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4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贸经营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微型外贸企业分类及特点
微型企业是从规模上对企业的一种分类,按照企业所从事行业性质的不同,微型企业的种类也很多。本文的分析对象是以外贸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即微型外贸企业。按照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来区分,微型外贸企业应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个体型的外贸企业
通常而言,个体型外贸企业指的就是个人在企业中要肩负起销售、采购、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种形式的微型企业,人力成本和投入都较低,同时也就意味着能够从事的业务范围也有限,业务量较小。
(二)简单直线型的外贸企业
外贸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运作的具体模式会有所差异。简单直线型的运作模式,指的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只负责对外业务的开拓与联络,具体的跟单工作和后续工作另外雇佣专职人员来进行操作。这种运行模式的优点在于决策快,对市场的信息反馈较为明确,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都不高,企业的整体发展路线和战略问题明显欠缺。
(三)职能结构型的外贸企业
职能结构型的外贸企业,我们一般把它看作是简单直线型外贸企业的升级。职能结构型的外贸企业是当前较为科学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势下,由于企业各个职能的专业化,企业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并且对员工技能的培养、职位的晋升、员工的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微型外贸企业主营产品选择策略
(一)根据产品类别进行选择
在我国海关和商检编码的分类中,有矿产品、动植物、钢铁、机械、电子、粮油、食品、工艺品、服装、武器、玩具等等大概共14种产品。而对于微型外贸企业来讲,五金制品、工艺品、小型机械、家具、食品、塑料制品、家用电器,计算机外设、鞋帽、日用品等可以作为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由产品的用途来进行选择
本文中所说的用途只分为工业和民用两种。需求量大、容易销售、价格比较便宜和低廉、需要的技术含量不高等是民用用途产品的特点;工业用品正好相反,市场需求量不会太大、技术含量不会太高,但是价格比较昂贵,因而利润也相应水涨船高。微型外贸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比较二者的特点进行取舍。
(三)根据产品的消费群体进行选择
任何产品的目的消费群体都是不同的,企业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和定位。一般来讲,消费群体分为高消费群体、中等消费群体和低消费群体三个等级。相应的它们的产品类型、质量、价位等都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产品的专业知识要求、生产的等级、相关的质量合格标准等都有所区别。微型外贸企业应该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四)根据产品在外观或技术方面的新颖性进行选择
创新性的产品往往能够带来最大的利润。因为产品与众不同,所以更能够吸引到消费者的目光,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从而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当然,这样做也有其两面性,创新也有风险,在创新产品之前,应该进行详细、审慎的市场调研。
三、微型外贸企业市场模式和产品推广模式
市场营销是外贸企业运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市场的把握通常决定着一个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从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细分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把握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微型外贸出口企业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来细分市场:
(一)微型外贸企业市场模式
一是按品质档次来细分市场模式。档次有高、中、低之分。通常,欧美、日本等国家要求高品质,他们对产品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比如欧洲的电器质量标准IJ,美国的电器标准 KL和食品卫生标准MN。此外,还有众多的环保标准、纺织品标准等等。微型外贸企业可以选择适应这些标准的产品进入这些市场。东南亚、南美、中东、前苏联等通常以中档质量的产品为主,以部分中等品质和极少数高品质商品为辅。
二是按价格水平高低和消费人数多少来细分市场模式。价格档次同样有高、中、低价之分,但这种区分并不一定是和品质的高、中、低完全一一对应。欧洲、日本市场,通常是高质高价的代表;美国市场则是高质中价和中质低价的代表。从消费者规模来看,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国无疑是消费者规模最大的国家;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的部分国家消费人口数量居中。对于大众消费品来说,消费者人数越多,市场就越大。
(二)微型外贸企业产品推广模式
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自己产品的推广,产品推广在企业的市场占有和市场扩张中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自身的运营和推广,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定位、客户群体定位、特征定位不同,选择的运营推广方式也各不相同。对于微型外贸企业而言,其运营模式受到自身规模和资本的限制,如何选择最适合微型外贸企业的运营推广模式,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是参会。广交会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示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民用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行业。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采购商数万人,给国内外贸企业,外销型的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费用较高,进入的条件也高。如果能够有机会进入广交会,这对微型外贸企业来说,将是大大的利好消息。当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一是可以通过正常渠道的申请进入广交会,可以向外贸主管部门申请进入。二是可以和其它的中小型外贸公司合作共赢,共同进入。一般来说,第二种方式比第一种方式要实际、效果也要更好些。
除了参加广交会以外,还可以参加国际会展。具体来说,每一年世界上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举例来讲,德国有科隆电器展、五金展;美国的芝加哥有食品展、机械电子展;香港地区有电子商品展、玩具展等。这些较为知名的展会基本代表了行业内产品的较高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参加这些国际展,微型外贸企业可以获得独特的、先人一步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微型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往往是无价之宝。
第二是网上贸易模式。对于微型外贸企业来说,利用网上贸易模式来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借助当前已有的B2B网站。一是选择与经营产品有关的,能够直接与国外客户交流的网站。二是选择能够生产这些产品的行业网站。三是建立自己的网站。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自己的网站来支持网上贸易。
第三是通过老客户或则朋友的介绍。微型企业有时可以通过老客户或朋友的介绍获得有价值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来自老客户,也可以来自行业内部的熟人或朋友。他们往往可以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提供一些本企业没有注意到的甚至是耳目一新的灵感和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成为企业获胜的重要依托和砝码。
第四是通过中国驻外使馆获取相关信息。我国的驻外大使馆对当地的经贸信息一般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企业可以考虑借助使馆的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经贸信息,也可以通过使馆的网站获取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使馆的经济参赞处进行直接咨询。
第五是通过行业协会获取相关信息。目前,我国各行业在每个大型地区都设有不同的商会或协会,很多企业都乐于加入其中。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可以在相互了解中获取一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和资源,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拓宽了人脉,增进了了解。通过行业协会的模式,有利于微型外贸企业朝着更加规范、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①胡建绩,陆熊文.经营战略管理(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②巍国辰. 中小企业管理提升[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5)
③迈克尔・A・希特等著,吕巍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④劭国良,卢笛.对广州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思考[J]. 南方经济,2001(06)
⑤陈原. 民营外贸企业渐行渐强[J].国际市场,2004(08)
关键词:SWOT分析;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25-02
加入WTO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外贸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中小型外贸企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抓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笔者早年曾在中小型外贸企业工作多年,经研究整理,试图用SWOT矩阵来分析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一些特点并据此为这类企业找到经营发展的策略。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1.经营灵活高效、应变能力强
中小型外贸企业因为组织结构扁平简单,经营规模小,所以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因为“小”,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聘用、薪酬等机制也比较灵活,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弥补自身实力上的不足。
2.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超前
中小型外贸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世纪90年始我国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后成立的,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有较强的市场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管理层的创新意识也比较强,能全方位的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3.组织结构扁平,运营成本较低
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操作运营机制灵活,因此管理难度小、成本较低。中小型外贸企业低廉、灵活的运营成本能降低其经营总成本,从而使得企业能以更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
(二)劣势(W)
1.缺乏战略眼光,经营决策时有盲目
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规模有限,所以普遍缺乏战略眼光,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作指导,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的问题。
