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18:2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即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一本美妙的教科书。笔者从自己女儿的素画日记上得到启发:女儿上幼儿园时在兴趣班里学美术,老师建议让孩子一段时间完成一幅素画日记。素画日记是图文结合的一种日记形式,是让孩子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或想到的画面。此种形式有几点好处:一是让孩子乐于表达,有东西可画,可尽情书画生活中的人或事;二是图文并茂,要孩子形象地描绘感受到的一切,而且还要用文字表述出来,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各种技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扩展和融合。我对辅导教师的做法很赞赏,也很配合。
后来,孩子的绘画技巧在老师的调教下也达到了儿童画八级水平,而结合画面形成的文字也是文通字顺,饶有情趣。如在游玩西安后,她写道:“我和爸爸妈妈乘火车去西安旅游,火车跑得很快,白云在旁边哼着歌,太阳打了一个大哈欠,蝴蝶和小鸟追着火车跑,我们在火车上很开心!”在一幅随性画的“风景画”上写道:“我想在山坡上摘一朵小野花,送给小蜜蜂,给她带来采蜜的欢乐。我想送一朵小花给河里的小鱼,让它们玩玩冲浪的滑板。我想送给小蚂蚁,让它们安全地过河……”一次郊外放风筝后,她写道:“风筝飞得好高呀,我也想像风筝一样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风筝越飞越高,我越来越快乐。我和风筝都很开心!”孩子在表达内心,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望,这即是生活教育。
二、 生活,唤醒孩子真情感悟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在看来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出它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来单调的生活中体验启示与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育他们,并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李白坚作文教学的四个要点)笔者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作文的源泉,但生活到作文的转换需要切入口,需要引导,需要唤醒,需要激活。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求真事,激发真情。如笔者让学生写写学雷锋感受。一个孩子写道:“雷锋的精神,也会荡漾在调皮的孩子身上。有个星期一,我看见在二楼走廊旁的一位姐姐踢毽子,她一不小心把毽子踢到了楼下。正当她准备下楼去捡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拿起了毽子。大姐姐以为他要拿走,着急地说:‘快把毽子给我,快把毽子给我!’‘大姐姐,我不是要拿走你的毽子,我想帮你把毽子扔上去。’于是,小男生对着二楼的走廊高高一抛,毽子就像一只彩色的小鸟飞到了大姐姐的身旁。大姐姐高兴极了,她对着楼下的男孩子高兴地喊:‘谢谢你,小弟弟。’那位男孩笑着跑开了。”纯朴的言语,纯洁的情怀,一种爱心让人感动。此外,我引导学生写写和家人养小动物的快乐,他们也信手拈来,写得生动有趣。要求他们去写一写随父母一起去老家的事,农村的美景,桌上的美味以及亲人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
这是走进生活,唤醒感悟,学生在生活中不需要经过“苦苦寻找”,而是在他生活落脚处信手拈来,油然而生。这些尝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让作文回归生活,要让作文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体验。
三、 生活,触发孩子真情体验
写作需要一种激情,写作要有一种情怀。当有一种情感非要表达不可时,你给他一张纸,他可以“一泻千里”;如果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你给他一个“话筒”,他也自然“滔滔不绝”。习作就是要促使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传送他们的心声,流淌他们的情感。
如,我们班开展了“堆蛋塔”活动。全班四个小组用分配的报纸、透明胶带,一个生鸡蛋垒起一个高高的纸塔,将象征新生命的“鸡蛋”放在塔尖处,最终比一比哪一组将纸塔垒得最高、最稳。游戏的先决条件是每个组员都不能说话。比赛一开始,就有一组因为一个组员悄悄地说话被取消比赛资格,一开始他们还无所谓,当看到其他组员正热火朝天时,他们愣愣沉默了下来,神情沮丧,有些女生甚至都快哭出来了。活动过半时,一个小组因为塔基不牢,草率地放上鸡蛋,结果蛋摔碎了一地,“生命”也就此夭折,全组黯然失色。回到班级后,孩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争着说出心底的感受。我摘录了一些作文片段:
“这次比赛虽然我们这一组失败了,但我觉得,我们都尽力了。至少我们尝试了,不试怎么知道是失败还是成功呢。失败了,没关系,只要你有勇气去面对……”
“我觉得整个班级一定要更加地团结,我们班一定是最棒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长久的掌声,其实这不仅是给胜利者的赞赏,也是给失败者的鼓励。”
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三年级孩子的真实感言。以后我又设计了许多学生全体参与且喜闻乐见的生活体验,如“最后的诺亚方舟”“盲行”“护蛋”等活动,我总让学生谈一谈,写一写。
四、 生活,促动学生真情想象
儿童是最有想象力的人。难怪毕加索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的画家。我由衷相信,儿童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儿童不需要束缚,儿童需要解放。解放儿童的心灵,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以开放的心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的作文中便不时呈现出让我们惊喜的语句来。
为了让学生写好一个实验的过程,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实验,学生写道:“我们观察了一下,发现一只鸡蛋雪白雪白的,像欧洲人。另一个鸡蛋黄一点儿,上面有一些斑点,像我们英语书上的‘David’,又像没有洗脸的亚洲人。”实验后,她又写道:“只见白色的鸡蛋慢慢地沉了下去,最后静静地‘躲’在杯子的下面了。但是黄鸡蛋是飞快地沉了下去,在杯底弹了两下,就在杯子里‘睡觉’了。”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上趣味的想象,一节实验课就这样跃然纸上。有一个孩子传染了水痘,在家隔离了一周,我建议她在家写写自己的体验,她在于QQ空间的日志《战“痘”记》中写道:“呆在家里的日子,我想成为一位普通的小学生,在教室外奔跑,在教室里写作业……/呆在家里的日子,我想变成一条小鱼在小河里玩耍,在水草中穿梭,在河面上跳跃。/呆在家里的日子,我想变成一只小老鼠,每天吃得饱饱的,跑步跑得快快的。/呆在家里的日子,我想变成一位5岁大的小女孩,在楼下玩耍,做游戏……”有了生活的体验,想象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有了生活的体验,想象让学生在习作中获得飞翔的感觉。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能改造生活。那么在生活中该如何把握契机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呢?
