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5:2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房监控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引言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配套设施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设备的精密要求程度也越来越高,从而必然会导致机房数量的成倍增长。为使机房内的配套设施保持长期的正常运行状况,机房内应配备一套良好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它既可大幅度地减少机电事故,又可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可谓“一举多得”。
一般而言,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包含以下组件:①动力系统,为机房内配套设施提供动力;②环境系统,主要用于检测机房内的温度、温度、风量、照明与漏水情况;③消防系统,用于预防机房内的火灾事故;④保安系统,用于门禁管理。这些组件可通过网络通信接口连接在一个共同的计算机支持平台上,从而实现了各组件的实时监控与集中管理,一旦有故障发生时,该系统能自动及时地发出警报,管理从员可根据此信号做出迅速的处理。
1、监控系统特点
1.1报警方式灵活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报警方式(如电话、短信、计算机窗口报警等),这些方式具有快速、便捷等特点,因而管理人员可依据警报信号快速定位故障源并做出迅速的反应。同时,该监控系统可根据故障的类型与严峻程度确定处理的优先级别。具体而言,对于级别较高的故障类型,可在计算机窗口显示报警信息,同时发出有声提示,必要时可结合电话报警和短信报警的方式共同来监控机房动力环境。
1.2支持多种智能设备 为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设计时考虑了通信信息在通信层、规约层、业务逻辑层之间的联系,因而能支持多厂家生产的智能产品,如UPS电源、空调等。
1.3数据管理功能强大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存储容量大,通常3~5年内的监控数据都可在数据库中查询到,并且以曲线图显示,因此,峰值、最小值等特定数据可一览无遗。
1.4可实现分布式监控 系统基于TCP/IP及SNMP,可以实现对多个机房、多个地点的设备进行集中或分散监控。计算机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传输协议为TCP/IP。
2、监控系统的结构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结构,分别由监控站、监控中心、通信模块、监控模块组成。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系统所有设备的性价比、及其系统今后扩展、扩充需要。监控站用来实现各种上层应用以及系统配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S、C/S两种方式进行数据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报表管理。监控中心安装前置通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信服务器通过通信模块采集监控模块采集的监控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存入数据库;同时,通信服务器响应监控站下发的命令,进行数据的立刻采集,并将数据返回到监控站进行显示。通信模块由多功能控制器组成,通过网络与监控主机进行通信,它是监控模块与监控主机的通信桥梁。多功能控制器完成将监控模块采集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主机。一个多功能数据控制器提供多路RS232或RS485/RS422接口,其中一个RS485接口可以连接多个监控模块。监控模块与被检测设备通信,定时进行监控信息的采集,并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或控制操作,再把处理结果和告警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报警信息的。
3、监控系统的功能简介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具用五大功能,分别是安全管理、报警管理、数据管理、配置管理及报表管理。
3.1安全管理 监控系统分别对监控对象和运行参数设置了管理权限,对于前者,可将权限指定分配给某公司员工,或者是为某个用户帐号开通此类权限,对于后者,可将修改和查看权限赋予同一个员工,也可分别赋予不同员工。同时该系统能将用户操作信息(如登录用户名、登录时长、操作内容、登出时间等)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在案,便于事后管理。此外,通过设置参数可使系统每间隔一断时间系自动进行数据备份,防范由于操作不当或系统本身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在此情况下,系统可根据最近储存的数据自动恢复,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3.2报警管理 出现故障时,该系统能将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源、事故起因、优先级别等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自动记录和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限制用户关于故障的任何修改权限,规定他们只能拥用查询和打印的权限。同时,系统可自动分析故障原因,并且能够屏蔽掉误报及其无需警惕的报警事件,以供管理人员参考。报警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①屏幕报警,通过窗口闪烁、文字与声音提示的方式通告现场的工作人员;②电话报警,事故发生时,系统能根据存储的值班电话信息自动拨号,及时通知相关人员;③短信报警,同电话报警类似,不过不同之处在于报警信息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④邮件报警,该方式适用于优先级别较低的情形。
3.3数据管理 包括历史数据管理和实时数据管理两种方式。前者是通信服务器将所有监控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以便管理人员随时进行各个监测项目的历史资料查询。后者是指监控站可根据实际需求向监控主机发送采集各种监控对象数据的采集指令,收集各监控单元上报的各种实时数据,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实时动态曲线图,以供管理人员分析。
3.4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主要包括运行参数配置和监控对象参数配置。所有参数配置只能由具有权限的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配置和修改。如配置或修改不当、运行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将数据恢复到上一次正常状态。监控对象参数配置包括新增、删除、修改监控对象的监控参数。如果修改不当,系统会在下一次启动时自动恢复上一次正常状态。
3.5报表管理 系统将所保存的历史数据、操作记录、事件日志生成各种报表进行管理,可针对不同的监控对象形成独立的报表,亦可对所有的监控对象生成整体的统计报表,包括生成历史数据统计报表、报警统计报表、操作统计报表等。
4、结语
信息社会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其结果是房内的高昂设备愈积愈多且趋于复杂化,为了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投入成本,可采用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少量的维护人员就可维持系统的稳定,同时系统发出警报后,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各项异常参数,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
参考文献
[1]伊益华.铁路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
[2]张宁.无人通信站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靠性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12).
[3]黄庆.物联网技术在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设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4]李艳华.通讯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3(09).
关键字:动力;监控;系统;机房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38
1系统组成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前端现场采集单元FSU;
FSU进行对机房的动力环境及图像进行监控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同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2)数据传输单元
作为前端现场采集单元FSU与后台监控中心平台(LSC&CSC)的数据交换通道或载体,系统采用IP网络接换模式。
3)后台监控中心平台(LSC&CSC)
收集FSU动力环境及图像数据,进行集中监控分析、处理、下发控制及设置命令、存储等。
对于不同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用,其前端现场采集单元FSU都是根据现场所需监控对象进行配置,其本质基本相同,后台监控中心平台(LSC&CSC)所实现的功能也基本相同,决定整个系统功能实现情况、投资成本的主要是由系统的组网方式及数据传输模式决定的。
动力环境及图像监控系统一般都为三级监控,数据传送方式采用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系统的数据保存及传送方式,即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使用户可以按照自身实际选择系统构架,设备配备也灵活方便。
系统构架采用FSUCSCLSC模式,只需在监控只需配备数据管理服务器,可以更方便实现集中管理、数据共享等。
2数据处理方式
报社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由前端动力环境监控智能采集器及视频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和后台监控管理平台组成。
一体化智能采集器集成了供配电监控子系统、空调监控子系统、温湿度监控子系统、漏水监测子系统、监控子系统视、门禁监控子系统等;同时提供与视频监控子系统、火警报警、防雷器报警监控端口。有效的将温度、湿度数据、UPS系统状态、三相交流电状态、漏水监测、门禁控制、消防/烟雾探测、智能空调状态、火警报警、防雷器报警等各项数据集中采集,统一管理。
系统实现四种基本功能:监视/监控功能、告警功能、配置功能和管理功能。
(1)监视/监控功能
系统具有通过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四遥”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实现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的目标。系统实时收集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工作状态及告警信息。在监控中心或区域监控中心,系统值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把它们显示出来,以便实时监视各端局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了解各类设备的工作状态。
系统设置各级控制操作权限。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系统监控对象、人员权限等进行配置;系统值班操作人员可以对有关设备进行遥控或遥调,以便处理相关事件或调整设备工作状态,确保电源、空调等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2)告警功能
一旦有警情出现,监控系统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自动提示告警,并且自动打印告警信息,使得所有告警是可视、可闻声光的告警信号,另外根据不同程度的告警信号采用不同的显示颜色和告警声响以便区别。比如,红色标识闪烁是紧急告警标识,橙色标识闪烁是重要告警,蓝色标识闪烁是一般告警。维护人员应该及时对发生告警进行告警确认。
系统可以自动屏蔽、过滤任何不需要做出反应的告警。并可以根据需要查询、统计、打印各种历史告警的信息。为确保该类数据的真实性,告警信息是不能被任意更改的。