2.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不足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经营规模小,员工人数少,单笔交易额也少,因此很多中小型外贸企业既缺乏自有流动资金,又无固定资产,仅依靠抵押贷款或信用证质押等方式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很难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3.企业管理混乱,专业人才紧缺
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仅仅依据自身经验进行管理,管理意识薄弱,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外贸经营是项复杂的工作,经营者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外语实力、丰富的实务操作知识和经验,还要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而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这类人才相当缺乏。
4.经营模式简单单一,企业获利能力较差
目前,中小外贸企业的业务大都以出口为主,不重视进口业务;采用的贸易方式也多为一般贸易,很少采用其他贸易形式。大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没有自己专门的生产基地,而是采用向制造型企业收购然后出口这样的传统经营模式。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以后,制造型企业具备了自营进出口的资质,加上跨国公司也获准入主外贸领域,这就使得中小外贸企业的国内货源基地和国际销售渠道两头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利润水平大大降低。
(三)机会(O)
1.优良的宏观政策法律环境
加入WTO后,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逐步降低外贸行业的进入门槛。同时,国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从资金、税收、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全方位进行扶持。
2.健康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经济运行总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进口需求,拉动了能源、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进口增长。
3.跨国文化交流日趋深化
国际贸易其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小型外贸企业不仅受到我国文化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贸易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逐渐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同时我国也通过对外贸易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汲取西方文化精髓,使两种迥异的文化从最初的激烈碰撞逐渐走向融合。尽管如此,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理念、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还是天壤之别,所以在从事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尊重客户国家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尽力与客户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四)威胁(T)
1.外贸经营门槛降低,行业竞争激烈
我国外贸体制由传统的审批制过渡到登记备案制,进出口经营权彻底放开,外贸行业进入门槛大大降低,导致原来不具备外贸经营资格的企业和个人都能轻易的进入外贸领域,这些对现有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2.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贸易摩擦剧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海外市场需求的降低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摩擦连续不断,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打击进一步加深,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严峻。
3.结算汇率急剧变化,政策调整频繁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美元为首的西方货币急剧贬值,人民币升值以后,部分由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出口成本优势被抵消,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被消弱。而自2007年7月1日,国家多次调整退税政策,取消和降低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极大地影响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利润。
二、经营管理策略选择矩阵
本部分内容见矩阵图。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但内部劣势却大于其目前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中小型外贸企业应该以WO策略为核心,其他策略为辅助,努力抓住机会,在积极发挥内部优势的同时,采取措施来改进企业自身的劣势。同时,中小型外贸企业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还要努力做到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转变经营理念、强化人才培育和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建立风险防范管理机制,使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谢凤燕.我国中小企业外贸中的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05(2).
关键词:经济转型;外贸新格局;茶企;应对
在构建茶企外向型经营战略的格局下,需要认识到我国经济转型对茶企经营模式的影响,以及后危机时期我国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经济转型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这必然会对茶企的产能水平、产能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在追求生态效益目标的情况下,茶企在生产经营中还将强化对废弃物的处理绩效,进而努力形成了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就国际贸易而言,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传统贸易伙伴国都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这样一来,作为我国传统优势贸易的茶叶出口也受到抑制。针对外需拉动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我国政府构建起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就为茶企的国际贸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为此,本文将聚焦于“转型经济”、“一带一路”战略等两大背景下,针对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1对国际贸易新格局的认识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1.1贸易伙伴国的结构出现调整
可以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之前我国的外贸伙伴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但随着欧美国家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之后,无论是从市场消费能力还是市场进入规制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不利于我国的外贸出动。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危机之后做出实体产业回归的策略,这就导致了主要贸易伙伴国逐渐奉行了重商主义政策。之后我国大力发展与“金砖国家”的经贸外交,但受到其它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与之外贸的红利并不显著。最终,我国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力度。
1.2国际市场竞争出现新的特征
以电商、微商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使得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了变化。即,由以前在线下市场中的真实竞争,逐渐转移到线上的产品与订单获取。以国际茶叶市场为例,我国在进口和销售南非红茶产品时,就大力利用了电商和微商平台,从而就能便捷的与国内消费者形成直接联系。反之,我国的茶企在对外贸易中,仍然严重依赖中建渠道商资源,这就在目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可能受到中间商的利益侵蚀。
1.3外贸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就使得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有被削弱的趋势。另外,我国的人工成本与周边欠发达国家相比已无竞争优势可言。因此,在对外茶叶贸易中也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的价格压榨。因此,传统茶叶贸易的产品结构应发生显著变化,这样才能适应外贸新格局的内在要求。
2经济转型条件下茶企的经营现状分析
茶企若要适应外贸新格局的要求,就首先要从自身经营状况中提升核心竞争力,但从现状分析中仍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2.1对外贸新格局认识不足
根据笔者的统计发现,大多数茶企围绕着茶叶产地来设立工厂,而茶叶一般存在于高山和丘陵地区,所以独特的区位条件决定了茶企管理层对外贸的新格局认识不足。就导致了在产品结构优化和加工工艺上,仍然延续着传统贸易伙伴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进而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结构无法吻合。最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就难以获得自身的比较优势。现实表明,外贸新格局的演变趋势早于人们对它的认识,所以这将为我国茶企外贸带来损害。
2.2对外产品品质缺少特色
这里的缺少特色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域内茶企之间的产品品质缺乏特色,就使得域内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将严重损害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利益。第二,与国际茶叶产品进行比较,我国茶企的产品无论在外包装还是在饮用方式上都具有趋同性的倾向,所以也难以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品质特色来增强市场识别度。由此,在域内茶企之间的竞争态势下,就严重削弱了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3绿色环保特质表现不够
绿色环保已成为国际食品加工工业的主流元素,也是国外消费者购买茶叶这种快消品的选择依据。但我国茶叶产品在绿色环保特质上并不显著,主要反映在难以通过可以显性的信息来证明该产品的绿色和环保特质。
3制约茶企经营模式发展的难点问题解析
在优化茶企经营模式来适应外贸新格局上,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具体来说,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3.1企业管理层的意识问题
同样根据统计数据可知,86%左右的茶企都可以归属于中小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管理层普遍缺乏足够的国际视野。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于,中小企业中有大多为家族式企业,在这种企业的组织生态中存在着保守的习惯势力。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习惯势力呢。很显然,这是对不同家族成员自我利益的一种保护,所以就难以对国际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及时的反映。
3.2对外贸信息的获取问题
