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时间:2023-08-30 16:4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1篇

关键词:企业运营 成本管理 风险控制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大中小企业相互之间以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则需要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管理,并在各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对自身运营成本的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就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及风险而言,其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因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也会增加,并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由此可见,企业做好运营成本的管理与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一、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企业经营项目所要之处的费用如产品的生产成本、企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一些往来款项等。成本运营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繁琐的过程,而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成本管理的复杂性也会增大,做好运营成本的管理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在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控制时,风险控制人员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其次再是评估和控制,而控制企业风险风险的前提是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进而制定出正确的风险控制策略。

二、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制定的相关发展战略必须要涉及到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以及风险的控制。做好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发生和扩展,而企业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下则是企业运营中风险因素的具体分析。

1.运营认知不足造成的运营风险

企业的运营风险要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而企业运营风险的产生与存在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有效性,企业可能存在运营失败或者达不到运营的预期目标的现象。在运营风险当中,包括了非常多的风险,如内部的管理风险、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风险等。

2.筹资因素造成的运营风险。

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因素也存在筹资风险,在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中筹资风险是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中小型企业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发展规模,往往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但是由于自身企业在资金积累上比较有限,因此往往会面临着筹资的风险。例如,中小型企业向银行贷款,但是贷款的时间与企业的发展项目有冲突,或者企业达不到贷款的要求时,企业就出现了筹资风险。此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企业也会出现筹资风险,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如果企业经营者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企业便会陷入发展的困境。

三、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原则

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管理以及在对企业风险进行控制时,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从而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使得企业运营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1.坚持时效性原则.

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时,注重并坚持时效性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及时处理控制风险,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当中建立结合完善相应的风控体系,在根源上做好企业成本与风险的控制管理。

2.坚持持续性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有自身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但是,要做好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并不是当问题比较突出的时候才采取行动,而是在体系之下长期持续地实现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针对企业发展经营的每个环节实现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需要一定的体系支撑,同时也该体系也要与企业的发展特点相符合。此外,企业的管理人员运用相应的手段进行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下则是以我国的矿产企业为例,从当前我国矿产行业所处的形势分析,并从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与风险管理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就矿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矿产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期,处于低谷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其中产能过剩是造成矿产资源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矿产行业想要在这个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必须要从企业自身找原因。筹资这一因素在矿产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矿产行业目前虽然获得国内与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投资,但是中国矿产行业自身的资金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并且获得国外投资的矿产企业数量也相对较少。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矿产企业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此外,由于许多矿产的业务还处于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地带、矿产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发力度不足以及政府管理对矿产企业管理不足等原因,导致矿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而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又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矿产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2.矿产行业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2.1完善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体系。矿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体系,不仅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与风险控制的基础,也能为企业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几率,从而推动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评估体系之下,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依据运营成本与风险的因素指标进行有效管控。企业要量化规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控制目标,对于运营风险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控制图法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

2.2建立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符的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手段。针对矿产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管理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与自身企业特色相符的手段和方法,在体系之下创新管理控制的理念和手段,从而达到高效控制风险与成本管理。例如,矿产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时,采用合理的市场风险防范对策。矿产企业依据矿产品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因素,对未来矿产品价格做出科学的预测,进而规避风险,也可以适当地采取金融工具来降低市场价格风险,从而做到成本控制与风险控制。

五、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成本管理及风险控制是其重要部分,并且左右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注重对自身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的控制,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使用与企业发展相符的手段,降低企业风险和损失,从而使企业在众多企业中生存和长远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霞.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对比与风险控制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101-102.

[2]孙琰镔.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运营成本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11:198.

[3]李萍.浅谈运营成本管理办法[J].科技资讯,2012,07:185-186.

[4]沈锋.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14:56-57.

[5]魏文帅.试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05:16.

[6]李剑鸣.试论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与风险控制[J].商,2016,18:17.

第2篇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其最初概念的提出距离现在有将近一个世纪了,但是全面的风险管理的真正飞跃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内部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工作结果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汇报,通过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及时发现企业目前、未来将面临的经营风险,保证企业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对经营风险加以应对,促使企业最终实现经营目标,健康、有序地发展。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之中,需得到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风险管理的对象不仅有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影响因素,而且包括企业内部生产、人才资源、财务制度等内部因素。企业通过开展风险管理,不但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家宏观政策、税收与银行利率变化等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因素,而且可以保证企业在可控风险范围内争取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投资经营收益。

二、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受以下内、外两种因素影响

我国物流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面临的财务风险,不但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等外界因素影响,还受到物流企业偿债、盈利能力等内部因素影响。

(一)影响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的外界因素

1.社会动荡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来自社会政局稳定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物流企业无法通过财务风险分析等手段加以预测,一但物流企业面临以上事件,将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2.法律、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变化因素。国家为了鼓励某个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会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法律、管理办法及出台各种审批优惠政策给予扶持。虽然这些因素物流企业无法提前预知,但企业可通过对政治环境、国家规划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关注加以预测。

3.税收、利率等经济因素变化。国家为了给予某个行业一定的政策扶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会选择降低税率、银行贷款利率等经济手段。例如,近年来,国家出台营改增税收政策,税负的降低使物流企业税收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影响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

1.投融资能力。一是投资方面。物流企业在利用企业闲置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时,由于对市场调查不足或行业环境变化,导致物流企业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投资损失。二是筹融资方面。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扩大再生产,通过发行股票或向金融机构贷款筹集资金,如果物流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造成资金调度不灵,导致无法偿还股东、债权人债务,企业将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

2.盈利能力。物流企业属于第三服务业,其行业特殊性使物流企业盈利渠道具有单一性,一但物流业不景气,企业将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三、降低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的若干措施

由于物流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及来自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物流企业面临诸多财务风险,企业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水平,保证物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物流企业应在内部建立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

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规模制定风险防范制度,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全方位风险防范,提高物流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对物流企业一切投资项目进行事前可行性调研、评估,通过集体表决方式避免由于个体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在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可通过对偿债、盈利、资产周转等方面指标进行分析、计算,防范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时向企业决策者提供风险预警。再次,事后通过对物流企业各个部门、员工在一定期间内风险防范工作进行评价,调动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

(二)积极开展调查、评估,科学选择投融资方法

1.对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降低投资失败机率。一是企业应对所有投资活动进行可行性分析,详细计算未来可收回资金与资金成本,合理确定投资对象、标准、时间,并对投资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及时解决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投资成本及时收回,并获得一定的利润。二是物流企业应制定投资集体决策制度,规定达到一定金额规模以上的投资必须经过管理层集体决策,在避免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同时,提高投资效益。

2.确定最佳筹资组合方式,降低物流企业筹资成本。一是物流企业应积极寻找国家政策贷款渠道,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物流行业的贷款政策贴息,为扩大再生产筹集必要资金。二是物流企业在权益筹资与债务筹资之间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计算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并将两种筹资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以使企业整体筹资成本达到最低。

(三)坚持不懈,确保控制财务风险的制度落实到位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人才的质量比风险模型的质量更重要。全员参与是基础,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工作,形成合力。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

1.风险管理人才培训不应只限于培训风险管理专门人才,重要的是培养生产、工程、审计和财务等各方面人才。这些人培训出来了,就能更好的控制各类风险。

2.采取培训为主、引进为辅的形式,培训风险管理专门人才,通过抽调骨干,组成推进小组,通过实践使小组人才掌握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工具应用。实现了在工作实践中先行培训一批的初衷,不仅为风险管理工作做好了人才储备,也为今后开展相关风险管理培训培养了力量。

3.实行风险抵押管理办法。物流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推行的风险抵押办法可以引入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实行类似的制度将管理者、财务人员纳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的范畴内,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从整体上全面控制风险。

第3篇

一、中小企业贷款银行风险管理内容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信贷风险也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问题突出和信贷管理机制问题,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上运行。

银行风险主要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和预期产生偏差,从而蒙受经济损失。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各类经济主体通过对各种银行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办法。银行风险管理所涉及主题的范围非常广泛,各类经济主体除银行自身外,还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公用事业单位、国家及其政府单位。银行风险进行管理,最终要以最大的安全保障、最大的收益为目标。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存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不论是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是技术、方法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有一定差距。

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风险,防止和减少经济损失,以保障银行正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它包括银行风险产生之前银行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保障其经营安全和银行风险产生以后,通过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减少银行损失避免因各种风险危及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维持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银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对于银行来说,贷款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和分散风险。

1.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本身对于贷款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银行所掌握到借款人的贷款项目风险状况之间存在差异,使得银行不能准确判断这种风险。换句话说就是说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的风险就是银行对企业的了解远远小于企业本身,当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的时候就会提供有利于贷款的资料和刻意的回避不利的信息,这是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银行很难控制上述风险,需要在贷款发放之前采取更多的调查,来核实该企业的实际状况,但同时也意味着银行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需要更多具备贷款发放经验的员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克利茨和韦斯研究证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银行的脆弱性也将因此增强。

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在从银行得到资金之后,对于资金的使用有可能用于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的项目,特别现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已不局限于服装订单加工生产,还会有投资性经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不足的现象,这无形中加剧了贷款的风险。

2.信贷员素质不高

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分布在农村或者是城乡结合位置,为其提供贷款的主要是一些农村信用社等一些规模较小的二级银行。这些银行信贷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信贷员对贷款的发放具有决定权,但由于银行传统运行机制的问题,对于信贷员缺少有效的激励,使得一些高学历的人员,不愿从事这一工作,造成信贷人员素质较低。特别是那一些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少,造成在贷款过程中,抵押物估价过高、决策失误、以贷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银行风险控制能力,造成银行经济损失。在中小企业风险控制方面,更由于长期以来贷款主要面向国有企业,致使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有经验的信贷人才缺乏,企业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沟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不深。

3.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事实上在当前所有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管理都很严格,每一家银行都有自已的风险控制体系,且也是积极有效的。但这些内部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单位的,专门用于中小企业或者说中小企业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很少,而采用常规风险评估对中小企业又很不利,这也就是造成诸多银行,对于类拟于中小企业以拒绝贷款来规避风险,这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阅读大量文献发现,花旗、德意志、大通等外国主要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的策略和方法基本是一致的。其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准确度量,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贷款决策提供了帮助和依据。在信用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国外许多商业银行,都在采用了VAR的衡量方法,利用VAR结果直观地反映银行可能面对的风险和损失。在置信度的选择上,德意志银行的选择在99.98%,超过巴赛尔委员会要求的99.9%的置信度,更高于行业可接受95%的标准水平。由此可见,国外先进银行对于自身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这种高要求的风险防范,才能确保银行的稳健发展。

当前我国贷款问题主要集中在银行的信贷支持和银行因小企业存在高风险之间的矛盾。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最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及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艺科.谈谈中小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 [J].时代金融,2010(2).

