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要求

时间:2023-08-29 16:4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要求

第1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物要素;企业研发;预算控制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另外,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可执行15%(认定前25%)的优惠税率,税率降低10个点,税额减少40%。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科技转型、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市场价值、提高企业资本价值。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

17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规定, “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应针对研发费用下设专项专帐,并且要将研发费用列出名细帐,台帐并列入财务帐套中,做到报表,帐本与凭证的一致性。同时,《国税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中也明文规定,对于企业没有研发费用单列,没有设立研发帐户,或是企业的研发机构与生产经营部分不分离的,研发费用完全是从生产费用剥离出来的企业,不能对研发费用准确、合理、分科目的核算与安排的,划分应用科目不清楚的,不能认定,若以认定通过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并取消资格。

从高新认定与审查的相关文件与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是重视研发法投入,同时也在积极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并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要求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更加的合法、合理、精细化、规范化,能科学的归集与整理研发费用,并绝对要与生产费用相分离。当然,同时也要符合会计准则、高新认定办法、财政文件、加计扣除等的不同要求。

综上阐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研发费用归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真实、有效、完整、合法的核算出研发费用并能及时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对高新认定企业或是复审企业都致关重要。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三年,三年后仍要复审,这期间财政、国地税等部门还要联合审查,抽查高新技术的各个要素的完成情况,研发费用的专帐实施情况,要做到有证可依,有帐可查,帐则清楚,科目精细,一目了然。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审计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安排与实际的研发项目不相符。研发活动也就是研发项目的设立,应是早于研发费用的核算的,因为只有项目的设立后,才会有研发活动而产生的研发费用,而大多数的企业基于各自的原因,或是重视不够,或是项目安排的冲突等问题,为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而设立了研发活动,往往是一种形式,企业的财务与企业的研发中心不能有效的结合与统一,研发中心依技术与市场需要而设定的研发项目,而财务却是以当年可能或是已经产生的销售额结合本身的专利技术为基础来预算或是划分研发费用,从而设定研发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实际研发活动发生的过程不统一。企业的研发费用按新会计准则要求列入管理费用,所以一般企业应在管理费用下设研发费用,设置二级科目“技术开发费”。这样的分类年底再来回顾这个项目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本年发生的总费用是多少,各个项目发生的费用是多少,各个项目下的材料 、人工、动力、检测等费用的具体发生额等情况,可以合理的计算出项目的成果转化程度与投资收益的多少。但是很多企业不能区分研发过程中费用支出与成本支生,而是采用一篮子的方法,导致研发费用核算不明确,科目核算不精准。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数额与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不相同。高新技术认定通过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而研发费用的认定依据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部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而定的。当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认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税务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虽然两者的认定与划分研发费用的依据前提是相同的,可是适用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研发费用的认定口径不一致,但是最终的原则并不冲突。

(四)研发费用的预算与控制制度不完善。研发费用的产生是研发活动的过程中,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也会在每个项目设立前,针对研发费用做出预算。预算出材料、人工、设备、检测等费用,但是在实际发生过程中,却没有一个预算方案、监控制度来管理与完善费用的支出,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项目在立项时的备案书,与企业结题后的验收书,在财务预算与实际支出方面相差过大。

参考文献:

第2篇

新规则在适用范围、挂牌条件、推荐规则、交易主体等多方面都有较为重大的调整,调整核心主要围绕规范市场运行、健全规则体系、增强交易流转。以下调整后的亮点:

一、申请挂牌企业不受股东人数、股东性质及企业类型的限制

拟挂牌公司股东人数可以超过二百人。根据《规则》规定,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管理办法》实施前股东人数为200人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规范并经中国证监会确认后,可以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申请挂牌。该规则打破了申请挂牌公司股东必须少于200人的红线,是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东人数限制突破。

申请挂牌公司的股东不受股东所有制的限制。新规则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不受股东所有制性质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企业。如申请挂牌公司不受股东所有制的限制,拟挂牌公司的股东是上述所有制形式亦可申请挂牌。

新三板向非高新技术企业放开。新规则对企业类型做出明确规定,拟挂牌企业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该规定突破挂牌企业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限制,这是对新三板拟挂牌企业变革性的突破,同时也是对新三板市场主体的变相扩容,有利于增强新三板市场活跃性。

二、挂牌条件设置利于降低风险、增强市场活跃性

新规则与原规则相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调整:

1. 放松业务要求。新规则要求公司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较原规则的“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而言,实际是放松对公司业务的要求2.股权要求明晰。新规则在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要求股权明晰。股权明晰实质是对公司自成立以来至申请挂牌的股权结构的要求,公司股权需在历次转让后仍清晰、明确,权属分明。3.撤销地方试点资格确认函。新三板在设立初期具有很强的试点色彩,为了降低风险因而设有地方政府确认函环节。随着新三板扩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地方性确认函已失去原有意义。因而,需适时撤销。4.扩大券商责任。自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运行以来,新三板市场即实行主办券商制度。主办券商制度增加了券商职能和作用空间的同时也加重了主办券商的责任,新规则提出的挂牌公司需要具备“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该规定的设立保证了企业挂牌后持续稳健运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三、实行内核指定专业人员一票否决权

拟挂牌公司申请文件需要由主办券商内核机构内核。由项目小组申请召开内核会议,每次会议须七名以上内核机构成员出席,三分之二以上赞成且指定注册会计师、律师和行业专家均为赞成票为通过。言外之意,如果指定注册会计师、律师和行业专家中有一人不赞成通过,即使超过三分之二内核成员赞成,主办券商也不能表决通过。该制度实质赋予指定注册会计师、律师和行业专家一票否决权,有效保证了专业人员发表的专业意见的有效性和认可性,极大的促进了市场准入机制的有效实行。

四、挂牌公司由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审查、证监会核准

与原规则的挂牌企业的审查权由证券业协会行使不同,新规则规定企业挂牌新三板实行两级核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负责对挂牌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并出具是否同意挂牌的审查意见。申请挂牌公司取得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同意挂牌的审查意见后由中国证监会核准文件。双重核查将不合资质的企业拒之门外,保证了新三板市场的相对稳定及安全。

五、规范信息披露,降低市场风险

挂牌公司须按照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相关规定编制并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新规则在企业挂牌后信息披露贯彻执行方面有了突破性规定,当挂牌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对股票转让实行风险警示,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加注标识并公告:(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三)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规定的其他情形。风险警示制度的设定对投资者起到了有效警示作用,降低了投资市场风险。

六、重设交易主体资格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试行)》规定,投资者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等相关业务,应当熟悉系统规定、了解风险特征,具备风险控制能力等。新规则对公开转让和定向发行的投资者做出了不同的主体资格要求,具体如下:

(一)关于公开转让的投资者要求

1.对机构投资者的要求。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的机构投资者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注册资本 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法人机构;(二)实缴出资总额 5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合伙企业。2.对自然人投资者的要求。申请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转让的自然人投资者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300 万元人民币以上。(二)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或培训经历。

(二)关于定向发行的投资者要求

第3篇

关键词:场外市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支持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国务院总理于2012年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会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要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显然,除政策支持外,无论是发挥市场的作用,还是加强自主创新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新兴产业的公司大多属于创业型的高科技公司,间接融资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门槛限制,IPO又很难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要求,故而面临较大的融资困难。而场外市场的扩容对解决这一困境具有重大作用,并且能在其他诸多方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场外市场发展沿革

1990年12月5日,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正式开始运行。1992年7月1日法人股流通转让试点在STAQ系统开始试运行,开创了法人股流通市场。1993年4月28日,由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中证交)开发设计的NET系统投入试运行。由此在全国形成了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和STAQ、NET两个计算机网络构成的“两所两网”的证券交易市场格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STAQ和NET两个交易系统日益萎缩,上市公司效益也不尽人意。1999年9月9日,这两个系统停止运行。

为妥善解决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的转让问题,2001年6月12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代办股份转让工作正式启动,7月16日第一家股份转让公司挂牌。为解决退市公司股份转让问题,2002年8月29日起退市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这时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为“老三板”。老三板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较大,因此对投资者吸引力较低,被冷落多年。

为改变我国柜台交易过于落后的局面,同时也为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机会,2006年《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公布,使得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这时的股份转让系统被称为“新三板”,也被称为场外市场。场外市场设立的目标主要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同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老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统称为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发展缓慢,自2001 年建立至2012 年5 月8 日,11 年多的时间仅有171 家公司挂牌。其中,新三板自2006 年设立至今有126 家公司挂牌,2012 年前4 个月新增挂牌公司数量已达18 家,接近前几年全年数量。新三板市场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制度设计。为改变现状、促进新三板发展,制度改革在即。场外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部分,理应成为主板和创业板的土壤,然而我国的新三板发展却比较滞后,不同层次市场间也没有建立起链接桥梁,转板制度缺失。因此新三板扩容是改革明确的主导方向,并且非常迫切。

2012年5月7日,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积极搞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切实为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科技企业和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介绍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全国性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原则。他指出,证监会在总结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建设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和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这将有利于证券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将使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再上新台阶。由此,场外市场扩容成为影响我国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场外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在美国市场结构中可以分别以NYSE-Euronext(US)、NASDAQ OMX、OTCBB 代表“场内主板”、“场内非主板”与“场外新三板”。从美国的经验可以发现,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场外市场交易的股票数量占比大约在30%-40%之间。就此而言,我国的新三板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将会获得在这一市场挂牌融资,甚至转板至主板融资的机会。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大多集中在产业开发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此后,高新区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逐步全国普及。为了促进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公司发展,我国在各地建造了88个国家级高新产业开发区(见表1)。

而场外市场挂牌的企业是注册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创新性企业”,主要品种包括IT 信息业、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传媒等质地优良的公司。按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所属技术领域分布,高新区企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电机一体化、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为主,这五大类占比超过70%。显然这些产业跟《“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里的产业是高度契合的。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产业开发区中。资料显示,现时高新区产品按照技术领域分类,电子与信息领域排在首位,产品数达到22457 种,产值为14694 亿元。其余前五位依次为光机电一体化领域11797 种,产值7443 亿元;生物技术领域5920 种,产值3937 亿元;新材料领域5774 种,产值6003 亿元;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2355 种,产值3839 亿元。

(二)场外市场可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融资问题

目前新兴产业的公司大多是驻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较小,很多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而融资难问题是多年来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高新区中有超过5万家企业遇到融资难的瓶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中小企业主观上不愿从银行或其他渠道融资,而是因为客观上从这些渠道融资的难度较大。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合理,发展缓慢且缺少直接融资的金融市场,缺乏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较少。

