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时间:2023-08-29 16:4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基础建设;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了稳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需要进一步了解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绩效,通过对部分已施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的调查,客观地反映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作用。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本质

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古已有之,如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代标准化由工业革命而兴起,是近两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普遍重视。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自2007年开始试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从2011年推广,至2013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非煤矿山矿山安全管理上了新台阶。

2、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本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传统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量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求组织按照PDCA循环开展评价工作,周而复始的进行体系所要求的“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活动,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

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创标

1、创标前期准备

矿山企业根据地方安监部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具备安全标准化创标的基本条件下,即有相关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基本安全管理制度、完整开采生产系统和前一年度安全绩效良好,就可以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外聘技术服务公司开始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2、创标技术合同签订

一般而言,矿山决定安全标准化创标后,就会选择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帮助,特别是小微矿山和采石场,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双方签订创标技术合同服务合同,由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进行培训和指导创标工作。

3、创标过程

首先应在内部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然后开展学习安全标准化活动,再根据标准化要求,对矿山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作业现场、生产工艺技术等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建设和整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运行并查缺补漏。

4、安全标准化自评

在创标半年后,矿山依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和相应的实施指南,对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自评,并做出自评报告,认定所能达到的等级。若自评达标,则可向地方安监部门提出标准化评审申请,委托有资质的评审单位进行外部评审。

三、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审

1、评审程序

评审由具有资质的社团组织、非煤矿山科研机构或安全评价机构负责。按照申请审查、现场评审及复核、审核公示的程序进行。评审单位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应进行资料审核,与申请单位签订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合同,明确评审对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现场评审时,由5名以上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其中1名评审员担任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结束后,应当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审组成员须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申请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向评审单位报送整改情况报告,评审

单位应当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现场复核。整改符合要求的,评审单位形成评审报告,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等相关材料。地方安监部门逐级上报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通过后由安监部门最终审批认定安全标准化等级并颁发相应证书和牌匾。根据规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评审单位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月(不含整改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

2、现场评审过程

现场评审一般按照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总结会议)的程序,在地方安监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进行[2]。首次会议主要是介绍矿山人员、企业概况、安全生产情况和评审组成员,说明评审标准和方法。现场评审分成查阅资料和作业现场检查。查阅资料主要是对矿山的证照进行审查,对各种资格证书进行审查,查看安标化要求的安全法律法规、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查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和应急管理,检查各种台帐记录情况等;现场考评主要是查看现场各种标志标牌,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是否规范,设施设备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等。总之,安全标准化要求什么,评审就查看什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观察力,往往决定着评审的准确度;评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纪律性,决定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绩效分析

1、非煤矿山企业通过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能够遵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责任体系,企业主加大了安全投入,事故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得到加强,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达标后,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很多,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也有少数企业在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后,企业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还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在标准化达标前后的变化不明显。这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体系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发生了脱节,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将标准化创建达标作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在达标后没有实施持续的、规范的、制度化管理。

3、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绝大多数企业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出发,加强了工艺设备、设施的改进,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得到加强。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已推行安全标准化的企业,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改进不明显。这一方面说明一些矿山企业工艺、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仍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设备、设施条件稍好的矿山企业,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的再改造再提升缺乏主动性。

4、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这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过程中来,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对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从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到,有近半数的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变化不大,员工安全素质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说明,一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没有细化到全体员工、全部岗位,没有深入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这也是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后,安全保障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性提升的原因,这也将严重影响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实效。

结束语

矿山企业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完善并持续运行符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巩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注重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铃丁.推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劳动保护,2011,(11).

第2篇

关键词 矿山安全管理;模式;制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适应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2-0032-02

0 引言

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在市瞎的各矿山建设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严格执行基建标准。基本建设完成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加强矿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安全管理模式,成立防治各种灾害机构、制定各种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以及《2007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时间应急求援预案》等,为矿井投产做好准备。

1 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分析

1.1 安全管理机制模式

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成立了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矿长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主抓“一通三防”工作。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各主管副矿长为各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主抓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并对系统的安全主要负责,在安全管理上对矿长负责 [1-4]。

1.2 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救援

1)安全管理制度。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实行矿长负责制,形成了适应于煤矿生产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及措施,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了各级管理机构,实行了目标化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及瑞平煤电公司在张村煤矿基建和试生产过程中,坚持全过程监督和积极的指导,促进了该矿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张村煤矿十分重视本矿的安全工作,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充足的资金投入,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祈祷了关键性作用。

制定了矿长、副矿长、区队班组长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个工种岗位责任制等。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级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人员清点登记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了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2007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求援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责任制、安全工作制度及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得比较齐全规范,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比较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误可查、有责必究,从而有利于杜绝“三违”,实现正规化和规范化作业,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制订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预案编制有矿井抢险救灾组及领导职责、灾变后汇报制度、灾害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抢险救援必备的技术资料等内容。

1.3 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方法和过程

2009年7月6日~10月8日,评价小组深入生产现场,针对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运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现场调查访问、座谈等手段,对该矿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向建业煤矿提交了“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安全验收评价项目整改通知单”之后,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根据评价小组的建议,进行了整改。评价小组分别于2009年8月14日、2009年9月12日、2009年9月19日,三次深入生产现场,对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下辖的各矿山进行了复验。根据复验结果,对该矿的管理模式进行评价。

2 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2.1 评价结论

1)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新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各级矿井对该矿安全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该矿子啊基本建设过程中实现安全建设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该矿安全管理模式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较好地贯彻执行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3)该矿安全管理体系,从管理者的责任制度到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防止事故发生,规范了人的行为,激励了人的安全动机,正在逐步做到每一项活动都在受控状态下运行,每一个职工都在受控状态下操作;4)安全管理层次比较清晰,管理机构分三个层次,有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层次性有利于明确职责,发挥各岗位人员积极性,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5)五职矿长全部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其安全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配备的煤矿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经培训后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适应该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2 存在问题

1)各科室、区队主要负责人需要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技能和管理手段;2)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河南理工大学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面向21世纪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R].焦作: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2005.

