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4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标准农田补贴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定抗灾夺丰收的信心不退缩,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放松,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为重点,以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认真落实好国家已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项目,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强化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力争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全力以赴争取实现连续第八个丰收年。
力争夏粮获得丰收。全力打好抗旱促春管保丰收攻坚战,加强田间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旱,把旱灾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病虫害信息,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广“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促进小麦安全成熟,提高单产水平。
力争早稻恢复增产。充分利用提高早稻最低收购价和良种补贴标准的有利时机,抓好政策落实,加强信息引导,继续推进“单改双”,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减少直播稻面积,推进机插秧,力争单产恢复到年的水平。
力争秋粮保持稳定。稳定播种面积,扩大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种植,力争产量稳中有增。加快增产关键技术推广,在地区重点推广水稻大棚育秧、机插秧、玉米增密等技术,在地区继续推广玉米增密、适时晚收技术,在重点推广超级稻品种和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技术,在重点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重点推广间套种、地膜覆盖及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及早做好防范早霜、南方寒露风的准备,确保安全成熟。
二、重点措施
(三)落实播种面积。要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层层分解任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推进耕作制度改革,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提高种粮规模化水平。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地区,要通过代耕、代种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尤其要引导农民扩大粳稻、玉米、杂粮等农作物生产,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的水平。
(四)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通过项目带动、节水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使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20年)》,加强田间工程、农技服务体系、良种科研繁育体系、防灾减灾工程等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县级规划,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整乡整县推进,创新服务模式和推广机制,让更多的农民使用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创新技术模式,搞好技术配套,培肥地力。
(五)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今年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20年)》中的800个产粮大县(场)也要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整乡整县高产创建。继续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各地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提高技术到位率。今年中央财政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亿元高产创建补助资金。
(六)大力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要季节、重点环节科技服务工作。农业部要组织制定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粮食生产技术方案。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优势,继续完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科技等科技服务模式。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大会战,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搞好科技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开展跨区机耕、机播、机插等作业,精心组织好夏收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灌溉指导和节水灌溉技术服务。
(七)全力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和储备,优化电力调度,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用电需要。重点搞好水稻种子的余缺调剂,保证生产用种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种子质量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加强化肥等农资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控,及时供求信息,推进产销衔接,依法打击坑农害农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农资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
(八)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充分发挥防汛抗旱专业服务队伍和群众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强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监测预警,及时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抗灾政策支持,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及时搞好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帮助农民搞好生产恢复。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行全程承包模式,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三、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九)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建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奖励制度,将财政支持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挂钩。全面取消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逐步取消产粮大县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县级配套,加大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力度。突出抓好一批产量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加强指导,重点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40亿元,对粮食生产大县除实行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奖励外,对增产部分再给予适当奖励。
(十)调动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动员村级组织、农民群众新建和修复包括农田水利在内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机井、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今年增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补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以工代赈投资等中央专项资金规模30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引导粮食主产区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调动科技兴粮积极性。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力争今年内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任务。各地要增加财政投入,保障科技人员包县、包乡、包村开展技术服务的经费。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步伐,努力做到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抓紧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绩效工资,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科技奖项评选、职称评审等要向到粮食生产一线服务人员倾斜。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要将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考核内容。
(十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研究完善粮食直补的具体操作办法,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完善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上涨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新增部分要重点支持种粮大户。进一步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良种补贴资金16亿元,提高早稻良种补贴标准。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0亿元,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支持力度。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完善实施预案,适时启动,保持粮价合理水平。
(十三)建立完善粮食生产考核奖励机制。今年年底,国务院将对今年发展粮食生产贡献突出的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种粮售粮大户进行表彰奖励,使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产粮大省和产粮大县以历年贡献大、今年增产多为考核重点,农技推广人员等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以推广抗灾增产技术和开展科技服务为考核重点,种粮售粮大户以生产、出售商品粮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考核重点。中央财政对受表彰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四)强化地方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主要负责人要对粮食生产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动真格。要层层分解任务,强化市县人民政府的粮食生产责任,加大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主产区要在稳定增产的基础上,增加商品粮调出量;主销区要保证必要的自给率,力争有所提高;产销平衡区要继续确保产需基本平衡,力争多作贡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明确责任,上下联动,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并于今年年底向国务院报告履行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的情况。
(十五)强化部门协调。由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监察部、统计局、粮食局、气象局等部门具体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要抓好的三件事
2009年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应突出抓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 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立粮食核心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各类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健康养殖。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09年要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增加500万农村沼气用户,支持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项目。
第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减少贫困人口。
二、抓好这三件事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大力增加投入,2009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改革城市建设维护税使用办法,增加农村建设投入。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
二是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从2009年起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根据情况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三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调整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和个人建设用地,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林地行为。
四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以公益性为主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良种、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搞好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五是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化解乡村债务。中央和地方将增加财政投入,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20*年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基础,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鼓励多种、制止抛荒;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单产,发展高产优质和专用粮食产品为重点;以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与地力培肥、示范推广与技术服务为抓手,把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种粮效益。2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确保49万亩,力争50万亩,粮食总产确保18.4万吨、力争19万吨(各乡镇20*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见附件)。
二、继续深化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要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既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种植自,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又要积极有效地抓好粮食生产。重点要突出抓好早稻生产,继续扩大早稻面积,以推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种好玉米、蕃薯、马铃薯、大豆、蚕豌豆等粮、饲、经、菜兼用的旱粮作物,努力增加旱粮面积。当前,春耕生产在即,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和鼓励农民种足种好粮食。要坚决制止耕地全年性抛荒,尽最大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回升。
三、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切实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巩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省、市出台的有关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我县今年粮食生产实行以下扶持措施:
(1)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免征农业税。
(2)继续执行对种粮大户的直接补贴政策。凡全年水稻、油菜复种面积在20亩(含20亩)以上的大户,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10元的直接补贴。
(3)继续实行早晚稻谷最低收购价和价外补贴政策。凡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的,按最低收购价收购;高于最低收购价的,按市场价收购。省、市、县级储备轮换所需的早、晚稻谷,继续签订“订单”,凡“订单”合同内的粮食按每50公斤给予7元的价外补贴。价外补贴资金由粮食部门在收购时直接兑现给农户,并由财政和农业部门监督使用。同时,经粮食、财政部门认定后,对具备一定规模,经营好的种粮大户,按最低收购价预付一定的收购定金,并提供上门收购服务。
(4)进一步完善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对种粮大户以及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耕作、收割机械,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具体办法和补贴标准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5)继续执行对种粮大户的良种补贴政策。对全年水稻、油菜复种面积在20亩(含20亩)以上的大户,按省里确定的优质水稻品种,给予每亩5元的良种补贴。
(6)继续执行对种植早稻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的补贴政策,鼓励大户多种早稻。对种植早稻面积100亩以上(含100亩)的种粮大户,按早稻实际种植面积,由市财政给予每亩10元的补贴。
(7)继续实行倾斜的信贷支农政策。农村信用社70%以上的贷款将用于支持“三农”,重点是支持农民,种养加专业户、重点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继续实行优惠的贷款利率政策。支农贷款利率比其它贷款利率优惠10—20个百分点,对种粮面积50亩以上的农户贷款实行基准利率。
(8)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对种植粮食20亩以上的大户,由县、乡(镇)两级农业部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结对联系,优先供应良种,上门提供技术指导。
(9)为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县政府将加大对乡镇工作的考核力度,对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的乡镇给予奖励。