我国金融市场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依旧占主体地位。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2011年轻工业运行情况显示,当年仅15%左右的中小企业从银行争取到新的贷款。全国工商联2011 年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从直接融资手段看,中小板及创业板的设立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便利。但由于IPO 条件较高,依然有较多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上市条件,或因各种原因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显然,与中小板、创业板相比,新三板在挂牌条件上要求较低,并且主要面向产业开发区的企业。新三板扩容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另一条融资渠道。只要制度改革得当,未来新三板将是面临融资困境的众多中小企业优选的市场。新三板市场首先锁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并预计扩展到其他高新园区。新三板市场恰好能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如此平台,促进其高速 发展。

(三)场外市场给VC/ PE增加新的退出渠道

PE/VC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三板扩容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是转板制度完善后将给VC/ PE 增加一个新的退出渠道,为VC/ PE提供一个股权投资及收益兑现的新通道。VC/PE 机构通过以低成本注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退出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这将促使VC/PE 机构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促进这些企业治理规范,快速成长为公众性公司。这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就会得到较好的培育和孵化,并且能促进企业间的专业性、协同性发展。

(四)转板制度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

随着新三板扩容加速及融资制度的完善,未来会有更多的小企业凭借在新三板的融资获得更快的发展,逐步符合IPO 条件。自2006 年新三板成立至今只有极少数公司(如世纪瑞尔)成功从新三板登陆场内市场。未来随着新三板不断发展壮大,必然有更多的企业希望转向更高层次场内市场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转板制度)是新三板发展的必然。在转板制度建立完善后,新三板市场将与场内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联通。如果“新三板”与中小板、创业板之间能够建立相对绿色的转板机制,为企业的IPO 节省时间和成本,使满足创业板、中小板财务要求的公司能够较顺利实现升板,将极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杰.STAQ与NET系统简介[J].新疆金融,1994(5)

2.孙建波,秦晓斌.论“新三板”扩容[R].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研究报告,2012

3.程定华,诸海滨,范妍.星火燎原—高新区与新三板专题投资报告[R].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11

4.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网站,2012-5-7

第4篇

苏善珍,凯宫机械的掌门人。他没有高等学历,却将科技创新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大公司的工作背景,却把制度创新开展得有目共赏;他为人低调,客户却对他赞不绝口;他白手起家,却创造了凯宫里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人们都说,左手离心的距离最短,用它来感受心跳,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而右手力量很大,用它来勤勤恳恳的做事,做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做人和做事,就像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

苏善珍,就是凭借这样的一双手,开拓着自己的凯宫版图。

苏善珍和他的凯宫机械,故事依旧精彩上演……

凯宫是这样建成的

一只小小的茧,静静地呆在那里,积蓄着能量,没有无谓地挣扎,没有疼痛地畏缩,等待着时机,一层层突破自己,终于美丽的蝶破茧而出,当看到蜕变后美丽的自己,茧说:“无论之前经历了多少苦,都值得”。就像人们常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凯宫亦如此,它所经历的亦如从茧到蝶的升华。

一次轨道的调整

在踏入纺机领域之前,苏善珍曾在自己的家乡建湖县创办了一个小企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事业也是有声有色,要是别人,可能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了,苏善珍却没有满足,更没有沉浸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么的小小成功里,他调研市场后觉得,纺织机械应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也很值得去开发。经过多方面的资料搜集、询问打探和多次的实地考察,最终2000年初,苏善珍从苏北建湖来到昆山,开始了他的新一轮纺机创业。当时,他在昆山无亲无友,只有一身的创业热情和制作纺机配件的手艺。在昆山考察了3天,他最后选择玉山镇城北广福村作为落脚点,租赁了村里闲置的几间房子,购买了几台二手设备,开始了在昆山的新征程。而现在,凯宫已经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大楼里,办公设备先进齐全,很多地方都重新修建得整齐漂亮,尽管如此,苏善珍还是特意保留了原来几个重要的创业办公场所,因为他想让新员工知道,凯宫今天的辉煌,是付出多少辛苦才得来的。看着过去一个个阴暗矮小的房子,再看看今天窗明几净的办公环境,仿佛历经一条时间长廊,“看着他们,我走过的每一步都在眼前。人生就是要看准每一个机会,不论成败,努力去尝试。”

一次大胆的决定

苏善珍创业初期,我国的纺织行业正处于压锭的关键时期,棉纺企业,纺机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因此一开始他只是揣着“只要好干就干一阵子,不好干就走人”的想法去做事情,即便如此,他们的干劲儿和热情一点都没有少,就像俗话所说的: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随着纺织行业趋好,他也靠做纺机配件积累了第一桶金。而在这个时候,苏善珍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纺机市场,集中力量开发技术含量极高的精梳机产品。这一决定遭到家人和朋友的极力反对,质疑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这一项目投入大、风险高,很有可能让之前所取得的一切付之东流,甚至一些专家、权威也不看好他的这一冒险决定。苏善珍说:“当时我这个想法一出口,很多人都反对,更有一些同行对我这一决定很不屑,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人,怎么可能做成这么高科技的项目,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别人越是不相信,我越是要做出成绩给他们看看。”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的苏善珍完全可以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2007~2008年期间,凯宫累计开发新技术50项,其中有7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发并投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4大系列15个品种,精梳机、条并卷机、自动络筒机、粗纱机技术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7件,申请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31件。2007年,苏善珍引进战略资金4000万元,进一步改善凯宫股权结构,将昆山市凯宫机械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公司已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2008年1月,公司正式被批准进入上市辅导期。这一系列的数字和成绩,足够说明凯宫今天的实力,也足够证明苏善珍当时选择的正确。

厂房里的故事

采访从凯宫的厂房开始,每个车间的墙上都会贴着这样的两句话: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因为是星期六,大部分员工休息,苏善珍特意让车间负责人把几台重要的机器打开,他说:“我让你们亲眼看到公司正在开发和改进的新设备,让你们的报道能够做到客观而真实。”

技术

看着厂房里整齐摆放的一台台机器,苏善珍说“这些就是我的孩子,我看着他们诞生,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相对于那些冰冷的机器,苏善珍的讲解充满了激情,他从整台机器的技术性能,到每个部件的加工制造都做了详细说明,因为就算是再小的一个配件,里面也都包含着凯宫整个团队的智慧、付出和努力。“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和设备的确很高端,很先进,但是我们不能被他们这样垄断着,我们必须要自己开发,实现国产化,才能把成本压下来,才能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高性能设备,我最大的追求就是把棉纺机械链条上的所有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都能自己研究出来。”现在的凯宫,在技术创新方面突飞猛进,特别是国内纺机技术瓶颈的电气控制和软件都是由公司技术中心与高校、研究所共同研究、攻关并成功开发,既提高了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智能化程度,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凯宫在高效能精梳机、条并卷机、自动络筒机、粗纱机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JSFA286/286A/288/388系列高效精梳机,JSFA360型高效能条并卷联合机,KGFA4101/4102/4103型电脑粗纱机等产品都是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2008年3月,凯宫开发出新一代JSFA588智能型高效精梳机样机,最高速度达到500钳次/分,其核心技术为自主开发。2008年6月,凯宫又成功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GFA208型自动络筒机,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单锭和整机控制系统、自适应防叠技术、络筒纱线羽毛减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2005年起,公司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和新品开发投入平均占当年销售收入的5.3%,2008年更是达到了6%,在技术开发上基本实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2007年凯宫高效能精梳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首次达到36.38%,位居同行前列;2008年在遭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产销率、市场占有率依然名列前茅。

凯宫的技术创新之路就是在一个更新一个、一个突破一个的基础上越来越宽阔。而对于未来之路,苏善珍只说了一句:“别人做不到的,我要做到;别人达不到的,我要达到。”

人才

高端的技术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在这一点上,苏善珍非常重视,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企业的发展一靠领导者的思路,二靠人才的应用。”他利用昆山地域优势及上海、苏锡常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利用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载体,招聘多学科的专兼职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制定和实施技术研究和新品开发规划,保证了凯宫技术的持续进步,赶超国内同行,缩短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截止2008年底,凯宫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6%,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92%,中高级职称人员占21%,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31%,40%,46%。

此外,为鼓励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公司制定了“技术开发奖励办法”和“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将研发人员的收入与开发经费、新品销售进行挂钩,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已发放技术创新奖励资金20万元。

苏善珍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制订和实施技术研究和新品开发规划,大力开展技术、新品研发,以公司现有“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紧跟国内外纺机技术发展趋势,高起点的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合作,借用外力提升技术水平。

管理

进入生产车间,区域定置合理,通道整洁干净,机器排列整齐,物品摆放有序,标识一目了然,就连加工车间的过道也很干净,一点铁屑都看不到;每个车间5s管理专栏上张贴的检查、稽核表单上,记录着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改善的措施、完成的期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这也足以体现苏善珍的管理方式,“我们实行分级授权、逐级负责的管理方法,各级管理人员既有权利,更有责任。”

在凯宫,你一会儿觉得苏善珍是一个很竹省的人,一会儿又觉得他很大方。就拿设备包装箱来说,很多企业都不在乎,苏善珍却要求每次运货之后都要收回、整理后重新使用而在质量检验环节,一般企业都不愿意花费臣资购买国外的先进检测仪器,苏善珍却舍得,他认为这钱花的值得。在财务管理上,凯宫全面推行以财务指导生产、经营的活动,帮助生产车间科学定额、核算成本、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协助采购部门推行物资采购比价制,以及物资采购限时、限量配送制,尽可能地减少采购成本和库存资金占用;指导销售部门对用户分类评价,加快货款回笼,控制两项资金,优化用户和市场,规避经营风险。

一直以来,凯宫都在不断学习和汲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一切阻碍自身生产效率提高的不适用的、落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大力推行5s管理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确保了生产畅通、有序和高效。

质量

产品的质量,是苏善珍最重视的工作之一。它也是凯宫能够快速发展、赢得市场的关键。在车间,苏善珍给记者介绍最多的也是质量控制的环节。比如,为保证加工质量,公司都要提前储备一批铸件材料,经过6个月的自然时效后再进行加工,有效地杜绝了材料变形。

在整机装配质量把关上,对所有装配好的设备分别进行机械、电气试车后,再进行一定时间的整机开车,通过对设备进行不同车速的运行调试,检查机械和电气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整机质量合格率100%。

在凯宫,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坚持走“质量增效”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强抓工作质量,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两次质量轮训,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严格执行质量手册,以提高工作质量来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抓产品质量,严格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要求,在关键工序和重点岗位都设立了质量控制点,重抓各车间、各工序流程控制和各道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把关,推行从物资采购、入库、制造、成品出厂和售后服务一条龙质量保证责任制,确保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

在凯宫采访过程中,正遇上精梳机组、粗纱机分别发往盐城利泰和越南。在经济形势有些阴霾的情况下,凯宫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订单量和销售,这是值得庆贺的,当然这也与凯宫长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原本排满设备的车间,一下子空了很多,可是每个员工,包括苏善珍自己,心里却是满满的。

