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混龄教育的好处

混龄教育的好处

时间:2023-08-28 16:58: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混龄教育的好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混龄教育的好处

第1篇

陈丁鸿简介

美国Indiana大学教育学院硕士,两个孩子的母亲。著有畅销书《带着孩子去旅行》《在美国上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家长心理,亲子关系,以及儿童教育和发展相关领域的咨询研究和投资。为多家杂志、网站、电台、电视台的特邀教育专家和撰稿人。

“蒙氏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是多感官、有顺序的,并且具有自我纠正功能,有助于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和概念。例如,实际生活领域里使用钳子这一项活动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有趣的,这项活动让孩子的手变得更灵活,对以后书写有帮助。通过形象化的实物来理解是蒙台梭利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通过实际的物体和珠子来学习数数。他们可以看到,随着数字增大,珠子变得越来越长,也可以看到乘法、减法等运算原理。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很容易地过渡到抽象推理。

陈丁鸿

育儿经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所谓自然人,就是绝对平等、自由和善良的人。在他看来,培养自然的人,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为基础,让儿童自然地成长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

他认为不应为儿童确立不可及的目的,不能迫使儿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应当让儿童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想他喜欢做的事,因为自由是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

蒙氏善以教具来引起孩子们自由活动和自动学习的精神,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能。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由与独立,蒙氏强调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照顾自己,照顾周围环境,待人接物的能力。

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课程表

陈丁鸿

育儿经

这些日子,我一直注意观察蒙台梭利学校,我的蒙氏的自由学习理念也是建立在指导的基础上,有益的诱导才能达到自由学习的初衷。

我曾经听人说过“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所取的就是“平等相待”,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那么孩子会以同样的爱回馈给父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为善的品格。

国内蒙台梭利幼儿园与

美国私立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区别

1.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较突出的一个模式,这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于采取混龄式,使得蒙氏教室中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存在于一个较真实的小社会中,值得提倡和借鉴。但在国内,混龄教育的阻力来自于无法与小学衔接,因此无法取得家长的认可。

2.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教师重心在孩子的工作上,生活方面照料少,如孩子们在家吃早餐,中餐也是自带,午睡的被袋自带,没有晚餐。国内幼儿园在生活方面照顾得细致些,家长不用为孩子的饮食费时费力。

3.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少。没有国内的晨间体育活动、早操、幼儿自由游戏活动时间等。

4.美国蒙台梭利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较少,一般就是“走线”、音感训练和音乐欣赏,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国内的音乐活动有较完整的体系,如歌唱训练、韵律活动、节奏感的培养、音感的训练、乐器的认识和使用、视谱、创编等。

值得学习的地方

1.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从幼儿阶段向更高年龄段延伸,开办有蒙台梭利小学。

2.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不提倡奖惩。蒙台梭利幼儿园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聪明的、优秀的,从不评好孩子或给孩子贴红花、插小红旗之类的活动。

3.蒙台梭利幼儿园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孩子去完成孩子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收拾自己的物品等。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孩子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混班的好处

以前对不同年龄段的混班还有些顾虑,现在越来越发现混班有挺多好处。不仅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模仿年长的孩子,而且年长的孩子在帮助年幼的孩子时,也可以增强自尊和自信。

蒙台梭利博士观察发现,总体上,孩子在社会需求和认知能力上表现出阶梯式跳跃性的发展,而且是每3年实现一次大跳跃。孩子可划分为18个月至3岁,3岁至6岁,和6岁以上。

这种3年分龄方式让每个班级都像一个家庭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有更多的有经验的孩子可以分享自己所学,在分享中巩固自己的知识。在不断重复分享中,孩子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方面。当孩子掌握了一门知识,就有机会在自己的小组中传授。

陈丁鸿

育儿经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 家庭文化 幼儿母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2-01

家庭是孩子的生活与经验的起点,也是语言发生与发展的基地,幼儿所接触到的语言最多来自他们的家庭,家庭文化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作者以呼和浩特三所蒙古族幼儿园为个案,阐述家庭文化对幼儿母语学习的影响。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研究选取的样本是从三所幼儿园的小、中、大蒙语班中随机抽样,其中赛罕区蒙古族幼儿园蒙班是小中大班组成的混龄班。调查的家长总人数为120人,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问卷有效率85%,其中市蒙古族幼儿园家长67人,占65.7%,新城蒙古族家长20人,占19.6% ,赛罕蒙古族家长15人,占14.7%。

幼儿园家长来自城市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职业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博士均占一定比例,样本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研究的需要,所选的幼儿园又是蒙语教育发展较好的A所幼儿园,母语教育中等发展的B所幼儿园以及只有一个混龄班的C所幼儿园,总体样本具有代表性。

二、家庭文化客观因素

1.家庭结构

从数据来看,一是家长年龄中“中间型”、“年轻型”比例较高,说明他们用双语受教育的多,双语水平较高;二是人员结构,核心家庭占76.5%,也就是父母独立抚养的占多数,这种家庭使用民、汉两种语言的可能性较大。复合型家庭占19.6%,这种家庭使用母语的情况比较多见,双方父母都来自农牧区,从小受母语教育,能为孩子提供母语的语言环境。

2.父母受教育水平

国外学者贝莱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智能与父母的学历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越来越密切。[1]调查显示,其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有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也有各自的教育方法。这些家庭更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这也使得大部分家庭的气氛是积极向上的,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正面作用。

3.家庭使用语言

关于被调查对象的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呈以下情形:大多数蒙古族在家里与孩子进行交流时特意地用蒙古语交流,目的是想保护本民族语的发展,努力帮助孩子学习母语。还有一些家长规定时间段来说纯蒙语,规定的时间里全家人必须说纯蒙语,要是违反规则,进行罚款,以这种方式给孩子创造蒙语语言环境,支持孩子说母语。

4.家长母语水平

调查显示城市蒙古族家长母语水平普遍较高,能够在家庭中创设语言环境,并能为孩子提供辅导。随堂观察发现各班都有个别幼儿发音纯正的现象,主要是家庭中具备了良好的母语环境,加之班里与蒙古族幼儿一起生活,可以使用母语。

三、家庭文化主观因素

1.家长母语教育投资

有学者指出,家庭环境的质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2]在访谈中,家长赞成孩子接受母语教育,并愿意为孩子创造优越条件。统计发现,多数家庭幼儿图书的蒙汉比例近相同,也有些家庭主要是汉语幼儿图书,甚至有的家庭根本没有蒙语图书,这是由于蒙语儿童读物非常有限,这说明家长以自己的条件、方式来给孩子创造了解母语、使用母语的机会。

2.家长语言观念

语言态度是影响母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家长的语言态度主要体现在对待母语和第二、第三语言的态度上。调查显示,96.8%的家长都认为对孩子来说蒙语比其他语言重要,说明家长对母语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也说明家长的语言态度影响孩子语言选择,其中有71.6%的家长认为母语对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最主要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让孩子选择母语学习是出自于多一门语言多一个出路或照顾政策多等心理。调查还显示,多数蒙古族家长对学习汉语和外语都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需要多种语言。

