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4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组长:王春平(校长)
副组长:施春芹(教导主任)
成员:杨晓峰茶应美李建玲赵如会黎兴昌
陈康周加富普杰李兴海罗月星
二、工作目标:
(一)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率达100%、学习教育率达100%、《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达到100%。
(二)在我校学生中掀起一个学习、遵守和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的,使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力争学生的交通事故数为零。
(三)从小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深化“三让”(即:“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秩序;车让车,让出一份安全”)的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交通安全学习教育。我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优势,通过主题班会、思品教育、黑板报、知识竞赛、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基本常识等内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1、每学期开学时和放假前,要上一堂交通安全课;
2、每天放学前,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道路交通安全;
3、每个学期要以班为单位举行一次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4、我校将为交通安全知识开辟宣传专栏,定期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二)开展平安回家自护训练。学校利用周一晨会时间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全体小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及秩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校园周围交通环境。
四、工作安排:
1、主要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施行,集中开展“五个一”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上一堂交通安全课。
3、各班以“交通安全”为主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4、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开辟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第五个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山东省聊城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聊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了“社会协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文明交通聊城总动员活动。为了确保实效,莘县交警大队积极组织辖区群众参与,广泛调。动了社会力量,形成了最大的参与合力,实现了活动的初衷,形成“人人抵制交通违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的良好风尚,为文明交通聊城总动员活动触角伸向县城提供了强力支持。
6000名文明交通志愿者活跃社区
图为莘县交警实施“一校一警”工程将文明交通知识送进课堂
莘县交警大队联合综治委、团县委,通过镇(街道)、单位推荐、个人自荐、政审调查等方式,在该县22个镇(街道)、76个单位(企业)、1152个行政村选聘了6212名正直善良、身体健康、纪律严明、责任心强、热爱及志愿服务于交通安全管理公益事业、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的中青年组成的“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大队”。公安交警部门定期提供阶段通安全宣传材料和交通法律法规读本,“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大队”根据志愿者的所在区域,划定服务责任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定期深入辖区各个阶层开展文明交通宣传、交通法规咨询、交通管理业务服务等活动。
120幅交通安全文化墙“秀”出文明交通新风尚
图说“交通安全”,画讲“法律法规”,一幅幅构思精巧、栩栩如生的交通安全宣传画、宣传图板、宣传口号,跃上了莘县120个道路沿线村庄大街小巷的墙壁,以举目可见的方式,将过去的生硬的宣传口号、枯燥的法律条文,变为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公益宣传画,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文明新L,让群众从道路上经过时,随时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交通法制文化的熏陶。
交通文明“进课堂”带动孩子改变家长
近日,莘县交警大队联合县教育局开展了“一校一警”活动,200名民警、辅警带着文明交通宣传材料、交通安全宣讲课件等,走进全县221所中小学,面向全县10万名中小学生,开展了“文明连着你我他,交通安全靠大家”为主题的文明交通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文明交通我知晓”交通安全知识闯关赛,围绕中小学生安全走路、安全骑车、安全乘车等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身边的典型案例,对乘坐公交车、接送车的学生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安全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火灾抗御能力,从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四个加大”入手,利用张贴消防宣传图片、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警示牌、发放消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资料等措施,定期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在校学生等对象有计划地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教育,从而进一步深化消防安全宣传,助推“清剿火患”战役纵深开展。
1、加大对各社区的宣传教育。为不断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全力打造“平安社区”工程。各派出所通过搭建社区消防知识宣传平台,联合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发动“社区消防宣传员”积极参与社区消防安全工作中来,使他们担负起社区住宅楼内的消防宣传及消防巡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小区内火灾隐患,全面提高社区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同时,以社区义务消防队伍为基础,通过加大对社区义务消防员的消防技能及业务理论培训,让他们担负起日常社区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确保社区消防工作有人抓、社区消防安全有人管、遇上火灾有人上的良好局面。各社区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形式,将消防安全宣传知识编制成宣传单、宣传牌、明白纸、文化演出等形式,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直观易懂的消防宣传。
2、加大对辖区内各企业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为了进一步引导和提升企业单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各派出所、社区积极策划组织,广泛开展一系列的消防宣传“进企业”活动。主动邀请社区消防大队面对面对其讲解相关消防知识,组织开展模拟灭火活动,让企业义务消防人员利用身边的消防器材和工具进行现场演练,通过模拟演练体验各种灭火器材、个人防护装备、逃生破拆器材的使用操作,能够熟知各种应急照明灯、指示标志、防(灭)火和应急疏散逃生常识及消防法律法规等,以此提高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有经验丰富的消防专业人员走进企业,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及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和单位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具体对电器线路如何防火和相关紧急逃生自救方法、初期火灾扑救及灭火器材的操作等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使企业员工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得本企业火灾危险性;懂得本岗位火灾预防措施;懂得本岗位火灾扑救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利用消火栓扑救初起火灾,从而全面提高单位“四个能力”。
3、加大对各学校的宣传教育。各学校要本着“消防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消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服务意识,积极组织消防安全巡回宣讲小组深入到各中小学校,采取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和灭火演练等多种活泼形式,向学生们讲解火灾的基本常识,如何报警,如何处置初起火灾,火场如何逃生,并手把手地教学生们使用灭火器灭火,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逃生技能。使其充分掌握基本的灭火逃生常识,熟练掌握应急措施,切实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各学校年底前要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为学校构建良好的安全环境再吹上一股消防安全知识之风。
