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时间:2023-08-28 16:5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第1篇

关键词:DEA方法;商业银行;MOS;适度规模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45―04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08

注:此文是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87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彭建刚教授对本文的指导,但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谢朝华(1968-),男,湖南华容人,经济学博士,湖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金融结构与效率。

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要想适应新条件下的竞争,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效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规模经济因素是影响银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Berger&Humphrey(1994)以及Young(2001)研究证明,规模或范围经济能使成本节约5%,而X-效率的提高能使成本节约20%。规模经济研究企业规模变化与企业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指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或销售单一产品的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和销售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如果在某些产量(或销量)范围内平均成本呈现下降(或上升)状态,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结合银行业的特点,能将其理解为,随着银行存、贷款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它是银行企业规模与运营成本、经营收益的正向关系的反映。目前,关于银行的规模经济分析一般认同银行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平底的U型曲线,也就是说,银行的最优规模在一个规模区域内存在。我们称这个区域的下限为MOS(minimum optimalscale),上限为MOS(maximum optimal scale)。

本文利用X-效率分析的非参数分析法中的DEA方法,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的数据为基础,评估出其规模效率。再结合规模数据分析我国银行的适度规模。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文献回顾;第二部分,方法简介;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一、文献回顾

(一)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的四种方法

根据著名产业组织学家谢勒(F.M.Scherer)的归纳,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利润分析法,该方法以利润率的高低作为反映规模报酬的一个指标,认为利润率越高的经济组织的规模越有效,根据利润率与报酬的关系来界定规模报酬的特性区间。比如,按总资产的不同规模对银行进行分组,分别列出各个组的利润率与资产规模的某种相关关系,如果负相关就是规模不经济区域,正相关就是规模经济区域,不显著就是规模报酬不变区域。二是生存检验法,该方法认为不同规模厂商的竞争会筛选效率高的企业,竞争的优胜者的规模是最佳规模。一般以厂商市场份额的变化来反映市场对厂商的评价,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且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厂商的规模是最优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厂商的规模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三是成本分析法,它是利用统计方法找出长期平均成本与经济组织规模之间的一般关系,并以此确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大体形状,然后确定最低经济规模。四是技术比较法,这种方法利用技术定额(如银行的负债成本费用率等)计算成本费用曲线,然后确定经济规模。目前技术比较法不断创新,决策单位效率研究的参数和非参数法中关于规模效率的研究已经引入规模经济的研究中来。

(二)发达国家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结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尝试运用上述各种方法来研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但是,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Baumol(1982)首次运用规模弹性来衡量规模经济。Lawrence(1989)发现美国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美国银行基于超对数成本函数的成本效率的参数估计的研究结论显示:在提高银行绩效方面,存在规模经济,但仅在低的规模水平上(存款规模2500万到5亿美元)(Berger,Hanweck & Humphrey,1987)。库欣(Cushing,1991)和麦克纳尔蒂(McNulty,1991)发现银行资产规模在30亿到50亿美元时有规模经济效应。斯蒂格勒(1996)利用生存检验法分析美国银行业的MOS问题,发现从1985―1992年期间,小银行规模不经济、中等银行无明显的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大银行规模经济(MOS范围)、最大的10家银行规模不经济。综观对美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可以认为规模经济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时期、不同样本、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论。一般可以认为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宽底的U型曲线。对欧洲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显示了类似于美国的结论。Ashton(1998)对英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规模在50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规模不经济。OECD(1993)分析了1982-1991年间的100多例关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认为没能找到关于银行规模经济的任何一致性证据。这份报告也承认,即使存在的任何规模和范围经济也被组织的无效率所抵消了。Humphrey(1987)的研究指出,在同样规模银行之间的成本变动是不同规模银行之问的成本变动的两到四倍,规模经济仅仅只能解释银行之间成本变动的一少部分。

(三)关于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及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较多,但是以规模经济分析为基础进一步进行银行适度规模研究的不多见。赵怀勇(1999)等人运用经营效率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太低以及国家对银行业的严格管制等。于良春(1999)等人发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赵旭(2000)用DEA方法分析指出国有银行的规模超出了其经营、服务与管理技术条件客观决定的规模。徐传谵等人(2002)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法分析支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主要原因在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太高),而其他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幅度越来越小)。王聪等人(2003)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指出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且规模不经济的程度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杨德勇(2003)用生存分析法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

(资产5000亿元以上)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100-300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资产100亿元以下)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刘宗华等人(2003)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总体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但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和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从国内银行业规模效率研究的既有文献来看,方法越来越集中到技术比较法中的参数和非参数分析法,但是结论因为方法选择、参数设计、数据选取、分析处理等技术上的原因和样本选择、样本期间、银行特性、技术状况等原因没能得到一致的结论。

二、利用DEA法评估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DEA法是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数据处理技术,近来在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EA方法由Farrell(1957)首先提出,后由Charnes、Cooper和Rhoades(1978)发展为CCR模型;Banker(1984)等放宽固定规模回报(CRS)假设,建立起可变规模报酬(VRS)情况下的效率估计模型(BCC模型)。在CRS假设下,这个样本银行的效率边界是既定的规模报酬水平下所有观察银行中最优表现的银行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样本银行的技术效率(TE)反映样本银行为生产一定水平的产出,偏离必要的、最小的投入组合的程度。在VRS假设下,样本银行的效率边界是任意规模水平下所有银行中最优表现的银行的点的包络线。此时,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能够进一步分解成为纯技术效率(FIE)和规模效率(SE)。图1是CRS和VRS关系图。

CRS线代表固定规模报酬边界,VRS是可变规模报酬边界。可见VRS线比CRS线能更近地包络着观测的银行数据,因而计算出来的银行效率指标要比CRS的高(在G点相等)。在CRS条件下,在B点运行的银行技术低效,技术效率指标TE为AC/AB。在VRS条件下,在B点运行的银行的TE指标为AF/AB。这样CRS条件下的TE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FIE(FIE衡量银行到产量边界的相对距离,在此为AF/AB)和规模效率SE(SE衡量银行到最优生产规模的相对距离,在此为AC/AF),PTE与SE的积是TE。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就是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TE与VRS条件下的纯技术效率PTE的比值。

DEA方法评估CRS条件下的技术效率TE的线性规划模型为:

其中:K是投入的种数,M是产出的种数,N是银行的数目,入;是银行i的强度系数。第一个约束条件的经济含义是由于非效率因素的影响,银行投入组合大于最优化的投人组合;第二个约束条件的经济含义是由于非效率的影响,银行的产出小于最优化的产出;第三个约束条件是假定银行规模报酬假设的数学表述。(λ1,λ2, …λn)是权重矢量,如果假设,则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如果,则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为了求解的方便,一般把式(1)对应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模型:

三、利用DEA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和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与SE评估

本文选取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的数据,选取员工人数(x1,其价格P1)、实物资本(X2,其价格为p2)和借入资金(x3,其价格为p3)为银行中介的投入项,贷款(Y1,剔除贷款损失准备)、投资(Y2,股权和债权投资)和其他生息资产(Y3)为产出项,使用DEA法评估银行的规模效率(评估过程中未考虑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14家样本银行2001、2002、2003年的规模效率评估结果见下表。

(二)基于SE评估结果的适度规模区域分析

从样本银行2001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5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为1.105),其余9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836),大致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6600亿元和大于6600亿元组。发现小于66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浦发银行除外)、大于66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6600亿元。

从样本银行2002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为1.322),其余8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868),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7680亿元和大于7680亿元组。发现小于768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民生银行除外)、大于768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7680亿元。

从样本银行2003年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来看(农业银行的相关指标空缺):只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1(平均值也只有1.06),其余10家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都小于或等于1(平均值为0.984),可以按资产规模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9500亿元和大于9500亿元组。发现小于95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中信实业银行除外)、大于95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可以定在9500亿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样本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从6600亿元到7680亿元再到9500亿元,逐年上升。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9500亿元左右。这种上升趋势可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的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各商业银行规范公司治理、狠抓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有关。

从2001-2003年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的平均值来看:可以把样本银行分成两组:小于8000亿元和大于8000亿元组,小于8000亿元组存在规模经济,大于8000亿元组存在规模不经济。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左右。据此,可以把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

综合逐年和样本期间平均值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至少可以定在8000-9500亿元之间,或者

可以把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固定规模报酬区间,也就是适度规模区间。

从样本银行SE在2001-2003年的变化趋势来看:浦发银行TA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其SE保持相对稳定(浦发SE平均值为1.020),并且该行SE2002和2003两年都是1,说明该行基本上在最优规模状态下运行。

