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时间:2023-08-28 16:5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第1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煤炭企业;客户资信;授信管理

信用风险是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在当前“信用危机”等不良市场环境下,随着煤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煤炭企业面临价格混乱、信用控制不严格、应收账款管理松散、绩效考核不合理,甚至产生大量的呆账、坏账,销售利润被大量侵蚀等现象,这一切源于企业缺乏规范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因此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的控制管理,改变风险管理控制滞后,对增加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落后,是造成信用风险损失的根本性原因。

(一)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做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例如,有的企业单纯用销售提成的方法激励业务人员拉到大量订单,而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人员去收账,结果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二)客户信用管理问题突出

“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富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客户作为企业重要的业务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许多企业由于客户信息收集和管理方式的落后以及市场环境的限制,造成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客户信息或占有过多虚假的客户信息。这种企业和客户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了交易双方的不平等,过高的信息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导致了交易风险损失。

(三)赊销风险管理不科学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信用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交易结算当中。在许多行业中,赊销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趋势。然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在赊销业务管理中仍沿用传统销售管理方式,赊销业务授权不合理,对赊销总量上缺少计划和控制;在具体业务受理和审批手续上不合理,缺少统一的信用政策和科学的授信管理制度,因而缺少有效的风险控制。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是影响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信用方式的普遍应用,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企业普遍缺少对应收账款合理比重的有效控制。同时,如何控制应收账款的账龄和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率,也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重点在事后管理,即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所使用的手段无外乎是财务记录和欠款催收。这种将管理重点放在事后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弊病。企业对逾期应收账款产生的源头缺少有效的控制,前清后欠,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疲于奔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四)基本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国内一些企业领导者还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在观念上不重视客户的信用管理,认识上的不足,管理的不到位,造成了企业风险控制职能的缺失,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信用风险中的重要一项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不同的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可见对企业构成严重威胁的风险,并不一定是每个具体业务决策部门或岗位认识到的风险。另外,一些重要部门或岗位形成的决策风险,并不能由其自身完全得到控制。

(五)缺乏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计划、审计、生产、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历。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企业在选拔任用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切实有效的开展。

二、煤炭企业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

基于对上述企业信用风险成因的分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必须从风险业务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完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当前,煤炭企业要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至少需要进行3个方面的管理改革。

(一)完善组织体系,明确风险权限

在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内部信用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权责分配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缺少对信用决策业务的领导和控制;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大多是支离破碎地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其结果往往是只重权力不重职能;部门内部管理目标、职责和权力不配套,而且部门间在信用管理上缺少协调和沟通;缺少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和专业化分工。

针对上述管理现状及未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完善以下工作。

1、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2、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销售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各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在传统上销售人员垄断客户信息的问题,必须通过各部门间在信息收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信用部门集中统一的管理加以解决。

3、对企业已成立的追账机构(如清欠办)应划归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领导,更加专业化地开展工作。

企业首先应当根据自己管理和业务的特点,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科学管理框架,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授权关系,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体系,分清管理权责。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表明,信用管理应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独立地、专业化地发挥作用。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和制度。并且要特别注重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信用政策是企业开展信用销售业务的基本管理措施,应当从政策的目标、制订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一个合适的信用政策将有效地支持企业营销策略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

(二)改善客户资信管理方式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同时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部分地与客户资信的管理方式落后有关。在业务承包制或销售提成方式下,客户资源通常垄断在个别业务人员手中,公司难以对客户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信息和权力的不对称通常是产生决策风险的直接原因。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更为专业有效的方法,统一管理和优化客户资源。建立有效的客户资信搜集渠道和管理方式,以获得真实、全面的客户资信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掌握客户资源、减少决策失误的先决条件。强化资信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企业需要在5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尤其是要对客户资信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较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实行专业化的客户资信评估,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客户的资信能力和风险是企业有效地进行客户开发、营销策略制订和销售业务决策的保障。企业通过采用成熟的客户资信管理办法,对客户的交易价值、偿付能力、信用风险做出全面的分析判断其中包括:采用标准化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管理方式、实行规范的客户交易关系准则和标准、客户综合评价和优选模型的应用等。因此,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客户信用实行专业化的评估,将大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

(三)强化赊销信用风险管理

赊销是企业的一项经常性业务,然而如果业务管理机制设计不合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管理成本支出和风险损失。赊销业务最大的风险就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应收账款表面上是一个财务问题,实际上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销售管理方式、资金管理、债权管理、客户管理等许多关键领域,因此必须系统地加以解决。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往往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至少应考虑以下因素: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涉及应收账款的预算与报告制度;赊销管理程序和规范的建立;建立以账龄控制为核心的账款回收监控体系;应当建立由专职人员负责债权管理体系,强化对长期拖欠款的催收和处理。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体,持续改进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灵魂。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玫.国有企业信用风险控制和防范对策研究[D].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论文集(2007),2007.

2、柳絮.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3、张云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M].商务印书馆,2001.

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中国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视角的全面对外开放,充分体现一个具有有序市场竞争性的银行业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稳定发展。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行业,在提供金融服务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来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在各种风险之中,信用风险与银行流动性、资产总量密切相关,对商业的传统业务、贷款业务、信用担保业务、衍生产品交易等都起到影响。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的金融全球化和市场波动激烈的经济环境条件下,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识别是对信用风险的定性分析。银行通过信用事项识别技术来分析信用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判断信用事项代表的风险与机会,为信用风险识别提供相关信息。第二个环节是信用风险计量和评估,它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潜在事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管理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即估算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预测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充足的数据来源和良好的信用风险模型是信用风险计量的重要依据。第三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控制,该环节是银行根据其信用识别和计量的结果,银行通过其自身所能承担的信用风险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具体的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佳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监测,包括内部监测与外部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管,主要监管银行的风险资本金。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来控制信用风险,以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滞后性、可控性等特征。信用风险的客观性表现为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是不会被完全消除的。但可采取相关措施将信用风险调控至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一般情况下,信用风险与借款人内、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当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借款人不能时偿还贷款,最终贷款成为不良贷款,而一定时间后信用风险才会凸显,这便是信用风险的时滞性,因此运用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及时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给银行所带来的损失,这体现了信用风险也具有可控性。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2.1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虽然开始早于2004年,五级分类制度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里面进行全面的推行使用。按照五级分类制度,商业银行贷款的划分可按照风险程度分为正常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根据这五个等级贷款的违约情况和逾期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根据监控结果得出相应指标,由于各类贷款分类标准不统一,界定不清晰,导致大多数贷款分类情况都按主观分析。加上相关的度量方法和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无法与快速发展的银行业保持匹配性,银行间大数据基础平台缺失性,笼统的指标并不能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监控。