另外,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指定请求,方便快捷的查询、处理所指定的告警信息。在指定的请求条件下,系统对告警内容进行层级设置,例如告警级别、告警屏蔽、告警级别限值等等。
(3)配置功能
系统拥有的配置功能。在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例如初建、设备变更或增减时。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该配置功能对系统进行修改配置,以确保所有的参数与系统环境,设备情况保持变更的一致性;而一旦发生系统操作员(值班人员、管理维护人员)发生人动的情况,也可以利用配置功能将相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修改,做出相应的授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系统管理维护人员也相应的对监控系统运行的参数进行配置修改,以保证监控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准确地;在系统显示界面方面,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可配置设备参数的显示方式、大小、颜色、位置等,从而达到直观美化的效果。
(4)管理功能
系统的管理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安全管理、业务管理和设备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向系统做出多层级口令、多层级授权,以类似手段确保系统运行、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将对系统中发生所有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保存以备查询;另外,值班人员的交接班情况也将被系统管理。
业务管理是指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运行历史数据,均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查询、统计、分类和打印等等操作。该功能特别适合提供给电源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类似于故障告警记录、值班操作人员受理记录的设备故障告警相关的数据、行为处理过程将被记录。
设备管理是指可对被监控设备相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各种技术指标、价格、出厂日期、运行情况、维护维修情况、设备的安装接线图表等,为电源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3系统实现方式
系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在上述监控系统总图中,机房内所有设备都被纳入监控系统,因此需要将这些设备的动环监控数据,通过时隙插入设备插入到设备之间线路空闲时隙中,将监控数据从采集机传输到分控中心,再经监控中心设备作交叉连接,将各设备的监控数据汇接合成1个或多个2M,传输到分控中心的时隙转换设备。分控中心时隙转换设备完成所有时隙的监控数据的提取,转换成TCP/IP协议包,由前置采集机完成对现场的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适时数据和告警数据送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由监控平台进行适时数据的显示和告警信息提示、处理。
4系统的研究意义
系统建成后对整个报社机房的管理将达到以下成果和目标。
(1)高度的集中管理
系统基于 TCP/IP 及 SNMP,具有高度的集中管理理念,不仅能够将单个机房内各种动力设备与环境设备的各种状态信息、报警信息、控制命令与历史数据等进行完整的集中监控,并且能够将多个机房实现跨区域的集中监控。
(2)强大的报警处理
系统可区分多级报警级别, 根据用户需要设定报警级别, 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自动按事件级别排队报警、处理, 并对应各级别发送报警信息;可实现现代化机房管理的无人或少人值守。
(3)强大的数据管理
系统自动对操作人员、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故障点、故障内容、故障处理、故障时间等信息进行完整地记录,提供实时动态曲线与历史曲线两种查询方式,方便管理者借助直观的图形显示,快速分析系统运行状况,为管理者提供完备的系统操作维护资料。
(4)强大的扩充功能
使用本系统软件和修改监控系统无需专业软件知识,用户可因机房变动(设备位置、类型、图形、机房结构等)或因增加设备(在限定范围内)、增加监控点数,而自由修改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关键词:LonWorks节点 模块机房监控 1 LonWorks技术特点及系统结构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Echelon公司开发了L0aWorks控制网络技术,它是一个开放的控制网络平台。是目前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广的通用控制总线技术之一。该技术提供一个平坦的、对等式的控制网络架构,给各种控制网络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如今。许多知名大公司已向全世界提供各类LonMark技术的产品。LonWorks技术自1996年进入中国,也取得了迅速发展。
1.1 LonWorks技术的特点
LonWorks技术的核心是神经元芯片,它包括一个固化的高级通信协议(LonTalk)、三个微处理器、一个多旺务操作系统和灵活的输入/输出方式。LonTalk协议提供了OSI参考模型所定义的全部7层协议,其中l一6层协议固化在神经元芯片中,只有第七层应用层是根据应用对象自行定义,大大节约了开发时间和成本投入。其主要特点有:
(1)开放性和互操作性。LonWorks技术符合ISO的OSI标准,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互联性和互操作性,符合LonMark标准的不同公司的产品可以相互兼容,系统进行扩容十分方便;
(2)分布式无主站控制。LonWorks网络采用无主站点对点的对等结构,各节点地位均等,每个节点都能完成控制和通讯功能。部分节点的故障不会造成系统瘫痪,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难度;
(3)系统结构灵活。LonWorks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多变,可根据具体应用工程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布线系统的复杂性和工作量,提高系统可靠性;
(4)成本低,维护容易。由于分布式结构,节省布线、增加新设备、改变设备地址、调整运行参数、系统升级只需通过微机设置,不必更改硬件设备,因此可以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节省安装与维护费用。
2应用实例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研究开发LonWorks技术,已开发出多种LonWorks产品,并成功地将其应用到工业现场、智能建筑、机房监控、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本文就其在成都某通信有限公司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来说明LonWorks技术在机房监控中的应用。
2.1系统配置
为保障通信公司各种通信设备的正常不间断运行,对供电系统和环境的要求就非常高,对动力与环境实现自动化监控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监控系统由上位管理机、网络接口以及多个LonWorks节点模块及各种现场设备组成。
上位机通过网络接口模块与LonWorks总线相连,用于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分析与检测网络通信上的节点间的通信包、网络变量等的通信状况,包括通信量的分析、数据包的误码率和内容检测等;LonWorks网络接口模块负责接收上位机下达的指令和上传本节点的实时检测参数。节点数量可根据监控的需要增减,使用LonWorks现场总线作为控制和通信网络把各节点连接成一个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方式,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通信位速率设为78.125Kbps时,LonWorks总线任意两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可以达到2700m。
工程现场已安装各种现场检测设备,包括温湿度仪4台、漏水检测仪l台、UPS 2台、电量检测仪l台、各种电源开关及消防检测开关8路(市电电源开关、专用市电电源开关、I#USP电源开关、2#USP电源开关、主机房消防检测、配电室消防检测、监控室消防检测、大楼消防检测)。根据现场设备情况配置LonWorks系统结构的各个部分,其系统结构如图l所示。
2.1.1 LonWorks节点模块(如表所示)
2.2软件功能
根据系统要求,在组态王中进行相应编程,该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2.2.1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包括环境监测和动力参数监测。环境监测主要是机房内温、湿度监测及漏水监测;动力参数监测则主要包括电源开关、电量参数(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采集和全部UPS工作状态监测。
圈l系统结构框图
LonWorks节点模块表
LonWorks节点模块
模拟量输入模块(AI)
提供8路单端12位模拟量输入(o-20mA电流/0-5V电压),具有输入隔离功能。使用全部8路分别进行4个温湿度仪的数据的收集。
开关量输入模块(DI)
基于控制模块开发,可定时采集11路干触点输入,并提供输入光电隔离。11个相互独立的LED分别显示每路输入状态。使用其中的9路,用来采集各种电源开关、消防检测及漏水检测的信号。
终结器
为双绞线信道提供了电气终端,增加网络吞吐量,减少信息包出错。在采用总线拓扑结构时,需要安
装两个终结器,并要分别安在总线的两端。
可编程串行网关
可以将EIA232或EIA485接口的仪表半双工或全双工连接到LonWorks网络,从而扩展LonWorks到专用的异步通讯协议的兼容性。由于电量检测仪提供485接口,因此这里使用l块E队485网关将电量仪采集的各种电压、电流、功率等的Modbus寄存器数据转换为符合I_onMark标准的网络变量类型。
上位机管理工具
【关键词】通信机房 网络远程化 模块化 过滤器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通讯领域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相关行业的通讯技术和关键设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由于通讯技术和设备的维护关系到各个企业的通讯安全以及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此,企业通讯机房安全的重要性也受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重视。电子计算机水平的逐年提高促进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将通讯机房的各个监控数据迅速、安全的传送到各个监控主机上,已经成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网络事业的迅速发展,通讯机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水平要求也日渐提高。通讯机房是保证企业信息安全以及通讯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场所,因此,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来对通讯机房进行实时监控已经成为保证企业安全的大势所趋。通讯机房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企业信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方便、迅速的特点被各个行业所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针对通讯机房的视频监控系统,引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并利用网络远程监控来实现对通讯机房进行安全、实时的远程视频监控。
2 通信机房视频监控系统硬件设备的设计方案