[2] 吴小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7).

[3]赵瑞.商业银行风险规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曾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2).

第4篇

所谓风险内控,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环节和风险因素,以内部控制为手段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目前电力企业生产和发展中存在风险因素最大的地方莫过于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电力企业资金交涉、财务数据处理、部门资金管理等方面可能出现或现在的问题。针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电力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而造成供电环节障碍,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去不必要的困难。由于大部分?务风险都具有潜在性的普遍特征,电力企业要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首先要通过有效地内部控制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消除电力企业发展中潜在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性。而实现电力企业风险内控中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根据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对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办法进行改革和完善,逐渐实现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减少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二、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同企业的发展战略脱节

由于电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基本电力供应的基础型企业。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同企业预算管理长期存在脱节的现象。由于对于风险控制和预算管理认识的不到位,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倾向于片面地认为电力企业的职责就是为国家提供用电保证,收入和支出问题都应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管理,资金的周转与管理工作不需要电力企业下大功夫进行规范和管理。在这种管理思想和理念之下,电力企业的预算编制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之间在衔接上存在很大问题,没有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基础和管理理念环境。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在电力企业的现实管理环境中,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和技术型的制约,企业的预算管理方法大多还是采用的传统的编制方法,缺乏对于市场情况和需求的深入调查、分析和研究。预算编制过于简单,预算指标不够客观,在预算管理落实上同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上就会存在衔接上的问题,导致了预算编制无法为电力企业提供必要的生产指导;预算执行无法起到必要的控制作用;预算监管时不能完整无误地反映出一定时间段内电力企业的现金流量、筹资计划和投资内容,无法实现以预算为主体的企业生产考核与监管的目的。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预算管理手段过于粗犷、预算体系不够完善,从而无法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而达到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

三、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

(一)成立单独的预算管理部门

为了实现电力企业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作用以实现风险内控的目标,在企业管理结构体系中成立单独的预算管理部门,执行预算编制及审核通过进行整体、全面负责的职责是电力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和建设的第一步。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同电力企业原财务部门并行权利,通过以电力企业核心目标为指导,调查、分析、整合市场情况和资源为手段,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预算标制,并通过细致的预算报告和详细的预算条款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预算编制在制定后能够做到对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定量考核并细化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

(二)建立健资金使用全审批制度

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编制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力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预算审核管理体系。审核部门在预算编制审核过程中,需要结合电力企业一定时间段内财政收支、各生产部门的需求计划及历史实际成本数据整合等具体信息,对预算编制进行审批工作,切实保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根据电力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预算审核体系和审核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时刻把握企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控制点,对不合时宜的审批制度进行删除、修订、更新和完善,对审批、授权和预算执行工作做到严格的把关,为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质的保障。

(三)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控制

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落实与有效实施,加强对企业生产成本、采购与销售三个大方面的资金控制是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环节的重点所在。对于电力企业来讲,电力生产所需耗材,如煤炭、大型设备更新与维修等,要格外注意控制各部门的申请报告、订购、合同、验收和付款几项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资金使用环节的控制,将电力企业的预算进行以资金为基础的量化管理,从而保障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四)建设基于内部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部,如果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指导,就可能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失去具体标准进行规范,使预算管理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同理,如果不能有效搭建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也不能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统一,不能深入到企业的工作机构中。只有把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两者高度结合,才可以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并同时激发二者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同时考虑内部风险控制情况。

(五)落实电力企业部门指标分析制度

建立健全电力企业部门指标的分析制度是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与落实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向企业管理部门按时递交生产活动资金流转和经营过程中各部门各项指标的详细情况,如煤炭消耗情况、设备损耗情况、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等,电力企业财务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部门递交的报告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和分析,形成书面形式的报告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者制定与调整全面预算管理方向和内容,及时根据企业生产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体征自身的预算管理情况,增强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灵活性与市场敏感性,强化了预算在电力生产中的管理能力。

(六)采取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电力企业要注意预算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完善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采取科学手段,抓住企业成本预算这个重点,在做好业务和财务预算的配合与协调工作之后,促成全面预算系统的建设。建成可以准确体现电力企业运营状态的指标体系。企业也要不断修缮预算管理的操作程序,公司的领导层做好组织工作,把编制业务交给专业管理工作人员来完成。

四、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活跃,高层建筑的盛行,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建筑投资的巨额成本,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扩大的风险。但由于我国风险管理的不完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导致了小范围的混乱,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而言,进行风险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只有接受新的挑战,才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一定的成本控制原则,才能真正做到对成本的控制管理。一般来说为了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事务要做好管理监督,必要的时候采取手段进行维护,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为此我们应该坚持的成本控制的原则有:

1.节约原则

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等的投入都是经过预算的,只有坚持节约的原则,合理的利用现场的资源,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这样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有效的进行了成本风险的控制。节约原则是成本控制中的基本原则。

2.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的原则中,需要每个员工的积极配合,这样能有效的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切身感受成本控制的方法,在对全过程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则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只有做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才能有效的规避成本管理中的风险,保证工程的质量。

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过程是持续且不断变化地过程,因此要有效的规避成本风险,进行成本的控制,就要坚持动态的原则,在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只有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整个施工阶段才能进行有效的成本风险管理。

二、我国建筑工程成本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低,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施工单位的人员配备中,施工单位只有少数的技术人员领导者,只有工程出现时才会组建临时的工程队,这些施工人员大多技术水平较低,素质比较差,在施工中就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加大工程的风险,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就无法落到实处。

2.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政府保护的模式,再加上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他们还不能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也会采取风险管理的措施,但对风险管理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没有系统的企业风险管理方案,这种情况导致施工单位一旦出现问题,对工程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很多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致使体系不健全。具体说来,建筑企业缺乏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的主动性措施,一旦面临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将处于被动地位,而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在决策过程中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来判断,有些决策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使得企业化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组织机构运行的相关风险。

4.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很多的合同纠纷,这些纠纷对施工单位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合同的漏洞导致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很多单位的合同都只是引进别人制定的范本,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的合同,这样在合同适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阶段成本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是按照合同严格执行的过程,只有做好合同的管理,加强合同中的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对工程的质量也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筑施工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中,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除了法律条文的约束,更要通过对合同的管理来约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实际的施工中,要做好对合同的风险管理,我们应该做到:首先对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合同中一定要标记清楚,在施工中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在按照合同执行各项施工活动的同时,做好项目的施工管理;其次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进行合同条款的具体分析,对其中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条款,不平等条款要进行及时的修订,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不可预知的风险。

2.提高整体施工队伍的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整体队伍的风险管理意识,对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进行成本风险控制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等的风险意识的加强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在全单位普及风险管理的意识,这种笼统的方法是能让风险管理的理念慢慢的渗透在每个人的工作中,其次要对施工的技术和财务管理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企业要加强对中层以上干部的培训工作,培养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需要,总结出属于自身的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并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加以完善和运用。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成本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公司内部展开培训。在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只有跟上时展的脚步,才能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做好自身的成本风险管理,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

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的现场是成本花费最大的地方,因此加强对现场的管理能有效的对施工的成本进行控制。现场的施工中,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现场环境的复杂让施工的管理工作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就容易造成人员成本的浪费。因此要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将施工的一切活动纳入管理中,就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不可控的风险。

4.建立风险管理企业文化

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羡慕成本风险的研究中,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是建筑企业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首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用积极的态度主动承担企业发展中的风险,领导者对成本风险的态度对整个企业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有很重要的带头作用;其次,管理者要对施工企业在项目中的活动进行分析预算,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接受风险并及时的解决;再次在企业面临风险时,要秉着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风险的承担和控制,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风险的企业文化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位员工都树立风险的意识,这样才能全面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文化以及风险管理的工作环境,久而久之,形成风险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中,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加强对成本的控制,才能做好成本风险管理,有效的规避施工中的风险,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煤炭企业;客户资信;授信管理

信用风险是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在当前“信用危机”等不良市场环境下,随着煤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煤炭企业面临价格混乱、信用控制不严格、应收账款管理松散、绩效考核不合理,甚至产生大量的呆账、坏账,销售利润被大量侵蚀等现象,这一切源于企业缺乏规范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因此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的控制管理,改变风险管理控制滞后,对增加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落后,是造成信用风险损失的根本性原因。