[2]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研究小组,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R].焦作: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7.

[3]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研究小组。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R].泰安: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6.

[4]山东科技大学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面向21世纪矿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R].青岛: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采矿教学改革研究小组,2003.

[5]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研究小组。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R].徐州: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采矿教学团队,2007.

[6]杨淑清.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现象分析[J].中国煤炭,2003,29(5):24,27.

第3篇

[关键词]露天矿 安全事故 安全文化 安全制度

[中图分类号] X93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59-1

采矿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而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最根本的需求,是国家财产最基本的保障,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矿山企业安全现状,完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是发展的根本之策[1]。

JDC金属矿山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只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才能保障企业得以持续平稳的发展。文章通过安全管理经典理论对JDC矿山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对其他类似矿山企业亦具有借鉴意义。

1JDC安全事故统计与分析

JDC露天矿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自开矿以来很少出现重大事故,尤其是近十多年从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但是一般事故却常有发生。

1.1按事故类型分类

露天矿的事故主要集中在车辆伤害事故、交通事故、检修事故、爆破事故等类别上。

1.2按事故伤害程度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按伤害程度的不同可将事故分为5类:

(1)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人数为1~2人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人数为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1.3按事故受伤人员工龄分类

员工的工龄代表着该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由于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不同,其对自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熟练程度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阶段工龄的员工发生事故的频率亦不同。

工龄在1-5年的员工发生事故概率最高,占事故受伤总人数的57%;工龄在5-10年的员工发生事故的概率次之,为32%;而十年以上工龄的员工发生事故概率为11%。可见,事故发生概率与员工的工龄成反比,即工龄年限越长,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概率越低。

1.4按事故受伤人员年龄分类

公司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工作状态均不相同,从某一程度上来看也对事故的发生频率有一定的影响。

2JDC矿山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强化安全观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运营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意识的塑造且被员工所认可接受的,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理念、意识、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行为规范[2]。对员工意识的管理与培养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通过企业软实力,将安全管理从被动管理模式转为主动执行模式。

组织有关科学发展观的培训教育,配置相应的安全标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氛围,使员工在安全文化理念上、心理上及视觉上对安全建立全面的认知;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等安全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全体员工的思想中,逐渐形成安全防范意识的惯性思维。

2.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健全安全制度

通过对事故按照类别、伤害程度、受伤人员工龄和年龄的分类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员工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工作状态均不相同。公司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进行有规划、有重点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的最大效益。

安全管理责任制是管理人员管理的标准,是员工的执行依据,是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公司相关的安全责任制中责任强调的还不够,应让员工切实的感受到安全是其自身的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

2.3注重安全考核,加强现场管理

安全考核包括对于现场的管理、安全检查及安全考核三大板块,是一个综合管理过程。

公司新推出了“6S”管理模式――Seiso(清扫), Seiton(整顿), Seiri(整理),Seiketsu(清洁),Safety(安全),Shitsuke(素养)。公司应切实执行“6S”管理模式,根据实际管理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并对优秀执行单位予以奖励,调动各单位的积极能动性,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进行。

2.4强化安全考核,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JDC矿山由于单位分散,员工基数大且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可采用安全多媒体培训体系,对所有职工进行适宜的、有针对性的相关安全培训教育,并推出配套考核系统,考核通过即可上岗,不通过采取继续学习或调离岗位等不同措施予以处理。对于传统的书面考核,公司可以加入实际操作、知识竞答等多种考核方式,同时也可以对于考核结果进行分级奖励,促进安全考核的有效实施。

2.5提高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一般造成事故的因素多且灵活,尤其是人的行为,是不受控制和不可预知的,提升矿山安全还得依靠事前预防管理。安全风险评估正是事前预防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将矿山生产环境中风险降到最低的有效手段。通过细化安全管理,做好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提出防止各种重大事故的发生的解决措施。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是影响矿山生产安全的核心影响因子,是减少或消除事故隐患的强有力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企业经验,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利用GPS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可将事故隐患排查、事故诱因分析、事故预报、评估整改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加强了事故事前预防工作的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3结论

矿山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因JDC矿山建矿时间长,已初步建立相对完整、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文章只是在对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考核以及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建议与改进措施,并未有体系上的改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方面加以研究,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化。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2010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010年上半年,我局加强了对辖区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适时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执法行动。上半年,我局对辖区各非煤矿山共计开展安全检查58次,下达整改指令书37份,下达检查记录21份,共发现安全隐患124条,隐患整改率达95%。

针对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要求企业按隐患整改“五落实”的要求对隐患进行整改,对矿山企业的安全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二)积极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

为提高辖区露天采石场机械化开采水平,实现采石场本质安全,有效减少伤亡事故。2010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在中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的指导意见》精神,在辖区各非煤矿山积极推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目前,辖区共有5家矿山企业采用了中深空爆破开采技术。

