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42: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快速阅读培训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教师 岗前培训 应对策略
目前广东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参加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的教师岗前培训和本校人事处和教务处等部门组织的校内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可以肯定,参加为期两个星期的关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等四门课程的学习和参加校内为期一个星期上岗前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新进老师了解到高等教育教学的基础知识、高校学生的心理及一般教学方法等,但这远远不足以让新进教师们满怀信心地站上讲台。
一、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岗前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部分高校师资管理人员少,工作内容多,从而导致在人员安排上投入不足,淡化了教师岗前培训。同时有些参加岗前培训的新入职教师对岗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些客观原因的影响下,产生了惰性思想,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二)培训时间的约束
目前高校岗前培训的学时短,课程多,任务重。按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四门理论课程集中安排两周时间培训,结束后要参加结业考试。由于受到总学时的限制,平均每门课程的培训时间不足30个标准学时,授课老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理论课讲深讲透,参加培训的新入职教师也难于将学习的内容学精学深。
(三)培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僵化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主要是将参加培训教师集中到部分高校进行培训,由于人数较多,培训活动只能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但是理论课教学基本以讲授的方式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授课教师与参加培训的新入职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环节薄弱,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示范效果不强,入职新教师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二、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对策
(一)重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部门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岗前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各级领导认识到位,并给予足够重视,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才能提上议事日程,培训工作所涉及的人、财、物等才能保证到位,培训改革才能顺利开展。高校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主体,不仅要重视教师岗前培训,还要积极组织本校资深教师开展培训课程改革的工作,特别就课程设置、教材编制等多方面培训内容进行研究,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鼓励与引导参训学员正确认识岗前培训,更正学员为了培训而培训的认识,贯彻为了自身发展而培训的理念,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培训,并深入学习培训课程。
(二)实行培训形式多元化,增加培训时间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方式包括省级主管学校的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校内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以老带新的教师导师制、校内教学观摩,校内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形式多样化后新入职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自然增加了,最终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三)推行参与式教师培训,改革培训课程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师培训就是在参与的氛围中,使教师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改变自身观念和行为,并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工作的培训活动。参与式教师培训实施首先要了解新教师的岗前困惑和问题,针对性设计培训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构建有理论教学、问题探究和参与式活动的培训课程。同时为培训教师提供大量案例与阅读材料,以问题和案例探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采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大组反馈等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一面将教育观念和知识传递给参与培训的教师,一面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教育问题,促进参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达到转变观念和培养专业情感的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新入职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基本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从岗前培训源头抓起,改进培训机制,完善培训措施,提高培训效果。各高校师资培训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加大校内培训力度,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分析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难点和不足,相互学习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集思广益,积极探讨开展好岗前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沟通交流,共同推动我国高校岗前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陈先哲,黎辉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6).
[2]余静贵.浅析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8(22).
沟通是教学活动的本质,没有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教育”理论中,知识的传递功能已从原有的中心地位上被排挤出来,能以各种信息为媒体的沟通功能以及通过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换为好的价值评价与判断功能取而代之。基于此,在新的教学功能理论中。教学首先是被作为社会过程来理解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大量的信息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信息的分析,加工与综合。以及课堂教学与校外学习的整合,这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也是最根本的功能。
学生平常在关注哪些信息呢?他们又有多大的信息量呢?经统计,他们常注意的是:A电影、B玩电脑游戏、C上网聊天、D娱乐新闻。
但时间的局限,孩子们收集信息也会受到限制。学生没有大量信息为基础,又怎么能在课堂上交流呢?既然不能交流又怎能在课堂上沟通呢?我们必须全新的观念来看待我们的学生,来看我们的学习,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教材只是一种特例。它只是为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的一个特例。因此,教材的信息量不够,也不能随时更新抓住当前新的信息。
现在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不断突破,渗透和融合不断进行,大量的边缘科学和横断科学不断涌现,信息的汲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而艰巨!阅读能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必须而重要!
为此,阅读就成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当务之急。
首先,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并不是强行让学生们看某一类的书籍,让他们完成一定的任务,教师在行使前通过讲述一些有吸引力的故事,并给予悬念,使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而终止讲述,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或提出一些学生爱看的书籍(积极健康的),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广泛的兴趣之后才会更有效的提高其阅读能力。
其次,开设快速阅读培训课程
这是一种从文字材料中汲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并不是随便去了解,走马观花,不只是眼睛浏览文字的快速,更重要的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理解得快速,记忆的快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张志公说过:“现在的阅读不只是达到一目十行,并且这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达到的阅读能力。”在快速阅读训练中,阅读时的视觉感知单位可以迅速提高,从一字一词的感知上升到以词组,句子为单位的感知,久而久之,熟练到以页为单位进行阅读,眼停时间缩短,阅读速度加快,眼睛感知文字的速度与大脑的思维速度同步,阅读由此成翻成倍的提高,一次注视一个短语或一个短句,整体的理解它的意思。
我们必须要在学生中推广和培训快速阅读,把快速阅读作为一门课程。使学生能掌握这一学习的技能,最终促进他们自己学会打好基础。
最后,开设读书课程或阅读讲座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几年来,基于TCP/IP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以非同寻常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级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与共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Web站点信息。传统的静态网页技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各种动态网页技术应运而生。ASP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动态网页技术之一,而ASP.NET是微软新一代的动态网页技术,并且相对于其他编程技术,它有如下的优势。
(1)面向对象性
ASP.NET将C#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语言,在很多方面来看,C#将成为微软的与Java相似的语言。
C#是ASP.NET开发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微软会将C#发展成为Java的强劲对手。这也是微软.NET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C#是微软在编程市场上击败对手的主要工具。我们期待着微软能在这个产品后面倾注全力,这样,C#可以成为许多程序员的又一种选择。C#的诞生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微软和Sun产品的战线,但这对用户是有利的,他们可以选择两者之一来开发新的应用。
(2)数据库连接
ASP另一个亮点是它使用ADO对象、ODBC、OLE-DB和事务处理管理器。因此ASP Web数据库应用开发特别简单。ASP.NET发展了更多的功能,因为有了ADO.NET。ADO.NET带来了更强大更快速的功能。JSP和JDBC目前在易用性和性能上同ASP/ADO相比已有些落后,当新版本ASP.NET/ADO.NET出现后这样的差别会更明显。所以我们希望SUN应尽快能花大力气来追赶ASP.NET/ADO.NET的组合。
(3)大型站点应用
ASP.NET将对大型站点(Web Farms)有更好的支持。事实上,微软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ASP.NET可以让用户考虑到多服务器(Multiple Servers)的场合,当用户需要更强大的功能时,仅仅只需要增加一台服务器。整个.NET框架已经充分地提供了这个方法。ASP.NET提供了外部会话状态(External Session State)来提供内置式Web Farm的支持。另外,由于请求的各组件相互间经过了充分的优化,所以速度很快。
(4)ASP.NET还提供更多的其他方面的新特性,例如:
l 内置的对象缓存和页面结果缓存。
l 内置的XML支持,可用于XML数据集的简单处理。
l 服务器控制提供了更充分的交互式控制。