4、加大对家庭消防安全教育。在开展消防安全进学校的同时,通过向学生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消防知识教育宣传单和手册,使该宣传单、消防公约通过学生带给家长,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从而达到“小手拉大手,消防进万家,人人受教育,家庭社会保平安”的目的。同时,各派出所、社区要充分利用消防宣传单、消防案例、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覆盖面广的特点,大力宣传消防工作动态及消防放律法规和日常防火灭火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教育与警示,真真切切感受到消防安全就在身边。
[找材料到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是举办万人大疏散活动暨__市“119消防日”活动启动仪式。11月5日下午14点30分,支队在__北仑申洲集团举行__市“119消防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内容为:灭火逃生演习、大型图片展览、消防装备展示表演、消防知识咨询宣传、。灭火逃生演习:由北仑大队与申洲集团联合开展,主要是针对生产车间发生火警后,申洲集团组织开展自救疏散,北仑大队接警后迅速开展救人灭火。图片展览分为:省内外重特大亡人火灾案例、消防器>,!人大签名:组织现场外来务工人员在印有“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横幅上开展签名活动,以此增强其社会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各县市区大队也要在外来务工者相对集中的区域,组织做好面向社会、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演习、演出、咨询宣传活动,通过各类活动与消防工作的有机结合,把外来务工者身边的消防安全事例、消防安全知识展现出来。让民工从中领会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人民群众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疏散逃生知识,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二是开展一次“百万民工消防安全大行动”活动。充分利用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在全省组织开展“百万民工消防安全大行动”之际,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与一次消防活动,赠送一批消防宣传资料,视情策划组建一支“民工消防志愿者”队伍,组织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横幅上开展签名活动,引导广大民工积极参与消防公益事业;督促用工单位与民工签订一份消防安全责任书,维护民工对火灾隐患的知情权,鼓励民工参与所在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一次消防咨询活动。在广场、车站、码头、商场、市场、人材市场等公共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民工聚居地设立消防咨询台,并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由有关部门人员和消防官兵负责接受群众咨询,通过面对面的宣传和交流,为民工解答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标准规范、防火常识和逃生知识等有关问题,并接受火灾隐患举报。
三是组织一次手拉手消防宣传教育。支队将与市教育局联合对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向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关于多合一、出租房消防安全知识的资料”,通过学生这个桥梁宣传到每个家庭。宣传资料让学生当作家庭作业带回家,由家长阅读签名后给老师过目,确保宣传资料的发挥作用。支队将于11月9日联合江东大队在江东爱心学校开展此项活动,江东爱心学校现有学生1300余人,同时活动当日还将组织500名学生家长一起来校参加宣传活动。各大队要及时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统计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和学生数量,并及时上报支队,到支队领取宣传资料后及时到各子弟学校开展此项活动。
四是开展“千人走出去、万人走进来”活动。支队制作20__0张“多合一”、出租房安全知识的挂图和大量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手册,免费下发各地推广。重点张贴在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农村集镇等人员聚集场所。针对民工生产生活中的消防安全现状,各地要结合总队统一编印的《平安创业——民工消防安全常识》读本和支队组织编写并发放消防知识读物等宣传资料,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方法及灭火逃生常识。一是各大队在“119”期间必须到每个乡镇、街道开展一次以乡镇街道、派出所消防工作人员,
社区、村消防安全员为主的消防知识培训,通过一线消防安全员重点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资料、宣传消防知识。并查一次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火灾隐患,确保他们能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火灾隐患并及时消除。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活动现场模拟一个家庭火灾隐患,让民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查找。二是“119消防日”期间所有消防中队全天候开放,主动请外来务工人员、学生、居民、企业员工来消防队参观学习,掀起学习消防知识的热潮。
五是突出宣传主体,督促消防重点单位开展“六个一”活动。要求各地组织各重点单位召开一次内部的安全形势分析会,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自查,举办一次全员参加的消防知识培训,组织一次实地灭火逃生演习,出一期消防宣传墙报或利用新闻媒体刊播一条消防稿件,在本单位大门口拉一条宣传标语等活动。
六是开展一次全民参与的消防知识竞赛。支队将于11月9日在__日报整版刊登消防知识竞赛题,内容为《消防法》、国务院15号文件、公安部61号令、消防自救常识。各地也要开展多种形式消防知识竞赛,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关注消防公益事业的热情,自觉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竞赛内容要以消防法律法规常识、火灾防范扑救知识特别是火场逃生技能为主,通过竞赛活动,真正让广大民工掌握防火知识和自救技能、逃生技巧。
七是制作一批消防安全用气标签。支队制作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常识的标签,通过煤气公司的充装点,在每个钢瓶上张贴安全知识标签(乡镇、农村居民都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各大队要主动与当地煤气公司联系,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
八是举办一次由市级消防重点单位(20家)参加的消防运动会。11月7日下午,支队将在培训中心举办一次由市级消防重点单位(20家)参加的消防运动会。开展直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运动会主要是希望通过娱教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各企业业主和职工消防安全意识,使每个职工懂得自身岗位的危险性、防火方法和发生火灾后的处理办法,加强消防隐患意识,注重防患于未燃。
九是开展“开展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活动”。支队、大队都设立火灾隐患有奖举报专项基金,公布举报细则,让全市人民参与到除隐患工作中来。
本文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学校119消防宣传日倡议书一览,供各位查看,望内容对您有所启示和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敬请期待。
全校师生员工:
2016年11月9日是我国第26个消防宣传日,主题是“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高校是人员高度密集场所,冬季又是火灾高发季节。预防火灾,不仅是各级组织与消防部门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为了切实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彻底清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提高每位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特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以下倡议: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强化消防意识,做到人人了解、参与、支持、重视消防工作。
二、积极参与消防安全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并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使“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消防观念深入人心。
