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18 15:5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第1篇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所说的“乐之”就是讲对事物感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爱的事业》一文中曾写到:“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兴趣的教学。因为学知识、长见识、锻炼能力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内因,而授课教师只是外因。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作为内因的学生对语文学科根本不感兴趣,不愿学习语文,那么,作为外因的教师使再大的劲也不起作用,要不然为什么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的语文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而学生就是不愿学语文,用学生的话说“我们课下从来不主动看语文书,除非要考试了,我们才临时去翻一下书。对于语文课外书,我们更是从来不去碰,除非老师布置了作文,我们才会去作文书里找题目相同的文章‘借鉴借鉴’。”问其原因,皆曰:“没有兴趣。”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1.让学生明白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连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是可耻的,也是不应该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清教授曾建议:“高考首先考语文,考完后就改卷,成绩不及格,其他科目就不用考了。”1998年香港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胡希教授在《汉语的冲力:学习与动力》中认为:汉语语言的动力必然存在。在会上人们问他:怎样让人们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他说:“用数据来说服人家。使用汉语的人数是英语的一倍,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他又说:“美国近年来,学汉语的人增加得很多,因为认识到了汉语的重要性。”我们有些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如果明白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他们是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2.让学生明白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语文教师仅自己明白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且要让他们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学习语文,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要让他们明白语文是一门容量大、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宜分散进行,靠点滴积累;要学好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非下苦功不可。

3.发扬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真正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语文课改要深化,朝哪里深化,一个字,那就是“活”。学生一旦活起来了,一定会出现分歧。怎么办?有些分歧好办,用正确的纠正错误的就行了。而有些分歧,恐怕就不好办了,比如一些“见仁见智”的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对于这些带有争议性的问题,教师不宜忙着下结论,而应该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见解。即使有些观点有悖“常理”,但经过讨论争鸣,不仅会向真理靠拢,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经过讨论争鸣,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有利于搞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发扬民主精神,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从而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要求适度,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功体验,以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跟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适度有关。老师对学生要求不适度而导致学生不能成功,长期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成就感。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太高了,学生达不到,多次下去,就会丧失信心,从而失去兴趣;过低了,学生会感到很容易而产生骄傲情绪,于是学习不努力,长期下去也会失去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适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要适度。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他们一定会很高兴;而在高兴的同时,他们就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适度,要让他们经常获得成功,使其在成功中得到乐趣,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进行情感投入,与学生搞好关系,使其由爱老师而乐学老师所教的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因而,与人交往离不开情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几乎每天都要与学生打交道,如果没有情感投入,不与学生搞好关系,学生是不会接纳你的,当然也就不会对你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情感投入上多下些功夫,与他们搞好关系(当然其他科的教师也应该这样),从而使学生由爱你到爱你所教的学科,乐学你所教的课。

6.上好每一节课,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语文课。我们要充分备课,用热情和激情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怎样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呢?

(1)给每一节课设计一个恰当而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满怀兴趣地跟着老师学习。

(2)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五个“度”。一节好的语文课,开头要求精彩,中间也要讲得精彩。怎样使中间精彩呢?这就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五个“度”:第一,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密度;第二,把握好传授知识的精确度;第三,把握好板书设计的亮度――板书要精炼,要扼要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第四,把握好旁征博引的限度;第五,把握好问题设置的坡度。

(3)设计一个好的收尾,造成余音绕梁的效果。《列子・汤问》中称赞名歌手韩娥唱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意思是歌声悦耳动听,使人经久不忘。讲课也应如此,不但开头、中间要讲好,使学生愿意听愿意学;结尾也要讲得精彩,使学生在下课后感到余味无穷,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的收尾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精心设计的结尾,能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它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这就如听书,当你听到高兴处,突然来个“欲知后事任何,且听下回分解”,使听众余味犹存,想再听为快。