通讯机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传感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组成,除了这些硬件设备之外,还需要添加相应的监控设备来实现对第一层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读取、接受、存储并与终端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实时监控。因此,本文引入模块化设计思路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通讯机房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测。
本文所研究的通讯机房视频监控系统引入了模块化设计思路来对监控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其中,硬件部分主要由一个主模块和两个子模块组成,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本文研究中,通讯机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硬件部分的主处理器由DDN/PPSTN链路与远程监控中心进行链接,实现远程监控。主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程序处理后发出指令动作并将指令动作传输到监控中心。
3 通信机房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文所研究的通讯机房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部分是以Windows NT操作平台为基础,采用C/S并行机构和以太网运行TCP/IP协议,前台选择VC开发,后台选择SQLSERVER作为数据库,保证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自动检测功能。软件部分中的SQLSERVER数据库不仅仅用来接收客户的服务请求、存放接收数据、将处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该数据库还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控制、维护和统计中心。软件系统中的通信部分与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流以获得通讯机房的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把这些数据保存到存储区,并把报警信息发送到监控服务中心,使接入的监控终端通过此端口监控通讯机房的运行状态。
本文所研究的通讯机房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系统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在于软件部分引进了网络传输过滤器,软件部分通信系统的主要职责是以传播的方式接受并发送通讯机房运行状态视频,而本文设计方案引进了过滤器,该部分主要包括视频接收过滤器和视频发送过滤器两个部分,如图2所示。视频接收过滤器主要用于从网络上获取通讯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处理器传送过来的媒体视频,并传送给下一级过滤器;视频发送过滤器主要负责将视频流进行压缩打包并发送出去。
在对网络通信系统的过滤器研究中,因为各个企业通讯机房所选择的媒体格式、压缩软件、硬件设备条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不能统一要求使用同样的过滤器来满足各企业的安全性能要求,这就需要各企业的通讯安全管理部门自行研究开发通讯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所引入的过滤器。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企业往往需要采用过滤器开发技术,将终端过滤器与过滤器组中的其他部分有效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还需要与通讯机房网络通讯所采用的媒体格式和压缩方式相协调。
4 结束语
通信机房是保证信息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场所,建设一套通信机房视频监控系统对于增强机房管理能力,提高通信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控制方式网络远程化的发展趋势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研究并设计了针对通信机房内的供电、通信,以及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系统,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角度给出了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在软件设计部分,引入了一种基于过滤器技术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并详细阐述了网络通信模块中网络过滤器以及组播传输方式的实现方法,该通信模块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胡毅,胡咏梅,单玉峰,等.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远程监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09):100-103.
作者简介
陈川(1982-),男,辽宁省抚顺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92941部队96分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图像传输与网络安全。
摘 要:针对国内计算机机房监控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远程机房设备和环境信息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相关部门可以在机房外,甚至异地远程监视和管理机房内的设备和相应的环境控制(如温度、烟感、电源等),也可以根据预设的策略阈值来实现机房管理的自动化。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系统;传感器;阈值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8-0009-02
0 引 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普及,目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已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无纸办公系统,许多单位都建有专用的计算机网络机房,但由于机房分布较散,相关的管理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多数机房均采用管理人员巡查或值班制度,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不能准确高效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环境情况,不能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相关领导也不能及时掌握机房的日常管理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对机房设备加强监控和管理,实施机房联网监控系统,提高机房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机房设备集中管理。实现管理的智能化和联网化,实现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实现报警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是很有必要的,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机房管理部门需要时刻在机房外的网络环境中监视和管理机房内温度、烟感、门禁、电源等机房环境控制系统,甚至是在异地就能够远程监控并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响应。
1 系统需求设计
计算机机房一般需求为UPS系统、供配电系统、精密空调、空调漏水监测、温湿度监测、消防系统监测、防雷系统监测、蓄电池组监控、新风机监控。考虑到机房需要24 h连续监控,而且已经开始向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因此集成报警及控制对于监控系统的可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计算机机房的使用和管理部分分为信息收集单位和信息使用管理单位,而这两个单位分属不同的网络环境。为了安全考虑,要求管理单位的网络不能直接接入各信息收集单位,但又必须能够查看到这些信息点的数据。信息收集单位的网络环境比较复杂,有专用网络、广域网络和无线移动网络;信息收集单位的监控设备环境也比较复杂,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信息使用单位需要能够兼容不同的品牌,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采集到需要的信息。客户需要在机房外的网络环境中时刻监视和管理机房内温度、烟感、门禁、电源等机房环境控制系统,要求在机房外甚至是异地能够远程监控并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响应。
根据机房建设需求,系统设计为二级网络结构,即监控中心和机房监控单元。其系统设计方案图如图1所示。其中,机房监控单元现场传输采用TCP/IP方式,监控主机统一采用JZ-IEM2000智能集中监控主机。该设备采用标准1U机架式设计,上行1个IP接口,下行2个RS485接口,4路模拟量输入,8路数字量输入,4路数字量输出。该设备数据接入及扩展功能强大,既可以作为烟感、红外、水浸等监控量通过传感器进行A/D转换后接入,也可以通过2个RS485口扩展接入64路监控模块,并且带有4路普通空调接口,支持普通空调的定时启动、轮流启动、联动启动和远程遥控等功能,还带有一路门禁系统功能。此方案特别适合计算机机房监控的组网方式及以后的扩容。
该方案为典型的机房环境及电源远程网络管理模式,非常适合使用网络型电源、环境设备,利用海康SP2408电源、环境远程网络管理设备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同时,该方案支持异地同步管理,无论客户的监控机房在何地,无论客户通过网通、电信或者是3G网络的方式管理海康SP2408电源、环境远程网络管理设备,都可以实现异地同步管理。
2 系统的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信息采集、远程控制和集中监控预警。
2.1 信息采集
本系统可以提供温湿度传感、2路模拟量输入口、4路开关量采集口和8路电源控制输出,通过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门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收集环境信息并自动上传到管理服务器。
2.2 远程控制
当发现机房环境异常时,如管理设备出现无响应、宕机等情况时,通过远程管理界面即可进行复位、开关机等操作,而无需到现场干预。
2.3 集中监控预警
本系统基于嵌入式TCP/IP技术实现系统通信功能,并实现嵌入式Web功能,用户无需安装和学习使用复杂的客户端软件,使用浏览器即可实现独立的继电器管理、设备配置、信息查看等功能。可以利用现有的以太网进行组网,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管理,通过对远程电源环境监控器的控制,集中监测不同地点机房(机箱)监控设备的情况,真正做到无人值守和远程遥控与检测。
本系统的上位机现场设备管理和环境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功能如下:
(1)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员用来管理IP群集成、认证文件、电志。支持虚拟媒体、用户、用户组管理,包括添加、编辑、删除用户以及设置各用户的操作权限。
(2) 设备管理
管理网络上KVM 设备,通过搜索、添加等功能找到网络中的数字式KVM设备。可查看设备的信息。
(3) 会话管理
通过会话管理的功能,可操作已找到KVM 的设备,通过点击通道数,可进入。
(4) KVM管理
通过 SVC3000 软件,可实现大型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式KVM 的集群管理,只要是连接在网络上数字式KVM 及与数字式KVM 级联的模拟式KVM,软件就可以找到这些设备,在一个界面下完成对KVM 的控制操作。
3 结 语
物联网是由各种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机房监控系统专为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机房、通信行业基站、户外柜监控而设计,针对无人值守现场内的配电装置、动力设备、环境状况、消防安全等进行信息采集和监控管理。
系统的特点在于充分满足了用户对机房内温度、烟感、门禁等环境因素监控管理的需求,解决了服务器在宕机情况下,客户可以远程重启服务器的需求,同时异地同步管理,支持电信、网通、3G等多种网络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1-9.