从样本银行2001-2003年SE汇总表来看,先后有7行次SE为1,其中:民生银行2次、浦发银行2次、建设银行1次、中国银行1次、上海银行1次;2001年2次、2002年1次、2003年4次。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适度规模运营,特别是建行和中行分别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营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7500-38420亿元。如果考虑不良资产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也可能在22500-32000亿元。

四、结论与建议

从样本银行整体的情况来看:2001-2003年,14家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从6600亿元到7680亿元再到9500亿元,规模经济边界逐年上升。以此为据,可以考虑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9500亿元。从年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资产规模的平均值来看,可以把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边界点定在8000亿元。综合二者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点可以定在8000-9500亿元之间,或者可以把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报酬区间。

从样本银行个体的情况来看:2001-2003年期间,浦发银行基本上在最优规模状态下运行。2001-2003年期间,先后有7行次SE为1,这说明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适度规模运行,建行和中行分别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行的事实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2500-32000亿元(考虑不良资产的影响)。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在不断增大,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家特大规模的银行在样本期间的偶尔出现的规模经济运行为我国银行规模的提升拓展了边界。但是必须注意规模不是规模经济简单的直接来源,规模经济的产生还有赖于银行的生态环境、内部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适应性跟进,所以各银行不要一味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效率和效益才是决定规模取舍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过高和部分银行规模不经济的弊端,银行监管当局和各商业银行应从影响银行规模效率的结构性因素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改革。目前来看,建立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最基础的工作,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为银行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产权、治理和组织的运营机制。同时,应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其经营规模,鼓励其进行业务联合和重组。在规范市场准入的前提下,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服务网络,完善其服务功能和组织机构,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购国有银行的某些分支机构乃至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这样既可解决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过小、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又可适度收缩国有银行的规模边界,使后者的规模效应得以发挥,从而使得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国有银行应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适当调整机构网络,控制规模。在业务的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加强管理以实现规模效率和规模的扩张。

参考文献:

[1]刘宗华等,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效应检验[J].财经研究,2003,(12).

[2]王聪,邹朋飞,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徐传谵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

[5]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J].国际经济研究,1999,(4).

[7]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8]Adnan Kasman,2002,Cost Efficiency,Scale Economies,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urkish Banking, Central Bank Review,1-20.

[9]Aly,H.Y.,R.Grabowski,C.Pasurka,and N.Rangan,1990,Technical,scale,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in U.S.bank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2.211-218.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随机前沿模型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利用参数的前沿分析方法,对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如,Benston (1965)、Bell 和 Murphy(1967)利用Cobb-Douglas成本函数对美国小银行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管自身规模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规模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将下降5%~8%。Baumol (1982)假定成本的增长比例与产出的规模及构成相关,并首次运用规模弹性来衡量经济体的规模经济性。Lawrence (1989)发现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具有规模经济性。Hunter 和Timme (1986)发现单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为42亿美元,而对于多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则可以提高到125亿美元。Bauer、Berger 和Humphrey (1993)等发现资产规模在7500万美元~3亿美元之间的银行平均成本是最低的。Noulas, Ray和Miller (1990)发现资产规模在20亿~100亿美元之间的银行平均成本最低。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于良春和鞠源(1999)运用经营效率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股份制银行的获利能力和经营业绩明显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成本费用指标上看,中国银行业没有明显的效率差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因为存在规模优势而使得成本费用降低。徐传谌等(2002)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商业银行1994-2000年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如果把总贷款和存款作为银行的产出时,绝大多数银行表现出规模经济性。奚君羊和曾振宇(2003)在定义贷款和非利息收入为银行产出的基础上,同样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发现1996-2000年国有商业银行不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银行存在规模经济。张健华(2003)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国有、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作了一个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区域。王聪和邹朋飞(2003)在引入宏观经济变量的同时,运用超越对数函数对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除恒丰银行外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存在规模不经济性,且规模不经济的程度与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但在时间上变化不明显。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使用的是非参数的DEA方法,运用参数的随机前沿方法来研究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的文献相对不多。而且,已有的研究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首先,大多研究都是假定银行的生产函数是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而并没有对假设进行检验。其次,已有研究均没有考虑到投资在银行产出中的作用。实际上,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看,国债等证券投资已成为各行资金运用的一大主体业务。

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运用参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进行了实证检验;二是对模型设定进行了假设检验,即对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Cobb-Douglas成本函数的合理性进行了经验检验;三是考虑了投资在商业银行产出中的影响,将投资视为银行产出之一,更全面地反映银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

文章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第三部分为数据与结果;第四部分为全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在前沿分析法中,依据一定的标准构造一个生产前沿面,被评估的银行与该前沿面的距离就是它的无效率。根据构造前沿函数的不同,前沿分析法可以分为“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主要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无界分析方法,该方法的优点主要是不要求对决策单元的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做出明确的定义。其缺点主要是假定不存在随机误差,也就是假定在构建效率前沿时不存在测量误差。参数方法主要是随机前沿方法、自由分布方法和厚前沿分析法。由于参数方法将随机误差项做了进一步分解,对效率测度的精确度总体上高于非参数的方法,缺点是要对基本的生产函数做出明确的定义。这里,我们采用参数的随机前沿方法来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

在随机前沿研究中,一般假定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Cobb-Douglas函数或超越对数函数(translog function)。比如,假定银行的生产函数是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利用随机前沿方法可以测度银行的成本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率。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成本函数是:

此时,规模经济效率(SCALE)说明银行经营规模变化对总成本的影响,用总成本对产出的一阶偏导数(弹性)表示为:

如果SCALE>1,银行规模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总成本发生高于1%的变化,即成本的增加快于规模的增加,此时出现规模不经济;如果SCALE

为了能估计出规模经济效率,这里我们假定存在如下形式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问题是,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Cobb-Douglas成本函数中,哪个模型是正确的设定呢?或者说,如何检验模型设定的正确性呢?实际上,我们可以用广义似然比(generalised likelihood ratio)统计量来检验模型设定的正确性,且广义似然比统计量近似服从χ2分布(Coelli, Prasada and Battese, 1998)。在模型设定得到检验后,规模效率的估计实质上就是要估计出方程(2)或(4)的参数,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也是除截距项和误差项外的无偏估计(Coelli, Prasada and Battese, 1998)。

三、数据与结果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自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恒丰银行等十五家商业银行,样本期为1996-2004年。全部数据为面板数据,根据《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7-2005)计算、编制得出。

同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方程(1)中的成本tc、劳动力价格p1和固定资产价格p2除以存款资金的价格p3,即进行标准化处理,也可以得到方程(1)的一致性条件(Allen and Rai, 1996)。另外,所有的数据均以1994年为基期进行了价格调整。

在此基础上,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我们得到了方程(1)和(3)中未知参数的估计结果(见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中的对数似然函数值是43.27, 而Cobb-Douglas成本函数中的对数似然函数值是-27.7,因而广义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2(-27.7-43.27)=141.94,而自由度为10、置信区间为5%的χ2分布的极值为18.31,从而零假设:Cobb-Douglas成本函数更能拟合样本数据被拒绝,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模型设定是可靠的。同时,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其单侧广义似然比检验(one-sided generalized likelihood-ratio test)的值为32.84,大于置信区间为5%、自由度为2的复合χ2分布的极值5.138 (Coelli, Prasada and Battese, 1998),进一步说明了模型设定是正确的。

利用方程(2)我们得到了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值(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均大于1.0,表现出规模不经济性;二是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效率基本上都小于1.0,表现出规模经济性;三是在股份制银行中,规模相对较大的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规模效率大于其他股份制银行。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参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过程中,我们不但考虑了贷款在衡量银行规模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考虑了投资在银行规模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对模型设定的合理性进行了经验检验,即运用广义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对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设定与Cobb-Douglas成本函数设定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均表现出规模不经济,而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却表现出规模经济性。为此,我们提出了改善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 加大银行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对规模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壮大其经营规模,从而提高其规模经济;对规模适度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促使其强化成本管理和约束、稳健经营,在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有序扩张。

第二, 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通过机构撤并、人员精简,适当收缩其经营规模,以达到现有技术条件制约下的规模经济。

第三, 从长远看,商业银行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技术与规模两者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最优的规模边界,通过提高技术,可以突破商业银行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规模限制,扩大商业银行经营的规模边界,从而根本上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对其技术水平又有反作用,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因此,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必须在技术提升和规模扩张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王聪,邹朋飞. 2003. 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10).

徐传谌,称贵廷,齐树天. 2002.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 经济研究(10).

奚君羊,曾振宇. 2003.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基于参数估计的经验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5).

于良春,鞠源. 1999. 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J]. 经济研究(8).

张健华.2003.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3).

ALLEN L, RAI A.1996.Operational efficiency in banking: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 655-672.

BESTON G J. 1965. Branch banking and economies of scale [J]. Journal of Finance,13: 312-331.