三、以实际行动做消防安全的实践者,严格遵守《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xx学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坚决杜绝私接乱接电线行为,不在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等场所使用电热毯、电热宝、电暖气、电褥子、热得快、电吹风等大功率违规电器,不在宿舍内燃烛看书、吸烟等,不要使用劣质的接线板、插座。不要在房间无人的情况下插着充电器、开着电脑,为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下班离开办公室或宿舍无人时应及时关闭各类电器的电源。
四、爱护各种消防设施,发现擅自挪用、拆除消防器材,埋压、圈占消火栓,占用消防车通道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其他火灾隐患,要及时劝阻、制止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
五、注意学习掌握火险自救的基本常识,遇到火灾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不要贪恋财物,按照正确的逃生方法尽快逃生避险或等待救援。如遇火情,请及时拨打“校园110”或119火警电话报警。
多一份细心就会少一份隐患,多一份关注就会少一份危险。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隐患、杜绝火灾, 共同维护和建设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流通环节[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023-02
1 流通环节中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1.1 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010年2月以来我国实行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指导下,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分段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行动,以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但是实践证明这种监管体制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监管中出现的各部门的各自为政以及职能界限不清的体制弊病。原因在于食品安全委员会只是一个议事协调机构,对各部门缺乏统一指挥的权力,想让各部门实现监管信息共享进而实现监管行动无缝衔接就显得不太现实;各部门之间无隶属关系,在监管实践中仍然是各自为政,均不愿主动与其他部门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其结果是各部门在监管中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理以“一罚了之”的简单处理方式为主,很少将食品安全违法事件告知其他部门进而统一行动,以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将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得到了一定的整合,监管体制从多段管理到两段管理,近年来的实践已经有力的说明分段管理的模式很难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这次的机构改革未必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1.2 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普及率不高,使得食品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首先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并不高,他们大多法律意识淡薄,偏远农村的情况更为严重。城市中的农贸市场和农村的集贸市场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销售不合格不卫生食品的现象,他们大多只顾赚取利润,很少或从未想过销售劣质食品的危害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其次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管理漏洞,一些靠批发或零售低劣食品牟取暴利并且对相关法律法规非常熟悉的企业或个人,他们故意在法律的盲区内活动,而依据现实的法律法规又很难将他们予以惩处;这样的事例在食品流通环节中并不罕见。
1.3 实际监管环节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工商管理部门有打击流通领域的走私贩私行为和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的职责。但在现实中由于工商部门执法人员力量的不足,所以很难充分掌握所管辖区域内的流通领域的遵纪守法状况;城市里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大,由于执法人员数量极其有限,掌握流通领域全部的食品安全信息实现更好的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对于工商部门来说显得力不从心。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经营户较分散,基层监管力量明显不足[1],仅有的几名执法人员走访一遍所有村子就需要一两月的时间,对流通领域的食品监管难度很大,掌握的相关监管信息也是明显不足,很多的批发商就是利用农村的隐蔽性特点从事劣质食品的仓储工作。
1.4 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加剧了各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目前工商部门只是对各市场主体进行简单的登记工作,这对不法商贩的监管力度极其有限。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当工商部门对某一不法商贩查处后,由于社会对该商家的违法行为了解有限,该商家后续的经营几乎不受太大影响。这暴露出我们当前的管理体制的不足: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市场主体缺乏足够的约束。
1.5 执法信息不公开,使得人民群众与监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行方式的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化是深化行政执行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从工商部门执法信息的公开现状来说,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相当一部分的信息公开只是流于形式。为了实现更好的食品市场监管,从理论上来说工商部门应该将不涉及保密规定的具体执法信息公之于众,这样一方面可以接受公众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对不法商贩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2 加强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的对策建议
2.1 改革政府各职能部门分段监管的局面,建立信息通畅的管理体制
现代高效的行政组织系统必然是一个信息畅通、指挥统一、权责明确的有机系统,各部门不仅在信息上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协调,而且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统一行动。欧盟的统一监管和美国的分类监管启示我们,同一种类产品的全部生产流通环节受到同一部门的监督,这种监管方式在实际的运用中更加有效,并能节省监管成本[2]。鉴于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管理体制的严重弊病,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按产品种类进行监管的体制,从理论上来说,这种体制的权责划分明确,可有效避免现行体制中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的弊病,从而有利于流通环节的监管。
2.2 加强食品安全常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改善消费者处于食品安全信息劣势的局面
鉴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常识的普及率较低的现状,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举办多种形式贴近人民群众的活动向公众宣传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及相关法律,提高公众辨别食品优劣的能力和法律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对市场流通主体的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努力使他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2.3 建立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社会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监管网络的社会化
