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投资资金的管理

投资资金的管理

时间:2023-08-28 16:5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投资资金的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投资资金的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港口企业 投资资金风险

在如今风云多变的市场环境经营,企业要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多数企业的衰退都是由于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不当造成的。港口企业初始投入成本高,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偏大,且资产变现能力受行业景气指数影响也较大,属于比较容易发生资金短缺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港口企业投资风险所面临的风险很多,诸如投资战略风险、资金风险、人才风险、项目决策风险、运营管理风险、项目退出风险等,港口企业应充分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和防范。本文主要对投资资金风险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化解风险的建议。

一、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的成因

对于高投入的港口企业,会面临投资资金的各项风险,会因贷款利息上调,面临利率风险,也会因投资期限长,面临通货膨胀风险,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港口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别具慧眼,做出更好的决策,否则会因为不能抵御各项风险而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港口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其投资项目的特点所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投资周期长、金额大、决策难

港口企业的投资项目,往往是前期的工程建设和固定资产投入较多,建设周期长,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风险比较大,并且投入的金额巨大,需要依靠外部资金来源,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风险的冲击。港口企业投资项目前期的巨大资金投入需要经过若干年建设才可以实现,即港口企业投资项目的回收期较长,这使得港口企业面临投资风险。同时,港口企业项目的投资特点以对资金的筹措及投放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企业领导层需要对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做出评估和研究,再做出决策,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不科学的决策会导致投资风险的产生,且会使得企业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二)影响投资效果的因素多,且投资替代性差

港口企业投资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各种因素都对投资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有影响,未来的各种变化因素、各种不确定性使得港口企业投资效果的预测变得复杂和困难。此外,由于港口企业投资项目都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领域的投资,是在特定地区形成的固定资产,这种投资形式决定了港口项目投资不像其他投资活动一样灵活。对于港口企业来说,一旦发现投资有误或有新的投资机会,短期内调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投资发生替代和转移的可能性较低,只要发现投资有误就很难用其他方法来弥补,而所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与生产能力也很难转作其他用途。

二、导致港口企业投资资金管理风险的主要问题

港口企业的行业特性决定其在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必然的或者不可避免的缺陷,当然也存在许多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风险管理意思不强而引致的问题。

(一)投资前期调研分析不充分,影响投资决策

目前,港口企业最大的投资资金风险来源于对投资项目的决策失误,这主要是因为对投资项目前期考察工作不充分。比如说存在的下列情况: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特别是对于外地的投资项目,由于对项目地理条件、人文观念、地方关系、政府态度等信息了解不充分,对行业研究投入资源不足,对外部专业机构编制可研报告的质量控制手段薄弱,可能难以合理保证可研报告的质量,影响投资决策;在投资项目的前期规划中没有对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工作扯皮、责任不清,拖延工期等情况制定防范措施等。任何一项投资项目港口其企业都应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不做好项目可行性的市场调研,必然带来巨额投资损失。

(二)对资金筹措方式研究不深入,融资手段比较单一

港口企业的投资方向主要是港口及港口综合配套区建设等大型基础建设类项目,资金需求巨大,而这类项目所持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统一规划、远期前景看好,但是短期内又难以产生较好收益,可能出现投资资金紧张的情况。 虽然目前国家有交通部门的专项资金与国家政府的下拨专项资金,但企业主要仍通过市场自筹方式获得的投资资金,融资方式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银行的贷款来实现,融资方式比较单一,成本也较高。

(三)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的监督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港口企业往往是大型集团性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也可以容易的获取银行贷款,这种优势使得港口企业对资金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如过度大意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施工,当银行款项不能及时到位时,就造成了财务资金运转困难,很多港口企业虽然制定了资金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往往制定的并不科学,没有细化资金在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风险,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导致港口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缺乏控制力,如缺乏资金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的事前预测往往缺少准确合理的控制标准作为参考,无法采取措施实施事前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属地管理影响了审计独立性,也因缺乏足够的材料和数据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形式。这种较弱的执行力也会加大了资金风险管理难度。

三、加强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要加强港口企业的投资资金风险管理要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应充分发挥财务职能,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并聘用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使得财务人员将风险防范体现在任何环节的工作上,尽可能的把可能预见到的投资资金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从各项基础工作抓起,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二)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港口企业要预防投资资金风险,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防范于未然,积极投入资源对涉及行业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市场规律,加强行业交流,及时反馈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措施。每个项目投资前应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特别是要对其可预见的投资风险进行的论证。由于港口企业许多业务涉外,有些大型集团资金来源复杂,在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除了要对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还要对世界经济形势及项目依赖度或企业经营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形势变化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丰富融资手段,降低资金成本

鉴于港口企业的建设特点,除采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外,也采用资产支持型证券融资的方式,将投资项目的资产所产生的独立的、可识别的未来收益作为抵押,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具有固定收益率的企业债券来募集项目所需资金,使得资产流动性较差的基础建设类项目产生的沉淀资产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而且无损于公司对项目的产权利益。且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利率低于银行借贷,从而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容量巨大,资金供给充沛,完全可以满足大型基础建设类项目的资金需求。

(四)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企业必须强调以风险监管为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对资金运用风险的分析和评定,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在决策前明确资金风险监控指标,按投资进度分析与监控指标的偏差,通过预警提示评价所面临的风险,进而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企业要建立资金信息报告制度,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投资资金预算,同时应对资金投资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将资金使用的情况具体到周或月汇报,还要建立投资资金预算责任制度,查明超过资金预算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强化资金管理的控制力度。

四、结论

港口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需要更加严密的投资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本文在分析港口企业投资资金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投资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投资前期决策不充分、融资手段单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资金的监督控制力度不够、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做出分析,进而有据的提出了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投资前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丰富融资手段、建立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的建议,旨在帮助港口企业提高投资风险风险管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林.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分析,交通财会,2007年第10期

[2]陈明.港口成本核算与管理问题探讨,交通财会,2009年1期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BOT项目 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 探讨

一、高速公路项目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人们对许多高速公路项目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不管是公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还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企业,都没有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来提高公路建设的效率和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观念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假如改变不了传统的观念就无法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资金使用效率,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得不到保障。这样就会在高速公路竣工后或者建设过程中导致一些财务纠纷,从而引发各种高速公路的风险。所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改变传统观念,是我们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一直以来,主要把精力放在前期招标和竣工后结算的建设工程价上,而忽略了如何控制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阶段,这样做往往没有好的收益,只能是亡羊补牢。竣工以后的审计,一旦发现问题是无法整改的,即使可以整改,整改起来也很麻烦,显得十分被动。被整改后的资料前后不统一,会让人产生没必要的疑问。在高速公路建设上,资金使用是一大问题。比如很多资金使用的手续是否合理,审批的程序是否规范,有的表面上合理规范,但存在的问题不少,真正落实到实处几乎没有。任意挪用资金造成资金流失的情况不断发生。有的是财务管理人员不能跟踪监督工程的进度,预算不准确导致财务管理与工程进度不相符,所以有的工程已经竣工,但财务部门还没有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决算。

(三)狭窄的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向多元化发展,融资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但目前主要的筹资方式依然是银行贷款和政府投资。由于国内外银行是公路建设项目的主要支柱,因为他们贷款数额大,资金成本低。因此,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根据国务院“国发[2009]27号文件《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5月25日起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其中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5%”;如高速公路项目75%的建设资金全部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这样会形成会投资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局面,使行业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大大增加,造成很大的财务压力,国民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也阻碍了高速公路建设、运营。

