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事业单位会计总结

事业单位会计总结

时间:2023-08-29 16:4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事业单位会计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事业单位会计总结

第1篇

   一、会计的工作方面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在工作的责任上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认真遵守公司和部门领导的要求,积极的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认真配合财务团队和各部门管理,积极的提高自身能力的实用性!

   在工作中,我认真处理好每月的财务记账、核算并结账,在工作完成后及时按照公司要求仔细归档处理。并且认真做好每天的日记账,保证每笔业务的收支情况都有迹可循。

   此外,在工作中我积极的与其他部门管理交流和请教,认真分析公司业务,尤其是在公司的采购方面,更是与采购部领导认真的协调,制定好详细的采购计划。

   二、自我的强化

   作为财务,我们除了在工作中保持自身的严谨和仔细,同样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并充实自己,为此,在工作方面我总是积极的为自己寻找进步的机会。

   在工作的思想上:我深知会计是一份需要严谨且冷静的工作。为此,在思想上我一直都的在进行学习和调整,维持自身冷静的头脑和积极上进的工作心态。

   在工作的业务上:我更是抓紧机会为自己充电提升。除了在工作内对领导们请教、学习,我还利用网络和书籍,提升自己在会计方面的业务能力,并学习财务和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合法的情况下,积极的改进自己,为公司更好的计划资金的运转。

   三、自我的不足

   当然,对一年工作的反思也让我暴露了自身许多的不足。其中,尤其是自身工作较为散漫这点让我头痛!在工作和自我提升上,我总是没有自己的计划,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情况导致了我工作和学习上事物的堆积,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和资源的有效分配。这是很不好的“自绊”行为。

   为此,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首先要对自己做好工作和学习的自我计划,并定时总结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积极有规律的去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让自己能将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

   事业单位会计个人年终总结

   实习目的:

   综合复习与巩固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加深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内容:

   本次实项内容:

   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七个方面进行了分章做题练习,经过实习我基本能够对这些费用进行分配。在这些章节中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在加耐心做题训练,就能熟练掌握了。可以说这些章的内容不难,学好了这些,以后的部分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在材料费用方面,分配费用比较简单,比如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如按材料消耗定额或材料定额费用分配,从而计入各产品成本;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如实际工时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费用方面,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求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分配方面,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如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废品损失计算,在核算时,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将受到的赔款和废品残值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然后结转出净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是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也是很难很重要的部分在实习中我们主要用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和定额费用分配法来做,在这里我们花费了好多时间。

   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综合运用。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讲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好多企业都用这中方法,在实习过程中花费了好几节课;而分批法是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分步法是最难的,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步法实际是品种法的多次应用,最难的部分是要成本还原,学习了这些方法后老师带着我们对这些方法分别做了综合训练。

   心得体会:

   经过四周的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作,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要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经过实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我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使我对成本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没有学懂的一些东西,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基本把它们弄懂了,可以说这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深化;

   实习中以前教我们财务会计的那个老师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同学来讲,同学讲后又亲自来给同学讲,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它可以锻炼同学的能力又可以督促同学的实习,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来给同学教授好的方法和知识

   事业单位会计个人年终总结

   不管路由多难走,也要咬牙坚持,来到了岗位上,有困难就要及时的克服不能畏惧不前,作为单位的会计,我谨守工作本分,牢牢记住一点,不做任何违法犯纪之事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岗位上团结同时,毕竟公司是一个整体,虽然我是会计在平时工作中与同事交流相对要少,但是我依然知道团结一致对外,我们单位提倡同事如手足,彼此尊重彼此帮助,遇到工作的问题,我一般都会求助同事帮忙解决,这样可以更快完成任务,也能够学到知识。而其他同事有事情询问我我也从不会吝啬,毕竟我也知道投桃报李,或许问我问题的不是那个帮助我的人,但我也不会介意,这是我们单位的文化,作为单位一员继承好传承单位的文化也是有必要的。

   对于自己的工作我经常会检讨自己的过失和对错,毕竟人不可能不犯任何错误,在圣贤的人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何况我一个普通的员工呢?所以我有危急意识,知道反省,没次反省我都能够从中找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会难道我,阻碍我工作,但是也同样让我可以追根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没次发现自己的问题我反而高兴,因为我又可以更近一步。

   对待工作有畏惧之心。为什么畏惧,因为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责留下多少问题和遗憾,肩膀上的担子是公司的信任,如果做不好丢失了公司对自己的信任自己心中也不好受,能够成为会计,就要有会计的工作能力,少犯错,多做事,有危机感有责任感,才能够扛起会计的工作。

   我时常会受到身边同事的鼓舞,应为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努力勤奋工作的同事,他们对工作异常勤奋努力从不会因为自己做的`不好怠慢。一步步都在努力,以前我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现在我看到是他们努力的表现,相反我觉得这才是他们有现在成绩的原因,总是能够在岗位中默默奉献才是能够坚定走到现在的原因吧。

   我在工作也存在着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犯错,做事的时候不认真,也就是粗心,导致自己的工作存在了一些漏洞,每次都是经理帮我填补窟窿,这让我挺尴尬的不但不能够及时的为经理分忧,还要经理抽时间找问题,为我工作不缺查漏,这让我更加重视工作过程,重视过重的步骤和结果。

