保证城市的安全。我国的城市洪涝应急体系,和国外的差距还很大。只是笼统地提红色还是橙色响应级别,而在日本,已经做到:针对具体地区采用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设置响应级别,并且会在第一时间明确地反馈到公众中去。
目前,国内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还没有硬性规定必须做,所以,有很多工程建成后是否对排洪设施有影响未充分估计到,造成了不必要的危害。例如,宿迁民便河上一座桥梁就成了9月7日城市排洪的阻水构筑物。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立法要求:对于城市排洪有影响的建、构筑物必须做洪水影响评价,否则不予上马。
城镇排水规划的开放性
暴雨导致的问题要求,今后政府决策要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好的城市规划是有一定的预期能力,例如,巴黎的下水道就经受住了数百年城市扩张的考验,一直沿用至今。
城市河道景观和河道的排洪两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从景观来说,希望河道水面高一些,尽量亲水。实际上,大多数河道都兼有排水功能,所以,这种情况不利于道路排水。从行洪来说,希望水面不要太高。实际上,很多河道均兼有景观需求,此时又不符合景观要求。因此,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双重要求的平衡,甚至要牺牲一定的工程投资,来满足功能要求。例如,国外一些城市有专门的引水管道,将上游的洪水转输到城市下游去,但是这个成本很高,这种城市不多。
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提前试行相对较高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当然,提高标准会带来投资大幅度增加。在规划中,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积水和滞水。积水是应消除的和避免的,滞水是与规划标准、经济条件、以及规划定位联系在一起的。新建区,可以倡导,排水系统宜采取开发厚度排放,包括蓄水洪水保持在开发前的水平,开发后的生态跟开发前的生态相近。改建区,宜通过分散式,改变它的产流量,来提高标准。规划中应提倡,将雨洪收集起来,一方面,降低雨水径流量,减少管道冲击负荷。另一方面,可以加以利用,降低自来水的用量。可以考虑参考美国做法,在城市建设上,强调源头设计,提倡绿色基础设施,着力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目前,我国排水设计理念还很落后,仍停留在管渠的建设上,以排为主,结果排不胜排,灾害不断。
因此,在排水规划内容上,应增加以下开放性章节,让国内排水规划提升一个层次。(1)暴雨雨水的管理,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实时控制;(2)改善雨水系统条件,充分运用一些生态方法,如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3)雨洪调蓄有机结合,雨洪调蓄池的建设,必要时采用地下调蓄库 ,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4)就地滞洪蓄水法律要求;(5)洪水保险,保障公民受灾的重要举措。
5、结语
城镇排水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安全工程,每一个环节均很重要。在排水规划中,无论是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还是规划实施后的运行管理,我们均应贯彻以下原则:适当提高管道建设标准,排水和蓄水并重,高额保险作保障,强制立法行问责。
科学规划是城市排水和城市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础,认真实施排水规划是城市排水系统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的保证,城市是否内涝、城市居民是否受到雨洪的干扰是成功排水规划能否为民造福的重要标志。在具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划编制单位的足够重视,才能保证我国的排水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水网.从南方洪水看城市排水管网应对能力.2010
关键词: 金沟;生态走廊;规划;构想
1现状分析
位于白银市西区的金沟,是分割新老城区的一条天然廊道。它北起建设西路,南至兰包公路,西侧为滨河西路,东侧为滨河东路,规划范围南北长约3.30km,东西平均宽约200m,面积约80hm2。
在金沟生态走廊80hm2的范围内,如下一些特征对于规划设计有较大影响:
1.1黄茂井村和大井子村的部分农田地处金沟范围内,对其农田应该考虑保留。
1.2现有沟道环境污染严重,沟内生态系统退化,完全无自净能力;作为洪水排泄沟道,无河流功能;自然地貌改变带来水文特征恶化。
1.3周围部分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远期考虑整体搬迁出生态走廊,因此,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应充分加以考虑。
2规划构想及创意
2.1规划构想四大战略
2.1.1功能战略――区域整合。我们从区域着眼来把握金沟生态走廊的整体规划。“区域城市”由若干社区组成,每个社区都具有支持现代经济生活和城市基本设施的规模。各社区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还可具备一至几项为这个组群服务的专门职能――工业和商业,文化和教育,金融和行政,娱乐和休养。社区的四周由自然绿带环绕,既保持良好的环境,又控制社区向外蔓延。各社区之间的开放空间将永久保存,只用于农业、林业和休憩。便捷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并与穿越城区的109国道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2.1.2生态战略――道法自然。在金沟生态走廊的规划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构想如何营建一处让人们眷恋的“绿色环境”。因此,“道法自然――绿――人”三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将贯穿我们规划构想的过程中。
2.1.3交通战略――有机疏散。有机疏散理论主张,要像人的肌体一样有生命地疏散过于拥挤的城市,成组成团地组织城市生活,结果是形成了组团式的功能布局以及树枝状的道路交通系统。在金沟生态走廊的规划中,我们构想采用井字状,结构分明的交通系统。把车行道路分为疏通性道路和服务性道路两类:滨河东、西路构成疏通性道路,畅通、快捷,跟城市中心有很好的衔接关系;次干道、支路等构成服务性道路,直接服务于用地。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在生态走廊内部,规划连续的步行道体系和自行车路,在满通功能的同时,满足人们游憩活动的需要。
2.1.4产业战略――链状结构。金沟区域的产业发展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地农业居民的搬迁安置,要妥善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引进新的产业类型,振兴地方经济。我们提出产业链的概念,旨在形成一条跟生态走廊平行的相关产业走廊。
2.2规划构想五种景观
金沟生态走廊的景观规划的原则应是“以水为轴,以绿为体,以人为本”。5条城市道路(建设西路、长通路、北京路、长安路、兰州路)将生态走廊分成5个风格各异的功能组团,构想规划为岛、乡、埠、林、田5种景观特色,它们将承担居住、商贸、游憩、农耕、体育等综合功能,给人们带来或诗、或歌、或画、或梦、或情等不同的心理感受。
2.2.1岛――湿地景观(诗)。金沟生态走廊里,自滨河西路以东,建设西路以南到长通路是“岛”(湿地景观)区域,主要功能为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该区域主要为戈壁浅滩,面积92.67亩,适宜改造成为开放的湿地旅游区。
金沟沟道中现有甘肃华鹭铝业公司等企业排放的日常生产用水,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湿地景观。为了阻止人类经济活动对于湿地生态功能的负面影响,惟有用湿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为湿地的存在与自然演替施加积极主动的正面干预,才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价值。因此,构想在生态走廊东侧区域内恢复原有的自然湿地,并营建一些人工湿地,形成湿地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安排岛状的高标准经济林用地,这些岛的周围是连续的、枝状的湿地系统。这里生长着芦苇等丰富的湿地植物,还有各种各样候鸟,形成一种“雁声芦叶老,鹭影蓼花寒”的美学意境。
2.2.2乡――乡村景观(歌)。北京路以南,长安路以北区域为“乡”(乡村景观)区域,主要功能是居住和农业。这是一种住宅和农田交织的新型居住形态,住宅附近就是大面积的现代农庄。这个区域里有一些居住组团,住宅发展也是以低密度高标准社区为主,低密度的住宅区与大片的农田交织在一起,田野可以是大的现代农庄。新的居住发展补充现有的村庄氛围,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居住形式---乡。人们走出家门,信步走过舒缓的田野,看到青青的麦田,体会闲适的乡村生活,这一切就像一曲乡村牧歌一样令人陶醉。
2.2.3埠――船坞景观(画)。在北京路一号桥之间,是“埠”(船坞景观)区域,以商业娱乐功能为主,区域内保留了一块现状的居住区――蓝田居。在这里,按照“温榆水经”等资料的记载以及清明上河图提供的城市生活画面,规划恢复了一个滨水小镇。这是金沟生态走廊的中心区,也是公共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小镇里面酒楼、饭馆、商铺、茶楼等建筑林立,还有酒吧和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小镇都具有很高的人气,热闹非凡。这里的建筑尺度都不大,布局形式灵活自然――虽然经过规划,却仿佛自发形成的一样,有着自己内在的秩序。
一座优美的桥横跨河的两岸,犹如彩虹卧波,它跟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具有同样的名字――“虹桥”。人们可以在桥上看两岸川流不息的人群,也可以看水面上舟楫如梭,尽情体味盛世繁华――当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桥上的风景。
2.2.4林――林地景观(梦)。滨河西路以西,北京路以北是“林”(林地景观)区域,以旅游观光功能为主。这里紧邻张家岭公园,公园内是茂密的森林景观,对该片规划进行种植经济林,与园内的森林景观接为一体。我们对河道稍加梳理,形成更多的河道,在河道和密林之间,规划沿滨河路的绿带,形成童话般幽静而又神秘的街头游园意境。在这条连贯的公共空间里面,按照历史传说设置不同的景点,将铜城历史与美丽的风景融为一体。
2.2.5田――田园景观(情)。109国道以北,是“田”(田园景观)区域,以观光农业和体育休闲功能为主。这里拥有百亩良田,因而考虑保留其农田的属性。规划构想建造为采用现代耕作工具的生态农庄。另外,在这里规划体育休闲用地,沿滨河东路、西路开辟体育健身场地用于全民健身。
规划构想保留现有的千顷良田,作为现代农庄景观区。横平竖直的道路网展现出“阡陌交通”的壮观景象,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在这里使用。并且,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建造农庄建筑和体育设施,把这片区域变成白银观光农业和体育休闲的示范田。
3生态环境规划构想
3.1水系规划景观规划特别强调对于水系的处理,在原有金沟水系基础上加以整理,对原有河床进行景观处理,形成河床公园,结合人的游览活动,作为景观展示区域。
