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时间:2023-08-28 16:5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医疗风险;管理;安全预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作为一家三级乙等医院,消化内科共有床位42张,临床医师9名,年龄为26~55岁,其中初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高级职称3名。自2017年4月起在消化内科实施安全预警管理制度,观察其实施效果。

1.2方法

(1)安全预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成立安全预警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主要为消化内科临床医师,职责包括拟定消化内科系统风险控制目标,制作及后期审核风险警示录,根据安全预警机制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解决安全预警管理模式下的各类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由管理委员会成员为首选安排负责人,对每个班次的医疗工作内容进行负责,负责人要积极收集科室医疗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因素,对现行安全预警机制的应对效果进行评价记录,提出防范措施及改进建议,归纳记入风险警示录。同时要求每个班次的医务人员进行自控互控,对医疗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把控,并根据风险警示录来规范医疗行为,对于工作中的问题要迅速反映给当班负责人,按照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警示录的记录(2)风险评估:主要由管理委员会及各班次负责人执行,对每次医疗不良事件包括医疗差错、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等进行统计,分析该次不良事件的性质及根本影响因素,确认风险级别,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并评估安全预警机制下的应对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安全预警机制提供依据。(3)制作风险警示录:管理委员会将评估整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按照危险医嘱、危险操作、危险药物、危险沟通等内容进行分类并制定防范对策,记录制定成临床风险警示录。①危险医嘱主要针对特殊医嘱,包括各种致敏药品医嘱、特殊药品医嘱、输血医嘱及抢救医嘱等。②危险操作包括各种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的侵入性检查、治疗操作,包括腹部穿刺、内镜检查、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等,根据现行医疗工作流程,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进行修整,提出有效防范举措。③危险药物主要针对易引发医疗风险及存在重度不良反应的药物,针对各类危险药品包括激素、抗凝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化疗药物、毒麻药物等,要制定全面的监督管理方案,根据科室特殊药物的常用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等制定成危险药品警示录,并做好追踪记录。④危险沟通主要是指医患沟通相关内容,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因此医患沟通是影响医疗过程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导致多种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管理委员会要根据不同的医患沟通内容包括特殊治疗前沟通、危重症告知等进行分类总结,制定相应的流程及风险应对方案,制成风险警示录。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项目包括医疗差错、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进行处理,定性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消化内科的医疗差错、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医疗安全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医疗安全已经成为了管理层的主要研究课题。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主要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往往忽视了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来供医务人员参考,这就导致问题处理不当,引起患者的不满[3]。安全预警管理制度是针对医疗服务整个过程实施的一种动态监测,包括一切医疗不良事件,如并发症、医疗差错、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等,通过分析、预测和报警来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应对时间,并通过归纳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来制定风险警示录,为医务人员应对不良事件提供指导和参考。这不仅能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同时也达到了规范医疗行为的目的,从根本上减少了医疗风险,同时也改善了风险事件的处理效果,实现了管理质量的提升[4]。本研究结果说明,安全预警管理制度涵盖了消化内科常见的医疗风险问题,在该管理制度下,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减少了意外的发生。同时管理委员会在安全预警制度后期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追踪,能够及时了解到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这是促进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在本次研究中,不单构建了安全预警体系,更根据消化内科的医疗工作特点,制定了各类型的风险警示录,以具体的规章制度来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风险警示录的制作和修订均由全科医务人员参与,这种模式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效果,加强了安全预警管理制度的可应用性。综上所述,构建完善的安全预警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消化内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整体医疗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攀,王卉,吕占秀.医疗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3):229.

[2]张英洁,李士雪,李永秋,等.医疗风险及其处理方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6,20(4):77.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进程;安全问题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 practices,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ecurity problem, and highlighted the increase operator safety awarenes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duce security risks, and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eliminate security risk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chanical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safe production and filling machinery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Hope that the relevant officers to leverage and reference in order to explore a more effective program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process; security issu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工程施工中建筑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建筑机械对整个工程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因此在工程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很多的施工项目在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给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难题,对整个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管控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施工单位应该强化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能够处在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中进行。

建筑机械在施工进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安全意识,在操作过程中经常马虎大意,没有注意到整个机械周围的情况,例如,周围是否存在施工人员,现场的地质特点以及机械是否存在故障等。这样就使得整个建筑机械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进而对整个项目的进度进展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机械操作人员很多都是由缺少高等文化教育的学徒去担当的,由于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够高,在整个施工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这样就对建筑机械在投入使用环节中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形成了一个不足。

电气设备的安装存在安全隐患

电气设备是维持整个建筑机械正常运作的基础,很多的施工升降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都需要电气设备来进行供电管理。但是,很多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的安装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对施工现场的设备电控箱、配电箱上面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的复杂,很多的设备电控箱和配电箱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这样就对整个建筑机械的使用带来了问题,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触电的情况发生。另外,整个施工现场的电线连接也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很多的电气设备没有做好接地处理,这样现状给建筑机械的安全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影响。混乱的电线连接可能会因为破损而造成短路和断路的情况,这样对正在使用中的施工机械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很多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安全管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整个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没有起到切实可行的效果。首先,整个建筑行业对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使得整个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之处,进而对整个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造成了影响。其次,一些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机械的管理技术没有作出全面系统的定义,整个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最后,在建筑机械的安全监督上没有形成有效的标准,整个安全监管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漏洞。针对施工环节中的各个细节,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安全管理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不力的现状。