二、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趋势
微软新一代平台的正式名称叫做新一代Windows服务(NGWS),现在微软已经给这个平台注册了正式的商标Microsoft.NET。在.NET环境中,微软不仅仅是平台和产品的开发者,并且还将作为架构服务提供商、应用程序提供商,开展全方位的Internet服务。在谈及这个平台中使用的新技术,微软透露,它将在.NET环境中提供更多新产品和全套的服务。
Microsoft.NET将开创互联网的新局面,基于HTML的显示信息将通过可编程的基于XML的信息得到增强。XML是经万维网联盟定义且受到广泛支持的行业标准,Web浏览器标准也是由该组织创建的。微软公司为开发它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它并不是Microsoft的专有技术。XML提供了一种从数据的演示视图分离出实际数据的方式。这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提供了开启信息的方式,以便对信息进行组织、编程和编辑;可以更有效地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数字设备;允许各站点进行合作,提供一组可以相互作用的Web服务。
根据.NET构想,未来微软所有产品都将走向服务化,而消费者将通过租借的方式使用Office软件,或通过MSN用户身份,获得网络音乐服务。
然而,根据种种迹象表明,微软早已为.NET战略后新的划时代战略做了准备,这个新战略将会比.NET战略更可怕,因为它将可能垄断未来所有的软件市场!如果将PC时代分为DOS平台时代和Windows平台时代的话,按照微软的意思,网络时代将会分为.NET平台时代和这个新的平台时代。
ASP.NET又叫ASP+,但并不仅仅是ASP的简单升级,而是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 Server Pages脚本语言。ASP.NET作为微软公司发展的新的体系结构Microsoft.NET的一部分,其中全新的技术架构会使编程变得更简单。ASP.NET是在抓住ASP的最大优点并全力使其扩大化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同时也修复了许多ASP运行时会发生的错误。
目前支持ASP.NET开发的平台只有Windows XP、Windows 2000/2003、Windows NT4 (Service Pack 6a),其中的Web Service除去这些还在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SE上获得支持。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只有服务器的动态网页技术才能满足各种Web应用程序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各种动态网页技术先后出现。相对于ASP.NET而言,ASP技术较为熟悉,使用简单便利。但由于ASP本语言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ASP.NET的强大功能恰好弥补了ASP的不足,因此,ASP.NET技术代替ASP是一种必然的趋势。ASP.NET从现有的ASP结构体系上跨出了一大步,其整个构造体系使开发结构化的应用程序变为可能。Web表单带来了一种更加直接和易于使用的开发模式;服务器控件增加了提供公共功能的能力,从而使扩展和加强现有功能变得容易;数据捆绑使创建数据约束型应用程序变得十分简单。它不但具有许多很棒的新功能,而且还有一个用于开发Web应用程序的真正框架。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使用这种技术,它的出现给Internet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浪潮。超级秘书网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该课题为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动态IT培训网站。
该网站具有如下模块:
l 登录注册模块:用来识别用户身份信息的必要手段,用以在线报名、在线咨询以及学员论坛;
l 课程信息模块:做为网站介绍自己、宣传自己培训课程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该网站推出的培训课程;
l 在线报名模块:通过该模块,实现学员与培训学校之间的零距离报名;
l 在线咨询模块:能为用户解答各种与网站的信息有关的问题,使用户和学校进一步拉近距离。
l 学员论坛:回答学员问题,提供各个学员之间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是促进培训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1.在充分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网站的如下设计工作。
l 总体功能规划设计。
l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l 网页框架的规划设计。
2.利用ASP.NET、C#语言、ADO.NET、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来实现一个动态交互式的IT培训网站。
五、预期达到的水平及所需的科研条件
(1)网站建设的基本目标为:
l 用户登录注册:用户通过注册个人信息来设置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通过用户的登录,来实现网站对用户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l 用户个人服务:用户登录后,出现用户的个人服务界面,包括个人密码修改、自己的信息修改、个人所报课程的列表信息和提问咨询信息,以及通过网站统计出来的该用户的喜爱课程类别的一个推荐列表等。
l 课程信息模块:通过后台课程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修改,来实现前台对各个课程信息的,让各个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网站的各个课程的详细信息。
l 新闻信息模块:通过一些教育业内新闻,以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让用户了解目前的一些情况。
l 在线报名模块:用户登录网站后,通过网页寻找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然后填写自己的详细信息以及报名的方式来报自己所要进行培训的课程。通过该模块,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查询该课程的任何信息以及报名。
l 教师管理模块:介绍各个教师的信息及其所教的课程,让用户通过网站了解自己所喜爱的教师,选择该教师所教的课程。
l 学员管理模块:介绍该网站培训出来的优秀学员的信息以及他们的个人照片,通过介绍他们成功的经历和一些经验来激发用户对该网站培训课程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该网站的某一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多么必要。
l 企业招聘信息模块:通过一些合适企业的招聘信息让学员能更快地找到工作。
l 信息咨询模块:让用户能通过在网页上以留言的方式快速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以便让管理员及时解决。
l 学员论坛:让学员有一个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论坛,让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不懂得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的经验心得。
l 用户访问追踪:让网站能通过用户对该网站课程的点击次数以及时间来判断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以便网站能根据他们的需求进一步改善网站的各个服务。
(2)开发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0。
网页开发工具:Dreamweaver MX。
动态网页技术:ASP.NET。
Web服务器: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六、进度安排
3月15日----3月31日 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4月1日---4月7日 系统分析阶段
4月8日----4月20日 系统设计阶段
4月21日----5月20日 系统实施与编程。
5月21日---5月27日 系统调试与改进 5月28日---6月5日 毕业论文撰写
6月5日---6月10日 毕业论文打印、毕业答辩准备及PPT制作。
参考文献
[1] 郑淑芬,许嘉仁,张书源. 新一代C#与ASP.NET 权威指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2] 杜轩华,袁方. web开发技术.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3] 求是科技. ASP.NET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4] 刘浩,陈曙东. C#编程实例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 STCW78/10公约 航海技术 航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10年6月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召开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大会上通过了《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以下简称STCW78/10公约)。对《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修正案(以下简称STCW78/95公约)进行了全面回顾和修订,涉及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均发生了较大调整。
1 公约修改原因
STCW78/95公约自1997年2月1日生效后,对于世界各国海员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船舶的科技化含量也越来越高,船舶载重吨位也越来越大,而对船舶驾驶和操作的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对海洋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由于海盗事件频发,海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对海员的培训与值班的安保标准也提出新的要求。
2 公约修订原则中有关航海专业的新规定
会议上各国代表提出了对公约八项修改原则:(1)保留1995年修正案的框架与目标;(2)不降低已有标准;(3)不变更公约条款;(4)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清理已经淘汰的要求、体现科技发展的需求;(5)保证有效的信息流;(6)基于技术创新,在履行培训发证与值班要求上可进行一些灵活的改变;(7)考虑短航线船舶与近洋石油工业的环境与特点;(8)考虑海上保安。
其中第4、5、8项内容对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影响明显。针对原则4,修正案中在航海技术专业的学习中增加了新科技的应用,其中计算机信息的应用最广,包括电子航海天文历和天文航海软件的使用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应用。针对原则5,随着海运事业的发展,信息的快速并且有效的交流成为基本条件,除了研发和采用更高技术含量的技术设备,船舶英语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原则8考虑到近年来海盗事件频发,船员和船舶的安全受到影响,修正案提出了3种保安证书与4类保安培训,以提高船员对应此方面的素质水平。
3 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有待提高的相应素质
3.1 高效运输
3.1.1 航海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STCW78/10公约要求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相当于无限航区管理级和操作级船员所必须具备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意味着,在听说方面,应可用英文进行值班时的工作会话及日常生活对话,会用推荐的标准海事通信术语进行通信等。在阅读方面,应能看懂航海仪器操作使用说明书、英文气象电文、租船合同、远洋提单、业务单证和公约,读懂英文航海出版物等。在写作方面,应会用英文填写航海日志,拟写大副收据批注、简易的电报信文等。对此,任课英语教师可以设计船舶实际场景,安排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相互间对话,进行体验练习以提高英语水平。而航海专业的学生也要自我加压,在日常的专业英语课程中努力学习,争取尽快达到市场要求的航运人才标准。
3.1.2 电子信息技术
(1)电子天文信息技术。随着GPS等电子定位设备在船舶的广泛使用,天文定位方式因为公式复杂、计算困难以及无法24小时使用等缺陷,逐渐被船舶淘汰。但因其设备简单,测量对象是自然天体而不受其他人为因素控制,不送其他声光信号而具有隐秘性特点,依然不能被忽视。天文定位的计算机软件化,解决了其公式复杂、计算困难的缺点,为船员提供了便利,并且对远洋航行安全十分有利。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中加强天文定位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的自学能力,以便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船舶软件。
(2)电子海图信息技术。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俗称电子海图)的优越性包括:自动航线设计、航向(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49页)航迹监测、自动存储本船航迹、历史航程重新演示、航行自动警报(如偏航、误入危险区等)、快速查询各种信息(如水文、港口、潮汐、海流等)、船舶动态实时显示(如每秒刷新船位、航速、航向等),将雷达/ARPA的回波图像叠显在海图上,海图自动更正速度快等。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提前对电子海图的作用和操作方式进行足够的了解,为适应STCW78/10公约标准做准备。
