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07:32: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它与各学科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可分割,也不能独立存在。语文,是门艺术,也是一本专著,上好它,学好它,并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风格要稳定。风格犹如个人的脾气,脾气变化太快,会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语文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当然,每天让一个人吃同样的套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一到就餐时刻,产生“条件反射”。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教学活(来源:文秘站 )动要有节奏。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小学语文教育学》的内容中提到,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
语文老师关键要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自然,《小学语文教育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我们语文教师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受益。
本学期我担任中五班语文教学工作,每周七课时五自习。一个学期的紧张而繁忙的备、讲、批、辅,使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多感悟与思索。为鉴昔知来,查漏补缺,现就本学期教学工作简要总结。
一、教学思想的改造与提升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即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重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既可造应当前教育选拔考试的需求,又可造应将来造应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离开老师,升入高等学府,出身社会仍然可以继续学语文,用语文,获得终身学习,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本。“教是为不教”我认为这才是为师之尊、为师之德、为师之本。
学生学习任务重,思想压力大,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呵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设法精教、趣教,使语文学习变得轻负担、有趣味,让学生爱上语文,迷上语文。这样语文学习或许就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学科了。另外,我在教学中还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与点评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实践表明,这种办法非常有效,我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较高。
二、教学策略的成熟与完善
任何任务的顺利完成有赖于好的方法与技巧。本学期我开始尝试运用魏书生“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和语文教材无非是个“引子、例子、梯子”的思想,大胆放手,拓展挖深。让学生完成一部分教学任务,并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探究。教给学生从语文的“知、情、理、美”四角度读文本、读作者、读背景。从而准确、全面、深刻地把握文章、领悟文旨、体味艺术特色、获得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使学生既能应对考试,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另外,让学生学会见缝插针,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的点滴时间。多读书,多积累,多见识丰富语文积淀。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我扮演了同行者和导师、朋友的角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轻松,愉快,高效,让语文学习的旅途变成愉快的享受,也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趋势客观表现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和教育学课程。因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既事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涉及到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所以,探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更具实践意义。然而,由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为了使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在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问题进行一个详细地说明。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既是本专业学生明确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又是学生端正教育教学观念的关键。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也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之中。所以,这里所谓“新趋势”之“新”是一个从时间层面上对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但是,读者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所谓的“新”与“旧”的区别,只是一种从时间层面上的区分,而不是以地域标准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详细分析。
1、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专业化与综合化
作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的“专业与综合”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专业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专业化的客观表现。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和教育专业的课程构成。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它会涉及到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既有汉语言专业课程的改革,也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甚至是两者在课程体系中构成的比率。例如,在某些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二主八辅”的改革模式。所谓的“二主”是指:二门主干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1]。所谓的“八辅”是指:八门语文教育专业方向限选课程“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2]在这一段的引述之中,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语文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的性质,从课程构成的层面上分析,它是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有机组合;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又是非常专业性的课程改革,它既涉及到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理论内容,又涉及到专业学生的执教能力培养。而无论是教育理论也好,教育能力也罢,它们又有机地融合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和教育学课程的内容里。因此说,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具有专业与综合的特点。其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与综合”特点的第二重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而言,它必须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而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和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对于正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既有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又有不同于教育专业的课程,所以说其课程的改革体现着专业性的特点。因为,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只适合于这一专业的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既要培养在校生的理论素质,又要培养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它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特别是后者,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二:更新与重构