加强建筑机械施工进程中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风险

针对目前很多施工现场建筑机械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他们对安全操作的重视,能够很好地降低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首先,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施工机械队伍时,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施工单位可以和一些开展施工机械教学的院校取得联系,能够为整个施工项目的机械操作提供具有专业素质的操作人才。由于这些中职学校的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思想觉悟也比一般的学徒工高,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能够给予更多的重视,有效地规避可能出现的操作安全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应该组织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通过对这些讲座内容的学习,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对安全操作的重视,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更好地的操作习惯。这样整个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就得到了全面提高,对降低整个工程生产的安全风险起到了促进作用。

合理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消除安全隐患

很多施工项目的电气设备的安装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推动整个建筑机械的安全使用进程,合理进行电气设备的安全,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一方面,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之前应该对整个施工机械的使用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在一些电线和配电设备的选用上应该要保障较好的质量,以此来适应较为恶劣复杂的现场施工环境。同时,这些电线和配电设备要足以应付整个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用电负荷状况,不能出现由于电流过大、负载过高而出现烧坏的情况,降低建筑机械突然断电而停止运作带来的安全影响。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做好电气设备的漏电检测和防护工作。设备电控箱和配电箱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及时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出现失灵的情况时要及时予以更换,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进而对现场的施工人员带来触电的危险。另外,电气设备应该做好接地处理,这样在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才能够保障不会出现因为碰到电线或其他电气设备而造成触电的情况。

落实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的。为了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进程,落实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必要。落实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政府应该加强对建筑机械安全使用工作的重视,在责任追究和现场管理上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持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的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第二,施工单位应该落实好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仔细按照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的细则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每一个管理环节中都要严格依照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不能够出现马虎大意的思想,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第三,建筑机械的管理队伍要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制度,在整个机械运作过程中严格把好安全生产关,及时发现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推动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进程中的科学落实,推动施工的发展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机械在施工进程中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电气设备的安装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施工单位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加以改进和完善,继而有利于维持整个建筑机械在施工进程中的安全生产状态,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关庆传;王德智;;从维修角度谈大型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暨2010年《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天鸣;;总承包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工作的探讨[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第3篇

1 临床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当前,一些手术室医护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终生遗憾。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强度高,容易降低精神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容易促使护理事故的发生。 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 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专业技术不熟练而对仪器无法正确操作,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与其他记录不符合等问题。接待患者查对错误或者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综合的人为隐患。

1.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隐患 手术后对遗留器械、物品清点有误,造成手术时间的不适当延长。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手术中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严谨,洗手消毒穿衣不严格, 造成对患者的伤口污染甚至感染,而且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污染标本及器械未放于指定盆内造成的污染。器械护士未经主刀医生同意丢弃标本或者术后标本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患者的标本混淆。或者术后的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了诊断结果。甚至送检标本错误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室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易产生医疗纠纷。

1.3与患者沟通不当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面对各种手术器械心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心理产生波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和乏味,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较低。当患者向医护人员提问时,医护人员往往语气生硬,让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使其情绪波动更大。另外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技术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全面的技术,就沟通技巧来说很多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

1.4制度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医护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护理工作, 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宣告以前的一些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造成了护理事故的发生。

2 防范对策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手术中不发生认为的不必要的意外。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的态度对手术室护理中寻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及时的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性,需要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新的规定制度,吸取从实践中发现和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安全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和工作细节, 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出台各种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抓好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玩忽职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 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对于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准则,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 对管理者来讲遵守管理手册,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护理事故的重要措施[4]。

2.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巡视工作,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术中巡视的重要作用。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原始记录项的考核,研究显示,相当多的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均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步骤的遗漏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

2.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的关系最为直接,然而,这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本台手术的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资源进行清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防止医疗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准备不全或者患者手术之后器械、敷料等遗留在其体内等现象的出现;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向交接者交代患 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④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此外,手术室的防感染制度、患者原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等均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所医院内部均有相应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其诊疗项目、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等均不断的发生改变,而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则很难适应手术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势必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 - 手术室,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

2.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侵袭,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2.5术前疏导 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所达到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正确配合手术的进行,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运用语言艺术,把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努力营造轻松、信任的氛围,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2.6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 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故而,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 " 血液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其进行钻研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 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预防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危险的医疗场所, 任何护理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完善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团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所以为确保手术室的安全,需要及时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要仔细的检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手术创造和谐的手术室环境,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生活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变,以满足新时期的市场要求。尤其是妇产科方面往往涉及到整个家庭,所以医院需要在立足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服务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加强控制,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见下:

1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够

妇产科护理任务多,工作量大,整体性和专业性强[1],要求护理人员有全面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护理水平,即需要护理人员有相关的专业妇产科护理知识,而医院目前的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现状是普遍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在业务上无法提供更为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工作上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力完成护理相关的体力劳动。从而造成服务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产妇的护理工作认识不深,工作责任心相对缺乏,工作态度消极,倦怠。有时会将消极情绪带到护理工作当中,导致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产妇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排除,延误对产妇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有时因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无法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造成新生儿和产妇发生医疗事故。

