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4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由于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自主,但由于多年来的管制,其贷款定价能力较差,容易盲目定价,增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贷款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窄,银行利润下降,不得不拓展新领域,增加商业银行的投资风险。贷款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间以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产生逆向选择行为,增加道德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改进
1.模型选择
本文运用RAROC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实证研究。RAROC模型是将未来可预计的风险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对当期收益进行调整,衡量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模型明确了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重大影响,强调以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来判断经营管理效率,已成为当今银行业用于绩效评价、资本配置和贷款风险定价的核心技术手段。[1]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净收益-风险敞口*不良资产率*违约损失率)/经济资本
当RAROC值越大,说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越低,收益率越高;反之亦然。
(1)净收益的测量。选取指标为净利润,根据年报中财务报表所列的收入、成本及利润进行计算。
(2)预期损失的测量。由于信用风险主要为信贷风险,本文研究数据均用信贷风险数据为指标。风险敞口指标为信贷风险敞口,不良资产率指标为不良贷款率,违约损失率为贷款违约处置不良资产后的损失比率。
(3)经济资本的测量。经济资本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内,商业银行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本文选取指标为信用风险加权金额。
2.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已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商业银行各年年报。由于部分银行数据搜集不全,则将其从样本中剔除。将数据进行处理,计算RAROC值,数据依次从2010-2013年,结果如下:
农业银行:0.215969,0.191375,0.135156,0.124066;
工商银行:0.275836,0.285988,0.251593,0.231782;
中国银行:0.143051,0.162317,0.145473,0.124659;
民生银行:0.128504,0.105838,0.095464,0.088001;
南京银行:0.036363,0.050407,0.039774,0.040522;
宁波银行:0.142506,0.15695,0.144817,0.1337;
光大银行:0.077787,0.073622,0.070422,0.063838;
上海银行:0.147901,0.139808,0.123703,0.103723
3.结果分析
(1)不良贷款增加,贷款质量下降。通过对以上八家商业银行2010年―2013年数据分析,发现除农业银行和上海银行外,其它银行在2013年前不良贷款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却在2013年上升。如中国银行2010-2013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7%、1.17%、1.13%、1.16%,工商银行2010-2013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8%、0.94%、0.85%、0.94%。这说明2013年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完全放开对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有所影响,使得不良贷款普遍增加,贷款质量下降。
(2)信贷风险加大。从以上RAROC数值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民生银行和上海银行的RAROC数值逐年上升,其余六家RAROC数值在逐年上升的基础上,在2013年有所下降或者上升减缓。这说明2013年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完全放开使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所增加,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降低。
4.改进建议
本文基于RAROC模型,选取已上市的部分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在近年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2013年7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完全放开,在一定程度上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贷款质量下降。因此,面对金融市场改革,商业银行应对现有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以确保其稳定发展。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权人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造成损失的风险,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主要源自借款人或者交易对手违约或资信状况恶化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对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控制风险。工商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其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债券投资、资金业务、表外业务等也可能带来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是关系到商业银行乃至全球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该协议的推出,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加强银行监管透明度,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三、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行行长杨凯生在总结2010年度报表的时候,指出“工行信用风险管理等取得十足进步,特别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全行的实施,目前已达到内部评级初级法要求。房地产贷款很平稳,2006年至今,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只上升了1.6个百分点,成长稳定、质量可靠。而按揭贷款的平均成数只有0.52,平均贷款额是21万元。另外,本行不良贷款连续五年实现双降,余额和比率分别比年初下降259.71亿元和1.05个百分点,降至1,117.74亿元和2.74%。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该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还未达到全面发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不良贷款数额仍然较多,因此工行在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一)资产质量较低,不良贷款比率高
主要表现在逾期、呆滞和呆账的不良贷款较多,银行信用风险大,尤其是1998――1999年是国家实施国有企业整体改造,进行破产重组的关键事件,同时也是国家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阶段。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工商银行在03年全面启动了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以及一些信贷政策的指导,从06年到2010年资产质量情况呈现好转,2010年工行不良贷款率为1.08%,较2009年年末下降0.46个百分点,但是仍然比率过高。
(二)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我国工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业务运作的行政色彩较浓,市场化运作机制未能完全建立,在业务运作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长期以来一贯较弱,对业务运作具体的信用风险研究认识不够,因而造成信用风险管理长期滞后于业务发展的被动局面,且有高比率的不良资产,这极大影响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贷款质量的下降
对于工行从事的信贷业务,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资金供求方无法达到完全共享,但企业更占优势,为了获取银行资金,隐瞒不利信息。而其信贷活动的收益取决于企业的获利与偿债能力,事实上,银行每笔贷款都会面临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为此,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来调节资金市场的供求平衡。结果往往是,更多愿意冒风险的人向银行贷款,由于贷款风险水平提高,如此循环,最终导致银行贷款的质量下降。
(四)信用风险管理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持
由于社会信用文化的缺乏,和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积极核准企业财务数据,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信用管理情况。
此外,对信用风险缺乏全过程的监控,许多工商银行一旦放出贷款,就是坐等借款者上门还款,没有进行贷后的审查和监督,监控不到位,这也使得信用风险加大。
四、改进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几点建议
(一)信用风险需要灵活管理
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与我国工商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银行无法回避,再加上最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央行连续几次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加息,风险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放弃了可能获得的高收益,随着我国工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长期看,重视信用风险的灵活管理,工商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二)建立良好的授信程序
银行必须在良好的、定义明确的信贷发放标准下经营。这些标准应该包括对借款人的全面了解、信贷目的和结构、借款人的偿债来源等因素。银行还应当对单个借款人、借款单位、某行业的借款设定信贷发放的上限。此外,银行还应当就批准新的贷款以及对已有贷款扩大授信额度建立标准的程序。
(三)优化信贷管理支持系统
进一步优化系统使用环境,做好信贷系统流程和显示界面梳理优化工作。规范信贷系统数据录入,做好信贷数据积累,逐步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加快完成信贷报表系统优化升级和推广应用,提高信贷系统统计分析能力。
(五)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培训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中之一。因此,分析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法,对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发生变化而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务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合约义务的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信用品质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信用差价风险。