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把上级各项扶持政策及时传达给广大农民,做到家喻户晓。农业、粮食、财政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补贴方案,开展面积核实和补贴资金落实的监督检查,确保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使粮农真正得到实惠。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相关责任制,明确职责,做好兑现各项扶持政策的调查摸底,核实申报等基础性工作;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形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四、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粮食单产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继续深入实施粮食作物种子工程。以工程实施为载体,以水稻双季双抛和点直播技术为突破口,扎实抓好高产优质新品种和各项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到田。20*年重点抓好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的示范推广,同时示范和推广应用无公害水稻生产配套技术,加大双季双抛和点直播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力争全县早稻点直播面积6万亩,塑盘抛栽面积2万亩,其中双季双抛面积1万亩。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以此推动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促进粮食单产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五、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为支持做好2013年春耕备耕工作,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并要求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
良种补贴政策
2013年,良种补贴政策对各地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试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每亩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微型薯每粒补贴0.1元,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政策
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280亿元,并按照建立完善动态奖励机制的要求,财政部对奖励办法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完善,依据近年全国各县级行政单位粮食生产情况,重新测算了入围奖励县。对常规产粮大县,主要依据2006~2010年五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扣除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测算)大于1000万斤来确定;对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也可纳入奖励;上述两项标准外,每个省份还可以确定1个生产潜力大、对地区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纳入奖励范围。在常规产粮大县奖励基础上,中央财政对2006~2010年5年平均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列全国100名的产粮大县,作为超级产粮大县给予重点奖励。奖励资金继续采用因素法分配,粮食商品量、产量和播种面积权重分别为60%、20%、20%,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与省级财力状况挂钩,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奖励系数,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测算分配到县,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500万~80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在奖励产粮大县的同时,中央财政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前5位超级产粮大省给予重点奖励,其余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产油大县奖励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中央财政根据2008~2010年分省分品种油料(含油料作物、大豆、棉籽、油茶籽)产量及折油脂比率,测算各省(区、市)3年平均油脂产量,作为奖励因素;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
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产粮(油)大县奖励力度。
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为推动家畜品种改良,提高家畜生产水平,带动养殖户增收,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2年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3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1亿元,全面启动了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通过补贴鼓励农民大面积应用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重大技术。主要包括:在小麦主产区全面实行“一喷三防”补助,在东北地区实施水稻大棚育秧补助,在南方早稻主要产区实施早稻集中育秧补助,在东北启动抗旱“坐水种”补助,在西南实行玉米地膜覆盖种植补助,在西北地区推广全膜覆盖沟播种植和膜下滴灌补助,在粮食主产区实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等。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相关补贴力度,积极推动实际效果显著的关键技术补贴常态化。
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当前,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限、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兽医部门逐级免费发放给养殖场(户);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因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的劳务补助,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7.8亿元补助经费。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
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示范区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努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选择20个左右的示范区开展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着力破解经营规模小、投入分散、融资难、保险发展滞后等制约瓶颈,探索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村新型经营体系。二是对示范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试点示范区给予1000万元左右的奖励。三是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支持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标准农田50万亩以上。四是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示范区与开发银行合作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力争今年开发性金融对示范区建设的贷款余额不低于100亿元。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
为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马铃薯、苹果等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贮藏窖、贮藏库和烘房等3类共18种规格的设施。项目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点县市(团场)。2013年将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阳光工程
2013年,国家将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以提升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为主要目标,对务农农民免费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阳光工程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农广校、农业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机校、农业职业院校等机构承担具体培训工作。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2013年,国家将继续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业农村人才。一是对首批遴选的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给予专项经费资助,支持他们开展自主选题、学术交流、学习培训等。二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扶持培养有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组织他们到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农业企业学习和研修。三是依托阳光工程,遴选3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采取学习培训、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观摩展示等方式开展培训。四是依托阳光工程,选拔扶持7000名自主发展基础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生产能手,开展特点鲜明、针对性强的培训工作,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五是依托阳光工程,在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培养3000名农村经纪人,就近培训、规范管理、统一发证,造就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3年,农业部将在全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在全国选择100个县,每个县选择2~3个主导产业,重点面向种养大户等,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登记、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和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政策
2013年,国家将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规模,依托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培训基地举办100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通过专家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全年培训8000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2000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继续实施“百名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项目”,选拔33名杰出农村实用人才,每人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2013年,中央提出要继续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一是增加农业保险品种。自2007年中央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保费补贴品种持续增加,目前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计15个。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方,还增加保费补贴品种,由地方财政对特色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2013年,国家将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增加农业保险品种。二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对于种植业保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省份补贴保费的40%,对东部沿海省份补贴保费的35%。2013年,中央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三是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关键词:粮食安全 水土资源保护 行动逻辑
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是指投入到粮食作物种植和生产中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根据公共性的概念,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是一种公共性产品,但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面临着数量紧缺,质量退化和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的问题,加之粮食生产所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权益不清晰、不对等,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以资源价值为基础,完善资源价值实现途径和明晰不同经济主体产权是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的基础上,从完善价值实现途径的角度提出促进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一、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公共性分析
公共管理学根据效用、消费和受益的经济特性,赋予公共产品三大特征,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排他性和受益的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产品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归属于某些个人享用;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对此产品的效用不能排斥、妨碍其它人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享用该种产品的数量或质量;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物品和服务付款的人排出在受益的范围之外。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为纯公共产品,同时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产品则是私人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但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则这种产品可以成为“拥挤性公共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但在技术上能够排他,这种产品称为“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保障,是通过供应充足的满足公众消费需求的粮食来实现的,其效用具有整体性,是国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享有的,因此粮食安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粮食安全的受益性是不可排他的。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下,我国粮食需求与现实的粮食生产能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的实现难度越来越大,粮食安全具有竞争性。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属于拥挤性公共物品。
本文对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有效管理是针对水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效用而言的。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效用不在于生产了多少粮食或者水土资源利用的效益是多少,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为一个国家提供了粮食安全保障,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人口需求不断提高增加了水土资源利用的压力。因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是一种“拥挤性公共物品”。
二、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同经济行为主体在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保护中承担的成本和效益不对等,二是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没有完全实现。
(一)粮食生产各经济主体行为逻辑分析
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保护主要涉及三大经济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不同主体所肩负的保护任务和获取的利益不同,并存在成本和收益不对等的现象,这必然影响到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和保护效率,影响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主要经济主体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1、中央政府资源利用保护成本和收益分析
中央政府利用保护水土资源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投资和补贴两大部分,例如国家直接投资的水利建设资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为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而支付的种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补贴和直接补贴等。间接成本指中央政府保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而损失机会成本,如因将水土资源投入粮食生产而制约非农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财政收入减少和资源利用收益损失等。中央政府保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获得的显性收益主要是以粮食产品为原料的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形成的贡献率,隐性收益主要表现为粮食安全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保障作用。
我国人多地少,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粮食安全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确保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将保护粮食安全,保护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从中央政府提出的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农田水利投资力度等措施就可看出中央政府保护水土资源的意愿和决心。
2、地方政府资源保护成本和收益分析
地方政府是具体的水土资源保护者,其保护成本包括为了执行中央政策而支付的水土资源保护资金,也包括为了实现粮食生产目标而限制水土资源配置到报酬率较高的行业和部门所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成本。地方政府水土资源保护收益主要是地方粮食安全和贯彻上级政策所带来的荣誉收益。由于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各地方政府保护资源的成本收益情况差距较大。地方政府付出全部的努力促进水土资源保护,但不能排除别的地方政府享有粮食安全和资源保护所带来的收益。在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肩负着对外提供粮食的任务,为粮食调入地区额外承担了资源保护的责任而没有得到任何利益补偿。中央政府通过编制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制各省保持一定的基本农田面积,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面积和基本农田保护率指标较高,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而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远高于本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而且还制约了可配置到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土地资源数量,这造成了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生产和水土资源保护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在一定条件下,主产区地方政府可能会理性地促进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非农化,具有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调配到工业和第三产业生产部门的动机。
