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境电商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负面清单 跨境结算 人民币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外商投资领域,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并被党的十三中全会文件所肯定。这一新的模式在短期内成为国内研究者的热点课题。于是,人民币结算呼之欲出。为了克服跨境贸易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时俱进,采取了新对策、新措施。《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于2012年6月正式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的新号角正式吹响。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的现状,紧密联系该制度向“负面清单”模式切换的新趋势,具体探讨了加速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负面清单”结算管理模式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及对应措施。
一、人民币成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意义
美元,和欧元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深刻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需求日益强劲,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随着美元,欧元等主要结算货币的汇率震荡剧烈,导致我国多数外贸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在汇率的波动中消失于无形。此外,进出口企业若欲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如对外汇采取套期保值的办法,则又会增加相关的人力物力成本。而人民币的汇率表现则处在较为稳定的范围。因此,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有助于交易国双方企业消减汇率风险,降低财务及汇兑成本,尽量扩大收益。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增长
我国与邻国,(如俄罗斯、朝鲜、越南、老挝、尼泊尔和哈萨克斯坦等)使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已经长达二十年之久。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更加活跃。同时,区域相关国家在自然禀赋、技术水平、出口市场等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此外,由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大多数经济相对落后,外汇短缺,在对外贸易中也需要用人民币来进行计价结算。
(三)美元“去杠杆化”和“去风险化”的间接效应
一方面,美国的这一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趋紧,导致外贸企业缺乏有效的交易支付工具;另一方面,从2008年尾开始,我国已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境外渐渐富裕了起来。受此气候影响,境内外很多贸易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日益旺盛,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双向意愿也愈加强烈。
(四)中国跨境经济发展强大的自然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强劲增长,对外贸易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在全球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显突出,GDP总量业已跃居世界第二,稳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作用较弱,而我国经济地位已有大幅提升,两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为此,人民币须尽快占据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优先位置。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新世纪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出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结算风险仍存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主要是人民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将倾向于用人民币来实现结算,而进口商却要大声说“不”。反之亦然。利益矛盾仍然尖锐。因此,只有获得长久稳定可期的人民币汇率,才可能同时提高进、出口商的积极性,使得两方均愿持有或支付。然而,近年来人民币的汇率仍旧波动频繁。自2012年开始,人民币再次升值,汇率(对美元)突破6.30大关。这种频繁的波动,贸易商家犹豫持有、使用人民币,从而阻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后续推进。
(二)离岸人民币储备不足
境外非居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人民币:其一,金融贸易;其二,国际贸易;其三,境外消费。目前境外人民币的存量仍然呈现相对有限的状况,这就必然导致境外人民币的获取渠道不畅。此外,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政策限制措施,不允许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交换活动。
(三)配套金融服务滞后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配套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金融产品品种单一,金融机构对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我国金融服务水平尚无法与国际直接实现无缝对接。这主要表现在:跨境结算汇款手续繁琐,资金运用不透明,结汇核销程序冗繁,手续费用偏多,信用评价缺失等。
(四)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的转变之路才刚刚开始
2012年6月《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正式实施,才真正意味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模式,但后续的诸多结构性匹配相对滞后,新思路带来的结构性阵痛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忽隐忽现。
三、“负面清单”模式下人民币用于结算跨境贸易的探讨
(一)“负面清单”模式的特点
负面清单一般是指国家(或开放型地区)明列其其禁止或限制企业投资的产业和项目的目录清单。清单恪守着投资领域“非禁即入”的基本原则。这也就意味着“法无禁止即可为”。较之以往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显更胜一筹,具备以下明显优势。
1、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负面清单”方式。负面清单秉持着实行国民待遇的基本主张。如上海自贸区,采用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愈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如此一来,国家间的经贸往来频率迅速加快了。负面清单模式的尝试,持续增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必然有利于持续释放改革的红利。
2、推动国内政治体制改革
负面清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良性转换,提高了行政效能。我国在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是迈开如小脚女人的步子,整体上仍显滞后,且主要体现为政府权限过多。特别是审批制度,进行事前管理,逐项审批,费力费时,动辄需要几个月时间。负面清单的一大好处即是: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责,便于达到各司其职的目的。
3、有利于深化改革及开放
改革开放至今,能改的、可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硬骨头”,很难啃得动了,几口下去,不见“牙痕”。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地方部门需要一改过去向中央要政策要优惠的模式,而紧紧依靠制度创新。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我国的试用,又何尝不是一种制度创新呢?毫无疑义地,这种创新也将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二)“负面清单”模式用于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的探索
2011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已经由境内地域范围逐步扩大至全国各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结束试点期,进入全面开展的新里程。2012年6月,国家正式公布了《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重点监管名单的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制度开始从“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转变。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制度创新优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负面清单”模式。
1、降低人民币结算风险,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境外资本对我国农业和制造业的投入势头有所减弱,主要兴趣开始转向服务业。为了适应这种趋势,金融服务应该在这些领域得到优先体现。同时需要丰富产业类型。此外,考虑到人民币结算风险主要是由汇率波动所决定的,丰富而强大的产业基础和良性发展的经济态势,稳定了人民币汇率,同时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的发展。
2、加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的配套法律建设步伐
重点监管名单管理制度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制度支点,自此实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的根本性变化。但是要充分发挥负面清单的优势,需要尽快协调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快修订“外资三法”。理顺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国内投资相关法律、国际双边投资协定之间的关系。对涉及跨境贸易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最终按照国民待遇原则,整合、完善、统一不同市场主体在利润转移、企业经营、技术应用、对外竞争等方面的差异性政策规定,形成政策合力,最大可能地减小人民币结算法律程序。
3、增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的透明度
在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试验之初,负面清单应列明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法律、政策对投资准入中涉及货币结算的所有限制,使这些 “不符措施”条例化,而不一味追求清单之精简。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实现非金融领域的相应开放,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增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制订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4、着重拟定并落实负面清单模式的国民待遇标准
负面清单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当前我国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从而使得投资者地位存在一定的高低差异。首先,国企和民企的政策待遇明显在不同等级,存优劣之分。在金融、电信、电力、航天、航空、铁路、医疗、教育等领域,民营资本的准入尚有诸多形式不一的“隐形”障碍。其次,区域经济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常常通过减免税费、降低地价等措施,给予不同类别企业不同的优惠条件。因此,国家迫切需要统一国民待遇的标准,真正做到凡是未列入负面清单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准许条件均相同。
5、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模式的监管制度
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而负面清单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突破口,但同时也加大了管理者的责任。因此,特别是要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安全审查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设,切实增强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6、推广负面清单在跨境贸易领域的应用范围
其他方面负面清单的全面普及,必然会增加宏观政策的协调性,减小人民币结算负面清单的执行难度,使这一全新使用的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国家跨境贸易。
四、结束语
“负面清单”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采取的新方法。文中深入总结和探讨“负面清单”模式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的应用方法、存在问题及相应改革措施,以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添“金黄”绚丽的色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问题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跨境政策的推出,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相继开设了跨境电商业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我国在2016年就已经设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区域超过10个。伴随着人们对于进口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进口产品销售已经成为我国产品零售中的主要内容,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跨境电商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简称,属于一种新型贸易形式,由于所需要成本较低并且环节较少,能够有效降低我国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并且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
1.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我国电商是在2008年之后才快速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后,电商在市场内的建设规模增加了两倍,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规模也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跨境电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还会快速增长。
2.跨境电商对中国外贸的积极性影响
(1)开辟进出口贸易新增长点,促进外贸转型的升级
跨境电商能够直接将我国产品送到国外消费者的视野之中,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拥有更加多的选择性,这也是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让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促进政策,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众多政策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对外贸易方式,逐渐让跨境电商成为我国主要贸易形式,对于我国外贸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降低外贸门槛,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到国际市场内
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利用的是互联网技术,正是由于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内,通过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贸易逐渐向无纸化方向发展,交易更加便捷。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能够有效降低贸易的门槛,让我国企业都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内,拓宽企业市场面积。
三、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所使用的贸易形式与传统贸易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在交易形式及支付方面,现在政策及管理制度根据就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求。
1.通关服务差
B2B贸易主要是通过传统形式进行报关,所需要手续种类繁琐,根据就无法体现出电子商务的快捷性,在这个过程中,跨境电商所销售的产品种类繁琐,并且销售频率频繁,对于航空小包及快递十分依赖,政府为了能够对于境外代购活动进行规范,规定境外快递必须选择应用EMS快递。包括实际派送中都是按照贸易货物形式通关,这种通关形式与跨境电商销售特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跨境电商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有关法律文献的制度还较为落后,与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部分方面存在空白情况。我国在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规范中,仅仅在《互联网细信息服务管理方法》内具有少量规定,这样就造成跨境电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缺乏标准进行规范,整个市场系统存在较大漏洞。
四、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1.构建电子商务出口检验模式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出口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无法办理检验的问题,可以构建电子商务出口检验模式,主要就是对于跨境电商及产品出口进行检验,通过专业验证机构,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及安全符合我国有关规定。
2.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为了能够推动我国跨境电商更好的发展建设,就需要对于跨境电商业务范围及开放流程进行明确,制定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登记及支付制度,根据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支付外汇管理方式。与此同时,在对于业务操作过程中,应该将跨境电商的支付作为核心,逐渐规范外汇主体监管机制,保证有关外汇收支数据的精准合理,对于申报主体及申报方式进行确定,让跨境电商的外汇备付金进行规范化管理。
3.鼓励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支付服务
积极对于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进行鼓励,让其能够提供有关的支付服务,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在实际经营建设过程中在支付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国银行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程度较低,我国能够进行支付企业国际化建设水平较低,与此同时,我国支付服务企业在国际上面的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推出针对性的整的,让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外汇资金或者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有关业务,跨境电商也可以直接上我国人民银行进行有关业务的申请,并且将有关政策真正落实在实处。对于跨境电商交易的手段进行完善,规范结算体系,对于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结论:跨境电商与传统对外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是以传统对外贸易及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基础,让传统对外贸易进行数字化及电子化的建设,进而改变传统贸易结构。跨境电商近几年正在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几年之内,跨境电商也能够平稳增长。跨境电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我国贸易规模的增厚具有促进性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贸易交易金额,与此同时还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内,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51-54.
