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税的纳税筹划

关税的纳税筹划

时间:2023-08-29 16:43: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税的纳税筹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2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第3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l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第4篇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国际税收词典》中将纳税筹划表述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和私人实物的安排以达到减轻纳税负担的活动。”纳税筹划包括四层意思:一是行为的合法性或“非违法性”,这是纳税筹划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区别于一切税收欺骗行为的根本标志;二是时间的事前性,纳税行为相对经济活动具有滞后性,纳税人可以在各项经营活动发生之前把税收当作一个内在的成本;三是现实的目的性,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减少税收成本,取得税收利益;四是行为主体为纳税人或其人。

因此,我们可以把纳税筹划定义为:纳税人或其人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法合理或“非违法”的手段,以期降低税收成本服务于个人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对我国纳税人及税收经济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税法知识普及。几乎所有的公民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与个人所得税相关联,熟悉相关税法知识是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

第二,有助于纳税人维护自身利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回避税收风险。纳税人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提出多个纳税方案,通过比较,选择税赋最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人的发展。

第三,有助于国家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针对税法中未明确规定的行为及税法中优惠政策而进行的,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充分利用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反馈信息,可以完善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税收政策。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途径

(一)代扣代缴中企业帮助个人进行纳税筹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代缴代扣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帮助个人进行纳税筹划。

1、转换应税所得的性质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分类课税制将个人所得分为11类,各类的费用扣除标准和适用税率均不相同,可以在各类所得中依法转换。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为3500元;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30%、40%的超额累进税率,每次劳务报酬少于等于4000元的,给予800元的税前抵扣,超过4000元时减除20%的费用。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在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前提下,其所适用的税率不同。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拆分或合并,以减少应纳税额,因而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合理的筹划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只要仔细研究经济合同,在签订协议时就可以通过合同来安排纳税问题。要注意的是以提供劳务报酬的形式计税工作的性质必须符合税法对劳务方面的规定。

在合法的前提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进行转换、合并、拆分,要视情况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筹划。根据表1数据,可知,当应纳税所得少于20888元时,个人与企业协商好,签订(临时)合同等方式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从而减少应纳税额;当应纳税所得高于20888元时,则应采取劳务报酬的方式。

2、增加支付次数法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每一个月的所得为一次。因此纳税人可以与支付单位商量好,把一段时期内(如3个月)的收入在1年内分月支付。这样企业也用不着一次性支付较高的费用,赢得流动资金,减轻经济负担。

3、平均多次所得法

某些职业如按销售额计算提成的业务员,因为阶段性原因月收入不均衡,某些月收入畸高,某些月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高收入适用高税率,最后导致纳税人高负税。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将每个月应付给员工的工资报酬按照以往的经验平均预付一定的数额,保持员工薪酬收入的大致均衡,使员工承担相对较低的税负,项目结束后汇总清算,多除少补。

4、费用转移法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企业为提供劳务的一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提供劳务的一方承担的费用改由企业支付,这对于企业来说并没有减少支出,但是对于提供劳务的一方来说,就相应地减少了自己的劳务报酬所得,从而使得该项劳务报酬适用的税率较低。如企业为提供劳务者提供餐饮服务、报销交通开销、提供宿舍住宿、提供办公设备等,这些费用支出是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企业给个人的名义所得相应减少,对于个人而言,实际所得没少甚至增加。名义所得减少,应纳税额根据名义所得计征也因此相应减少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稿酬所得。

第5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纳税 筹划

纳税筹划活动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行业,并且有相当规模的专业人员。外国企业在这方面几乎都会聘用专业的税务顾问,并结合审计师、会计师和国际金融顾问等专业人员专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通过合法的经济手段来减轻企业的税务支出。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税务体制来看,还没有将各税种完全清晰的细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也没有将纳税筹划工作重视起来,使得纳税筹划活动在我国企业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或者在更为宽松的条件下,通过对涉税事项进行事先精心的规划和安排,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的一种合法的涉税财产管理活动。

二、加强纳税筹划的主要方法

1、借鉴国外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我国企业对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企业完全理解我国相关税法的具体条例内容,使每一条规定都充分发挥制约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合法前提下,合理规划和安排纳税项目,从而减轻企业的税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与国际化接轨,我国的税收体制也会更加健全和完善,会给我国企业的纳税工作提供更加可以利用的空间。

2、企业应该改变纳税观念,积极树立企业诚信纳税的典范形象。随着我国社会的法制程度不断加强,企业纳税已经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大力度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对此,企业应该彻底改变以往比较被动的纳税态度,通过重新审视企业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及早革新纳税观念,以及采取合法途径主动寻求减免税负的策略,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财政负担。

三、纳税筹划工作的意义

1、提高人们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大纳税筹划的工作力度,可以使人们更加明确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且改变人们对这一工作所产生的误解。许多人都错误的认为纳税筹划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企业逃避纳税,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纳税筹划是以守法为前提来维护企业利益的一项工作,科学有效的规划纳税方案是一种有效促进企业积极纳税的管理机制。

2、提高纳税人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由于企业作为纳税义务的承担者,又是以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主体,所以企业有权利在纳税义务中合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通过有效减轻自身税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转,在节约各种成本的基础上,使企业收益最大,企业作为纳税人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3、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通过聘请专业的金融管理人才,可以帮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有专业水准并满足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参与国际间的竞争。