1.2沟通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妇产科护理不仅仅是对产妇进行病理方面的护理也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一般产妇在治疗和住院期间都会出现情绪的波动,表现出心情低落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产妇家属和产妇本身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对病情缺乏了解,无法正确看待治疗和护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认为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或者工作不负责任所导致的结果,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的与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家属的疑虑和不满,在对待家属和病人的询问中态度冷漠,语气生硬[2]等都会进一步激化医患双方的矛盾,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虽然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有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落实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也是停留在表面,只是在年终或者定期检查中点到为止。这使得护理工作无法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和事故后,相互推诿。奖罚制度不明确也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在进行护理服务时,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服务态度。医院无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人员的短缺和护理工作分配的不合理造成护理工作无法全面到位,降低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并在上岗前进行考核,要提高护理人员对于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危重情况的处理能力,使护理人员对于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水栓塞,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危急重症的救护流程做到烂熟于心[3],在突况下做到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科学,规范的救治。避免慌乱紧张和业务生疏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实践表明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生产用时,避免新生儿的死亡,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等情况。

2.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市场化竞争下的产物,随着近年来市场化机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往的医患关系过于制度化和冷漠僵硬,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式要求。医院要及时做好角色的转换,将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改变以往的行政色彩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尊重产妇和家属意愿,在提高专业护理的同时,和产妇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对患者情绪进行关注,多用关心和鼓励性话语,加强护理人员和产妇的感情交流,改善医患关系。对产妇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产妇和家属全面的认识病情,正确的对待面临的治疗问题。以便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2.3建立合理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分级管理,具体工作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根据标准进行一月一次的业务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护理人员的奖金和薪资的调整。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其工作责任。统一的制度管理也方便了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利用率,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3 小结

妇产科的护理项目多样,工作量大,护理内容涉及到新生儿的护理,一般护理,手术护理和产妇产褥期的护理等多个方面[4],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要求,医院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优质服务的护理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加强风险控制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76-2777.

[2]戚琳,武建岭,浅谈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268-267.

第5篇

民营医院人员构成方面民营医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人员来源较广,其中护理人员来源于中小型医院,结构参差不齐,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较多,高年资、高学历的较少,未受过规范化培训较多。部分护理人员是停薪留职者,到期后就回到原单位工作,也有部分护理人员边工作边寻找待遇较高的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些因素对护理安全的管理是不利的。

(一)护理管理方面

一是质量管理监控因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民营医院成立时间不长,管理者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多数护士长较年轻,缺乏管理经验;由于学历较低,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管理制度制定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措施较差;管理者缺乏对护士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管理者对护士的专科素质的培养不到位。

二是岗位设置的因素。一方面护理岗位的设置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特别是民营医院重视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缺编。多数人不在本地,存在积累假期现象,休息时往往不增加人员。这样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又不能休息,因此就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人员少护理工作如健康宣教、清楚告知等就不能落实到位。

三是患者行为管理因素。多数民营医院面向普通患者,例如我院面临的多数是打工族,存在信息不对称。住院病人的管理较困难,有些病人未经主管医生同意擅自离院。

(二)护士个体方面的因素

一是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处在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忽视了本属于病人的权利,给病人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护士资历浅,学历不高,缺乏经验,住院病人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病人沟通中,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满足不了病人的身心需求,也可能不自觉地侵犯了病人的权利。

三是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由于护理理论知识缺乏,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认真执行护理规范,护理措施不到位。

四是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护理记录反映的主观资料多,客观资料少,有的过于简单。护理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由于工作繁忙,记录不实,如体温、脉搏等。

二、加强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考核标准,加强质控和检查力度。针对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护理安全警示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护理三级质控,定期、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在科室质控检查记录本上,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进行追踪,加大监控力度。

二是建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的措施。因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级人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如每周进行安全活动,讨论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以保证护理安全,对出现差错的个人给予安全警示,对出现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加强防范措施。

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休息,缓解工作压力。

四是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护理安全与法规有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和纠纷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病人的权利,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五是增强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本身是独立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分手册,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科室负责专科技能的培训,每月科室要组织两次业务学习,由护理部月质控进行考核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要求护士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

第6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分析研究

1前言

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微的护理环节都应该小心、谨慎,切不可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则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加强医院中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更加可以有效的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是现代医院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1]。

2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原因

通过调查得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主要的护理安全事件有:①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操作人员安排重叠,手术的器械、药品、敷料以及血液等准备或保管的不恰当,出现了安全问题;②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发生了轻微的皮肤压伤以及灼伤等安全问题;③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管道脱落、断裂以及折叠等安全问题。

医护人员责任感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是导致安全事件最为主要的原因,其所导致的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性质往往较为严重,对于手术室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医患关系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其次的护理安全隐患为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医护人员在专业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欠缺等也是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2]。

3防范措施

3.1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

3.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导致手术室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术等,因此,在了解了相关的原因之后,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医院应该通过绩效考核以及术中清点等有效方式,使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能够按照记录所操作的内容进行护理,降低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3.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笔者认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其四,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

3.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应该给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护理人员,为其准备多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与此同时,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纠纷。