办公室里的故事

参观凯宫的办公室,所有部门设置合理,标识规范,只是到了苏善珍自己的办公室,却看不到“董事长室”的门牌。苏善珍说:“我负责战略、投资和市场运作,一般人不会来找我,有问题由管理层和执行部门去解决。我抓管理,就是两条,一是如何让用户满意,二是如何让员工满意。”

客户

来到凯宫部门办公室,你会从员工办公桌上看到“客户反馈意见”、“客户往来邮件备份”、“客户问题解决情况”等分门别类的文件夹,从苏善珍的嘴里,听到最多的也是跟“客户”有关的,凯宫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苏善珍到客户那里最要听的也是对凯宫设备的意见和建议。记得有一次,苏善珍正好去一个客户那里办事,期间就询问自己机器使用的情况,客户表示很满意,可苏善珍心里不踏实,认为大家合作过都是朋友,即便有问题也不好意思当面说,他于是趁着别人闲聊的时候,一人跑到车间向一线操作工了解情况。而与他一起去的其他人都在奇怪这个人到底跑到哪里去了,苏善珍的客户说了一句谣“在车间肯定能找到他。”合作了这么久,大家早已经知道苏善珍是怎样的一个人了。

苏善珍常说,凯宫的管理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必须让用户来评价。用户对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意,那才是真的好。看看凯宫的客户名单安徽华茂、无锡一棉、山东鲁泰、山东德棉、河南新野等等,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客户,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答案了。现在,凯宫机械的产品已经出口到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当然,市场版图还在不断扩大之中。

苏善珍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也诚实可信。他说:“我们的服务要像先进企业学习,比如海尔,为r让我们售后服务人员感受到海尔的服务质量,我家正好有一台海尔的冰箱出了一些小问题,我就找海尔的人来维修,他们就在旁边学习。创办一个企业就是要这样,从细节做起,多动脑,多学习,遇到问题多想办法,踏实务实才能成功。”凯宫售后服务24小时热线和技术支持、维护服务承诺制已扬名市场。苏善珍动情地说:“让用户满意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承诺,人都是将心比心,你的真心,客户可以感受得到。”

员工

走到销售人员的办公室,苏善珍说:“我们的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经常在外地跑市场、走访用户,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成家了,而且都把家安在了昆山,我要求他们每个月都要回来一次,让他们能够经常家庭团聚,家庭稳定幸福,才能更好得干事业。”

星期六,大部分员工们都休息了,有一部分员工在加班赶进度。印象中的民营

企业,周末加班是常事,可苏善珍却认为,员工是企业的财寓,如何让员工满意,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现在,凯宫严格执行国家新修定的《劳动合同法》,为每一位员工缴纳了,五险一金,配置了食堂、浴室,除为所有大学生宿舍配置了空调和电视外,正积极创造条件拟新建员工宿舍楼和员工活动中心。“在企业能力范围内,尽量为员工创造良好福利和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让员工感到满意。”

回想自己当年吃的那些苦,苏善珍直到现在还在感慨,他不希望其他人再把那样的苦尝一遍,毕竟现在条件大大不一样了,只是他一直都在强调:“这些真的来之不易。”

从刚来创业时一个个的小矮房与简陋的办公条件,里面留下了艰辛、汗水和毅力,到现在三层高的新楼房和现代化的办公条件,里面弥漫着创新、机遇和激情,这是一个变迁,一种纪录,也是一份安慰。

未来的凯宫

凯宫现在已经进入了上市辅导期,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对于梦想,对于未来,苏善珍说:“我是一个没有满足感的人,反而危机感、紧迫感常常都有,原来我们做配件,现在我们做整机,给我们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能够做精、做强,做大、做好。我们的研发之路也要一直走下去,让产品完全国产化,并全力赶超国外先进企业,这样才不至于被别人压着,才能打破国外垄断,才能真正振兴民族纺机产业。凯宫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和我的员工都充满信心。”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该做到的苏善珍都做到了。可是成功在勤奋努力的同时还总需要那么一点点的运气。左手和右手,在完成它们各自使命的时候,就让我们将双手合十,真诚地祝福吧。

采访结束,苏善珍很认真地在白纸上写下了这样两句话:树立科技依靠品牌,打造纺机百年企业。

编后:

写这篇文章很难,只是想个题目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因为在苏善珍的身上有太多的内容,不知应该怎样去概括。写这篇文章也很容易,正是因为这么多的内容,让文章写起来得心应手。

对于企业,他深谋远虑,勤奋踏实;对于客户,他诚实守信,服务至上;对于员工,他权责分明,关怀备至:至于个人,他生性豪爽,热情开朗。这些特点也许说起来没什么,可是当你和他接触以后就会发现,其中的每一点都可以放大,都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写。“左手做人,右手做事”,这样的概括,也许是对我心目中“苏善珍”一个最直接的注解:做人和做事同样出色。

第5篇

纵观90年代以来的企业环境变化,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最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经营环境。信息革命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应用,而是激进的组织变革的内在原因。大多数有关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关系的描述可以归结为信息加工和传递成本(以下简称信息成本)对组织结构、行为变革的影响。

一、信息成本与组织变革理论的评介

1、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信息的市场假设下,利用市场分配资源是最有效率的,获知有关卖方、买方、定价、合作行为的信息不需要时间和成本,信息成本为零。但是,从现实的市场状况来看,新古典理论的完全信息的假设难以成立。所有的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完全的现象,要获得市场信息,必须支付一定的信息成本。

2、70年代以来兴起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认同新古典经济理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认为:

(1)产生信息成本的大部分因素是信息压缩。信息压缩是指交易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掌握了与交易有关的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此信息要花费一定的代价,因此,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会产生机会主义倾向。

(2)当信息分布比较对称,交流免费或不昂贵时,即信息成本近似等于零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优选择。在这种市场中,信息极端分散在各企业中,以至于不需要花费信息成本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完全分配;当信息成本高昂时,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易,可以比市场分配资源更有效率。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内部组织的激励机制倾向于合作,削弱了机会主义倾向,因此,也削弱了利用信息压缩来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第二内部组织中的监督和控制上的优势也有利于消除信息压缩的条件;第三内部组织在评估成员的绩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能够识别出有经验和能力的成员,而且能够消除内部成员“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信息成本高时选择等级组织的形式,信息成本低时选择市场形式。

(3)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从传统观点上看,经济学家往往把“技术”定义为产品产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而现在一种全新的观点是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认识,将“技术”定义为每单位信息成本的变化。

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使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更加对称和均匀,由此降低了信息成本,使具有较少等级的企业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分散化的组织的发展,这种组织的分配效率高于等级组织。

(4)分散化组织形式的分配效率高于等级组织的原因在于:分散化组织可以将有限的、固定的信息交流渠道替换成众多的、弹性的信息交流渠道,这些交流渠道可以分为纵向交流渠道和横向交流渠道,交流渠道的扩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组织内成员更对称地掌握信息,降低了信息成本。

同时,从等级组织向更分散化的组织形式的转变将满足雇员个人自治和个人负责的需要,提高雇员的能动性,增加组织事业的凝聚力。从根本上讲,市场可以看作是最分散化的组织形式。

3、成本效率的结构安排是由单位或个人在信息革命的驱使下创造的:

该观点认为近些年来大多数企业进行了组织变革,建立起了适应信息革命要求的全新的组织结构安排,这种安排适合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信息成本较小,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以上有关信息成本与组织变革的论述代表了国外对组织结构创新趋势的研究成果,它揭示出企业组织结构向非等级化组织转变的趋势,可以作为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变革的参考。

二、组织结构创新的趋势

1、无边界趋势

新技术在组织变革中的影响形成了无边界的趋势。无边界原理实质是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和界定依然存在,但部门间的边界模糊化,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得以提高,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无边界的目的在于使各种边界更易于扩散和渗透,打破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更有利于信息在各部门的传递和对称分布,利于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开展和完成。目前,已有一些企业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比如,名列最有发展前途的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利用无边界化创新自己的组织,将戴尔计算机作为核心,把注意力放在供货方式和市场开拓上,从外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伙伴关系,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与之共享数据库、技术、信息和资源,节约了信息成本,形成了快捷的供应和维修特性。

团队的具体模式可以有新事业开拓组、混合小组和生物组织等。新事业开拓组是由不同专业、部门的有志于革新的人员组合成的一个特定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常用于拓展新地区、新领域的新业务;混合小组是由不同思想、不同专业的员工组合起来在沟通、协调、决策和落实成员责任等方面获得优势;生物组织按产品、市场或区域划分为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事业部,各事业部以真正下放的处置权指挥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近似于生物体一样独立存在、发展和生长。

2、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也可以降低信息成本,使信息成本接近于零,同时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网络组织突破了传统组织的纵向等级和横向分工,将组织的成员以网络的形式相互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大型组织保留小型组织的一些优势:比如对客户和环境变化的弹性和全面负责,信息、专门知识等资源以及合作性的工作、责任、奖励等在全组织范围内的分配。网络组织的最大特性就是松散和动态的连接、以任务为中心。

目前,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探索网络组织的具体实施形式。比如,清华紫光集团通过探索建立网络组织,促进了信息流通,具体做法是: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公司总部负责对企业统一宣传、支持和指导,总部下面一般采用事业部,技术相对成熟的则采用于公司制,以解决技术人员的持股问题,在子公司中又有控股子公司和非控股子公司之分,同时还与其他地区或产业合作,形成产业性子公司;组织结构扁平化具体体现在财务和决策两方面:总部负责在年初时与各部门制定任务要求,分公司自主进行日常管理和项目运作,年底上缴利润,面向战略的决策由集团总部作出,面向市场的具体决策由分公司自主作出。在运行方式上,充分发挥外包企业、虚拟企业的作用,进行虚拟运作,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竞争力。

3、类似市场的组织形式

如前所述,低信息成本倾向于选择市场形式,因此,许多企业内部的行动可以采取市场化的形式。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将一个企业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单位,它们之间只有临时的、契约化的关系。假如某单位需要某个产品或服务,组织内就有几个单位能够提供此产品或服务,每个单位基于其技能、交易记录、产品或服务获得的难易、竞争动态提出自己的竞价,供购买单位选择。

与无边界化趋势和网络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种组织形式在变革后仍旧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与外界保持着清晰界限;而市场化的形式模糊了组织和外部的界限,难以分清是组织形式还是市场形式。

三、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变革理论对我国企业组织创新的启示

1、组织变革思想超前介入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主导产业,我国将不断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探索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目前较少研究的组织结构的创新。

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新意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思想,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信息成本要素对组织变革的重大影响,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该理论完全是超国界、超制度的,可以适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我国建立高效运转的企业组织结构大有裨益。

1、对我国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的突破

我国企业大部分还是按传统的组织结构运作的,内部的层次和职位等级分明而严密,各种职能和规则分割清晰,导致组织运作的低效率、信息成本的高昂,长此以往就制约了企业的活力。西方企业信息成本与组织变革理论的提出,也是基于企业求生的欲望,与我国企业的要求同出一辙。因此,借用此理论,有助于我国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低信息成本的组织结构。