二、管理高速公路项目资金的对策

(一)从根本上重视财务管理

目前,集中式管理是很多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有利于统一管理和分配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方便统一使用调度,出现问题也容易协商。集中式管理还可以节约开支,减少资金的滥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方式进行科学管理,更新高速公路工程财务管理体制是很有必要的。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理论分析,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会计核算上只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执行,会计核算的信息会是真实可靠的。

(二)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适应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必须在建设阶段多次进行财务审计和造价。在项目策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方案中对投资进行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要对设计进行概算审核,对施工图的设计进行预算,招投标阶段要对承包合同价进行核定,竣工阶段要验收决算审计。每个阶段都实行有效的审计,把各阶段的计价紧密联系起来,最终真实得到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跟踪审计的整个过程,可以及时发现财务审计和阶段性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及时提出整改的办法,不断完善资料。假如要把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控制好,就要在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把被动控制变为主动控制,把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事后整改变成事中控制,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1、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控制建设成本。一般来说,由于工程造价的不稳定因素,采用跟踪审计全过程。在建设过程中,造价审核人员能进入工地,不定期记录工地上的材料使用情况、对设计变更情况和隐蔽工程情况等及时办理签证。坚决制止“现场签证”行为,杜绝一切不负责任的事情发生。同时,全程跟踪可以及时筹措资金,按时支付工程款,有效降低财务开支,把成本合理控制起来。

2、全过程跟踪审计能为竣工验收提供材料依据。高速公路建设周期很长、工程复杂,投资数额巨大,单项工程繁多,所以在建设前的策划和建设过程中实施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深思熟虑,小心谨慎。一旦造成失误,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而且没有补救的办法,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也是难以调整。所以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从项目策划、确定方案、实施过程、,财务管理、资金的运作等阶段进行监督控制。这样可以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决算与验收。

(三) 加强投资管理,完善财务监督

1、在建设初期,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细致的概算分析,把总概算逐步分为不同的小块,再一一处理,主要分为路基土建、、征地拆迁、路面工程、房屋建设、环境绿化、交通工程、水电水利工程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项目开工后,应组织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完善会计帐务处理,加强施工期间的动态投资控制。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确保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2、与银行合作对参加单位建设资金实行网上监管。高速公路投资企业与各参建单位和开户银行签订资金监管协议,通过信息技术,依托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及银企互联平台,实现了对全部参建单位建设资金的全面、实时的网上监管,根据高速公路投资企业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反馈情况,网上进行资金支付的复核,即可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也使各参建单位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更加便捷、安全。

(四)、扩宽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

把融资渠道放宽,并能运用灵活的融资方式可以增强公路建设过程的能动性。公司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以一改传统融资方式,积极引进新的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尤其是创新融资管理,需要更多信息来源,对于只是高速公路投资企业这一途径是不够的。企业可以要请专家成立“项目财务融资课题研究小组”定期讨论各种理财手段及方法,如可以采用直接吸收民营资本投资、发行股票上市融资、长短期贷款相结合、银行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

1、把民营资本投资直接吸收。所谓把民营资本投资直接吸收,实际上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通过股份制和直接投资来运作。这样的方式就要出让一部分高速公路经营权,直接融资进去,虽然不需要本金和利息,但投资人会根据高速公路的营运情况来分红。高速公路企业在留有足够的发展基金后,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自身情况安排分配的方法和额度。采取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高速公路投资企业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便于项目的资金筹措。

2、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目前,全国迅速推行了高速公路股份制,公开上市发行和定向募集股票,把民间资金筹集起来,给高速公路行业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融资渠道。再加上资本市场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就是发行股票上市。对于民间资金来说,人们购买证券市场上发行的高速公路行业股票等于直接对高速公路进行投资,是获得进入高速公路行业的有效途径,对于高速公路投资企业也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投资方式。

3、建设期贷款采用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方式高速公路投资企业要打破传统固定资产投资全部使用长期贷款的模式,建设期贷款式采用长期与短期贷款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财务费用,先向银行提取短期贷款,短期贷款到期后用长期贷款进行置换,利用长短期贷款利率与使用时间的差异来降低贷款利息,节约项目投资。

4、材料预付款使用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方式高速公路投资企业一般会向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支付合同总价10%左右的材料预付款,此项材料预付款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和开具银行信用证方式支付,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信用证只需向银行提交约30%比例的保证金便可获得约70%信用敞口资金,该信用敞口部分可以使贷款提用时间推后6个月,即节约六个月的贷款利息,同时取得保证金6个月的存款利息,进一步节约财务费用。

5、加强资金周转减低资金沉淀 加强资金周转减低资金沉淀,减少资金使用成本,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投放,在满足计量拨付时间要求的情况下计量款采用委托银行支付的贷款提取方式减低平均日资金余额。

6、加强施工环节税收管理加强高速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环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的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最大限度地方便各施工单位纳税,对上述税收高速公路投资企业要统一代扣代征,与各级税务部门沟通签订代征缴协议,最大限度便获取税收返还,此项资金可作为项目资本金投入项目建设,节约项目公司的投资。

三、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得知,财务管理与资金管理在高速公路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要使资金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取得效益,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通过健全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创造投资效益,为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完工和后续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静怡.高速公路财务管理存在的现象及对策[J].中国经贸.2009.(18)

第3篇

各区县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财政分局、各外商投资企业:

为了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财外字〔1999〕735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涉及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通知》和我市深化社会保障及职工住房改革有关文件的规定,现就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市政府同意,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北京市实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京政发〔1986〕43号)中涉及企业中方职工7.5%医疗费、20%日常劳保福利费用、20%养老储备金的提取口径、比例和列支渠道,以及结余资金的处理,从2000年1月1日起,改按本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外商投资企业招聘职工应当按规定办理招聘备案手续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地为中方职工提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2号)执行。企业按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9%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经济效益好、经营管理状况稳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可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所保险种应适用全体中方职工,不得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享有。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大病医疗统筹费。按照《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年第6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5%,按企业中方在职职工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大病医疗统筹费,计入管理费用。原提取7.5%中方职工医疗费的办法停止执行。新的医疗制度改革办法颁布后,按新的办法执行。

(三)失业保险费。按照《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38号)执行。失业保险费以本单位中方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1.5%,按实际应参保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失业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四)工伤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费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48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本企业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行业差别费率确定的标准,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工伤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外商投资企业按应缴数额提取基本养老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上缴后应无余额。

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缴纳上述各项社会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除外),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包括洗理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加班工资等部分组成。

三、外商投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及时足额提取下列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其他各项资金,并按规定用途使用。

(一)职工福利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职工探亲假路费、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贴费、职工集体福利、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也可用于支付中方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用于企业职工参加在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所需费用支出。

上述(一)、(二)项费用以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但对于企业在与外籍职员签定劳动合同时,已订明外籍职员的福利费包括在其应付工资当中的,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

(三)中方职工住房基金。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京财建〔1995〕1445号)执行。其中: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中方职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按规定向中方职工提供的住房补贴和住房补助,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95〕京房改办字第37号),外商投

资企业必须为中方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交存率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为职工交存住房公积金后,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关于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规定》(〔93〕京房改办字第154号),不得再在成本、费用中提取每人每月30元的中方职工住房补助基金。现存的住房补助基金余额一律转入住房基金中的住房周转金。有关住房制度新的文件下发后,按新的规定执行。

(四)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按照国家有关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4〕50号)执行。

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办法》(劳部发〔1997〕46号)规定,对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的,其名义工资与实发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用于企业中方职工补充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费和住房周转金。企业中方一般职工不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

