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报告

信用风险管理报告

时间:2023-08-29 16:4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用风险管理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用风险管理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若干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管理的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的限制和干扰,决策的效果不佳。透过国有商业银行纷繁复杂的不良资产成因,深藏其下的是体制、机制性根源。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沿袭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治理模式,管理体制老套。

二、风险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制度不够精细,用人机制僵化,监督制约机制薄弱。

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一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息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二是决策机制不完善,2000 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先后经历了从简单的“三级审批”到“审贷分离”两个阶段,无论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还是决策程序对道德风险约束力,这两种模式均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决策机制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如中行的“三位一体”的授额信贷决策机制的建立,但还存在决策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还不到位,商业银行仍以信贷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重视不够,

三、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

国际先进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控制风险和创造收益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2R”(Risk and Return )is the same coin。即风险和收益(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未建立。在经营管理中,割裂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风险控制,不良授信与日俱增,授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风险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具有明显的风险滞后特征,在诱人的短期利益后面潜伏着巨大的中长期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许多中长期项目贷款的失败教训证明了此点,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尚待确立。

四、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差

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设立独立的信贷审批官,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例如在德国的银行系统,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Four Eyes Principal),即至少有四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四眼原则”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笔信贷业务要有“双人调查、双人审批”,而是强调有两只眼睛来自于市场拓展系统,有两只眼睛来自于风险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对风险的分析和业务的判断会更全面、更准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

五、风险管理分析技术与信息掌握的差距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足。

在目前国际银行竞争激烈的形势,中国银行业的问题仍旧很多突出,应继续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品和业务,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漆蜡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2

第2篇

一、银行面临的经济新常态概述

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增速下滑,增长动力不足,复苏进程不一,债务风险上升,经济发展上表现出除结构性失衡,商业环境不断变化,消费群体、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相应变化,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增加,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初期,经济机构转型发展暴露出一些列短期存在的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速,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下降,产能过剩,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下降,结传统的比较优势削弱,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后发追赶空间缩小,越来越多的产业接近世界技术前沿。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造成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强。外向型发展、不平衡发展战略难以为继。随之而来的是银行金融业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监管要求更加细致、更加严格,资本约束强化,高杠杆率受到制约。

二、银行信贷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问题

在传统银行业,信贷投放即等于收益或利润,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单纯的以规模取胜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或者说已一去不返了,当前并不是资产规模越大就越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长期的发展经验表明,银行的不良贷款与银行的粗放的经营规模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近年来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率随着银行粗放型规模增长同步剧增,银行面对巨大的发展和生存压力。

过去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过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倾向,对制造业及服务业的支持不足。单独依靠少数领域、行业的做法给银行带来了潜在的较大风险。众多落后产能和行业在经济转型期将被淘汰,在营销中也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以我行信贷政策为导向,瞄准我行行业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和优质客户。随着传统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逐渐显露疲态,及时调整业务的产业结构,银行业须未雨绸缪,逐步降低对传统产业,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积极拓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客户,同时,客户的现金流是可支配用于还款的,否则,贷款风险还是无法化解。顺应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开发符合新兴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银行业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三、加强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是强化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定期开展不良贷款客户会诊工作,对不良贷款进行逐户会诊,研究制定新的处置预案。综合运用多种清收处置方式,积极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进度。切实加强呆账核销工作。加强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和清收处置工作。对账销案存资产的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清理工作,有效推动账销案存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清收工作。重点是要把1000万元以上大户作为不良贷款清收压降工作的突破口,采取“先易后难,逐个突破”的方法,逐户攻坚。

二是完善资产质量考核机制。要让考核办法更加合理、更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不良信贷资产清收处置专项考核办法,明确不良信贷资产清收处置奖惩具体措施。

三是强化与法院和政府的沟通。定期组织召开胜诉案件执行分析会诊会议,对胜诉并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明确胜诉执行案件的具体应对措施,力争改变胜诉案件执行率偏低现状;召开胜诉案件执行座谈会,加快胜诉执行案件执行处置速度。加强与地方政府等的协调联系,积极反映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及时向法院提供可供执行的资产线索;积极跟踪法院的执行动态,并督促法院加大执行力度,推动押品的评估和拍卖工作。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保持良好的银法合作关系,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有效推动胜诉案件执行进度。

四是增强主、被诉案件管理。认真做好存量案件的补录工作,使案件管理全面纳入系统。为了提升执结率,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增强依法清收不良资产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明确胜诉案件执行难是摆在该行面前的严峻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攻坚克难,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措施突破胜诉执行瓶颈。

五是健全基础管理各环节工作。提前介入纠纷处理,积极化解被诉风险,重视诉前准备工作,接到应诉通知书后24小时之内向上级汇报,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业务技术上得支持与帮助,同时积极搜查保存证据,组织尽可能详实的证据材料,并提出可行的应诉方案,上报上级审批,有针对性开展应诉维权,最大限度维护我行权益。充分发挥诉讼案件系统的统计和汇总功能,及时、准确录入案件信息,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六是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委员会平台作用,提高委员会运作效率。每季度召开一次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专题会议,确保全年工作有序进行。着力提高风险报告质量。按季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市场风险管理报告,适时编制专题风险报告。不断拓宽专题风险管理报告领域。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各部门对专题风险管理报告重要性的新认识。

第3篇

关键词:风险;防范视角;商业银行;信用券;承销;业务

一、前言

自从2008年实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于金融危机后的国家金融机构推出了多项调整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对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和规模的控制,进而市场中的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大举的信用债卷承销业务。但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上的开拓时间较短,但是其管理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匹配,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没有对业务环节创建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导致我国金融产业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亟需得到解决。基于此,风险防范视角下围绕我国的商业银行信用卷承销业务为中心,分三个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二、现阶段我国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市场环境分析

所谓信用债卷承销业务指的是市场中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依据国家在该方面的具体规定,协助具备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投资银行类业务。其具有利于维系高端客户关系以及不占用资金好风险资本的特点。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于金融危机后的国家金融机构推出了多项调整措施,例如: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的重启发行等等[1]。

而在目前的信贷资源十分紧张的背景之下,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传统的利差利润空间在多个方向受到了很大的挤压,进而市场中的诸多商业银行业开始积极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在专业服务的能力上实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还不断进行AA+级优质银行客户的营销力度提升。通过创建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的控制机制,目前商业银行正在不断进行执行力建设的强化,并且也取得可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2]。

但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属于一项新的业务,因此在发行的经验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足现象,同时在管理系统的建设上也处于十分滞后的趋势之下;此外在日常操作方面,商业银行对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管理水平,没有做到与其发展速度以及现有规模之间的完全匹配。进而导致目前我国的诸多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上处于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势之下,尚未完全贯彻和落实违章责任的追究制度,也尚未根据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特点为出发点进行操作规程以及实施细则的制定[3]。

在此情势下,可以清楚看到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上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十分不足的,进而制定出进一步的完善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风险防范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操作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上的开拓时间较短,但是其管理的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匹配,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没有对业务环节创建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导致我国金融产业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授权管理存在漏洞

首先是很多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授信管理上存在着一些漏洞和空白之处,对持有债券情况下可以导致的发债主体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运作上,仅仅是对客户的贸易融资和信贷业务实现了统一化的授信管理,但是对分销以及承销方面却没有实现动态化的授信管理。此外对于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融资工具进行管理时,也没有做到明确的信息统一共享给以授信管理单位。这些都导致了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授权管理上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撇口,而这些风险撇口还极易形成一个商业银行难以承受的风险漏洞[4]。

(二)承销业务授权管理存在空缺

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上还存在着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授权管理存在空缺的问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对风险管理的决策方面并没有做到对其职能的成分发挥。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商业银行中都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开展的同时,设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作用的定位也是对风险管理的一个最高导向性和决策性的组织。但是就目前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观察,很多银行所设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并没有在银行的诸多风险决策大会中发挥出其专业上的优势,导致在审批授权方面出现了缺失的问题。而这样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风险控制的效果上,只能体现在部门利益方面,而难以切实的做到保障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经营稳健,这边增加了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风险[5]。

(三)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主承销商能力建设不足

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时间较短,因此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方面的专业人员也处于欠缺的状态之下,现有的人员其工作的经验也是不是很足。因此在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中的企业内部管理、募集资金用途以及财务状态管理等等调查工作,工作人员在在工作质量上都难以做到高精专,进而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风险提升。

(四)合同文本审核力度不足,存在法律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中,其在和企业客户进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之前,商业银行需要和承销团的成员签订《承销团协议》,同时还需要和发债注意签订文本的法律协议。而且这些协议具有通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并且其中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双方的具体职责都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合同文本。但是就目前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开展的合同审核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审核力度不足、要素填写不全等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到信用债券承销业务运作的过程中就可也能会导致交易双方在权责上的划分不明确,进而会出现诸多的分歧之处,也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风险提升[6]。