3.2 船舶防污染
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船舶对于海洋环境的污染途径主要有:(1)倾倒污染,经由船舶将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的污水,倾倒入海洋;(2)操作污染,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过失或故意造成的;(3)事故污染,由于船舶发生事故使各种污染物由于事故破裂造成渗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为此,IMO制定了专门的《国际防污染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进行调控。海难事故会产生船员人身危险和船舶货物等财产的损失,然而与此相比,海难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必须提高船员的防污染意识水平,才能解决船舶造成的污染。对此,STCW78/10公约中要求操作级船员参加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海洋环境保护及预防污染措施的重要性的培训课程。对于航海技术专业学生而言,理应认真学习防污染的培训课程与相关法规,努力提高防污染意识水平与职业责任心。
3.3 安全及保安
最近一段时期,海盗劫持船舶事件时有发生,海盗又一次成为世人议论的焦点,各国也意识到,恐怖袭击活动已由传统的陆上袭击扩散到海上袭击。所以,STCW78/10公约对船舶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船员应持有3种保安证书并接受4类保安培训。对于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船舶的安保问题关系到全船财物以及整船船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4 结束语
STCW78/10公约的新要求对于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想在未来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世界航运人才,就应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内尽可能抓住机会,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知识水平,克服公约过渡期内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用自信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孟祥武.STCW78/10公约对中国船员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和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审定稿[R].2011.
本文通过对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财会专业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改革建议。
一、我校财会专业现状调研
1.财会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需求情况
目前,富阳市各级各类中职学校有5所,而开设财会专业的只有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专业方向主要是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两个方向,近三年每年的招生数量一般保持在170~250名左右,约占整个中职招生数的17%-20.5%。而据2008年第一季度杭州市人才网的统计和对富阳市财会专业人才需求会计行业部分岗位中职生使用量情况调研,可以推测,富阳市会计行业每年需要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大约2000―3000人,需求远远大于供应,因此,财会类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而中职学校也因此面临着为富阳市培养优秀会计人才的重任。
2.财会专业教学情况
我校开设财会专业多年,多年来为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和各项关键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但对照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的,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教材选用范围相对狭窄等。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我校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数仍采用学科课程体系,偏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对会计职业各岗位的工作分析不足,专业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的会计业务能力水平较低,致使财会中职生就业对口率明显不高。
(2)忽视实践技能培训。据调查,富阳市职高财会类专业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学内容滞后于会计行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同时,来源于企业的专业教师数量不多,大多数财会专业教师来源于各高校,并没有企业财务工作经历,因此,指导学生专业技能学是存在不足。
(3)教材选用范围相对狭窄。学校对于教材选择坚持择优选用的原则。选用质量高、内容新、有权威性,出版发行规范可靠,印刷装订质量好,并且适合中职学校使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材。但是目前教材市场上适合中职财会专业学生使用、适合技能培训、适合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的财会专业教材极少,这也给中职财会专业高质量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4)缺乏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指劳动者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也称做可携带的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创新能力等。目前,富阳市职高财会类专业还没有专门倡导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不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也开设了部分选修课,以训练学生的关键能力,但这样的课程并不系统,难以真正达到目的。
二、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改革建议
根据对富阳市职高财会类专业现状的调研及分析,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改革,应包括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财会专业教学改革和财会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
1.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从事出纳、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工资核算、往来结算、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档案管理、仓库管理员、统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为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以下证书:
(1)《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考试双科合格证;
(2)《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合格证》(即初级电算化证);
(3)珠算普通五级证书(或更高等级);
(4)计算机一级证书(或CEAC――企业信息管理助理工程师)。
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进一步获取会计中级等级证书,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如表所示。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财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2.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根据企业调研所获取的资料,财会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使专业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
(1)各专门化方向都设置基础会计、出纳、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职业指导、诚信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2)财会方向设置会计、成本会计、仓库管理和统计等方面的课程。
(3)会计电算化方向设置电算会计、会计电算化实训、计算机维护等方面的课程。
(4)税务会计方向设置税务实务、税务、税务法规等方面的课程。
各方向的课程结构可采用模块化课程,各模块化课程可采用递进式、并列式或流程式等结构来组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训条件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如收银、文秘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学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构建“课证融合,技能递进”的课程教学框架。在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企业信息管理ERP模拟实训课程;开设证书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技能递进的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
(2)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构建“基础+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起从基础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综合业务账务处理程序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以此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达到一致,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40%以上。
(3)建设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会计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美育、心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建立若干个会计诚信教育基地,将企业文化融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之中,确保100%的学生接受会计诚信教育。
(4)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
①按照“行业+校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适应区域经济特点和企业信息管理背景的会计专业特色。
②以会计专业为实现途径的弹性学制、产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最后一年在会计岗位开展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③按照学校、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会计标准制定、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4.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1)构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4门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程,并以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会计方向的课程建设。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和《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
(3)将职业资格取证和岗位职业技能的内容作为课程融入教学计划,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证考试科目《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一级证书(或CEAC――企业信息管理助理工程师)等。
(4)组织编写、出版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要求的教材,鼓励教师建设高质量、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5)课程体系建设。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启动复合型会计课程建设。包括开发会计实务模拟实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建立复合型会计课程体系,强化企业信息管理能力,为培养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会计职业人才服务。