(三)加强教育培训

根据市安监局的要求,积极组织矿山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到市里培训。目前,我区各矿山企业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持证率为100%。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实施安全“三级”教育工程,在全区矿山企业中开展全员安全“三级”教育。切实增强了矿山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非煤矿山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增强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防范职业危害,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加强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矿山存在的职业危害问题。在日常安全检查中,注重了对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穿戴及日常管理,基本做到了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奠定了基础。

(五)严把安全生产许可关,认真执行安全“三同时”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抓好矿山安全监管工作

根据省、市安监局的要求,我局严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关,认真开展矿山安全评估,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予延期,并责令其停产整改,经专家组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同时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实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未执行安全“三同时”规定且验收不合格的矿山,不得开工生产。

通过严把安全生产许可关和认真执行安全“三同时”有关规定,辖区非煤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非煤矿矿山企业在抓好矿山安全的同时,加大了安全投入,积极改善安全基础设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在日常管理中,明确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六)认真做好矿山防汛工作

汛期来临之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对非煤矿山企业提出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做好防汛应急救援预案,切实抓好汛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人员、经费、责任落实到位,尽力减少损失。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非煤矿山安全度汛工作进行了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下达了整改指令书,提出了整改要求。在每次大、暴雨来临之际,均通知各非煤矿山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不发生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台帐不健全。

2、矿山企业自身日常监管未完全到位,检查中时常发现安全员脱岗,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少,作业人员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

第5篇

1、控制死亡事故发生,减少受伤事故。

2、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监管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规范执法、严格执法、闭环执法、公开执法、文明执法得到全面加强。

3、全面推进“三项监管”,非煤矿山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4、非煤矿山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建设。

1.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的要求,落实好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职责,全面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五级五覆盖”工作要求。

2.按照县、乡(镇)两级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权力和责任,明确并落实县级有关部门非煤矿山监管责任界线,消除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强化日常监管。年内组织一次非煤矿山监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监管培训。

3.强力推动非煤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非煤矿山企业“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完善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按照规定缴存风险抵押金和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强化生产技术和专业安全管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督促企业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党政领导、管理部门安全管理责任清单》和《金属非金属矿山重点岗位安全操作责任清单》。

(二)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机制建设。

1.完善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执法监督考核,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闭环执法、公开执法、文明执法。

2.推动非煤矿山安全检查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法程序,细化执法内容,量化执法标准,统一执法文书,实现精准高效执法。

3.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监管方式,根据矿山风险等级制定执法计划,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精准化监管;推行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公告制度,建立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4.完善非煤矿山技术服务建设,提升技术支撑水平。

5.完善微信助力监管方式,继续扩大微信发送对象覆盖面,强化微信回应互动和分类精准推送功能,发挥微信的预防预警和事故警示作用。

(三)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改预防性工作机制,逐级建立完善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隐患整改不落实追责制度。

2.强化露天矿山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方式监管,加强边坡、机械挖掘、铲装作业管理。

3.加强停产停建矿山安全管理,抓好复产复工矿山安全隐患治理和检查工作。

(四)着力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1.严格非煤矿山安全准入条件,严格执行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严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安全部分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关,加强矿山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监督核查和安全生产许可工作。

2.全面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搞好新训和复训工作,做到教育培训全覆盖,不留死角。

3.积极推广安全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

4.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模式。矿山企业要制定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实行全员全岗位培训教育,建立企业内部考评奖惩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档案。县、乡镇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评审机制,要确立标准化活动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明确责任部门,成立推进组织,组织开展标准化矿山现场会,督促辖区内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5.加强矿山技术基础管理,委托专业技术机构提供服务。及时绘制反映矿山现状的实测图纸,年内组织开展一次矿山技术基础管理专项执法检查。

1.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安全监管。对重点监管的非煤矿山企业,要进行重点监控、重点检查。

2.组织非煤矿山专家对矿山企业进行会诊执法检查,重点对技术力量建设、开采方案的制定落实差等违法违规开采行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第6篇

【关键词】矿山采矿;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文章从法律上阐述了在矿山采矿方面国家给予的要求,分析了矿山采矿作业环境危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一些看法,同时重申了矿山采矿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强调其重要性。

二、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的目的及相关工作

1.矿产采矿安全技术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认真员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和法规;通过制定并实施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减少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研究生产活动的客观规律,积极制定和实施各种韦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环境。

2.要实现上述的任务,需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位。

组织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方针、规程和法令。

编制并实施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机构,并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

调查、分析、统计并处理好职工伤亡事故。

建立有关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资料档案。

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安全教育,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

三、矿山开采作业环境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各种因素的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存在释放性元素能量、有害物质失控、泄露和挥发等因素产生危害。金属非金属矿山产生的危险因素来源主要有人为、技术、环境、职业素质、物质或设备、管理等方面。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技术方面,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不懂操作技术知识、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常识和识别事故隐患的能力。在人为方面,由于个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思想精力不够集中等容易产生危险因素。在职业素质方面,劳动者没有正规的培训和学习,职业道德不高。在物质或设备方面,个体防护用品缺乏,设备陈旧、破损严重,安全装置(信号、保险等)失灵。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不健全,作业方法不安全、安检制度不完善。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工作环境方面的因素(高温、潮湿、光线暗淡、尘毒污染、躁声污染等)的影响。