[2]林玉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326-327.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于不同国界或地区的贸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具有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方面的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大力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为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途径,成为国内外贸企业通向全球市场的一条“高速公路”,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外贸发展的新引擎。
1 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从发展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传统外贸发展速度放缓,跨境电子商务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25%,同期我国外贸增速仅为62%。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今后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户。
从商务模式来看,外贸B2B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占主导地位,其主要依托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等电商平台进行信息展示,其交易特点是大批量、小批次、订单集中;B2C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亚马逊、全球速卖通、兰亭集势等,其主要交易特点为小批量、大批次、订单分散;C2C则以eBay为代表,主要以小额商务交易为主。
2 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2014年7月2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第56号公告《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该文件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作了总结梳理,文件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贸易形式中的合法地位,并强调后续服务的一系列思路,该文件充分肯定了跨境电商本身的合法性。但是到目前为止,运用到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法律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如果没有合适的法律法规与之共同发展,很难想象其未来的方向轨迹。
22 跨境物流配送滞后与传统的外贸业务海运方式不同,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采用空运或者是国际快件运输方式,比如EMS、DHL、FedEx、TNT等。但是货运质量和成本之间还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很多的跨境电子商务卖家以低廉的价格来赢得客户,就会重点考虑物流成本,与此同时又会造成速度太慢,延长供货时间,影响顾客的网购满意度,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单纯追求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服务速度,在成本上就很难控制,为了让客户满意,甚至会出现亏本的现象。而对于绝大多数外贸企业而言,要在海外设立物流仓和规模化物流运输方式更是不现实。由此可见,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一个短板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没有与之匹配的跨境物流。
23 跨境电子支付安全性不够跨境电子支付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其交易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交易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心头大患,有的企业担心与其交易的海外客户会存在欺诈行为,也有的企业会担心现在使用的跨境电子支付平台在交易过程中不安全,更有企业担心会遭到海外买家的拒付而无法控制风险,以及汇率转换损失资金的风险。除了交易中企业担心的安全问题,还有交易外的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问题,也是外贸企业关心的跨境支付安全问题。由此可见,跨境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是外贸企业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3 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31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这个与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构建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不仅要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还要制定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规章制度,给予其合理的法律环境,确保跨境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
其次,要重点提高在知识产权方面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提高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充分利用这些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从而保证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也提高了外贸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创造、运用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32 提高跨境物流服务水平
从政府角度,发展跨境物流首要解决的是跨境电子商务的管理体制。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通关、商检、结汇等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要发展跨境物流,必须要完善上述管理体制,建立适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检验检疫管理模式以及安全监管和溯源机制,优化通关流程、加快通关速度,提高结汇效率,以此来为跨境物流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企业角度,探索新型跨境物流模式,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联合企业,联合产业园区或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建立海外仓储基地,或是嫁接国外物流仓储公司形成配送体系,以“多式联运”的方式送到仓库,再送往本地发货,利用物流信息平台,缩短物流周期,提高跨境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33 打造安全、优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指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和支付平台两部分。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来看,如果外贸企业自建网络平台,其开发成本和经营成本都会很大,容易受到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于大多数外贸企业而言,更好的方式是选择具有规模经济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比如B2B可以选用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等平台,B2C方式可以选用速卖通、亚马逊等,eBay则致力于为中国商家开辟海外网络直销渠道。
从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来看,支付与消费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支付效率的提升以及支付安全的保障对于消费交易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eBay旗下的支付公司PayPal是最受欢迎的网上跨境支付方式,其市场占有率达到80%左右,一直处于垄断地位。2012年支付宝国际账户Alipay account正式上线,速卖通也支持包含Visa、Master Card等多种借记卡。支付平台、途径有很多,但是不管是哪种支付平台和方式,跨境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优质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保障问题。
摘 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国外大额交易需求量直线下降。尽管世界经济有日渐回暖的趋势,然而起色不大。另一方面传统外贸企业境遇逐渐窘迫,思想观念的落后,缺乏自主品牌等固有缺陷制约着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与此同时,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茁壮成长并迅速抢占国际市场。本文将结合EBAY等国际电商平台浅析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对策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表面上是黏住了美、日、欧三大经济主体的经济增长步伐,然而此次次贷危机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国际贸易领域的多米诺骨效应却持续至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仅增长3.2%,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低于2012年的3.2%。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外贸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较为陈旧,信息化程度较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又缺乏自主创新品牌,再加上长久以来的“价格战”,使得传统外贸企业获利甚微。在这样的大困境下,跨境电子商务迅速上位。
跨境电子商务是近些年伴随互联网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方式,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目前中国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要在EBAY、AMAZON、DHGATE、ALIBABA、ALIEXPRESS、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等大型电商平台进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模常见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两种,前者指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后者指企业对消费者之间的营销关系。2013年E贸易的提出,又出现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之说。跨境电子商务对于推进国际物流体系现在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是打破国际市场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高效流转,促进国际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它使国际贸易渐渐无国界化,优化了国际资源配置,适应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使卖家和买家实现了真正的互利双赢。
然而,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企业平台交易的矛盾和问题也频频出现,跨境物流的高运费、高关税,外汇兑现难、周期长,国家间信用体系不统一等问题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现实桎梏。跨境电商企业如何突破困境,如何提高自身应对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亟待解决。
一、物流成本和海外仓库建设
无论是Ebay大卖家还是速卖通大“黑马”,电商人都知道国际物流是交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国际物流成本也是国内电商企业家怎么砍都砍不掉的一颗“大肿瘤”。传统的外贸商品一般体积大,数量多,可以用集装箱装船。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商品多为零售货,体积小,数量少,若海运,则不划算;若快递,则运费偏高,并且从国内走快递再由国际快递公司交由客户手中,运输时间至少也要一个星期。这使得国内电商企业在与国外电商卖家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这样的条件下,海外仓储公司应运而生,开始了与DHL/FEDEX/TNT/UPS等大型"门到门"国际速递公司的激烈竞争。
海外仓储公司是指在国外拥有自营仓储,能够提供仓储与配送服务,在全球配送范围覆盖较广同时又与本土快递公司签有合作协议的企业,其配送不受重量、体积限制,不受旺季航路不畅的影响。海外仓储公司的出现帮助中国电商企业实现了海外本土化销售,降低了物流运营成本,同时可以进行实时的库存管理与监测,缩短到货时间,提高了买家满意度等。我们以出口易为例,当出口易收到卖家的备货后,即以空运、快递或者海运的方式将卖家的货物发往目的国自有仓库,并整理上架。一旦买家和卖家通过跨境电子平台实现交易,卖家就可以通过出口易物流管理系统下单(包括填写产品具体信息以及买家的具体地址等)。接着,出口易会根据卖家所下订单对卖家存储在出口易海外仓库的商品进行海外本地配送,最终送达海外买家手中。
这样,海外仓储公司就将传统外贸的低运费与现代快递的短运输期间结合起来,甚至比从国内发快递更节省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关难度。当售出的产品出现问题时,又可以及时退货、换货。如此接地气的海外仓储,恐怕将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收款、结汇与政策支持
收款与结汇是国际贸易中的另一难点。由于国外客户大多习惯于用PAYPAY付款,且属于EBAY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旗下,国际知名度较高。所以,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主要依赖于美国的PAYPAL收款,老客户或者交易额稍微大些,可以用电汇,也可以用西联汇款,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则采用支付宝担保交易。然而通过PAYPAL收付款以及提现,对方都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不仅如此,当EBAY上买家货物丢失或者在正常时间内未送达客户同时追踪号又没有任何追踪信息的情况下,卖家往往处于很被动地位,一旦客户投诉而卖家又无法无法提供PAYPAL要求的电子信息时,PAYPAL会在一定时间内将钱自动退给客户。倘若买家最后收到货物,那么卖家能否收回货款则依赖于买家信用,这种情况下,卖家往往钱货两空。再者,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主要以快件方式,卖家无法提供报关单,因此大部分卖家无法缴税,也就无法享受到退税政策。