如何从整体视域下来看待外贸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格局,这不仅需要有战略眼光做支撑,业内要有专业知识做支持。但对于许多深处大山和丘陵地区的茶企而言,企业管理层不仅缺乏战略眼光,也缺乏能够洞察外贸演变趋势的专业人才。因此,对外贸信息的获取问题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3.3产品结构优化调整问题
前面已经指出,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甚至在某些市场知名度上还不及伊斯兰卡的茶叶产品。为此,我国茶企就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增强自身产品的品质,从容来提高产品的市场识别度。但茶企如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则成为难题。3.4绿色环保特质外化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就在国际市场中影响到了茶叶产品绿色环保特质的检定,以及国外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茶叶产品的绿色环保特质表示质疑。可见,建立有效的检测模式便成为了这里的难题。
4优化经营模式应对外贸新格局的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优化经营模式应对外贸新格局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
“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不能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上,还是需要落实在行动中。由于受到大多数茶企管理者自身思想意识格局的限制,依靠自身能力难以突破自己的意识局限性。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在这里起到主导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集域内茶企的管理者进行座谈,并围绕着外贸新格局的演化来共同商议对策。与此同时,还需要发挥高校的师资优势来为茶企的管理者进行专题讲座。在这样的氛围下,就能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
4.2“互联网+”模式下加强信息获取
目前,我国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那么基于这一战略来向域内茶企及时提供海外市场信息则成为可能。具体而言,这里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信息收集能力,也需要打造域内各茶企信息的共享平台。具体而言,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政务网站上及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茶叶需求信息,并与茶企的管理层建立移动即时通讯平台。域内茶企之间的信息共享则需要依托行业协会的组织管理来实现。
4.3发挥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职能
在对域内茶企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外部资金的支持,这也是弥补内部资金积累能力较弱的最优选择。为此,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向有潜力的茶企贷款,并在创新“债转股”的机制下,拓展放贷资金的覆盖范围。另外,在发挥区域商业银行的职能时,也需要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而且,地方政府不应施加政治影响力来干扰商业银行的正常放贷业务。
4.4借助生态旅游项目促进绿色特质外销
在向海外市场展示茶叶产品的绿色环保特质时,除了可以通过图文并貌来相关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在当地打造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并将该项目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来烘托出域内茶叶产品的绿色环保特质。
5问题的拓展
这里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拓展:技术壁垒是发达国家限制他国产品进入的主要方法,根据WTO的规则,实施技术壁垒的国家自身首先应达到技术标准,可见这也是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保护本国企业。为此,我国茶企应该积极应对这一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为此,外向型企业和大型茶叶生产企业,需要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活动,并积极完成研发到商品化的转换。在技术创新中,应着力从绿色理念出发来优化现有出口产品。另外,外贸人才的培养应着力打造出复合型人才来,这里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外贸实务技能、外语能力、涉外法律知识等素质。可见,这不仅依赖于高校系统在人才培养上的努力,也需要茶企优化员工在职的培养机制。
6小结
本文认为,经济转型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这必然会对茶企的产能水平、产能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国际贸易而言,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传统贸易伙伴国都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针对外需拉动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我国政府构建起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就为茶企的国际贸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那么,茶企的应对措施应围绕着: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互联网+”模式下加强信息获取、发挥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职能、借助生态旅游项目外推介绿色特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作者:安伟洁 王依然 单位: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奕凌.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探究次贷危机的形成根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2):65-67.
[2]郭利群.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66.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意义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给全球工业化带来了飞跃性发展,网络建设已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巨大推动力,它使企业产品的各项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使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通过 INTERNET互联网络均可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地区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纷纷建起的网站,并已进入了电子商务阶段,使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迅速转变为全球性网络化的电子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也建起了网站,然而,这些网站大多是在网上一下产品信息、政府消息而已,而能在网上实现在线即时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海关申报、货物保险等的网站还为数甚少,距离网络化商业经营方式——“电子商务”这一更高水准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电子商务作为行业最先进的经营模式,将为企业大大的节约金钱、时间和资源,并将对整个行业的商业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据初步统计,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比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所能节省的资金大约是营业总额的5%~7%以上,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甚至能超过15%。
交易费用降低:电子商务免去了一切烦琐的手续,所有的商务活动均在网上一气呵成,诸如海关、商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货运方式、费用、货物保险、合同签署等都能在网上完成,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的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与国际接轨。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
三、电子商务带来网络贸易的优势
网络贸易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贸易将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
2.网络贸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金融、海关、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3.网络贸易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地位。
公司和厂商可以申请注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页介绍产品、劳务和宣传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网络贸易无时间、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以进行“全天候交易”,把产品推向全球,增加贸易机会,同时又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地位。
总之,全球化的结果形成了地球村,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地球村各个不同成员间之信息交流与沟通。国际贸易为电子商务之驱动力量之一,而电子商务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交易与信息传输的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世界市场的重新构造,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的深化,对每一个国家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认真研究和探索电子商务发展规律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培育企业的创新机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保持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琳纯.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1997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由国有公司一统天下,普遍受到各地政府的关照。那时候,外贸创汇是一件大事,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出口过程中即使有些亏损,国家也会给予财政补贴。
1997年以后,国家的进出口形势好转,外汇从缺乏到平衡,再到有余。国家取消了对进出口贸易的补贴。过去那种完全计划经济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贸企业只有从经贸述评
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改变出口经营模式,从大包大揽式的外贸形式向市场经济的买进卖出发展,即根据商品的质量,按质论价,有序出口。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对外贸易法》实施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家放宽了外贸经营权;另一方面,依法个人也能经营进出口业务。这两条,对国有外贸公司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许多公司的业务一落千丈,许多传统商品由各省、各市、各县,甚至企业自营出口,国有外贸面临无米之炊。
面对这样的变化,只有认真分析形势,寻找转变经营模式的方法,才能应对变化了的形势。