[2]诸瑾文,王艺.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看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和发展[J].电信科学,2010(4):1-5.
[3]曹元军,周志成,徐伟,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号灯控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4):109-110.
[4] 沈苏彬,范曲立 ,宗平, 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3-13.
【关键词】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数据
中途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数量也在骤增。机房主要用来放置计算机系统或通信网络的核心设备,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机房装有许多配套设备,这些配套设备必须24小时处于被监控状态,任何一种异常情况都必须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则,将对机房中各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危害,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安排人员每天24小时监守,不仅浪费人力,并且容易出现疏漏。因此,应用自动监控系统对机房进行监控与报警十分必要。
一、系统概述
1、系统概述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基于TCP/IP网络、RS232/RS485总线等媒介,实现对网络中心机房内的动力环境设备有效的集中监控,监控设备可包括:机房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配电设备、UPS、精密空调、新风机、柴油发电机等)、环境系统(漏水系统、温湿度、照明等)。系统对所监控设备具有完善的检测功能,监测设备的重要运行数据和参数等,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存储;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设备的故障时,记录设备故障情况;结合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故障情况给出处理信息,报警提示,支持多种快速有效的报警方式:实时用多媒体语音、屏幕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声光报警等,帮助机房管理和维护人员及时地了解设备的情况。并提供报警记录存储,查询,打印功能,方便事后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以及责任人员分析。多样化的控制功能,提供报警联动控制,可以让发生故障的设备自动停止运行;定时控制功能,可以辅助用户根据时间段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
2、系统组成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
(1)配电监测子系统
(2)UPS监测子系统
(3)空调监控子系统
(4)漏水检测子系统
(5)温湿度监测子系统
(6)消防报警监测子系统
(5)门禁监测子系统
(6)视频监测子系统
通过RS485总线与内部计算机网络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型机房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系统结构图如图1)
图1 系统结构图
二、系统特点
1、灵活的报警处理
报警是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本系统的报警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分为短信报警、电话报警、现场语音报警,弹出画面报警,邮件报警等,管理人员根据报警信息可以迅速定位故障,进行故障的排除。
当故障发生后,系统会根据故障的优先级别将故障放入不同的队列进行处理。系统首先从高优先级队列获取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对于短信报警,系统自动将报警短信息发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供管理人员阅读,进行故障处理。对于电话报警,需要报警时,系统可自动拨打管理人员的电话号码,当管理人员接听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语音报警,报告故障信息;对于邮件报警,系统将报警内容作为邮件发送到管理人员的邮箱中,一般适用于报警级别不高,不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对于弹出画面报警,系统将在工作站弹出报警界面,显示报警信息,同时进行声音报警。
2、支持各类智能设备的接入
机房设备种类多、生产厂家多,通信协议各不相同。因此,为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整个系统分为通信层、规约层、业务逻辑层分别进行设计,各层之间相互不影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通信方式的扩充、通信规约的扩充。
系统当前支持MGE、EXIDE、LIEBERT、APC等品牌的UPS电源,以及STULZ、HIROSS、LIEBERT、RC、ATLAS、ISOVEL等品牌的机房精密空调,对其它厂商生产的智能UPS电源、空调及其它智能设备提供通信接口和通信规约,也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应用的前提下接入。
3、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
可存储三年至五年以上的数据,并用历史曲线显示任意一天的数据情况: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某一特定时刻数值。
4、分布式监控
系统基于TCP/IP及SNMP,可以实现对多个机房、多个地点的设备进行集中或分散监控。计算机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传输协议为TCP/IP。
三、系统实现
1、系统配置
监控中心服务器和冗余热备服务器选用SUN公司的服务器和Solaris 10作为基础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并采用磁盘阵列扩充存储空间。操作员站选用研华工控机,用组态工具开发图形化的监控画面,用VC++编程开发工具开发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其内部设置了动态实时数据库、历史记录数据库、监控对象数据库等多种关系型数据库。整个监控系统设备通过以太网联接,使用户可以通过INTERNET对监控设备进行维护。
监控系统的软件采用HR2000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SCADA作为生产过程和事物管理自动化最为有效的工业控制软件之一,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分布式的数据采集系统,即智能数据采集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位机;另一个是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即系统的上位机。
(1)系统上位机;采用以太网构成以计算机设备为核心,以功能为模块,以节点为单元的调度中心系统。通常配置有网络设备、后台数据处理机、操作员工作站、系统维护工作站、前置通信处理机等计算机设备,以及打印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以及模拟盘、大屏幕投影、UPS不间断电源及系统软件资源等。整个SCADA系统的数据通讯总体上采取的是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即按需求传送数据。这种方式可大大减轻网络负担;提高网络各个节点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提高多路径访问能力和方便系统的扩充。这样监控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极为灵活的选择,在需要集中数据库的场合,可以选用性能较高的SCADA节点,将所有实时数据集中在一个实时数据库中;在需要分布式数据库的场合则可以用多个SCADA节点,将实时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实时数据库中,并保证各个节点能够同时高效地访问。通讯节点机的作用是作为本地监控系统与上级或其他需要本地信息的远程节点的通讯接口,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多种读写数据的方法,并能方便的构成数据通信库,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口与用户指定的计算机通信。
(2)系统下位机;下位机一般指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在本系统中,通用数据采集器就是所说的下位机。下位机与生产过程和事务管理的设备或仪表相结合,时刻感知设备各种参数的状态,并将这些状态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递到上位机中。上位机系统再接受这些信息后,以适当的形式如声音、图形、图像等方式显示给用户,以达到监视的目的,同时数据经过处理后,告知用户设备各种参数的状态(报警、正常或报警恢复),这些处理后的数据可能会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能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不同的监控平台上,还可能与别的系统(如MIS,GPS)结合形成功能更加强大的系统;下位机还可以接受上位机的命令,将控制信号发送到现场设备中,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2、系统软件的性能和特点
采用SCADA做系统的监控软件,具有以下性能和特点:
(1)遥测、遥信功能:包括数据的工程量值转换,越限检查等;
(2)遥控功能:可对操作对象进行远方控制,包括控制命令的、控制条件的检查、模拟盘操作等;
(3)告警处理功能:包括报警条件的设定、报警的、确认等;
(4)历史数据处理功能:包括历史数据的收集、历史曲线的显示、历史统计资料的存储、历史统计报表的建立、打印等。
(5)安全管理功能:包括个人账户的建立、操作权限的检查、操作区域的划分、检查操作过程记录等;可对各等级的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口令级别设置和检查;确定每个操作员的操作权限,并记录操作员的操作。
(6)系统显示功能:包括各种单线图、曲线、图表等画面的显示;
(7)系统组态功能:完成网络节点、路径、报警、安全等参数的设置功能。组态及在线修改工作易操作,完全采用人机对话表格输入方式。可对各种用户画面和数据库进行在线修改、编辑和定义,包括数据库生成,画面生成,控制监视、测量点参数的修改和删除,调度任务的生成和修改等。
结束语
该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具有极大地实用性和便捷性,能够实现管理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的双重目标,在企业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立新,刘新锋,徐新艳.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用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03)
本文首先对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及其特征进行了介绍,然后结合某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相关理论设计和实现了远程机房监控系统,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 机房监控系统 远程 实现