(一)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做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例如,有的企业单纯用销售提成的方法激励业务人员拉到大量订单,而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人员去收账,结果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二)客户信用管理问题突出

“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富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客户作为企业重要的业务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许多企业由于客户信息收集和管理方式的落后以及市场环境的限制,造成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客户信息或占有过多虚假的客户信息。这种企业和客户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了交易双方的不平等,过高的信息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导致了交易风险损失。

(三)赊销风险管理不科学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信用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交易结算当中。在许多行业中,赊销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趋势。然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在赊销业务管理中仍沿用传统销售管理方式,赊销业务授权不合理,对赊销总量上缺少计划和控制;在具体业务受理和审批手续上不合理,缺少统一的信用政策和科学的授信管理制度,因而缺少有效的风险控制。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是影响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信用方式的普遍应用,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企业普遍缺少对应收账款合理比重的有效控制。同时,如何控制应收账款的账龄和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率,也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重点在事后管理,即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所使用的手段无外乎是财务记录和欠款催收。这种将管理重点放在事后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弊病。企业对逾期应收账款产生的源头缺少有效的控制,前清后欠,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疲于奔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四)基本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国内一些企业领导者还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在观念上不重视客户的信用管理,认识上的不足,管理的不到位,造成了企业风险控制职能的缺失,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信用风险中的重要一项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不同的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可见对企业构成严重威胁的风险,并不一定是每个具体业务决策部门或岗位认识到的风险。另外,一些重要部门或岗位形成的决策风险,并不能由其自身完全得到控制。

(五)缺乏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计划、审计、生产、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历。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企业在选拔任用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切实有效的开展。

二、煤炭企业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

基于对上述企业信用风险成因的分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必须从风险业务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完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当前,煤炭企业要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至少需要进行3个方面的管理改革。

(一)完善组织体系,明确风险权限

在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内部信用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权责分配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缺少对信用决策业务的领导和控制;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大多是支离破碎地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其结果往往是只重权力不重职能;部门内部管理目标、职责和权力不配套,而且部门间在信用管理上缺少协调和沟通;缺少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和专业化分工。

针对上述管理现状及未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完善以下工作。

1、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2、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销售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各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在传统上销售人员垄断客户信息的问题,必须通过各部门间在信息收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信用部门集中统一的管理加以解决。

3、对企业已成立的追账机构(如清欠办)应划归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领导,更加专业化地开展工作。

企业首先应当根据自己管理和业务的特点,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科学管理框架,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授权关系,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体系,分清管理权责。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表明,信用管理应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独立地、专业化地发挥作用。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和制度。并且要特别注重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信用政策是企业开展信用销售业务的基本管理措施,应当从政策的目标、制订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一个合适的信用政策将有效地支持企业营销策略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

(二)改善客户资信管理方式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同时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部分地与客户资信的管理方式落后有关。在业务承包制或销售提成方式下,客户资源通常垄断在个别业务人员手中,公司难以对客户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信息和权力的不对称通常是产生决策风险的直接原因。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更为专业有效的方法,统一管理和优化客户资源。建立有效的客户资信搜集渠道和管理方式,以获得真实、全面的客户资信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掌握客户资源、减少决策失误的先决条件。强化资信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企业需要在5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尤其是要对客户资信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较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实行专业化的客户资信评估,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客户的资信能力和风险是企业有效地进行客户开发、营销策略制订和销售业务决策的保障。企业通过采用成熟的客户资信管理办法,对客户的交易价值、偿付能力、信用风险做出全面的分析判断其中包括:采用标准化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管理方式、实行规范的客户交易关系准则和标准、客户综合评价和优选模型的应用等。因此,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客户信用实行专业化的评估,将大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

(三)强化赊销信用风险管理

赊销是企业的一项经常性业务,然而如果业务管理机制设计不合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管理成本支出和风险损失。赊销业务最大的风险就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应收账款表面上是一个财务问题,实际上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销售管理方式、资金管理、债权管理、客户管理等许多关键领域,因此必须系统地加以解决。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往往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至少应考虑以下因素: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涉及应收账款的预算与报告制度;赊销管理程序和规范的建立;建立以账龄控制为核心的账款回收监控体系;应当建立由专职人员负责债权管理体系,强化对长期拖欠款的催收和处理。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体,持续改进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灵魂。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玫.国有企业信用风险控制和防范对策研究[D].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论文集(2007),2007.

2、柳絮.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3、张云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M].商务印书馆,2001.

第7篇

关键词:金融体系 财务风险 防范 成因 对策

一、金融体系下财务风险与防范基本概念

所谓风险,是一种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指在一种不确定或者无法预计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损失。金融体系下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中种财务经营活动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各种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一些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金融因素的影响,财务经营主体所面临的一种风险。而这里所指的财务经营主体,主要是指企事业单位而言。金融体系下能够有财务经营活动状况的主要是指具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个体,而这些个体则是通过企事业单位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讨论的金融体系下财务风险防范的主体就是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在金融体系下的财务风险成因决定了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的必然性。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的提出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为什么为发生财务风险呢?什么样的风险才算是财务风险呢?财务风险就是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中各种风险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微观和量化的风险。在很多情况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并不是由于财务自身出了状况而造成的,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在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带来的问题。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因为采购成本过高,技术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营销渠道没有打开导致销路受阻,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现管理混乱等等造成的企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风险。这种风险与财务自身并没有太大关系,更多的是产品、市场、管理等问题造成了财务的压力。财务只是以量化的形式,从价值的角度准确的表现了风险的大小,以及风险的影响程度等。企事业单位只有在经营过程中处理好方方面面,财务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族中从从根源上控制财务风险。换言之,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不仅仅是财务的风险,更是整个企事业单位的风险,它是和企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金融体系下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一)各种自然因素对财务造成的风险

在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形成有各种原因,自然变化是最难琢磨和最难以控制的一种。因为自然界始终处在一种运动变化之中,这种运动往往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产生影响。而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变化中,有些是规律化的运动和变化,比如一年四季的交替等等。但是有些运动和变化是难以预计的,而且是无法抗拒的,我们称之为不可抗力,面对这种自然规律运动变化时,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就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比如沿海城市每年夏季的各种台风,地震、洪水灾害、各种突发性火灾等等。季节性更替和气候变化容易造成很多企事业单位生产商品的淡季旺季,从而带来财务上的风险;而自然灾害更多的是对企事业单位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无论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自然影响因素,最终都将通过财务的形式反映出来,而这种财务反映的结果就是财务风险。

(二)社会因素对财务造成的风险

企事业单位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始终在不停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也会有明显影响,最终形成财务的一种风险。社会因素涉及广泛,包括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关系以及国内政治发展形势、社会制度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宏观微观经济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和谐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都会造成企事业单位财务在金融体系下出现各种风险。

(三)市场因素对财务造成的风险

市场是企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市场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市场供求关系随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发生的变化、各种汇率之间的差异与变动、价格水平的升降、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调整以及市场上各种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与增加。

(四)企事业单位内部自身的各种因素影响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的各种管理模式以及对社会外界变化的应变机制也是影响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事业单位内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造成了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的频繁化和复杂化,在对资金进行筹措、对资金进行投放管理、对活动资金进行合理运用等各个方面财务活动变得十分活跃,随着财务事件的发生频率加强,自然也就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增加。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一系列管理水平、产品销售能力、生产能力、员工工作效率等等都会给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新的风险。

三、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我们从以上几点的分析不难看出,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如何才能够做到有效防范与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着手实施:第一、加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能力,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收入,从而让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降低。第二、强调企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一旦涉及财务问题时要更加关注实质问题,只有牢牢掌控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与本质,才能够有效监督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从而做到不被表象所迷惑,能够及时而精准的发现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及时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确保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第三、加大力度完善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公开制度,从而做好群众监督管理,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群众监督的有效性和严谨性。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企事业单位每一次处理财务资金额度及涉及范围的大小情况而采用不同等级的监督管理。第四、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出台各种对企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制度;第五、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内部管理失控的局面而引发财务风险。具体操作,可以根据以下内容完善:

(一)加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能力,增加企事业单位经济利润空间

在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经营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也只有让企事业单位更好的盈利才能将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所以,减少和防止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其盈利能力。内部通过完善管理办法控制经营成本而间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利润空间,有效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和途径,将企事业单位的产品更好的推向市场赢得市场份额,通过技术研发增加企事业单位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争抢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完善和提升都可以促进盈利而间接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降低。相反的,如果企事业单位如果无法增加经济利润,甚至出现难以维持正常运营,在运营过程中就会增加财务的风险。在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更多的是企事业单位经营情况的一种直观反映。在这样的情况下,防范财务风险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增加企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

(二)在金融体系下财务风险应该更加关注实质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企事业单位在金融体系下发生各种经营状况,从而更加有效的减小财务的风险发生率。在我国的会计准则里虽然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如何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方法,而且会计准则也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的概念和范围做了相对严格的界定,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很多企业总是因为各种客观或者主观原因而在无形中将一些财务风险扩大化,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无法控制。企事业单位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该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核心本质,从根源上做好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从一定意义上讲,在金融体系下通过实质性的关注更容易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三)建立等级制财务的监督管理办法,做到有效及时的监督

企事业单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将财务透明化,透明化的财务管理更加有助于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透明化,应该根据财务涉及的范围及资金额度的大小而确定不同等级的监督管理机制,让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过程中来,至少企事业单位内部应该实现透明化,让更多的人群可以通过监督而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风险,从而做到及时防范控制。企事业单位在对外发生各种经营性活动时,财务必然会发生变化,让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或者范围内变得更加透明,可以减少各种不合理的经营状况发生。而且这种监督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公开,只是根据需要,让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内部一部分群体参与进来,对一部分人公开,从而一方面确保了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方面又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最终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作用。