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税收制度不断完善。面对企业纳税筹划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形中对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整性提出了很大挑战,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税收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从而实现税收体制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四、纳税筹划在我国企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不断加快,纳税筹划工作也逐渐被众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重视起来。对于法制社会下生存的企业来说,纳税筹划工作的大力实施是企业加快发展的必然。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要想顺利展开,还需要获得政府部门、立法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企业提高纳税筹划工作的意识,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积极展开纳税筹划工作。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时,企业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1、合法纳税筹划。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守相关税收法规,才能保证所设计的纳税方案获得税收部门的支持,否则,非但不会为企业减轻税负,还会使企业面临相关惩罚,情节严重的,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所以,负责纳税筹划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每一项内容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尽量减少会引发误解的经济活动,只有将纳税筹划工作透明化、合理化,才能够顺利展开。

2、纳税筹划应该提前开展。企业应该提前进行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纳税筹划。如果已经是既成事实,则没有纳税筹划的价值。因为在纳税任务已经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再进行纳税筹划,就会有逃避纳税的嫌疑。同时,工作人员应该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获知某些更改条例的信息,为纳税筹划做好准备工作。

五、结论

纳税筹划在将来将会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且会对企业资金流动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合理的展开纳税筹划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税收条文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对纳税筹划认识程度不断提高,这项经济活动将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纳税筹划也具有一定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仔细认真的进行方案设计,以便将所有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杨智敏.走出纳税筹划误区[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5—42

[2]张中秀.纳税筹划宝典[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牡,2002:181—196

[3]张冬梅.浅谈企业税收筹划[J].财政与税务,2002,(3):76—78

[4]沈肇张.浅论税收筹划的原则[J].上海会计:2002,(4)t 36—38

[5]俞勇华,昊荣宝.浅谈企业税收筹划问题[J].云南财政与会计,2003,10,22

第6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企业纳税筹划方法注意问题

一、纳税筹划的意义

从纳税人方面看,纳税筹划可以使纳税人的税收减少,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有利于纳税人的发展壮大。

从国家的税制法规上看,纳税人为了节减税收,总是密切地关注着国家税制法规和最新税收政策的出台,一旦税法有所变化,纳税人就会从追求自身财务利益最大化出发,马上采取相应行动,趋利避害,把税收的意图迅速融入纳税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从这方面来说,纳税筹划在客观上起到了更快、更好地贯彻税收法律法规的作用。同时也时刻提醒税务机关要注意税法的缺陷,对税法的健全起到促进作用。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通过应纳税所得额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要想做好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要增加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对一般企业来说享受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只有在增加各项税前扣除上做文章。

(一)充分利用各种所得税优惠政策

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为企业的纳税筹划留下了空间。

(1)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允许再按照其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直接抵减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但是摊销年限一般不会低于10年,也就是说不能在当期全额扣除,纳税人根据自身条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多搞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并且要注意分清研究开发费用的期间费用化和无形资产化。

(2)根据财政部、根据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的有关规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加计扣除100%”。

(二)正确运用亏损弥补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企业想充分利用弥补亏损政策、以取得最大的节税效果,就要注重亏损年度后的运营,企业可以减小以后5年内投资的风险性,以相对较安全的投资为主,确保亏损能在规定期限内尽快得到全部弥补。

(三)恰当运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加速折旧法的纳税筹划

新的会计制度及税法,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只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只要是合理的就行,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符合政策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选定对自己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达到节税目的,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初期享有减免税优惠期间,企业可以把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定在高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将计提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计入成本,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对一般处在正常生产经营且没有享有税收优惠的企业来说,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纳税筹划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纳税筹划方案如果成功的话将会为企业带来节税的好处,否则一旦筹划失败,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纳税人在做好纳税筹划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注国家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加强税收政策学习

企业纳税筹划人员要时时刻刻关注国家有关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政策的变化,通过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可以准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实质,提高风险意识,只有加强税收知识的学习,全面把握税收政策的内容,才能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规避纳税筹划风险,为企业增加效益。

(二)要经常与税务机关沟通,搞好税企关系

现在各地方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他们除了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税法和实施细则外,还遵守地方政府的颁布的其他相关规定,在纳税筹划时我们很难把所有的相关规定都能理解透彻,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要主动地与主管税收机关联系,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使我们的纳税筹划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保持一致,以便于我们的纳税筹划方案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要保持友好关系,要使我们的纳税筹划风险降到最小,争取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四、总结

纳税筹划在当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树立纳税筹划意识,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光明正大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实际的节税方法,尽可能的全面分析影响纳税筹划目标实现的因素,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做到事前安排,把税收风险降到最低,真正发挥纳税筹划的作用,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肖太寿.《纳税筹划》,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纳税筹划;案例分析;建议