3.家庭语言教育方式

调查显示,多数家长认为给孩子了解民族文化是学好母语的基础。分别有53.9%的家长和54.9%的家长以带孩子参观民族博物馆,了解民族风情或在家庭生活中,保留民族文化来给孩子熏陶民族文化,为学好母语打基础。其次50%的家长经常与蒙古族家庭来往,给孩子创造交流的机会来支持幼儿学习母语,还有45%的家长选择和孩子一起观看民族节目,因为绝大部分孩子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看电视节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可以通过学说节目中对话来提高口语能力,也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途径之一,家长利用孩子这一特点来学习蒙语也是一种学习母语,提高母语会话能力的途径。

四、结论

家庭环境中的客观因素:父母的年龄、学历、职业、收人及母语水平对幼儿接受母语教育的过程中有深刻的影响。由于幼儿处于语言习得的初步阶段,受到其身心与思维发展不健全的制约,只能被动接受家庭提供的语言环境。良好的客观环境带来的好处势必为幼儿接受母语教育提供保障;反之,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语言习得环境,母语教育就只能局限于幼儿园活动中,特别在寒暑假期间,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语言倒退现象严重。

家庭环境中的主观因素:父母的支持力度、语言态度以及家长的主要教育行为为幼儿习得母语提供了精神动力。对于学前子女而言,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强化幼儿语言习得的效果,有利于语言兴趣的培养与延续,也有利于子女母语观的形成。由此可见,少数民资幼儿家庭的家庭语言环境作为子女形成自然母语个体的第一环境,直接影响子女的母语习得。要想缩小孩子在母语习得起跑线上的差距,幼儿家长应在家长会或家园合作活动中与老师多交流、沟通,提高对母语教育的认识,转变学好外语走天下的语言的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配合幼儿园实施母语教育。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多给家长示范或讲解配合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优化家庭语言环境,从而改变目前部分家庭不主动、不积极配合教学的状况,使家庭的母语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在园母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当前,幼儿体育已受到幼儿教育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然而离目标的要求还有距离。对于任何通过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增强幼儿的体质、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许多教师还比较的模糊,如有的教师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过分强调兴趣而不注重体育活动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一刀切的灌输方法用的比较多;对于幼儿活动量的调控存在随意性;还存在等待时间过长,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比过去幼儿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的一切行为的基础,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其身体活劝的能力。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程度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幼儿,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就常常会遭受失败。因而他们也常 常会产生否定的“自我”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

1.创设被人接受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中最有威信的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往是幼儿评价自己的标尺,小班幼儿更明显。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往,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积极评价,使幼儿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起幼儿喜爱体育,乐于上进的愿望,而应避免消极的评价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让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以引起全体幼儿兴趣,减轻幼儿恐惧心理,从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在引导幼儿玩攀登架时,我们设计了“给小动物找妈妈”的游戏,把“小动物妈妈的家”设置在攀登架上,鼓励孩子们去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连平时最怕玩攀登架的几名幼儿也不知不觉地爬上了攀登架的最高点,对他们的成功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就是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帮助幼儿逐步树立了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2.鼓励幼儿尝试活动,提供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避免机械模仿

在幼儿期,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根据幼儿兴趣和意愿及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在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自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潜力的发展。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如在平衡练习中,一开始,我只让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走平衡线。然后,提供不同高度、宽度、坡度的平衡木,让幼儿自由尝试,接着请平衡力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再由教师把走平衡木的动作要求示范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过小桥”的练习,幼儿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由宽到窄,由低到高练习。这样,不管平衡能力强弱,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态度。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起点,获得成功的程度是不同的,要鼓励幼儿从自身的起点开始,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练得更好,发挥幼儿潜力。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要注重逐步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发展幼儿主动性为首要任务,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我们往往启发和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竹圈,教师不马上做示范,而是让幼儿拿着竹圈子自由玩耍,启发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竹圈还可以怎样玩?要和别人玩得不一样”。因此,孩子们便会想出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当幼儿有过自身体验获得成功时,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信心自然得到增强。

3.帮助幼儿克服在体育活动中的两种极端心理――自卑与自负

小班幼儿个体差异明显地体现在动作发展上。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好,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常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以为自己能力太差而失去参加活动的信心,形成了“我不行”的思维定势。为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积极评价入手,尽量挖掘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长处,少批评,多表扬;通过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优势,没有必要高着别人,低着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适当降低对自卑幼儿的要求,使之 具有成就感;通过补偿性的训练,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抗挫能力,当他们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逐步克服自卑感。

为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有难度的、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如体育活动“小猫钓鱼”,教师设置了各种障碍,幼儿必须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及具备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只有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摆脱依赖与骄傲。

4.家园配合,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确实,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那么他们的孩子也许就会缩手缩脚;有的父母溺爱幼儿,一切包办代替,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困难面前退缩。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坚持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并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

⑴不要溺爱孩子,应支持孩子与同伴交往。

⑵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

⑶家园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幼儿的点滴进步,以获取幼儿每一发展阶段的信息,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二、运动量上采用“多峰式”训练

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多峰式”,指的是整个体育活动中运动量的分布呈两次以上的高峰状态,以免运动疲劳带给机体的伤害。考虑到幼儿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特点,幼儿身体技能的活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这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调控幼儿活动量时安排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形成了启动――第一次高峰――缓冲――第二次高峰――缓冲这样一个多峰式状态,真正做到运动强度小则增加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大则减少运动密度,调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既不过量运动,又能保证适宜运动量,符合机体承受能力,体现了体育活动中“动与静、激与缓”的结合,对幼儿体能的科学锻炼是十分有益的。

三、自由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中的户外自选活动、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和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更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因为在这些活动中能给每位幼儿有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促使其主体性培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1.室内表现性、创造性的身体活动

在室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向幼儿发出挑战,唤起幼儿尝试进行身体运动的欲望,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来自由表现、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例如在室内进行“玩竹竿”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赤足在室内活动,用手指、脚趾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尝试创造许多有趣的活动方法(如:猴王玩金箍棒、种树、滑雪、火炬接力等)。这类活动提高了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使其有机会在面对不同的运动刺激和建议时,寻找到他自己的行动方式,促使其运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2.户外自选活动

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在活动中尽可能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即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和器材,自由结伴,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活动,体验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例如: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3.幼儿混龄主题区域活动

利用幼儿园的有效活动场地和器材,设置若干个具有不同活动主体情节的区域,教师可以设置球类活动区、车类活动区、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中大型运动器械组合区等,对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同时开放,各年龄层次的幼儿可以自行组合、自由选择活动区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线性框式,强调非线性的组合,使团队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扩大了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满足了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为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锻炼提供了充分条件,使其活动动机更为强烈,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得到鼓励。例如:让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同时参与攀爬区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交往对象丰富了,而且从大班幼儿身上学到了活动技巧,更加放得开了,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带领中班幼儿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让幼儿身心得到了发展。