四、矿山采矿作业环境的改善

通过调查、检测、分析、评定等,根据矿山开采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及有害作业点产生的原因、分布规律、危害程度等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技术措施,并加以执行。

1..改善作业环境的技术措施

不同作业环境由于危害因素的不同,所采取的改善技术措施也不尽相同。但在制定作业环境改善技术措施时,可考虑的技术措施一般包括:以无毒或毒性小的原材料代替有毒或毒性大的原材料,改变操作方法,如隔离或密闭法,湿式作业,隔绝热源,通风,合理照明,合理的厂区规划,作业场所的合理布置,个体防护措施等。

2.个体防护技术

个体防护是利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阻隔、封闭、吸收、分散等的不同作用对人体的机体进行不同部位的保护,使其机体免受外来的侵害。个人防护用品的品种很多,目前矿山开采作业环境中常用的防护用品主要包括用于防止工伤事故的安全防护用具,例如安全帽、专门的工作鞋服等,以及用于防止呼吸道和口部传染的卫生防护用具如口罩。其次,还有用于治疗外伤的一些简单的医药用品包括纱布、创可贴、膏药、红花油等,这些对于矿山开采作业环境改善十分有效。

五、矿山采矿技术中加强安全管理的方针

1.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化矿山开采

采矿企业的安全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矿山开采的整个过程,涉及矿山开采的每一个参与者。加强安全管理就是要加强人、制度、设备、环境这些安全化生产因素的管理。随着矿山开采环境的复杂化,开采设备的现代化,给矿山企业对人和制度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重视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建设

其组成人员包括:矿长、副矿长、班组长及班组安全员,他们是矿山企业安全化生产最前沿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既要带领大家科学开采、照章作业,完成生产任务,还要肩负安全管理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树立安全化生产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预先制定的安全事故预防方案,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险情,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就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甚至实现零事故。

3.重视矿山开采一线职工的全局性安全化生产理念建设

一线职工是安全化生产的主体,既是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又是实施者。在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全局性安全化生产理念教育。即以每个人的安全作业,形成班组的安全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促成企业的安全化生产,进而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

4.重视安全化生产的管理制度建设

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作业章程等内容。在矿山开采的不同阶段,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就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生产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强对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做到无漏洞、无死角。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六、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中相关安全法规及其实施

安全法规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安全法规知识,为保证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及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预防事故、劳逸结合、预防职业危害、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法规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促进生产。

1.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

2.企业各级领导的责任

企业根据领导级别的高低和职位的不同分管的安全责任也各不相同。从上级到下级依次管理安全责任的顺序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分管生产、安全工作的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分管其它工作的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总工程师的安全生产职责;车间主任的安全生产职责;工段长的安全生产职责;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职责,这样分工的最大好处就是便于各司其责,明确责任。

3.业务部门的职责

矿山企业单位中的各个专职机构包括生产、技术、运输、环保、人事组织、教育、机动、情报、科研、卫生、基建、设计、供销、质量检查、劳动工资、宣传、外办、企业管理、财务等,在各自工作和服务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和负责。

4.加强矿业员工安全培训

矿山采矿作业安全管理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而目前大部分的矿山采矿职业人员的矿山安全意识不高,因此,矿山采矿作业安全管理应大力宣传矿业安全和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降低生产中伤害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在矿山采矿的安全管理问题上,相关的规定和优化措施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只是很多地方未落到实处。因此,加强对相关单位的监督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鉴矿法矿政和矿业[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25).

[2]朱洲.中国矿业成就与发展战略[[J].国际矿业工程.1999. (1).

第7篇

2016年11月11日,全国非煤矿山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此次会议分析了当前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监管存在的共性问题,对自2001年国家安全监管局成立以来发生的40起重特大事故报告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向全国安全监管领域的一线人员宣讲,从中发现的事故主要规律。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交流非煤矿山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经验,推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非煤矿山遏制重特大事故等重点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徐绍川出席会议并讲话。

目标和问题导向

会上明确了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总体要求,即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的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就是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问题导向就是面对本地区、本企业的现状和事故发生规律,突出抓好易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关键问题。

会上,徐绍川指出,“十二五”以来,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三个持续下降”,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存在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具体表现是,各地非煤矿山仍处在“局部治乱期、心理侥幸期、管理经验期、基础薄弱期”和监管水平处于“完善提升期”。各地方安监部门应该进一步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摆位,坚决克服因多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而产生的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满足于现状的思想,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严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在此次会议中,国家安全监管局综合分析了近十年来金属非金属矿山较大事故规律,对2001年国家安全监管局成立以来发生的40起重特大事故(含7起特别重大事故)报告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从中发现非煤矿山较大及以上事故主要规律。

40起重特大事故,从事故诱发的原因来看,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导致的事故分别占较大、重大事故总量的40%和90%左右,占特别重大事故总量的近100%;从企业类型来看,小企业发生的事故占全国事故总量的70%,占全国较大以上事故总量的60%;从地区分布上看,事故总量相对集中在云南、广西、辽宁、湖南、湖北、内蒙古、安徽、四川、江西、新疆10个省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5%和63%。重特大事故主要集中在山东、湖南、山西、陕西、贵州、四川、河北、广西、辽宁、河南等矿山数量较多的省份;从开采方式上看,占全国总量14%左右的地下矿山引发的较大事故占全国较大事故总量的66%,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占事故总量的65%;从矿种来看,铁矿、金矿、石膏矿、采石场发生重特大事故相对集中;从事故类型上看,透水、火灾、坍塌事故相对集中。其中地下矿山透水和坍塌事故主要诱因,是因为采空区和周边废弃矿井所致。尾矿库溃坝事故总量虽然不大,但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巨大;因“三违”导致的事故占到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总量的55%左右;事故主要发生在第三、四季度。