   想要得到认可,就必须要让自己掌控住自己,不为自己的性格左右,不因自己的脾气而影响到工作,重视大局,不把自己个人私事与公司公事交织在一起,明白秉公办事的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已经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也成长了很多,知道有些事情,还需要考自己坚持。未来的工作,做到稳中求胜。

   事业单位会计个人年终总结

   即将过去的20xx年,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以及财务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各项财务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能,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锁事,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协助会计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帐、结帐和账务处理工作,完成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贯彻执行各项财务制度,认真学习会计政策法规,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3、根据财务制度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设置现金银行日记账。做好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准确无误,超限额的现金及时送存银行,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票。

   4、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审核凭证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会计沟通,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好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5、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妥善保管现金,支付凭证,有价单证,印章,保险柜钥匙等。

   6、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协助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

   7、协助会计算账,支付项目部工程款款。

   二、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2、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1、今后我会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

   2、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四、严格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

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运行规程与现状;不足及改进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批行政事业单位,其对于执行国家政策、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到其单位内部资金的正常运作,因而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建立了相应的会计决算报表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过程中,会计决算报表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情况的一个全面反映,其为行政事业单位总结财务工作、制定财务工作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促使各行政事业单位更加良好地管理单位的财务信息,有关部门应当切实强化对会计决算报表体系的优化和调整。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概述

根据我国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其财务工作进行预算管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报表编制失真、财务数据造假、会计决算报表审核不合格等),国家在2002年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制度》。这一文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进行了若干规定,明确地提出了关于会计决算报表编制内容、审核流程以及数据分析、数据汇总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根据文件指导精神,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每年度提供一份会计决算报表,会计决算报表应当包含有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会计工作的有关需求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的资金活动编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断报表是以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为主的一份综合性报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侧重于收集和存档单位相关职员的工资、单位的资产与负债、单位的财务管理等数据信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能够对单位工作有关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信息表达,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应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一)会计决算报表

会计决算报表一般是一项年度性报告,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年度结束之后对相关财务信息编制的综合性报表。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12月份所做的会计报表可以称之为会计决算报表,其对这一年度的会计工作进行了相关总结。会计决算报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得以向单位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会计决算报表综合了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决算报表的相关Y料,按照日期为分类标准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财务工作状况,对资金流量进行总结是会计决算报表的一项基本功能,其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年度业绩进行科学地评估,同时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了相关财务资源,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二)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会计报表进行相应内容的注解和补充。在行政事业的会计决算报表中,会计报表附注发挥着以下功能。第一是提高会计决算报表信息的相互关联性和可靠性,一般是在保障会计决算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相关性。第二是对会计决算报表信息进行解释和补充,促进了会计决算报表的完备。第三是可以从横向对比,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状况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对比,提高了会计决算报表信息的可比性,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决算报表体系的不足

(一)会计决算报表内容过于宽泛,重复统计现象严重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其涉及到的内容应当有一定的范围。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年度财政预算编制范围内的所有行政单位、企业集团以及事业单位;同时也包括了没有明确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编制范围的、但在日常工作中执行行政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其他单位。现行的会计决算报表体系除了涉及到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之外,同时其也负责对预算编制范围内的企业集团进行统计;其不仅包括了有关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单位,还包括了财务自行管理的企业化事业单位和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使得会计决算报表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忽略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的主体地位,不利于重点分析其财务状况。由于会计决算报表涉及到过多的盈利性企业集团,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年度会计报表预算,难免会给政府的相关统计工作带来重复统计的问题。

第3篇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改革。本文在多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针对当前会计核算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的一些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国内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为实现我国国富民强的宏伟目标尽一份力。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前言

事业单位改革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之一。从过去到现在,事业单位都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的效能,提升工作效率。会计作为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管理者,是改革的重点。本文即在多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针对当前会计核算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的一些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国内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为实现我国国富民强的宏伟目标尽一份力。

1、经营性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的行政构成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占据重要的一环。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企业化的改革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改革的深化带来了显著的成绩,如今事业单位的效率较过去有了大幅提升,绩效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尤其是会计方面的改革,亟待进行。

1.1资产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如何核算没有明确规定。

1.2会计核算基础问题

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些一个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如事业单位的房屋修缮费用,并非每年发生,在发生修缮费用的年度,支出增大,造成当年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尤其是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使得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如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帐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1.3成本核算问题

目前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而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不易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2、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思路

2.1改革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日益走向市场,在资金上与财政脱钩,实行自负盈亏,事业单位改革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但把所有的事业单位一步到位地推向市场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

一方面,以建筑事业单位为例,其支出的资金来源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弱,经费很难自理,不易在资金上与财政脱钩,不具有走向市场的条件,另一方面,建筑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许多企业性的单位,会随着“事企分离”逐步从事业单位脱离出去,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事业单位是需要财政拨款的管理型为主的公益性单位,“事企分离”后,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发生向两边靠的趋势:事业型单位会计核算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企业化管理的单位将向企业会计靠拢。