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具有缺陷性

从国际上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可知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决定了风险管理质量,评估信用风险质量存在滞后性。信用风险管理应该在完整流程管理的基础上,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部流程,渗透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应坚持以信贷业务前控制、信贷业务早期控制和内部消化等作为的信贷风险管理的三大原则,运用分析系统对客户贷款进行动态式跟踪调查,例如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等。为有效进行信用风险量化,很多商业银行制定了清晰的信用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了银行业务的拓展环节,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环节,贷款发放后的管理环节,对不良资产管理环节等。为促进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设计了信贷控制流程,通过信贷业务前、信贷业务中、信贷业务后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或规避。但通过实践,与领先国外同行相比,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任存在不足,各部门只履行自己的职能,风险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影响着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统一性。

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治理架构设置不科学目前中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银行运用的是“三会一层”的风险管理架构,管理体系由总行、一级、二级分行、一级、二级支行五个层次构成。在总行中股东大会分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层面再分设风险管理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经营风险监督控制委员会、风险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授信审查委员会构成了高级管理层;除二级支行外其他四个层次主要有行长室、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运营财会部、风险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安保部等。这种管理体系这使得信息传递时间长、对形势变化反应不灵敏,造成决策效率低下,风险控制能力降低。另外,风险管理部门人员较少且年龄普遍偏大,部门地位常年没有明显提高,其他部门也不会完全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其很难独立开展工作,未能实现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模式。

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推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体系优化,应首先从信用风险的管理架构的优化开始,在高级管理层统一部署,各个经营层认真执行,最终推动管理架构的优化。其次是风险管理文化、计量技术、风险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梳理优化。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计量技术和管理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3.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优化

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信用风险体系,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加强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管理和识别,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了解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责,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管理信贷资产质量,以促进战略实施,优化信用风险结构,平衡风险、资本、收益为目标,学习借鉴新资本协议实施成果,优化信贷组合管理措施。加强建设三道防线,完善产品管控机制,改善客户管理体系,改进授权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风险管控技术,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效率。加强风险案件治理,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稳定。科学管理和衡量资产质量,将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次级、可疑、损失为不良贷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架构作出整改,调险控制部的设计。经营风险监督委员会监督、管理全行范围内的信用分险,并负责审定信用风险的管理政策与信用风险限额;授信检查委员会是业务交易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信用风险监测报告,管理措施的制定由风险管理部负责;表内外业务的审查审批,授信审查和审批的由授信审查部,有效实现相关岗位的行政分离;负责风险资产部主要负责风险资产管理。另外,设立集中出账部门,负责银行业务出账监督管理和管理分支机构;由授信审批部选派员工至分行,负责分行授信审批工作,分行选派审批员工至各支行负责相关授信审批工作,各分支行遵循全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这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的集中垂直管理。

3.2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优化

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优化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灵魂的完善,先进的信用理念使员工自觉遵守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也使制度约束和激励员工行为。促使风险管理更有效力和生命力。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与员工行为息息相关,银行应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每个员工的思想里,形成风险意识和行动准则,懂得洞察在日常工作中的信用风险,减少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要把风险管理理念注入到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涵盖全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及每个环节,形成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规范银行员工的职业操守,降低银行工作员工的道德风险。发挥风险文化的约束、激励、导向等作用,最大限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力,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但是风险管理意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定期在全行范围内进行相关培训,让每个员工都有专业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商业银行应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加强了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识别。信用风险通过预警监控模型发现时,通常还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挽救弥补银行的资产损失,但如果被动地等待不良资产发生往往导致银行资产的巨大损失。先进的预警监控模型可以帮助银行快速有效区分目标客户,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也可以成功挑战竞争对手。运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对经济金融发展策略、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重大的行业技术变革、行业出现明显衰退、政府调整行业政策,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都是影响行业预警信号的因素。密切关注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加强风险预警,运用风险预警指导信贷业务发展,促进预警监控模型的不断完善。银行业务的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每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此银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和银行每笔贷款的质量状况相关。由此可见对每个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限额尤为重要。进行信用限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求银行客户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主要包括财务报告、资产价值的评估报告等,将银行客户提供的审计部门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比对客户纳税信息,确保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扩大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法律法规立形式,将所有政府部门系统相关数据交由征信机构进行整理汇总,为商业银行不同业务发展需求,提供更多详细的高质量信息;第三,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梳理补充现有数据,为信用限额测算规则建立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同时商业银行全面的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及早发现风险信号,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信用风险的损失。积极推行风险报告机制是为经营决策服务,为风险管理服务,为创造资产价值服务。充分发挥风险报告机制的作用依靠风险报告传递的效率和风险报告的质量。

4结语

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银行业是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机构。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管理迫在眉睫。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顺应时代热点。金融危机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定量分析与模型运用,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淼.HX银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2]谢济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3]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衣向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时代金融(银行分析),2009(4).

第4篇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erm) 新巴塞尔协议 内部评级 风险管理文化

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涵义和特点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enterprise-wide eisk management,erm)是指由银行不同部门(或客户、产品)与不同风险类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不同组合所涵盖的各种风险。其核心理念是:对商业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连贯一致、准确和及时的度量;建立一种严密的程序以分析总风险在交易、资产组合和各种经营活动范围内是如何分布的,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合理配置资本(见图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同于以往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上有以下特点:

1.分层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呈现出一种分层设置、分层管理的特点,同时强调最高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求在每一个基层的业务部门单位中,都设立相应的部门或者岗位,专项负责该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并将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信息向上传递,一直到直接由董事会领导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2.集中与分散兼顾。负责管理不同类型风险的部门最终要将风险状况向最高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报告,由此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有效性,风险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风险的综合管理规划和银行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的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优化模式,提高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

3.风险管理事前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求风险管理的事前化,对尚未完成的经营事件要进行风险的预测分析,这可使银行对风险因素的分析更加及时,也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对其进行管理。