一、善于发现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幼儿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对幼儿开展教育的良好契机,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抓住和利用它。例如,同样是学习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课上教师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和在鲜活的生活场景中让幼儿自己实际体验相比起来,后者显然要更加生动,幼儿理解和掌握起来也更加容易。而且课堂内容相比实际生活来说要更新的慢一些,因此如果善于发现并且抓住和利用好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孩子不仅学得容易而且会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善于抓住
抓教育契机是一种技巧,既要机敏又要耐心。这就和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关系了,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如果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做到事无巨细,井井有条,时时关注身边的事物,就会很自然的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孩子进行教育,因为一日生活就蕴含着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了,那么对自己的孩子肯定也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而是会耐心的等待时机的出现,一旦时机出现了就会立刻抓住它并且加以利用。如果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非常马虎的,那么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肯定也不会全面,更没办法抓住一日生活所蕴含的教育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了。所以一定要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从而成为一个善于“抓”的智慧人。
三、善于鼓励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需要成功的”。成功对孩子情感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进行教育尤其是常规方面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当孩子听见或者看见父母竖起拇指的时候他会认识到原来这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做会得到表扬,感到非常的满足,就会积极地表现,从而改掉坏的习惯,养成好的习惯。拥有了这种成功的体验,他也不会再厌烦父母对他在生活中的引导和教育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和教育。作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抓住和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因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教育更能为孩子所理解和掌握。父母和老师,尤其是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所以一定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让生活为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引领;阅读引导;创新指导
语文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说话,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但是,纵观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细嚼慢咽、条分缕析式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应试水平,但能力呢?听,听不真切;说,说不清楚;想,想不透彻;写,写不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爱其师,信其道,兴趣引领
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x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因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开学之初,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我带领学生们用饮料瓶、蛋糕盒种小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带领学生做游戏,这既为写作提供了一些素材,又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作,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父亲对我三年级时写的作文的评价:你看你写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扼杀了一个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打击了我的自信。也许是自身“惨痛”的经历,使我更在意的去保护学生的兴趣。一次,学生在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抓住一个特定的情境,来描写一个人物。其中一个学生写的就是我,而且确实是把我放在了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课堂捣乱被我抓住了,我气急败坏地训斥那个学生的情景。换作其他老师,可能就会觉得这是学生故意损坏老师的形象。但是,我不仅没有责怪这个学生,反而大加赞赏,这是什么,是责任,更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保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谨记,慎言慎行,用一颗博大的胸怀去保护学生心中刚刚萌发的对于写作的一点点兴趣,那一点点光虽然微弱,但只要保护得当,也许会成为燎原的火种。
二、多读书,读好书,厚积薄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巴金老人关于写作的一句话:“文学的最高技巧,就是不讲技巧。”学生写作不论是素材,还是语言,都必须依赖于积累,积累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
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者和护航人,在班级内营造“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可以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读书沙龙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班每周都会拿出固定的两节语文课时间,让学生读书。利用活动课45分钟时间,组建班级“读书兴趣小组”,开展系列活动。每周周末,请家长配合,安排“亲子阅读”时间,至少3个小时。这样三管齐下,保证了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陶行知在《全民教育》一文里,对终生教育作了科学的界定。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思想。那么,读书积累就是让学生将终生学习理念落到实处的可靠抓手。学生的写作,只有通过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三、讲技巧,教方法,创新指导
积累是为写什么服务,那么怎么写,也是重中之重。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在教育中做到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双眼;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作文教学也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首先考虑的是方式上的创新,激发兴趣。通过“演词”的创意,我演你猜的新颖形式,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和欢声笑语中轻松愉快地积累了成语。接下来由易到难,让学生用几个词连起来说一段话。怎样让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这需要老师在技巧上的指导,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难题简单化。
对于作文教学,我认为只是理论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是让学生像学游泳一样,要“下水”。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以班级名义主办班报。将学生根据学习小组分成8个编辑部,每个编辑部主办一期。班报内容以班级生活为主题,学生自主选材,自主写作,自行投稿。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但训练了小组整体协作、版面设计、美工、书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发表,能够主动的去关注观察身边的生活,以我手写我见。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布置写日记,效果好多了。在开始阶段,对于写作主题,不做要求,完全是自由作文。而且考虑到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防止“明星”学生的出现,对于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聘为班报的顾问和作品评论员,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班报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期中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有选择性的去确立一些主题,让学生的写作有所约束,提高学生命题作文的能力。当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要有“放”有“扶”。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比如:食堂就餐时的情景,放学时观察一个接送孩子的家长,回去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创设情境就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写作要讲究一个“真”。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上回归生活