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经济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双重变革。2013年9月25日,支付宝、财付通等1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告知,将成为首批获得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资格企业。2013年8月,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人民银行等9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并下发《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纳入了海关出口贸易统计,提出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的具体支持政策以及出口检验、收结汇等六项具体措施,并已在上海、宁波、杭州、重庆、郑州等五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实施,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
面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多端,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时刻关注政府有关政策的出台,把握机遇,创造机会,克服弊端,为自身在国际电商竞争中创造最佳竞争条件。
三、信用以及知识产权观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利益的巨大驱使下,部分卖家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中违背商业诚信道德,不践行售后服务的承诺,侵犯知识产权以及销售仿货、伪货等现象经常发生,甚至于出现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国际交易秩序,也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
同时,由于各国法律不一致,又没有统一的信用指标来衡量,使得各国的信用管理体制不能很好的应用到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之中。与美国及欧盟国家完备的信用体系和管理体制相比,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明显滞后很多。同时相关法规、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也不完善,执法部门对上述行为无相应的解决办法,行之有效的信用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被提上日程。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国内跨境电商企业要努力培养自身信用意识,牢固知识产权观念,加强企业内部对国际法规、惯例的了解,以提高跨境业务处理能力。另一面政府应该积极寻求建立一套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体系,并且尝试与其他国家法律机构协调配合,共同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认证体系以及寻求在法律框架下的信用制度安排等。
结语
作为外贸行业的一匹“黑马”,跨境电子商务彰显出其巨大的潜力,其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尽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然而,这不能阻挡跨境电子商务成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会在层层阻挠下,突破各种难题,走向外贸的又一春天。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近年来,宁波电商人才一直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电商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本土电商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
(一) 电商人才总量缺口大
电商在宁波广泛蓬勃兴起,并逐步向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渗透,成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电商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省电商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21.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154.6万人,电商人才缺口已超过100万,其中宁波市电商人才缺口达25万~30万人。宁波中小企业众多,不少企业产品体积小,适合电商贸易,随着大批传统企业转战电商,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宁波电商迅猛发展的时代。但电商人才短缺将成为绝大多数企业跨入电商门槛的拦路虎,成为宁波电商企业的硬伤。
(二)高层次电商人才紧缺
国际型、管理型、创新型高层次电商人才紧缺,是当前制约宁波电商弯道超车的主要因素。第9轮(2015年)宁波人才紧缺指数显示,电商运营总监或经理岗位,包括美工设计、IT技术、店铺运营、数据分析、策划营销等方面的业务主管,均被列为紧缺岗位。据宁波晚报(2014.8.24)报道,在宁波首届高端电商人才合作洽谈会上,41家宁波企业现场招人,推出需求岗位161个,岗位年薪在8万元至50万元不等,而让许多电商企业无奈的是,他们现场打出10万元起步招店长、好的电商人才上不封顶的广告,但符合条件的人才寥寥无几。可见,宁波电商在进入高速成长的同时,高端人才问题则成为制约这些商家发展的瓶颈。
(三)教育培训机构能力不足
电商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对各层次电商人才的井喷式需求,鉴于良好的市场就业形势,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电商专业。宁波现有包括宁波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设置了电商相关专业和不少与电商有关的课程,但2011~2014年毕业生加起来只有4000人左右,与实际需求相比则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宁波电商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高校的大量电商专业毕业生却没有能力从事电商工作,形成人才供需严重错位的怪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高校教育和培养能力不足,普遍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欠缺、培养没有专长基础的全能型人才等问题。二是电商培训机构能力不足,宁波现有各种培训机构大小不一,水准也参差不齐。
(四)电商人才生态环境欠佳
近年来,宁波一直在大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电商,努力营造发展氛围,但与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宁波电商人才生态环境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电商企业对人才吸引能力不够。目前宁波电商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薪酬水平不如先进城市,如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工资上涨空间更大。二是电商园区整体环境不够优。一些电商园区还沿用传统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电商人才对住宿、工作、创业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三是政策环境比较优势还不明显。相较于杭州等先进城市,宁波引进、培育和使用电商人才等的配套政策,如住房补助、项目补助、租金补助、资金支持、创业扶持等政策,还缺乏比较竞争优势。
二、宁波电商人才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宁波电商人才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以下四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一) 缺乏发展共识
主要是缺乏集中精力发展电商的共同认识。从近年发展看,大量电商企业缴纳税收很少,相反政府投入很多,投入与产出效益低,这成为政府对电商发展高调提倡、低调扶持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宁波电商人才发展的根本原因。问题的症结是对于电商对地方经济贡献度存在模糊认识,电商效益不仅仅是电商企业的效益,而且包括电商对地方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只有算好这本大账,才能解决当前的认识问题,才能形成电商发展的共识。
(二) 缺少顶尖企业
宁波电商起步较早,但电商大平台、大企业、大产业链尚未形成,缺乏像京东、淘宝、天猫、当当网等这样的大平台,未能形成与这种大平台相关联的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链:电商运行与管理、电商IT平台支持与云计算、用户界面与移动电商、智慧物流与供应、跨境贸易与互联网金融等。尤其是跨境电商,宁波进口业务发展很快,催生了蜜芽宝贝、丫丫趣购、正正电商、欧美淘等后起之秀,而且进口总额已经超过10亿元,创造了国内进口电商领域的4个第一,但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最大的掣肘是依附在京东、阿里等平台上面,自营的不多。没有知名电商企业,没有知名电商平台,也没有知名电商品牌,缺少网上交易市场的龙头企业,从而影响了电商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电商人才发展。
(三) 创新能力不强
宁波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小企业众多,且多数是传统型企业,对于电商,传统企业普遍重视不够,信息化程度低,电商化转型依然较慢,多数传统企业未开展实质性的电商业务,大量平台不具备交易功能,仅以提供信息为主,至少80%以上的企业还是只在互联网上卖产品,停留在起步的阶段,能利用全网媒体进行精准整合营销的极少,企业发展电商和个人参与电商的深度需进一步拓展,电商的大环境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四) 培养模式欠佳
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设立了电商专业,但是,目前电商教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实践相脱节,在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问题,使得高校毕业生用不上、不好用,电商人才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宁波电商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资料显示,电商教学在我国已经推广了十余年,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一直在20%上下徘徊,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70%的就业率,这是国内电商人才培养的一个尴尬局面,反映出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很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和企业的需求相差较远,以致出现毕业生比例远高于就业岗位需求比例,但是市场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的现象。
三、宁波电商人才发展策略
结合宁波企业实际发展现状和实施人才培养框架,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面协同合作,创新电商人才环境和培养模式,尤其是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在完善政策环境的基础上,鼓励企业、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同促进电商人才发展。
(一) 完善电商人才发展政策体系
一是支持电商集聚发展。以各级电商产业园为核心,搭建电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电商创业孵化园,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物联网、互联网和电商龙头企业,促进电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二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设立电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基金,用于支持电商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以及电商企业研发创新等。三是建立公共电商人才培养平台。以电商名企、名网、名家三名工程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知名网络经济企业、知名网站、知名企业家,每年表彰一批电商风云人物、优秀专业人才和优秀员工,提升电商的社会关注度和电商品牌知名度,形成推动电商发展的合力和浓厚氛围。四是加强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支持人才引进和发展。对引进的领军型和拔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在户籍、住房、职称、薪酬待遇、家属对口推荐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区域人才在创新创业、安心安居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解决好人才生活、住房等保障问题。六是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定向培养电商产业高层次和应用型人才。
(二) 鼓励企业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鼓励企业针对电商人才特点,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据有关调查数据,目前,年轻员工已经成为电商企业的主流人员,其中90后员工占企业总体人数的56.38%。电商员工工作强度很大,总是加班,非常辛苦。作为普通岗位,待遇不会太高,一旦其他公司高薪挖角难挡诱惑,所以跳槽成风。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创新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包括股权激励等物质制度激励,留住电商人才。二是完善人才培训制度。开展如电商美工、客户经理、数据营销、网络营销等专题培训班。三是完善人才储备与使用制度。根据员工的专业特长来安排岗位,不苛求每个员工具备各种知识,这样既能调动其积极性,又能使其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效保证电商人才队伍的稳定。四是注重培养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的软约束和黏合力,把企业员工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为跨境电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亚马逊进驻上海自贸区后,将通过国际运输直接将商品送达中国消费者。届时,中国消费者购买境外商品,无需通过进口贸易商,省却了国内分销渠道。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个人跨境网购市场总量突破700亿元。联邦转运根据市场调研预测,2014年中国个人跨境网购交易总量将会突破2000亿元。