4讨论

综上所述,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医院的长足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该引起医院管理部门的重视;医院应该就发生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之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例如加强医院手术室人员的配置、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等,以增强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以最大限度的消除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与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

2009年医院整体搬迁新区,带来了高压氧科的发展机遇,从选址、环境到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对安全治疗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氧舱的良好运行。

1.高压氧设备的管理高压氧氧舱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医疗仪器,是压力容器。我院从选址安装到定期检验维修等等都严格的按照国家《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氧舱设在急诊楼西侧单独区域,无锅炉房、配电房、厨房、车库等,舱内均采用防爆电器,有水喷淋装置和紧急呼叫按钮,有空调、对讲机、照明、温控、加湿及测氧排氧等系统,安装牢固,机房有自动排气扇。对氧舱设备除平时日常检查外,有专人负责定期检验和维修。

2.患者的治疗安全首先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不生搬硬套书本上所列知识。首次治疗前详细询问病情和进行体检,严格入舱宣教和检查,嘱患者和家属认真阅读《进舱须知》,穿棉制服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火柴、电动玩具、手机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压力和吸氧时间,一般10天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需休息7~10天,再继续治疗,治疗期间需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另外对于特殊患者,如有癫痫病史的,同时要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热患者体温<38.5℃且呼吸道通畅,方可治疗;气管切开患者入舱前尽量吸除呼吸道的痰液;外伤患者需清创缝合后治疗。

3.制度的执行管理在加强法律观念、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职责,如氧舱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氧舱工作制度、氧舱操作规程、氧舱医师职责、氧舱护士职责等。每周科内组织学习1次,医院和科室对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计入绩效工资。

4.风险的防范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存在风险的治疗手段,要想保证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除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外,加强医疗风险的防范亦很重要。首先,在患者首次高压氧治疗前,会将治疗的目的、风险性及风险防范措施如实告知患者及家属,签定《高压氧治疗同意书》,并正确引导患者,使其避免对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过高期望。对高龄、幼儿、病情复杂、病情重的患者,由家属或医务人员陪舱。其次,为了能及时处理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无法预计的意外事件,科内配备了急救药品和器材,制定了高压氧的各类紧急预案并定期学习演练,每年有消防人员培训所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要求掌握。

5.消毒隔离随着院内感染的不断重视,严格执行氧舱的消毒隔离制度也成为安全管理得一部分,每个患者有专用的呼吸三套管、吸排氧软管及吸氧面罩,为避免混淆,均贴上患者姓名,每次用后及时清洗晾干。氧舱每次治疗结束后通风换气,及时清扫拖地,座椅和内壁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遮盖观察窗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周乳酸熏蒸1次,每个月空气培养1次。对于传染病和特殊患者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只要思想上重视,注重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各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隐患及时予以整改,强化工作责任心,高压氧的治疗过程还是安全的。

第8篇

1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有时会侧重于硬件设施及应用层面的投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问题重视不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操作规程及职责的不明确,也会导致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2使用者自身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医务工作者自身因素,并没有经过网络安全理论知识与技术的专业培训,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较薄弱。在医院局域网内,工作站计算机未配置光驱并禁止USB端口,极个别员工将自己的光驱连接到计算机上,安装并传输一些未经检测并可能携带病毒的文件。网络中其他客户端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下载使用该文件,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使用人员存在一定的侥幸依赖心理,认为出现问题也有专人来解决与维护,忽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使得对网络的监管、检查、维护困难重重。

3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日益严重

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而来的是日渐繁多的网络病毒,随着计算机病毒的不断扩散,对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进行带来很大的阻扰。由于对网络安全管理及维护的投入较小,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相对滞后等原因,导致无法对新型病毒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预防及应对措施,结果轻者导致占用存储空间,影响系统效率,重者破坏数据完整性,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相关建议

1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依赖于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同时,也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其实现。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建立及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职责,明确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及操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及职责,各工作站的操作规范,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做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化管理,认真做好落实和监督工作。

2保障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需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工作计划,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能明确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医疗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及流程,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培训人员可以由各科室进行推荐,先组织较年轻,接受力、理解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先进行培训,以起到示范带教作用,之后再分批次对各科室人员进行整体培训,以达到各部门全科室普及的效果。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医院网络功能应用的不断增加,人员的不断变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间断的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规划,落实工作。

3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

对于医院计算机网络而言,服务器的安全在网络安全中处于最核心地位。因此,应当遵循对于机房环境建设的国家规范,建立良好的机房环境,同时也应有严格保障的UPS电源,避免因断电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也应对网络各组成硬件,如网线、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制定详细的日常维护计划,并做好工作日志记录,做好值班记录,做到维护管理程序化、规范化,保障医院网络的正常运转。

4提高网络安全软件技术水平

若从资金的角度考虑,在未能投入大量网络安全硬件辅助设备的前提下,加强网络安全软件的技术水平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防火墙控制。防火墙技术是防范外部网络攻击的有效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火墙控制,提高医院计算机网络网络防火墙的技术水平,是避免外部非法入侵的有效手段。但因其不能防范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作为辅助手段,可以适当采用入侵检测手段,加强对系统运行安全的监控。防毒墙(网络版)的使用。防毒墙(网络版)可以对文件系统进行实时扫描,以保护终端客户机和网络服务器不受病毒/恶意软件、间谍软件/灰色软件等威胁攻击的危害,而基于Web的管理控制台可以轻松的在每台终端机和服务器上设置协同的安全策略和部署自动更新。