防范事故发生

结合非煤矿山当前总体情况,以及综合分析的事故规律,国家安监总局提出了解决易引发事故的问题,以有效防止较大事故发生为切入点,提升监管能力和企业本质安全程度,狠抓具体工作落实。

遏制重特大事故

一是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工作力度。重点打击无安全设施设计或不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开采、基建期间擅自投入生产和非法外包、转包等非法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线索和案件移交机制,加大对非法盗采、超层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非法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二是加强重点地区治理整顿工作。把辖区内矿山条件差,工作力度不大的地区继续作为重点,加大整合、淘汰、关闭工作力度,坚决依法整顿关闭独眼井开采、一面墙开采、非法建设运营的尾矿库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切实从源头上减少不安全因素。三是强力推进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头顶库”、采空区和高陡露天边坡的整治工作。四是进一步强化煤系矿山安全监管工作。面对煤炭价格快速上升的态势,各有关地区要对与煤共(伴)生矿山实行重点监管,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一次与煤共(伴)生矿山安全生产“回头看”行动,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实施上限处罚,对仍达不到煤矿安全标准的,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切实防止与煤共(伴)生矿山以开采非煤矿的名义开采煤炭引发的各类事故发生。五是全面落实《非煤矿山领域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特别是要强制推行6项重大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从抓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配备入手,对没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的或未执行相关要求的矿山必须一律停产整顿。

强化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

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普查工作,全面摸清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健全完善全国非煤矿山电子档案。二是大力推动企业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的各项工作落地。各地区、各企业要深刻学习消化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理论方法,科学构建风险管控的理念和思路,要构建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科学分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系统管控体系。三是统筹做好风险分级监管工作。要在已经开展的非煤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制度和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制度,科学界定企业的风险等级,合理划分省、市、县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责任,避免出现监管盲区或过度重复监管。四是针对重点事故类型切实采取关键性措施。针对透水事故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留设矿柱,切实落实“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等探放水制度。针对火灾事故要严格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强化动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淘汰非阻燃电缆、木支护等。针对爆炸事故要加强爆破器材的领用、运送和工作场所储存、实用等环节的管理。针对冒顶片帮事故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强化监测监控,加强采空区治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开采,确保矿房、矿柱参数符合要求。针对坠罐事故要加强提升运输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提升运输系统的检测检验和日常维护保养。针对中毒和窒息事故要强制为下井人员配备呼吸自救器、为每班组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强化应急疏散演练。针对边坡坍塌事故必须按设计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确保道路上山、边坡参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针对尾矿库溃坝事故,要确保设计规范、建设合规,规范日常运行,加强汛期检查维护。针对井喷失控和硫化氢中毒事故要时时防范,健全完善井控管理制度,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落实井控措施和硫化氢防护措施。针对重大海损事故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和应急管理。

强化安全监管执法

一是严格矿山准入。继续推动国土部门深化最小开采规模准入制度,逐步扩大本地区重点矿种的最小开采规模范围。依法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杜绝“原则性通过”之类的弹性审查。二是要大力推动矿山结构化调整。通过执法推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存在一个矿体多个开采主体、相邻开采相互影响等问题的矿山下决心进行整合、整顿,经整合、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三是强化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工作。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配套完善地方性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目录,出台支持政策,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强化对长期停产、停建矿山的监管。各地必须按照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停产停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严复产复建矿山安全条件的审查力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上限处罚直至提请关闭。五是继续推进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各地要建立健全较大以上事故数据库,将典型较大及以上事故制成警示教育片,广泛在公共媒体上播放,提升矿山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强化企业专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值班调度人员、班组长等“关键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六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充分发挥专家和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要正确把握关系,既依靠专家技术支持,又不能形成技术垄断;既提供扶持和服务,又要强化专家支撑效果的评估和监管,使社会支撑真正成为监管的眼睛和助推器。七是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各层级安全监管工作督导、考评机制。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和《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以完善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为抓手,形成半年通报、年终评定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考评机制。

第8篇

按照各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集中开展大检查作为当前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检查范围

全市所有煤矿及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

三、检查内容

1、生产矿山企业是否合法。查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否有效。

2、新、改、扩建设矿山是否合法。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是否存在建设期间违法生产行为,是否存在超工期建设行为。

3、地下矿山采掘、运输、通风、排水、供电、防灭火、防尘等是否合格。矿井生产系统是否存在隐患,是否存在超层越界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六大系统”是否按规定时限设计、建设和使用。

4、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是否达标。是否实行从上至下分层开采,运输道路是否到顶部,是否实行机械铲装作业和中深孔爆破作业,是否建立防尘管网系统。

5、矿井灾害防治情况是否落实。是否有各类灾害防治措施,是否编制、报备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计划和签定矿山救护协议。有水害的矿井是否在采掘工程平面图标注水文地质情况,是否有探放水机构、人员及设备和实行探放水作业。采空区是否及时封闭,是否存在空顶作业现象。

6、安全基础是否牢固。是否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科技支撑、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领导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标准化建设计划等文件是否完善。

