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11:4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教育困境
随着目前适龄儿童人数的明显减少和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在西部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部分地区中、小学校由于改革步子过快,引发了学生辍学、城乡学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还涉及到民族文化教育断层、民族文化适应等实际问题。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广西大瑶山六巷村学校教育的考察,揭示当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得到有识之士以及社会的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六巷村调查后,笔者发现该村学校教育发展经历了兴办、旺盛、转折、萎缩的曲折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一个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曲折历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在经历过几次大调整后,目前困扰六巷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撤并后学校的存废问题
六巷村地处大瑶山腹地,下辖11个自然村,村落分散,交通极不便利。20世纪70年代的六巷乡中心校是一所乡级全日制学校,设置有中学部和小学部。1978年撤办高中部,2002年撤办初中部,目前只办小学教育。据2000年统计,有教职工18人,正式教学人员15人。中学部有学生141人,开有4个班级,初一两个班,初二、初三各有一班,共有教职工13人。小学学生有167人,开有7个班级,撤并后的六巷中心校只剩下小学部的师生员工,目前共有6个班,126个学生,教职工18人,师生比为1:8.4。如按国家规定1:23的要求,则目前六巷小学教师数量超编。但是在大瑶山,由于村屯小而分散,地广人稀,读书的孩子也少,有些村子只有四五个学生,再加上交通落后,又不能把这些学生完全转到其他小学去。所以,该村小学就面临着一个存与废的问题,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学生辍学问题
据调查,该村的学生还存在辍学的问题。笔者发现,辍学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因素。由于学校实行“大小星期制”,所以家长一般都把两个星期的生活费一起给小孩。但有些学生几天内就把两个星期的生活费全部用完,之后就到小店赊东西,久了就积少成多。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就觉得送小孩读书花钱太多,也就不愿意送了。二是传统生育制度的影响。由于受历史传统影响,当地瑶族家庭一般只生两个小孩。改革开放后,大瑶山土地政策发生变化,劳动力开始紧缺。小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早出晚归,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加入了上山下地干活的行列。此外,传统嗣继制度也告诉小孩,他们长大以后至少需要其中一个留在家里“顶户头”,嗣继家产,照顾父母。所以,很多学生就较为厌学。三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地很多家长都觉得读书了也是白读,认为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在家种地。因此,“读书无用论”在当地还有一定的市场。四是由于学生自理能力差和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很多家长放心不下学生的安全,所以不愿送孩子上学,这也是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以上几个因素导致辍学现象逐渐增多,由于入学人数的减少,曾经办过的高中、初中也逐步被撤消。
(三)六巷教学资源过剩与城里学校人满为患
由于撤并,六巷中心校的教学资源出现了过剩和闲置,而六巷另一头的桐木中学和金秀中学,则人满为患。调查中发现,六巷村小学高年级部分学生也可以到金秀县中学或桐木镇中学民族班就读。所以,这些民族班就成了“大班”,有50~70个人一个班的。但从教育学角度来讲,这样的班级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民族文化适应问题
对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互动情景。学校教育代表现代意义的知识文化的传授,必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地方文化对待学校教育的态度,也反映出地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认知体系。袁同凯对广西土瑶社区教育的研究表明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人们受歧视的历史经历,即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及群体记忆等也会在情感上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瑶族小孩到城里就读,自然就得面对文化适应问题。瑶族学生在外就常被欺负,如被勒索财物、被孤立等。此外,瑶族学生还需要学习城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一个很大挑战。
(五)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不管是在本乡(村)里就读,还是到城镇里就读,少数民族学生都面临一个困境: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像服饰制作、跳黄泥鼓舞等手工技艺、传统歌舞等无法进入学校的统编教材,导致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甚至可以说,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基本是处于缺失状态的。
二、走出教育困境的对策与思考
笔者从调查看到,瑶族的学校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面对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科技与文明进程的冲击,如何走出教育困境成为瑶族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为学校教育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协调
影响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地方权力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而当地的生育制度、地理环境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争取得到更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首先是优化配置,整合资源。要通过政府实施倾斜政策,扩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软、硬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寄宿,原来落后的后勤工作也需要跟上,学校住宿条件、伙食营养、洗浴洗涤、卫生医疗等等,都需要增设或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其次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资待遇和文化待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教育平等的角度出发,这些投入是必须的。对于因撤并后剩余的教师,可考虑采用转岗、调动、提前退休等方式加以解决。
再次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政府行为,也不仅仅是建校舍、聘教师、重服务的问题,它涉及到全社会的认同程度。未成年人能否有效地接受学校教育,家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变得十分重要。传统生育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以消融,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完善土地承包转包机制,解决少数民族的后顾之忧,以此达到消解民族文化中阻碍学校教育发展因素的目的。
最后是以发展地方经济的各种契机,不断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地处腹地的瑶族同胞,因为交通条件的落后,大瑶山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区乃至全国之末。学校教育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和学校教育是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从全局考虑,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二)扩大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功能
