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时间:2023-08-29 16:42:23

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第1篇

    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中西传统婚俗礼仪的差异

    (一) 传统婚礼仪式 (Traditional Wedding Ceremony)

    古代中国,婚礼的准备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特定的步骤,称之为“三书六礼”。 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彩,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通过“三书六礼”我们可以略窥一斑,中国古代婚礼的准备过程非常复杂、繁琐,十分注重礼节,每一步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从“纳彩”到“亲迎”,都由双方父母安排,最后也由父母决定是否能够结婚。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 、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结婚仪式的步骤是固定的、不能更改。如,新郎新娘及其父母、亲朋好友、男女傧相要按时到达教堂。新郎和男傧相站在教堂的前部、神父左侧的位置等。整个婚礼过程严肃、庄重。送交新娘是宗教婚礼仪式上的一个重要项目。新娘的父亲护送女儿走向教堂圣坛的台阶,在送交仪式上,新娘父亲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如果新娘的父亲已去世,就由一位男性亲属来代替,在牧师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相比而言,传统的西方婚礼的准备就简单的多,也更为浪漫,通常由四个步骤来完成。双方面见家长然后到政府登记,通知亲友,以及准备婚礼的有关事宜。当然,这四步骤并不像传统的中国婚礼要求的那样严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婚礼地点(Wedding Location)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婚礼要办的隆重热闹,邀请众多的亲戚朋友,所以婚礼举行的地点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敞的院落或酒店。

    西方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一般都是在教堂(church)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婚礼井井有条,但是相对来说就不如中国婚礼那么热闹。

    (三)婚礼服饰(Wedding Dress)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典型的中国传统婚礼服饰为凤冠霞帔(a chaplet and official robes )、状元服 。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wedding veil )。但是新娘一般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礼服。

    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在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从罗马时代起,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如:美国人的婚礼可概括为“旧、新、借、蓝”(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旧”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婚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也标志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借”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儿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四)婚宴(wedding banquet)

    中西方的婚宴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举办结婚典   礼。传统的婚宴的酒席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另外还设有一些余兴节目。对于新郎的父母而言,更是要宴请其所有的亲朋。宴席上,人们只是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 在西方国家,婚宴通常是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婚宴舞会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模式。宴会会在互相敬酒

    与庆祝中进行,一直到新人们坐上车子离去为止。新人会在家人朋友的欢送下开始蜜月旅程。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婚俗更为开放、浪漫、自由,而中国的婚俗更为严谨、庄重、繁琐。但是,中西方的婚俗也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throw an embroidered ball)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中西方婚礼上都有一位主持,西方国家的通常是神父或牧师,而中国则是专门的婚庆司仪,其主要任务就是使婚礼更加热闹,亲戚朋友更加开心。

    二.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上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风俗方面的折射和反映。主要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存环境不同

    从地理环境上看,古代中国地处半封建状态的大陆地域,与西方地中海沿岸的多民族有很大不同。

    (二)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三)社会组织结构不同

    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西方很早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

    (四)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五)宗教信仰不同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总之,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国家在婚俗和婚礼的筹办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也有助于我们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透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更好的对话与交流,使我们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苏新华.电影中的传统婚俗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0年第2期

    [2] 席晓.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J].考试周刊,2008年29期

    [3] 姜文华,洪杰.儒家思想与传统婚丧习俗[J].民俗研究,1996,2

第2篇

一种文化,其文学作品的开始往往是一个个神话传说。在文明萌芽之初,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人类自身的产生充满了困惑与不解,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将其归结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于是便产生了神话传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从这一刻开始产生了差异: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之中,开天辟地的并不因其居高位而获得其神圣性,而是因为他是天尊地卑的设立者、创始者才“神于天、圣于地”,他是一位劳动之神。自然并不是神的创造物,而是神活动的场所;而在西方的神话之中,自然界本就是神的家族,是一种绝对力量和权威的存在。中国神话之中,人与神的关系是和谐而亲密的,女娲造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孩子来看护,也正因为如此。而在西方传说中则不然,人类的诞生,本就是普罗米修斯为了报复众神而创造的,人类的命运也总是遭受着来自天神的惩罚和威胁,在西方另一个著名的伊甸园的传说中,人类更是为了世世代代赎罪的存在。

可以看到,在文学作品的萌芽时代,东西方文化就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在东方,人与自然结和的较为紧密,即所谓的“天人感应”。这样一种观点也使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征服自然的欲望比较薄弱,对自然界的现象不愿深究而只是将其归结于人行为的影响;而在西方,由于自然界一直凌驾于人之上,使得人们有更多的动力去了解它。在这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文学作品也开始由神话传说时代进入了古典文学时代。

2 西方文化“古典时代”与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文学作品

东西方的文学在经历了各自的幼年时期之后,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作首推《荷马史诗》,而中国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稍多,文学成就最高的,则非《诗经》莫属。这两部作品不仅是东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更是两种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

《荷马史诗》名为记录历史,但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传说,具有一定的神话意味,但比之之前的神话传说更接近人类历史本身,其书分为两个部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荷马史诗》的记载中,主要围绕着战争以及战争中的英雄来进行,并通过对英雄们的行动,尤其是对英勇和不屈精神的描述来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部部作品充满了历史和战争的厚重与壮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中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和价值取向:①对英雄,尤其是战争中英雄的崇拜。英雄史诗用神奇的笔调描写英雄的形象、突出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目的是为了带给作为英雄后代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②对神力的崇拜及对神的信仰。《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其是《奥德赛》中的复国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能够决定历史的走向。这种对神力的崇拜后来慢慢变成对神的信仰,进而发展成对宗教的信仰,西方文化也从这一刻起被深深烙上宗教的烙印;③西方的尚武精神。《荷马史诗》的核心,是对战争英雄的颂扬,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武力的推崇,这是由孕育西方文化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与传统东方社会的农耕文化不同,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地中海沿岸,西方文化从一开始走的是“商业文化”的道路,而商业则需要不断的开拓,尚武精神由此产生,它反映在文学作品上便是对战争的描写。

