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初中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时间:2023-08-28 16:5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其更好地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能为其更好地深入研究历史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积淀,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成为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历史故事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给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课外素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为整个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对于初中历史来讲,历史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历史故事编制而成的。教师将一些历史内容直接对于学生传授,可能会使学生刚到学习厌倦,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转变成历史故事进行讲解,那么会给整个课堂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比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海战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邓世昌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从邓世昌的故事中来将甲午中日海战整个知识点串联,学生听过后感到有趣新鲜,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又如教师在讲解朝鲜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舍身堵枪眼,上甘岭战役,板门店会谈等故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上述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利的提升他们对于朝鲜战争的认识,从点到面对整个朝鲜战争进行理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提升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2.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因为历史故事相关于课本而言,它的内容更加的细化,更加的生动,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相比较而言所涉及的面比较大,初中生尽管相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但是他们可能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世界历史知识相关内容相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比较难于理解和记忆,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午饭完全理解相关内容,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比如教师在讲解俄国十月革命时,学生会感到这个历史知识点比较大,而且对于一些内容的记忆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列宁在十月革命这个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从列宁这个点来不断的引申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十月革命这个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3.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这个形式外,课外的学习也十分的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外提前的对相关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容易,教师讲课的效率也会有整个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明朝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将朱元璋成长的历史故事布置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大明王朝的兴起,教师在课堂对这方面故事讲解时,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的深刻。无论从学习效率来看,还是从课堂效果来看,都值得推广。

二、教师如何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1.采取直接引入的方式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这是历史故事走进课堂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个教师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历史故事串联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师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学习的热情提高。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学生可能会存在接受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特点。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些知识的引入相对突兀,无法给课堂教师带来更多的效果。

2.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将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是现在教师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电影、评书、纪录片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历史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的高涨,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在对隋炀帝乘龙舟到扬州赏花、大运河修建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将《隋唐演义》中的相关内容剧情引入课堂,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历史的场景。除此之外,单田芳播讲的历史评书《隋唐演义》中的相关片段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到所学的内容,带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故事的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将历史故事这种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教师的讲课方面,都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对初中历史教师能力评定的标准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概述

高效的教学课堂就是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课堂,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对于高效课堂的阐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多数人认为,高效优质课堂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优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学结果上强调教育教学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新课程背景下,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堂。

二、实现初中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宗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关系融洽,那么课堂气氛就活跃,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使班级更加团结与和谐,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等,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沟通和引导。不能以有色眼镜看人,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拥戴教师,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积极进行备课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做好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以历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突出知识的重要性,认真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理清知识点的思路,并做好知识点的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各种新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储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合理导入所学的历史内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或教学游戏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高涨的学习状态中,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再者,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经常变换讲课思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学生身边熟悉和了解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4.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1全面贯彻和推进新课标的实施,推进教学改革的开展

新课程标准为各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为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是教师最有用的信息。它可以为学生打开学习的大门,增加学生的思想和意识的开放性,使他们自我发现。学科知识促进学生表现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建设。因为“初中必修史课程标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开辟了教学史的新天地。只有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理念,了解历史教学任务的重要性,才能达到理想的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传达书本知识,要求作为文化导师的历史教育者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并能够根据教科书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法。此外,历史教育者还应具备深入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要求历史教师自己进行更高水平的培训,获得更多的教学知识和历史理论,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优秀的教师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创新教学的内容,强化横向联系

为了使教学更具逻辑性和组织性,许多教师按照他们的写作顺序进行设计。历史不是关注某个历史事实的解释,而是关注历史事实的回应,确认研究的概念。这对初中生的一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许多初中学生今天所缺乏的。观察学生的历史情况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学会从知识的横向关系中渗透认知,孤立地分析知识点,导致对主观问题的误解,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方面是由学生的学习不良习惯造成的,另一方面与教师不注意压力有关。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创新,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比较和分析不同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以养成总结和概括的习惯,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自然更容易。

