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4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版回购主协议》 风险管理 影响
今年1月,《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2013年版)》(以下简称《新版回购主协议》)正式。新版回购主协议引入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采取了诸多制度创新,成为债券回购市场新的“中国标准”。该协议的,必将对债券回购业务风险管理乃至整个回购市场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此将新版回购主协议对业务层面带来的影响作以浅析。
对市场机构业务开展的影响
(一)签署《主协议》为市场准入要求,逾期未签则不能开展新交易
《新版回购主协议》在文本结构上分为《主协议》与《补充协议》两个部分。根据央行公告,签署《主协议》为市场准入要求,《主协议》后有一年的过渡期,过渡期满后未签署《主协议》的市场成员将不能叙做新的交易;《补充协议》则由市场成员结合业务实际自主决定是否签署。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机构签署了新版《主协议》。
(二)《新版回购主协议》实现了协议文本的合二为一,简化了签署备案手续
《新版回购主协议》在形式上采用《主协议》(通用条款+两份特别条款)+两份《补充协议》的结构,其中,通用条款约定质押式、买断式等回购交易的共性内容,特别条款约定个性内容。新版回购主协议以一份主协议统辖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两种交易,在内容上包含了两类回购交易的规范条款,在形式上减少了文本数量,简化了签署备案手续,市场成员仅需签署一份主协议即可叙做两种回购交易,并为未来三方回购等创新交易品种适用主协议预留了空间。
(三)《主协议》实行多边签署,但机构仍可自主选择交易对手
市场机构签署多边《主协议》即获得入市交易资格,当一方签署《主协议》后,其与回购市场上所有签署《主协议》的市场机构将被视为均双边签署了《主协议》。目前,人民币债券回购市场有2000多家参与机构(不含丙类户),各机构业务规模与资信状况不一,市场机构日常开展业务的交易对手一般不超过几百家,签署《主协议》并不等于立即开展交易,而仅是双方开展交易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为防范风险,市场机构仍可通过资质审查、授信额度等内部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实际交易对手范围。
对市场机构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版回购主协议》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在于引入了国际市场最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包括盯市机制与交叉违约、特定交易下违约、特定实体等加强版信用风险管控条款,充实完善了核心风险管理条款――违约事件的认定标准及处理流程,还针对买断式回购引入了单一协议与终止净额结算机制等。同时,考虑到境内机构现有风险管理能力与国内法律环境,将盯市机制与加强版风险管控条款设置为“签署《补充协议》后选择才适用”,为市场机构进行自主、灵活的风险管理预留了空间。
1.单一协议与终止净额结算
单一协议与终止净额结算机制赋予守约方,在对方发生破产等违约情形时提前终止全部回购交易、按照轧差后的净风险敞口进行支付的权利,能够有效缓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降低坏账损失。基于人民币回购交易结构和我国法律制度,新版回购主协议中仅买断式回购引入了上述机制,能够实现跨交易的抗辩与风险敞口(或债权债务)的轧差互抵。
上述机制的引入将对业务产生以下影响:一是买断式回购的违约成本显著提高,一笔买断式回购违约可能触发全部买断式回购交易被提前终止;二是出于对金融机构破产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欧美发达国家法律普遍认可单一协议与终止净额结算机制,给予金融机构之间债权债务相抵销的优待。但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上述机制与《企业破产法》的衔接还需强化,从而为该机制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帮助市场机构降低信用风险暴露,并相应节约授信额度和风险资本占用。
2.履约前提条件
履约前提条件指一方履行义务的前提是对方未发生违约事件或潜在违约事件。如对方发生违约(如宣布破产)或出现违约的征兆(如针对其他交易对手已发生违约行为),该方即可依据本条款中止在主协议项下全部交易的付款或交付义务,以防止守约方损失进一步扩大,有效缓释信用风险。
3.盯市机制
《新版回购主协议》引入了回购债券的动态盯市机制,在本质上即是回购交易的担保机制,共包括三项:质押式的调整机制、买断式的调整机制与履约保障机制(即保证金/保证券)。盯市机制即在回购交易存续期间,将债券市值与滚续本金进行动态比较,对差额部分实行多退少补,这可降低回购交易存续期间因债券市值波动引发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盯市机制在签署《主协议》后并非自动适用,需签署《补充协议》特别约定后才会适用。市场机构在决定是否适用盯市机制时需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当回购业务量较大时,机构自身中后台系统能否支持估值、通知及调券等相关操作;二是未及时履行盯市义务将构成违约事件,会导致相关交易1被提前终止;三是盯市机制中的调整机制,在交易操作层面主要体现为回购债券的变更,实务中可通过“更新交易”或者“删除交易并重新叙做”等方式实现,上述方式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是否会与机构内控制度或操作风险指标监控产生冲突等。
4.充实完善违约事件
除支付或交付违约等基于交易对手自身信用风险因素的常规性违约事件外,《新版回购主协议》将最严重的信用风险事件――破产事件明确列为违约事件,将交叉违约、特定交易下违约、特定实体违约等违约情形作为加强版信用风险管控条款的内容,如交易对手在回购以外其他业务项下违约(交叉违约)或其关联实体发生违约(特定实体违约),将触发交易对手在回购业务项下的违约,这大大扩展了违约预警监控的业务范围与实体范围,丰富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监控指标,提高了风险监控的灵敏度。
与盯市机制相同,上述加强版信用风险管控条款亦需签署《补充协议》特别约定后才会适用。市场机构在决定是否适用上述条款时需考虑两点:一是如双方同等适用,则自身触发违约事件的概率也相应提高;二是机构内部是否具备监控上述风险事件的管理能力及机制流程,若不具备,适用上述条款将构成对自身的单方约束。
(二)《补充协议》设置为可选文件,市场机构可进行差异化风险管理
考虑到回购市场业务规模巨大、参与主体众多、各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不一、对金融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等因素,《新版回购主协议》将盯市与交叉违约、特定交易下违约等加强版风险管控条款均设置为“默认不适用,选择才适用”,即市场机构需签署双边《补充协议》并明确约定适用上述条款时才会适用。对于双边《补充协议》,市场机构可结合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及实际业务需要,决定是否签署以及签署的方式等。
签署《补充协议》体现了市场机构风险管理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市场机构如需签署《补充协议》,可按照机构类型、风险状况(资本金、资产规模、内外部评级等)等因素对交易对手进行分层分类,制定差异化的《补充协议》谈判政策与标准版本,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资信状况不同的对手可约定适用不同的违约起点金额、特定实体范围、盯市的频率、最低转让金额等。如对于资信较好的对手,可约定盯市频率为每月一次或两次,以及较高的最低转让金额;对于资信较差的对手,则可约定盯市频率为每周一次或逐日盯市,以及较低的最低转让金额,以防范信用风险。
对市场机构管理成本的影响
(一)核心机制向市场通行主协议靠拢,统一风险事件处理标准与流程,降低机构风险管理成本
目前,国际银行间市场开展外币债券回购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分别签署GMRA/MRA协议2与ISDA协议3,境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则签署NAFMII衍生品协议4。《新版回购主协议》借鉴了国际及国内相关经验,引入了单一协议、净额结算、债券替换、盯市等国际先进风险管理机制,充实完善了核心风险管理条款――违约事件及其后续处理条款,使得人民币回购协议与外币债券回购协议、金融衍生品协议在结构体例、文字表述、风险管理机制及违约处理标准与流程方面更加统一。同一种违约行为或其他风险事件在各份协议项下的认定标准、处理方式及操作流程更加趋同,避免市场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及流程的重复建设,也为中资机构参与国际市场交易奠定了规则上的对话基础。
(二)规范质押券替换流程,降低交易协商成本
《新版回购主协议》引入了债券替换机制,交易一方提出债券替换要求且经对方同意后即可实施。该机制仅适用于质押式回购交易,且为《主协议》默认适用。《新版回购主协议》前,如交易双方需要替换回购债券,并无标准流程可循,双方须自行协商替换的标准、流程等。《新版回购主协议》则详细规定了质押券替换的法律效果及标准操作流程,降低了双方自行协商的成本及产生争议的风险。
在实践中,市场机构进行质押券替换操作时,还需考虑以下两点: 一是与盯市机制类似,替换在交易操作层面也体现为回购债券的变更,应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是否会与机构内控制度或操作风险指标监控产生冲突等;二是回购业务量较大,频繁换券会对中后台造成一定压力,内部系统是否支持替换操作功能等。
未来展望
新版回购主协议针对买断式回购交易引入了单一协议与净额结算机制,但目前约占人民币债券回购市场交易总量90%以上的质押式回购仍未实现多笔交易的风险敞口互抵与净额结算,且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质押券如因被冻结在正回购方的账户中而无法实现快速处置,逆回购方实际上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与质押式回购相比,买断式回购的信用风险暴露较小,在一定条件下可节约授信额度及风险资本占用,交易结构也与国际通行回购更为一致。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引导业务由质押式回购向买断式回购过渡的可行性。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
注:
1.根据《新版回购主协议》中的《通用条款》第五条第(一)款和第(八)款,若为质押式交易盯市违约,守约方仅有权终止该笔质押式回购交易;若为买断式交易盯市违约,守约方仅则有权终止全部回购交易,包括买断式与质押式。
2.GMRA/MRA协议是国际通行的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英文全称为Global Master Repurchase Agreement/ Master Repurchase Agreement,目前国际市场上叙做债券回购交易签署GMRA/MRA协议已成为市场惯例和机构自身的内控要求。
3.ISDA协议是国际通行的金融衍生交易主协议,因其制定机构ISDA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而得名,目前叙做跨境金融衍生交易签署ISDA协议已成为市场惯例和机构自身的内控要求。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中圉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03-0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蔓延扩散,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而银行业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在当前银行业所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它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不能及时还本付息而使得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复杂而多种,既有银行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原因;既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因素,也具有宏观环境和监控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商业银行自身生成机制和外部生成机制来解释信用风险的成因。
1.自身生成机制。(1)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企业管理机制和职能权限制度。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商业化经营机制尚未完善,监控制度不够详细,这正是形成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现实中银行有超权限放款、乱设机构、混业经营、高息吸储、拆借、规模放款等多种违规行为,手段隐蔽,极容易造成很大的信用风险。还有就是银行内部稽核审计不健全,不具有相对独立性,银行机构的设置上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能,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建立相关内控机构。最后,信贷职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驱动,为了获得高收益,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故意支持和参与高风险企业以及高风险项目运作,这种贷款的发放及配置给银行自身埋下了较高的信用风险。(2)信贷管理机制中没有运用先进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技术。信贷管理体制的模式及其完善的程度与信用风险息息相关。信贷资金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专家制度法阶段,主要是凭借主观判断和以往经验,没有运用科学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进行定量分析,随意性较大;贷款发放后,我国银行大多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法对信贷资金进行管理,不能跟上相关的检查和监督、更没有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这样就加大了信用风险。(3)银行制度存在多重委托。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人的目标不一致,在每一层委托―关系中都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于基层银行在实际操作中相对于唯一和银行资产相关的利润目标更加实际,基层银行有可能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很容易产生信用风险。