四、体育实施途径上强调与家庭、社区合作

俄罗斯的教育机构很注重在儿童体育方面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工作者把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知识传递给家长,使他们了解孩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教育者可以借助这样的契机,通过直观的宣传、咨询、座谈等,让家长认识到如何丰富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适合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的体育活动项目。例如:每学期定期举行亲子运动会,让幼儿和家长配合参加活动,不但增加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更让家长认识到多让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这样更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到家园共育。还有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一些体育活动的方法与技能,家长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同学习。

另外,幼儿园可以扩大与社区合作,开展一些在社区内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游戏、竞赛等,这不但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更扩大了孩子社会交往的空间。另外,平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一些家长在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实施情况,提高家长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和教师携手共同合作,使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起来。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调动一切可能的因素,使体育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编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6.

第4篇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分析;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从最近几年本校(包含12级)入学中职生的数学成绩情况统计,入校学生约10%基础较好,50%学生存在明显的不足或缺陷,40%的学生缺乏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本文从学生学习数学的社会、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心理角度进行探讨,并对成因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以期对中职教师提供参考。

二、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1.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

(1)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减少。(2)国家对中职学生生活费及学费的减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来读书很大程度是为了混时间,得资助,想想比读普高划算。这样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了,学习数学自然就没兴趣。(3)新技术、新设备的干扰。

2.学校、教师的影响

(1)教师忽视学生情感,教学态度与手段不科学。(2)忽视学生自主性,教师掌控课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为完成知识传授而主导,学生听得多,练得少,没时间进行精细的思考、领会,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只能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3)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

3.家长行为的影响

(1)孩子读职中就是等就业。(2)安排孩子到校混毕业证。(3)不顾孩子意愿,随便选一专业。

4.学生自身的影响

(1)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2)自暴自弃。职中学生大部分在小学、初中阶段属于中等以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没有收获,没有成就感,更不用说老师的好评。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3)缺乏恒心,毅力。(4)假象成熟心理。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成人了,已经成熟了,把心思放在了这些不合适年龄的事上,学习就是次要的了,数学学习就更不用说了。

三、解除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的方法

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厌学情绪是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方面的诸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对学生刺激而造成的,其实质是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具体体现。为解决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及厌学情绪问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政府应加强就业大环境的治理

严格执行《职业教育法》,逐步建立起先培训,后上岗的运行机制,以提高上岗职工的素质。加大对营业性网吧进行严格整治,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上课期间上网的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在就业、工种、工资、待遇上充分体现优质、优选、优先、优酬的竞争机制,以激励学生战胜自我,努力学习成才。

2.学校应把好教师、学生关

(1)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应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师角色的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多下讲台,让学生始终认为我们是学生中的一员;在生活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爱生如子,和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意愿和老师配合,才意愿与老师沟通。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焦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的过分“刺激”,应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达到激励的效果;其次,教师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要适当,不仅要强调学好数学的好处,更要不断地配合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学习,从而走出数学焦虑的困境。

(4)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从不同角度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中职生已具备比较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巧妙运用学生生活中的感知,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幽默的语言贯穿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经常从数学课堂语言开始,在力求准确、通俗易懂的同时,用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变得风趣、诙谐,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再次,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课堂。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就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在课件中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淡化数学的抽象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拍

教师多与家长、班主任联系,建立家访制度、家长座谈会、学校技能节等制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边联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辅导,排除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

数学学习的心理辅导,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辅导要求我们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帮助,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情感和数学能力,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放弃。

总之,为引导中职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潜心研究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要从传统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学专家。

参考文献:

1.程功来.职校生厌学原因与对策.德育园地,2005(6):19.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7.

第5篇

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布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讲授情景和气氛才能吸引住学生。多媒体是集文本、声音、图片、三维图像、电影片段、动画等为一体的强有力的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一个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使学生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比如在讲“演讲”这一章节时,上课时我首先让他们看了一段网上盛行的约17分钟的“一个学校的感人演讲会”――《让世界充满爱》,学生完全被演讲家高超的演讲艺术征服了,很多学生都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第二次课,学生跃跃欲试纷纷登台展示自己演讲的风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使其变得生动形象、立体多样,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地发现美、感知美。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审美情境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琵琶行》之前,先播放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用多媒体推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沉闷而凄冷的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诗中描写音乐的诗句令人拍案叫绝,可推为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之绝唱。“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诗句描写的音乐中激越高亢、欢快娴雅、珠圆玉润的表演技法,可播放古典琵琶曲《高山流水》中的片段。悠扬柔美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情境氛围中。

运用多媒体挖掘课文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但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的局限,凭已有文学修养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讲《荷塘月色》时,我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索淡朦胧,什么是和谐宁静。再加上委婉深沉、渗透力极强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以及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利用多媒体再现名家经典,培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网络上大师们的经典朗诵能够恰到好处地再现文章的语言节奏以及文章蕴含的情味,同时录音还可多次重复,因而在多媒体上运用录音进行朗读训练,效果很好。我在讲舒婷的《致橡树》就用的是丁建华的配乐诗朗诵,学生听后就模仿着朗诵,感情把握得还不错。还可以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名篇名著让学生欣赏,看后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问题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

第6篇

关键词:雾化吸入疗法;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bronchial asthma atom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atomizing inhalation therapy method. Method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12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to find out the related factors.Results Through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erosol therap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Per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an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o achieve treatment,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Key words:Atomization inhalation therapy; Affected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1]。

吸入疗法是控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主要方法,作用直接,全身副作用少,比口服药起效快且有效,用药量小,是其它用药方式的1/10,对儿童无副作用,患儿使用无痛苦,易于接受,本文主要介绍婴幼儿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采用雾化吸入使药物能达到深呼吸道而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最后释放到整个呼吸道而取得良好的解痉效果[2]。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共120例患儿,男67例,女53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年龄1.1岁,平均住院日为10.62d。

2哮喘患儿雾化吸入疗法影响因素

婴幼儿哮喘吸入疗法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重叠交错, 互相影响。下面主要通过患儿因素、家长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器械因素进行具体介绍。

2.1患儿因素 婴幼儿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对接受口咽部有一定刺激的雾化吸入治 疗常不能配合,一看见雾化的装置放到嘴边就开始哭闹。

2.2家长因素 患儿家长一看见孩子哭闹,就不舍的,导致不愿意给孩子做了,产生排斥的心理,另外对新的治疗方法认识不足,使家长更愿意接受注射、口服药物,怕麻烦,担心患儿不合作的心理常常存在。

2.3医护人员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对吸入疗法好处宣传不够,不够重视,影响吸入疗法效果,使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家长对疗法失去信心。