3展开教学活动,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的解释为基础,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教师应丰富历史课的教学课程,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提问,激发想象力,在小组中一起学习等等。这些都是课堂上有效的课程。例如,在初中民俗教育部教授“人民争议”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数百个家庭的信息,观看相应的100个视频讲座,在小组中讨论他们自己的想法,并根据教科书介绍“100个不和谐学校”的含义。强调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自主权。学生思维的冲突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更好的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加以应用到生活中去,而学习初中历史也是如此。开展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水平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展开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达成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这一目标。例如,在“秦统一中国”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秦为巩固统一所做的举措有哪些,这些举措有什么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英雄”的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接着,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知识内容开展一次话剧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先找出几名学生分别扮演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然后教师扮演秦国,通过话剧的形式展开对话,进行课堂的教学。其他学生在欣赏话剧的同时需要注意秦始皇巩固统一所施行的措施有哪些。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加以巩固,而且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充满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总的来说,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历史教学的改革必须从现在开始。教师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进一步的优化课堂教学,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真正实现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4篇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设置了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内容。初中历史综合探究活动课普遍低效。如何才能更好开展历史综合探究课程教学活动是历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基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关于促使初中历史综合探究课有效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历史;综合探究活动课;有效方式;探索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初中课程,教材每一单元都设有探究活动课(以下简称探究活动课),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如何开展好这些探究活动课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化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比较多的探究活动设计,这样有为“探究”而设“探究”的嫌疑。探究活动重复大部分课堂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与课堂内容相互矛盾,有的将一些不具备探究特质的教学内容罗列到探究活动之中,让人感觉探究活动内容没有太大的意义。

2.探究活动答题化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着力点。目前有不少教师将探究活动演变成问题解答活动,“师问生答”成为探究活动开展的主要模式,提出的知识训练型的问题比较多,启发思维类的问题太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

3.探究活动浅层化

探究活动在内容上的形式化以及形式上的答题化导致探究活动的浅层化。如果学生不主动探究问题,只是顺着教师预设的问题来学习,那就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

二、解决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存在问题的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应向何处去?这已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基于自己与同行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试图提高探究活动课的实效。

1.恰当运用探究活动课强化知识重难点

新课程《历史》教材的知识点多但往往是概括性过强,跳跃性过大,甚至是一笔带过,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感觉有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探究活动课来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设计开放多维的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

探究活动课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毕竟学生参与的兴趣直接影响其参与的程度与效果。加强启发诱导,设计开放的、多维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应该是教师在上探究活动课时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3.充分利用家乡历史文化资源,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课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综合探究内容与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比如可以辅导学生阅读和整理出家乡历史变迁过程,收集整理家乡历史文化名人资料,了解前辈的光荣事迹和生活情况,参观山西地区的古运河、桥梁、寺庙、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并了解其破坏程度和保护情况。

4.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运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打造民主的课堂

在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究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感觉到是和老师平等交流,开展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共享,让学生收获探索历史的成就感。

5.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活动课,积极拓展学生视野,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策略 平等合作 创新思维 组织活动

在中学的所有科目中,初中历史科目是最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教师得当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获悉历史知识。历史课堂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获得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师将历史知识全面地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爱国主义,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根本,注重全体师生,尊重和爱护学生,将更多的快乐因素及教师情感融入课堂。让我们随着快乐的教学声走进初中历史课堂。

1.重视团结,平等合作

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需要和谐的教学策略,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上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前提,也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心态,用平等的心去面对,将天平放在心中,也就是说要对学习优异及学习稍微差的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针对学困生,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予更多赞扬及鼓励。在初中历史的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将那些学习优异及学困生们混合搭档,互帮互助,教师细心教导,营造良好氛围。在讲解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当地以学困生为先,对学困生多提问,多鼓励,让学困生追赶上来。如此,便能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之火,激发他们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发师生共鸣,真正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最高境界。例如教学《》中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带动学困生,大家一起寻找相关素材,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观看关于的幻灯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构建和谐课堂。

2.寓教于乐,快乐学习

无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寓教于乐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快乐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快乐的教学模式也应符合中学生的心态,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快乐的学习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寓教于乐。如何寓教于乐?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活跃课堂教学会氛,营造和谐氛围,教师可以采用竞猜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也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导入课堂,例如教师在教学《贞观之治》时,课前要求学生看电视《隋唐英雄传》,课中播放《大明宫词》片段,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效果出奇的好。总之,只有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真正做到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达到强化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3.情感注入,不断创新