1我国个体工商户的现状分析

纳税筹划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纳税筹划在我国企业、个人及个体户中的实行情况并不理想。我国理论界对于税收筹划内涵的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狭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只限于节税,与避税不同的是,税收筹划是为选择税负最近的纳税方案而进行的纳税优化,它不仅仅合法,还体现了税收的政策导向。而避税是利用税法漏洞来规避和减轻税负,它虽然不直接违法却违反了税法的立法精神。广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是采用一切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纳税方向的策划和用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它包括节税和避税。目前,在我国的众多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户)并不了解和关注纳税筹划,在税收筹划涵义认识上的误区。在我国,许多个体户不了解税收筹划(taxplanning),一提起税收筹划就联想到偷税(taxfrand),甚至一些个体户以税收筹划为名,行偷税之实。个体户不注重纳税筹划,这块领域几乎是空缺的。据有关资料显示:有很大部分个体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纳税筹划,有些个体户认为搞纳税筹划没有什么必要,只有少数个体户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考虑开展纳税筹划。这说明,纳税筹划不被个体工商户认识和关注。这在我国各地是普遍存在的消极现象。

2我国个体户的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

个体工商户进行纳税筹划有助于税法知识普及。个体户的纳税,具有最广大的人群。几乎所有的公民在其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个人所得税相关联。而个体户要想进税收筹划,熟悉相关税法知识是其前提条件。因此学好税法知识成为广大个体户纳税人的共识。同时,也有助于个体户的纳税意识的增强。要做到,该缴的税一分不少,不该缴的税一分不能多。因此可以说,合理运用税法知识进行税收筹划正是个体户纳税人税收意识增强的表现。

再从理财规划的角度来看个体户的利益。纳税筹划是力求以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为目的的,纳税筹划也是学会理财规划的一种表现,理财规划的目标就是达到资产的安全、自由、升值。纳税筹划能够让你的收入增加,让资产更自由,利用资产的流动性达到升值的目标。从个体户自身的发展来看,更应该学会理财纳税筹划方面的知识,不要糊里糊涂的多交可以不交的税。个体户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提出多个纳税方案,通过比较,选择税赋最轻的方案。个体户纳税筹划从宏观来看,有助于国家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法规。个体户的纳税筹划是针对税法中未明确规定的行为及税法中优惠政策而进行的,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充分利用个体户的纳税筹划行为的反馈信息,可以完善现行的个人所

得税法和改进有关税收政策。从而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税法和税收制度。

3案例及案例解析

(1)建账筹划。

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户应该按以下建账。如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应设置复式账:2人(含2人)以上合伙经营且注册资金达到10万元以上的;请帮工5人(含5人)以上的;从事应税劳务月营业额在15000元以上或者月销售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应设置复式账的其他情形。如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应设置简易账:(请帮工2人以上5人以下的)从事应税劳务月营业额在5000元至15000元或者月销售收入在10000元至30000元的;省级税务机关确定应设置简易账的其他情形。

(2)毛利率与税收筹划案例。

税法链接: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根据流转额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对销售额和营业额的确定,关系到纳税的多少。应纳税额是以纳税人实现的销售额或营业额作为计税依据,再以法定的税率和征收率计算出来的。根据税法有关个体户计税规定的第2条,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除以毛利率核定营业额计税,此方法使用最为普遍。在这里,成本和费用都是明确的,而利润额的确定难度比较大,尽管有关法规规定10%的毛利率,但在实际核定税款过程中采用不多,实践中多根据当地同行业的盈利水平估算一个恰当的毛利率,反算出应纳税营业额作为计税依据。由于毛利率是核定流转额的分母,所以毛利率越高计算出来的流转额就越小,毛利率越低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流转额就越大。对毛利率的掌握和申报往往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有的人不了解税务机关对个体工商业户核定税收的原理,当税务人员来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的时候,总是少不了给税务人员诉苦,往往是把自己生产经营的盈利情况说得很低,致使流转额反而推出来比较多,结果多缴了更多的流转税。案例:个体工商业户陈某开一家银饰品店,经营用房的月租金为800元,水电等费用平均一个月为200元,主要由夫妻俩人打点业务。由于在同一个集镇上经营银饰品店的仅陈某一家,因而业务利润没有同行可比,对该行业的业务核定也没有权威性的资料可供参考,因此,税务机关在具体核定营业情况时往往把业户的申报作为基本的依据。

该个体户在申报经营情况时,如实提供了有关成本和费用的数据,但在讲到收入情况时,一再陈述经营利薄,销售50块只有5块钱的毛利,即毛利率只有10%。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税务机关将该业户夫妻月工资定为800元。根据业户的申报可以计算出该业户的经营情况:该个体户的月营业额=(800+200+800×2)÷10%=26000(元)。如果根据业户的申报,就应该以26000元作为计税依据,按商业小规模纳税人4%的征收率计算,则:应纳增值税额=26000÷1.04×4%=1000(元)。