BAUMOL P.1982.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bank profitability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3: 65-80.

BERGER A N, HUMPHREY D B.1997.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98: 175-212.

BAUER P W, BERGER A N, HUMPHREY D B. 1993.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U.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386-413.

BELL F W, MURPHY N B.1967. Economies of scale in commercial banking [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21: 23-39.

COELLI T, RAO D S P, BATTESE G E.1998. An introduction to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M]. England: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31-268.

LAWRENCE O.1989.Cash flow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J]. Journal of Finance, 52: 83-109.

NOULAS A G, RAY S C, MILLER S M.1990. Return to scale and input substitution for large U.S banks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2: 94-108.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cale Econom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CHEN Jingxue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use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analyze the scale econom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during 19962004.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apers, we test the translog cost function and CobbDouglas cost function hypothetically on one hand, and we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vestment in the commercial banks' output, on the othe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megascale i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but it is opposite in the newly founded non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第3篇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论述,近几年来经常见诸报刊。许多农经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即必须改变当前狭小的农户生产现状,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但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学理论依据、土地规模大小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以及适度规模的量化标准等,却鲜有论述或者论述很不深刻。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最终一般都要归结于数量关系,才是明确的,具体的,才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以定量的方法,探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理论依据

规模,按照一般定义,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量的聚集程度。一个生产单位的规模,是指在生产单位这一空间范围内各种经济数量的聚集程度。生产单位内的经济数量,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讲,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产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为变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关于生产单位的规模,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劳动力数量作为衡量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志;第二种以固定资产原值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第三种以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规模。规模定义的内涵不同,则有关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在的问题是:在农业这一特定的生产领域内,应当采取哪个“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一般应当以固定投入的数量为衡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数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单位规模的标准,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农业,除个别集体农场或专业队经营外,绝大多数为农户家庭经营,即一个农户家庭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土地规模过于狭小。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所论述的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及其提出的各种扩大和优化农户土地规模的措施,也是以农户经营土地数量为依据。因而,为保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的连续性,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标准,也是适合的。原因之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土地是农业中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无论国家还是农户,为了获得最大收益,都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因此,把土地数量作为农业生产单位规模标准,研究土地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规模经济理论。所谓规模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下降到某一点,开始上升,如下图所示。生产单位的规模在Q之前,随着规模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只要小于Q的规模投入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区;规模扩大经过Q点继续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故大于Q的规模投入,则处于规模不经济区。而Q点的规模则为产品市场成本最低点,是最佳经济规模。(附图[图])规模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这种关系,是由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决定的。所谓内在经济是指生产单位的规模扩大时,可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资源配合与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副产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劳动潜力或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减少一些共同生产费用等。但是,如果生产规模过大,则又会由自身内部资源配合不协调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减少,这叫做内在不经济。如,由于规模扩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种资源闲置,或某种费用增多,或某些效率减低等。所谓外在经济,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能给有关的生产单位带来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相关的原材料供应、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等生产单位,得到较多的业务量,获得较高的收益。与外在经济相对的是外在不经济,这是指由于生产单位规模扩大,而会给别的有关生产单位带来损失或损害,如引起竞争加剧、销售困难、运输紧张和环境污染等。规模经济还可以用厂商理论中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来说明。如下图所示。图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的每一条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状态,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规模。LR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不同的规模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RAC在开始阶段是下降的,即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随可变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在开始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但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开始不断上升。在图中,SRAC这一规模状态下的实际成本是T[,1]所在点表示的成本C[,1],而这一规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点表示的成本C[,2],这表示SRAC[,1]这一规模不是最佳规模。生产者可以在长期内不断调整规模。随着规模沿LRAC继续扩大,直至SRAC[,3]这一规模此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重合,单位产品平均成本最低,该规模即为最佳规模。这里需要说明,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下降至A。另一种是通过扩大规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使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从T[,1]降至T[,2]直至T[,3]。我们所说的规模经济指的是第二种方式,即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与规模经济相类似的有一种叫做比例经济或比例报酬,实际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用生产函数表示,Y=f(x[,1],x[,2]),当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时,生产函数变为Y·K[n]=f(K[,x[,1]]K[,x[,2]])。n是一个指数,n=1表示比例报酬不变;n>1表示产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报酬增加;n<1则表示比例报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数举例说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变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这里n=α+β,根据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断比例报酬增加还是减少。(附图[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比例经济。实际上,可能有的单位也混有比例经济因素,但从规模经营的主体来讲,种植业主要是扩大土地规模,而不是土地、劳动力、资金同比例扩大。特别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严重过剩,如果再增加劳动力,将使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经济。所以,比例经济不是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依据,而且实行规模经营,还必然导致投入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规模经济将会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益是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从表面文字来看,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但只要做点数量上的仔细分析,就可看出其区别和概念上的差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图示,来分析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区别。图中,P表示产品价格,LR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点是单位成本最低点。在C点,单位产品成本为P′,高于价格P,总成本为P′OQ[,1]C;规模扩大至A点,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相等,总成本为CQ[,1]Q[,2]A,CQ[,1]Q[,2]A与P′OQ[,1]C相比较,减少的这部分即规模效益,是由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从Q[,2]至Q[*],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继续下降低于产品价格,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产生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从Q[*]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单位产品成本开始逐渐上升,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但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仍低于价格,扩大规模仍会增加收益,因此,规模扩大将持续到Q[,3],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至产品价格P为止。在Q[*]至Q[,3]这一阶段上,尽管已处于规模不经济区域,但却仍会产生规模效益。所以,规模经济只是考虑成本的下降,而不考虑价格因素。规模效益则是由成本和价格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规模经济未必产生规模效益,比如当前一些成本高,价格低的农产品生产;规模不经济也可能有规模效益,比如成本低,价格比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同时,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农户为了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在最佳规模Q[*]以后,仍会继续扩大规模。但是,如果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产率下降的原因造成,如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那么,这种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将会导致社会总产量的下降。尽管农户会因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这就是说,在讲求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宏观经济效益,讲求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组合原理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组合原理,是反映规模经营的调整变动及其求取规模效益的规律性关系。规模经营原理,主要包括满负荷原理、规模要素组合原理、阶跃原理和包络原理等。(一)满负荷原理是指当生产单位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规模(潜在)生产能力相一致时,有该规模状态下的最低生产成本,能获得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大收益。在农业上,特别是养畜场、园艺场、大棚菜等,均有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规模生产能力。尽管当前由于经济管理水平不高,一般估算的多,精确计算的少,但这种客观存在的设计规模生产能力,却是很普遍的。满负荷原理的目标,是要使生产单位设计的规模生产能力,能得到充分地利用、运转,使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有最恰当的比例配合关系,能更好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有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益。按经济数量分析,在投入和产出价格不变,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单位的总生产成本为TC=TVC+TFC(TVC是总可变成本,TFC是总固定成本),其总可变成本取决于产出水平,为TVC=AVC·P(AVC是单位产品可变成本,P是实际产出水平);总固定成本为原设计规模生产能力的固定投入成本,TFC=AFC[,2]·S(S表示潜在产出,AFC[,2]表示达到潜在产出时的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如果实际产出与潜在生产能力不相符,即P≠S,则总固定成本不变,但单位(二)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这是指一种生产规模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其客观的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关系。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搭配组合,就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形成最佳的组合生产能力,实现最大的规模效益。众所周知,每种生产要素都有若干种类型,每种类型均有其利用特点和可能形成的生产能力。各生产要素实现何种类型、何种比例结合关系,则是由技术条件和生产规模所决定。如大土地面积农场、畜场、果园,若采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则只需要较少的人力配备;若使用老式的畜力和畜力农具,则需要配备较多的牲畜和劳力。又如,小土地面积农场、果园,若采用大型现代化技术设备,就会无法使用、或者利用率很低,而只有相应地配备一定人力和畜力。所以,讲求适度规模,就是要根据科学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生产需要,科学地选择生产要素及其比例关系,使之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能力,即充分发挥一定规模的每一要素的技术功能和利用效率,达到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最佳效果。比如,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假设20亩土地、1个劳动力和1台手扶拖拉机是最佳组合,那么土地规模扩大为200亩,就要相应地配备10个劳动力和10台手扶拖拉机;若改为选用中、小型拖拉机,则可能只需要3—5个劳力和2—3台中小型配套的拖拉机组,就可形成新的最佳组合生产力。所以,一定的生产规模,要有一定质量类型和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利用,避免出现某种要素超负荷使用,而另一种要素闲置的不合理局面。(三)阶跃原理这是指规模扩大要以基本规模单位为基础,从较低水平的规模状态扩大到较大规模状态,规模效益才能不断递增。假设生产规模及其规模效益关系如下图所示。(附图[图])S[,A]、S[,B]、S[,C]是三个规模状态下的规模效益,在A、B、C点达到最大值。从S[,A]这一规模状态向S[,B]规模扩大,在扩大到b之前这一阶段,规模效益遵循S[,B]曲线,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规模效益与S[,A]规模状态相比是下降的,只有规模扩大至b点之后,规模效益才超过S[,A]状态,开始递增,逐渐达到最大值B。同理,从S[,B]到S[,C]的规模扩大过程中,规模效益的变化也是如此。阶跃原理说明,要保持规模效益不断递增,规模的扩大必须以基本规模单位为标准,从一种规模水平跳跃至另一个高一级的规模水平,而不能是连续地和缓慢地渐进扩大。例如,从20亩/1劳/1机扩大到40亩/2劳/2机,而不是20亩、21亩、22亩这种微小的连续扩大。因为每一规模阶跃扩大,必然伴有相应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形成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力和效益,以构成规模效益。(四)包络原理这是指当投入结构不变时,只有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相等,才能使生产单位的总平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下面通过数量分析,来说明这种关系。设成本函数C=f(F,V,S)其中F为固定成本,V为可变成本,S为规模。短期内,V可变,F、S不变。长期内,F和V都随S变化。设最低长期平均成本为T(S)固定成本为F(S),可变成本为V(S),则T(S)=f〔F(S),V(S),S〕,设最低短期平均成本为T(F,S),此时只有V变化,设其最小值为V(F,S),则有T(F,S)=g〔F,V(F,S),S〕。T(S)由于是在F和V都可变化情况下的最低长期平均成本,那么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必然不小于T(S),即T(F,S)≥T(S)。显然,只有F=F(S)时,即固定成本等于长期规模变动中最低成本时,才有T(F,S)=T(S)。因此,生产单位总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应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而只有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值,才能实现总平均成本最低。由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每个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络线,因此这种包络原理,说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所形成的最大收益要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所形成的最大收益一致,才能有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某阶段农机平均作业成本或某季农产品平均生产成本最低,要能使全年或一个轮作周期的农产品成本最低,要能使全年或一个轮作周期的农产品平均成本最低,才能表明农机作业的全年利用效率与效益,每季作物的茬口安排、投入措施、土地肥力和全年自然经济条件利用的恰当与效益,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短期效益要与长期效益一致,或者说,短期效益要服从长期效益,才能有最大的效益。所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要根据各种农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和市场价格水平,按照规模经济理论,确立规模效益后,选择最佳规模效益点;同时,按照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规模阶段和生产过程包络原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生产条件、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潜力,才能达到生产平均成本最低、经济收益最大的目的。