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课程改革的新趋势还表现为“更新与重构”。众所周知,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设置已出现了好多年,在多年的实践中,各院校的课程早已自成体系。然而,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生,各院校必须对这早已成型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面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就需要管理者采取更新与重构的策略进行相关的改革。所谓的更新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新的课程;所谓的“重构”是指根据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更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但是,读者也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里所谓的“更新”也好,“重构”也罢,并不是抛弃语文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而是结合新的教育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局部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成中,某院校的传统《教育学》课程只有《教育学》这样的基本教育课程。后来随着语文教育研究的深入,又增设了《教育与语文教学发展》,再后来又增设了上边提到的,对语文教学更加实用的课程,如《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案例解读》等众多的专业性课程。甚至在某些院校还增设了选修课《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等。但是,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这种重构,并未使其完全抛弃传统的课程构成。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专业的课程并未退出当代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所以说,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趋势中的“更新”与“重构”特点不能进行绝对化地理解。它只是一个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正如哲学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原理一样。
3、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模式化与去模式化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可以概括为“模式化与去模式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样,都出现了模式化与去模式的特点。所谓的“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都设置了相同或相似的课程体系。所谓的“去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在其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各自的课程体系都出现了适应学生就业需求与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局部性的调整。就如上边提到的“二主八辅”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样,它既是一个课程体系的模式化过程,又是一个去除模式化的过程。对于前者而言,之所以说其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完成了一种新课程体系的模式化。即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对于后者而言,之所以说这种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去模式化,那是因为在这一课程体系之中,它具有与传统课程体系完全不同的构成因素。而且,这种不同,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调整上,又表现在主课与辅课的关系上。特别是对于主、辅课的关系而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执教能力。总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基于时间层面上对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理性总结。在时间的层面上,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所谓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以下三个特点:即,专业化与综合化、更新与重构、模式化和去模式化。
参考文献:
[1][2]张芹.二主八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5)
[3]梁玉敏,周晓琳.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祝禧,女,1965年生,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美学硕士,“文化语文”倡导者。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员,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小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教育局认定的“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封面人物。多年来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课题获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优秀课题一、二等奖。曾在广东、上海、四川、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山西以及江苏各地上课、报告60余场。在省级以上报刊90余篇,出版《祝禧讲语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研究》《走进语林》等著作。
一、“文化语文”是祝禧的语文教育主张,折射着她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
日本哲学家、思想家中江兆民曾对哲学作过一个比喻。他说:“国家没有哲学,恰像客厅里没有字画一样,不免降低了国家的品格和地位……没有哲学的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而不免疏于肤浅。”是的 ,一个国家是这样,一所学校是这样,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应是这样。他应该这样向自己提问:我的客厅里挂着字画吗?挂的是什么字画?
祝禧,这位有影响的、而且影响越来越大的特级教师,她“客厅”里挂着字画,字画的名字叫“文化语文”。提起祝禧,大家自然想起“文化语文”――那恰像客厅里挂着的字画,那字画折射着她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
杜威曾经讨论过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他的判断是:“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教育学与哲学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教育学说如果不与哲学相联系,学科教育如果不上升到哲学层面去认识,不进行哲学思考,必然是流于肤浅的。祝禧从母语的特性出发,把语文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梳理,并加以美学的阐释,同时还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相联结,最终形成了“文化语文”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她不断学习和深入思考,特别是通过哲学不断认识与思索的结果。可以说,文化语文,让她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是教师实践和研究的魂灵,是教师的核心思想。这一核心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祝禧正是经历了这一过程。首先,她有着自己的追求。她不断激发自己创新的激情,保持着思考、创造的状态,对语文教育的本义、真义与要义不断思索与追寻。其次,她善于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活动教学的试验中提取思想,从情境教育中获取理念和研究的方式,清理自己的教学思想脉络,清晰自己的发展走向,促使经验走向特色,从特色走向风格。再次,她加强了理论学习,尤其是美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习经历,让她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功底,提升了自己的理性思维,促使她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语文教育的理念有了一次升华。所以,“文化语文”不是她的突发奇想,不是她的心血来潮,没有追求,没有激情,没有哲学思考,没有研究,没有痛苦的淬炼,灵感怎会去敲你的脑门?
二、“文化语文”还是语文,但一定是回归宗旨、提升境界、具有鲜明风格的语文
语文,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语文,本身就是文化。无论是为了文化的语文,还是作为文化的语文,语文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谈语文必谈文化,研究语文就是研究文化,文化一旦离语文而去,语文就不称其为语文了。既然这样,为什么会提“文化语文”呢?不少人还有这样的疑问,难道“文化语文”要“制造”另一种语文吗?