信用风险一般可分为违约风险和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劵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约的条件而构成的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没能有效的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不高,政策性任务和行政干预还很多,风险承担的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的管理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限制和干扰,造成决策的效果不佳。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增多。二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用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
3.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的控制;缺乏全面、客观评估各类风险的机制,对于偶有发生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总行、支行的运行系统作用,控制系统的更新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把控力度有限;垂直管理的模式使得交流渠道较为狭窄,信息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损、偏差;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价和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4.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计量准确、结构复杂的模型被大量运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将专家方法和单变量方法相结合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日益多元化,这种度量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高度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金融法制建设是改善金融环境的保证,金融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信用质量。首先,应通过立法规范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的业务。其次,要通过立法使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披露透明,完善银行保险体系,保护存款者的利益。最后,通过立法建立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并且建立一套统一的外部监管体系并规定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公开透明,保证各项制度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顺畅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有章必循、违章必惩、不徇私、不舞弊。要转变过去的垂直管理模式,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系统,并进行动态监控;对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严格禁止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的放款行为。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抵御信用风险的发生。
3.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含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善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来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发展的需要。再次,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应坚持“三结合”:一是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先进评级技术,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评级方法而言,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要学习其模型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
4.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力度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规避和抵御风险,银行可以选拔优秀人才出国进修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将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引入我国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加强对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不断学习和更新风险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水平,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剑峰,卜素.西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2004,(9).
[2]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一)不良贷款率略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统计得知,到2013年年底,按照贷款的五级分类,我国不良贷款的余额高达22217亿元,与2012年比,增加了35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38%,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1.4%,不良贷款虽略有上升,但总体保持平稳。从机构的角度来看,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8%。
(二)信用风险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很高,主要表现在“贷大”、“贷长”、“贷垄断”等方面上。“贷大”是指商业银行都偏好于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放款;“贷长”即商业银行都倾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即通过一次调查研究,确认客户质量,之后便通过增加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直接向顾客发放贷款,不再审查客户信用状况是否变化,是否符合继续放款的条件。“贷垄断”指贷给垄断性行业,如:公路、铁路、电信、电力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外部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信用制度体系欠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中介性的信用评级机构少。能够获得中国银监会认可的评级机构可谓是凤毛麟角。(2)社会信用文化缺乏。这一点普遍存在的,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企业为获得银行贷款通常会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一定的粉饰。
2、监管部门监管存在滞后性。监管部门没有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在实践中依然秉承着事后监管的理念。监管部门采取的监管方式缺乏主动性、超前性,同时目前仍未形成全面的监管体系,且监管部门现代化的监管方式很少,无法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有效、及时的监管,对其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无法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
首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量化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大多数主要是定性分析、辅助着是定量分析。单纯依赖这种传统的定性方法当再次面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我们必将再次遭受重大损失。其次,商业银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相对落后,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分析能力。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加快我国信用环境建设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1、加快信用环境及体制的建设。我国要加快对立法的完善速度,加大违约处罚力度,对信贷风险的预防进行有效的社会保障,从而建立和完善起属于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信用管理体系以及社会征信体系;更好地共享信息资源,有利于对客户资信的检查和网络的传播系统的建立;向公众定期的公布信用黑名单,有助于帮助企业认识并重视信用关系,维护好良好的声誉。
2、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信用数据库。要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的完善。同时,我们要要对企业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进而可以更好地利用模型来监管企业的信用风险,才能做出准确、恰当的分析,加大信息的披露力度,在企业之间也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沟通机制。
(二)改进监管模式监管当局
首先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监管,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强化对合规性的监管。由商业银行上报的数据推测评估其风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而达到科学的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从以前只注重合规性的管理上升到合规性、安全性管理并行的双轨管理模式,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保持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
(三)建立信用的度量管理工具
要善于学习国际方面进步的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工具,并结合中国国情考虑,尽早研究分析出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工具。先要数据全面而准确地建设企业的信息数据库,用精准的数据计算信用风险。然后,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工具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进,从而形成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库系统,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管理系统。
(四)培育商业银行优秀的风险管理文化
要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种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深入其灵魂。
1、提高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在道德方面上提高员工的素质,让员工牢牢记住自己的执业准则;其次,提高员工在技能方面的素质,提高办理业务的水平,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不至于在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中被时代所淘汰。
2、推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议。商业银行应确定一个风险承担的范围,把这个范围传达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并且要做到是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树立牢固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价值观,认真学习合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将信贷经营管理中的新理念、新工具等渗透到贷款前、贷款中和贷款后的各个环节,确保信贷人员自觉地将风险意识融入信贷业务的操作中。
参考文献:
[1]黄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金融天地,2011(1).