第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要继续承担起现代知识教育的重任。“如果说在主流文化社会中已经形成现代性,那么这一过程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发生。现代性学校教育‘嵌入’以后,文化的单一性逐渐取代了多样性。”“对于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而言,现代性过程完成得是否充分彻底将决定它在学校教育中的成败。”通过调查发现,六巷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还是对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抱着认同和追求的态度。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NBA球星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城市里的NBA球迷。一个小学女老师用手机通话、发短信,学习电脑操作、上网冲浪,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看不出她是一个大瑶山里的瑶族人。因为,这是一个文明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的时代,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法回避,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
第二,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还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学校教育可称为有意识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可称为无意识教育。从效果上看,无意识教育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识教育。学校教育的空间可适当延伸到儿童的家庭和社区生活中去,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儿童在教育生活中获得成长,弥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缺失或半缺失的现状。可通过编写乡土教材,总结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把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李姗泽就认为“对民族独特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对于今天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交融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持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乡土知识教育。
(三)构建多元文化交流的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撤并后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学生要到距离家乡更远的学校念书。这就产生了一个复杂的多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问题。民族间或族群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而复杂的话题。我们应避免用主流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少数民族的教育,要克服文化偏见。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改革也应从少数民族现有的生存状态出发,建立多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共存的“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这种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和而不同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其他学校上学的文化适应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适合本民族现实生存需要的教育体系。美国社会研究协议会等一些机构曾将多元文化教育列入到正式的指导方针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是要消除学校中的文化差别或者仅满足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而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精神,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
在其他民族或族群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可以从客观角度引起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所共享。文化传承也不一定非要本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其他民族一样也可以传承。要解决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就需要全社会对少数民族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让各民族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相互理解、包容和欣赏,我们才能说这是成熟的、成功的学校教育。
1.1学习上努力认真,但基础往往薄弱
医药类高校的学业特点决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实验技能。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很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有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中学阶段是用本民族语言授课,入学后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表现出学习吃力,学业成绩与同专业汉族学生仍存在一定差距。
1.2交往中容易抱团,但渴望生活丰富
少数民族学生受到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加之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除了一些民汉考、内高班汉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更喜欢和本民族的学生聚集活动而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群体。但他们在主观上还是渴望能和汉族同学有更多交往,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2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2.1树立“一个榜样”,加强示范的引导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树立典型和榜样,发挥示范教育作用,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调动他们学习、工作、生活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可从少数民族学生中遴选出优秀分子,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积极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使少数民族学生亲身受到感染,激发自身前进的动力。同时,积极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鼓励他们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结对子,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
2.2落实“一项关怀”,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少数民族族别多,人数众必然带来多元文化的并存。因此,高校应充分尊重、认可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在遵从学校校纪校规基础上关照各民族学生。每逢藏历新年、古尔邦节、开斋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可组织汉族学生为少数民族学生送上节日问候,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来自身边人的关怀和温暖。同时,还可以举办如“少数民族文化节”等活动,鼓励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与汉族学生间的交流,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3开展“一项实践”,实现专业的延伸性
医药类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实践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供少数民族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作者所在学校针对此特点,精心组建了一支特色社会实践团队,团队以“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和保护”为主题,探访少数民族医生、了解和宣传少数民族医药历史和文化,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少数民族学生在此实践中充分锻炼能力,强化所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在课堂外的有力延伸和拓展。
2.4采取“一套措施”,提高服务的全面性