2、在具体模式上的创新可以更大

本文列举了几种有新意的组织结构,我国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探索出新的其他模式,关键是要降低信息成本,以上这些组织结构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创新的思想和意识。

作者:吴京芳来源:《经济观察》2000年第六期国家重点企业:中国企业的希望——来自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的报告

2001-08-09

国家重点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根据动态管理的原则选定的520户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这批企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主体,非国有优强企业和部分商贸企业为辅,分布在26个行业和除青海、外的29个省区市。

来自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家重点企业数量仅为全部工业的0.3%,但其资产总额却要占全部工业的近六成,销售收入占四成多,利润占五成多。国家重点企业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主导地位逐渐确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特别是大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中国企业发展的希望。增长保持良好势头

2000年国家重点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990价)18452.8亿元,增长16.4%,增速比1999年提高3.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34213.9亿元,增长17.3%,增速比1999年提高4.8个百分点。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产销衔接水平,产销率99.6%,比1999年提高0.4个百分点。

铁路、电子、医药、航天、航空、纺织、轻工行业的重点企业生产增速高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石油与化工、电信、交通、纺织、航天、航空、内贸、电子、轻工行业的重点企业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增速都在19%以上。

全年实现出货值1742.1亿元,增长35.6%,增速比1999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出口主要集中于电子、石油与化工、冶金、机械、纺织和船舶行业的重点企业,这6个行业重点企业的出货值合计1446亿元,占重点企业出货总值的83%,比重比1999年提高6.1个百分点。

出口大户明显增加。出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202户,比1999年增加35户。实现的出货值合计1690.2亿元,占重点企业出口总额的97%,比重比1999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名列出口前五位。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658.3亿元,增长39.7%,增速比1999年提高25.6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2298.8亿元,增长70.7%;税金总额2359.5亿元,增长18.7%,增速比1999年分别提高46.2个和9.8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14.6%,比1999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少数行业的企业效益优势明显。在重点企业所涉及的26个行业中,全年实现净盈利的22个。利润主要集中在石油与化工、电信、电力、冶金、电子、机械(含汽车)、烟草、轻工这8个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利润总额合计2153.7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利润总额的93.7%。

石油与化工、冶金、纺织、交通行业重点企业由于市场明显好转,产品价格上涨,利润总额比1999年增长1倍以上。电信行业重点企业由于业务发展迅速,盈利水平大幅提高,利润总额增长52%。传统盈利大户电力行业重点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提高,利润总额增长27.6%。电子行业重点企业在通信器材类生产企业带动下,盈利持续增长,利润总额增长15.4%。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家电类产品价格下降,家电企业盈利明显减少。在汽车盈利大户的拉动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利润也保持了较快增长。烟草、轻工行业重点企业利润下降。

2000年,重点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7.4,比1999年提高19.2,比全国工业高出9.6。从构成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指标看,绝大多数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总资产贡献率8%、提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1%、下降1.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2次、提高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提高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5.6万元/人、提高30.2%,产品销售率99.6%、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看,少数企业效益优势比较突出。在516户企业中,综合指数在150以上的企业有150户,比1999年多11户企业,占重点企业中工业企业数的31.8%。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轻工、石油与化工、机械(含汽车)、医药、烟草、纺织、冶金等13个行业。

大户增盈减亏明显

2000年,国家重点企业中盈利企业455户,占88.2%,盈利额合计2388.7亿元,增长70%。其中盈利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177户,占34.3%,比1999年增加12户;盈利额合计2278.1亿元,占盈利总额的95.4%,比1999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前10位盈利大户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润总额合计1649.9亿元,占重点企业利润总额的71.8%,比重比1999年提高13.5个百分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连续两年居盈利大户首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利润增长较快,已跻身于前10名。

2000年,国家重点企业中有60户亏损企业,占11.6%。亏损企业主要分布在核工业、兵器、船舶、航空、煤炭和内贸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89.9亿元,比1999年下降10.5%。

亏损额主要集中在兵器、煤炭、交通、轻工、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亏损额合计64.3亿元,占亏损企业亏损额的71.5%。亏损大户的减亏效果非常明显,24户亏损超过1亿元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合计71.9亿元,比1999年下降18.9%。

大型企业优势凸现

少数大企业集团的收入、利润、资产在重点企业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销售规模分列前3位,实现销售收入合计10765.1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31.5%,实现利润总额占40%,资产总额占33.7%。

前10位企业销售收入合计16952.4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49.5%,与1999年持平,比1998年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合计1490.1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64.8%,比前两年分别提高13.4个和16.8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合计37558.9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52.1%,比前两年分别提高3.1个和4.2个百分点。

前100位企业销售收入合计27950.8亿元,占重点企业销售总额的81.7%,比前两年分别提高0.9和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合计2030.2亿元,占重点企业的88.3%,比前两年分别提高11.3个和17.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合计58159.7亿元,占重点企业的80.6%,比前两年分别提高0.7个和2个百分点。

2000年,重点企业的发展很不均衡。从销售收入排序看,有111户企业位次上升20位以上,占21.5%;有3户企业位次上升50位以上。同时有些企业由于机制不活、技术进步慢和适应市场能力低等原因,发展缓慢,名次比1999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2000年,重点企业的整体实力继续提高,重点企业绝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41.6%;实现利润总额占53.9%,比1999年提高3.7个百分点;拥有的资产总额占58.2%,比1999年提高3.3个百分点;净资产总额占67.4%,比1999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重点企业都是本行业的排头兵,是行业经济发展的骨干和龙头,是效益大户。2000年,冶金、石油与化工、烟草、电力行业重点企业的利润占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都在60%以上。

第6篇

[关键词] 企业统计 数据信息 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核算

一、 认识统计

传统概念中“统计”一词通常解释为数据的收集与数据的解说。其实现代的统计学已被积极推广到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进行模型分析、如何做统计决策以及动态数据如时间序列趋势分析与预测等多个领域。现在不仅政府部门需要用高效率的统计方法来调查人口、财经、交通、教育、国防等状况,民间各大行业、工商业界的经营者,也常借统计数据来评估公司是否处在预定的目标状态、营运状况是否有效率等问题,并借此来比较其他同类型企业的营运状况,用以评估或改进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寻求最合适的经营模式。

二、企业统计的作用

企业统计是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情况,整理成表格或文章,供各级领导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之用,同时向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就像是个国家的大车间,企业统计是为填报上级管理部门的报表而设置,因而为上级管理部门服务自然主要是首要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生产经营者,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而拼搏,这样虽然企业统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的职能还是存在的,但已经不是首要的,首要的任务是如何从企业统计这个企业管理基本手段的专业特点出发来为企业生存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统计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快速、高效、直观的数据信息。由于财务核算其数据往往是事后,不能非常及时地提供各种数据。同时,财务数据也具有相对抽象性,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统计数据可以根据企业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各种格式的数据,如产值完成情况、订单完成情况、利润完成情况等数据,格式也可以灵活提供。统计可以是动态的,随时随地的。统计为企业在向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申报各种项目、获取各种荣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和必不可少的资料。企业在申报如国家名牌、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各种优惠政策、评优等活动,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规范、科学的统计台账等资料,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有的企业统计数据无案可稽,往往数据间自相矛盾。经常出现“数据打架”,前后不一致,延误了项目或优惠政策的及时申报,给企业带来无形的巨大损失。统计也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的现代化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很多是企业统计的内容,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许多工作是靠统计工作来完成的,是相辅相成的。

三、企业统计的现状

1.国外企业统计现状

发达国家经济状况较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大的优势,其市场经济体制也比中国完善,统计学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国外大型企业拥有一套完整的统计系统,其对企业经营信息统计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施统计监督,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2.国内企业统计现状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适应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法要求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企业统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为国家制定计划提供了大量统计数据,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还没有根本变化,新的统计调查任务要求又不断增加。面对这一形势,要求企业统计人员,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国家法律规定的各项统计任务的同时,不断为企业统计工作的转轨变型积极进行探索,紧跟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有新进步。但是统计工作目前还面临困境,重要表现在:

(1)“报表型”工作状态没改变

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统计机关和行业主管机关统计部门。

企业在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条件下,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信息,但面对政府部门和主管机关的多层需求,企业统计工作忙于应付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这种“报表型”的工作状态还没有根本改变。

(2)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一般只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则严重不足。

(3)统计人员配置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反差

企业统计队伍构成、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反差。目前不少企业统计人员配置一般都是按照统计报表任务的要求进行的,缺乏中高级统计人才,加上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4)企业统计研究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效果不一致

第7篇

“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组建依托单位、“辽宁科技大学”作为联合共建单位的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获批组建,2012年以优秀的结果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中心”组建依托单位―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聚龙股份,股票代码:300202)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领先的现金智能处理和流通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行业内首家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面向国内外金融领域,提供货币反假、智能清分、自动存取款、现金流通管理、金融电子交易等多种功能的产品、服务及成套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金融安全与系统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拥有行业唯一的“金融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承担了纸币捆扎机、纸币清分机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参与了“人民币纸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国内第一个产品通过欧洲中央银行(ECB)测试并在欧洲批量销售的企业,聚龙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成功占领了行业技术制高点,成为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技术创新的领航者。公司的主导产品包括纸币清分机、金融物联网-金融物流运营和现金流通管理系统、现钞多功能智能处理系统、人民币鉴别仪(点验钞机)、ATM等自助银行设备、全自动捆扎设备等6个系列60多种产品,公司拥有全部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近三年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9%以上,共有专利67项、软件版权6项和软件产品登记4项,核心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通过了国家CCC强制性认证、欧盟CE认证、CB认证、WEEE认证、ROHS体系认证。公司连续3年业绩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以上,在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中被评为最具成长性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中心”的组建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依托平台。

“中心”适应我国金融安全需求,立足于技术领域前沿,研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该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技术发展,以自主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解决金融自助设备、智能鉴伪设备、自动清分设备、自动捆扎设备、现金支付设备、基于金融物联网的货币流通管理系统以及金融安全视觉分析系统等系列产品的关键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问题,促进金融机具研发和技术水平的新突破。“中心”根据我国金融安全和行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坚持加强综合基础条件建设,进行相关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探讨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加强新技术的辐射和传播速度,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产品、系统和标准,在带动依托单位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领我国金融机具产业的快速发展,努力成为我国金融机具技术研究和高科技产业化的源头。通过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使“中心”成为先进金融机具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关键技术研发

“中心”紧密结合国内外金融领域的市场需求,针对多国货币鉴伪传感器检测与识别技术、中大型货币反假及自动化装备关键技术、现金支付系统核心模块技术、金融机具制造工艺和新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实现了多项技术成果的工程化设计和产业化应用。

