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

时间:2022-02-04 10:1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据库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据库系统

第1篇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完整性;约束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6-3770-02

SQL Server 2005是微软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企业级数据库产品。既是安全、可靠、高效的企业级数据管理平台又是先进、一体化的商业智能平台以及极具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开发平台。本文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来介绍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数据的完整性:(1)数据的准确性,即每个字段的取值必须满足一定的数据类型、取值范围和约束等;(2)数据的一致性,即相关表格各字段的取值必须互相匹配。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是设计数据库的最基本的要求;数据完整性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系统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甚至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成败。

当我们在数据库系统中使用INSERT、DELETE和UPDATE语句修改数据库时,数据的完整性就有可能遭到人为的破坏。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为了保护数据库内容的一致性,可以通过SQL Server对数据库添加一个或多个数据完整性约束。这些约束即可以限制数据库中字段的取值,也可以保护数据库定的数据不被任意删除。

在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主要有以下3类:

1)实体完整性; 即保证表中的每一行数据在该表中是唯一的。为了保证实体完整性, 必须指定表中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作为它的主键(primary key) 。一个表只能含有一个主键,而且主键的值不能为空,不可重复。

2)域完整性: 是指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必须满足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或约束,数据类型是指某个字段的取值必须满足一定的数据格式,例如,日期字段必须是datetime或smalldatetime,约束可以包括限制类型、限制格式或限制可能值的范围等。

3)参照完整性:是指在数据库表中输入或删除记录时,包含主关键字(primary key)的主表和包含外关键字(foreign key)的从表的数据必须对应一致,保证了表之间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无意义的数据在数据库中扩散。

在SQL Server 2005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数据完整性:定义表格的完整性约束以使用索引和触发器。

1 定义表格的完整性约束

该方法是在sql语句中,通过添加约束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主要约束有:非空(not null)约束、默认值(default)约束、唯一(unique)约束、主键(primary key)约束、外键(foreign key)约束、检查(check)约束、默认值(default)、规则(rule)等。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定义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

1)非空约束(not null)是指某个字段的取值在没有指定默认值的情况下不能为空;默认值(default)约束是指当用INSERT语句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时,如果没有为某一个字段指定数据,SQL Server 会自动输入预定值,每个字段只能有一个默认值约束;检查约束(check)是用来验证字段输入内容的规则,是指某一个字段必须满足检查约束的条件,若不满足,数据就无法正常输入,可以对表中的每个字段设置检查约束。

例如,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创建学生信息表时,限定学号Sno、姓名Sname、性别Ssex出生日期Sbirthdate、籍贯Sborn等列值不允许为空; 性别Ssex的检查约束为“男”或“女”。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int not null,

Sname char(10) not null,

Ssexchar(2) check (Ssex=‘男’ or Ssex=’女’) not null,

Sbirthdate smalldatetime not null,

Sborn char(50) not null

)

执行sql语句后,当向学生表student里录入数据时,上述字段必须有内容,不能为空,性别Ssex字段只能接受“男”或“女”两个取值,否则数据不能成功插入到数据库中。

2)主键约束(primary key)和唯一约束(unique),二者都是指某个字段或某几个字段组合取值的唯一性,防止在该字段或字段的组合中出现重复的值。一个表中,可以包含多个唯一约束,但只能有一个主键约束,唯一约束指定的列可以为空,但主键约束所在的列不允许为空。

例如,创建系部信息表时,对列系部编号Dno创建主键约束,对系部名称Dname创建唯一约束。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

Tno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Tname char(10) not null unique,

)

执行语句后,当向系部信息表department中录入数据时,字段Tno和Tname不能录入重复值。

3)外键约束(foreignkey),是指如果两个表有共同的字段,可以利用外部关键字与主关键字将两个表关联起来。包含主关键字(primary key)的主表和包含外关键字(foreign key)的从表的数据必须对应一致,保证了表之间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在学生信息表中,学生的学号Sno是该表的主键,同时它也是成绩表的外键,成绩表中学号Sno字段下的数据必须和学生信息表中的学号Sno一致。

4)默认值(default),类似于前面提到的默认值(default)约束,也是用来设置字段的默认值输入。它与默认值约束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数据库对象,在数据库中创建默认值对象后,可以将其绑定到多个数据表的一个或多个列应用,而默认值约束只能约束一个表中的列。

5)规则(rule), 类似于检查约束(check),是对存储在表中的列或者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取值范围的规定或限制,它与检查约束可以同时使用,一个表中可以有一个规则或多个检查约束,但检查约束不能直接作用于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规则也是一种数据库对象,不限定于特定表,可以将其绑定到其他表的列中使用。

例如, 学生信息表中的出生日期Sbirthdate列,为其创建一个日期规则rl_date,使出生日期在1900-1-1至2000-1-1之间,并将此规则通过存储过程绑定到教师信息表的出生日期字段列Tbirthdate上。

Create rule rl_date as @date>=’1900-1-1’and @date

Exec sp_bindrule ‘rl_date’,’teacher.Tbirthdate’--将创建的规则绑定到teacher的Tbirthdate字段列

执行语句后,当向学生信息表和教师信息表里录入数据时,出生日期字段只能接受1900-1-1至2000-1-1之间的数据。

2 使用索引和触发器

1)索引(index)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对象,是指表中数据和相应存储位置的列表。通过创建索引,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这是索引在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作用。此外,索引还类似于唯一约束(unique),可以用来保证列值的唯一性。

2)触发器(trigge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但不需要用EXEC命令调用,而是在某个指定的事件执行时被激活,触发器可以指定一定的业务规则,用于约束、默认值和规则的完整性检查,防止对数据进行不正确、未授权或不一致的修改,还可以完成难以用普通约束实现的复杂功能的限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SQL 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数据的完整性,每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各数据库系统不同的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来建立数据的完整性机制。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系统;信息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417-02

Access Database Systems in Developing Research

LIN Jing-ying

(Qinzhou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Committee, Qinzhou 53500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finding wider and wider application, refer to access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operation, to access the databases in the admin users and by the hazards and the information paper of the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nd security system and related to analyze and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finally, by acces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amples to institute.

Key words: access; database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随着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更加频繁,各单位对应用数据库编制适合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Office软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通用程序之一,Access程序是由微软推出的一种桌面型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功能很强大的系统开发工具,具备了系统内存小、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等特色。利用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很多基层部门,该系统不但可以使用户更加容易地实现信息保存、信息查询、信息维护、信息统计、信息交流和信息等操作,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与Office系统中的其他组件进行数据的交流。本文将就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1 Ac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操作

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是根据系统基础的功能来设置数据表、数据查询系统、数据报表和相应的数据窗体、宏和需要调用的VISUAL BASIC代码。数据表是通过交互性比较好的窗体来完成数据记录、数据保存、数据查询、报表生成以及打印的;通过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从数据表中调出所需要的数据就可以实现数据的查询;数据报表则是通过查询来提供需要显示的各类数据的载体,是一种规范性组合;在上述所有操作过程中都需要调用到宏或者VISUAL BASIC的执行代码。

应用Access程序来开发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建立主数据表、建立附属数据表、设置查询、设置主窗体、设置辅助窗体、设置报表、设置宏或者VISUAL BASIC代码等。

1) 主数据表是整个信息系统的重要部分,对该表中所有的字段进行准确无误的设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科学的设定,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数据库已有的系统空间,也可以对实际情况所需的资料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通过窗体设置的快捷操作程序还可以对主数据表进行多种格式的结构数据导入或者导出。

2) 为了提高主数据表的录入效率以及规范程度,可以针对相关数据库的现实情况对相应的字段列表设定相关的附属数据表。在设置查询条件时可以通过调用这些附属数据表节省时间和系统空间。

3) 通过设定数据查询条件可以对数据表中存在的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筛选。为了确保数据库基本功能的实现,数据表可以设置多种查询方式。