2.4.1全面关注,助力学业发展高校针对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如对少数民族新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走好大学生活第一步;针对毕业班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导航教育活动;针对较高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以及优秀校友讲坛系列活动。此外,在各年级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少数民族团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4.2全面覆盖,解决生活困难高校在困难补助和奖学金、助学金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倾斜,让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100%获得各类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在资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资助、育人相结合,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改变他们对学校的依赖意识,激励学生自强、自信、自立,在助困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2.4.3全面辅导,扫除就业障碍高校要尽早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就业规划,了解他们的自身情况和就业意愿,帮助他们量身定做职业规划;为每届民族生单独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前景,并为路远回家找工作的学生进行话费和路费补偿。
2011年适逢我国已故著名辽金史、民族史学家陈述先生(1911-1992年)百年诞辰。为缅怀学界前辈,促进我国民族史研究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在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11年10月22日在北京举办了“纪念陈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吉林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民族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华书局、民族出版社、《中国民族报》社以及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达斡尔学会等30余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化团体80余名学者与会,陈述先生的学生弟子及家属也出席了会议。
陈述先生字玉书,河北省乐亭县人,1911年10月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垣先生等,1935年大学毕业后即入“史语所”专门从事辽金史的研究,之后先后任国立东北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校教授。195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其著作《契丹史论证稿》(重版后改称《契丹政治史稿》)、《契丹社会经济史稿》、《金史拾补五种》、《全辽文》、《辽史补注》、《辽史别录五种》等,都是辽金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另有论文百余篇,几乎涉及了辽金史、契丹女真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作了大量填补空白的工作。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研究员主持,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昌东同志致辞,陈述先生的学生、著名契丹女真史专家刘凤翥研究员作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杜荣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研究员讲话。会议分为上午大会发言和下午分组研讨两个阶段。
大会上发言的有宋德金、王曾瑜、景爱、崔文印、罗贤佑、穆鸿利、蔡志纯、姚大力、林荣贵、高路加等专家学者,他们高度评价陈述先生的学术贡献,深情回顾了与陈述先生的交往,对陈述先生的道德文章都敬仰不已。大会还宣读了因故未能赴会的孙进己、方衍等学者的贺信。最后陈述先生的女儿陈正代表家属发言,对会议组织者及与会者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之情。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阶段,两个小组以陈述先生的学术贡献、辽金史及民族史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宋德金的《纪念陈述先生百年提高辽金研究水平》、景爱的《陈述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郭康松的《陈述先生整理辽文献的主要成就》、陈志贵的《宗师百年德识永志――纪念陈述先生百年诞辰》等文从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陈述先生的学术贡献。吴刚的《陈述先生对达斡尔族族源研究的贡献》,杨优臣的《达斡尔族族源研究的几个问题――纪念陈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和卓仁、敖景峰的《辽金元时期的达斡尔人――学习陈述先生的治学精神,探寻达斡尔族历史足迹》等文阐述了陈述先生的论著对达斡尔族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
本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以辽金史、契丹女真史研究为多,论文有着较高的水平。王曾瑜的《也谈辽宰相的南、北与左、右问题》认为辽代“北府宰相”、“北宰相”即是“左丞相”,而“南府宰相”、“南宰相”即是“右丞相”。因为在东向而坐的皇帝面前,北宰相站立北方,即左面,故北宰相就是左宰相,而南宰相站立南方,即右面,故南宰相就是右宰相。曹流的《关于辽朝与五代十国政治关系史研究的两点思考》通过纵向与横向两条线对辽朝与五代十国政治关系史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两点建议。高福顺的《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认为辽朝科举制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既要吸收中原儒家文化为己所用,又要保持契丹族固有国俗的整体特征。它不仅是唐宋科举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带有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族性特征。其他辽史方面的论文还有张志勇的《辽朝行政伦理文化的特色研究》、杨树森的《辽代后期的政治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政争――兼说辽朝的衰亡》、肖爱民的《试析北宋人对辽朝政治中心的认识》、孙泓的《宫卫部落和契丹民族的发展》、冯永谦的《辽代矿冶采炼和金工的考古学考察――为“纪念陈述先生百年诞辰”而作》等等。程妮娜的《金朝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朝贡关系研究》阐述了金朝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朝贡关系问题,韩志远的《关于金代妇女的几个问题》探讨了金朝统治者对妇女的政策和制度、时人的女性观和表现、女性的风貌特征、妇女运动等几个问题。其他金史论文还有关树东的《金代的“冷岩十俊”――补遗》、周峰的《金代张仲宾墓志铭考释》等等。
民族志文献研究是本次研讨会的另一重要议题。李宇峰的《公主表新补》以新发现的辽代墓志为中心,对《公主表》做了补充;康鹏的《版本源流考》对《松漠记闻》这部重要金源史料的著录情况及其现存版本进行了系统梳理;乌兰的《版本流传考》就目前所知《元朝秘史》诸版本的情况做了重新梳理,对前人的工作有所修正和补充{刘正寅的《波斯文《史集・部族志・乞儿吉思传)研究》将《史集》的“乞儿吉思部”由波斯文直接译为汉文,同时结合其他文献,作了进一步的注释与考订。此类论文还有崔红芬的《再考略》、孙静的《按语初探》等。
本次会议还有一些关于民族史其他研究专题的论文。李大龙的《试论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分期和特点》从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角度,对中国疆域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期;孙进己的《“征服王朝”的历史作用》认为“征服王朝”说是建立在割断历史欺骗手法基础上的;陈勇的《三刘、二石与“五胡”称谓探源》认为“五胡”称谓有广、狭义解释,以“五胡”指涉“胡、羯、鲜卑、氐、羌”五族是东晋、十六国后期人们形成的一种观念。提交会议的民族史论文还有李鸿宾的《墓志里吐谷浑王族任职押蕃使问题再探》,彭丰文的《从
通过本次研讨会,学者们缅怀了陈述先生的生平和治学精神,高度评价了陈述先生的学术贡献,并围绕辽金史及契丹女真史研究、民族史文献研究等民族史专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将对中国民族史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周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恩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941X
国内刊号:42-1328/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民族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做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坚强卫士,更好地服务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好务。
美国政治学者戴维.伊斯顿在论及公共政策的本质时指出:“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教育政策也无一例外,公共政策涉及的社会价值是指教育资源。甚至具体到素质教育政策,也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意味着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相当多的一部分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分配给了考分高少数民族学生,使的边疆建设紧缺技术型人才后劲不足。而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分配到了综合素质高的少数民族学生。