1、多国货币鉴伪传感器识别技术及产品的研究

在鉴伪传感器识别技术研究方面,建成了1个包含33国现金纸币的防伪特征信息数据库和1个包含8国中央银行的清分标准数据库。研究出了双向安全身份认证协议及算法、细粒度安全审计和智能分析算法共2种算法并加以应用。完成了5种核心鉴伪识别传感器(包括磁阻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光源传感器、机械微位移传感器、M码荧光传感器)的开发及处理电路设计。完成了基于上述5种传感器的模块研发,并应用到金融机具产品中,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利用上述技术开发的高端货币反假和智能处理设备的清分速度达750张/分、点钞速度达1200张/分、识别速度在0.18ms以内、假币漏辨率小于0.015%,真币误辨率小于0.02%。

2、中大型货币反假及自动化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产业化

根据中大型银行现金自动化处理装备领域需求,完成了JL305、JL305+系列中型纸币清分机的中试及产业化,完成了JL8000纸币清分自动处理流水线的研发及中试。在高速、大批量纸币清分处理、自动控制处理和集清分、捆扎一体化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目前中型纸币清分机的处理速度达到了45000张/小时,清分一致性达到了1/2000。在鉴伪识别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单元研究方面,实现了UV紫外光传感器、IR红外线传感器、MG磁性传感器、光学测厚和机械测厚共5个鉴伪识别传感器模块的定量检测。完成了红外反射图像、红外透射图像和白光反射图像共3个传感器单元的软硬件开发平台的研制。研发出的设备功能由自动清分扩展到自动扎把、自动传输、自动捆扎和自动塑封,并且具备同时处理人民币、美元、欧元、印度卢比等16国(地区)纸币的功能。

“中心”在国内首例研发出金融物联网-人民币流通管理系统,成为面向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务需求开发的具有纸币冠字号码信息追溯和流通管理功能的现金流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全国各省市商业银行进行推广,目前已经在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河北、安徽、河南7省(市)的商业银行全面推广应用。该系统是国内第一家提出的针对纸币冠字号码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业务要求,实现了纸币冠字号码和二维码信息追溯管理功能,为金融货币流通安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平台。

上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JL8000纸币清分自动处理流水线、半自动清分流水线、JL305系列中型纸币清分机、JL305+系列中型纸币清分机和金融物联网―人民币流通管理系统共5个系列产品的中试及产业化。

3、现金支付系统核心模块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中心”针对物联网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级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完成了具备纸币冠字号码识别和二维码信息追溯功能的现金流通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在国内商业银行推广应用。“中心”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城市一卡通系统、场馆自动收费系统和娱乐业4个领域的需求,对现金支付系统核心模块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纸币鉴伪识别技术、智能卡处理技术、智能控制和大容量票卡的准确存储与控制方面均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组建期内,“中心”完成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出卡模块、回卡模块、硬币接收找零模块和纸币识别模块共4个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并应用到自动售检票和自助终端系统中,实现了高精度、模块化、多币种、适应性强的现金鉴伪、识别、兑换、找零、自动出卡和自动回收循环功能。其中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出卡模块和JL606硬币接收找零模块目前已经完成中试;纸币识别模块和回卡模块正处于中试阶段。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平均出卡速度≤1秒/卡,储卡箱容量达2000张,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三、科技成果转化

在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应用拓展方面,“中心”通过技术转移转化,研制的系列产品如纸币清分机、捆钞机、点钞机、扎把机和纸币鉴别仪、基于金融物联网的人民币流通管理系统等现金自动化处理设备和解决方案、中大型纸币清分机系列产品、货币支付系统的核心处理模块系列产品等,均在依托单位实现了产业化,这些成果的转化促进了金融机具行业企业的成长,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保证了国家金融安全,满足了金融自动化的要求,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和金融机具更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心”集中行业研发优势,快速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金融机具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对已有成果进行工程化和技术集成,形成了一系列产业化技术,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证。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建成了2条中试示范生产线,开发出系列化金融机具产品,形成面向金融领域的金融安全、货币反假和智能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系列成果应用示范,提高了我国金融安全信息装备的整体研发水平、制造水平和检测水平,加快了成果转化及新技术的辐射和传播速度,较好地满足了货币安全、金融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要求,使我国金融机具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较高层次。

四、平台建设

“中心”根据金融机具行业特色,增加投入,购置科学仪器和设备,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数字平台,促进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推动科学研究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建立并完善行业、国家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和分析、检测体系。

“中心”完成了检测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建成了光学检测室、机械检测室、整机性能检测室和电学检测室共4个专业检测室。检测中心能够进行各种反假货币在连续波长范围下的光学特征检测、磁性特征检测和多特征信息检测,能够进行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电气安全检测、零部件机械性能检测以及产品性能检测等。检测中心设备先进、配置系统、功能齐全、针对性强,各检测室的检测能力均处于国内行业的领先水平,检测中心运行良好,为“中心”基础技术的研发、产品样机性能测试、产品中试型式试验以及产品产业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平台;同时,检测中心也对外实行开放服务,接受相关的实验及检测委托任务等。

“中心”根据金融机具研发和中试需要,购置了大批中试设备,在依托单位建立了中大型纸币清分机中试基地和现金支付系统核心模块中试基地,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样机装配、测试、调试和验证以及产品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验证、产前准备、型式试验、中试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五、组织管理

根据组建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中心”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建立了完备的组织机构,设有技术管理部、开放服务部、基础技术开发部、检测中心、新产品综合开发部、行政部、纸币清分开发部、现金支付开发部、模式识别技术开发部、电子交易开发部、中试基地以及国际货币反假及现钞运营培训体验基地共12个部门,并对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

“中心”设立了1个主任、1个常务副主任和3个副主任,主任和副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心”作为依托单位二级机构,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人、财、物管理方面相对独立,拥有自,与依托单位有明晰的经济关系,对于依托单位需要的产品开发,由依托单位委托“中心”进行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财务制度,财务独立核算,实行开放式经营。“中心”与高校和企业采用联合协同创新模式紧密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心”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来吸引人才和引进人才;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人才使用机制。人员管理以项目为核心,实行“竞争、激励、开放、流动”的研发管理模式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原始创新,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六、人才培养的运行模式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误区;创业实践;创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151-03

一、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社会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知识产业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迫切需要具有丰富知识、先进技术、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加入。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其本质是创新。知识经济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责任。知识经济的资源特征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资源优势。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信息取代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有创业的资源优势。

总之,每一个时展的核心推动力都是人才。知识经济影响着中国,也孕育着一个创业的时代,需要敢于奋起直追的人,需要通过创业英雄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改变社会上一些观念和意识,推动社会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大学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响应社会变革的召唤。

(二)必要性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金融海啸导致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因此,大学生走自我创业之路不失为一种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新途径。

2.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为了减轻就业压力,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厦门市及其他各省市都出台了力度不一的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同时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3.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要求。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消费结构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必然使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成为其显著特点。这就势必导致新产品和新行业不断涌现。这种社会需求的特点,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队伍,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成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已经进行创业的大学生中,首次创业成功的比率是非常低的。2007年,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在2011年的“两会”上,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从大学生创业低成功率来思考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一些常见误区。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常见的误区

(一)不知深浅型

1.创业之前没有做好各方面计划。很多大学生凭着创业的冲动、对创业认识不足,个人自信心膨胀,市场认识浅薄,在没有进行市场分析、市场环境扫描、消费市场细分和定位、财务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原材料采购、机械设备安装、员工招募等一系列企业行为,结果在产出等于零的时候,投入就几乎耗尽了创业团队的现金流。

2.创业的过程具有高风险性。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能够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的坚守。但大学生往往忽视创业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往往是一身债务,这可以把一个蓬勃向上的大学生创业者压得直不起腰来。

(二)眼高手低型

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知识,在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仓促创业不仅难以融到必需的资金,且因为他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是市场开拓、运营经验相当匮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受阅历及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因此综合素质不高的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

(三)朝三暮四型

创业者必须坚定且果断,有解决问题的恒心,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完全投入到创业行列当中。然而大学生创业的通病是看了这个好就做这个,看了那个好就做那个,时间就这样东撞西摸地过去了。这使得大学生把有前途的商业机会轻率地舍弃而错失良机。同时,大学生创业朝三暮四还会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成本。因此大学生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必须付出倍于常人的代价,必须承受倍于常人的压力。恪守“坚持到底”的信念,才能有所成就。

(四)投机取巧型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困扰,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而大学生创业常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快速发财,快速创业,缺乏长期创业心理准备。有的学生创业采取了唯利是图,以次充好,欺诈顾客,以期短时间内牟取暴利的做法,这样最终将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着许多误区,存活率低是不争的事实,但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创业者应该懂得亡羊补牢,避免重蹈覆辙。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避免走进误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实践模式,对今后创业成功起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实务操作方面,涉及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研究就少之又少。为此,笔者对大学生创业选择何种创业实践模式,作如下探讨和分析。

三、科学创业的实践模式分析

创业模式指的是创业者为保障自身的创业理想与权益而对各种创业要素的合理搭配,即创业的组织形式、方式确定、行业选择组成了创业模式。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一个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即其有能力操作而且能把现有的资源有效整合配置。目前专家提出了三种主要的创业模式:技术型创业模式;资本型创业模式;服务型创业模式。

(一)技术型创业模式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建立企业孵化器和创业中心;二是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三是风险投资。在这三个方面的技术型创业模式中,当前大学生基本上不具备这些条件,要把发明转化为产品需要走很长的路。因此此类技术型创业并不适合当代大学生。但这并不表示大学生不能从事技术型创业。

实际上,网络的飞速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社会生活习惯,也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基于网络领域的技术型创业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创业初期也不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非常适合于目前我国大学生进行初次创业。

丁磊创业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网络领域创业成功的典范。丁磊在200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六。他一手缔造了网易,并树立了中国网络界前卫的形象,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丁磊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讯工程专业,1997年5月决定自立门户,创办网易公司。接着,他和他的同伴们开设了163免费电子邮箱,推出了online游戏等等。丁磊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富豪和创业英雄。

丁磊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和专业知识,围绕网络技术核心领域,开发新产品。为了实现成功的创业,他和他的朋友需要不断的开发、调整产品,直到产品能够真正具备市场价值。最初开发免费邮件系统走上互联网创业之路。此举赢得了消费者的芳心,强化了“亲民”的形象,从而提高了网易的品牌效应。从这个经验也可以得出,在网络经济时代,谁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谁就有可能赢得市场。

当然,基于网络的技术型创业模式,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充分了解市场前景,任何一个创业的项目,先想市场,再想对手,最后检视自己和团队。其次,目标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再次,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大学生创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二)资本型创业模式