第2篇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时间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时间,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好时间。因为,在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并且有老师辅导,课堂时间是学习语文的黄金时间,所以老师要重视课堂时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并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首先可在布置班级环境的时候,增添点绿色装饰,在墙壁上贴名言警句的名人专栏,渲染文化气氛。第二要使课堂上的气氛环境令人愉快而放松,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绘声绘色,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是呆板地按照课本和备课本念。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无聊,烦躁,从而开小差,慢慢滋生对语文的厌倦之情。老师要抓住孩子们的兴趣与注意力,热情地教授,把教学当作一场表演,特别是教到难懂的文言文,古诗词时更应尽力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例如要表现出李白眼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表现出白居易所赞赏小草那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生命力。想必学生也会沉浸于其中。而不是制造严肃紧张的气氛,让学生们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听讲,这往往会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寥寥无几。根据初中生的特性,老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力,为课堂增加趣味性,同时能够让学生快乐中学习语文知识,加深印象,还可通过语文知识竞赛,故事表演等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同时在上课时,可让学生先自述文章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人物时间地点和朗读自己相对欣赏文章的某一部分。还可以在课后,利用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心得,或者设立题目比较相应的文章区,让他们讨论各篇文章的优缺点。而在活动课中可以组织各类诗歌朗诵表演,知识竞答比赛。可按照文章中的故事进行表演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语文的魅力与乐趣。

二、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将语文教学活起来

在语文课生往往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睡觉,有的在看课外书,有的在玩手机,然而讲台上,语文老师仍在滔滔不绝,师生像是处在了不同的世界。这反映了有些老师忽略学生的主置,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记录着老师从课文摘下的文段,老师给出语文考试试题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再要求学生机械的各种练试卷与习题,曲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作为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授者,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需不断学习与探究语文的魅力文化和学习技巧,完善教学技能。才能用自己的学识教授于学生,令人信服与尊敬。才能让学生以此为学习的榜样。受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与发现以适应于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要求。时境变迁,社会发展迅速,学生们接触到的事物更是形形,所以教师应结合社会现状,与时俱进,了解掌握当代学生的喜好与思想,注意到学生们的兴趣与爱好,投其所好,引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需承担起这个责任,努力学习,不断进修,在语文领域掌握相应的知识,做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做个知识渊博,兢兢业业,受人尊重的老师。

三、利用新技术,引入新元素

在应试教育的而压力下,教师往往给学生课内课外布置了繁重的作业,这往往使学生筋疲力尽,无暇于课外的学习。教师可在上课时间利用新媒体教学,利用新媒体中的动画效果引起学生兴趣和加深学生印象,从中还可以插入一些音乐,让学生适当放松。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可照本宣读,需把全身投入,将学生学习的欲望带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思考,在教授文章内容时,可扮演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故事阐述,将文章中的故事演出来。同时教师要重视课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进行课外阅读有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积累文化知识,开拓眼界等作用。而老师们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对学生们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学生们一起互动和了解体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延伸到课外知识,还可发动学生们在教室的一旁建造一个小书架,利用班费或者由同学们自愿捐书,共同阅读。

为了促进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需改正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过于陈旧而使学生?Z文学习的能力不到提高,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和作业布置过多,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入新元素,高效教学。

第3篇

一、 前提是研究学情,分层预习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可能与我有过相同的经历:前天布置了预习作业,可是到上课时多数学生站起来一问三不知,或者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的实情违背了我们的设想,也达不到让学生学会和会学的效果。

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学习任务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预习方法和步骤的依托是学生的具体学情。就我所从教的班级而言:(1)近70%的学生没有阅读习惯,知识面狭窄;(2)约50%的学生不善于动脑筋,缺乏深入理解能力;(3)30%左右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上课不能主动参与思考;(4)大概10%的学生只能完成基本的抄写任务。

如此学情教师如果让学生在预习时吃统一配餐肯定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笔者认为应把学生和预习内容分层。学生可分为A、B、C、D四类,预习内容亦可分为四类:一、拓展延伸,深入思考类;二、综合应用,语言表达类;三、文本解读,资料查询类;四、字词掌握,文段背诵类。A类学生可以完成四类难度的预习内容,B、C、D类学生以此类推。当然学情是动态的,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变化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作出调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观察,适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作出适合学生的分层任务,这样才会让学生有信心不断超越自我。

二、关键是指导方法,学会学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说:“如果教学富有成效的话,那么在教学人员帮助下的学习一定比个人独自进行学习所遇到的危险、风险或苦恼来得少。”