5.学校财会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本专业师资队伍需由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中有一定会计经验的专家组成。本专业各类型的教师比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配置。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本专业需配置校内专业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电算会计实训室、税务会计实训室、POS系统操作实验室、ERP实训室,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本专业需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本专业与企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个校外实习基地都能为学生提供顶岗操作,技术方面由企业工作人员实地指导,将学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训内容衔接起来,起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英语培训;培训模式;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激增,国内石油资源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实行“走出去”战略,开拓海外市场。然而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普遍现象是很多技术工人不懂英语,无法与合作国工人交流沟通,导致企业经营运作能力下降,也给员工自身带来了很多不便。领导也就对企业海外人员英语培训越来越重视。英语人才的英语培训教育是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一种基本原动力。
1 石油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培训项目和内容脱离实际。目前全国各高校及各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类英语培训班很多,培训内容也基本上都是生活口语或者外贸英语。在确定英语培训项目和内容时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而是凭感觉、照搬其它企业的英语培训;各高等院校虽然在学生中开设专业英语课,但大多数以阅读为主,教材大多选用原版专业书和阅读文选等,句子结构较长,不易上口。因此造成虽然学英语的人较多,但是由于缺乏专业英语口语知识和专业词汇,缺少现场翻译工作的经验,仍不能在国外适应技术洽谈工作的需要。
(2)英语培训方法单一。英语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究其原因是英语培训组织者缺乏有关英语培训的专业知识,对英语培训的内容也知之甚少,认为英语培训就是学校教育。很多英语培训师也还习惯于单纯的理论教授,没有熟练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英语培训与实际相脱节,英语培训效率低下。
(3)语言能力的培训时间长、周期长。从经济角度考虑,企业负担较重。学员离开单位和家庭时间过长,不利于学习,不符合成人学习的心理,极易产生疲劳感。
(4)英语培训制度不完善。没有规范的制度就没有规范的英语培训。企业英语培训过程中却未形成规范的英语培训制度,如英语培训训练方法、英语培训考核方法、跟踪评价等制度往往被企业忽视。
(5)英语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失衡。英语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的一项投资,因此英语培训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企业通过英语培训后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工作成本来获得收益。但实际上企业对员工进行英语培训之后,被英语培训的员工流失倾向愈发严重,特别是一些英语培训后的技术骨干员工。这就导致了花费大量成本的英语培训得到的收益却微乎其微。
2 英语培训模式
2.1 确定培训目标
所有参加国际石油合作的人员必然具备能与外方人员进行交流,特别是口头交流的能力,否侧一切工作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认为应把国际石油合作人员英语培训的目标定为:听说为主,兼顾其他。海外人员英语培训班是由生产需求提出的,其宗旨是为企业培养一批中、高级英语复合人才。通过培训,使学员对公司在海外的业务:生产装置工艺、设备、产品及技术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用英语较流利地表达出来,达到能和外商及国际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和贸易洽谈的目的。
2.2 制定教学大纲
新的培训模式应该具有周期短、强度高、突出重点、重视效果的特点。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必须体现以下原则:
(1)明确为企业用人培训的原则;
(2)明确教学目标以“听说为主”,突出技能;
(3)增加绝对课时,相对增加听力和口语课时的比例,保证训练强度;
(4)变教学“以教师为主”为“以学员为主”,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5)考试以检验学员技能为主,学以致用;
(6)举行测试,实行分级教学,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在按照新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计划时,我们作出了以下教学安排:
(1)强化教学,每周不低于30学时;
(2)教学活动以口语训练为主,时间不低于课程总量的50%;
(3)课堂教学以学生练习为主,时间不低于课程总量的50%;
(4)指导学生以改变其传统的学习观念、习惯为主;
(5)学生学习方式以课内学习为主、以练习为主。
2.3 选择培训对象
石油企业海外人员一般都是技术人员。他们学习英语有许多有利因素,诸如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自觉,肯钻研,知识面广,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但又有一些不利因素,诸如母语习惯,特殊思维方式,繁忙的工作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对培训对象的英语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展开教学。
最好选择1990年以后毕业的理工科毕业生。他们较系统地学过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词汇量和听说能力,但仍不能适应专业技术工作尤其是对外技术交流、贸易洽谈工作的需要。
2.4 教师的选择
专业英语培训的教学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专业英语培训同传统的外语培训和普通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在教学内容、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授课、执行计划,教师参与学员活动并起组织者、鼓励者的作用。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授课、执行计划,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应是我们的课程协调员之一,因此教师的聘请必须遵从如下标准:
(1)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教学严谨,认真负责,善于教书育人。
(2)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基本功,熟练的语言技能,能围绕教学的需求,解决学员中的各种问题、矛盾。有较强组织能力和鼓励能力,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3)必须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熟悉成人教学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教学。
(4)作为企业的专业外语老师,除具有上述条件,还必须了解企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从事现场翻译工作的经验,善于钻研。否则即使是一个高校优秀的英语教师也很难胜任石油石化企业专业英语培训的需要。
2.5 课程设置的内容
英语培训课程分为A、B两类。应优先开设A类课程。B类课可根据培训要求和学校自身条件选择设置。
A类课:
(1)语音课:针对学员特点,展开语音训练,讲求实效,使得学员毕业时语音基本准确。
1、再通过学习合体裤的结构设计规律,使我们在服装生产打板实际变化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以相似论为指导,抓住词与词之间音、形、义的相似点,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能力。
3、同时也达到举一反三,为其他冶金工程(改造)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提供借鉴参考的目的。
4、老师要善于举一反三。
5、本文选择公共建筑中建造量最大的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办公建筑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其他公共建筑的类型,研究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6、本文立足于对我省财政转移支付建立过程的剖析,力图构建出一个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规范的模式,希望能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起到举一反三、拾遗补缺的作用。
7、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对大自然及其演进过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并逐渐开始举一反三,效仿充满着无穷创造力的大自然。
8、把二连加四次就是二乘以四,举一反三,把五连加四次就是五乘以四。
9、我只知道他有名,但没料到会这么有名。注:可以举一反三:我只知道他坏,但没料倒会这么坏。
10、论文通过对西北民航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案例分析,以期其他建筑企业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开阔思路,举一反三,对本企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帮助。
11、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12、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13、仁波切指出,当我们为上师执行任务时,必须举一反三,即使上师没有交代的也应该自动自发地去做,而不应等待上师的指示才做,因为这会剥夺上师的时间,阻碍他做他该做的事比如,阻碍他阅读,研究,理解,教学及弘法等工作。
14、所有的条件格式都可以利用这个属性,因此,我希望用户能够发挥创造力,举一反三。
15、熟读这本方法论,从此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推求众理。
16、要有侧重的重点记忆,针对性地练习,把每章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弄明白,能够举一反三。
17、读书要求灵活运用,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18、真正聪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来,举一反三。
19、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20、研究问题,需要广蒐资料,深入分析,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1、举一反三,大家亦应大步向前,完成目标。毫无疑问,总社社长奖是你应得的,请加把劲。
22、了解设计模式,更多的应该着重于学会其设计思想,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地步。同时,这也是发展新的设计模式的需要。
23、同时展示单位必需提供足够的资讯,让来自不同社区的人能了解计划的内容,或甚而能让他们举一反三地应用类似的内容至他们的社区。
24、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25、当前市场上有100多个专业软件包可以完成这一任务,所以本培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员只要掌握一个软件包,就可以掌握其基本精髓,举一反三,懂得需要跟踪的有那些,以及如何使用联系人管理软件包。
26、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27、我们才能信心十足地举一反三,进退自如地采用各种方法处理好具体问题,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情。
28、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选择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9、历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30、第三,培训老师在课堂上讲课通俗易懂,举一反三,这种培训方式在每节课后,许多新知识能记忆犹新。
摘要:李维斯的寓言故事《动物学校》告诉我们企业用人与育人的很多道理,企业用人应该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但企业往往以设定的标准来衡量员工的长与短,而忽略了员工本质的长与短。在培训上,企业也要避免《动物学校》的误区,应该让培训有针对性,真正适合员工需要,符合员工发展方向,而不是强行灌输。员工也应该知悉自身特长所在,追求全面发展同时应有重点突破。
关键词:企业用人;员工特长;培训;发展
《动物学校》是R.H.Reeves对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教育状况进行的辛辣讽刺。美国的教育体制我们未曾经历,没有发言权,但读罢《动物学校》,我们是否感到了似曾相识?作为企业,我们又当如何改善?作为员工,我们又如何避免?