2.2经营性活动会计核算规范的处理

建筑工程从其性质上都具有项目工程的特征,在资金使用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其管理体制是以项目为主体、以项目资金为管理范围,项目的完成也就是资金运动过程的结束、退出的过程,同时资金主体不再存续。但由于资金来源和使用以及具体管理的要求,在会计核算时有一定的区别。

2.3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

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主要受单位的性质和会计目标的影响。

在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中,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处于比较突出的位置,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都明确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然而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不仅仅限于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同时事业单位相比企业尽管业务简单,但相比行政单位业务活动明显复杂多样,单一的收付实现制很难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做了原则的规定,可以理解为会计核算不否认使用权责发生制,经营收支业务建议使用权责发生制。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按业务性质划分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

3、结束语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是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为国人所关注,而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更是势在必行。因此,针对我国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提出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及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状况调整改革策略,我们必须根据事业单位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状态,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实际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的企业化进程,这样才能以动制动,牵动全局,实现我国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早日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杨道田.我国事业单位现状、改革目标与途径探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02:45-48

[2]冯国良,田守岗.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回顾与展望.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建设课题[J].新视野,2004,01:39-42

第4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手段;强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以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逐年加剧,各大中小型的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危机。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且突围而出,首先必须重视与培养单位本身的各项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制度管理等等。基于此社会背景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通过分析财务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两大方面,进一步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手段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一)让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有计划、有规模地展开,保证资金的最少投入与最大流动性。

(二)能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核算与监督,通过财务手段控制单位的资金。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

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的控制能力太过薄弱。

1、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去控制成本;

2、对于成本的中各项收支指标不明确,对支出的管理不严格,导致单位内部各项费用超标,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3、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方案,一些单位擅自更改资金的用途。

(二)缺乏规范的会计工作体系。

1、对会计科目进行不合理地使用,造成财务部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大量计算数据与信息缺乏准确性;

2、在会计记账的时候缺乏规范有效的记账凭证,无法准确反映单位内部的真实经济业务状况;

3、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将会计核算集中到一起进行,根本无法准确地分析单位财务的收支情况,更不利于财务的统一管理。

(三)预算编制存在缺陷与漏洞。

1、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对单位建设项目支出指标的规划很模糊,无法科学、合理地采取财务手段去细化项目的支出程度;

2、随意与盲目对预算编制进行规划,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也不结合单位的实际,使预算编制完全不符合单位的财政需要;

(四)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

1、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

2、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较低,缺乏管理责任心甚至素质低下,利用财务管理职权私自挪用公款。

三、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一)加强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

1、以“较低事业成本取得最高事业绩效”为财务管理目标,通过绩效为导向来进行对成本的管理;

2、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严格控制单位内部的支出,使单位内部的任何经济活动支出与成本设计相符;

3、在进行单位项目建设时,充分考虑对成本的控制,要用成本牵制整个项目建设,使项目在成本的监督下有序不乱地按照成本的预算完成;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明确开支标准的财务管理体制;结合单位的预算编制,建立能细化单位内部资金支出程度的财务体系;

2、根据财务管理法的相关理念,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明确每一个部门的职责,确立各财务部门间互相牵制的制度,使财务管理部门的各个组织机构进行相互协调与控制,保证每个财务部门都正常行使自己的财务职能;

3、通过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对单位资金来源作出统一的规划,审核资金来源是否正确与完整,建立“财务收支预算—财务收支明确统计—审批财务收支—总结财务收支”这一审批流程,保证财务管理手段实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及时反馈财务管理制度的不足;

(三)强化财务预算编制。

1、提高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与程序,加强单位内部对预算编制的审核程度;

2、结合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能力,采用“零基预算”的方式,使预算符合实际,对单位的财务进行逐项的编制;

3、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以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前提,结合单位往年的财政状况,保证收支平衡,保证此预算编制不仅能够全面且客观地反映出单位的收支情况,而且对单位事业长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与推算作用;

(四)制订合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

1、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体制改革制度与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状况,制订符合市场运营要求的企业会计制度;

2、在企业会计体制下,必须做好会计账簿的记录工作,对于单位的经济活动开支必须进行准确、真实的记录与报告,并核算出实际数据;

3、完善会计的清算工作;在年终结账时,会计必须对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清算总结,对单位的各种款项也要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

(五)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

1、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与财政状况,制订与之相关且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展开财务管理工作;

2、将单位内部的各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从侧面为财务监督反馈信息;

3、定期或者随时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审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严格审核财务管理手段的运行过程,对各项财务数据、财务报表进行实际考察,保证财务管理的真实性。

(六)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引进大量的财会专业人员,加强整个管理部门的专业程度;

2、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3、实行责任追求制度,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升其职业道德。

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所以财务管理要通过对自身的不断总结与不断完善,才能满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要求。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方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节约资金的情况下,充分保证了国家资金受到合理的运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作者单位:保定中纺依棉纺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文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21):133-135.