3、种粮农民保护资源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种粮农民是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的具体实施者。种粮农民付出了粮食生产资金,获得的收益全部为私人收益,因此理论上种粮农民保护和持续利用资源的积极性较高。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具有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表现为:一方面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为种粮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同时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大气净化、环境净化等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而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而且粮食生产带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效益为整个社会所享有,不完全体现在水土资源使用者和保护者身上。此时社会的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水土资源利用产生了正外部性。同时随着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加之水土资源具有多宜性,使得大量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转移为其他用途,水土资源的利用具有很高的机会成本。种粮比较经济效益与水土资源巨大的机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必然影响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二)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实现情况
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功能赋予了水土资源一定的价值,使其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经济价值是指粮食生产所获得粮食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用货币来衡量,这部分价值通过种粮农民出售粮食产品得到实现;生态价值指以水土资源为主体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价值,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景观美学等方面的价值;社会价值主要包括提供养老、就业保障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价值。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各项价值实现程度不一致。目前粮食安全价值和生态价值被其他社会成员无偿享用,同时由于尚未明确和完善养老和就业保障价值的数量和管理制度,当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源产权流转时,种粮农民也失去养老和就业保障的基础,水土资源的就业和养老保障价值无法实现。资源价值的不完全实现造成了种粮农民水土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不重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性利用,盲目施用过量的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不仅造成水土资源的质量下降,甚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食物质量下降,或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转换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用途,造成粮食生产水平下降。
粮食生产存在经济行为主体收益权利不对等和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未完全实现的问题,造成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的外部性。不同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因而外部性又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无论存在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因此为了促进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本的方法是消除利用外部性,使资源利用保护成本与收益对等,提高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三、政策建议
粮食是私人产品,粮食生产是私人行为,而粮食生产和粮食本身是粮食安全的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是非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经济理论提出非政府提供公共产品通常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政府与私人公司提供签订协议和合同、政府授权私人公司经营、政府私人生产进行资助、政府参股和政府提供法律保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政府和私人的利益、权利和相应的责任都应明确。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目前水土资源利用保护的外部性制约了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根据社会公平、国家安全、经济有效和生态安全的原则,合理采取法律、技术、行政和价值手段管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其中价值手段具有高效、主动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与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利用最为密切的政策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资源产权政策,均涉及到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实现和合理配置的问题,本文重点对粮食补贴和资源产权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一)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价值评估目的在于促进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评估为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粮食生产成本和制定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标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通过价值评估树立的资源有价观念促进了人们自发地保护粮食生产资源,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目的与粮食直接补贴的目标相吻合,利用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提供了两方面的依据:一是为粮食直接补贴具体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粮食直接补贴成为实现水土资源价值的手段;二是为粮食直接补贴的具体标准提供了参考。
粮食安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质是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由种粮农民私人生产的粮食产品,这为政府提供粮食补贴提供了理论依据。粮食生产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几乎作为一种正外部性被全社会所共享。为了促进粮食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将粮食生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划入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范畴,这种补贴方式将资源价值量化,不仅为水土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促进社会各方面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建立保证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对象明确为种粮农民,由于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的公共性,粮食直接补贴由政府提供。结合粮食生产涉及到的社会经济主体,以及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类型,粮食直接补贴可以细化为直接经济补贴,种粮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补贴、粮食安全补贴和环境补贴,并提出补贴标准和方式的建议。
粮食直接经济补贴:种粮农民通过出售粮食获得了部分的资源经济价值,但粮食生产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而粮食生产成本中没有完全考虑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价值,造成了粮食生产成本的缺失,种粮农民没有获得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全部的经济价值,个人边际成本高于社会边际成本。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经济价值与粮食生产产值之间的差距即为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尚未实现的经济价值。在评估各地区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经济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单位粮食产量中的虚拟水土含量,可得到单位粮食产量中水土资源的经济价格,从中扣除当年粮食价格并乘以粮食单产得到粮食直接经济补贴标准。
种粮农民就业和养老保障补贴:补贴标准是根据区域内单位粮食生产面积就业和养老价值乘以一定粮食种植面积需要的标准用工数,可通过为农民建立养老和就业保险的方式支付补贴。
粮食安全补贴:区域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所承担的粮食安全价值不同,为了平衡地方政府承担粮食生产的责任和因此损失的机会成本,粮食调入地区应承担起粮食调出地区的粮食安全补贴。粮食安全补贴为计算出的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根据粮食总产量计算单位产量的粮食安全价值,如果长期无力解决本地区粮食自给问题,需要向外地调入粮食,那么除了根据粮食市场经济价格支付购买价格外,还应该额外向调入地支付粮食安全补贴。这个补贴值是调出地单位产量粮食安全价值乘以粮食外调量。
环境补贴:粮食生产系统的存在为人类提供了生态服务,农民为生态服务的存在提供了劳动,但这部分价值却没有体现,被全社会成员无偿占有。从粮食安全的公共性来看,政府应代表全社会成员对这部分价值进行补贴。环境补贴的标准是单位粮食播种面积的平均生态价值与粮食播种面积的乘积。由于生态价值数量巨大,粮食播种面积不固定,因此建议中央政府以生态价值评估结果为依据,根据各地区长期粮食生产情况和自然情况统筹发放。
根据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不仅为粮食直接补贴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标准和依据,体现出区域粮食生产差异,而且细化了粮食生产相关主体的责任,确保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价值实现,促进粮食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完善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产权制度
1、土地资源产权改革建议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而言,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源是公共资源,它属于公众和社会。但由于每个社会成员不具备管理和控制资源的能力,国家拥有资源的所有权。但实际生产中,农民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意改变自己的私人选择,政府和农民成为资源产权制度的主体。鉴于粮食生产中的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建议建立政府公共产权与农民交易产权的双重结构。农民和村集体是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和管理者,授予其收益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并依法获得资源利用的经济收益。同时在资源转让时,补偿其因资源流转而损失的就业和养老价值。资源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因此其有责任制定出资源利用的相应规则,如资源的使用权、排污权等权利的获得与费用。直接的资源利用收益如经济收益应有明确的产权界定。这种产权界定保护产权主体利益,同时明确各主体间的责任,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克服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
2、水权政策建议
粮食生产中的水资源表现出公权性质,水资源所有权应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但针对粮食产品来说,水资源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使用权主体分离。生产者获得水资源使用权后,利用水资源生产获得收益是水资源收益权的实现形式。水资源收益权转让其实质是水资源市场流转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水资源无偿使用制度,生产者无需交纳水费,无法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粮食生产中的水资源具有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功能。粮食生产者通过利用水资源获得收益,粮食生产者应根据计算出的水资源的经济价格向所有者支付相应费用,交纳的水费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用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不同地区水资源承担的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其中生态和社会保障功能的最终受益者是全部社会成员,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通过支付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等形式承担这部分价值,同时,粮食调入区政府除了承担本区域的价值外,还应适当支付粮食调出区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张向达,赵建国. 公共经济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②石少龙.2003年粮食安全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问题,2004(9):4—11
③刘笑平,雷定安.论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3):72—75
④丁声俊. 粮农补贴的世界经济现象及借鉴. 粮食问题研究,1996(2):9—13
⑤范少冉. 耕地保有量外部性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25—29
这里有平原,也有山地;有处于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也有毗邻粤北山区的广袤乡村。作为广州辖下一个县级市,增城1616平方公里的地理概貌几乎就是我国和广东省的一个缩影。
从2002年开始,增城市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将辖区九个镇划分为“南北中”三大功能区,在广东乃至全国率先谱写了一曲“增城故事”。
地尽其值
有专家指出,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质上是一场土地价值革命,要让区域国土“尽其所值”。
地不分南北,都有其价值,但如果盲目规划,搞不了工业的地方硬要上,就浪费和掩盖了土地的本来价值。因地制宜,土地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真正认识到土地的应有价值,才能真正找到与其相宜的科学发展方式。
谈及增城以前的发展,增城市市委书记朱泽君坦承。也曾有过“GDP崇拜”。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小而全的发展方式,导致工业效益并不好,而且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付出代价惨重。如何为增城谋划转身?当地政府不断向各种智囊团体请教。
2002年增城就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将全市划分为三大区,即南部发达经济区、中部城市生活区和北部山区。2003年以后,进一步调整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产业区等三大主体功能区,叫做“抓南扶北促中间”。
在建设功能区基础上,增城市乘胜追击,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开始进行更深层的土地价值变革。
“公园化战略不是仅仅搞几个公园,其本质是‘天人合一’,用公园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的再优化。大自然再优化后,必然也回馈人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人的现代化。”朱泽君解释。
在继续深化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增城再次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两城两区”的战略构想,拟建广东地区一级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两城”一是中部的增城新城区,规划40平方公里的国际旅游度假城,发展科教研发、文化创意、主题游乐、会议休闲等文化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另一“城”是位于南部新塘镇、25平方公里高起点规划的广州东部国际商务城,集中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服务外包、金融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
“两区”则呈一南一北态势分布。南部以增城工业园区为龙头,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则创建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增城的目标是:5年后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
理顺机制
“抓南扶北促中间”看似美好,但难题也随之而来。北部三镇800多平方公里禁止发展工业,造成较大财政缺口,生态如何保护,税收怎么办,干部怎样考核……
“哪个问题不解决好,都有可能导致主体功能区战略陷入被动。”对于可能所遭遇的困境,朱泽君早有应对之策。
首先是建立资源配置机制。调整优化行政区域,将原来的16个镇街整合为9个,将北部低效的工业用地调整到南部集中高效利用,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则向北部集中,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是建立产业优化升级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短短几年,就培育出汽车、摩托车、牛仔休闲服三大支柱产业;区内亿元企业2000年仅七家,2009年猛增至100多家。
值得称道的是增城创新建立生态发展补偿机制。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2003年开始,每年从南部工业镇税收超收返还额中提取10%给北部农业镇,每个镇年补贴不少于300万元,2006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000万元,2008年给北部镇转移支付达到4520万元;二是设立北部专项发展资金。从2006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反哺北部镇;三是对发展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逐年提高补贴标准,今年达到每亩21元;四是北部镇税收市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
这被视作一箭双雕之举:南部工业区反哺北部生态区,保障了北部干群安心做好生态保护、农村发展等工作;北部生态良好也使南部发展环境更具竞争力。
如今,北部地区农村不但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而且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北部三镇每年仅旅游收入就超过3000万元,已初步具备了造血功能。当地农民也因此实现了大幅增收。
创新官员绩效考核
GDP增长指标是以往衡量官员政绩的惟一标准。新发展战略下,如果沿用这种考评办法,那么限制开发地区的干部永远只能处在考评末位。这将导致干部推动地方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冲动再起。