应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主要从三个层面建立商标体系:第一,从战略角度出发,建设服务类商标。国有外贸企业不是生产企业,提供的是以服务为主的贸易形式,因此,注册服务类商标,为开展服务贸易打下基础。有些企业在本世纪最初几年已完成了这项工作;第二,为扩大影响,争取商标升级。注册了商标后,重要的是使用和品牌升级,即在使用过程中将商标推上一个台阶,成为地区性的名牌进出口商标,为建立广泛的商誉打基础。这几年各地都有创“名牌”活动。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积极参与“名牌”活动争取获得认可;第三,在战术上建立几个主打产品的商标。从历史的传承条件看,每个公司总有几个产品的注册商标享誉国际市场。保护、扶持、使用、宣传好这些商品商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商品的品质、包装、宣传上下功夫,打好基础,做大业务。
只要外贸企业能从主体的角度注重商品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国的出口商品有许多优势,首先是成本低,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因成本低、价格便宜而受欢迎,但这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及原材料的价格上升而逐步减少优势,其次是我国有许多特有的产品也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如中国的稀土矿产品,和相当部分的矿产品,再次是我国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某些企业产品已走向世界,如港口起重机械、某些机床、电子产品、服装、鞋类、小商品、家用电器产品等都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还有我国特有的一些农产品,2005年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实行严格的检疫检查。而在以后的出口贸易中我们发现日本在掌握检验标准上并不是一致的,他们对自己能够生产或养殖的农产品控制得特别严格,而对不能生产和养殖的且日本人喜爱的农产品是基本上放行的,从这一点上我们领悟到一个规律,凡是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他们是欢迎的,且控制得也宽松,更不会产生贸易纠纷。
注重特有出口商品的经营是我们长期应注意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面对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及形形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不仅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这种状况给我们的出口带来许多麻烦。过去我们一般是躲避和谦让,其结果是某一商品在某国市场上从此消失。让,是不行的,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和GATT相关规则与之抗衡。据近几年调查,凡是参与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企业最终都有所收获,有的还收获颇多。只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与之抗衡,从此某一商品在某国有可能站住脚跟,企业的获利也是不少的。当然,在这些运作中要注意除了诉讼之外,还有许多中间地带可供我们出口企业选择。如双方谈判,庭外和解,支付一定保证金后和解。其实,反倾销、反补给调查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平衡,只要我们本着有利、有理、公平的精神,认真对待,合理抗辩,有些纠纷是可以化解的。
关键词: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安徽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上,但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跨境电子商务是在信息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尤其是安徽省在跨境电商的条件和发展环境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只有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安徽省跨境电商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一)安徽省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均衡。在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中,以合肥、芜湖和蚌埠为代表,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电子商务应用较为广泛,而其他地区则很少涉及。合肥、芜湖两地成为第二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安徽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目前还比较低,还仅限于将传统的外贸方式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使用的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无限的潜力。
(二)安徽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近年来,安徽省在不断加大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安徽省成立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合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坐落于合肥市蜀山区,该产业园将重点引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在产业园设立总部基地、营销中心,让电子商务带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和升级。
2016年6月底前,合肥市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加快建设完善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初步建立以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核心,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空港经济示范区等为支撑的“一核三区”协同发展格局。而在“一核三区”建设中,首批选择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合肥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空港经济示范区作为试点区域。合肥建立了国际邮件互换局,以前合肥发国际小包,要到南京、上海等机场转关,现在只要在合肥通过国际邮件互换局,就可以交到机场安排航空计划。将来合肥对美国、日本、法国、韩国、英国、俄罗斯等10个主要跨境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邮件总包直封,时间将较以往加快2~3个工作日。
三、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遇到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安徽省的物流发展相对长三角来说较为滞缓,尤其是跨境物流发展更是迟缓,以前合肥跨境交易还要从南京、上海等机场转关,跨境物流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虽然安徽省也在不断地发展跨境物流,但跨境物流仍是发展瓶颈。
安徽省交通便利,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又有长江贯穿其中,虽是内陆省份,但临近海洋,给安徽省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近年来,安徽省国民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2015年安徽省GDP达到22,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8.7%。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国际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安徽省的国际物流发展缓慢,没有成熟的配送体系,发育不全。安徽省国际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配套设施还未建立完整,由此导致国际物流费用偏高,而很多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有自己的配送体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物流问题,就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效率;二是成本。要从仓储、运输到配送都形成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徽省国际物流的窘境――运输速度慢、成本高。
(二)商业银行信用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制度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完善的商业信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而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更是要有国际商业信用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企业之间的交易必须要通过银行系统展开结算,目的是为了防止偷漏税行为,加强国家对商业的监督作用。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作任何的信用担保。商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跨境企业商务模式缺乏创新。安徽省的跨境电子商务目前还仅仅是借鉴和模仿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模式,没有积极地去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商务模式,模仿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商务模式并不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如以亚声威格合肥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有经营模式:一是B2C网站业务:,全品类产品销售,面向全球范围的客户;二是移动终端在线购物平台:Wish;三是亚马逊全球卖家,主要市场为美、英、德、法、意、西、日、加拿大。这种模式仍是对其他优秀网站的嫁接或者借鉴。
(四)经营手法过于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从经营手法上,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基本就是积分抵扣或者是积分兑换,这其实就是靠累计消费金额提供商品优惠。据调查显示,积分兑换和积分抵扣对促进企业发展、扩大企业规模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要想努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就必须增加客户忠诚度。通过差异化营销策略找准顾客需求点,提供独特的产品体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如W站的售前售后服务、商品的种类、快递服务及时完整以及其他一些免费服务项目。完善这些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五)“品牌化”瓶颈。目前,安徽省跨境电子商务所经营的主要是一些廉价的商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比如,通过价格优势去获取市场份额,而这样的产品不可能长久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制定自己的品牌战略,生产或者经营高质量的产品,同时优化售前售后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占领世界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还要从设计、生产、服务上赋予产品真正的内涵,代表企业的形象,走真正的品牌化之路。
四、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安徽省外贸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拓展海外市场、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从外部和企业本身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出发