对于本通知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或者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约定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以及对中方一般职工实行名义工资办法的,应按本通知的规定协商变更企业合同、章程或劳动合同。变更后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不再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

五、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

(一)外商投资企业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在分别按有关财务会计规定正确核算外,还要同时设置辅助帐簿,全面反映各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对于本通知之前,企业已按财政部门规定,对中方职工权益资金实行中方单独设帐,单独核算,单独开户,单独管理的企业,可仍按原办法执行,但必须设置专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接受有关方面(包括外方)的监督。

(二)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对外投资、企业间借款、赞助、捐赠以及购置与中方职工权益无关的财产。

(三)对现有的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结余要进行认真清理,凡挪用、挤占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必须及时清理收回;对不符合规定而多提的各项权益资金,应冲减成本费用。对涉及上述社会保险的各项权益资金结余,应首先用于补缴按规定应为中方职工缴纳而未缴的各项保险,补缴后仍有结余的,并入相关科目,其中: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7.5%的医疗费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20%的养老储备金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今后用于离退休职工在统筹退休费用之外的必要开支,按规定计入企业管理费用。其他各项权益资金的正常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四)企业工会依法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的提缴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六、外商投资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提缴、使用情况。企业应将涉及中方职工权益各项资金的提取、使用、结余等情况,作为委托会计师(审计)事务所进行社会审计的内容之一。

七、企业清算时,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以及用该项资金购置的各项财产、设施的处理,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5〕2118号)的规定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时,不属于清算财产的三部分财产无法交给接受单位的,应上缴当地财政部门。

八、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企业和直接责任人,主管财政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4篇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1

一、营运资金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涵义

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广义上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营运资金)。营运资金具有周转时间短、流动性强、数量具有波动性、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在采购流程中,营运资金项目主要包括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在生产流程中,营运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在产品、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在销售流程中,营运资金项目主要包括产成品、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等。除了主营业务流程中的营运资金项目外,其他的营运资金项目,包括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并不直接参与经营活动,归入投资和融资流程中的营运资金。

(二)营运资金有效管理和经营的必要性

流程管理模式下,营运资金是业务流程中的“血液”,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因此,以营运资金管理和经营为主线进行的有效资产管理和经营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抵御市场风险和实现部分甚至全面转型进入新兴行业的必要手段。同时,企业的一部分营运资金进入金融业,成为金融资本的一部分,这种趋势也为企业的营运资金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思路。

二、营运资金有效管理和经营的内容

营运资金管理和经营的核心内容是对资金运用和筹措的管理,以维持两者间合理必须的结构,既要保证资金畅通和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又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而研究面向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方法,构建新型的管理方式是进行营运资金有效管理和经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三、营运资金有效管理和经营的途径

(一)零营运资金管理

1.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内涵。“零营运资金管理”是目前资金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企业在满足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这种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其不要求资金真为零,其属于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显著特点就是:企业虽然承受较高的风险但处于较高盈利水平。

第一,能产生可观的收益。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而将其用于报酬较高的其它投资,可以增加企业盈利。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第二,须承受潜在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延期风险,如果企业因缺乏资金而欲展延付款期,除了考虑放弃折扣的成本外,更主要的是防止企业信誉的恶化,否则可能丧失了稳定的供货商,可能日后招致苛刻的信用条件;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改变信用政策,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2.零营运资金的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是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对流动资产来讲,就是要加速资金周转,尽量减少在流动资产的投资额;对流动负债来讲,要有畅通的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以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需要,同时考虑资金成本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货币资金周转公式如下:货币资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要缩短货币资金周转期,使流动资产占用的货币资金减少,必须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等方面入手。即基于网络技术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强化库存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和合理利用信用资金管理。

(二)营运资金有效经营的三种主要方式和渠道

营运资金的有效经营就是合理运用企业现有资金进行安全且具有高收益的投资,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依据企业投资的不同形式分为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间接投资等。

1.股权投资。(1)投资参股证券公司。参股证券公司的优点在于:第一,证券业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好,收益高;第二,不直接面对证券市场,风险大部分由券商分担,其主要的风险在于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券商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是控制权问题。(2)投资于保险公司。从目前来看,国家对保险业投资管制逐渐放开,投资工具不短增加和创新,投资于保险业是有前景的。(3)投资于管理公司。对于企业的现金资产来说,这种方式的投资组合中只能占很小的比例。(4)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必须注意地域的选择、项目的选择、控制投资的数量。(5)高新产业的风险投资。这种投资方向主要是处于初创期或进入成长期的新兴企业,具有风险高潜在收益高的特点。进行风险投资时必须严格控制投资额的比例。

2.证券投资。证券投资的突出特点是流动性强,适用于投资组合的调整,目前主要有国债、股票等类型的投资。

3.资产委托管理。采取这种方式应特别注意机构的选择,选择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以往证券业务自营的业绩;其二,操作风格,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反映于操作风格就是积极型和稳健型;其三,风险管理水平,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高低和风险控制机制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资金本的安全性。

四、营运资金有效管理和经营的建议

1.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构建科学的财务预测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的一系列控制制度。做好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并做好预算,加强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2.重视对企业知识资本的投资,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改善企业的生产条件,拓展企业的利润空间。

3.构建从原始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供应链网络,与其他供应链企业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采用拉动式生产进行存货管理和经营。提高制度效率,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企业对客户越来越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

第5篇

关键词 政府投资项目 财政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3.6 文献标识码:A

一、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力有限,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投入计划执行困难。

(1)由于我市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地方财力十分有限,与目前政府投资规模要求很不相称,从正常性预算中安排投资项目建设资金总量很小。(2)政府财力统筹与资金需求成为当前我市政府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矛盾的焦点,制约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投资缺乏计划性,导致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1)项目投资长期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财政部门无法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投资项目资金收支计划,不能及时掌握资金需求情况,无法按工程进度保障资金。(2)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执行计划随意。建设单位没有编制统一的政府投资项目财务收支计划,与财政部门资金收支计划不协调,导致财政安排资金与建设单位资金需求出现矛盾。(3)“重支轻收”现象普遍存在,各部门拨付资金的要求多,对组织收入工作关注少,自筹资金又不按计划及时到位,由于缺乏相应的收入来源,财政部门资金调度困难大。

(三)项目规模失控,资金压力大。

(1)对投资项目事先估计不足或对投资项目故意掩盖内容、降低标准,先以较小的投资规模去进行项目立项申报,立项后再在预算、概算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标准、扩大规模、追加投资。(2)项目决策程序不规范,有的建设项目甚至存在未批先建、边施工边设计的现象。(3)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变更审查不到位,有的项目由于施工单位故意做大工程量、高套定额随意增加工程造价。

(四)项目建设管理薄弱,资金浪费严重。

(五)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存在风险。

(1)部分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投资项目进行会计核算,还是采用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会计制度进行核算。(2)管理费用难以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费用没有统一标准,管理费用开支随意性大,挤占、挪用、套取项目资金现象依然存在。(3)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资金支出没有严格把关,资金支付存在安全风险。

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投资财源建设,壮大政府投资实力。

(1)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培植税源,做大财政蛋糕,充实政府基础财力。(2)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保障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3)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优化政府财力结构,挖掘财政性资金的潜力。(4)通过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国有资产总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国有资产收益,使国有资产成为政府投资新的财源。(5)建立政府投融资机制,扩大政府融资渠道,吸收民间资本的投入,增加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