二、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风险

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2004年6月出台的《新巴塞尔协议》用包含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全面风险框架替代了原来以信用风险为核心的监管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银行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将银行各种风险通盘考虑,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效率,提高银行的日常经营能力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并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风险事件对银行整体的影响,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银行的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并且对银行面临的风险因素在整体上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其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银行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配合,提高银行内部的标准化作业程序的建立,提高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减少银行内部的经营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再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使银行能够向市场提供全面的风险信息,使得市场和投资人对银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能提高银行本身的信誉,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见表1)。

三、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银行业开始认识到风险管理对其业务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框架是以1988年旧资本协议为基础建立的,定量管理还只是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与头寸管理的简单匹配上;风险管理仍局限于信用风险管理;银行的风险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障。这种孤立、片面、静止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深化银行产权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从国际大银行的经验来看,内部评级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为金融工具价格的决定提供重要依据; 作为提取坏账准备金及经济资本分配的基础; 为客户综合授信提供依据;为管理者风险决策提供参考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贷款五级分类法,这是建立内部评价系统的第一步,但是与先进的国际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方法、 评级结果的检验、 评级工作的组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评级级别的有限区分、风险揭示不足; 基础数据库储备不足,数据质量不高,缺乏规范性;评级结果运用有限等方面。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扩大风险评价和分析的范围,对个体风险和组合风险都要做到连续监控和准确度量; 在银行内部成立专业化机构,组织调配各类有效资源,持续和深入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 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以充足的历史数据和完善的数据处理系统为前提的。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违约概率、既定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时风险暴露的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国际同业的经验表明,大多数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建立过程中,70%~80%的精力消耗在数据清洗和数据结构整合方面①。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储备不足、来源渠道不一、财务数据不真实、数据形式缺乏规范性;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效率低下,缺乏稳定性,很多商业银行甚至还未建立起真正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研究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保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所有量化研究的数据需要。

3.培养信用风险管理的专业队伍。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具有深厚金融财务理论基础、数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的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最好将其分散化,以防止个别人才流失对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冲击。同时,还要注意对现有人员的定期培训和优化调整,从而确保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4.完善商业银行现代产权制度,改善内部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技术、效率。加大力度完善银行的现代产权制度,引入良好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化建设,是保证银行风险管理制度长期稳定发展的最根本措施。当前,我国工、建、中、交四大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当务之急是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大银行的组织模式与运作经验,引入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促进综合竞争实力的稳步上升。

[参考文献]

[1]anthony saunders, credit risk measurement[m],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1999.

[2]michael k.ong, internal credit risk models [m]. risk books, 1999.

[3]李志辉,李萌.风险调整绩效度量方法(rapm)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4,(1).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5]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第6篇

一、国际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与趋势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其中,伴随借贷行为产生的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具有收益分布的可偏性、信用风险数据获取的困难性以及信用风险非系统性等特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直以来就是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最关心的之一,其目标是要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信贷决策的“6C”模型和信用评分模型等。“6C”模型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character)(借款人的作风、观念以及责任心等,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记录是银行判断借款人品德的主要依据);能力(capacity)(指借款者归还贷款的能力,包括借款的经营状况、投资项目的前景)、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抵押品)、经营环境(condition)(所在行业在整个中的经营环境及趋势)、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借款企业持续经营前景)等六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而信用评分模型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比较,低于该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用信用评分模型来管理信用风险。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利润持续下降和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促使国际银行业采用更经济的方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同时金融的和新的信用工具的创新,给开发新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提供了可能。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方法到这一领域,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国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Credit Metrics、麦肯锡模型、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和KMV模型等四类。

(一)Credit Metrics模型。该模型是由J.P.摩根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和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回收率、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计算出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二)麦肯锡模型。麦肯锡模型是在Credit Metrics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地卡罗模拟技术(a structur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麦肯锡模型可以看成是对Credit Metrics的补充,它克服了Credit Metrics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三)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该模型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Credit Metrics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而不象在Credit Metrics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它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四)KMV模型。KMV模型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首先,它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贷利率及负债的帐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再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实施点(default exercise point,为企业1年以下短期债务的价值加上未清偿长期债务帐面价值的一半),然后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最后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EDF)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通过对上述国际银行业流行模型的考察,不难发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如下的发展趋势:(1)从过去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的趋势;(2)从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的转化或二者结合的趋势;(3)从对单个资产的分析转化为从组合角度进行的分析的趋势;(4)从盯住账面价值的方法转向盯住市场的方法的趋势;(5)对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的转化趋势;(6)既考虑单个贷款人的微观特征,也考虑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的趋势;(7)从单一的风险度量模式向多样化的风险度量模式的转化。(8)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成果的趋势,比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9)VAR技术将构成现代主流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的趋势;(10)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趋势,比如经济计量学方法、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仿真技术等等;(11)运用现代计算机大容量处理信息和化技术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大银行在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下都在着手自己的模型研究和建立工作,我国央行也正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如何有效借鉴国际上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一)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还很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信用评分法,该方法通过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和其它定性指标,并通过专家判断或其它方法设定每一指标的权重,由评级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打分表对每一个指标分别打分,再根据总分确定其对应的信用级别。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事实表明这一管理方法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缺陷:

1、管理的基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一般来讲,我国商业银行是根据三年的财务数据和相应指标作为打分的基础,同时根据一些定性指标对打分结果进行修正。过去的情况可以作为的起点,但并不能反映未来的趋势。特别是对将来较长的时期进行预测时,过去的数据与将来的情况相关性较小,以过去的信息为依据的管理可靠性较低。

2、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由于受管理对象信用状况的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对单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加总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确定影响受管理对象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系数,以剔除重复计分的因素。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只能根据经验或专家判断来选取指标和确定权重,使标准的可行性大为降低。特别重要的是,由于每一个受管理对象所处的环境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受管理对象影响不可能完全一样,根据固定权重得出的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受管理对象的信用风险。

3、缺乏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充分的现金流量是受管理对象偿还到期债务的根本保证,是分析未来偿付能力的核心因素。现在,我国银行的采用的信用评级方法基本上没有对现金流量充足性的分析和预测,因而难以反映受管理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

4、行业分析和明显不足。受管理对象所处行业及在该行业中的地位,是影响其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有些商业银行将评级对象按行业作出一定的分类,但总体来看,对不同行业的分析和比较明显不足,评级标准不能体现行业的不同特点,评级结果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

(二)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根据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

(三)缺乏信用文化基础,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由于我国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缺乏,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小,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信用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