(四)完善行业的各种准则和管理模式

在要求公司内部做好管理的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行业也应该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会计准则,只有社会行业整体风气上去了,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才能更加可靠有效。毕竟,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发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只有整个社会环境信息的真实可靠,才能实现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建立合理而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公平公正的中介咨询管理机构、独立健全的外部监督和执法机构、合理而健全的会计准则等行业各方面共同行动予以有效保障。

(五)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的管理风险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升级

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被无限放大,从而让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难度增加,造成了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增加。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企事业单位因为内部管理方面的不足而出现的财务风险,企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完善企事业单位治理机构。企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是企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基础性的组织结构,它的完善与否预定了企事业单位组织整体效率和经营的风险,最终决定了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总体情况。因此,只有在一种良好的组织机构治理机制下,企事业单位按照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各种制度建设,才是防范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最基础的。也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才能更好的防患于未然,做到事前就将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降低。其次,做好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规范财务行为、处理企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企事业单位与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具体操作规则。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发生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内容。最后,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预防、转移机制。通过财务风险的预防、分散和转移而合理的为企事业单位自身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总而言之,在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在面向市场经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就在于企事业单位如何通过分析财务可能存在风险而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而且,金融环境始终在变,企事业单位所处的背景也始终在变化,这就导致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管理一日不能停,从企事业单位开始面向市场经营的那一天开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就不可能一日停止。换言之,金融体系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是贯穿与企事业单位经营过程始终的,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必须加强金融体系下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先进.浅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

[2]梁文昭.浅谈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

[3]孙殿文,王晓丹.优化资源筹集配置 努力确保财务安全――集团化财务(资金)运作模式下财务风险防控问题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

[4]赵永年,卢彬,吴春敏,于富珍,李虹. 企业“走出去”财税、金融、政经等问题与对策――兼谈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J]. 现代会计,2013

[5]程学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

第8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监管;内部控制评价;风险防范;分类监管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性以及对法规的遵循性的过程。内部控制监管则是指政府监管机构以强化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为目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的立法、指导、检查、评估和处罚等一系列监管活动。

寿险是金融业中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寿险公司的风险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寿险业风险的识别、预警、防范化解是一项系统而且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在风险防范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寿险业的恢复和迅速发展,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逐步完善。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制约着寿险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造成这种局面既有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建设滞后的原因,又有外部监管压力不足的原因。如何通过外部监管来督促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是国际国内政府监管机构广泛关注和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充分认识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强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寿险公司基本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确保经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淡薄。一些公司领导和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对内部控制问题不能够及时处理和整改。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将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存在“分散性建设”、“局部性建设”、“重复性建设”等问题;其次,执行力度层层衰减。目前,内部控制执行问题远比健全问题突出。各级公司在内部控制执行意识和执行力度上层层减弱,内部控制的传导和反馈机制滞后,内部控制机制没有渗透到各项业务、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和岗位;第三,内部稽核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内部稽核未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稽核部门建设滞后,人员老化,缺乏独立性,职能发挥不畅,致使一些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得以长期存在。鉴于目前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公司自我修整能力较差,亟需通过外部监管压力促使寿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二)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寿险业风险产生于寿险公司经营的全过程。与保险监管机构相比,公司更能够及时地发现、防范和化解风险。因此,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风险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及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是保险监管机构履行风险防范职责的基本保证。随着保险监管机构将监管重点逐步向偿付能力监管转移,规范市场秩序将更多地依靠公司严格、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实现。实际上,查处市场违规问题仅仅是清除“水面的污垢”,而针对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公司及时弥补内部控制漏洞,改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在制度上杜绝违规问题的发生,才能真正实现“治理水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的混乱必然导致大量的业务财务数据失真,那么以财务业务数据为基础的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将成为一种“数字游戏”,严重影响偿付能力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是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提高监管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加强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内在要求。以往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多采取大规模整顿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进行专项整治。这种专项整治虽然迅速改善了市场秩序,暂时规范了经营行为,但是难以根本解决违规问题,容易形成整治、规范、混乱、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并且监管成本较大,监管效率低下。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实施监管,作为一种监管手段,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各项违规行为和偿付能力风险都可以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上“追根溯源”。从一定意义上讲,监管机构找准了内部控制薄弱的重点监管公司以及容易出现风险问题的重点监管领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堵塞各种内部控制漏洞,就解决了风险管控的根本问题,提高了监管有效性。同时,又节约了监管成本,监管效率将大为提高。

二、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实践的发展回顾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自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法规,各寿险公司根据外部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防范的需要,不断推进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纵观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80年—1996年)

自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产、寿险混业经营,寿险业务发展缓慢,在1992年之前没有专门的寿险经营主体。监管机构也没有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寿险公司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和认识,只是出于管理的需要,制定了部分管理制度,而且制度内部缺乏必要的联系。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对于我国寿险公司而言还比较陌生,寿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管几乎是空白。

(二)起步阶段(1997年-1998年)

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文件,提出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含义,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而且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加强各种准备金管理、保险条款管理、再保险管理和内部稽核部门建设等规范性要求。《原则》的出台引起了各寿险公司的高度重视,由此开始认识并着手内部控制建设,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也进入了起步阶段。

(三)初步发展阶段(1999年-2003年)

1999年8月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并将偿付能力监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特别强调了内部控制执行,提出了内部控制建设的系统性要求。面对严格的外部监管,各寿险公司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内部控制设计的系统性、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督落实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内部控制建设和监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四)重点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以来,中国保监会更加重视和关注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将其作为风险防范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推进。即逐步建立以公司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努力构筑保险业风险防范的五道防线。出台和实施了《保险统计管理暂行规定》、13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监管法规,整体上督促和促进了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近两年来,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寿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监管措施:一是出台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结合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借鉴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框架和国际经验,制定了寿险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状况评价标准和评价规程;二是开展了2005年度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组织各寿险公司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完成了2005年度寿险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三是开展了内部控制专项检查。首次对中国人寿全系统进行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对该公司内控机制的健全、合理、有效性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督促公司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四是研究探索内审责任人制度。研究制定了《寿险公司内审责任人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内审责任人的任职管理、职责、权利和义务等规范性要求。通过以上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监管的思路和手段。但是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部分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认识不够、评价水平不高,评价标准和程序需要细化;在内部控制专项检查中,需要准确地切入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以及跟踪落实整改;在内审责任人的管理中,需要客观评价内审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切实维护其独立性和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三、深入推进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实践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建立一整套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指导、评价、监督、检查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外部监管对促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约束作用,进而提高公司自我管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摆在保险监管机构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强化内部控制在保险监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国际保险监管趋势上看,内部控制监管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保险监管机构的重要监管内容。从我国保险监管体系建设状况看,在风险防范的“五道防线”和“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中,保险监管机构仍然担当“主体”责任,大部分的监管资源集中在偿付能力额度监管和财务业务合规性监管方面,大部分的监管力量倾注于发现和查处市场违规问题,但却使监管陷入了违规行为屡查屡犯的“怪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最终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形成上述不良局面的根源在于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滞后和内部控制失效。因此,保险监管机构应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合理优化和配置监管资源,要把监管落脚点放在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升自我管控意识和能力上来,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手段,加大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外部监管压力,不断推进全行业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在保险监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通过法制建设强化管理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责任

企业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主体,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态度和责任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状况。从国际经验来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政府监管机构必须通过内部控制立法来强化管理层的责任。如美国《反国外贿赂法》、《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香港《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等均对企业内部控制作了明确规定,并强化了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因此,在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整体设计中,必须把强化管理层的责任作为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立法明确管理层对建立、维护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负有的责任,建立和落实管理层的责任追究和激励约束机制。

1.研究建立内部控制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不重视、存在重大失误并负有责任的人员,要建立和落实责任追究机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的内部控制管理责任。

2.建立寿险公司内审责任制度。出台《寿险公司内审责任人管理规定》,明确内审责任人的职责,赋予内审责任人及内审机构和人员履行职责时应享有的权利,建立问责机制,改变内审部门在公司内部被边缘化的现状,促进内审责任人和内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

3.强化董事会的责任。建议在《保险法》修订中,增加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明确董事会在内部控制建设、维护和确保有效运行方面的责任以及相应的罚则。

(三)完善和落实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科学评价机制

对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科学评价是保险监管机构实施内部控制监管的前提,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已出台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必须建立配套措施,切实增强《办法》对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约束力,并在运行中不断加以完善。

1.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认真总结《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办法》。编制《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手册》,对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分规则、缺陷认定及描述等进行细化,为寿险公司和各级监管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提供操作指南。

2.加强对公司自我评估的监督。加强对各寿险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专项检查,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状况及改善程度,将缺陷整改工作作为内部控制监管的重点,督促各公司对评估发现的缺陷及时进行整改。

3.适当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对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水平较低、报告质量较差的寿险公司可以尝试引入中介机构的力量,要求相关公司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鉴证。

(四)在开展内部控制监管过程中实施分类监管

伴随市场主体的日益增多,实施分类监管成为保险监管机构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监管效能的必要途径。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状况则是实施分类监管的主要分类标准。因此,要结合实施分类监管的整体要求,依据《办法》对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内部控制评级,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监管、重点监管。一方面,要结合评级结果划分内部控制风险等级。对于评价较好的公司,在分支机构批设、产品报备、投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对于评价较差的,要进行重点监管,加大检查力度,真正实现扶优限劣。另一方面,将评价结果与高管人员、分支机构、产品服务等市场准人挂钩。要将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建设重大失误等问题,作为对其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核要件。针对内部控制建设滞后、存在较大漏洞与执行不力的公司,对于高风险产品审批与分支机构审批要予以限制和约束。

(五)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和交流

目前,我国寿险公司在内部控制理念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参差不齐,少数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深刻认识,并按照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积极进行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个别公司还进行了美国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遵循工作。但绝大多数公司依然停留在片面强调业务发展上,内部控制理念和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建设整体滞后。因此,保险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应聚集行业力量,加强对全行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与交流。一方面,要修改完善内部控制指导性文件。1999年,中国保监会下发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推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业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指导原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保险监管机构应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内部控制理念和国际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出台《指导原则》;另一方面,推动全行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在全行业总结和推广内部控制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推动各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召开国际国内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监管方面的研讨会,共同研究当前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问题,增进行业内外、国内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美)Steven·J·Root.付涛,卢远瞩,黄翠竹译.超越COSO:加强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2]杨良华,等.保险企业会计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郑子云,司徒永富.企业风险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2.