(五)存续期管理信息收集制度存在缺失,管理质量不足

现阶段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中对《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指引》的监管要求都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时,却出现可一些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一线部门难以全面收集发行人的重大问题。在商业银行的《存续期管理报告》中未能对高管人员变更、大额资金募集、未决诉讼、需要澄清的市场传闻、修改公司章程、财务指标异常变化、重大合同、新设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予以关注。导致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中存在额外的风险。

(六)对筹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缺乏必要监控措施

对筹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缺乏必要监控措施在很多的商业银行中都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的集团客户在其内部资金的运作时十分复杂,因此资金的流动也就十分复杂,导致商业银行对其自己的流向监管难度增大,进而就可能存在募集资金的流动风险;其次是部分的l行人将短期的融资煌度氲搅斯潭ǖ南钅恐校这种短期资金长用的问题也导致了资金流动的风险产生

(七)防控手段十分落后

最后在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中操作的风险有很多种类,并且还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是我国的都对风险的防控措施却相当落后。很多防控流程设置不合理、防控技术老旧都导致了风险系数的增加。

四、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操作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应对措施

根据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协会等相关部门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实际情况以及监管的具体要求,商业银行要提升自身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上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信用皇谐『鸵滴竦淖呤品治隽Χ

首先市场中的商业银行必须对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以及市场的走势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关注从去年以来的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诸多优质企业作为降低融资成本的对象。并且利用债务融资工具对银行的贷款现象进行替换,从而改善银行的负载结构,避免商业银行出现资金需求多头融资的问题[7-9]。

此外,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上还必须发挥出其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专业决策效力,从商业银行的整体上出发,为商业银行的银行业务投资提供一个前瞻性、系统性的指导,进而帮助银行对自身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风险管理战略给以明确化。并且还需要及时明确、核定出年度的成分销债券的被动持有限额计划以及应急处理备案等等管理规范。

最后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券承销业务还可以通过现场指导、视频培训、合规引导以及风险提示等诸多方式,对一线的营销部门进行进一步的业务操作培训,实现操作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内部评审力度,提升风险分析能力

面对高速变化的市场,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上要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必须在自身的审批力度上实现合理的提升,进而提升自身对分先的分析能力,也就降低了银行进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的风险[10]。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在该方面的产业政策、银行评级授信等发行指标对发行人进行十分苛刻和严格的选择。并且还需要结合银行所在本地的客户特征情况,制定出针对于的承销、贷款的组合营销方案。进而实现银行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在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中的内部评审酒店实现风险分析的强化。在具体的操作上,需要严格按照《主承销商后续管理工作指引》及《尽职调查指引》的具体要求完成《存续期管理报告》、《尽职调查报告》以及《补充尽职调查报告》,进而提升存续期管理工作质量。

对于发行人所发生的高管变更以及未决诉讼等等十分重大的银行事项,必须做到及时报告、强化关注,并且时刻督促发行人依据规定的内容和时限进行信息的披露。在银行的存续期管理中,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卷承销业务需要根据实际的监管要求以及市场的变化情况,对信贷管理中的有益经验进行借鉴,进而强化对募集资金用款流向、进度、信用增进服务机构情况、跟踪评级情况、关联企业资金往来情况以及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情况进行严密的跟踪监测,从而达到提升商业银行信用债卷承销业务风险防范力度[11]。

(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承销业务的授信管理工作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提升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风险防范力度还需要在制度面,完善对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管理制度,强化对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授信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债卷承销业务上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在原有的评级授信信用风险的内部规定制度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进而切实强化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授信管理,同时也做好发行人的财务、资信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工作。

此外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风险防范水平提升上,还需要切实的履行授信审批的程序,并且做好授信额度的动态化管理工作,进而做到对授信额度释放和占有的有效监控,避免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中因为授信额度的动态管理程序的不健全致使超信额度信用的风险问题发生[12]。

(四)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重力和重视水平

因为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债卷承销业务时间还较短,因此在诸多方面的经验都十分不足,因此在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缺少相关经验而导致的操作失误。基于该问题需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中充分参考国外同行的成功案例,从而提升对信用债卷承销业务操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的水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承销协议》、《财务顾问协议》、《承销团协议》等关于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法律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且在相关的法律条款内均要使用明确的方式给及界定,同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具体的责任。此外还必须做到业务文档在签署的过程中强化对其一致性以及完整性的一个审核工作;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及时设立一个专门的债卷承销业务的被动持有账户。与此同时还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的岗位,进而便于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管理工作中,按照独立的报告条例对被动持有的债券风险实现全程的动态模式分析和结果报道,进而增加对该方面的信息掌握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债卷承销业务开展风险系数;最后,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开展中需要逐步对前、中、后的业务流程以及具体的对应职责给以明确化,将会计核算以及账务核算的管理要求进行明确化,继而加快对建设承销业务的处理、会计核算全流程信息系统建设以及风险管理的建设,避免商业银行在会计核算操作过程中出现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谓信用债卷承销业务指的是市场中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依据国家在该方面的具体规定,协助具备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投资银行类业务。其具有利于维系高端客户关系以及不占用资金好风险资本的特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众多商业银行均开始涉足于该领域,但是就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观察,尚存在着授权管理存在漏洞、承销业务授权管理存在空缺、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主承销商能力建设不足、合同文本审核力度不足,存在法律风险、存续期管理信息收集制度存在缺失,管理质量不足、对筹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缺乏必要监控措施、防控手段十分落后等问题。基于目前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信用债卷承销业务的特点所在,加强对信用皇谐『鸵滴竦淖呤品治隽Χ取⑶炕内部评审力度,提升风险分析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承销业务的授信管理工作、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重力和重视水平是切实有效的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操作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应对措施,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卷承销业务开展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超,邢延辉.基于风险防范视角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1(31):53-55.

[2]韩斯h,刘力一,温权等.政府监管与公司信用债券定价[J].管理现代化,2014,34(6):4-6.

[3]张磊,杨金梅.美国市政债券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武汉金融,2010 (1):34-37.

[4]薛B.征信体系建设对信贷支持问题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5]刘津.债市"新常态"下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防范[J].债券,2016(12):52-54.

[6]李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风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7]张瑞君,徐婷芳.企业集团金融资源的风险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12(19):4-8.

[8]张国兴,刘鹏,汪应洛等.银行集中信用违约预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12):2993-3000.

[9]彭路.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c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6):20-24.

[10]李佳.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基于有限替代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5(6):35-42.

第4篇

关键词:韩国投资公司;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模式

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意识到外汇储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能发挥保险的功能,一改过去偏重“高借贷、低储备”的金融政策,开始注重外汇储备的积累。2000年8月,在全部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95亿美元贷款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2001年,韩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 000亿美元,2005年超过了2 000亿美元。2005年7月,韩国决定成立韩国投资公司。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有效管理国家公共基金,增加主权财富基金的长期购买力;随着委托资产增加,把韩国投资公司发展成为位居韩国之首的全球投资管理公司;促进韩国金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主要金融中心;培养锻炼在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队伍,以加强韩国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的地位。作为韩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韩国投资公司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已经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投资运作模式。

一、建立了投资管理组织架构

韩国投资公司下设管理委员会、董事会、投资管理部、公司管理部、风险管理部。

管理委员会是韩国投资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建立基本管理政策和把握公司发展方向。授权解决以下问题:确定韩国投资公司中长期投资政策;修改金融法,如增减资本;将资产委托给韩国投资公司;决定公司官员的任免;批准韩国投资公司的预算与会计结算;评估公司管理绩效;监督公司业务。

管理委员会成员不超过12人,包括一位主席。目前由9人构成,6位专家中有学术界、法律界、投资运营专家各两人,其他成员为战略与财政部部长、韩国银行行长和韩国投资公司总裁。

管理委员会应解决与投资有关的问题,如制定韩国投资公司中长期投资政策,把资产委托给韩国投资公司,编制公司年度投资计划,确定公司风险管理政策,选择公司外部基金经理等。

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投资管理委员会分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分会,两者职责是对管理委员会委派事项进行审议。投资管理委员会分会负责审议如下事项并将结果报告给管理委员会:如形成并修订投资政策;制定年度投资计划;提交管理委员会审议和解决的其他有关投资事项。风险管理委员会分会负责审议并报告给管理委员会的事项诸如:形成并修订风险管理政策;提交年度投资绩效和风险管理的现状报告;提交管理委员会审议和解决的其他有关风险管理事项。

董事会由总裁及董事组成,主要负责提交到管理委员会审议并决策的事务。总裁代表韩国投资公司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投资总监主要负责总体的投资经营活动,向董事会及管理委员会报告重要的投资事项及执行管理委员会的决议。投资总监主要职责是:(1)建立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计划;(2)制定年度投资计划;(3)管理投资组合的再平衡;(4)审核修改投资政策;(5)监督外部经理人选拔委员会;(6)监督投资绩效。审查其他与投资相关的问题。

运营总监负责全面的计划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起草中长期管理策略和年度业务规划,保证系统能够支持投资业务正常运转,监测投资信息系统。