[2]王冬艳.集中核算模式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51-52.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 项目经费管理

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在加强政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经费多数直接来自财政拨付,体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想。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经费已成为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如何更好的发挥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其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计的作用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因此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会计由于精力和能力的局限,往往化费大量的时间、心血,兢兢业业的埋头在记账工作中,而很少抬头关注管理。表现在项目经费管理上,就是被动和滞后的,他们大都认为项目管理是科技干部的事,他们只要记好账就行了。所以,多数单位财务人员在项目经费的管理中只是充当了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财务角色。无数事实证明,如果会计人员不参与项目管理,项目的预算很容易主观盲目,脱离实际,增加了项目决算和通过验收的难度。事业单位的会计如何才能更好的在项目经费管理中发挥作用,本人通过多年会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经费的预算工作,做好项目经费的事前管理

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认为项目经费的申报工作是科技干部的事,与会计人员无关,所以在项目经费的申报过程中很少过问。但大多数科技干部在申报项目经费时的指导思想是为满足单位筹资的需要,加之他们一般都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没有成本核算的概念,仅凭经验编制经费预算,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盲目性。待项目验收,需会计人员提供项目经费决算表时,会计人员才发现,很多实际发生的支出并没有列入预算,而预算列支的实际并没有支出或支出有限,因此,造成很多单位都是实际支出没有经费来源,而项目经费却有大量结余。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时,会计人员要主动积极地参与项目经费的申报工作,通过与科技干部的共同研究,可以科学的测算出单位的实际支出需要,再结合每个项目的要求,客观、科学的编制每个项目的经费预算表。事实证明,经过会计人员参与的项目经费申报工作,其预算与实际的偏差率,大都能在规定的范围内。

所以,会计人员一定不能轻视自己在项目经费申报环节的作用,更不能怕麻烦、怕负担,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这是确保项目合法合规的完成,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顺利通过验收的第一步保证。

二、积极主动地监督项目经费的实施过程,做好项目经费的事中管理

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二者在实施过程中,时间上的重叠部分即为内部监督的事中监督。会计事中监督是对正在进行中的会计业务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控制问题,纠正偏差,保证经济活动按照计划执行,达到预定目标。会计核算过程中加强会计事中监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项目经费核算过程中,应加强会计事中监督管理,通过保证会计核算程序理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事中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关键环节。加强事中监督是控制会计核算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会计人员在项目经费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对项目经费进行严格的监督,不仅表现在报销付款环节的监督,更要严格对照项目经费预算表,检查是否按预算要求支出,是否专款专用。

所以,会计人员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项目经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这是确保项目合法合规的完成,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顺利通过验收的第二步保证。

三、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经费的验收工作,做好项目经费的事后管理

项目经费验收内容,包含项目任务书中各项研究内容及所明确的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项目所产生的论文、专著、专利、决策咨询报告、奖励等科研成果情况;项目实施情况等。重点项目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项目经费验收的形式,是现场实地验收。

事业单位的很多会计人员在验收环节较重视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表”和财务审计报告,而忽略现场审计,经常验收时,材料到现场,人却不到场。我则认为项目经费验收环节也是会计人员不容忽视的,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总结已完成项目;启下,通过总结已完成项目的优缺点,来改进以后项目的实施。这样,一次一次的总结,会计人员管理项目经费的水平,就能不断提高。如会计人员验收不到现场,就收集不到验收专家的第一手资料,不能直接促进发展。

所以,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经费的验收,这是确保项目合法合规的完成,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顺利通过验收的第三步保证。

通过以上三步的严格执行,会计人员一定能即轻松,又负责的完成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并充分发挥作用,促进项目高效实施、顺利验收。

参考文献:

第6篇

1.企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1)企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风险大,不确定性大

财务会计报告中有人为的评估和判断,再加上金融机器等这些客观因素,就决定了报告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而且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与损失。

(2)企业单位财务科技报告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见环境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而言,企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一般来说,人们的行为是按照法律的规章制度来执行的,如果在财务报告方面的法律不完善,那么就是对违法现象的一种纵容,才会导致企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虚假现象日益泛滥。

(3)企业内部利益的复杂性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企业也同样适用,有些企业高管或其他信息技术人员,利用职位的便捷擅自决定会计位置的人选,这便更加深了企业内部利益的复杂性,这是影响会计真假性的内在因素。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提供的该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的一个具有概况性、综合性的总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对财务报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事业单位不断地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缺陷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是指该单位针对于各项经济活动内容所进行的管理。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频繁、资产收益的庞大和大规模的人事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复杂性和繁复性。因此事业单位很难有一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二是策略。许多事业单位的财政核算基层的实力不是特别雄厚,这会直接导致信息的失真,提高风险性。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的核算策略还不够完善,这就大大加深了财务会计报告的难度。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档案的内容不完善

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有的人觉得财务会计档案并不是很重要,这便使得部分档案缺失或者不规范。因此造成财务会计报告不全面,大大降低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实用性,并且不及时。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无法使信息使用者得到满足,信息使用者涉及方面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的信息既要全面及时,又要保持高质量。

二、关于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

1.正确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财务会计报告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财务状态的总结,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以从这些数据和表格分析出来该单位的未来走向和发展趋势,更有利于进行管理和投资,促进双方的利益的发展。可见,财务会计报告在一个单位的重要性,而这明确的重要性则会让单位的每一位财务会计工作者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由此,一个企事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会走向规范化、全面化,并且越来越具有及时性,这都不仅可以促使一个单位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改进财务会计的方向和内容哲学观里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于是我们需要改进,改进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方向;二是内容。