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需要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政策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按少数民族综合素质重新分配,这是边疆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往往导致政策的变迁。当前,我们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证明,知识经济就是一种教育经济、创新经济.人才资源就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知识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应试教育体系按照高分数分配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视考试成功为教育成功,盲目、教条地把少数民族学生的精力引到考试训练上来,严重扼杀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创造力,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难以满足边疆建设的迫切需要。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表象上的行动、知识、技能,还包括潜在的价值观、态度、个性、品质、内驱力、动机、社会角色等诸多方面。人的潜在的素质往往是更重要的素质。这是高考试卷难以体现的,从而使高分数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真正素质。以这种高分来分配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必然是低效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资源分配方式误导了整个基础教育,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是彻头彻尾的短期效益。一切为了高考成功导致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心战略受到了威胁。而素质教育强调以认为本,注重人的自身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来科学、合理、公正分配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疆发展必然的政策选择。
为稳定、发展边疆各项事业,维护祖国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民族职业技术院校进一步推进、普及、加强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以达到尽快提升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各民族教育、文化、科技事业,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逐步将推进素质教育情况纳入政绩考核的内容,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区域环境。同时,完善提高教育质量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保证素质教育在城乡中小学的全面推进和深入。
2 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
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第一位,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3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立课程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在课程改革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师编制、评估督导、成果奖励等方面制订和完善配套措施,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4 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并逐步将其作为评价学校质量和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指导教学。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及招生录取制度。
5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学校要认真执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和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6 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Medical Edition)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恩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8164
国内刊号:42-1590/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关键词:民族院校;师范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14-03
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规模所引发的教学质量问题已日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此,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对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本科教学改革必须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培养一批较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当今高校师范专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具有严谨治学作风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育工作者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增设教育研究课程、建构新的课程实践体系以及教学实践交叉培养等方式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模式过程中所采用的通行做法。而我国对此方面研究尚处于探索中。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仍然采用“平台+模块”培养模式以达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的目的;该模式总体上来说,在大学阶段前2年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后2年按学科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针对综合院校就业取向不明确的学生是合理的,对学生就业选择是有利的。但是对就业取向比较明确的地方民族院校师范专业则会导致教师职业教育的缺失。师范学生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应该是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目前实施的培养方案由于忽视教育专业性,致使学生普遍缺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意识、技能和创新精神,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经过数年磨炼,才能逐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地方民族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生物学教师的重要使命,而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条件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与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对于将来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的教育研究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备了教育研究型教师素质的毕业生才能较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对民族地区生物学教师的要求。一般来说,在思想品质上,教育研究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开拓创新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而在知识能力方面,教育研究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适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满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求、职业特色鲜明的未来教师,我们以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为例,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在以下环节进行了有效探索:
一、探索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的结构合理的综合性教师队伍的构建模式