2.外部生成机制。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外部生成机制主要来源于企业、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其它一些宏观环境方面因素的原因。一是企业高风险;二是政府过度对银企的行政干预;三是金融监管机构监管不力和市场竞争激烈。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的内控机制不完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管理等。一个机构必须具备以上所有五个要素,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追求效益盲目发展业务,导致重业务扩张,忽视环境的控制;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估;没有建立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控制系统,分散授信,对分支行的管理有时处于失控状态;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困难,经常发生信息阻塞,由于纵向分支机构层次过多,信息交流漏损严重;在监督管理方面,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发挥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作用;内部控制的权力制约机制尚未形成。信用管理机构不健全,信用管理教育不足。
2.政府监管力度仍有待加强。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上正在由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转向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式,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较短,经验也不足,目前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仍然停留在表层阶段。目前对我国银行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方式来进行,银行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依赖监管人员的经验判断。但随着我国融入全球金融的步伐加快,银行业务日趋多样性,监管数据变量急剧扩大,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复杂,银行监管方法手段落后,从而导致了信息滞后,使监管失去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银监会职能部门都有专门的报表收集与分析功能,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体系,无法有效地发挥非现场监督的作用。
3.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贷款审批的依据主要还是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贷款企业和担保人的具体信用情况缺乏真正全面的了解,对客户的评价多偏重历史数据,忽视发展能力;偏重盈利能力,忽视偿债能力;偏重债权债务关系,忽视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力矗。容易导致一方面一些贷到款的大企业虽然签订了抵押合同或担保合同,但在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或担保义务时,形式上完美无缺的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却形同虚设,难以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回收,给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却无法贷到所需资金。
4.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1.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控体系建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是商业银行为完成信贷任务目标而对内部各信贷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风险的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控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组织结构人手,完善银行系
统;(2)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和权限控制;(3)完善对公,对私业务的控制。(4)完善计算机和会计工作的控制系统;(5)施行个人奖罚制度。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1)加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以风险性监管为主,以合规性检查为辅,真正重视风险监管工作。改进和提高监管效能需要将合规性与风险性相结合,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化的非现场监督体系,监管报表实现标准化;建立非现场监控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实行非现场监督评级,可考虑通过对银行报表的分析,进行合规性和风险性评级,从而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2)改革财政收支体制,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信贷资金财政化是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防止过分夸大银行的功能和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避免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倾向继续存在,切断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间贷款补贴和资金供给制的联系。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尽可能的限制政府的直接支出,缩小补贴范围,政企分开,对财政向银行借款,透支行为也要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完善收入体制,提高财政。这就需要政府较充分的配合银行的风险管理防范工作,制定相关的法规,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资产。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评价;电费管理
电费风险防范一直是电力企业电费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地供电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滚雪球”似的巨额拖欠电费,许多欠费已成了“呆帐”、“坏帐”甚至“死帐”,巨额欠费使供电企业负担加大,成为影响和制约供电企业正常运转乃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沉重包袱,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地方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化解电力销售与电费回收矛盾、规避拖欠电费信用风险和依法追缴巨额拖欠电费,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得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规避。规避电费风险重在事前防范,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工作则是事前防范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电费专业按照电费风险重在事前防范的思路,从细节入手逐步建立完善了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
1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客户办理用电业扩报装申请时预留的各项信息、客户实际用电电量信息、客户历史交纳电费信息等资料,结合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理论,采用成熟和先进的信用风险控制和智能决策技术对电费风险管理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醒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人员加强对电费风险点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费应收账款的损失率,提高电费及时回收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指在电费管理全过程实现“三层防范、内外控制、数据统一”。
(1) “三层防范”概括电费信用管理手段。它贯穿于电力营销的全过程中,对电能交易实施全过程的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对每笔业务,特别是高压用电客户和重点客户,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监控和管理。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理三个阶段。
事前防范:主要是对新增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对老客户信用状况变坏时进行重新评判,并根据信用评分结果制定科学的信用决策工作。它是建立信用调查和评估机制的信用前期管理阶段。
事中管理:指用电客户用电到电费缴费截止日期之前,对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变化及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监督和债权保障体系的建立。它是建立债权保障与风险转移机制的信用中期管理阶段。
事后处理:指用电客户发生电费拖欠之后,及时进行电费短期账龄分析并对应收电费余额进行有效催缴。它是建立电费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的信用后期管理阶段。
(2)“内外控制”概括电费风险管理手段。风险管理的核心:一是加强内部的电费管理风险的控制;二是加强对用电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3)“统一数据”概括信用信息整合的思路。即在供电公司建立统一的电费信用风险数据库和客户信用风险动态档案,利用该共享资源开展客户授信、应收帐款管理、欠费追收等工作,并协调供电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1.2 降低DSO,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供电企业通过增加售电量来刺激销售,加快发展。但是如果应收电费不能及时收回,甚至拖欠,价值增值仍然无法实现。这个转换机制还必须是迅速的,只有迅速地转换,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竞争地位。衡量这个运转速度的一个有效的指标是资金积压期间。
资金积压期间=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针对电力销售的特殊性,电力无法储存,设定一个电费回款周期。
电费回款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销售变现天数(Days Sales Outstanding,DSO)是西方企业衡量赊销工作最重要的指标。DSO指标表现了企业的平均收账期,即把赊销收入转化为现金所需的时间,是企业衡量应收账款水平的重要指标。
1.3 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
针对用电行业,根据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行业平均附加值、行业平均资本、行业平均工资、生产价格指数、行业电价政策、风险电费构成、整体欠费概率和拖欠比、短期帐龄分析、电费回收难度系数和风险防范绩效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风险防范重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用电客户,根据信用等级、信用变化、风险等级、欠费预警(欠费概率)、电费回收难度系数、欠费拖欠概率(1至6个月各期)、电费回款周期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期限)、风险防范和风险对冲策略、欠费催收策略及业务流程控制(包括业扩报装、合同管理、抄表核收、欠费催收各节点风险控制策略)。