与这一时期西方文学的代表作《荷马史诗》相比,中国的《诗经》所反映出的则是另外一种文化信息。与西方文化不同,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度,天神的观念很薄弱,即使是在神学最为盛行的殷商时代,人们所崇拜的神也是自己的祖先,这与西方文学中所体现的对天神的崇拜有着强烈的对比。

《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国风”部分是它的精华所在,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此外,《诗经》中还有不少对男女间美好爱情的描写。相较西方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壮丽战争场面相比,中国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更为关注,更倾向于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诗中的主角并不是英雄,而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它所表现的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人民史观”。这样一种现实主义精神通过文学的升华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中重整体,轻个体的精神,这种精神与西方文化中重视个体作用的传统是不同的。

3 欧洲中世纪文学与中国魏晋唐宋文学

文学往往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文学在同时达到第一个高峰之后又几乎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在西方是“蛮族入侵”,在中国则是“五胡乱华”。但同样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刻却使得中西方社会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西方社会在罗马帝国的衰弱之后开始走向神学兴盛的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取代希腊罗马的多神教成为主宰欧洲的力量,这一时期的西方文明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基督教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基督教文明走向成熟的时期。体现在文学作品上便是文学成为神学的附庸,以拉丁语写出的宗教文学成为中世纪文学的主流。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依据其社会形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体以基督教神明为主宗教文学;另一类是随着中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欧洲封建制度下的产物――中世纪欧洲英雄史诗,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英雄们的壮举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

总体来说,欧洲社会在遭受蛮族入侵之后,许多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欧洲文明走上了一条思想上以基督教为主宰,制度上以领主封建制度为主体的道路,使得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学作品充满了对上帝的歌颂和对忠君爱国思想宣扬,虽然其中也有出色的作品,但和活泼的市民文学相比,教会文学无疑是程式化、平庸的,只一时期不仅仅是欧洲思想史上的“黑暗时期”,对于文学来说也同样如此。

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则走上了一条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路,与这一时期的西方不同,中国的历史在“五胡乱华”的混乱之后没有走向思想上的保守主义,反而是兼容并蓄的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甚至是外国的许多文化思想,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展现出一种灿烂夺目的光辉和有容乃大的气势,唐宋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文学作品千姿百态。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上,依然延续了重视现实的传统,多以抒情、比喻等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和国家状况的或喜或忧,在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之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写出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与同时期的西方文学相较,中国文学中所体现出的自由气氛无疑要活泼许多,文人在创作时也没有太多的束缚,而文学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的依然是中国一直以来重整体,轻个体、重国家,轻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整体意识和对国家现实思考的传统就是之一时期建立起来,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鲜明的特征。

4 欧洲近代文学与中国明清文学

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在被中世纪神学气氛压抑了一千年以后,在15世纪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这是西方文化真正的黄金时期,站在这个转折点上的第一人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和他的代表作《神曲》。

虽然《神曲》仍然具有比较明显的宗教意味,但已流露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这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它开始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一味对神的颂扬,开始体现出今天西方文化中仍然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神曲》之后,西方的文学作品进入了对摧残人思想的宗教主义和所谓的“骑士精神”的全面批判,作品中自由和人文主义思想喷薄而出:薄伽丘的《十日谈》用短小的故事,揭露和批剥了宗教虚伪、腐败以及反人性的禁欲主义;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则用一部充满反讽意味的《唐吉珂德》,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衰落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以唐吉诃德的悲剧,批驳了封建的骑士制度;文艺复兴时代的另一位代表作家,长于戏剧写作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人文主义精神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他的一系列代表作中,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中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和体会,描写出爱情、贪欲、野心、妒嫉、仇恨、忧虑、责任等一系列的感情。这一系列文学作品,奠定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自由、对个人思想的追求,西方文化直至这一时期最终定型。

与西方相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经过了辉煌的唐宋时期之后开始走向保守,好比进入了中国的“中世纪时代”。与西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由、奔放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中国的文学作品要逊色许多,尤其是清中期出现的“文字狱”,极大地摧残了文人们的创造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一直都以参政为国为己任,而文人参政则必须通过国家举办的科举考试,唐宋时期文人在科举考试中限制较少,但明清以降,科举考试模式的僵化极大地束缚了文人的思想,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苍白。

中国明清文学虽总体不及西方,但仍有闪光之处,那就是这一时期的小说作品。由于文学气氛的压抑,许多文人无法通过创作走向仕途,于是便转向小说的写作,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或对腐朽封建制度的批判。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四大名著”全是这一时期的创作。之后,伴随着西方思想的不断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冲击和机遇下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也越来越多的被世界所了解。

从以上中西方各时期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差别:西方文学作品从最初的神话传说开始便充满了对神的描写,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拜。文艺复兴之后,对神的崇拜虽然有所减弱,但对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关注则愈发强烈。总体来说,西方文化的发展正如其文学发展的过程一样,是一个曲折的批判过程,这也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对变化的追求以及在这样一种追求中以个体为中心的传统。而中国文化的发展是线性的、渐进式的。中西方各自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各自的文明、文化传统和文学作品,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中西双方都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取对方文化的优点,而文学作品作为了解自身和对方的思想文化的载体,是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M].书海出版社 2004年3月版

[2] 陈.《西方文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3] 杨乃乔 伍晓明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L].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4] 敏泽.《中国文学思想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第3篇