新的教师队伍由本专业10位专职教师以及5名外聘兼职教师(2位校内聘请教育研究专家以及3位校外中学聘请的优秀中学生物教师)组成。通过师资队伍中的教育专家和优秀中学教师不定期地开展新课程理念的讨论和讲座,不断提高青年教师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的能力;每年两次的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评比、教学竞赛等活动,极大促进了教师整体教育研究水平提高。
二、完善新型培养方案实施细则
1.课程体系:包括学科专业课和教师教育课程两个方面;学科专业课的设置在保持生物科学体系完整性基础上,加强有利于生物素养形成的知识和对学生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知识学习。根据中学不同阶段生物课程的知识侧重点,调整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使师范生通过本科阶段学习,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教师教育课程在保留原有通识课程基础上,增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学生物教学法等课程,以系统培养师范生的科学素养;与此同时,通过开设涵盖专业学术知识、教学技能培养、人文社会知识等领域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为其职业规划提供更多实践创新技能和社会知识。
2.构建“全程教育实践”的实践教育环节: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组成环节。因此本方案通过一年级教育调查、二年级教育见习、三年级教育服务、四年级教育实习构建全程教育实践体系。一年级通过开展教育调查,了解当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二年级组织学生到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听课、评课等活动,亲身参与到基础教育课堂中;三年级组织学生以教学助理形式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做教师的初步感觉;四年级安排学生到不同条件的基地进行顶岗,逐步掌握现代基础教育技能。通过这一模式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较好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以及基本教学技能。
3.通过导师制建立灵活与集中相结合的毕业论文实现机制:为了避免考研和求职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采取灵活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毕业论文。在第2学期末,由学生和导师通过双向选择确立导师,由导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生活、职业规划等提供全方位指导;在3-7学期,学生与导师商定毕业论文时间,确保充足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相关调查、研究,第8学期5月份集中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阿。
三、课程内容和培养方法的改革
课程内容的改革:现行高校课程设置强调课程的知识体系完备性,极少关注与中学生物课程的关系。因此,在本次改革中,我们要求主要学科专业课程均需反映与中学生物课程的联系,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课程在中学生物学中的地位来拓展教学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实验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载体。实验教学的改革,我们依托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作用,进行实验平台建设以全程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一是以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方案及课程计划,实验内容既注重基础性和系统性,又重视前沿性和综合性;通过“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创新实验”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体系,逐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技能和探究意识。二是改进实验考核方法。实验成绩考核不再以实验报告为准,而是依据实验基本知识、操作水平、实验报告、学生态度综合评分,其中操作水平和基本知识占到总成绩的50%。培养方法的改革: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传授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他们参与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定期邀请实践基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传授中学教学技能,选派学生到基地帮助开展义教、指导中学生开展生物课题研究等多种互动活动,吸收学生共同承担教学研究课题,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较好达成了培养适应民族地区中学生物教学需求的研究型师范专业学生的目的,这种培养模式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1.立足“地方性”,充分考虑地方对人才层次的需求,构建适合民族地区需求的研究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贯穿全程的实践环节促进了学生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全面了解,加深了对中学基础教育需求的理解,逐步具备了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
2.强调“综合性”,改变原来单一化的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起一支由生物专业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和中学优秀教师共同组成的、富有不断学习精神和热衷探索教育理论与规律的教师队伍;优化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支撑,不同背景的教师队伍通过互相协作也提升了各自业务能力。
3.突出“应用型”,真正做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起以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研究精神和教育研究意识为目标的全程渗透的各项实践环节,特别是灵活与集中相结合的毕业论文实现机制,极大增强了学生自主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择业、考研等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该培养模式在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运行,有力推动了满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教育研究型人才的需求的发展。近3年期间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各级优秀论文5篇,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7%,主要分布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占总数的85%,多数学生签约就业行业与就业地域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本专业学生的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协作精神、工作实绩受到毕业生所在单位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韦艳艳.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任丽.基于反思的生物科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3]陈健辉.强化生物科学师范教育特色的探讨[J].科学教育,2009,(02):82-84.
[4]鲍方印,刘琳,王松,玉军,刘爱荣,马玉涵.新课程改革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途径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2):25-26.
[5]盛晓庆.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论文关键词:民汉融合式教学;新疆高校;实践教学;民族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双语”基础教育迅速推进,这使得民汉一体化融合式教学有了可行的基础。新疆财经大学为最终实现民汉一体化教学,各族学生培养口径的同一性,大力开展基础课程的民汉学生选课制。作为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实践者,在多年的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新疆高校除了发展双语教学,在民汉一体化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问题也出现了不少。一方面,经济发达城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富有理论素养、掌握高级工具、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往往来自热门专业。另一方面,热门专业往往需要较高的数学基础,涉及较多较深的数学工具。民族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较薄弱,又受限于汉语言的表达、沟通,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往往选择文科和社会专业。以至于大部分民族学生虽然渴望毕业后能留在大城市,从事薪资较高的工作,却受限于自己的专业和复合技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这使得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必须加大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重视民族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缩小民汉学生的学习差距,取得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成果,服务各族学生,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稳定。