金沟区域水系规划的原则与做法:①保留现有河道与河堤,河道边坡与河流不作衬砌;②在生态走廊的北端开辟新的人工湿地,以增加区域的蓄洪能力,同时跟原有的自然湿地一起形成丰富的湿地景观;③在局部区域,开挖新的水渠,在区域内多节点处形成水面,以增加人们的亲水面。同时,新的水系也可以增加蓄洪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④改造排水渠。现状金沟区域内沟渠密布,纵横交错,乡村级的排水渠较多,对区域内的水系统和景观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结合现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规划对排水渠提出新的构想,即在保留现状排水体系以满足防洪排水的需求这一前提下,适当改造排水渠,安装绿化取水设备,铺设7 000m长的主渠道和5 000m长的支渠道,另外在820亩的农田中全部安装滴灌节水设备,使之成为防洪、排水、生物净化、景观、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水系。
3.2绿化规划①尽量保留现有场地的原生植被,尽量使用白银的乡土树种;②沿金沟两侧边缘,规划最小宽度10m的滨河防护林带,形成自然边缘。这条林带仿佛绿楔伸入城市,形成了连接金沟与城市的绿色通廊。③沿金沟水流方向,根据现有用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岛、乡、埠、林、田等5种种植形态。如“岛”区域内以湿地系统为基础,布置水生林和湿地植物群;在“乡”区域形成了农田和林带相互穿插的形态;在“埠”区域形成庭院式的种植形态。④根据生物演替的规律,合理配置速生树种和优势树种的比例。在近期形成速生树种如毛白杨、垂柳、旱柳、白蜡、臭椿、刺槐等组成的防护林带,在远期形成以优势树种如银杏、云杉、泡桐等为主体,物种多样的稳定的生态走廊。
3.3生态规划①设置有机驳岸。所有的河岸与河底不做硬质衬砌;②以草坡入水,加以水生植物及垂柳、水杉等耐涝树木护岸;③由于城市快速干道穿过区域而造成生态廊道的断裂,因此规划在交通干道与生物廊道的交叉点设置生态立交点,以保证生物迁移通廊的通达性。
4交通组织构想
规划构想采取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
金沟走廊南北方向目前暂无成型的交通系统,沿沟东、西两侧各规划一条滨河大道即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这两条南北纵向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线路呈带状,构成了区域交通的中枢系统。另外,建设西路、长通路、北京路、长安路、兰州路将本地区和城区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二纵五横”的主要道路系统。在这些道路上设置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基本原则是可以快速到达区内各处,以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营优势。
在主要干道两侧和快速路两侧宽阔的绿化带中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跟城市的自行车道衔接,以方便城市居民安全顺畅地到金沟生态走廊。沿着金沟以及金沟生态走廊的内部水系,规划连续的步行系统,步行系统跟公共交通系统有很好的衔接,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区内各处景点。
5产业规划构想
在金沟生态走廊 “社会及产业发展规划”构想中,对生态走廊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总的策略方针,并提出了“实现金沟生态走廊‘农村城市化’、‘环境生态化’、‘产业经济化’的建设目标”。金沟生态走廊的产业规划构想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生态走廊内农业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也就是“农村城市化”问题;金沟区域内的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即“产业经济化”问题。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产业一体化”的产业战略,并规划构想一条“产业链”。
对于“农村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结合房改、旧村迁并”的方针进行项目运作,其目的是通过旧村改造和迁并,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新镇房地产的开发带动就业机会,促进金沟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具体的做法是“土地整理”,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目标是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产业经济化”的问题,在拥有千亩良田的金沟内规划种植杏树、葡萄、枣树、桃树、梨树等经济林,通过种植经济林获得产值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
“产业链”将有效整合这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商业贸易和高科技产业,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创新 林业 发展 机制
1 生态林业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态林业是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提出的,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当今强大的生态、经济双重需求的压力下,传统林业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迫使林业工作者重新思考寻求新的林业发展道路,以解决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而生态林业是解决二者矛盾的最好模式。因此,发展生态林业既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林业的概念及其特点生态林业就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发展林业的模式。
2 建设生态林业的方法和步骤
2.1 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在平原农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林网绿化工程,提高农田防护功能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使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落实和兑现补偿政策,加大造林地管理、管护投入,建立健全管护队伍,调整结构和开发特色产业,解决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三是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视集体林的管护,通过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开发新产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维护林区稳定。四是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巩固提高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好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五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湿地保护、恢复等措施,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六是实施村庄绿化和坡塬丘陵困难地区林业富民工程,积极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2.2 加快建设高效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一定要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产业的关系,把发展林业和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 创新发展机制,增强林木种苗发展活力
(1)深化国有苗圃体制改革。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国有苗圃资源,充分发挥国有苗圃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2)推动非公有制苗圃发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各种社会投资跨行业、跨地区发展林木种苗产业,探索公司加农户带基地连市场、育繁销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路子。(3)鼓励科技人员带头发展林木种苗生产。林业企事业单位、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带头创办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4)成立林木种苗行业协会。地、县(市、区)成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目的的林木种苗协会,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5)建立林木种苗交易市场。建立地、县(市、区)或区域性的林木种苗交易市场,通过展览会、信息会等多种形式,为种苗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交流平台。
2.4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林业中长期规划,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实际的科技体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切实做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科技支撑工作。加快培育和引进优质、速生、抗逆性强的林木新品种,优先解决生态建设、天然林保育、防沙尘、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木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要重点抓好林木良种、困难地段造林技术、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退耕还林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建成一批一定规模的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稳定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基层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林业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质量保障。
3 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以法治林。其次,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第三,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第四,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第五,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Key words: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water conservancy achievements;ecological deterioration;development direction