我班有很多学生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让回家查资料,第二天肯定用A4纸打印好给老师看,让上课时汇报查找结果也肯定能拿着这张纸认真朗读。这样的预习结果都不是我们语文老师想要的。我们要的是脱稿的演讲、精彩的点评、妙语的表达、大胆的质疑等等。学生认真预习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肯定是学习方法不当。在学生没有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时,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笔者比较认可“从临帖到破帖”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在一类文体中选择1~2篇作为范例,其中列出这类文体我们需要解决和掌握的知识点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知识。框架如下:(1)资料助读(教会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2)基础知识检测(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习惯,提升纠错和自学基础知识的能力);(3)文本解读(根据不同文体列出相关知识点及其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更好地解读文本,把握文体特色);(4)互动解疑(调动学生自我探讨、解决疑问的积极性);(5)你的质疑(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在学生的预习习惯未养成之前,教师一定要悉心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并且要认真检查预习作业,否则便会流于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了解了学习不同文体需要解决的知识点,掌握了预习不同文体的方法,预习时就有了方向。学生从开始“一招一式蹲马步”的入门新手成为“以无招胜有招”的常胜高手。其间还需要我们教师有“静等花开”的耐性。

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预习课最期待的效果。

三、 不忘是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部动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快乐地学习。

比起各类初中生喜爱的小说、漫画和网络,语文课本显然让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比起数、理、化、英,语文学科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是主科中的副科。语文课不受重视,可能很多同仁与笔者有同样的感触。语文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键是让学生兴趣盎然,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且认真地去学习我们的母语。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

1. 用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多理科是强项的学生不屑于学习语文,让这类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预习课讲一些我们身边的故事能够打动他们。2009年中考,我校有五六名理科高手由于题意理解错误在中考中失利,这一事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此类事例让这些偏科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用文本引领学生快乐学习语文。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学《错过》这篇文章时,我把这篇文章与现下流行的穿越联系起来。我用了这样的导读:“现在很流行‘穿越’,有一部电视剧《我叫艾瑞卡》(《重回昨日》),这是关于一个年过三十的女性的故事。聪明、美丽、迷人的艾瑞卡坦白、率真,她有巨大的潜力,却不知为什么事事不如意。停滞不前的生活让艾瑞卡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去……直到有一天,在汤姆医生的帮助下,艾瑞卡被送回到过去,这让她有机会去修正那些令她后悔的决定,她可以更正错误,重新来过。这部由加拿大BBC制作的电视剧,第一集播出时就吸引了70万观众收看,20~34岁是主要收视人群。平凡的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修正自己的‘错过’,为了我们今后的日子不在梦想‘穿越’中度过,阅读完课文请你说说,面对人生中都有‘错过’这一‘人生的常态’,刘心武先生是怎样看待的?”

应该可以用“炸开锅”来形容当时课堂上学生的情形,预习文本的兴趣空前高涨。快乐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充满信心地去克服困难,还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第4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49-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逐渐学好语文,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针对中职学生普遍缺失学习语文兴趣的现状,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晓之以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

中职语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作为学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要求,方能获得学业证书。同时,语文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必要的语文素养,更是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学生,于现在的学业于将来的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认真学习语文,爱上语文,学好语文;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并使之明白语文的重要地位及学习语文的必要性,从心底里认同语文,自觉学好语文,喜欢语文。

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一步。

2 动之以情

面对语文基础极差,学习兴趣全无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语文兴趣,仅仅晓之以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动之以情。古人有语:"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道破了情感与教育的关系。然而,要学生亲师前提是要老师爱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唤起学生的亲师之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

中职生在初中学习期间与老师的关系往往不太和谐,他们厌师厌学情绪浓厚,在加上青春期严重的逆反心理,中职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一视同仁,激励学生上进,才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上教师,爱上教师教的课。

3 教之有道

3.1 导入激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讲课也要讲究有一个好的导入方式,这样才能先声夺人。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情景引起"共鸣",可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可以联系旧知新旧契合,可以设疑导思激励参与,可以解题入手开门见山……例如教学《雨霖铃》时,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佳话导入:"有一种神话叫情,她从唐代出发,经过宋代,走进现代,她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语文课堂,她是'雨霖铃'。话说为避安禄山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入蜀,是日行至栈道,彼时阴雨,且雨不止,即'霖',又闻听远处传来头驼(马)的铃声,彼时彼景,爱江山的唐玄宗更爱美人,因美人已逝,作《雨霖铃》以悼念之。"这样导入不但解题,落实了知识点,而且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去。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

3.2 因材施教。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是绝对相同,更何况正处于青春期的极具可塑性的中职生,因此,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挖掘学生的亮点,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语文兴趣。