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边界;规模经济;交易费用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22-03

1 企业集团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其决定的企业集

团边界

1.1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某一区间的平均成本所呈现的递减趋势。长期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呈现出经典的L形。平均成本的减少,在既定价格水平前提下,意味着利润的增加;或者,在既定利润水平前提下,产量的增加――亦即,规模经济会导致生产的增产或节约,进而表现为总利润的增长。规模经济是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至一定程度的副产品,它反映了要素投入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变动关系。在技术条件亦即生产函数不变的情况下,要素投入的增加在大多数时候意味着产出的增长,也就将导致销售价格的下降,进而在利润上抵消由平均成本下降所贡献出的一部分空间。因而,规模经济也是可以继续“进化”为规模不经济的,这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有效地控制生产规模,并科学地改进要素投入组合方式的变化(即生产函数形式)。规模经济甚至会导致垄断或类似垄断的额外经济利润,如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里论述的那样,“达到好像是一种有限的垄断;所谓有限的垄断,就是受到以下原因的限制的垄断:很高的价格会引起竞争的生产者的出现。”[1]

尽管仲伟周(2001)等[2]认为:“从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看,规模经济、垄断优势与多元化经济等这些问题,却应该是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企业集团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规模的企业,都会向规模经济发展,这种规模的扩大可能并非体现为劳动的增加,而会越来越多地体现为资本和作为生产要素的管理与技术的增加。企业自身规模扩大后,为专事专项处理,业务分割和资源转移将催成其分支机构与“后代”企业的诞生;或者由于获得竞争优势有资格和能力兼并他者而得以扩大规模,因而形成了更为大型的企业集团。此外,类似于自然垄断的概念,由于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存在某一个规模界限使得企业达到此界限才可能有效率,即所谓最小效率规模(MES,minimum efficient scale),因此这一行业的企业不得不去扩大规模,当MES较大时,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规模经济既是业已存在的企业集团的结果,也是将要形成的企业集团的成因。

但同时应警惕潜在的规模不经济。当长期平均成本开始增加而形成U形曲线,显然规模经济效应的福利已然消失,企业或企业集团就会进入一个不恰当的经营规模。换言之,正如微观经济学所揭示的那样,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的位置所指示的规模,即为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边界。

1.2 交易费用

新古典经济学在消费、生产、成本与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中,将企业视为无法破解也无需破解的黑匣子,同时认为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可以忽略,这就包含了两层预设。

首先,所有的生产函数都是可被使用和转换的,企业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使之能够立即达到任何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实现任意给定的生产函数,也不存在进入或退出壁垒,但这些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短期”内皆是无法实现的。

其次,企业之间除了他们所面临的市场结构与自身规模之外就没有什么是有差别的,但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成本差异和资源配置情况(如X非效率)、企业中的“委托―”契约关系,均没有被考虑在内而被忽略了。

于是,科斯抛弃了交易费用为零这一假定,将摩擦力这一更具现实意义的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理想物理模型,并揭示了企业的存在意义。在他看来,企业和市场不过是两种彼此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交易是否在市场中进行,取决于如果采用企业的形式交易费用是否会更低。如果企业对于这项交易是更有效率的选择,那么就应该以企业的形式替代市场来组织资源:当前不存在企业的,就应当成立企业;已有企业的,就该当扩张之。当企业的规模扩张至这样一种程度――其交易费用在其内外部进行完全无差别时,亦即扩张这一动作使得企业内部与市场外部的边际效率相同,也就达到了最优边界。

作为交易费用理论的追随者,威廉姆森肯定了交易费用为正的事实,并进一步探讨了交易费用的类型及其来源。进一步地,他首次提出“规制结构”这一概念,认为规制结构主要有三种:企业、市场和存在于这两种组织形式之间的各类中间组织。中间组织既利用市场机制,又利用管理手段来协调企业间的交易。企业集团通过产权与人事等方面的行政或契约安排将一系列具有业务、资本、技术关联的企业结合到一起,显然是属于上述的这类中间组织。

因此,企业集团可被视为区别于传统经济学认知中企业与市场的另外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作为中间组织,它由市场所联系的诸企业所组成,又不仅仅通过市场来将这些企业联系起来。它保留了集团内企业作为企业来配置资源的权利,也存在市场自在的运行机制,可以有效利用企业和市场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它以具有实力的大企业作为核心层基础,扩充具有相关利益和交易往来的圈企业,扩大其规模,使得其集团内各企业的成本纷纷降低,能够实现集团内企业个体的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原本通过市场来进行的业务被纳入集团组织内部运作,交易费用被降低了,增进了整体的利润水平。另外,联合经营所形成的资源与信息共享也能更进一步地降低集团内各企业的风险。显然,这种制度安排仍是某种人为的和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于自在的和公开的市场机制的替代,本质上这与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几无区别。所以,企业集团边界的确定,也就基本上企业边界的确定几无差别,仍然是由扩张的边际效率所决定的。

2 我国企业集团的边界问题

尽管企业集团的出现与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在我国,企业集团即使不能算作新生事物,也远未成熟。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基础薄弱,大多数企业是隶属和忠实于政府这唯一的“企业集团”的零散个体,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经营权利,因而不存在现今语境中所指称的现代企业集团。改革之后,市场机制被逐步建立,作为市场机制替代物的现代企业也才被发展起来,企业集团才有了其可能存在的现实土壤。自我国孕育企业集团到实行至今的30年中,其间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特别是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及其运行和扩张的种种问题尚需规范。

2.1 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是存在问题的

企业集团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各企业自愿联结和组合而成的,企业一旦加入集团,企业就必须在其经营行为、发展战略、文化理念上与集团保持密切的匹配和经常的服从,如果加入集团的安排不合乎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可以拒绝与之合流。同样,如果业已存在于集团内的企业无能力或无意愿承担和服务于集团安排,企业即退出集团。尽管企业集团也有其明确的组织规定,但企业进出集团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其行为原则正如前文,需要视乎其进出的边际效率而定。