[2]李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8).
[3]杨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管理分析[J].西部金融,2012(6).
[4]王晓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7).
[5]卞姗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综述[J].商界论坛,2012.(1).
[6]刘美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8).
关键词:信用风险;花旗银行;风险管理
一、花旗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一)花旗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
科学合理的风险组织架构、完一善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严格的操作程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是花旗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四个要素,四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保证了花旗银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并推动了银行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1、风险管理架构
花旗银行在董事会层面设有由8位独立董事组成的风险、资本及子公司委员会,负责公司整体的治理及风险管理问题,监督、复核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全行风险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复核。下设有信贷政策委员会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各业务部门的具体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分层、分级管理。
2、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措施
(1)基本政策。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管理风险,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建立风险限额和风险管理程序;对每个信贷关系都存在一个单一的控制点;贷款延期必须经过至少两个授权审批人,一个必须是发起人,另一个必须是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分的人员;按照已建立起来的标准,对每个债务人和债务项都给出风险评级;信贷发起、度量、文件记录、维护以及问题确认、分类和补救行动都有一致的标准。
(2)信贷审批管理。根据考试结果、工作经验和工作上绩,花旗银行授予信贷员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在审批贷款时信贷员根据顶目情况要组成一个临时贷款小组,一般至少有三人组成。对于风险评级较差的贷款,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后,花旗银行的信贷政策委员会往往进行一些复查。
(3)内部稽核制度。花旗的稽核部门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分别领导一个稽核分部或稽核小组,负责区域分行的稽核工作,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关系;首席审计官即是高级副总裁,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不必向总裁汇报工作;稽核人员从各业务部门优先选择,派驻稽核也可在当地选聘,但必须由总行稽核部门直接选聘。稽核部门均有独立的财务预算,稽核的待遇从优,不低于业务部门;稽核部门的内部机构根据任务大小及其经营业务品种的不同按业务种类、区域划分,花旗总部设首席审计官。
3、严格的业务操作程序
在质量管理上,花旗引进"Sigma"概念,使服务的品质得以量化考核。"Sigma"是一种量化指导,主要是用来显示作业流程能毫无错误地生产产品、服务的一种程度。在经营理念上将服务产品化、标准化、工厂一化、集中化处理,把服务当成产品来经营。每项业务基本上像生产车间一样进行标准化、程序化生产,最终取得ISO认证。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又能避免服务中许多人为的随意性,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4、高素质的风险控制人员
花旗拥有一整套完善的员工招聘和晋升制度。按照规定,员工的招聘一般均按一定程序在学校和市场上招聘。对新员工经过培训后进行初次分配,每年都进行考试,工作满两年的员工要更换岗位。同时,银行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后续培训,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根据培训情况决定员工的岗位安排和是否提升。同时,花旗银行还定期了解同行业工资水平,根据本行赢利情况,及时调整员工报酬,对员工按照不同的产出效率和贡献进行提升、加薪或者辞退。
(二)花旗的信用评级体系
花旗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由客户评级、债项评级、国别风险管理构成。客户评级是由债务评级模型、外部评级机构、打分模型或主观判断方法得出的。债项评级以客户评级结果为起点,再考虑其他一些影响贷款损失的因素,如母公司支持、抵押品或贷款结构状况(优先偿还的次序)等确定最终评级结果。风险评级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准确的、前后一致的、与外部标准对应的评级体系。为此,花旗银行要求所有的风险评级必须按照风险评级政策进行,为了讨借款人和债项进行风险评级,所有业务必须有一个定义好的、事先得到批准的风险评级过程,所有的借款人评级、债项评级都要得到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批准。花旗银行的国别风险管理基本是通过建立国别风险评级模型,据此按照国家、产品和期限建立跨境交易限额,按照国别和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对资产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以及国别复议实现的。
(三)花旗金融创新
花旗银行的创新可以分为:运营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银行业技术与服务渠道创新。
1、运营模式的创新。目前,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保险证券之间、银行与非金融机构之间不断加强战略合作,花旗也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它与许多银行、证券公司或其他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例如,在美国国内,花旗与美国运通合作,由花旗银行发行美国运通信用卡丁;在中国,花旗与许多家银行有合作关系,与浦东发展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与招商银行合作开展福费廷业务;与农业银行合作发行国际旅行现金卡;与银河证券开展全面合作"等等。
2、产品服务创新。花旗在产品、服务领域的创新也走在世界金融业的前列。如1897年,花旗银行在美国银行业率先设立外汇部,开始从事外汇买卖业务。1936年,花旗银行在纽约市率先开办无需最低存款要求的支票账户业务。1977年,花旗银行设立花旗卡业务中心,通过便捷而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和花旗卡,使其颇受欢迎的"花旗提供24小时服务"广告宣传成为现实,一举改变了美国消费者银行业务的面貌。
3、银行业技术与服务渠道创新。花旗银行实施电子化风险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化解道德风险,并将银行内控制度引入规范化的轨道。它投入巨资建立健全了银行风险电子管理系统。不仅将本行经营方针、政策、业务操作规程及银行经营活动,而且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及衍生交易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与化解制度措施纳入系统管理。同时,实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人员与操作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分离制度。为此,花旗银行每年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为50亿美元,运行的业务软件60%自行开发,40%外购。
二、花旗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我国银行的启示