1.创设情境,知理导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思品课教学中,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它比单纯的语言讲授效果更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爱护集体的荣誉”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预先设置好这样一个场面:几支粉笔和一块板刷掉在了地上;一把椅子倒在地上;窗户开着,钩子却没有钩上。上课时,笔者先采用拟人化的故事,讲述为什么要爱护学校公物的道理,又以拍手歌的形式告诉学生爱护公物的行为要求。最后,笔者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去爱护学校的财物。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教室,看看有没有爱护公物的事需要做呢?”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个个都认真仔细地观察。没过多久,就有几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笔者请他们依次找出需要做的爱护公物的事。学生有的捡起了粉笔、板刷,有的扶起了椅子,有的把窗户的钩子钩上……笔者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做呀?”学生有的答:“钩子不钩上就会使窗玻璃容易打碎。”有的答:“椅子倒在地上会被人踩坏。”……可见,教师根据教材灵活创设生活情境,既加深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要求,达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目的。
2.由静到动,体验情感。教材是静态的,而现实生活是动态的,要把教材上“静”的教学内容变成“动”的学习内容,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进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被充分激发出来。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这篇课文由两个主题活动构成:“我的家”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在主题二第2课时还安排了“我爱做家务劳动”这一内容。教材中只有几幅学生做家务劳动的图片,是静态的,而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观察,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劳动的辛苦。怎么样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并产生做家务劳动的愿望与行动呢?笔者补充了一组录像,播放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急急忙忙买菜、烧饭、扫地、洗衣服等情节。学生观看之后,联系生活实际,在脑海中回想起日常生活的片段,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从父母的满头大汗中受到震撼,体验到了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萌发了“我也是家庭一员,要多做家务劳动”的愿望。这一与家庭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补充内容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巧用事件,升华教育。有时候,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事件,往往能使之变为课堂生成资源,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大家庭》这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对“大家庭”的喜欢:“我喜欢前面的大黑板,老师在上面写,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我喜欢班里的小朋友,下课了可以一起玩,可开心了”……突然有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笔者以为他要回答问题,于是叫了他。“老师,刘远(化名)流鼻血了……”这位学生着急地说道。笔者一听愣了一下,定神一看,真的有一位学生在流鼻血。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笔者忽然想到: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吗?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班集体是我们的大家庭”,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正好可以借助这一突发事件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想到这,笔者及时肯定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对同学的关心,并快步走到这位流鼻血的学生身边,扶住他,请他抬起头,防止鼻血再流下来,然后焦急地问全班学生:“孩子们,刘远同学流鼻血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他同学看见老师的关切之情流露,也都焦急地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并且很快达成共识:“请刘远的好朋友蒙小超(化名)扶着他到医务室去。”这一突发事件的处理使全班学生和流鼻血的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爱的情感的碰撞,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的把每一个同学都放在心上,从而使学生间互相关心、帮助的温暖感受油然而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大家庭”带来的温暖,体验到在教室中的学习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通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去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反之,如果笔者简单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即刻带这位学生到医务室去而让其他学生留在教室自习,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更别说触及学生的心灵了,这样的教育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而在品德与生活课中,活动成了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品德与生活课属于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定位侧重于儿童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话题和图例都是在儿童的日常生活范围内,其活动方式极为丰富,而且涉及面广。这些活动的设计启示着教师在教学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地研读教材,根据本班的实际,很好地利用这些活动。
1.从学生生活中发现活动题材。新课改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作为教师,应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正确把握,并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及思想动态,发现、提炼活动的题材。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关于交通安全知识只安排了《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涵盖面较广, 不仅要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小常识,而且要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自己、家人带来的伤害,还把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放在最后。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对这些模糊不清的交通标志认识得更加清晰,在课堂上笔者打破现有的教材体系,把笔者用相机拍摄的交通标志一一贴在黑板上,开展了“请让我来告诉你”活动。通过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描述标志的含义,学生兴致盎然地了解了各交通标志的含义,教学效果良好。
2.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事件、情境,以唤起、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学《我爱做家务劳动》一课时,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唱一唱(唱《好妈妈》)、看一看(看父母做家务的录像)、说一说(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一学(学小老师做家务的好方法)、比一比(谁的小手最能干)等一系列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父母做家务的辛苦,激发了“我要做家务”的愿望,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生活经验得到激活、丰富和提升,情感得到丰富、细腻和纯化。
3.把活动做细。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更不是作为课堂景观来点缀教学过程的。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应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注重过程、反馈,通过教师的引领,使活动做细,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就如笔者前面举的学生流鼻血这一事例,如果笔者只顾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而不善于捕捉这个新的生长点的话,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经营活动,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
三、注重课外实践,在生活中感悟升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够完成的。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课程标准在“知行统一”原则里,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思品课要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拓展,与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笔者认为这种拓展主要在课前与课后进行。