[4]王一佳,等.寿险公司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李晓林,黄虹.寿险公司经营风险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译本)[S].2004.

[7]北京保监局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课题组.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对策;风险管理系统

义的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企业的财务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筹资、投资、资金收回、收益分配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企业在进行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在各个活动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风险,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可能蒙受损失。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所有影响最终都集中体现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

一、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

财务风险在性质上是资本价值变动的经济性风险,它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筹资、投资、资金收回、收益分配四个财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即为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筹资来源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变化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及可能损失的程度。企业在投入一定资金后,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使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不能准确预计而导致决策失误,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了偏离,进而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是指企业的产品能否顺利售出以及款项能否足额及时收回的风险,它的风险主要积聚在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项目上。由于我国老的会计制度的原因,我国企业热衷于赊销挂账,一方面高额赊销体现了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又增加了企业资产,而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何时收回,则不是很重视,同而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不确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决策当局制定分配政策不当而可能给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偿债能力的改变,对企业再生产规模的影响。如股利分配率过高,虽然短期内能使企业股价上升,但却给企业带来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从长期看还会带来企业信誉下降、股价下跌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筹资风险管理的方法。

筹资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在筹资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去寻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点,以愿意接受的筹资风险去获得最大的每股收益。具体的管理办法有四点:第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第二,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第三,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第四,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

(二)投资风险管理的方法。

投资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它包含着眼前与未来之间的时间差,有时间差必然有风险。投资按对象不同可分为证券投资(又称间接投资)和实业投资(又称直接投资)。下面分别从证券投资和实业型投资角度讨论如何管理企业的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即间接投资)一般通过期望投资收益(率)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率)的幅度和可能性来估量它们所面临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决策过程中选定的投资方案,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单独或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投资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合理预期投资效益,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积极采取其他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企业实业投资(即直接投资)遭受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企业可根据与直接投资收益有关的历史资料计算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和变化系数等指标来预测直接对外投资风险,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效应,增加企业投资收益,进而降低投资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管理的方法。

资金回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品销售实现的过程,它包括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以及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资金回收风险就是这个转化过程中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由于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最终都体现在应收货款回收时间及其回收金额的多少上,因此这里主要论述应收款管理。

影响应收账款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客户的偿债能力;客户的信用状况;企业的信用政策;结算方式。因此在进行管理时要首先注意了解对方企业的资信状况,在评估未来客户的付款能力时,要考虑客户的诚实程度、财务实力和抵押担保能力;其次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对于信用状况好且财务状况亦佳的企业,可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对信用状况一般且财务状况一般的企业,应采用慎重的信用政策,而对信用状况差的企业应采用现款售货或更为苛刻的条件,避免增加企业发生坏账的风险;再次要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加速资金回笼,克服销售和收款分家而出现的高销售高资金被占的弊端。此外,还可以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和合适的结算方式,来避免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产生。

(四)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的方法。

正确的收益分配政策是降低收益分配风险的关键所在,它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利于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切不可盲目地任意提高分配标准而减少企业积累,也不可盲目地降低分配标准而损害投资者的积极性。股份制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就表现为股利政策。企业的股利政策应一方面使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业务提供充足的融资。合理的股利政策有四种,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从中选择。第一是稳定的每股股利政策;第二是稳定的股利分配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即收益的一个稳定百分比用于股利支付;第三是中和政策,稳定的股利政策和股利分配率政策的中和能使企业支付较低的每股股利,只在好年景时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增加额,减轻企业负担;第四是剩余股利政策。只要根据企业不同情况灵活的采用相应股利政策,就可以达到收益分配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

(一)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的概述。

以上从微观的分别分析了四种财务风险的管理方法,下面从整体的角度来简单说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销售管理、货款回笼、资金周转等工作

企业投资、融资管理离不开财务预测,而销售预测是财务预测的起点。因此,做好销售管理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首要条件。首先,应该做好市场调查,进行市场预测,企业可根据历史资料、客户反馈的信息、产品定位对行业的影响力及市场发展态势做好销售预测工作。其次,加强销售的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销售业务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再者,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函证工作,避免交易恶化现象发生。最后,加强存货管理与控制,确定合理的存货标准,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

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度规模经营和多元化经营

竞争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具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和优势,才能生存和发展。当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能够合理地解决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有机协调、盈利性和流动性的有机协调、资金流转协调、调度及时等财务问题时,企业可以通过缜密的财务预测,在充分考虑投资规模、资金的时间价值、现有财务资源的条件下,围绕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进行项目选优,扩大经营规模,进行多元化经营,这是分散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3.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以适应财务管理环境

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通过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分析,对企业将要遇到或已经遇到的财务风险进行测量,达到“风险将来时规避风险,风险已来时分散风险,风险过去时总结风险”的目的,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要应对这些风险,关键是要构建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二)如何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首先要树立现代市场风险意识、监督意识和危机意识,全面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能够准确地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以便能够制定出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要建立财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1)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不仅要考虑将获得的收益,还要考虑将会遇到的风险,把两者结合起来评价决策的可行性,利用风险预警指标进行测评,将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的项目及时否决,从源头上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使得企业面临巨大风险,陷入被动局面。⑵对财务营运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来防范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发生,运用分析方法,直接观察、计算、监督财务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⑶在某项财务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分析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建立风险档案,为以后的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参考。

最后要时刻保持企业资产良好的流动性。加速存货的周转,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控制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比例,时刻保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偿债能力。此外,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即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应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

总之,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需要随着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进行完善,要做到这点还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好科学的分析和衡量,进行恰当的防范与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才能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

当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不仅仅是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所能完全概括的,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风险控制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形态,所以企业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层面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财务管理所专注的内容,风险的控制只有企业各个部门在时间、空间上的协调一致,才能进行有效防范,并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充分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把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把握多变的市场机遇,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危机,保证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对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因财务风险所产生的财务危机和生存危机,使企业获得持续经营和发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明.新时期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探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第1期;P101-102

[2]钟绍英.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P29-30

[3]侯明琴,王国林.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对策初探[J].企业活力.2003,9;62

[4]覃婵娟,蒋太安.企业财务风险监测方法与管理对策[J].时代金融.2007,6;P151

[5]全晓红,康卫平.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2007,6;35-36

第10篇

摘 要 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报表审计等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内控控制的相关理念,然后明确提出了企业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建设意见,最后阐述了在内部制度下进行有效性评价的提升措施。

关键词 内控制度 审计 评价

1 内控制度的相关理念

1.1 内控制度的概念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能够实现生产经营目标,保障企业自身财产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靠性,以分工工作为基础并为开展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运行而建立起的一套完善的制度措施。内控制度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能够明晰各个部门的主要权责,进而保障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

1.2 企业内控制度的内容

内控制度按其所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成两部分内容:即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为了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而管理控制则主要是指为了确保企业的经营决策及政策的贯彻与执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进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同样都是为了企业实现总体经营目标,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明确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要点建议

2.1 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主要依存于内部控制,而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不仅仅要对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所涉及到的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还要通过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来确定审计重点和风险的指导工作评价,确定其能够抵御和控制企业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企业主管进行反映, 及时的对发现的普遍性及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出详细的评价步骤和报告,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企业管理者要对内部审计提高重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的程序化管理以及队伍建设,提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审计建议,使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2.2 为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单独立项

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及评价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进行专门评价并单独立项,把一些可能在查账过程中发现的关于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检查、观察、计算、查询及函证和分析复核等方法进行全面的、有序的测试,并参照相关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及评价意见测试结果。完善相关部门的改进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防范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种经营风险,制定强化企业内控建设的相关管理措施。

2.3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自评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自评通常在业务流程或企业的相关层面上来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监督和自我评价的,其主要包括:与企业外部的相关沟通与交流、对企业运转报告的审核及核实、信息系统数据与实物资产之间进行核对以及对其他未曾参与控制执行人员的相关监控活动等。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自评主要为了给企业提供一个能够实现管理控制企业风险的工具,整体的来控制企业各方面问题,使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实现其主要作用和体现自身价值。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在评估本部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恰当性时应由企业内控审计人员相辅助,并以文字的方式提出相关报告。这样不仅明确了本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而且还更好的衔接了本部门的控制过程,保证了企业内部人员更行之有效地执行自身责任工作,降低了内控审计成本。