2.4器械方面因素 压力泵的原因:如压力泵因长期使用而压力不足导致雾量变小,影响疗效;氧流量的调节:如将氧流量提高2~3L/min可使氧浓度下降延迟,雾量变大影响疗效。以氧气作动力时,注意是否会因氧气的流速过低或漏气,而导致雾速减低,流量减少,影响疗效;雾化器方面:①雾化罐口器的选择: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应选择不同的雾化口器。②雾化器雾量:如雾化器雾量过小或不出雾,检查雾化器的喷雾孔是否堵塞(可用细铜丝通一下),雾化器一定要保持与地面垂直,倾斜也可导致不出雾。

3哮喘患儿吸入疗法护理干预

3.1吸入治疗前准备 ①环境准备 在雾化治疗进行前要做好充分的环境准备,保持室内安静,室温控制在22 ℃~2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哮喘患儿吸入大量低温的雾气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加重症状。②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使用原理、所用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家长的配合。③保持设备的清洁,经常消毒,做到一人一罐,防止交叉感染。④按医嘱准确给药。

3.2雾化过程中护理 ①雾化吸入时,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患儿安静,防止哭闹。②吸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 心率,出现异常应暂停吸药,观察喷雾器的出雾情况,发现没有雾气出来,及时查找原因。③吸入时,患儿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口周发绀、呛咳等应停止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并及时通知医生,症状缓解后方可继续吸入[3]。④雾化吸入时间 一般雾化吸入治疗适合安排在餐前进行,以免患儿餐后哭闹诱发呕吐,如果在餐后,应在餐后30min以后进行。

3.3雾化治疗后护理 ①雾化吸入后,用清水漱口,避免激素沉积在口腔,以减少口腔鹅口疮及声嘶发生,用毛巾擦净患儿口鼻周围的雾水,帮助患儿洗脸,减少药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②将导管从机器上取下,分离喷嘴鼻和喷雾器,用2‰"84"消毒液浸泡10min。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喷嘴应专人专用,空气压缩机可数个患儿共用。③定期检查压缩机的空气过滤器内芯,必要时更换[4]。

3.4健康指导 结合儿科工作实际,对年长儿童以鼓励为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治疗的目的,教导正确吸入方法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主动配合。对婴幼儿家长早期开展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避免在患儿哭闹或剧烈咳嗽时强制雾化吸入,以免发生呛咳或窒息[5]。如果幼儿不配合治疗,可安排在熟睡时进行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讨论

哮喘患儿吸入疗法的影响因素很多,各种因素都会导致不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工作中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治疗效果,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

[2]于小华,张自珍,吴艳平,等.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1):143~144.

[3]陈翠琼,唐美荣,曹结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753-754.

第7篇

【关键词】短刑犯;监狱管理;研究

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短刑犯的重新犯罪率要比长刑犯的重新犯罪率高出16.3%,其他国家的情形比我国基本相似”。这说明短期刑犯对罪犯的改造效果要比长期刑犯差。因此有必要对短刑犯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对策。

1 短刑犯心理行为特点分析:

1.1 认罪悔罪意思淡薄,趋利避害心理较严重

据监狱数据分析,我市监狱在900名短刑犯中,有35%的人认为自己是运气不好,时机不对才被判入狱;有27%的人认为自己是轻罪重判;有18%的人认为自己有错无罪,不应该判刑;有12%的人认为自己的行为确实是触犯了法律,但不应该量刑过重;只有10% 的人认为犯罪是没办法的事。从这些数据了解到,罪犯心理特点将影响到在监狱里改造中表现出:认罪悔罪意识不明确,态度差,服刑改造、弃恶从善根本与自己无关,从而形成了对自己改造生活有好处的就去服从,对自己无关和有妨碍到自己的改造就避而远之,趋利避害现象很严重,这是短刑犯较突出的特征。

2.2 意志消沉,有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

就这些罪犯来说,减刑、假释是她们在服刑期间最大愿望,是她们安心服法、好好改造的最大动力。由于短刑犯在监狱服法时间短,加上判决前看守所的关押,再到收押中心三个月的入监狱教育,最好投入监狱执行的期刑就更少了,导致后期她们就会忽视改造过程,改造意义,服刑对她们来说只是一种暂时被迫服制而已,混日子就成了她们最初的想法,平时的改造就得过且过了。

2.3 攀附心理突出,搭帮结伙现象严重

短刑犯在不思进取,混刑度日和低俗的金钱与权势观念影响下,很容易被有钱、有权、有势的人所拉拢,或以地域为名,或以同案为理由,聚集成伙结成帮派,以示其名威,给监狱的正常监管秩序造成一定的混乱,为监狱的安全稳定埋下祸根。

2.4 自律性差,违规抗改行为突出

短刑犯在入狱前多为低文化,少技能的无业游民,其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放纵性决定了其入狱后表现出来的不遵从和服从管理。在日常改造中,其常常表现为改造积极性不强,自我约束力弱,违规违纪现象多,甚至破罐子破摔,更甚至有不服从管理,抗拒改造,不思进取,顽强抗争到底。这类潜意识的对抗性比以前更加加重。

2 对短刑犯在监狱管理中的改造对策研

针对短刑犯的心理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对于短刑犯的教育管理问题,我们一定得高度重视。在监狱管理工作中,发现短刑犯思想都处在消极状态,那怎么样转变这种思想,监狱就制定高校的管理制度。如利用有效的教育、多多给予鼓励和奖励的方式,不过有些难搞短刑犯也严重违反纪律我,监狱也要给予严格的打击,不能太放纵他们的行为了。由于心理问题才导致他们走上这条道理,因此更重要的是监狱要解决改善短刑犯的心理问题,消除短刑犯的心理矛盾,做个积极向上的人。

2.1 在监狱中大力开展教育工作,利用当前社会的一切资源,如网络,学术研讨等方式来提高对短刑犯的不管是心理还是行动上的教育跟纠正。短刑犯在监狱每天也没什么做事情做,针对这个情况,监狱工作者要在业余时间与短刑犯多多接触,交流和沟通,对短刑犯的情况会了解的更加详细,然后给予一定的帮助方法,让短刑犯从自身上得到基本的改变。对待短刑犯教育监狱工作者要有耐心,要坚持。

2.2 根据不同的短刑犯监狱应该给予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些管理方式都应该以调动短刑犯积极性、向上性为目的。如家庭经济有问题的短刑犯,在监狱中要积极指导短刑犯表现出好的一面,然后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这样也就调动这类短刑犯改变坏的态度的积极性。有些短刑犯的思想很严重,才做出一些犯法事情,这类短刑犯监狱要多开展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去改变短刑犯的不好思想,及时纠正错误行为。