一、寓言故事《动物学校》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教育下一代应付未来的挑战。校方订立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本领,为方便管理,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全部课程。
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课的成绩也不错,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只好课余加强练习,甚至放弃游泳课来练跑。到最后磨坏了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绩,只有鸭子自己深感不值。
兔子在跑步课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
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要它自地面起飞,不准从树顶下降,弄得它精神紧张,肌肉抽搐。最后爬树得丙,跑步更只有丁等。
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家管教。在爬树课上,它第一个到大树顶,可是坚持用最拿手的方式,不理会老师的要求。
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平均最高分,还代表毕业班致词。
另一方面,地鼠为抗议学校未把掘土打洞列为必修课,而集体抵制。它们先把子女交给獾作学徒,然后与土拨鼠合作另设成功学校。
二、企业用人
(一)企业: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由李维斯的寓言故事《动物学校》,可联想到企业用人、育人。首先企业用人应该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但企业往往会犯《动物学校》的错误,以企业设定的标准来衡量员工的长与短,而忽略了员工本质的长与短。很多企业,自诩为人才加工厂,不管员工进来时的差异性,而一味按照企业设定的标准对员工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轮换,甚至有意在招聘时抬高招聘标准,且不说企业和员工的机会成本,仅企业在员工培养和培训上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与得到的结果就不可同日而语。
试想一下,如果企业能够在招聘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来招聘合适的人才,那么就不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试岗成功率就会增加。也就是招聘时就要选择那些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而不是将不适合的人或不具备岗位要求的人培养成能够胜任岗位的人。企业也不会因为人为抬高招聘标准,出现高素质人才对就了低职位不满而离职的现象。
(二)员工:彰己所长,暗补所短
有些员工自己并不了解或者说并不充分了解自我,或许与企业一样会说,不知道自己(员工)的本质长短在哪里。那么,企业嘴大,员工口小,你说我长处在哪就在哪,员工还美其名曰:服从组织安排!不管企业给安排的岗位适合不适合自己,先干着再说,并且会在干中学习,有的学习还非常努力,如鸭子放弃游泳课来练习跑步那般。但是,会在岗位中工作得很累,会很长时间掌握不了技能和技巧。这是组织安排与自己愿望不是悬殊太大的情况,如果组织安排与自己意愿落差太大,那就会像地鼠一样,去另立学校。如果没能力另立学校,大不了一走了之。
因为不满目前岗位而离职的每年都要大有人在,这其中就有招聘时就决定了的。原因无外乎企业没有按岗位要求去严格招聘,员工没考虑自己的特长及未来发展而且急于落实职位。但这种离职,对企业和对员工双方都是不利的,双方都增加了机会成本。
员工求职,是否一定得适合自己的特长?其实就像上文所说,很多人一开始对自己适合做什么并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在实践中试了以后才会发现。还有一些人本身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管做什么,只要认真去做,认真学习和总结,就能够做好。这样的人才,适应能力强,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
转贴于
所以员工也不能停留在自身特长上,甚至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成绩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代表未来。如今知识经济时代,不学习等于放弃发展的机会。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很明确地指出了每位员工应该走的路。学习也不再仅仅是校园里的事,不再仅仅是青少年们的事,学习已经成为潮流,学习也成为人们终身必修的课程。
员工可以通过学习,持续不断地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使自己的职业范围更宽,职业生涯潜力更大。
三、企业育人
(一)企业:针对性培训
企业用人,更要育人。企业育人,无非是让员工长之更长,或者是补员工之短。现代企业在育人上,投入甚大。不仅仅是各种内训和外训,还有隐性成本更大的轮岗或岗位实训。有计划、有目的的轮岗,可以发现员工之长,至少可以补员工之短。但盲目轮岗,与用人之长相违背,而且带给组织更大的隐性损失。因为不熟悉、不熟练、不专业,会出现延误、差错,导致组织整体效率的降低,甚至会影响到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隐性成本难以测算,甚至难以发现。
如某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培训与发展相当重视,每年的财务预算都有相当比重的培训费,而且公司与目前培训市场比较知名的几家培训机构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关键员工和一些客户进行专题培训,培训现场每次都很热烈,大家热情高涨,但培训后所取得效果却没有人进行后期评估。笔者曾与公司里一些关键员工交谈过,很多员工特别是一些技术型员工对那些管理培训并不是很渴求,培训的内容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但事后很少能用得上,时间一长就都忘记了。这是公司培训缺乏针对性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家公司,着重对中层主管的培养,对主管的要求是“独挡一面、上传下达、拾遗补缺”,所谓“独挡一面”就是要主管能够独立处理岗位上的事务,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上传下达”要求主管理解公司的战略、熟悉公司的政策、认同并遵循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才可以起到上传下达之功效;“拾遗补缺”就是能够快速补位,在出现岗位空缺、职位空缺或事务空缺时,能够随时补缺。为了达到主管的要求,公司启用轮岗培训计划,即将培养对象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轮岗,而不是遵循员工的原有专业、技能等,结果公司在轮岗过程中,发展速度大大受到影响,由之前的50%以上增长速度降到10%左右。
在企业培训上,我们也要避免《动物学校》的误区。让培训有针对性,真正适合员工需要,符合员工发展方向。而不是强行灌输,灌者很累,接受者接收的很少,达不到管理者想要的目标。
(二)员工: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员工自我学习也是如此,很多员工学习意愿很强,动力也很足,但是面对浩瀚书海、面对琳琅满目的培训市场,个人可能会手足无措,似乎什么都很重要,什么都想学,结果无从下手,或者仅仅学了点皮毛。学了点皮毛也许不是坏事,怕就怕,只看到了树木,就以为自己得到了森林,结果在工作中,盲目运用,而且自以为是。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我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专业,胜任所有的岗位。员工在业余时间学习时就要学会取舍,既要全面发展更要重点突破,重点学习那些与自己岗位相关、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寓言对企业用人和育人的启示
解决企业用对人和育好人的问题,需要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个人共同努力。从寓言《动物学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招聘前借用现代专业工具
为了发现员工的长与短,仅是员工本人和他周围人也未必能看得清,好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有专业工具可以借用,如性格测评、管理素质测评等。HR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帮助员工认清自己的长短,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员工本质的长与短,只是与其自身其他素质相比较而言,就像左手与右手相比,哪个更有力量。而每个个体的差异很大,就如《动物学校》中鸭子会飞,但与老鹰相比就不是一个重量级上的。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企业的标准,从而让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现代企业在招聘新人上,也建立了自己的测评系统。古有伯乐,人们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企业的人力测评系统就是现代企业的伯乐,相信会为现代企业引进越来越多的千里马。
(二)培训前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当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低于所要求的水平时,培训的需求就产生了。只有针对真实的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规划与设计每次培训活动之前,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主管和工作人员要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企业及其员工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培训需求分析是日常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需求定位包括人员分析、任务分析和组织分析等等。
(三)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关键词:应用性;“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工程制图能力的培养对专业课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制图”课程是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然而,面对大量压缩课时又不能减少教学内容的现状,课程教学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教学现状
目前,工程制图能力培体系尚不完善。普通院校大多沿用重点院校的学科体系,但其学生情况与重点院校的情况明显不符,因而在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训体系中基础课程单一,没有系统性。培训课程单一,没有其他课程辅助加强训练,而且课程安排在大一阶段,增加了学习难度。
2.“工程制图”的教学结构安排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工程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各专业低年级阶段开设。学生在学习之初,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对各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特点、设计特点、结构施工设计等内容并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并且符合规范是比较困难的。
3.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专业市场的需求。现代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设计类工作在工程制图方面要求出图快、精度高、效益好。而计算机绘图是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绘图方式。学生就业时,能否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主要分为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建筑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不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绘图方式。
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要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要突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精简。例如,适当减少画法几何理论的讲解,增加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的调整
随着设计市场的发展,设计制图类工作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创新能力和绘图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调整传统的理论教学目标,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主,适当减少理论基础所占的比例,增加实践内容所占的比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制图课程主要分为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两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研究对象的抽象性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引入到教学中,如autoCAD、SketchUp等软件。SU在教学中能快速建模,可以在任意角度进行观察。SU的漫游功能,除了能够对模型进行整体观察,还可以对内部进行真实视角的漫游,加强对图纸的直观理解。另外,SU可以直观演示工程制图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图形,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各种空间关系。简单易学是SU最突出的优点,学生可以快速掌握这种建模方法,这对工程制图的学习和模型的建立具有积极作用。
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此次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学生如何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习规范工程制图;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客观地建立评价体系。以此评定学生的成绩。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利用计算机模型帮助零基础的学生理解三面投影关系,让学生能够掌握空间关系的转换。教师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工程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识图、制图能力,并应用到实际设计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在课程考核方法中,结合学生集体参评的成绩评定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结语
工程制图课程是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学好工程制图,掌握识图、制图的能力,不仅对在校学习和毕业设计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同样重要。因此,教师要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引入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建模,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工程制图和识图的能力。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娟波.浅谈《建筑制图》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3(6).