大家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祝禧有自己的主张:“文化语文”不是创造另一种语文,更不是“制造”另一种语文,文化语文还是语文。祝禧的这一认识和主张是有道理的,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发展意义。其一,这是对现行语文教育的解构。所谓解构,用德里达的话来说,就是把事物敞开,让大家进行反思和研究。当我们敞开语文教学现状的时候,你会又一次惊讶地发现,原本鲜活的人文性消遁了,原本意蕴丰富的文化枯萎了,剩下的只有知识,只有训练,只有分数。“文化语文”的提出,让我们回到语文应有的意义和轨道上去。其二,解构的实质是为了建构。还是德里达说得好:“作品中有秘密,仅仅读一遍就会完全理解,任何解释都不需要的作品恐怕不能说是有价值的作品。”一部作品是这样,语文更是这样。我们不妨模仿德里达的口吻这么说:“请读读我的语文吧!语文里有不解之谜。”文化语文,揭开语文之谜,就是要回到语文的文化属性上去,不断开发语文中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浸润在语文的文化之中,被濡化,被陶冶。建构富有文化含量的、回归文化属性的语文,正是文化语文的使命。其三,文化语文是为了创设语文教育的文化生态。我以为,文化生态既是语文教育的保障,又是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的文化生态,使语文、使语文教育成为师生共同生活的文化栖息地,安全,和谐,快乐,合作。同时,语文教育中的其他各种元素和因素也是和谐相处的。良好的语文文化生态,让学生和教师如沐春风,语文的禾苗以最舒展的姿态生长。其四,文化语文,绝不是否定、排斥语文的工具性,远离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哪怕只是轻慢,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文化语文重视语文的工具价值,但它一定以文化的方式进行。所谓文化的方式,就是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所倡导的“谦卑的方式”“吸引人的方式”。
因此,文化语文说到底还是语文,祝禧只是找到一个切入口。这个切入口也是突破口,以求达成真正的语文,达成语文教育的宗旨,而且是具有鲜明风格的语文。
三、“文化语文”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珍视、培育并发展儿童文化,“文化语文”是儿童文化语文
“文化语文”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即文化语文是从儿童的发展需求出发的,是基于儿童的已有经验基础,是在儿童学习、发展过程中展开的。祝禧认为,如果文化语文离开儿童,离开儿童文化,就不是文化语文了,就不是语文了,就缺失了语文教育的一切价值和意义。所以,“文化语文”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儿童文化是发展的动力。从某种意义来说,“文化语文”是儿童文化语文。
一、 宏观的考察
“教育研究的对象”与“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二者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从概念自身质的规定性来看,上位概念对下位概念具有基本的方向导引与限制作用。因此,基于“教育研究的对象”这一宏观视野来探寻“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一条可行且有价值的路径。
关于教育研究的对象,人们的回答并不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第二,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第三,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第四,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第五,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或教育学问题)。②
第一种观点虽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即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无疑教育研究对象中必然要涉及到人;但问题是,这一命题抹去了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为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领域或学科绝不仅止于教育,比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都要研究人。显然,把教育研究的对象界定为人显得太过笼统与泛化。
第二种观点似乎只承认教育其物质或实践形态的存在,不承认外化了教育的观念、规律等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认识到相关教育理念性的东西也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特殊形态而直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这一观点忽视了大量的教育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事实上就是教育的观念、理论等,无疑,排斥已经存在的形形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是狭隘的。这种观点窄化了教育研究的对象。
第三种观点把教育规律和教育现象一起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表面上看显得比较完美,但它有两点欠缺:首先,许多教育的理念、理论、观点等并非都是教育的规律,用教育规律涵盖众多的教育的理念、理论、观点等是不恰当的;其次,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两者关系极其密切,研究教育现象的目的即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事实上是我们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与追求,因此,笼统地提教育规律,含糊了教育研究的目的与对象之间的界线。
与前三种观点相比,第四种观点较为全面地指出了教育研究所涉足的领域。显然,“教育存在”包含着前面所讲的人、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存在,有教育实践形态的存在,有教育理论形态的存在,还包括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作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教育存在,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往往同时也是心理学、社会学、文献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涉足的领域。那么,到底该如何更加准确地界定与表述教育研究的对象呢?