(1)就方向而言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比起表格和文字,音像和图像更直观,更容易为人所接受,音像和图像更能直观的表现出信息的核心内容,为信息使用者所利用。因此财务会计工作者可以打破原来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表达方式,变表格文字为音像图片的方式。同时优化财务会计报告的模式,在我国不少的企事业单位中,都是盲目的提供财务会计的信息,而信息使用者也总是盲目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之间没有交流的平台,因此应该在企事业单位中实施互动的模式,促进双方交流的同时,也促进双方之间利益的发展。

(2)就内容而言

增加对未来预测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结合单位的各方面有效发展,还能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发展的机会。

3.完善相关法律,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度

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企事业单位可依靠法律来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患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此类的法律条文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明确,但与此同时国家应提高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我们不能喊空口号,不做出实际行动来。在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下,和高度执行力的保护下,不仅企事业单位能够做出真实有效的财务报告,大大提高科技信息的质量,还能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的权利,规避风险,做出正确的管理和投资,以此进一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秩序。

三、结论

第7篇

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职责在于为事业单位的领导与管理层,快速、有效地提供单位的有效管理信息,以便可以及时掌握单位的管理项目,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更好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会计已被事业单位广泛运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正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本文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作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现状、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事业单位可以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

一般来说,管理会计就是向单位管理层提供科学依据与信息,便于更好地加强内部管理。从国家层面来讲,财政部去年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突出实务导向,坚持创新,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现如今很多事业单位都运用了管理会计。它可以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全面的经营与管理信息,有助于增强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但是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对管理会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作用

管理会计是现代化、科学化的产物,融合了现代管理科学和现代会计科学。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对事业单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一)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以追求宏观社会效益为主要职责,具有非营利性的性质。所以衡量事业单位社会效益需要有科学量化指标,否则内部控制管理就会变得涣散。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社会资源使用率就会随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整体福利水平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合理使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合理规划事业单位所有资源,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从而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分析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与完善管理会计体系,以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规避各类风险。

(二)实施有效监督,提高综合实力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应用到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中,可以更好掌控经营管理体系,监督运营环节的各项业务,对业绩进行考核,分析与评定各部门日常工作效率及工作成绩,以此来调动所有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重视综合管理能力的上升。

(三)确保战略决策的科学性与事业单位的稳定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可以借助管理会计的技术与方式,与财会人员整理、编制事业单位所有财务资金报表及相关数据信息资料。事业单位管理者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并以上述资料作为依据,对战略进行分析,以制定出合理的发展决策。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现状

(一)未形成标准化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属于独立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部分单位不够重视管理会计的职能设置工作,以致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还有可能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各项任务进分解,并下达到各个职能部门,以此削弱管理会计的完整功能,降低事业单位整体效率。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具有应用抽象、繁琐,理论体系复杂的特点,这也就使得管理会计很难在实际运用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管理会计知识发展滞后当下,经济发展依赖于知识的进步,而知识已成为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程度的主要衡量指标。不可总是使用传统的老式方法管理事业单位日常活动,要积极创新,推动单位信息活动的发展。事业单位要转变就要转型管理会计,使得单位管理满足新市场的发展需求,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亟待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要想实施管理会计,就得有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会计人员作后盾,因为管理会计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会计人员。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方面人才的专业素质较低,难以适应行业的实际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出现,事业水准也不高,这就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

(四)普遍缺少管理会计应用理念很多事业单位归属财政部门主管,资金来源多以财政拨款。普遍存在“吃皇粮”、“等靠要”的心态,事业单位领导没有充分认知管理会计,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管理会计的应用面临很大困难,有着很强的阻力。

三、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发展策略

(一)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在分析与总结实践成功经验之后,管理跨级理论可以构建标准化示范效应,提供符合实际的理论体系给事业单位或其它企业。管理会计在一些事业单位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要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就要把实践与理念有机结合,分析管理会计发展规律,归纳总结过去应用经验、存在的问题、应对方法,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奠定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发展的牢固基础。

(二)努力培养会计人员,打造高水平队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技能与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增设管理会计专业,引导社会重视管理会计,增强管理会计人员思想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其次,举办在职会计人员专业技培训。扩大在职会计人员的知识范畴,拓展视野,提升其专业技能,学到会计专业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并了解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以便为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提供更好服务。

(三)增强决策层的管理会计意识,提高应用技能作为单位的关键人物,决策者的思想与意识一定程度上会对单位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在决策层没有合理的管理,会计人员的高素质与工作积极性很难被发挥出来。所以,强化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并对管理会计应用进行有效宣传,以打造出管理会计应用的良好氛围,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四)创建完备的会计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会计体系就是指内部的会计工作体系。决策层需要重点关注构建与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工作,负责全面的管理会计工作,加强执行力,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单位管理会计部门负责人、主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务必将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单位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下去。以此方可有效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工作,确保单位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与完整性。需要详细划分会计部门与其它各部门的职责,确定彼此之间的工作关系。因为管理会计与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都有着工作上的紧密联系,因此,明确会计及管理部门的职责,可以预防在发生事故的时候,有责任不明的问题出现。同时,这也利于对各会计部门实施高效监督与考核。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应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发展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应对,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在单位的应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建设管理会计体系和经营管理单位结合起来,实施科学、合理的措施,进一步构建并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对管理会计应用的认识,建设一支高技能的会计专业队伍,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不断发展,以提高其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任超.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试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5,(2).