1、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银行对企业的判断的依据大多是通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来做出的,而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所在行业的走势缺乏动态的分析。并且往往在贷款以后没有及时对贷款企业进行跟踪管理,无法确知贷款是否真如贷款申请所述用于既定项目。再者,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所提交的财务报表本身就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没有辨别财务真假的软件辅助管理,那么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风险。因此,要控制风险,就必须有一套严格的风险评价体系,对风险进行严格评级。我国信用风险评级的发展趋势就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最终达到以定量分析为主。当银行的数据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定量分析就会成为现实的选择。
2、运用金融创新分散风险。我国银行业的创新很多还是在层面上的创新,但是它充分表明金融创新是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金融创新在深度上还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创新人才的缺乏,必须注意培养和引进高级金融人才,这样才能真正使金融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得到发展。
3、加强银行信息化管理。银行内控和业务开展引入信息化管理是一场革命。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资产组合分析、限额管理、风险量化分析评价都不可能实现。它不仅减轻了信贷人员的负担,方便了客户,节省了费用,而且还提高了效率。因此,信息化是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炯,朱莉.花旗与浦发合作发行信用卡,不自行发卡耐人寻味.中新网,2004-2-6
【关键词】信用风险;KMV模型;经营管理模式
1.引言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世界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让人们渐渐从中思考得出教训,那就是高速发展的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人们从中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在面临着风险,那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是后金融危机的人们应该关心的。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1972年布莱克(Black)和斯科尔斯(Scholes)关于期权定价理论的研究为KMV模型的建立创造了理论基础。默顿提出了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于风险贷款和证券估价的思想,这就提供了一种可以用于衡量公司违约风险的实用高效的分析方法。随着默顿理论向各个方面的扩展,开始有学者尝试在信用风险度量领域应用默顿的结构化模型,KMV模型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2000年,Seane.Keenan,RogerM.stein和Jorge R.Sobehart首次公布了一套技术方法,用以验证KMV模型有效性,证明了KMV模型是具有最高的风险预测准确性的方法。2002年,Matthew Kurbat和Irina Korablev对KMV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水平确认和校准方法进行验证,证实KMV模型的预测结果EDF值是呈偏态分布的,而样本规模情况,样本公司资产相关性的大小和自身的偏态分布对EDF的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2007年,Dwyer和woo运用KMV模型对210家公开交易的房地产信托和抵押贷款机构进行研究,表明有一部分机构在未来的违约概率超过了10%,由此表明KMV模型能够有效甄别出有问题的次级贷款机构。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结果显示KMV模型是有效的信用风险量化技术
2.2 国内研究现状
2003年,薛峰、关伟和乔卓将KMV与标普公司对安然的信用评级相比较,指出可以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建立起KMV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和历史违约数据库。2004年杨星、张义强以KMV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情况。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与其预期违约率EDF显著负相关,并且EDF值与其信用水平实际变化相吻合,能够为公司未来的信用前景提供预警信号。2005年,郑茂将样本进行分类,探讨了KMV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业绩好的公司,EDF值虽然偏低,但能够正确反映出其信用状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的资产价值被假设围绕企业资产的预期值呈正态分布,导致上市公司的股权市值和公司资产市值在计算中存在着高估的情况。2008年,谢邦昌运用KMV模型20家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行度量。结果表明KMV模型可以较为有效地甄别出不同行业的信用风险,可以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做出有效的评估分析。
我国学者对KMV模型的另一类研究思路是对KMV模型进行修正改进,使用国内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检验模型在我国是否具备适用性。2005年以来,国内对于KMV模型的研究重心大多集中在对模型的修正上,这种修正主要围绕在预期公司资产价值、违约点的设定和公司股权波动率三个参数上面,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获得不同的预测效果。李任和朱卫兵在2009年指出应该在行业上加以区分,根据不同行业具有差异化的参数设置,建立起符合该行业特征的行业KMV模型。2010年,唐振鹏在基于EGARCH一M波动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所选择的上市公司三年间每半年的EDF,基于EGARCH一M波动模型的KMV模型所得的结果,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的识别。
3.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成因及其影响
公司的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足额地偿还债务而发生违约,从而导致债权人经济受到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公司受到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影响。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违约的可能性较低,风险比较小。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公司受大环境的影响导致经营情况恶化,信用状况较差,风险较大。
另一方面,受到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及特殊事件的影响。当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或者发生影响企业盈利的特殊事件时,都会使企业面临债务危机从而导致违约。
信用风险造成了银行产生大量的呆账、坏账,容易引起银行的周转不灵,使银行蒙受损失,更有甚者,造成银行的破产。
4.实证分析
4.1 KMV模型的说明
KMV模型是由KMV公司开发出来的计算预期违约率的方法,模型以经典的默顿结构化模型为理论依托,融合了Black--Scholes的标准欧式期权定价方法和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来进行计算。KMV公司利用长期历史违约数据库,建立了企业违约距离和经验违约率EDF之间的函数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对能够得到市场价格信息的上市公司进行评级。
4.2 样本的选取
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选42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其中21家为ST类公司,21家为非ST类公司。
4.3 参数设定
(l)假设债务到期期限T=l,计算一年期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无风险利率采用人民银行2009年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r=2.25%.