1 前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设备都在不断增加,也造成了中心机房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而针对机房所要开展的监控参数也在增加,也给控制和维护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构建远程机房监控系统就成为了必要的措施,而在该系统的构建中,如何才能选择一种抗干扰强、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而本文结合某机房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在远程机房监控系统的实现中,并对其详细的实现过程进行了分析。
2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特征
在无线传感器的网络之中,存在着多种通信传输协议,想要找到能够适应无线传感器低成本、低能耗、高安全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要求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ZigBee技术就成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选择。而和其他的技术相比,Zigbee技术主要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一是由于数据量小,工作的周期短、收发信息功耗低;二是成本低,数据传输速率低、时延短;三是由于一个主节点能够管理多个节点,主节点在最多的情况下管理254个子节点,具有较大的网络容量;四是数据传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干扰性。除此之外,还具有较大的兼容性与嵌入性,非常适合在近距离通信,也是远程机房监控系统的最佳选择。
3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远程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的需求
当前,我国电信业发展迅速,很多地方都建设了通信机房,其中有不少机房都处于偏远、无人值守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就对远程机房的环境与设备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是针对某偏远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采用ZigBEE技术构建了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实现对远程机房的消防烟感、空调运行状况、温湿度、门禁电磁锁控制以及电源系统等的综合环境监测。
3.2 系统的构成
图1展示了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远程机房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之中,可以将该系统分为四层,第一层也即是位于最上面的一层为监控中心的主机,位于中心机房中,一般为一台PC机器;第二层为上位机,通常是位于远程的机房之内,其是连接中心机房监控主机与Zigbee网络的主要节点;而第三层则是ZigBee的主节点,主要是协调器设备,其主要充当着采集器的角色;而位于最底层的第四层便是路由器节点(协调器)和各传感器终端节点。
3.3 系统的功能
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远程机房健康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如下几个突出的功能:
3.3.1 温湿度及烟雾的监测
通过该系统首先能够实现对温湿度以及烟雾的监测,通过采集器将二者相关的信息采集之后传送到监控中心主机,由监控主机上安装的软件根据实时数据来判断远程机房的温湿度以及电子烟感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存在异常等,如果发现了异常,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3.2 空调运行状态的监测
主要将采集到的空调运行数据传送到集中采集器,而集中采集器将采集到的空调运行数据通过上位机发送给监控中心主机后,监测主机上的相关软件能够根据空调运行状态数据判断远程机房内的空调是否运行正常,如果存在异常,则启动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
3.3.3 红外入侵的监测
该系统还具有红外入侵的监测功能,能够判断出机房内是否存在着入侵的情况,如果存在着人体的活动,就会启动红外探头将采集到的活动红外数据,主要是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传送到集中采集器,而集中采集器则将这些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主机,然后监控主机则基于一定的行为研判,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当然,除此以外,该系统还存在着监测门禁系统电磁锁状态、供电系统状态等功能。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将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在远程机房监控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实践也证明,其无疑是首选的无线通信技术,当然,其当前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阶段,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伴随着未来更多适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具体解决方案的出现,这些应用将逐步渗透到更多的领域之中。
参考文献
[1]单聪.基于物联网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D].南京邮电大学,2014.
[2]路娟.基于ZigBee网络的电信机房动力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3]朱向军,应亚萍,应绍栋,冯志林.基于ZigBee和WLAN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设计[J].电信科学,2009,06:45-50.
[4]侯丽玲.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32-35+39.
[5]李胜,陆海波,张辉宜,张千峰,张铁,齐开彪.室内有害气体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02:74-79.
【关键词】 通信机房 环境动力 监测系统
因为在通信机房中设备数量比较多,且管理维护的人员比较少,这就造成管理维护人员其工作量很大,他们不但要经常对机房进行巡视检查,同时还要时常对不同的设备信号与数据进行检验测试,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事故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将通信机房中的环境动力集中监控系统设计开发出来并对通信机房中的环境与电源进行监控,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信机房中环境动力集中监控系统
此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对有限范围内的通信设备与机房环境进行遥信,进而达到对通信机房内的不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视的目的,同时能够把与之相关的各种数据实时记录下来,及时的把检测到的事故和问题传送给维护人员,使维护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处理事故;通过使用该系统,还可以进行遥控操作,调整通信设备其运营状态。
二、设计监控系统
1、总结构。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把所要设计的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划分成远程监控站、监控中心、通信机房中的监控站这三方面。在这三方面中,通信机房里的监控站主要包含智能模块、处理信号模块、监控主机、多设备的驱动卡、转换协议模块等多方面内容,当通信机房中的监控站收集到报警信息和数据之后会被打包,随后向监控中心传送;监控中心再通过状态图或者表格的形式将接收到的这些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同时通过短信形式把报警信息传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利用监控中心的主机,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不同的控制指令来对通信设备和环境进行控制。
2、设计系统中的硬件部位。为了满足通信机房中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要求,我们把系统中的硬件部位详细的分成五大模块,他们分别为存储、网络、温度检测、串口通信和微控制器模块。1)微控制器模块。这一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能够统一控制系统里所有的部件,当其接收到外部设备传入的数据之后就可以进行计算与处理工作,之后将最终的计算结果传向与之对应的输出设备,起到驱动外部设备的作用。2)存储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提供数据和存储程序在系统中占据的空间。通常情况下是要在外部存储器的协助下进行,进而产生连续存储的空间,由此一来便会缩短等待的时间,降低消耗。3)串口通信模块。这一模块中包含了RS-232的串口通信,串口设备跟系统终端可以相连接,进而达到系统与开发人员互相交换信息的目的。4)网络模块。顾名思义,这一模块的目的就在于实现网络功能,根据网络来对芯片进行控制,充分实现互联网和系统之间相互转发、数据互通、共享资源和控制状态等功能。5)温度检测模块。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生成跟器件基材的温度呈正相关的电压进行,此电压凭借单端输入法向ADC提供多路开关。当ADC在由温度传感器输入的同时已经被进行过一次转换,我们通过单片机的计算就可以把ADC所输出的最终结果转变为温度数值。
三、监控系统的应用
1、数据库。环境动力集中监控系统的服务器在所有的监控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任意一个前置机或者是业务台都可以被当做客户从服务器中进行数据存取的装置。在中心服务器里,主要安装了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等一些数据库软件,安装配置的这些中心服务器要有针对性,硬件不同,其操作系统也是不一样的。同时各个数据库的系统之间还要做到互相配置与连接。
2、监控主机。监控主机也被叫做前置机,其硬件原本是计算机,在此前提下安装NT,利用多串口卡跟不同的采集器相连接,对与设备相对应的动态数据进行收集和调用,当处理完成这些数据之后再将其向监控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反映。例如艾默生公司所应用的PSMS这一系统,就是由监控主机通过与之相关的设备驱动程序跟采集器展开通信的。
结语:从目前来看,众多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认可并接受这种将集中监控系统作为基础的动力环境维护新方式。监控系统能够监控电源系统,让维护人员及时有效地掌握各地段的环境设备情况,大大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此外,监控系统可以准确及时的对动力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最大程度上的提升预知设备的能力。此系统可以给人们提供大量的报表和数据,为今后的决策和手段提供必要的前提。
参 考 文 献
[1]于新洋.变电站通信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3.
[2]苗晓春.探析通信机房环境与动力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和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3).