7、安全现场管理是否到位。领导带班制度是否执行,职工对操作规程是否熟练。

8、设施、设备、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要求。

9、隐患排查整治和治理“三违”行为是否到位。

10、《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和《金属非金属矿山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六条规定》是否落实。

四、工作步骤

此次安全大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1、自查自纠阶段。2013年6月底前,各乡镇、矿区管委会将此通知传达到所有矿山企业,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进行部署动员,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各矿山企业对本单位各生产系统、工艺环节、工作岗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档案,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和整改限期,及时整改到位。

2、检查督办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市安监局牵头,市国土局、市经信局及相关乡镇组成检查组,对所有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逐矿进行检查督办。各相关乡镇负责组织检查专班,对所辖地区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进行拉网式检查,市检查组将对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3、深化整改提高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市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各矿山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巩固大检查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安监局牵头成立市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组,市国土局、市经信局为成员单位。由市安监局负责隐患排查、整改和查处非煤矿山非法违法生产和建设行为;由市国土局负责查处煤矿、非煤矿山非法违法开采和超层越界开采行为;由市经信局负责查处煤炭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第9篇

深入持续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技能达标等达标项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增强推动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规范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以金属矿山某矿业公司为例提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中诸评分元素在实际矿山管理中有效的实施方向及管理趋势以及此项工作对强化安全管理、积极防范事故发生的依存关系。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实施方向;管理趋势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由国家安监总局自2011年8月11日下发并实施。从矿业公司历时三年的标准化实施工作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

一、标准化实效结论分析

1、标准化评分办法中所涉及的评分元素共有14类51项728个考评点。

2、标准化在实际运行中可将其14类元素按分值趋向分成三项加以实施。

3、一类项:共5项、总分2350分、占全部标准化分值的59%。

一类项主体工作的落实主要在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等相关部室及各处采选车间,主要以各采选车间为主。

4、二类项:共7项、总分1100分、占全部标准化分值的28%。

二类项主体工作大部分由矿业公司安全部承担,但有些项目需要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相关部室的协作才能完成。

5、三类项:共2项、总分550分、占全部标准化分值的14%。

三类项主体工作的落实重点体现在矿业公司所属的各处采选车间。

二、标准化评审指标及等级实用性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AQ/T9006―2010)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目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它采用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两个指标确定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3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三级为最低。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划分分析表(表一)

三、标准化评分办法诸考评元素实用性分析

3.1考评元素分析过程:原始表(表二)推导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共有14类考评元素,可列表说明如下。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原始表(表二)

3.2考评元素分析过程:原始表-分析表法

通过对原始表格的分析,矿业公司在标准化运行过程中将14类元素按分值趋向分成三项加以实施,即由原始表演化为操作性很强的分析表(表三)。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分析表(表三)

3.3考评元素分析过程:原始表-分析表-趋势表

由分析表(表三)可将14类评分元素细化成如下三类:

由分析表(表三)演化可得到趋势表(表四)见下表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趋势表(表四)

3.4考评元素分析过程:原始表-分析表-趋势表-分类表法

再次将趋势表拆分可得到如下三个可执行分类表:(表五、表六、表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分类表(表五/一类项)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分类表(表六/二类项)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分元素分值明细表-分类表(表七/三类项)

3.5考评元素结论分析

通过表格拆分,矿业公司标准化实施得出如下可行性方案:

3.6考评元素结论分析-饼形图图示

四、标准化实效分析-图表推导法结论

通过对标准化原始评分元素表进行由原始表(表二)到分类表(表五、表六、表七)的四步推导,可以得出落实标准化的可行性结论。

1、一类项主体工作的落实主要在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等相关部室及各处采选车间,主要以各采选车间为主。

2、二类项主体工作大部分由矿业公司安全部承担,但有些项目需要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相关部室的协作才能完成。

3、三类项主体工作的落实重点体现在矿业公司所属的各处采选车间。

由此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矿山行业延续许久的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而以标准化为先导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矿山企业持续发展和蓬勃生长的坚韧基石!

第10篇

以矿山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危爆物品管理为重点,及时发现和严厉查处矿产资源开发中涉及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危爆物品的各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规范矿山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危爆物品管理的法制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全县国庆节、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不发生矿山安全和生态破坏、污染及危爆物品事故,确保全县经济社全安全、环保、科学、持续发展。

二、治理范围及内容

在全县所有矿山企业(含尾矿库)全面开展矿山安全及生态环境专项治理行动。治理内容如下:

(一)矿山安全

1、规范许可手续。检查企业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在用危险性较大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基建企业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外包施工单位资质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2、强化制度管理。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地下矿山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火工品管理制度;选矿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药剂、化验用药剂储存、发放、配制和使用制度;尾矿库“八项”制度(排洪构筑物检查、排水盖板封堵、浸润线测量、库区水位控制、实测填图备案、定期巡回检查、冬季放矿筑坝、建设项目技术交底);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3、强化现场管理。地下矿山重点检查矿井安全出口、开拓系统、采准工程、回采作业、矿井提升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瓦斯治理、采空区和顶板管理、火工品和放炮管理、防灭火、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设备设施检测检验及各种技术图纸;矿山专项整治情况。露天矿山重点检查安全距离、开采顺序、台阶及边坡管理、火工品与爆破管理、机械铲装及二次破碎、排土厂、各种技术图纸等。选矿厂重点检查堆料场、破碎机、磨矿机、配电室、带式输送机等重要部位和转动传动部件、带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紧急制动装置、电气联锁装置,建构筑物进出口、沟渠、平台、天桥、通道、走梯的安全标识、照明设施和防护装置,设备安装、调试、检修和动火、用电作业管理,厂区防灭火、防排水及防汛物资。尾矿库重点检查库区及周边山体、防洪和排水设施、尾矿坝、库区水位和干滩长度、排渗设施和浸润线、尾矿输送和放矿筑坝、安全监测设施和警示标识;排尾能力、尾矿性质和洗砂选砂;年、季作业计划和调洪演算;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进展情况。