二、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师资方面,民族教师自身力量薄弱,汉族教师与民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表达、沟通方面存在障碍。1)随着现代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已经融入高校教育。而少数民族自身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从事数学专业课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也是屈指可数,学生反映他们教学方法单一,整体的学历、职称都有待提高。2)由于维吾尔语与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法组词不同,汉族教师在民族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沟通有歧义,专业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存在误差等。
(2)数学课程本身注重逻辑抽象思维,课程难度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入校的高考数学分数普遍较低,进入大学以后,他们面临着双重学业压力:汉语言的表达、理解和数学理论知识的高难度。这时的民汉混班教学和汉族教师直接给民族班级授课,民族学生往往会产生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和厌烦情绪。
近几年,大批民族学生已经和汉族学生一起参加公共数学课的选课,或者已经被编入汉族班。我们深刻感触到民族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勤勉的学习态度,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汉民语言的转换、数学基础较差、数学课自身的难度等因素,他们学习很被动,而且效率不高。很多民族学生从最初的满腹热情到后期只是消极被动地听说,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三、数学课程民族融合式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和建议
1.扩大师资的培训范围,鼓励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对从事数学课程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继续加强“双语学习”,不能仅局限于HSK的考试学习,要根据数学课程现阶段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方向、有选择地进行重点的、专业的汉语学习。让他们意识到作为大学教师,提高汉语水平的意义重大,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2)对从事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汉族教师进行民族史、民族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民族特点等民族理论的学习。(3)在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师资结构优化方面,可优先考虑汉考民、民考汉的教师。根据调查,学生对这两类教师很认可。他们既有流利、清晰地汉语表达、交流,同时也很容易抓住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民风民俗,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民族学生的预科班教学,增加数学专业汉语课程,减轻未来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压力
根据民族学生的生源不同,汉语水平差异很大。很多学生虽然已经过了HSK的7级甚至8级,但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上依然存在很多表达和沟通上的困难。我们除了选派汉语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外,更应注重预科班的教学。
目前,预科班的课程设置重点关注汉语扫盲,侧重于识字和识记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专业方向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民族学生认为汉语教学效果好的不到一半,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程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民汉融合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到和汉族学生一起学习很吃力,产生了极大的畏难情绪。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民族学生的数学基础,增强数学素质教育。在预科班阶段,增加学生的数学专业汉语教学,减少他们在大学数学教育阶段的沟通障碍和理解歧义等。
3.充分了解民族学生的数学基础,探索适合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教学体系
我们可根据民族学生的高考数学分数,做相应的基础测试,了解他们的数学基础,制定相应的课程建设材料。定期对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汇总,对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征做适当分析,对教学模式、方法、技巧等不断探讨,并付诸实际教学,以民族学生的汉族导师制为辅,不断提高、完善融合式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抽样调查民族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做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测试,做定量分析,了解学生在数学概念、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以及数学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对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做修订,在民汉融合的班里,可对课程做基本内容和深层内容两部分划分,民族学生可参考基本内容。(2)了解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同班同级的汉族同学进行教学实践互动,大胆给教师提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进行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创造性学习。(3)根据民族学生的起点较低、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特点,教学过程应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民族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往往要求举一些很具体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很少,有的知识点是没有具体例子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注意民族学生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注重向学生介绍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其他应用型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既专精于数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又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以及数学素质。(4)民汉融合式教学应突出民族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应根据民族学生现有的基础和民族特色进行适当调整,内容力求简洁、通俗易懂,课程设置要充分尊重民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社会需求,找到民汉学生的平衡点。在必要条件下,可采用自选、自编教材,择优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使学生能听得懂、读得明。对一些具体数学专业课程,以汉族学生原有的教学大纲为参照,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民汉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做调整。2)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言在文化构词上的差异,汉族教师在给民族学生上课时要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技巧、方式,培养浓厚的师生感情。