【关键词】发射机房 以太网 温度监控 安全播出
1 引言
发射机房的温度参数对发射机稳定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射机房在建设之初安装了通风冷却设备,包括顶风机、水洗风、百叶窗等。传统模式下,机房温度的监测是由值班人员定时多点监测并抄表记录,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开启关闭冷却设备。随着我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设备自动化的普及,对发射机房的温度自动监测,对附属冷却设备自动化控制逐渐提上日程。发射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是基于以太网络的附属冷却设备控制系统,根据发射机房温度变化情况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应的通风、冷却设备,实现对发射机房附属冷却设备的自动控制,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主观性,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2 以太网技术用于工业控制的优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为适应工业控制系统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方向,促进了自动化仪表、DCS(Diatributed Control System)和PLC等产品所面临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更新换代。但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使的现场总线的标准化成为奢望,这些不同标准的现场总线不能实现互操作,因此现场总线也就不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从现场控制层到管理层的全面信息集成;此外,现场总线是设备级的低速数据总线,通信速率低,因此,现场总线成为信息传递的瓶颈。
而传统上用于办公和商业的以太网以其开放性、通信速率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好等优点逐步渗入到控制系统的控制层和设备层。与目前的现场总线相比,以太网具有如下优点:
(1)以太网技术成熟,以太网模块品种齐全、价格低廉、产品在市场上容易获得。
(2)通信速率高。目前的以太网的通信速率10M、100M的快速以太网已开始广泛应用,1000M以太网技术逐渐成熟,其速率比目前的现场总线快得多,可以满足对带宽的更高要求。
(3)应用广泛。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受到广泛的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主流编程语言都支持以太网的应用开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 系统设计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机房温度的监测和对各附属冷却设备的控制,整个系统基于以太网设计。向下使用Modbus/TCP协议与各采集控制模块通讯,向上使用TCP/IP协议与远程管理平台通讯。
监控平台对温度采集模块传送的数据进行解析,将数据转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表示温度采集点编号和温度值的数据,实时显示于监控平台,同时根据预设值和预设逻辑关系,打开或关闭相应的辅助冷却设备。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结构图
3.1 系统硬件设计
在机房内外20个采温点布置温度传感器并用一根采温电缆接至数字温度传感器的RS-485接口上。在机房6个顶风机、四套水洗风系统的风机和水泵控制线路上加装自动控制线路,和“自动/手动”切换开关。由于此类设备的控制和设备运行状态取样均只有“开”、“关”两种状态,属于开关量,因此本系统中用以太网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完成控制;控制水洗风系统风机风速大小的变频器上预留有RS485控制接口,加装串口服务器完成RS485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转换。
3.1.1 温度采集网络设计
温度采样网络是以DS18B20型数字温度传感器、以太网温度采集模块、和专用采温电缆组成。数字温度传感器挂接到采温电缆上,采温电缆连接以太网温度采集模块的RS485口,以太网温度采集模块的以太网口连接二级交换机。本系统中连接DS18B20型数字温度传感器时采用三线制接法,以便消除引线电阻对长距离数据传输的影响。模块的输出分别与三芯测温线对应连接,如图2所示。
图2:温度采集功能模块连接示意图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体积小、有多种封装方式,封装后的DS18B20可用于各种非极限温度场合。温度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集成于一个芯片之上,抗干扰能力强。测温范围在-55℃和+125℃之间,测温分辨率为0.5℃,其测温范围和测温精度完全满足发射机房温度监测的需要。在安装前先对传感器编号,使得每个传感器都由一个固定的ID号,工作时系统搜索每个传感器的ID号,然后启动所有在线的DS18B20进行温度检测,逐个读出输出温度。
以太网温度采集模块采用+24VDC供电,内置标准的10/100M以太网接口和RS485接口,使用Modbus/TCP协议通讯。以太网温度采集模块能够自动检测出传感器短路、开路等异常状态。工作流程为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向其发送查询指令,温度采集模块解析指令并通过RS485口扫描各个DS18B20型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以特定格式返回给计算机。
3.1.2 开关控制电路设计
本系统中使用海华联EIO6068型以太网开关量I/O模块完成机房6个顶风机、四套水洗风的风机和水泵的开关控制。EIO6068输出接点电压是250VAC,机房辅助设备控制继电器的线包电压是市电230VAC,因此用EIO6068的输出接点可以直接控制而无需中间继电器。如图3所示,以1号风机控制线路为例,当豆开关切至手动模式时,自动控制线路断开,自动控制功能无效,手动操作的方式保持以前的习惯不变,即通过合上1S8控制1号风机通断;豆开关切至自动模式时,手动控制线路被甩开,EIO6068接收到系统软件发送的“ON”命令后,一组输出接点COM0、ON0接点闭合,1号风机控制继电器1KA带电吸合,控制1号风机运行,同时1KA上的辅助接点接通,高电平信号送给EIO6068的输入IN0端,作为风机运行的取样信号。该模块使用Modbus/TCP协议与监控平台计算机通信。
3.1.3 风速控制网络设计
风速控制网络中,使用上海日普RIP3200-G型变频器,通过远程修改变频器工作频率,从而改变风机速度,达到控制进风量的目的。
在自动化控制改造以前风机调速是由安装于控制箱上的一个旋钮实现,在自动化改造中保留原来的旋钮式手动操作方式,另加装自动控制电路。由于该类变频器只支持RS-485方式通讯,因此本系统中使用了两个MOXA公司的NPORT5232型串口服务器完成四个风机变频器RS-485接口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转换。监控平台计算机通过串口服务器向变频器发送指令完成对风机风速控制;查询变频器实时工作频率完成对风机工作情况的监测,其硬件连接图如图4所示。
图4:串口服务器和变频器硬件连接图
3.2 系统软件设计
3.2.1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运行时,可以选择全自动或半自动两种模式。全自动模式下系统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实时地发出各种系统信息和告警信息,根据温度设定值控制冷凝器风机和水洗风系统的风机水泵。主界面上的设备图标处于保护状态,只用作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单击”无效,无需人工介入。
半自动模式介于全自动和手动模式之间,当系统切换到半自动模式时,由用户根据机房温度和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点击主界面上的设备,后台程序根据用户发出的指令控制凝器风机和水洗风系统的运行方式。
机房温度监控平台的软件界面如图5所示。
考虑到软件界面上的大部分操作在触摸屏上进行,界面力求简洁,不使用菜单栏。
主要功能实现如下:
(1)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以3秒一次的速度向温度采集模块发送查询指令,温度采集模块接收到指令后返回包含温度传感器编号、温度数据及纠错信息的十六进制码,系统对接收到的码字处理后实时显示于监控平台软件界面。
(2)控制功能。向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冷却设备开关,并查询模块输入信息,返回冷却设备工作状态,实时显示于主界面;通过串口服务器向变频器发送变频指令,本系统中以5Hz步进改变变频器工作频率,同时根据变频器返回的数据判断变频器实时运行频率,显示于系统界面。
(3)报警功能。报警功能分两部分:温度报警和模块异常报警。温度报警,在检测到温度高于或低于温度设定值时,控制台界面上显示报警信息以提醒值班人员;模块异常报警,模块工作异常、网络异常时在控制台界面上滚动显示报警信息并发出声音,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4)数据查询功能。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实时显示于主界面,同时存入数据库中,作为设备维护和机房温度数据分析的依据,系统提供列表、折线图两种查询方式,可查询历史数据或某一天内各设备温度变化折线图。
4 结束语
发射机房温度监控系统,主要针对发射机房温度变化对发射机工作的影响,实时监测机房各个关键点的温度,根据机房温度变化情况自动开启或者关闭相应的通风、冷却设备,实现对发射机房温度的监测控制。应用一年多来,该系统工作稳定、性能可靠、数据记录齐全,有效的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为尽早实现我台“有人留守、无人值班”的工作模式奠定了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在平.现场总线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Gene F.Franklin,J.David Powell.自动控制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Charles Petzold著.Windows程序设计(方敏,张胜,梁路平,赵勇等译)[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刘瑞宇,李伟明,梁水.Visual C++编程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Paul Nielsen著.SQL Server2008宝典(马振晗,任鸿,高宇辉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机房管理;网络;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C9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1-0024-03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大、中型组织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设备资金投入日趋增加,其职能运行与计算机网络的结合日趋紧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使人们极大地开阔了信息视野、也极大地提升了办公、生活中信息处理、传播效率。与此同时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网络的维护管理负担也日趋繁重。