初中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情感注入。情感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很明智的选择,所以历史教学就要从课本中跳出来,让学生走进生活。正如著名的教育学者陈鹤琴所倡导的活教学一样,学生要读活书。读书活,活读书,教师要教书活,教活书,活教书,选择大自然、生活等活教材。作为历史教师,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生活中的情感进行全面诠释。教师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时候,给学生讲解关于时候的场景,同时加上背景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及《国歌》激发学生的热情及爱国情怀,然后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到的与相关的内容。在教学《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关于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统一不可分割的部分。让学生掌握民族团结及祖国统一的知识。在教学其他知识点时,教师也可以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比较和联想,让学生在历史事实中不断发现历史发展规律,鼓励学生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务实的精神、全新的理念面对历史,开创未来。

4.组织活动,巩固知识

单一的教学过程只是教师传递知识的一个方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到活动中,让学生更好地诠释知识。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辩论赛,也可以表演话剧。我组织了一次话剧表演,学生积极参加,有的学生还将一些课外了解的历史知识融入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几位学生表演了荆轲刺秦王,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这让我很骄傲也很欣慰,学生为了表演得更好而主动寻找表演资料,从多层面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相关历史知识,并且进一步巩固了历史知识。组织活动弥补了课堂中的不足。经过调查分析及考试测验发现,经常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历史成绩要远高于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同时参加活动的学生的知识面及知识专业性要优于那些不参加的学生。由此可见,参加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良好的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了历史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思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新颖的教学方式走进课堂,打破封闭的教材,让活教材走进课堂。同时,随着教学策略的不断更新,教师全面活跃课堂,让新颖的教学策略得到发挥。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快乐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会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世.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21).

[2]范丽丽.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04).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现状问题;应用策略

一、引言

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的备课以及知识点的传授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分析、理解,紧接着带领学生背诵相关的历史概念。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缺乏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权,就会逐渐丧失对历史课的兴趣,学习效率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长期下来,学生会觉得历史学习很枯燥,课堂效果事倍功半。

二、当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问题分析

第一,缺乏教学目标。当下的初中历史教育,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认真准备,在没有充分了解教材的情况下,就轻易地定下了与教材内容不相符的教学目标。由于欠缺妥当的安排,就会让目标有空洞性,与其目标难以实现。教师在安排相关的教学环节时,也没有刻意向教学目标靠拢,这样下去就会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第二,教学观念落后。当下的历史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是迫于中考的压力,无法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当下的初中历史教育,缺乏对历史观念系统的灌输,无法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历史学习,陈旧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体验上受到了限制。第三,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当下的历史教师愿意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在课堂上灌输大量的历史要素、历史知识点,但这让学生在历史感悟上的时间就大打折扣。通常情况下,只注重技巧讲授,会忽略对历史事件教育意义的分析,通常重知识点的讲授,轻视历史感悟过程,这样使得历史学习就缺乏了很多乐趣。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当下的考试机制使得教育过于倾向于应试,那么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必然要从应试的有效性出发,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领悟能力的培养。

三、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在情境教学中,主要包含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学习目标的制定,另一个就是具体的情境策划。为学生定下学习目标,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浏览内容时,就不会感到盲目。与此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做好情境设置,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带领学生去感悟历史环境,例如通过故事演讲、人物介绍、影片播放等方式,让学生可以先了解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以及氛围。从具体的人物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当时人民或者领导的心境,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历史政策、历史背景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清政府的思想状况,中国人民的思想状况,然后再介绍英国人的思想状况以及发展水平,从具体的事件出发,引导学生去站在双方的角度思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领悟历史事件的要点。对于学生的历史体验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在历史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喜欢将课程内容总结给学生,学生一时间很难接受那么多的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情境教学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和安排。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初中历史课程是学生接触历史课程的初始,所以,要让学生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就需要让学生有对历史学习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历史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情境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些许的要素来引发学生的关注,以情境课堂来触发学生对历史的感动。历史事件就像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样,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在情境历史教学中,不一定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师要具有随机性和灵活性。师生的互动示范,往往会使课堂更具效果。例如在情境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演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的这个历史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站在林则徐的视角上,为学生进行一次声情并茂的演讲,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感。让学生试着想象自己就是当时苦受鸦片摧残的人民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自己该拥有怎样的气节。随着教师的演讲一步步深入,可以逐步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情怀,学生的兴奋点也会就此打开。所以,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感悟上,要懂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充分地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更具想象力与探索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更具效果。学生的情操、思维能力都会在情境教学的培养下,得到明显提升。

四、结束语

初中学生有着学习压力大的特点,每天要接触和学习的课程较多,情景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十分受用。初中历史作为一项具有趣味性的课程,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环境下去学习。

参考文献:

[1]黄建平.浅谈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4):183-184.