由于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其工作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我们作出仔细的考虑和完整的计划。在充分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和商誉)。各种风险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几种风险共同对银行的资产构成威胁,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整个机构内各层次、各业务单位的各种风险实行通盘管理,而通盘管理的基点就是信用风险管理。所以说,信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要涉及多个部门,既需要有领导支持,也要求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保障,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来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二)和借鉴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充分揭示风险。、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基本前提。正如前述,国际银行业在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比较先进、成熟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借鉴这些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我国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中国实际的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三)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信用风险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加工,而信息的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因此,我国银行必须按照行业进行适当分工,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受管理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同时,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信贷流程和信贷组织架构。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完善与否,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我们知道,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可用监测信用风险的构成,制定各类客户的总体风险水平和贷款限额,监测客户评级结果的变化情况,确定准备金规模,贷款定价,分析利润,分配资本等。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涉及银行许多部门的工作,新的信贷管理流程要与内部评级系统相匹配。在信贷组织架构上,改变以往的“块块”管理模式,按照“条条”来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行业、不同金融工具来设定风险控制与监督岗位人员,由总行风险控制部直接管理,如实行高级审贷官制度。此外,这种管理组织架构还要求风险控制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定的具体风险管理对策和目标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且将市场销售部和操作系统部门分开设置,健全内部的制约机制,同时把信贷人员的薪酬和放贷业绩相挂钩。

(五)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起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第三,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1) Michel, C., G., Dan and M., Rober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redit Risk Model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24, pp.59-117, 2000.

(2)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价的新与其它范式》,机械出版社2001年版本。

第7篇

关键词:银行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主体地位,所以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对国民经济的保障。特殊的资本结构决定了银行经营具有高风险特质,所以风险管理是贯穿于银行业发展历程的永恒话题。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各种新金融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国内银行正面临着国内外银行的激烈商业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银行管理组织体系则是风险管理顺利开展的保障。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环境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受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风险概括为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本文就从这三个角度来考察银行面临的风险形势。

(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按照“五级分类”的口径,不良贷款率高于东南亚国家银行1997年金融危机时的不良贷款率。这种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和整个社会金融体系的安全。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近年来,出于管理资产负债表的需求,国内银行已越来越多地参与具有较高杠杆的衍生产品交易。同时,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逐渐增加。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或错误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其受到内外部环境影响,涉及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几乎每一位员工,难以事先计量、预测和控制。从现实情况看,操作风险的管理是中国银行业的软肋,尚缺乏成熟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从互联网、媒体公开报道和法院案例三种来源收集数据得知,我国2002–2006年期间发生的三百多例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共造成银行损失达258亿之多,而且事件主要来源于银行内部,特别是银行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所进行的主观故意的内外部欺诈行为,这暴露了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薄弱隐藏着巨大的操作风险。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

由上可见,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形势仍比较严峻,这也暴露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低下,这种状况除了先天性的银行发展历史短暂、理念落后等原因外,根本原因在于银行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度的极不完善,造成风险管理发展缓慢,水平低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明晰的产权制度是风险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而在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尽完善,与之相应的是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实施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总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首先,虽然当前商业银行大都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结构,但在风险管理上的职责并未清晰划分,相互合作和制衡机制较为薄弱,风险管理的基础不牢。其次,在完善的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中,一般在董事会中会有几名董事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来承担董事会的日常风险管理职能,但我国实际情况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于人才、资源、沟通的不足,普遍缺乏运行支撑,管理效果不佳,而且作为管理全行各类风险的专门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还应该负责集中和协调各种风险,但在我国其风险覆盖面还不够,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关注较多,而对其它风险关注较少,这样导致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不够完整,统一性和集中性不足。最后,在我国风险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高级管理层、总行和分行,而在支行和基层机构缺乏独立风险管理的角色,导致整个银行风险垂直管理链条的缺失,弱化了风险管理职能。

第二,内部风险管理职责不完善。首先,作为整个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制定者的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在我国均普遍缺乏运行支撑,职能较弱,因此银行缺乏完整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普遍缺乏科学规划指导。其次,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所设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的全面、集中管理程度均不高,没有一个强大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全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管理,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不足,效率低下。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先需要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前提。当前我国银行大都为股份制银行,必须要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不同职责。董事会通过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监控各种政策、制度的实施;监事会负责监控董事、高管等的道德风险和尽职情况,监督银行的财务状况、整体风险水平和内控能力;高级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朝着银行经营目标努力,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建立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实行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在总行,行长是首席执行官,负责全行的风险管理,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全行最高风险管理和协调机构。在分行,总行可借鉴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风险的垂直管理,对分行行长实施风险问责,并派出风险管理官协助分行管理风险,并委派相应的信审、财务和稽核方面主管,工作上对总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在支行,分行向支行委派会计经理,控制营业部的会计风险和财务风险。由此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由外对内的横向监控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各风险管理部门权责明确,促使风险管理体系独立、高效运行。

(三)设置首席风险官,集中银行风险管理职能。董事会下设首席风险官领导的风险管理委员,在其下设置专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机构,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决策职能集中于首席风险官和风险委员会,首席风险官要与其他高级业务主管平级并有权对他们说“不”,这并非一种个人制度,而是建立在适应集中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之上的一种职能,首席风险官要听取各业务单元风险主管的汇报,并指导所属在相应层面根据风险状况及其趋势的演变调险应对策略。

(四)在基层业务线上设置风险经理岗位。一方面配合业务线负责人进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作为风险管理部在业务线上的派出单位,负责风险数据的收集、风险状况的实时监控。

参考文献:

[1]毛应梁.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问题分析[J].新金融, 2007, (07).

[2]韩光道.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及其借鉴[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05).

[3]滕海川.国外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实践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04).

第8篇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失效,亟待反思风险管理的方法、目标及体系构建

■实施内部评级体系离不开完善共享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任何脱离现实的硬性与国际风险管理惯例接轨的做法都只能形成障碍。

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管理处于核心地位,风险管理能力实际上构成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基础。衡量一家银行的关键主要是看其能不能驾驭风险,能承受多大程度的风险,如何通过所具有的组织框架来认定、判断、识别和管理风险。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属于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论是解决目前的风险还是应对未来风险环境的挑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特别在以下4方面面临着现实抉择。

风险管理方法:艺术还是科学?