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手段,培育跨境电商服务主体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不过,有关专家表示,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高运费、关税和安全性等问题,支付环节则涉及外汇兑换和资金风险,出现纠纷时还面临如何做到公平仲裁、保障买卖双方利益等难题。
电商们布局跨境购物
此前,国内消费者想要购买境外商品,大多借助小卖家代购或自助海淘。2013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正式启动自己的官方海淘平台―――“跨境通”,被商界视为跨境电子商务阳光化发展的标志。
自从上海自贸区“扶正”海淘之后,跨境电商服务成为电商大军的前行方向。无论是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国务院支持外贸稳增长部署中,都提到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等。目前试点城市有上海、杭州、宁波、郑州、重庆和广州等。
作为让国内消费者网购海外商品的渠道,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了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等,不过马云对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版图显然还有更大的“野心”。
在之前密集到访美国、法国、意大利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宣布与法国政府签署备忘录,法国品牌将集体进驻天猫,增加法国企业向中国亿万消费者出口商品的机会。
目前,已经有30多家法国品牌入驻天猫,并且即将独家产品和限量版产品,其中包括依云矿泉水、拉菲葡萄酒等。而天猫与法国政府的合作,能够让国内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法国名品。
京东CEO刘强东也将国际化定为京东2014远航的五大计划之一,宣布今年将加速国际化进程,并在俄罗斯及东南亚建立仓储。京东集团副总裁马健荣透露,日前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到京东进行调研,希望与京东一起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京东也希望在相关政策密集后,与海关实现战略层面的合作。
据了解,海淘网、天猫国际等B2C网站均与海外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消费者可从网站进行海外直购且保证价格透明。
国内快递企业也纷纷把目标盯向了跨境购物的运输环节。去年4月10日,顺丰的“海购丰运”正式对外开放,为海淘人士提供了全新的跨境物流转运解决方案。
去年2月,申通美国网站低调上线。此外,申通将在日本冲绳建立第一个海外物流枢纽中心,之后进军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针对的就是海淘市场。
中通快递也透露,将把“向外”进行到底,并在跨境物流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服务操作规范和流程,多渠道灵活拓展国际市场,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申领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网络、宅急送、苏宁云商等。
跨境电商迎来爆发期
有关专家认为,跨境电商具有有效性、及时性、低成本,是消费者购买境外商品的最佳交易平台。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一片向好,倍感竞争压力的国内电商转向跨境电商,以博得一席之地。
几年前,受购买渠道局限的影响,进口商品对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件挺遥远的事。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拉近了中国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海淘”大军,跨境网购也愈来愈普遍。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个人跨境网购市场总量突破700亿元,而上年才120亿元。
随着美国和欧盟经济触底反弹,外贸形势转好,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迎来爆发性增长。联邦转运方面根据市场调研预计,2014年中国个人跨境网购交易总量数字将会突破2000亿元。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3年国内消费者支付宝“海淘”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17%,远高于国内网购64.7%的增长速度,这还没将信用卡支付的部分计算在内。
CN海淘创始人谢文斌认为,跨境电商可能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蛋糕。国内外商品的价格和品类差距过大,加上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海淘、代购行业正以可见的速度崛起。
谢文斌曾在天猫无线团队负责产品,看到海淘、代购行业正在酝酿中的机遇,去年果断和小伙伴们离职创业,并且顺利拿到了数百万人民币风险投资。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认为,电子商务推动了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高效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手段。据统计,中国80%以上的外贸企业已开始应用电子商务开拓海外市场。
李晋奇称,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将加速外延拓展,并加快电子商务外贸平台建设,着力突破不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监管瓶颈。
跨境电子商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平台、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等环节提出新的需求。中国商务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B2C方式存在的通关、商检、结汇、退税、统计等方面问题,起草了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政策的相关文件。
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文,批准了杭州、宁波、上海、重庆、郑州五个城市作为中国跨境网购的试点,并从信息规范、管理制度、通关效率等方面,大力推进试点城市跨境网购的发展。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明确了对电子商务出口的六项支持政策,被看做国家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动作之一。
国家电子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李鸣涛说,培育跨境电商服务主体去年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跨境电商迎来政策红利。政府层面有可能在解决出口问题的基础上,在零售进口方面出台一些指导意见,促进整个产业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跨境电商瓶颈待破解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一些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显现。目前跨境交易主要面临清关、关税、物流、资金流和诚信等多种挑战。
事实上,这几年国内有一些从事进口业务的跨境电商网站在运营,但是由于清关、关税、物流等多方面原因,未能掀起发展浪潮。
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然而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壁垒―――海关通过。
据称,进出口货物通关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可逾越的关卡。即便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也有可能因为进出口货物超过海关规定数量,而被要求进行申报。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消费者和网上卖家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因申报不合格而使商品滞留在海关而使消费者无法收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目前,大多数国家仍未能实现个人小额进口税制的系统化管理,即便是同一国家的通关处理,也会因为现场通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同而存在不同尺度。
有关专家认为,如何建立健全小额进口税制机制,并在一个国际性的框架下,真正实现小额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商与消费者便捷的交易与购物,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跨境物流运输渠道仍显滞后。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来说,重点考量的内容除极具优势的价格之外,还包括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目前中国跨境物流耗时太长、个人物品邮递总量有限制、商业数据泄密等困难和阻力,严重影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亟待政府部门着力破解。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虚拟性及开放性的商务模式,由此产生的参与者信用不确定性已经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桎梏。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协调配合,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认证体系,以及寻求在法律框架下的信用制度安排,都将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2012年8月,义乌获批成为首个“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试点城市。当年,义乌就以惊人的贸易出口数字90亿美元刷新了当地出口史,出口贸易以150%的速度实现井喷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义乌实现出口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3%,2014年出口总额2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0.2%。义乌能在激烈的贸易竞争中交上如此可喜的成绩单,不得不说市场采购模式的推动作用明显。义乌的成功也吸引了江苏、广东等地的相继模仿,但光鲜的成绩下也隐藏着暗流。
(1)义乌近几年外贸出口额持续增长,成绩虽然喜人,但是出口数据的膨胀有部分是受义乌企业“返乡”的影响。以前义乌企业报关程序繁琐严格,很多企业绕道去江西、深圳等地报关,而在市场采购贸易实施后,很多企业回归义乌,同时杭州等附近城市的企业为图便利也到义乌报关,所以某种程度上助力了数据的增长。
(2)义乌的企业出口订单大,但是利润薄。很多义乌企业有稳定的客户和海外市场,所以企业最担心的并不是订单问题。由于受汇率波动、国内物价上涨、原材料成本趋高等因素的影响,外贸公司的出口成本不断加大,利润有所下滑。再者,义乌中小规模的外贸企业居多,他们在签订合同时很多都没有经过适当的风险防控,在付款操作上也疏忽大意,导致诸多货款得不到给付。资金链的断裂,加之国际经济形势尚未好转,导致许多中小规模外贸企业难以维持经营。
(3)参加会展是义乌外贸企业获得订单的主要渠道之一,但许多企业参展并无显著成效。企业在参展前没有经过详细的策划,展台布置无特色,参展人员未经培训,展后未对客户进行跟踪,甚至连参展的宣传册也是临时赶制,导致很多企业参展只是走过场。展会不但没有推动企业出口额的增长,反而给潜在客户留下不良印象。
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作为世界超市,有着在出口贸易上的天生优势。但是从利润的角度说,义乌的市场采购贸易模式还有着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1)利用国际物流拓宽海外市场。2014年初开通的“义新欧”国际集装箱专列,辐射沿途1.3万公里沿线的7个欧亚国家,目的地西班牙马德里。这正迎合了目前义乌小商品出口的走向。交通的便利为对外贸易的开展搭建了桥梁。此外,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义乌小商品出口东盟、中东、非洲的黄金水道。义乌的外商很多都来自阿拉伯等地区,义乌的小商品在中东和非洲很有市场,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保证了供需链条的平稳推进。此外,义乌国际货运行业有待整改。由于货代公司的行业准入门槛低,运营模式不规范,且监管部门缺乏管制,导致货运公司编造虚假信息、外商利用“拉圾柜”骗运费、公司业务员侵占公司利润等现象时有发生。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快行业整改保证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2)引进高层次外贸人才。义乌本地仅有一所高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毕业生很受当地的中小企业欢迎。但是义乌很多大型外贸公司在寻找金融、物流、法律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时却困难重重。虽然义乌市政府的人才引进力度在浙江地区已经算大,但是主要集中在政府、事业单位等部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推进外贸高端人才的引进还需要政府做好引导。