【关键词】东西方 文化差异 消费者 品牌选择 影响

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过程也就是消费者决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并最终产生了决策的结果。因此,想要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必须了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原因,分析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权威资料显示,文化因素会对消费者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东西方国家的人民因存在较大的社会环境差异,家庭背景差异、民族传统差异等,在落实消费决策,选择消费者品牌的时候也存在较大差异。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差异,主要指思想、认知、情感、信仰、行为上与其他社会代代相传的不同方式。现阶段,人类学家普遍认为文化具备三个特征:习得性、内在一致性(泛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价值、信仰和习惯的互相联系和整体性)、自觉性(也被称作无意识性,即与其他文化相比不易被人察觉,是人类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的某种能力)。毋庸置疑,东西方文化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而在某些方面,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分歧,具体表现为如下四点:第一,利益观差异。受西方文化影响,西方人普遍抱有“物质至上”的思想意识,他们认为物质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佳标准,正因为这种思想主导着他们的意识、行为,这使得他们在落实任何工作的时,都以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为目标。在这一点上,东方人有着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态度,东方人重义轻利,注重名节,他们提倡淡化物欲、谦让无私,他们不为富贵折腰,更不会因为强权而畏惧,他们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自我调节不断强大,用自我的不断强大来弥和物质社会的缺陷和伤害。第二,价值核心差异。西方人重视个体性,他们认为群体存在的前提是个体的存在,因而他们在行事方面更推崇个人主义,标榜特立独行。东方人在这一点上与他们恰恰相反,东方人重视整体性以及综合性,他们认为先有了群体而后才能有个体,个体只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应该服务于群体,他们强调群体价值至上,提倡个人应与群体和谐发展,且必须以群众利益为第一。第三,对待传统习俗的态度的差异。西方人普遍存在“轻文化传统习俗,重当代文化科技”的情况,他们秉持“抛弃旧思想,发展新文化”观念,另一方面,因为国家存的历史相对较短,也没有流传下太多的传统文化习俗。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是非常注重传统风俗的,时至今日,甚至很多人身上还保留着传统的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第四,感情表达方式差异。东方人的思想相对传统保守,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也更为含蓄。东方人讲究和谐发展,凡事“以和为贵”。而西方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比较直接,他们想什么说什么,办事也不拐弯抹角。

二、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消费者特征分析

1.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分析。消费具备文化系统的属性,因而消费文化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系统中的一种。消费文化与消费活动相辅相成,受文化、地域、思想等的影响。因为不同国家与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消费活动产生影响,继而致使消费文化各有不同。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第一,差异化的决策影响因素。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度以及对价格的关注度方面。总的来说,西方消费者在进行购物决策的时候,更注重售后服务,他们对商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反观东方消费者,因为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在进行购物决策时,则更易被消费水平影响,因而更关注商品的价格。因此,价格因素是东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头号”影响因素。第二,差异化的购物目的。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对娱乐型购物的重视度以及规律型购物的重视度方面。总的来说,西方消费者习惯将购物当作一种享受,购物较为随性,不存在时间限制;反观东方消费者,他们往往有定期(逢年过节)大规模采购生活用品的习惯。第三,差异化的消费方式。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购买的便捷性以及对购买过程的考察严谨度。近些年来全球消费节奏加快,但是西方消费者的消费增长节奏要明显高于东方消费者,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生产厂商也更注重产品“节约消费者时间”的开发问题。反观东方人购物,他们重视消费考察,在购物过程中更是严格落实考察工作,反复的斟酌购买决策的正确性以及必要性。第四,差异化的品牌要求。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实用价值的考量。西方消费者追求名牌,看重品牌背后的品质、档次以及服务,虽然品牌消费相对较高,但这并不影响一部分人成为某种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与西方消费者高品牌要求不同,东方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他们并不在乎或是很少在乎产品是否为知名品牌,只要求商品具备高的实用价值。第五,差异化的购物选择习惯。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喜好新潮产品还是喜好传统产品方面。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具备更强的猎奇心理,也更喜欢赶时髦,他们追求个性张扬。东方消费者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他们本身保有较多的传统习惯,在进行购物的时候,也更趋向于选择具备传统特色、属性的商品。

2.跨文化消费者的特征分析。21世纪,全球化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之间的距离都被缩小,然而东西方文化差异却始终没有消失。文化能够对消费者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跨文化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态度差异巨大,主要特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影响消费者行为。西方国家经济实力强,具备大量消费资源特征,这在某些层面上也为其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西方人普遍具备“赶时髦”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新奇性要求都要远高于东方消费者。例如,当“自然、健康风”刮起之时,西方国家的市场上迅速出现与环保、健康理念相匹配的食物、器具;当“个性风”刮起之时,西方消费者又开始尝试用各类手段“包装”自己,利用“与众不同”来显示自己的个性。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以外,在高端消费层面上,西方人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要远高于东方人,尤其是在名牌服饰、高端珠宝等方面。另外,西方人注重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在乎时间的节约问题,这也会对消费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文化的碰撞、融合改变了消费行为。时代的发展缩小了国家与国家的距离,更缩小了不同种族之间人与人的距离。在国家与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而这些无疑会改变人们的思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因文化碰撞、融合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严重的国家当属日本。受特殊国情影响,日本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消费方式:既保留了西方国家的部分消费标准,又具备东方人购物的某些特征。具体的说,日本人注重新潮、个性,却也追求传统习惯;他们严格考察购买过程,重视品牌效应与消费享受,却也关注产品的实用价值。第三,传统文化控制消费意识。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购买力强,这就使得他们的传统观念之中包藏着“根深蒂固”的厌旧意识。在购物方面最明显的表现在于“追求时髦”特性明显,对已拥有的商品存在严重的“不满心理”、喜新厌旧,总是在丰富多彩的商品中挑选和购买新产品,与东方人的购物意识完全不同。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外部原因,而文化意识则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首先,从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只有消费者被特定的心理和机制驱动,才会按照心理需求落实购买行为。消费者决策过程应包括认知需求、寻求解决方案、评价比较方案、择优决定和购后评价几个过程。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是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的,即某种需求未满足,进而产生购买欲望;受购买欲望驱使搜集相关信息,建立多种购买方案;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物品所具备的客观属性的同时,选择最佳的购买方案并落实购买活动;完成购买活动,检验、评价购买活动。其次,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文化背景能够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第一,文化差异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以及认知需求。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东方人重视有形的固定资产,而西方人更重视精神领域的消费,这就使得东方人将购买方向对准了诸如房地产等的有形的、固定的资产,进而出现诸如“囤房”、“占房”等状况,而这些情况根本不会在西方人身上发生。第二,文化差异影响信息搜索行为。西方国家科技生产力占据优势,因此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他们可以借助更为宽广的信息获取平台,了解更多的官方或公众信息。相比之下,东方人的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亲朋好友或是街坊邻里。第三,文化差异影响购买决策的方案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评估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以最简单的餐厅选择为例,西方人重视用餐氛围以及用餐环境的卫生条件,东方人则看重食物给人带来的味觉享受。第四,文化差异影响购买行为。购买行为与购买时间、付款方式等相关,而这些无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例如,西方人基本不会在夜间购物,而东方人因夜间购物成习惯,甚至发展起了“夜市”;西方人刷卡消费或是贷款购物情况较为普遍,在购物时候很少讨价还价,甚至还经常会出现“给付小费情况”,而东方人现阶段还难以接受“超前消费理念”,买东西讨价还价情况也较为普遍。第五,文化差异影响购买后的行为。这种情况在“消费不满”背景下发生的概率更大。因为西方人受文化影响,在遭遇“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往往会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东方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以和为贵”思想,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承受“消费不满”给自己带来的损害。第六,文化差异影响消费者处置产品。西方人习惯将自己不再使用的废旧物品进行再次销售,完成商品变现过程;而东方人习惯在消耗完商品可利用价值之后,将之当作垃圾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需要全面了解文化对于消费者和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只有透过消费者消费过程,研究清楚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民族传统等的差异,才能更好的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继而方便企业依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调整自身的产品,更好的拓展商品市场。