[2]陈风萍.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4):60.

第7篇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113

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以史为鉴,认清现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人文修养,可见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农村初中的历史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现状分析

1.受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初中历史学科地位一直不高。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初中历史是副科,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初一初二的上课时间被主科占用,初三中考也只有50分。特别是前几年的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不算总分,地位不比语数外大科,所以学校、家长、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上,而且他们认为历史简单,只要能“背”知识点就行。正是由于受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生的历史知识面相当狭窄,以致升入高中后由于初中历史知识匮乏又得从头开始学起。

2.历史教师资源匮乏

历史教师资源匮乏是当前历史教育现状的特征之一。据调查,农村初中历史教师50%左右不是专业历史教师,而是由语文或者政治老师兼职教学。他们上课就是流于形式,根据参考书给学生读读画画,考前让学生背背,正因为这样,历史学科无法像其他学科一样形成学科小组、集体备课、遇到问题集体讨论。历史教师只能孤军奋战,遇到问题只能通过上网找资料解决,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同时由于历史的学科地位较低,教师评优晋级经常处于劣势,这影响着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进取心,一些专业的历史教师都通过重新考试来获得其他科目的教学资格,改教其他科目。

3.单一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教法向学生灌输知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和厌倦。同时非专业的历史教师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上课时无法把历史知识贯穿起来进行讲解,学生对历史知识一知半解,就更加不喜欢历史课了。

二、改善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现状的对策

1.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转变错误思想观念

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史实记录的载体,更是人文精神传承的载体。历史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唐太宗认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学习历史,可以从古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要想家长和学生重视历史学科,首先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宣传,改变他们的错误思想观念。

2.给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建设专业的历史教师团队是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应该鼓励城市初中的优秀历史教师和历史专业大学毕业生前往农村初中任教,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制度,调动历史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旨在提高历史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上出精彩的历史课。

3.改变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摆正师生位置,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比如问题探究模式、情境体验模式等,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发现和见解给予鼓励,并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结合生活现实、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以多种有效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体现历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以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唐文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界,2012(14).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策

1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前景下,传统的历史教学也面临着需要改进的问题,历史作为初中课堂的重要学科也要推陈出新。历史这门科目可以陶冶学生的民族情怀,在作为基本学习课程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从中体会道理和意义,这也是需要对历史引起重视的原因之一。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

2.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和死板

很多教师都在课前准备了课件,而课件也是被应用了好多年,不能做到与新型的教育体系相结合,虽然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发展,但还是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繁多的知识点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无法掌握基本知识。长时间给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历史都是死知识点,记住标准答案就算学好了,缺少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缺少了对于历史的兴趣,自然课堂效果低下。

2.2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框架

在今天的初中历史课堂上,听到的大多还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历史意义和带来的启示这样灵活性的题目都被赋予了标准答案。这样的知识内容很稳定,但在掌握硬性知识的同时,也要发展其内涵,在灵活性的问题上多进行思考,能更牢固形象的掌握基本知识,也能在民族情怀上有所感悟。让学生不单从考试试题的内容方面出发,也是要从铭记祖国发展历史的方面进行学习。

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

3.1采用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所教授的课程很多都离现在较远,对于学生来说单凭陈述方式很难引起注意提高兴趣,教师在教授方面也有难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影视资料等现代化教学内容和设施辅助学习,增加初中历史的课堂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儒家文化的历史时,可以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一些经典重要作品,来进一步感受儒家文化,这样对要求记住的儒家文化思想的掌握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可以播放一些纪录片或者符合史实的电视剧电影片段,这些都能使要求掌握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也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3.2采用口诀的方式记忆

历史口诀是一个快速有效记住知识点的一个小窍门,还方便记忆,而且许多选择题也经常会把相似的选项放入其中。例如,讲到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六五轮船第一艘,世纪之交火车有,零六电车天津办,二四上海汽车连,六九地铁始运营,上海磁悬浮最有名;广播:二十世纪二十初,二三第一上海领,二六自办第一个,二七开始私人营,二八全国第一座,地方民办随后行;电视:二十世纪三十代,五八第一家电视台,七八更名为央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传播为四多。