摘要: 本文阐述了50多年来在石家庄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需水要求,过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湿地消退、地下水环境恶化、水体污染及水生态环境脆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了笔者对生态水利的认识。提出了21世纪初期石家庄生态水利建设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生态水利水利成就生态恶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石家庄水利建设成就及其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1石家庄水利建设成就
1949年以来,石家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成了岗南、黄壁庄、横山岭、口头四座大型水库、八一、燕川、白草坪等八座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200多座,同时疏挖河道,新建、加固堤防,基本控制了山区洪水。修建大型引水渠、水闸、塘坝、机电排灌站、机井等使原来的沙荒地和盐碱地有了灌溉条件。建设了城市自来水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上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石家庄的城市发展与社会安定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赢得了50年的防洪安澜局面,而且以有限水资源量支撑着石家庄这座拥有200多万总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和持续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城市水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1.2水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饱受历史旱涝灾害之苦,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受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石家庄水利建设主要集中于城市的防洪、供水与农田的灌溉、排水工程上,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水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过度地开发利用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而没有顾及生态环境对水的需要。同时,城市工业与生活大量废水的排放,又未得到及时的处理,部分还被引用。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1)河流干涸、湿地退化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抵御洪水、调节迳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石家庄湿地的主要类型为天然的“河流湿地”。由于上游建水库,下游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城市建设、农田开垦等原因,石家庄地区呈现河流干涸、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的景象。
由于对地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挤占了本用以河道内维持自身存在及生态环境所需的水量,造成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以滹沱河为例。滹沱河是本市最大的河流,其干流的黄壁庄水库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59年拦洪,1960年蓄水,总库容12.1亿立方米,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和养殖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库。80年代以来,石家庄水资源紧缺,为了满足城市和农业用水,使黄壁庄以下河道长年断流,周边土地沙化,加上沿河两岸工业与生活废污水的排入,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仅影响河道及滨河景观,断绝了对两岸地下水的补给,而且还成为石家庄的主要风沙源之一。由于河流干涸,水生物及栖息鸟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2)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
长期以来,由于地表水供水不足,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只得靠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来维持水的供需平衡,造成区域性地下水环境的恶化。地下水的持续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漏斗逐渐扩大。
(3)水体污染,河湖景观遭受破坏
黄壁庄水库担负着石家庄市的工业与城市生活用水,由于水库上游地区的发展,使入库水量锐减,而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废污水却直接排入水库,加上流域内农药、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使水库水质变坏,库区富营养化程度也逐年加重。
市区内由于污水排除及处理设施长期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部分污水通过下水道或沟渠排入河道,使河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市区内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为河渠中污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创造了条件。此外还有少量污水就近排入渗井、渗坑,直接污染了地下水,使地下水水质日益恶化。
此外,市区周边有些河道景观极差,如滹沱河沿河大量生活垃圾和工程碴土倾倒河内,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内,使河水黑臭,严重破坏了河道环境及沿河人文景观。
二、对生态水利的初步认识
2.1水利发展的三个阶段
纵观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历史长河中,水利工作大致经历或正在经历着三个阶段。其一是以解决人类低水平生活与生产需求为目的的原始水利(或自然水利)阶段,此阶段人对自然的抗争是微弱的,人类顺应自然环境而生存,人与水和谐共存,没有对自然界构成破坏与威胁;其二是以兴建防洪、供水等水利工程为手段,谋求经济及社会高速发展的工程水利阶段。此阶段人与水的关系扭曲着,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抗拒自然,却因自己以耗尽资源、牺牲环境求得发展的行为,受到大自然的严酷惩罚;其三是实现人与水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协调互动的生态水利阶段。此阶段水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与优化配置。曾一度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与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巩固和提高。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得到全面实现。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们从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认识的结果。
2.2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确实给社会带来进步,然而也带来了许多弊端,特别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即是生态城市模式产生的思想准备。生态城市就是人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城市概念的新定义,它具有两重涵义,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生态城市的规划思想是将城市视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的复杂大系统,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各因子相互关联,各因子的变化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其中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
2.3生态水利与水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水利是为建设生态城市服务的,就是要使城市水生态系统得到良性运转,以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水利,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生态水利实际上是人类发展进入更高阶段赋于水利的新使命,是在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更全面,更符合客观自然规律,更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新水利模式。
事实上,水生态系统本身十分庞大,为实现它的良性运转,离不开高标准的防洪、蓄水、供水、配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水利工程体系;离不开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及优化配置;离不开创造优良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当然,水生态系统还必须与社会经济系统相协调。
三、21世纪初期石家庄生态水利的展望
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功能的要求,也是实现 “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景美”的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要求。近年来,石家庄市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2年,启动了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这是石家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城市环境治理工程;2004年,石家庄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是石家庄市继民心河工程之后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又一个大手笔。2007年开始的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将大大改善我市的城市面貌。但要建设完善的水生态系统,我认为21世纪初期石家庄生态水利建设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水源保护及水污染治理