我国的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状况,则不尽相同。我国企业集团组建的经济基础,不是完整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在当时并未完全退出而存有残余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企业集团的试验与确定也是计划式的,而非是经济效率及企业现实需要所决定。出于发展冲动或者炫耀动机,政府急于走在这场试验的前列,因而给予试点对象包括费用优惠与成本补贴在内的多种激励措施,企业则相继踊跃争取成为试点对象,场面的火热掩盖了寻租构成的低效。试点后形成的集团也未必符合加入企业的利益,因为激励政策必然是临时而不可持续的,届时退出或是解散,在彼时则无关紧要,权且另当别论,“择日再容细表”了。

这种模式,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而导致的寻租的存在,通过常规途径收购兼并这一外部交易,实际上其交易费用是高过自由公开市场的;另一方面,由“拉郎配”甚至是“乱点鸳鸯”的方式所形成的组合,在企业间的互相了解和沟通方面上,必然不如“自由恋爱”方式所形成的集团,这加深了信息流通、组织协调、和资源调配的难度,也增加了以企业的内部的交易费用;再者,以获得设租收益为目的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必然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因为这一安排并未将集团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内,甚至只是“假婚”或“骗婚”,试点宣告失败时则完全可以声称这是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合理结果。

以上这些都与企业与企业集团产生的原理与初衷背道而驰了。在实践意义上,意味着这类结合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应有的边界被高估了,因为这些企业在那一刻的边际效率或是外部高于内部,或是内部高于外部。在完成集团组建后,外部交易费用提高的效率损失为政府提供的政策收益所补贴,内部交易费用提高的效率损失则为组成集团后的规模扩大所补贴,也许当规模经济的收益足够大时,集团形态仍然可以持续,但政策收益总是暂时的,解体的威胁总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这类措施实际上是在高于应有边界的规模水平上组建企业集团,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企业集团改革试点好却推广难的原因所在。尽管这种体制缺陷正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被消除,但由于企业集团的组建与运行仍由政府来牵头推动(尤其是地方上的企业集团),所以我国企业集团的类似问题在根本上难以得到改善,除非这一过程是完全由企业与市场自主完成的。

2.2 企业集团的扩张问题

对于既有的企业集团,即使它最初并不是“跨越式”地在一个过高的规模水平所对应的边界中建成的,在其后天发展中,也可能错误地扩张至应有边界之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各个时代为不同语句所表达的宏大叙事驱动下,在发展企业集团时往往忽视内在经济规律而屈服于发展冲动,人为和盲目地推动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特别是将具有充满竞争关系的、互补性不强的企业强行捆绑在一起,其结果只是现象上的强强联合,只是数量上的叠加和堆砌,却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职业经理人对于此尚不能免,而在行政行为的背景之下,各路豪杰却免不了各自主张,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亦可能形成规模不经济,致使企业集团效率极其低下,这种规模不经济可以视为管理这一生产要素所引起的。由于原有的单独企业彼此之间的缺乏默契和弱关联,难以形成有机融贯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管理资源的投入,这一生产要素追加结果是,生产要素增加,但产出并未有明显的提升。至少在企业集团组建的短期内,平均成本可能是上升的。因此最终形成不是规模经济而是规模不经济,这是企业集团的应有规模在成立之后被高估了。如果企业集团内的各企业主体确是基于完全的市场行为来构建企业集团,那么,这种事后“越界”概率会小多。

因而,当前企业集团低效的成因是需要重新商榷的,也许真正的原因并非是表面上所体现的“不够大”所决定的“不够强”,反而恰恰可能是被绝对规模不大这一现象所掩盖了的相对规模已然过大所以强不起来的事实。如果企业集团的组建、发展、及扩张均继续主要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所驱动,那么对企业集团内核心企业的设租激励和边界高估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拿不出优惠条件,企业集团就没有必要通过政府来实现了。仍然需要将企业集团交给作为独立和自由经济个体的法人企业和公开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来完成。同样,即使是目前貌似存在的且以一定绩效运行的企业集团,也并非不值得去怀疑它们是否已经跨越它们应该恪守的边界。事实上,中国在过去并非没有企业集团倒闭的案例,这值得业已存在的企业集团和有意愿或将要组建企业集团的单独企业们关注。

要解决这些存在于我国企业集团身上的问题,其根本措施仍在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成熟的体制就没有成熟的市场,也就无法孕育出权责匹配自负盈亏真正立足于竞争中的现代企业,更无法拥有新型的介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优质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 仲伟周.论企业集团的本质与功能――企业集团形成及其运作边界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1,(1).

[3] 宋培林.企业集团合理规模的理论界定与我国企业集团规模的问题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1995,(3).

[4] 顾保国.企业集团生成理论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4).

第5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生存竞争法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3502

1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概述

经济学文献中,规模经济是用来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成本变动关系的理论,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现象,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活动的“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即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情况下产生的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是决定一个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最根本的原因,对于解释某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路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而审计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行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推动了事务所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活动贯穿于西方审计市场的整个发展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更是达到,而大部分事务所合并后的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在我国,审计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直难有大型事务所脱颖而出。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则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扩张提供理论基础。

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衡量方法

根据著名产业组织学家Scherer(2001)的归纳,规模经济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四种:利润分析法、统计成本分析法、技术比较法和生存竞争法。前三种方法的测试,均需要获取被测试企业利润、成本等方面的数据。对于审计行业来说,由于上述数据难以获取,研究者多采用“生存竞争法”来探寻事务所是否存在规模经济。Danos & Eichenseher (1982) 的研究就是运用该种方法的一个典型。此外,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事务所由于成本水平较低,可以采用压低审计定价的方式参与竞争,分析事务所的定价行为亦可为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提供证据。

考虑到我国目前审计收费的披露尚不规范,因此,我们拟采用生存竞争法对中国审计市场上的规模经济情况进行考察。该方法最早是由Stigle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依据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不同规模厂商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最高的企业,从而造就出最佳规模经济。它测定最佳规模厂商的基本过程是:先把某一产业的产商按某种规模分类,然后计算出各时期各规模等级厂商在该产业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如果某等级厂商所占的产出份额下降,说明该规模的厂商效率较低,效率越低的份额下降得越快;反之,如果某等级厂商所占的产出份额上升,则说明规模的厂商效率越高,该规模处于规模经济的范围之中。生存竞争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是对事务所盈利能力、审计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的一个综合考虑。

3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现状研究

我们首先获取了2005-2007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根据CPA人数的不同,我们把事务所划分为如下的规模等级。考虑到“四大”早已是大规模事务所的代名词,我们将其单列。之所以选择CPA人数来衡量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因为人力资源是该行业最主要的成本。为了避免市场进入壁垒差异对业务拓展能力的影响,剔除了不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事务所;对于那些用于CPA人数变动分属于不同规模等级的事务所,我们也进行了剔除。2005-2007年符合标准的事务所共有49家,各等级事务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5-200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各年报告。

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以业务收入作为划分其规模等级的标准,这三类事务所的规模差异相当明显。“四大”的5家合作所在我国市场上占据了大半江山。事务所依次递增的幅度很大,也就是说规模递减程度明显,从而证明了以CPA人数划分事务所规模等级的合理性。

2005-2007年,“四大”的市场份额从50.66%增加到55.51%,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说明“四大”整体上存在规模经济。相比之下,其他两类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CPA人数越少的事务所,市场份额丢失越多,这不仅表明了本土事务所的规模不经济,还进一步表明了其规模不经济的程度随着事务所规模的减少而递增。

4结论

规模扩大不仅会带来单位成本降低,它还会导致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和审计收费的提高,而这三者都有利于事务所盈利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

对我国审计市场的考察表明:“四大”在我国审计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本土事务所则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制约本土事务所规模经济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4.1准入管制和价格监管

审计市场准入管制的本意在于保护公众利益,但也会对其他事务所形成进入障碍,同时给在位事务所带来准入管制的“租金”,降低其提高效率和参与竞争的激励。对审计收费实行价格管制源于价格竞争导致审计质量下降的担忧,但这无疑使在位事务所又享受了价格管制带来的“租金”。如果客户不能通过寻找高效率、低成本的事务所降低审计收费,那么,这样的价格监管也只能起到保护落后,低效率的作用。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一方面是财政部和证监会对证券审计市场进行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使得事务所很难进入异地市场;另一方面是中注协对最低审计收费实行下限监管。转轨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装置难以孕育出充分自由的竞争环境,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本土事务所的效率低下,市场扩张乏力。