[2]冯晴.探析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

[3]林太平.推进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5,(12).

第8篇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外部表现的基础,关系到单位的管理与运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诸多的疏漏,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并不健全

当下,事业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十分严重,“铁饭碗”、“皇粮”的思想根深蒂固。会计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到位,财务管理制度大多流于形式,还存在诸多不健全的地方,使会计核算无章可循。更有甚者有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本身就不合理,没有依照严谨科学的态度去进行,为后续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预算和执行能力不足

在预算和执行能力上的缺乏,使会计核算工作难以进行,具体表现在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从大局出发,过分注重局部利益,没有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进行编制,影响了准确性。再者,在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浪费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对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的划分界定混乱,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的原则。最后,某些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中疏于管理,造成了重预算而轻效果的情况。

(三)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约束不足

会计核算工作一般是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会计制度》为参考,会计核算中时常会出现会计科目编制过于随意的问题,经常出现例如账实不符的情况。财政专项基金的处理也大都没有按照要求严格去进行,导致了财政拨款数额的急剧增长。[2]在纳税相关科目的反映中也过于笼统,很难反映出税务缴纳的实际情况。诸多的制度上的约束缺失,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的运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上看,存在部分间财务监督机制的制约较弱的现象。通常出纳仅由一人担任,容易造成管理失控,移交不规范的情况,容易进一步造成违纪行为。事业单位也经常出现赊账过多,账目混乱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单位私自设立收费项目,截留资金,将法律法规抛之脑后。

二、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与运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行会计核算的改革,提升会计核算效率,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认识,转变会计核算观念

针对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首先要加强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及时的转变传统的观念。各事业单位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会计核算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明确各方的职责,全面的发挥会计核算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各单位的负责人做起,认真的学习相关知识,向其他单位取经,切实的推行会计核算的体制改革,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做好单位日常的结报和管理工作。

(二)提升核算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核算队伍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对核算队伍的建设主要是对核算员和报账员素质的掌控,加强岗位培训,增加他们的业务知识,不断的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再者,还要加强对二者的法律素养与道德素质的审核,加强培训,使他们严守职责,不触犯法律的底线。对由于个人原因而发生责任事故依照相关规定或相关法律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落实到人,切实的在核算队伍中形成严肃的纪律,确保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和透明性。

(三)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为提升效率,将会计核算同财务管理部门分离开来,会计人员统一集中于核算中心,赋予会计核算中心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职能,使其不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记账机构,还要对预算相关的执行信息进行控制和及时的反馈,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监督与掌控。[3]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切实的转变会计职能,融入管理的因素在内,提升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四)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监督体系

针对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上的疏漏,应在最大程度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分清内部纷繁复杂的财务关系,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做到有据可循。同时,还要对相关标准进行规范,考核会计核算行为的合法合理性,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浪费的情况发生。再者,要进一步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监督工作,包括对资金的预算、使用、记录等全过程的监督,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性。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与反馈,编制形式要求科学合理,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总结

事业单位深入推进会计核算改革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已经深入的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并展开相关工作,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难。根据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顺藤摸瓜,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策略,进一步促进会计核算改革,提升会计核算效率,以保证相关单位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作者:赵娜 单位:烟台市牟平区会计干部管理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赵科平.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J].财务会计,2013(4).

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 工作重点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职能。针对事业单位的特点及经济活动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强化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国家相关监管工作的进行。事业单位会计行政法规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编制会计核算制度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程序及工作内容的差异,造成了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管难度的增加。针对这一现状,现代事业单位应以《会计法》为基础,针对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等完善跨级制度,并通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重点的明确、有效的执行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目标,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及财务监管工作的开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分析

科学掌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工作现状进行对策制定,并通过强化会计工作重点实现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受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征影响、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首先,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征使得全额拨款及差额拨款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存在差异、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化的管理。其次,会计基础工作不踏实、会计基础信息及凭证真实性管理不严、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编制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等都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难以提高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应从管理制度、基础工作强化等几方面入手进行会计工作的强化。

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重点的分析

(一)针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征完善会计工作管理体系

在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管理及基础工作执行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以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容为中心,对会计工作管理体系以及会计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分析与完善。通过针对性的分析,了解现行会计工作职责及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容为中心的分析优化会计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以此为基础指导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促进会计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还应对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分析以往会计工作内容及工作质量,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针对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及差额拨款会计工作内容的不同,对事业单位会计职责进行明确,实现科学的、适用的会计管理体制体系。

(二)踏实会计基础,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会计工作基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财务管理及概预算执行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会计基础工作还对内部审计、年度预算编制等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保障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审计与预算等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及管理中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制度做好现金收付的核算工作,根据企业管理制度做好银行存款的收付核算,同时认真登记日帐并做好相关凭证的整理与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为财务月底核算与统计等工作奠定基础。在现金及证券的保管中应严禁“白条”入账、挪用现金等情况的发生,实现账款相符的管理目标,通过一系列工作保障资金收支与记录工作质量,并针对结算往来以及工资核算、收支监管等职能的有效执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三、加强会计法规的学习与关注