1.4 建设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持系统
电费信用风险模型包括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和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两大类。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包括信用评分模型、风险评分模型、欠费预测模型、拖欠预测模型、绩效管理模型。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包括信用分类决策模型、风险定价模型、信用额度/期限模型、欠费催收决策模型。
2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制定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电费风险一方面产生于供电企业内部的电费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产生于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因此,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需要建立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之上。管理流程采用“三层防范”和“内外控制”手段,将以往单一的欠费事后处理,扩展为对欠费的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闭环控制。根据信用评估和欠费预测结果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电费风险防范策略,从而有效地防止拖欠电费的发生。
2.2 客户信用评价
(1)美国银行家爱德华1943年提出“5C”客户资信分析法。它是用5个以字母C开头的英文单词代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的5个要素,品质(Character)、能力( Capability)、资本( Capital)、担保品( 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
电费专业对于电费回收提出用户的资本评价。
(2)首先制定了评价标准:①电费做到月结月清,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并能预付电费。电费做到月结月清,无陈欠电费。②电费做到月结月清,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无陈欠电费。③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交费态度较好,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无陈欠电费。④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但经常出现,无陈欠电费。⑤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不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需维权诉讼才能缴清。⑥无法交纳电费,使陈欠电费不断增加,有可能形成呆坏帐。 ⑦评价结果:符合评价标准1、2可评为AAA,符合评价标准3可评为AA,符合评价标准4可评为A,符合评价标准5可评为B,符合标准6可评为C,共分为3级。
(3)信用评价法
信用评价法是对收集的企业数据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然后进行加权评分,得出顾客的信用分数,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价的一种方法。
客户信用评价分类及对策
在对客户信用评价后,应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信用对策,如表1所示。
表1
CA1、CA2这两个级别的客户一般实力雄厚,规模较大。这类客户的长期交易前景都非常好,且信誉优良,可以放心地与之交易。CA3这个级别的客户具有较大的交易价值,没有太大的缺点,也不存在破产征兆,可以适当地超过信用限额进行交易,但必须监控其用电情况。CA4这类客户应严格控制在信用限额之内,最好能寻求一些额外的担保。CA5这类客户必须实现先买电后用电政策,而且长期监控用电。
2.3 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运转以及关键节点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常州公司与专业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平台。该系统在综合分析电力客户的信用表面特征、用电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以供电公司掌握的客户数据为基础构建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提供供电公司、用电行业和用电客户三个层面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估、风险分析识别、欠费预测预警、信用风险防范决策和绩效评价等多项功能,同时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辅助控制。
2.4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电费管理
公司层面上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化电费回收管理,保证全市电费回收的可控、在控;建立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发挥统一集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心的作用,协调财务部门、信息中心、法律部门等共同做好公司的经营风险防范工作;指导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电费回收策略和措施;结合电费回收情况,分析影响电费回收的主要因素、电费风险预警信息;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电费回收工作意见供领导决策等。
供电公司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负责用电客户信用档案的日常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信用信息。根据客户的信用变化和风险等级,建立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等。负责动态掌握本单位应收账款回收率以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按照时段、地区、行业等展开欠费构成和电费回收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合适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电费现金流量的预测及与信息流的差异分析;跟踪每位收费员收费进度,督促催费人员按时催收电费;制定本单位电费回收责任制考核办法,分解电费回收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
3 效果分析
通过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不同信用等级客户信息,电费专业在2013年共计下达维权通知书20份,下达停电通知书20份,公证送达4份,依法16户,申请安装预付费卡表10户。上半年市区大客户电费全部结清,电费回收率100%。电费回收工作基本做到了可控、能控、在控。年底的客户座谈会上,有客户表示,“原以为电力客户信用评价只是一个形式,没有想到我公司评上CA1级客户,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免费的技术指导、人员技术培训,今天又领了奖牌和奖金,既是荣幸又有压力啊。”
4 结论
4.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防范电费风险的有效手段。
4.2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4.3 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由之路。
4.4 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之际,利用好信用风险管理将有效控制供电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先国,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高级营销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8.
[2][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洪瑞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编写,于崇伟,主编.电力市场营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
银行是一个具有经营风险的企业,而农村信用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是存在着经营风险的。它是为农村的金融服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现在国家在不断的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其业务能力及服务类型都在全面的发展着。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
1.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在农村信用社中,高管人员及业务人员不能够正确地认识所存在的风险,并且经常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给对立起来,不能自觉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及科学的评价,错误地把它考虑成风险的控制问题,这就会阻碍其业务的发展,且在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轻风险管理的现象,有些农村信用社不是通过控制风险的角度进行业务的拓展,而是通过业务量的减少来降低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这使原本的良好业务从手中流失,也使业务的发展进行缓慢,这不仅没有降低农村信用的风险还降低了其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2.农村信用社中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在农村信用社中,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其被全行所共同认识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没有形成,风险管理一般仅以后台管理为主,没有作为信贷决策、资本资源配置、贷款定价及风险敞口限额控制的有效工具,有些业务员注重了信用风险,但对组织风险、科技风险、操作风险等却重视不够,且在风险的管理过程中,没有对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地区及不同风险进行差别化的对待,其差异化思维不足,这种一把抓的思维不仅不能有效的管理好业务风险,却增添了不少新的风险。
3.农村信用社中存在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预警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较为重视风险管理的定性分析,而很少进行量化分析,这主要表现为重视了贷款的合法性、政策性及贷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这些分析在风险管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量化分析的缺失,会使风险的识别及度量方面不够准确,对借贷企业的市场状况及财务状况的微观分析也不尽人意,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4.内控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的执行力也不强
依据巴塞尔银监会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的内容可知,完善的银行内控管理体系应以合法、有效、畅通的运作为目标,并且包括银行管理控制文化、风险有效识别与评估、责任分离及活动控制、信息交流、缺陷修正及监控等几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中,还没有实现独立风险管理的部门,更没有专职风险经理;在农村信用社的内控体制运作上还不能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方法与化解,也不能有效地做到经营的审慎及监管,在农村信用社中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操作规则及内控制度,内控管理机制的缺乏、审贷不严及风险责任不清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量一直都很大,基本业务内控管理不到位也就使得执行力度不够,并且常出现一些相关业务岗位的问题及案件。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一些措施