(二)矿山打非及生态环境

1、严厉打击越界开采违法行为。对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的,责令其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并依法处罚。对拒不退回,再次越界的吊销采矿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露天开采的要埋设越界警示牌,地下开采的要打好封闭;检查地测机构矿山实测资料,是否存在谎报、瞒报、弄虚作假行为。

2、严厉打击无证开采非法行为。对非法盗采、乱采滥挖矿产资源的,依法查处到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按“三不留一毁闭”标准进行毁闭。

3、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建设达到《矿山企业生态环境建设方案》2014年度治理目标;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收取足额到位。

(三)民爆器材

1、检查落实省政府《转发省公安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情况,是否存在超越法定权限设置民爆物品使用审批前置条件等。

2、重点检查爆破作业单位证照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越界开采、无证开采行为。严格审查矿山企业的开采施工方案、“三同时”企业基础建设方案和探矿企业探矿方案中的爆破部分,严防企业超量领取爆炸物品。对于超期进行基础建设的“三同时”企业、以“三同时”和探矿名义进行采矿生产的,一律立即停止供应民爆物品。

3、检查民爆物品从业单位执行流向登记制度,警示登记标识不规范,违法违规购销,乱存、乱放、私藏、转让爆炸物品和硝酸铵改性处理不落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检查储存库安全管理责任、治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是否经过安全评估和治安防范验收,爆炸物品储存、装卸、出入库、流向管理是否规范,守卫力量是否配足,视频监控和技防报警系统是否和公安机关联网,是否存在将危爆物品伪装成其他货物储存在普通仓库等;检查民爆物品运输车辆,是否存在无危货运输资质的车辆、人员运输民爆物品;检查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特别是硝酸铵及其复合肥、硫磺、乌洛托品、氯酸盐类、硝酸盐类、金属粉等物品的数量和流向。是否按规定建立备案、购销登记和实名购买等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运行是否畅通,装载容器罐槽质量是否达标;检查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安全情况,产品规格种类、产品来源流向等是否符合规定;烟花爆竹购买实名制是否落实等。

三、治理方式

此次专项行功采取“企业自查、乡镇全面检查、县直有关部门执法监察、县政府督查”的方式进行。

(一)企业自查。所有矿山企业都要制定专项自查自纠方案,聘请专家参与,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和危爆物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对本企业的各个生产系统、各个工艺环节、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和危爆物品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按照整改责任、措施、资金、预案、时限“五落实”的要求,及时整改治理到位。

(二)乡镇全面检查。各乡镇要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对辖区内所有矿山企业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逐企业提出整改治理意见,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

(三)县直部门执法监察。县直有关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督导检查组对各乡镇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抽查。

(四)县政府督查。县政府专门成立督查组,从即日起对各乡镇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专项治理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专项治理行动扎实推进,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也要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专项治理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把此次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最紧迫、最核心的工作任务,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亲自挂帅,亲自进行部署,其他领导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分口把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带队开展自查活动,确保各项问题和隐患全部按时整改到位,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保。

第11篇

关键词:安全评价,矿山安全,作用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耗大国。虽然国家在矿山安全生产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但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矿山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十二五规划中更是 27 次提到”安全”。如何有效的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危险、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达到本质安全生产,依然是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安全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安全评价的目的

评价存在于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中。人类要生存、要发展, 就需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通过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 掌握自然发展规律, 通过对自身行为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达到追求比以往更好的目标。安全评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极为严峻, 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这种方法在系统安全分析评价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现代安全管理则认为事故是随机的, 强调预防事故为中心, 预先发现、鉴别、判明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危害和危害因素, 及时有效地降低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生率。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他认为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实际运用, 煤矿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评价煤矿生产系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 以寻找最低事故率, 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通过对煤矿生产系统潜在危险进行选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 建立使煤矿生产安全最优方案, 从管理上采取措施, 克服人的不安全行为, 实现煤矿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2、安全评价在矿山安全中的作用

矿山系统可分为: 采掘、掘进、通风、输配电系统、提升运输、供排水系统,从这六大系统着手,杜绝六大系统的危险和安全隐患因素,就一定能做到矿山的安全生产。矿山安全评价的定性定量分析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六大系统着手或从生产工艺顺序着手,这样矿山安全评价从线到线、从线到面的分析了危险、安全隐患等因素。从矿山安全评价的分类以及评价的整个过程分析,矿山安全评价在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全程“监护”; 从矿山安全评价的内容分析,它不仅检查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以及成果等,而且对目前尚未解决的和尚未发现的危险、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及预防建议; 矿山安全评价还对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伤害以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矿山安全评价还在于不仅给矿山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而且给技术工人、设计单位等都提供了查找危险、安全隐患和整改危险、安全隐患的依据和方法。