2.3 寻找一些社会有影响力的人士,邀请他们来监狱给短刑犯传授一些积极、健康的知识。如法律讲座,思想政治教育话题。这样对短刑犯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千万别让短刑犯彻底跟外界失去联系,跟外面脱离轨道,不然短刑犯的行为就更加严重。在监狱中多播放广播,说说当前社会的一些实事,如何正确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些都会给短刑犯带来一定的影响。短刑犯在监狱过程中,也会有家人来看望,要利用好家人的关系,让家人来更好的教导短刑犯,也给短刑犯带来一定的信息资源,让短刑犯认识到自己的根本问题所在,因此来改变自己的坏的思想,争取以后出去做一位好的公民。

2.4 在监狱中也会有一些特别的短刑犯消极思想极为严重,不按照监狱管理来做,继续闹事,犯错,不接受管理,态度极为差,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针对这类的短刑犯,监狱只能加大管理的力度,对短刑犯这种行为态度给予极大打击,严惩。

3 结语

短刑犯在服刑前缺乏约束性,游荡于社会中无所事事,造成在服刑过程中呈现出态度散漫、自觉性差、急功近利、改造上较难的新特点。我们必须在认识短刑犯特点的基础上,正视短刑犯教育改造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重新审视我们对短刑犯的教育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英斌,谢了.未成年犯中短刑犯的特点与改造对策[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 6(2)

第8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三学生 就业 考研 指导

大学四年每一年都很重要,每一年都有其独特性,要区别对待,认清每年的学习重点,这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经历过大一的懵懂、大二的浮躁,到了大三,学生们会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开始正视自己毕业后的发展,于是,考研、就业、考公务员就成了同学们不离口的话题。围绕未来的目标,调整学习、生活模式。

一、学习模式调整

大三学习再不是以前“填鸭式”的,而是纯粹自主式的,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大三时产生巨大思想波动的主要原因。

大一、大二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到了大三开始接触专业课,这对每个人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很多学生忽视了这一点,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学习与考试的技巧、规律而开始逃课,并学会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殊不知,这种观念害人不浅。

其实,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大三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同时,大三也是为自己“充电”的黄金时期。学业负担不重,课余时间充裕,使得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大量的时间。比如,英语不过关,可以专门攻英语;专业知识不过关,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社会知识不过关,可以多接触社会去了解、去体验。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了感觉很遗憾,觉得大学教育有问题,没有学到东西,其实重要的不在于大学教育本身,而在于自己没有努力。只要努力发现和提高,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面对考研的态度

考研究生大致分以下两种类型:

1.盲目被迫型:本科阶段读的学校档次不高,想借考研改变“出身”;父母为自己的未来做了规划,要求考研;看到大家都考研究生,跟着考。

对于那些困惑于是否考研和被迫考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如果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话,直接工作就会比读研究生节约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得到相同工作机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尽管学历上有差距,但在现实工作中的起点却是一样的。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有一个错觉,认为有了更高的学历就会有更多的机遇。其实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如果根本没有做学问的兴趣和能力,读研究生也就只能稀里糊涂地混个含金量很低的学位,毕业时你却已经相对失去了年龄优势,自身的可塑性变得相对小了。这不是说现在大家都拼命考研不对,而是提醒大家,读了研究生之后,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对未来的期望值就可以调高很多。

2.积极主动型: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好,喜欢学习,爱钻研,想继续深造;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规划,考研究生是其中一环。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既有利,又有弊。

利,在于可以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研究生的学历在就业时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很多用人单位是对学历做出了严格要求的,比如大学招聘老师。应当说,现在的研究生还是令多数人羡慕的。

弊,在于研究生的学习会让你的毕业晚3年左右的时间。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也许你本科毕业时,该专业会很有就业优势,但是3年后却不一定了。就业压力几乎可以说是逐年增加的,同一个岗位会出现很多人竞争的情况。另外,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也有流于形式的现象,很多研究生毕业后感觉到没学到东西。

三、做好就业方面的准备

想要就业的同学平时就应该多关注社会信息,常买些时政类的报刊看看,多与其他同学沟通就业信息等。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也很有好处,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且可以从别人的经历中总结出很多生活哲理,增加面对挫折的勇气与决心。

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利用业余时间出去做家教,但是到了大三最好不要再做家教,尤其是对准备就业的同学来说,这一年应该找一些能够提高社会应变能力的兼职工作去做,如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到企业帮着做项目、做企划、做调查等,这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思维与思考能力,对以后参加工作大有裨益。如果有些学生实在找不到这样的兼职,则可以参与学校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这也是了解社会的一个好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就业信息。关注一些梦寐以求想进入的企业,了解企业状况,关注企业动态。还可以参加一些招聘会,看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自己是否满足所列条件,有缺憾的地方利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不足。

四、注重人际关系

有的同学会认为到了大三自己不仅交际圈变小了,而且变得孤独了。这很正常,不过需要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应该注意交际能力的培养。同学之间没有激烈的竞争,将来都要走向社会;也没有坚不可摧的矛盾,有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对一个人而言,发展交际圈尤为重要,这几乎就代表着本人的兴趣及志向。同学之间的情谊是纯真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大家作为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那时候再谈论朋友情谊很多要参杂经济或利益因素。所以要珍视现在的纯真年华,珍视友谊,多认识一些朋友。

总之,大学三年级是一个成长的转折点。怎样选择,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在选择的时候都要尽量做到不彷徨,减少犹豫的时间,一旦选定,就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努力地为着实现理想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

[2]袁贵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9篇

两年过去了,私塾并没有在层层压力下消失,而是通过闷声运作,低调推广;扩大办学规模,力争跨入合法的私人办学门槛;挂靠在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名下等方式惴惴不安地存在着,等待着暗流也有风生水起的一天。

现代还是传统?

去昌平某学堂,是在2008年京城最冷的一天清晨,当我到达龙泽站,正哆哆嗦嗦地琢磨着怎样倒公交车时,负责人吴老师开车找到了我。他说:“今天太冷了,来迎迎你。”

吴老师是一位媒体编辑,两年前,他的女儿该入小学了,对现行教育体制并不认同的夫妻俩,决定不送孩子上学校,改由自己来教。没想到,他们的想法竟和几位朋友不谋而合,“就当给孩子们找些玩伴吧”,只有4个孩子的互助式家塾诞生了。之后,又有家长抱着试试的心态,将孩子们送过来。孩子们一来就喜欢上了,陆陆续续就有了近20个孩子。

这些孩子分别上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吴老师租来的小区居民楼一层两套三居室不够用了,一位家长将自家3/4的空间无偿提供给二年级的孩子们。

不到9点,一天的课业还没有展开,三四个学龄前小孩正在午休间和老师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个值日的男孩正在收拾教室。看到我们带着一身寒气进门,他们立马叽叽喳喳地偎了过来,有的把自己的脸贴上来,感受温差的刺激,有的摸着吴老师的胡子玩,有的要他“抱抱”……