3.3增强和学生的互动

由于过去发生且具有确定性,使历史这一学科本身带有枯燥无趣的因素在其中,初中生的课堂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对过于程序化的课程接受度不高,学生的学习太过于被动,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发挥,这种教学模式会使教师感到疲惫难以进行,学生也没有接受内容,丧失了这堂课的意义。教师可以在结合新式教学的同时,增加和学生的交流。

3.4注意与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沟通

无论教师再怎么进行努力,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也是难以改善课堂效果的,历史终究是记性型的学科,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懒于记忆导致偏科,要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行及时的疏导。例如,可以举行简单的随堂测验,检测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举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近期教授内容和形式的看法,有合理的意见也可以提出,大家一起探索更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3.5建立一起记忆的课堂模式

学生在自习课上,或者在家里有些历史问题可能因为不理解就放在一边不管了,当时记住了日后没有巩固就忘了,教师可以采用在一个时间对一些内容让学生进行一起记忆的方法。例如,在每节课讲课前或讲课后,连续几天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记忆并提问,对记忆时间这种容易混淆遗忘的小知识点最有效果,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巩固记忆,记忆型学科就是这样,要不断强化记忆才能掌握好。

3.6排练历史舞台剧

初中课业没有高中那么紧张,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用一些更有趣更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增强趣味性。例如,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选三到五个重要的事件,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按小组来自行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授,等到一个月后统一进行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也让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师的亲和力大幅度提高,新颖的教学模式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高度认可。

4总结

将历史的丰富多彩的良好特点应用到教学中,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实现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法。在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果的道路上,不断地改进和革新其教学理念,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性,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很多考验,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进步,以此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继田.如何提升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3,(2):142.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模式构建;复习课堂

在现有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回顾、习题的讲解,在课堂之上主要也是以教师为主,学生都是在倾听,这样的复习课堂的效果比较低。但是随著新课改的介入,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由教师主导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从教师主动解析题目,变成由学生主动解析,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还让学生的成绩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样就也达到了复习课堂的教学目的。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目标和任务

1.知识与能力方面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应该对其基础知识上进行总结和概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发展路线的探讨,让学生对以往的学习中发展历史每一个阶段的不同,和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和意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在针对历史时序中的有影响的重要阶段,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以此让学生对历史的基础更加的了解,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复习课堂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过滤,提高学生对课题中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看法,提高对问题探讨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应考的基础能力。

2.过程和方法方面

在初中阶段,学生最终都要面对中考,而中考的任何一科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与社会也是一样。所以在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到复习的课程,达到应有的目的。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断的深化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的理解。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教学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比直接强化的学生的记忆要实用。再者,学生也能够通过复习课堂再次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温习,将原来已经熟知的知识重新进行分析,利用这样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探讨,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达到能够对相应题型的熟悉。而且复习课堂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知识量。

3.情感与价值方面

初中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能够不断的对相应的知识与历史的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在学习与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的体会历史事件存在的重要意义,让其对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样就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够不断的了解人类的发展史,还能够从中吸取到更多的经验,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借鉴处理好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复习的课程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认清现实社会,让历史与社会学科成为学生提高自身价值的途径。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学观念策略

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新的教学观念应用到其中,以此提高历史与社会故此课堂的教学价值。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内容都是针对学生的中考而进行的,这样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让学生对很多信息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有了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地位转变成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互动频率,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相应的问题。再者,在新教改的改革内容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核心素养教育为主要的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主要的复习路线,并在德育的指引下,将历史与社会科学的真谛传达给学生。通过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思维的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够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上图)。

2.史学观念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就是针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阐述,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史学观念分为三种: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首先文明史观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从人类出现,文明出现开始,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有了观念,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观念不断的变化,出息了物质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所以在学生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能够重新的捋顺人们的文明史。第二,全球化史观。在人类历史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是整个世界在变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兴起了不同的文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各不相干的部分和社会进行了接触和融合,这也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全球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说历史存在的重要。第三,现代化史观。如今的社会是由历史不断演变而来,所以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生探讨先下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3.过程实施策略

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复习课堂的时间,制定有效的课堂复习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的掌握相应的知识点。首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注重对知识的总结和规划,将专题的内容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如图:公开复习课《20世纪的中国革命》。

在20世纪国内正处于革命阶段,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阶段之一,所在本节公开复习课程中,教师利用了能够展现更多细节的导图,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利用练习的方式将事件过程理解的更加的透彻。再者,学生通过图片中教师列举的思维展示,对其中的时间和图片进行分析和解说,让学生答题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和明了解,更加了解历史的真实境况,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相似的问题,就能够对快速的进行解答。