风险总监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计划,进行风险管理,监督投资绩效,各种相关的风险因素,从管理角度考察内部控制程序,检查在管理受托资产及进行其他业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二、细化了有关投资政策

在投资政策中规定了投资目标,即在适当风险水平内,获取超过基准的持续稳定的回报。并提出应掌握的两个投资原则:一是通过资产组合多样化将单个资产或市场的风险最小化,二是在审慎负责的资产管理政策指导之下,追求回报的持续增长,当出现投资机会时,适当发挥灵活性,积极抓住机遇。对于资产类别的选择,规定可以包括各种证券(在《韩国投资公司法》下定义的股票和债券)、外国货币及衍生品等。在2005年的投资策略中,考虑到委任给韩国投资公司的资产大部分是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因此禁止韩国投资公司投资于房地产和私募股权。2008年扩大了投资范围,允许投资于备选资产。此外,还要求对每种资产类别的管理应遵循委托人提供的投资指引。在间接投资的情况下,根据委托人的投资政策和指引,投资公司应向外部基金经理提供独立的投资指引。外部基金经理投资指引主要包括投资目标、投资基准、合格的资产分类、投资限制、绩效评估的标准与方法和报告方法。

投资政策中还有其他考虑。首先是投资衍生品的前提条件。为达到韩国投资公司的长期目标,可以使用互换、期权、期货及远期作为策略性投资工具,但在委托人的指引中必须同意进行此类投资,否则韩国投资公司不得投资衍生品。其次是允许韩国投资公司借出证券赚取收益,但要经管理委员会的同意,而且要求韩国投资公司能管理好借出证券的相关风险。此外,赋予韩国投资公司行使同资产投资相关的投票权及由委托人委托的共同诉讼或其他诉讼相关的权利。在间接投资的情况下,按投资管理协议中的规定,投票权可以委托给外部基金经理。韩国投资公司应定期监测并向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报告投票权的行使现状。

三、规定了全球资产配置的种类和技术处理方法

韩国投资公司专注于海外投资。由管理委员会主要审议及处理由投资总监制定的全球资产配置计划,此资产配置应该说明韩国投资公司管理的资产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及每种资产的子资产类别。资产配置可分为策略性资产配置(SAA)和战术性资产配置(TAA)。前者由委托人提供的投资指引决定,后者在投资指引下,利用短期市场条件取得超额回报。成立初期,资产配置中70%为固定收益投资,30%为股权投资。投资基准为雷曼全球加总债券指数(Lehman Global Aggregate Index(FI))和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世界股票指数(MSCI world index(Eq))。2009年债券组合由56个国家的21种货币组成,基准为巴克莱资本全球总和债券指数。股票组合由38个国家的27种货币组成,仍以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MSCI)世界指数为基准。在初期受托的200亿美元资产中,35%由国内管理,65%转委托给外部基金经理。计划未来逐步提高国内管理资产能力,以增加国内管理资产的比例。

2008年1月,战略与财政部决定再委托给韩国投资公司20亿美元,投资于备选资产,备选资产范围很广,包括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风险资本、对冲基金和商品等。

对资产配置技术处理可以采用组合再平衡方法。在资产价值、现金流或突发的市场波动导致偏离了资产配置目标允许范围时,根据投资指引,投资总监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方式对资产组合进行再平衡。

韩国投资公司以外币计价管理韩国外的委托资产。只有在临时性、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才可按韩元本币计价。

四、允许使用外部服务提供者

外部服务提供者包括外部基金经理、外部顾问和托管人。韩国投资公司受托的资产可以重新委托给外部基金经理。为确保投资公司招聘高水平的外部基金经理,投资基金经理的挑选过程是客观的并具有竞争性。要求每位选中的外部基金经理都有经验和能力管理与韩国投资公司投资目标相匹配的投资。

外部基金经理的选择是由韩国投资公司建议外部基金经理人数,将第一轮评估中选中的外部基金经理提交研究委员会批准或作为推荐,再由投资总监主持的研究委员会向管理委员会提交推荐,最后由管理委员会审议研究委员会的推荐,并投票表明拒绝或接受。

外部基金经理的选择过程应按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外部基金经理选择指引进行。韩国投资公司应保持对外部基金经理的监管,当出现影响外部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和投资组合价值事件时,外部基金经理应立即通知韩国投资公司。这些事件包括:管理发生的变化、融资头寸有重大变化、经营方向发生变化、主要官员发生变动、负责投资管理的主要人员发生变动、违背了法律和规则、提供给韩国投资公司错误、遗漏和虚假的信息。

董事会可利用外部顾问服务,外部顾问应:(1)提供投资咨询,如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构建、外部基金经理选择、资产类别评估和分析;(2)提供与受托资产投资相关的法律建议;(3)提供与受托资产投资有关的税收建议。

外部顾问的选择应该透明、客观、具有竞争性,选择结果应上报管理委员会。外部顾问的选择标准应注重考察在服务咨询方面的专长和经验;外部咨询顾问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服务的范围和质量以及服务收费情况等。

托管人的选择由董事会指定,对委托资产进行有效的、健全的管理,委托资产要进行交易结算、会计和报告。

托管机构的选择也应透明、客观、具有竞争性,选择的结果应报告管理委员会。

委托机构的选择标准应侧重委托服务方面表现是否出色;是否有适当的风险管理系统;在委托服务方面有无经验;服务范围的大小和质量好坏;财务是否稳健以及服务费用的高低。

五、规范了风险管理的内容

韩国投资公司对受托资产投资中风险类别进行划分,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报告内容。

将主要风险划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衍生产品风险和操作风险。

韩国投资公司根据量化模型确定跟踪误差来管理市场风险。量化模型以每日各类资产变动为基础。在为单个组合建立事前跟踪误差限额时,为确保有效分散市场风险,会考虑每种组合的投资策略、目标回报和风险水平。韩国投资公司还规定了合规的投资币种、投资的国家和投资渠道,以避免高风险产品的风险集聚。另外,对单个组合进行监视,使其回报不过低于基准回报。为应对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还设定了一个期间,分不同情景进行压力测试。此外从证券发行人、发行国和市场多个角度分析评估市场风险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信用风险主要源于投资组合中持有的债券及在场外交易中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根据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的评级,设定信用评级中的最低投资级别。针对衍生产品风险,韩国投资公司选择了适合投资的衍生产品,规定了投资头寸限额,限制过度杠杆交易。操作风险侧重在对人员风险、程序风险和技术风险的控制上。此外合规部通过要求员工遵守《合规手册》、《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降低业务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风险管理原则是韩国投资公司可以通过预防性和系统性风险管理来减少过度的风险和损失,在风险和期望收益之间能够达到平衡。韩国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由风险管理小组准备,受风险管理委员会分会审查,最后由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委托人已编有投资指引情况下,风险管理小组应准备单独的风险管理指引,此指引将结合委托人的指引并取得管理委员会的批准。风险管理程序是根据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引作出的,风险管理小组根据以下程序管理风险:(1)根据风险类型识别风险;(2)根据客观的数据和科学方法测算和评估风险;(3)根据风险类型设定限制;(4)监测和报告。检查风险限定的遵守情况,有违背时,根据预定程序采取行动并上报合规官员、运营总监、投资总监、董事会及管理委员会;(5)审查和反馈。维持和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系统。

风险管理小组测量和监督实际投资细节和风险,根据韩国投资公司的法律和规则,保留相关的文件并报告给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报告的内容有:持有的投资组合和交易细节;风险测量方法,是否采用VaR和跟踪误差等;有无敏感性分析指标,如久期、贝塔、期权德尔塔;信贷风险暴露情况;压力测试情况;有无违反投资指引或相关规定;资产价值是否有重大变化;投资组合信用评级有否改变;其他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

六、提出了绩效评估、监测的原则和方法

绩效评估目标是通过绩效评估和投资组合归因分析来提高委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韩国投资公司的绩效首先由独立于投资小组的风险管理小组进行评估。如必要,可由包括外部专家的绩效评估委员会进行第二轮评估。根据韩国投资公司法律和规则中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将评估结果上报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

绩效评估的主要原则是:制定精确、一致的评估标准;建立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估程序;采用已调整的风险回报。

各投资组合绩效应当用超额回报来估测,它是根据有关基准和风险调整回报得到的。

绩效评估应对组合的投资回报和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协定的基准作出,如果有相近者,在相近者内进行评估。

绩效监测和评估要定期并按要求进行:按月度对总体及单个投资回报进行评价;按季度对金融市场趋势和表现进行评价;按年度对单个投资组合、总体投资组合和所有经理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估。

在间接投资的情况下,投资小组接受来自外部基金经理的月、季、年度报告,用来监测和评价每个外部基金经理。风险管理小组应结合托管银行提供的信息报告来实行独立和综合的监测与评估。