参考文献:

[1]郝燕蓓.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2010(03).

[2]郝佳.全球化环境下的跨学科、跨文化品牌名称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04).

[3]吴蓉,桑琳,陈洁.信息获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在线渠道与传统渠道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0(04).

[4]周怡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06).

[5]赵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个性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2012(06).

第4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成因分析

纵观古今中外的新闻史,新闻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及规律的科学,中国和西方的新闻传播既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又在变化与发展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特征。这种共同性与差异性,正体现在中西新闻的报道及写作理念之上。中国与西方各国,对于新闻传媒都无一例外地进行着必要的社会调控,其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国情、文化体制、社会发达程度、新闻事业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对于新闻传媒的理念认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中西新闻传播理念比较

新闻报道是大众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中西新闻传播报道理念的分歧在于新闻报道的观念不同,新闻报道观念是人们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看法、观点的累积和整理,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之后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中西方都强调在新闻报道中要用事实说话,但就这一点,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首先,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例。中方以夺金牌为中心,紧紧围绕金牌的意义而论,运动员是叙述整个事件的线索。赛事以赛场的运动员为主,紧紧围绕赛事进行写作。赛事中“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等主观性的语言极富有情感煽动性。而西方报道则就赛事而论,紧紧围绕运动员而写,突出选手的个人成绩,也报道了赛事奖金。即使有对比赛发展的预测,也依旧以赛事为主,不脱离运动员。

其次,就新闻的真实性而言。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中西方都将新闻的真实性置于重要地位,但在表现手法上双方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善于从整体来看待问题,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整体概貌而非事实细节的真实,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考察事实、挖掘事实的内涵和意义。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事实,强调事实的客观性。西方新闻报道经常将真实性与客观性联系起来考察,以事实报道为其核心,强调客观中性的立场。

二、中西新闻写作理念比较

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使新闻作品写作特征不同。

就“新闻文体”而言,“新闻文体”是新闻的体裁、样式,是媒体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受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新闻事业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中西新闻界对新闻文体的认识亦有很大不同。中国的写作文体分类严密琐细,各种选材方式、结构、语言、风格都有明确界定,要求记者写作时必须合乎文体规范。而西方的新闻写作相对而言在文体的分类上比较宽松而广泛,各种文体之间交融流通,不拘一格,在文体探索上锐意求新,不受陈规束缚。

就新闻写作的侧重点而言,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西方文化重科学和宗教;中国文化重统绪,西方文化重分殊。在人物写作上,中国记者重在以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心理表现人物,旨在告诉读者人物有什么意义,达到群体精神的代表高度,而西方记者重在从人物外在的动作、服饰、语言等刻画人物灵魂,旨在告诉读者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三、中西新闻文化差异比较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还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是构成人的行为准则的重要方面。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种性质:一是时代差异;二是非时代差异。

从时代差异上来说,主导性力量的来源不同是中西新闻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中国新闻文化始终是由社会统治者主导的,新闻传媒事业始终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归属于社会统治阶层,融入到国家的政治文化框架之中。西方新闻文化则是一种由社会监督者主导的文化,“对政府实行舆论监督”、“分析并解释复杂问题”则成为了其最有价值的传播内容。

从非时代差异上来说,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新闻报道极少写毁灭、死亡、绝望,而代之以人民群众与灾难斗争的乐观精神及抗灾救灾的英雄气概,并以此来凝聚公众注意力。对个人独立性的肯定使西方新闻媒介得以独立于政府之外,从而具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

通过对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背景下新闻报道活动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是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发展的结果,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要求文化的再造和创新,只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和超越才能带来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也才能带来新闻报道实践的真正创新。

参考文献:

[1]师全民,陆相欣.浅谈中西文化传统的几点差异.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张莉.中西文化传统与新闻传播.国际新闻界.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中西文化,差异

建筑是承载民族精神的智慧结晶,通过建筑所运用到表现手法,建筑技艺,装饰内容等可以窥探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思维模式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但是整体来看,从传统到现代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一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这些差异性可以为现代建筑装饰更适合现代人的品味和需求提供借鉴意义。

一、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特征分析

一般而言,文化模式是影响民族之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世界观的根本因素。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磨合中演化出来的关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从其产生、发展、演变到消亡都会对人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民族之间整体性的文化差异就构成了文化模式之间的对立。这种文化模式的对立表现在建筑文化上,最为人所知的便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思想和“天人合一”建筑理念,而西方建筑尤以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和巴洛克建筑为典型建筑文化模式。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儒道相辅、情理相依。儒家中的“中和”理性体现的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而道家的“自然”却体现着一种审美、一种艺术的境界。历经千秋万载,儒道思想规范传承不衰,虽偶有变故,但也只是微波轻澜。儒道思想一方面限制了大众审美,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我国传统建筑装饰独特的风格特征。