资本型创业模式,风险很大,因此需要财务和管理上的远见,需要注意市场的定位和市场的驱动。资本型的创业模式需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但是我国目前大学生几乎都是父母支持完成学业,并没有很多资金。如何成为拥有一定资金基础的资本型创业者是选择这一类创业模式的大学生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选择资本型的创业模式需要的创业资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获取资金:1.利用家族自筹资金,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会小很多,背负的债务也会较少,且给创业者带来的压力较少。2.寻找合伙人。创业者可以通过合资、入股的方式说服他人参与投资项目,吸收合伙人的资金。3.通过借贷方式。目前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国家对新创企业的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贷款方面提供贷款手续、利息、税收等方面的方便和优惠。

大学生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获取了足够资金后,考虑到向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以期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作方式风险很大,因此不提倡大学生通过这样的资本运作方式来创业。而通过获取来的资金加盟连锁企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资金型创业选择。连锁企业会向加盟者提供很多信息,包括广告等真实、准确的宣传资料,且会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服务和营销,并向加盟者提供指导、援助和合理的培训。

大学生选择资金加盟创业好处在于可以凭借连锁企业所提供的上述一系列资料、营销和服务以及定期的培训来进行业务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减少大学生走弯路,消费者对品牌知晓度高,可以减少创业前期的探索过程和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减少品牌推广的费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借助连锁企业的成熟公司制度、服务和培训过程来填补自己对市场认识、市场分析、经营方式、财务分析、市场细分以及经验等方面的空白。同时,连锁企业本身所提供的服务为加盟者开拓市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大学生在选择用资金加盟企业这一创业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作出加盟选择前要考察加盟企业技术与产品所能发挥的潜力空间及品牌形象。经常与原来的加盟者接触,更深入地了解将要从事的行业的各项业务;2.要认真地思考投资的加盟项目选择何种商业模式,或如何定位自身企业的特点和营销方式是否符合自己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3.要谨慎加盟,绕开加盟陷阱,现在很多企业为了达到自己追求利润的目的,想尽办法吸引投资者加盟,打着免费加盟等口号欺骗投资者,因此大学生在选择加盟企业时需谨慎;4.要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加盟,考虑将要从事的行业是否适合自己,考虑自身的资源等方面的实力,以使自己能够创业成功。

(三)服务型创业模式

服务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服务型企业当中,大学生适宜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资本。大学生创业应该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选择一些需要知识和专业的智力服务。例如,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专业性较强的咨询公司等,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又如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变化时尚的东西,小店的经营相对简单,对社会经验、管理、营销、财务要求不高。因此,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点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国际化时代开一些有创意的小店,比如创意的蔬果店、甜品店、个性家饰、幼儿绘画坊等。

四、结语

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不管是选择技术创业模式还是服务型的创业模式,甚至是资本型的创业模式或者交叉型的创业模式,都得是大学生综合自己各方面的资源特点以及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实践表明网络领域的技术型创业模式以及智力服务型创业模式更加适合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落脚点”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志能,郁义鸿.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

[2]王巍.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4.

[3]潘锋,韩畅.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发展月刊,2007(8):33.

[4]彭小媚,陈祖新.大学生创业模式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

第9篇

关键词:市场层次;创业板;国际版;转市机制;退市机制

纵观全球股票市场,美国股市无疑最为发达,股市结构也最为合理。美国股票市场规模巨大,而且市场结构多层次、多制度、多门槛,不仅充分满足了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给风险爱好不一的投资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空间。下面就以美国股市的层次结构为例,对照分析中国股市在市场层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横向分析――各个层次的比较

根据市场的上市标准和交易所规模等指标,我们将美国多层次的股票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也称主板市场),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和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二级市场(也称二板市场),如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三级市场(也称三板市场),主要是如费城股票交易所、波士顿股票交易所等此类的区域性股票交易所(也有说法把此单列为三级市场)及OTCBB和粉单市场。

1.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主要定位于向大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全球性市场,因此对企业的规模有较高的要求。截至2009年的数据显示,纽交所上市公司有2327家,2009年全年股票交易总额17.8万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股票市场则要小得多,截至2009年年底,上交所拥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股票数量1184个,股票总市值184655亿元;深交所拥有467家公司,股票总价市值40801亿元。两市市值之和与纽交所一年的交易额相差无几,规模上的差距显而易见。

上市公司方面,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其股权呈现出高度分散化的特征。上市公司的股票均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在公众手里,股票的主要持有者是个人和家庭、机构投资者。我国主板市场的建立带有过多的行政化色彩,建立的初衷是为国企改革服务。主板市场上上市的大多是国有老牌大中型企业,资产质量普遍不高,上市发行时人为的将股票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转让,并且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这种高度集中型的股权结构导致公司治理缺失,效率低下。从这个意义上讲,主板市场更多的是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并不能真正实现其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特别是我国股票发行实行审核制,使得众多民营企业难以在股市上融资。2009年初至2010年3月,上交所上市的19家公司中仅有2家民营企业。美国股票市场采用的是注册制而不是审核制,任何一家企业,只要满足了上市的财务指标,就可以在任何市场上上市,能够做到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这才是股票市场真正的目的。

2.国际板的推出

国际板是指一国供境外企业来该国上市发行股票的证券交易市场。

这里把国际板单列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单独作为股票市场的一个层次,只是作为我国国际板还未真正建立前的讨论。本文认为国际板属于一级市场,应该归入主板,像美国的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和全球市场。我国的股市目前分为主板、中小板和推出不久的创业板,为和国际主要发达国家的证券交易市场形式接轨,我国未来很可能推出国际板,这样我国的交易市场才能形成完备的体系。但是,目前推出国际版的时机还不是很成熟,以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推出国际板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国内市盈率偏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很高,国际市场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一般不会超过 10 倍,但是据统计自2009年IPO重启后,我国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超过 50 倍,创业板更甚,到 80~100 倍。高市盈率意味着超高的溢价,如果在此环境下推出国际版,对外资和跨国企业的诱惑可想而知,国际版无疑会成为他们圈钱的“利器”。

二是会挤压国内企业融资。虽然从长期上看,国际板将会增强国内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从短期上看,海外企业来华上市意味着国内投资者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但是这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被外资吸走,这将加重国内企业上市融资的负担。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跨国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贸然引入国外知名企业对国内企业造成的市场冲击结果如何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即二板市场或称创业板,是专门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与主板市场相比,其上市规模、上市财务、股本方面的要求均较低。我国的创业板刚刚成立,截至2010年2月创业板共有58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市价总额为2324.51亿元。与主板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创业板要求股本全额流通且其监管更为严格,这就对上市公司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第一批上市的创业板企业来看,它们大都有着10年的经营历程,都过了企业的幼稚期,这是监管层在发行审批制度下筛选的产物并非市场选择的结果,对这些企业而言大都可以在中小板上市。如此一来创业板的意义何在?再者虽然创业板比中小板门槛要低但并没有执行到位,上创业板比上中小板还难,一些处于成长期的高新企业根本无法在创业板融资,这使得创业板偏离了其定位。

创业板开板后三高现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及高超募比例)严重,市场一片热捧,其资金超募比率远高于主板和中小板。据纳斯达克中国区前首席代表徐光勋在“第十五届(201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所讲,纳斯达克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大概是12~20倍左右。而我国创业板第一批2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高达57倍,平均超募比例为117.14%,平均每家公司超募约3亿元。超高的市盈率、发行价说明市场对创业板的风险认识不足,这么多的超募资金投向哪里?突如其来的天量资金很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

4.三级市场

三级市场主要由区域性股票交易所、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和粉单市场(PINK-SHEET)组成。区域性股票交易所主要交易地方性企业股票等债券,其上市标准较主板和创业板又有所降低。在OTCBB上流通的主要是不能达到二级市场要求的或不愿意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公司,OTCBB主要靠监管做市商来规范市场,只要有做市商愿意为该证券做市即可,而且OTCBB在财务方面对企业没有盈利上的要求,在信息披露上,只要求公司按季披露由美证监会核准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粉单市场的监管则更松,对上市公司既没有财务要求,也不要求发行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披露。

我国的三板市场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代办股份转让是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该系统中转让的股票有三类,一是原STAQ、NET系统遗留下的数家公司法人股;二是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三是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系统进入代办转让系统的股份(俗称“新三板”)。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大多由政府出资成立,主要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为企业并购、资产重组提供信息,为企业从事产权交易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相比之下,如果企业因规模效益问题无法在主板和二板市场上市,可以在OTCBB上市融得发展所需资金。如果担心担心财务状况的恶化引来市场的过度反应可以在粉单市场交易。但是,我国的三板市场即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只为股份流通转让提供平台,并不具备融资功能。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规定了只有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才有资格进入该系统,这限制了可以上市的企业数量。截至2010年2月在此系统挂牌的股票只有117只。如此少的市场资源,其资源配置的功能也就十分有限了。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为地方小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平台,类似于美国的区域性股票市场。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产权交易所众多,但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则,缺少相关的基础法律,各地产权交易市场各自为政,妨碍了信息的共享,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纵向比较――各个层次之间的联系

1.配置结构

从市场结构上看,美国的股票市场呈现金字塔形:主板市场处于金字塔最顶层,上市标准高,制度审核严,上市公司少;三板市场处于最底层,上市的标准相对较低,上市公司数量多,这与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最多,而三板市场发育不良,公司资源不多,众多的中小企业无法在场外市场融得资金,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率配置。

2.转市机制

从各个层次之间的连接看,在美国,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不能持续满足监管方的要求,可以选择低一层次的市场进行流通交易。例如,一个上市交易的公司仅因为财务等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在主板或是二板被摘牌后,可以选择在OTCBB继续交易,也可以选择去粉单市场交易以避开公布其财务信息的要求;反之,在低层次市场上市的公司只要满足了在高层次市场上市的条件就可以自主申请到上级市场交易。当前我国并不存在真正的转板机制,有据可查的是粤传媒和久其软件,但是它们从三板市场跳到主板市场上市采用的都是增量发行的方式,因此也只能称之为“升板”,不能称之为转板。目前三板挂牌企业和非三板企业在主板或二板市场上市都需要通过首次公开发行的程序,二者无异。这样就使得三板市场对中小企业没有吸引力,不利于建立各级市场间的升降机制,为此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建立“转板绿色通道”,即凡是已经在新三板交易的企业,在达到了主板市场或是二板市场上市的要求时,可以直接申请转板,无须发审委审核,这样既增强了三板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也大大缩短了三板公司在主板上市的时间。

3.退市机制

从退市机制上看,如纽交所上市公司退市的标准是定量的,股东人数的限制、总市值的最低要求、公众持股数量的要求等都有明确的标准。而我国仅就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的一种情况作出了依法退市的规定,相关法律缺乏严密性,像“规定限期未能消除”、“严重”程度的界定更是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结果是自2001年初“第一版”退市标准实施以来,A股退市公司总计仅有50余家,占目前A股挂牌家数(2200多家)的2.2%,这差不多可以算作一种“零淘汰”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形同虚设。

总的来说,较之美国的股票市场,我国股市存在众多的不足:主板市场层次不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审批带有行政色彩,二板市场服务于高新的中小企业力度有限、超募严重、三板市场不能融资且能上市的企业资源有限,以及三个市场结构倒置、转板机制及退市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未来股市的发展只有克服这些不足,才能朝着更加合理、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乐乐.中美退市机制比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9).