因材施教还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上,现行的教材给了语文教师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每册都有一定比例的选读课文,每学期都有一定量的弹性学时,供教师自行把握。

因材施教就是找到学生和教材两者的契合点,激发前者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完成后者的教学目标。记得教学诗歌《致橡树》时,有一个班级的朗读基础不错,于是就专门用一学时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朗诵才能,独诵、双人诵、男女生对诵、小组诵,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迭起,下课铃声响起仍意犹未尽。

3.3 学以致用。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处处都要用到语文知识。例为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会演,各班都要出节目,准备节目有时就需要活动经费,就要向班里提出申请,如需外出采购,就要写请假条,购买物资需要向店家索取条据……在这一过程中就运用到申请书、请假条、条据等。此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事半功倍。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以用促学,形成良性循环。

3.4 有效评价。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如何做到有效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教育心理学有皮克马利翁效应,中国古语有"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确,积极的肯定比消极的指责有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以激励为主,抓住学生的亮点,及时给以肯定,给予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评价语可以是肯定激励的语气,例 "你的见解非常独特"; 也可以用探究理解的语句,例"我们还可以怎样理解?为什么";也可以是引领互动式的,如"你支持他的观点吗?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有效评价可以采运语言,也可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微笑、点头、鼓掌等都行。有效评价当然并非一味无原则的表扬,有时批评、鞭策也是一种方式。一句话有效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的途径有许多,应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但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好的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要学生乐于学习语文,那么全面提高语文教与学的质量,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

[2] 李新宇《语文教育学新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第5篇

摘要: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英语等外来语种在社会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和社会汉语言文学传承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却渐渐受到了冷遇,不被广大的家长和学生所重视。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语文的地位越来越低,所处的情况也越来越危险,因此需要让大家了解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保护我们传承的汉语言文学。小学语文教学是汉语言文学非常基础的学科,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千年历史文化和汉字,都要从语文教学中学习到,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且也不适合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因此,只有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才能推动汉语教学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汉语言文学;改革;传承;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素质的融合通过语文的学习,可有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我们的语言,了解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了解到我们发展和传承的汉语言文学。但是由于英语等外来语种的侵入和我们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问题,使得小学汉语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需求,同时落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会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才能改变现在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才能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语文教材的功能包括,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并且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和人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大影响。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对于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太过难于理解,书中很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去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导致学生的思想出现混乱,不利于其成长。因此,小学语文课本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学习关于友情、诚信、善良等做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材内容,通过学习更多与之相关的文章,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诚实并且注重友谊的孩子。文章的选取也要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有意义的童话故事和文章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更可以通过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语文类教材的代表作品《神童诗 》、《千家诗》、《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我国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不仅可有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更可以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

第二、小学语文授课方式的改革。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停留在学生跟着老师读书理解的阶段,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语文教学和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密切相关,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不利于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改变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有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通过开展诗朗诵、书法小比赛、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这种授课方式除了会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不至于让优美的诗歌和书法在历史长河中消失。

第三、语文教学政策的改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英语等外语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因为英语等外语在社会上的实际效用的增大,国家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减少。直到近两年,我国才开始重视起语文教学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于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现现状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国家需要更加重视语文教学,这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应该将汉语水准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水平人才的标准之一,逐步减少英语等外语的衡量,让人们真正看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让人们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和传承。

第四、社会和家庭观念的改变。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学生父母的观念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从小缺乏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家庭的观念所影响的,而父母家庭对于语文学习的观念和社会对于语文学习的观念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缺乏父母和社会的重视,学生从小没有认真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更加无法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这导致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遭受严重的威胁。只有家长和社会都重视语文这门课程,才会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这门课程,才会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

以上四点就是我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看法。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不是通过改革就可以一下得到改变的,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人们会越来越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只有真正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才能推尤民学习语文,学习我国传承已久的文学经典,才能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第6篇

目前我们能够注意到整个社会大众的语文素养普遍是不够高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近一时期以来教育界形成了应当更加注意搞好语文教学的共识。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搞好中学语文教学呢?对此,我有以下的观点。