儒家经典的《礼记》中的“中和”解释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成为宇宙万物最最本真和最具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一种最美的状态。它不是静态孤立的个体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畅然生机。追求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和整合,在对立两极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中点。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方面,以其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向我们传达了这一信息。

道家经典《老子》五千言,上承古代文化,下启百代之学,中国历史上之各家学派,无不从中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观,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在艺术领域,表现为对自然的亲近,艺术应回归自然之中。“大美无言,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经下卷) ,揭示了空灵的意境胜于实在的事物。《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及艺术的哲学基础: 阴阳二气生万物,万物皆察天地之气以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汇成艺术的节奏与生命,要求在情景交融相互渗透中显现艺术意境。老子的“大象无形”,并不是艺术的抽象化,而是通过“气韵”表现在有形的意境之中。自古以来,中国人是从天地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中去审视万物之美,艺术的境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流派甚多,其中儒家与道家两学派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典型的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2、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特征

希腊艺术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艺术既带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极具浪漫和幻想的特征。这两种特质的融合使得希腊艺术极具魅力,它神秘而现实,典雅而又庄重,带给人无穷的美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对立因素的和谐、杂多的统一”,柏拉图按照“美的理念”创造艺术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说”,成为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些美学思想既是对艺术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为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方传统艺术始终贯穿了两个要素: 一方面模仿自然,另一方面是追求形式。两个要素成为希腊艺术的核心。

体现在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无论人物、动物或植物等,都以写幻求真、模仿自然为原则。形式上遵循比例、匀称、端庄、协调的形式规律。艺术家们把自然的秩序与自己内心的自然体验引起的强烈共鸣以有序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氛围造成了中西方建筑装饰风格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表现和造型手法方面。

1、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空间表现。中国传统建筑重视通过人的内心对外界空间和物质进行领悟,并将这种领悟通过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因此,中国的建筑装饰文化突出意境的设置,建筑空间布局明显地着眼于对欣赏者的游观心理的把握,空间层次丰富多变,同时又含蓄内敛,同中国的手卷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建筑则重视在空间中建立立体的视觉效果,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充分运用形式规律表现形式,塑造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审美理想,在与环境的融合方面,通过高大严谨的外观效果表现出对自然控制和改造的宏伟魄力。

2、中西方建筑装饰文化的造型手法。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如同泼墨山水画一般将装饰的内在含义蕴含在精简粗狂的装饰构件中,并不刻意要求装饰外在形象的精确和相像。通常会对造型进行夸张或变形的艺术处理,形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西方建筑装饰则强调造型的写实性,其体积和量感的精确设计是西方建筑装饰的主旨。装饰的写实性配合建筑的立体感成为西方经典的造型手法。

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比较, 能更清晰地把握不同建筑文化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性格。吸取中西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精髓, 巧妙地运用传统建筑装饰的技巧,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使传统的形式和材料通过现代的建造方式被赋予现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林彬.浅析中西室外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

[2]张娟.中西设计艺术的汇合与通融――论中西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的和而不同[J].文艺生活,2011.2.

[3]丁晓峰,赵艳君.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J].大观周刊,2012.24.

第6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生 传统文化 缺失 原因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空前提高, 英语的地位迅速上升。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发展, 我们看到的可喜的一面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日益熟悉。然而, 另一面也让我们看到, 当代大学生在如此精通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到了一种惊人贫乏的程度, 这种缺失现象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在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因此, 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尽快补上丢掉的一课, 并使他们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用英语熟练地应用,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1. 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种族渊源、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从总体上看,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文化基本上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想, 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 受基督教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 追根溯源, 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的根源和基础。

(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 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进取心。例如, 在英语书面语中, 我字永远是大写的,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西方思想强调个人的自强自立与个性开放,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个人对家庭的义务比较淡化。而中国文化则强调群体意识, 崇尚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自称常常用鄙人、不才等谦词, 在个人与家庭关系的认知上, 强调家庭本位的思想。

( 3)崇尚竞争与追求和谐的差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西方文化认为, 人是自然的主宰;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 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西方人崇尚竞争; 而中国人讲究和睦相处, 以和为贵。

( 4)思维方式差异。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 而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英语民族重直线思维, 在表达思想时, 要点放在句首, 再加入多种修饰或限制成分, 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而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习惯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的环境, 最后点出中心, 是螺旋型思维模式。

( 5)宗教文化差异。英语民族多信仰基督教, 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于是就有God helps those w ho he 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 hell( 下地狱)等俗语; 而中国的佛教信仰源远流长, 人们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故有借花献佛, 平日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习语。

( 6)法制观念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 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 主张用法制, 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 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中国人认为法律只是道德的补充, 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 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 控制和压抑一切不符合道德的欲望, 讲究克己复礼。总而言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 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从本质上讲, 农耕文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带有闲淡、随意、自由的特征, 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和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推崇和向往的世界; 而工业文明, 是一种机械化、大生产、协作性的生产方式, 它的出现, 推动了市场经济下和商业文明的产生, 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以追逐利润为最终目标。

2. 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调查

针对以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有关中西文化了解状况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音乐、美术、古典书籍和宗教、习俗等方面, 共20道题, 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令人不尽满意, 在价值观的调查方面, 认为将来成家后打算继续与父母同住的学生只占所有人数的3%, 这与我国传统伦理中以家庭为本位的孝道相背离。在音乐方面, 了解Ame rican CountryMusic的学生人数过半, 而听过5二泉映月6、5十面埋伏6、5昭君出塞6等我国民间音乐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在节日习俗方面, 主动参加西方传统节日的学生占90%, 而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学生只有25%。其中, 更有80%的学生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重阳节的意义一点不知。在建筑方面, 有9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西方的建筑风格而非我国传统的青砖红瓦住房建筑。

在宗教信仰方面, 近80%的学生竟然认为基督教为我国传统的宗教, 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比较青睐于基督教而非佛教。

当然, 在古典书籍的阅读方面, 众多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于阅读我国的古典书籍而非西方的书籍, 这与我们的语言文化背景有着莫大的关联。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此次中西方文化知识的调查结果还是让人陷入了沉思,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固然是好事, 值得提倡, 但是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却令人不尽满意。