1、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要想发展跨境物流,首先必须加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其次要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中心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和国外物流企业联合建立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一体化模式;再次要制定一套快速合理的物流方案,合理控制库存;最后要加快物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另外,还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加快培育和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外贸交易市场体系。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建设有序、健康、文明的外贸市场体系,推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要注重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在法律的基础上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从法律层面上来完善市场主体,解决在市场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监督人,让市场参与者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营,使市场更安全透明。所以,我国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做好相关的工作。
3、加快解决支付安全的同时推进支付方式电子化进程。要想解决支付安全问题,就必须提高网络制度的安全性,从不同层次去完善网络支付安全,可以通过基本加密算法、安全认证、安全协议三种手段来保障支付安全,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网络支付系统的监察和监督,不断完善网络支付系统安全体系,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上来解决相应的支付安全问题。同时,政府应该大力推进支付方式的电子化,提倡企业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交易,电子化支付能够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交易更加便捷。
(二)从企业自身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在迅速发展。而电子商务在企业国际化拓展和海外业务经营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电子商务开展海外商场:
1、强化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和应用手段。强化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企业电子化程度,能够使企业贸易方式更为灵活,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由此,必须要强化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重要性的意识,认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是采取电子化的前提,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者认识到电子化贸易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会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将企业电子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电子化不仅仅在于贸易方式的电子化,还有管理模式、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电子化,这就要企业决策者在电子化过程中,不单单是为公司员工配备电脑等办公设施,还要建立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电子化管理系统,使公司制度更加完善,让企业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中,使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电子化程度对企业形象的宣传、在海外市场产品的营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建立人性化的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快外贸企业管理形式的转变。建立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合理地为客户服务,并能根据相关客户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对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变革,使企业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用户反馈,做好售后服务并能很好地预测市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建立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同时,企业要加快转变管理形式,传统的管理形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实行扁平化交叉管理,就是客户在需要某种产品时不需要通过公司层层上报,而是每一位员工都能与客户对接,去掉中间繁杂的过程。
3、走“品牌化”路线,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想要打造品牌,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或者销售质量好的产品,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这也是最根本的;二是做好品牌化宣传,只有加强消费者对产品或者企业的消费意识,才能使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就像提到“双十一”就会想到淘宝大促,在譬如“装房子买家具,我只来居然之家”等等,这一系列都是在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做品牌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形成一定的消费意识,从而形成消费习惯;三是要做好售后服务,一个企业的产品再好,宣传做得再好,只要售后服务没有做好,这个企业的品牌形象便会大打折扣,只有做好售后服务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从而消费者口口相传,更好地提升品牌知名度。
主要参考文献:
[1]任志新,李婉香.中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
[2]黄怡园,王浩.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
新产品开发、国际市场推广问题
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中,由于对国际市场客户需求信息、新产品信息了解有限或信息的滞后,产品开发缺少创新能力,不得已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借助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为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用;绝大部分的企业仍然是以OEM或者是依据以前的经验进行闭门自封式的产品开发,缺乏与市场用户有效的沟通和常态的互动方式。有的企业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但产品推广手段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如:电话、传真、报表传递、单据传递等,既浪费传递时间,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差错。再有对市场信息的分析手段落后,企业产品也很难拓展国际市场。
企业管理效率、服务水平提升问题
目前大多数外向型企业进出口业务操作仍然处于单证和数字处理阶段,大量外贸单证、单证流转、测算报价及统计分析报表等工作均在手工状态下处理;业务、单证、财务、仓储运输等部门和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共享,部门间业务信息不畅通,经常出现业务脱节、延误外商交货和许多因为与外商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服务问题。国际贸易业务的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之间的脱节,企业资源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经营成本的上升。落后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效率,造成国外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高昂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对欧美地区,在对方信息化程度高而且人工成本高的情况下,该问题更加突出。
企业“两重两轻”的问题
重潜在目标用户的挖掘,如参加交易会、使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集市(如使用阿里巴巴平台)等;重产品生产,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大部分企业依然处在“生产型”企业的经营模式,缺乏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轻销售过程,对销售方式、销售成功率、销售周期、销售成本、销售经验等事项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轻售后服务,在用户服务的方法和模式方面仍然很落后。
企业风险控制问题
大多外向型企业国外客户、供应商和商品信息等资料分散在业务人员的个人手中,信息相互封闭又相互重叠,难以形成公司有效资源;业务员的流失还会使企业经常丢失往来的国外客户,给企业造成经营损失。
由于大多数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国外向型企业,在对外商的销售服务过程中管理手段粗放落后,上述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它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商业企业 核心竞争力 规模经营
面临新的市场环境,我国商业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规模经营之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商业企业根据不同的业态可以选择以下方式扩大规模经营。
一、零售企业:发展连锁集团
连锁集团是以零售业为主的经营模式,将大生产经营的规模要求科学地与现代消费的分散化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既不违背零售的本质要求又可以实现大规模经营,它的出现给零售商带来了一场革命。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配送中心大批量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了资源共享,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发挥规模优势。我国连锁企业在资金实力不及外国连锁集团的情况下,要迅速提高企业规模,采用下面两种方式比较可行:
1.发展特许连锁经营
目前,我国多数连锁企业在扩张规模时通常采用直营方式。尽管直营方式扩张具有所有权统一、便于管理等优点。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大量资金。而我国连锁企业,往往自有资金紧缺,因此采用直营式扩张会受到很大制约。特许连锁经营则不受资金、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发展特许经营是发展我国连锁业的有效途径。我国的连锁企业可凭借自己的品牌、管理技术、配送体系等优势,以特许经营的形式吸收更多的加盟店,从而以较小的投入来获取较大的利益,取得竞争的优势。
另外,在目前政策还不允许外资连锁企业在农村开店的情况下,商业企业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利用自己与物资、供销、粮食、外贸等部门的历史合作关系,与它们互利合作,通过特许连锁经营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对农村市场的控制能力。
2.采用联合经营方式
即通过横向一体化的形式发展壮大自己。国内连锁企业可以与国内外先进的有影响力的连锁集团合作组建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也可以将城市的副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粮油公司经过改组、改造成连锁店,兼并中小连锁企业,联合组建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与外国连锁集团抗衡。通过联合,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批发企业:组建大型或超大型批发企业集团和综合商社