2.4 完善内部控制在制定阶段的方法

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初建立之时应交由内控审计来进行相关评定,不能仅由相关业务部门来实现完成。企业的内控审计师,要根据企业整体经济情况全面的考虑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和实施措施,将措施重点放在企业内部控制上。在进行审计前要编制具体审计计划,而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要出具相关审计报告,这样是为了减少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不规范性和盲目性,运用观察、分析等复核审计方法,来取得可靠的数据证据。

3 内部制度下有效性评价的提升措施

3.1 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控制目标是评价的标准模式设定之前提,并且还要充分的以企业经济活动特点为出发点,考虑、实现企业每个内部控制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也就是说,企业的每个内部控制因素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依据每个容易出错的环节来制定出的,不同的环节都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内部控制目标,而区分的越细,那么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因素就越有效,所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应以实施不同的内部控制措施为最终目标,这样就需要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求相关人员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

3.2 根据企业内部制度,重新定位企业治理机制

根据委托层级划分的不同,通过分为: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下级执行部门与个人这三个层次。董事会在企业中通常对企业战略决策进行商讨,它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主要因素;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通常是对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进行分析;而公司执行单位和个人则是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后,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对企业来绩增长的因素。由于不同层次的客体之间职能不同,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也各不相同。企业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客体制定不同的内部管理制度,重新定位企业治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3.3 检查和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有着重要的关联。比如: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经营战略决策发生了改变或是企业的业务性质发生了改变等,这些改变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影响,进而演变成为内部控制不能够更好的去适应新情况、新环境。根据这些因素,企业应当及早的采取应对办法,及时的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监督,发现不足或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业务存在不足和问题,要及时进行改正,调整相关指标和制定出新的实施方案。

3.4 提高企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加强企业人员学习与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以投资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履行监管者应尽的责任和实施权利。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并非主动性,往往只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并对企业作出相关评价。要改变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面,将其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培养企业专业化人员,为企业实现内部控制奠定基础。

3.5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企业的每个组织机构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都应当进行监控,进而构建系统化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运用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相关环节的检查与监督,尽可能的防止漏洞、提高企业业绩。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主要是指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组成,其中:监事会主要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提出相关评价意见以及对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评价进行指导;审计委员会主要降低企业风险,将内部控制目标和企业战略规划相紧密连接,检查和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指标制定及执行实施情况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监督和评价。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被检查、被监督、被评价的主体,利用“三个被”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最小化,进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指标实力,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率也能够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谢晓燕,程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改进建议.商业会计.2009(9).

第11篇

关 键 词:中航油;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3-0047-05

最近30多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空前繁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这几年,金融全球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衍生品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5年,全球期货市场年成交金额从3180亿美元增加到100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9%;期权市场年成交金额则从664亿美元迅速增加到402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3.4%。金融衍生品交易能够跨期分散市场中的部分风险,但同时它也是一种蕴含着极大风险的金融交易品种。金融衍生品交易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监管当局都加大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措施,为其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随着我国经济迈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企业在海外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交易来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获取收益,同时又能有效地规避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不久前发生的“中航油事件”正集中暴露了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的缺陷,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深入分析,结合西方成功经验,期望为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实现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中航油事件及其发生原因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中航油的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经营也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1999年中航油进入国际石油贸易,主要业务是现货买卖和衍生品交易;而衍生品交易主要参与的是新加坡纸货市场。纸货市场的交易品种有石脑油、汽油、柴油、航煤和燃料油等;交易对象是标准合约,包括石油期货和期权。

中航油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参与石油期货、期权交易,2003年盈利580万美元。2004年一季度,中航油在油价涨到每桶30美元以上开始做空;在7月份左右,也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40美元、航煤接近每吨350美元的时候,中航油总裁陈久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原油价格已经从2003年5月的每桶25美元开始上涨,且涨幅超过60%,应该不会继续升高,因此决定做空石油看涨期权5200万桶。直到2004年10月中下旬,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达到每桶56美元,行权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投资者要求行权,从而使期权卖出方(中航油)在油价每桶50美元以上被迫强行平仓,产生了巨额亏损约5.5亿美元,震惊海外。

中航油事件发生的原因何在?通过分析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五点。

1. 违规操作,期权交易量过大

中航油从事石油期权投机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国务院1998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易”。2001年10月,证监会《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规定,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交易;国有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业务而进行的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的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

中航油无视国家禁令进行违规操作,一方面期货交易量远远超过了现货交易量。如2004年10月,中航油石油期权(卖空)交易量为5200万桶,远远超过其年进口量约1500万桶,超出了业务需要,违反了有关规定,加大了风险。另一方面,中航油作为航空煤油进口商,应与其向国内航空公司供应航空煤油的定位相适应。为了防范油价上涨风险,锁定采购成本,应该采取“买空”来套期保值,而不应是“卖空”,方向恰好做反了。[1]

2. 未能正确制定航煤限价保顶期权的期权价

中航油是新加坡纸货市场航空煤油期权产品交易的做市商,没有正确制定航煤限价保顶期权(一种看涨期权)的权价,在每桶38美元大量卖出看涨期权,价格大约在每桶3美元,期权价值过低。中航油没有按照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到原生资产价格、约定价格、距离到期日时间长短以及原生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及时将看涨期权的期权价大幅调升,并降低看跌期权的期权价,导致投资者大量购买该期权5200万桶(见图1)。

3. 纸货市场交易风险大

新加坡的纸货市场,是区别于交易所市场的场外市场(OTC市场)。在该市场中,最终不需要进行现货交割,而只是现金交割,且主要在纸面上完成交易,因此而得名。1999年6月,国务院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场外交易”。场外交易是一种私下交易。由于其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市场流动性差、了结交易难度大、没有清算系统或竞价机制来进行逆向操作以冲抵头寸等,故加大了风险。此外,场外交易因不涉及公众投资者而缺乏政府监管,也是市场监管的“空白地带”。[2]

4. 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风险特性,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限制性规定;许多公司也都制定了风险内控制度。然而,在中航油公司治理结构上,陈久霖的个人权力却凌驾于公司内部监督及风险内控制度之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在关键时刻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公司虽然成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跨部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曾聘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编制《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手册》,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Kiodex Risk Workbench系统,设有专门的风险控制员及软件监控系统,还规定了严格的预警和止损制度(按规定,止损的上限是500万美元且必须报告董事会),[3]但中航油事件发生时,陈久霖从来不上报相关情况,集团公司也没有制衡的办法,这使得陈久霖随心所欲地支配资金,违规从事投机交易,最终导致5.5亿美元亏损。

此外,西方公司的交易员一般为本国国民,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几乎都是美国人;而中航油公司雇用的全是外籍交易员,交易机密全部暴露,让外国机构得以从容避仓。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的情况,在西方公司是很少出现的,反映了我国企业在人员任用上缺乏经验和疏忽。

5. 未制订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有效方案

事先上下沟通好各种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策,上下高度一致对外,能够防止内部不一致被外界觉察,或在不利的价格下被逼仓。这也是西方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一个成功经验。中航油此次卖出看涨期权的对手是高盛、巴克莱、三井住友、标准银行等一些长期浸于衍生品市场的国际金融机构。在中航油做空时,国际原油价格一直是一路上扬;而就在中航油公告亏损平仓后不久,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就暴跌7%以上。可见,一方面中航油被爆仓可能受到国际投机集团的操控;另一方面也说明,集团在遭遇风险时,本来还是有可以挽回的机会,却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惊慌失措,致使减少损失的最后机会和可能通过谈判争取的利益相继全部丧失。

二、从中航油事件看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中航油事件的爆发集中反映了我国企业在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时,对金融衍生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特性与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抗风险能力不强,对可能遇到的风险缺乏有效的对策。

金融衍生品,也称衍生工具或衍生证券。银监会2004年2月颁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金融衍生产品定义为一种金融合约。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四种:远期(Forward)、期货(Future)、期权(Option)、互换(Swap)。远期合约是指在给定的未来时刻以确定的价格交割某物的协议。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期货合约的交割日和交割物的数量都是由期货交易所事先确定的;期货交易只能在交易所进行,并实行保证金制度。期权是一种选择权的合约,立权人授给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从卖方处购买或卖给卖方一定商品的权利而不是义务。互换是交易双方达成的定期交换支付的一项协议,交换支付以事先确定的本金为依据,每一方付给对方的数量等于名义金额乘以事先约定的定期支付率,双方只交换约定的支付而不是名义本金额。[4]中航油正是在期权交易上犯下了大错,卖空原油看涨期权,而当对手放要行权时又不得不履行交易义务。这种卖空期权的收益是很有限的,但风险却是无限大的。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对象是对基础资产在未来某种条件下处置的权利和义务,它是在现时对基础资产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交易。其交易结果要在未来时刻才能确定盈亏,所以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大;而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规则,在交易结果发生之前,交易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并不反映这类交易的情况,因此潜在的盈亏无法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这种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中航油公司在期权交易上的巨亏没有及时被外界发现。此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高杠杆性,可以通过财务手段获取更多的资金参与交易,这也人为地放大了可能遇到的风险。金融衍生品能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是一种收益获取权的凭证,本身没有价值,属于虚拟资本;是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的,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当虚拟资本的运动极度背离现实资本的运动方向,其风险性就会突然爆发。中航油正是利用了衍生品的投机特性,但同时又选择了与市场相反的操作方向,结果导致了巨额的亏损。由此可见,充分认识金融衍生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特性和风险,对我国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从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投机性与风险性的认识不足中,可以总结出我国企业在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时,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是外部的法律环境和监管严重不足;二是企业自身存在很大缺陷。