一、充分强调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目前,几乎没有人质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但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却没有达成普遍共识。在以财富创造论英雄的社会氛围下,全民对个体以及群体的语文素养水平问题,基本是持着淡漠的态度。国人的阅读量一直不高,也反映了人们在这方面的价值取向。当然,这可以说是个人自利的表现,但这种普遍的现状却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个体的未来与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某种担心。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甚至是不崇尚文化的民族能够走多远,实际上是让人不得不产生一些隐忧的。我们不能说搞经济建设是不对的,但这不应当成为个体生活,甚至群体生活或全部。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时期,人们尚且需要精神生活,在物质生活已经大为改善的今天,如果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不到相应的改善与提高,那么全民的生活质量就不能说是好的。甚至,这个民族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未来将很可能陷入到一种深深的迷茫情绪当中,也就会丧失国家、民族应有的向心力,可能很难避免走上隐藏严重灾难的衰败之旅。

因此,不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我们都必须充分营造重视精神生活的氛围,必须鼓励和引导全民阅读,有效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学校要让师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语文的强大内部驱动力。有人会说,学语文需要兴趣,没有兴趣也没有办法。这话本来是对的,但说这话的人其实想表达的是如果个体没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意愿,那么让他学好语文就不大可能了,这种论调实际上就有失偏颇了。其实,即便本身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其实也可以努力培养这方面的兴趣,纵然我们不能在短时期内使其产生这方面的浓厚兴趣,我们依然可以教育其依靠个人的意志力将语文学习进行下去。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感兴趣的事又有多少呢?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将这些事情做好,更何况,任何事情一旦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兴趣也就慢慢产生了或者变得更浓了,这又进一步为深度学习或在这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创造了无限可能。

因此,做任何―‘件有意义的事之前,先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兴趣,先要充分考虑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个人的潜质与价值取向叫,,兴趣是完全有可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或者得到加强的、语文学习同样如此,硬着头皮学下去,必然收获颇丰,必然兴趣渐浓,持之以恒,必然终身受益。全民若都如此,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必须变得深厚,必将有助于国家与民族的长足发展。这些道理,我们都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学生理解深刻、理解透彻。当然,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或者说让我们看到变化,必然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力图通过学校加强语文教学来加快提升全民的语文素养,也应通过不断提升全民的语文素养为在校学生学好语文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使他们更有兴趣与意志力坚持学好语文,成为重视阅读并有丰富阅读实践的一代,长此以往,国人的阅读量与语文素养水平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让人羞于启齿。我们期待…―个全民阅读的美好时代早日到来。

二、提升语文学习策略

语文学习长期以来不太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我们教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呆板、不实用。这实际上就使得我们把一件孩子们最有可能产生兴趣的得让他们枯燥乏味。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以非常死板的方式给学生教授语文课呢?实际上不客气地说,就是我们有些教师自身语文素养不高。有句话说:艺高人胆大。我们之所以不能把语文教学进行得流畅、洒脱、自然和充满吸引力,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自身“艺”不高,故无法做到“胆”大。

要想搞好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有多深的文化内涵与多高的语文素养?有了这些,上课自然是如行云流水,自己感觉舒畅,孩子们感到惬意。没有这些,课堂上自然会非常拘谨,怕出错,也教不了孩子们多少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苦练内功是惟一的、必须的选择。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能在你身上获得一些积极、有益的东西。

很明显,从老师那里学语文知识,只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孩子们其实可以有很多渠道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及拓展自己的视野。孩子们可以听广播,可以通过看些电视节目来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素养,还可以看报纸、杂志,与有素养的人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交流这都是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当然,利用一定的时间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对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加强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功都是相当有助益的。这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都需要明确一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硬着头皮进行下去,慢慢有了兴趣,看新闻听广播就成了自己感兴趣的事,读报纸、看一些好的杂志也就成了自己放不下的事,经典名著也慢慢成了自己舍弃不了的朋友,这样一来,孩子们也就慢慢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语文素养也就一天天提高,精神世界也就一天天丰富,理想愈来愈清晰,目标愈宋愈远大,人生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此时回过头再看,语文学习还会困难吗?