增城总结出有效办法:“双考核”考评标准。第一套指标为“镇街全面工作”,体现“好”字,更多注重民生和生态建设指标;第二套指标为“镇街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快”字,按功能区区别考评,南部重点考核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同时对环境的保护等;中部重点考核文化产业、城市管理等;北部重点考核生态旅游和都市农业,不考核工业。
“因地制宜分类考核,GDP不再是惟一指挥棒,即使是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北部镇,干得好也能脱颖而出。”增城市委组织部长冼银崧说,干部对这样考核都没有话说,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城还根据功能区定位侧重配备干部。在南、中部镇街班子中,配备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和城市规划等专业干部55名,占干部人数的61.8%;在北部镇班子中,配备旅游、农学类专业干部12名,占干部人数的30%。
组织部门对干部的培训也是“因材施教”。例如,组织北部干部赴成都培训“农家乐”,引导干部组织农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而南部干部则赴江浙等地学习城区建设管理、城乡统筹等。
增城考核官员政绩的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他们的内在动力,为增城发展不断出谋划策。
一、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业的优势
由于地处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诸多优势。
1、地理优势。宜黄县属丘陵地区,地形南高北低,众多的丘陵山岗将水田隔成陇沟状,成为杂交制种的天然隔离屏障,有效地阻止了杂交水稻制种时的花粉传播,极为有利于保证了杂交稻种子的纯度。
2、气候优势。宜黄县常年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 -18℃,无霜期273天,年平均日照时165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49毫米。常年7-8月份平均气温为28.1-28.8℃,降水量为117.9-122.7毫米,日照时数234.8-253.8小时,且山区昼夜温差大(8-9℃),特别有利于发展杂交水稻制种。
3、技术优势。宜黄县目前已形成了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农业综合服务站,村有农民技术员,村小组有制种员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加之上世纪七十年代各村都选派了一名制种员到海南岛制种,30多年来已培养锻炼出一大批制种业务骨干,有力地保证了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稳产。
4、市场优势。经过了30多年对市场的拓展和培育,宜黄县杂交稻种子已唱响了品牌,在全省各地乃至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广东等周边省份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宜黄的种子色泽光亮、饱满度好、质量过硬、价格偏低、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受各种业的青睐和广大种植户的厚爱。
5、信誉优势。由于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时间较长,经验较足,技术力量较雄厚,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和完备的确保种子优良品质的做法。各龙头企业和广大基地农户在生产、收购、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层层严把质量关,从而形成了宜黄种子优质品牌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宜黄农民人文淳朴,人恪守合同,十多年来,各种子企业都能够按合同要求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种子,把宜黄作为信得过的制种基地县,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二、宜黄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业的主要做法
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宜黄县的制种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质量都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了宜黄县农业上制种产业的主导、支柱地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宜黄县制种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做到了“五个强化”。
1、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为切实加强对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领导,宜黄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业、财政、发改委、开发办、扶贫、水利、科技、公安、工商、法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业务素质较高的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具体抓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工作,保障了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能办成事。一是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到挂点乡(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调研指导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工作,亲身协调解决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二是把县种子公司31名职工由自收自支事业编全部安排到县农技推广中心,成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身份,切实稳定了种子工作队伍。三是县政府决定,县发改委、开发办、水利局、扶贫和移民局等有关部门的农业田间工程项目必须优先安排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村,大力改善排灌条件,进一步保障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稳产。四是县农业局举全力抓好制种过程中的基地、价格、行为等规范管理,使得在宜黄制种的20余家公司均认为宜黄基地规范、价格偏低、种子质量有保障、合同能够兑现,是一个值得信赖并加以发展的基地县。五是县农业、公安、工商、法院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坚决打击非法生产和套购种子的行为,切实保障了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工作有序进行。
2、强化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多年来,宜黄县结合自身的地理特征和实际情况,注意抓好制种基地村的建设,沿宜水、黄水两条水系进行布局,形成了集中的制种产业带。近年来,宜黄县在抓好老制种基地村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着重采取开辟新基地、发展夏制的办法,使制种面积不断攀升。在基地建设方面,宜黄县一方面着力保持基地的稳定性,经农业部门核准给各公司及人的地点,不得以各种理由去相互插占,坚决制止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在确保基地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地淘汰制度,即一个基地核准的制种公司人遭到绝大多数农民的反对,县种子管理部门就及时介入,强令其退出,由农户欢迎的公司人进入,并且如果一个基地有多家人进入,县种子管理部门也规定必须同制一个父本,从而确保了制种基地的规范性。
3、强化运作模式,加大推行力度。一是适应《种子法》颁布实施的新形势,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能人+农户”的运作模式,即各种子企业在宜黄选定懂业务、善管理、组织号召力强的制种能人为委托人,人又在各村选择“土专家”为基地负责人,具体落实制种农户、田块,分发亲本,组织农户交种,上传下达情况。人付给基地负责人每斤种子0.1元的劳务费,使宜黄县涌现出近200位土专家,不误自身农事在家额外创收2万元以上,充分调动了制种能人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放心、企业省心、能人称心、农户安心”的种业发展良好局面。二是适应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不断增多的新情况,大力推进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制种过程中母本移栽和收割需要劳力多而集中,劳力紧张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种子产业的发展。为此,宜黄县从2004年开始研究探索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到2008年该技术日臻完善,有效地解决了错期安排,防除杂草、防止倒伏等关键难题。目前,全县母本直播制种面积达1余亩,已掌握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地方的农户认为家中即使无青壮劳力,老人和妇女同样可制种10亩左右,有效地缓解了劳力紧张的矛盾,杂交制种母本直播这项技术也因此被评为抚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率先将“920”粉剂和水剂使用到制种生产中,通过不断革新生产工艺、推广先进技术,制种亩均产量大幅度提高。
4、强化技术监管,确保种子质量。为确保向市场提供优质种子,历年来,宜黄县都非常重视抓好制种技术监管工作。一是举全县之力,确保提供集中连片、排灌方便、隔离条件优越的稻田进行制种,严防插花田和串基地制种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好“一个基地一个制种组合”措施的落实,为确保种子纯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严把田间除杂保纯关。在秧苗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各公司都会组织技术员和农民清除田间杂株,做到田检合格后方可收割。三是严把收购入库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做到不合格的种子决不收购。四是建立海南岛纯度鉴定制度。收购时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抽取一户一样送海南岛鉴定,做到纯度不达标的种子坚决报废。五是严把准入关。县农业部门严格按照《种子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把好准入关,欢迎具备资质、实力强、重合同、讲信誉的公司企业进入宜黄县制种,对实力弱、信誉差的公司坚决予以拒绝。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打响了宜黄种子品牌,使宜黄种子在省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许多省内外的经销商都特别青睐宜黄的种子,称其为“放心种子”。
5、强化环境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这些年,宜黄县一直致力优化政务环境、发展环境和法律环境。一是加大《种子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依法制种的自觉性。充分利用电视台、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让《种子法》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按照《种子法》来规范制种行为。二是加大管理力度,县种子管理部门于2003年面对开放带来的新情况,及时召集各公司人,组建了宜黄县制种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并依据种子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宜黄县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者行规行约》,并按面积的大小缴纳数额不等的生产保证金,加大执行力度。该组织每个月活动一天,交流信息经验,统一制种行为,统一大宗品种价格,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有序竞争,把同行是冤家转变为同行是朋友,创造了和谐的制种环境。三是加大促进力度。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制种和制止非法制种纳入对乡、村两级干部的目标考核内容,有力地调动了乡、村两级干部参与制种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加大打击的力度,每年由农业部门牵头,不定期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有关职能部门坚决打击非法生产和套购种子的不良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宜黄县制种产业得到发展,但由于种子供应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刚性需求,除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因素影响外,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考验:
1.制种面积难落实。一方面是劳动力缺乏。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逐年增多,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80%已外出打工,而制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环节繁多,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制种基地普遍存在劳动力和技工短缺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土地不集中。制种对隔离要求很高,母本花期时50米内不能有异花粉传播,所以要求尽量连片种植,中间不容许种植其他品种。农村土地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连片的田块往往分属多户,如果不能统一种植就会对制种的质量造成破坏。而如今农村土地流转非常困难,价格越抬越高,水田承包价已由10年前的60元-100元每亩上升到现在的200元-400元每亩。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希望扩大制种面积到5万亩,但宜黄的制种面积仍由2006年的3.5万亩下降到如今的3.1万亩,近两年更是呈每年下滑10%的状态。
2.制种投入难提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扶持力度,全县改善了灌溉面积1.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23万亩。但总体看,农业基础薄弱、田间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全县大部分山塘、水库蓄水能力不到设计能力的50%,且不少中小型水利没有修建支渠、斗渠、毛渠等配套工程,机耕道、机耕桥、电灌站等设施也严重不足,全县有1万余亩制种农田要靠天吃饭。同时,修建晒场、仓库、机械等方面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制种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投资的农田水利项目和农民自筹,国家投资的项目分划到各处后十分有限,难解燃眉之急,农民自筹资金对投入能力十分有限。银行贷款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去年县信用社向制种农户发放的贷款不到1000万元。
3.制种效益难保证。近年来肥料、人工、交通运输等价格有所上涨,尤其是劳动力价格涨幅较快,工价已由8年前的50-60元上涨到120-150元,制种的成本不断增加,制种比较效益逐渐降低。目前每亩水田制种的收益在2200元左右,仅比种植水稻高出800元,但工序要高出许多,而种植烟叶、西瓜等经济作物,收益可达4000元以上。加上制种受制于自然环境,高温少雨、低温绵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都会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而国家尚未对杂交水稻制种建立灾害保险机制和补偿机制,制种风险始终存在,农户的积极性受挫。
四、主要对策
制种基地既是种子生产的保障,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源头,巩固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关系我国优良稻种的供应,关系全中国人民的饭碗能否稳端自己手中,为此建议:
1、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建立制种保险财政支付及公司因灾补偿机制,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农业保险,保费和赔付标准应为水稻大田生产保险保费和赔付标准的2-3倍,以规避或降低风险,减少农户损失。
2、实施制种专项补贴。设立杂交水稻制种专项补贴项目,补贴标准应为种粮直补、良种补贴之和的5-8倍,补贴办法以常年制种单产150公斤/亩和实际交种数量计算。同时,合理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收购价格,以种粮比下限和当年国家最低稻谷收购价来确定杂交种子收购最低价。
3、提供优惠扶持政策。2013年国家38项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中,并未提及扶持制种大县或国家级制种基地。制种大户强烈期盼将支持杂交水稻制种列入国家支农增收政策体系,单列制种大县资金扶助政策,或列入享受粮食大县资金扶助政策范围,整合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在投入上向制种基地建设倾斜,加强国家种子储备库建设,在制种基地村建设一批晒场,对土地流转大户给予资金信贷扶助和添加烤干设备补贴,并以县为单位加强制种业人才培训。
4、创新基地管理模式。在“农户+农户”、“公司+农户”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大流转+小业主”、“企业+农业合作社+制种大户”、“产业园(示范园)+企业+制种大户”的新模式,形成以制种大户为主,集中土地搞适度规模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收益。同时,加快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制种企业与制种大户、制种大户与农民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从而稳定基地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政府出台文件,统领培育工程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先后出台龙岩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方案》(龙政综〔2012〕152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龙政综〔2014〕155号),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引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二、确定培育目标,明晰努力方向
结合龙岩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制定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112”工作目标,即每年培养5000个以上农业生产技术工人;每年扶持100名以上大中专毕业生回乡从事农业创业;每年认定1000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每年扶持200户以上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并采取“一户带十户”模式带动2000多户种养户,到2020年培育10000名以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确实解决好“谁种地、咋种地、种好地”等问题。
三、健全运行机制,凝心聚力协作
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办、财政局、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培育工作。同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月报告、季会商和不定期巡查制度,各成员单位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密切联系,通力合作。
四、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从业素质
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指导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学员讨论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强化教育培训,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指导、实践、服务一体化。一是选聘132位高级农艺师和农业创业成功人士组建讲师团,并选派5位讲师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创业师培训班学习,提升创业培训师资力量。二是依托漳平永福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龙岩市政府挂牌建立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设立教务处、后勤处、办公室等部门,授牌建立9个实训基地。利用培训中心平台,集聚农业局、林业局、农科所、农校和各产业协会培训资源,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2期,培训1100多人。三是选送1632名农民参加福建省“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四是引导并扶持746个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一户带十户”模式联系带动7645人。五是应用福建省农村远程教育和龙岩优秀人才超市等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政策咨询和专家答疑。