4.2监管当局不信任

在中国审计市场发展早期,出于保护幼稚产业的朴素情结,监督当局对外资事务所进行了严格的准入管制。随着中国加入WTO,对服务业开放的承诺使得监管当局开始认识到,弱化竞争的政府保护不仅无法阻止进入,长此以往还将导致本土事务所丧失“自生能力”。在默认“四大”为代表的外资事务所审计质量更高的隐含前提下,监管当局给与了它们非同一般的超国民待遇,甚至为其市场扩展提供政策保证,要求B股和金融类上市公司实行双重审计制度同时聘请中外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提供会计报表审计服务。对于本土事务所来说,这一打击无疑是相当沉重的。于是,很容易理解我国审计市场出现的奇怪现象:本土事务所为低价揽客打得不可开交,四大却以高额收费跑马圈地。

第6篇

关键词:证券业;适度规模;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24-03

一、背景及意义

证券业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证券公司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证券公司面对加入WTO后国际同行的严峻挑战,2013年,我国所有券商的总资产为2.08万亿元人民币,而国外,最大的证券公司高盛公司总资产折合人民币超过4万亿,中国券商总资产不及高盛1/2。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实现规模经济已成为所有券商面对的重要课题。

根据相关文献对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企业存在着一个最适度规模,在适度规模上厂商获得了扩大规模带来的效率增加的全部好处,又避免了继续扩大规模带来的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对于金融行业,关于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的文献已经有很多,而关于证券业规模经济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证券业适度规模研究具有理论意义。

二、证券业的适度规模理论分析

(一)规模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销售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证券业的规模经济表现为由于融资规模扩大,单位融资成本下降导致绩效提升而产生的经济。当证券公司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证券公司的规模不经济一般表现为资产质量差、业务萎缩、赢利能力弱以及效率低下。

(二)金融企业适度规模确定方法

综合文献资料,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有量本利比较法和适者生存法和DEA法,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适者生存法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J.施蒂格勒所首创,其基本假设就是,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利用生存技术来测定最佳金融企业规模的过程如下:先把金融企业按规模分类,然后计算各时期各规模等级的金融企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如果某一等级的金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下降了,说明该规模效率较低。市场份额上升,则说明该规模的效率较高,可作为金融企业的适度规模。

2.DEA分析法

DEA是处理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把每一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DMU(决策单元),再由众多DMU 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对投人和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MU的各个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同时还可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DMU的原因及应改进的方向和程度。C2R模型是DEA的基本模型。

三、证券业适度规模实证分析

下面我们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分别用适者生存法、量本利分析法、DEA分析法对我国的证券业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

(一)适者生存法的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定了净资本、总资产和总收入三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选出36家具有代表性的证券公司(如下页表1所示)。 用各个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占整个证券行业营业收入的比例来衡量市场份额,再将大、中、小型证券公司每个年份的平均市场份额分别计算出来,根据市场份额分析各个规模的效率。

2.实证结果及分析

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大型证券公司市场份额基本呈现下降趋势,故存在规模报酬递减;中型证券公司市场份额基本呈现稳中渐升趋势,故存在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增;小型证券公司市场份额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因此得到中型证券公司、小型证券公司存在最适规模。

(二)DEA分析法

1.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来源

使用DEA 方法对我国信托公司进行评价,是将每个证券公司当作一个决策单元(DMU),而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包含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本文选择投入指标:营业成本、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应付职工薪酬作为投入指标,证券公司完成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以我国18家上市证券公司作为样本,其中证券公司包括大、中、小型证券公司,从国泰安数据库整理得到2011―2013年的数据。

2.评价结果

采用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Tim Coelli编写的DEAP2.1(DEA)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DEA评价结果(见下页表3)。

3.评价结果的分析

2011年,证券公司无论大、中、小型规模总体规模报酬收益递增,说明都处于规模经济中,还没有达到适度规模的临界点。

2012年,各类型的证券公司规模报酬仍以递增为主,但具体来看各类型规模报酬不变的证券公司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具体原因与2012年证券市场的冷淡,承销业务减少,使得许多公司收入减少有关。

2013年,大型证券公司以规模报酬递减的为主,中型证券公司以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为主,小型证券公司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说明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证券公司业务没有进一步扩展优化时,证券公司的适度规模在3 000~8 000亿元之间。

四、结论及建议

规模在一定程度影响证券公司的绩效,原因主要是规模大,可用资金多:(1)可用于自营业务的资本就大,利润大;(2)可经营业务多,多种收入;(3)可用于引进更多人才和技术进行成本和风险控制,长时间形成的经验更丰富,技术具有规模效应,从而使得公司具有规模效应;(4)规模大,容易获得认可,吸引更多客户,另一方面在地域上占领更大的市场。

结合理论分析和上述方法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中型偏大的规模,最适合证券公司,可谓其适度规模。本文建议应支持和扶持中小规模证券公司发展,鼓励其业务创新,经营多元化;支持中小型证券公司并购重组。

参考文献:

[1] 方芳,付长文.中国证券业集中度、规模对绩效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4,(1):70-77.

[2] 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李冠,何明祥.基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5):50-58.

[4] 孙秀峰.基于参数法的中国证券业规模经济研究与实证[J].中国管理科学.2005,(4):30-33.

[5] 黄楷胤,黄婉如,陈君.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9,(7):357-358.

[6] 程可胜.中国证券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8):56-58.

[7] 王洪礼,白斌,李怀宇.DEA 在信托行业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2):109-112.

[8] 葛磊.中国证券公司规模与效益关系的实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9] Goldberg,L.G.,G.A.Hanweck,M.Keenan.,A.Young.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Journal of Bank in and

Finance,1991,(1):91-107.

[10] Charnes A,CooperW W,Go lany B,e t a.l Foundations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Pareto-Koopm ans efficient empirical production

第7篇

关键词:职教集团;交易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职业教育集团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校、企业或社会团体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联合体,并且以职业教育的教学为主要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

职教集团的产生有一定的宏观背景: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职业教育的供给从政府单一的投资模式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模式。其次,职业教育在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新的问题,如管理模式和办学体制单一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等。再次,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给职教集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十年,职教集团迅猛发展,从开始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家,除了以上因素外,职教集团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支撑。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在对职教集团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以期对职教集团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交易成本与职教集团的发展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也称“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1937年新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科斯(Ronald H.Coase)首次提出来的,后来经过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在众多领域中被广泛运用。人们的合作是通过交易来实现的,每一个个体、团体、企业或学校都在不间断地与他人发生着合作的关系,为了完成合作(交易),人们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费用,如发现交易对象、寻找交易伙伴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执行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成本等。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组织成本(组织之间的交易所引起的成本)。后来,交易成本的概念进一步扩大,涵盖了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了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交易成本也可运用到职教领域中来。职业教育中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成本;职业教育中的人员组织、监督与管理成本;职业教育的信息成本;职业教育活动之间、职教组织之间以及职教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与维护成本。

组建职教集团,能够更好地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招生时,由集团统一宣传、广告及组织人员到各地进行招生工作,避免一个地方重复派人招生,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职业院校为了降低入学后的学生流失率,往往安排预录学生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一次性对各成员学校进行考察,由集团统一招待,则可节约招生费用。第二,通过职教集团统一招聘教职员工,并使他们在各成员学校之间进行流动,能够节约各职业院校单独聘用员工所必须花费的搜寻费用、谈判费用、签约费用。第三,降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核费用,考核就是指信息的数量测定,信息的收集需要耗费资源。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达成工作协议的过程中,职教集团可安排用人单位对集团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考核并统一安排学生应聘,无需用人单位为了招聘、谈判等事项而往返于各学校之间。第四,集团可以统一协调与政府的关系,或疏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尽量达到与行政部门进行一次接触,解决多个成员学校的共同问题。第五,统一制定规章制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学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检查、招生及学籍管理等,减少重复制定与维护成本。

然而,职教集团组建后不一定会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在与外单位联合组建职教集团时,可能会发生两种不良情况:一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性地将各单位捏合到一起;二是在自由组合时,各学校没有充分掌握对方的情况。这都可能将无共同利益基础的单位拼凑成集团,导致内部连接纽带脆弱,或者是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集团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合作关系,无法统一进行工作,以致交易费用难以降低。因此,各成员单位在充分了解彼此的情况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二、范围经济与职教集团的发展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Teece(1980)、Panzar Willing(1981)以及Chandler(1990)等人首先使用,它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产品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其成本要比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企业生产要节省。一般来说,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生产多种产品时“共用物品”的充分利用,一旦这种共用物品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无需增加太多的费用,或无需付出代价就可以部分或全部用于其他产品时就会产生范围经济。