(二)统一编制政府投资项目年度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确保财政部门科学合理安排资金。

(1)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各部门在投资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掌握的情况有机整合,经过科学决策,编制政府投资项目年度预算。(2)按政府确定的总体规划要求和政府投资年度预算,结合资金来源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财务收支计划。(3)建设单位应根据政府投资年度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结合具体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建设项目财务收支计划,向财政部门及时提供工程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便于财政部门合理安排资金。(4)建设单位应积极组织收入,及时按计划落实自筹资金,确保工程进度。

(三)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 (概)算、竣工结算和项目财务管理,有效防止资金浪费,确保资金安全。

(1)重视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审核,财政部门在发改部门立项审批前应对项目资金来源进行审核,避免建设单位在没有资金保障的情况下盲目投资。(2)加强项目概(预)算审核,通过积极参与审核概算,促进项目优化设计,通过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使项目招标更具公正、公平和竞争性。(3)重视招标文件及合同的审核工作,严格要求合同和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并在合同签订时就相关事项进行承诺,明确结算办法、规定有关费用等,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上涨因素。(4)严格资金拨付管理,必须按照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加强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资金支付控制,确保资金安全。(5)严格工程财务决算监督,在工程结算审计以后,对剩余工程款的拨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工程建成后能正常投入使用。(6)强化项目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核算,对项目建设过程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真实全面反映。

(四)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1)做好项目前期规划,项目投资应充分组织专家评审并听取相关部门的建议意见。(2)严格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意提高建筑材料档次增加工程造价, 严禁因建设单位铺张浪费等原因造成工程严重超概算。(3)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决策程序, 防止工程“三超”现象的发生,有效控制投资规模。(4)建立健全勘测、设计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变更如果是由勘测、设计单位过失造成的,应追究勘测、设计单位的责任。

(五)推行代建制,建立专业化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构,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效率。

(1)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逐步破除现行建设、管理、营运三合一的管理体制, 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2)设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专职机构,撤销目前各部门的项目指挥部或筹建机构,由专职机构负责项目从立项到建成交付使用的一条龙建设。(3)利用代建制将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的多头分散监管逐步转变为集中管理,提高监管效能。

第6篇

摘要: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企业资金的使用,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对于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增加。本文将对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坚持资金管理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企业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措施,旨在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关键词 :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防范

企业资金管理是指对企业筹资和资金运营等财务活动实施的管理。企业要想提高资金管理工作效率,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就必须在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投融资目标,不断完善企业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制度,并明确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与权限要求,加强对企业资金的检查和评定,以确保企业资金安全高效的运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企业各单位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资金管理及核算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定期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资金安全。

2.效益性原则。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必须厉行节约,降低成本,防止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分级集中管理原则。企业对各成员单位资金实行分级集中管理,如建立结算中心、资金调度中心或财务公司,使各部门、各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企业的各项资金,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的问题。

4.全面资金预算原则。资金管理应采用全面预算,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进一步细化资金安排,增强现金保障能力。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科学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结余与不足,合理确定现金收支规模,安全高效地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加强现金流入、流出全过程预算控制,做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与考核。

二、资金管理风险分析

主要包含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资金运营管理等内容。资金管理风险即是在以上资金管理工作中而产生的。

筹资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未经适当审批或授权审核;资金计划失误;缺乏对筹资合同条款的审核;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缺乏跟踪制度;因操作失误未按时还本付息导致企业信用下降。

投资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投资目标和规划不合理;资金投放数量、结构方向与时机不当;不能有效控制资金成本,合理进行项目投资期盈利预测,导致项目投资亏损;投资活动忽略企业的资产结构与流动性,导致产生投资风险;投资项目未进行跟踪管理,实施有效控制;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决策失误。

资金运营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使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未经审批或授权进行款项拨付、调动;银行账户管理(开户、审批、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资金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相关票据丢失、变造、伪造、被盗用或非法用章;现金管理未按照现金管理制度执行;网银支付未设置交叉审核岗位或转错账户。

三、企业资金管理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一)筹资管理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1.企业首先应该根据其筹资目标,结合企业年度预算,制定筹资方案,并明确筹资用途、筹资结构和筹资方式等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作出充分的估计,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2.重大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企业债务性融资应重点关注:国家货币政策、利率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股权性融资则应重点关注发行风险、外部经济形势、公司控制权风险等。在明确这些风险因素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3.筹资方案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

4.当企业筹资方案制定,就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筹资计划,选择科学的筹资方式以及筹资数额,科学规划筹资活动,保证低成本、高效率筹资。

5.签订筹资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实施严密的筹资程序控制,发挥会计控制作用,保证筹资活动正确、合法、有效进行。

6.严格按照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正确计提和支付利息,加强债务偿还和股利支付环节的监督管理。

(二)投资管理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1.对投资方案进行财务、市场、技术等战略性评估,深入分析项目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前景与市场容量,预测项目现金流、风险、投资回报,分析不同项目的可行性。

2.明确对投资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权限和责任,实行联签制度或集体决策审批。

3.核实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积极筹措投资资金。

4.依据投资计划,按照项目的投资进度,及时投放资金。

5.当资金投放完毕,企业应该对其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6.跟进投资项目,及时评价投资项目状况,以保证管理决策层实时了解投资项目进展状况,促进其决策层更好的调整投资策略。

(三)资金运营管理风险的主要控制措施

1.企业应在资金业务中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使审批人熟练掌握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程序,明确业务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核和审批必须逐级由下至上进行,不能越级审核和审批,不得由一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规定出纳人员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出纳人员不应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加强资金支付的管理,规范付款流程,把好资金支付关,确保资金及时、安全地支付。

3.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及时回收,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

4.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企业闲置资金;

5.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沉淀的临时闲置资金,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可用于理财运作;在不以投机为目的前提下,为规避汇率、利率风险所进行的汇率、利率金融衍生产品操作。理财品种原则上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保证合规、安全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6.加强资金运营管理,要求企业应协调好企业内部各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使各部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资金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

7.企业还应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综合分析,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出现资金冗余或资金链中断的局面。

第7篇

(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经验与启示我国的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称,它是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目前,它由2000年成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依据2001年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管理,其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管理,投资范围仅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和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其中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投资比例不低于50%,企业债和金融债不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或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受投资环境的影响,社保基金近年来投资收益并不稳定:2007年达到峰值43.19%,2008年快速下滑,一度为负;2012年开始上涨达到7.01%,2013年维持在6.29%。总体来看,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13%,超过同期2.46%的年均通货膨胀率。在宏观投资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社保基金成功经验的启示是加大实业投资力度,参与国企改革。全国社保基金2012年5月出资100亿元入股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项目,2013年6月参股中国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运营西气东输工程部分管线。按照国家监管部门规定,全国社保基金进行的实业投资包括直接股权投资和股权基金投资两个部分,其中直接股权投资可占基金总规模的20%,股权基金投资可占10%。据测算,预计从2012到2015年,社保基金用于实业投资的最高规模可达2500亿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社保基金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深入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力争在中央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或再融资时,以战略投资者或优先股方式投资入股。此外,社保基金先后投资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国开银行、中国人保、中国信达及中国银联等金融企业,以及京沪高铁、大唐控股、中航国际、中节能风电等工商企业。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保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实业投资在其资产配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投资管理的经验与启示1955年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资金总额已超千亿美元。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负责集中管理中央公积金,它独立于政府财政,上级管理部门为劳工部,公积金局实行董事会制。从投资管理体制看,中央公积金投资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主要投资国内的住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分国外资产;第二部分是中央公积金投资计划,该计划允许公积金成员将普通账户和专门账户中超过一定比例的公积金通过购买股票或共同基金的形式投资资本市场;第三部分是保险计划基金,包含住房保险、家属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多个保险计划,保险计划基金的投资主要外包给资产管理公司,可投资定期存款、可转让存款凭证、股票和债券等。上述三方面的投资中,由中央公积金局通过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和由公积金成员自主投资的基金构成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投资主体。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投资管理模式的可取之处有三:一是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集中投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做出投资决策后,由新加坡货币管理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事宜,公积金成员获得中央公积金局支付的记账利率;二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几十年来,中央公积金制度也在不断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其成员进行多元化投资,政府机构的集中投资与成员个人的积极投资共同构成了新加坡当前中央公积金多层次的投资运营模式;三是健全的法令和监督制度保障了资金投资管理的安全性,《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法》明确公积金局为法定机构,财政和行政自主,其成员主要由雇主代表、雇员代表、政府代表组成,相对独立的机构设置、规格较高的监管以及代表三方利益的管理模式,为保障公积金投资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我国住房公积金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迟迟不能上升为《住房公积金法》,新《条例》的修订工作也十分迟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办法。此外,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机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二、改革创新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的若干思考