如此高的增值税是个体户难以接受的,与实际的经营情况也不符,因为从事银饰品的经营平时业务量不多,但毛利率大。经过反复核实,税务人员将该户的经营毛利率确定为50%、则调整后的月营业额核定为:(800+200+800×2)÷50%=5200(元),该户的月应纳增值税额为:5200÷1.04×4%=200(元)。毛利率由10%上升到50%,而应纳增值税额则由1000元下降到200元,两者相差800元,两者差别较大。这仅仅是流转税的缴纳,如把所得税考虑进去,情况就变化。一种情况下,根据毛利率计算出的利润,按正常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毛利率高,缴纳的所得税就高,流转税减少的税额被多缴的所得税抵消后,纳税负担反而重了。另一种情况下,也是最普遍的情况,高毛利率同样有利于减少所得税。对于个体户的所得税的缴纳,税务机关一般都是采用简易办法征收。所谓简易办法,就是根据应纳税营业额乘以当地税务机关核定的毛利率测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而更多的地方,则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征收所得税,即根据营业额乘以附征率直接计算出应纳所得税额。营业额的减少,也有利于所得税的减征。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人缴纳流转税以及所得税,营业额的确定非常重要,其中毛利率的确定又是确定营业额的关键。

第8篇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有按税种设立的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等构成,单行法地位平行、排列松散,影响了税法的整体效力。

(二)纳税筹划不足

有些企业对如何进行纳税筹划理解的不深不透,缺乏纳税筹划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纳税筹划带来收益的重要性,致使纳税筹划不足,有的在经济行为发生之后,纳税项目、计税依据、税率已固定后,才实施一些少缴税款的措施,已没有任何意义。

(三)涉税人员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税务筹划师、税务精算师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对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企业的税收筹划是由企业的纳税人员、财务人员负责,其知识水平有限,不具备税收筹划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一)对企业销售收入的税收筹划

1.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

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财产、股息红利、租金、利息、特许权使用、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收入分为一般收入和特殊收入两种形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销售结算方式,使企业不需先垫支税款,且还能尽量推迟确认销售收入,这就达到了延缓纳税的功效。

2.尽可能投资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免税。企业在投资时,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享受这一税收优惠政策。与此同时,税法规定企业的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因此企业可以关注免税国债,这也是投资的一个好方向。

(二)税前扣除项目的纳税筹划

1.工薪、福利、捐赠的筹划

新税法规定对于工薪、福利、捐赠等给予更加宽松的税前扣除政策,提高了扣除限额,企业就可以在规定的限额范围内对合理的工薪、福利等给予扣除。尽可能多地扩大税前扣除,这也是税收筹划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准则。

2.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

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扣除标准有所下降。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从中可看出,企业应该将业务招待费的60%控制在当年销售收入的5‰范围内,使业务招待费开支尽可能接近营业收入的5‰,这样可充分利用企业所得税对业务招待费两头限制的最大限制额度。因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再具体划分,且扣除限额有大幅提高,企业可以把有部分印有企业标记,对企业形象及产品有宣传作用的礼品作为业务宣传费列支。

3.公益性捐赠的筹划

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利润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的公益性捐赠行为必须是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才能扣除。企业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合理安排捐赠支出,如果超过限额,可以采取分期方式,考虑在下一个纳税年度再进行捐赠。

4.税收优惠的筹划

利用税收政策进行筹划,分析企业的性质及国家税务部门等颁布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支出。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免税减征优惠,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创投企业、民族自治地方、非居民企业及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比如企业在项目投资时,可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等国家鼓励类的投资方向,享受税收优惠。又如新税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免征。”企业要充分了解地方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享受所得税的优惠。

三、完善与改进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建议

(一)强化科学管理

税法从征税角度对会计核算提出了较高要求, 只有加强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企业的会计资料规范齐全,税收筹划的空间越大,税务筹划的成本越低。同时必须在税法规定合法的前提下筹划,才有利于纳税筹划的工作。

(二)纳税筹划事前进行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须在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事前筹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应税行为的产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达到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若企业的纳税义务已产生,事后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就无任何作用了。

(三)加快税收筹划人才的培训

税收筹划需高层次人才进行理财,这就要求税收筹划人员通过加强培训,学习有关税收政策、税法及会计法规,吃通吃透,学会应用学到的知识,为企业筹划最佳的税务方案,规避纳税筹划风险,使企业取得最大的效益。

四、结语

第9篇

一、当前时期下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1.对纳税筹划认识不足。当前,有不少企业忽视了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也不够重视纳税筹划问题。首先,认为纳税筹划等同于偷税、避税,实际也确实有部分企业为了降低自己的税收负担不合法的实施“筹划”。由于企业实施的“筹划”并非真正意义的纳税筹划,所以最后没有实现节税目的不说,还面临着偷逃税款的责任。其次,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不具备生产经营自和独立的经济利益,达不到开展纳税筹划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理论研究的顺利进行。而在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发展下,企业树立了新的纳税筹划观念,同时积极主动的开展了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工作。

2.纳税筹划风险问题。纵观当前企业纳税筹划的实施现状,多数纳税者实施纳税筹划时均错误的以为一旦实施了纳税筹划就能够降低纳税负担,保证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对纳税筹划存在的风险问题直接忽略。一方面,纳税筹划具有主观性特点;主观性判断是否科学合理对纳税筹划方案的确立及贯彻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纳税筹划的效果不好,那么就成为了纳税者的风险。另一方面,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明显;真正的纳税筹划必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需得到税务行政部门的认可。因为就算纳税筹划是围绕着相关法规开展的,但也会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力度薄弱而阻碍了纳税筹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最终导致方案应有的功能作用难以发挥。