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看法,研究者的活动所针对的实际领域是该研究的客体,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才是研究的对象,这里的客体和对象不是一回事。那么,什么是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呢?从研究活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来看,研究活动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为终点的一个研究过程,“问题”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始终,并引起研究主体和研究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问题是联结主客体的中间环节,特定性质的问题是特定学科的研究对象。③教育研究的对象即教育的问题(或教育学的问题)。这便是上述所讲的第五种观点。
这里,我们较为赞同第五种观点。具体到语文学科,事实上,语文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探究的过程。“问题”一直伴随着语文教育研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一切都是围绕问题而进行的。可以说,“问题”构成了语文教育研究存在的理由。据此,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把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界定为语文教育问题,即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关于语文教育的实际矛盾与理论困惑。语文教育问题以及研究者探索语文教育问题时特有的学科视角、研究指向或侧重范畴,是语文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殊性所在。从语文教育问题这一基点出发,辐射出的作为语文教育活动主体的人即语文教师与学生、语文教育现象、语文教育规律以及各种以语文教育问题为纽带的语文教育存在,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 微观的审视
上述从宏观的视野所作的初步探讨,有助于我们明确语文教育研究对象的一个总体范围与走向。下面我们再深入到语文学科内部,从微观的角度来探讨语文教育研究的具体对象有哪些。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具体的对象所指,语文教育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两家观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王荣生先生的观点。王荣生在其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构建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归属参照系有纵横两个维度。横向维度指语文教育研究的类型,纵向维度指语文教育研究的层面。王荣生所言的语文教育研究层面事实上即为我们这里探讨的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他提出的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如下:人――语文活动层面;人――语文学习层面;语文科层面;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语文教育评价层面。④
另一是李海林先生的观点。李海林在其编著的《语文教学科研十讲》一书中指出,开展语文教学研究,首先应该从整体上理清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这个所谓的“理论体系”事实上即是从语文教育研究到底研究什么即“研究对象”的角度来阐述的。李海林从三个维度即“研究层次”“研究模块”以及“分相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⑤具体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语文教育史研究、语文课程论研究、语文教学论研究、阅读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等。
上述两家见解基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助于我们扩大认识视野。
关于具体的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本文探讨的思路是这样的:上文我们基于宏观的视野,根据教育研究的对象即教育问题这一思想,指出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即语文教育问题,这里我们将从“语文教育问题”这一基点出发,来探讨语文教育研究的具体对象。
我们认为,所谓“语文教育问题”,可以展开为三个基本问题和五大要素。三个基本的问题是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是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言的。“是什么?”要求对语文教育问题进行识别与判定;“为什么?”要求回答语文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怎么办?”要求提出解决语文教育问题的办法。五大要素是指:教学、课程、教师、学生、环境。这五个要素以语文“教学”为纽带而展开,我们用下图来表示:
[课程][教学][环境][教师][学生]
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要运作,首先要有活动主体人的存在,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语文教育中表现为语文教师和学习语文的学生。任何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的,语文教育也是如此。语文教育要想实现一定的目的,必须要借助能承载与语文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载体,这个“载体”最主要的即为语文课程,它包括一切显性的课程资源与隐性的课程资源。此外,语文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无法避免地要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地方、学校层面的制度、政策、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譬如,政治因素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自语文独立设科开始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地一直存在着。上述这些影响因素汇集起来便构成了语文教育的一个大“环境”。无疑,研究语文教育,这个大“环境”是不能忽视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学习语文的学生、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环境构成了语文教育的五大要素,或者说,语文教师、学习语文的学生、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环境表征着语文教育的存在。语文教育研究归根结底就是研究语文教育,构成语文教育存在的五大要素自然也就是构成语文教育研究的核心要素。所谓语文教育研究,实质上就是研究与语文学科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教育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①李海林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③杨小微著《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育;人格教育
作为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责任,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技能,同时还要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在这种背景下,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要求的语文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语文教育中必须贯穿人格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进行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人格教育并不简单等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道德规范,人格教育要求教师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和知识,遵循一定的原则,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因此,现阶段中职语文人格教育有十分的必要性。
1、促进语文教育现代化
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干课程。实施中职语文人格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以后的全面发展和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着重学术轻人格的缺陷,将语文教学总结为传授知识和技能,这种片面的做法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对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丝毫没有益处。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实现语文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在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段进行人格教育,注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促进中职生的健康成长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中职生的人格都存在着偏差。因此作为心灵汤药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对这部分学生耐心引导,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人格教育。多数中职生在生理上还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诱惑,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不强,因此如何对他们适时地进行道德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期能受到正确的指引,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这就成为中职语文人格教育的最大目的。
3、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格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不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人格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过程中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这些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
二、实施中职人格教育的策略
1、充分利用课本材料