4) 主窗体的设计一般可以分为页眉、页脚和数据编辑录入三个窗口。设定数据库系统的名称、数据系统使用单位和制作单位一般都用页眉和页脚。主窗口的主要部分是数据的编辑录入窗口。当然,一个设计完善的主窗体一般还会包括诸如数据修改、数据保存、数据搜索、条件查询等各种快捷的操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主窗体中各个编辑用文本框的格式一定要与源数据表中对应的字段列表相一致。

5) 辅助窗体一般设置为主窗体中的子窗体,也可以设置为调用数据查询时需要进行选择或者编辑查询条件的窗体,这种窗体是制作和打印数据、筛选报表所必需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一般都会采用这两种辅助查询的窗体,并根据上述的两种查询所需要的限定条件对编辑选项进行设定。

6) 报表在理论上是一种特殊的窗体,但有别于窗体的是报表必须按照打印的纸张来进行大小规范性设计。一般情况下,报表的页眉与页脚用于设定报表名称、报表的单位、报表的生成日期、已制定的筛选项目名称和内容等。报表的主体则主要包含了报表项目所涉及到的数据表或者图表。

7) 宏与VISUAL BASIC的执行代码的设定主要是为了加快数据库运行的速度、加强其便利性和可选择性。类似于文件的打开、数据的导入导出等相对固定的简单操作一般会采用宏编写,复杂的操作则采用VISUAL BASIC代码编写。

2 Ac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Access程序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过程比较复杂的工程。毋庸置疑,Access数据库系统中还存在很多与数据库的实际使用密切相关的安全漏洞和隐患,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环境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护数据库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1)Access数据库的解密漏洞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的加密机制是比较简单的,因此解密也相对容易。在该数据库系统中,用户输入的密码会和某一固定的密钥进行异或进而形成一个加密串,存储在系统中。由于异或操作经过两次异或就会恢复到原值,因此只需要用该密钥和加密串进行第二次异或操作,就可以轻松获得密码,基于此原因,解密程序的编制难度比较小。要实现对这个系统漏洞的有效防范,我们应该对数据库系统的解密算法进行改进,可用关键字ALTERDATABASE设置和修改数据库的密码。

2)由ADMIN用户引发的Access数据库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ADMIN用户是Access系统的缺省用户,在系统安装之后没有重新链接到某个新的工作组安全系统上的情况下,系统都以默认的ADMIN用户登录Access。全世界的Access系统的ADMIN用户在Access程序中都被视为同一个用户,因此没有联入某个工作组安全系统的用户也可以在网络文件的系统级别上获得进入该工作组系统文件的ADMIN权限,直接导致Access程序本身建立起来的二级安全机制失效。要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屏蔽ADMIN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权限来实现。在ADMIN的用户组中增加一个新的和该用户地位等同的新用户,再以新用户来登录Access,从ADMIN的用户组中将与本工作组系统无关的ADMIN用户撤出,新用户则成为实际的数据库系统管理员。

3)工作组的信息文件带来的安全漏洞等系统安全问题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在Access程序中有一个以SYSTEM.MDW为默认名的工作组信息文件,包括用户的账号和工作组的账号在内的数据库所有安全信息都存放在该文件中。但是在安装Access程序时,安装程序能自动将默认的工作组定义在其创建的工作组信息文件中,默认状态下所有人都可以获取以该工作组信息文件定义的管理员账号来访问数据库,安全隐患极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工作组管理员程序对工作组信息文件来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员把开发同一项目的成员设在同一个组中,可以极大地简化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为工作组指定权限,再通过将单个用户添加到组中或者从组中删除来更改用户的数据库权限。

3 Ac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实例

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以Access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在房产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作为实例来具体探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房产部门的管理工作很复杂,涉及到产权登记管理、档案管理、打印室管理、交易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应用Access程序建立数据库系统前,需要对房产部门管理工作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流向进行认真分析,尽量完善数据库系统的基础设计,避免数据库建成后进行修改补入内容等情况。

该数据库包括产权登记管理模块、房产证打印模块、档案管理模块、交易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产权登记模块包括登记房改售房表、登记集资建房表、登记新建商品房等;房产证打印模块包括房产证表、共有证表;档案管理模块包括房改售房表、房改售房表、总表等;交易管理模块包括房屋他项权证表、法院查封表等;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签收人表、保管人表、结构管理表等。如在档案管理模块中“总表”就包括全市房屋产权档案。该表主要由“档案号、单位名称、房屋坐落、房产类型、房产证号、房屋所有权人、建筑面积、是否抵押、是否查封、备注”等内容组成。此表可以提供房产类型、单位、房屋所有权人、房屋坐落等目标的查询、分析和统计。

该部门数据库中数据表、数据查询、窗体、报表、页、宏以及模块等七个对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根据房产管理数据库的实际情况,日常工作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是数据表、数据查询、窗体和报表四个对象。我们要根据Access程序所提供的“表结构”向导循序渐进地建立数据表,如将“共有证表”中的“房产证号、共有权人、建筑面积、所占份额、填发日期、附记”等内容列入“字段名称栏”。进而建立数据信息输入的界面――窗体,窗体有助于加快数据查找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索引。在进行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后,根据Access程序中备有的多种模块选用数据报表的输出格式,输出报表。

参考文献:

[1] 张培岩.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科技出版社,2008:45-166.

[2] 朱文元,赵伟蔡.初探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M].北京:中国经济科技出版社,2006:26-220.

[3] 李竹,刘静.基于ACCESS的数据库系统[J].北京:中国计算机技术先锋报,2008,12(10):44-54.

[4] 吴钢幸.ACCESS的数据库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26-220.

[5] 王晓琴.论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中的几点问题[J].中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4(3):111-124

第3篇

关键词 数据库系统 信息管理 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结构化:在文件系统中,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而数据库系统则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4)数据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

2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数据库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并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当前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特征主要包括:

(1)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理论相结合体现出了良好的生命力和市场发展前景,其在当前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迅速的扩大,目前已经扩大到了我国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带动相关行业信息管理效率的提升,推动行业生产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

(2)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优劣好坏将对其使用质量产生致命的影响,并将影响到其进一步的发展。

(3)安全性不断加强。安全性的不断增强是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不断得到应用的又一有力保证。数据是信息管理中极为重要而有价值的资源,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各种应用系统的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安全问题,敏感数据的防窃取和防篡改问题,成为信息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给信息管理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信息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具备信息备份和信息恢复的功能。同时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容易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情况下进行拷贝和复制,这就减少了由于信息误删或计算机系统本身的错误而给信息管理带来困难的弊病;另一方面,数据库安全指数不断提高,目前除使用了一些传统的安全手段如用户帐号、规则和操作许可外,还增加了一些抗软件风险。

(4)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在实际使用和操作中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性能,因而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中都得到了各界的广泛重视。

3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应用的改进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中体现出了良好的价值,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事实上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其进一步应用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克服。

(1)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对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有着突出的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当前由于各种原因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尤其是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常常面临着诸如软件风险、管理风险和用户行为风险。这些风险一旦转化成现实的危害将会对信息管理者造成重大的伤害,从而减弱信息管理者使用计算机数据库的信心。因而必须切实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的安全性研究。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环境和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保护数据库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2)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计算机数据库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将计算机数据库发展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指导其应用的实践中,从而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数据库的理论研究也必须立足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相关应用实践,以增强计算机数据库理论研究的针对性。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良好适用性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相关研究以助其实现更好更快的成长,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管理方面将会得到更好更安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子芳.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 范青,马树才.浅谈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

第4篇

1 数据库系统表

为了维护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转,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设计了一系列的系统数据表,用于跟踪数据库的总体信息。当用户建立数据库及数据表时,系统表将自动记录下相关信息。这里仅介绍SSA数据库中与实现多表关联查询技术相关的三个系统表及其主要列:

表pbcattbl:存储数据库中所有用户表的信息。列pbt_tnam存放表名。

表pbcatcol:存储所有用户表的列信息。列pbc_tnam 存放表名;pbc_cnam存放列名。

表sysforeignkeys:存储具有关联性的两个表的相关信息。列foreign_tname存放外表表名;primary_tname存放主表表名;columns存放两表关联的关键字。

2 多表关联查询算法

①用表pbcattbl,在数据窗口(简称DW)中显示所有用户表的表名;

②用户在DW中进行多表选择,系统通过表Sysforeignkeys判断所选表的关联性。如非关联,给出提示并返回②,否则③;

③动态地创建相应数量的DW,利用表pbcatcol,在每个DW中显示其中一张所选表的所有列名;

④用户根据实际需求,从这些DW中选择任意多个列名,系统自动生成一张由这些列组成的新表;

⑤对生成的新关联表进行多条件的组合查询。

3 关键代码的实现

3.1 表名显示

用select pbt_tnam from pbcattbl从系统表中选出所有表名,并显示在DW中。

3.2 判断所选表的关联性

定义变量

integer sum //选中表的个数

integer num //关联表的个数

integer ipos //字段起始位

string lst[] //关联表名

string pm[] //存放关联等式

string col[] //读取关联信息

if sum>1 then num=1

for i=1 to sum

for j=1 to i-1

k=k+1

select columns into:col[k] from sysforeignkeys where foreign_tname=:lst[j] and primary_tname=:lst[i];

if isnull(col[k]) or col[k]= '' then

select columns into: col[k] from sysforeignkeys where foreign_tname=:lst[i] and primary_tname=:lst[j];

if isnull(col[k]) or col[k]= '' then pm[k]= ''

else

ipos=pos(col[k], ' IS ')

pm[k]=lst[i]+'.'+left(col[k],ipos)+'='+lst[j]+'.'+right(col[k],len(col[k])-ipos-3)

num=num+1

end if

else

ipos=pos(col[k], ' IS ')

pm[k]=lst[j]+'.'+left(col[k],ipos)+'='+lst[i]+'.'+right(col[k],len(col[k]-ipos-3)

num=num+1

end if

next

next

if num

messagebox("warning","所选表不关联,请重选")

return

end if

end if

3.3 列名显示

通过select pbc_cnam from pbcatcol where pbc_tnam= lst[i](所选表名)来实现。

3.4 关联表的组合查询

参考通用组合查询算法[1],可实现=、> 、< 、=、like等多重组合查询。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查询方法,可直接从数据库系统表中读取信息,而系统表由数据库服务器自动维护,因此提高了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对于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只需修改程序中系统表的表列名称即可,程序具有通用性。

参考文献

[1] 严怀成,王敏.基于PowerBuilder的通用查询的设计与实现.微机发展.2005.6:124-126.

第5篇

关键词:分布式;事物管理;数据复制

1.引言

随着目前网络数据库迅猛发展的形势,数据库的发展也和网络紧密结合起来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分布式大型数据库系统技术,这种分布式的数据库模型适合应用在目前的各个大型的工程软件中。分布式的数据库模型通过数据共享技术和分散事物处理技术将不同地方的数据库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综合性数据库体系。因为,分布式数据库是一个体系结构,不仅仅是把多个单独的数据库组合,而是借助合适的系统构搭建一个逻辑上为一体协调一致的网络数据库,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用浏览器/服务器(B/S)系统架构来搭建分布数据库系统。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

分布式数据库经过设计上的统一后,把分散在网络中各个数据库在逻辑上连成一个整体,这种连成一体的数据库每个节点都具有单独数据处理能力,他执行局部的数据运算。并且,这些数据库运算的同时,被数据库体系整体配置,共同完成全局方面的运算。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特点是分布性、逻辑协调性以及网络统一性。因此,从系统的整体性能来说,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做是体系中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的结合体。

目前,用于搭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体系构架最为常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S)系统架构。B/S模式主要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个层次组成,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只不过它的客户端简化为单一HTML语言的客户软件,因而简化了客户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可以使管理和维护集中在服务器端。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端使用一个通用的浏览器,代替形形的各种应用软件,用户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浏览器进行的。在B/S体系结构之中,纳入组件模型和分布式组件模型,把中间层划分为许多服务程序,将每个服务程序都视为独立的层,这样就形成了N层体系结构和Web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典型的N层结构就是基于Web的B/S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B/S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图

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构建重点技术

(1)分布式数据库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事务并发控制及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主要靠事物管理来完成,分布式事务管理程序能够保证多个事物并发协调准确地执行。分布数据库中的事物控制着系统对各种数据项的访问,一个事务通过分解成成多个子事务来访问多个站点的数据,每个子事务负责对一个数据存储站点进行访问。而分布式的各个站点的事物通常并发运行的。各局部站点上的事务以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可串行化理论为基础实现并发控制,即得到各站点上事务执行的局部顺序。在此基础上,只需从全局系统的角度出发,得到各个站点上事务执行的全局的顺序。由于分布式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全局的时钟概念,因此一般以事件的时戳来表示事件的发生顺序,再构造出系统的全局逻辑时问顺序,以确定事务的唯一顺序。基本的并发控制的方法是封锁方法。封锁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要求事务在对一数据项进行操作之前必须首先申请对该数据项的封锁(Clock),获准后方能进行操作。如果该数据项己被其它事务封锁且操作方式冲突,那么该事务处于等待状态,直到该数据对象被释放为止。在封锁机制中定义了两种方式:共享锁方式与互斥锁方式。分别对应于用户对数据项的读操作与写操作。以目前最为常用的SQL数据库管理工具为例,它使用锁对象来防止多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数据库进行修改,并能防止一名用户检索正在被另一名用户修改的数据,锁定有助于确保事务和数据保持逻辑上的一致。SQL Server的锁管理能自动获得和释放锁。

(2)分布式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是实现信息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之一,能保证信息系统因各种原因遭到破坏时,能尽快投入使用。常用的分布式数据库SQL Server备份数据库有几种方法:完全备份、差异备份、事务日志备份、文件组和数据文件备份。完全备份包括备份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文件组或数据文件。差异备份只备份上次备份后进行修改的数据。事务日志备份用于备份和删除事务日志(事务曰志数据与数据库备份协同工作)。文件组和数据文件备份用于数据库中备份特定文件组或数据文件。SQL Server可以使用EnterpriseManager或T-SQL命令等备份。在实际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手动备份和自动备份,一般采用手动备份和自动备份相结合的办法。在备份中,分热备份和冷备份。当数据库在使用时,对数据库备份成为热备份;当数据库完全关闭后备份成为冷备份。SQL Server数据库恢复分从完全备份中恢复、从差异备份中恢复及从事务日志备份中恢复。从完全备份中恢复过程很简单,只须用SQL Server EnterpriseManager或T-SQL就可以恢复备份文件。从差异备份中恢复,先从完全备份中还原,再还原自上次完全备份后创建的差异备份。从事务日志中恢复,要经过以下步骤:

①使用NO TRUNCATE选项备份当前活动的事务日志。

②还原最新完全备份。

③还原所有差异备份以将数据库返回到执行最近一次备份操作时的状态。

④还原上次差异备份后创建的所有事务日志备份,以重新显示上次备份后发生的所有事务。

⑤还原在第1步中创建的事务日志备份,以将数据库返回到故障前的状态。

(3)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复制

数据复制是指在由两个或者多个数据库系统构成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中拷贝数据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将分布式数据库中某个结点的数据拷贝到不同物理地点的数据库中,以支持分布式应用,它是整个分布式计算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个数据库副本可能对相同的数据对象进行操作,当进行数据同步时,就会产生冲突,主要有更新冲突、唯一性冲突、删除冲突等等。这些冲突会严重影响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所以在复制过程中必须尽量防止数据冲突的产生,一旦发生冲突,就必须有预先设置好的冲突解决方法。分布式数据库工具SQL Server能在不同节点间复制数据并自动同步这些节点的数据,用户可以在同一服务的不同数据库或不同的远程连接服务器之间复制数据。在 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环境中,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数据复制的要求各异,不可能有一种复制方法能够适合所有领域中的应用需要。为此,SOL Server提供了以下三种复制类型来满足不同环境中的应用需要:

①快照复制:快照复制是SQL Server中最简单的一种复制方式,它拷贝数据库中出版物在某一时刻的结构和数据状态,即建立出版物快照,之后通过复制将出版物快照复制给订阅服务器。快照复制操作由快照和分发实现。快照将出版物中各条目(表)的结构和数据拷贝到分发服务器的快照文件(但不是分发数据库)中,并在分发服务器的分发数据库中记录复制同步操作。分发服务器再根据分发数据库中的同步记录将快照文件传递到订阅服务器的目的数据库中。

②事务复制:采用事务复制方式时,当订阅服务器对出版服务器中的出版物做到初始同步后,SQL Server监视INSERT、UPDATE、DELETE等数据修改语句的执行,并对影响出版物的事务进行标识。事务日志阅读从事务日志中捕获出版条目中数据的变化,并将引起这些变化的事务拷贝到分发服务器的分发数据库中。之后,由分发服务器将这些事务传递给订阅服务器,并在订阅服务器上顺序执行这些事务,对复制数据做增量修改,从而保证订阅服务器中的复制数据与出版服务器出版物中的数据一致(但不是实时一致)。由于事务的数据量远小于它所操作数据库的数据量,所以采用事务复制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网络的通信负担。

③合并复制:合并复制允许用户修改订阅服务器中的订阅数据,它能够自动监视订阅数据库中的数据变化并定期将这些变化进行合并,再把合并后的结果提交给所有订阅者,如果在合并过程中发现不同用户对数据所做的修改存在冲突时,合并程序将根据建立订阅时为订阅者所设置的优先级裁决哪个用户的修改有效。

4.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社会应用领域,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需求更加迫切。许多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例如水利、电力、交通、金融等行业由于所管辖的部门或企业往往在地域上比较分散,而在行政和业务管理上,既要求各部门具有独立的局部控制、分散管理的能力,同时,又要在整个行业内实现对所有部门或所属企业进行全局控制,统一管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给这些行业数据管理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斌. Oracle分布式数据库及其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26)

第6篇

关键词:硬件优化;SQL质量优化;操作系用参数设置

1. 引言

Oracle数据库是由SUN公司开发的一种具有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兼容性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目前在通信、医疗、教育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数据库平台。Oracle数据库在为各种应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保存并管理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要使Oracle数据库适应应用需求,并能有效管理和利用由各业务系统产生积累的数据,对Oracle数据库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2. 影响数据库性能原因

Oracle 数据库系统性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主要依赖于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数据库配置、网络环境、应用程序性能等几个主要方面。[1]

(1)数据库服务器性能

数据库服务器是系统的关键因素,它的性能决定了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性能。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以及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情况,相同环境下服务器的性能越好,数据库的性能也就越好。

(2)数据库配置

数据库配置情况直接决定了数据库的性能优劣,是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核心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主要包括共享池的设置、磁盘管理的设置、系统参数设置。

(3)网络环境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交互,网络的性能,特别是网络输入输出的带宽对整个系统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4)应用程序实现。

应用的交互方法对数据库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SQL语句的应用、数据库连接方式的选择、数据库端程序设计以及数据库对象的使用情况等,都影响系统的执行效率。本文主要讨论通过对数据库的硬件优化,操作系用参数的设置,用户SQL质量优化来提高数据库性能。[3]

3. 优化方式

(1)通过数据库硬件的优化

CPU:在任何机器中CPU的数据处理能力往往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标志,而ORACLE是一个提供并行能力的数据库系统,在CPU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如果运行队列数目超过了CPU处理的数目,性能就会下降,通过适当增加CPU的数量可以解决队列阻塞的问题;

内存:衡量机器性能的另外一个指标,内存和我们在建数据库中的交换区进行数据的交换,读数据时,磁盘I/O必须等待物理I/O操作完成,在出现ORACLE的内存瓶颈时,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增加内存,I/O的响应时间是影响ORACLE性能的主要参数;

网络环境:NET*SQL负责数据在网络上的来往,大量的SQL会令网络速度变慢。10M的网卡和100的网卡就对NET*SQL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性能对网络的影响也很明显。所以优化网络环境是提交SQL交互的一个重要手段;[4]

(2)操作系统参数设置

DBA可以通过对操作系统以下参数做调整来优化Oracle数据库

bufpages 对buffer空间不按静态分配,采用动态分配的方式

dbc_max_pct 加大最大动态buffer空间所占物理内存的百分比,以满足应用系统的读写命中率的需要

desfree 提高开始交换操作的最低空闲内存下限,保障系统的稳定性,防止出现不可预见的系统崩溃

fs_async 允许进行磁盘异步操作,提高CPU和磁盘的利用率

lotsfree 提高系统解除换页操作的空闲内存的上限值,保证应用程序有足够的可用内存空间。

maxssiz_64bit 加大最大堆栈段的大小(64位操作系统)

Minfree 提高停止交换操作的自由内存的上限

Shmem 允许进行内存共享,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Shmmax 设置最大共享内存段的大小,完全满足目前的需要

Timeslice 由于系统的瓶颈主要反映在磁盘I/O上,因此降低时间片的大小,一方面可避免因磁盘I/O不畅造成CPU的等待,从而提高了CPU的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减少了进程的阻塞量。

unlockable_mem 提高了不可锁内存的大小,使可用于换页和交换的内存空间扩大,用以满足系统对内存管理的要求。

(3)应用服务SQL质量的优化

我们可以调整应用程序的SQL质量来提高Oracle性能。在SQL语句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全表扫描语句的出现,全表扫描会导致大量的I/O,造成资源紧张。合理的建立和使用索引,当一个表的索引达到4个以上时,Oracle的性能可能依旧改善不了,因为OLTP系统每表超过5个索引即会降低性能,而且在一个SQL中,Oracle从不能使用超过5个索引;当我们用到GROUP BY和ORDER BY时,ORACLE就会自动对数据进行排序,当排序不能在我们给定的排序区完成时,Oracle就会在磁盘中进行排序,也就是我们讲的临时表空间中排序,过多的磁盘排序将会令free buffer waits 的值变高,而这个区间并不只是用于排序的。[2]因而select、update、delete 语句中的子查询应当有规律地查找少于20%的表行。如果一个语句查找的行数超过总行数的20%,它将不能通过使用索引获得性能上的提高。索引可能产生碎片,因为记录从表中删除时,相应也从表的索引中删除。表释放的空间可以再用,而索引释放的空间却不能再用频繁进行删除操作的被索引的表,应当阶段性地重建索引,以避免在索引中造成空间碎片。

4. 结束语

Oracle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与调整是一个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数据库系统的调整,包括硬件、操作系统、系统应用语句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直接决定了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应该利用各种性能优化与调整工具进行反复的调整、比较以消除瓶颈,获得系统最优性能。

参考文献

[1] 腾永昌.Oracle9i 数据库管理员使用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柳丹.Oracle PL/SQL面向对象特性Web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第7篇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设计原则;框架结构;建构主义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基本载体,其质量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教育部充分意识到网络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在2000年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自2003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建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课程的相关政策,如2003年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并且自2007年起将网络课程纳入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项目中。

1 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的意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建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可以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和远程交互,使学生立体化、多元化地了解并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为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等应用提供基础知识与技术,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意义如下:

(1)网络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受教师、课堂和时间的限制。学生按照自身条件安排课程的学习,根据个人的基础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