黄壁庄水库是石家庄城市生活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目前水质良好,必须切实采取措施保护好这盆清水。限制上游地区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面源污染。禁止库区旅游,限制网箱养鱼,注意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确保供水安全。
水污染治理拟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及工业废水内部处理、达标排放,同时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力度。重视对城市边缘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控制水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发展生态农业。
3.2水土保持及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在石家庄周围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形成高标准的生态防护体系。在山区营造防风固沙林,封山育林,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山、水、林、田、路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基本控制山区的水土流失;在平原结合河道整治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沿路两侧建成绿色走廊,实现农田林网化,形成平原区绿色生态屏障;在市区结合城市水系在城中心区建造大绿地。绿化造林与水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相结合,以水养绿,以绿保水。
3.3沟通水系,扩大水域,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在水系治理中,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现有的河道、行洪渠道为基线,结合周边可利用土地面积,以及城市功能规划,河渠沿线的历史文物及人文景观,对河渠进行整体综合治理,在治污及满足行洪、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生态观,将现有的河渠建设成防洪安全、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
为解决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中“缺水少绿”问题,在全市选择适宜位置及地形,并结合全市绿化造林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水面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
在广大郊区,除了利用洼地、坑塘、砂石坑等修建各类湖泊公园外,还应结合周边城市建设,沟通水系,修建湖泊公园,以增加水面。
水域的扩大将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物质条件,它既可滞蓄雨洪或再生水,减少汛期地表径流,为绿地与农田灌溉提供水源,又可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还可供附近居民休憩与游乐,并可恢复生物多样性,为动植物、鸟类及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取得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3.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深度开发及优化配置
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基本措施,其主要对策是优化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加强管理,合理调整水价体系等。
再生水利用是深度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的重要途径。目前石家庄市再生水主要用于环境及绿地用水,应进一步加大再生水回收、利用力度。
深度开发雨洪资源。可在市区西郊建设蓄洪回灌工程,修建低位草坪,铺设透水道路及广场,修建屋顶花园及雨水截渗回灌工程等,以增加雨洪入渗。
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分质供水,一水多用,发挥水的最大效益。在进行水资源分配时,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对经济用水实行以供定需,并在经济用水内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3.5加大跨流域调水力度、补充引用水源
在采取以上节流、开源等措施后,根据供需水平衡预测,石家庄市缺水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跨流域调水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实施已基本接近尾声,配套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力度,预计至2014年底,可基本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实施进度,实现当地利用南水北调水的需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中游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总干渠全长1389km。供水范围包括京、津、冀、豫、鄂五省市,供水对象以城市生活、工业为主,兼顾其它用水。工程实施后,水量可基本解决石家庄的缺水问题。但还应建设调度灵活的全市供水网络,为水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城市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农村日益城镇化,为今后的用水提出了远期的要求,为优化供水结构,提高供水保证率,还需加大跨流域调水力度,建立长期的用水机制。比如,引黄工程等。
3.6实现石家庄生态水利的保障措施
首先要增强水利发展的生态观,并在水利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要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包括蓄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水生产全过程,水量、水质、水环境全方位的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
要加强与水生态系统有关的林业、环保、农业、园林等部门的协调合作。要建立跨省市的流域水资源协调机构,实施岗南黄壁庄水库上游综合治理措施,保持与恢复维系城市命脉的两大水库的功能,为建设城市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及完善的水权制度,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
实行科教兴水。充分利用我市的科技优势,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上述规划全部实施后,石家庄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将得到有效遏止,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碧水蓝天”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将得到实现。水污染及山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及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南水北调江水的注入,为石家庄水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生态水利建设将为石家庄营造一个清洁、优美、生机盎然、适宜多样性生物群落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生态环境,为石家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土流失及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环境改善、乡村经济振兴的关键阻滞因素。据人民网2020年8月16日消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71.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8.73%。虽然相对于上一年度而言我国重点生态保护及修复区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但我国水土流失分布呈现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特征,水土流失治理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需要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目标,遵循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农村水环境承载力,从而为新农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生态环境基础。
1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水环境承载力、恢复自然水环境为核心,同时兼顾人工修复及自然恢复的现代化、综合性水问题治理理念与技术方法。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944m3/人,略高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不足,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愈发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为构建“生态防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念应运而生,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水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要点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目标,按照农村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新农村建设需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现展基本内容等对小流域农、林、水、草、田等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紧抓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构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其实施要点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防线