第7篇

刘国正先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发出了“跳出应试怪圈”的呼吁,他说,为了应试,语文教学“很少发挥课文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美的因素以及活跃思想的因素”“这样的教学,教师很累,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堪重负。有的孩子在小学时很喜欢语文,进了中学,却越来越不喜欢语文了。这样的教学,误人子弟,摧残健康,摧残人才,是万万要不得的”。真是一针见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兴趣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在学生中要有较高的威信,还要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只有这样,你讲的道理学生才能听进去,才喜欢听你的讲课。课堂上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同样会增进和谐氛围。教师的精湛课堂艺术是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学生会从心理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关系。当然,即使教师的教法再新,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未必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差等生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思想开小差,有时为了应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东拼西凑,这类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采用压制手段,而要运用灵活教法,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学,去感受体会,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心理兴趣。

二、推行寓教于乐教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情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素质,同时也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下工夫学习,对学习产生积极性,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通过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可通过课前谈话等形式,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或趣味性,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兴趣。

三、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兴趣

一是采用表演、竞赛、讨论等多种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笔者在进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较好。二是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活动课、讨论课等多种教学模式要交叉运用。通过采用生动有趣的教法,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兴趣。

四、缩短优差生之间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由于知识接受断层,教师讲授的新知识听不懂,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学习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做好差等生转化工作,夺取语文教学上的大面积丰收成了值得探讨研究的新课题。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学习语文的范畴中。学生毕竟是学生,回答问题答案不可能完全正确,作业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教师如果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不一定急于进行评讲,可以利用写评语、当面批等灵活多样的作业批改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评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第8篇

关键词:提高 学习语文 兴趣 策略

中职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的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与工科类专业相关的学生,更是把学习语文当作副业来对待,他们心中主要是专业课程。烹饪班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的原因就更干脆: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就是今后要奔厨房去的。面对这种尴尬的现象,作为他们的老师着实吃惊不小,下来问问其他语文老师,结果都差不多,不愿学习语文也就成了一个普遍现象了。

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国家在语文教材的编写方面也作了多次努力,特别是在内容的安排方面,大大增加了实用性这一块的内容,于是有了语文实用版的教材。为什么中职生还这样轻视语文的学习呢?我通过反复思考,大抵可以归纳出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思想上对语文课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够;第二,由于基础差,习惯也差,对什么课程都持无所谓的态度;第三,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解决后顾之忧;第四,教师在教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安排和课堂教学艺术的把握不够。

那么,要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力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提高语文学科认识,端正语文学习态度

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属上乘者,应该说里面都存在吸引读者的情趣。这种上乘的文章,往往都文情并茂,意趣横生,里面都跳荡着一颗追求真理,热爱真理,信仰真理的心,因此就都有炽热的感情和智慧的意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相关内容,启发学生,提高对语文课学习必要性的认识,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

二、注重学科联系,训练语言能力

许多学生之所以只注重专业课,与缺乏教师引导很有关系。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工科类专业班的教学中,教师更应在科目的联系上教育学生。不然就会造成除专业课外,学生不认真学习基础课的现象。可以明确给学生讲,语文基础太差,即便学好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出一些项目成果,也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一味闭门造车,没有沟通能力也不能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游刃有余等等,都能警示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从而不再小看语文的学习。

三、组织教学,形式多样

中职生的学习目的与普高生有所不同,他们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要增强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没有多样的组织教学手段是不行的。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以下办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设疑讲技巧,点评有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设问置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讲求技巧和策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效的结合起来,设疑才会产生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1、分角色设疑。由于中职生大部分毕业后都会走向社会,走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工作和生活领域,教师可以事先按企业机构将整班学生分块成部门,并作好分工,特别是应用文的教学用这种办法效果十分突出。由于学生对未来企业的工作和生活都缺乏认识,有许多神秘色彩充斥其间,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按所扮演的部门角色讨论解答,既有积极性,还有乐趣,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通知、请示、企划书、经济合同等的教学可用此法。

2、分专业设疑。不同的专业应该用不同的设疑办法,应突出行业特点。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提问:“王熙凤作为贾府的大管家,她在家族的财务管理方面,你能给她一点建议吗?”对文秘专业的学生,你还可以问:“从王熙凤的成功与失败中,你吸取了人际交往中的那些经验和教训?”等等。

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回答作一个中肯的点评。鼓励当先,态度温和,情感真挚,幽默风趣,抓闪光点等都应时时在意,不然会伤学生的自尊。初中阶段得不到老师关注的学生,特别想得到老师的一丝肯定。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也才会对语文课有学习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灵活适用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学习 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用智慧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学好语文固然需要熟记,需要多积累。但调动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对怎样调动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简要论述。