1.课前开展实践活动,充实课堂教学。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前大量的准备必不可少。教师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前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课堂教学积累直观的感性材料,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较轻易地感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如教学“变化中的社区”这一内容时,课前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变化。学生有的请爷爷、奶奶讲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的用笔画下了美丽富饶的家乡,有的写出了内容丰富的作文……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还进一步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方法;动手操作
一、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二、关于教育方法
杜威把方法问题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问题。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如果使儿童置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那就是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结果就会造成阻力和浪费。他相信,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教育者应当经常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这些兴趣不应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
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喜欢枯燥、呆板的课堂,他们更喜欢充满欢乐的课堂,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把游戏引入课堂,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也成就了高效课堂。杜威也高度评价了老师的职责,强调了老师的重要性: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这样,“教师是真正的上帝的代言者,真正的天国引路人”。
三、让学生在短期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是一种必修课,但是每次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都十分有限,一般为三至七天。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简单地说是一种实践体验活动。实践体验,即主动活动、亲自参与,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要的是实践和体验,不需要太多大道理
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未来;儿童所以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跟学校不同的就是不需要生硬地学习那么多道理性的事情,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东西。这就更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在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属就是与其他课程高度融合,弥补其他课程的割裂状态,弥补“实践”。
2.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倡导主题性的模块,让学生去分析,或者以任务的形式实现探究,这些也让学生的目标更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也是一个过程,一般优秀实践活动课一般是“欣赏―感悟―模拟―展示―交流评价”几个模块,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实现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从碎片到网络,从封闭到开放。研究性学习必须和劳动技术相结合,在劳动技术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动手操作中,实现研究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
3.延续性问题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56-0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生活教育”是陶行知针对近代中国“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弊端,并在合理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极为丰富,他曾概括表述何谓生活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他提出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分别体现了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内容、资源、方法等。
1、生活即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此命题蕴含多重意义:首先,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包含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次,生活的内容和教育的内容一致,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教育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再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围绕生活来进行,要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困难,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最后,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可改变生活,生活会因为教育而发生变化。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 ,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他提倡的“社会即学校”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以社会为学校。以人民大众广阔的生活环境为教育场所,把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与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亲近,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其次,学校为社会服务。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让学校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教学论和方法论。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确处理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以加速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教学做合一”作为一种方法论,保证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有效施行。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蕴含了对生活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提倡的课程回归生活 具有指导作用。
1、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在他看来,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要以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素材。
2、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认为:在施行生活教育时,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无论使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经过一番经历后,本来是模糊的迹象,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在他看来,教育要注重个体的体验与实践,通过个体“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的做,才能获得实践经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陶先生说:“真正的生活教育,自古以来一直 存在到今天,即发展到今天,而且还要一直存在下去,发展下去而达到最高的生活即最高的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 “生活教育”理论,为改变当前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实践的现状指明了方向。在幼儿教育 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应努力挖掘“生活教育”的功能,不断落实陶行知教育思想,不断探索、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其理论的精髓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胡晓风 金成林 张行可 吴琴南编《陶行知教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65-02
教育理论是以陶行知(1891―1946)吸取了国外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国情所创造出来的,是上个世纪教育的财富。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核心就是启发,启发所有人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的。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是教育,当幼儿踏进幼儿园的那刻起到离园结束,小朋友们都在受到教育,有的教育是生活上的,有的教育就是知识上的,不管哪一样,都是教育。陶行知还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是生活决定教育”。小朋友都是好动的,你如何让他们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呢?比如:大班的孩子是活泼的,是有活力的,每次早上做操非常兴奋,排队的时候,他们总是乱跑。有一天,有一个小朋友就不小心摔跤了,这时可以对幼儿进行教育,告诉他们乱跑的坏处,让他们从个人身上得到教训。生活教育就是保育和教育的结合,两者合二为一就是我们所提倡的保教合一。在保育中教育,在教育中保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起促进幼儿的成长。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如下。