玩闹够了,第一堂课是音乐,学前班3~5岁的孩子们唱起了《澎湖湾》等抒情歌曲,接下来是大约半小时的读经时间,内容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入门级的典籍,孩子们几乎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然后是武术、美术、英语、数学、手工等课程,感觉除了班级规模小、老师相当温和外,教学内容要想同现行体制内的接轨并不难。

吴老师笑着说:我们又不,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融入社会。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快乐地学习,塑造孩子的良好人格,培养孩子尊重、爱、美、智慧、自由等现代人的理念。

家长的支持给了吴老师极大的信心,很多家长纯义务地做了很多事情,让学堂的现金流能够持平。吴老师已经将郊区一块地长租了20年,盖起了拥有操场、室内活动室和9间教室的学校,工地由家长们自发管理着。我猜吴老师至少想把这些孩子教到初中毕业,他笑而不语。

而我在另一所因提倡读经教育而小有名气的私塾中,则是另一番感受。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2008年11月2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规定“家长不得让适龄儿童入私塾而放弃义务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堂显然不愿意在媒体上树靶子,我只得在半个月后以“家长”的身份暗访一番。

这所读经学堂位于门头沟一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内,有着浓厚的与世无争感。据说这个私塾的创办人是理工科出身,因酷爱传统经典而开办了具有公益色彩的学堂。的确,这里是寄宿制,每月1000多元的收费并不算贵。只是,觉得小孩子每天五时就晨起习武,有些不忍。

正在玩耍的孩子看到我进来,从三四岁的小娃娃到十四五的半大小伙子都停下来向我鞠躬,令我手足无措起来。这和在昌平某学堂见到的一派天真烂漫可谓各有异趣。

学堂以中文经典和英文经典为主,还要学习琴棋诗书画与中医养生,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属于自习范畴。正好赶上读经课,只见一个10来岁的男孩子很老练地走到讲台,带领大家齐读《论语》,然后大家轮流背诵,背诵完毕,最后10分钟大家一起抄写《论语》。

记得曾有记者问舒乙:中国人民大学开了国学院,你怎么看这些事情?舒乙直截了当地说:大学再学国学已经晚了。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大学苦背死记却遗忘在岁月中的那些经典,颇有些惆怅。

午饭时间,孩子们排成队伍领饭,有学生帮厨。在表达了对天地、父母、圣贤、同学和生命中的一切的感激后,他们才开始吃饭。在最饥肠辘辘的时刻,他们那骨子里透出的平和之气,让我短暂地有了一种朝圣的错觉。或许,这15个孩子中出位圣贤也是有可能的吧。

下午的英文经典课,大大小小的学生学习的都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等原著。他们面前都摆着CD机,播放标准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意选择进度。一些明显连字母都认不全的孩子也在兴致高昂地朗读着,发音相当地道。

最后,当负责接待的张老师问我是否欣赏这种模式时,我就读经时间过长,孩子太小能否适应寄宿生活等方面提出了质疑。自然,我们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

要大锅饭还是小炒?

在两所私塾,我都发现了进步可谓判若两人的孩子。印象深刻的是,在这里,孩子们获得了足够的尊重和爱,德育和智育的发展都受到了重视。在昌平学堂有一个刚送来的小女孩,她的父亲是艺术家。短短的接触,我已经发现她非常神经质,但是老师和孩子的言行间都是爱和包容,让人惭愧。先读经后识字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同时,由于是混龄教育,孩子们大都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感受不到学习压力,天性得到了解放,心态都很健康、很阳光。

而选择了现代私塾并免费提供自家四分之三的地方给孩子们活动的林女士,谈到送孩子的理由很简单:家附近没有特别好的公立学校,看到网上的介绍就送过来试试。发现孩子很喜欢,跟同学处得很友好,家长的教育理念比较一致,老师又温和、淳朴、心中有爱,就留了下来。

林女士拿大锅饭和小炒来作比喻,一般意义上,大锅饭肯定没有小炒味道好。公立学校有很优秀的东西,但在师生比例上肯定远远低于私塾。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度就降低了,孩子性格能力的差别可能会被忽视,而没被发现不等于没有。同时,林女士希望孩子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上学习,快乐学习。而这可能也跟家长本身对体制内教育的感受有关。她从小学习不太好,永远被追不上的感觉折磨着,内心总是很惭愧,心事重重。孩子的父亲学习一直非常好,却永远处于怕被别人追上的焦虑中,压力也很大。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素质教育更重要,哪怕孩子长大了做清洁工,也要做个快乐的清洁工。

冒险还是理性?

但是私塾作为一种实质上的新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尚处在尴尬的暗中探索阶段,成效究竟如何还有待检验。吴老师最怕别人提“探索”二字,一提就跟拿孩子的命运来做实验似的。他坚持认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才采取了更适合孩子成长的一种新的人性、人格的培养方式。

“虽然结果如何还存在两说,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是不可逆的。十年、二十年后,才发现失败了呢?谁来为他们的命运负责呢?”我不禁有些担忧。

“万一成功了呢?对于存疑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更宽容些呢?我觉得,孩子首先是家长的,其次才是社会的,家长都盼着自己孩子好啊。既然家长都能接受,为什么社会不能接受?”吴老师很委屈,“今天,私塾遭遇的偏见,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关系。‘五四’以后,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被贴上了封建落后愚昧的标签,影响一代又一代。真正是什么样的情况?这对于今天的私塾是不公平的。说孩子将来不适应社会,只是基于一种想当然的判断,新兴的教育形式到底怎么回事?需要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进行调研,让事实说话。”

说实话,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也能感受到这个目前尚不合法的教育模式中,很多知识分子所体现出来的勇气、责任感、探索精神和文化创造力。但从对部分私塾的有限接触中,已经感觉到这里依然不是一缸清水。

比如在同某家私塾联系采访事宜时,对方希望我能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写稿,被拒绝后,语气很不友好,最后还给媒体扣了顶“祸国殃民”的高帽。这么缺乏气度的教育者,怎样培养出懂得尊重与爱的孩子,让人不禁生疑;还有不少人自视为教育精英,同行大都入不了自己的法眼,在教育理念上互掐得厉害;更有甚者,宣称致力于神童教育,保证让孩子6年内完成中小学教育并考上大学。有先例吗?没有。对孩子的智力有要求吗?没有。我想,没有父母敢把孩子送到他那儿去吧。

精英还是草根?