在当前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监管部门应该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向社会让渡部分管理职能,建立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电子网络系统,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工商等职能部门因监管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所掌握的监管信息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充实了监管力量,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可以说社会监管网络的建立对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不法商贩生活在人民群众当中,人民群众在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时候可以积极通过监管网络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这对监管部门实现良好地监管效果来说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保证社会监管网络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如对举报人的保密和奖励制度,采用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激励人们参与到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的监管中来。
2.4 建立食品安全流通环节信用体系,从深层次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食品安全监管只是治本,开发建立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治本之策。在借鉴银行业系统建立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工商部门应在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的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市场行为的信用记录系统,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方便公众查询,这有利于缓解目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各市场主体占有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相比目前的事后监管模式,信用体系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是诚信记录的公开化使食品流通环节的各参与者占有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这一措施将极大地促进整个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解决。
2.5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没有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已被证明了无数次的真理。加强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将对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取得良好监督效果的关键就是相关执法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可以使公众了解更多食品流通环节执法的真实情况,这一方面可以使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规范自身监督行为,有效减少监管过程中营私舞弊和走过场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督促监管部门将监管工作常态化,改变现在靠开展专项行动突击检查的非良性监管模式,监管常态化有利于监管部门缓解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相关信息了解有限的局面,极大的提高监管效果。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意识的普及培训教育,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与身体健康权益,促进全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培训对象和目标
(一)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是全县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中,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参加专门培训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重点对象是:安全培训基础比较弱的中小型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交通、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的从业人员。
(二)培训目标。培训工作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先骨干,后群众”的原则,2009年计划培训职工12000人,2010年计划培训职工15000人。
三、组织领导
培训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全面负责”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县总工会、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县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负责全县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培训的管理、指导、协调和督办工作。
四、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职工岗位必需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教材统一使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教学光盘和省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教材。
(二)培训及考核方式。根据我县实际,采取在县内、各乡(镇)、开发区及各经济区分别设立集中培训点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根据省普及培训领导小组的要求,培训考核由市总工会、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统一命题,并经省普及培训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实施单位组织考核,成绩合格者由市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管局颁发全省统一制作的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重新培训。
五、实施步骤
本次普及培训分3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及培训准备阶段(2009年1月——3月)。各乡(镇)、开发区、各经济区及各相关部门在2009年3月底前将参加省组织的免费培训教员名单报送县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管局。
(二)实施培训阶段(2009年4月——2010年7月)。根据市里培训方案的要求,各乡(镇)、开发区、各经济区及各相关部门要落实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和培训场地,认真组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确保培训任务指标的完成。
(三)收尾总结阶段(2010年8月——10月)。各乡(镇)、开发区、各经济区及各相关部门对普及情况进行检查,并总结上报普及培训工作情况。县总工会、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将组织专门检查,对普及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
六、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开发区、各经济区及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培训工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会组织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把这项工作同县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同“安康杯”竞赛工作结合起来。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妥善处理好工作、生产与学习培训的关系,确保培训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
关键词:基层林业站;林业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87
林业具有公益性及产业性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其它他行业更加特殊。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的采伐也日益严重,且我国的林权制度改革也面临着更具复杂性、时代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决定了林业发展要走市场与政府管理相结合的道路。新形势下,基层林业站也被赋予新的使命。
1 基层林业站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林业系统中,基层林业站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贯彻基层政府林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研究、探讨,以促进林业建设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向群众传达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加强基层群众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协助林业部门设计合理的林木采伐方案,并对采伐过程、验收工作等进行指导与配合,做好基层林业防火及病虫灾害的预防部署,实现当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林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答疑工作,为林农的林业栽培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促进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开展;与基层林业行政部门互相配合,对林业资源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定期检查退耕还林的情况,完善当地的监督管理机制。