二、造成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1. 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与世界的接触也日益的紧密,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 其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社会上流行一种只要拥有娴熟的英语, 未来的生活充满阳光0的思潮。因此, 英语专业成为人们竞相捧之与羡慕的专业,认为读了英语专业, 毕业后工作肯定会好找, 有了英语这门硬技术, 就相当于有了打开未来的金钥匙。这种错误的社会功利思潮也逐渐地侵蚀着众多高校学子, 促成了高校学生只重英语和英美文化, 不注重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良之风。然而, 当前形势下, 我国正处于全面与世界接轨的转型期, 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英语自然成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无形中也体现出了英语的重要性,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造成了误解, 认为只有学好英语才有前途, 学不学我国传统的文化都无所谓, 即使学好了对将来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2. 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主流文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冲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此现象则显得尤为突出。美国著名学者阿特巴赫指出: 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 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在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我国高等英语教育在制度规范、价值观念、课程标准、教学媒介语诸层面, 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阿特巴赫的上述论断。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 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取代了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制度, 也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在当前形势下, 西方文化的标准、生活方式在无形中对青年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影响, 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途径和机会更多, 更易于接受西方的文化标准。许多大学生都只看美剧不看我国本土拍摄的电影, 唯欧美音乐为尊。针对此现象, 我国一些学者发出了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过程的感慨。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上百年的忽略消亡, 又面临着国际强势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如何才能确保其在高校学子内心的地位是个很大的问题。

3. 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全面

教师是学生前进的导航仪,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莫大的作用。目前,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专业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也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设置, 许多年轻教师自身就是英肥中瘦的受害者, 而他们又作为园丁来教育下一代, 势必会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知识结构融进教学方法中去, 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影响。

4. 教育转型阶段学生认识的偏差

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教育还处于改革探索的阶段,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处理专业学习和加强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 一方面, 从20世纪90 年代末国家确定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转型,也给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带来了许多迷茫, 近年来一波又一波关于教育改革是非的讨论就是一个明显的论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到底学不学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 这些疑问在他们脑海中一直未得到明确的解答, 进而也促成了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的偏差。另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要学好一门西方语言, 学生就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还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并融合西方的文化, 这样, 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时间就会显得更为紧张了, 进而也就造成了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 这些弊端在教育转型期会显得尤为突出。

三、强化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如何在对当代学生的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 达到两种语言间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使学生在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同时, 熟悉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并能运用英语准确表达, 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实际中, 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大力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不够, 他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定期考核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对不合格的教师给予督促提醒。这样, 教师日常学习的知识就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教师在授课期间也会有很多素材对学生进行传授,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精深, 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

2. 在教学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文化的讲授方式可以转变为中外文化综合讲解、有机结合。授课教师可适当地将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或对比, 或结合, 或综合运用, 这样让学生在掌握英语文化的过程中, 通过大脑的加工和对比尽可能多地学习传统文化。比如, 在讲述跟课文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西方文化传统的同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与之相同或相异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学生并无了解, 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习俗, 达到双重效果。由此, 在实际学习中, 他们开始注意到中西方文化中的相似性, 并注意总结, 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方面, 当代大学生由于考试和就业压力, 大多对英语阅读材料并不陌生, 如果在大量的英语阅读之余再阅读适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不仅能增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还有利于在文化对比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 增加就业的筹码。实际上, 阅读文化古籍也是一种文化学习, 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 每一字每一句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足够的历史知识, 还要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在无形中加强了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现在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都有英译本或专门的英语介绍书刊, 这为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掌握大量的关于中西文化术语的翻译技巧。

除阅读外, 我国目前有许多优秀国产影片都有英译版,英语专业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一定数量的英译国产电影, 如根据一些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等, 主要领会其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 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感性的认识。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 由教师指定文化题材, 针对中外文化的不同和相同点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辩论间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遏制西方文化思潮在当代大学生中泛滥的局面, 使学生姓中不姓西。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触西方语言文化, 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 很容易在思想上不加过滤地接收西方的文化, 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持一种漠然或否定的态度。例如, 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大学校园中可谓尽人皆知, 一到情人节商家就想尽花样来招揽生意, 街上商店到处可见年轻人庆祝节日的身影。然而, 到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 七夕0的时候, 在年轻人中有很多不知七夕是干什么的, 街上到处冷冷清清, 与西方情人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 这也和商家的大力宣传有很大的关联。

高校作为文化领域的制高点, 理应首先加大对传统文化宣传的力度。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宣传画、板报、演讲等活动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 学校应该加大宣传, 组织活动, 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气息的存在。学校还可以举行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辩论赛, 这样, 学生就会查阅相当多的资料,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样的,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诗歌朗诵赛等, 让学生在加强英语口语与听力的同时, 也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与博大。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接受西方文化, 欣赏和发展我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习惯, 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第7篇

(一)颜色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我们一直传承着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中国人点缀传统节日春节的颜色主要是红色,春联、长辈们给的压岁钱红包、灯笼等都是红色的,红色让春节更加的喜气洋洋。现代社会人们在举行开幕典礼、结婚典礼、大型的会议等多是以红色为主题颜色,红色被中国人们赋予吉祥之意。“red”在西方的文化中代表的不是吉祥之意,与中国的褒义相反,红色在西方人看来是血腥暴力的文化内涵。西方圣经中讲到“红色的恶龙”,红色的恶龙会带来红色的灾难,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属于恶魔的代表颜色。

(二)礼貌文化差异

中国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都非常注重谦虚,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方面都需要谦虚的态度,谦虚是一个人礼貌素养的表现,中国一直被别的国家尊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一般很少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能力、金钱、地位等,得到别人赞许与肯定的时候也都表现出谦虚的态度,认为是集体或者领导的功劳。当被别人夸奖是漂亮会使用“哪里,哪里”答谢对方,客人来家里做客,客人夸奖满桌丰盛可口的饭菜时,主人常以“没有什么菜”表示礼貌。在西方文化中,得到别人赞美并不会使人觉得受之有愧,而是常以“Thankyou”“谢谢”表示谢意。中国人有时表示的谦虚之意可能会被看作是不诚实。