3.税收征管水平有待提升。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和西方国家的税收征管水平相比还有待提升,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征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所致。特别在个人所得税等税种方面,征管效率低下引起严重的税源或税基流失。倘若偷税的获益要比税收筹划的收益及偷税风险高,那么纳税者将摒弃税收筹划活动。

4.缺乏专业的纳税筹划人才。纳税筹划是一项事先安排与规划的活动,只要企业一发生经济业务,就不能进行事后补救。所以一批复合型的纳税筹划人才必不可少,不仅要掌握税收、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进行全方面的了解。纳税筹划过程中,纳税筹划人员应根据相关税法进行,及时获悉国家税收政策更新情况,掌握企业业务流程,科学比较和选择各类纳税方案,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然而当前有不少企业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

二、解决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的对策

1.对纳税筹划的含义正确认识。科学合理的认识纳税筹划的含义,确保纳税筹划在相关税收政策导向下良好运行。所谓纳税筹划,指的是纳税者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尚未尚未发生的应纳税行为进行事先安排与筹划。避税应是纳税者在熟知税法及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经营活动等的合理安排,实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2.防止纳税筹划风险。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认识立法目的,落实纳税政策;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应始终以合法性原则为基础,对政策规定充分熟知是防止纳税筹划风险发生的前提条件。二,认真细致考虑当地税务征管的实际情况及要求,保证当地税务机关支持纳税筹划活动。三,企业可聘请纳税筹划方面的专家,以促使纳税筹划呈现出权威性及可靠性。纳税筹划属于综合性学科范畴,涵盖了纳税、财务、经营管理等各环节部分,具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性特点,需专业技能水平高的专家进行实践操作。所以凡是涉及到企业全局的纳税筹划业务,应聘请像注册税务师这样的专业人员负责。

3.正确处理与税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我们都知道,税务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在国家中占据主要地位,主要任务是管理国家税收。所以要求税务部门应不断强化管理监督机制,防止一切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此外,纳税筹划的实践成效和税务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应充分掌握与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流程及步骤,彼此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认真分析研究纳税法规当前的发展情况,正确理解税法,并且在处理比较模糊及新的事物时应获得税务机关与征税者的支持。

4.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现行的优惠政策通常以对产业的优惠和对地域的优惠为根本。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充分比较各行业所享受的纳税优惠。国家出于对社会、政治及经济目标的考虑,为纳税者制定了相应的纳税优惠政策,主要通过纳税利益来科学引导人们的活动,唯有保证运用的合理性方可实现真正的利益目标,所以纳税者应掌握了解税法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更新情况,以会计与纳税两方面的角度关注各细节问题,树立全局性意识。

5.加强培养纳税筹划人才,与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企业要加强培训所有涉及纳税筹划与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培养他们制定纳税筹划方案的能力以及方案执行力,并能有效管控纳税筹划风险。一方面,企业在应聘纳税筹划和风险管理人才时应全面考核他们的纳税筹划及风险管理知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一些具有较强综合性及系统性特点的纳税筹划时,应积极与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把纳税筹划方案委托给中介机构,不过委托的同时,企业依旧要管控好纳税筹划风险,防止因委托的纳税筹划方案效率低下而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6.完善企业税收征管。根据税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构架,改进与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税收管理员的职责权限,将各类专业化突出的风险管理职能,如税收风险分析、企业的风险监控等,从属地的税收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保留一些制度性安排和事务性管理服务职能。对于各项能力都较强的税收管理人员,应负责风险系数大、业务繁琐的工作。此外,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税收管理分析模型。比如加强管理企业的税源户管,防止出现漏征漏管户情况,不仅要全面运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资源,掌握企业当前的资料信息,明确具体的应办税务登记户,而且还应和财务等主管部门加强协作,开展相关培训与宣传活动,培养全员树立良好的纳税意识。

三、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财务管理;筹资;投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5日

纳税筹划指纳税人为减轻税收负担,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行为、公司理财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合理安排的过程。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和规划,利用税法给予的对自己有利的可能选择与优惠政策,选出合适的纳税方法,从而使本身税负得以减轻的行为。

财务管理的任何决策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财务管理的范围很广泛,在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都有进行纳税筹划的空间。只要在财务管理中很好地运用纳税筹划,就能使企业节约巨大的税收成本。那么,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运用纳税筹划呢?下面就分而述之。

一、纳税筹划在企业筹资过程中的应用

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不断地产生对资金的需求,需要及时、足额的筹措资金。同时,企业因开展对外投资活动和调整资本结构,也需要筹集和融通资金。企业经营所需资金,无论来自于权益资金还是来自于负债,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所需资金,而且要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赋存在着差异,这便为企业进行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筹资方法。