银行的风险管理在目前仍然被认为只是一门艺术,而尚未发展成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是由目前通行的风险管理技术本身所决定的。然而,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是一种依据过去而预测未来的基于统计的方法,而由于管理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的持续性变化,以过去的数据为基础并不能对未来进行准确的判断,甚至还可能造成误判。

代表了目前国际银行业较为先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法,旨在通过风险敏感度更高的监管资本要求来影响银行的行为,促使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设计内部评级法的过程中,巴赛尔委员会借鉴了国际银行业近年来开发的多种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经验,即在对信用风险的处理上采用风险价值的基本思想。具体来讲,就是运用VaR来确定监管资本要求和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处理信用风险,并在风险权重函数、期限调整因子的确定、风险集中度的调整以及风险要素的估计等方面广泛地运用了这些模型的理念。

内部评级法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如下特点:

■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从计分卡向模型化转化,并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

■从单项贷款分析转向组合分析;

■从盯住账面价值转向盯住市场价值;

■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型转向连续型;

■尝试考虑宏观周期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广泛汲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保险精算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并结合运用计算机大容量处理技术。

国际银行业开始大量开发、使用并依赖于各种风险模型以识别、衡量并管理风险及进行决策始自于上个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风险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配置、银行系统信用风险、信托资产管理及内部获利能力等方面的衡量,并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现有的模型也显示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特别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模型本身并未将金融业变成一个更安全的世界,甚至可能带来模型风险。

任何分析工具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们都试图通过有限变量的模型来描绘真实世界。但一个模型可能会抓住它所描绘的真实世界的大部分特征,但也可能同时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内容,而且模型还可能会逐渐改变市场行为,从而使模型本身失去作用。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模型应用的实践中,当银行的经营者使用模型不当、或依据了错误的数据估计或夸大了模型解释能力时,有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誉与获利能力水平严重恶化,这种现象被学界和业界称为模型风险。

这一现象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就现有的模型能力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来看,由于真实世界要远远复杂于任何我们能够创建的用以描述它的数学模型,因此我们有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模型来描述真实世界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模型,但由于数据过时、出现偏差和错误,实际业务也可能与模型的前提假设相互脱离从而造成银行操作中的模型风险。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立的模型工作组对10国集团国家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现状的调查表明,国际银行业主要有三类评级过程:基于统计方法的评级过程;部分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完全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

只考虑各种定量技术(如信用评分模型)的内部评级体系和完全基于贷款和信用人员的个人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的内部评级体系,这只是两种极端的做法。

大多数国际先进银行根据多年的风险管理实践得出了如下结论:即使在根据模型进行等级评定的系统中,个人的经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信用评估人员或贷款评估人员就可能会根据个人经验来模型所评定的等级。此外,在开发、实施这些模型以及构建模型的输入参数等方面,个人的专业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所考察的银行中,绝大多数银行都表示,在内部评级体系中使用了大量的主观判断因素,其中对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没有正式的约束。半数以上的银行是利用专家对大型公司进行内部评级,而在所有基于无约束专家判断的内部评级过程中,评级人员在进行等级评定时,都可以使得最终等级明显偏离于统计模型所给出的结果。

总之,在风险管理模型尚未完备之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风险专家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风险管理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属于管理艺术的范畴。

风险管理目标:效益还是风险?

效益与风险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现代银行的本质是通过管理风险来取得收益。但从国内商业银行近年的管理实践来看,存在着通过缩小信贷规模来降低风险的趋势,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引发了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陷阱问题。2002~2005年我国银行业贷款复合增速率达到12.6%,其中增速最快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达到27.2%和21.6%,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期间的增长速度却仅有8.3%。

风险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时时存在于银行的各个层面,随着国内存款比例的不断上升,银行风险主要表现为流动性过多带给商业银行的困境。自2000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由流动性不足转为流动性过多,特别是2005年以来,金融机构流动性相对过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存差资金9万亿元,是2000年的3.7倍。

流动性相对过剩,将导致银行业过度竞争,盲目追逐大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从而放大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将过高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也将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与存款利率倒挂。由于流动性过剩涉及到金融市场很多方面的问题,故影响性及牵动性极大。社会资金过多涌入银行,将使银行业金融资产被动性膨胀,收益率持续下降,使得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规避风险在短期内的凸现,那就是从结构上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比重。2004~2005年底,中国银行业短期贷款比重由42.16%降到43.64%,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则由42.96%上升到44.93%,上升了2个百分点,且逐季上升。在银行分类中,国有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为56.6%,超过53.9%的定期存款比例;尽管股份制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略低,为46.2%,且低于定期存款47.33%比例,但出于避险等目的,股份制银行也在逐季不断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

按照新资本协议中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广泛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任何业务部门和人员都要树立风险观念,都有责任控制本部门和本岗位的风险,并为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组织、机制和体制奠定基础。同时必须认识到,加强风险管理与提升经营业绩是相得益彰,加强风险管理会降低不良贷款率和风险成本,能按季收到足够多的贷款利息,从而提高创利水平和经营业绩。讲拓展必须要权衡数量质量、成本收入、风险效益、投入产出的关系。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既要有效益观念,也要有风险观念、成本观念。

风险管理体系:引进还是自建?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刚刚进入打分卡阶段,多数中小银行的发展程度更低,有的还停留在分析模版阶段。与发达国家先进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差距不仅仅是资本充足率低、风险评级处于初级阶段等方面,还有更多方面,既有体制上的差距,更有机制、观念、文化、技术、理论、工具、模式、管理上的差距。

就内部评级体系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析模型和计算机系统问题,它涉及客户评价、项目评价、资产五级分类、资产组合分析和信贷政策等多方面内容。而中国银行业目前还只是从信誉、履约记录上粗略地考察客户,而不是以风险为核心进行深入分析。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批部门等后台部门对客户风险评级具有的权限,以及如何应用评级结果进行决策和管理,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项目评价、债项评级、市场风险分析等功能,更是散落在多个部门手中,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完整的体系。数据基础是内部评级体系能否成功运行的保证,包括数据完整性、数据质量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三个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开展内部评级的时间不长,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首先,许多客户的财务数据可能不真实或不够准确;其次,评级基于客户过去的财务指标,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使评级结果不能反映客户未来的偿债能力;第三,指标的权重设置主要依据经验或专家判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降低了评级结果的准确性;第四,评级过于依赖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对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和地区风险的分析不足,指标设置缺乏预警功能,导致评级结果对风险的敏感度不高,难以及时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同时,缺乏统一的数据仓库和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应的数据接口,无法满足包括风险评级在内的各种管理工具的数据需要。