(2)根据KMV模型的设定,我们将违约点定位为:DP二短期负债+l/2长期负债。
4.6 实证检验结果及结论
在理论上,违约距离应该是度量公司违约可能性较好的指标。违约距离值越大,公司违约的可能性越低,信用状况越好,反之,公司的信用风险越大。大部分ST类公司的违约距离比较小,而非ST类公司的违约距离比较大,计算其平均违约距离,ST类公司为9.52,非ST类公司为10.20,二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由于违约距离越小,公司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越高,实际上,ST类公司由于业绩下滑,有可能出现拖欠账款、资不抵债等情况而产生信用风险。因此,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的违约距离能够提示出ST类公司的信用能力较低,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这个结果与公司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5.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拥有一套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对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但仅依靠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不可能完全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的。商业银行本身在制度等方面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也会制约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自身还需要在培育信用风险文化、完善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以及健全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等方面做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1)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信用文化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树立涉及到各部门、各项业务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理念,从而拓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只有全体人员树立信用风险文化意识,以风险管理为最高准则,商业银行才能真正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普遍实行了贷款五级分类法,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但与国际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以及评级工作的组织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对内部评级体系进行完善,实现与国际银行的接轨。
(3)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控制和量化管理的基础。一个规范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以及监督管理五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五个方面都不是很完善,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性、可操作性、权威性和监督独立性的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KMV.KMV and CreditMetrics.San Francisco,KMV Corporation,1977.
[2]Merton R.C.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J].Journal of Finance,1974.
[3]安东尼.桑得斯著.刘宇飞译.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于研.信用风险的测定与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张亦春,郑振龙.金融市场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杨星,张义强.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实证研究——EDF模型在信用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4(1).
[7]都红雯,杨威.我国对KMV模型实证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4(l).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内涵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尽快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中建立并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全面风险管理作为被国际银行业广泛接受的风险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监管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关注焦点。
1、全面风险管理
按照2003年7月美国COSO公布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全面风险管理实质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可用“348”框架来表述,即三个维度(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各层级),四个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和八项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
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演进
按照实际发展脉络,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一是资产风险管理。20世纪中期以前,一笔大额信贷资产损失,常会导致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商业银行极为重视资产风险管理,并通过加强资信评估和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措施和手段,努力防范和控制资产风险。二是负债风险管理。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经济发展进入高速期,商业银行为扩大资金来源,规避金融监管,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开始使用金融创新工具,如大额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风险管理重点转向负债风险。三是资产负债风险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通胀率不断上升,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或负债风险管理均无法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在这种背景下,突出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以及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成为热点。四是全面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面临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趋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被普遍定义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
3、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内涵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景的风险管理流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且已成为当今国际活跃银行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简单的说,就是对整个商业银行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一种系统化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包含这些风险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组合,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都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之中,并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标准进行测量和加总,再依据各项业务的相关性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二)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形势
1、股份制改造的推进需要
2004年,国务院决定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并要求它们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示范效应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总结,它的为中国银行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契机。虽然中国银监会声明近期不准备以新资本协议为标准,但以协议为指导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国有商业银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其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更能够通过新资本协议的示范效应,获得国际资本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3、应对多元化世界的积极反应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客户群体和业务类型,必须适应与国际活跃银行和国内中小银行的分类竞争,必须改进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和管理习惯,必须经受股改上市的种种诱惑和考验,这些均无法通过单一的风险管理选择或模式得以实现。
4、利益相关者的目标驱动
任何管理都有目标,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不例外,它必须满足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员工、客户以及社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虽然其满足程度会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正是这种目标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便从中寻求一种动态平衡。
5、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
中国银监会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考核指标为: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资产比率、大额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这些指标的完成,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均衡协调能力,而不可能在任何一种单一的风险管理模式中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迫切需要
1、配合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的指令性管理和经济转轨时期信用体系的缺陷,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巨额不良资产,其风险管理工作近几年来一直集中致力于通过清收、核销、重组、剥离等多种手段处置不良。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进程的加快,其工作重心开始从信用风险占绝对比例,逐步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重转移,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显得势在必行。
2、营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具备与国际活跃银行同台竞技的水平和能力,并不是单纯依靠成功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就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无论是股东或者是战略伙伴,其利益归根结底仍是排他的。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具备了珍贵的、稀少的、无法替代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确保持续获得股东和战略伙伴的支持和投入,才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回报。实践证明,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正是营造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定位的需要
业务战略与风险战略不匹配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其至今尚未完全克服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思维瓶颈。经济发展时期,业务战略受到重视,风险管理处于次要位置,导致盲目扩张的业务存在诸多风险隐患;经济紧缩时期,前期形成的业务隐患成为现实风险,这时银行再集中全力进行风险处置,风险损失往往不可避免。全面风险管理倡导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风险管理思路,将是明确风险管理战略定位的一剂良方。