为保证组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证网络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和设备使用寿命与安全,实现用户的最大投资效益,就有必要对网络运行环境的电力供应、温度、湿度、漏水、空气含尘量等诸多环境变量,UPS、空调、新风、除尘、除湿等诸多设备运行状态变量,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与智能化调节控制,以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的稳定与网络软硬件资源、设备的安全以及相关信息数据的安全。
因此设计建设一套能够对网络物理运行环境变量、设备状态变量以及安防、消防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测、智能化自动调控报警,分布式远程控制管理的系统,已经成为各类组织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之务。
机房监控系统是对分布在机房内的各个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监控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并作必要的控制操作,及时通知机房管理人员处理。机房监控系统包括供配电、UPS、空调、温湿度、防漏水、防火、防雷、安防、门禁等监控要求,有的还包括摄像监控的要求。
1 机房监控系统
1.1 监控系统功能机房监控系统主要实现以下三种功能
1.1.1 数据采集和控制
数据采集是监控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必须精确和迅速;对设备的控制是为实现维护要求而立即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必须可靠;对各种被监控设备如供配电、空气开关、空调,UPS、消防设备、摄像设备等进行集中监控,为实现机房少人或无人值守创造了条件。
1.1.2 设备运行和维护
运行和维护是基于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之上的系统核心功能,完成日常的告警处理、控制操作和规定的数据记录等。
1.1.3 维护管理
管理功能应实现以下四组管理功能:
(1)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提供包括系统配置、现场监控对象的一般配置、告警门限配置等各种配置的功能组。
(2)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提供对被监控对象运行情况异常进行检测和报告的功能组。及时发现紧急事件,防止因设备原因造成系统中断、机房失火等重大事件的发生。提供告警等级管理,告警信号的人机界面,告警确认,告警门限设置和告警屏蔽等。
(3)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提供对监控对象的状态以及网络的有效性评估和报告的功能组。例如提供设备主要运行数据及参数;停电、供电情况;设备故障、告警统计等。
(4)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提供保证运行中的监控系统安全的功能组。
1.2 监控系统结构
机房监控系统一般由监控管理中心(SC),监控管理站(SS)、监控单元(SU)组成,它们通过计算机网络(WAN或LAN)互连起来,也即为三级监控管理结构模式。
SC(Supervision Center)监控管理中心:是整个监控系统的管理中心,它为适应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的要求而设置。
SS(Supervision Station)监控管理站(又称为监控管理分中心):区域管理维护单位,监控站为满足区域管理要求而设置的,负责辖区内各监控单元的管理。
SU(Supervision Unit)监控单元:监控单元为最基本的测控单元,它完成对被监控对象的数据采集和必要的控制功能。在机房监控规模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二级管理,即省略监控管理站SS这一级,只保留监控管理中心SC和监控单元Suo在单个机房的情况下,整个系统就简化为监控单元SU和监控管理中心SC同处一地了。监控单元通过串口(RS232,RS485)或网络(TCP/IP)等通信方式与被监控设备互联,采集被监控设备的实时数据。
1.3 监控对象
机房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一般有以下几种。
1.3.1 低压配电设备
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数,频率等电量,空气开关状态。
1.3.2 不间断电源(UPS)
三相输人电压,直流输人电压,三相输出电压,三相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蓄电池电压,蓄电池温度,同步/不同步状态,UPS/旁路供电,蓄电池放电电压低,市电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旁路故障。
1.3.3 空调设备
空调主机工作电压,工作电流,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开/关机,电压、电流过高/低,回风温度过高/低,回风湿度过高/低,过滤器正常/堵塞,风机正常/故障,压缩机正常/故障。
1.3.4 环境
温度,湿度,烟感,水浸,红外,玻璃破碎,门磁等。
2 高校机房监控总体解决方案
为保障校园网的运行在核心机房中通常有大量的支持系统(UPS、空调、门禁等)和不同类型的设备(服务器、终端、交换机、路由器等)。系统实现的目标是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现有的网络(校园网)远程监控各个机房里面的运行环境和网络运行状态,同时管理控制和维护各个机房的管理设备,在特殊情况下能利用公共通信平台(传统有线电话和移动电话网)对远程机房实施控制和管理。对于环境监控深度要达到各种环境情况的检测和视频图像的监控,对于网络运行状态能达到基于应用的检测、对设备管理的深度能达到BIOS层,且能实现远程开关设备电源。系统实现满足以下原则:
实用性:系统的设置可以实现核心机房无人(或少人)值守,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公共通讯平台,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可靠性:系统的设置在不影响网络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可稳定地工作,采集和传输各种信号。
实用性:可以及时传输和显示各种数据和告警信息,并对被监控设备进行实时控制。
开放性:可以兼容不同的产品,灵活扩容。
灵活性:组网方式灵活,可以方便地增减控制信息和控制点。
高校校园网是学校科研和教学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由于学校在多处都有校区作为科研和教学场所,各校区都已建有各校区的校园网并已互联成一个大的高校校园网。为了更好地保障校园网的正常可靠运行,高校将建设一套覆盖各个校区的机房监控系统来监测机房内的辅助设备(如UPS、空调、供配电等)与环境参数。
2.1 高校机房监控系统总体结构[ST]
高校机房监控系统采用三级监控管理结构模式,即由高校机房监控系统管理中心、各校区监控管理站和监控单元组成。监控管理中心包括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监控数据库及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图像监控显示系统、机房监控显示界面等组成,它主要完成如下任务:
2.1.1 实时监控
实时监视各监控单元所采集的动力设备和环境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接收故障告警信息;根据需要,查询各校区监控管理站(SS)和监控单元(SU)采集的各种监测数据和告警信息;实时监视各监控管理站(SS)的工作状态;可透过监控管理站(SS)对监控单元(SU)下达监测和控制命令。
2.1.2 告警管理
设定告警等级、用户权限。
2.1.3 运行管理
具有统计功能,能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及曲线图;具有文件存档和数据库管理功能。
2.1.4 监控系统自身管理
在接管监控站(SS)的控制权后,对于告警信息的处理与监控管理站(SS)相同,也就是具有告警过滤能力;向各校区监控管理站定时下发时钟校准命令;监视各校区监控管理站和各监控单元自身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各校区监控管理站和各监控单元故障及时报普。
[HTH][STHZ]2.2 监控管理系统[ST]
监控管理站包括监控管理站监控管理系统,它主要完成如下任务:
2.2.1 实时监控
实时监视各各监控单元所采集的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的工作状态,接收故障告警信息;查询监控单元(SU)采集的各种监测数据和告警信息。
2.2.2 告警管理
设定告警等级、用户权限;设定各个监测量性能门限值,具有告警过滤能力。
2.2.3 运行管理
具有统计功能,能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及曲线图;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告警数据、操作数据和监测数据应至少保存半年时间。监控系统自身管理。能同时监视辖区内SU的工作状态并与监控管理中心(SC)保持通信;接收监控中心(SC)定时下发的时钟校准命令;实时向监控中心(SC)转发紧急告警信息,必要时(如监控站SS夜间无人值守),可设置成将所收到的全部告警信息转送到监控管理中心(SC)。
3 结 语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得作为其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核心设备存放地的计算机机房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而机房的环境和动力设备如供配电、UPS、空调、消防、保安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此监控系统已经越来越成为新建大型机房所必需的一部分,这将无疑的为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管理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动力环境;集中监控;传输资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52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华北石油通信公司运维单位包含冀中地区6个通信总站和二连、山西2个数字化服务保障中心,下辖32个通信站,负责全公司支撑网络和业务系统全程全网运维管理。通过在冀中区域部署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和集中网管系统,运维管理方式实现了二级扁平化转变。2015年10月,除万门电话局保留夜间值班外,其他4个总站以及各总站所辖通信站机房实行夜间及节假日无人值守,运行指挥中心负责冀中除任丘、万庄外的通信总站机房动力环境工作日夜间及节假日期间的监控。在该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列出系统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概况