(一)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我国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短板,其投资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保证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的前提下,经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将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国债”。按此规定,目前住房公积金的投资方式只能是购买国债,除此之外,就是转为定期存款。实践证明,这一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住房公积金资金投资的安全性,但也严重地限制了资金投资的范围,加之住房公积金现行的各自行政区域内封闭式管理模式,使得我国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的总体投资运作长期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状态。因此,实现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一是要加快新《条例》的修订出台,进一步拓展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的渠道和范围;二是尽快研究和制定统一的《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办法》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便在实际投资运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确保资金投资管理的安全和规范。

(二)改革创新更具效率的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组织体系实现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改革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组织体系的创新和建设。应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要全面考察制度、管理、运作、投资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所在,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约束机制;二是要加大在监督管理环节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统一的、独立强势的监管主体;三是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职能部门和投资经营机构相分离,住房公积金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住房公积金业务开展和日常管理,投资经营机构则负责资金的专业投资管理,风险系数较大的专业投资则应委托专业的投资管理人代管。可以借鉴我国社保基金和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做法,打破目前住房公积金相对散乱的投资管理模式,建立以国家级投资管理中心为主体、省级和市级投资管理中心相辅助的多层次投资管理组织体系。此外,用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负责对住房公积金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以确保资金投资运作的安全、规范和透明。对于层次主体之间资金托管的收益分配问题,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和资金实际收益情况进行结算。这种组织有序、分工明确以及更具效率的多层次投资管理组织体系,符合我国住房公积金科学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1.建立市级、灵活自主的投资管理体系。市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辖区内各分中心(管理部)富余资金进行集中统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一定比例的富余资金委托省级投资管理机构托管,只保留一定比例的必要资金自行投资管理。其原则是:在保证资金良好的流动性基础上实现必要的资金增值,并负责合理调节辖区内各分中心(管理部)的资金流动,确保辖区内住房公积金支取和贷款等业务的正常运转。其投资对象可以为国债(逆)回购、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等流动性较高的投资产品。

2.建立省级、次集中的投资管理体系。省(自治区)应设立相对集中的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体系,负责集中投资管理各市级中心聚集而来的富余资金。根据本省(自治区)的具体情况,保留一定比例资金自行投资管理,其余可委托国家级统一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其原则是:通过市场化、规模化的集中投资,充分发挥规模化的资金优势,实现兼顾本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效资金运作。其投资渠道有: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较高收益率的银行定期存款;通过公开操作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或投资有国家担保的大型企业债券;通过记名债券方式进入本省(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国家骨干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过发放项目贷款的方式支持本省(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此外,也可以尝试参与本省(自治区)重点城市的土地备储项目和商品住房的收储等。通过稳健和审慎的投资运作,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3.建立国家级、全国统一的投资管理体系。通过设立类似于我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国家级住房公积金统一投资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对全国各地区聚集而来的沉淀资金集中投资管理。其原则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实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可以委托经验丰富、经营稳健的专业投资管理人进行资金的投资运作,其投资渠道可以拓展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项目,投资范围可以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金融债、股票、信托产品、证券化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股票等。未来也可以借鉴社保基金做法,逐步尝试对实体经济项目的投资,积极参与我国国资国企改革,通过参股经营或优先股投资等方式投资重点央企,分享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

4.建立强力有效、多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行政监管、金融监管和社会监管多位一体的有效监管体系,以及严格的资金投资管理规范和制度监管框架。对省级和国家级投资运作的监管,主要由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订资金管理运作的有关政策规章,对其投资运作和资金托管情况进行监督,人民银行和证监会按照各自的职权对专业投资人或托管人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各级政府应对本地区住房公积金资金投资管理情况进行必要的行政监管;各地住建部门会同人民银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当地住房公积金资金投资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情况进行严格的同级监督。此外,进一步加强对住房公积金资金投资管理的社会监督,包括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缴存单位、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及专业人员的监督;被监督对象则为各级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委托机构及相关服务机构等。

(三)改革创新有利于住房公积金科学发展的投资管理模式

1.坚持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管理原则和策略。一是坚持安全规范的投资管理原则。目前,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在确保资金安全完整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保值增值”这一原则并没有太大缺点,但应该结合流动性因素,将其丰富为: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稳健经营和审慎投资实现资产的增值。二是要坚持分散化的投资管理策略。虽然长期以来,住房公积金资金投资运作的总体收益性和流动性均不理想,但将来不能一味地为追求资金的收益性,而忽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也不能一味地为提升资金投资管理的统筹程度,而制约住房公积金保障和金融属性的发挥。因此,通过资金科学合理的分散化投资管理以及在各统筹层次上的合理分布,逐步在实践中探寻有利于住房公积金管理科学发展的分散尺度。

2.提升投资管理的统筹层次,实行规模化的投资管理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集中投资管理模式具有高效、低成本以及能形成规模经济等优势。实践证明,资金投资管理的统筹水平越高,资金规模化运作的优势就越强,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情况来看,万亿级的沉淀资金分散在上千个县市,由于各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使得庞大的沉淀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此外,由于监管的缺失,住房公积金贪污挪用案件时有发生,也给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带来较大隐患。因此,无论从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还是从防范化解风险、加强资金运作监管的角度,提高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统筹管理层次,建立更加集中、相对独立的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机构非常必要。

3.提升投资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实行分离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分离化策略是指自主投资和集中投资相分离、货币投资与实物投资相分离、一般投资和高风险投资相分离、管理机构与投资运营相分离。这种分离化策略的目的是理顺住房公积金各投资管理主体的关系,便于监管机构对其实施更有效的监管,这同时也是风险分散、资产科学合理配置和精细管理的需要。

(四)探寻适合住房公积金未来发展的投资方向

1.进一步拓展的货币投资。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改革措施密集出台。自2013年12月央行《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后,10家国有银行先后试水同业存单。2014年8月以来,商业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节奏密集,标志着同业存单扩容进入新阶段,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全面施行铺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以在二级流通市场转让,利率参照市场利率浮动,与传统定期存款相比,可转让大额存单在到期日之前允许转让,其流动性相对较高,是短期资金融通的重要工具。它的推出顺应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也为住房公积金提供了一个风险较小、收益稳定、流动性较高的良好投资手段。2014年8月证监会出台的“融十条”也为将来住房公积金突破国债投资范围,走进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进入更广阔的金融债、企业债等投资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契机,甚至为住房公积金通过记名债券方式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国家骨干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可行性。