4、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需要
商业银行风险往往存在一个由隐性的潜在风险逐渐转变为可识别的现实风险的过程。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并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往往会比控制、化解现实风险付出较少成本。由于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尚不完善,事前识别并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差。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与实质,将使其成为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推进器和催化剂。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不能一蹴而就
(一)对机制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管理基础仍较薄弱。
1、完善的、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风险管理框架目前仍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2、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有待增强,银行内外部多指标考核因素使外界干扰无法规避,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特征尚不明显。
3、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科学、有效的岗位职责体系,部门间、岗位间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接口悬空等问题;反应式、应付式行动较多,主动性、预见性活动较少,内部控制所要求的持续监控和改进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对环境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
1、我国针对企业和个人征信的中介服务还未普及,这不仅使商业银行进行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很高,而且也造成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道德规范,直接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难度。
2、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以加强投资者和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但目前信息披露还不规范,外部监管措施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有待加强。
(三)对技术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及其信息系统应用相对滞后。
1、注重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常运用经验分析方法。如在信用风险控制中重视贷款投向合规性、贷款运行安全性分析,但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科学性不够突出。
2、与国际活跃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上相对滞后,不仅使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市场信息缺失,而且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和各种风险管理模型,难以准确掌握风险敞口。
3、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普遍缺少可靠的数据。虽然与自身相比,其电子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和改进,但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由IT系统从业务线上“摘取”的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够。风险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为风险管理技术的量化增加了困难。
(四)对文化因素的考虑
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普遍缺乏。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软黄金”,在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证明,一些金融机构正是因为风险管理文化的落后,导致在风险管理上屡遭失败。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偏面强调业务发展,忽视风险管理;重市场开拓,轻制度建设;有些管理人员甚至至今仍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相对立,无法理解风险管理在业务拓展、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单纯将风险管理定位于风险控制甚至是资产保全部门,致使风险管理停留表面,疲于应付。
三、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努力方向
(一)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首先必须从造成风险管理缺位与虚位的信用失范、治理失当入手,努力促进外部为主的信用体系和内部为主的公司治理建设,形成风险管理的内外部机制。所谓内部机制,就是通过治理结构与机制,形成对风险管理的制度需求与安排;所谓外部机制,就是通过信用体系与诚信责任,形成对风险管理的系统支持与惩戒约束。完善的公司治理与健全的信用体系可以确保风险管理与信用体系、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但必须有法制化制度加以保障。人民银行推动建立的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既有政府政务信息系统的特点,也有行业征信的特点,既可以满足金融监管需要,也可以服务于银行同业。
在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内外部机制互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一要在全行业加大风险管理基本概念以及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理论的宣传普及;二要在加快自身股改进程的基础上,强化社会诚信责任,重点防范信誉风险;三要大力提高经营与管理的透明度,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四要推动监管机构从监管角度出发,强化商业银行对外部信用信息和信用增级服务的制度需求。
(二)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看,首先,要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目标、风险可承受区间、风险管理原则;估算发展目标、预测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缺口,规划资本最佳结构并提出筹资方案,确定资本金在经济区域、业务主线及不同行业间的配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期投入进行规划。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收集、整理分散在各部门、各机构的历史数据,实现全行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在物理和逻辑上的同步集中,建立综合数据库;由专业人员以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历史数据和结果对风险管理模型进行检测,适时调试参数,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模型;通过上述模型分析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敞口,确定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产品建议,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模式由以往的静态、滞后控制向动态、实时管理的重大转变。
为保证宏观策略能够落到微观层面,同时必须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工作在部门、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员工的基本原则。为保证风险控制的连续性、有效性,要确定所有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要从人力资源配置的高度对每一个部门进行定岗、定责、定职、定编、定人,将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在此基础上,注意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对风险管理和业务经营实施“决策分离、平行作业”的前提下,加大业务、产品、客户等信息的跨部门横向流动,既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又强化风险与前后台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密切的横向协调机制和纵向报告制度,加快业务、产品、客户、政策等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避免相互推诿而延误风险监测与处理的时机,通过部门相互配合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效率并促进业务发展。
(三)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首先要符合规则,体现共性:要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确定新的产品分类方法,体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同步: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识别风险;从管理角度,将风险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大类,并确定相应产品、地区、业务、主线的风险管理授权;分支机构应在授权范围内,对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进行管理。对那些已经不再适用的业务流程,应及时修改或废除。
为保证共性的规范运作,要注重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大风险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强化内部分工与协作意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的增强,有重点地招聘或培养具有证券、保险、信托等从业经验的人才,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金融交叉产品风险识别、度量和控制的研究,致力于精干、高效、全面的风险管理。
依照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化思路,在充分体现共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关注个性化管理特征:改变以往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从转变职能入手,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不同业务的各个环节,及事前监测、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置的整个过程,做到从现实风险的管理向潜在风险的管理转变,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风险的前期控制转变,从而实现风险管理关口的前移。在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方面,要将视野分步从仅仅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扩大到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针对每种不同的风险、风险点,找出风险动因(RISK DRIVER),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四)处理好规章与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
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以投资为目的,根据客户详细资料,对客户进行评估,并在整个贷款期间对客户的信用进行监控、管理,从而尽量防范客户出现信用风险的活动。对商业银行而言,其贷款收益是发生在未来,在贷款过程中本身具备一定风险,如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在实际中,银行为了获取更多贷款利润,就需要积极进行贷款信用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类型
对于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个人贷款信用风险,其主要包括投资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房屋贷款等类型,个体客户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加上其经济收入问题,很有可能由于某些突况而出现变化,甚至有的个体会因为突况而丧失获取经济的能力,这就会出现还款风险,在实际中个人贷款违约率要高于企业贷款违约率。②结算信用风险,其主要是银行在为客户提供贸易、转账等结算等服务时,付款人在交易回购债券、金融衍生品时,受到损失。③信用价差风险,有的资产对于信用等级十分敏感,当信用等级下来以后,这些资产与没有风险的资产相比较,会出现比较大的信用价差,导致资产价格逐步下降,在此过程中银行很有可能因此遭受损失。④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这种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控制类型,当企业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时,银行必须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样的审核,同时还需要保证银行内部的审贷岗位相互分离,全面掌握申请贷款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不了解,就急于放款,当企业出现经营不当,或者是信用不佳等情况时,就会出现还款不及时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不还款的行为,对银行利益造成损害。