(3)引导中小外贸企业正确参加会展。会展是供需互通有无的平台,是信息、技术、产品交流的载体。企业参展有不同的目标,但是能否吸引足够数量、足够份量、足够层次的参展、参会客商是所有成功展会的基础。2013年,义乌举办各类展会活动150个,吸引参展企业1.3万家,采购商131万人次。但是就像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这样大规模的展会都出现了有的国家订不到展位,同时有的区域展位却闲置这样的状况。如何利用展会这个平台让企业走出去,让采购商走进来?首先,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展会。在选择展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展会的规模,展览会的种类、特性,展览会的知名度,展会组织者等等。企业在选择展会的时候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和预算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效益比较高的展会。其次,展会的准备过程一定要充分。实践中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参展经验,临时组织参加展会,结果只是走走过场。展会是非常专业的贸易成交平台,促成贸易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一般情况下,展会要提前半年开始准备。准备的内容要极致详尽,才用六何分析法来制定时间表,规划展会进度安排。同时为了能够与参展顾客达到共赢的局面,参展企业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招商政策,包括折扣力度,返点,会员制度等。再次,参展企业要对展会工作团队进行培养,一般有经验,专业技能好,沟通能力强的员工适合在展会工作。展会人员要在参展前就联系顾客,发送观展邀请,并向顾客获得答复。然后,参展最为关键的就是产品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参展产品要成系列,但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尽量选择质量好的成品出展。最后,展会中一定要竭诚与客户沟通,展会后也要做好客户跟踪。同时参展工作人员的住处应尽量是展会附近的酒店,这样有助于和参展客户沟通及签约。
(4)推动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制度创新。放宽小额小批量出口商品认定标准,推动关检部门合作开展“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原则上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等,大力优化通关等服务,积极探索义乌出口小商品跨关区直通关作业模式改革。同时,义乌要加快建立市场采购商品认定体系,加快建立涵盖市场采购贸易各方经营主体和贸易全流程的市场综合管理系统,加强市场采购贸易信用评价体系、商品质量监管体系、国际贸易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和市场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5)利用跨境电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步入网络经济时代,实现实体和虚拟市场融合对义乌发展至关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的《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中给予了跨境电商在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便利措施,并给予专项统计。虽然据不完全统计,义乌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主体在2013年就有5万个,包括在阿里巴巴、速卖通、wish、eBay、亚马逊、敦煌网等跨境贸易平台上拥有店铺,每日国际快递出货达25万票。但是这些跨境电子商务的主体很多都只是一人从业,一个月才出一两票,他们大多采用压低价格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仅仅采用价格战的方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对以卖方为主的义乌电商极为不利,所以利用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关键还是运营。通过培训和实操的方式掌握电商技巧将大大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推广。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岗位胜任力;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约2.5万亿元,增速30%,与中国对外贸易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顺应“海上丝路”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沿线国家的电子商务合作。政府、行业、企业各层面,积极发起并参与国际电子商务交流合作,使得我国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时代下向国际化发展。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紧研究制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了《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上线了“单一窗口”平台。国家出台各类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导向则力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互通。
地方高校积极顺应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国际化延展的实情,加快对跨境电子商务紧缺人才的培养输出,围绕跨境电子商人才培养路径,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广泛调研跨境电商企业集群职业岗位群、岗位胜任力的需求特征下提出,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创新-创意-创业”、“实验-实训-实战”和“学业-就业-创业”三个一体化,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进行再构建。
二、分析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困境
目前地方高校针对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暂无优化改革思路,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也基本处于无参考、无借鉴状态,如盲目改造相近专业或相似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势必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特色化、区域化的专业方向打造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效。
为了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跨境电商岗位需求人才,高校已清晰地认识到建立一套与岗位胜任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扎实地运用于教学,必然是一条可行之路。但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没有可参考、可借鉴的先例,导致高校套用相近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模板,进行改造升级。现阶段改造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主要有:
1.教学目标与实际脱节,没有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电商行业发展迅猛,现在的理论体系已无法指导未来的工作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偏低,仍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
2.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模糊不清,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匹配有广度的就业岗位;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更新;缺乏真实的电商企业项目化教学,处于模拟实训或纸上谈兵现象。业务操作技能训练上,缺乏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3.缺乏电商实战经验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学队伍;贴近实际知识结构的师资匮乏:电子商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行业,老师大多没有亲身经验,同时缺乏与外界企业的交流实践机会,无法给学生有效的指导。
4.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组织管理人员架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受环境、地域、平台等制约,监控并不到位。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如果盲目套用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那么劣势显而易见,而且“跨境”的特色将无法彰显。
三、基于跨境电商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校在跨境电商类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学时比重以及综合实战项目实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体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实施成效,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应遵循以实战应用需要为导向、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活学活用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研究实践教学七大体系的改革建设思路。
1.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学业、专业、就业、创业”一体化
以跨境电商产业升级、区域地方经济发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背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学业、专业、就业、创业”一体化。“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规格从职业需要出发,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后劲和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变化的适应性;注重能力强化,设置能对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提供有效支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体系。
2.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岗位胜任+核心课程”一体化
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做到“人才岗位胜任力技能”与“专业核心课程设计”高度吻合。侧重培养:国际贸易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国际物流操作技能、跨境网络营销技能、外语沟通表达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等六大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知识整合必须兼顾电子商务,跨国语言,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多学科交叉特点。
3.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课内实验+综合集训”一体化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相比,不仅要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熟练的外语水平(含小语种),要能在线及时与境外客户进行交流与商务谈判、管理好多语言网站的相关内容,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能使用各种国际结算与物流管理,对跨国文化习俗、法律法规有所了解,能利用最新的国际网络营销工具,通过多种媒介对境外客户做在线消费行为分析等等。
依据企业前期调研所得,跨境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转换为相关模块课程,构成“基础、专业、方向、实战”结合的四位一体模块式课程结构。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通识素质模块、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管理模块、技术支持模块、销售推广模块、跨境电商能力综合提升模块、专业实训及实践模块、顶岗实习就业模块,共八个模块。除通识素质模块和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内实验占比稍低,其余强化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均设置课内实验。
4.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资源丰富+模式创新”一体化
(1)实践教学资源保障
①教学资源:为了培养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学校在实践教学条件保障方面,搭建全方位、立体式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通过“国家引导-政府带动-产业引领-企业参与-学校配合”五力协同联动,遴选具有跨境电商领先示范、社会效应强、辐射效果佳的企业,积极尝试“引企入校、引园入校”等合作模式,为大学生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实战运营中心、电商园区校外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促成高校开展体验式、项目式、团队式教学改革实施,通过植入企业真实运营项目,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实现“政、产、行、校”多方共建共赢的最终目标。
②师资资源: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体系涉及多学科交叉,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考虑从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的出发,打造一支跨学科跨专业领域、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实战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全面的双向多元教学团队,根据实践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分类任务实施,发挥专业教师个体特长,强强联合,避免出现“真空地带”,以适应跨境电商产业的未来发展和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①以知识整合为视角,汇集跨境电商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本知识。讲授理论核心,避免宽泛无重点,形成新型的“知识链”,设计以某个业务流程案例为主线,涉及知识链上的着重点,教师进行课堂讲授。课外学时可以借助校校、校企、校际各类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解决课内学时不富裕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适应跨境电商行业动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②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模式。学生阶段性的综合实验项目成果(如,方案策划书、市场调研报告、电商平台体验心得、电商创业项目策划、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书等),往往能凸显出学生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特质,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挖掘从学习者转向创业者的个案,并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环境上的多方支持。