生态修复防线建立在农村地区坡度超过25°,或土层厚度低于25cm的区域。通过在林草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区域周边设置禁止出入警示牌、防护栏等,对该区域目的树种进行补种等方式避免该区域受到人为干扰,以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为核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2.2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防线
生态治理防线建立在农业种植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人类活动对周边生态及水环境造成干扰,导致此类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多,加之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环境十分脆弱。此类区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及经果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土质特征种植栽培适应性强、附加价值高的果树,既可以作为生态屏障防线,又能扩大经济效益;修建水利工程,以综合治理理念为导向,保证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水资源调配及利用、农业生产与生活等相协调,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源调度、农田灌溉等综合功能,解决用水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建设,采用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以科学灌溉、田间管理强化农作物长势及病虫害防御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修复被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2]。
2.3建立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防线
在水库周边、河道两岸、主要沟道等区域进行护岸护坡、河道清理并建设绿色景观,形成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防线,可以解决湿地萎缩问题、减少水体污染。
3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农村宜居空间
打造宜居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保目标之一。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导向,从生态环保角度审视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致力于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饮水质量偏低、生活垃圾难处理等问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3.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是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采取多元化及有效性措施恢复遭到破坏的水环境与土壤环境,在推行相关政策方针时注重调动农业生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农业与水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资源调蓄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林等保护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依存的水土资源、水土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有裨益[3]。
3.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对农村水土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其治理范围包括农村的林、田、湖、草及相关产业,坚持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主,因地制宜采取造地适树、植树种草、因害设防等治理措施,实行“山顶戴帽,果树缠山腰,山下养殖,护坡种草”等政策方针,在保护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遵循治用并举的基本原则,对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其利用结构,将宝贵的水土资源应用于高附加值、低成本高回报的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之中,通过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工程措施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践行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增收”基本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若想发挥积极作用需率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整理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新农村规划建设宏观战略、小流域综合治理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生态保护与水土治理之间的关系、小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治理效益与村民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利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源,实现统一治理、综合规划、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小流域水土保持实况科学确定新农村生产发展方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安排牧用、林用、农用土地的比例与位置,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田优产高产目标,加大陡坡退耕力度,为林草种植提供有力条件。为了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助推新农村经济建设需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商品生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联在一起,同治沟措施、治坡措施、农耕等措施相结合。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开展前需考虑人畜饮水、粮食高产等实际问题,以提高新农村建设实效性为导向合理规设治理方案,保障小流域综合治理能事半功倍。
4.2从实际出发推行技术措施,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个:一是农业耕作措施;二是林草措施;三是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指的是通过修建梯田、涝池、水窖、山坡截沟、拦沙坝、泥石流排导等工程达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实践证明,山丘区水土保持需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为了使技术措施可以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需专职部门立足农村当地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小流域组成要素及经济系统,将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要素视为时空分布探究的着力点,同时调查分析农村当地的生产资料、人口、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明确小流域的人口承载力。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主合理规划治理方案,从宏观上讲,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用地,使小流域生态能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讲,根据农村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技术措施,规设详尽的实施计划,使小流域治理能高效展开。不同地区所采取的规划治理手段存在差异,以黄土高原为例,在治理初期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线性规划法、经验规划法、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基本单元为小流域,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建成具有综合性的防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技术措施的同时需明确治理目标,以农业措施为例,需加强土壤抗蚀力、追加植被覆盖率,达到改良土壤、保肥、保土、保水的目的,继而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
4.3注重监督反馈,持续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部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理问题,注重监督反馈,定期归纳总结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立足实际,不断调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新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提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的条件之一,利用数字技术亦可提高治理效果监督反馈质量。例如,在推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可引用BIM技术,立足坡面蓄水、泥石流排导等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规设5D模型,增强相关工程监督反馈的可视性,同时各部门要基于BIM系统进行高效协调联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形成合力,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再如,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大数据具有持续膨胀的特点,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数据搜集等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5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邢梦雅,刘娅莉,杨小妹,等.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小流域生态保护开发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7):120-123+140.