五、纳入目标考评,规范认定管理
龙岩市根据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试行)》。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分别制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程序、颁证机构(由县级人民政府颁证认定),对违法违纪或退居认定条件的进行淘汰,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市委市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市对县目标管理与考评内容,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考评办法》,细化20项指标对各县(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考评,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月跟踪进度、每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工作落实情况。
六、强化政策扶持,激发创业热情
一是扩大认定范围,整市推进培育。在前两年3个国家试点县基础上,今年在全市范围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认定产业范围由8个扩大至30个,产业实训基地由9个增至30个,受益农户扩大20多倍。目前,已培养农业生产技术工人19354人,颁证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95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746户。
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撬动各方资金。2012年以来,龙岩市财政已安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1200万元,到2020年,仍将每年安排6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各县(市、区)建立担保基金、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开展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贷款贴息,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回乡从事农业创业,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联系带动等,撬动县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农民每年投入创业资金1亿多元。
三是组建担保基金,拓宽融资渠道。针对职业农民创业、扩大规模资金筹措难的困境,从2012年起实行担保基金奖励制度,要求各县(市、区)组建10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业规模经营担保基金,并逐年增加投入,扩大基金规模,市政府对县级完成担保基金组建且运行良好的,按第一年30万元、第二年15万元、第三年起每年10万元标准奖励,各县(市、区)按照银行基准利率,对职业农民给予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贴息。目前全市担保基金规模达3000万元,按1∶5放大倍率可帮助农民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1.5亿元,实际已为114位新型职业农民担保贷款457笔6074万元,财政贴息314.8万元。
四是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为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土地流转难、成本高的问题,龙岩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政策,各县(市、区)和乡镇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对流转面积达3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300元;对完成土地信托面积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奖励5万元;对全村80%以上耕地实行统一流转,且流转面积达500亩的,奖励40万元;对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县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补助2~3万元工作经费。在此基础上,试点县给予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的优惠,如长汀县对新型职业农民当年新增流转面积300亩以上、流转时间3年以上的每亩追加补助50元,流转合同续签两年以上的,当年再给予每亩30元的一次性补助。目前,全市耕地流转面积达52.96万亩。
五是推出新型保险,增强抗险能力。为提高职业农民抗风险能力,龙岩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先易后难、协同配合、整乡推进”的政企合作模式,推出农民“用得着、买得起”的三农综合保险,在全省推行5大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之外,还新增了农业生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露地蔬菜种植保险、温室大棚种植保险、茶果种植保险、鸡鸭兔养殖保险等14个险种。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保险累计承保面积达703.6万亩,可提供保险保障4000多亿元,市级财政补助保险费用1100多万元,县级财政补助2700多万元,保险公司支付受灾理赔7209万元。
一、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乡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做文章,带领全乡干群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成果。
1、扩大高产优质高效水稻天协1号1000亩,提高单位产量的同时,提高产品的价值,仅此一项,全乡农民新增收30多万元。
2、抓好种子田、攻关田。*年全乡5000亩种子田,高产攻关田在墩黄村和新台村全面落实,标志着**年将有500万斤良种基地,可解决全乡的良种问题,为下年的农业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3、不断扩大经济作物面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经济给群众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多,以新台村为龙头的大葱毛豆生产基地向四周不断扩大,以方郢村池藕、茭白为基地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杨圩村的西瓜、塑料大棚给群众带来的效益不断增加,*年全乡经济作物面积将达到3000亩,比种粮食作物增加经济收入180万元。
4、因地制宜,建好农田林网。*年*党委、政府通过认真研究决定利用低湖洼地、沟渠埂等废地进行农田林网建设,通过测量规划,在原小台村栽植片林200多亩,沟渠田路四旁种树2000多亩,共植树11万棵,同时定期进行病虫监测和防治。
二、加强动物防疫、大力发展养殖业
按县重大动物防疫指挥部的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地毯式的动物疫情普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针不漏苗,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同时印发明白纸5000份,其他宣传资料1500份,标语、横幅100多条,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的同时对全乡15712只鸡、3620只鸭、650只鹅、1830头猪、319头牛、343只羊全部进行登记上帐,100%的免疫,县畜牧局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被评为动物防疫先进单位,得到群众的信任。
三、计划生育稳步推进
*年我乡计划生育工作经过省、市、县检查,总体情况较好,工作质量与效果指标进步很大,主要表现在:
1、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下派的计生工作队对全乡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摸底清理,核实建档,纳入正常化管理,在全年度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379人中,早孕发现332人,早孕发现率87.5%,超过省、市、县考核指标,同时对政策内孕妇的孕期跟踪服务达1216人次。
2、加强“四术”对象的术后随访服务,指导避孕、节育,减少计划外妊娠机率。
3、加大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工作力度,全年查处两起“两非”案件,并及时进行了处理,保护了女婴的生存权利和空间。
4、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利用节假日和孕检时间采取流动的宣传车,固定宣传栏,散发宣传材料,举办短期培训班,张贴标语,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向全乡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实行依法行政,便民服务,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证,实行首问责任制,对计划生育户征收社会抚养费严格执法程序,文明办案,一人一卷,规范管理。
5、全年应参检育龄妇女1729名,覆盖率达7‰,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比点。年度出生人口282人,其中男孩158人、女孩124人,性别比为100:127.4,比2005年降低19.3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为89.7%,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统计年度期内出生应结扎61人,已扎61人,结扎到位率100%,期内生育一孩妇女应上环224例,已上环223例,上环率达98.1%,应流产19例,已流产19例,应引产9例,已引产9例,引流到位率100%,全年四项手术到位率98.2%,同时对全乡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3458人次,治疗381人次,圆满完成全年计划生育工作任务。
6、为了让独生子女户享受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在乡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6万多元资金集中发放837名独生子女补助费,稳定了独生子女户的思想。
7、针对目前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特点,乡计生办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人口管理措施,明确规定,凡是外出流动育龄妇女,外出前办理流动人口证件,每季度将务工所在地具有出证资格的卫生院出具的孕检证明反馈乡计生办。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惠及千家万户
一年来,以创建“平安垂岗”为主线,坚持严打方针,适时开展专项斗争和区域整治,健全综治工作组织,扎实开展工作,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1、针对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存在一定隐患的实际,乡政府组织打更、巡逻队,日夜守护着村庄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
2、按照上级要求,借鉴外地经验,整合了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力量,组建了多功能的综治工作中心,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彻底解决了群众反映问题摸不着门、找不着人的实际困难;杜绝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逶扯皮、乡主要领导被上访群众缠身的现象发生。规范了综治工作秩序,推进社会稳定。综治工作中心成立以来共接访群众189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1起,收集社会信息325条,为乡党委、政府掌握辖区稳定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恶性案件,群众法制意识普遍提高。
五、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群众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乡党委政府按上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拉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抽调专人办公,拨出专项经费,设立固定办公场所,适时组织人员对全乡范围内的交通路段、渡口码头,从事特种行业生产销售的场所进行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为了确保集中场所人员的安全,乡党委、政府同乡直各单位及各村民委员会签定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由于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年度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六、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民政救灾工作扎实推进。五保户经费足额发放到位,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金全面落实,优抚对象按政策兑现补助金,筛选出的白内障患者64人,已有14人做过手术,婚姻登记工作按规定程序办理,殡改工作稳步推进,火化率一直居全县前列。
2、“村村通”工程顺利通过县级验收,按上级要求我乡首期在小台、陶咀、垂岗三个村进行广播、有限电视的入户工作,为及时宣传党的政策,架起了空中桥梁。
3、统计基础工作得到巩固,各种报表定期按质报送,住户调查数据精确率逐年提高,统计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人口抽样调查顺利实施,第二次农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就绪。
4、扎实开展土地法规宣传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同时对辖区范围内的废旧窑厂、荒地进行整理复垦,全年共整治复垦耕地近300亩,保证了土地的动态平衡。
5、武装工作在民兵整组、预备役点验的同时,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应征入武,保家卫国。
6、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生入学率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有所改善,教学环境逐步优化,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年垂岗中心学校输送高中学生近89名,其中考取阜阳一中1名,颍上一中12名,颍上二中23名,其他高中、职业高中53名。不断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今年在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乡政府筹措资金4000余元对先进教学单位和先进教师进行了表彰。同时乡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1万元专款对中心学校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楼栏杆进行修复,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7、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乡卫生院在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设施,改善院内条件,基本达到小病能防、大病能治的标准式乡镇卫生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启动,群众参合率达75%以上,基本解决了困难群众住不起医院、看不起病的实际困难,保证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年度共修硬基路4条,近10公里,涉及黄洼、四十铺、新李、后屯、垂岗五村,总投资263万元,彻底解决了各村通硬基路实际问题。
9、移民建房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第一期移民建房212户,基础设施工程全面竣工;第二期移民建房276户,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实施,投资金额55.2万元,年底可望竣工,解决了沿淮群众无硬基路的问题。
七、努力完成财税工作
按照县政府要求,根据前些月税收进度,预计到12月底可完成地税13万元,国税任务2万元,耕地占用税1.5万元,契税0.5万元。
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年基本完成县政府下达的5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到目前已引入美元3.5万元,人民币15万元。
九、村级区划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全面完成村级区划调整工作,将原来的12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居委会合并为五个村民委员会,一个社区居委会,每村的人口规模基本达到上级的要求,为下步减少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认真做好乡村债权债务清理工作
为了摸清乡村债权债务情况,乡成立了清财小组,对全乡的债权债务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登记造册、清算,通过半年的努力,摸清了全乡的债务631.3472万元,现已上报县清财办等待今后论证、消化吸收。
*年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前几年遭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抵御灾情风险能力不强;二是基础设施薄弱,乡政府无力投资,影响发展速度;三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口的不断增多,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四是社会治安形式有待加强;五是乡镇财力不足;六是群众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心不容乐观;七是个别干部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怠工,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重点抓好农业生产
垂岗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农业的发展是垂岗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是乡政府的第一要务。首先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实行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发挥区域优势,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改变老的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生产面积,从而加速养殖业的发展,争取*年内在我乡建成2-3个县级家禽养殖区,集中力量对水产品、家禽产品、瓜果、食用菌等产品的开发,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元化和优质化的需要;第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塘垛湖内湖治理,实施高标准农业治理工程,加快沟、渠、田、林、路、井、站、桥、涵、闸一体化的配套工程建设,提高排灌能力,逐步扩大旱涝保收面积;第三加快定单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产品价值,相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第四不断扩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把我们的农副产品打入大城市,提高品味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第五继续抓好涉农资金的补助发放工作,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借村村通公路的东风,将全乡范围内的主干道路,通往各村的要道全部规划修复,特别是王家湾至颍正公路的柏油路*年度一定修好,其他村争取在通硬基路的基础上修水泥、柏油路面。
加快姜塘湖堤防加固移民安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迁安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切实搞好学校配套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政府应做的事。
三、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1、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乡镇工作的难点,我们针对群众的心理特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一法两例”、“1266”工程,通过鲜明的事例教育群众,从他们的思想上解决问题。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程序。
3、开展优质服务,搞好“三查一治”工作。
4、改进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抓好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
1、动员全社会力量,政府牵头组织,制定长效机制。
2、掀起普法,逐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群防群治功能。