1.创设氛围,敦促学生语文兴趣的形成。每接替一个新的班级,作为语文教师,我把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叫做“语文激情动员会”。首先,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时,在黑板上写上两种书写不同的姓名:一种书写潦草不规范,一种书写工整规范。让学生评哪一种好看,使学生认识到书写规范、工整的重要。接着是个人情况介绍,在介绍时,课前准备了两份不同情况的资料,先发下一份语句不通顺、语法不正确、错字连篇的,让学生看,学生不大容易看懂。再发下一份语法规范、语言简洁明了、无错别字的,学生一看就知教师的一些基本情况,使学生从这些方面知晓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在学生对语文作用萌生惊羡的基础上,紧接着向学生讲述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学好语文,从语文是母语、国语方面阐释,作为中国现代少年,学好语文是爱国行动。再从语文的用途和学习语文的目的方面去阐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立志学好语文的意愿;二是介绍怎样学好语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说明学好语文是多么轻松的事情,去唤起学生想要学好语文的激情,使学生感到喜欢这位语文教师,萌生要努力学好语文这门学科的欲望,这是学生语文兴趣培养的良好开端。

2.观察生活,搭建积累平台。在生活中汲取语言的养料,青少年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乐中有收获,老师可布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积累题,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每天放学的路上,假日逛街,游玩的途中,留心一下店名、标语及名胜古迹处的对联、诗词,把令人怦然心动的佳句摘抄下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观察山村路边的野花小草、林间的溪水鸟鸣、城市的高楼大厦,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出来或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失为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方法。

学生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但很少把韵味无穷的歌词引入到语文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好歌好词唱出来,写出来,评出来。学生特别感兴趣,“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抱呀抱成团”,“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是一杯酒”……这些歌词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人思想受到教益,心灵得到净化。如果写文章巧妙借用,还能增彩。

看电视,让学生留心下面的字幕,看有无错别字(学生特别愿意找别人的错),目的是让学生在不经意中积累字、词、句。评价电视上的广告,在电视机前参与“幸运52”的竞猜,这都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

收集学生的生日,给学生过生日,由着他们唱啊,跳啊,让他们用自己设计的简单贺卡,画上自己的梦想,写上对同学的祝愿,赠给同学。大家聚在一起说笑话、讲故事、念美文,高兴极了。

学生怕写作文,更拟不好文题,平时老师可要求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歌名、电影、电视剧名都收集整理出来,可活用,巧借用作作文的题目。歌词、电影、电视说到底都与文学有关,学生喜欢实际也是在文学的殿堂遨游,既赏心悦目、其乐无穷,又汲取了语文的营养,何乐而不为呢!

3.以学生为主体,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腾出大量时间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培养能力,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在阅读中提高认知能力。

农村学校条件差,无阅览室、图书室,学生手上只有教科书,想看课外书无条件。报刊、杂志、名著、散文、小说、故事会、脑筋急转弯……充分利用教师和学生手中积存的书,想办法在班里汇集,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条件。成立班级图书角和阅报栏,鼓励城里的学生有空多逛逛书店,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广阔天地,让学生有机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扩大阅读范围。此外,条件好的家庭,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现代家庭的电视机、电脑等视听设备,都是学生阅读的现代化工具。学生每天可以从那里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学生阅读的有效渠道。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专业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25

随着社会发展形式的转变,人们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国民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做基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从当前职业教育中语文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语文教学过分的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略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让中职语文和专业教学不能实现融合,不仅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也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停滞不前,这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下,中职语文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显著下降。中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较,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主要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随着高校扩招和规模的扩大,让高职教育受到了极大挑战,高职教育不得不加强中职教育的技能培训。所以,中职语文在教育中主要面临地位下降、课时缩短和教学单一等现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职教育很难体现语文教学地位。