2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作用的措施
2.1 明确职能
明确基层林业站的职能是提高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及专业素养的制度基础。基层林业站的主要职能是对加强国家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指导,增强林区群众的环境意识,丰富其林业相关的基本常识;管理林业区域,保护林业资源及生态资源,对林业资源的征管及采伐等工作进行协调,调解相关纠纷及矛盾;调查区域内的林业资源情况,对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等进行规划、组织并落实;指导林农发展林业经营;监督指导绿化美化工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做好推广工作。
2.2 提高基层林业站的服务能力
分析上述林业站的基本职能可知,林业站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市场信息、推广科学技术、执行法律法规,归根结底林业站工作的本质就是服务林农。现代林业体现出形式多样化、经营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市场经济体制中,林农对林业建设相关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林业信息及林业技术方法,因此基层林业站要基于林农的角度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大力推广科学技术业切实加强第1产业业全面提升第2产业业大力发展第3产业,培育更多产业增长点,创新增长方式,促进林业产业体系向着门类齐全、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林业站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创造科技示范基地,为广大林农提供更多使其享受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的机会,全面贯彻“科技兴林”的指导原则;组织林农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其参加林业建设及产业开发的能力。
3 加强宣传力度
林业站的主要职能还包括宣传各种林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系而现代林业建设的第3个目标体系也是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因此要将基层林业站的宣传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广大林农真切认识到林业在改善人居环境、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服务型、勤政廉洁型、务实高效型的政府机关,提高自身服务农民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将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丰富宣传形式,增强林农的生态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
4 提高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的素质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基层林业站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工作内容,均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越来越无法满足新时期林业工作的实际需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等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加强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以促进其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其对林业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知识的了解,并将部分业务理论水平高、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补充到基层队伍中来。还要注意保持基层林业站机构及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基层林业站是整个林业产业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基层林业站的建设也是整个林业工作的基础,而基层工作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完整性则是保证林业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由于机构、人员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管理混乱、工作脱节等现象降至最低。而基层林业站自身也要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职能作用,获得社会各界更多的认可与重视。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原则;作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21
1基本原则
遵循农村土地确切的基本原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效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首先应该尊重历史,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其次要保证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最后要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把握好农村土地确权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1.1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要了解土地的历史概况,有依据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展开。参考土地以往的使用情况切实开展土地确权,有利于保护土地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2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应该以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为主,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因为农村土地确权的宗旨就是为了合理、科W利用土地,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确权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土地流转乃至确权工作本身在很多程序上就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才能生效,时刻以政策和法规为准则,有利于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2重要作用
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之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从中央1号文件的内容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土地的重视程度。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在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进一步保护了土地;二是农村土地确权有利于因农村土地纠纷而引起的农村土地矛盾,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三是有利于加快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规范流转。
2.1依法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进一步保护了土地
土地确权让农民与土地物权的关系更加密切,提高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集约用地也意义深远。农村土地确权就是为了形成明晰土地产权、明确土地权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保证土地顺利流转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2.2减少农村土地纠纷,化解农村土地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农村的土地矛盾多数都是由农村土地纠纷引起的。由于农村土地在流转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流转不规范等现象,尤其是经常出现合同内容不清或者存在口头协议的情况,这些都给农村土地纠纷埋下了隐患,也不利于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农村土地确权之后,这些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3利于促进土地规范流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进程