在职教集团内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办不同类型的学校与企业,可以说也是进行多种产品的生产。通过集团化运作,各学校、企业组织能够分享许多“共用物品”,以减少经费的投入:一是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校舍、实验室、图书资料、企业的实际操作场地等硬件资源。当若干个单位组织共用这些资源时,就会使集团内的每个单位分摊到的成本大大降低。二是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实验成果、知识产品、教育信息等软件资源。采用相同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利于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以便于管理。而且,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容易辐射到薄弱学校,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实验成果和知识产品依附于人的特殊性质,使它们在交易中只发生使用权的让渡,不发生所有权的让渡,导致它们的市场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而在集团内实现共享,使其内部化后,可以减少各单位重新试验与研究的成本;教育信息的共享,则可以减少各单位搜索和获取信息的费用。三是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采用相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模式,有利于统一管理并减少磨擦成本。另外,一所成功学校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为其他学校所复制和借鉴,不但可减少各学校的磨合时间和管理成本,使其他学校较快地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也可降低他们的结构与管理模式的设计成本。四是品牌标识。若干个学校、企事业成员单位以同一品牌作标识(品牌连锁),可以迅速扩大各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办的单位利用已有组织机构统一的品牌,能够较快地吸引社会的关注和提升学校名气。

然而,职教集团内每所学校在办学理念与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如果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没有协调好,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使成员之间难以融合,相互排斥,互不信任,更严重的是某些人员以离职来抵触联合,情绪低沉,工作不积极,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另外,盲目地将一些弱小的职业学校组合进来,虽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宽容的交易环境,使它们在集团的保护之下,不用为了应付外部激烈的竞争而付出太多成本,但因此也会影响另外一些社会声誉好、实力强大的学校。若让这些实力强大的学校付出太多的利益,则会影响其办学的积极性,导致整个集团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在组建职教集团时,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避免一边倒的现象发生。

三、规模经济与职教集团的发展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英国人马克西和西尔伯斯在研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时提出来的。当生产规模扩大,投入以一定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时就会产生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即规模经济。反过来,规模扩大,而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效益递减,便是规模不经济。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的不可分性。它决定了生产某一产品的经济活动具有整体性特点。在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某些生产成本也是完全不可分的,或者是部分地不可分的。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些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就可分摊到更大的产出量上,使单位成本降低,提高经济效率。二是生产的专业化。当企业规模足够大时,人们可以采用专门化的设备与工具来提高效率,更好地在工人中实行分工,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训练程度和积累经验。

在企业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集团的规模经济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不同,职教集团的规模经济必须在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获得。它是指各成员单位的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使用,以使集团内学生总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职教集团规模经济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的充分性。对于学生的培养,职业教育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性,如校舍建筑、教学设备、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师、行政人员等。所谓整体性,是指职业学校在办学及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这些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运用,不可能因学生人数少而不采用其中某种资源。所谓不可分性,是指这些资源的运用一次至少采用一个单位,而不能因需求不及一个单位而将其分割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人数太少,每一学生分担的成本就高;学生增加后,这些资源分散到更多的学生身上,使得生均成本降低。因此,若干所职业学校联合组建成集团后,各成员之间资源相互利用,减少设备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投入,将每所学校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并进行统一招生、统一分配,避免某些学校招生困难而师生比过小,资源浪费与闲置,导致生均成本过高,以及经济效益过低,或解决生源爆满,师资、设备不够用的问题。但是,在整个职教集团投入不变,而学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必须注意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也就是当学生总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时,就应该停止扩招,否则就会造成学校过于拥挤,设施设备等使用过度等不良后果。

教师分工与教学专业化。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是专业课教师在不同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之间难以互相替代,如果学校规模不大,聘用的教师数目也小,容易导致专业课教师不足,使非专业教师替代他们照本宣科地讲授专业知识,没有达到专业化分工,也难以满足教育上的需求。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在组建职教集团后,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其规模比组建前单独的学校规模要大些,教师可以在各成员之间流动,缺少教师的学校无需到外面临时聘请不合格教师,或让其他非本专业教师代替专业教师进行课程的教学。但关键是应让教师按其专长任教,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促进课程教学的合理分工和教学内容的专门化,从而提高集团内的整体教学效率。

然而,目前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众多学校、企事业单位一窝蜂地盲目联合,在组建职教集团的过程中贪大求快,片面追求规模,而不注重效益,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了组织机构庞大,管理环节增多,层级距离拉长,以及信息传递迟缓或失真等,使得各成员之间沟通与协调困难,集团内部交易成本加大,甚至使其与集团外部交易费用相抵消(或大于),造成规模不经济。二是集团规模越大,其组织结构就越复杂,难以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能保证教育资源在各成员之间的优化配置与充分使用,造成规模不经济。因此,组建职教集团时要注意进行适度规模扩张,而不是成员越多、规模越大就越好。

注 释:

[1]潘燕,宋瑛。高校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2]闻待。教育集团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

[3]朱军文。新制独立学院运行效率:立易费用的考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Panzar J.C.and Willing R.D.Economies of Scop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May 1981,268-272.

[5]刘灿,宋光辉。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6]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9-371.

[7]李晓娣,李柏洲。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8).

第8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第9篇

关键词:购并;交易成本;管理成本;效应

企业购并概念是在19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流行开来的。购并即收购(Acquidition)与兼并(Merger),按企业的成长方式来划分,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三种类型。横向购并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类似产品、或生产技术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购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购并方式,其目的在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纵向购并是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衔接关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如加工制造企业向前购并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生产企业,向后购并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其目的在于发挥综合协作优势;混合购并是产品和市场都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间的购并,它兼具横向购并与纵向购并的优点,而且更加灵活自如。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还要直面国际市场的各种挑战和外国大企业的竞争威胁,如何运用购并与重组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从购并的成本分析入手,从理论上探讨购并行为的有效性。

一、企业购并的正面效应——交易成本的降低

购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完成交易行为而发生的成本,它一般包括:(1)寻找和发生交易对象的成本;(2)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3)讨价还价的成本;(4)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5)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6)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不会仅与一个被选对象进行谈判,谈判意味着讨价还价,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准备谈判的时间、谈判的时间、交通往返、谈判材料的准备和修改等,在达成协议之后,交易合约的订立也有一定的成本,如举行各种签字仪式;在合约签订之后,合约的履行仍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合约的履行需要进行监督,这对交易双方都是一种费用的支出;如果合约的履行出了问题,那么交易双方就会因制裁违约行为而支付更多的费用。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看,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经济

追求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购并的重要动机之一。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反映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购并的直接结果,与交易成本降低作用于同一方向。企业通过横向购并,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资产进行补充、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壮大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从而节省购销费用,获得规模收益。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条件属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具有大型生产设施的购并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比一般小企业低。因为通过购并后的大企业拥有科学的专业化分工、较高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等,随着产品交易数量的增多,单位产品分摊的间接费用逐渐减少,从而使成本相对降低。此外,大企业的买主垄断地位也引起成本的节约,即大企业由于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在讨价还价、市场开发等方面较之小企业更容易获得利益,从而使交易成本绝对数额减少。

2.纵向整合效应

企业实施纵向购并战略的目的是以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替代部分市场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专业化分工引起的生产流程的分离,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损耗和时间浪费,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纵向整合效应。具体说:(1)降低了搜寻过程的成本。市场不确定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伙伴以及供求双方等方面的情况难以预料,为了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企业会尽可能搜寻有关市场交易信息,从而花费大量的搜寻成本。企业购并后,通过纵向整合实现垂直一体化,将本企业正常生产业务向两端延伸至销售、零部件自制和原材料供应,使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以及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降至最低,减少了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2)降低了讨价还价成本。纵向整合使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同生产阶段建立了永久性联系,企业不需寻找供应者和销售商,通过内部交易即可使原材料、中间产品的供给得到保证,减少了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减少了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等讨价还价成本。(3)降低了履约成本。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订立合同对交易双方而言是一种承诺,虽然合同本身不能保证避免对合同条款的违约行为,但可以作为诉诸法律的凭据。因此,交易双方都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强调合同的履行,并愿意为此自愿付出一定的监督和履约成本。?菹蛘鲜雇獠拷灰鬃晃笠的诓抗┎蚬合墓?减少了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以及制约违约行为的成本。

3.协同效应

系统论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功能不同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往往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一次适宜的购并行为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将超过购并前两个独立公司的价值之和,这就是所谓的11>2。通过购并产生的协同效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优势互补。购并使不同企业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发挥原有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了企业成本。(2)降低不确定性。通过购并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收购过来,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使行业中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利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通过购并企业产品系列多样化,盈利产品抵补了不盈利产品的亏空,使资源迅速按照需求变化在部门之间转移,减少利润波动。

二、企业购并的负面效应——管理成本的提高

交易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外部成本,如果原来的交易双方合并成一个企业,那么原来的外部成本就内部化了,从而减少了交易支出。但是在企业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成本升高的问题。一般说来,企业的管理成本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1)内部组织成本。企业通过购并建立一定规模的组织结构后,要花费相当的协调成本以促使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交易及其经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以及内部管理交易的增多,内部组织活动的运行成本也将越来越高。(2)正常管理支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经营过程中必要的管理支出,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购并企业重新注册费、公告费等。(3)委托成本。所谓委托成本是指受托人代表委托人行为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它包括直接的合约成本(订立合约的交易成本、机会成本、激励成本),委托人监督受托人的监督成本以及受托人行为不当成本。