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中的方法、频率和程序,风险管理小组准备绩效评估和分析报告,将其报告董事会及管理委员会。报告内容涉及市场最新情况、展望及基准分析,组合头寸与绩效分析,组合绩效归因分析。

七、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2005年3月,韩国颁布了《韩国投资公司法》,并于7月1日韩国投资公司成立时生效,目的是使韩国投资公司有效管理政府、韩国银行委托的资产。为了防止****,韩国总统在2006年3月为韩国投资公司颁布了《行为准则》。同日还颁布了《道德准则》,为韩国投资公司的员工提供正确决策和伦理道德判断的标准。2006年7月韩国投资公司推出了《投资政策陈述》,以说明当韩国投资公司管理来自韩国政府、韩国银行和在基金管理法框架下的其他公共基金委托的资产时,必须坚持的投资政策、程序和标准。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司自2007年成立后,建立了组织架构。最初的组织结构并不完善,后按资产配置类别对有关部门重新调整,结构日趋合理。投资政策方面,中司在2009年年报中,公布了投资战略继续秉承的四项原则和投资组合的资产类别构成,但仍未明确给出各种资产配置的比例基准以及配置的国家和行业。透明度虽有提高,但与韩国投资公司相比,仍有可改进之处。在聘用外部基金管理人方面,中司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评选机制,以保证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团队。中司还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但在相应的投资行为和道德伦理立法方面,还有待完善。

总之,韩国投资公司在成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了投资管理组织架构,细化了投资政策,明确了全球资产配置的种类和技术处理方法,允许使用外部服务提供者,规范了风险管理原则、程序和报告,提出了绩效评估、监测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韩国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与经验,值得中国中司借鉴。

参考文献

[1]Korea Investment Corporation Code of Ethics,2006.

The bank of korea,Annual Report,2005 to 2008.

Korea Investment Corporation,Annual Report,2005 to 2009.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年金基金 会计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金共同构成“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近年来,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发展较快,年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加强对企业年金的监管,保障企业年金的安全,使企业年金制度健康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我国企业年金的主流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企业年金的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但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和运作并不是由企业自身承担,而是交由受托人选择聘请具备资格的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具体运作,各司其职。投资管理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作,托管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资金清算并监督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运作,账户管理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职工个人账户管理。由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着复杂的委托关系,导致企业年金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具有信息优势的当事方很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损害受益人利益,道德风险由此产生。

因此,完善的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制度是保证企业年金基金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探讨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中有待完善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规范我国企业年金的会计信息披露有所裨益。

一、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下称“企业年金基金准则”),首次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及列报作了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准则将企业年金基金看作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设计了企业年金基金专用的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以及附注,并以附录的形式提供报表的具体格式。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受托人负责编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即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是编报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的法定责任人,负责编制和对外报告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现行法规规定,受托人应当在年度结束后45日向委托人和监管机构提交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年金基金年度财务报告。为了保证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完整,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还要定期向受托人提供相关信息。现行相关法规规定,托管人在每季度结束1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季度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告,并在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告。投资管理人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经托管人确认的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报告,并应当在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经托管人确认的年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报告。账户管理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季度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并应当在年度结束后30日内向受托人提交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报告。

二、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企业年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年金信息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需要了解企业年金本身的财务状况及运营成果外,还要了解诸如企业年金预算执行情况、基金收支情况、投资收益状况等信息。但从企业年金基金准则对企业年金基金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来看,仅设计企业年金基金专用的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与附注,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且受益人不能直观地从现有报表中了解到年金资产的收益情况。

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年金采取先由企业以及职工缴费,再交由受托人选择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基金托管、账户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这一过程中涉及两个阶段,一是企业年金筹资阶段与缴费阶段;二是企业年金运营阶段与发放阶段。企业年金基金准则主要是规范后一个阶段,即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及列报,而前一个阶段的业务处理则被排除在外。对企业来说,企业按照企业年金计划进行缴费,属于企业职工薪酬,其确认、计量及报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而在我国现行实务中,企业每期提取的年金在“管理费用”中核算,没有单独列示。按配比原则的要求,企业年金应同职工工资一样,在劳务发生的当期按一定的分配途径计入相应的成本和费用,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各期的经营成果。因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在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企业年金会计信息予以充分披露。

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基金会计的范畴,而企业年金基金准则未要求编制基金投资组合表,而基金投资组合表在基金财务报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直接反映了基金管理人对基金的管理情况。因此,现行的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体系无法满足对企业年金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需进一步完善

企业年金基金准则规定了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解释中规定基金公司应当在本解释规定的证券公司财务报表格式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报表项目进行必要调整。我们在对比了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与证券公司资产负债表后可以发现,两张报表在格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证券公司与一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涉及的投资项目按金融资产的分类列示;而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的投资项目则是按投资对象的类别列示的。企业年金基金作为基金的一种,其资产负债表应参照证券公司资产负债表作一些调整列示,而不应在投资项目分类上存在重大差异。此外,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在“净资产”项下仅列示了“企业年金基金净值”项目,未对“净资产”项目作进一步的分项列示,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净资产的来源。因此,需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负债表作进一步的完善。

(三)净资产变动表结构不合理

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变动表反映了一定时期基金净资产的变动情况,它不仅应包括基金的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而且还应全面反映报表期间内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变动的主要原因,但企业年金基金准则中列示的净资产变动表,是按照净资产增加和减少的顺序来列示的,这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年金净资产的变动原因,也不利于考察和评价受托人的经营管理业绩。

三、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

(一)增加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

要完整地披露企业年金信息,还应增加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在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报表中,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表内列示和表外附注。

其中表内列示的内容有:将当期企业年金费用作为一项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将当期应付未付的企业年金作为一项流动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当期预付的企业年金作为一项流动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本期企业年金实际支出数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普通职工的企业年金实际支出数反映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特殊职工的企业年金实际支出数反映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

表外附注的内容有:企业年金计划的一般说明;投资收益率及投资绩效有关信息;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年金净资产数;计划外企业年金提取额或关键管理人员的提取额应单独披露。

(二)增加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明细表

为了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不但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限定于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还规定投资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于自己管理的金融产品须经受托人同意。为了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基金管理者的投资情况,减少暗箱操作,有必要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组合作为一张会计报表来进行披露。

为便于监管部门监督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和结构是否符合规定,在设计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明细表时,其纵向可按投资对象分类,而且分类的排序结合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投资结构和投资比例的限制,按流动性和安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由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对各项投资占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的比例做了限制,而且对其投资于单只证券或证券投资基金占该证券或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也作了限制。因此,为了便于对基金投资结构进行监督,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明细表的横向应按市值、占基金净资产比例、占证券发行份额比例的顺序排列,以判断基金投资行为的合法性。为了反映企业年金投资的变动情况和增加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明细表应对前后两期基金投资状况进行对比,通过基金投资的集中程度来预计基金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程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明细表的具体格式如表1所示。

(三)完善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

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项目下仅列示了“企业年金基金净值”,并参照基金的资产负债表格式,设置“企业年金基金”、“未分配收益”、“未实现资本利得”等项目,这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年金基金的经营状况。改进后的企业年金基金资产负债表格式如表2所示。

(四)完善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变动表

为全面反映会计期间内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变动的主要来源、经营活动引起净资产变动和资本交易引起净资产的变动,可将企业年金基金的净资产变动表结构进行调整,分经营活动引起的净资产变动和资本交易引起的净资产变动两部分列示。这不仅可以使报表使用者直观了解基金的资产净值变动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基金资产净值变动的内在原因,从而为委托人对受托人管理受托资产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提供了便利。改进后的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变动表按表3列示。

(五)重新设计企业年金基金报表附注信息

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情况已由“投资组合明细表”披露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基金的报表附注需披露的信息可重新设计如下:

1.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化。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与企业年金计划的选择有关,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委托人选择的企业年金计划的内容。

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各方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中介机构等)名称、注册地、组织形式、总部地址、业务性质、主要经营活动。

3.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包含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等信息。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企业年金基金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说明会计政策时还需要披露财务报表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则是指运用会计政策过程中所作的对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最具影响力的判断,比如判断持有的金融资产性质和类别的依据等,这可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会计估计的说明主要包括估计中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确定依据,它们在下一会计期间可能会导致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重大调整,比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估值时对估值技术的说明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要说明的是: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无法追溯调整时的原因和情况说明等。

5.报表重要项目说明。主要是对财务报表构成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列表形式进行披露。

6.风险信息披露。企业年金基金的风险信息主要包括信用风险信息、流动性风险信息和市场风险信息。应披露的信用风险信息包括:(1)在不考虑可利用的担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级的情况下,最能代表资产负债表日最大信用风险敞口的金额,以及可利用担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级的信息;(2)尚未预期和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的信用质量信息。应披露的流动性风险信息包括金融资产的到期期限分析和管理其流动风险的方法等。应披露的市场风险信息包括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的管理情况以及采用的风险管理技术。

7.报表的财务分析。对企业年金基金最近几年的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基金净资产变动情况及变动的主要原因,即净资产增加都是由哪些投资活动引起的,哪些因素的影响较大,这有利于投资决策,同时可以使投资者掌握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行情况,便于各基金之间的横向比较。

主要参考文献:

[1]敖健美.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

[2]胡素霞,李琪.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9).