关键词 Infosys 课程流Stream J2EE
Infosys是印度的第二大软件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之一。Infosys公司2004-2005年报中有这样一组数字:1348832、36664、14519,第一个数字是Infosys 2004年接收的简历数,第二个是面试的人数,第三个是最终加入Infosys的人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新员工入职,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Infosys如此快速的成长,对企业的人才选聘和新员工培养都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如何满足企业人才快速增长的需要呢?Infosys在印度Mysore 的员工培训中心,像一所大学一样,设施先进完备,同时培训员工容量可达万人,像一个软件人才加工厂,为Infosys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员工,这是Infosys公司在快速成长时期,保持员工高素质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我对Infosys员工培养过程及方案感受颇深。
1 企业人才需求长期沉淀的课程流设置
Infosys经过了多年企业人才培养经验的积累,有一套非常完备的课程培训体制。这套根据企业需求而设计的培养方案,将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各种层次的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的员工,虽然培训周期短,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项目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Infosys初级员工选拔对象是大学2年级学生,经过笔试面试合格之后,Infosys就发给学生Job Offer,只要学生4年的成绩平均在前20%,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公司,经培训成为正式员工。
Infosys员工培训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员工素养(Soft Skills)的培训。目的是提高员工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Soft Skills的技能培训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社会伦理道德;社交礼仪和服饰;沟通技巧。
第二部分是技术方面(Technical Training)的培训。技术培训在第一部分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Learnings in the Stream)非常明确,通过技术流的学习使学员掌握:
*工作平台(A platform to work on)
*编程语言(A language to program)
*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数据库(A database to manipulate your data)
*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An architecture to build your application)
*项目的开发过程(A process to make your project successful )
Infosys技术培训根据市场和公司需要分成不同的技术流(Stream),每批新加入的员工会被编入不同的组(Batch),从属于各自的Stream。Infosys技术流主要有四个方向:
J2EE技术流(J2EE Stream)
.NET 技术流(.NET Stream)
大型机技术流(Mainframe Stream)
开源软件技术流(Open source Stream)
每个技术流包含的课程(Stream Course)有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例如表1列出了J2EE技术流的课程设置和时间顺序。
Infosys把课程叫做Stream Courses,每一个Stream的课程分得很细,从基础到提高,课程前后顺序明确,连贯性很强。每个课程、课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考核点。课程体系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的构架到具体的程序、文档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
2 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比较
Infosys的培训过程,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Step by Step按时间顺序层层深入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包含5种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Classroom session)。教学PPT由公司统一制作,教案的改进需担任该课程的所有教师一起讨论后制定出新的版本。
*实验、作业教学(Lab session)。内部网上统一定制作业系统、项目试验体系和考试系统。
*答疑(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教师现场答疑和在内部网论坛答疑等形式进行。
*成功案例教学(Expert model)。以公司已完成的经典成功案例为题材,由教师在实践课上引导学生完成。
*实际项目实践(POST project)。以公司已完成的经典成功案例为素材原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团队完成。
这些方法看起来和国内没什么区别,但执行的过程和效果可就大大不同了。分析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资
在国内大学,很多老师是从留校的学生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企业实际的项目经验,很多理论都是纸上谈兵。而Infosys的培训教师,是来自技术研发部门最优秀的员工,有的教师是一边做研究课题项目,一边给学生上课,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又有着丰富的实际项目经验。
(2)课后作业
Infosys的培训课程之所以很有效,除了与它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相关,还与它的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关。学生上午上完理论课后,下午上机实践,完成相应的作业,理论和实践的占用时间比例约为1∶2.5。作业是加了写保护的 PDF文档,文档给出非常详细的步骤,基本上涉及到当天讲过的全部知识点,有了这个文档,学生一天该做什么就都知道了。Infosys规定这些作业,都必须在当天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上,统一评阅。尽管作业的难度不大,但量多,学生要回顾当天所学的所有知识,很多学生要做到很晚才能完成。每天用这种方法学习,不仅使学生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动手能力也很强,而且培养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文档做事的习惯,为今后的项目开发和团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作业体系的Stream设计
Infosys课后作业体系与国内学生作业还有一点是完全不同的,就是所有课程的作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国内老师一般布置作业只考核当天内容,前后没有太大的连贯性,各门课的任课老师也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作业没有联系。而Infosys每门课程作业是打散的且按文档开发来设计项目,这些项目是连贯的,所写的每一行代码,所做的每一步设计都是为后面打基础,层层嵌套,应用性很强。整个Stream课程学完,小项目可最终集成为一个大的项目。这让学员感到,他们的每一次工作都是像在为一座大楼添砖加瓦。这样的作业设计,使学员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用;学员每天都能看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随时都能享受那种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4)团队项目考核
所有课程结束时,学员要做一个大型团队项目(Project with Organizational Standards in Training)作为最后的作业,项目完全按公司正规的项目团队运作,6~8个人一组,每组人员设置如表2所示。
在项目开始阶段,当学员完成所有设计文档,由一个老师进行统一检查,确保所有文档准备就绪并符合标准,然后才允许开始下面的构建阶段。项目采用VSS服务器做版本控制工作,配置工程师和质量分析员的作用非常重要。开发过程要一丝不苟地按照设计文档执行,与国内“强调”的重视文档完全不是一回事。
(5)考试系统
每门课程结束时有上机考试,考试利用内部网考试系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题目大部分是选择题和判断题,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网上提交答案,系统当即给出成绩,学生不可能作弊。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一起记入员工档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标准与薪酬挂钩。整个考试组织高效,省时省力。想到以前各个学校的考期,出题、监考、阅卷差不多要忙一个多月。
3 几点反思
无论什么行业,人才永远是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是与他们培养的高素质实用软件人才息息相关的。分析他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母语一样的英文交流
语言,的确是印度软件业能够领先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将是制约中国软件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作为计算机的母语,它的作用是任何一个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所不能忽视的。印度的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读图书馆所有的外文书籍,了解最原汁原味的各种技术,这都是我们目前无法具有的优势。
(2)高效的实践教育
印度软件行业的教育很基础,学生学习的技术也很实用,这极大地缩短了学生从毕业到正式工作的过渡期。几小时的时间,学生完全掌握了其中的知识,课程顺序和作业的相互配合,授课过程的高效和课程安排的紧凑,令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还有,印度学员的心态也务实,无论他们在学校里的技术多么出众,毕业之后,都愿意从最基本的小事开始,甘心做一个基础程序员。每个员工的知识都学得扎实,工作态度也踏实。不管把他们放到哪里,每个人都像一块有用的石头,随时可以垒起高耸的大楼。
(3)操作过程规范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就按统一的规范要求学生的文档、代码,确保所有作业都符合标准。学生编程基础的其中一种作业,就是老师给一段代码,让学生从里面挑出代码错误和不规范的地方。即便是注释的“*”字符少了一个,也是一个不规范的错误。项目开发过程中,质量分析员的工作之一就是检查代码是否规范。在大型项目中,要改一个小小的BUG,涉及到三层的内容,如果没有注释,那工作量将是无法想象的。同样的文档,为什么十个中国人会编出十个不同的程序,而十个印度人编出的程序是一样的,这完全是团队精神和严格培训的结果。
(4)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Infosys是亚洲最好的雇主之一,它很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并且给员工自由的工作时间,以此激发员工主人公的感觉,使其努力为公司服务。员工称他们上班的地方叫Campus。Campus内除了那一幢幢的办公楼、图书馆外,还有多个饮食中心、咖啡厅、超市和很现代的健身房。相对于印度不发达的社会基础设施,这儿就像员工的天堂。
在文化方面,Infosys有着与IBM当年的策略类同的规范:它要求员工总是仪表堂堂,对外宣扬Infosys的公司文化,对内让员工对公司忠心耿耿;它对员工有严格的业务规定,但同时它又以终身雇用作为回报;它要求员工努力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无休止的工作――它有旅行俱乐部让员工们参与,可以使他们对公司有更深层次的忠实感;它在印度树立起最受尊敬的公司的名称,让员工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说出Infosys的名称就能受到尊敬。
Infosys的员工培训,虽然和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所区别,但他们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对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如何在传统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如何面向市场设置教学计划,面向企业岗位制定取舍教学内容,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考核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许忠信.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剖析.计算机教育,2004,8.