1.集团化战略是生产社会化和大规模商品流通的客观要求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商业批发业为提高竞争水平,联合组建大型批发商业公司作为美国流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2004年在批发业中,批发联合商业公司已占企业总数的65%左右,占销售额的83%以上。日本流通理论界则把商业的集团化当作一种战略,而不仅仅看作是组织结构上的经营模式。我国的批发商业在设置上分工过细、专业性太强、力量过于分散,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零售企业综合采购的要求。因而,为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批发企业应通过合资、合作、兼并等手段,发挥整体优势,提高规模效益。
批发企业在实施集团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当前商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尽管批发业在商品流通中的比重仍比较高,但单纯的商业批发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在不断下降,原有的批发业务已经被零售企业的内部行为所代替。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品交易速度更加快捷、成本更加低廉,这给批发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批发环节的萎缩现象要求批发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改组,向生产和零售环节延伸。
构建商业企业集团,必须选择实力强,信誉度高,资产雄厚的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企业,再吸收一些中小型企业加入到集团中来,这个商业企业集团就变成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多层次的联合体。同时,注意加强资产联结纽带,使核心企业成为商业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
【关键词】中国姜蒜之乡 生姜产业化 供给侧改革
“安丘大姜”在2006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也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姜蒜之乡”,每年的生姜种植面积20余万亩。生姜是安丘市重要的农业品牌,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就其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安丘生姜产业化存在问题分析
(一)生姜总产量虽高,但是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率偏低
安丘生姜种植面积每年达20万亩,总产量超过8亿公斤,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又建有全国最大的姜蒜批发市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姜蒜之乡”。由于生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比较严重,有些农户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药物残留超标。安丘生姜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率不到生姜产量的四分之一,绿色认证率还有待提高。
(二)没有合理使用“安丘大姜”的这个国家地理品牌
“安丘大姜”虽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也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姜蒜之乡”,但是由于缺乏对地理标志价值的认识,在生姜生产、流通、加工、销售、推广、物流服务等环节,很少有企业或者个人合理使用“安丘大姜”这个国家地理标志,就造成了“安丘大姜”这个国家地理品牌的使用和推广的局限性,缺少应有的品牌效应。
(三)生姜产品大部分停留在初加工阶段,深加工程度不够
安丘生姜目前大部分处于初加工阶段,也就是作为初级农产品的保鲜姜简单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农民获利较低。而作为深加工的调味姜片、姜油、寿司姜片、脱水姜、腌渍姜等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生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较少,也限制了安丘生姜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生姜产品供应链耦合度差
生姜需要经过育种、种植、储存、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各个供应链环节,安丘生姜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以生产农产品的单一农户为基础,生姜一体化经营程度低,供应链各个环节耦合度差。生姜产业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阶段或者各个部门之间联系松散,不能真正实供应链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模式。
(五)生产、储存及流通加工的标准有待规范和提高
生姜的种植环节有还是以单一农户的生产技术为基础,缺少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储存环节,各个农户还是处于最原始的采用地窖的方式,缺少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储存方式,经常会出现生姜腐烂等问题。在生姜的流通加工环节,要去除生姜表面的泥沙,还要不破坏生姜表皮,由于清洗技术不规范、不统一,大部分加工企业都是比较简易的洗姜作坊,符合标准的生姜产成品率相对较低。
二、加强生姜供给侧改革,提升安丘生姜产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生姜的生态化种植,科技化改造
在种植环节采用生物技术,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用有机肥料,加大有机生态化种植,打造循环农业,进一步提升生姜的品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进一步提升农场规模,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社、农场模式是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减少单一农户的小规模生产数量,以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提升农场规模,采用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优势生姜产品。对生姜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植、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
(三)进一步提升“安丘大姜”的品牌效应
品牌在产业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生姜生产、加工企业要充分、合理利用好“安丘大姜”这个国家地理标志的品牌,生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要做好品牌的合理使用,提升品牌效应,带动整个生姜产业的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做好引导宣传,为农户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四)做好生姜供应链优化工作
最近几年的生姜市场波动较大,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姜产量的稳定性,要做好生姜供应链优化工作。生姜生产龙头企业要积极拓展市场,采用订单生产、契约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各个方面,稳定产品价格和产量,优化生姜供应链,保证农民生姜生产的经济效益。
(五)做好生姜产业的物流优化工作
生姜产业物流环节主要包括储存、流通加工、运输等环节。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生姜的储存环节应采用科学的标准化的冷藏模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流通加工环节,要引入标准化的加工流程,制定加工标准,提升产品品质。
三、结束语
安丘生姜产业化水平目前虽然还不是很高,随之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的提升,安丘生姜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进行供给侧改革,必将带动安丘生姜产业的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安丘的农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明钊.山东平度“仁禾”大姜经营模式经验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5.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1.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
首先,电子商务企业逐渐取代传统中间商,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中间机构。其次,电子商务企业的崛起,中介型外贸公司逐渐减少。最后,电商企业的出现,使得大中小型企业也加入了国际贸易行列,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网上营销,加强与世界同行业企业的交流,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使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交易方式
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传真,甚至面对面的交流来完成业务,效率低下。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体现在:
(1)交易工具。EDI技术的成熟,采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视频等手段进行及时沟通,改变了传统的交易工具,节约了成本和交易费用,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支付方式。传统国际结算采用的支付方式有信用证、汇付和托收,如今许多企业在网络上利用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等进行资金支付,金额较小的可以直接在网上通过金融专门网页结算,金额较大的业务可以选择金融EDI银行进行支付。
(3)交付方式。电子商务的交付方式因为产品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是有形产品就需要采用国际物流系统交付货物,如果是无形产品就可以在网上直接交付。
3.电子商务降低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各项成本
提高了交易效率利用先进但费用低下的网络通信手段,节省了沟通费用;交易双方不用来来回回,减少交通、住宿费用;减少驻外机构,大大降低办公成本;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如ERP软件,将对外采购需求收集汇总,整理后进行统一采购,以便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零库存的最大化。利用网上营销,可以花较少的开支得到理想效果;简化交易双方的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在影视娱乐、工作软件、电子书等电子产品上,双方可借助网络直接交付,极大地降低了传输成本。
4.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方式
电子商务通过EDI和互联网进行全套的业务流程,改变了全世界传统的单一物流为主的经营模式,实现业务流、资金流和物流合为一体的一种全新经营和管理模式。传统经销商和商数量大大降低,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连接,消除了传统贸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企业变革其对外贸易模式。在电子商务时代,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制作精美的网页宣传其产品,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沟通,回答客户提问等方式来达到促销目的,改变以往高成本但低效率的营销方式,使客户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挑选到满意的商品。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应用观念落后
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对电子商务效果的认知度较低,已经建立的电子商务系统也只以建立企业自身的网站系统为主,在页面上介绍企业的各种产品信息和资源,通过网络方式将其推广给更多人,很少建立和国际专业网络平台接轨的项目,这种处于初级阶段的电子商务还需要继续深入发展。中国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无法实现差异化对待顾客、无法提升网络市场竞争能力、无法完成和外贸企业对接、无法达到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目的等问题成为这些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2.电子商务应用内容狭窄、效果不明显