[3]季晓东.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2006(7).

[4]贾丽,栗博.企业年金信息披露探讨[J].对外经贸财会,2005(4).

[5]束必琪.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信息披露浅析[J].财会通讯,2005(12).

第6篇

担任职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2008 年代表作: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00 亿元;编制风险管控年度路线图。

在企业中,CFO 应该起怎样的作用,教科书对此有明确定义。但在我国,由于历史以及体制原因,CFO 真正的作用和职能差别很大。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0019)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缨这样归纳自己在公司中的作用:公司财务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策划者、推动者、执行者。

策划资本运作

2008 年,陈缨成功组织发行了宝钢股份分离交易可转债,募集资金100 亿元。该发行项目历时8 个月,最终以申购单数近千张,申购资金超万亿,申购中签率0.61% 圆满结束。在2008 年A 股市场大幅调整背景下,宝钢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结果和上市表现堪称理想。

“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是CFO 要着重考虑的。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发?也是CFO 要考虑的。一方面,公司内部有这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结合了资本市场和分离交易可转债市场的情况。”陈缨介绍说,2008 年上半年是钢铁行业和资本市场双利好的景气周期,在这样一个周期做这个具有债和股双重性质的融资,是成本最低的时候。

作为募集资金的部分用途,陈缨还同时组织资产经营团队通过摘牌方式收购了宝钢集团下属的“浦钢”公司“罗泾”项目相关资产,涉及资产净值达143 亿元。而此次收购的时点选择,也经过了缜密的考虑。

“这个项目是由集团里的老‘浦钢’来建设的,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带有科研性质的项目。出于上市公司回避风险的考虑,在建设期间,股份公司并没有收购。2008 年,该项目建成投产,出于集团将钢铁资产统一管理的战略考虑,股份公司收购了这个项目。这样,有利于它投产后的组织协调。”

推动信息化建设

随着宝钢各项资产的整合,陈缨觉得应把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如何提高效率?经过权衡考虑,陈缨认为应从信息化建设和财务流程再造方面着手。

随着机构和流程的调整,宝钢原有的信息系统也需要更新完善,以顺应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趋势。陈缨通过对财务高阶流程的梳理、策划,组织实施了宝钢股份财务流程再造和信息系统建设。

陈缨主张遵循分层管理规则,整体规划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架构,通过基本建设加整合改善,搭建宝钢股份“一体化”、“多账套”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数据仓库。在她的主持和推动下,宝钢股份从2006 年起就搭建了基于“多组织”、“多账套”的一体化财务系统,实现了与其他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

2008 年底,二期的信息系统成功上线。陈缨说:“这个系统实现了我们主要分公司和子公司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财务核算的目标,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对内控和工作质量都有很大提升。”

其次是流程再造和梳理。

陈缨说,从公司业务来看,采购和销售的具体结算工作量比较大,而这两部分业务在宝钢是分别集中管理的,这给财务的集中管理提供了便利。他们建立了购销一体化的结算中心,单据处理、税务处理等工作都集中到了一个科室里,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

同时,陈缨还组织推动了公司资金平台的建设和资金的高度集中管理。宝钢股份几乎所有控股子公司的账户都能够实现当天集中归零,全部集中到总部的总控账户上来,沉淀的资金因此大大减少,实现了公司资金的集中规模运作,同时兼顾了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在推动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陈缨提出了公司应以“提升企业的市场敏感度”为目标,以价值管理为切入点,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梳理,落实风险的预警机制和管理责任,建立面向市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以价值管理为切入点,风险管理团队从《企业价值蓝图》中737 项潜在的减值点出发,通过部门访谈和自我评估,组织公司层面792 项单体风险的识别、分析、整理和确认,并建立了单体风险档案;归纳整理了公司层面60 项整体风险,并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推进计划,编报了《2008 年度宝钢股份重大风险管理报告》。

“我们画出这张风险地图,把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做出识别,在此基础上,列出公司要关注的十大风险。同时,结合2008 年的市场状况,启动了信用风险作为试点的案例,分析如何识别和管控风险。”

陈缨说,风险管理的难点不在于发现、识别风险和建立档案,而在于档案建立后,如何与实际经营管理和决策结合起来。“从客观来说,不存在单纯的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要把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措施结合起来。”

第7篇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及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运用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职务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要建立健全组织规划控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设立管理控制机构。例如,目前有些上市公司中依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价格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就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益尝试。机构设置因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模而异,很难找到一个通用模式。比如设立价格委员会的企业大都是规模很大、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且采购价格变动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设立价格委员会能够有效加强采购环节的价格监督与控制。再比如,对于规模大、技术含量很高、高知人员云集、按劳取酬的企业,通过设立报酬委员会进行管理层持股及股票期权问题研究,能够提高报酬计划按劳取酬科学性、加强报酬计划执行中的透明度和监控力度。(2)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交叉任职主要体现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一人,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人员重叠。在上市公司中,这一问题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从公司制企业的总体上看,仍普遍存在。这种交叉任职的后果是董事会与总经理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锐减。关键人大权独揽,一人具有几乎无所不管的控制权,且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任意性。交叉任职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必然带来权责含糊,易于造成办事程序由一个人操纵的现象出现。事实上,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交叉任职,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框架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所谓一般授权是指对办理常规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一般授权时效性较长;而特殊授权是对办理例外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一般其时效性较短。不论采用哪一种授权批准方式,企业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其中包括:(1)授权批准的范围,通常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应纳入其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管理层有权亦有责。(3)授权批准的责任,应当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4)授权批准的程序,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会计系统控制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且要充分体现权责明确、相互制约以及及时进行内部审计的要求。(2)统一会计政策,尽管国家制定了统一的会计制度,但其中某些会计政策是可选的。因此,从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出发,必须统一执行所确定的会计政策,以便统一核算汇总和考核,企业会计政策可以专门文件的方式予以颁布。(3)统一会计科目,在实行国家统一一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统一设定明细科目,特别是集团性公司更有必要统一下级公司的会计明细科目,以便统一口径,统一核算。(4)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与方法,遵循会计制度规定的各条核算原则,使会计真正实现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的目标。

四、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达到企业既定目标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预算也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规划的授权批准。全面预算控制应抓好以下环节:(1)预算体系的建立,包括预算项目、标准和程序。(2)预算的编制和审定。(3)预算指标的下达及相关责任人或部门的落实。(4)预算执行的授权。(5)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6)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7)预算业绩的考核。全面预算是集体性工作,需要企业内各部门人员的相关合作。为此,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立预算委员会,组织领导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确保预算的执行。

五、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包括:(1)限制直接接触,限制直接接触主要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限制直接接触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触现金、其他易变现资产与存货。(2)定期盘点,建立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并保证盘点时资产的安全性。通常可采用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账册来防止盘盈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应进行调查,对盘亏资产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相关制度。(3)记录保护,应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尤其是资产、财务、会计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的可能。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后备记录,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当前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4)财产保险,通过对资产投保(如火灾险、盗窃险、责任险或一切险)增加实物受损补偿机会,从而保护实物的安全。(5)财产记录监控,对企业要建立资产个体档案,资产增减变动应及时全面予以记录。加强财产所有权证的管理,改革现有低值易耗品等核销模式,减少备查簿的形式,使其价值纳入财务报表体系内,从而保证账实的一致性。

六、人力资源控制

对于作为运行的微观基础的而言,人力资源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忠诚、向心力和创造力,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活力和强大推动力所在。因此,如何充分调动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人力资源控制应包括:(1)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2)制定员工工作规范,用以引导考核员工行为。(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4)加强和考核奖惩力度,应定期对职绩进行考核,奖惩分明。(5)对重要岗位员工(如销售、采购、出纳)应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如签订信用承诺书,保荐人推荐或办理商业信用保险。(6)工作岗位轮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岗位轮换,通过轮换及时发现存在的错弊情况。同时也可以挖掘职工的潜在能力。(7)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凝聚力。

七、风险防范控制

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评估主要有:(1)筹资风险评估,如企业财务结构的确定、筹资结构的安排、筹资币种金额及期限的制定、筹资成本的估算和筹资的偿还计划等都应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2)投资风险评估,企业对各种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都要作可行性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应制定应对预案。(3)信用风险评估,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信用授予标准,规定客户信用审批程序,进行信用实施中的实时跟踪。信用活动规模大的企业,可建立独立信用部门,管理信用活动、控制信用风险。(4)合同风险评估,企业就建立合同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监督和违约时采取应对措施的控制试验,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参与。风险防范控制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必要时可设置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