从美国的经验看,私塾在精英教育中,的确大有可为。互联网的出现,更使众多家庭教育如虎添翼。美国最近的调查表明,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在家里受中小学教育的人中,有75%修了大学课程,比全国同龄人的平均水平(46%)高出一截。有一个家庭,竟通过家庭教育把3个孩子送进了哈佛。

在我国,将孩子送到私塾接受教育的也多是各领域的精英人士,其中不乏高校教师或教育界人士。毕生致力于推广读经教育的台湾教授王财贵,他的孙子从小在家中接受全日制传统教育,21岁已经获得了理工类博士学位。“童话大王”郑渊洁教育儿子郑亚旗:人活着要有尊严,要懂得爱和自由,“分数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东西”。对学校忽视“心灵教育”的弊端忍无可忍的郑渊洁,选择了让孩子回家,自编教材培养。10年后,郑亚旗成为《皮皮鲁》杂志主编并任大灰狼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育实验被证明是成功的。当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很难说。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细节 魅力

新形式下的老师,应该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并记住的人,多少年后都还记忆犹新。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细节魅力。把握好教学细节,是教师个人的一项基本功。教学细节渗透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所有层面,无处不在,并随时透射出诱人的魅力。

一、教学细节渗透在五大教学环节中,环环相扣节节生辉

备课时应该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策略,只有全面准备,胸有成竹,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讲课过程中,要做到语言流畅,使用普通话,音色优美,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板书板画规范正确,合理使用教具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文学味性语言描述科学现象。辅导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生活细节,思想动态,课余活动内容等,时时体现人文关怀。作业批改过程中,要使用大红色笔点评,若能当面批改和具体指导则对学生的指导会更直接有效。考试过程更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监考时松紧适度,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潜心考试。由此看来,教学五大环节中处处浸润着教学细节,处理好这些细节无疑会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老师和老师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老师也会在学生的支持中增加教学信心,提高教学效率,释放自己的教学魅力。

二、教学细节渗透在处理学生事件时合情合理恰到好处

教学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正是体现教师化解矛盾冲突的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时候。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能够根据偶发事件的现象准确抓住问题的核心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果对学生或班级了解甚少,对班风学风不熟悉,就很难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理棘手事件。要求教师在常规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规律性,并利用知识本身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公差与配合暗示良好的人际关系;计算机的严谨与快速处处体现科技的进步。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深刻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引导他们做事先做人。只有充分积累和掌握学生个人和班级的细节资料,才能在紧急问题面前心中有数,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切中要害,化干弋为玉帛,有效解决矛盾冲突。所以把握好教学细节,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就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三、教学细节渗透在教师精神风貌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教师行走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精心培育每一株成长中的禾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精神面貌。或善于创设教学情景,引人入胜;或致力于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调适心情,疏理心绪,建立良好的心态;或激情四射,神采飞扬的讲述科学现象;或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成果累累;或喜欢运动,爱好歌舞。总之教师的举止言谈,着装发型等细节均形成教师的个人风采,这些非教学的直接因素尤如和风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并对学生产生细微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平时就十分注意观察老师的态度和风貌。从学生的议论和谈话中,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这就是我们的张老师,我们喜欢听杨老师讲课,李老师的蓝球打得好,喜欢听刘刘老师唱歌”等等。如果为学生授课已有一个学期,学生竟然还不知道老师姓甚名谁,而只知道老师不修边幅,整天讲着浑浊的方言,不免就有些悲哀了。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是捕鱼的方法而不是给他一些鱼供他美餐一顿,因而应该多从教学细节入手,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其思想脉搏,并根据其层次特点及将来的就业需要来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以往的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知所云的教学状态,课堂上应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困惑,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难免会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因而传统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会令人产生质疑;而作为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其特点就是年龄偏小(15-18岁),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非智力因素较同龄人略显欠缺,在校期间以突出技能培训为主。由于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加速成长期,加上他们思维的逐步理性化,使得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不再盲从。教师从一定的思想高度加以引导,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从本专业的特点入手,分析专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了解专业知识对人生的影响和帮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专业知识的条理性逻辑性规律性等细节来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世界,感受思想品质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第11篇

1校级比武一样精彩

2011年秋季,按照县教育局部署,我校迅速组织开展各学科教学比武活动.为了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决定随机讲课,提倡同课异构,由学科组制定计划,全员参与.经过几天角逐,各位老师显露出独特的教学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主管教学工作的李校长年轻有为,独特的小组互动活动,有声有色;夏主任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条理清晰;五十高龄的赵老师语言精练,整堂课无一句废话;杨老师的复习课,选题适当,容量疏密有间;陈主任认真细致,到边到角;沈老师语言严谨,层次分明;刘老师举例浅显,恰到好处;陈老师板书精美,如同一幅优美的黑板画;王老师功底扎实,落实具体;笔者更注重强调学生手脑并用,让学生尝试独立探究,分享着彼此的成功与不足……每位老师都展现了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个人扎实的基本功和学科组雄厚的实力.最后结合说课情况,笔者被推荐参加镇级比武.

2镇级比武失而复得

我镇是浠水县教育大镇,2011年11月,各校精英展开激烈的竞争.麻桥中学章老师主讲的《大气压》自然得体,语言精练;望城中学郭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小组探究丰富多彩;云路中学王老师主讲的《压强》注重过程引导,激励学生独立分析归纳.

轮到笔者讲课时,正值下午第一节,学生们昏昏欲睡,好不容易通过精彩的“寻找大力士”的互动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电脑却意外“罢工”――死机了,只能中途暂停,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流畅性,我暗暗叫苦不迭.最后,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名,“含冤”落选.

一周后,县教育局考虑到我们是教育强镇,每个学科都增加了一个出线名额,我又“死而复生”.失败的苦涩,成功的偶得,冰火两重天,冷暖心自知.

3县级比武艰难出线

笔者倍加珍惜意外的出线名额,数九寒天,将别人聊天的时间、娱乐的时间、晒太阳的时间都用在备课、研课上,一天下来,手脚冰凉,头晕脑胀.

12月,各乡镇好手云集楼口中学进行最后的角逐.我抽到的课题是《平面镜成像》.这是一节常规赛课,讲过的人很多,想要讲出新意很难.我只能从教学环节的把握,教学效率的提升上下功夫.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加菲猫》入手,通过巧妙的设问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效果很好.接下来,我利用简陋的自制器材和玻璃板,和学生们一起小组探究.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粗略探究,合理猜想;2.调整器材,再获新知;3.做做看看,解决问题;4.归纳小结,评估交流.由于考虑细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这一段时间学生们主动动手,配合十分融洽,探究非常成功.接下来讲述平面镜应用部分时自然水到渠成,加之优美的中国拱桥,雄伟的国家大剧院,还有“土”味十足的三角山风景照让学生眼前为之一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虽无多少“花样”,但评委们还是听得十分专注.

评课时,我没有谈到多少理论创新,只是把个人的教学设想和理念向专家和同行一一阐述.重点地分析了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实事求是,真实自然,所以评分很高,使我的总分提升了不少.

三天比赛,我还尽可能抽空听课,楼口中学曾校长还笑着开玩笑:“讲得那么好怎么还来听啊,混酒喝呀!”.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不断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这也是陈安丽厅长倡导此次比赛的初衷.