③以真实电商项目引入教学案例,形成驱动式教学。纸上谈兵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被学生接受,学业水平往往以课程分数定高低,这就是学习没有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也不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如果可以借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将电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深度,项目运作的成败,是一种印象深刻的体验教育。
④推进“课证赛”融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双证”教育理念。高校扩招后,本科学历教育普及面巨增,学生毕业后除学历证书外,必须要获得行业、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国际商务师等),以匹配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赛事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校校之间专业水平的较量中,明确学习目标和提升目标,这种参赛体验方式,使学生对专业认可度、对母校的满意度都会有所上升。
⑤以学生满意度为视角,考虑多元智能介入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入校前其自身已经存在诸多个体差异,根据跨境电商的职业岗位群,学生的职业定位可能存在岗位倾向不同,所以入校后,需要切入职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在迷茫中,明确自己的首选岗位。教师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实践过程中,有策略的进行学习,强化某方面技能,避免毕业后,无所事从,样样拿不起的就业现状。
四、结语
人才培养过程始终坚持“传授理论知识、强化技能运用”双向多元发展的基本原则,定期开展广泛调研,更新细化跨境电商岗位群对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完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就业倾向差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注重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培养和专人专技专才培养创新。就必须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融会贯通,提升学生跨境电商综合实践能力与工作岗位胜任力需求相匹配。
参考文献:
[1]《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2016-03-29,电商研究中心.
[2]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宁波市电子商务研究院.2016年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要点.2016-04-08.
[3]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一、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是国内首个自贸区,面积120.72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瞄准国际最高水准,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一是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减权清单等。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三是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施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建全社会信用体系。
其次是强化贸易便利化。一是实施贸易监管新措施。二是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近300家企业使用,形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基本构架和实现主要功能。三是提升贸易功能和开展新型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直接连接企业,建立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
再次是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一是完善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境外投资项目和金额连创新高。二是扩大开放内容和层次。两批开放措施累计1000个项目落地,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等举措落地。三是实施商事登记制度。
最后是稳步推进金融创新。一是制定金融开放创新方案及其配套政策,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和境外融资功能,加快建设原油期货市场。二是提升金融市场和产品服务功能。三是完善金融监管和防范风险机制。
二、天津自贸区
天津自贸区包括天津港东疆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总面积119.9平方公里。天津自贸区立足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天津港枢纽交通优势,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辐射带动北方经济发展。
首先是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一是实施“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份清单管边界”等“十个一”的政府职能改革,建立行政审批局(中心),企业设立实现“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备案”一天办结。二是创新风险防控机制,提出120条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和市场监管随机抽查联合检查制度,避免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三是首设自贸试验区法庭,滨海新区法院设立自贸试验区法庭,建立涉自贸试验区商事纠纷诉调机制,天津仲裁委成立自贸试验区国际仲裁中心和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等。
其次是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实行海关免费报关,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获批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综合试验区,开展保税展示交易和进口商品直营等业务。实施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行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
再次是创新发展金融租赁业。出台“金改30条”,创新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十项措施,大额存单、外商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人民币业务等取得新进展。
三、广东自贸区
广东自贸区包括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融合,探索构建粤港澳金融合作新体制,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首先是建立系统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统筹管理、分级负责、精干高效”管理机制,设置省级管理机构和各片区管理机构。实现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二是投资管理实施负面清单、一口受理、境外投资备案制、先照后证等。三是加强综合管理与服务,形成综合监管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和管理机制、反垄断、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等。四是设立法定机构,将专业性、技术性或社会参与性较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交由法定机构承担,建立行政咨询体系,粤港澳专业人士组成专业咨询委员会参与自贸区重大决策。
其次是发挥地域优势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一是创新深度合作机制,自贸区建设相关事项纳入粤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在广度上拓宽粤港澳合作领域,取消和放宽港澳投资者准入限制;在深度上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在规则标准对接、项目资金互通、要素便捷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粤港澳联手参与国际竞争的合作新载体。三是推进与港澳在人民币跨境业务合作,推动以人民币作为境外跨境大额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建立国际交易平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金融服务。
四、福建自贸区
福建自贸区包括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面积118.04平方公里,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首先是提升行政服务运作效率。一是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网上申报系统,实现3个小时办结企业营业执照、公章及相关材料。二是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全国首个直接对接国检总局和海关总署数据库,金融服务、贸易许可、信用查询等87个服务项目“一站式”办结。三是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新型通关监管,在“三个一”基础上实施“一站式”查验,极大提升通关效能,降低通关成本。
其次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一是构建对台贸易主通道,开通直达台湾本岛的集装箱定点班轮航线,对台海运快件由平潭直达。二是促进两岸产业对接,联合设立“台企快车服务中心”“两岸产业搭桥中心”“两岸知识产权智库”,共引进台企367家投资50亿元。三是扩大行业开放,建立“跨海峡人民币清算群”,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和对台离岸业务,快速检验检疫台湾产的农产品、食品等,创新两岸冷链物流市场合作机制,成立两岸移动互联网联盟。四是打造两岸创新创业基地。台湾创业园是融孵化、创业为一体,发展两岸青年创业、产学研平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是国台办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再次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一是“台厦蓉欧”作为全国自贸区首趟中欧班列,把“海丝”和“陆丝”连为一体,实现国家两大战略“无缝衔接”。二是与东盟港口城市互联互通,东盟发往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增长60%,厦门成为落实与“海丝”对接的重要枢纽城市,成为连接东南亚的经济枢纽。三是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探索发展自由港成为国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结论
我国自贸区由上海一个点到天津、福建、广州一条线,再到如今的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一个面,初步形成了“1+3+7”格局,随着我国自贸区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最终会形成一个覆盖全域的自贸区网络。
四大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金融、创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差别化功能举措不断推出,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为目标,金融开放创新举措稳步推出。以防控风险为底线,严密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以鼓励创业创新为着眼点,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瓶颈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17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速度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网络化与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世界趋势。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电子商务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而迅速的发展起来。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上升5.1个百分点。其中,B2B电商交易额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9%。网络零售市场规模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2 电子商务物流市场发展的特点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的发展,电商物流也成为当前物流市场发展的最快的领域。中国当前电商物流市场发展的特点是:
(1)大型电商企业子控件物流模式得到资本市场认可。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建立自家大型的物流配送体系,成功地实现企业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强大的物流基础网络优势支撑着京东企业“仓配一体”的电商物流运作模式。
(2)菜鸟网络对电商物流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菜鸟网络整合了海内外大量的物流服务资源,成为电商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网+地网+人网”的结合模式给电商物流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互联网+”正深刻地影响着电商物流行业未来发展变革。
(3)O2O商业模式升温,物流迎来挑战。O2O模式正成为线下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趋势,各类传统企业正在全力进入该领域。