八、内部报告控制

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应体现:反映部门经管责任,符合例外管理的要求,报告形式和内容简明易懂,并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内部报告要根据管理层次设计报告频率和内容详简。通常,高层管理者报告时间间隔时间长,内容从重、从简;反之,报告时间间隔短,内容从全、从详。常用的内部报告有:(1)资金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等。(2)经营分析报告。(3)费用分析报告。(4)资产分析报告。(5)投资分析报告。(6)财务分析报告等。

九、管理信息系统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加强对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企业利用机从事经营管理方式手段越来越普遍,除了电算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外,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购销储运都离不开计算机。为此必须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包括:系统组织和管理控制、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文件资料控制、系统设备、数据、程序、安全的控制以及日常的控制。另一方面,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内部人为控制的,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十、内部审计控制

第8篇

关键词:业务连续性管理;灾难恢复;全面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2011年12月,银监会就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突出强调了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商业银行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面对更高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如何从 “以资产为核心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向“以业务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值得关注。

一、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的定义

业务连续性是一种计划和执行组成的策略,目的在于保证企业信息流能维持业务持续运行,对在经营过程中依赖客户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其他管理信息的企业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不独针对商业银行而言。根据《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被定义为“商业银行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规划和响应,使得重要业务得到有序、快速恢复,实现持续、稳定运行的能力”。业务连续性管理则指“商业银行为保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而建立的一整套管理机制、办法、制度、方案、标准和程序的有机整体”。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意义和监管要求

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早已不再局限于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务系统日益复杂,给银行业务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应有效评估、持续监督和定期检查。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包括了对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的风险控制要求,即保持业务持续运作。国内各监管部门也顺应信息技术、金融业务发展,陆续制定了监管指引和要求,主要条例如下表:

从监管的发展演变不难看出:从最初的仅关注灾难恢复到当前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现了从具体操作到系统管理,从局部控制到整理规划的发展。适应了国内金融行业形势发展,也越来越趋同于国际上较为成熟的规范。

三、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理想架构

依据《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关系结构应自上而下,由董(监)事会、高管层、主管部门和执行部门组成,应将业务部门纳入管理架构中,具体职责分配如下图1:

对应的,商业银行应当由上图中的干系人搭建日常管理组织架构和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如下图2:

四、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发展状况

业务连续性管理作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一直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以一种对计算机连续运营中单点故障采取的冗余措施的形式出现,关注的主要是灾难事件本身造成的直接损失。70年代,初步出现了容灾恢复的理念,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起数据的后备点。80年代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愈加强烈,进而对数据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了新技术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简称DR),而灾难恢复的最终目的是业务连续(Business Continuity,简称BC)。由此,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从DR到BC的演进,其实质是从单一技术手段到系统性策略管理的升华,而国内商业银行大都还处于DR阶段,或是从DR向BC逐步转变阶段。

有趣的是,国内对商业银行BCM的研讨主要来自于外部机构,尤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最为热衷,2012年先后对BCM管理单独出版刊物,表达了积极进入这一领域的愿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在BCM管理方面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而国内银行还处于摸索、学习阶段,另一方面是国内越来越规范、严格的监管要求和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需求。根据安永(Ernst & Young)调研资料表明:中国银行业BCM建设状况中,国有四大银行、国开行DR成熟,BC趋于待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DR趋于成熟,BC待完善;城市商业银行DR起步,基本无BC。

中国工商银行在2001年前,在开始数据大集中工程时同步开始了灾备规划和建设。2003年,该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灾备系统已经建成。目前工行建成的灾难备份体系是本地数据实时备份,异地灾难备份,在北京和上海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跨1200公里的距离建立灾备体系。工行业务连续性规划已经基本覆盖全行所有业务,并根据业务的关键性制定了不同的灾备等级。

2008年,建设银行启动了“业务连续性管理整体规划咨询”项目,与中金数据合作,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个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咨询服务项目。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实施方案,开始系统化推进BCM。2013年,建行又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操作手册及模版》,其采用的流程与规划总体与监管指引一致,以风险管理部为牵头机构,明确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统筹规划工作。

五、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层面常见问题

国内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业务连续性管理驱动力不足

部分银行人员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外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不可预期,属于不可抗力,且业务连续性管理对银行的业务运营不能带来可以预见的价值。而仅仅依靠外部监管的驱动不足以彻底改观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

2.企业文化局限,业务条线参与不足

对BCM的管理还存在局部控制、松散管理的现象,将职责仅分配到某些机构、某些部门和某些人员,而非全员参与。例如,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同于IT容灾,工作职责局限于信息科技部门。

3.实战演练不足

国内银行重视对灾备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但基本还停留于桌面演练,实战演练不足。这种“纸上谈兵”的形式不足以验证业务持续性管理的有效性。

4.缺乏专业团队和专业型人才

与国际上成熟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相比,国内银行在团队建设和人员素质方面还显滞后,缺乏一批熟悉银行业务流程,且对计算机、网络、通讯、安保和法务等方面有把控能力的专家型团队和人才。

六、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指引》对商业银行业务连续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进行了概述,主要关注涉及业务连续性的关键资源,识别关键资源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脆弱性,确定风险敞口等。据此,商业银行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风险管理应当体现在业务中断影响评估、业务持续性管理流程设计、资源建设、应急响应和持续监督机制中。笔者认为,主要风险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点一:业务影响分析。首先,对于重要业务的判定,监管指引未作出强制性定义,裁量办法由各个商业银行具体制定,因此是否对重要业务进行了准确的判定、选择直接关系到后续应急方案能否全面覆盖。其次,对重要业务中断的概率、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恢复优先级别和恢复目标时间应合理估算和规划。再次,对重要业务的判定应当动态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外部环境或监管要求等要素发生变化时,重要业务的认定也应当适时调整。

风险点二:对关键资源的风险评估(RA)。在重要业务影响分析基础上,对牵涉关键资源的风险评估较为关键。关键资源应当包括关键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关键的人员、业务场地、业务办公设备、业务单据及重要外部供应商。需分析关键资源面临的各种威胁以及资源本身的脆弱性,确定风险敞口。再根据风险敞口制定降低、缓释和转移风险的应对办法。

风险点三:业务连续性计划、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外部供应商连续性计划。主要关注上述计划或预案的完备性与预见性。例如,个别商业银行或个别分支机构对重要外部供应商的连续性管理可能认识不足,未将其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规划,导致外包服务供应商非正常退出及其它紧急情况时,没有良好的应急响应,进而对本行的业务运行产生直接冲击。

风险点四:资源建设状况。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资源建设缺失可能包括信息系统建设,运营中断事件指挥场所,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灾备中心建设和关键岗位的备份人员等等方面。

风险点五:业务连续性演练。在已有较完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各种预案的前提下,业务连续性演练情况也必须关注。一是演练时间是否达到监管指引要求的“至少每三年对全部重要业务开展一次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还包括在重要业务活动和重要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的演练。二是演练目标不应流于形式,应当注重以真实业务接管为目标,确保灾备系统能有效接管生产系统并能安全回切。三是演练范围应当完整,尤其应当将重要外部供应商纳入演练范围。

风险点六:评估审计与日常监督机制。按照监管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合理性的自我评估或委外评估,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审计,每三年至少一次全面审计,在出现大范围运营中断事件时,应及时开展专项审计。此外,商业银行应在每年一季度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提交业务连续性管理报告,包括上一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在全行性演练后,应在45日内向监管机构提交演练总结报告。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业务连续性管理(BCM) - 金融机构如何防患于未然并在危机中求得生存》.

[2]德勤《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莫让无妄之灾阻断公司业务》.

[3]毕马威《有备无患:中国企业的业务持续性管理》.

第9篇

一、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的技术方法,也可以指经济主体用以降低风险负面影响的动态连续过程,其目的是直接有效地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将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

(一)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衡量

保险公司的风险识别应从风险源、受损标的、危害及危险因素四个方面入手:

1.通过风险源的识别可以分析出保险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通常包括物质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技术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金融环境风险等几个方面,它们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来自外部,我们称之为非保险风险;

2.通过风险标的的识别可以认识到保险公司的主要受损标的是金融资产还是人力资本;

3.通过识别各个经营环节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以明确保险公司的销售、承保、定价、理赔及投资风险与危害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保险公司的内部经营风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风险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企业破产,除此之外,风险还会使保险公司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丧失额外收益,这种结果也是保险公司的危害;

4.从危险因素入手,保险公司可以结合保险经营各环节进行风险分析。承保风险主要来自于被保险人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以及在外部环境作用下可保条件弱化的影响日益严重;定价风险的产生主要是违背了保险定价的基本原则,使费率水平不能弥补保险人支付的赔款及营业费用,以及合理预期利润的需要;理赔风险产生了保险理赔过程,包括审核单证,委托理赔人,确定赔偿责任和金额,理赔人员素质,通融赔付五个方面可能造成损失;投资风险来自于违背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保险资金运用原则,保险投资后形成的金融资产组合结构的风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利率风险的影响最大;销售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内部经营影响不大。