3、加大综治工作中心投资力度,充分发挥中心的效力,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让群众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
4、加大防范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社会。
五、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1、在抓好民政正常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老军属、老干部、孤、老、寡、呆、痴、傻、盲、聋、哑、残等类人员进行细致的系统的核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救助办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同时做好现役军人家属的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加大殡改工作力度
(1)、彻底清理棺木市场和丧葬用品。
(2)、提高火化率,*年全乡火化率争取达到100%。
(3)、建好公共墓地和骨灰堂,对有条件的村建骨灰堂,没有条件建骨灰堂的村要建好公共墓地,按照各村人数提前做好规划。
(4)、加大处罚力度,对有令不止的单位和人员按有关政策规定处罚,绝不姑息迁就,努力开创殡改工作的新局面。
六、扎实做好安全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充实人员,乡安委会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再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安全工作巡查队,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分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长期巡查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2、详查事故隐患,定期对交通道路,渡口码头,加油站、烟花炮竹销售点,浴池,液化气销售点等特种行业进行安全检查,把各类安全隐患全部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年无一例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推进乡财县管改革为主的乡财政管理
进一步巩固乡财县管改革成果,完善有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面向农民的补贴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按照规范、简便、高效的原则,完善管理和发放办法,建立一个“资金一户管,补助一卡发,服务一站办,收支一本帐”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统一管理办法和发放制度,保障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的全面落实。
八、尽力工作、尽心服务
1、加强领导,扩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2、完善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75%以上,切实抓好顺民心、得民意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卫生院的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强化动物防疫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工作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劳动力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争取上级教育、卫生等项目补贴资金。
5、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工作,维护工作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
6、认真做好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确保工作时间和质量。
踏上嫩江这片黑土地,人们都会油然而生这样的感觉,对嫩江县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思绪万千,对这里纯朴浓厚的风土人情感到流连忘返,对嫩江经济繁荣、百姓富庶、文明秀美、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感到喜不自禁,人们也同样会对这里带领全县人民走上富裕道路的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而感到肃然起敬……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为了使嫩县江经济实现新跨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牵动,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和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整合资源要素,深化合作共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三大转型”,打造“三区”、建设“三园”、发展“六大产业”、推进“十大工程”,实现跨越发展,进军全省十强县。
2012年,嫩江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0亿元,同比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2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23.6%;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20696元,同比增长15%;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 11405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亿元,同比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8亿元,同比增长16%。县域经济排名上升到全省第17位。
——科技支撑,调结构夯基础,现代农业亮点纷呈。种植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大豆种植面积压缩到212.5万亩,小麦、玉米、马铃薯分别增加到299万亩、68.5万亩和30万亩,高纬寒地高产优质水稻示范种植成功,完成扩种水稻渠系工程建设。粮食总产达到33亿斤,创历史新高,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机水平明显提高。新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利用北欧银行贷款组建的10个农机合作社已全面启动,千万元规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个,全县农机总动力达72.6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7%。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投资7600万元,实施节水增粮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53万亩。科技支撑发挥作用。率先在全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年”活动,与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合作共建,大力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推进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86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0万亩。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238个。土地流转272万亩,实现规模经营385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畜牧经济健康发展。标准化养殖水平明显提升,全县生猪、奶牛、肉牛存栏分别达47万头、2万头、18万头。特色农业稳步推进。种植人参300亩。放养柞蚕132把。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网箱养殖带动渔业快速发展,前进镇繁荣村、临江乡铁古村和赤卫村3个养殖基地共建网箱180个。
——戮力同心,抓项目抢进度,工业经济跨越赶超,坚持项目牵动战略。全年重点推进项目45个,完成投资38.1亿元,启动建设重点项目40个,多铜一期、山铜矿、北药二期、华顺杂粮加工、大连凯红混凝土搅拌站、鹏程玉米烘干等17 个项目投产达效或基本竣工,完达山乳业、凯迪生物质发电、鸿兴面粉扩建、时代广场、城市基础设施等23个项目顺利推进。4个省重点推进项目提前完成,开复工率达100%,超计划完成投资6.4亿元,为全市完成省重点产业项目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年度新增投资3381万元,累计完成投资4.31亿元。年度完成农转用征地13.05公顷,累计完成征地60.52公顷。园区新建道路3条2380延长米,新铺排水管线1350延长米。新入驻企业5户,企业总数达22户,企业项目总投资30.36亿元。长福新型建材园建成区20公顷,入驻企业 6户,企业项目总投资1.59亿元。工业经济大幅增长。一大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了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商标品牌战略取得新进展,“食佳面粉”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完成嫩江大豆地理标志注册。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37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工业增加值5.46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利税2.46亿元,同比增长65%。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4.8%。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
——统筹规划,抓推进提品位,城乡同步协调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统筹规划城乡发展布局。城乡规划体系稳步实施。县域体系规划、城市滨水区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进入待批阶段,完成城市居住区和铁东工业园区控详规划、嫩江滨水景观长廊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3769万元,新建及改造道路11条,铺装步道板4.8万平方米,升级改造百姓广场,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投资4655万元,铺设供排水管线10492延长米,完成旧楼户表改造2000户,新建换热站3个,敷设热网管线10350延长米,完成城区低温楼改造30栋,更新军民路地下电缆10505延长米,敷设高压电缆2688延长米,城市载体功能不断提高;投资7371万元,栽植灌木3.2万株、乔木3800余株,亮化楼体121栋,改造临街建筑立面85栋,完成牌匾综合整治1200块,改造危旧楼23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不断加强。投资500万元购置清扫机、装载机、清雪滚刷等专业设备15台,新增果皮箱300个、铁皮垃圾箱100个。全面实施环卫市场化运作,坚持40分钟巡回保洁制,主次干道保洁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取缔大型马路市场2处,拆除违章建筑41处。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迅速。全县在建工程19项,建筑总面积73.37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1058户5.8万平方米,新建育才新城、水岸新城二期、学府墨香居、科洛小区、亿达绿色家园5个住宅新区。1.7万平方米廉租房建筑主体已完工,发放廉租补贴5427户1302万元。全县泥草房改造3626户23.6万平方米,危房改造775户4.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任务。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县乡村投入资金2872万元,修建村内道路28公里,推进公路沿线36个村屯整体改造,重点打造了联兴乡东宁村、海江镇北孟村和胜利村3个新农村建设典型。有9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城乡社区逐步完善。完成6个社区日间照料公益性岗位人员招录。提高社区工作者福利待遇,人均月增工资400元。完成1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示范社区、2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样板社区建设任务,启动117个农村社区建设。道路交通明显改善。前嫩公路、嫩黑公路于9月末全线通车。投资1136万元完成嫩临公路路面改造10公里,投资697万元新建县委党校至繁荣村道路6.6公里。
推进示范镇建设。重点推进场县共建省级试点双山镇续建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双吉小区、青山秀水家园、展新滨水家园3个农民住宅新区已竣工入住。新建双山商业街1000延长米,完成两侧人行道铺设。完成一环路两侧边沟砌筑及绿化带建设。铁路公路立交桥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顺利。市级试点多宝山镇新增投资6118万元,新建经二路、纬二路及小区道路3000延长米,铺设供水管线3005延长米、排水管线9,105延长米。鑫苑小区、多铜股份职工住宅区已完成基础施工。
——引资借力,求共识谋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彰显。重新修订了《嫩江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设立了9个战线招商组、13个乡镇招商组、6个驻外招商组。坚持以资源区位优势为依托,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重点,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考核激励”的招商机制。重点围绕矿业开发、现代农业、新型建材等开展招商活动,先后与上海创烁集团、山东百龙创园集团、林格贝生物制药等全国重点企业对接洽谈,19个新项目落户嫩江。精心筹备、积极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商贸会,在第二十三届哈洽会上,我县分别就红石水电开发项目、玉米深加工项目、临江寒地试车旅游开发项目、中药标准品种植基地实验室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总金额达9.8亿元。全年共引进资金25.91亿元,同比增长32.5%。非直接利用外资3910万美元,同比增长44%。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嫩江县促进全民创业若干政策意见》,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千方百计,惠民生解民忧,百姓福祉明显提升。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学校附属幼儿园5所,完成城乡学校抗震加固改造8所3.36万平方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标准化学校达到14所。深化高中课堂教学改革,2012年高考报名学生1418人,一表上线137人,二表以上上线407人。博物馆新建工程进展顺利,副都统衙门、文化艺术中心复建工程完成前期规划、效果图设计等项工作。以社区、文化站、文化大院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新建乡镇健身广场4个,成功举办“嫩江之夏”文化广场活动25届。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5219户,城网入户率达85%,农网入户率达50%。人民医院扩建和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4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录医护人员39人。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健全服务网络体系,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试点工作。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新农保、城居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两项试点参保人数达92989人。居民医保三级医院就诊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至10万元,职工医保全年最高支付限额由13万元提高至18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75%。失业、工伤保险纳入市级统筹。投入各类社会保险补贴3610万元,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及“零就业家庭”人员33人,城镇新增就业5499人,再就业安置2791人,登记失业率为3.7%。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万元,发放残疾人康复贴息贷款500万元,投资1331万元救助患重病困难群众2781人。完成危房改造维修170户,对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子女和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8.6万元,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50例。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44户。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新进展,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县”。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关年,也是嫩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因此,嫩江县统一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完善四大产业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生幸福指数;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着力完成阶段性发展目标,为加快进军全省十强县和建设新嫩江夯实发展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5%;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2%。
——突出规模化和产业化,加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县”战略,按照现代化大农业“四大”特征和“八化”要求,以建设松嫩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导区。确保粮食总产稳步提高。坚持扩大玉米、发展小麦、调优大豆、积极稳妥地发展水稻的总体思路,继续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粮食总产突破38亿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嫩江干流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善旱改水渠系工程,新建干渠86公里、支渠150公里。计划投资1200万元继续实施节水增粮项目,投资420万元完成前进项目区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2800万元完成伊拉哈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预计新增耕地1037亩。全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发展联合会,积极拓展合作领域。规范农村各类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新组建水田现代农机合作社1个,以玉米播种、收获机械为重点,优化现有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区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机维护、保养和作业水平,实现秋整地453万亩。重点发展一批土地合作社,吸引农民带地、带资入社,做到“一村一社”,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流转土地280万亩,适度规模经营390万亩。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继续完善院县、校县、场县共建模式,推进“嫩江高效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和“东北农大新农村发展嫩江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成立“东农-嫩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广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在公路沿线建设3条现代农业示范带200万亩,打造28个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5个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四大产业”体系。举全县之力继续抓好项目建设。今年推进和谋划项目96个,其中新建34个、续建12个、谋划50个,预计完成投资42亿元。项目推进数量同比增长7.9%,投资额度同比增长10%。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努力把嫩江建设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矿产品加工集中区、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工业化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突出解决好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机制问题,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率。以小麦、玉米、大豆、芸豆、北药、马铃薯等农副产品为原料,重点抓好鸿兴面粉、燕麦乡酒业、四合大豆、宝丰杂粮、圣源杂粮、华疆杂粮、盛泰北兴玉米加工、北药中药饮片加工、嵩天薯业等项目。以生猪、奶牛等畜牧产品为原料,重点发展祥润食品、完达山乳业等项目。加快推进辰鹰乳业搬扩建、山泉酒业搬扩建等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达效。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铜多金属产品产业开发、能源产业开发和新型建材产业开发,逐步构建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并重,勘查、开发、加工协调推进的矿业产业体系,打造黑龙江省西北部矿业经济增长极。积极推进霍龙门铜多金属矿开发,力争多铜二期、铜山铜矿改扩建、铜冶炼及深加工等项目当年开工建设。推进玄武岩深加工、鼎力混凝土搅拌站二期、华昌煤矿、国维星光煤矿、轻体页岩蛋白石加工等非金属矿开发建设,力争松彬珍珠岩环保保温建材、龙嫩煤矸石砖厂、珍珠岩矿等非金属开发项目当年投产达效。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重点围绕农牧渔业产品、矿产品和城市发展定位,精心规划布局各类产业园区和配送中心,打造区域物流集散地。在北部矿产富集区建立矿产品物流中心。在城市商贸繁华区建立商业中心,对商贸城、步行街进行整体维修改造,打造以新一百、时代广场、地下商业街、商贸城、龙圣商城为群体的城市核心商业圈,同步谋划打造站前商业圈。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和陆地港建设,加强与大商所、华粮集团等有实力企业的合作,迅速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在城市周边建立农牧渔物流中心及各类专业市场,规划建设汽车物流产业园区、现代农贸物流园区和现代农资农机物流园区。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依托墨尔根副都统衙门、水师营、古驿站驿道遗址,以及抗联文化、知青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加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收集整理,提升嫩江县文化底蕴。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景点景观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嫩江公园—博物馆—副都统衙门—高峰森林公园—法藏寺—繁荣村—临江尼尔基水库100平方公里水面”旅游观光线路,将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撑嫩江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