二、商业银行贷款信用产生原因分析
在实际中,引起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的匀速有很多,如银行本身因素、客户因素、市场因素等,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银行贷款定价错误引起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是存款利率确定上限、贷款利率决定下限政策,而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进行浮动贷款利率管理时,采取的方法过于简单,并且很多银行的商业贷款利率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方法对于银行扩大资金、将资金看作是长期使用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贷款这种相对短期的行为,贷款使用期限和执行利率之间不匹配,与风险收益不相互对应的贷款定价方式,导致在出现信贷风险后,难以获取更加有效的补偿,或者是资金准备不充足,这就会引起贷款信用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从当前银行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其在银行信贷市场中,主要体现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在为企业放款之前,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能力、发展战略等信息,但是对企业而言,其为了成功获得银行贷款,就会出现隐藏对自身不利信息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信息不对称下,一方要想获得最大利益,就会对另一方的利益带来损害,这就会引起贷款信用风险。对银行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其难以把握贷款人今后的发展情况,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就会将款项划拨给市场信用比较好的客户。
(三)信用体系不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还不完善,个人及家庭收入情况不对外公开,同时个体收入中,有很多货币收入及额外收入,其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的收入证明有一部分属于未验证内容,银行难以彻底把握贷款人的真实经济收入情况。加上我国当前关于个人信用体系管理还不完善,使得银行难以公平、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个体信用情况进行评估,这就会对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带来影响。
(四)经济环境及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比较快,在市场上企业、个体通过银行机构获取贷款融资的方式要远远超过其他融资方式,并且银行贷款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而这也造成能力企业、个体在融资上过于依赖银行。在经济稳定下,这种模式下风险不容易显现,但是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影响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因素却不断增加,这就会造成了银行会大量集中经济风险。另外,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国家难免会实施从紧宏观政策,这也会进一步加大银行风险,对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带来影响。
三、提高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力度的策略
(一)创新银行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观念属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应该彻底融入商业银行的整个发展环节,银行必须对风险管理有全方位的认知,充分把握影响风险管理的要素。在实际中,企业提出贷款申请以后,银行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获取企业的全面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良贷款风险。银行必须对申请贷款的个体、企业还款能力、资产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在其信誉程度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其经济实力,确定其贷款额度,同时银行还应该对贷款人抵押、质押的物品及其价值进行审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实地考察,以此确定是否可以为申请人放款。为了实现贷款信用风险的转移,银行还可以加强与市场上的第三方担保企业进行合作,当贷款人出现还款不利的情况后,由担保企业代替其还款,从而降低银行的损失。此外,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审批时,必须严格地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要明确审批信贷人员的职责,设计合理的贷款申请流程,完善定价体系,在信用贷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融入风险管理观念,从而提高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效果。
(二)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及技术在实际中,商业银行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流程,在银行内部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审计,并落实岗位职责、审核放贷分离管控、授信授权管控等是有段,打造一个系统化风险管理模式,实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监控、风险处置等规范化的联动体系,并将其涵盖于整个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相对应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战略,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并强化风险控制反馈,做到从源头上进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优化风险管理技术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实施内部评级法,要将内部模型、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方法等应用带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测量中,对申请贷款方所从事的行业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估算,并计提科学的资本,降低银行贷款信用风险。②关于贷款信用风险,银行可以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并综合判断贷款对象的各项财务指标,如贷款形态、贷款期限、贷款方式等,判断贷款方风险发生概率实施针对性监控。
(三)完善贷款人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而言,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并加强与其他银行的合作、信息共享,全面调查贷款人的信用、经济水平。银行要制定系统规范的信用评级体系,针对不同等级的贷款人,设置不同的贷款金额上限,并在放款以后,要对贷款人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在还款期限内,需要对贷款人信用水平、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监督、引导贷款人主动还款。银行需要在实施放款措施之前,对贷款申请企业的生产能力、财务情况、经营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并对每笔贷款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出企业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经济资本等,以此制定高价策略,这样一方面可以将质量低、信誉差的企业拒绝在贷款门槛以外,另一方面也能借助高利率还弥补银行存在的贷款信用风险。此外,在实际中,为了确保银行内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银行还应该构建更加完善的内部评级制度,银行需要成立专门的客户信用档案,做好客户信用调查、征信等活动,结合客户信用等级进行放款。
(四)优化不良资产处置在商业银行发展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贷款信用风险,弥补银行因无法及时收回贷款本息而出现的损失情况。①加强与工商、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资本关系比较复杂,而市场也千变万化,单纯依靠银行来处理不良资产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银行需要加强与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处理不良资产,以此更好的处理企业债权债务关系不清楚的情况。②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商业银行要改变以往呆账核销、坏账、资金清收等处理不良贷款的手段,可以利用产品工具转移风险、提升产品流动性、创造价值等,提升银行的财务水平。银行还可以借助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对自身无法管理的抵押品进行保养、维修,提高其抵押价值。而这也需要银行在放贷时,要减少信用贷款,尽量收取抵押、质押品,这样如果贷款人难以及时还清贷款,银行可以处置抵押品,以此减少自身损失。
一、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尽快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和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的相关规定,健全的风险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致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股东的效益,而进行风险管理则是为了减少失败的概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确保银行实现更多的利润。由此可见,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全面性理念。即银行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即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在全面性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新产品、新业务,银行应确保这些产品、业务在被引进之前就已经制定出适应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人们常说的“制度先行”。
3.独立性理念。即风险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之间、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要相对独立。独立性理念的实质就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个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因为清晰的职责划分是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
4.权威性理念。即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势必要渗透到业务部门的运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触。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强于业务部门的权威性,风险管理工作将难以顺利执行下去,必要的监督可以确保各个岗位职责的充分实现。
5.互通性理念。要求银行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而在银行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即风险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各相关部门之间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风险战略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风险战略能否被正确执行则受制于银行内部是否有一个充分的信息沟通渠道。因而,信息系统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6.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理念。为了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应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即风险的分散管理。与此同时,不同的风险管理部门最终都应直接向高层负责,由管理层统筹规划,即实现风险的集中管理。风险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及最终力量将各类风险控制好。风险的集中管理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从而将风险策略与商业策略统一起来。风险管理过于集中往往使该部门力不从心,不能专心于某类风险;风险管理过于分散则往往容易造成管理真空,甚至违背银行的发展策略。