5网络隔离措施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将内网与外网独立设置的策略,从物理层面上将医院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避免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同时对连接外网的计算机进行严格控制,以保障医疗信息的安全。内网可通过交换机划分VLAN将整个网络分为若干不同的广播域,实现网络中不同网段的物理隔离,防止影响一个网段的问题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6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最主要策略,要严格控制工作站子系统使用人员的授权,在保障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授权。对于工作中确实需要授予特权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授权人数,如科主任和护士长,便于管理,有利于出现问题时查找责任。同时做好用户登录口令管理,杜绝共有、共知用户口令的现象,确保发生问题时可以顺利查找责任人。

7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为防止因意外而导致的信息丢失和网络瘫痪,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

三结束语

第9篇

摘要 本文主要对医院的网络安全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医院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对于做好患者的病情隐私和维持医院的良性运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医院的网络安全问题并不乐观,安全防线较为脆弱,较容易被入侵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探讨对于做好医院的网络安全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安全;网络技术;入侵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1-0187-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当前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分析了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管理措施,以保障医院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从而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医院日常工作中的作用。

1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往往会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使用者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都是仁者见仁。就医院来说,网络的信息安全包括了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的数据安全性。就目前的医院信息安全分类来说,可以分为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两种,其中动态安全就是信息在传输和处理状态下的数据安全性;静态安全则是在没有在传输和处理状态下的安全性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医院对信息安全认识也不短深入,但是医院信息安全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会面临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严重的威胁医院的正常工作。

2计算机网络对医院的重要性

2.1网络安全是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在医院广泛使用,对于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便患者,获取较好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医院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必须是每7天不间断运行,网上信息交换,非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要求程度高,不能被打断。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将导致病人挂号、病人付款,病人取药和医生成本会计出现差错,甚至可能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仅给医院带来消极的社会影响,也将会破坏正常的住院医疗秩序。

2.2网络安全是医院信息资源管理的保障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医院管理模式和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不仅阻止所有类型的漏洞,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医院更好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医院网络内部不断传输,处理,存储,大量的患者和管理重要的医疗信息,如护理记录,诊断,医疗咨询,医疗费用和药品,设备,卫生材料,消费者的购买等,这是医院最为宝贵的信息资源,对于医院的生存,管理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隐患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给现代医院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课题,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入侵的病毒,黑客的攻击和内部的误操作,自然灾害,都可能给医院内部网络带来隐患,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每个医院不可回避的技术性问题。伴随着我们技术人员对医院网络技术的认识的不断神话,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

3.1软件漏洞

操作系统和各种软件的设计和结构将永远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安全问题,任何系统和软件都不能是无缺陷或无漏洞的,而这些漏洞的暴露则往往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计算机病毒和恶意程序在内部网络中蔓延,而一旦实现互联网连接,危险也将悄然而至。

3.2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

病毒的蔓延,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等等的许多安全性问题,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运作。目前,大部分安全性问题的爆发都是由于网络用户客户端的薄弱以及“失控”的网络使用行为而引起的。在医院的网络中,用户终端不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更新病毒库的行为经常发生,私自访问的未经授权的外部网络、禁用软件的行为比比皆是。

3.3硬件问题

对于许多电子元件组成的网络硬件设备而言,即使一个原件的故障率是很低的,但完整的系统故障率仍然很高。因此,网络上的所有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在系统的运作,偶然的失败是始终存在的。网络系统常见网络故障大多是由的存储介质、CPU、网卡、更换硬件错误中断等引起的。

3.4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划不清晰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对医院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医院只注重收购各种网络安全产品,而忽略了信息安全发展的长远规划,没有根据其信息安全的目标发展医院安全管理策略。

3.5缺乏必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人士,在安全制度上也不及安全

从已经爆发的安全案件的数量上来看,很多医院是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即使有的已经建立这些制度,但依然没有实施。内医院的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特别是知识和信息安全意识的缺乏是一个在医院信息化的严重危害,有必要及时加强对保安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

3.6机密信息外泄

医院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应密切关注信息安全,如医疗费用,人动等等内部机密信息的严格保密,对于病人的个人信息就更不能随意传播。虽然大多数医院在都将业务网络和办公网络实现了物理上的隔离,但仍然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避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泄漏。一旦这个信息通过QQ、电子邮件、FTP、电子出版物等传播到网络上,本人借题发挥,就会给医院一个严重的不良影响。

4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技术上的安全管理

4.1升级操作系统补丁

由于软件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潜在的隐患性等问题,操作系统及其附带软件需要及时更新和升级,除网络中的服务器,工作站等需要进行升级外,还需要升级各种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等,并应用最新的系统补丁,以防止恶意的网络工具和黑客的入侵。

4.2安装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

防病毒服务器是防病毒软件的控制中心,技术人员要及时更新病毒库,并强制对已经开机的终端也进行更新操作。

4.3安装网络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防止外来入侵和保证数据库的完整

首先医院计算机系统要使用防火墙和防毒墙,众所周知,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区域之间的一系列的部件组合成的唯一出入口,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而防毒墙是为了解决防火墙在防毒方面的缺陷儿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防毒墙设计在网络入口处,对网络传输中的病毒进行过滤。