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是农村信用社有效控制及防范风险的根本,要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培训,让整个农村信用社都处于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氛围当中。先进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包括现代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思想、风险管理行为、环境及风险道德标准等,它是金融企业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农村信用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风险管理理念的更新及风险管理的认识,首先,要对风险管理核心地位进行强化,农村信用社由于以往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是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贯彻到共组哟中的每个环节当中,真正突出它的核心地位;其次,在风险管理中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风险管理方式应有原来的事后管理转为事前、中、后全面的防范及控制。二是风险管理有原来的侧重于信用风险转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及合规性风险等并重的综合性风险管理理念。三是由原来的区域单一、岗位分散等向不留空白的全方位、层次多及覆盖广进行转变。然后,对高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及管理观念更应该加强。
2.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农村信用社拥有了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后,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及完善的 管理机制也是很难有效地开展业务的,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风险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创建统一的数据库,并用规范性的评估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完善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计量、评估及决策体系与管理程序,而整个过程是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子设备的;另外,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约束激励机制,包括对整个工作流程有效监督机制,奖惩考核制度以及预警制度等的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的所有工作部门及工作流程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
总结:
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的金融机构,它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与发展具有功不可没的地位,而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的发展,就要结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加强,能够良好的开展各项业务。
参考文献:
[1]白军库.浅谈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J].现代营销,2010(12)
1、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际多家银行因受到信用风险而倒闭,由此,商业银行便对信用风险防范及管理报以普遍重视,在此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运而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主要由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实效性及系统性引起。
1.1、主客观因素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造成制约
主观上分析,商业银行在度量信用风险方面,长期由信贷主管人员对借款对象的财务报表与近期往来结算记录进行分析,进而作出信贷决策的方法,具有非常浓厚的主观评价色彩,是一种被动的,静态的管理方法;客观上分析,信息征集渠道及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缺乏,就商业银行进行分析,我国当前大多数的征信公司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不理想;企业之间的信息也缺乏互通性,透明度不高,许多企业的财务数据难以有效搜集,部分公开的大企业财务数据也同样缺乏真实性。
1.2、商业银行不具备成熟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当前,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由于信用风险评估水平不高,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因而未能使用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对银行的经营风险难以进行准确识别与度量。此外,商业银行普遍未能建立以科学识别、度量信用风险机制为基础的风险预警机制,因而导致商业银行将借款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抵押贷款上,而未能建立出有效的分散管理机制,以及具有防范、转移信用风险作用的衍生产品。
1.3、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复杂性,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否则将对相关产品及业务存在的风险性质难以进行充分理解,更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风险对策。因此,相比于现代化的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及复合型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显得尤为缺乏,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2.1、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就应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落实到银行日常的业务运营管理中。为取得良好发展,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管理作为接下来信息化建设的重心:首先,加大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其次,在做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完善银行内部评级工作。商业银行应将资产评级制度的完善与改造作为基础,进而逐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经营导向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根据当前信用环境实际情况,开发出具备反欺诈功能的一套风险检测体系。同时,运用科学的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建立出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加大新型度量模型的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信贷档案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派专人进行负责。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同相关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进行协作,改建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使其充分满足我国当前风险管理需要。
2.2、建立健全的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应用内部评级法时,应严格按照具体的实施条件与步骤,一方面,在贷款审批权限结构的制定、贷后管理,及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三个方面应用;另一层面,应用在信用风险限额的设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确定、风险定价、分配资本以及绩效评估方面。对于前一层次,可在近期实现,而后一层次则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方可实现。
2.3、加大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及其存在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守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偿还债务而使授信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信用活动传统的主要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一种综合风险,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的债务人,它在商业银行的很多业务活动中都广泛存在,但最主要、最经常的是存在于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贷款造成的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管理体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袭着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形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没有关于权力制衡的制度性安排、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等等,致使银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内部监管缺位,各经济主体行为缺乏长期的发展动机,由此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的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因此,在信息传递、资金调拨等方面的困难,制约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机构设置和经营业务缺乏内在联系,造成一些机构业务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银行业务过多地受制于地方政府,影响了银行统一法人的体制,使银行风险控制弱化,不良资产大量增加。
(三)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规尚不完善,致使少数人、少数企业及少数地方政府不讲信用、不守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产权制度安排是产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是造成信用风险的症结所在。因此,对于信用风险的防范,应该通过股份制改革、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一)股份制改革。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可以获得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维持其低效率运转。股份制改革将改变它“国有独资”的身份,使其变成承担有限责任的股份制公司,从而使其有了从市场退出的机制,这就意味着其将失去国家信誉提供的信用担保,有可能导致存款人信心的丧失而造成支付危机,使流动性风险集中显化。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就有可能使银行陷入危险的境地。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避免股份制改革使部分居民产生恐慌心理,并减少银行破产对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的冲击,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从产权结构的演变来看,股份形式的股权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减少信用活动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较合理的制度选择。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建立和完善外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由于信用制度还不完善,信用评级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介性的信用评级机构还较少,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已做出要求,银行要把信用评级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企业发行债券的管理部门将资信评估机构的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审批的重要依据。