3)对于较难的数学课程,尽量采取小班授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民族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素质的差异,知识吸收的快慢等将学生分组,教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4)根据民族学生HSK水平的不同,数学公共课可采用分层教学,如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对于汉语言水平有限的民族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他们了解数学的宏观思维,会计算,能够用数学方法、思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对于汉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不存在民汉语言之间理解和表达上的障碍,可鼓励他们参加数学的提高班,与汉族学生一起混班学习,教学目标与汉族班一致,同时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参加数学建模,报考研究生。(5)进一步在数学学院加强和推进汉族教师的民族学生导师制。1)通过导师制,稳定民族学生的数学专业思想。民族学生普遍认为数学专业较难,部分学生甚至将课程难度夸张化。作为民族学生的汉族导师应该给学生做合理解释,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稳定民族学生的数学专业思想。2)通过导师制,减少学生学习数学专业课程的盲目性,进行因材施教。数学专业的民族学生,有的数学软件方面的程序设计能力较强(如MATLAB、数学建模等),有的只喜欢学习经济应用型的数学课程(如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博弈论、精算数学等),还有的只愿意学习较简单的基础类数学课程,这时的导师,作为民族学生的信任对象,其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及时进行补缺补漏,促进数学素质教育。从而促进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鼓励成绩优秀的民族学生成为业余辅导“教师”,成立科研小组,参加数学建模,报考研究生等,起到互帮互助、模范带头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发学习、主动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在汉族教师给民族班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汉语沟通较好,数学基础牢固的少数民族同学能很快适应融合式教学的课堂节奏,学习效果很好。但40%的民族学生似懂非懂,存在疑惑。我们鼓励课堂反应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重复,他们理解得很快。课后,学生自发组织课堂内容的互帮互助大讲堂,效果很好:一方面,学生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成绩优异学生的讲解、沟通,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效果逐渐有了较大的好转。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民族考古法;学科独立性;逻辑体系;专业语汇;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K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2-1
民族考古学是20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利用现代民族志与考古学材料进行类比,再现古代人类社会文化面貌,从而进行考古学或民族学研究的方法。它“被视为新考古学的战斗呐喊”,有学者将其理解为“民族学与考古学相结合而成为新的一门学科”。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是从“新考古学”发展来的一门分支学科。但笔者认为,把它定义为一门学科还是为时尚早,因其学科独立性尚缺,使其难以突破依附性,而带有明显的学科研究方法性。
一、民族考古学的学科独立性
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前主席马丁・施尔在对于博物馆学的学科性时言“博物馆学要成为一门学科,必须有专业的语汇体系,有自己的逻辑系统,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对于任何科学的学科性考察明显也是有借鉴意义,对于民族考古学的学科性考察也可以此标准衡量。
从研究对象来看,有学者阐释“民族考古学的学术领域是中国古代民族的考古学文化,它的研究资料,可分为氏族遗址、民族古遗物及与民族遗址、民族古遗物相关的古气候、古生物、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等的遗迹或遗留”。但稍稍对比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即“遗迹和遗物”,可发现两者是有重叠的,民族考古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独立性很明显的依附于考古学之上,也可以说只是考古学的小范围研究对象,而不存在独立研究对象。
二、逻辑体系
至于逻辑体系,侧重是指用自己独有的研究方法来解决属于自身领域的问题,民族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还是处于混沌状态的。《民族考古学概论》提出的几点研究方法,包括:考古地层学、器物形制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民族志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其中,前三者完全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层位学”、“类型学”及“文化区系”的套用;而民族志方法则主要是用民族志类比法,而这恰是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至于后者,《民族考古学概论》则认为主要应用的是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这些包括有:进化论、文化的传播、文化圈理论、文化辐合论等。
可见,民族考古学并未具有独立的逻辑体系,而只是借鉴考古学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民族学的类比法,加以利用人类学的文化人类学理论。陈淳先生认为“民族考古学的分析一般有两种模式,其一是直接历史法,其二是一般比较法。前者指的是民族学研究对象与考古学遗存有历史渊源关系的分析;而后者则是用民族学研究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现象来分析并无渊源关系的考古发现”。
显然,“民族考古学”缺乏自身的逻辑体系,却带有很强的研究方法性意味,若将其定义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层位学”和“类型学”也同样可以成为一门学科,这很明显混淆了学科研究方法与独立学科的范围,二者是存在清晰界限。
三、专业语汇体系
专业语汇体系的构建,前提是需要有专业研究队伍的存在。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研究队伍是存在,因为对民族文物或是遗存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大有人在的,但往往也只是把“民族考古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如“南汪北宋”两位先生的研究,但专业语汇体系却还未形成,而只是借鉴了考古学的语汇体系对考古学文化进行阐述,如“城址”、“居址”、“窑藏”、“墓葬”之类术语。
专业语汇体系的建立,还需在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而实际却是标榜为独立学科的“民族考古学”,往往是依附于考古学或民族学门类之下,而只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而存在于高校专业之中,这同“沙漠考古学”、“水文考古学”类似,如中山大学也只是将其列为考古学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其民族考古学的博士生导师许永杰先生也提出:“民族考古学并不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而是考古学的一种阐释方法论。这种方法对于阐释考古遗存,尤其是史前考古遗存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不可偏废,实有完善、充实和光大的必要”。
至于一些将其作为独立学科为立场而进行著作的撰写,如《民族考古学概论》之类的出版,笔者认为,是带有明显的投机性,因其根本观点即对民族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一系列的阐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悬浮性,未能提出属于学科的语汇体系,而完全依赖于考古学与民族学两学科的支架之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学科的建立就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有一支专业的研究队伍。显然,民族考古学还是缺乏学科所需要的独立性和排它性,而恰恰相反,其与“类型学”、“层位学”的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类似性,因此,将其称为“民族考古学”法而从属于考古学研究方法之列显得较为合适,而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带有牵强性。同时,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在考古学与民族学的结合紧密性程度上夸大了学科互渗的结果,但我们不能阻止两者互渗,我们要做的在认同考古学须和民族学结合下,让两者可以得到有进一步的发展,才会有更宽的拓展空间存在。
参考文献:
[1]汪宁生.再谈民族考古学[A].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4.
[2]海.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再出发[J].中国博物馆,2001,(01).
[3]陈淳.谈谈民族考古学[N].中国文物报,1990-5-10.