(三)价值文化差异

对于时间的价值角度,中国人比较看重的是过去,这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通过电视、电脑能媒体看到中国热播的古装连续剧,这些作品都是以中国过去为历史根基。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出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更能看到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二、文化差异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汉语学习者兴趣

实习所在班级的外国留学生是从不同的国家来到中国的,有的来自临近国家日本韩国,有的来自大洋彼岸美国加拿大。课余时间陪留学生练习口语会问一些为什么学习汉语的问题,学生们给的答案多数是因为喜欢中国,无论是喜欢中国还是别的原因,留学生都希望学好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有着教师的义务,还有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责任。通过中国的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比较,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一方面可以让留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二)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深入学习汉语

西方人关注隐私的态度要略高于中国人,我们需要理解哪些隐私方面是西方人非常具有保护意识的。对于个人隐私的界定,西方人常把年龄、是否结婚、工资、身体健康状况等看作是隐私,而中国人则没有那么多规定,很多老人被问及“您今年高寿了?”会很自豪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年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学好汉语这门语言就要理解中国文化,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深入学习汉语。

(三)克服文化差异,提高汉语水平

到一个国家学习一门语言,要经历初学这门语言的新鲜感,之后会遇到挫折,进行调整,可能还要经历文化震荡“culture-shock”,在学习期间克服文化差异是学习这门语言的关键。通过找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并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克服这么差异,汉语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引入文化因素

(一)启发性教学

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家对“启发教学”都很重视,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理念。留学生对于学习汉语本身就有好奇的心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学习中国文化,理解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二)对比教学

高低情境文化的对比,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人们在交际时使用的语言负载的信息相对不是很多,跟多的需要周围的环境和时代背景进行补充,可能跟多的信息存在于交际者的内心中,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中负载着大量的信息。如中国人请客吃饭后问客人“吃饱了吗?”,西方人可能会理解为吃的量是否足够,而中国人真正表达的意思是客人吃的是否好,吃的好不好,饭菜是否符合客人的胃口。教师通过给学生分析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让学习者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化,提高汉语实际交际能力。

(三)循序渐进式教学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发展特征“学不躐等”就是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汉语知识是有逻辑的科学系统,学习者本身也有自己的认识规律,学习的过程也是遵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中国人讲究谦虚礼让的文化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理解中国人“哪里,哪里”的内涵,而不会触犯中国人的文化禁忌。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9篇

1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1.1文化负载词汇

文学语言用词极为考究,被认为是诗性的语言,比喻的语言。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处交流变得困难。因此,在理解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附着在词汇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是快乐、幸福和喜庆的象征,红日(redsun)、红星(redstar)有光明、进步和向上的寓意。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除了象征喜庆幸福之外,还象征着“流血、危险和暴力”。汉语中的“红人”指得宠显贵或事业顺风顺水的人,英语可译为“afair-hairedperson”,若直接译为“redperson”,恐怕英美读者会摸不着头脑。同样,汉民族似乎很喜欢“蓝色”,“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英美文化中表示蓝色的“blue”却有“沮丧、忧郁”之意,星期一被很多英美人称为“blueMonday”,因为新的一周开始,又要忙碌了,想起来让人感到有点沮丧。歌曲“LoveIsBlue”被很多中国人理解为“爱情是蓝色的”,就是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1.2生存环境或地域不同

春秋时齐国人晏婴说过:“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果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地异也。”不同民族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或生存环境不同,对自然的认识和比喻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国地处东半球,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中国人特别喜欢东风,因为“东风”即“春天的风”,它给中华大地送来温暖、使万物复苏,是希望与力量的象征。“西风”在汉语中则表示秋风,让人联想到凄凉、萧条,我国元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中所写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展现了秋之凄凉的景象。英国地处西半球,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英国人喜欢西风,因为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他们常用西风来描写美好的事物,比如诗人雪莱写的著名的《西风颂》。这一差异正是生存环境或地域不同造成的。

1.3传统文化观念不同

不同的文化观念会给不同语言词汇赋予褒贬、好恶等感彩。同一事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不同,语用意义也不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只巨大的晰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圣经》故事中,dragon是魔鬼的化身,罪恶的象征,通常用作贬义。而在中国,龙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通常用作褒义,龙是吉祥的象征,表示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等。龙可以呼风唤雨,龙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在文学翻译中,如果把“望子成龙”译成“tohopeone’ssonwillbecomeadragon”,则会让西方读者误解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邪恶的人”。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译成“tohopethatone’ssonwillbecomesomebody”便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

1.4不同

是民族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受佛教和道教影响很深,而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圣经》文化影响。在文学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宗教文化造成的目的语读者理解上的差异。上帝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若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用God来表示天,比译为“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更易于让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接受。当然,把“天”译作中国人信仰的“Heav-en”,则有利于保留原来的文化氛围,各有所长。当然,除了上述的文化差异外,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习性等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过程中都应该引起重视。

2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2.1采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策略

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在英语中可称作alienation或foreignization。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是异化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反翻译”的原则,即强调译作在形式和风格上应完全保留源语特点。异化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其翻译目的是推崇文化交流,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源语文化。因此,译者无需为使目的语读者看懂译文而改变原文的文化意象,相反,译者应将源语文化“移植”于目的语文化中,以让译文读者直接理解和接受源语的文化。归化则与异化理论相反,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英语中称作adaptation或domesti-cation。尤金•A•奈达是归化理论的代表。奈达认为:“翻译作品应是动态对等的,不仅表达形式而且文化都应符合目的语规范。”[1]归化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应消除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障碍,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译作。因此,只追求词汇上的对等是不够的,翻译最终的目的还应是通过将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或翻译“文章内涵”来获得“文化”对等[2]。在翻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二元对立,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一味趋同译入语文化,会造成源语文化的丧失;如果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进行文化移植,有时会影响交流,翻译时可能顾此失彼。因此,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来衡量,结合使用异化和归化策略来处理文化间的差异,尽量忠实、传神地再现原文。如果不能使用异化和归化的策略,可以借助文化调解,其缺陷为容易造成文化丧失。如:“休妻”在英语里的对应词是“divorce”(离婚),表层意思表达出来了,但是“divorce”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概念,因而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文化内涵。