2.1.安全评价对矿山选址的作用

2.1.1矿山选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爆破对矿山选址的安全影响

爆破是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最直接的一种危险因素。爆破产生的危害主要有震动、冲击波以及爆炸产生的飞石。爆破之前一定设计好爆破各种技术参数包括爆破的炸药当量、爆破方向以及爆破的范围等。如果参数计算有误 ,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飞石可能会对附近的居民、房屋、植被、高压线路、公路交通设施或者周围选矿址的工作人员造成破坏或损伤。

2)噪声影响

在矿山开始生产后 ,需要多种大型设备 ,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例如空压机运转噪声 ,大型运输车辆、挖掘机、装载设备等产生的噪声以及矿山专用风机、水泵产生的噪声。这些噪声巨大 ,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压力。因此 ,矿山选址时一定需要考虑远离居民生活的区域 ,当然也可以考虑移民、搬迁等方案 ,减小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粉尘影响

在矿山挖掘、钻孔、爆破、装卸、翻矿、运输等作业过程中 ,一定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例如铅、砷等重金属 ,会对人体产生较大伤害。因此 ,粉尘会给周围的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4)地质条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在选择矿山挖掘地址时 ,一定要考虑矿山生产的周围的地质条件。这些地质条件包括土壤、地下水体分布、岩层断裂带等。这些地质因素会影响到矿山开采的安全。例如 ,地下水体的分布因素可能会造成矿山开采时的透水事故 ;岩层断裂会和地下的潜水面连接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会渗到地下 ,污染地下水源 ;矿区开采时 ,造成地面沉降 ;因此 ,对于此类的地质条件因素一定预先考虑周全 ,否则盲目开工 ,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除了以上安全因素需要分析以外 ,还有一些安全因素会影响到矿址的选址。例如矿区生产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矿山生产的配套生产环节 ,包括选矿、矿渣、废水处理等 ,一般这些生产环节鉴于矿石运输成本都会在矿井附近建厂生产。因此 ,在选取矿址时 ,矿石生产的后续环节的安全因素也应考虑在内 ,事先策划 ,否则最终会影响矿山的整体安全生产。

2.1.2基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危害程度分析

爆破的危险性是各种安全因素中危害最直接、最大的因素。因此 ,下面将根据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方法说明安全评价中有关危险程度的分析过程。潜在危险 :火药爆炸 ;发生地点 :矿山选址区 ;引发事件 :爆破作业操作有误、炸药存储管理不当、爆破安全距离不足、警戒管理不到位等等 ;后果 :造成人员伤亡或生产设备损失 ;危险等级 :3 级 ;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较大 ;可行的安全措施 :严格检查爆破操作环节准备情况、加强炸药安全管理、根据情况调整矿山选址 ,保证放炮的安全距离、及时做好各种爆破警戒 ;安全评价结果 :可以从各个角度得出矿山选址的安全评价的结论。该结论要求客观、全面 ,对危险程度较大的因素应给予详细的处置意见。

过去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系统潜在危险认识不足, 不注重安全评价。现在通过安全评价, 多联一矿扩大了矿井通风能力, 更换了大功率抽风机, 扩大了巷道断面, 防止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对五号井提升系统进行改造, 增加安全设施, 改善运输环境,减少了运输事故; 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和工艺, 采取壁式采煤和先进的支护形式, 保障了职工生命安全。

定量安全评价的作用及优势日益显现出来,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企业加强基础工作, 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 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促进煤矿企业进一步完善、规范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 辨别出煤矿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明确下一步煤矿安全管理和监察工作重心, 促进评估与监察相结合, 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 为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结论

矿山事故和灾害按照事故、灾害性质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分析以往事故,绝大多数为责任事故,可见绝大多数的事故离不开人或者说是由人为导致的,综上对矿山安全评价的分析可知,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建设项目的各个时期进行安全评价,以安全评价为手段和方法,不仅能提高安全运行的水平也能在生产中提高应对危险的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12篇

煤矿是一家年产万吨的地方企业,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着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制度严密。几年来,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以矿安委会为领导、安检科具体负责的网络化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剿“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查隐患为主要职能的监督管理体系。

集团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是一家年产万吨的地方企业,从建矿时起,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着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制度严密。几年来,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以矿安委会为领导、安检科具体负责的网络化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剿“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查隐患为主要职能的监督管理体系。除遵守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外,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许多安全管理内容,形成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是领导重视。煤矿安全工作成绩的取得与矿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为给全矿的安全工作作一个准确的定位,煤矿不仅确立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任何地方都不能忽视安全,任何事情都不能冲击安全,任何人都有责任搞好安全”的“四个任何”安全工作准则。而且还专门下文,明确规定了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月都要下井抓“三违”数量。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奖惩,完不成抓“三违”指标者取消当月安全抵押奖励;半年累计完不成“三违”指标的取消年终各种奖励;全年累计完不成指标90%者自动离岗。

三是监督到位。煤矿的安全监督网络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安检人员执法情况监督;其次是工会等群众组织“四点突击”、“零点行动”以及基层区队的“技术员上岗”等活动,全面监督检查;第三是全面落实“狠、严、细、实、快、新、质、岗、讯、责、自、预”的十二字安全方针,从而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竖到底、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无盲区、无漏洞的缜密安全网,确保广大矿工的人身安全。

四是落实有力。为了保证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该矿对上岗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出现违章或无视重大隐患的责任人,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一律到安检科过“五关”(交学费关、培训关、照相曝光关、巡回演讲关、写保证书关),严重“三违”者必须请其家属来矿帮教。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身边无三违”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