[2] 朱小梅.加拿大亚伯塔大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教学调研报告.计算机教育,2005,7.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大主题中,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和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开始成为焦点和热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教师究竟应该学习哪些信息技术,这是一个关乎培训效果乃至教育信息化成效的大问题。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许多教师的继续教育实践来看,培训的内容无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训内容存在与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及活动方式脱节、与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实际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实际脱节的现象。一些培训有的变成了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基础培训,有的变成了微软应用软件培训,有的变成了程序员或多媒体著作人员培训。许多教师反映在培训中学到的技术无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这些培训在内容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加上培训观念、方式、方法陈旧,使得教师在培训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处于培训的消费者地位。培训者总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设计培训内容与模式,组织和实施培训,而被培训者却参与不进来,这就造成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天长日久,教师疲惫不堪,一些教师甚至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正是那些低效的、缺乏良好设计的教师培训导致的。它们不仅造成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必学之信息技术的特征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教师职业活动特点和教师教学行为特征,必须结合教师实际需求以及网络时代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技能学习与培训的理论与规律。否则,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就无法保障。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学习哪些信息技术?这些教师必备之信息技术具有哪些特征?依据对国际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了解和我们以往的教师培训经验,结合我们与一线教师的广泛接触与深入交流,我们认为,教师必备之信息技术必须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1.教师学得会的信息技术
许多教师培训活动在设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时,不切合教师的实际,选择了一些教师难以掌握的内容,试图将教师培养成多媒体开发人员,甚至程序员。这些培训内容对于缺乏程序设计基础的一线教师而言,往往是难以学得会的,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比如,在以往的培训中,Authorware、Director占据了一定的篇幅,学到其中函数和变量部分,如果没有编程基础的教师便难以掌握,而没有函数和变量的Authorware与Director,与演示文稿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教师掌握得了的信息技术才是受教师欢迎的。
2.教师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应用软件升级速度更快。一些暂时不用的或者用不上的,教师就可以不学,也不应当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因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改善教学,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脱离教师实际应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是喜欢不起来的。只有那些能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高度统一起来的信息技术,那些老师们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技术,才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技术,才是教师喜爱的信息技术。
3.能减轻教师日常工作负担的信息技术
学校和教师之所以需要信息技术,是因为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并且比传统方法更简捷更高效。许多教师培训为教师所设计的信息技术内容,由于脱离信息化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不到其实际效用,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和难度。只有简单易用、符合教学需要、能够减轻教师劳动量和日常工作负担的信息技术,才可能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4.能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信息技术
教师劳动的特色就是基于信息的、以育人为目的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作为一种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技术,信息技术必须在降低教师重复性劳动的同时,能够具有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功能。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单就某一项技术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当这些有限的技能被教师消费完之后,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面前,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又回到需要重新接受再培训的境地。为此,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着重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是注重网络时代教师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应当作为培训的重点和核心。
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概述
1.信息检索技术――Google与Baidu
学生的好奇心永远是最强烈的,他们永远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而教师不可能无所不知,在信息层出不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必须终身学习。而教师在确定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使用什么样的检索工具以及检索策略,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检索信息获取知识,便成了网络时代教师必备的学习技术。
2001年,我所在的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与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联合组织的一个“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的教师培训项目(ETIP)。从英国邀请来的David Eastment先生在只有4天的培训活动中,单以Google为代表的信息检索就安排了一天半的时间。当时拿到培训课程安排的时候,我有些吃惊,心里在想,这还需要他不远万里来培训我们的英语教师吗?这些常用Google搜索的人还用得着再学习Google的应用吗?然而,DavidEastment先生的精彩培训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随着对Google了解越多,我越来越发现,Google并非只是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它还是一个资源检索工具、语言学习工具、词典、资源库、百问不厌的老师、无所不知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外事不知问Google,遇难首先问
Google。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2.表达展示技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是全世界教师使用最频繁的应用软件之一。尤其是它以其简便、易学、易用以及与多媒体组合功能强大而深受教师的喜爱。但是如何应用简便易学的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漂亮而实用的演示文稿,利用控件技术充分发挥演示文稿的多媒体组合功能,恰当地利用演示文稿组织教学,使自己的演示文稿满足教学需要,则不仅是一门并不简单的学问和科学,还是一种高级的表达展示技术和视听艺术。
3.实践反思技术――Weblog
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的观点中,反思性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为此他提出了写反思日记、观摩和分析、职业发展、行动研究四种反思的方法。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及为了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进行反思,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会去做的工作。因为教师的成长是需要个体在反思中培养和提升的。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反思,学习与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教师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理性的反思者,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这是教师教育与各类教师培训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博客(Weblog)作为一种几乎是零起点的技术,不仅已经逐渐成为教师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也成了教师探究的一种形式和教师成长与交流的重要动力。借助博客进行实践反思有助于教师深刻地认识其专业经验的重要性,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和为实践而反思,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知识分享与合作协作。因而也是教师必备之信息技术之一。
4.探究教学技术――WebQuest
由美国人伯尼・道奇(BernieDodge)和汤姆・马奇(Tom March)开发的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WebQuest模式往往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作为“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查询与探索,通过对所获得信息的综合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任务”。它不仅能使学习者使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同时又能使学生不用花费时间去收集信息资源,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使用信息资源上,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上,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网络迷航。作为一种探究教学技术,WebQuest有益于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益干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形成。
5.教学评价技术――Rubric
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提倡将质的评价与量的评价加以整合。
作为一种评价技术,评价量规(Rubric)是基于绩效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学生在特定作业与任务上产生的行为、成果、作业或学习结果。评价量规可适应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它运用特定的标准形成多主体、多维度评价,有利于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评价量规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将评价目标在评价活动开展之前展示给学生,有利于评价目标可视化,能与课程标准、学习标准以及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评价量规是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于一体的,真正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基于网络的评价量规是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新模式,它使用简便、易行,便于在学习过程与评价过程中记录,因而也是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信息技术之一。
6.思维汇聚技术――ConceptMap与Mind Map
概念图(Concept Map)和思维导图(Mind Map)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提出的两种知识可视化方法。概念图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在帮助教师和学生组织和整理学习的知识方面,可以被用作教与学的工具、教与学的技能、教与学的策略。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笔记方法,在阅读、课堂学习、演讲研讨会、会议记录等等需要快速记录要点的时候,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创新计划、团体议决、演讲教学、推销解说、行动计划与研究计划制订的时候,在帮助加深记忆、共同思考的时候,它可以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可以展示人们的思维过程、改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总体规划能力、汇聚集体的智慧、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7.网络教学技术――Moodle
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开始接受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如何借助网络,辅助和支持学校中的面对面的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顺应混合学习的理念,借助网络促进学校教育,一些中小学购置了世界知名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最近几年,在互联网也涌现了如Moodle、ATutor、Dokeos、Claroline等等许多开放源码的学习管理平台(LMS)和课程管理平台(CMS)。其中,被称为“教师魔灯”的Moodle这一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的学习环境,像阿拉丁神灯一样,以其开放源代码的、免费的、支持中文的、支持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教学评价、面向服务的框架等优点,为信息化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8.资源管理技术――Igooi与Mypip
信息技术引发人们阅读、写作和计算方式裂变。既然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如何管理好海量的阅读材料、网络文献,这便成了新阅读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常用的、有用的、好的网站的地址收藏就是一个较头疼的问题。虽然IE等浏览器里都有收藏夹,但这样的收藏夹里的网址往往会因重装系统而丢失,而且收藏在单位主机里的地址是无法在家里看到的。
Igooi和Mypip之类的网络收藏夹,正好可以帮助教师对这些网络上的文献、资源和知识加以归纳整理,在随时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任何一台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轻松地提取出自己的那些“宝贝”地址。特别是像Igooi这样的系统,还专门开发了插件,下载并安装插件以后,当遇到好“东东”,直接点右键收藏便可。这样简单方便的技术谁不喜欢?