(一)债务资金与权益资金的选择。企业融资的方式有两种: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两种筹资方式各有利弊。按照税法的规定,负债的成本作为费用项目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起到抵减所得税的作用,而权益资金成本(股息)不能作为费用项目列支,只能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就企业纳税筹划来讲,发行负债筹资比发行股票更为有利,这是因为负债筹资所发生的手续费及利息支出,依照财务制度规定可以计入企业的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抵税项目可在税前列支,企业也就可以少纳所得税。而发行股票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却是由税后利润支付的,较发行债券筹资方案要多缴纳所得税。因此,如果仅就税收负担而言,并不考虑企业最优资本结构问题,负债筹资较权益筹资的最大优势则在于,企业借款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作为一项财务费用加以扣除,具有一定的抵税作用,能够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融资租赁的利用。融资租赁是现代企业负债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融资租赁,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由于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加大了成本费用,减少了企业的纳税基数,而且支付的租金也可以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进一步减少了纳税基数。因此,融资租赁的避税作用极其明显。此外,租赁作为一种特殊的筹资方式,在企业已得到广泛应用,许多专门的租赁公司也应运而生。当前,在企业理财中,租赁已成为借以实现纳税筹划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承租方而言,租赁既可以避免因长期占压资金而带来的风险,又可通过租金的支付,抵减应纳税所得额,实现减轻税负。就出租方而言,出租既可以减少使用与管理机器设备所需追加的投入,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而租金收入适用于税负较低的营业税,这比产品销售收入所适用的增值税税负低。

(三)筹资渠道与筹资对象的选择。根据税法的规定,同样是负债融资,向金融机构借款,其利息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而向其他单位或个人举债,其利息支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只允许部分在所得税前扣除,如纳税人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等等。同时,吸收投资、实物投资和货币资金也有区别,当对实物资产处置时要计入纳税所得,需要纳税,而吸收货币资金无论如何使用均不存在纳税的问题。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中的应用

(一)投资的筹划。企业用投资所得进行扩张投资,这种再投资本身会减少会计期间内的利润,从而少纳所得税。若企业进行连续再投资,则能起到税负延期作用,特别是在投资期长的情况下,这种作用更明显。企业利用投资收益可选择那些国家鼓励投资的行业进行再投资,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企业的这种投资行为就可以享受到低税率。

(二)投资地区的选择。企业要对投资地税收待遇进行充分考虑。有时国家为了支持某些区域的发展,一定时期内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如现行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地区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地区投资,有些税种可以少交或不交,这完全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和税法的立法意图。因此,在国内进行投资时,应适当选择这些税收优惠地区。我国税制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西部地区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向这些地区投资,可减轻税收负担。

(三)投资项目的选择。国家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规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有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也有国家限制的投资项目。如,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又如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等等。因此,企业必须精心筹划投资项目。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尽可能地购买国产设备,因为这部分投资额的40%可以抵免企业应交所得税。

(四)固定资产的处理。税法规定,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时,应采用大修理的方式逐步进行,只有这样,购入的用料及修理费用发生的进项税才可以合法地抵扣销项税。

(五)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就子公司和分公司而言,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独立纳税,可享受政府提供的许多税收优惠政策;而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但分公司若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亏损,亏损最终与总公司的损益合并计算,总公司因此可以免交部分所得税。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资产采购中的纳税筹划。资产采购中的纳税筹划主要包括采购地点、采购对象和供应商的选择。现行进口关税分为普通税率和优惠税率两种,对原产于未与我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普通税率纳税;原产于与我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优惠税率纳税。向一般纳税人采购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如从小规模纳税人采购货物的,则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二)资产使用中的纳税筹划。资产使用中的纳税筹划主要包括资产的计价和资产的折耗方面的选择。在存货计价方面,税法允许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不同的计价方法对结转每期的销售成本数额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当期应纳税额。在通货膨胀环境中,采用后进先出法可延缓纳税的时间,使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利益;反之,在通货膨胀紧缩时,应采取先进先出法。在价格平稳时,企业应从实际出发采用一种最为有利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有多种折耗方法可供选择。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如采用加速折旧法比使用直线折旧法滞后了企业纳税时间,获得递延纳税的好处;而对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应尽量选择最短的摊销期间,也取得递延纳税的好处。

四、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成果及分配中的运用

(一)股利分配的形式。企业对于股东应该发放的股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股利;另一种是股票股利。根据税法规定对于企业发放给股东的股票股利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而现金股利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发放股利时。应该将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合理地分配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比率。在给股东发放股利的同时减少股东税收支出,增加股东收入。

(二)股利分配政策。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包括按时分配与推迟分配、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以及货币分配与实物分配等多种选择。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到其股东的个人所得税,而且也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量。常见的企业股利的分派形式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对股份制公司的股东来讲,如果企业发放现金股利,股东须按其股利数额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如果企业将准备发放的现金股利转变为本公司股票支付给股东,股东就可避免上交个人所得税,获得较多的资本收益。

(三)税后利润分配。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后形成的资本积累,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它们是内部融资的重要来源。企业如果将其用于扩大再生产,开发新的投资项目,可以享受政府投资退税的优惠政策。企业的税后利润一般要进行再分配。就股份制企业来讲,我国股利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但税法对两种股利有不同的规定。企业如果发放现金股利,股东获得现金股利后,还要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20%的股息所得税。但如果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却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当股东需要现金时,可以将其股票变现。

综上所述,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筹资、投资、资产管理和财务成果分配等诸多环节中,税法都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企业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这些空间,优化财务管理,将自己的税负水平降下来,减轻自己的纳税负担。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金平.纳税筹划谋略百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刘隽亭.企业合理避税:依法纳税与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赵善庆.筹资、投资、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J].商业会计,2005.8.