——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全面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强力发展工业经济,准确把握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推进资源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型。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嫩江工业园区、长福建材园区征收搬迁工作,尽可能多的为园区预留发展空间。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功能,搞好综合配套服务,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大资本、大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计划投资5075万元,完成征地20公顷,征收搬迁房屋34户,新建园区道路440延长米,同步推进给排水、地下电缆、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做好北部山区矿产开发园区的启动工作。加强企业运行调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工业项目推进力度,谋划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竣工,竣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要以投产项目为依托,尽快对接下游吃配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优化资源要素,拓展配套空间,扩大配套规模,壮大和提升产业集群优势。加快生产基地建设,依托嫩江北药、鸿兴鹅业、雨润集团、嵩天薯业等企业打造全国知名的种植基地和养殖产业加工基地。切实抓好规上企业申报工作,力争将祥润食品、宏达建材、鹏程实业、嵩天薯业、龙铁嫩北新型建材、松彬珍珠岩环保保温建材6户企业纳入规上企业管理,增加工业经济总量。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引进技术创新型、企业管理型、市场经营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通过财税扶持、政策引导、强弱联合等方式,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采取发放集合债、银企对接等形式,争取流动资金1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引导企业和市场需求对接,推进企业扩能改造。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打造中心城、构筑中心镇、建设小城镇、规划新社区”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型。坚持规划引领。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城南新区控详规划、绿地广场专项规划和燃气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执行规划,保证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规划的社会参与度、透明度和公信度。打造宜居环境。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以崭新的城市面貌迎接建县100周年。继续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全年预计基本建设在建工程12项74.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计划征收搬迁407户2.48万平方米,建设鑫海小区、学府小区等4个项目12.7万平方米。完善城市功能。新建北联路、南开路等道路15条10463延长米,铺装步行街、曙光路等步道板9段34025平方米;新建及续建给水管网8702延长米、排水管网12958延长米,完成污水处理二期土建工程;新建和改造供热管线8000延长米,安装1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完成116兆瓦热水锅炉土建工程;启动城市燃气工程。提高城市品位。推进嫩兴路、中市街97栋楼房立面改造,安装主要街路路灯436基、节日灯251盏,对嫩兴路、中市街、墨尔根大街121栋楼体进行亮化,在渡口和喇嘛河嫩江入口处各建设堤顶景观桥1座。继续抓好双山镇和多宝山镇省市试点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住宅新区及双山商业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双山镇“三供两治”整体规划,完成排水管网及商业街供热管网改造。加快多宝山镇小城镇建设步伐,计划完成投资8,703万元。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政策扶持和鼓励措施,加快农民进城进镇步伐。计划在城区新建农民社区21栋5.7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户,改造农村泥草房3640户25.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00万元用于百村建设,在公路沿线重点打造海江镇胜利村,长福镇爱国村、东岗村,科洛镇石头沟村,塔溪乡沐河村,前进镇繁荣村,嫩江镇团结村7个村。
——继续坚持招商引资,着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项目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用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的具体实践,推进嫩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争取实现内资到位资金35亿元,使我县招商工作实现更大突破。创新招商方式。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招商链作为招商工作核心战略,重点做好产业招商文章。通过政府网站、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利用展会、洽谈、推介等一切契机,与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寻求深度合作。通过成立嫩江经济促进会、建立招商网络平台、聘请本地精英做顾问、拓展协会对外联系等形式,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完善项目库等办法,丰富招商内容,拓宽引资渠道。扩大招商队伍。聘请中国大豆食品协会、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等多家单位为嫩江招商。调动嫩江籍在外创业人士的力量,挖掘嫩江同乡在当地的人脉资源,为家乡发展助推动力。充分发挥各乡镇、各部门、各协会主体作用,结合各自职能和产业、行业实际,以项目为支撑,组建专业招商小组,形成招商引资新格局。巩固招商成果。继续盯住福建福耀集团、哈尔滨谷实集团、大连三仪集团、苏州悦华集团等企业,力争促成与嫩江县合作。完善考核机制。成立招商督查组,对全县各个招商组进行全年常态化检查督办,严格兑现奖惩机制。通过采用异地经济、分税制等方式调动各乡镇、各部门的招商热情,激活民间招商力量,对引进项目的有功人员重奖重用,对落实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和乡镇进行班子调整。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崛起和绿色发展。编制生态环境恢复规划,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推进门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实施“五年绿化行动”,加快国省干道、县乡公路、重点村屯的绿化工作,狠抓废弃工矿用地植被恢复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强水打沟和荒山荒地治理工作,选择适合嫩江的牧草、能源林、能源草、经济作物进行推广种植,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推进凯迪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提高林地和森林保有量。加快推进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价林改造,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在3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5万亩。喇嘛河城区段5.25公里治理工程概算投资2950万元,力争列入2013年省投资计划。
抓主导产业培育。要在继续改造提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六六”产业的基础上,对具备较大规模和发展空间潜力,较高产出效益和财政贡献,且有利于吸引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扩散,能形成特色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以培育领军企业、开发补环产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进高科技人才为重点,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做大产业总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通过3-5年努力,逐步形成2-3个支撑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要着力扶大做强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加大引进力度,加快推进丽人集团高档纤维板、源光照明公司节能灯管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市内企业通过收购、合作、参股或开展“二次创业”等途径提升竞争力;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促进红火、双氧水、纪元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上市;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占领市场和资源,大力培育区域性企业集团,力争全市新增规模企业45家、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企业1家。
抓工业平台拓展。要围绕“一心三区”总体空间布局,完成城北工业新城、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等总规及详规编制,深化细化强化“二区四基地”规划。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的功能配套,提升平台开发档次;抓好山海协作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做好莲华山区块前期开发工作,探索建立中部特色工业经济发展区统一领导协调机构,实行规划、开发、政策、管理“四统一”;研究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其“造血”功能和滚动开发能力;最大限度地加快征地、拆迁、平整、配套进度,确保全市年内有2000亩以上工业用地滚动开发。发挥项目落地审议协调等机制的作用,把好产业、项目准入关,严格按照各平台功能分区要求促进产业、企业集聚发展。要超前谋划,切实做好连片优质土地的“留空留白”,努力为承接大项目、好项目预留空间。
抓科技服务创新。要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创牌保牌力度,力争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免检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个。充分发挥技改贴息、科技创新、专利补助等专项资金杠杆作用,鼓励企业对接国家“863”、火炬、新产品计划项目,争取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个以上。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成果转化,争取专利授权量100个以上。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高校*产学研工作站、网上技术市场、工业110、科技信箱等科技服务平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8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同时,要积极举办和组织参加科工会、展销会等活动。
抓节能减排。要深化生态市建设,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扩大清洁生产试点,积极创建绿色企业,做到“治旧”、“控新”两手抓,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清洁型转变,确保新增清洁生产企业3家、绿色企业1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强化节能降耗,启动实施30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分解落实能耗控制责任指标,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加快实施水泥行业纯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改造;成立能源监察大队,加强对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督指导。推进污染减排,启动新一轮三年环境污染整治,认真做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重点污染企业的跟踪监测;鼓励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继续抓好*经济开发区江东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等区域的污染企业整治;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清湖至十里牌区块排污主管网铺设,充分发挥鹿溪污水处理厂在治污减排中的作用。
二、突出招商选资,在扩大经济外向度上要有新突破
强化招商选资。要转变理念,完善考核办法,推进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单打式招商向捆绑组团式招商、项目落地从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要创新方式,突出产业招商,充分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建立产业招商项目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进一批战略性项目、产业龙头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突出定向招商,紧盯杭、甬、温等省内先进发达地区和无锡、苏州、东莞等外资集中地区,把握其产业转型、升级、转移的时机,积极引进与我市产业配套的产业、企业;突出专业招商,发挥专职招商员作用,扩大蹲点招商,提高招商实绩;突出以商引商,完善落实企业招商办法,发挥广大企业主体、同乡联谊会的积极性,实现以企引企,扩大招商成果。要规范落地,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谋划、把关、布局、落地等协调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管理办法,促进产业、企业按照“二区四基地”功能分区要求集聚。要强化服务,坚持重大项目“四个一”制度,做好引进项目后续跟进服务,提升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态度,降低商务成本,着力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投产率。力争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8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深化对外经贸合作。要大力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强化对接协作,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强与周边县市区合作,培育区域性补型、配套型产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挑战,顺应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形势,切实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出口业务培训、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多形式引进和培养外贸人才;以争创蜂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省级示范点为契机,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加快外贸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产品等外贸出口;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强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要落实省委省政府鼓励企业进口的相关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我市经济外向度。力争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家。
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要积极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式,推动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金向同时注重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变。引导企业在国(境)外设厂、联合办厂、收购企业、设立贸易公司和原料基地,直接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通过“走出去”利用外资。帮助企业精心包装推介一批项目,通过项目招商吸引外资。鼓励我市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或上新项目,通过现有企业扩大利用外资。加强与台商、侨商和台湾、香港同乡联谊会以及与发达地区外资企业的联络,通过“以外引外”引进外资。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以上。
三、突出项目投入,在增强区域发展后劲上要有新突破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安排市级以上重点项目74项,总投资62.9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1.99亿元,其中“310工程”51项,总投资47.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5.02亿元;并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年内突出抓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910”绿化精品工程年度任务、残疾人康复工程等十项实事。要围绕上述重点项目,明确责任要求,加强要素保障,创新机制办法,抓开工、抓进度、抓完工、抓投产运行。同时,对一批已签约招商项目以及重点续建项目,要跟踪督查,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抓紧抓实项目前期。加强项目谋划专业化培训指导,切实提高谋划项目的水平。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广泛调动全市上下谋划项目的积极性,对接省“三个千亿”工程,挖掘谋划“基础网络、惠民安康、产业提升”三个百亿工程项目,不断充实市级重大项目储备库。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优化项目包装,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重点围绕温州华侨工业园、大唐发电、*植物园、*港综合整治开发等重大前期项目,充实工作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以上重点。