[2]刘辉.从纳斯达克展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12).

[3]李东卫.我国证券市场应适时推出国际板[J].发展论坛,2010(08).

[4]张蓓蓓.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5).

第10篇

关键词: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激增、人口的迅速膨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给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经济对金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它为客户提供两个最基本的服务:一是完成某些金融功能(例如转账、兑换、汇兑、存贷);二是完成这些功能要尽可能地方便和快捷。客户对服务的其他要求以及客户服务的其他质量特征都是以这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为基础的。如果功能的适用性或者流程的便捷性存在问题,客户其他的服务要求就难以达到。而且,即便其他服务做得再好也难以弥补由于这两个基本要求所存在的欠缺。

一、优质的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重要意义

客户管理是市场经济社会所有交换参与主体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是所有交换参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深蕴的哲理启迪我们,客户是银行生存之本,是产品营销之基,是经营活力之源。着力拓展、维护客户,实现客户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是确保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前提。

(一)优质的客户服务可以吸引新客户

商业银行内部资料显示:商业银行80%的利润来源于20%客户的创造。这20%客户便是商业银行优质的客户。麦肯锡公司的相关调查显示.在中国商业银行表现的更加明显,只有4%的客户为银行带来80%的收益。跨国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等,成为我国法人客户的高端客户;那些工作稳定和收入稳定、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是个人客户的高端客户。商业银行要为每一客户建立一套科学的个性化服务档案,并根据客户的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整体满意度。这是通过老客户的口碑传播是吸引新客户的最佳途径。这需要以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客户服务为后盾,老客户的积极行为就有可能使潜在客户成为新客户。商业银行优质服务通过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的表现。会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服务效应,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二)优质的客户服务可以留住客户

通过与客户多种沟通渠道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对个人客户、法人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对那些需要周化和升级的高端客户可以度身定制金融产品,“一对一”主动进行产品营销。对贵宾型客户可以提供以资产管理为主的高度个性化管理,以期将这批强势客户集聚起来;对富裕型客户可在负债业务基础上,提供个人信用贷款、组合贷款和投资服务,使这类客户创造的价值不断扩大。服务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竞争手段。优秀的银行客户服务,可以留住老客户。

(三)优质的客户服务可以实现客户忠诚

客户忠诚度是指客户因为接受了产品或服务,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而对品牌或供应(服务)商产生的心理上的依赖及行为上追捧。客户忠诚度是消费者对产品感情的量度,反映出一个消费者转向另一品牌的可能程度。有人认为客户忠诚度是反映消费者的忠诚行为与未来利润相联系的产品财富组合的指示器。忠诚的客户是企业最有价值的顾客。客户忠诚的小幅度增加会导致利润的大幅度提升,建立客户忠诚是实现持续的利润增长的最有效方法。

二、商业银行客户管理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提供和反映的所有信息都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不能因自己的主观好恶、自己的错误偏见为导向。银行要制定一个规范的客户调查和评价标准,避免操作人员因主观意愿而导致对客户不真实的认知,银行对客户的银行账户进行了解和监管,整体把握客户重要的财务信息。

(二)全面动态管理原则

全面性原则足指根据业务工作要求.提供各方面的信息。银行客户经理要明确自己需要具体了解的客户信息。随着客户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管理要求的变化,提供的客户的服务要求,对客户实现动态管理。客户资料要不断加以调整,对客户变化进行追踪,及时补充新的资料,使客户管理保持动态性。

(三)精细化原则

精细化能真正反映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立体化程度。这一原则要求对客户信息的了解必须深入细致,针对客户每个方面的情况都要罗列决策,以避免管理留有空档。客户经理要不定期频繁地对客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据此对银行提出管理意见。银行还要随着客户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银行对客户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四)倾听、理解常沟通的原则

深入客户中间,倾听他的一些真实的看法、想法。认真处理客户来函来信,及时消除客户疑虑;安装免费"热线"投诉电话来处理客户抱怨;定期把客户请来举行讨论会,引导客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宣传银行的管理理念,帮助客户解答银行业务上的所有问题,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对策

可以说,客户群体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兴衰,甚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业绩。若想提高社会竞争力,商业银行就必须把客户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占有和拥有广阔的市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客户管理,努力做到客户满意。

(一)创新经营理念,完善运营机制

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运行中要按照为客户提供最方便和最优质服务的思路设计业务流程。流程的构造要做到:不管一个业务有多复杂,决不能让客户感觉到这种复杂性,相反让客户体会到的是方便快捷的服务。商业银行应提供“一站式”服务,尽可能使客户通过一个界面或者一个平台或者一个人员(如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即可办理所有的业务,免去客户来回奔波之苦。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内部要从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出发,建立反应迅速的运营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水平。

(二)保持效率提高与风险控制的相互平衡

商业银行为了规避操作风险,制定了各项以岗位分离和业务授权为主要内容的严格制度。当然无可厚非。除了要杜绝"过犹不及"的倾向,还要考虑效率提高与风险控制问的相互平衡。商业银行要保持正确的风险态度,接受合理范围内的操作风险,树立新型操作风险观,效率提高是一种“风险报酬”。要在风险控制与效率提高之间取得平衡,审核与监督要恰到好处。要防止因不必要的审核和监督给客户增添的麻烦。

(三)深入研究客户的期望值,建立抱怨与建议系统

不同客户由于文化背景、经济状况、消费观念、传统习惯、受教育程度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对服务和产品所产生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银行应当研究和了解客户的这些差异,尽量满足并超越客户的期望值。银行应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客户咨询、建议或抱怨为原则,设立"客户热线"的免费电话;提供表格以反映它们的好恶;设置建议箱传递它们的建议和抱怨。这些信息流为这些公司提供了很多好主意,并能使它们迅速地解决问题。

(四)树立人本理念,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银行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还要深人基层,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比如:帮助员工解决取暖、通风、配餐等实际同题;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问题;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考核机制的制定时,政策都要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向关键业务岗位倾斜;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构建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一流团队。

(五)建立合理的战略导向,制定清晰的客户服务目标

把目标客户群体新增数量、客户贡献度、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作为银行客户管理的战略指标。商业银行各级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头推进客户管理工作。客户管理工作要有针对性:加强对基层的授权、提高产品、系统和流程的弹性,提高对客户差异化水平、完善对重要客户的"一站式"服务;加强网络和电子渠道建设,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如对重点客户按不同的类型建立营销和服务团队,实现营销、服务渠道的共享。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及时掌握客户需求。

总之,树立良好的商业银行服务理念、制定良好的银行客户服务制度、改进服务流程、不断创新客户服务的手段和方法。是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客户服务管理的必由之路!

第11篇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为了将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处理流程与生产经营与管理方法,今年二月至三月份,我有幸来到了湛江某某饲料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会计实习,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对企业各个专业职业职能部门有了全面的了解,扩大了视野,增强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认识。下面是我浅谈一下在湛江某某饲料有限公司实习的一点感想。 二、【公司背景】

湛江某某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已形成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饮料和海水膨化饲料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是我国最大的三大对虾饲料生产基地之一。公司曾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AAA级信用企业、湛江市优秀民营企业、湛江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宜海”商标创广东省著名商标。 公司以诚信为本、以争创中国水产饲料名牌为宗旨。公司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指挥系统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引进当今国际最先进的水产饲料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拥有一批中、高级的科研和管理人才。 三、【实习内容】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只是慢慢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软件,刚接触“金碟”这个财务软件的时候并不觉得陌生,因为我们之前在课堂上学过,所以早就对这个软件有了初步了解。只要根据资料输入有关的信息就可以了,而且“金碟”里面的界面也很清楚明白,所以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从建账、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账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

由于公司已经有现成的账套,为了更加熟悉账套建立的流程,所以我自己利用空闲时间尝试重新建一套简单的虚拟账套。 建账流程: 核算项目设置币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套选项设置初始化数据启用账套 在对职员的类别设置时:系统预设类别为“不参与工资核算”,我一时大意,忘记了对职员类别进行定义。所以在录入工资数输出工资表等有关工资处理工作中,都没有出现职员。经过李会计的解释,我才知道,必须对职员类别进行定义。这是为了在工资核算中将职员按照工资费用性质进行划分,以便进行工资费用的分配,职员类别还是进行工资分配的依据。 李会计还告诉我,除了注意基础信息的设置、企业账套的建立、修改、删除和备份,操作员的建立、角色的划分和权限的分配等设置之外。建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类型必须选工业,选商业的话后面试验无法进行,很多时候不留心选错后不得不重建账套。 2、类编码的设置必须按照要求设置,直接影响到基础信息中其相应内容的编码级次及每味编码的位长,如果弄错,很有可能重新建账套。 在“期初余额录入”时,字数有些出入,试算老是不平衡,所以花费了一些时间。这让我更加注意谨慎。另外,大家要注意“客户往来”不是属于“应收系统”的,是属于“应付系统”的。由于我一时疏忽,忘记把“应付货款”受控于“供应商往来”,到后来期初余额录入时借贷方向不对劲了,经过李会计帮忙检查之后才发现问题。 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我可以说是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熟练地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前,我总以为,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只要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照芦葫画瓢应该OK了。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实践,我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离开操作和实践,理论只能成为一种空壳。 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做账。刚到会计部时我是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学习熟悉公司一贯的会计做账做法。由于以前在学校上过会计模拟实验和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并不是凭着记忆再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就可以完全轻轻松松地熟练掌握会计凭证。因为我们很容易疏忽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在各项经济业务登记到账户之前,都要首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确定所涉及的账户及其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 因为会计分录不够熟悉,在尝试制单的时候,我感觉有点力不从心,除了多问李会计相关知识,我还得在晚上时加班补课。首先我认真读透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做好笔记,随身带在身上,有空就看看。虽然有很多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是现实工作中的一些银行账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领悟,这时候我对会计实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除此之外,李会计还叮嘱我平时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一个星期之后,我开始学习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必须要注意到以下三点: (一)、合规性审核:这就要求审核人员必须认真审核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合规、合法,对于弄虚作假、涂改或经济业务不合法的凭证,应拒受理,并报请上级有关人员处理。 (二)、完整性审核:审核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齐全,若填写不全,手续不完备,应退经办人员补办完整后,才予与受理。 (三)、技术性审核:主要审核原始凭证的摘要和数字及其项目是否填写正确,数量、单价、金额、合计是否填写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若有差异,应退经办人员予以更正。 根据以上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我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开始进入金蝶会计软件的录入记账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账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到了审核凭证时就会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账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编制记账凭证,我还得熟悉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包括记账、打印所需要的账簿以及查询凭证等财务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从制单到记账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 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有的账都记好了,接下来就要对账和结账了。 对账的工作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账证核对,二是账账核对,三是账实核对。 结账于各会计期末进行,所以,我们有月结、季结、和年结。除此之外,结账时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先用铅笔写数据,确保无误之后才用黑色签字笔填上去。 作为一名会计,整天要对着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难免会心生烦闷、厌倦,登账时就更加错漏百出。俗话说得好,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其实,只要你用心地做,就会其乐无穷。梁启超说得好:“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只要爱我所做,自然就会成为做我所爱。 出纳也是实习中的一个内容。提起出纳,自然就想到现金和银行。出纳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跑银行。跑银行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寒冬酷暑,刮风下雨,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非常辛苦。平时,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一名成功的出纳一定要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毅力! 四、【实习所感】