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核心
对此陶行知有过很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为什么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陶行知认为是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正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陶行知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不能一味地读书,死读书。读书是为了生活,从而让自己变得强大。因此,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我们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除此之外,“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如何将生活决定教育,就是我们老师这个职业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了。老师,就是生活教育的实施者,学生就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的教育就决定了幼儿的生活能力。不仅如此,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幼儿在园时,每天都有歇息的机会,从小事做起,从幼儿的吃饭、上厕所、搬椅子等一系列的行为开始训练,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习惯需要21天养成,当习惯养成以后,在生活中每天练习。我相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做人都是有好处的。我相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成绩,应该是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如果“学校不能运用社会的力量以谋进步,社会也没法吸收学校的力量以图改造”。学校与社会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互济”作用,社区活动的开展是明智的,幼儿园是一个单一的小集体,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社会的资源是无限的,不管是医院、银行、超市,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幼儿都会面临到的一个问题,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只靠图片来解决问题,只有带幼儿深入进去,自己亲身实践,那才是教育的根本,最近,我就实施了一次,我带着幼儿参观银行,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大人们是如何去领钱、存钱的。学到本领后,然后在以后的自住性游戏中进行巩固。我觉得只有利用社区、社会这样庞大的资源,让幼儿贴近生活的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
三、“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让幼儿坐在课堂中只听,听教师的夸夸其谈,看似都学会了,可是一到生活中,这个不会,那个不会。不仅如此,还不肯学习,常年听老师讲,学生都不会讲了,思维停滞,带来了各方面的缺陷,所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正确的。在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应运而生,我们可以创造各种生活场景,比如:小吃一条街、菜场、发型屋、茶楼等,让幼儿在模拟生活,练习生活中的情景。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与资深教育实践的深入,对于今天乃至未来中国和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与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是中国与世界教育宝库中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
参考文献:
[1]陈雪娟.让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生活[J].教育科研论坛,2013,(7).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M].哈尔滨出版社,2011.
[3]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4]陶行知.谈生活的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社会活动;生活;实践;生活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45-0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是“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立足于中国实际,“去谋适合,谋创造”的追求。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陈鹤琴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活老师,幼儿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以社会为主体、实践为中心、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将社会活动引入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生活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和实践。我们将如何在幼儿园中实现教育生活化呢?
一、将社会活动引入到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生活化
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教育与生活原是一家,我们要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只要善于捕捉,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教育,教育处处为生活”。
让幼儿园的课程生活化,游戏化,会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生活中找教育,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并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成。生活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包括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幼儿的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常会发现新的活动线索,无论是生活常规的培养,还是智力的发展,都需要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活动,充分调整教育思路,认真备课,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延伸。
1、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捕捉孩子兴趣,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兴趣。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扩展成教育内容,促使孩子主动探究。比如: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很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设置种植区。选择种植容易观察的蒜,各种豆子等,做好观察记录,和孩子共同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
2、选择孩子生活中随处可见、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例如:在“过新年”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和幼儿一起搜集资料:鞭炮、灯笼、春联、门神、剪纸……,还组织幼儿一起布置新年墙饰,一起用糖纸包糖果,让孩子亲自参与包饺子,吃饺子,到各班去拜年等。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对“年”的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清明节组织孩子去烈士陵园扫墓,献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也一并献上我们的真诚和感恩的心;母亲节开展半日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3、选择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内容。比如和孩子一起讨论“宇航员怎样吃饭、洗澡?”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孩子知道他们用袋子装食物吃,吃牙膏一样的东西,吃压缩饼干,把食物做成衣服穿在身上饿了就撕一块吃。身上背个水袋装上管子洗澡,可以干洗,钻进像洗衣机一样的浴缸里洗澡,在太空浴场洗……和孩子在交流与讨论中愉快学习。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二、家园共育,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1、请家长带孩子多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回到幼儿园可以一起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游览,。“求新、求知、求乐”,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孩子会更加直观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通过交流又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比如:请是医生的家长来幼儿园给孩子讲如何保护牙齿,让孩子更有兴趣的学习;组织半日活动――环保服装秀,请家长和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制作过程中孩子既理解了什么是环保,也增强了和家长的感情,表演过程中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延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实现生活化教育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生活化教育,幼儿感兴趣的是具体生动的教育现象,他们的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洗手时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吃饭时学习自我服务,爱惜粮食;睡觉时学会自己脱衣服穿衣服、相互帮忙、安静入睡、不影响别人的良好习惯!