(二)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损失控制和损失融资

保险公司风险控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帮助保险公司回避风险防止损失,在发生损失时努力减少风险对损失的负面影响。保险公司内部经营风险可以根据各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法,普遍适用的方法是损失防范和损失减少,这一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建设;保险公司外部环境风险也适用损失防范和损失减少的风险控制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保险合同的限制性条款的使用。保险公司风险融资方法的目的是为保险公司的损失支付赔偿金,并承担损失的财务后果。保险公司转移风险的方法包括再保险转移和非再保险转移两种: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转移就是由再保险公司承诺承担损失带来的财务负担,保险公司非再保险转移就是风险的接受人不是法律注册的再保险人,保险公司遭受损失后由其他机构承担财务后果。保险公司的风险融资决策大多数是自留风险与转移风险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自留风险的条件是保险公司有足够的能力承受与风险相关的最大可能损失,足够的能力是指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的偿付能力。如果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低或没有控制能力,保险公司就选择转移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如果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强,保险公司就选择自留风险(内部经营风险)。较高的额外费用或交易成本会增加保险公司选择自留风险的可能,但如果风险接受方提供的服务更有效率,使转移风险的成本比自留风险更低,保险公司将会选择转移风险。自留决策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基本的权衡:一是由于增加自留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二是由于更大风险从而不确定性增加所带来的期望成本。保险公司最佳的自留风险与再保险转移决策是:将可以合理预测的损失自留,将那些可能很严重地影响偿付能力的损失进行再保险,对拥有足够分散化的股票持有人的保险公司,无论是再保险转移还是非再保险转移都不可能减少资本的机会成本,转移风险要想增加保险公司价值,就必须能够增加期望现金流。再保险转移对保险公司期望现金流的影响包括两方面:通过支付附加保费减少期望现金流,通过减少保险服务成本、减少筹措新资金的可能性、减少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及减少期望税收增加期望现金流。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最后的步骤就是对风险管理决策进行监控与评价,实施完整的综合风险管理,主要包括:1.保险公司必须解决集中控制和分散操作之间的关系,规模庞大组织分散的保险公司的办法是损失控制由当地部门分散处理,损失融资由总公司集中处理,并且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活动是一种综合功能,应当在董事会层次进行监督和协调;2.监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决策的手段是信息管理,它包括风险交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报告及成本分摊系统;3.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得到所有必要的服务来实施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决策;4.评价风险管理决策的核心是衡量决策的效果,通常的证据是损失比率的趋势,由于很多综合风险管理措施都是一种长期活动,因此对风险管理决策的评价可能需要较长时间,风险成本是另一个常见的评价标准,保险公司的风险成本包括因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所必须支付的一切费用,不仅包括直接成本而且包括间接成本。

二、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我国寿险公司内部经营风险主要表现

1.我国寿险公司业务核保不完善,承保风险还很突出,主要是重业务发展轻业务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现象还很突出;核保制度不健全,核保管理不完善;核保人员素质差;核保队伍建设不足;道德风险日益严重,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欺骗或隐瞒已存在的某种风险或故意编造保险事故的现象经常发生。

2.我国寿险公司费率管理存在问题,定价风险也很严重,主要是费率厘订过于标准化,不符合实际情况;费率管理高度统一,不利于引导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费率审批手续繁琐,不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费率执行过程中费率监管弱化,恶性削价竞争较为严重。

3.我国寿险公司利差损风险将长期存在,主要因为盲目追求业务规模,经营体制上的弊端,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变。

4.我国寿险公司投资风险表现突出,主要原因是历史形成的呆账严重,违规资金运用的问题仍然存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过于狭窄,新的寿险产品过于强调投资收益存在引发投保人信用危机的可能,这些风险导致了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普遍不足的局面。

(二)我国产险公司内部经营风险主要表现

1.我国产险公司保费增长过快的表外风险严重,主要是我国产险基层公司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的倾向,业务员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和效益观念,领导追求任期内的业绩不采取长期的风险控制措施。

2.我国产险公司的资产风险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资产总量高速增长但结构不合理,隐藏泡沫,增长方式原始,高效益资产所占比重甚小。同时由于资本经营机制不规范,造成的资金结构风险也很突出,主要是资产结构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机会成本浪费现象严重,表现在经营机构的设置方面尤为明显,而且缺乏明确的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对资本市场及投资渠道的调研论证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的制定长官意志明显。

3.我国产险公司的核保核赔制度也不完善,承保理赔风险表现突出。主要是违反授权规定的承保理赔权限擅自承保定损理赔的现象仍然存在,违反承保实务规范要求盲目签单承保的现象时有发生,违反《保险法》及监管规定违规支付手续费的问题也很突出,业务中的逆选择及过度承保风险一直存在,夸大虚构保险事故进行保险骗赔的案件数量和金额都呈现急速上升的趋势,保险理赔人员的素质不高甚至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各种人情赔款等都会增加产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4.我国产险公司的信用风险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应收保费越来越多,单证领用管理混乱,再保险知识缺乏造成分保不能摊回的风险。

三、提高我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针对保险公司可以控制和主动防范的内部经营风险采取的措施

1.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建立宏观及微观风险管理模式,形成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将资产风险管理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开发使用风险管理软件系统,利用VAR风险分析模型进行资产风险分析。

2.完善核保制度控制承保风险,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展业与管理同步的经营思想,加强业务质量考核,制定与利润相关的考核指标,并把这些指标作为经营者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完善核保制度,加强核保管理,科学设定核保权限,将核保质量同核保人员经济利益挂钩;提高核保人员素质,实行资格考核;改善核保条件,提高核保技术,提升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工作水平。

3.强化费率管理避免定价风险,建立并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险种的业务规模、经营期限、风险程度、技术要求,实施不同的费率管理办法,分别实行标准费率、审批费率、报备费率和自由费率;建立并实行差别费率制度,体现地域差别、被保险人差别、保险人差别;建立并实行费率稽查制度,尽快延伸保监会各地监管机构,合理确定稽查要素,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处理;抓紧建立费率管理法规体系,使其能够适合现阶段保险业务发展的要求并覆盖费率管理的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

4.加强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应提高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人承保质量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强化理赔报案制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

(二)针对保险公司不能控制只能化解的外部环境风险采取的措施

1.经营者要从单纯地追求业务规模、市场份额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同时要改革目前的一级法人核算体制,对分支公司实行子公司化经营,使其经营结果直接与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2.要加快培养人才,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懂寿险、懂经营、懂管理的经营者,按人寿保险自身的内在规律去经营管理寿险公司。

3.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预定利率、非利率敏感型产品及资产管理型产品,大力发展保障型的产品,提高保险公司盈利水平。

4.实行财务再保险,提高风险转移的效率,扩大可保风险的范围并将风险直接转嫁到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来增强承保能力。

5.强化内部资金管理,聘请专业人员,增强时间效益意识和资金运用成本意识,采用先进的资金管理手段,提高资金收益率。

6.强化业务管理,严格核保核赔,提高业务质量,防范和控制风险,从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中提高直接盈利水平;加强人员培训,精简队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间接盈利水平;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减少环节,集中管理,提高效益,增加费差益去化解利差损。

7.积极推动长期寿险业务的再保险实施,并对以前高预订利率业务采取措施鼓励退保或转保。

8.充分利用国家降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财政、税收、投资的政策支持。

第10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组织结构

一、银行管理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与财务会计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股东、 债权人、 监管机构等外部决策者, 而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涵盖了财务预算、 成本核算、 盈利分析、 业绩评价、 资产负债管理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管理会计是建立业绩一流银行的基本前提, 实施管理会计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银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较, 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面向未来算“活账”,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技术, 按照管理人员的需要编制各种管理报告, 为银行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信息, 控制和评价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 属于“ 经营性” 会计。 二是管理会计的主体主要是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 对它们日常工作的实绩和成果进行控制、 评价与考核, 同时也从银行全局出发, 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三是管理会计不受认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和限制, 但要服从管理人员或上级行的需要, 以及经济决策理论的指导和成本效益关系的约束

二、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行管理会计的原因

1.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全面推行, 未来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可以通过探索构建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内部资金转移体系, 配合资金转移定价机制, 将利率风险从日常经营业务中分离出去, 交由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监控和管理, 从而使日常经营管理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于客户营销和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和发展方面的因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6年多的时间, 对本国商业银行的保护期已经结束,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抵挡外资金融机构强烈的冲击浪潮, 仅仅外抓重点行业、 重点客户、 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域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强对财务资源的管理。 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可以简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价格, 另一个是商品成本。只有进行合理定价, 控制成本, 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业银行创造价值, 而价值创造首先要弥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 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前提, 对某一产品是否提供、 提供数量等进行判断。 因此, 要做到合理定价, 就需要正确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 需要应用成本性态分析、 作业成本制、 本量利分析、 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 建立一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对策建议

国外银行的组织体系、 业务发展与国内银行存在很大的差别, 我们不能照搬国外银行的具体实施标准, 而应注重吸收引进其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的精髓, 因地制宜地推行管理会计新项目。