农村土地确权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保证农村土地权属更加明确的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农村土地的健康流转。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让农民的权益有了保证,收入得到提高,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遵循农村土地确权基本原则,深刻领悟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保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建章立制,加强监督与检查,保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健康发展。
3.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经济部门要以身作则,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土地确权的基本常识,让农民了解到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提高农村土地确权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3.2以法律为准绳,有序开展农村土地确权
依法规范操作,以法律为准绳,按照“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稳妥推进”的原则,开展具体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3.3建章立制,保证农村土地确权健康发展
积极构建部门联动机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摸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将确权试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确权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保证土地确权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4结语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三农”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切实做好土地确权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利国利民。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帮助,广大农村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切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强.当前土地确权工作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2016,(01).
[2]杨俊卿,涂维亮.当前农村土地确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01) .
[3]张悦眉.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J].吉林农业,2016(08) .
[4]何贵红.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案探讨[J].现代园艺,2015,(24) .
2013年,全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和省市两级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以及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原则,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和产品,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深入开展《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
今年4月15日开始实施的《规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修订出台的。它是全面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规保障。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规定》的宣传和贯彻工作当成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充分利用“六五”普法、党校培训班、法制宣传日等时机,结合政府机关、社会团体、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等不同阶层的防震减灾工作需求,采取不同措施、突出宣传重点,使《规定》的贯彻深入人心。
二、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和新闻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和政府各级门户网站等新闻传媒,采用专栏报道、专家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实施防震减灾法律知识、科普知识和应急知识的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各县(市)区地震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密切联系,在地震突发事件处置中,及时震情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的舆情监控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及时解答社会公众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的疑问。正确引导与发挥官方微博等新技术在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规范信息更新与工作,提高应对和引导地震舆情社情的能力,维护社会和和谐与稳定。
三、充分利用特殊时段搞好强化月活动
今年5月是我市第五个“防震减灾宣传强化月”。各地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唐山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施日和四川雅安地震等特殊时段,以“大力开拓社会资源,将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引向深入”为宣传活动主题,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大规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四、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和《规定》等法律法规,广泛普及防震减灾法制知识和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市地震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的专题活动,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通过设立宣传橱窗、墙报,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知识竞赛,利用网络传媒,播放声像资料,散发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围绕城市文明创建、新农村建设、农居示范工程,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图片展、社区科普报告会等形式,向城乡居民普及宣传地震基本常识和农村民居防震抗震技术常识。组织各种地震应急演练,逐步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五、稳步推进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阵地建设
(一)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运行管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以其场所稳定、内容全面、直观形象、便于管理的优势,成为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主要阵地。全市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逐步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市地震科普馆要不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的联络,把组织参观、培训、宣讲等活动作为常规宣传的重要内容,不断巩固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成果。今年,市地震局将继续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
(二)积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与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指导,不断扩大对全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今年,将根据省地震局的相关要求,联合市教育局和市科协,对于近年来已经命名的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重新评估和认定工作。
(三)积极做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与管理。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部分社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对获得省级命名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通过适当方式给予扶持和帮助。加强已创建成功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运行管理指导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效能。