结束语
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化社会,“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Ray Clifford)”。然而,“在教育工作者对技术的漫无边际的激情所给予的期待中,一个最强有力的期待可能就是不断增强生产力的梦想,也就是说,教师以同样的甚至是更少的努力,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个梦想从几个世纪以前讲座的发明,持续到20世纪初期改革者们开始向电影、无线电和电视要效益。这个梦想在台式计算机对每位学生夸大的价值的催化下,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Cuban,L.1986)”。技术不是万能的;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涉及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等诸多方面。文中提及的网络时代教师必备的八项信息技术,自然应当是建立在教师掌握了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和网络应用入门之上。它们符合教师学得会、教师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能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五个教师必备信息技术的特征。
作者信息:焦建利,男1967年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教育技术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信息技术不院教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师教育等。
然而,如果没有能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的数据标准,电子病历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区域医疗也举步维艰。那么,我国应该建立怎样的医疗数据标准,这个标准又怎么才能推广起来呢?
信息标准先行
作为我国西部诊疗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位于四川成都的华西医院希望成为区域的疑难重症诊疗中心,通过区域协同机制和信息化手段,一方面提升区域医院的诊疗水平,将华西医院的常见多发病患者分流出去,一方面吸引更多疑难重症患者。
华西医院的这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国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北京市新的医院分级方案中,已经明确提出三级医院将被规划设置为区域医疗中心。
区域医疗关系到医疗信息在不同医院之间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同时,监管部门要想对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管控,同样需要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然而,如果缺乏被广泛认可的医疗信息标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只能是一句空话。
医疗信息该如何实现互联互通在我国医疗领域已经被讨论多时。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常务副主任、HL7中国委员会主席李包罗回顾,大约在15年前,我国医疗领域就开始在争论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大而统一的系统来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但是我国疆土辽阔,不同医疗机构的差异很大,这一思路显然不可行。
还有人提出建立一个数据集,将最原始的数据元素抽取出来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李包罗分析说,因为医疗信息不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元素构成的,数据元素与语境相关,因而这也不能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将目光转向以文档为基础的标准HL7(Health Level Seven)。
李包罗介绍,HL7是一个源自美国的国际标准,主要用于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HL7拥有一个国际性的管理组织HL7国际委员会,HL7国际委员会在我国设立了一个附属机构HL7中国委员会,旨在推动HL7在中国的推广,特别是推广HL7 CDA(Document Architecture,临床文档结构)标准。“落实HL7 CDA标准是我国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李包罗说。
据悉,HL7 CDA是HL7组织的第一个基于XML的医疗行业标准。CDA是一种指定以交换为目的的临床文档结构和语意的文档标记标准,以该标准构建的临床文档可以在HL7消息中进行传输。CDA标准的建立旨在实现在多个异构的系统中交换技术复杂度不同的具可读性的患者医疗文档。
CDA 能使病历文档既能够被机器处理,也能够被人阅读,易于检索和使用。通过XML 分析器编写相关的处理程序,就可以将病历存入到本地数据库或进行相关的操作。CDA标准有助于构建基于XML技术的更高效、灵活的电子病历系统,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按需获得患者的临床信息,使得患者临床信息成为医疗行为的中心。
李包罗认为,我国标准的建立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一样的是,很多发达国家在医疗信息化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时才开始考虑建立互联互通的标准,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医疗信息化尚处于较低水平。在这个时候考虑建立标准,可以充分吸取美国等国家在标准建立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
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李包罗指出,目前我国在标准的制定和落实方面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既懂医疗业务又懂IT的人才。这是因为随着区域医疗被提上日程,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
此外,不能忽略的是,区域医疗项目所涉及的资金量较大。“如果一个上亿元项目的负责人缺乏基本的医学信息知识,那不是等于白白浪费钱吗?”李包罗认为,医疗信息化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将可能被浪费的资金投到教育上来,就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疗行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与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缺少专门的医疗信息化学科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包罗告诉记者,很多国家的大学都设有医学信息学专业,而我国高校基本上没有将其设置为专门的学科,而是涵盖在医学工程或者信息工程专业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
因此,在李包罗看来,解决人才缺乏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在高校设立医学信息学专业。
李包罗认为,填补人才缺口的另外一条途径,是借助GE医疗集团(以下简称GE医疗)等这样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国企业的培训、认证来积累实践型人才。他透露,GE医疗也已经多次与CHIMA洽谈,希望双方能够合作培训人才。
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医疗信息部总经理杨涛介绍,作为医疗领域的专家型公司,GE医疗非常重视针对技术应用的人才培训。每年GE医疗都会提供从IT管理人员到基层临床科室管理人员再到医院院长的立体化培训课程,与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一起培训医疗信息化人才。
针对今年的医改需求,GE医疗针对基层医疗进行培训。杨涛介绍,事实上去年他们就已经走进基层举办了数场基层医生培训活动。比如说,在第一站广西省百色市的培训中,GE医疗为几百名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IT管理人员、临床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培训。
今年3月底,GE医疗在成都宣布和中国医师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计划针对基层医师开展多项培训。
同时,GE医疗还将位于成都的GE中国创新中心作为其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的一个培训基地。
“GE医疗非常期望和CHIMA等组织携手把医疗信息化培训、认证和标准推广工作推行下去。”杨涛说。
IT供应商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对HL7标准的制定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公司,GE医疗已经积极参与到我国HL7 CDA的制定和落实中来,如从国外引进人才来介绍相关的经验。
杨涛介绍,GE医疗一直是全球各相关标准制定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他们希望将以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带到中国来,从而帮助我国制定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本土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GE医疗是HL7标准的源头IHE XDS国际标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凭借在全球市场积累的丰富的临床信息化经验,GE医疗积极参与医疗行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应用和推广,针对跨企业级文档共享、放射影像共享交换、扫描文档共享交换、医学概述共享交换和检验信息共享交换等应用,助力IHE推出多个区域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的标准平台,推动区域医疗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