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基础上还应关注国家会计法规政策的动向,根据会计法规要求及时进行相关工作的执行。例如,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进行相关计算方法的运用以及相关改进工作等。为了满足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需求,会计人员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学习、总结会计法规及单位制度。将会计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法规制度等落实到工作的实处,保障会计工作质量,保护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概预算的执行、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现代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应根据事业单位资金类型以及经济活动内容确定会计工作的重点,以会计基础工作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强化会计工作重点,实现会计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第10篇

1.会计主体定义的变化

以往的会计准则中会计活动的主体是资金活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内容主要是管理资金的收支情况。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主体扩大为事业单位本身。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现在涵盖了事业单位全部的经济行动,现在会计需要管理包括事业单位的投资,盈利,资产购置,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行为。

2.预算资金核算和预算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再将预算内外资金分开核算,而是合并为一个整体的会计核算。同时,在新会计制度之中原本的预算管理方法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增加了如下的新预算管理方法:核定收支,也就是事业单位统一对预算进行编制,要求事业单位对各类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定额补助如同其名,也就是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收支情况来进行财务补助。定项补助的概念是只对事业单位出现资金不足的项目进行补助,不补超支情况下的结余留用。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金管理显得更为现代化和规范化,通过会计核算能更好的衡量事业单位运行绩效,运营效率,财务状况的情况,是会计行为更好的达到监督和评估的效果。

3.明确了会计要素的组成

在过去的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中并没有规定事业单位会计需要采取何种要素,在实际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一般以收入支出结余作为三大会计要素。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会计要素被详细划分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这五种。对于新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规定而言,不断地接近企业会计准则,吸取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有益经验。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加贴近事业单位实际运行情况,对事业单位的行动决策,财务管理,资金分配等行为有着巨大帮助。

4.会计科日更改

新会计制度加入了同定资产折旧准备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概念,对于事业单位的同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开始像企业会计准则那样计提折旧费用。同时,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规定,折旧和摊销费用计人非流动资产基金,不仅便利了事业单位日常的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又体现了事业单位的特性,也符合资产价值规律与实际T作的要求。对我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了极大的改进。

二、新会计制度对于会计工作的影响

1.进一步的规范了会计行为

对于旧的会计规范而言,年限过丁久远,许多市场情况不断发生改变,旧的会计规范在进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有许多规定不明或是不合情理之处,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要求。新的会计规范添加了许多内容,进一步的为会计工作提供了规范与参考,同时它也参照了一些企业会计规范中的内容,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T作变得更加规范化和更加明确化,便利了会计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2.使得会计工作变得具有可比性

基丁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会计工作的数据与格式变得更加规范,使得不同单位的会计报表变得可以进行对比,同时也方便了会计报表的检阅。

3.提高了会计行为的适用性与配套性

我国技术与各项制度都在随着时间不断进步,这也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改变。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能够更好的与事业单位其他的制度与特性相配合,与事业单位的特性与会计行为的准确性规范性相契合,有效的帮助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服务。

三、事业单位如何正确迎接与实施新会计制度

1.增进对新会计制度的了解与运用

事业单位的有关管理者需要对新会计制度加以认识并重视其意义,积极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加以管理和配置,增强会计单位财务能力,更好的运用新会计制度所发挥出的管理便利性。

同时,事业单位在运行中要结合会计制度与本身实际,对本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加强财务监督工作,使新会计制度能够有效的对事业单位的运行起到帮助。 2.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管理 会计人员的素质是进行良好的会计管理的基本,会计单位需要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与管理,不断加强他们的职业能力与对新制度规定的认识与掌握。对于会计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在岗培训和经验交流,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队伍进行更新,引入一些素质更高的专业性人才。

3.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方法

在财政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制度做出重大变革,旨在适应新的体制,规范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当正确编制预决算,准确核算各种渠道来源的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结转,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会计人员应基丁对新制度的科学认识,对资金以外的资产管理、折旧的计提,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业务,能够根据单位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处理,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单位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还要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报表的制订加以规范。

第1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企业会计;异同比较;展望未来

一、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区别

当我们谈论到会计这个词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指企业会计,而作为会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分支——事业单位会计却很少被人们提及,这一现象与我国的体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仅从数量上来讲,我国的事业单位及有限的行政单位只有120多万个,但企业的数量却远远不止于此。然而在今天,伴随着这几年国家在预算体系上的不断支出,政府部门的财政引起了社会各界更加广泛地关注。自然而然地,对事业单位会计透明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首先谈一谈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点。

1.概念不同。简单来说,事业单位会计只是在记录其日常发生的业务,几乎没有牵涉到后期的利益分配。对于事业单位会计而言,其所处理的对象为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作为预算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包括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企业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其对象为资金运动。企业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宗旨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利润是企业的基本目的,这也是其与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最大的不同。因此,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会计,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就是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而服务。