六、深化“防震减灾知识进百家校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的通知》,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进百家校园”活动,使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宣传教育成果不断深化。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全市各级地震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强化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的宣传。
七、积极鼓励防震减灾宣传作品创作
各地震部门和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力争创作出一批集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今年,将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课件评选工作,相关文件已下发到各单位,望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1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能从市场需求出发,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固然很好,但是,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应聘时的应聘岗位来看,方向很多,如:网站编辑与运营、网络运营、(旅游)电子商务营销专员、网站内容编辑、网站设计、实施工程师、物流流程规划、营销专员、储备干部等9大类。但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似乎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培养来满足社会需求。一则如此的培养重点不突出,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了,但是否学有所长;二则不同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定资源,各个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是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具体方向,有所侧重。笔者认为,在结合未来就业岗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内容外,还有一些问题应得到各个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注意。例如,就业岗位的未来薪酬、成长空间、劳动强度、工作特点等。因为这是学生将来就业时必然的考虑,毕竟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一部分原因是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某些岗位的工作,而不一定都是找不到工作。
2关于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确定培养目标后,各个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明确各门课程的设置是否符合未来的岗位需求。以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为例,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与之相适应,专业课程的设置从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出发,充分考虑未来岗位的需求,涵盖电子商务企业的采购、仓储和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退换货、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成本控制、服务效果的评估、评价等。与之对应的具体专业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价》、《客户关系管理》等,并定位为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人才完成岗位工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网络营销》、《广告学》、《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专业外语》、《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定位为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拓展能力(专业人才在完成岗位工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在时间安排方面,注意各门课程的先后顺序;在学时安排方面,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均加大了学时,并注意未来授课内容对学时的要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完毕后,都有针对性的添加了相关的课程设计;有针对性的添加了3周的第三方物流实务操作的实践教学环节。
3对理论教学的思考
专业课程设置完成后,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实现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理论教学方面,笔者认为:首先,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不应与岗位需求存在矛盾,如同专业课程设置一般,也应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强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的基本常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避免与社会需求脱节。比如说,专业核心能力对应的内容包括:仓储知识和仓储作业技能、配送知识和配送相关作业技能等;专业拓展能力对应的内容包括:专业人员数据库应用知识与能力、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等。其次,不应忽视的是职业素质在理论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理论教学时间长,师生接触频繁、密切,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师风、逻辑思维的培养、价值观念的树立等,在学生步入社会、走入企业后,都会表现出来,体现在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上。近年来,我院一直倡导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责任心、诚信、吃苦耐劳等这不仅是学生工作,也应在理论教学中进行,只不过方式不同。理论教学中更多的是通过教师表率、课程内容案例选取、专业思维培养等方面来完成,以增加未来学生就业时对其岗位的适应能力。再次,应遵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自我创新与发展”的规律,强化基本常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练兵在正不在奇,用兵在奇不在正”是目前很多高校应注意的问题,切忌在理论教学中好高骛远。最后,虽然近年来网络等各类媒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师生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了解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似乎各类媒体的报道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但媒体报道的内容是否专业、是否有隐情、多方博弈下利益之争孰对孰错等问题,也不能单纯靠媒体解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其一组织课外学习小组,以专题的形式,分人、分组准备(图书馆资料、理论教材、媒体报道等),集体讨论、互相学习、澄清思路。其二“情景还原”,即经常请以往的毕业生回来,站在行业中层、基层工作的角度,从实际出发与学弟、学妹沟通交流(不占课内教学时间),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此举学生非常喜欢,他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未来、更好的为未来做准备。
4对实践教学的思考
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加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受资源限制最严重的部分。在实践教学方面,笔者结合我院现有的做法做出了改进性的思考。首先,我院实习目前有4种: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岗位实习、专业实训。在时间上,分别排在第2、第4、第6、第8学期;在内容上,应针对未来就业岗位和当期所学课程逐渐由浅入深布置相关内容。同时,应注意实习监控机制的建立,保证学生的实习安全和实习效果。只有让学生在实习中进一步理解、应用所学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课程设计应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电子商务业务流程,针对特定对象和环节展开,不应盲目贪大,设计对象要明确、设计内容要具体、设计方案要可行,可以考虑实行单人设计和团队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再次,我院的第三方物流实务操作是由外聘教师完成,其身份一般为物流公司的总经理、中层经理等,由系里与外聘教师完成大纲、方案的制订,由其为学生讲解第三方物流的现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去企业现场讲解实务操作,并完成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最后,各个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注意校内现有设施的结合应用,锻炼电子商务学生的综合能力。我院目前正在制订方案,设计相关业务和流程,将ERP实验室(供应链管理模块、财务模块)、沙盘模拟实验室综合使用,全面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使其对未来岗位业务全貌形成更好的理解。