二、中职语文教学和专业相结合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观点、重视语文教学

思想决定行为。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的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教学,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语文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学生不明白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清楚学习语文对自己以后的帮助,不知道学习语文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追求有什么好处。教育的本身就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而不是用强有力的说辞说服学生学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正确认识学习语文知识对自己将来的用处,将语文知识合理运用到以后的岗位中。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学生的心里都扮演着神圣的角色,学生经常认为教师神圣不可侵犯。在教师面前总是扮演者“乖乖孩”的形象,在背后又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及时明确学生存在的现状,改变观点,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己,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身上的恶习,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目的。中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文化知识比较薄弱。中职教师应该及时的改变教学方法,运用诗词、词句等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品德、情操进行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教学的进步。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母亲的热爱,将自己生活中对母亲的印象进行描述,写成小短文。在课堂上选出个别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度,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语文知识和专业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时候,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语文教学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巩固学生专业知识。例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要求,合理的布置一些PPT课件制作,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内容的讲解,此项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对《红楼梦》这本书产生强烈的兴趣。导游专业的学生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如果遇到美术专业的问题,可以及时与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探讨;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熟悉,也能让学生对贾府的建筑布局和人物服饰设计出来,既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巩固,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相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语文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划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语文课程,再适当的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给这些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学习;对于动手能力要求较严格的汽车维修专业,可以安排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语文课程,布置一些学生在以后求职可以用上的语文知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进行语文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培养成基础知识扎实、有文化、有素养的全面性人才。

(五)实战演练,体现语文的价值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兴趣;重要性

一、初中语文课堂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较多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如今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对教学有抵触感和依赖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加强教学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学习语文。

2.有利于创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兴趣,兴趣是我们做事情的动力,并且这种动力会持续很久。我们喜欢语文,兴趣使然,那么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不会轻易感到枯燥或者痛苦。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效率较高,很容易事半功倍。那么以此类推,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语文。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愿意学习,有利于教学事半功倍。

3.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习不是学生或者教师一个人单独奋斗的结果,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携手努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课堂积极性。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就会更愿意与教师一起探讨语文问题,在探讨语文问题的过程中,无疑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起到了探知识的效果,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教师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这样更容易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有利于师生关系融洽,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关于初中语文课堂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学生容易对新鲜奇特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我们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眼球,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比如,教师尽量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解枯燥的语文知识,或者新奇的语文故事作为一种引入,使同学们对新知识感兴趣。或者,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组织有趣的语文实验活动,开展语文小课堂教学,做语文游戏活动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造生动形象的语文课堂

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相对来说较难,学习的文体比较多。比如,我们都知道,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在讲述《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漫读文章,然后请学生来进行文章大意的描述。把同学分成几组,给不同组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任务。有些组负责寻找小说所描写的人物、主人翁的性格特点,是如何突出性格的;有些组就负责找小说的情节部分,把小说的起承转合几部分寻找出来;有些组就负责找小说的环境描写,并指出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就邀请相关同学来回答,同一组的同学自行补充,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分析。这样的教学形式,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文章,效果会比盲目地读文章好得多。

3.教学中多采用教具

在教学中,多采用教学工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知识太抽象,很多学生缺乏语文想象力,缺乏语文思维的能力,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想象力的环境和平台。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使用教学工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文知识。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现代课程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画面、图像、声音的呈现,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语文知识,加深印象。

4.加强实践性教学

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试卷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教师实践的重要性。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其实,在教学中,我们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相关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自身参与来体验语文知识,更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果单纯地把知识点告知学生,那么学生不容易深刻理解知识点,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学语文知识死板,不会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相关老师可以开展一些语文知识类的竞赛。比如,诗歌朗诵、成语接龙、演讲比赛、诗词大赛等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学好语文知识不是那么容易的。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需要改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第12篇

1.语文性质决定了语言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言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最重要最基础的性质就是工具性。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知识是语言知识,这一性质主要是由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的工具。

2.课程目标决定了语言的重要性

从课程标准来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语言和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

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二者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教学是核心和基础。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与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离开思维,语言也就失去了工具的作用。所以在人们进行交流思想的时候,思维总是由语言承载着来进行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

语言教学作为基本任务,着重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读课文,首先要读懂文字,了解文字的含义,分析课文内容,还要懂得是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读完课文,主要是把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学到。语文教学还承担着传递祖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的任务,这些任务也要围绕着语言教学来进行。

三、有效进行语言教学的措施

1.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要加强语言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实现对语言材料的丰富积累。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大脑记忆或写笔记的方式把所吸收的材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在用的时候能正确地重现。语言的积累不能光借助书本,依靠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外,取材于生活。积累语言素材,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积累语言材料。

2.重视听、说、读的训练

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线,要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四种能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割裂开来。听的能力的训练,有利于阅读能力提高,也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学生听的能力提高,注意力就会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课,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现行教材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也就是说的训练,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积累到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运用。

3.建构合理的语言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