一、本次会议的特点
1. 团体性。本次会议呈现出团体参会的特点。据统计,除举办方之外,本次会议提交论文和参会人数在7人以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吉首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提交论文和参会人数在3―6人以上的高校和和科研院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这反映出我国的土司制度研究走向团体性的特征。
2. 广泛性。随着湖南永顺土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及贵州遵义海龙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土司文化的深入研究、积极保护、有效利用正在进一步升温。广西忻城县政府、贵州遵义市政协文史委、湖北省恩施州文管所、云南保山市博物馆、黔西南州文物局、河南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等地24名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土司文化研究,积极参会,这呈现出社会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明年广西忻城县将举办第四届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更好地佐证。
3. 后续性。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土司学”构建,必须有后续力量,要后继有人。从本次参会人员情况看,计有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1人,这表明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本次会议的成绩
1. 土司学理论构建与方法研究有共识。构建“土司学”不仅能够使土司研究走向深入和系统,使其综合化和理论化,加深、提高和丰富对土司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探讨土司制度的发展规律,为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提供历史经验。本次大会达成的基本共识有三:第一,土司制度相关概念应统一、研究视野需扩大、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要综合运用;第二,土司研究要避免土司设置的时间和空间的泛化,不能把实施土司制度的时间无限拉长、把土司分布的空间无限延伸;第三,土司制度研究应引入国家认同、国家意识、王朝治理等新的学术视野。上述共识还观点主要体现在李世愉、商传、方铁、成臻铭、邹建达、李良品、张莉、杨林军、谢国先、温春来、顾霞、葛政委等专家学者的论文中。
2. 中国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有深入。在土司制度研究方面,李治亭、吴燕山、秦和平、何先龙、莫秀珠等从宏观层面,李平凡、温春来、赵心宪、蓝武、马国君、康春华、黄金东、李思睿、线世海等微观层面,侧重于土司制度史、土司管控、王朝经略、土司职官、土司土兵、土官宗法制度、流官对土司地区的治理等土司政治组织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改土归流研究方面,除彭武麟、马廷中、于爱华等从宏观层面研究改土归流的必然性、原因之外,瞿州莲、朱圣钟、贾霄锋、敖以深、马亚辉、唐建生、郗玉松等则从改土归流的影响、社会重构、政治重建、社会治理等深入研究。其中,杨庭硕先生在《“改土为流”这一提法有待商榷》中以明、清有关事实为依据,认为,史籍中多用“设流官”、“改流”、“改土为流”或“改土设流”,绝少用“改土归流”,并建议学界今后取用“改土为流”这一术语,该文富有新意。
3. 中国土司文化研究有拓展。随着贵州播州、湖南永顺、湖北唐崖三处土司衙署古建筑被有关部门列入201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之后,土司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次会议论文除彭寿清教授对明代土司地区的儒学教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外,其余代表如龙先琼、谭志满、田敏、裴淑姬、姚勇、刘清华、刘绍明、莫代山、王国祥、张海珍、王剑等就土司时期的文化建构、文化策略、文化生成、文化融合、习俗文化、地名文化以及土司文化研究、保护与利用等方面作了拓展性的研究。
4. 秦良玉研究有突破。本次会议对她进行立体全方位研究还是第一次,并有不少新突破。龚荫先生从秦良玉平播、援辽、讨奢、勤王和保境安民等方面的战绩出发,认为秦良玉戎马一生,战功累累,是一位杰出女土司。滕新才、段庸生、彭福荣、聂树平等均是研究秦良玉的专家,他们或从文艺学、或从文献学、或从历史学的角度,多维度探讨巾帼英雄秦良玉的形象。蔡玉葵、谭清宣、秦成德、刘建平、崔利军、马帅率等作为石柱人,自觉肩负起深入研究家乡古代名人的责任。蔡玉葵认为,秦良玉是明朝末期战功显著的民族英雄、女军事家、女将军、抗清名将,是特定时代的一面旗帜,赋有见地。谭清宣认真爬梳明末时人记载到清人编纂后认为,秦氏形象因时代变迁和视角变化而经历真实原型向理想英雄的嬗变定型,这是学术理论的创新。崔利军对《石柱厅志》的“秦良玉”部分作笺注,这是开先河之举。赵翔宇、罗权、谭晓静、李虎等分别从军事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深入分析,视角较新。葛镇亚、陈季君、王晓宁则从石柱土司与周边土司的关系着墨,不乏新观点与新材料。
5. 土司个案研究有特点。个案研究是本次会议论文的重点,分别以土家族、壮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的土司为个案,深入探讨酉阳、播州、水西、唐崖、永顺、明正、木氏等土司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教等方面的内容,篇篇论文各领、胜似珍珠,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对未来土司文化研究的几点希望
1. 加强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研究的基础建设。在今后的土司研究中,希望由原来的散兵游勇向兵团作战转化,这就加强基础建设。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学术团体建设。目前,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已经批准土司专业委员会,已上报文化部,以建立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二是建立全国的土司研究学术网站,主要将全国省市级以上土司研究课题、发表的主要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土司研究成果获奖、召开学术会议、土司文化考察、土司文化申遗等内容加进网站之中。三是建立中国土司制度史料数据库,可采取分省区、或者按照中国土司制度史、中国土司制度、职官、食货、武备、学校、风俗、人物、艺文等类别予以编纂整理。
2. 积极推动“土司学”成为我国未来的一门显学。土司研究虽然方兴未艾,但“土司学”构建任重道远。目前土司制度研究仍十分薄弱,如果从“土司学”研究对象的思想、事实、制度和行政四个方面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盲点;就以土司授职、承袭、分袭、印信、号纸、安插、朝贡、赋税等制度及制度的历代演变,这里存在巨大研究空间,应深入持续地进行研究,加强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制度比较研究,加强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建议学界朋友们改变原来的散兵游勇状况,逐渐形成兵团作战局面,快速整理、编纂、出版《中国土司制度大词典》、《中国土司制度通史》等相关的大型工具书,推动“土司学”像“科举学”一样,成为我国未来的一门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