不同企业在生产规模、经营模式及地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到企业电子商务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普及。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是将电子商务作为一个营销平台加以利用,在企业日常生产、管理、运营环节中的高端应用较少。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能够切实利用电子商务高级应用的企业不到100万家。国内中小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上的主要特征是:处在电子商务应用的高级阶段中,ERP和CR1VI管理占10%,SCM管理占6%,但绝大部分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还处于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处于信息共享层面,应用更少的是生产控制方面。
3.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不健全
(1)从微观环境来看
首先,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在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往往对硬件的投入比例较高,对软件的投入比例较低,这种做法占用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同时制约了硬件设备的发挥。其次,电子商务人才短缺制约了电子商务发展。在外贸行业,不仅缺乏懂网页制作、网络建设、程序开发等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也缺乏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专业英语、法律、国际营销、国际贸易、报关、商检、国际结算、运输和保险等多方面知识的实践型人才。再加上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很多企业管理者在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培养及培训方面不愿过多投入,结果导致高水平的系统管理及网络管理人员极其短缺。再次,人为因素制约,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对企业传统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电子商务使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及经营体制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使营销、采购等环节更加透明。而这些可能会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既得利益产生冲击,从而对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产生一定的心理排斥。
(2)从宏观环境来看
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存在网络规模不大、电子数据传输速度不快、使用费用较高等问题。②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约束作用,法律的缺失会导致市场参与者的违规。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发展。③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电子商务环境下,在线交易、在线订单、买家信息、商品信息和支付信息等安全问题成为双方当事人所关注的要点。目前网络安全的缺失导致网络犯罪频繁,主要表现在:偷取信息、篡改与编造虚假信息进行欺诈,恶意攻击计算机造成数据流失等方式,迫切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完善立法来解决这一问题。④诚信机制尚不完备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很难确认,这就造成交易的可靠性受到影响。电子商务要求更高的信用机制,但目前各国的信用保障体系都不完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不够了解交易客户的资信状况,错误选择交易对象;网络监管体系不健全,大量虚假信息影响国际贸易中的信用;金融机构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不完善,导致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等。由于诚信问题的出现,还会使客户对产品的认识不够全面或存在误差,导致国际贸易纠纷大大增加。⑤物流体系有待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物流行业的整体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部分部门管理体系存有分割现象,在经济转型时所触及到的产业政策、基础设施、设备技术、税收、海关、运输等服务归政府职能部门来处理;服务的总体水平和效率低、运输成本高、运输速度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情况复杂、配套设施不齐全等。
二、电子商务促进外贸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从企业自身分析
1.强化电子商务应用意识
电子商务不仅为企业提供营销服务,而且还能在物流仓储、管理、融资、技术等环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其核心在于管理,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集于一身,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认知到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才可能作出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正确决策,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中的积极作用。
2.转变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
外贸企业要提高管理过程中信息获取的速度、广度和精度,并对其进行规范和优化处理,其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都应当尽快实现数字化,适应和促进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企业可以在技术、管理、制度层面尝试不同程度的创新,如自主研发ERP系统,为企业节省高昂的购买费用;此外,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推广,也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企业自身产品或服务营销推广中。
3.建立人性化的国际CRM系统
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揣摩并满足客户的需要,外贸企业建立CRM,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要求,利用市场营销、综合客服、客户管理、合作伙伴管理和产品管理等功能,整个过程的自动管理和协作为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外贸企业客户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风俗、法律、技术水平等复杂关系,故人性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使外贸企业更加尊重各国国情。
(二)从外部环境分析
1.加快电子商务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
建设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有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完备的配套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落后,导致网络速度慢、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化水平不高、使用费用高等,制约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这些基础设施较好,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大基础设施和网络设施建设,提高传输速度和准确性,降低网络的使用成本。在大力完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基础上,建立起集商流、信息流、物流于一体的发达配送系统。
2.加快培育和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外贸
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成熟完备的支付体系,是电子商务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我国,支付体系和诚信机制都还不够完善,应当加强和世界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目前,由于我国外贸中小型企业居多,货源大多不是自己企业生产,有的甚至没有见到实物就发货,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影响了我国外贸产品的诚信。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加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成熟电子商务的交易市场诚信体系。
3.加快解决支付安全的同时推进支付方式
电子化进程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有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电子化的支持,尤其是外贸业务。只有把网上支付系统和支付信息传递的安全性解决好,外贸电子商务才能顺利进行。需要在在线支付的过程中统一电子货币支付程序,统一约束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保密性和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同时,中央银行应在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功能上发挥作用,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来完善在线电子支付系统。
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应的法律体系来明确生产厂家、消费者、政府进行电子商务业务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政策来执行,从而实现我国外贸电子商务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5.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外贸企业 转型策略
1. 低碳经济及其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也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地保护环境,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 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出口导向,二是高投资低消费。出现这种模式特点是与我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息息相关的。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技术瓶颈,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依赖外贸出口的产业模式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1)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衰退的困扰,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不能彻底转变,我国经济就不会有本质的改观。(2)国民经济整体经济效益不佳。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极其有限,许多企业主要靠国家提供的出口退税补贴生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份额过高。(3)超大规模的外贸商品出口量对国内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占用仍然是极其巨大的。而巨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因为治理环境污染也需要能源和其他经济资源支持。
因此,如何从目前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中转变,是我们当前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课题。