目前,国内仍没有一部与公司法、证券法一脉相承的规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法规,造成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且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规定。一方面,其政策的制定遵循从严管制的原则,过多强调规范与稳定,市场创新活动的空间很小,且有些政策已经开始束缚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纠纷案件缺乏裁量的依据,对诸如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无法有效地遏制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种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既应该给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一个公平参与、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又要加强监管,防止市场上个别交易风险事件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以维护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然而,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部门,对于风险的监管还停留在比较宽泛的规定阶段,可操作性不强,尚待进一步细化;同时监管手段、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仍相对落后。另外,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权限划分也比较模糊,多头管理现象依旧存在,不仅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反而有可能造成监管的缺位与低效。例如,中国证监会监管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大类场内交易的商品期货;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准入条件、风险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处罚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而国有企业到境外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监管依据,则是2001年5月24日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委联合的《国有企业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

除了外部环境问题之外,企业自身也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等缺陷,加大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组织结构不合理,资产配置链条过长,对下属子企业管理失控等问题;国有企业经理人是由各级政府部门采用行政任命干部的方法来考核任用的,缺乏科学严密的管理体制。在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控制人有一种自发地对个人信誉的维护和权利的偏好,使得公司建立的各种制度流于形式,个人权力无法得到有效制约,其违规越权的冲动也无从遏制,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也就越大。

在作为企业风险防范屏障的内控机制上,国有企业为规范内部控制管理而构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不够明晰,因而在内部控制的管理组织机构、设计、范围、内容、执行、评估与考核、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操作难度较大,不能保证内控制度有效地实施并防范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

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遇到突发问题时决策程序紊乱,这是由于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风险管理目标与经营战略目标相脱节,重经验管理、轻数量化管理,对内部成员的个人行为和权限约束不力,对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不足以及各种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造成的。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无法有效地防范投资决策风险;对于导致国有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失误或造成资产巨大损失的行为,也尚未建立起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由此看来,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管理层和员工缺乏必备的风险意识,企业是不可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的。

三、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金融衍生品及衍生品交易特性与风险的分析,结合中航油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我国企业要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市场获取套期保值利益,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就必须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推进交易立法进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从中航油事件看,存在决策草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法律依据以及必需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缺乏等问题。因此,在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体系时,必须坚持安全性、稳定性和开放性原则。首先要加快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必须正确地处理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关系,规范金融交易所、经纪公司和投资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给市场创新活动预留空间,也应是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为我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规范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否则,国有企业的赌博式投机就不会是偶然的个别现象。对诸如中航油事件等导致国有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失误或造成资产巨大损失的行为,应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制度给予惩戒,以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框架。

2. 强化外部监管,改进内控机制

中航油事件暴露了国企监管不到位,存在明显的监管漏洞。国家有关部门、监管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国有企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情况、财务状况进行检查,杜绝违规交易、越权交易的发生。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监管应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以统一的中央监管机构为主、交易所一线监管和行业协会自律为辅的立体监管格局。金融衍生品监管的主要内容有:(1)市场准入监管;(2)持续性监管,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制度监管、资本充足性监管、客户资金监管等;(3)为防止和利用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洗钱,应对从事投资业务公司的内控制度进行监管,以保证衍生品监管框架的稳定性、持续性和统一性。

中航油事件表明,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改进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才能稳步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一个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1)勤勉、尽责的CEO必须注重维护自身的信誉,高度重视风险管理。(2)企业重大决策不仅需要CEO批准,还要经过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后才能实施。(3)有独立的、专业的、可以越级上报的交易现场监督者。西方公司一般规定,一个人不可以既做交易又管理风险,重要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旁边都有一个人专门盯着;他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总公司,直接对CEO负责,形成制衡作用。(4)制定金融衍生品风险防范体系,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甄别、计量、监测、报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风险报告程序,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控制。[5]

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特雷德威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即COSO委员会)在1992年和2004年两次颁布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董事会在稳定组织的内部控制和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6]中航油事件是一个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国企本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到位的典型案例。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外部监管不力、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尤其是以董事会虚置、国有企业经理人过分集权为特征的国企组织控制不足、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国有企业经理人由各级政府部门考核任用,带有明显的地域或部门特征,没有做到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亟待建立起一个跨地区统一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在中航油事件中,陈久霖并不是合格的国有企业人,因为他不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理念与行为模式。因此,在我国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中,一是要增加独立董事,使独立董事人数占全体董事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并在重大投资决策、人事安排、财务等方面作出独立、客观的判断,形成董事会的内部制衡机制,将风险尽量化解在决策过程当中。二是要建立问责制度,明确董事会职责,强化董事的诚信与勤勉,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在国有企业经理人信托责任制度尚未建立之前,国家应明令禁止国有企业从事任何投机性金融衍生品交易。三是应取消国资委对国企高层领导任命的权利,切实做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 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公司进行市场监督的保证,也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尚缺乏一个完整、透明、连续、可信赖的信息披露体系,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相关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投资者不能对市场价格形成理性预期,不利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中航油从事期权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5200万桶,一直未向集团公司报告;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直到东窗事发。{1}应考虑通过立法形式,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并要求CEO、CFO对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公允性宣誓;应借鉴包括FASB和ISA的有关做法,逐步丰富财务报表的表外信息披露,这将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评估和了解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了金融衍生品交易所。这一方面可以培养从事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和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规则的制定权,实现“中国价格”,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在我国法律严格监管之下的避险工具,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

――――――――

注释:

{1}中航油参与的期权交易一部分在伦敦石油期货进行,大多数都在场外衍生交易市场进行。这种场外衍生品交易的主要特征是合约非标准化和一对一交易,交易过程比较隐蔽。集团公司通过正常的财务报表不能发现,新加坡当地的监督机构也未能发现。这实际上帮助了中航油隐瞒事实,增加了会计数据的不透明性。

――――――――

参考文献:

[1]黄明. 中国企业如何对待衍生工具交易?[J]. 中国企业家,2005,(2).

[2] 常清. 中航油悲剧的余声[J]. 新财经,2005,(1).

[3]金阈肪,李若山,徐明磊. 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 会计研究,2005,(2).

[4]潘淑娟. 金融发展、开放与国际金融衍生工具[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米歇尔・科罗赫,等. 风险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创新;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4-0036-04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金融衍生品上,许多观点甚至将其视为导致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随着危机的深入,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大宗商品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在危机前后的表现相差甚远。2008年7月,国际油价每桶147美元,分析人士不断刷新对油价的预测。然而在接下来的约100个交易日里,国际油价下跌逾百美元,2009年1月20日油价盘中跌至32.7美元每桶,逼近四年来的最低点。美元指数结束了长达六年的下跌趋势,从2008年3月的低点70.68涨至2009年3月89.62的最高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则由2007年10月11日的14279.96点一路下跌至2009年3月6日的6469.95点,最大跌幅超过50%。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渐增,我国部分企业由于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而遭受损失甚至巨亏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一时间,舆论的矛头似乎都指向了金融衍生品,国内反对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的声音此起彼伏。

二、案例分析

金融危机的爆发相继引出我国部分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巨额亏损的事件: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因操作石油衍生品合约导致巨亏;中国远洋所持FFA(远期运费协议)浮亏约40亿元;中国国航、东方航空等航空企业因进行航油套期保值公允价值损失巨大;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出现大额汇兑损失。 据国资委披露,有31家中央企业涉足金融衍生品交易,但普遍亏损大于盈利。在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同样因为参与外汇澳元衍生品交易,造成高达159亿港元的浮亏。 以下笔者将以国内航空公司参与航油套期保值为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一)损失暴露

自2008年三季度以来,中国国航、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以下分别简称国航、东航、上航)等国内航空公司陆续公告称,因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造成了巨额浮亏。由于燃油支出在大型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中占相当的比重,而航油成本随着油价的波动变化很大,给公司每年的经营绩效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规避油价波动的风险,国内航空公司陆续开展航油套期保值业务,以控制和锁定航油成本。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暴跌,从而导致上述航空公司所持有的燃油套期保值合约价值遭受了巨额的损失。

根据国航2008年11月22日的公告,公司持有的套期保值合约(2008年度为实际燃油采购量的50%±10%)于2008年7月订立,期限最长至2011年。公司选择了在获得按固定价格买入燃油权利的同时,授予对方以更低的固定价格卖出燃油的权利,从而节省了期权费的支出。但截至2008年10月31日,按照当时燃油价格、套期保值合约所约定的对方卖出价格,以及合约约定的到期前对手方可能向公司卖出的燃油量,所测算出的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人民币31亿元。此后,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国航分别在11月赔付588万美元燃油套期保值,12月赔付5280万美元。到2008年12月31日燃油套期保值合约公允价值损失扩大到了74.72亿元,这也直接导致了国航2008年的巨额亏损。东航采取了与国航类似的期权交易,根据公司2008年年报,航油套期保值合约于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损失为人民币64亿元。尽管上航套保数量较小,但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其套期保值合约的公允价值损失也达到了0.98亿元人民币。

(二)造成损失的原因

由上述案例可见,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是导致几家航空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的直接原因,但深入分析后,笔者发现在进行套期保值时,其在管理和操作上存在明显的失误。