(2)互联网汇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由国内外著名的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开发的教学数据、档案资料、优秀教案等。学生可以得到任一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信息,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角,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网络课程能最大限度地提供自由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让学生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让他们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实时的或非实时的交互,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学习信息。

(4)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高校后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完成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没有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接受优质的远程教育,满足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2 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的建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里,而是应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专家指出:学习问题应该在真实情景中展开,是一项真实的任务;为课程设计多个学习起点和多个学习路径;各种教学因素应能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对学习活动进行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以过分细化的标准评价。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我们给出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营造真实情境。

学习环境的创设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网络课程要能给学生创设符合教学主题要求并且接近真实的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形、文字、声音、录像等各种手段生动地模拟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同时又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挑战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第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真实问题情境下的各种角色的行为。

2)自主学习为主,协作学习为辅。

网络课程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建构者变为主动建构者,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查阅网络资源,主动进行学结。学生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通过信息检索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协作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协作学习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各种交流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且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一个真实的团体中学习,从而不会感到孤单和无助,这对建构知识、共享观点、传递与获得信息、交流感情均有重要作用。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呈现多样性。网络课程应充分考虑到这种个体差异,教学方式和表现形式应多样化、个性化,并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网络课程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由探索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自我发展。

3 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架构

网络课程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6个要素。在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围绕网络课程的6个要素,我们采用3层架构结构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进行设计,总体设计结构见图1。

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包括以下6个模块:

(1)课程指南。课程指南目的是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总体了解。

(2)课程学习。提供一系列立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系统地学习基础原理知识的需要。学生如果想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理论,研究前沿内容,可以通过“技术前沿”子模块获得相关支持。

(3)实践教学。实验内容的安排由浅到深,学生从认识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始,先完成一些简单操作,接着完成一个中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训练”子模块进一步提高应用和实践能力。

(4)学习互动。网络课程提供在线作业和在线答疑,学生可以提交电子作业或向老师提问和留言,老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回答学生的提问。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互相学习,增进同学感情,减少孤军作战的感觉。

(5)自主学习。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课程的设计以“学生学习型”为主,学生可以下载相关学习资料,或者在线观看教师教学录像,或者利用网络课程中的导航浏览、问题训练等手段获得相关学习信息,自定学习路线和学习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行中断教学视频,记录学习心得、疑难问题和重点内容,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复习。电子作业不仅便于提交和批改,而且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学生对作业的改正可长时间保留,使传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方便灵活和高效,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6)课程应用。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应用技巧”中介绍的相关技术。学生可以阅读“相关链接…‘热点聚焦”子模块中的科技文献或热点研究问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课程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第8篇

关键词:研究堆;核应急;J2EE;企业服务总线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7-1486-03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of the Investigative Reactor Emergency DataBase System

LIU Zhan-yang, LI P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It is urgent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in-depth studies of the investigative reactor emergency database system for well-round collecting the relevnt data about investigative reactor emergency, and providing data support for the emergency response, consequence evaluement, daily supervision of investigative reacto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 the specific details, partition, functional design and key technologies about investigative reactor emergency database system. Based on the J2EE and 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 it has realized the investigative reactor emergency database system and provide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From the case of database system about CEFR emergency experiment in China,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is system has been tested.

Key words: investigative reactor; nuclear emergency; J2EE; enterprise service bus

1 概述

为了保证迅速发展的我国国民经济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核能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了实现核电设备的自主化,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旨在对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用作科学研究的实验反应堆。作为核反应堆,一旦发生事故就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确定何时、何规模、采取何种保护措施来保护周围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尽管核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是在研究性反应堆领域,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针对研究堆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系统。

目前我国所有的研究堆都集中在少数几家科研单位中,建立了数十座研究堆及其相关配套设施。每座已建或在建的研究堆,都会涉及一系列相关信息的收集,比如设施的设计参数、运行参数、设施周边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湖泊、居民点以及饮食习惯等等。这些数据信息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1) 数据以研究堆为单位单独存放,信息相对分散,与上级监管部门和其他核设施缺乏信息共享;2)当数据发生改变时不能及时更新,缺乏时效性;3) 数据存储方式陈旧,不易于管理和查询;4) 设施实时运行参数缺乏获取渠道,无法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依据。

因此,文中主要研究基于现代化手段实现研究堆应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数据分析、架构体系、功能结构以及技术选择等。

2 数据分析

2.1 数据流向图

本系统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研究堆设施运营单位,系统运行管理部分负责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核安全监管部门则在平时查询监督研究堆运行参数;应急管理部门处理应急报告、查询分析应急数据;同时该系统将为核恐怖应急评价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包括应急评价和后果评价所需的数据。数据流向图如图1所示。

2.2 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本系统用户需要通过该系统上报给上级部门或将数据传送给应急评价系统。比如某项数据,它的存储和管理应用在应急评价系统中,而该数据的录入界面或获取途径是在研究堆应急数据库系统中,那么数据报送的过程实际上是需要在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也就是需要通过数据交换接口和数据交换总线来实现。图2给出了数据报送过程的正常运行流程。

2.3 数据划分

2.3.1 研究堆设施参数

设施参数包括研究堆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设计参数是在研究堆建设之初就已经确定的参数,包括研究堆堆型、功率设计、设计寿命、燃料类型、慢化剂类型、冷却剂类型、结构设计、燃料参数、安全系统等;运行参数是指在研究堆运行过程中用来描述研究堆运行状况的各种实时参数,主要包括功率运行监测、冷却系统监测、安全控制监测、流出物监测等。

2.3.2 周边环境信息

周边环境信息是指在以研究堆设施为中心,一定范围(比如80公里)内的地理、气象、人文信息,包括居民点信息、重要设施(如医院、学校等)、水文信息(河流、湖泊、水库)、交通信息、地形地貌、气象信息等。

2.3.3 常规报告和应急报告

常规报告是研究堆运行期间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报告,包括月报告、季度报告、年报告、重要活动通告以及运行事件报告(通告)等;应急报告是研究堆设施针对核事故或异常事件所产生的报告,包括核事故应急通告、核事故应急初始报告、核事故应急后续报告和核事故最终评价报告等。

2.3.4 应急资料

应急资料是指那些以文档形式存在的、能够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的资料数据,包括应急计划、应急执行程序、应急行动水平、典型事故、事故案例、安全分析报告、环境评价报告、本地调查报告以及法律法规等。

第9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11

国家的强盛与否离不开人才,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首要资源,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是任何组织或企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此外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对于提高相关组织部门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是决定社会的关键点,也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作为高等人才聚集的高校,其肩负着培育人才、创新知识及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而我国的经济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样对高校人才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更加高标准。高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代高校应该做的就是充分的挖掘出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各种重要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及利用、实施科学的配置,务必要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用好人才,用足人才。

1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的功效

1.1 提高劳动效率与质量,同时使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以及多媒体网络系统可以为人事管理提供完整性的人事人员信息,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各部门录入相同信息的问题发生,避免工作重复,而且对于人事管理中产生的新情况,相关部门可利用网络进行随时更新,并可以为需要这些信息的领导及部门提供第一时间的信息,确保所提供材料的时效性及完整度,在进行信息共享后,相关部门可以在任意角度对员工进行全面了解,打破部门领导仅能从一个方面了解员工的局限性,提高了认识的深度,扩大了认识的广度。与此同时该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手工管理人事时出现的种种问题,使用该系统进行周期性较长的工作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1.2 确保为各个部门所提供的人事信息的完整性

建立健全的人事信息数据库,不但可以使我们对于所要了解人员的自然情况,自身素质以及个人特点等方面有一个综合的了解,还可以从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等方面的声音资料和影像资料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做出及时的查询,从而达到对该人员的全面掌握的目的。例如:在现阶段的高校,在提供所需数据方面人事管理已经可以做到更加快捷更加简便,并且在此基础上,其统计功能也已经非常完善。例如:下表我们可以对所要了解人员的基本信息做到清晰明了。