[2]焦爱玲.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6):8+11.
关键词:广州市萝岗区;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
1 都市型农业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视点出发,对“都市农业”这一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从区位的视角而言,都市农业应限定在都市的范围,即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内镶嵌的“插花式”的农地,而不应把郊区(或远郊)的农业包括进去。②从农业的内涵而言,都市农业应为观光、休闲、体验等新兴的农业项目,是农业与旅游业的新的结合。③从城市的类型而言,都市农业是大城市周边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大城市的规模、功能、结构发生变化决定的,都市农业不仅应包括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市区农地,还应包括郊区农业。
2 广州市萝岗区概况
萝岗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与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市和从化市五个行政单位交界,与东莞市和广州市的番禺区隔江相望。全区面积 393.22平方公里。下辖夏港街、萝岗街、东区街、联和街、永和街、九龙镇5街1镇,共30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区常住人口37.37万人。
3 广州市萝岗区都市型农业发展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3.1 有利条件
第一,萝岗区处在广州市农业三个圈层发展规划的中心圈层与第二圈层结合部,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第二,全区林业资源和水资源比较丰富,自然环境比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条件;第三,萝岗区农业已由产销脱节逐渐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渐成规模;第四,外向型农业已初具规模,已由单纯地满足当地城市居民的城郊型和内向型农业向适应市内外甚至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型农业转变;第五,农业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这些均为萝岗区发展都市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3.2 制约因素
第一,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不快,规模的局限和地域的分散,造成资金、科技和人才的集聚能力不强;第二,农业设施装备还比较落后,科技推广和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第三,受水、土、空气环境和农药、化肥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不佳,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第四,各项有利于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配套机制,如资金投入、科技研发、经济政策、社会服务、法律保护等,还没有形成新的保障机制;第五,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功能不够宽,机制不活,辐射力不强,产销信息收集、分析和体系相对滞后,市场营销策略尚未适应,新型的现代营销体系还不完善等等。要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就必须正视上述制约因素,化制约因素为有利因素,着力推动全区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4 广州市萝岗区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对策
4.1 依托土地利用规划对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进行约束和控制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的方法,是实现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制订农业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用严格的科学制度指导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土地利用规划以农业区划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在土地上落实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布局。建议萝岗区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区域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功能与布局,依托土地利用对都市型农业土地利用进行约束和控制,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4.2 依据土地利用分区优化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
土地本身是自然产物,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土地具有养育、承载、仓储、景观、生态和环保等功能,集中表现为土地的有用性。萝岗区的都市型农业产业要按土地功能划分,融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生产功能三位一体,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依据土地利用分区优化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园林绿化、生态水系等,改善区域人工生态环境,增加区域环境资源,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并通过发展景观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等,满足
民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追求。
4.3 充分协调都市型农业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关系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的,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
萝岗区应充分协调都市型农业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关系,树立科学农业观,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同时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区内集中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
4.4 将都市型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双赢
萝岗区新农村建设应以都市型农业为方向,推进农业布局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水果、农产品加工、花卉、畜禽等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优势产业比重,重点发展以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为方向的都市型农业,在充分发挥萝岗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三高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工业化,推进农村城市化,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4.5 进一步规范都市型农业开发中的土地利用管理
抓紧盘活农村土地存量、扩大增量。建议在农业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就农村土地“盘存扩增”问题进行专题调研。首先,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通过进一步深化规划和科学组织,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土地面积;对村边、山边未被开发利用的零星“丢荒”地进行开垦,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对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破坏的土地(含山地)进行复垦,保证土地存量。其次,尽快实施残次林和灌木林改造工程。通过加大政府补贴的办法,鼓励有实力、懂技术的区内果农,对条件适宜的山地尽量改种萝岗甜橙等名优水果,不宜种果的地方全部改种乔木。第三,积极探讨解决近万亩白玉兰香花缺乏销路历史遗留问题。第四,切实加强和改进集体土地(山地、鱼塘)经营权承包管理。
4.6 以都市型农业发展为契机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
萝岗区应以都市型农业发展为契机,依托现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的系统性原则,兼顾生态、景观与功能使用原则,对萝岗区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合理布局各类绿地,建立各组团绿化网络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留区域间开敞的绿色空间,保护好水系、林网、自然文化遗产等用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在维持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构筑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引导各类用地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城镇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互利体系,完善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实现城镇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赵晨霞.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9:14-16.
[2]孔祥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7:20-27.
[3]薛艳杰,吴永兴.城郊农业、都市农业内涵及特征[j].论坛,2007,3:65-66.
[4]黄东明,刘丽敏,朱松涛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都市农业的关系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7,11:249-251.