4.4应用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项用于系统网络安全策略行为检测的一项网络安全技术。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对计算机网络中恶意行为的识别,激发系统内部自动处理的功能,进行防攻击的行为防范,并能够与防火墙联合,监视局域网外部的攻击行为,及时发现、关闭异常链接。

4.5医院计算机系统在数据传输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机密技术是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传输的防弹衣,可以有效的保障其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数据机密后的数据,只能够在特定的用户和网络下才能够将密码解除,这就可以使发送方和接收方都遵循一套特定的加密规范,这就是密钥。经过加密后的数据,即使被不发分子截取,也不会威胁数据安全性。

4.6信息备份及恢复系统

为了防止核心服务器崩溃导致网络应用瘫痪,应根据网络情况确定完全和增量备份的时间点,定期给网络信息进行备份,便于一旦出现网络故障时能及时恢复系统及数据。

5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督查机制

5.1各类人员管理制度

1)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团队成员包括由统一使用网络的部门领导、网络安全员以及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管理人员。

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负责研讨医院信息的网络安全管理,针对当前的面临的网络问题,及时召开内部会议进行讨论,并且要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最近国家和国际安全领域的严重事件、本院内的严重安全事件进行通告、分析,并建立预警预案。

2)培养医院全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医院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度和落实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因此医院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

培养医院全员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某种意义上,保护网络安全就是在保护医院,使他们知道缺乏专业的系统和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产品等等都有可能带来网络安全事故。

3)系统和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管理员是决定医院网络是否可以安全、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

网络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的方面限制安全系统的有效运行。

管理员负责维护和配置医院网络的核心― HIS数据库服务器和各网络设备,掌握服务器密码和数据库密码,有任意删改数据的权限,因此,系统和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决定着医院网络的命运。

4)全院所有操作网络内计算机的医务人员的管理同样重要。制定严格的上岗资格和考核制度,在上岗前应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业务操作的基本培训,通过上岗考核才能上岗。

人手一份计算机业务操作指南、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条例和故障应急措施,上机和离机时填写计算机使用记录,离开时及时退出系统,操作员在1个小时以上不使用机器,应关闭计算机以防止未授权者使用网络等等。

5.2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整个系统运行之后,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要按照软件管理制度,严格的执行运行。要对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动态的监视,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打补丁,并且要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操作。

要使用最新的漏洞检测工具进行漏洞检测,针对出现的攻击行为,要聘用安全专家进行攻击行为分析。

要用性能检测期监视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对待超负荷运行情况,要及时的差距,找出问题的原因。

要对系统中可以的系统进程、系统服务以及网络连接进行检测,对不良程序做到早发掘、早处理。

5.3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设备的物理安全是要首先考虑的。建立中心机房、设备间、工作间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医院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场所,更要注意将相关设备保护起来,以避免无关人员接触到。医院铺设的各类网线也应受到保护,既要防止恶意的破坏,也要避免其它的施工人员无意的损坏。

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包括防盗、防撬等防止人为破坏的警卫值班,定期的防雷击、防静电、有效接地、供电系统定期检修等安全检测,注意防火灾、水灾环境的卫生清洁管理,机房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应达到要求,建立遇事上报及时快速反应制度等等。

2)建立所有设备的档案管理卡。针对当前医院内所有的网络设备,要及时、准确的建立设备档案,对计算机的型号、购买时间、配置、名称、使用科室、IP地址、MAC地址等等都要做好详细的等级记录工作。

对待所有的网络设备都要制定好负责人,对设备出现问题后,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建立督查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系统运行情况、噪音大小、外观状况等等。

总之,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负责多变,信息系统非常脆弱,经常被别有用心的人入侵,给医院以及患者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入侵技术的不断升级,医院中的一算计网络信息安全一定还会面临着更多、更为复杂的问题,为此,作为医院一定要对此给予重视,要加快医院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创新工作,建立相关制度,加大对网络设备的管理,争取做到防治结合,制度辅助保证,最终达到保护医院信息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慧勇,黄冠朋,胡名坚.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应对[J].医学信息,2009(6).

[2]陈凌平,马宗庆,郭振华.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0(2).

第10篇

关键词: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平台;管理模式;构建

动物实验是生物学与医药学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必要手段及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作为“活的精密仪器”的实验动物用量在口益增大,因此,在实验动物生产、饲养、使用和后期处理过程中的管理规范成为动物实验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实验动物行业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验动物的生产和使用。其实验动物饲养环境的管理和使用也有严格的执行标准〔}-z}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验动物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动物饲养管理和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危及实验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的健康并且污染环境,因此,建立严格的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规范应引起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和管理者足够重视[3]。随着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发展,小而分散的饲养场所已经开始向集中化、规模化的动物实验平台过渡,在经济较发达、科研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型的动物实验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因此,探索绿色、环保、高效、人性化的动物实验平台管理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动物实验平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高校动