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

综合汇总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

张**男31本科工程师

刘**女40大专会计师

张**女34大专助理工程师

通过这个简单的环节展示,对于所要了解的人员资料可以一目了然。

1.3 加强人事任免的科学性,提高识人的深度并扩大识人的广度

以往很多单位对于人事任免一般都采取文字性材料叙述或者口头汇报的形式来完成,但是随着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运行后,可以将采集到的相关干部在学习、工作中的信息及声像,并将这些声像同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并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设备,将动态的影像、声音资料以及文字叙述进行融会贯通,合成为一体,最后通过投影仪将图像显示出来。这样既可以完整的表现出被任用人的自然情况也可以将其实际清苦表现出来,对被任命人的形象、气质及表达能力一览无余。从而使得领导对于任选人有一个更加生动详细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对任用人作出评价。

2 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的重要性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事档案管理已发展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了。首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组织及部门都采用了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办公,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及信息化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实际中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不高、人员的技能影响了设备的充分利用、相关软件开发的及时性不够、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够充足等等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依然依靠纸质来进行保存及管理,对工作效率及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都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务必做到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使工作效率及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从而达到组织工作科学性及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3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整体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

建立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涉及技术有:数据库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共享技术等。在应用人事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系统时首先要进行人事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该系统主要包含两方面,即:文字性信息数据库、多媒体信息数据库,这一部分被视作整体信息系统的基础。另外,数据库的信息内容要丰富,要具有全面的信息,以便供应的更加广泛的信息。然而进行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因为数据库里所需图像和视频具有容量大、不易管理、不易快速调动的特征,如果单凭文件形式存放,在日后数据增多时,其很难满足对数据进行管理、更新、调用及存储等操作方面的需求。着眼于未来,就需要对多媒体数据库采取分布式管理,从而确保数据的应用,可以有方向的搞好数据库建设。目前形势是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仍然处于过渡时期,其关键点就是数据库的建立。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工作核心及基础内容应侧重于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同时这也是工程进行的主体。由于数据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其具体实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2 对于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做到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

第一要建立一个基本框架,主导方向要明确,即:采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录入、选择适合的软件、建立高速运转的网络系统等等,三方面同步进行,将信息资源的采集确定为重点并作为基础来进行。第二要在基础完成上进行系统细化,做到更加完善、提升全体应用水平,加大投入力度,使得整个系统趋于完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3.3 以系统的应用为主要方向,实施全员参与的政策,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使用水平

在对人事信息系统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会会涉及到许多管理部门,也会涉及到很多工作领域,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人事信息系统

班子建设、人事管理、人事任免、人事档案、人事教育、人事统计、党员统计

由此可知,人事考核的主要依据就是这些信息,因此其内容与人事考核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整体系统的建立需要做到全员参加,明确职责,使采集信息明确,对各项工作的分工与权限要做到维护,使得系统的运行达到科学、有序、规范以及协调的目标。

3.4 要使用规范的应用软件

为了对信息实现进一步的共享,就必须要使用一套统一的信息系统及标准软件。国家颁发的《信息结构体系》就为人事信息标准化及共享信息确定了标准,以正确实施人员管理及机构管理的流程为原则,因为这一原其不仅标准化程度高而且规范化程度也很高,同时其权威性也很高。

4 结束语

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系统的不断改进,因此对相关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对使用者进行的教育培训要有计划性,要确保令他们成为办公自动化及人事信息系统真正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整体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志敏.浅谈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才智,2011,22:336.

[2]周晓伟.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苏国君.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杜玉兰.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支撑功能[J].兰台世界,2011,04:63-64.

第10篇

关键词:医院;数据库;诊疗数据;局域网;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

Hospital Database System Anti-intrus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ong Kai

(Nantong Cancer Hospital,Nantong226000,China)

Abstract:The hospital is a special industry,no matter how hospital data shall not affect the operation but died Rotary injured to the hospital social responsibility.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hospitals,clinical data recording and subsequent research has brought greater convenience.But the face of increasing data on hospital records and hospital records of past data is accessible at any time,the hospital database,the maintenance of security system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expand the hospital database system to prevent intr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security measure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vide important data to sup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Keywords:Hospital;Database;Clinic data;LAN;Network security

一、医院数据库安全维护办法

(一)使用安全的硬件技术作为数据库的安全的保证。网络技术及硬件设备是医院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保证,是维护数据库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医院网络系统的设计到网络设备的选择,应充分衡量其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及使用的便捷性。服务期被称为网络的心脏,服务器性能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速度,因此应对服务器做好筛选工作。工作站能够使数据得到本地化处理,减少网上数据的传输所造成的问题,有效杜绝病毒的侵入。此外还应加强对UPS设备及服务器环境要求的监管。为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持服务器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湿度及无尘环境非常重要,如:将服务器放置在(21±3)℃左右的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0%~70%、空气流动较小、无尘环境下能够对硬件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二)加强对医院数据软件的保护。为加强对医院数据软件的保护可通过以下途径,概述如下:1.数据备份:数据备份可通过网络设备对系统进行数据备份,系统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不关闭数据库的条件下联机备份数据库到网络设备,然后通过执行从服务器上的后台任务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设备将数据进行备份。通常可选用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的磁带或光盘作为备份数据的载体,这样能够将数据安全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同时妥善保管备份的数据,如将备份数据放置在不同于机房的地区,以免区域性的意外灾害的发生对对系统造成彻底的破坏。数据的完整备份及安全保存能够使系统尽快恢复运行。2.加强对系统数据的管理:为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通常采用的定期更换管理员口令的方式,以免系统账号被非法盗用从而影响到数据库的安全。同时限制网络安全的开放,网络构建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共享,但是由于部分数据的重要性,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可通过设置用户权限,限制网络开放来加强系统的管理。设定医院工作人员不同的职务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由于医院的根据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员办公的业务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根据人员的所述类别及办公所需的系统模块,对不同人员进行使用系统的授权,这样既能够做到全院工作人员的医疗数据共享,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三)数据库安全维护面临的挑战。数据库安全不仅包括数据库用户验证及访问探访,而且包括系统内部操作风险的管控及系统权限的合理分配,据统计,在数据库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数据库安全性造成威胁的事件70%以上是由人员造成的。概括而言医院数据库的安全面临以下挑战:1.管理层面:管理层面的主要表现在操作人员的职责、系统运作流程等尚需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员工对系统的操作监管不严;维护人员操作监控失效等使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2.技术层面:现阶段的数据库的内部操作未能通过外部的安全监控阻止、限制对系统的恶意操作,导致资源的流失或医疗机密的泄露。3.审计层面:现阶段对数据库操作的监管尚且依赖于对数据库日志的审计,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的不足,难以体现信息记录的真实性。

二、为维护医院数据库安全的应对措施及解决办法

(一)建立健全医院系统的各项管理制度。系统的网络建设完成后,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的数据采集及确证数据的安全,应加快建立健全系统使用的各种规范。1.为规范服务器的管理,可制定及利用《服务器日志》记录每天对服务器的各项操作,内容包括:网络设备检查记录、服务器停止及使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库的日常维护记录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状况以及监护记录等。同时对服务器的网络设备进行检查的记录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以确保系统的顺利进行。2.完善工作站的管理监督制度,工作站的监管记录记录系统人员每次的开、关及时间、上网操作的内容、系统运行状况以及操作人员的姓名等记录。并有相关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杜绝认为原因造成的对系统及数据的破坏。3.建立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制度及网络安全保密制度、病毒预防及检查制度等,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定期对数据库维护,修改错误的数据信息,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4.完善网络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案,由于医院的网络系统需要全天后无间歇的运行,若系统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因此做好系统网络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案十分必要。5.培养高素质的网络人才,为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使用的培训管理,提高人员系统的操作技能及提高对数据安全的认识。(二)加强数据库的审计。结合医院系统的需求,完善的数据库审计制度的建立从而明确数据库安全监管的目的,并降低审计、监管成本实现数据库运行的全程监管有跟踪的责任分明是实现数据库安全的有效保障。完善数据库审计能够满足以下三方面的需求:1.确保数据的完整性;2.完整记录数据库实际操作情况;3.当系统数据库被非法侵入时,可自动启动报警装置,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随着医院办公网络化的不断普及,医院的数据库储存大量的患者的诊断、治疗、相关检查等医疗信息,是医院的重要数据资料也是患者的医疗隐私。但是作为信息系统核心的数据库的安全却成为现阶段困扰管理阶层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多数医院为确保数据库的运行安全,多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及相关的监控措施等。大量资料表明,数据库审计是通过对数据库操作的过程的详细记录及审计,使数据库的所有访问均能够查询到,使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医院信息化观潮.给医院信息化一个理由,给医院信息化一个支撑,给医院信息化一个未来[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14