第11篇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特点

明确表示出纳税筹划的目的,即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明确体现出纳税筹划的手段,即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对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予以事先合理安排,则纳税筹划是企业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行为。切入更深层次研究,纳税筹划须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目的性

纳税筹划的目的性很明确,即减轻税收负担,并使企业的各项税收风向降至零,追求税收利益最大化。

2,超前性

进行纳税筹划要求企业经营者或投资者,在从事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之前,便将税收作为影响最终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安排。通俗点说,对于各项经营和投资等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企业必须事先具有符合税法的准确计划,而不是等企业各项经营和投资活动已经完成,甚至税务稽查部门进行稽查后让企业补交税款时,再想尽实施筹划。

3,目的性

纳税筹划是一门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专业性之强使一家企业、一名员工无法凭借自身主观愿望来实施所有计划。在国外,纳税筹划多由会计师、税务师、律师来完成,目前在国内,大多由建立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中介机构承担纳税筹划的业务。

4,合法性

纳税筹划区别于其它税务行为的一个最典型特点便在于其合法性。这指的是纳税筹划不仅要符合税法的规定,还要符合政府的政策向导。在具体实践中,企业采取各种纳税筹划的方法、实施的效果等均须符合税法规定、符合税收政策调控的目标,即使有些方法可能与税收政策调控的目标不一致,企业也可从自身行为出发,在不违反税法的原则下采取一些避税行为。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在财务工作实践中,纳税筹划主要通过两个角度进行,其一围绕税种展开研究,将筹划结果最终体现在税种上;其二围绕经营方式展开研究,将筹划结果最终体现在适应纳税优惠政策上。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会计实务进行纳税筹划时,大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两种角度实施具体筹划,以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操作的基本方法则表现为:

1,缩小课税基础

缩小税基即纳税人通过缩小计税基数的方式来减轻纳税义务和规避纳税负担的行为,其往往借助于财务会计的手段,一则使各项计纳税最小化,尽可能不被税法认定为是应税所得的经济收入:二则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和限额内,尽量将各项成本费用最大化。前者如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税所得额,那么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如果国债利率高于重点建设债券和金融债券的税后实际利率。企业便应当购买国债,获取纳税利益;后者如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及时核销入账,或对已发生的坏账、资产盘亏毁损的合理部分及时列做费用等。

2,适用较低税率

低税率是纳税人通过合法途径,选择不同的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使自己直接适用较低的税率,因而适用较低税率即纳税人借助于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降低纳税负担的行为,它常采用低税率法、转移定价法。据我国税法规定,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缘山区、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三年;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依照15%征收所得税;投资于第三产业,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

3,延缓纳税期限

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延缓纳税期限,就能享受无息贷款的利益,一般来讲,应纳税款期限越长,所获利益便越大。比如,把折1日由直线折旧法改为加速折旧法,就能将前期的利润推迟到以后期间,即推迟了纳税时间,进而获得延缓纳税的利益。再如,对可以合理预计发生额的成本费用,采取预提方式及时入账,或者尽量缩短成本的摊销期限等,均可收获合法延迟纳税的效果。

4,合理归属所得年度

通过收入、成本、损益等项目的增减或分摊,所得年度能得以合理归属。如企业销售货物的结算方式不同,其收入确认的时间则不同,收入归属所得年度也不相同,所以企业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便可控制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进而合理归属所得年度。同时,由于期末存货计价的高低对当期利润影响较大。故不同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期末存货成本、出现不同的企业利润,最终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数额,也能达到合理归属所得年度的效果。但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若采取变更存货计价的方法,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变更的相关内容作出说明,做到合法筹划。

5,适用优惠政策

为鼓励某些特定地区、特种行业、特别企业、新特产品及特殊业务的发展。照顾某些特定纳税人的实际困难,国家制定出大量纳税优惠政策,纳税人即可通过合法途径,依靠纳税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而适用优惠政策,正是指纳税人充分利用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直接减少应纳税额,进而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的行为。事实上,把每一项纳税优惠政策当作一个避税地,企业充分利用避税地来享受纳税优惠,是当前我国企业最主要的纳税筹划措施。

三、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纳税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纳税筹划将成为纳税人走向成熟、理性的标志。纳税人要做到合法、合理地规避税收风险,除了掌握正确的纳税筹划方法外,还须切实遵循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时机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基础性原则。

四、纳税筹划的基本作用

1,有助于增强纳税人纳税意识

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法规中的不完善之处,用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实现节税。而纳税人成功地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在于熟悉和通晓税法,准确把握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完整地保持各种账册文件。为了保证筹划方案的非违法性和有效性,并达到一定时期减轻税负的目的,纳税人则必须学习、熟悉国家税法,具有较高的税收政策水平以及对税收政策深层次加工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对税法的了解得以普及,同时使纳税人增强了纳税意识,依法纳税,按照规定及时办理营业、税务登记,及时、足额地申报、缴纳各种税款。

2,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税收是企业经营的外部成本,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企业对筹资、投资、经营、组织、交易等事项作出适当安排和筹划,用活、用好、用足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且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减少企业现金净流出,实现企业涉税的零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此,企业要有全局感,用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追求“节税”利益,注重整体综合性,以及纳税筹划对企业的投资、融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3,有助于税收的调节作用