语文课本在编写过程中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其引导作用,我国的中职语文课文都在尽力向学生传达真善美的要求,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格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教师可以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入人格培养的内容。例如《屈原列传》中的屈原的爱国的意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患意识,同样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可以成为人格教育的素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诸如李白、鲁迅、陆游……这些人物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教师只要在教学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就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一次升华,健全他们的人格。
2、结合语文教学过程
人格教育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将其单独拿出来进行培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语文课堂时间,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一个好的效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提倡人格教育是要把人格教育充分贯穿到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人格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并非难事,只要有意识的进行穿插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以写作训练为例,传统语文教师把写作课的重点放在了写作技能的训练上,旨在教会学生更好地点缀自己的文章,而忽视了作文课上的情感教育功能。如果把人格教育贯穿其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作文态度、情感表达上。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更多积极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人格。
3、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都是他们的行为模范。因此,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就是教材,因此教师要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热情坦率、宽容体贴来影响学生。只有教师具备优秀的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流露,学生才有可能更好更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
三、结束语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弘扬我国文化,学习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塑造自身价值本是应当之事,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笔者相信,只要真正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充分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态度,就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大迈步,就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峰,徐健.高校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4)
关键词:语文教育;智障学生;基础性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中对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到:“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语言教育、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可见语文教育应该作为特殊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很多是有智力障碍的学生,由于父母缺少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几乎不具备任何的语言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尝试分析语文教育训练对智障学生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语文教育的策略。
一、语文教育训练对智障学生发展的必要性
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组织学生在情景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语文教育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我发现,语文教育对智障学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语文能提高智障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智障学生的康复。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人的思想和智慧是大脑通过培养和锻炼后产生的,可以说大脑的思维机能几乎都是后天养成的,是通过感觉运动器官的作用后,才产生的思维和智慧。因此,有必要让智障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可以再生活中适用的。如简单模仿、认识拼音字母、看图说话、朗读简单的短句、写一些简单的笔画。经常动手动脑操作,既可以使其手指灵活,逻辑能力加强,又可以使人脑机能得到加强锻炼,从而促进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让智障学生更加聪明起来。
2.语文有利于培养智障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好的行为习惯。
对智障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可以端正其语文观念,养成良好的爱语文习惯,磨炼他们的意志和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语文教育,培养智障学生勤劳、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使智障学生学会一定的语文技能,可以为他们以后走入社会能够独立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对智障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策略
1. 学会主动参与语文,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智障生智力水平低,行动迟缓、困难。智障生的日常生活语言,基本是双音节词或者是叠词,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中对父母的依赖。丧失了学习的机会,更不会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智障生的自我意识仅停留在单纯的主观上的“自我水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一种“自我本能”的需要,客观“自我”无从谈起。所以,强化、完善智力智障生的自我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这方面,我比较重视把握教育的时机,在完成语文技能的学习后,通常会及时安排活动将这项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智障生亲身体验语文的过程,享用语文的成果,从中悟出语文的价值和意义,完成“自我需求”的升华。久而久之,智障生主动说话的意识就会形成。而且,他们也会习惯于在生活中主动使用所学的语言,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2. 语文实践走向生活,培养合作精神。
语文课知识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开始。我们不仅要让智障生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语文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思想、勤劳和自主自强的精神。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大有益处。由于智障生自觉性较差,语文习惯的培养就需要长期有计划的训练,所以,对于智障生的养成教育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恒心,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在平时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智障生树榜样:穿戴整洁、教学用具排列有序、不随手扔垃圾等,让智障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
第二,让学生学会语言,主动表达欲望。看似简单的一两个字、一两个拼音等语文技能,有的智障生却很难完成。这时候,我会采用任务分析法,将技能分成若干环节和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还有就是教学过程中多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多示范和给予身体协助,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明和描述。
三、家校结合,保持语文教育的延续性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智障生的教育训练要发挥最大的效果,家长的合作与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参与,不但可以从教师那里学到教育训练智障生的方法,而且还可以在家里帮助智障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经验。由于亲自参与了教育训练的过程,家长对其孩子的发展潜能,将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鼓起对其子女教育的信心。
我通过家长会、联系手册、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语文教育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熟悉他们的发展现状,从而配合学校给智障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指导他们将语文技能运用到家庭日常生活中。同时,让家长关注智障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记录学生每天是否能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在教学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家校合力,保证了教育实施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语文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感受与物质生活相统一的教育思想观念,对智障学生的特殊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要教给智障学生语文技能,使他们会主动表达需求,能生存,能做事,会做人,将来才能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过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肖.论语文实践对智障儿童康复的作用[J].大江周刊:论坛,2012,(8).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教师素质 提高途径
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它的校舍、环境,也不是看它的教学设施或设备,关键是看教师队伍的水平,看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样,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呢?