早期的教育知识,应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的活生生的具体现象。幼儿的教育,必须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去组织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真正做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真正实现幼儿教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为了生活了解生活利用生活.早期教育,2001,11.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
关键词: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创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05-0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关于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涵,无论对我们当前的职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以生利为目的的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创业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
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关于以生利为目的的职业教育的思想。何谓生利主义?陶行知说:“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可见,“利群”是陶行知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及对职业教育的唯一衡量标准。“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1]42。
陶行知为什么要把生利作为职业教育终极的价值取向?在陶行知看来,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育,它具有特定的含义。在对职业教育进行定义时,首先必须纠正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将职业教育等同于生活教育;二是将职业教育等同于衣食主义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是包罗万象的,而职业只是人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职业教育同样也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故“人之教育四,职业教育其一”[1]40。所谓衣食主义者,就是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对衣食等生活必需品的要求。陶行知指出,人们衣食的来源主要有四种途径:自己职业中的收益、祖上的遗产遗物及行乞和盗窃。陶行知罗列了不能把职业教育等同于衣食主义教育的几点理由:一是如果把两者混同,那么岂不把养成赖子、乞丐或盗贼的人都可称之为是教育家了;二是如果把两者混同,那么那些衣食丰足之人岂不是就不用接受职业教育了;三是如果把两者混同,那么学校的一切教育是否都应以足衣饱食为唯一目的,如此那些洁身自好者岂不是就可以远离学校教育了;四是衣食主义教育之目的对于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五是衣食主义忽视了人们做事除了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有乐业的道理;六是衣食主义会导致国民的自私心理。“教师为衣食教,学生为衣食学,无声无臭之中隐然养成一副自私之精神”[1]41。这种自私精神是“众弊之渊薮,欲职业教育之有利无弊,非革除衣食主义不为功”[1]42 。
其次,必须纠正职业教育中的一些贻害人的做法。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陶行知讲道,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坑害了农民,阻断了农民的生路。教育与农业脱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与农业脱离的乡村教育是空洞的教育,其结果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更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1]210。
陶行知不仅提出了他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生利的目的,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了养成生利人物的方法和途径。他认为,建设一支能适应生利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能生利的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是以“能生利之人为限”。他这里所说的“能生利之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生利的经验;二是生利的学识;三是生利之法。经验、学识和方法三者均具备的,才算是职业教育的合格教师。至于对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他认为主要有三条途径:1)从学生中选拔,教以经验、学识和教育方法;2)聘用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3)聘用专门学问家和各行各业中的有经验者来共同执教。除了生利之师资外,还须具备生利之设备。为了节省开支,生利之设备中除了学校已有的,还要充分利用各行各业的设备,“校外则凡学生足迹所至,皆其所利用之设备”[1]45。课程设置是进行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为此陶行知提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应以事情为单位,一事一课。授课过程中应有理论有实践。每一课为一生利单位,使学生完成一课即生一利,完成百课即生百利。授课宜采用小班教学办法,课程设置“须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事之可附者附教之,事之可兼者兼教之。正业之外,苟能兼附相当之业,则年无废月,月无废日,日无废时矣”[1]46。
陶行知的以生利为目的的职业教育的思想与我们当前的关于创业教育的价值指向不谋而合。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有创造新事物和新价值的本领。创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创业是“创造新事业的过程”,“所有主动的、带有一定风险性质的、重新配置并运用社会资源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创业”;狭义创业是指“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分销或组合)的活动”。 从当前我们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创业教育看,更多的是将其看做是“创造新事业的过程”。“创造新事业的过程”与生利主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中的“生活”与“社会”是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共同舞台
【关键词】生活 社会 教、学、做合一 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37-02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充分借鉴与吸收了我国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理论。其中的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我国德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
一 促进德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陶先生从生活的矛盾斗争中看到了生活的教育作用,认为“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陶行知先生始终阐释生活的教育意义,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来进行。而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为大众服务。而这同样适用于德育过程中。
当前的德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所运用的德育内容很多是脱离生活的,尤其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德育工作中很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但却忽视了道德规范的生活性,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道德教育要为生活服务。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之服务,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积极反映现实生活,使德育真正为生活服务。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道德生活,获得宝贵的生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① 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学校德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为学生参与道德生活创造条件。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寻找德育的内容材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深对道德的认识,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与判断能力,不断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 拓宽了德育的领域,增强德育的开放性
陶先生的“社会即学校”思想,主张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教育的场所,要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社会即学校”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始终从整个社会着眼来考虑教育问题,强调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