从企业购并的角度,管理成本升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不经济

如前所述,规模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生产经营规模带来的效率与效益,因此,规模不经济则体现为随着企业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提高、收益递减的现象。购并使企业规模增大,而管理成本则随着管理幅度及其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可见企业规模不是越小越好,同样也不是越大越好。

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时,因新的技术、新的组织方式的运用,企业管理成本可能出现相对降低的趋势。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过大,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企业内部各方面协调的难度就加大了,使得管理成本将以递增的方式上升,形成规模不经济。此外,企业规模过大,中间环节太多,高级管理人员难以了解基层情况,也使得管理效率降低,相应提高了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以及正常的管理支出。

2.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购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分散在社会中的不同信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践中,因信息不完全、不对称而导致购并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的案例不胜枚举。所谓信息不完全是指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使其所掌握的信息不能预见一切;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人们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不知情方要获取这些信息需付出昂贵的验证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内部成本,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不对称而引起管理成本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增加了监督成本。在企业管理组织中,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能够使上级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使企业决策目标被员工所理解而得以实现。如果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增加,信息传递的质量就会降低,这就需要利用监督职能来保证信息质量,因而增大了管理成本。(2)增加了激励约束成本。由于下级和上级管理阶层经营目标的差异,使下级有可能向上级传递有利于自己的虚假信息,甚至在一定环境下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此,企业需要实施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管理成本支出。

3.委托关系的局限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是购并企业组织管理目标之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以下组织组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在现代企业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主要包括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经营者和管理者(分公司经理、职能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管理者和员工的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费用支出体现为成本。从理论上讲,购并企业应力图使委托关系的总成本最小,然而在实际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复杂因素又影响着成本。比如,从人的因素看,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是“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由于企业委托人的需求与受托人不同,其行为动机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受托人方面看,其经营动机一般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为满足其个人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受托人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会做出有损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来。对此,委托人只得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订立合约、采用激励和约束手段等方式防范受托人的不规范行为,这就提高了直接的合约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使管理成本加大。

三、交易与管理成本均衡分析

以西方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首先作出如下假设:(1)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都能明确计算;(2)为方便分析,在均衡模型中,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被看成是线性的;(3)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可以看作与企业的边际收益(MR)类似,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少;(4)企业管理成本的上升可以看成是边际成本(MC)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当交易成本大于管理成本(MR>MC)时,此时企业属于规模扩张阶段,需要进一步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增加产品产量,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需要实行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进行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反之,当交易成本小于管理成本(MR

上述理论模型分析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1)适度规模。购并是企业外部资本运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优化企业结构,在扩张中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过分强调规模扩张,大量新建或购并企业,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没有得到相应改进的话,必然导致企业链条过长,管理成本加大,形成规模不经济现象。因此,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购并并非是所有产业中企业的共同行为,只有通过购并使企业规模达到适度,使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达到均衡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较好地存活下来。

第10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生存技术法;影响因素;电子信息产业

1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

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4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5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朱涛.大型连锁企业最佳规模的测度及其构建[J].江苏商论,2007,(06).

[2]刑冠.企业边界的确定:生存技术检验法在中国的运用[J].甘肃农业,2006,(12).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企业集团的垄断。“马歇尔困境”指出,竞争带来了垄断,而垄断却抑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垄断也创造了财富,但它天生是低效率的。欧美国家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诸如洛克菲勒石油集团、AT&T、微软等集团对市场的垄断。由于我国制定的迅速发展企业集团的战略,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享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并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因而这些企业集团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垄断。

企业集团的组建是个长期的战略,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并克服盲目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才能建立起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拥有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 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1999.

2.马小刚,杨荣良,丁一.建筑企业集团形成的经济学动因.重庆大学学报, 1999.021(005).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产业群;企业竞争;生产成本;生产率;区域创新;区位品牌

产业群作为某一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体,相对于分散在各地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来说,具有本身不可忽视的竞争优势。产业群能产生强大的外部性,群内企业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以及互补匹配等是产业群外部性的具体体现,而且产业群的外部性特征往往有利于促进群内企业的合作和创新。产业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一起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还表现在群内企业竞争协同效益等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归纳起来,产业群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成本降低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是波特在《竟争战略》中提出的三种战略之一,波特认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均表现在其盈利能力上,而成本的降低,首先就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产业群使企业成本降低,主要体现在:第一,可以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不同企业聚集一处,可以减少企业对道路、用电设施、供、排水等方面的额外投入,这些设施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独处一地的企业花费的成本相应要大得多;第二,减少交通和通信费用,这些费用都是附加在产品中的,如果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彼此接近,同类企业及相关企业在产品的前后联系中减少了彼此的运输和通信费用,从而带来成本的降低;第三,节约搜寻费用,包括寻找符合自己意图的高级人才、搜寻专业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产业群内同类企业的集聚意味着更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带来=专业人才的集聚,企业为寻找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所付出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大为降低;同时,产业群内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有关市场的、技术的、产品的以及其他与竞争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区域内大量积累和迅速传递,这也减少了到其他分散地去搜寻相关信息所花的时间与费用,带来成本的降低;第四,节约交易的费用。产业群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新型竞争与协作,由于彼此的信任.交易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如监督费用、律师费用。总之,由于产业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并且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交易,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企业之间交流越频繁,总的交易成本越低,就越具有竞争优势。

二、更高的生产率优势

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生存之本,生产效率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越大,企业也越具有活力,对经济的贡献也越大。产业群内企业较之于分散各地的企业有更高的生产率,首先表现在企业的聚集所带来的专业化分工,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本身就是这个产业的一个规模很大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马歇尔早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强调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地域集中和发展的重要性。在产业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相应地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还使他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日益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产业群内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其次产业群内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归因于产业群内特有的竞争协作机制。同一产业的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推动了成本的下降与操作方法的优化,竞争的结果使每个企业认识到在竞争中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因此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使每个企业感到压力的同时,又从产业群中获得益处,结果是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形成企业问的良性竞争。此外,产业群内人才的专业化集中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这在现代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年代里,直接推动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工业产出的增加,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三、规模经济优势

产业群内企业与孤立地区企业相比,具有更容易生长的环境。企业进人产业群相刘‘来说进入壁垒较低,群内有完善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体系、技术熟练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新建企业所需的基本条件。而且,企业进入后的退出也较容易,因为在产业群内产权交易或企业并购较为活跃,产业退出风险相对较低。进人群内的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不断集聚不仅可以带来聚集效应,而且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在创新与技术中的相互协作,在共同获得政府以及公共机构的支持与政策方面甚至在吸引消费者方面都具有优势,这些优势对同类企业及相关企业具有极强的吸引作用,使得产业群的规模逐渐增大。而产业群规模的扩大,又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良好形式。产业经济学认为,某些产业的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具有规模效益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这种规模又必须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就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即由单个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企业内部组织成本过大,对市场反应刚性、等规模不经济。产业群的规模,是由各个同类企业共同结合而成的,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如大量购买原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价格,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产业群的这种规模经济,不仅可以克服大企业中的规模不经济,而且可以降低由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纯市场制的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可见,并非只有大企业才能实现规模经济,由众多小企业集中形成的产业群也是一种实现规模经济的良好形式,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四、区域创新优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创新能力不仅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一些传统产业群也具有创新的环境和获得不断创新的动力,产业群内企业的创新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群具有提高群内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归因于产业群内具有持续创新的环境和动力。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因此,创新的环境尤为重要。最新国际研究也表明:智力密集、风险资本、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而与创新的环境联系更大。产业群内就具有极好的创新环境,群内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老道的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首先,产业群内同企业的集聚,促发了企业家集体学习,企业之间出现了干中学、用中学,它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组后的传播,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消费方式。而且产业群内同行业问的非正式交流,带来了知识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为创新创造了可能。其次,产业群内同企业的竞争,如发生在企业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构成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尤其是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迫使企业不断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产生“追赶效应”,带来创新的动力。而在灵活的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创造力的熟练工人在使用多种用途的生产设备中,能不断发明新的产品和发现新的生产方法,从而也促进产业群内企业不断创新。再次,一个较成熟的产业群内,现代化通信和网络技术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网络组织,又为群内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群内高等院校和各种科研、培训机构通常融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往往集产学研一体,这既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力地促进了一个地区的创新环境的形成,地区创新环境对企业的创新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创新环境与创新动力共同促进了群内企业较之与分散各地的企业有更多的创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