最后一天,成绩揭晓,我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顺利地搭上了市级比武的末班车.现在想想,那天评课也是一时心血来潮,临时加了一些自己真实的课堂所得,没想到本能的反应成就了自己.

4市级比武大获全胜

县级比武结束后,我经常抽空观课、磨课、反思……也常常有所顿悟.正如市教研员王胜华老师说的那样: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糊涂书.想想,自己不也在教糊涂书吗?的确要好好揣摩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2012年3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接到市教育局通知月底参加市级比武.我又喜又怕,忐忑不安.正准备好好备课时,王胜华主任又要我参与命制2012年全市物理调考试卷,几乎都要原创试题.两座大山同时压来,每一天我都心事重重,心中老是有琢磨不完的事儿,恨不得再长出一个脑袋.有一天晚上,王主任和我等几人在网上将调考试题逐道研究,字斟句酌,虽然上交的都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可是都得动动“手术”,有的甚至被“枪毙”.有一天从晚上6点一直讨论到12点,真佩服他们的敬业精神.

比赛前几天,为了检查我们的备赛效果,李校长决定搞一次赛前“演习”.前一天晚上临时通知我们到英才中学同时主讲《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一节课,英才中学陈老师顺利讲完了,第二节课我把学生引入到实验环节后,他们几乎都不会动手做实验,出现了故障也不能及时排除.有的组好不容易做完了,却又算不出结果.我顿时蒙了,一时怯场,面对莫名而来的老师,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这节现场课给了我惨痛的教训,也给了我深刻的反思:异地异校异班上一节课,如果学生们没有按照教学预设进行怎么办?我顿时自信全无,一点也找不到比赛的感觉.3月27日,团风县实验中学高手云集,几乎都是曾经在市级、省级讲课比赛中获奖的好手,甚至还有国家级奖获得主.抽签时,我顾虑重重,没有试讲,没有演练,全凭四十分钟的随机应变.这种课真不好讲啊!

3月28日,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我抽到了《光的传播》这一课.接下来,我被“软禁”,除了吃饭几乎都在备课室里度过,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同时上交教学设计、讲课课件和说课课件.有一位年龄大的参赛老师不得不提前交卷,他说再不交卷就要上医院了,我交稿以后,手脚发麻,头重脚轻,拿筷子的力气也没有了,那种感觉没有参赛的老师是不能体会的.正如我校参赛教师蔡丽所言:身心俱碎.晚上,我辗转反侧,半醒半梦,如果学生冷场怎么办?是不是要准备B方案、C方案呢,我心中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第二天,我给自己确定以下原则:1.放下包袱,轻装上阵.2.游戏入手,轻松探究.3.小组合作,民主交流.4.面带微笑,充分信任.可能我的确是一位比赛型选手吧,这一次我出色发挥,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还“亮点”频现.全场评委和听课教师寂静无声,学生们热情高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地离开.正如本人评课所说:这是一节不完美的比赛课,这也是一节真实的原生态课,少了一丝粉饰,多了几份纯朴,这样的赛课体现了真实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的底蕴.虽然当场没有正式宣布比赛成绩,但是好几个评委都说我的总分名列城区组第一,大获全胜.

后来我想,这次比赛除了精心准备之外,还得益于平常的独立磨课、研课、品课、反思.这也是我的优势所在,我经常独立品尝自己教学的酸甜苦辣,记录40分钟的收获与彷徨.那些经过层层包装的优质课往往经不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正如陈安丽厅长所言:“比教学不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包装的、精心准备的,而是平常中的优秀和优秀中的平常化,真正让优秀成为习惯.”

5省级比武戛然而止

市里归来后,我信心百倍,随时准备出战省城,为市争光.面对各种意外,我不敢懈怠.还是通过各种活动积累经验,寻找灵感.调考后,我还要写一份高质量的试题评价.时间是挤出来的,我挤掉人的惰性,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努力追求教学艺术的提升,追求一个教育人的幸福.

一天又一天,我盼望着能与省内高手同台竞技,一决雌雄.一次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几回回“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 梦中屡次出现讲课的镜头.然而,命运跟我开了个灰色的玩笑.由于考虑到我以前获得过省级一等奖,加上其它因素,机会留给了另一位选手,我意外落选.

第12篇

著名必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向6一7岁儿童提出间题让他们去解决时,如果桌上有实物,允许儿童行动,则解题的比率可达72%;如果实物、图片都役有,则解题的比率只有22%。我国J合理学家研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过程也表明,如数的意义和数的组成等,必须同感觉知觉直接联系才容易理解。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教学效果就好呢?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不是来自学习目的明确,而是来自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实际观察图形和演示教具,特别是亲自操作学具,这对于对游戏仍然保持极大兴趣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很乐于参与。让学生亲自操作学具,亲自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放在主休的地位上,随着动手操作,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起来,思维也随之活跃,不知不觉地就能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越来越对数学课感兴趣。

第二、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强调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力,这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因为加强操作活动也很重要,而且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早期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开始的,到了学前期和学龄初期才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特别是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更要从操作开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教学时要尽量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操作活动。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相互配合,就会提高感知的效果;而且促使学生操作中思考,形成表象,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任何一部分知识都要从操作开始,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二、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亲自操作,这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教学手段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认识能力;教学手段必须服从教学任务的需要.然而,教学手段选择得正确,并不等于教学的成功。如果设计、组织不好,随意性很强,只能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不但完不成教学任务,反而还会搞乱课堂秩序,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第一、首先要明确让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的目的.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亲白操作,根本的目的是,以看得见的图形和摸得着的学具为中介物,通过观察和操作,使抽象的数学逻辑关系以一种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让具休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只重视思维的结果。这不利于学生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更不利于发展思维能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为此,应当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加强算理的教学.而要使学生理解、掌握算理,不能用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只能通过学生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第二,要明确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是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使用,不是每堂课都使用.教师要选择适合于学生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比如某些“起始概念”的建立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理解较难的或者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等。

第三、要精心设计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程序.何时演示教具,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先怎么操作,后怎么操作,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能力、思维特点,科学地安排好先后顺序,使观察和操作都有次序地进行.同时,每个环节应有明确要求.

第四、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思维品质的含义相当丰富,在低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低年级学生一般还不大会思考间题,不能意识到自已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很差.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善于适时地提出激发学生思考的间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间题.教学新知识和让学生作练习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口述自己是怎么想的。思维的敏捷性,思维敏捷性的培养,也要依赖观察和操作进行。常言说:“心明眼亮”,“心灵手巧”.这都是说明“观察和思考”、“动手和动脑”的关系的.教学中要设法激发学生观察和操作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这是创造能力的一个特征.具有灵活性思维的人,考虑向题能迅速地变化和转移思维的方向,从间题的一个侧面转向另一个侧面,从一个假设过渡到另一个假设,能举一返三,触类旁通。

思维的灵活性是学好数学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训练.比如,给应用题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做()+()=10这样的题等等,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练习都是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