3. 低碳经济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是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只有顺应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外贸企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市场自身会产生转型的需求。所以说外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是束缚其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市场,拓宽产品的出口渠道,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外贸市场推向发达国家以外的国家;过去我国的外贸企业主要依靠价格低廉在竞争中取胜,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先进的技术,产品的质量,研发的手段以及经营的手段应该成为我国外贸企业关注的焦点。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使我国外贸企业与时俱进,进而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国企业应借世界发展低碳经济之际,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加强管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有能力的出口企业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不断更新技术,改变产品生产方向,尽力实现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转变,使产品的品质升级,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完善产业链的结构,以设计水平、研发能力、品牌效应、服务质量、销售策略等为中心向外扩展,这样,外贸企业的技术会越来越高,获得的收益会越来越大,企业的竞争能力会越来越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成为了重中之重;而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我国外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多向国外先进的同类企业学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大量技术含量高的操作设备,引进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加快产品性能的提高速度,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非价格的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完善的管理机构,吸引大量的国外投资,着力将一流的人才吸引到国内。
外贸企业还应该大力开展品牌的建设,应该努力生产出自己独立开发并且具有强大优越性的产品。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是增加外贸企业竞争力的法宝,不断提升产品的品位,增加产品的品牌效应和设计水准,打造出口产品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以高端的品牌获取对产品的定价资格,从而获得较高的回报。在产品优化方面,外贸企业应该在改进自己经营的产品和满足市场需要方面下工夫。根据贸易国的经济水平和自然条件调整产品的功能;组织货源时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选择产品。此外产品的包装也是外贸企业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应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精心地设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观点。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增强企业经营的绿色观培养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不注重绿色营销的企业就会失去市场而被淘汰出局。只有这样才能唤醒企业的管理者,解决绿色营销观念淡薄的问题。
系统推行绿色市场策略。外贸企业要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强化绿色观念,不断推出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市场,实施绿色公关,树立绿色形象,系统推行绿色市场策略,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具体来讲主要在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销售方面实施策略。一是绿色设计。产品的绿色设计又称为产品的生态设计或者环境设计,它是决定绿色制造工程成败的关键。绿色设计要求时刻都要考虑预防污染问题,它从设计开始,把改善环境的努力始终凝结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之中,环境标准被列为优先考虑因素。二是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借助于各种制造技术和手段,加强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在产品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绿色销售。绿色销售是绿色产品由企业手中跳跃到消费者手中的衔接环节,在整个绿色营销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新市场 长期以来,大部分外贸企业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美国金融危机,欧美市场外需量急剧下降,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把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安排到资源丰富的区域去办;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把部分高档消费产品如电冰箱、小轿车等推向广大乡村,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通过减免税收或税收返还的办法,搞好农村集约区域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激活农村市场。
结语
【关键词】小微外贸企业;转型;国际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逐步确立,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我国外贸企业经受着贸易保护战、汇率战、多种成本上涨等重重压力。2011年以来,受宏观政策趋紧、外部需求萎缩、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进入2012年,我国外贸形势并没有好转,我国外贸进出口2012年1-4月增幅持续回落,外贸增长速度始终在个位数徘徊。而在2012年6月的消博会上,受欧债危机、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订单下滑现象在很多小微外贸企业中普遍出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的企业订单甚至下滑近50%。面对更加复杂的外贸形势,多数外贸企业都选择了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企业发展的调整。转型升级,已成为众多小微外贸企业在危机中成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法宝。
一、小微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小微外贸企业已经成为我过对外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贡献巨大,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小微外贸企业数量众多。过去三十年我们国家小微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数量巨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内地中小企业单位数已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99.5%。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以个人独资企业等形式的企业大概有1100万家,另外以个体户登记的企业有3600万家,合在一起有将近5000万家,其小微微外贸企业数量将近500万户。
2.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微企业在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所提供的出口超过出口总额的60%,例如2010年小微企业出口额占到了全部出口额的72%,2011年小微企业创造出口额占百分比为65﹪。从地方政府的外贸数据的增长也可以看得小微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出来,例如2011年河南省出口总额192.4亿美元,其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5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3%,全省小微企业出口较2001年增长34倍。
3.电子商务深入渗透。目前,以市场辐射广、贸易成本低为特点的电子商务开始显现出来在外贸出口高成本时期的优势,不少小微外贸企业纷纷通过互联网开拓国际市场。对小微企业来说,网上做外贸能明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来持续的短单、小单化趋势能够灵活应对,还能帮助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终端市场,通过订制提升利润空间。来自义乌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义务市场里几乎随处可见“线上线下做外贸”的模式,截至2011年底,4万多名义乌市场经营户中,超过40%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中网上外贸占了相当比重。目前大约10万名从事外贸业务的小微企业主聚集在阿里巴巴平台,来自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万注册会员可以与他们在该平台上直接开展贸易。
二、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
受欧债危机、各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虽然有不少小微外贸企业在努力转型,政府对小微的企业也作出了很多支持,例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但是小微外贸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
1.企业经营状况严峻。根据国内最大的小微企业进出口流程外包服务平台——深圳一达通2012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外贸订单2012年以来下降近三成。东莞市2012年对在本市范围内的300家微小外贸企业经营状况的专项调研显示,微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尤为严峻,超过8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订单同比持平或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平均上升18%。对于小微外贸企业来说,订单数量减少是他们面临首要经营困难之一,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贸易货币不同程度的升值,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减少以及小微外贸企业对客户黏性较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订单的数量。
2.企业被迫增加裁员。由于欧债危机一直持续性的不确定性,2012年我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呈现出“短、小、散”的外贸订单特点,正是缺乏长期的大订单,再加上当前企业的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小微企业近来普遍趋于谨慎的用工心态,很多企业被迫裁员。根据深圳一达通2012年6月的小微企业外贸指数报告称,小微企业外贸景气指数2012年5月份进一步下降,伴随着外贸景气指数下降,小微企业的用工意愿大幅下降,35%的受调查企业表示出现不同程度的裁员,2012年5月份用工总数少于4月份。
3.转型内销举步维艰。目前,在海外市场不确定、国际汇率摩擦等“乌云”笼罩下,许多小微外贸企业为改变企业完全依赖国外市场的经营模式,因此,试图拓展国内市场。一些小微外贸企业为求生存发展,线上线下双重布局,开始大规模转向国内市场,最大范围内拓宽国内销售渠道,寻求利益增长点,挖掘国内消费市场潜力。然而实际情况却显示出转型国内市场的举步维艰,小微企业在转内销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国内市场开拓、利润空间、进场费用、货款结算方式、品牌知名度低等都使外贸企业的转型内销开拓艰难。
三、小微外贸企业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