树立开放的意识。陶行知先生曾把传统的学校比作鸟笼,学生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学校中。而“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把学生的学习范围拓展到社会中去。“‘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德育过程只有与现实、真实的环境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地树立开放意识,摒弃过去封闭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价值观念多样化、道德观念多元化中寻找到主旋律。
“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有利于拓宽现代德育的领域,社区教育就是其中一个突出形式。社区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现代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种区域性的教育,其基本任务在于沟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使“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② 社区教育的使命,在于用现代文明的生活指导改造落后的生活,用积极的教育取代、改造消极的教育,从而通过社会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人的社会化,推进社会的发展。
陶先生“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即要求学校德育走出校门,从封闭的学校走向开放的社会,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品德。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较多,社会上的道德现象也较多,这都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所面临的大环境,都会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这是无法避免的。要想更好地推动德育的发展,学校德育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对社会道德现象的分析,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动员各方力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促进德育持续发展。
三 推动德育由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的转变
陶先生认为,传统教育注重机械灌输,重视知识的教授,脱离实践,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陶行知在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同时,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
那究竟什么是教、学、做?陶行知先生讲道:“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关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加以阐释,把对事说成是做,就是“做”一定要有对象,对某事、或对某人、或要达到某种目的;对己之长是学,就是在外力作用下自己有所进步,获得新知识或新思想;把对人的影响说是教,即以自己的优势或力量影响他人,这里的人亦可包括自己,指以他人的力量影响到自己。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要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智力。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突出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
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归根到底是实践的。然而当前在德育过程中,学生耳朵听道德,嘴巴讲道德,但却做出许多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学校德育的知性倾向,即把德育过程单纯看作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知性德育的方式非常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很少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易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知而不行、言行不一,造成德育的实效性较低。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逐渐改变以往“填鸭式”学习,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道德教育同样要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注意启发诱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在德育过程中,要积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在鲜活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对道德的认识与理解,提高道德修养,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推动德育从知性德育向践行德育转变。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对我国德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德育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我国德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注 释
①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165
②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9):189~191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288、634、289
主题教育生活教育幼儿在陶行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中,“生活教育”理论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点。而主题教育即将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是学习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针。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的,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主题教育中。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该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生活,能否引起幼儿兴趣,而不是“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为了防止内容过大、过空、过于抽象,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现有的资源,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形式,把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以及幼儿周围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感知的材料、关注的对象、保护的目标。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以幼儿的生活为课堂,特别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采用了《水的用处大》《小鸟,我们的朋友》《每一天的垃圾》等主题。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做到“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二、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
陶行知先生说:“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必定要破除成见,避免抄袭。我们要运用虚心的态度,精密的观察,证实的试验,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编制探索生活的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幼儿以后学习和探索的主题;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分点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中心”,所以编制的网络主体由教师确定,但在主题网络实施过程中,网络仍围绕着生活向外扩展和延伸。向何处扩展和延伸,或者网络不向何处扩展,都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而定。
小鸟是幼儿周围生活常见的小动物,学校、社区、家庭都能看得见。让幼儿关注周围的小鸟,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应该爱护它们是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鸟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是本主题网络的第一触节。继而幼儿会在电视上、图片里去找关于鸟类的资料,借助鸟类标本等认识本地主要鸟类的品种、生活习性、鸣叫声音等。再学一学,模仿鸟叫,欣赏乐曲《苗岭早晨》中的鸟叫声等。这些延伸活动都是在幼儿自觉、自愿、自发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
此外,“小鸟最爱吃什么”“给小鸟安个家”“我还能为小鸟做什么”这三个网络触节也向下、向左、向右纵深,形成了认鸟、爱鸟、护鸟这个整体的环境教育方案。在编制主题网络时,涉及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将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说的:“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