2.谨慎尝试的资本投资。目前来看,首先要推动新修订《条例》的出台,加快研究和制定《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办法》,在全国性的统筹住房公积金投资管理组织体系建房地产金融立之前,有条件的省份可以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一定比例的沉淀资金,采用保底分成的模式进行专业化投资经营。也可自行选择经验丰富、经营稳健的专业资金投资基金或机构进行委托投资管理。

3.彰显保障民生的实体投资。当前,各地政府都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但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上普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也急需社会资金或公共资金的参与和支持。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其在保障住房建设方面应有的辅助作用。因此,住房公积金未来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加大利用项目贷款等投资手段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此外,也可以尝试进行地(市)级以上政府的土地储备项目和廉租房或商品房的收储等投资,靠实物资产的稳定升值来实现货币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8篇

除现有投资渠道以外,目前监管层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保险资金的其他运用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近日保监会正会同国家外管局共同起草保险资金投资海外证券市场的暂行办法,而且进度可能比直接进入国内股市更快。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从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的现实需要来看,要尽快实施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化战略,应允许在海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和具备条件的国内保险公司开展海外投资,以提高资本利用率。2003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的财险公司――中国人保财险在香港招股,成为内地“保险第一股”,其筹资额为54.1亿港元(约合57.67亿元人民币)。接着2003年12月12日,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分别在香港、美国两地同时招股,其筹资总额高达232.27亿港元(约合247.60亿元人民币),成为2003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平安保险预计将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目前保险业可运用的外汇资金已达70多亿美元。监管层可以考虑尽快允许这部分资金投资海外证券市场,以提高保险资金的运作效率,增加投资回报。可以预计,保险资金可能先于正式的QDII而捷足先登,并与社保基金一起有望担当我国QDII的探路先锋,首先试水海外证券市场。海外证券投资将是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主要方式。

二是2003年7月11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积极探索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途径的可行性。去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提出鼓励和促进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这为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扩大其投资范围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逐年增加。据估计,“十五”期间,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投资仅占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需求的20.5%~30%。“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需求的年均增速将达到7.2%,2010年总投资额将达4050亿元。可见,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前景广阔,空间巨大。由于保险资金的长期性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所需资金规模大等特点非常匹配,监管层可以考虑允许资产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以一定比例的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

三是国务院十分重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原则上同意保险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般来说,国外保险公司除了设立内部的投资部门,如证券部、国债部、不动产管理部等进行投资管理以外,大多设有专门为资金运作服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它们接受母公司委托,独立从事资产管理工作。跻身2002年全球500强的3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就有80%以上采取这种保险资产管理模式来专业化运作保险资金。国外保险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设立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需要,从市场研究、投资决策、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等各方面对保险资金运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和风险控制,有利于增强保险资产的投资运营能力,提高投资管理水平,有效规避和控制保险资金运用风险。这是保险公司适应保险资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渠道不断拓宽的客观需要。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实质上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独立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上,最接近于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拥有更多的投资自主决策权,不仅仅是保险公司原有资金管理部门功能的简单延续,而且今后要由内部的单个资产运作机构转变为社会化的理财机构。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纷纷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既在探索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004年4月25日,保监会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暂行规定》严格限制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人身份和投资比例,界定了它的业务范围,规定了它与母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明确了它的监管主体,使得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和投资运营有法可依。目前太平洋保险、新华人寿、华泰财险和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先后提交了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申请。

《暂行规定》第29条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以下全部或者部分业务:受托管理运用其股东的人民币、外币保险资金;受托管理运用其股东控制的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运用自有人民币、外币资金;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国务院其他部门批准的业务”。可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性质限于保险资金,也不排除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类型资金,如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第30条规定,“保险资金的管理运用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可以看出,《暂行规定》在严格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也体现了前瞻性和灵活性,为今后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留下了法律空间。笔者认为,“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理应包括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换言之,受托管理运用直接入市的保险资金属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从这个角度来讲,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将成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另一个主要方式。

当然,还可以继续探索和尝试保险资金的其他投资方式,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促使保险资金运用的多样化。比如,买入一些行业内处于领先或垄断地位的成长型公司的流通股或非流通股,对其进行控股,像巴菲特那样“收购整个公司”,长期持有获利或转手。具体采用何种直接入市方式,更多地取决于保险公司自身的选择。

第9篇

关键词:经营战略 财务管理 问题

中国烟草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那么,中国烟草企业作为中国烟草国际化经营的主体将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考验呢,其财务管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又将做出何种选择或改变去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烟草市场,中国烟草企业应该充分认识自身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加强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好地推动中国烟草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弱

目前,中国烟草企业没有树立起风险观念,风险意识很弱。中国烟草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可以说一直以来在国内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这就导致,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对风险都不够重视。中国烟草企业长期以来经营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进口业务,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接触的客户也基本上是长期合作的信的过的老客户,这就更加淡化了财务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对资金管理和外汇经营上的风险防范也多限于进口环节,有限的范围内。

中国烟草体制变革后的外贸企业重心外移、面对着国际市场的环境下,财务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其风险管理必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烟草企业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展,企业的业务逐渐面向国际市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方面风险的威胁。过去,在原有体制下,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财务风险的管理,另外,国际化经营中的外汇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也是值得重视的方面,因此要加强财务风险等各个方面的风险管理,以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并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

二、资金缺乏统一管理,使用率低

我们国家目前对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制度,集中统一管理是烟草行业的一大优势。但行业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在资金管理方面没能很好地发挥,出现了不少问题,在资金集中管理上的问题尤为突出,资金运作缺乏有效的监控,资金使用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资金使用率低,给烟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家对烟草行业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专卖管理体制,以法律形式确定烟草专卖,是一种垄断经营。烟草行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少数企业经营者重经营轻管理,重核算轻理财。从近年的烟草行业清产核资的结果来看,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是一个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资金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监管力度不够。资金的使用和结算环节的监督力度不够,现有资金管理中心的资金运作有待规范和加强。中国烟草企业目前业务重心仍然偏重于国内,资金管理也仅限于国内资金资源的调度。对所属几家海外投资机构的资金管理则主要是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进行的,对其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可以说在国际资金管理这一方面更是十分欠缺,与其他跨国烟草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行国际化经营,必须狠抓资金管理。

中国烟草企业国际化,资金管理极为重要,目前,中国烟草企业对资金管理尚未重视起来,这将是中国烟草国际化过程中应加强的重要一环。本人认为,应建立健全相对集中的资金管理体系,突出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实行集中管理和全程监控。

中国烟草“走出去”实行国际范围经营,资金将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这将对资金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可以缓解企业国际经营的资金不足,扩大资金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强化总公司对整个集团资金流转的控制,谋求财务资源的聚合协同效应。

三、投资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中国烟草企业的投资运作基本由企业高层决策,财务管理人员无权参与或参与程度很低。没有设立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监管体系不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原有的实行总分公司时代,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投资只是形式上的,不具实际意义,因此,总公司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对投资方面的管理自然不予重视。母子公司体制改革后的现阶段,中国烟草企业仅有的几家海外投资机构,形式多样,既有有限责任公司又有代表处形式,同样缺乏统一的投资管理体系。这将是今后中国烟草国际化经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薄弱环节。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资金时间价值管理 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根本的,而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利润息息相关,其中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一方面,所以研究资金时间价值管理是很必要的。资金时间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的来说就是对企业和市场未来的一种价值分析,来确定企业的投资动向。企业的资金在不同时间其价值是不同的,通过市场分析将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投资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这就是时间价值,这是一个企业长时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基础,只有将时间价值充分利用起来,一个企业才会走得更加长远,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资金时间价值管理的重要性