通过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一定的税负分布,政府便能实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保护自然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多项政策目标。但政府的税收政策与措施能否起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关键取决于纳税人是否对相关税收政策导向作出积极回应。根据税法和政府税收政策的导向,纳税人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择优,虽然主观目的是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然而客观上却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调控下,逐步走向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之路。显然,在政府正确的税收政策导向下,纳税筹划将对社会经济产生良性、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而税收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功能也会得以更好的发挥。

第12篇

201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与2011年前十年的高利润率相比,房地产行业逐渐出现了各种微利项目,甚至是出现了一些亏损项目。从近期公布的房地产行业的142家上市公司2015年中期年报中可以看出,超过四成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超过了70%。房地产企业的净利润率仅仅有9%。上市公司的经营压力已经如此明显,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更是处于生存的艰难期。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应该考虑如何降低自身经营成本。然而,现阶段,无论是土地成本,还是劳动成本以及建筑成本都缺乏下调的空间,因此,通过纳税筹划来减少纳税成本成为了房地产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企业利润率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我国税收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税收筹划这个概念渐渐为大众所熟悉起来,然而我国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对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限制越来越多,如何合法的进行纳税筹划,是房地产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目前面临的困境

(一)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素质不足

虽然纳税筹划这个概念已经深入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心中,然而,很少有房地产企业有具备完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纳税筹划人员。一般,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筹划人员仅仅由财务主管甚至是简单的财务会计人员、办税员兼任。这些人员虽然可能具备足够的财务知识,对税务条款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综合能力不足,无法宏观调控企业的发展与目前税务的节约两方面的利益情况,很可能造成目光短浅,为了短期节税而影响企业战略发展的情况。房地产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纳税筹划人员,是局限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缺乏必要的配合机制

在大多数人眼中,税务问题仅仅和财务部门有关,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在房地产企业中,税务筹划工作全权交予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单纯的依靠手中的账目和报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与其他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和配合。这样的纳税筹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无法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在实施筹划方案的过程中也较难完全精准的实施。

(三)纳税筹划中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因为企业内外因而导致失败。一是由于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对税收政策解读错误,与税务主管部门沟通失败,以致于纳税筹划成为了偷税漏税的行为,最终将导致房地产企业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第二,房地产企业可能无法彻底执行和运用税务相关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纳税筹划方案不完善。第三,房地产企业对税收政策分析过于片面,无法系统的理解各项优惠的政策,最终造成纳税筹划方案失败。第四,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忽略了权衡纳税筹划的成果和成本,最终可能造成成本超过收益的尴尬局面。

(四)营改增给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带来难度

我国房地产企业营改增推行的时间还不长,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明朗的情况,无论是税率还是抵扣项目都还不是很清晰。因此,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无法确定自身营改增后税负的变化情况。由于目前情况的不确定,给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对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的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纳税筹划人员

纳税筹划是一项对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成功的纳税方案,不仅可以使得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最小,而且能够顾全企业发展战略全局,因此,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首先必须具备专业的纳税筹划水平,对收税政策要有绝对的了解,能够有效地分析收税政策背后的每一个细节;还需要有良好的筹划业务能力,依靠扎实的筹划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筹划经验来制定筹划方案。其次,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人力,保障纳税筹划方案可以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最重要的是,纳税筹划人员,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坚持纳税方案合法、合规,节税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整合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纳税筹划

因为税务产生于房地产企业的日常经营,所以,为了确保纳税筹划工作的真实、可实施,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的角度进行。企业的不同的经营战略,需要匹配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案,因此,纳税筹划要需要从企业的预算、决策、执行、采购、生产、销售、监督、核算等等各个工作环节中进行,并且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协调统一。一个完善的纳税筹划方案,首先需要通过财务部门完成整体方案的思路设计,然后提拆分并发放到各个具体的部门的主管手中进行实际情况的调整。调整后的各个子纳税筹划方案,需返回财务部门整合协调,再交给企业的管理层审核,确定是否与企业长期经营战略匹配后确定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企业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保障房地产企业的营销部门、工程部门以及财务部门能够准确的实施筹划的内容。

(三)尽量规避税收筹划的风险

纳税筹划的风险性是无法消除的,但是房地产企业可以尽可能的规避纳税筹划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首先,企业应该加强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税收政策的学习和解读,尽可能的全面了解政策的内容,及时与相关税务部门沟通,避免因为解读错误造成纳税筹划的失败。其次,纳税筹划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加强风险意识,不断的更新自身税务相关的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税收政策,避免因为信息之后造成纳税筹划的失败。房地产企业也应该加强对纳税筹划的重视,不间断的对纳税筹划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基本素质。此外,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还应该尽可能的灵活,以便适应环境的转变。

(四)针对营改增做好纳税筹划的基础工作

营改增工作给房地产企业税务带来了很多的不明确,但是,在营改增试点初期,政府通常会对进项抵扣不足,资金周转存在问题的企业一些扶持。在试点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尽快适应营改增这一政策。房地产企业应该尽可能的索要增值税发票,保障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例如,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精装修房的比例来获得增值税发票,增加抵扣额。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