2、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尽管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收集了一些公司财务报表、违约损失的数据,但是由于数据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各家商业银行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原因而不愿意公开这些数据。因此,必须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
3、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在借鉴国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总结已有的信用担保、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等信用中介机构的实践经验来发展我国自己的信用文化。
4、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5、加强外部有效监管。新巴塞尔协议要求政府应当通过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来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最终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因此,我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应当加强监督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率、信贷规模等经营指标。
(三)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具体到信贷管理而言,应当实施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树立风险观念,通过信贷资产业务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带动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以资产质量的提高来保证风险的最小化,从而实现资金配置的最优化。简言之,重塑银行经营机制具体包括:风险防范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风险转移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
为推动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引导产业发展,政府部门通常会设立导向资金,来扶持一些地区或企业,如研发资金、技改资金、信息化项目资金、鼓励机电产品出口、鼓励“走出去”进行境外原材料和能源合作资金等。但是多年的实践操作表明,这其中部分资金运用效果并不理想,从经济学概念上来讲是缺乏效率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导向资金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相反,积极探索导向资金运用的有效途径,强化导向资金的管理势在必行。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政府导向资金的使用效果。
风险管理机制为银行减负
过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大,信贷风险高。加上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驻国内设立分支机构,市场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打造“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特别是加快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步伐,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2年,该行实现经营利润448.5亿元,增长29.3%;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降至25.69%,下降4.09个百分点。2003年实现经营利润635亿元,增长42%;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降至21.2%,下降4.2个百分点。2004年,实现经营利润746亿元,全年提取风险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717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降至18.99%,下降2.25个百分点。该行1999年以来新发放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57%的较低水平。而这些数据的良性变化就得益于风险管理机制的确立和运作。
国有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重组“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推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处置、补偿的全过程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实行风险管理问责制。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方针、政策、总体战略与目标,研究制定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研究向业务单元分配经济资本方法等。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四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会议实行委员投票表决制度,辅之以委员会议辩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
辨清风险来源 做到“有的放矢”
降低风险首先要明确风险的来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而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不利波动而导致的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包括两种形式:市场/产品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资金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交易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风险,后者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要,这种情况往往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
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有的放矢”,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处理、风险管理的评估与调整等。其中,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风险识别是指识别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类别,并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做出初步估计。风险计量是指用一个基数(与序数相对)和损失概率来表示风险的大小和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风险处理是指综合考虑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大小,银行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策略和工具,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回避、转移、保留、防范和控制。风险管理的评估与调整是指对风险管理策略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风险识别、计量、处理等风险管理进程涉及了银行所有组织层和交易层,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银行建立了由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三大支柱组成的全面风险信息管理组织实施体系。在国外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的核心,RAROC(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是实现风险组合管理的基础,通过RAROC系统对银行不同的业务部门和产品,采用同一的指标进行绩效测算。
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准确的风险识别、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风险计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主要体现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预警、风险干预和风险减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违规放贷、违规办理承兑和贴现、住房假按揭等问题的出现,提高了信贷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要关注导向资金的有效性
在政府层面上,政府对导向资金使用的关注点和商业银行不完全相同。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金主要关注其安全性,政府对于导向资金主要关注其有效性。但是安全性、有效性都是以项目成功实施为前提的,都需要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对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科学、正确的预测。这些共同性决定了政府可以借鉴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的管理机制,完善对导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来讲,政府导向资金的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
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的信用等级的评定,通过由易到难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对项目实施主体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很好的控制。目前政府对项目实施主体的评判还主要局限在资产规模、销售额等宏观数据,缺乏对其财务数据、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经营状况、信誉状况、发展前景等的综合分析。结果使得一些本可以成功实施的项目,由于主体能力的缺失半途而废。这方面,政府可以参照商业银行的评价标准做适当的调整,增加定性分析的权重,减少定量分析权重,然后全面引入到对导向资金项目的管理中来。
保证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组织机构。商业银行为了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各种风险管理的专业委员会,在操作流程上,实行前、中、后台等,并辅之以其他利害相关部门的配合。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从而使风险管理得以有效地实施。从政府导向资金的管理来看,可充分发挥专家、各部门的作用,设计适当的组织形式,把对将要实施项目各种风险的论证进行拆分,然后加以汇总、综合分析确定是否支持,从而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信息支持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商业银行基本上实现了风险管理的软件化、程序化、数据化、同时对绩效测算也实行了统一的标准。相比之下,政府对项目的论证还停留在浅层次,对项目实施的绩效也缺乏考核或统一标准的考核,这也影响了导向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虽然导向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可能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那样做到量化分析,但仍然可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效益评估体系,进行类比于投入产出的测算,来最终衡量项目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3-0000-01
China's Commercial Bank Information System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Qin Chuanzhen
(Taian Commercial Bank Co., Ltd.,Tai’an 271000,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commercial bank or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ace of development,it is our social stabil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guarantee.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many problems surfaced,the financial risk can not be discounted,so we must establish a set of 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and gradually form a set of their own system,build a good science-based risk awareness,protecti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o develop a healthy and stable.