一、具备文史哲多元学科综合性知识结构
语文是文科类综合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独立性和兼容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综合知识的基本特征。这种整体特征,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文科知识的同时,自己要尽可能多地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事实上,语文学科不只是一种综合性知识体系,更主要的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的构建。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这种多元综合性的特征,我们才能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求得语文教学在课堂结构、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大的突破。语文教学必须从理论上宏观上转变观念,放在动态中去研究,在发展中寻求规律,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特质和价值。语文教学的个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把单纯提高学生的读写应试技巧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和谐发展。以上语文教学的特征和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实质上也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在知识结构上追求多元化,单科突进或偏科的做法,是不能适应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目前,语文教师在高等教育阶段主修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接受哲学、历史、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系统教育,因此,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如何加强继续学习,扩大知识面,改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是适应语文教学的必需。
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所谓大语文教育观,就是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必须在课堂外下工夫。大语文教育观的理论,要求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发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以课堂为轴心辐射关涉语文的全部活动领域,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块语言环境的有机统一。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素质教育“全方位”育人,培养“全人”的教育宗旨。大语文教育观更多地注重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教师在高等教育阶段无法从课本上学到的,只有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语文教师必须从教育实践出发,结合教育学、人文科学的相关理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丰富教育经验,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提高贯彻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应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协调性、全面性、统一性和兼容性。三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具有愉悦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发展性。要达到以上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一是教育主要面向少数学生;二是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三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规律。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只有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多元综合的特征,尤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质,才能使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游刃有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完成由学校语文、考试语文向社会语文、应用语文的转变。
四、通过创新性学习,提高素质
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教学的中坚力量。教师担负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塑造下一代的崇高使命,也是探索构建新的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力量。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自己先要开展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围绕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
语文教师的在职继续学习,要注重探索与建构自主创新性教育体系。首先要拟定“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的教育目标。充分运用课程教材内容中的潜在教育因素,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尺度,调整、补充与拓宽、充实新的综合性知识。其次要借助一系列学习中介要素,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优化组合。针对语文综合性多元性的特点,学习应该是多元的、全面的,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中介要素进行。科学实验证明,全面学习可使大脑两半球协同参与,有利于言语和非言语学习形式的紧密结合。再次,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拓宽教育的空间,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也要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开展阅读、交往等实践活动,逐步养成探索性学习的习惯。
从根本上来说,自主创新性教育离不开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这一总体背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教学体系迈进。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成人“继续教育、再教育”的系统(包括学历的与非学历的,在职的与非在职的)已呈现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交叉网络与格局,已经展现了全民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的无限广阔前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的自主创新教育更是不可缺少。
一、教化本体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思想,等等。”①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是“化”的方法,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象春风那样亲切、温柔,象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文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由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的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二、智能本体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大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理论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能够终身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月出月出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木春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必须用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此不论及。
三、人文本体
人文本体是将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根本支点。智能本体是对教化本体的一个突破,使语文教育凸现出它本身的特点。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次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变革,为充分发现语文在其它学科乃至在社会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奠定了基础,使语文教育象语文教育。然而,智能本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至少有两点不足:第一,只关注语文作为外在工具的一面,忽视了蕴含于其中的人的因素,使语文教学实践变成了象使用锄头、镰刀那样的纯技术的实践,语文课堂成了木工师傅教徒弟使用锯子、刨子之类的状况,冷面无情,只见技巧不见人;第二它无视人的丰富的个性,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有待开动的机器。课堂上,我讲,你听;我导,你练;我考,你背。使本来应该丰富生动的课堂,变得单调无味。有鉴于此,语文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重新给语文教育定位。其一,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从本世纪初的“国文教授法”到80年代的“语文教育学”,其间经历了由“教授法”发展为“教学法”和“教材教法”的阶段。80年间,人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法或教材教法,思路单一,只研究如何教,忽视了如何学,如何育。只重教,忽视学,不见育,只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难以满足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需求,也发挥不了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因而,“语文教育学”应运而生,它更加重视人在智能、道德、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全面开掘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人”的地位日益显露。其二,陈仲梁在1996年第9期《语文学习》上撰文《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语文教育出现过两次转变。本世纪初,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近十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转变,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并指出: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转变:语言———人的发展。明确地将未来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其三,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④其实,在教育理论界,早已有人提出将教育的支点定在人之上的看法。斯普朗格认为人的本体结构的生成、定向、定格,关键是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⑤语文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大厦的一个主体部分,理所当然,将自身固定于人的个性、人的理智、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之上,应当是很自然的,很必然的。