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规定,采用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银行至少需要5年的数据来估计违约率(PD),而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至少需要7年的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LGD)。由于中国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时间尚短,目前最缺的就是数据积累,特别是缺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数据,难以进行合理的压力测试以及对评级结果的返回检验,这几乎是所有银行面临的最大困难。

针对这种现状,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构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呢?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型存在着模型风险等水土不服的问题;全依靠自己又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基础和足够的数据;将项目采取外包的方式即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等问题,况且国内尚不具备能为商业银行提供这一服务能力的外部机构。不论以何种方式外包,其结果还将是由国外的机构来完成最终的工作。

从国内商业银行实践看,工商银行的内部评级法构建似乎走出了一条相对成功之路:那就是依靠外部机构根据国际经验提供需求,同时工行内部人员参与评级体系构建全过程,以达到培养自有人才之目的。最后再由工行的相应技术部门完成评级体系的设计和构建等工作。这一做法既保证了自有人才队伍建设和数据安全,同时也使其体系的设计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水平的充分对接。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独立还是联合?

风险管理体系是指战略、政策、模式、组织、文化等一整套体系。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要适应风险环境,并渗透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层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在协同、贯彻以及风险文化建设等方面较为薄弱。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具备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识别、度量和分析风险,制订正确的管理措施并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信息系统包括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在规范、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基础上的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目前,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现代风险管理的最大瓶颈。

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广泛收集、总结各国成熟经验、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的最基本的标准,对评级的主要环节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9篇

[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全面风险管理 工商银行 现状

巴塞尔委员会于2004年6月了新资本协议,提出将资本要求的覆盖范围由信用风险延伸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积极鼓励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要求以提高资本的风险敏感性。《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应用,无疑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推动力,对银行业由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原则

银监会于2007年2月《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将在国内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采取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分步达标的原则实施新资本协议【2】。首先,对中小银行采取与其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资本监管制度,降低资本监管的合规成本,对大型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其次,各家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时间可以先后有别;第三,采取分步达标的原则。先开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计量原则,再开发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现阶段主要以信贷业务为重点推进内部评级体系建设。

二、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现状

根据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原则与要求,工商银行于2003年就积极投入到新资本协议的建设中去,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1)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涵盖的风险类型

目前工商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基本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所有业务环节与风险。工商银行在年报中从信用风险敞口、内部评级状况等方面对信用风险进行了披露;对市场风险从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方面进行了披露;对操作风险从操作风险事件、损失率等进行了披露;对流动性风险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工商银行在2011年年报中披露,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17,144,063百万元,正常类贷款为74840.60亿元,关注类贷款为2318.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4%,下降0.14个百分点,;利率敏感性负缺口为9108.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81.21亿元。

(2)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与专业风险管理互为补充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工行在2004年就重组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目前已形成了以董事会为风险管理最高权利机构、由风险管委会和总行风险部门管理全行风险、由分支行风险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内风险的分层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了风险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风险总监——风险主管——风险经理为条线的垂直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以“纵向负责报告线为主,横向层级报告线为辅”的双线报告路径。由此形成了垂直领导、横向牵制的风险组织架构。

(3)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要求银行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工行的信息系统建设已初见成效,工行内部评级法已达到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达标的要求。2010年建设了市场风险管理系统,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A M A)建设的主体工作,系统框架已经搭建完毕,内部损失事件收集系统(I L D)、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系统(R C S A)等模块成功投产,2010 年A M A 系统也开始全面试运行。

三、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需优化,董事会与监管层的有效性还需强化

目前工商银行虽已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与首席风险官制度。但风险管委会对全行的风险管理与掌控机制尚未形成,其管理权限与管理机制并未强化,有时甚至导致功能缺失。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管理偏软、偏弱。风险管理部门并未能总缆全部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未得到有效运用。

(2)风险管理理念与国际一流银行还有一定的差距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工商银行大部分员工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普遍不强,风险管理会创造价值的理念未贯彻到全行全员。一是管理层普遍从组织架构、管理流程、技术运用等各个方面提高全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但是基层员工对风险的敏感性不强。二是中、东、西不同地区的分支行在风险管理的认识上差距较大,让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的存在的风险点,还相当困难。三是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未深入人心。现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仍然在风险的事后控制与管理上,对于西方商业银行所普遍采用的动态分析方法还处于引进阶段,尚未研发与投产使用, 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3)风险管理人才匮乏,制约全面风险管理的全面推行与实施

现代风险管理不仅要求以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为基础,而且还需要借助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对银行风险管理人才要求很高。现阶段,工商银行总行通过引进与外培的方式已经配备了风险管理的高端人才,但是分行层面与基层行的风险管理人才相当匮乏,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也未得到普及,陈旧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与需要。中、东、西部地区的人才分布极为不均衡。

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

(1)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独立性与实效性。

要吸取国际上先进银行如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风险组织架构经验,切实发挥最高风险管理机构如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功能。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深入到每一个基层业务线、每一个职能部门,将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有机结合。不同的风险由相应的部门或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以提高效率,但这些管理主体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上级风险管理部门,由其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使银行风险管理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2)构建全面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风险的事前管理。

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银行现在已经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但未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潜在风险因素无法进行有效监测与防范。应该综合银行所处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设立各项风险预警指标、建立数理统计模型,利用这个指标体系来衡量银行的风险水平,如果发现有风险异动,及时采取挽救措施。

(3)在全行牢固树立风险与效益平衡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

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中,在全行范围内树立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要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各个层面、各项流程之中。一是要形成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风险理念,处理好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二是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风险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三是对不同业务、不同品种、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风险管理。另外,要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具有数理金融知识的人才充实风险管理队伍,也要让员工“走出去”,广泛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项目,为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寿华.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J].哈尔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7-18.

[2] 李洪芳.以实施新资本协议为契机加强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J].理论观察,2009,(3):138-140.

[3] 周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1年第5期.

[4] 郭保民.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5] 冯巍.中国工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王国琛,许春培,华建栋.农村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现状与路径探讨[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12年第3期.