物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国家和各地都制定了严格的动物实验室认证管理体制,要求动物饲养场所必须具备标准管理规程(SMP)和标准操作规程(SOP),但很多高校的动物实验平台只注重条件建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设备的购置中,往往忽视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有些动物平台为了通过审查认证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仓促制定的制度其实用性和可行性较低,使其在口常运行中没有发挥有效的安全保障作用,为动物实验平台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在一些实验条件相对落后的高校,私设动物实验场所的现象时有发生。私自将实验动物饲养在普通的实验室里脱离了监管视线,使动物实验平台的安全管理制度长期得不到落实,大大增加了动物实验的安全风险。

1.2安全与环境设施建设不达标

为了创造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各高校普遍重视实验动物实验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投入,而安全设施往往被忽略,导致安全环保设施成为动物平台建设的薄弱环节[L4-5}。如动物饲养场所洁净级别不符合要求、实验场所没有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没有专用的人流(物流)通道等。有的动物实验平台是由过去的普通办公楼或教学楼改造而来,在排水、通风、消防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使动物实验室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1.3实验动物接触人员安全知识贫乏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注重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缺乏对安全知识的常态化教育;注重对学生或实验人员的科学技能培养,忽视对安全防护技能的教育。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学生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物理性安全认知率为28.9%,对化学性安全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安全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安全知识都知道仅为0.9%+},这就暴露了国内高校对学生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的问题。只有提高动物接触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护知识和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才能将实验室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损失降至最低。但是,目前高校中有50%以上的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动物实验的生物危害因素、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问题不了解[7],因此,加强对学生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1.4化学试剂及实验废弃物管理不善危险化学

试剂是动物实验室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动物实验室的化学品流动性比较大,数量也较多,品种较繁杂,性质各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大危险性,稍有疏忽,就容易造成失火、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危及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A],但对这些危险品的管理容易被忽视造成管理盲区。有些实验人员没有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有些甚至随意丢弃到生物垃圾箱或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还可能引起危险品外流危害社会安全[[9]。动物尸体、组织和接触器材是动物实验平台的另一个安全隐患。动物实验平台要经常大量使用动物、动物尸体和组织,甚至于是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和组织,而这些动物尸体和组织可能使与它接触的器材,如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针头等受到污染。这些生物性污染物需要进行焚烧处理,如果随意丢弃,会给环境和相关人员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2加强高校动物实验平台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动物实验平台的现状,广大动物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动物实验平台安全管理的新情况,积极研究探索适应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对策,建立高效、可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动物实验平台管理新模式。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动物实验平台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实验平台制定了一整套现代化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实验人员准入制度、标准实验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生物性污染物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制度推进动物实验平台标准化管理。2.1.1建立标准化动物实验平台运行体制:制定可全面覆盖动物平台运行的管理制度,保证平台各项口常运行工作有据可依。并将督查工作纳入到主管人员口常工作内容中,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2.1.2建立标准化的动物实验平台安全设施:平台建设和改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动物实验平台与传染病实验室、感染实验室以及解剖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室相分离形成了独立的建筑单元。设置标准的屏障环境,包括大、小鼠独立通气笼具IVC系统(每个单元鼠笼盒内需达局部百级标准)和超净工作台。配备专门的脉动真空高压灭菌器对鼠笼盒、饲料、垫料等各种实验材料和用品以及动物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废弃品进行消毒灭菌,以消除实验室之间的交叉感染和污染的传播,杜绝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2.1.3动物实验平台安全操作标准化: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实现实验技术操作标准化。特别是针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实验流程或实验仪器,实行考核制度。相关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合格证上岗。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实验环节不但要追究实验操作者、管理人员的责任,还要追查培训教师的责任。此外,还建立严格的人员出入管理制度。采用「〕禁指纹授权方式控制人员出入。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被授权门禁指纹,准许进入工作。实行人员、动物和物品分流通道单独出入并实时登记。

2.2加强动物实验安全教育与考核力度

对于申请进入动物实验平台进行动物实验的学生,每学期开学定期组织培训讲座、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授权门禁指纹后持证进入。对于从业人员入职前不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于安全知识和意识重点培训,实行安全知识一票否决制。随时进行安全知识抽查,不合格的人员取消其在动物实验平台工作或实验资格。

2.3规范化学危险品和生物污染物的管理

由于动物实验的特殊性,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化学品和具有感染能力的微生物在动物实验中被广泛使用。这些危险品如果储存或处理不当,不但会危及实验人员的安全,还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危险品的管理对于动物实验平台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2.3.1实验动物的购置:为了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安全性,采购实验动物时要求向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买。购买的实验动物必须具备有效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接受实验动物时核对所购动物的数量、种(系)、来源、年龄、性别、体重范围是否符合要求。2.3.2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动物实验平台不允许长期或大量储存危险化学品。短期储存时,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的通风储存柜中;有毒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对使用时间、使用量进行严格登记。2.3.3危险化学品与生物污染物的处置:对于危险化学废弃物根据种类装入专用容器中,粘贴标签,交于废弃物处理公司。处置生物污染物时严格履行相关程序:首先要求实验者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动物尸体或组织必须使用专用生物垃圾袋密封后置于指定冰柜冷冻暂时保存。指派专人对冻存的动物废弃物进行管理并定期与医疗废弃物回收公司进行交接,交接档案存入档案室保存。其次,要求实验者对二次污染物进行灭菌处理。与接触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动物或组织而受到污染的器材,如一次性手套、注射器、针头等废弃物等,必须由实验者本人包装完好并经过高压灭菌确认安全后再行处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2.4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