Keywords:Commercial bank;Bank risk;Risk management
一、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商业银行中的利率风险。根据目前银行行业内通用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银行财务因为利率不变而造成的风险状况。当市场需求利率和现阶段银行信贷的利率不匹配的时候这种风险就会显现出来。在现代经济市场当中,资金信贷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利率风险的主要原因所在,市场利率必须随之变化,否则银行势必要暴露在利率风险当中。基准风险、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等四种表现形式是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银行的利率风险过高势必会对银行业本身的发展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二)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更甚于利率风险,它主要是指信贷者在借款期限内没有按时返还贷款本息,或者是由于信贷者本身的信誉下降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在信用风险当中,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道德风险,另一类是企业风险。其中道德风险源于信息的不及时反馈,本身银行就对贷款者缺乏一个信息的全面了解,由于盲目信贷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企业风险则是来自于企业自己经营不当,状况不佳而不能按时完成信贷归还。(三)我国商业银行中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所有的商业银行由于不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人员、系统或是突发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这种风险也在膨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当中实行的分业经营,导致了商业银行具有经营对象同质性,贷款对象单一性等特点。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银行风险管理权力责任制度模糊并且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去约束。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和很多相应的激励约束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总结。权力责任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贷款权力的分布完全根据行政级别并不采用相应的风险管理去作为衡量的标准;激励约束制度的缺陷则表现在手段不足,约束过度时银行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约束不足时则会选择铤而走险。(二)银行风险权衡的过程中没有一套相应的量化标准。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作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运作过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信用评级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信用评级方法上,目前商业银行的做法与世界一些金融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信用评级的组织和程序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风险量化时,计量分析不足,缺乏量化手段;指标的调整速度和行业风险的变化不协调。使计算结果失真。(三)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加大。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由于不是十分的健全,这就造成了很多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不大,社会各界对银行的评级这一工作也不够重视。由于信用中介行业发展滞后,已有很多信用数据无法对市场的信用级别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三、商业银行增强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一)加强银行的风险意识以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范围。加强风险管理,应首先注意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即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文化。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每一位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都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才有可能使工作中的不良金融风险尽早暴露,使银行的可能损失降到最小。如此,把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动态指标融入到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健康积极的风险管理氛围,在注重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时刻关注风险,使银行始终处于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状态。(二)建立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机构树立正确的导向作用。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公司法的组建规定,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在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和业务经营管理层的基础上,加强监事会职能,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监督机制。形成银行治理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人员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架构。以保证银行的有效运作。(三)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建设加强风险管理。不同类型的银行风险,其产生根源、形成机理、特征和引起的后果各不相同,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和化解措施。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评估以及监控全面风险的内部控制结构,完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以总行、分支行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执行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四)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完善的风险评测机制。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收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有利于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会计、风险管理、市场拓展等部门搜集整理的信息汇集后自动分类、整理并分析,供内部人员作信贷审批、风险审查之用,以此给银行整个业务管理过程提供及时、完备、明晰的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同时借鉴西方风险管理的综合计量模型及量化计算方法。
通过本文的陈述我们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的很多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和健全,必须通过独立权威的部门区督导其正确的发展,同时也要做到对银行内部自身的每一个部门都有一套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权责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
参考文献:
[1]阎坤.日本金融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中农村信用社迅速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主要力量。本文开篇介绍了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背景知识,继而介绍了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况及主要方式,然后分析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为全文总结。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贷款;农业保险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经济总体发展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有所减弱,但与之相对比的是,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呈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那么如何有效的解决农村信用社借贷风险的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1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概述
1.1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含义。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具体来说就是指出现违约情况的风险,第一种是借款人尚存有还贷能力但故意不履约;另一种是借款人因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而经营失败无力偿还,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不良贷款比例偏高、资金质量差、不良资产占比高且呈上升趋势、大量资金死滞、形成逾期、呆滞乃至呆账贷款。
1.2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必要性及目标。有贷款就有风险,就意味着可能收不回贷款。加强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农村信用社应对风险的能力;使农村金融业务成为商业上可持续、风险上可控制的业务领域,从而扭转当前大规模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领域的趋势。
2当前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通常农村信用社会运用多种方式来减少或控制信用风险,以减少信用风险引发时所带来的损失。风险管理的方式主要有:
2.1事先控制。事先控制指银行在进行放贷的前期,对贷款人的资产信用进行评级处理。信用评级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在两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要发展出真正与农户借款风险相匹配的信用评级,即信用评级能够真正的体现农户的信用状况;二是信用评级要及时的跟进,每年都应该根据农户实际情况的变动而变更相应的信用评级及授信额度。
2.2农村信用社运用担保贷款方式减少或控制贷款的信用风险。在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担保的方式进行,主要体现在保证、抵押和质押这几个方面。保证方式主要是指农户联保,是农村信用社在现实中为了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所常用的手段。
2.3风险转移。对金融机构而言,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是最便利,最明智的选择。在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将信用风险转移主要有信用风险转移方式和以及间接的信用风险转移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保证贷款农户收入在不利条件下不发生较大波动。
2.4信用风险评估和足额拨备。这是指农村信用社需要对农村信用社整体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整体度量并及时足额拨备。根据一定的风险分类体系而得到的准确的信用风险拨备能够保护农村信用社免受突然的流动性打击和资本充足率的突然下降。