主题网络编制确定以后,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活动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应沿着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走。内容的细则和形式的种类应以“生活为中心”,因为“生活教育之定义……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所以,我针对幼儿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事物制定了一系列源于生活的主题内容。
我以《每一天的垃圾》为例进行阐述。先确定教学目标,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种对“自觉的生活”的要求便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在这儿,“生活”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的,它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是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切入:关注生活每一天产生的垃圾,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自觉减少垃圾量,反对乱扔垃圾,积极参与妥善处理垃圾的各类活动。
在材料准备上,也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这一观点,我指导幼儿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事先布置幼儿在家长帮助下统计垃圾的来源、数量、种类,填写垃圾调查表。然后,在幼儿园或家附近选择一处适合进行实验和清理活动的场所。每人发一把小铲,装垃圾的废旧纸箱和手推车等。为把幼儿培养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手脑双挥”式的孩子,让他们动起手来,“教、学、做合一”。
实施活动过程中通过考察、讨论及环保活动,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和垃圾露天堆放的危害,积极参与正确处理垃圾的活动,反对乱扔垃圾。再通过动手,学会将垃圾分为可腐烂与不可腐烂两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以上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不仅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而且,“教育真正通过生活才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为教师和儿童提供了背景,只有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伟大理论指导下,主题教育才能切实可行的开展。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幼儿接近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促使幼儿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担负起历史与社会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奕宽,方善森.陶行知研究集粹[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胡国枢.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摘要】在幼儿教育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陶氏学前教育理念,探求其学前教育思想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实践当中,是当代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历程中的必要环节。本文从理念认知剖析、教育实践策略等方面,就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理念;幼儿教育
一、对“生活”与“教育”的感悟思辨
从求学阶段到踏上工作岗位,“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不断的闪耀于我对幼儿教育思想的审视和感悟之中。但真正将其践行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一思想还停留在“想当然”的肤浅认知阶段。及至读到《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一书的时候,“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才鲜活、生动、系统、明晰的得以在心中成型。在我的认识看来,教育之于生活好比高山之于大地,自然条件下,高山与大地同生同终,相互作用;高山源起于大地,却是大地的凝聚与升华;大地是高山的母体,但却比高地有更广阔和深远的内涵。二者紧密相连,但绝不能混为一谈,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二、对“生活即教育”的内涵认知
1.生活是教育之根源,教育之内核。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只要包括两部分,即家庭与幼儿园。我们对于幼儿的教育既要从宏观上着眼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整体,将每个环节统一有机的融合;又要从微观入手,从每个环节中及时的发现和萃取出对幼儿有教育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素材和事例。2.教育是生活之升华,作用于生活。不管幼儿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都会深深打上幼儿一日生活教育的印记。而打造这一印记的工匠无疑就是我们的幼儿教师。陶先生的“教育即生活”不是让我们的幼儿教育消极被动的去适应生活,而是主动的去完善和改造幼儿生活的品质。3.教育与生活同心同力,同始同终。对于我们的幼儿教育而言,只有当教育与生活拧成一股牢固而富有张力的绳索时,幼儿才能在向人生攀登的路上引为助力和导向。同时生活和教育是伴随着人生一起发端和结束的。所以说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不是让教育者去“笃定”什么真理准则,而是旨在让我们去“笃行”其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让生活和教育汇成支撑和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合力。
三、对“生活即教育”的践行策略
1.时时观察,事事关注。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一定是一名幼儿活动中的“有心人”。例如班里有个叫“琪琪”的男孩子,刚转入我园时,因为自己的方言口音时常被周围的小伙伴们“笑话”,导致无论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游戏中,孩子都很少主动说话,并开始刻意的远离老师和小伙伴。我在对琪琪的观察中发现,他对于学习和朗读当地具有方言特色的儿歌特别有天赋,于是就制造大量的机会,让琪琪开口诵读自己学过的朗朗上口且独具韵味的家乡童谣,并鼓励大家一起在一日活动中帮琪琪学说普通话。琪琪和小伙伴们很快就“亲密无间”了,孩子们在一起兴趣盎然。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要求教师一方面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表现出的不良习惯和错误认知在其萌芽阶段进行及时的矫正;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细致的观察与关注,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和促成幼儿健康心理情感和认知习惯的养成与飞跃。2.循循善诱,殷殷教诲。幼儿是一日活动的主人,是幼儿教育的真正主体。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要以幼儿的个性和特征为起点和归宿。班里的辉辉画画特别棒,我经常拿他的画让小朋友欣赏和学习,辉辉非常高兴。可是在一次组织的创意绘画活动中,辉辉开始变得“吝啬”了起来,总是不肯拿出自己的作品给小朋友们看,还不停对周围的同伴说:“你们就知道学我,我才不给你们看呢!”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并没有对辉辉进行批评。而是悄悄的蹲下身来问他:“为什么不愿意给小朋友们看呢?”孩子一下子羞红了脸,轻轻的说:“以前在家,妈妈教,她让我画什么我就画什么……”听到这里我明白了,原来让孩子自己去选内容题材来自主绘画的形式,让辉辉感到了不适应,常常画不出完整的东西来,怕被小朋友们笑话,所以不让小朋友看。于是我就给辉辉出了个“好主意”,让他教小朋友具体的东西“怎么画”,让小朋友们给辉辉出主意,帮他想该“画什么”。辉辉听了非常高兴,没用几次活动,辉辉的思路就变的开阔了起来,能够很流畅的完成自己的绘画了,小朋友们也因为辉辉的帮助丰富了自己的绘画技巧。他们亲切的称呼辉辉为班里的小马良。由此可见,于一日生活中的观察、分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即时教育,是推动孩子成长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3.始于生活,终于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强调人的全程培训、不断学习。因此师幼都应该是终身学习的主体和践行者。康康是我送走的第一批毕业的孩子,他的父亲在其上小学后给我们发来的致谢短信中提到,最让他惊喜的就是康康将幼儿园学到的“一边,一边”的生活习惯延续到了自己的小学生活和学习当中。把以前的“一边起床穿衣服,一边听儿歌”转化为了“一边刷牙,一边听家长讲故事”;“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学生字”等更进一步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超出了父母的想象。所以说,“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不但要在幼儿和自己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于生活中甄选能对孩子今后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内容,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受教育的过程中大有裨益。
作者:顾琦星 单位:昆山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