由于动物实验室的特殊性,应该将预防工作摆在首位。对于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预备方案,以降低对人员、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并定期对各种预案进行演练,以提高各类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动物突发疫情是动物实验场所需要高度警惕的突发事件,其危害范围广、控制难度大。对于实验动物传染性疫情事故,一旦发生要求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同时还要做好实验动物传染病和疫情预防工作,并做好前期处置工作,上报相关部门,防止疫情扩散。

3结语

第11篇

1.1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病人认为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首选因素,有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业务素质不高,难以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与诊疗技术不高存在误诊漏诊有关。在问卷调查中有60%的病人反映医务人员沟通意识比较淡薄,对病人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服务不够,语言生硬,态度冷漠,难以沟通交流;“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看病难,看病贵”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不多;由于医疗质量监测分析和安全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加上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不力,引发甚至产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安全事故。

1.2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

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等收费标准和手术检查安排等公开透明度不高。群众的投诉机制、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渠道还不够顺畅。医院内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2对策和建议

2.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建氛围

应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医疗环境,促进医院平安稳定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高度,把平安医院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及其相关职能科室层层抓。医院成立创建平安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并将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医院要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重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为努力打造平安医院的氛围,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全院职工动员大会,部署创建活动工作;通过横幅、板报、电子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全职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医疗安全、医患沟通、医德医风及病历书写规范等方面培训;定期进行“三基”培训和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让平安医院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

2.2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主题。重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提升工作,按照平安医院建设的要求教育引导进一步重视对全体职工的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德医风规范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医患沟通的形式内容在逐步提高。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重点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认真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建立完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重视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

2.3重视患者的投诉,妥善调处置医患纠纷

针对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医务部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工作列为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真抓实干、扎实的推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了与司法局医调委、公安、保险、法院等部门的联系,加强联络沟通,主动上门听取相关部门对做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建议,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研讨会,努力争取相关部门对医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内部沟通、应急处置、第三方调解、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救助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科学有效的处理我院医患矛盾纠纷。

2.4构建内部安全防范体系,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全面执行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重点岗位人员的学习培训。落实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落实义务消防员等,维护医院安全平稳运行加强医院内部消防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防灾害事故和防等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医院内部重要部位和重点科室、部门的安全管理,安装监控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加强对各类毒麻药品、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防发生流失事件。积极争取公安等执法部门的支持,整顿医疗秩序。

3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46-01

在所有临床科室中妇产科各项工作最为复杂,也是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较多的科室,单纯依靠医疗技术水平难以解决以上问题,完善护理工作是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补充,针对妇产科接受治疗群体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等,我院妇产科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意识淡薄: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将产妇和分娩儿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1 位,对于如何处理急症等均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但却忽略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在工作中对于告知、知情权的法律问题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法律纠纷和患者隐私泄露的原因所在; 妇产科护理人员每天接诊量较大,在工作中易出现烦躁、不耐烦等情绪,这既是当前医疗资源不足造成的,同时也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有关,当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预见性较差时,患者和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如果护理人员此时沟通不够、态度生硬,极易产生护理纠纷和矛盾。

1.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对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个别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在实际工作不能有效满足患者需求和医疗需求,尤其是一些高危患者和新生儿,病情观察不及时、病情掌握不够,常给治疗和临床护理带来较大困难,另外,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于临床中,护理人员知识更新不足就会导致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如对新设备不会操作、对新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等,这些均存在安全隐患。

1.3 机械性损伤和药物损伤: 妇产科中常要用到一些机械设备,同时产后为防止感染等并发症要给予药物治疗,这些均存在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其中机械性损伤包括很多方面,也是护理安全隐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产妇上下病床、床上自主移动均可能会摔伤,术后行动不便患者上下楼梯、如厕,或是在病房中走动都可能带来摔倒等意外,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安全,必要时可以多在病房中巡视,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予以纠正。医护人员对药物性质不了解会造成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失误,对以上过程监管不足会对患者产生药物性损伤,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甚至延误临床治疗和患者病情,这些均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护理人员此时要做到认真核实用药剂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对于用药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同患者主治医生沟通,尽可能减少药物性损伤。

1.4 患者自身因素: 妇产科中患者属于特殊群体,许多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尤其是产后虚弱和高危产妇,受医疗技术限制,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对患者康复和病情发展均有不良影响,如产妇出院后不注意休息和进一步治疗,及时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这对于患者而言会留下健康隐患。此时护理人员既要在住院期间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也要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的自我养生和维护健康。

2消除安全隐患措施

2.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的培训分为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服务意识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就是要对护理人员加强用药、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禁忌证,了解每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操作流程,能完全杜绝临床护理中不出现药物和器械损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另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在尊重患者隐患等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为舒心、细微的关怀; 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个环节,严格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范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加强护患沟通: 患者安全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护患之间的沟通,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护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掌握如何防范安全事件发生,如何按照医嘱用药等均较为关键,另外,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信任感,这对于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也有积极作用。

2.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对妇产科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回头审核,发现有问题的制度及时给予修订,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修补安全制度漏洞和不足的地方,也可采取暗访和深入病房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人员交接班、查房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从制度上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