第10篇

【关键词】贷款 信用风险 问题 途径

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 的风险,指借款人 、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 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从广义上讲 ,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 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 ,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 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信用风险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一) 风险管理文化落后,信用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是按照风险类别由银行内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因而存在无法集中有效地管理风险, 准确地反映风险、及时地应对风险的缺点,且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尚未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 二) 信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普遍存在。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 , 易受外界干扰从而难以保证贷款审查和审批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收益与风险不挂钩,导致出现忽视信贷风险、片面追求高效益的短期行为。

( 三)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过分依赖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判断。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已不适应当前风险管理发展的需要。其次, 风险计量所需的数据不充分、不完整, 从而无法建立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 四) 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企业评级情况难以真实反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目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及信用道德规范。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风险就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致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 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

( 五) 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 外部监督乏力。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监管机构为银监局, 但其监管职责的发挥还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无法对银行形成持久的监督。具体而言我国银监局主要注重事后监管而不注意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其更注重合规性而缺乏监管的主动性, 缺少有效的创新机制。再者, 其对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的监管力度不够, 无法准确判断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也无法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

二、改进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途径

(一)培育健全的贷款信用风险理念。

让各级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贷款信用风险与个人利益的直接统一。 同时,我国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一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二要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 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要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此外,商业银行还应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 ,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

(二)优化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揭示。

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分类管理的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并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自身实际的改进,或 “ 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

(三)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组建全面风险管理部门 ,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制

2、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制约机制 ,提高风险化解效果一方面要强化贷款的审贷部门分离 ,实现横向制约。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信贷授权和转授权制度、强化非同一经营层次运作系统之间的制约关系,构成纵横交错 、上下贯通 、多环节、 全方位 、立体式信贷制约网络 。二是建立重大授信风险联动处理机制。对于日常管理中发 现的重大授信风险,经营单位与总行管理部门实现上下联动 , 强力化解风险 。三是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监控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将现有信贷业务各环节管理办法进行整合 ,上升到风险管理的层次 ,制定《信贷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为保证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的有效构建 ,该办法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 : 授信客户准入的监控 ;贷后管理的交叉监控 ,区别对象 , 实施分类监控;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 ,尽快实施片区监控制度 ;加强现场监控的力度 ;继续完善后评价监控制度;在监控中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 。四是设计与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风险管理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 完善与否 ,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 ,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 。

(四)完善信贷风险分析系统和信贷质量评估体系,细化信贷资产分类管理随着商业银行机构的扩张 ,管理幅度的扩大 ,必然要求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档案管理 、 数据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 。 商业银行应通过专业机构提供支持 ,结合自身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数据库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新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计量、分析、评估 、处置系统。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 、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 ,存储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 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 ,存储自身资产品种 、数量 、 质量 、分布的数据库 。同时 ,利用先进的OCR、识别术(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 ,从信贷档案实物的影像输入、影像前处理、 文 字特征抽取 、比对识别 、最后经人工校正到结果输出,实现信贷档案实物的电子化管理 。该系统可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尽可能完整 、及时 、准确 、全面的信贷档案资料 ,达到随时远程调阅档案的目的 , 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现场 检查的人力 、 物力资源 , 提高工作效率 。

(五) 建立信贷风险信息和共享制度 ,规范信息沟通行为 商业银行应制订相应的《信贷风险信息管理规定》,该规定应至少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明确管理部门和各经营单 位的信息职责 ;二 是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因素 、行业和区域等宏观层面上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 ,具体包括 :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风险分析 、 风险处置以及后评价等 。该中心应定期 相关的风险预警报告 ,指导全行信贷工作的正确开展 ;三 是从经营单位到总行评审部门,到贷后管理部门,再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等均应加强交流沟通 ,以达到业务线条涉及的各个环节均能全面掌握客户和授信风险状况,各自根据需要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四是建立风险信息库或风险案例库 ,为各级人员提供参考 ,或从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五是明确在信息过程中不作为或无效作为的惩罚措施 ,以强化各主体的主动意识 。

(六)完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考核制度 ,加大考核力度。

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首先 ,应制定全过程的 信贷风险管理考核制度 ,或尽快出台授信风险问责制度,实行授信业务终身责任制 ,对授信业务发生到结束的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考核 。 其次 ,在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的同时 ,应强化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

[1]高婧扬.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26).

第11篇

近年来,为了化解银行信用风险,我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我们不仅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来源于公文有约网)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51-51-论文-网-51lun-

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51-51-论文-网-51lun-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51-51-论文-网-51lun-

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来源于公文有约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51-51-论文-网-51lun-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应该是:(一)体制改进。要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这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是要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来源公文有约网,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这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盈利水平,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51-51-论文-网-51lun-

(二)组织体系改进。国内商业银行可考虑把贷款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重要环节:基层行客户经理部、信用管理部、复核部和贷审委员会。在各个环节设计上,尽量做到保留现有功能,并适当引入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机制和理念,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51-51-论文-网-51lun-

(三)提高风险测量水平。信用风险评估对银行来说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银行的信贷人员具备准确地识别借款人的风险和实力,在整个银行的范围内为客户评定出统一且准确的信用等级。第一、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制度。具体做法可以是:建立独立的内部评级部门,该部门在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免上应独立于决策者和发放贷款的部门,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建立合理的内部评估程序,确立风险管理标准、信息披露制度、评级认定程序等,以便银行首先对其面临的风险有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评估;建立内部评级监督部门,在内部评级部门的外部设立监督部门,以便定期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对内部评级部门形成制衡作用。第二、gw9080借助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在进行信用评级时,可考虑借助外部评级机构的力量,即在自己内部信用评级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专业评估机构丰富的数据和专业的行业分析作为整体判断参考,以调整银行的信贷政策来源于公文有约网,更加合理地确定资产结构,增加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第三、由定性分析逐步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过渡。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和市场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形式和或有负债等来进行;而定理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信贷资产组合(就是银行所有贷款的总体)的风险管理和衡量上,国外商业银行开发了许多先进的模型。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有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模型的基础上着手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风险管理模型及一些基础性准备工作。51-51-论文-网-51lun-

(四)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标的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国际银行业于1993年就已发生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借鉴。因此,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来源于公文有约网)。

第12篇

[关键词]外贸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15-03

1 外贸形势分析与展望

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欧美两大经济体受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加上我国调结构转方式,主动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6%,低于金融危机前10年4%的平均水平,全球贸易增长4.5%,明显低于危机前10年6%的平均水平。

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复苏缓慢,外需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带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大量外贸企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基础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能力显著提高,其竞争优势日益明显。同时,金砖四国的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引擎,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展开,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凯宁进出口公司是恒天凯马股份旗下的一个进出口平台,肩负着走向世界的战略使命。近年来海外业务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成为集团公司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在管理提升、开拓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研究,尤其是风险控制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1年凯宁公司被上海市外经贸委评为优秀出口企业。