(一)资金时间价值是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筹资是企业整个资本运动的起点,在筹资的过程中,时间价值是重要的依据。筹资时间的选择要依据货币的时间价值从而确定最好的筹资时间。筹资时间的确定和投资时间是密切相关的,筹资完成后马上进行资本的投资才是对资金最有效的利用,避免资金闲置而出现的资本减值浪费的现象。另外举债期限的选择同样也应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相关,合理的选择举债期限是能够有效解决资金闲置或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一般来说长期债务对应的长期资本的需要,短期债务对应短期资本的需要。资本成本的确定和时间价值有重要的关系,时间价值是资本结构决策的基础,资本成本是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统一,所以说时间价值是资本成本的一部分,领导在进行资本结构规划的时候必须以资金时间价值作为参考从而确定资本成本,忽视时间价值,就不能准确的把握资本成本的结构。

(二)资金时间价值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投资是企业获益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的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的投资做出合理的预估,从而确定出一个合理的投资方案,时间价值管理在企业投资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运用时间价值的原则对投资方案在不同时期的效益进行比较,这种动态的比较能够使投资方案选择更加合理,提高了投资决策的准确性。第二点,时间价值观念能够帮助企业领导在日常的企业财务运行活动中,有意识的降低投资成本,能够进行多次投资,将时间价值发挥到最好,争取最大的货币的时间价值利润。第三点,时间价值观念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很好的风险意识,做好企业资金流转,从时间上为企业投资赢得保障。投资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高风险高收益,所以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将资本的时间价值充分考虑进去,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保证投资的正确性。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应注意的几点

(一)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筹资以及投资都是企业的决策者决定的,在筹资和投资的这段时间内保证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是获取更多利润的前提,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价值,它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有一定风险性,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将这些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在投资前期进行方案比较,选择最好的投资方案,将资本投资到利润最高的金融产品中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要注重投资产品的多元化

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选择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对资本的较强的控制力,保证投资的最佳效果,不同渠道的投资能够避免因为单一渠道的风险预估失误而影响企业的效益,能够将这种风险大大降低。在投资前要对投资渠道和资金进行分类,早保证方案最优的基础上实现对投资渠道多元化选择,不同资金投资到不同渠道中去,发挥资金的最大价值。这种多元化的方式要求财务工作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将资金的时间价值理念运用进去,保证资金因为时间价值规律而贬值等状况影响企业利润。

(三)注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适宜社会的发展潮流,讲究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运营中要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要实现企业资本的最大价值就离不开时间价值分析,结合专业的知识掌控好资金时间价值的规律,扩大公司的规模,使得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利润息息相关,对于企业来说,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不容忽视,在筹资、投资阶段,它是重要的依据,能够为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样的,在风险预估过程中,将资金时间价值同市场规律结合起来,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将影响资金价值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降低投资风险,尽量保证投资的多元化,防止企业被一种投资牵制,从而影响企业发展,只有将资金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使得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阁.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管理[J].商业会计,2012,04:97-99

[2]刘晔.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0,07:168-169

第11篇

物业管理是一个高知识、高风险的行业。灾害风险、服务风险和财务风险是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其中财物风险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最大。以下笔者重点谈一下如何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

一、投资风险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意义

在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中,投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增量资产管理问题,还涉及到企业存量资产的管理问题。投资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物业管理企业对投资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可能尽快扩张企业规模,另一方面企业有效投资有利于企业资金的充分利用与高速运转。

从物业管理企业的特点看,正确把握对外投资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促进生产经营和物业保值增值。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很容易陷入困境甚至破产。从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特点来看,物业管理企业赢利空间小、利润低、投资回收慢,因此对外投资是必要的。而且投资可以有效利用闲置资金,将闲置资金用于证券投资,可获得较银行存款利息更高的收益,并有良好的变现能力。同时积累整笔资金满足未来特定的用途,还可用于对物业的维修和保值增值,并参与其他企业经营决策,控制其他企业业务,配合自身经营。还可以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分散投资风险。物业管理企业合理、科学、高效地选择对外政权投资,将是规避企业风险、弥补行业劣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物业管理企业合理控制投资的计划

1.明确对外投资的目的,合理利用闲置资金。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时出现资金短缺,有时也会出现资金闲置。这时就要认真寻找对外投资机会,以避免资产闲置,不断增加企业收益,使企业的总价值最大化。

2.分散投资资金,降低投资风险。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使资产分散化,降低风险或把风险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几种投资方向的盈亏相抵,可以避免企业出现较大的损失,政权投资为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开辟了道路。

3.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增加企业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是衡量企业安全性主要指标之一。物业管理企业将大量流动性弱的闲散资金进行对外证券投资,可能化为流动性强的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以提高偿债能力,维持企业安全、持续运转。

4.企业遵循的五项原则。根据对外投资的目的,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要遵循五项原则,即效益性原则、分散风险原则、安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这些原则既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相一致,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外投资的目的。

5.

对外投资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坚持集体讨论,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决策程序。运用现代决策手段,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模型,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并提报研究报告,并根据资料,运用现代决策手段,提出市场规模、投资估算、合作意向,资金筹措方式等报批。

6.物业管理企业对外证券投资必须制定确保资金安全的措施,避免资产流失。

(1)企业对外投资可以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购买股票债券。对外投资中以设备、土地、产权等非现金资产作为出资的,必须进行评估,不得随意低估作价,避免资产流失。

(2)企业对外投资后,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投资管理

制度。要积极主动参与经营管理,了解项目运作详情,切忌“重投资、轻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内部监察和审计部门的职能,定期开展投资情况和投资效益的监察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强化企业投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3)物业管理企业对外短期投资。投资必须注意,短期投资不以长远收益为目的,应选择收益快、风险小的证券;保持资金的流动性,维持企业的支付能力,应选择随时可变现的证券。同时,不妨碍企业的其他经营能力。

7.物业管理企业对外证券投资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平衡工作,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

首先,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企业必须把有限资金合理分配、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实行财务统一管理,资金统一安排,严格用款计划。其次,企业的资金由调度会统一管理,由资金调度员根据会议商榷结果统一安排,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同时,为了解决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可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办法,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加强资金的核算和管理,也是加强企业财

务管理的一条好的途径。

总之,要规避物业管理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除做好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外,物业管理公司还需要策划和实施好同业主和其他相关方之间多方位、多层次的责任约定,做好“预防性提示服务”,自觉履行合同义务和遵守各项公众管理规定,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向业主宣传并增强业主保险意识,以及有效发挥维修基金的作用,也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同时物业管理公司也要注重在物业服务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周到、细致、完善,增强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为业主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第12篇

国内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有保险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与国际上其他保险公司相比有较大差距,造成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普遍偏低,保险资金的管理与运用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为狭窄