2.2采用创造性叛逆手法

第10篇

一、“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差异性

(一)中西龙文化起源的不同

中国的龙文化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龙”在原始社会是能兴风作雨的神物,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西方,“龙”起源于毒蛇禁忌习俗。西方人认为龙是具有法力的妖怪,是一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怪兽,西方人对龙只有厌恶和憎恨。

(二)中西方龙的形象不同

龙在中国是图腾形象,是古人结合想象和现实生活幻想出来的一种不存在的动物。而在西方,龙总是以凶恶的样子出现,是一种会喷火的怪兽。中国龙和西方龙在形体方面并不是一种动物,不能混为一谈。

(三)中西方龙的代表意义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总是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龙体、龙袍、真龙天子”等,都说明了“龙”在古代地位的尊贵;在西方人眼里,“龙”却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龙”是基督教的敌人撒旦的化身,是丑恶的,长期被基督教统治。

(四)“龙”在中西方语言中的差异

“龙”在汉语词汇中,有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三种色彩含义,如“望子成龙、攀龙附凤、来龙去脉、降龙伏虎”等,但从数量上看,褒义词远远多于中性词和贬义词。然而,在英语中,“Dragon”表示褒义词的基本没有,中性词也就只有少数,如Lighr dragon(轻型大炮牵引车)、Dragon fly(蜻蜓)等,更多的是贬义色彩,如“Like a dragon(凶狠地)、Sow dragon teeth(不和的种子)、Chase the dragon(吸毒)、Dragon's teeth(斗争的根源),等等。

二、中西龙文化差异成因

(一)地理环境不同

依据中国一些考古实物和古文的描述,中国龙的主要形态特征是蛇身。蛇在远古时期一直是人们所禁忌的动物之一。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水源,人们一方面希望庄稼丰收,另一方面又害怕发生水灾,因此就想象出一种具有造雨和治水的功能的神灵,这就产生了龙的雏形,也就有了求雨一说。

在西方,龙文化的出现较中国要晚。与中国古代不同,西方主要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他们的生活与蓝色的海洋有密切的联系。西方渔业的发达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他们更加注重开拓探索和武力征服。在中国可以呼风唤雨的“龙”在西方的地位下降,成为人们奋力抵抗的凶猛怪兽。

(二)不同

在中国,没有严格统一的,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相信哪一种宗教,或者是不信教。在中国的中,没有一个统领万物、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中国人可以把龙当作图腾崇拜,相信龙可以呼风唤雨,庇护人类。

在西方,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在基督教中,只承认人世间只有一个上帝。所以说,在西方世界里,上帝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西方人只把上帝作为唯一的崇拜对象,而不会再去信奉龙。

(三)时代背景和经济制度不同

中西方龙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制度不同。在这二者的相互作用下,中国的龙文化诞生了。封建制度的盛行,使中国“龙”成为皇权的象征;落后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将“龙”视为可以给庄稼带来丰收的图腾。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沿岸,是典型的海洋型文明,他们的文化更加外向。其次,欧洲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制度,致使龙在西方文明中扮演了恶魔的角色。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词汇教学忽略文化差异

在龙文化方面,中西方所持的观点并不相同。如果在教授有关龙方面的词汇时,只是简单提及,而没有说明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留学生并不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望子成龙”,如果在讲解这个词语时,只是说“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有所作为”,并不足以让学生明白成语的真正含义,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所以,最应该做的就是将中西龙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二者的本质区别。

(二)对理解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的感彩造成干_

“龙”在龙潭虎穴、降龙伏虎这两个成语中,“龙潭虎穴”形容地势险恶,危险;“降龙伏虎”中“龙”也是一种怪兽。这两个词会使留学生更加疑惑,原本学习了中西龙文化的差异后,知道“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之物,但在这些成语中龙却具有消极色彩,这种文化差异令学习者百思不得其解。

龙颜、龙子、龙体,这些词语的出现都是基于古代皇帝将自己比作“龙”,进而在说明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都加龙字,以体现身份的尊贵和显赫。而在西方,也有同样的用法,如“The old woman is a dragon”,在汉语语境下,译为“这个中年妇女是一个有身份的人”。然而,由于中西方龙文化的差异,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这是个凶恶、坏脾气的老女人”。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致使留学生在理解中国有关龙的词语方面还会出现感彩把握不准的情况。

三、传播中国龙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对留学生语言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龙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基于此,教师不应仅仅教授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更应通过讲解词语发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讲解有关龙文化的词语或课文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内容中蕴含的文化,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龙文化,满际的需要。简而言之,就是在中国龙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上,让学生充分理解“龙”字以及与“龙”有关的词语中所隐含的文化和交际意义。

(二)注重龙文化词汇教法的创新

对外汉语教师应注重对龙文化词语教法的创新,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一方面解释成语的字面意思,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穿插历史典故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理解词语。其次,教师可以在讲解有关“龙”的词语时,引导学生分类,如可以根据“龙”的表达意思分为“有才能的人”“帝王”“仪表出众的人”三类,让学生按照分类搜集成语。除了分类法,教师还可以从词语的结构入手,把词语分为主谓、动宾、并列、偏正、补充等五种结构,将词语分解,进行巩固练习。此外,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加入中西龙文化对比,使学生在文化碰撞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词汇的涵义。

(三)强调文化差异的比较

中国龙文化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不是单纯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它建立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实际的龙文化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看到这种差异,这对学生龙文化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语大多数是褒义的,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在西方国家,龙则是魔鬼的象征,如“Sow dragon teeth”不和的种子、“The son of dragon”魔鬼等。如果学生了解了中西龙文化的这种差异,就能减少很多文化冲突,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

(四)改变文化教学和汉语教学比例失调的情况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Q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第12篇

论文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聂淼.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