2012年凯宁公司在上海市商会统计的进出口排名中名列第27位,在普陀区的排名是第二位。

2 外贸业务的两大风险

2.1 信用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WTO的加入,外贸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口商品的竞争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从质量、价格、交货期直至支付方式和条件等。其中,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和富有弹性的支付条件已经成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的一个主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信用证支付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非信用证支付方式正快速地发展起来。许多外贸企业为了扩大商品出口额,占领国外市场,不断采用优惠的信用条件来吸引客户,在促进扩大销售的同时,也为外贸企业带来客户拖欠货款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与化解出口信用风险,摆脱传统的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局限,成为外贸出口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一些外贸企业信用风险意识淡薄,尚未建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科学依据。

(2)信用风险控制与业务拓展发生矛盾。外贸企业强调业务规模的扩大,忽视信用风险控制。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控制与业务扩展发生矛盾,往往是信用风险控制给业务扩展让步,以资金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牺牲信用风险控制为代价,追求“重规模、轻效益”,“重利润、轻质量”,在牺牲信用风险控制下,形成大量的呆账、坏账及库存积压。

(3)缺乏科学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对海外进口商的资信进行调查,是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首要步骤。我国外贸企业对进口商的资信调视不够。外贸公司的客户按照交易频率分为两类:新客户和老客户。对于新开拓的国、内外客户,不少外贸公司为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在没有系统的评估其资信情况下就与其做贸易或者做成几笔小生意后就“麻痹大意”,对新客户的资信力缺乏戒备心,大量出货;对于老客户,一直用老眼光看待,没有及时更新他们的资信情况,盲目的相信这些公司的资信没有任何问题。最终使企业陷于被动的局面。

2.2 汇率风险

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剧,汇率风险日益成为影响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

(1)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外贸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所造成的损益的可能性。

(2)汇率风险的种类。汇率风险一般分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以外币计价或结算,从交易发生到完成的这段时间里因汇率发生变动而使得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在与海外的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汇率的变化所引起资产负债表某些项目产生账面损益的风险。经济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发生变化而引起外贸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交易风险。

(3)汇率风险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汇率风险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本币、外币和时间。本币是企业衡量经济活动效果的共同指标。外币是外贸企业衡量对外贸易商品价值的经济指标。时间是构成汇率风险的主要要素,一般来说,时间越长意味着风险越大,这就是说预期收到或支付的外汇,时间越长汇率风险越大。

3 风险分析

3.1 信用风险分析

国际贸易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外的采购商,二是国内的生产企业。

(1)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外商所经营的区域内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大幅度削减订单或取消订单,使得生产企业措手不及,库存大量增加。

(2)生产商由于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不能按时交货。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而使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3.2 汇率风险分析

(1)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为保护自身产业发展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急剧增加,加上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大了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和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企业面临利润及竞争力下降的风险。2012年欧美对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实行反倾销调查,增加进口关税247%,使得我国光伏企业遇到了颠覆性的困难。

(2)2012年欧美等国为了限制我国商品,出于保护自身利益,不断出台限制措施,光反倾销案就有47件,涉及产品多达270多种。大部分是由于经济原因,也有的是出于政治原因,如对伊朗和朝鲜制裁就是他们强权政治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注意政策的变化,盲目出口,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风险也会戛然而至。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世界经济变化的规律,对那些与我国贸易不平衡国家和地区尤其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出口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和产品更要调整好自己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品的销售渠道,积极开辟新兴市场,走多渠道内外贸结合道路,避免过多的出口影响别国产业利益而引来的贸易(壁垒)风险。随时掌握国际市场商品需求多变的信息,及时了解贸易对象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化情况,以不变应万变。

(3)自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不断出台各种量化宽松政策。为了刺激本国的经济,货币的供应量剧增,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带来了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同时也由于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动力不足,带来了支付能力的下降,企业的盈利水平明显下滑和坏账增加的风险。

4 防范风险的措施

4.1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外业务的持续发展,风险的控制尤为重要。每个外贸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机制,在员工中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优化服务,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与创新,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警钟长鸣,使外贸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狠抓职工队伍建设,通过员工的业务培训和风险教育,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开拓能力。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定时召开风险控制研讨会,请海关、税务、外管局的专家讲述国际贸易风险的新动向、新变化。通过各种案例分析,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来提高大家的风险控制能力。

(2)优化风险控制的管理架构。除业务部门对业务进行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外,贸管部对合同、协议、贸易流、货物流进行复核,财务部对资金流进行分析,风控部对该业务风险控制做出认证。强化四级审批制度,即业务部、贸管部、风控部、分管领导的审批,严把风险控制关。

(3)设立风险控制底线,锁定汇率。在订单确定后,利用银行远期外汇结算业务,买入即时汇率外币,金额与订单一致,来锁定生产成本和利润,从而控制汇率风险。

4.2 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1)严把合同审核关,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合理确定贸易方式,结算方式和运输方式,对信誉较好的地区,如欧、美、日,尽量采取信用证方式,但对信用证必须认真审核,要求符合国际通用500条款,并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清洁信用证。在运输方式上尽量避免FOB,采用CIF或CFR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货权。另外也可避免外商因市场变化而放弃货物的可能。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或战争多发地区的中东、非洲,必须采用T/T预付方式,并在货物出运前付清余款。

(2)对合同规定出口的产品,我们必须选择国内有生产能力,设备精良,技术合格的企业来加工,并派专人跟单,随时掌握工厂的生产进度,质量情况,确保货物保质保量按时出口。

(3)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外贸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管理制度必须科学化、常态化和信息化,操作流程必须规范可靠,切实可行。在实战中我们强调外贸纪律,坚持三个统一和四个锁定。三个统一,即:①进出口结汇及收费标准的统一;②进出口文本及单证的统一;③考核及激励机制的统一。四个锁定,即:①锁定利润;②锁定费用;③锁定资源;④锁定风险。

由于公司上下对控制风险非常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运作。近年来有效地规避了一个又一个风险,出口核销率达到了100%,出口收汇率达到了98%以上。公司的业务质量和企业规模都有较大的提高。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年销售额不足四亿元的小公司发展到2012年进出口总量超2亿美金,销售规模过十亿的中等规模的进出口企业。

参考文献:

[1]刘舒年.国际金融[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徐荣贞.国际金融与结算[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冯健敏.加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