2.核算的基础不同。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其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因为两者之间各自的核算基础不同,使得他们反映的收入和支出的内容也不同。企业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租金收入等。而与企业收入相对应的企业支出则是指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所有者权益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润的总流出,遵循了一定的配比原则。现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包含了其在一个会计年度实际收到的各种收入,大致有财政补助收入、经验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事业单位的支出则包括经营支出、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同。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都规定了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排列顺序和文字表达方面略有差异,有差异的六条分别是:及时性、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企业会计准则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要求,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没有提及这两点。对于企业来说,其开展经营活动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并且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其在日常事务处理过程中要加强风险控制。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形下以谨慎性的要求来做出职业判断的能力,以此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从而控制风险以减少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而谨慎性原则却非事业单位强调的重点,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对市场没有依赖性。其次,相比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风险较小,因此没有必要突出强调谨慎性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效益观念的不断深入,部分有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由于竞争意识的增强,开始在这一方面逐渐向企业靠拢。

4.会计报表不同。会计报表作为企业向外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等。管理者通过使用会计报表,能够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以此提高企业的利润。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附注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在预算会计体系不断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也是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事业单位收支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比例的依据。

5.纳税方式的不同。对于会计财务处理来说,纳税环节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在这一点上,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存在着本质差别。不论是企业单位亦或是事业单位,他们在生产环节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原材料采购的问题。对于企业单位来说,他们在采购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纳税问题,如何才能做到合理避税是企业的头等大事。相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他们在采购过程中,重点在采购环节上,而非税收价格。采购环节的复杂性体现在除了纳税人被细分,还需对原材料的用途进行分类。

二、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联系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重要分支,预算会计则包含了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两类。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财政体制得到了不断地深入改革和完善,与此同时,预算会计体系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以后,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缩小,二者在很多方面趋于一致。

1.二者的记账方式相同。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在核算经济业务是采用的都是复试记账法。

2.会计核算。①二者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致。两种会计准则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统一要求,分别是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的评估、持续盈利以及会计主体。③核算的目标。在企业会计当中,会计核算的目标在于明确受托人与被受托人的责任,而这一目标,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被首次体现了出来。这使得二者的会计核算目标拥有了一致性,为以后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作出了铺垫。3.制定的目的以及根据。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而言,二者制定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并且统一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而这些都是依据会计法而制定的准则。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思考;建议;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科学事业单位同一般事业单位不同,其具有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性质。在实施会计管理过程中,对于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有必要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快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此次会计制度的改革,是适应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和选择的必然要求。科学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相比而言,更多的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

一、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历史沿革

建国以后的很多年间,科学事业单位一直被视为行政单位,执行《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经费的管理一直由国家统收统支,跨级实行年报的策略。这种方法使我国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一度处于薄弱状态,严重制约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数年间,行政事业单位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发展顺应世界潮流提供了充分的可能。1997年3月25日财政部、国家科委颁发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为科学事业单位会计的发展提供了蓝本,同时也使会计核算基础和核算范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事业单位会计自成一派相对规范独立的会计制度和体系,这是在顺应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和实际情况,满足事业单位各方面的管理需要。

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思考

1997年以后,在会计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分离的局面,是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执行的变革的必然选择。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科学事业单位大多属于政府部门管辖,对于会计执行标准和规制就会缺乏相应的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偏离会计改革的初衷。执行情况不规范、不统一,影响财政年终决算报表的数据统计和对比,甚至在一套账内同时执行两套会计制度的情形。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部门,是会计变革的主力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对于其合理利用国家资产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事业单位区分单位的支出,加强对成本的核算,除了保障其真实性外,还要对其合理性和使用效率进行评估。会计制度是为了保障资金安全,合理配置资产。在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的单位会计准则间寻求一个合理的需求点。

三、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执行建议

尽管科学事业的会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在执行中,还是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必须依照一定的措施加以补充完善。我国会计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准则已经逐步深入到科学研究试验范畴之内。2010年,财政部再次修订《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为会计制度变革提供了蓝本。科学事业单位作为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部门,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变化,也渐渐走向改革的道路。本文对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执行建议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科学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会计。科学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以技术和人才优势取胜。科学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会计是其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其进行成本核算、价值计量和损益计算成为预算会计理论的新内容,也成为保护科技资产,支持科学事业长足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2)完善价值计量和损益计算。未来会计改革中,价值计量和损益计算是其改革的重点,在对其核算上,必须体现会计部门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版权、软件、技术诀窍、配方、工艺等)两大主要优势。这样改革和实施中,才不会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走向世界产生阻碍。

(3)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事业单位的所有制,决定它们拥有庞大的资产,但是在现有的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增值、保值的指标的核算都还处于空白的状态。对于其资产的管理和资产的盘活,成为科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执行办法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在报表的分析上,同样要予以重视。

(4)改进科学事业单位会计纳税处理。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处理办法中,对纳税一项还处于模糊的境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企业财务通则》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办法上的迥然不同。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上,对于纳税一项,缺乏同企业会计制度的接轨,在不利于会计人员操作的同时,对于会计的信息量也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还要对事业单位的收支核算和结转方面下足功夫,对于外币核算和内部的财务核算,都要相对的改进和完善。

四、总结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与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相比较,进程上有所减缓。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得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成为必然。会计制度的变革,相应的对其内部人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制度的改革,最终会实现科学研究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郭建华.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交通财会,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