二、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信用风险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好地发挥信用评价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1.利用信用评价的结果进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风险。如何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客户的违约率和贷款的损失率。一般来说,有着较好信用等级的客户,其违约率较低,而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其违约率较高,贷款的损失率也较高。为获得不可缺少的大规模的样本,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努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2.根据贷款的信用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资本金水平。做好信用风险管理,预防意外损失,降低破产概率的重要方法是持有足够的资本金,但并不是资本金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来合理确定。在信贷资产的内部评级走向更精细的趋势下,银行可以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度确定合理的资本金要求。
3.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做好贷款风险分类。实行银行贷款分类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贷款的风险管理。因此有必要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完善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通过分析掌握客户的经营周转情况和发展趋势,真实地将贷款按照风险程度分层管理,随时掌握客户的信用等级变化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对处于风险程度上升的贷款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风险积累、积重难返,有效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
4.根据信用风险状况,计提呆账准备金。现行制度规定将准备金计提的自交给银行,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定了“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提取呆账准备金的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同时规定“呆账准备必须根据资产的风险足额提取”。由银行自主决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健全信贷资产质量分类评估体系。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
首先应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三,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适应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二是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行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是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业务主体为中心的管理体制。要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使用内部评级法和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的风险度量和管理重要技术。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研究了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风险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同时“三农”问题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已建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这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面临着各种制约因素,如政策支持力度、运作机制、风险防范能力、金融监管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
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没有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而且其贷款对象主要集中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无差异。因此,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很适用。但在实践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通过不断地探索,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农村贷款对象的风险管理模式。
1.发展农户联保贷款,构建联保小组内部监督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农户联保贷款,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有贷款需求且相互熟悉的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贷款,并且出现问题时,所有成员均会因为惩罚而受到损失。由于联保小组内部互相了解,通过互相监督、分担违约风险从而降低了信用风险。因此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广泛采用。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降低流动风险
村镇银行为了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其流动性,不仅积极开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存储资金的来源,同时还加强与人民银行和同业之间的联系。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处理流动性风险时,主要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控制。此外,还有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措施来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
3.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降低操作风险
为了控制经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了内部人员的相互监督机制,设置调查岗、审查岗、贷款跟踪检查岗,并规定每个岗位承担贷款的连带责任。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制定了奖惩制度,旨在调动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出现“道德风险”。此外,其股民大会有权罢免和重新选举理事会成员,大力发扬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建设的主体薄弱,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前景不容乐观。虽然当前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的了农村金融市场前进的步伐。
1.服务对象较特殊,信用风险较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他们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因此,信用风险亦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一些贷款户的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逃、废、赖债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2.经营成本较高,盈利风险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多数是农民,他们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贷款较多,利润率低且风险较高。同时,农民居住具有偏、散、远的特点,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成本比较高,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微型化、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等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无疑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风险。
3.监管压力加大,监管风险增高
当前,银行监管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管理模式,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和开展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同时,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经营压力重,在人员素质和内控建设等各个方面还有待提高,贯彻监管政策和落实监管要求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导致逃避监管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防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较多的风险问题,这对金融体制的完善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服务好“三农”,仍需深入建设。
1.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新型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中,关于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要基于相关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政府也应该在信贷方面,放宽担保方式,普遍农户的小额信贷和联合担保的信贷机制,为被动中的农民获取更多信贷的机会。这对于全面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良好的作用,也是打好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2.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信用风险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因此,必须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尽快完善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以此来决定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其次,推动建立全国农村统一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失信惩戒制度。再次,制定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可以要求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担保人,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最后,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和担保模式。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担保体系和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加之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收入较低的低端客户,受经济状况限制,这类客户很难拥有传统的抵押担保品,使得机构开展业务时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因此,新型金融机构应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在放贷过程中采用比其他机构更灵活的担保形式,赢得服务群体的同时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如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采用“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户”模式,通过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由农业企业作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担保中介,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以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企业可以优先以协议价格收购农产品,最终农户利用作物销售收入偿还贷款。
参考文献
[1]简朝霞.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2(7):181.
[2]刘萍萍,唐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及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3):64-69.
[3]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06-06.
[4]王建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06-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