三、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

1.采用多种手段练习,以练促学

在历史与社会复习的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提高练习的力度,并以此督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在初中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能够通过课堂的复习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以此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典型、有层次、覆盖面比较广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对习题的里演练,达到对考试题型的熟悉。教师也需要在针对题型解答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反应,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进行解题。再者,在复习的课堂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将历史的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巩固和加强,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当学生的知识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进行模式性的测试。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讲古代史的发展里程建立成为简短的导图形式,以此加强学生的导向思维。(如图)

2. 指导解题方法归纳题型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上,教师应该针对相应的经典题型进行解题,并将相似的题型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提高解题的效率,减少解题的时间。

在针对历史习题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瓷习题的题型进行辨析,在审题的过程中做到“三定”:即“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这三种定向能够清楚的确定题型的答案的方位、来源、及思路。第二,在针对题型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题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寻找其信息的关联点,只有这样的分析才能够让题目更加的清晰好辩,让学生更加容易抓住中心点。第三,在针对历史材料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的答题方法,应该做到“四化”,即:提示化、要点化、术语化、序号化。这种“四化”方式的答题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踩中分数要点,提高整体得分情况。

3.建立错题档案总结反思

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给予一定的评估[4]。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习题的记录,并建立错题档案,将正确的解题方式和正确的解题思路阐述清楚,让学生更加清楚题型的问题所在,避免在日后遇到同样题型的时候出现丢分的情况。再者,针对学生模式试卷中的错误频率较高的题型进行整理,在复习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以此增加学生的认同度和熟悉度。在针对题型解答完毕之后,为学生留下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消化相应的知识,在消化的过程中牢记知识点的应用方式,在以后考试的时候学生要是能够需要相同的题型,就能够得心应手。

结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知识储备进入到自己的大脑,但是也需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复习,才能够更加的稳固。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学生应该充分的利用复习课堂时间,将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而且教师在复习课堂上也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复习的内容M行有规律的总结的归纳。提高学生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在遇到相同题型的时候不出现丢分的情况。再者,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教师还应该建立错题的档案,将经常出现错误的题型进行总结,在进行细致的解答,让学生能够对题型熟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习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自身的分数。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新课程下九年级历史有效复习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页

[2]叶小兵.《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2期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对策

众所周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很多人把历史当做一门“副科”看待,而且普遍认为只要对于课本的知识点“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以及考试技巧的训练,从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阻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故而,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总结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对策,促进历史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历史构建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历史作为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非历史专业转换过来的,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无法有效认识到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的理论和观念比较保守和落后,只是把历史当做一门副科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熟记一些重点知识,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这样就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中考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很难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脉络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这就严重制约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这样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在教学中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不利于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对策

(1)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水平。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作为发挥主导作用的历史教师,应该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带领学生树立对于历史课程的正确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由于历史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教学技巧,这样才能促进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和教学能力培训,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实现。在初中历史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按照4~6个人为一组,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汉武帝大一统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和背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于汉武帝这个人怎么评价,以及汉武帝大一统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可以安排每个小组自主探究和学习,然后分别派出代表回答。这样在教学中,就能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两次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影视作品,展现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对于那段屈辱历史记忆的刻骨铭心,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列出《》、《》以及《》等一些列条约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总结出外敌侵略中国的路线、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比较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高效课堂的构建。

(3)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开展实践活动。在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各种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表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论

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而且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和历史思维方式,这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是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是初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指导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是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为了顺应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目标,使历史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得到不断更新。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更新

历史教学原则的内容有多方面的联系性特点,主要包含: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横向联系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更好地识别并判断历史。为顺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发展孩子们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使多方面的历史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历史教学原则就一定要更新,要采取多元教学法,也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并以注重发展和增强孩子们分析、判断、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为指导思想,使初中历史教学肩负着发展孩子们创新、分析和操作能力的任务。

二、历史教学思想要更新

思想是行为的主宰,是创新的先觉,教学思想对教学起着领导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还没有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转变为素质教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历史素养及个人文化素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快地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时刻关注孩子们在课堂活动中的情感因素,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提倡自觉、主动的学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旧的教学思想过于重视老师“教”的作用,而不重视孩子们“学”的方法,这已不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发展。初中历史老师要尽快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改变旧的“以老师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思想。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一上课就“满堂灌”,要求孩子们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而不传授解题技巧和方法。这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还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心理,稍有些难度或者没有背过的题目,要么向老师寻求答案,要么就放弃。所以,老师应当以发展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三、历史教学方法要更新