[2]金爱兰.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容灾策略[J].医学信息,2007,6

第11篇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1.1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8-0000-02

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1.1 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指的是整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内的数据保持完整、一致,不会被泄露和更改。能够有效防止外界对数据库的侵入和破坏。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于其物理分布不集中,分布控制只能通过网络实现,这给系统的安全保密性带来很大的风险。由于物理分布,各个节点数据库要有不同的人员来管理,由于安全意识高低和安防措施的不同,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得不到安全保证;而各节点间实现互动的网络更是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

1.2 重要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数据库系统是信息安全的最薄弱环节,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数据库信息面临着越来越的安全威胁。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举例来说,有些单位的数据库里面随意保存着所有技术文档、手册和白皮书,这就说明该单位网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忽视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即使运行在一个非常安全的操作系统上,技术高超的黑客可以轻松突破防火墙侵入分数据节点,入侵者可能通过分布式数据库获得操作系统权限,这是目前不法分子破坏数据库安全最常采取的手段,侵入者只需要执行一些内置在数据库中的扩展存储过程就能提供一些执行操作系统命令的接口,而且能访问所有的系统资源。由此可见,对数据库安全意识的忽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后果。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安全应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在开发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过程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安全防控机制,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试想一下,一个完整无缺的数据库如果离开了安全防范设施,所有人都可以任意访问数据库,对其中的数据都可任意摆布,数据库所存储的各种信息都面临被泄露、篡改或删除的威胁,,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如果是一个关键的数据库,整个社会都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我们在建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时,首先要保证其有效性和系统安全性,系统内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要设定使用权限,此外还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出现故障及时排除,机器的使用者仅授权用户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保密性。这也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的。笔者个人认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面临三大挑战:首要威胁是来自内部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于其终端位置分布不集中的物理特性,往往面临着来自系统内部的安全威胁,任何一个单一站点的漏洞都有可能成为整个系统的安全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针对由单站点故障、网络故障等自然因素引起的问题,要及时发出警报,也可以考虑利用网络安全性来提供安全防护;分布式数据库面临的第二大威胁是来自外部的人为攻击,由于单一站点防范设施有限,很容易被不法分子从外部攻破;第三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自身的安全脆弱性,当前主流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与计算机操作系统都是配套的,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于操作系统不统一,其安全性能大打折扣,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脆弱的。

3 应对策略

3.1 站点间的身份验证。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各个站点之间相互访问要建立双向身份验证机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各个站点位置往往比较分散,通常无法确认登录分站点的用户身份是否符合权限,为防止假冒登录,有必要在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进行双向身份验证。此外,为了完成各种分布式事务处理及数据处理等的功能,不同的站点间也要取得相应的密钥,在执行具体操作时,系统根据授权,完成身份验证,保证数据库操作的安全性。

3.2 保密性安全策略。经过上述的身份验证成功后,确认授权合法,分站点之间才可以进行数据互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保密性,最好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具体做法通常是采用信息加密的方式来防止黑客攻击或者采用实时入侵检测等,加强站点间的安全监测,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安全通道。

3.3 访问控制。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条件,即对用户访问权限的认证。每当有分站点连接数据库服务器时,都要事先输入系统管理员分配的授权指令。要严格限制分站点登录用户操作权限,规范其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方式和访问范围。跟踪监控登录用户的操作痕迹,包括能对该数据库做什么样的操作和管理,或可访问哪部分的数据库等。一般来说,合法用户的访问控制一般就两种形式:独立授权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授权控制。除此以外的访问用户极有可能是非法入侵者。合法用户的访问控制方式中,独立授权访问控制是由系统管理员设置访问控制表,为用户提供对数据对象具有的操作权限,这是最为常见的访问控制;而强制访问授权控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系统管理员往往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其过程首先是先给系统内的合法用户和数据对象授予较高的安全级别,然后根据用户、数据对象之间的安全级别对应关系,安全系统自动限定登录用户的具体操作权限。

3.4 数据库加密策略。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着大量的有用信息和关键数据,在信息化社会是重要的社会管理工具,因此,数据库也成为很多不法分子攻击的对象。为了保护数据库文件安全完整,避免黑客非法篡改、盗窃、破坏数据信息,我们有必要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3.5 安全审核。为了明确安全威胁来源,有针对性建立数据库安防体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建立起明确的用户权限安全性审核体制。在用户登录期间,如果出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可能非法入侵行为,那么就应该执行数据库的安全审核。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分布式数据库管理人员的审核,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中,大量的经恶意代码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而这些恶意的代码的传播,不能完全归责于所谓黑客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数据库程序的编制人员或内部的管理人员加到数据库系统中去的,有鉴于此,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3.6 故障恢复。综合上文所述各种安全策略,数据库系统安全看似已经非常完善了,事实并非如此。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由于计算机故障或操作失误以及人为的破坏,数据库安全问题仍会层出不穷,更有甚者甚至会导致数据库中现有的信息全部或部分遭到破坏。在严峻的数据信息安全威胁下,分布式数据库的两段提交协议就是一种很好的用于故障恢复的方法,对任何故障均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当然其前提是在系统运行日志不丢失的情况下。

总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安全虽然存在安全上的种种漏洞,但其实际应用中体现的高效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选择安全策略的时候,我们就应当试图平衡这两方面的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多种安全机制保障,保证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系统安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转换;问题分析

0 前言

Oracle数据库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解决数据库问题可以做到高效、安全、可靠。

1 Oracle数据库系统相关综合概述

1.1 Oracle数据库系统存储结构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由美国软件公司研发的一款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依据的软件产品,Oracle数据库系统既可以作为通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工作,也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进行产品完备关系的相关工作。Oracle数据库系统功能强大,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而且能够高效、便捷的处理相关数据库问题,其中,令Oracle数据库系统受到普遍欢迎的另一个因素是Oracle数据库系统虽然编写复杂,但是学习掌握相关的Oracle数据库系统知识只需要在科学理论概念的指导下,选用任意一种计算机类型进行练习就可以完成。Oracle数据库系统的新架构中还引入了“云”的使用,在数据库云的强大的存储计算功能支撑下,Oracle数据库系统的灵活性和资源使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到目前为止,Oracle数据库系统已经可以独自完成数据库资源整合、解压以及分层等工作,使得Oracle数据库系统成为私有云和公有云进行资源管理和信息部署的另一理想化信息平台。

1.2 Oracle数据库字符集概念及相关介绍

Oracle数据库字符集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家字符集,即国家支持的Oracle数据库字符集类型,作用是为了用本国的语言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查询检索等。另一种则是数据库字符集,数据库字符集是对全球通用的Oracle数据库字符集的统称,通过数据库字符集的使用,每一个Oracle数据库用户都可以将其转化为个人所熟悉的语言形式与表达方法。相对全球化的数据库字符集而言,国家字符集的使用字段范围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通常而言,一个完整的Oracle数据库字符集主要有语言、字符比特位数以及标准字符集名称构成。其中,在UTF-8环境下Oracle数据库字符集不符合这种格式规定。我国国家标准的字符集标签为gb18030,其中简体中文的字符集标签为EUC-CN,繁体中文的字符集标签为big5,需要注意的是,除文章所叙述的字符集标签外,我国的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字符集标签还有其他多种表现形式[1]。