5结论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个高校应从岗位需求出发,充分分析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结合本校现有教学资源和特长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从业务需求出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尽微薄之力,同时也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宁凯许晓军工作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信息素养;培训途径
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系统和武器平台的高度信息化,要求军事人员有很高的信息素养。航空兵作战离不开后勤指挥,在大抓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只有加强航空兵作战后勤指挥人才信息素养培训力度,拓展后勤指挥人才信息素养培训渠道,才能真正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要求的人才队伍。
一、航空兵作战后勤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内涵
航空兵作战后勤指挥人才的信息素养既有共性要求,也有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从共性要求来看,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
(一)意识层面的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是后勤指挥对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应,它在信息素质中具有先导作用,使后勤官兵的信息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自觉性。后勤指挥人才的信息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使用意识。随着航空兵作战保障向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在新机部队,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安装也十分繁琐,需要一步一步地按照英文提示进行,稍有疏忽就要重新开始,这无形中会带给后勤指挥人员一种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打破官兵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树立敢用意识。二是信息需求意识。强烈的信息需求来源于对信息资源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能够知道自己岗位职能的信息需求,并把这种信息需求准确表达出来,是后勤指挥人员信息意识的重要体现。三是信息安全意识。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保密已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军队战斗力、保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信息安全,无论对部队还是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后勤指挥人才必须强化信息安全至上意识、信息安全法规意识和信息安全责任意识,从而筑起信息安全的铜墙铁壁。
(二)知识层面的信息素养
航空兵作战后勤指挥人才知识层面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理论技术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保障知识。信息理论技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一切与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与历史、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处理等应用知识,以及必要的英语和数学等基础知识等。信息安全知识是后勤指挥人才做好信息设备的维护、严防失泄密问题的发生、避免敌方攻击我信息系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包括:信息资源安全的内容,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信息资源安全受到的主要威胁及对策措施,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等。信息保障知识是后勤指挥人才所要掌握的保障信息系统、信息装备运行方面的知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后勤指挥人才在军事信息环境中,确保己方部队可以自由地采集、处理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为作战部队提供胜敌一筹的、不间断的军事行动。
(三)能力层面的信息素养
能力层面的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战争态势下后勤人才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使用能力和后勤信息保障能力。信息系统使用能力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能否安装与启动信息系统,能否正确无误地操作信息系统,能否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能否判断与估计信息系统的故障原因并进行必要的处理,能否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并正确、熟练地使用,能否应用一些软件开发工具进行软件与数据的开发,能否熟练使用军事专用网络系统平台的各种信息设备等。后勤信息保障能力是后勤指挥人才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打得赢”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以实现对后勤保障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航空兵作战后勤指挥人才信息素养的培训途径
(一)尽快实施后勤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
要制定后勤信息化人才工程规划和计划,分阶段确立后勤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各类人才的信息素养标准。航空兵后勤机关要扫除“信息文盲”,干部做到新的“六会”:人人会用计算机办公,人人会用网络查阅和传输数据,人人会用常用软件和本专业软件,人人会用会标数字地图,人人会用多媒体,人人会采集加工后勤信息资源。并对领导干部、指挥管理干部、专业勤务干部、技术干部和信息技术专家、信息技术操作人员,以及专业军官和普通士兵,分别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实行考试制度,颁发等级证书。要把抓人才培养和抓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后勤指挥人员信息素养的提高,实现信息化人才建设与事业建设的共进。要规范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目前,需要特别注意研究和制定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制定信息获取、交换、、使用、保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吸收和使用等法律法规。
(二)充分发挥后勤院校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
后勤系统要充分发挥后勤院校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根据院校性质和干部职务、专业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信息化培训、轮训班,要扩大规模,增强针对性,突出重点,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将航空兵后勤机关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后勤院校要适应新军革的需要,从开展远程教育、拓展信息专业、构建信息课程教材体系、运用最新教学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质量,为提高航空兵作战后勤指挥人才信息素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三)积极拓展后勤人才信息素养培训渠道
一是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积极与地方大学挂钩,以联合办班的形式,在地方大学定期为部队开办信息本科班、研究生班、短期轮训班等,全面提高后勤人才的信息素养;有计划地选送后勤人员到通信公司、网站等信息产业部门调研、见习,学习了解地方信息产业的运行模式及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建立军队院校、科研部门同地方信息产业部门、高校和高科技公司的交流协作制度,参加地方组织的信息技术研讨会,共同开发信息化实验研究课题。二是充分挖掘部队自身的教育资源。发挥部队各类信息骨干的作用,搞好传帮带;倡导官兵自学成才,组织官兵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依托全军军事指挥网和军事训练网,构建虚拟航空兵作战后勤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