[关键词]生态修复;农业生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作者简介]冷传明(1970―),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讲师。(河南焦作4540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产、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2]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4.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二、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
1.增加了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了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
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参与封禁治理的积极性很高。2000年和2003年国务院先后下发的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农村群众投工,必须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投劳制度,凡是群众不愿意投劳的不得强迫。这方面云南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90%以上的群众愿意投劳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施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1)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据调查,各地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之后植被覆盖率迅速增加。陕西省吴旗县封禁4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福建省永泰县封育治理后,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成,森林覆盖率由2.3%提高到43.3%内蒙古娥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1995年,广东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绿化达标,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30%~50%。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如今坚持了封禁治理,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提高,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减轻了洪水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生态修复之所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因为封育保护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4]。
(2)保土减沙效益明显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强的时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水蚀区成效是显著的。截至2001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5万km2,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15亿t,增加蓄水能力250亿m3,减少黄河泥沙3亿t。与第一次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初步比较表明,不仅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而且保土减沙效益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三北”地区的防林面积由1113万km2(1997年)增加到3873.5万km2,防林区提高农作物产量10%,提高牧草产量2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可降至500t/km2.a。
(3)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强
农业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功能是由地上植被和土壤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实验证明[5],在有林地区,日降雨量30mm无出水;日降雨量55~100mm才见细水流出。年降雨量1200mm时,有林地区水分损失量仅50mm,而相同环境条件的无林地区可达到600mm,一亩林地比无林地至少能多蓄水20m3。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能力主要体现在雨季能蓄水、分洪,在旱季则能抗御干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大面积增加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下垫面的蓄水保水的能力。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3],黄土高原现有水土保持工程年减少入黄径流10亿m3,规划中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每年将减少入黄水资源量40~50亿m3,单就确保黄河不断流来说,它是不利的影响,但从满足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它所减少的这部分水量是水土保持工程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所必需的,因此是功而不是过。
(4)改善了农业地区的小气候
在有林地区,日间约有35%~75%的太阳辐射被林冠拦截吸收,20%~25%被树冠叶面反射回大气中,仅有5%~40%射入林中。绿色植物中森林能防风,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林木可以调节温度,从而可以改变局部地区小气候。如江西省修水县河桥沟小流域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封禁后,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植物群落良性发展,许多动物重归故里。四川省巴中市坚持十年封山禁牧、禁坎禁伐,林草茂盛,山清水秀,人居环境十分优美。在连续3年遭受罕见大旱的情况下,封育保护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草原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再现了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蓝天碧野的秀美景色[5]。
(5)生态修复在治水保土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
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我国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陕西省吴旗县在实施生态修复后,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兴办绿色企业,与实施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多。生态修复使我国的畜牧业由满山遍野到处放牧、超载放牧向以水定草、以草定蓄、围栏封育、修牧轮牧、舍饲半舍饲转变。
三、在农村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农业生态修复突出以自然的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缺乏足够理解与认识。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并处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突出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人为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的宣传教育,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和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高度出发,帮助群众充分认识搞好生态修复的重大意义,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2.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生态修复措施要在技术上科学、经济上可行,就需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创新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丰富生态修复的理论,提高生态修复的科技含量。要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其中机理研究是生态修复研究的核心。生态修复的机理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生态系统压力形成与解除的措施、生态系统压力解除后的恢复机制、生态环境可修复程度以及自身演化规律。为最终阐明生态修复的原理,创建我国生态修复的科学体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另外,还要对相关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加以研究,如“3S”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等。
3.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
生态自我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的。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因地制宜。我们要把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水,作为生态恢复的主导因子,要把年降水量、土壤类型、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状况的因子作为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潜力的依据,不同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潜力不同,在我国南方,由于水热条件较好,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复杂,植被恢复很快。在北方,由于水热条件差,植物种类较少,植被较难恢复。当年降水量和干燥度达到大多数植物难以生长的数值时,即为生态恢复的极限,也就是说,依靠自然的力量已经难以恢复,必须依靠人工措施来恢复或重建。
四、结语
农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关键是实施封禁保护措施;其目的是恢复,保护植被,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度,突破口是退耕还林、以粮代赈;依靠的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行动。在生态修复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观光农业;问题;成功经验
一、引言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文件中,提出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认为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是一项重大任务,本《纲要》的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带动性强等特征,其经济价值被各国认可。观光农业作为旅游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为解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问题作用明显,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郊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光农业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规模,並已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目前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探讨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指导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观光农业研究概况
对观光农业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概念、特征的研究,观光农业与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关系研究,观光农业发展策略和管理研究等方面。
(一)概念提出和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农业观光旅游的研究起步很早。在19世纪,农业观光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萌芽並迅速发展。对农业观光旅游的概念界定争议颇多,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特纳(Turner)较早提出农业景观的概念,其是指农田、草地、耕地、林地、等的复合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与空间中可供观赏的资源。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从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认为农业景观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和动态适应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格局。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观光农业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