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的演变,显示出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智能本体,虽然吸收了教化本体重视化的合理因素,但摒弃了唯教化思想,吸收了在蒙学阶段重视读写训练的经验,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使语文教育在能力训练、智力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人文本体又是一次质的变革,它力图避免智能本体的片面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注释:
1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第20—21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199页,人教社1961年版。
3《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语文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生各种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剖析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出发,再浅析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实施和重要性几个方面,旨在探索小学语文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1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为了好的成绩,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具有较强的思想文化传递性特征,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的义务教育学科之一。
1.1小学语文教育的功能:
语文是一门不能急功近利的基础课程,要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功能。(1)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中心思想。针对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方式,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语文教育为依托,以语文教育内容的实施来进行。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语文教育的实施。(2)表达、交流和传递: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重要功能。语文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就是进行语言交际和传递文化。小学语文教育在传授和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如何表达和交流。(3)育人:小学语文教育以第一和第二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怀的熏陶式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表层层面上,而是将育人转化为实际行为。
1.2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1)语文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基础学科,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外,语文教育还具有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是无法去学习一些相关科目的。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种工具,只有让学生掌握好这种工具,才可以去学习其他的科目。简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2)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小学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能力最佳阶段,这一阶段接收到最好的教育,会使其日后的学习有良好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彰显着我国的软实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应重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旨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不言而喻,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2.1课程改革是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师要以新理念去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主,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2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其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基本素质包含的内容有: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如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等个性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落实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和学会健体三个方面。(1)做人: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教学生先学做人,强调德为先,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2)求知:教师既要授予学生知识,也要授予学生求知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求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主动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3)健体: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锻炼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
2.3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从教育实践和成效而言,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师做好语文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3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体悟生活: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宜的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小学语文教育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对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2体悟思想: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能有效调控学生的情感,如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或者是享受美好的感受,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3体悟责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体悟自己的责任,进而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辐射的作用。
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素质教育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以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
作者:王瑜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凌宗伟,195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通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南通市中语会理事,通州市教育学会理事;先后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第六届全国优秀校长、江苏省首批优秀中考指导教师等荣誉。语文教学崇尚“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反对课堂行政推动的教学模式,其“大气磅礴,细处摄神”的教学风格得到了教育学者肖川先生的充分肯定,老一代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赞其“功底深厚,备课精细”;近年来致力于“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生长”的语文课堂文化建设,在《人民教育》《教育学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践行“三个关注”的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凌宗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回归它的本源。本源是什么?凌宗伟的回答是:生命的互相浸润。语文课堂是什么?他认为语文课堂应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主阵地。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与作者、文本的美好相遇,是一个生命相互对话、相互浸润、共同走向美好的过程。语文教育应该承认和尊重每一位师生以及作者的生命存在价值,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
凌宗伟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是对叶澜、冯建军、张文质等教授所倡导的生命教育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回应,体现了中国当下语境中的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主流价值导向,也是对新课标关于语文教学必须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作出的个性化的回答。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需要追问的是: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只有追根溯源对这些形而上的本源性问题作出思考,并形成一些清晰的看法,具体的日常学科教学才不至陷于盲目性,缺乏自觉性。
人是什么?这个永恒的斯芬克思之谜一直困扰着人类。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意义问题,其实是人对自身的哲学思考,也是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追索,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生命教育是对“人是什么”的教育学诠释,也是凌宗伟语文教育思想本源之所在。
卢梭说:“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的一切和我们作为成人所需要的一切。”人之为人首先是生命的存在。作为生命的自然属性,人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但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的性质,人与动物有根本性的区别。简而言之,动物的生命成长是特定的,人的生命成长是待定的。蜘蛛生下来就能结网,人刚生下来什么都不会,但蜘蛛一辈子只能生活在网上,并只能结一种网;人能生活在各种不同环境中,从事种种不同的活动,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生命的一种潜在的遗传素质,教育使这种潜在素质成为现实的可能。