(4)跨境电商成热点,物流服务有待提升。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正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跨境电商物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物流服务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海外建仓成趋势,多种模式共同发展,跨境电商联盟形成。
(5)电商物流差异化服务成为竞争点。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市场逐步成熟,竞争加剧使得电商物流差异化服务成为热点。
(6)高新技术应用促进电商物流增长。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以大数据应用、云计算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物流公司的运营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服务品质。
3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物流瓶颈问题分析
由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物流瓶颈依然存在并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3.1 电商物流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制度和物流供应链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全国尚未形成健全的电商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使得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我国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系统中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各种物流基地还比较缺乏,这严重降低了物流集散以及运输的工作效率;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偏低,各种设备使用标准不一致,物流包装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等,这不仅影响到各种物流功能、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电商物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尤其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方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欠缺。方便高效、功能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尚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协调、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
3.2 电商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交流及共享平台缺乏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电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技术都比较偏低,物流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电商物流运行过程中都比较低,同时完善的物流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全面性的覆盖。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是促进物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信息传播与共享的有效载体,能够有效地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目前,我国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比较滞后,许多小型物流企业尚未建立自己的内部信息平台,在整个电商物流行业内也缺乏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各个电商企业之间很难完成良好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信息滞后性现象比较明显。
3.3 电商物流配送成本高,服务周期长、质量低
我国电商企业主要面对的是个体网购消费者,而他们在电商企业平台上购物时,购买数量较少、分布零散等特点。在同样的周转率下,商品配送投入比普通快递至少要高一倍。在商品配送车辆方面,需要专业的物流配送车辆,而国家对配送货车的装载量有限制,而一些配送车须安装防震、防损的保护层,这不仅使储藏量比普通送货车容积小,而且使配送成本提高。仓库物品的挤压和囤积产生的储存费和设备运作成本、维修费将会导致电商物流的配送成本提高。消费者对网购服务环节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运输过程中导致商品破损、物流环节多导致的时间较长以及送货人员服务态度差等”,甚至存在配送超时导致物品不能及时送达,如“双十一”等购物狂欢节产生的包裹激增,致使快递员不能及时的派件;货物短缺、丢失导致消费者不知道找谁负责等现象。
3.4 电商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管理和科技水平较低
目前,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仍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和网购消费者的需求,电商物流行业人才匮乏已成为限制物流行业发展的因素。我国电商物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究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物流配送相关的教育体系相对滞后,导致电商物流行业人才欠缺和物流管理思想落后,对物流配送人员素质要求较低,缺乏对职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而且部分电商物流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规模、工资标准等方面不能吸引物流专业型人才,致使物流行业人才短缺。部分电商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由于其自身的物流专业管理水平、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缺乏,从而影响着电商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此外,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里,物流专业方面的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由于这些高等院校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实践性培养,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不能熟练的掌握物流管理技术。
4 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的途径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必须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 政府部门应统筹全局并积极引导与规划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政府应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加强创新,开放共享、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制度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解决电子商务物流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现实性问题,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电商物流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次,政府应建立健全跨行业、跨地区的相互协调机制,统筹全国各区域物流行业发展和城乡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围绕电商物流信息化、集约化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最后,加强电商物流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等行业的协调发展。
4.2 建立电商物流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政府围绕电商平台上的消费品,完善相应的网络布局,构建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构建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体系,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物流配送点,完善和优化区域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社区集散网点等布局,从而建设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政府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公平公开相关信息,满足电商企业和网购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实现信息的透明。鼓励各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相互融通,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垄断,实现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依托电子商务综合试验点,探寻服务于电商企业的一条龙物流服务平台。大型电商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自建营业网点,小型电商企业可以共建和组合营业网点,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4.3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物流配送模式
电商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方式来降低成本,减少运输往返过程中次数,提高装载容量,创新物流配送模式,从而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实现电商和物流企业的共赢。电商企业可以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签订合同,将配送物品交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电商企业的物流仓库占地和设施成本,而且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也大大降低。同时,为了减少因部分消费者不会安装以及使用网购物品,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联盟关系,定期培训第三方物流工作人员,实现物流配送员工对物品的安装以及维修服务。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物流成本,将每天的物流运输成本数据进行汇总,利用数据处理器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成本的预测。通过对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实现一体化管理,系统地促进销售企业、电商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消费者组成的供需链的物流一体化发展,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面对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类的网购热潮带来的包裹量的激增,对电商物流在仓储、分拣、配送等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此,电商物流企业可以聘请兼职工,缓解在配送时候的人员分配不过来的现象。引导企业间合作并搭建高校共同配送平台,创新高校物流末端智能化管理模式。
4.4 培养复合型电商物流人才,提高电商物流企业科学技术水平
人才瓶颈已经成为电商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培养复合型电商物流人才,提高电商物流企业科学技术水平迫在眉睫。政府应该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教学模式和学科设计上采取适当措施,加强物流专业教学设备建设和学生物流实践课程学习,购进物流管理相关技术软件,认真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电商物流企业要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校、大专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了减少消费者对电商物流职员的投诉,物流公司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奖赏制度的建立,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体系,提高电商物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2015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特点,详细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分别从政府、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电商物流的瓶颈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2016)[R].2016.
[2]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4.
[3]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Z].商务部,2016.
[4]李伟利.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
[5]杨轶.基于电子商务的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科技成果纵横,2005,(04).
[6]崔忠付.电商物流正在经历巨大变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18).
[7]崔忠付.电商物流差异化服务成竞争焦点[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4,19(10).
[8]李健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需要综合治理[J].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学术年会,2006.
[9]王忠元.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2011,(23).
[10]游斌.浅析中国第四方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时代经贸,2011,(26).