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当前的初中历史课本与内容和以前相比,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施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也就是说老师要大胆地放开学生,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孩子们在探究新知识的路途中,自然而然地就锻炼了创新能力。孩子们要对历史做出的科学正确的判断,需要扩散性和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尤其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探索,更需要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孩子们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锻炼和发展他们创造性思考的过程。所以,初中历史老师所采取的历史教学方法一定要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扩散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更需要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或其他媒体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在授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材包括熟读教材,深挖教材资源,还要对所教学生的情况做详细的了解,也就是备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利用网络技术搜索和查找资料获得信息,以此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发展孩子们对历史资料的进一步探索和研发的能力,以完成历史教学创新的任务。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图片运用;初中历史

一、概论

在我们现在的历史教材(以川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为例)中,有着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不仅有非常大的信息量,同时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一些辅的描述和介绍,并可能对下一轮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所需的方法模式和数据依据。处于初中阶段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理性思维正处在一个刚开始形成的阶段,理性思考能力不强,有些可能还是弱的,而在历史教材中穿插一些图片,可以在一定层次上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对那些理论性的知识点更容易记住、记得更牢。与此同时,通过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记忆一些名词和事件,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这就可以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历史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教学内容更具有多样性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图片,老师完全可以把它们看成教学准备材料的一部分。在教学时,通过历史图片,再在旁边配上文字描述,特别是用多媒体教学会更好,就可以把历史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历史事件讲得更加真实、具体而呈现给学生,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历史教材起到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补充的作用。

2.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升观察能力

将历史图片穿插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从视觉上才升碰撞、冲击,让学生不断的去思考、想象和拓展,进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更加直观具体乃至深入。比如川教版初三教材中讲到“汉谟拉比法典”时,有个图片《〈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学生会去想象、猜测到底哪个是汉谟拉比,这幅图是否有特殊意义,而下面的文字是哪种文字,哪里来的等等问题。再结合下课本知识和文字,这就很容易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对于历史特别是那些苦难历史或者久远历史是较难理解的,也较容易使学生进入“听天书”状态,从而学习效率低下。而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历史图片,能够将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迅速的吸引过来,而且学生还可以身临其境般的去体验和感受教材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历史思想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以往那些难理解的或者相对陌生的历史问题变得熟悉起来,将学生在“迷糊”状态中拉出来,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比如,欧洲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那么老师可以自制一个有关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和农奴的金字塔图片,阐述各个等级之间关系是只听上一级的,配上文字“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或者“我的下级的下级,并不听从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简单,有容易记住知识点。

三、历史教学中图片应用策略探究

1.x择相应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网上下载一些本课历史相关图片、地图册图片和课本图片,因为历史资料和知识点相对比较多,因此如果短时内要学生学习掌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图片来引领学生了解和理解知识点,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清重点以及难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教师在课堂小结中采用知识网络图片来总结

历史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理解其中的逻辑和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那么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总结中就可以采用网络知识图片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文字形象化,理清知识点,同时利于以后的回顾复习,一目了然。经过实际教学中得知,课堂总结用知识网络图片比不用或者口述总结更能让学生记住知识点,甚至学一次就记得很清楚。

3.引领和指导学生读懂图片

具备了历史教学图片,教会学生读懂图片是最后一部也是最关键一步,特别是教学过程中使用图片的初期。首先,老师必须是对当时的具体知识点讲解,对历史事件时空背景进行有效的解释了的前提之下,让学生去搞清楚当前图片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事件以及现象,进而有效的去把握和掌握当前的一些历史史实。比如,世界古代史中,有关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区域图片,如果学生不了解的话,教师可以讲解为什么希腊不对外战争,而继承古希腊文明的罗马却建立了跨越亚欧非的大帝国原因。其次,在学生学习图片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读懂当前的历史事件图,并通过引领和指导学生对这些历史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和认识、了解等,帮助和指导学生挖掘其中的一些历史信息。再次,也应引领和指导学生去读懂漫画,并能够从其幽默以及诙谐的图片中国去理解到所折射出的历史事实和表达思想。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本身,应用历史图片做辅助,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