着力缓解要素制约。抓住国务院在我省开展土地利用总规修编试点的有利时机,加快我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及时将建设用地调整到位,并抓紧做好报批工作,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出台闲置土地盘活流转政策,在规划许可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实施“零增地”技改,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已供地项目,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适时启动“田中村”搬迁,力争新增用地指标3000亩。继续举办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强化金融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功能,积极争取温州银行来江设立支行,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继续对接产业需求,抓好用工培训,办好劳务集市,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创新育才引智方式,大力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创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投资4亿多元,完成电力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建成220千伏清漾变、110千伏凤林变及35千伏四都、石门、新月等输变电工程,新建新农村电气化村(镇)85个,力争年内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市。
四、突出扶农惠农,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提升特色产业促富民。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效益化发展的理念,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畜禽养殖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食用菌、蜜蜂、竹木、果蔬、茶叶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资源,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施,形成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产业群、产业带和块状农业经济竞相发展新格局。力争全市食用菌栽培量突破3亿袋,蜂群饲养量稳定在25万箱,建成瓜果蔬菜基地5万亩、无公害精品茶园2万亩。要落实“扶农强龙”政策,抓好“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闯市场、抗风险能力,力争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积极包装推介农业项目,努力引进工商资本和市外大公司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现代装备的投入,吸引外部资本投资优势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全面实行责任农技推广、农资连锁配送等制度,优化农村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上规模、上档次。
培育新型农民促创业。围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着力抓好以低收入农户、下山异地脱贫户、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民创业带头人为重点的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力争全年培训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8000人,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等,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业,支持农村能人开店办厂,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以“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有序推进”的原则,采取整体搬迁、梯度转移、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稳妥推进下山脱贫工作,重点抓好7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实现新搬迁山区农民2000人以上。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扶贫政策,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拓展增收门路,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市80%以上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人均纯收入高于省定目标。
建设农村设施促提高。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的要求,积极开展中心镇、中心村以及规模调整村规划修编,加大经济强镇、中心镇培育力度,推进集镇建设,整治镇容镇貌,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增强其辐射带动力;扎实抓好特色村创建,重点推进清漾毛氏、和睦彩陶等特色文化村规划建设。完善实施黄衢南高速江郎山、峡口、廿八都互通口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南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全面实施复合型生态公益林,将重点生态公益林每亩补助标准从12元提高到15元,确保完成造林更新1万亩以上,新增3个省级、10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启动实施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建成林区道路200公里。继续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以“两线整治”为重点,连线整片推进村庄整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农民饮用水、千里渠畅、水库除险保安、农村改厕等一批民心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面貌。推行林权登记抵押贷款,完善森林、非农建设用地等农村要素资源市场化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公路、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五、突出品位提升,在打造宜居城市上要有新突破
强化规划引领。要在市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一规两案”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理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着手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市域分区规划、城市亮化总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入城口详规、西山公园总规、城市形象CIS标志标识融入城市家具设计方案,完善老火车站广场绿化提升、老城区历史展示点建设等方案。
推进“三化”提升。力促绿化提升,重点抓好虎山公园主入口、达岭溪、迎宾大道新区段、文教路等绿化项目建设,力争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加大文化融入,做好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须江公园、老东门古城门、周家青广场等文化融入项目的规划建设;启动文化艺术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三塔修缮亮化、西塘古民居维修。着力优化功能,制定出台特色商业街扶持政策,以江滨路特色餐饮街、西山特色休闲街等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引导餐饮业、休闲娱乐业提升档次;加快城区菜市场建设,推进农贸城、西市街、城南等菜市场改造提升;加快实施管道燃气建设、须江游览桥、黄陈岗垃圾填埋场改造以及西山路、凝秀南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同时,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要求,有序推进城北新城的开发建设。
加强城市管理。巩固扩大“创优”等成果,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力争通过验收;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前期工作,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编制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加快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积极创建和谐社区;进一步抓好市容市貌整治,继续推行城市“牛皮癣”清洗、绿地管护等市场化运作,筹建城市废品收购集中经营点;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要广泛开展市民道德文化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素质。
六、突出旅游带动,在培育现代服务业上要有新突破
培育提升旅游休闲业。巩固扩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以江郎山“申遗”、黄衢南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创新营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启动实施省旅游经济“十百千”工程,加快实施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完成清漾、和睦等特色文化村项目一期工程,支持江郎山赛马场建设,丰富提升一批“农家乐”,进一步增强景区吸引力。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推行标准化管理,着力提高我市旅游服务业接待能力和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2万人次以上,旅游经济收入超9亿元。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认真组织实施服务业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完善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开展重点商贸企业认定,鼓励引进和发展连锁超市、特许经营、专卖、仓储、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规范提升经营管理,促进商贸流通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南门商业街区、时代广场、滨江高档娱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大南门商业核心圈。以江滨路特色餐饮街建设为突破口,引导餐饮业提升档次,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左邻右舍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启动装饰材料综合市场、浙闽赣物流基地、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全力推进46省道外移、黄衢南高速*互通至*北接线、花峡线花园岗-清漾-江郎山公路等项目建设,争取黄衢南高速*段建成通车,谋划建设*至广丰、*至遂昌高等级公路、*港航道等,发挥交通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提升交通服务发展、引领发展和支撑发展的能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整合提升会展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举办大型经贸旅游文化活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业品牌。大力发展社区物业管理、医疗保健、家政等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培育产品设计、科技咨询、项目策划包装、人力资源培训等各类中介服务业,逐步完善城市服务配套功能;扶持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同时,要继续加强房地产业规划和用地调控,强化开发时序计划管理,优化房地产结构,确保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七、突出改善民生,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抓好教育卫生工作。深化省教育强市创建工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增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投入,将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从230元、330元提高到300元、450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投入1亿多元,加快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抓好滨江高中、江外二期、双塔初中、坛石初中、周家青小学、淤头小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深化课程改革,巩固基础教育,做强职业教育,提升幼儿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打响教育品牌。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启动省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监测预警等五大体系,做优做强市级医院,扶持发展民营医院。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第四专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工程。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山区库区农民、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对象的就业工作,以培训和推介为抓手,着力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帮助2000名以上失业人员、500名以上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加大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实施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切实保护用工双方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启动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在财政补贴标准提高一倍的基础上,将人均筹资标准从62元提高到100元,继续为21万农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对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每年补助500元医疗费。大力开展慈善捐赠和救助活动,完善落实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低保边缘户分层分类救助等制度。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市场监管和应急储备,做好低收入群众的动态物价补贴工作。落实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政策,对300户农村困难户实施危房改造救助;完成70套农民工公寓、第五批100套廉租房建设。
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融入“一规两案”,以古道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打造“清漾毛氏”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举办欢度元宵、首届工人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快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组织3000场电影、100场戏、2万册图书到农村,为60个村配送文体活动器材。完成广电中心搬迁、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村村通”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企业羽毛球赛、首届工人运动会。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加大计划外生育防控、社会抚养费征收、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实行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扬全国双拥模范城优良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为抓手,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关心残疾人事业。
着力加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启动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推进科技强警建设,完善防控网络,加大对涉黑涉恶、黄赌毒、非法传销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防范和打击等组织破坏活动,整治治安复杂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事故安全隐患整治,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确保监管责任、排查整改、应急处置三到位。完善落实各项维稳机制,加强联合接待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认真做好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多员合一”省级试点。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稳妥推进村规模调整后续工作,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落实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行经费、村主职干部最低报酬保障、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障、综治人员工资报酬等补助制度,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创新创业;深入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面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八、突出自身建设,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要有新突破
要在创新上下功夫。要创新思维,顺应市场经济、法制经济的要求,更多地用社会化、市场化思路,创新管理,发展事业。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各项行政决策制度,整合行政审批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做到“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竭力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商务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佳”的城市。要创新方法,更多地运用规划、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手段,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
要在为民上下功夫。要加快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和收入水平。要强化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求实效。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及群众来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在务实上下功夫。要转变作风,注重调查研究,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突出重点,抓好工业提升、项目招商、新农村建设、矛盾调处等有利于发展和稳定的工作。要落实责任,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逐项抓好落实。要提高效率,加强绩效评估,做到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行必有果,取信于民。要加强督查,对全年和阶段性的重点工作,重要会议决定事项及领导交办任务的落实情况,加大督查通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