【关键词】商务英语 在岗实习 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目前推行的是“3+1”的教学模式。即3年的在校专业基础知识、校内实训+1年的企业在岗实习。笔者所在学校,实习环节主要是将学生推荐到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互联网+外贸的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营销模式体验。此次暑假,作为实习负责老师,深入企业,实地走访了长三角的每一同学、及每一位同学所在的企业。通过对在岗实习学生的走访,与实习学生的企业交谈,发现了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实习指导、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的一些指导和借鉴。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企业服务意识、浮躁、焦虑情绪有待调整。良好的企业服务意识、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由于实习工作琐碎,快节奏、看重业绩等做法,容易引起实习生失望与焦虑的情绪。不少实习生抱怨实习部门主管或是领导不能委以重任,让其从日常的办公室做起或是下工厂。另外,看到周围的同事或是同期入职的同学开始拿到外贸订单,比较浮躁,有较强的焦虑感。甚至有些学生,心态还未能完全调整过来,未能给自己找准职业定位,在实习工作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出现一些浮躁、倦怠的情绪。
2.课堂知识与实践稍有脱节。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走访过程中,部分学生有反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稍有脱节。企业也有提出,我们的学生操作电子商务平台还不够熟练,同学们所学的商务知识过于笼统,企业需要花时间进行系统的培训。其次,同学们的销售技能有待提高,在面对客户询盘时缺乏技巧,在跟进时,对于如何吸引客户也显得青涩。
3.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监督、管理难。我院2013级学生,近50名,分散在长三角、珠三角的20多家外贸企业。由于实习单位的分散性,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职能基本是借助远程指导。指导的方式主要是电话、QQ、微信。而一旦学生失去沟通的主动性,学校的指导老师就“鞭长莫及”了。因此,指导老师很难及时掌握学生在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实现实习的预期效果。
4.实习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缺乏“双师”队伍。所谓“双师”,就是要求实习指导老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二是要有广博的专业实践技能。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到校工作研究生,且大多数是英语文学或英语教学教育出身,加之缺乏在一线公司、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无法对学生实习做出有效的指导,影响了实习效果。
三、对策探讨
1.加强学生的企业服务意识及职业技能的的培养。学生的企业实践,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还应该具备较高的企业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后的实习指导中,要加强学生的企业归属感的引导。增强企业的归属感,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职业能力方面,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电子商务技能和外贸业务知识,了解海外客户网络购物的消费理念和文化,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营销技巧,从事跨境电子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该重视对学生除了英语专业知识以外的,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营销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管理。严格、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我校根据近几年的实习情况,总结如下经验:第一、以学校及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为主导,密切联系企业,建立“企业+学校”双元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第二、对实习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学生参加的实习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监督、有总结、有反馈,保证实习的有效实施。
3.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有效进行的有力保障。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能够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系统的商务知识和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今后积极鼓励有参加过企业挂职锻炼的年轻教师,加入到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
4.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指导性纲领。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都是基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都在经过综合调研,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验证下通过的。都是基于企业需求和“校企合作、商英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技能+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课程体系。
四、总结
此行对于今后我系实习工作的指导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同时也能为商务英语专业更好的切合工学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打下基础。通过走访,我们会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形势变化,建立全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途径,使我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引导学生从职业能力提高角度出发提升个人的能力,促进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意义的突显。
(一)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关键领域外资准入门槛、减少市场准入限制
2021年10月,商务部先后《“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重点领域相关业务开放,稳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放开优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条件,放宽外商投资法律、运输等行业业务范围、人员资质等要求,减少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体育娱乐等领域准入许可事项,结合负面清单调整涉及市场准入、投资经营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类行政审批。《“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还提出,健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制造业、金融业等细分领域相关部委亦出台专项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其中,工信部等10部委在2022年1月14日出台的《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等新兴领域和中西部地区;银保监会在2021年12月3日出台《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明确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有关措施的通知》,大幅取消外资保险经纪准入限制。
(二)强调自贸平台作用:强调发挥自贸区平台试
点开放以及贸易联动投资合作的功能“十三五”期间,中国自贸试验区数量从4个增至21个,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了173项制度创新成果,试点开放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实践中,自贸区也发挥着贸易联动投资合作的积极功能,2020年自贸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全国占比达到17.9%。2021年12月发改委、商务部《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全面开放外资车企股比限制,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2022年1月1日RCEP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正式落成。为高质量实施RCEP,1月26日商务部等6部门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RCEP意见》),提出推动完善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负面清单,落实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重点领域开放部署。
(三)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推动资本市场
互联互通机制建设,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2021年下半年以来,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设明显提速,9月24日,债券“南向通”正式启动;10月19日,“跨境理财通”双向开通。跨境金融投资范围双向拓宽,2021年10月13日,QFII投资范围扩大至商品期货、商品期权、股指期权;2022年2月11日,存托凭证适用范围放宽并建立市场化询价机制。同期外汇管理改革亦持续推进。2021年9月,横琴方案提出探索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简化汇兑管理改革,12月29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办法》落地,“低门槛、无限制、投向广”的政策优势突出,便利境外投资者通过QFLP渠道投资内地企业。2022年年初,外管局在广州南沙等4地设立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开展QFLP、QDLP及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拓宽自贸区内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四)鼓励机构金融创新:为金融机构跨境业务创
新特别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提供更多政策支持2022年1月26日的《RCEP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人民币结算对贸易投资发展的支持作用。中国与多个RCEP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更紧密区域经贸合作对人民币使用有更大潜在需求,客观要求金融机构与时俱进提供配套人民币产品。1月29日,人民银行、外管局联合境外贷款新规,首次针对境内外贷款业务构建统一政策管理框架,同时大幅放宽参与境外贷款的银行范围,由原来的“走出去”项目拓展至所有境外非金融企业,体现了鼓励境外放款(尤其是本币)和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监管思路。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持续加快背景下,新规的出台为金融机构更深入服务中外工商企业跨境金融需求提供了更多便利,也为新时期中资金融业国际化经营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除了中央层面的政策创新外,多个省市纷纷提出吸引外资的具体举措。2021年10月深圳印发奖励办法吸引跨国公司设立总部,最高可获600万人民币;2021年12月北京出台25条措施稳外资,提出深化重点领域开放、打造总部经济、投融资便利化、税收优惠、优化外商生活服务等一揽子措施促进外商投资;2022年2月浙江提出利用外资实现新增长,制定“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00亿美元”的引资目标;2022年3月,全国首个聚焦外商投资权益保护的地方条例——《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完善了广东扩大对外开放的法律框架。
二、政策展望: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发挥开放平台试点职能、完善深层次制度环境,仍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逻辑
展望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继续深入推动投资领域开放仍是“双循环”战略的核心内容,渐进有序预料将持续是政策优化调整的一贯原则和核心趋向。
(一)开放范围层面:实体经济领域侧重引导外资流向,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1.实体经济领域侧重引导外资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外资区域分布中国已连续五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引导外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行业上,扩大鼓励类投资项目、缩减负面清单仍是稳外资工作的重要抓手,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均是重点引资方向。地域上,2021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4.6%、20.5%和14.2%,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引资潜力和空间较大,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持续推进、RCEP生效,中西部地区有望发挥政策及区位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引资的新增长极。2.资本市场领域持续推动双向开放,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机制建设仍是重要内容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复苏、人民币资产价值凸显,2021年外资净流入3846亿元、创近5年新高,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亦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成为热议话题,加快推进与国际资本市场通行规则的连接,建立融资功能完善、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的资本市场生态,是未来推进制度型双向开放的重要工作方向。据统计,境外投资者持有内地股票超七成通过沪深港通购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资金进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沪深港通扩容亦有望与中概股回归形成良性互动。
(二)开放节奏层面,充分重视和利用自贸区、自贸港等开放平台的试点开放功能
自贸区港有着贸易自由、货物存储自由、货币流通自由、人员进出自由等特征,天然的政策和区位优势下贸易开放与吸引外资互促发展,2021年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增长19%、海南自贸港引资实现翻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地区服务业引资占全国的33.4%,各类高水平开放平台已成为引外资高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自由开放为总基调,开展差别化探索、发挥对外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医疗、教育、数字经济等行业的开放,将成为各类开放平台的政策发力方向。此外,前海方案正式,也为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宽了先行先试的政策空间。
(三)制度保障层面,继续全方位优化完善关键领
域的制度环境是新时期扩大开放的重要着力点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以提供土地、税赋优惠为主的简单直接型引资,在改革开放超过40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期,深度优化关键领域的制度环境,引导外资投入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向融合、提升外资在优化完善“双循环”体系中发挥更深层次的作用,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要义。实践中的重点领域,比如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短期内稳定汇率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中长期持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简化外资进入程序和手续,扩大QFLP、QDLP、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试点规模和范围,以高水平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开放便利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资金流动。加强外商投资企业保护,通过立法保护企业权益、落实国民待遇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稳定外资企业预期,吸引优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三、区域商业银行的可能业务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