目前,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为狭窄:主要用于银行存款、国债、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等,这对于防范投资风险、规范保险投资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全局来看,由于银行存款在保险资金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单一的投资结构导致保险资金的收益下降,不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管理与运用,影响了保险公司自身效益的提高。2002年,我国个人保险业务保费收入2500亿元,约占当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的18%,其中约18%投资于国债,5.4%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52%为银行存款。而从国际保险市场来看,保险投资已成为现代西方金融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投资结构具有很强的市场取向,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环境和市场情况的差异,四国保险公司在各领域投资的侧重点不同,但均重视资金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投入较安全且具有较稳定收益的债券的比例都很高;适当涉足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同时,产、寿险公司由于资金性质的不同,其投资方向也有一定差异:产险资金较多的投向流动性强、易变现的债券等项目,寿险资金则更青睐于贷款等长期投资领域,这就能更好地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性,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不理想

保险业的盈利主要由两方面构成:承保利润和资金运用收益。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较为单一:产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承保利润,寿险公司新增业务存在利差益,意外险利润成为寿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原有高预定利率保单却出现巨额利差损。与此同时,由于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限,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调整尤其是1996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七次降息等因素的影响,保险资金的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2000年的保险资金收益率为3.89%,2001年为4.3%,2002年下降至3.14%,导致寿险利差损的问题非常突出:除了前几年高预定利率的传统险保单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红险等寿险新产品也出现了新的利差损。由于竞争而导致的承保利润的逐渐萎缩,再加上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对整个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模式不灵活

目前,国内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的模式较为简单,缺乏灵活性。各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其公司内部设立专门投资机构,如证券部、国债部等,也有个别保险公司委托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运用资金。这两种运作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内设投资部的优点是保险投资受保险公司的直接控制、易操作。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投资决策缺乏独立性、易受干扰、资金运用程序简单、投资管理不科学、投资效益难以得到保证等。委托专业机构投资的优点是使得保险公司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主业,专业化管理保障了投资效益,缺点是委托人投资有资金风险,如非法挪用资金、交易舞弊等,同时需要交付高额管理费用,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另外,缺乏专业化的资金运用人才也是国内保险公司面临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国内保险公司以保险业务为主,经营模式单一,再加上投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形成了重保险轻投资、重来源轻运用的局面,忽视发展保险投资专业队伍,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性、技术性的投资管理人才。当前,保险公司的很多投资业务由原从事保险业务的人员来承担,形成投资决策者不懂投资风险、投资经营者不懂投资分析、投资效益较低的局面。与专业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相比,保险公司投资部门的人才意识、用人机制、工资待遇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管理模式和薪酬水平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专业投资人才。

(四)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的监管不完善

监管侧重点有偏差。现行的保险投资监管政策非常注重资金的安全性,把安全放在首位,强调保险投资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的原则,并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是从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方面来考虑的,是非常必要的。但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市场的发展,严格的市场监管不应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

监管存在内外不公平。根据《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外资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可以以人民币和外币两种形式进行投资,除了享有和中资保险机构相同的投资方向外,还可以进行境内外汇抵押、担保放款、股票投资等。中外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的不一致,人为地造成了资金运用业务上的不平等,更不符合世贸组织“国民待遇”的有关规定。

监管政策存在漏洞。在现行的保险投资监管法律法规中,没有区别对待产险和寿险两种不同的资金运用形式。实际上,产、寿险资金的性质和投向领域都是不同的:寿险资金的时限较长,适于长期稳定的投资,可以投向长期债券、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等等;而产险资金的期限则短得多,要求有很强的投资流动性,可以投向股票、短期国债、信誉高的企业债券等等。这就要求制定监管政策时要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投资政策和监管法规,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进行。

解决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监管制度

现有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短、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不高的现状。随着国内保险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保险市场的稳步发展,创新监管模式、改善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措施已越来越受到保险界的关注。在实施有关监管措施的过程中,要切实注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考虑对新修订的《保险法》中有关资金运用规定做出更详尽的解释细则和管理规定,从法律上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保障保险资金安全有效地运作。

为保障监管政策的延续性,现阶段应坚持并逐步完善严格监管模式,有选择的稳步放宽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产、寿险资金监管模式。要继续加强资金风险控制,审慎控制保险资金运用比例,学习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先进经验,引进国际合作机制、吸收资金运用专业人才等。总的原则就是,既要做到防范风险、确保资金保值增值,更要促进保险资金运用上一个新台阶。

(二)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和范围

近年来,国内保险投资渠道逐步拓宽,特别是政府规定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极大刺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热情。为了更好的发展保险资本市场,应该根据国内保险市场的特点,以银行基本利率为支点,积极进入资本与货币市场。

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可考虑取消对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禁令,鼓励保险资金购入业绩好、红利丰厚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尝试购买金融衍生产品来扩大运用领域等。当然,考虑到国内证券市场尚处在发展时期,保监会应对各公司的投资比例和投资方向做出严格规定。同时,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可考虑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来运作保险资金:保险公司发起成立保险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伙同证券公司等联合发起成立专业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外投资者合资组建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据测算,仅就投资效率而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成本要低出1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多种抵押贷款。为适应居民的各种消费需求,拓展保险服务范围,应允许保险公司对信誉好的保户提供抵押贷款,如开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子女教育助学贷款等,这些贷款具有明确的投资领域,风险较小、收益稳定。

丰富债券投资品种。目前,国际保险投资中债券处于重要地位,占到30%以上。可以考虑发行国内长期债券,适应寿险资金长期稳定的特点,这有利于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在强调国债市场的同时,要鼓励保险资金激活国内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鼓励长期寿险资金进入基础建设债券市场,支援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同时,应允许保险公司购买商业银行债券,定向发行债券,丰富债券投资种类。

谨慎涉足不动产领域。国内的不动产市场具有周期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择增值能力强、风险较小的项目小规模进入。由于不动产的变现能力差、风险较高,保监会要严格控制其比例和规模。

(三)建立多样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

考虑到国内保险资金市场的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资金运作模式,促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多样化。

设立全资或控股投资子公司。作为大型寿险公司,可以成立自己的全资投资子公司,拓展业务领域,增强公司的金融实力,打造具有规模效应的金融集团。同时,也可考虑收购和控股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投资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直接利用现有的专业人才和投资渠道,以取得更快、更好的投资效果。

委托专业投资机构。由于专业投资机构在投资经验、投资渠道和专业人才等诸多方面有优势,委托其进行投资运作,保险公司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使得专业化的资本管理运作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内设投资部门。为了对保险资金进行直接管理和运作,保险公司也可采用内设投资机构的模式。要进一步优化投资部门的运作机制,起点要高,按照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惯例和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是整个资金运用的核心。根据美国保险业1996~2000年的测算,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保险风险20%,信用风险1%,利率风险11%,商业风险4%,保险分支机构投资风险23%,保险投资风险53%,可以说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加强保险公司财务指标的风险管控。根据国内保险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加强财务指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定相关的投资策略,谋求资产、负债的匹配性,达到控制风险、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同时,可借鉴动态财务分析法,分析评估不同时期、不同投资策略下的保险资金的运作过程,找出风险与盈利的平衡点。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利率、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保险公司动态财务指标的全面分析,可全面反映保险资金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加强对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

健全保险资金风险投资组合,规避市场风险。为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可将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组合投入多个领域:稳定但收益一般的存款和债券领域;有风险但收益较高的抵押贷款领域;有较高风险但收益可能很高的股票和不动产投资领域。为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要严格限制在资本市场及不动产领域内保险资金投资的总量和比例,用风险的不同组合来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

(五)健全风险管控体系,确保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基于保险公司负债经营的特点,要特别强调保险资金的安全性,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依法监管、企业自律内控、社会有效监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风险管控体系。

强化有效的政府监管。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这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应密切合作,依法监管。可考虑定期举行三部门的联席会议,研究情况、协调立场,共同筑起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