1.企业没有完全按照套期保值的原则进行操作。套期保值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的交易方向相反、交易标的相同、交易数量相等、交割月份相同。由于部分衍生品合约交易条件设置标准化,交易数量和时间无法与现货市场完全匹配,也应尽可能做到相近原则。国际上各航空公司通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对风险的好恶程度选择交易品种和数量,相对比较保守的航空公司,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期货和简单的单期权工具。而国航、东航则选择在买入一定行权价格的石油看涨期权的同时,卖出一定行权价格的石油看跌期权。显然此策略并非一个简单的套期保值策略,而是试图将航油价格锁定在一个较宽泛的波动区间内。[1]这种做法表面上非常合理,节约了风险管理成本,但由于卖出看跌期权的交易所承担的风险是无限的。当油价下跌到行权价格以下,并不断创出新低时,损失也将不断扩大,这将企业置于一个无限的敞口风险之中。此外,随着金融危机转变为经济危机,航空市场萎缩,原有的预期用油量远超过公司的实际用油量,这也使套保的数量与现货市场不匹配。同时在时间结构上,相对于现货市场,几家航空公司的套保期限显然过长。

2.企业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了解加大了交易风险。我国航空公司接触航油套期保值仅几年时间,对其中的规则并不完全了解。同时,由于国内几家航空公司不具备参与国际期货交易市场场内产品交易的资格,因此选择了场外的SWAP、期权、期权的期权等组合产品。这些产品通常透明度较低,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具体计算实际的盈亏和头寸,加上经验方面的欠缺,因而较容易产生亏损。并且国内没有明确的机构和法规对此进行监管,加大了损失的可能性。此外,国内的航空公司,在套保交易时很多都采用了NYMEX(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的WTI(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作标的,该产品因为实物交割量偏低、金融投机交易量偏高,其波动性大,因此以其作为套保工具的成本和风险也相应更大。[2]

3.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目的不明确。套期保值业务是企业规避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和利润的重要金融工具,所以应以规避风险为主要目的,但部分企业却将其作为盈利的投机行为。在现实中,有部分企业在这些金融交易上的盈利甚至超过了其主营业务,这就增加了企业潜在的风险,一旦市场出现反转必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三)分析和评价

国航、东航事件之后,国内各界对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产生质疑。笔者认为,尽管这些企业在决策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失误,需要进行深刻反思,但不能仅以此就断言企业不应涉足衍生品交易。为降低运营成本的波动性,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是正常且必需的商业行为,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从这个层面而言,衍生品交易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此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势必会不断放开包括成品油在内的多种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这将大大增加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而套期保值作为一种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应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接受和运用。套期保值自身即是在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利用衍生品市场的收益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而当价格发生有利变动时,衍生品市场尽管发生了损失,现货市场则会获得收益。如国航2008年11月份发生实际赔付588万美元,但当月现货采购成本较预算节省约4115万美元。

2009年上半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回稳,国际油价开始回升,至2009年6月30日国际油价为69.89美元每桶,较2008年底的44.60美元每桶上涨56.70%,各航空公司航油套保公允价值损失也开始大幅转回。据国航公告,参考截止2009年6月30日的合约数量和价位以及2009年下半年实际交割对仓位的影响,以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在估算截止2009年6月30日的油料套期公允价值时所采用的主要参数数值为基础,预计如果2009 年纽约WTI原油收盘价较08年12月31日分别上涨40%、60%和80%,也即分别达到62.44美元每桶、71.36 美元桶和80.28美元每桶时,公允价值转回可分别达到约42亿元、51亿元和58亿元人民币。但其最终效果仍取决于后期国际油价走势以及实际交割情况。截至2009年12月31日,国际油价为79.36美元每桶。

综合而言,套保的效果要由期货和现货的盈亏合并计算得出,强调任何某单一方面的盈利或亏损都是对套期保值不正确的理解。

三、启示与建议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荣誉主席梅拉梅德曾说过:“衍生品的使用效果决定于使用者。” 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它。笔者认为,不能因为个别失败的企业案例就否定衍生品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甚至因此停滞整个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企业应从主观上正确看待金融衍生品交易,加强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创新研发,积极拓展衍生品市场;而政府相关部门更应该在制度、法律以及监管等方面进行改进,规范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环境。

(一)对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建议

1.加强对各类价格的分析预测能力。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企业必须正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为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对未来可能影响到本企业的商品或金融价格进行分析预测。从我国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中可看出,危机前后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是导致亏损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提高对价格的分析预判能力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即使是专业的分析人士、研究机构也不能准确预测所有的经济事件和价格走势,这也正是风险所在。所以,作为企业应更多的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形势,关注本行业、本企业动态,从而使相关决策更加合理可靠。

2.加强主业经营,避免投机心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它的主营业务,企业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金融衍生品交易只能作为一种工具,发挥为企业的主营业务保驾护航的作用,帮助企业稳定收益、对冲风险,从而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但由于金融衍生品高杠杆、高风险的特性,运用不当不仅不能避免损失,反而会放大风险,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企业不能抱有投机心态,将金融衍生品视为赢利的工具。企业应掌握金融衍生品的特点,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合理运用金融工具。在金融衍生品的选择上,应本着审慎的原则,尽可能选择简单便利、风险相对较小的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避免使用不易理解和复杂的结构性产品。

3.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各类价格的决定将更加市场化,政府对价格的管制也会逐渐放开,我国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和竞争也会加大。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历史等原因,对价格缺乏敏感性,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因此企业应从战略上将风险管理作为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一套全面而有效的内控机制,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预警。[3]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4.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事实证明,人的因素是诸多问题的关键。要做好风险管理,最终还是需要懂金融、善管理的人才。因此,应适当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相关方面的人才,从而带动整个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对金融机构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建议

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这块大蛋糕,我国的金融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适时调整完善交易技术、交易规则和风控手段,丰富业务模式和盈利途径,加强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提高服务水平、营销能力和研发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升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给我国的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国内的金融机构,应该把握机遇,通过海外并购、引进人才等手段,吸收国外金融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必然会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政府规范金融衍生品交易者的建议

1.正确引导。企业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原本应该是其自身的市场行为,相应的风险和收益也应由企业承担。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体制的特殊性,加上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业对衍生品交易并不熟知,因此政府在其中仍需要发挥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一方面,政府应鼓励企业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避险保值,不能因为几个亏损的案例就视金融衍生品为“雷区”,导致企业不敢涉足;另一方面,还应建立严格的制度和规范,限制投机易,尤其是国有企业,国资委代表国有股份应有自己规范的行为。

针对央企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导致巨亏的事件,2009年8月下旬,国资委曾向6家大型外资银行和投行发出了一封法律函,称国资委下属部分央企,将对此前与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的权利和追索权。[4]国资委的这一举动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表明作为央企实际控制人的态度,对外国投行在业务中的一些不规范做法起到震慑作用,保留行使追索的权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挽回损失。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有损相关企业的信誉可能面临巨大的诉讼赔偿风险,我国企业在未来购买衍生品时可能要面临更高的成本等。[5]因此政府要重在引导,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规范企业行为,让企业真正熟悉了解市场规则,实行问责制度防止道德风险。

2.鼓励创新。有保值需要的境内企业之所以舍近求远,参与境外投资银行提供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我国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大大落后于国际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产品开发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也处在较低层面,对参与境外场内衍生品交易的资格又有严格的限制,因而企业在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6]同时由于语言理解、外汇波动风险等因素,企业参与国外市场面临更大的成本,场外市场通常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且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涉足的企业就更容易遭受损失。

从宏观层面上讲,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还存在许多制度性、结构性的问题,并且由于有关方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认识不足,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而我国要完善市场机制、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以及参与国际金融领域竞争,就必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行,同样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与之配套。

因此政府应将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提高到战略高度,结合我国实际制定远近结合的发展计划,大力鼓励金融创新,为加快发展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各种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大研究力度,培育适合我国国情、高效率、创新型的交易品种与筛选机制,发展适合不同产品特征的衍生产品,为市场发展提供动力与活力,推动我国衍生品市场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结构的优化。[7]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和交易所的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实践中着力探索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市场主体组织模式。还必须推动投资者结构优化,大力培育专业化机构投资者,建立健全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制度安排;通过信贷、税收等方面政策的调整,提高非金融机构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套期保值的积极性。

3.加强监管。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监管。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对于衍生品品种、交易机制、交易情况等方面的监管缺失,可能会给金融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因此,加强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与规范迫在眉睫。

2009年以来,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各相关部门纷纷下发文件通知,加强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控。与此同时,央行也在酝酿推出对场外衍生品交易进行全面监管的办法。但总的来说,与我国衍生品市场和金融创新的滞后相对应,我国目前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体系仍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范中,还没有专门就衍生品交易信息做出强制性规范或披露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 套期保值》对企业套期保值的会计确认与计量要求采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但实务中多数套期保值行为因为不能有效区分,通常只是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8]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从原来侧重强调“管得住”转变为在规范前提下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全面发展,应突破传统的危机导向的监管方式,更加注重政策的前瞻性与预见性;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各部门相互配合,加大政策衔接,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监管部门应根据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对市场规则、监管手段乃至监管组织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以全球化的视野,密切关注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其他金融部门、实体经济乃至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复杂、微妙的联动关系,从而有效防范风险的跨部门、跨境传递。

参考文献:

[1]从林.由国航、东航燃油套期保值大幅亏损引发的思考[J].商业营销,2009(8).

[2]叶海蓉.航油套保梦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1-21.

[3]毛旷怡.也谈国有企业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4).

[4]李雁争.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监控[N].上海证券报,2009-7-9(2).

[5]袁朝晖.衍生品交易爆亏蚀案央企强硬维权外资银行两难[N].经济观察报,2009-10-23.

[6]于左.解密中信泰富和中国国航衍生品亏损原因[J].中欧商业评论,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