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艾瑞克(Erick)等在美国北卡罗莱娜州东北的农村地区研究,对农民、旅游公司、政府机构、旅游者等各主要利益相关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个相关利益群体对农村观光旅游的感知差异较大。阿部(Abby)研究马来西亚的农村旅游问题,经过实证性论证表明农村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忽视当地农业景观的自我发展能力。国内对农业观光旅游的研究尚不系统,郭焕成提出观光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农游交叉产业。
综合前人理论,笔者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开发和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旅游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观赏、品尝、习作、购物、娱乐、休闲、度假等服务,满足游人对乡土气息的向往,领略田园自然景观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观光农业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体现这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形态,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並向第三产业延伸的产业,具有产业交叉性。
(二)农业观光的特点研究
1.农游合一性
观光农业具有双重性,既具备农业的生产功能,提供农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具有休闲、娱乐、教育、健身等旅游功能,满足现代旅游者对自然的向往。观光农业融合农业和旅游业,融生产性、娱乐观费性和参与性等为一体。例如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农村葡萄园酿酒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参与葡萄酒的酿造全过程,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並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期间的乐趣远非商场购买成品酒可比。
2.科技性
观光农业通过以旅游形态包装的农业生产,依靠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开发优良品种;借鉴世界先进园艺技术,调节生态环境,推广高标准的农田规划,提高农业产量,优化农田质量,产生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业科技是观光农业突出的体验项目。国内知名园区有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北京锦绣大地观光农园等。
3.市场性
观光农业主要面对城市游客,观光农业经营者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的、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旅游项目,扩大游客来源。
4.社会文化性
观光农业所涉及的动植物具有丰富的经济、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基于此内涵设计的各种观光农业项目,满足了游客对更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旅游的需求,利于增加城市游客的农业文化知识。比如江西井冈山的观光农业区、承载中华文化的黄土高原景区等。
5.持续发展性
首先,观光农业具有地域农业文化特色,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突出了生态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次,观光农业根植于农村生产沃土,旅游与生产、市场有机结合,抗风险力强,解决旅游淡旺季矛盾而导致忙闲不均的问题,获得生产和旅游经济双重效益,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
三、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观光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在为招商引资举办的荔枝节的基础上,成功创办了荔枝采摘园,取得较好的效益。各地纷纷仿效,开办了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观光农业发展迅速。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为主题旅游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风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大城市近郊,如四川成都市郊的“小农庄度假村”、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发展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观光农业正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以北京昌平区为例,仅2010年1-6月间观光农业总收入就达10946.2万元,同比增长117.5%;接待人次572785人,同比增长48.4%。
(二)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且经过发展,观光农业已形成了一些经营模式,许多大城市的观光农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观光景区模式雷同,项目缺乏特色
很多投资者缺乏制定周密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研,设置旅游景点往往不相协调,开发项目单纯模仿,且多限于果园、林地等类型,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同时由于忽视农业旅游资源的地区综合开发,部分地区的旅游观光农业规划不合理、项目功能单一、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需求、吸引力有限,因而游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下。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90%以上的观光农业园区经济处于亏损状态。
2.科学规划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地方市级及区县级都没有制定观光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布局不尽合理。有些地区的建设、农林、水利和旅游部门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来评定景区景点的等级,实施着各自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往往形成多头管理,部门间各自规划,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发展规划能力,导致投资决策的明显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3.要注重生态消费和生态保护的协调
我国虽然在空间上形成比较完整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体制,但管理尚且依赖于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由于执法渠道不畅和执法手段不严,在开发过程中和游客消费过程中,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资源和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观光农业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对于这一产业,目前缺乏专门的政策体系和扶持手段。因此许多地方並非在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观光农业,主要靠门票而不是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此外,许多地方投入不足,筹资渠道不畅。对农业基础设施、观光旅游设施的建设,住宿条件、卫生条件的改善,仅凭乡镇或县区自筹资金来发展观光农业显然是杯水车薪,无法创造良好口碑,难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来增加效益。
5.人员素质较低,营销宣传不力
目前,我国许多观光农业旅游地都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经营人员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文化水平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系统的营销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方式和现代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整合营销传播。
四、国外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成功经验
(一)国外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观光农业可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此时,观光农业只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种项目,而非一种独立的产业。观光农业真正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随着全球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出现了兼顾生产、游乐为一体的多功能观光农场,利用区域性特色农业,修建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游、购、娱、特色食宿等服务。以后逐步扩展到英、美等国。70年代起,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也逐步开始发展观光农业。
(二)成功经验
1.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以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在此方面,意大利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如招待游客用房必须是非农业生产活动用房;游客的食物全部或大部分必须是本农场或当地农场的产品;组织接待游客的人员必须是非农业直接耕种和饲养人员;农业旅游应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等。
2.对观光农业开发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规范的管理
意大利严格限定开办观光农业旅游的条件。比如在农场留宿,要有一定的服务设施,有的房屋要进行修缮,以便接待游客;向游客出售的当地农产品质量和特性、环境、卫生条件、饮水、点起的使用条件、灭火条件要进行评估;要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並在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等。
3.提高观光农业的科技含量
观光农业要科技致富,就必须提高农业领域的科技含量。为此,应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城郊农村合作,共同开发观光农业资源。德国、日本的观光农业就是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4.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主导和调控的作用
由于发展观光农业对农村经济作用显著,政府制定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政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法律支持。美国在1992年立法对发展农业地区旅游作出专门规定,指出开发农村旅游有利于美国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自然环境、风景名胜以及科学、教育的保护完善。意大利政府也颁布相关法令,以管理和鼓励农业旅游。德国制定了市民农园法,确保能为市民提供农园进行耕种。
(2)组织协调。美国联邦政府专门成立了“旅游政策会议”,以保证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的利益。
(3)技术指导。针对农业地区旅游人才缺乏的情况,美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一是编印技术辅导书籍,指导农业地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二是进行培训。三是提供咨询和专业建议。
(4)经济帮助。政府通过设立发展基金、减免税收,补贴、低息贷款等,对农村旅游基于特定的支持和帮助。但发展观光农业仅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应以政府投入为龙头,带动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外资、农民自有资金投入观光农业,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这方面德国、日本的都市农业已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5)宣传促销。法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网络大力促销法国的农业旅游。日本成立观光协会,在多地设立办事处以吸引大量游客。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