杜威说:“教育就是生长。”所谓生长,追根究底是生命的成长。观察和思考生命发育成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的实质。从受精卵到胎儿,几乎大致上重复了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史,即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高级动物的生命史,我们可以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过程(皮亚杰把这一过程分为特化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概括化阶段四个时期)来探讨早期人类的认识史。这为凌宗伟语文教育生命化的思想提供了历史与逻辑一致性的佐证。反之,生命化教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切近学生成长与发展本质的教学与研究的视角。
观摩凌宗伟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大体知道知识概念是怎样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美感、道德感又是怎样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凌宗伟让我们把教学活动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关注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是围绕文本展开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性的对话,语文学习过程是师生生命体验感悟的内在过程,而不是外在的、名目众多而枯燥繁琐的习题化练习,更不是概念化的文本解析。凌宗伟的教学思想与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只有通过生命的和谐成长才能得到有机的统一。
新课标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其本质而言,正是揭示生命的丰富性和生命成长的全面性。凌宗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首先表现为“站在对生命深刻理解的高度解读文本”。凌宗伟认为文本中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状态和时代背景、生活阅历和对生命的理解”,文本绝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的堆砌,也不是“刻板、教条、贫乏、单一”的概念和公式。正唯如此,语文教学必须披情以入文,知人而阅世,这样才能于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见对话中的情趣与思想,还原与提升生活的真实,彰显“师生以及作者与文本本身的生命与思想的活力和张力”。他认为这种直指心性、感悟生命的教学才是本真的语文教学。
凌宗伟认为“语文教师要有生命在场的意识,要努力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努力捕捉课堂上能够产生生命碰撞的火花”。如果说对文本的生命化解读体现了凌宗伟语文教育的“世界观”,那么这种关注教学的即时生成、努力捕捉思想火花的教学艺术则体现了他语文教育的“方法论”。生命意识表现为辩证思维,语文教学也因此有了交流和感悟而生成的灵气和生机。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摆脱照本宣科、机械训练的程式,走出死气沉沉、令人昏昏欲睡的困境。凌宗伟课堂教学的挥洒自如,体现了他生命意识观照下的语言文字的修养与教学艺术的机智。“文似看山不喜平”,“映日荷花别样红”,凌宗伟张弛起伏、个性鲜明的课堂教学艺术之所以为人称道,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体现了一种“行乎其当行,止乎其当止”的自然流畅的风格,有一种雅致的意趣和深邃的哲理。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育回归生活”。凌宗伟认为“只有关注生活才能拓展生命视野”,读书既要提纲挈领将厚书读薄,又要举一反三将薄书读厚;既要有书本知识为主的间接经验的习得,又要有社会生活中直接经验的接受。无论间接知识还是直接知识,教学过程都要注重二者的沟通、融合、扬弃与提升。生活事件进教材、进课堂,使课程资源因此而丰富和鲜活;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则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水平。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为把生活变得更好而学语文,让语文教学伴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和学生生命成长的节奏来教语文,才能有效地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应用能力,帮助并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 课外语文教育 原则
语文教育是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教育这个复杂而完整的大系统中,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
但是长期以来,在对待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我们常常重视课内,而忽略了课外语文教育,当今社会进步又带来了对人才素质的各种新的要求,这就呼吁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死守课内教育的那块狭窄的阵地,必须重视开展课外语文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各种渠道和各种有利因素,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从中锻炼和培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使课外语文教育收到全效,必须根据课外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以下必要的原则。
一、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课外语文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巩固课内所学的各种作业练习,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只是课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必须尽可能与课内语文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在确定语文课外教育的内容、分量、难度、形式等问题时,要顾及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目的任务和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还要考虑课内已进行过的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会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才能使他们学得活泼、主动。如在课内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诗词掌握学习方法以后,结合新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词展开古诗词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绘画古诗词等系列活动,这样,既将课内所学迁移延伸到课外,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完成背诵第二学段必背古诗词的任务;既实现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又让学生在活泼、自主、多样的氛围中拓宽知识面,发挥特长。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层次较低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向全体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提示阅读的方法,并规定其中必读的几本;每个同学每周一练笔;定期举办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课外语文知识讲座等。如在本学年,我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他们写好读书笔记,轮流进行交流,这就是普及。
提高,指的是组织层次较高的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分别吸收有某种语文专长的学生参加,以发展其专长。本学年,在普及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围绕《爱的教育》这本书,成立了摄影小组,用相机拍摄身边的爱的教育;成立了朗诵组,歌颂爱;成立了小记者团,发现身边爱的教育并进行报导,这些就是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
三、尊重志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
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在施教的方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带有较多的强制性,也更强调集中、统一;而后者则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和志愿。我们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的各种实践活动时,不宜过多地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应尊重学生的兴趣专长,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参加自己所喜爱的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创精神。但是,鼓励自主,尊重志愿,不等于放任其自流,要提出必要的要求,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在引导他们进行与《爱的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外语文教育活动时,我首先对这本书做了介绍,着重突出书中的主人公是和他们一样的四年级孩子,从年龄上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先规定好每个人都必须进行阅读并写好读书笔记进行交流,再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相关各类课外语文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毫不含糊地要求他们阅读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书籍,而具体内容和文字风格,则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爱看一些卡通书籍,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应积极加以引导。
四、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这是人们要牢固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必须依循的一条原则。课外语文教育更应熟练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实践,让他们在课外语文的实践中,自觉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如教学完古诗词之后,我就古诗词高度精练的语言结合课外古诗词给学生开了一个主题为“言——画——情”的小讲座,让学生从诗歌语言中看到画面,理解情感,并鼓励他们诵诗,画诗,诉情。这样,就以多种方式将学生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进行能力的训练,达到能力的提高。“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课外语文教育的规律,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把课外语文教育置于语文教育整体中通盘考虑,扩大语文教育阵地,使课内与课外教育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更加完美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任务,使语文学科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四有”的新型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