1.从理念和企业文化上为实施管理会计打好基础

我们应认识到, 管理会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超越, 管理会计能预测企业前景、 参与企业决策、 规划企业目标、 控制经济过程、科学考核和评价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经营业绩。在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 能提高其预测、 决策水平, 改善其经营管理。只有领导员工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 才会促使大家自觉学习和运用管理会计的预测、 决策、 规划、 控制、 责任考评等方法, 才能使单独设置管理会计部门、 加快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培养等问题得以实现。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其技术和方法影响人们的理性分析从而发挥导向作用, 进一步通过这种技术文化的作用, 逐步引导非正式文化,最终形成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正式文化。

2.结合我国实际, 在组织结构上为实施管理会计提供保障

西方商业银行大都实行扁平化管理的事业部制, 将全行分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 能够为银行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利润贡献提供详细的数据报告。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总、 分、 支三级管理机构, 只能够提供机构核算的数据信息, 很难按照各业务、 各产品实施精细考核和业绩评价。各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比如按业务和产品设立职能部门, 对银行业务和产品分条线垂直进行管理, 弱化各分支行的业绩评价等, 使银行的经营管理向更专业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都为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商业银行“ 一级法人、 分级管理” 的体制依然是管理体系的主流, 我们不能推翻这种分级管理体制, 只能顺应潮流, 完善管理会计所需信息的搜集、 报告和检查制度, 将管理会计信息与分级管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结合起来, 建立以管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温坤:《管理会计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张福荣:《商业银行会计实务》.第一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8月.

第11篇

(一)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全面推行,未来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

商业银行通过实施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以资金转移价格为核心的资金成本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必需的准备。可以通过探索构建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内部资金转移体系,配合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将利率风险从日常经营业务中分离出去,交由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使日常经营管理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关注于客户营销和信用风险。同时,通过实施管理会计系统,建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框架,通过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量化,将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保持相对平衡,争取在利率变化的环境下获得最大的净利息收益率和利差,以确保理想的流动性水平和提供足够的现金流量,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性,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银行竞争加剧的形势。

与利率市场化相对应的是,混业经营趋势这个大方向也是无法逆转的。在美国,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任何金融性的服务,但凡是竞争力强、利润高的银行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领域。在我国同样如此,混业经营后,银行管理层急需知道到底什么部门、什么产品、什么客户在为银行赚钱,或给银行带来了亏损。这对银行管理层进行决策至关重要。所以,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实施管理会计系统,实现对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业务部门的收入、成本和效益分析计算,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部门以及哪些客户是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的,收益的大小是多少;哪些产品、部门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据此,管理层可以科学地作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的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

(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和发展方面的因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6年多的时间,对本国商业银行的保护期已经结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抵挡外资金融机构强烈的冲击浪潮,仅仅外抓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强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对财务资源的管理可以简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价格,另一个是商品成本。只有进行合理定价,控制成本,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而价值创造首先要弥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前提,对某一产品是否提供、提供数量等进行判断。因此,要做到合理定价,就需要正确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需要应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制、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

二、银行管理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形成、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是管理会计的最初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企业经营中对决策、控制和考核的需要,加之计算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逐步完善,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其大致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成本会计制度的诞生阶段(19世纪早期);相关成本的确认、预算和控制阶段(20世纪早期);决策分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新成本制度的诞生,管理会计在银行业普遍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考核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外部决策者,而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涵盖了财务预算、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管理会计是建立业绩一流银行的基本前提,实施管理会计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银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面向未来算“活账”,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技术,按照管理人员的需要编制各种管理报告,为银行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信息,控制和评价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属于“经营性”会计。二是管理会计的主体主要是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对它们日常工作的实绩和成果进行控制、评价与考核,同时也从银行全局出发,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三是管理会计不受公认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但要服从管理人员或上级行的需要,以及经济决策理论的指导和成本效益关系的约束。四是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一般是有目的、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业务报告不对外公开发表,不承担法律责任。五是管理会计的核算程序一般不固定,可自由选择,通常不涉及填制凭证和账户处理,报表不需要定期编制,也无一定的格式,可按管理人员的临时需要自行设计。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比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从2003年开始实施管理会计项目,建设基于责任会计、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全面成本分摊和风险资本分摊为主要内容的绩效分析和评价体系;光大银行从2003年底开始实施管理会计项目,在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分产品分客户盈利分析、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工商银行的成本管理会计项目——业绩价值管理系统(PVMS)于2004年11月正式在全行投入使用;交通银行管理会计项目一期也已在全行全面上线,为经营管理提供了公司业务产品、公司客户成本核算和盈利分析模式。

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典型做法

(一)美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帮助商业银行管理层做出发展核心业务的决策

美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凡是竞争力强、利润高的银行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领域。按照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美国的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任何金融。但实践证明,发展最快的商业银行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全面出击的所谓“全能型”银行,而是那些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的银行。这就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业绩评价、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并提高银行成本控制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

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协助银行实现对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业务部门的收入、成本、效益分析和计算,以帮助管理层科学地做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的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纽约银行为例,在其财务会计部中,专门有一个管理会计部门,其主要任务就是定期考核各产品和各部门的收益和成本支出情况,该部门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是纽约银行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与产品的重要依据。除了对核心业务与产品进行深入细致的成本收益核算外,美国商业银行中的管理会计部门还要参与经营目标的制定、经营方案的决策、计划预算的编制、预算招待情况分析等经营活动,从而把成本控制纳入日常管理过程,并使业绩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以更好地处理内部利益关系。

(二)西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主要特点

1.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全成本核算体系。西方商业银行以矩阵式管理架构为基础,将全行分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开展以业务流程计量为内容的全成本核算。简单地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计算不同产品、部门的直接成本计算不同产品、部门的间接成本按照补偿协议对利润中心之间发生的成本进行调整计算客户成本。[3]在这个体系下,上层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合理评价交叉销售行为,对每个经营机构、每个产品种类、每个管理线条以及每个客户进行成本核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

2.计算机技术与管理会计体系融为一体。在业务电子化集中处理的基础上,西方商业银行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使上级管理者对机构、部门、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能够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提高决策的实效性。

3.对银行经营效益进行全面平衡地考察、反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多角度的非财务指导开始应用于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利润考核评价体系的结合,成为了西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的主题。管理会计的触角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范围,而是延伸到了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因素,更加注重为商业银行的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服务,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成为了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以保证银行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对策建议

国外银行的组织体系、业务发展与国内银行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照搬国外银行的具体实施标准,而应注重吸收引进其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的精髓,因地制宜地推行管理会计新项目。

(一)从理念和企业文化上为实施管理会计打好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的过程中,过多地带有传统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痕迹。我们应认识到,管理会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超越,管理会计能预测企业前景、参与企业决策、规划企业目标、控制经济过程、科学考核和评价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经营业绩。在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能提高其预测、决策水平,改善其经营管理。只有领导员工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才会促使大家自觉学习和运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评等方法,才能使单独设置管理会计部门、加快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培养等问题得以实现。因此,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是基础所在。

另外,从企业文化上说,企业文化包括三种类型:正式文化、非正式文化和技术文化。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其技术和方法影响人们的理性分析从而发挥导向作用,进一步通过这种技术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导非正式文化,最终形成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正式文化。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作用的用人机制,为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4]

(二)结合我国实际,在组织结构上为实施管理会计提供保障

西方商业银行大都实行扁平化管理的事业部制,将全行分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能够为银行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利润贡献提供详细的数据报告。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总、分、支三级管理机构,只能够提供机构核算的数据信息,很难按照各业务、各产品实施精细考核和业绩评价。各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进行有益的尝试:比如按业务和产品设立职能部门,对银行业务和产品分条线垂直进行管理,弱化各分支行的业绩评价等,使银行的经营管理向更专业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为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商业银行“一级法人、分级管理”的体制依然是管理体系的主流,我们不能这种分级管理体制,只能顺应潮流,完善管理会计所需信息的搜集、报告和检查制度,将管理会计信息与分级管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结合起来,建立以管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职能。[5]

(三)提高数据质量,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本前提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来看,提供的会计信息涉及财务方面的多,涉及管理方面的少;从管理方式上看,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能提供科学的成本信息;从管理过程上看,没有进行很好的事前成本规划,只重视某一环节或某一特定区域的成本控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借鉴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将管理会计功能作为系统需求融入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工作中,以突破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薄弱、原始信息极度欠缺的困境。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数据大集中,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一方面抽取现有核心账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系统的交易数据,另一方面将现有各系统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加工,将管理会计数据与财务会计数据加以区别,为更好地推行管理会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

(四)有计划地推行责任会计制度,为实现全面的管理会计制度铺垫引路

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我们可以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全行各级经营管理机构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进一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不同类型,根据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的基本原则对银行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较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独立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整个银行系统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机构运行后,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终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管理会计制度。

(五)实施全面成本管理,为实施管理会计迈好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