根据公司对各总站减员增效的要求,冀中地区现有6个总站,现除任丘和北部(万庄)外各通信总站实现夜间无人值守。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概况,如表1所示。
因此建设了1个监控总中心(任丘9楼总值班室)、6个监控分中心(设置在各总站,负责管理区域内的机房)、26个局站的动力和环境监控。
2.1 监控传输资源
除尹村、四小区和创业家园为光纤传输外,其余站点都为2M传输。所有设备由各总站汇聚后通过8E1设备传送到任丘前置机、服务器。
2.2 监控内容
按照华北石油通信公司机房监控项目的要求,本项目具体监控内容为:
通信站机房监控信息(典型机房),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监控系统结构
根据华北石油通信公司机房监控要求,华北石油通信公司机房监控采用二级监控架构,由华北石油通信公司6个总站监控站、26个无人执守机房组成。
2.4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流程
除任丘和北部(万庄)外各通信总站实现夜间无人值守。运行指挥中心责任在工作日的18:00~次日8:00,节假日,进行集中监控。具体监控流程如图1所示。
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在硬件能灵活配置以及软件功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其故障诊断及分析、数据智能统计等智能化方面的性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动环监控系统在可靠性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必须在借助目前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完善。
第一,系统设备脱机率高。比如:河间、青县总站优力空调电源开关数据采集不到。出现脱机现象,有时有可能是传输的问题,但根据维护人员的维护统计,监控设备自身出故障的现象较多。由于监控设备自身防御功能不强,设备过于陈旧等导致其经常和长时间不可监控。
图1 监控流程
第二,系统稳定性差、精确度低。监控系统采用了大量的模拟量测量技术,对蓄电池电压、市电电压、电流及环境温度等进行测试。由于选用的传感器、变送器的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等因素造成监控的精确度低,反映在监控终端上就是出现大量的误告警,特别是蓄电池的电压,会出现误告警。
第三,系统产生和保存的信号量和告警数据太多。经常出现无用告警和误告警容易使监控人员产生疲惫懈怠心理,从而不能认真执行监控工作,造成告警漏看和通知不及时。
3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改进措施
建立与监控系统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平时维护人员到机房维护时,应模拟一些告警。例如:将市电开关扳到“OFF”状态,市电停电的告警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传到监控中心;在水浸传感器附近浇一点点水,水浸告警也应在规定时间内传到监控,这就是对开关量告警响应的实时性测试。有了监控系统,除了要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优势外,还要建立与其相应的管理体制,对监控系统值班人员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要求和约束,强调岗位职责,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否则很难将集中监控实时、准确的优势发挥出来。屏蔽无用告警,防止过多的无用告警对日常监控进行干扰。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为故障诊断分析提供资料,为消除故障提供解决方案。对监控系统与维护预检、预修工作和紧急抢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确保每个环节不出错,整个通信保证体系万无一失。建立快速的抢险响应机制,执行切实可行的流程化管理是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重点。维护工作中,怎样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无谓的盲动,这需要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提高维护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通信网络;集中监控;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对分布在本地区乃至全区的通信机房的电源设备和机房环境进行集中的监测,实现对高低压设备、整流设备、油机、蓄电池、UPS、空调等多种设备和机房环境的各种参数(温湿度、红外、水浸、烟感等)、图像等信息进行遥信、遥测和遥控,实时动态监测其运行参数、诊断和处理故障、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实现通信局(站)少人或无人值守的目的。我公司的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自98年投入运行以来,运行基本稳定,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撑。
2 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网络结构
2.1 监控系统结构
本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拓扑结构,即一级为本地监控中心SC、二级为监控站SS、三级为端局SU。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将SC和SS放在一起,端局放置SU,SS放在中心有利于设备维护,减少故障的判断处理时间。
2.1.1 监控中心SC组成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网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目前由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两台监控业务台及相关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完成全网监控数据的存储,是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中心。我们原来采用的服务器为普通的单CPU,256M内存的服务器,刚投入运行时,运行速度还能满足应用,随着逐步的扩容,系统扩为20左右个端局时,查询数据经常导致服务器死机,而且系统反映时间较慢,这跟电源数据要求的实时性有背离,为此,我们更新了一台双CPU,2048M内存的服务器,到现在运行一直稳定,从中可以看出,系统配置应从长远角度考率。
监控业务台是监控中心的系统操作平台,主要负责收集、分析、统计和查询各监控单元SU的动力监控实时数据、告警信息及历史数据,告警信息产生时系统会相应进行声光告警,使值班操作人员紧急处理。
2.1.2 监控站SS组成
监控站SS的设备配置组成类似于SC,但是监控站SS相对于监控中心SC的重点功能是设备监控和维护。多端局监控主机是连接监控端局和监控中心的桥梁,是整个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端局采集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监控业务台和数据服务器,同时接受业务台的控制命令对端局设备实施控制,它是数据处理的核心,也是数据通讯的枢纽。
我公司采用的是两台多端局前置机采集工作方式,每个前置机与若干个端局SU相连,并且新增端局监控时,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某一模块的迅速接入,不用投入太多的资金即可解决其扩容性。
2.1.3 监控单元SU组成
一个通信局(站)监控单元的配置有大有小。端局的监控单元采用智能数据采集设备,根据各端局实际情况灵活配置。监控单元SU主要由智能协议处理器和监控模块SM等设备组成,具有监控端局全部通信电源设备、专用空调设备及机房环境条件等功能。在电源监控刚开始投入使用时,我们监控单元SU采用的是智能设备处理机AMS-1采集方式,监控点分为智能和非智能两种。对于智能设备通过OCI-4,将带有计算机RS232接口的设备转变为RS422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对于非智能设备通过PMC-3对各种模拟和数字信号通过相应的采集板,转变为系统可识别的信号。在实际维护中我们发现,采用此种监控方式,由于受到AMS-1的限制,只能接8个串口设备,如果电源系统扩容,在8个串口都被占用的情况下,需要再配置一个AMS-1,投资较大。所以,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了IDA一体化采集方式,它采用单独的模块化设计,可扩充性较强,而且投资较小,在原有的系统中可是完全实现接入而不需要改变组网方式。
2.2 监控系统网络传输方式
根据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和传输资源情况,确定监控中心SS与监控站SU之间采用2M传输方式。
2.2.1 监控中心SC与监控站SS之间的传输
由于SC和SS位于同一位置,距离较近,采用TCP/IP协议,配置一台HUB,实现数据台、业务台等的连接和通信。
2.2.2 监控站SS与监控单元SU之间的传输
监控站与各监控端局之间的传输采用数字电路2M传输方式。利用传输网的透明通道进行传输,在监控站和监控单元系统配置单独的数据传输设备。
2.2.3 监控系统的接口
监控系统设备与传输网络相连应符合V.24、V.35、V.21等协议,系统提供E1、DDN、ISDN U标准接口,网络运行TCP/IP协议。在端局,监控器内部允许多种接口方式并存。监控主机与现场监控器间的通信采用RS485接口或RS422接口,如果为RS232接口,可通过OCI-4协议转换器转换为RS422接口。
3 监控内容及其要求
3.1 电源监控对象
电源监控对如何选取测点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充分的技术分析,选取测点的基本原则是:(1)要充分发挥监控系统作用,合理控制测点设置,节约投资。(2)实现测点选取标准化、系统化,尤其是烟感,一定要选择机房的最高处,否则出现烟雾不能及时告警,不能在第一时间内紧急处理。(3)按支撑和辅助作用,分为必选的基本测点和可选的扩展测点。(4)重点设备重点监控,注意被监控设备的系统关联性。根据实际维护管理需要选择监控设备。
3.2 环境监测。实时监测各机房温湿度、烟感、水浸等参数。对超过边界值的温湿度、烟感以及水浸等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3.3 安防报警。通过探头对防区现场实施安全设防。当有非法条件即发生告警,值班人员同时通知保卫部门。
3.4 消防监测。通过烟感探头对机房、设备等实现消防监测,根据烟感值进行声光报警。
结语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数据采集、网络传输、计算机软件设备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适用于对通信局站内各种动力设备、空调设备及其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统一管理,保障通信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其维护成本,从分散式网元维护向集中网络维护转变,为电信维护体制的改革和最终实现通信机房的无人值守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