2 Oracle数据库的字符集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存取问题

在数据库字符集的参数中,charset的任务是负责指定字符集,也是影响字符集导入导出的关进部分。服务器端的字符集如果与客户端的字符集无法进行正常转换,则会导致用户无法读取相关信息数据。只有在数据库服务器端字符集、数据库客户端字符集与dmp文件的字符集保持一致时才可以保证数据的成功导入和读取,在服务器端进行字符集设置是做好的字符集设置方案,而且操作起来较为简单,无须在每一页的代码编写中都进行重复设置。在这之中,字符集的内容、类型以及字符所应用的标签都可以进行限制编码,进行服务器字符集设置也可以防止安全漏洞的出现,加强软件信息的安全性能。客户端字符集是显示操作系统所选用的字符集,客户端的数据库字符集决定了字符转换之后的最终显示形似,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下,客户端字符集都需要不同的设置类型,例如,在中文环境下,登录数据库就无法读取相关的英文内容,同样如果在英文环境下进行登录,汉字也无法正常读取。概括而言,设置客户端字符集就是为了通知数据库计算机所能接受的字符环境类型,以此帮助Oracle数据库系统在存储字符集时按照相关的运行环境进行编码映射。

2.2 Oracle数据库出现乱码

乱码可以认为是每一个数据库都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软件系统中任何一种编程语言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Oracle数据库系统乱码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中文显示乱码,如今应用的Oracle数据库系统基本功能已经趋于完善,服务器端的字符集一般都会在系统安装时就已经确定,并且在以后的应用中基本不会更改。乱码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但统一而言就是原本正确的汉字无法显示出来,用户在显示屏上所看到的信息都为杂乱的英文字母或者标点符号,甚至是其他图形等,在对同一个数据库进行访问时,即便访问的是同一个表中的用户名也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现实。字符集的设置本就是为了满足射界各国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形式的社会群众而编制的,在汉字的字符集设置中,主要有ZHS16GBK、UTF-8等多种形式。

3 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转换问题原因分析

3.1 字符集设置不匹配

字符集施舍不匹配一般是指服务器端的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与客户端的字符集设置问题。众所周知,字符集设置的两个位置分别位于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客户端的字符集与服务器端字符集不匹配是造成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转换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进行数据导入工作时,必须在保证服务器端字符集与客户端字符集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将相关数据完成正确导入操作。乱码就是由于字符集设置不匹配而造成的一个主要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当字符集之间不存在子集、超集等对应关系时,无论应用哪种转换形式,字符集之间都会出现乱码。字符集设置不匹配一般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服务器端数据库字符集与客户端设置使用的字符集相一致,但是与客户端NLS_LANG参数设置存在差异,第二种情况是服务器端数据库字符集与客户端NLS_LANG参数设置相一致,但是与客户端字符集存在差异,第三种则是服务器端字符集、客户端字符集、客户端NLS_LANG参数设置三者都不相同。其中,第三种情况较为复杂,进行更改设置时也需要进行更为系统性的分析。

3.2 Oracle数据库的安装指定字符集更改困难

服务器端的字符集基本是在系统安装完成后就已经设置完成的,服务器端字符集在设置期间可以指定相应的字符集和国家字符集,但是在确定创建之后往往不能进行更改。客户端的字符集虽然可以进行调整,却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还要注意对每一项参数都进行查询确定,理论上来说,更改客户端字符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转换问题,因此,客户端字符集的更改方向往往是与服务器端字符集趋于一致。由于造成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转换问题的原因存在很多,基本在完全确定之前,往往都不会更改字符集设置,不仅是因为这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为严重的是,随意更改字符集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乱码问题。在进行服务器端字符集查询时V$NLS_PARAMFERS试图中存放的是数据库语言环境,这是查询Oracle数据库系统服务器端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这个语言环境中,软件系统会设计特定的语言存放形式,其中Oracle数据库中字符的存放排序、表示样式以及日期格式都会根据这一环境而自行完整调节工作,在这之中,nls_language表示了中文显示方式,nls_characterset是字符集的相关设定,另外date、time等是日期时间的格式设置,currency则是中文语言环境中的货币格式。查询Oracle数据库客户端的字符集则相对简单一些,操作人员只需要在Windows平台下,启动注册表中相应的程序就可以进行查询和基本的设置操作[2]。

3.3 系统存在漏洞

系统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者操作系统软件中在逻辑设计上存在缺陷,从而导致系统被病毒等攻击控制,从而导致计算机中信息丢失甚至系统遭到破坏的情况。系统漏洞跟随计算机发展而客观存在的现实,不会根据电脑型号规格、系统构成、硬件设施等因素而消失。由系统漏洞造成的Oracle数据库字符集转换问题可以认为是较为容易解决的一种,但是,由这种形式造成的问题往往会令用户产生更大的损失。系统漏洞会影响系统及网络的正常运行,阻止服务器的相关操作命令,当系统出现漏洞后,如果是常见的高危漏洞系统会有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系统是由于遭到恶性攻击而产生漏洞,那么电脑中的信息很有可能更改甚至泄露,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系统甚至会遭到较为重要的破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时间日益叠加,由木马等病毒造成的系统漏洞也在逐渐发生着形式与结构上的改变,被入侵的系统会在用户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自动执行恶意代码,从而导致Oracle数据库字符集转换问题的发生。

4 Oracle数据库字符集转换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设置匹配的数据库字符集

保证服务器端字符集、客户端字符集以及客户端NLS_LANG参数设置保持相一致是Oracle数据库字符集转换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想要避免或者解决Oracle数据库字符集转换问题,首先要对字符集的运行环境进行查询和相关更改设置。修改数据库字符集设置,首先要导出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在确定数据库导出完毕后在原系统上建立新的数据库,然后在将原来的数据库数据导入,最终完成字符集的转换操作问题。重新建立数据库主要是问了更改服务器端的字符集,由于服务器端的字符集只能在数据库创建过程中进行设置工作,所以应用其他方案基本无法完成服务器端字符集设置的更改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创建数据库后修改字符集时需要确定新的字符集要是当前字符集的超集。更改客户端字符集设置时则需要从修改NLS_LANG参数设定来进行,通过修改函数、环境变量以及初始化文件等方式都可以达到修改客户端字符集的目的。

4.2 采用统一编码方案

系统编码是联系各平台之间的重要方式,在编码工作中,系统编码有着明确的规定。编码规格采用二进制方式,全局统一性是统一编码所遵循的核心原则。统一编码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全球统一,但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Unicode就是针对传统字符编码中的应用局限而产生的。它需要融合多种语言环境的特点和处理方式,统一抽象字符集,进而建立全新的编码方案。

4.3 重新安装系统

当数据库受到损坏时,往往数据库内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都会受到质疑,因此,当数据库受到问题时,但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可以采用恢复子系统的方式进行数据库管理工作。如果系统问题较大,或者Oracle数据库系统字符集的转换问题无法通过常规方式进行解决,也可以选择重新安装系统。系统的安装过程一般都有固定的流程方式,因此在安装时只需要严格遵守安装步骤尽可以顺利完成操作。首先用户需要选择安装的版本,目前的最新版本是Oracle Database 12c,然后创建用户,根据实际需要修改相关核心参数,然后确定代码。启动图形之后系统会进行一些询问,用户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最后会提示脚本,完成相关系统安装操作。

5 结语

通过对Oracle数据库系统的存储结构进行考虑,文章分析了Oracle数据库字符集转换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