3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内因和外因。自身的问题包括管理方式落后,风险识别能力差,信贷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外部环境包括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等。
3.1风险防范管理意识落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制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较为落后,近年改变极为缓慢。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体系为三会一层”,该体系的效率有待考究,此外,风险识别的专业人员能力有限,各部门工作出现重叠现象。第二,农村信用社极度缺乏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各个风险管理人员的方法、手段都不尽相同,良莠不齐。第三,农村信用社管理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
3.2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
3.2.1贷款审查制度存在着缺陷。作为放贷的各个步骤的考察,贷款审查制度是涵盖所有程序的脉络,只有拥有良好的贷款审查制度,才是放贷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审批和审查出现分离,这严重制约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3.2.2信贷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专业的贷款人员在整个贷款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各农村信用社中,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比例比重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3担保贷款模式过于形式化。在农村信贷里,担保是信用贷款的主要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标的物估价过高,大于实际价值,监督不到位,造成信息的虚假等为风险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3.3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不完善。在我国,信用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做好风险的管理显得尤其的不易。第一,在农村社会中,人与人缺乏良好的信任环境,这极易造成违约现象的产生。第二,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各种金融税收应当和商业银行区别对待否则不够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不利农村信用风险的降低。
4结论
针对文章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农村信用社要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完善信贷制度、创新担保体制制等。此外,加强农村金融人才的输送也是重要的手段,只有在政府和市场的全面推动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才能做地更好,农村金融才能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铁钢.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金融经济,2014(20).
[2]林祥涛.农信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
关键词: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指由于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此风险又称交易对手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拆借、贴现及结算等过程中交易对手违约所带来损失的风险。外汇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散于各种不同种类的外汇中间业务中,具体表现在:信用证承兑及各种承诺业务产生连带责任而形成的信用风险;贸易融通业务如融资租赁、出口押汇等业务的违约风险;金融交易类中间业务如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由于对手违约或拒付产生的信用风险等等。
一、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还需要更加系统的,有层次的推进和完善整体的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1)策略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意味着拱手让出市场份额,给竞争对手创造提高声誉的机会。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复杂的信用风险,国际商业银行已经很少单纯采用保守的回避或分散策略,而是采取更积极的、富有进取性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敞口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从长期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2)内容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适当从内控向外部交易发展。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首先,设立两个层面的组织架构,一方面总行内控部门建立对相关业务部门的内控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方式,另一方面,部门内部建立专门的内控组织,负责对具体流程稽核。其次,根据业务特点制定内控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对每一项业务,业务模块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应当区分哪些风险是银行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银行不能控制的,并做不同的处理。最后,建立集中信息系统并有有效沟通渠道。通过这个系统,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使所有员工充分了解与他们履行职责有关的政策和程序。这样决策层能够及时获得有关业务财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性信息,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外部市场信息。
但是随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有关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商业银行还通过与各种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而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不同,这些创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具有风险拆分功能,能够把原来商业银行资产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解捆”,将各种风险分离开来,然后根据需要重新将一些风险捆绑在一起,形成不同特点的新产品来吸引不同的投资者。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而成为国际大型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3)方式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从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这一转变主要来自于要减少集中风险、衡量整体信用风险和确定经济资本等三方面的要求。传统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对象是基于单个业务的信用风险,而非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银行注重的是将每一笔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信用风险了,业务过于集中是造成银行问题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越来越倾向于对整个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在追求市场份额和股本收益率等目标以及银行监管机构对资本要求等因素的驱使下,商业银行倾向于更多的通过交易对手安排来交易各自的资产,从而达到转移信用风险并最终降低总风险的目的。此外,通过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决定相对于资产组合的资本分配,确定最优经济资本,即缓冲交易对手的全部风险造成的预期外损失所需要的总资本水平。
(4)框架上,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应加快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的步伐。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再表现为单一的、独立的金融风险,而是日益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在一起,信用风险敞口和交易对手的违约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很多损失是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日益结合。为此,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努力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各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立足于全行的层次,全面监控整体风险。
二、国内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由过去单凭主观经验的管理模式向数量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如银行内部已经建立起了企业信用评级制度,部分银行开发出风险的评估方法等。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工商银行外汇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十分迫切的。
(1)建立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一是应建立健全业务操作规程,在操作规程中注意加强有关风险防范方面的内容。商业银行应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设置。决策者不能违反或超越决策程序;执行者应在其职责和权限内行使职权;内部监督系统应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状况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建立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科学的业务制约和监督制度以及规范的岗位管理制度,构建形成银行矩阵型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二是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可操作性、权威性、监督独立性是指,商业银行的制度控制面应覆盖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要公开、透明,并能够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实施,商业银行各单位和个人要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不徇私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商业银行应以制度保证检查监督机构、稽核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稽核部门独立行使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能,且只对一级法人负责。商业银行应当在内部完善外汇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针对具体的外汇中间业务制定具体的规范、指导方法,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限制,对容易出现风险点的环节重点防范,从基本制度上保证中间业务经营活动的安全性。
(2)增强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应形成统一的风险观念。信用风险管理要能够有效的被执行,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也就是让银行这个组织中充满着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
其次,应加强对决策及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行长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品行及体现其经验丰富程度的资历,关系到银行的安全与发展,关系到存款人利益的保护及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有必要建立银行内部高层决策及管理人员的控制机制,建立高层人员信息档案,并进行动态监控。