(一)提高合作能力,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更是当今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合作的,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合作与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不同部门之间和不同公司之间同样需要良好的合作与人际关系。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企业效益。所有的有关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以前看上去似乎只是纸上谈兵。难于应用实际,无从下手,经过这次的实习,我可以说是基本掌握了以下几方面。 1、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⑴任何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 ⑵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 ⑶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2、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⑴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

⑵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

⑶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

⑷登记入总账。

⑸结转其成本

⑹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一丁点儿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五【建议】 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遵守公司章程,不早退,不迟到。这次实习,我对该公司的一些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见,我对公司的今后发展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公司历史不算很久,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都知道有“xxx公司”,这样公司的业务面才会越扩越大。

2.公司的财务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所有的凭证中,有些原始凭证不够正规,甚至有缺漏的,这与我们所学到的凭证做法有一定的出入。 3.在管理制度上,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我实习期间,让我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在管理体制上,制度不明确,职责不分明,这样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在今后的公司发展上,应注重规模效应,培养团队精神。就该公司的目前情况来看,工作还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方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定。再一点,各部门的协作能力不是很好,还没有培养出一种团队精神。

第12篇

【关键词】资本市场运作 学科范畴 课程对象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49-03

一 资本市场运作的学科范畴

资本市场运作的实践开始并发展于西方,至20世纪末传入中国,21世纪,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必须建立资本战略以应对时代的挑战,资本运作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开展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方式,谁能成功地整合资源,把握资本市场的脉搏,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1.资本市场运作作为一门新课程在各高校逐渐发展起来

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公司作为一种兼容现代商品经济特征和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逐渐成为中国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面对纷至沓来的经济变革,面对经济主体多元化、企业改制上市、收购兼并与重组、股权资本运作、吸收合并、债务重组、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份回购、杠杆收购、公司重整、破产重组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迫切需要资本市场运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商务实践的要求一方面促使财务管理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或方向,资本市场运作则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或方向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开设金融专业的院系,其研究的范畴逐渐从宏观金融学向微观金融学延伸,其课程设置也越来越重视微观金融教育,也开始设置资本市场运作课程。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已经开始成为不少高校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不同专业背景设置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皆带有各自专业的烙印。

2.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究竟定位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

经过几年的发展,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课程定位方面仍然存在大量争议,主要是对资本市场运作所属学科范围认识不同。通过对国内外资本市场运作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西方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并没有“资本运作”这一概念,因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市场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企业家自然而然地进行资本运作活动,因而西方经济学认为有关的各种资本运作是一种平常的经营活动,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对此展开研究。但在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人们对资本认识的不断提高,为资本市场运作在中国的诞生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但由于中国的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市场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还很不成熟,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或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学院(系),或设在管理学下的会计学院(系)等。

3.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与金融学课程的关系

从金融学理论渊源的发展变革上看,作为经济学分支的金融学,研究的起点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其核心内容是货币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问题,到20世纪40年代后金融学逐渐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的范围逐渐向微观层面延伸,核心内容是资产定价与资源配置,主要包括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两部分。因而金融学课程包括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资本市场运作因借用了微观金融学中的一些原理和结论,因而部分高校资本市场运作课程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学院(系)。而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将管理学的思想运用到资本市场运作活动中,就是对资源各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资本市场运作目标和价值的增值。因而,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借用微观金融学,而是应用金融学、管理学的原理和结论指导企业资本市场运作决策,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市场运作会成为管理学科体系课程的原因所在。当然,资本市场运作在研究资源优化配置时,还借助了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经营战略、财务管理、会计学、法律、社会学等的分析工具和概念,以便在不确定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在这些学科中,财务管理对资本市场运作影响最大,这也是不少高校把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作为管理学科体系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市场运作根植于经济学(金融学)但却归

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二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对象与作用

1.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对象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资本市场运作课不仅要对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方向的学生开设,还应对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目的是了解和掌握资本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模式和方法,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与今后学习的其他课程相结合,逐步提高管理技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随着金融专业研究的范畴逐渐从宏观金融学向微观金融学延伸,其课程设置也越来越重视微观金融教育,所以经济学类金融专业学生也应设置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以适应当前金融实务界的迫切需要。

2.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作用

第一,开设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可系统地了解投融资操作的新理念和资本运营的新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迅速扩充的压力,同时资本运营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作为企业运营的高级形式,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对现代企业实现资本运营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利用最合适的方式来经营,让自身的资本不断扩大。

第二,开设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可为中国国有企业超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手段。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对管理者的经营方式进行了有益的理论补充和经验吸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将来实施资本市场运作,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资本从管经营到管生产,管人财物转向管资本,成为投资方,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将大大释放微观经济体的活力,有利于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从而规范企业运营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开设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有助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筹资难,影响了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单纯依赖原始的资本积累,则会束缚企业规模增长,无法实现规模效益,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就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资本市场运作是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以资本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本有效增值的一种经营手段。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即风险投资(VC)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研究与分析、学习和应用这种新型融资方式,让管理者深切体会到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企业融资上市和资产并购提供操作指南,让企业多走捷径,少走弯路。调查表明,风险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在企业成长方面,风险企业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同期的500强公司,它们的年销售增长率达到35%,一般为500强企业的两倍;在创造工作机会方面,500强公司的年就业增长率只有2%,而风险企业却达到了15%;在投资力度方面,风险企业的厂房、地产和资本设备投资年增长率达到25%;同时,风险投资还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如APPLE、INTEL、MICROSOFT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都是风险投资成功运用的典型案例。

第四,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是优秀企业家的必修课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期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资本运营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不能称为现代企业家,优秀的企业家不但要善于生产经营,也要善于资本经营。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彻底散去,全球经济能否走出困境主要是看中国等发展经济体结构调整是否到位,是否能建立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拥有260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任务,顺利推出了创业板市场,我们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资本市场国际化问题任重而道远。

三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内容建设

1.目前中国高校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内容不一

第一,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资本运作与上市,包括投融资、私募股权运作、企业战略并购与重组、上市谋略等。

第二,清华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内容包括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资本运作与企业价值再造、资本运作中的法律分析与风险防范、企业战略并购与重组、企业治理与股权结构、投资分析与决策、企业融资渠道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

第三,上海财经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如何对接资本市场,企业经营模式,融资渠道与企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原理、流程与方法,经典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公司机制等。

第四,西南财经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公司金融与融资、资本运营战略、资本市场与国内外IPO、公司兼并收购、公司投资与策略、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及营运、证券及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领导者心智模式建设与用人之道、博弈论与策略思维等。

2.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建设

第一,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建设应有助于让企业在财务、法律方面运行更加规范、合理、安全。资本运营的核心是财务,运用财务工具,深入学习投资组合管理及风险监控策略,透视证券市场、把握投融资决策,实现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跨越式转变,奠定企业从产品经营到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结合发展的基础,掌握股票投资、期货投资、黄金投资、外汇投资等金融投资的技巧,为企业家在财务、法律方面更加规范、合理、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第二,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应突出中国企业组织的特点。我们认为,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内容建设,应该突出中国企业组织资本运作的特点,立足于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丰富的企业组织的资本运作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组织创造的新鲜经验及发展趋势,并充分引进国外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运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并对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运作理论和方法加以重点评价。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资本市场运作实际上是企业产权主体为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有效率的资本市场运作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动态调整机制,包括实体资本或资产配置结构的重新调整、产权改革与产权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金融投资衍生工具的创新、无形资本价值的增值以及竞争性市场环境的确立等方面。

第三,根据课程对象确立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体系。资本市场运作从宏观上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从微观上讲,资本市场运作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对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在以上思想指导下,我们认为如果该课程为经济学类金融专业学生开设,则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不仅应立足于微观企业,还应当将政府纳入其中,这样更能体现金融专业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特点,也更能发挥金融专业学生的特长。如果该课程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开设,则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应立足于微观企业,内容应包括企业改制上市、收购与兼并、上市公司重组、股权资本运作、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份回购、杠杆收购等。这些内容既包含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策略,又包括资本市场运作的融资决策;既立足于我国实际,又引进国外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运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另外,对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中介机构――投资银行,对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场所等内容也应有所涉及。

四 基于市场需求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教学改革

综上分析,我们对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教学改革做一构想,以期为资本市场运作教学提供参考。

1.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突出特点。在课程安排中,要采用“活模块”课程内容设计模式,既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也可按照应用型课余选修内容设计,目的是为学生自我设计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既要考虑学科本位的特点,又要考虑能力本位的需要;既要考虑不同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又要根据不同的实务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内容,使课程建设在整体上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本市场运作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所提出的特殊需要。

2.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增加体验式教学课时所占比例

由于资本市场运作内容多,涉及融资、投资及并购重组等众多内容,因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54课时)内分配十分重要,必须安排好教学课时的内容分配、形式分配、效益时间分配,并不失时机地带学生参观企业,获得企业资本运作实践的体验。

3.改变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树立以学论教的新理念

资本市场运作教学要逐渐从“以教论教”转向“以学论教”,即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评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强调基于学生的“学”的教,关注的是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研讨改进课堂教学的对策,以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理性地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

4.应更多地采用探究式案例教学

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也是本门课程的突出特点。资本市场运作涉及众多企业的现实问题,教学时应突出重点,注重启发,重视铺垫,采用探究式案例包括失败的案例开展教学以端正学生态度,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内化学生情感,全面激活探究思维等。

5.利用思维导图增强教学的逻辑性

资本市场运作涉及众多学科,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包括模式导图、板书导图、探究导图、复习导图、解题导图等,既可以使教师的思维过程更加清晰,又有利于学生以更加简捷的方式学习,并成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取得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

6.开展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资本市场运作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7.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在数字化背景下,拥有先进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环境成为一种教育优势,电子储存设备、软件及电子材料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方法,尤其网络中的教育资料和教育信息打破了地域限制,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8.精简和筛选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