最后,建立素质较高的风险超前防范工作队伍。为使超前防范能不断扩大覆盖面,必要条件是要配备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监控队伍。对此,很有必要加强监控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培训,培养出多面手,不仅要使其熟练掌握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制度,熟悉商业银行的各项外汇中间业务知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还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外部监管
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这些风险可能不被预测到而且常常无法阻止,监管当局在估计这些事件对银行系统和市场情况及环境的影响时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动员其他权力机构有效的处理特定事件的后果,并且最终监督破产机构有序的退出。只有通过加强信用宏观环境和信用微观基础等多方面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水平。因此,除了商业银行自身需加强外汇中间业务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水平外,政府也需要积极发挥作用。通过监管当局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系统。
(4)建立外汇中间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国内商业银行要建立起既便于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外汇中间业务风险防范和监控体系。信用风险管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要适应国内与国际监管的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体系,拓展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流程,切实提高全行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战略要求,按照决策系统、管理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
不同类别外汇中间业务不仅风险程度差别很大,而且所面对的风险种类也各有侧重,因此在制定外汇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类业务不同的风险特征,建立相应的业务管理层级结构,确定风险防范重点。全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要将公司业务、机构业务、零售业务等不同客户种类,表内、外不同业务产品的风险,都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统领,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
另外国内商业银行应该要跟随市场经济迈进的步伐不断改革与完善。对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既要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国情与行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对症下药,解决自身问题。
参考文献:
[1]谢洁华.浅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业务风险及对策.企业管理,2008
[2]郑良芳.银行业信用风险需全面有效管理.转型探索,2008
[3]曹凤岐,袁宏泉.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研究.财政金融,2008
[4]温杰.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会计之友,2007
[5]彭业翠,钟玲静.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时代经贸,2008
[6]何德旭,葛兆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风险防范.中国金融,2008
[7]杜德春.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及其管理对策研究.财会通讯,2007
[关键词]企业; 授信风险; 管理;
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逐步过渡到信用交易,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能够以赊购的方式交易,从而获得融资。授信者、信用额度与信用期限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信用关系,购买方的信用动因和信用能力决定了销售方给其的信誉额度。但也会因合作企业缺乏诚信,导致账款回收周期长、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账款难以回收甚至形成坏账,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因此,授信风险管理将是企业进行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出发点是防范风险、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
一、授信风险种类
1.违约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后,可能会由于客户无法偿还而造成损失。这是公司面临的违约风险。
2.流动性风险。这里的流动性指的是应收账款可立即无损地迅速运转或变现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不能以较低的成本、不能在资产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使客户按时履行付款义务的风险。应收账款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账款能否按时收回,对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应收账款能够按时收回,其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就能够用来满足同期的现金流出的需要。反之,如果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甚至发生坏账,那么,企业原计划的现金流入将会落空,进而严重影响到当期的现金流出计划。
二、企业授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当前,由于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信用管理不重视,风险防范管理意识淡薄,对风险防范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往往对授予客户的信用未作调查了解就匆忙发生业务往来,授信的决策和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必然使企业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而一些企业则片面地追求产品销售数量,却对产品销售后存在的潜在风险不够充分重视,引起了企业产品售后账款回收艰难等问题。事实上,我国企业目前很多风险都是来自于老客户的身上,由于对于老客户过于信赖,而忽视了对企业老客户的风险防范管理与正确估计,风险发生之后就变得格外小心谨慎,因为害怕承担信用风险,结果造成销售额急剧下降。因此,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是加强企业风险防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风险防范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2.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诱发授信风险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够健全与完善。在以信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大多企业还不能适应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一整套风险防范管理体制,在风险防范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且缺乏对国际国内客户风险防范的科学、合理、系统的研究与评估。很多企业因缺少风险防范管理部门,没有具体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有效的信用管理就不能进行开展,使得企业因合约不能履行或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企业在经营中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3.企业诚信环境不够优化。良好的诚信投资环境,对于企业积极防范风险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诚信环境不够优化的状况下,诚信的选择性表现得就更加强烈,因为诚信环境不够优化表明完全讲诚信的企业不多。由于我国企业诚信环境不够优化,必然导致了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剧,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目前,我国企业的诚信环境不够优化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一方面有的债务人违背诚信原则,违约赖账。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对违反诚信经营的做法采取容忍态度,不少企业即便自己能够做到诚信经营,但对于其他企业的不诚信经营行为,却没有加以制止。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不完善。同时,我国也缺乏有关信用管理制度的立法,即法制不健全,人治重于法制,使信用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较差。
三、对企业授信风险防范管理的对策研究
1.增强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意识。正确的企业风险防范管理理念,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潜在风险。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搞好了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企业潜在风险,才能使企业以最少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意识,着力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危机意识,牢固树立企业风险防范管理的使命感、紧迫感,不断增强企业风险防范管理的自觉性、坚定性与创造性。
2.加大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沟通力度。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与沟通交流力度明显不足,一些关键客户信息仅仅掌握在少数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手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大大增加。所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体系,加大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沟通力度,形成对客户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加快促进企业内部各工作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交流,有效防范与控制我国企业信用风险,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健全完善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过去那种传统落后的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特别是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企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健全完善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管理体制机制,是我国企业进行信用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健全完善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必须重视和强化客户信息收集,首先通过对客户的信用动因和信用能力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构建企业的客户资信资料信息库;其次是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信用分析,对客户的信用动因和信用能力进行准确的估测,为后续授信决策提供支持,不断降低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成本,提高企业信用风险防范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