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4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专业的机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42-02
1 会计专业质量现状
1.1 专业结构不合理,职教特点不鲜明
高职教育既要区别于本科教育,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要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班相区别,体现出属于该层次高等教育所特有的“高、职、工”等特色。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都没有形成这样的特色。会计专业在改革开放发展的迅猛时期大规模建立起来,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专业建设缺少精心设计和反复论证,专业模式多照抄照搬,各个层次的中高等会计教育彼此辨识度不高。而且多年来,会计专业持续高热,也助长了高职院校专业改革的惰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参与力度不够,导致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或不够深入。对行业的适应能力、岗位的针对性、职业胜任力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来自企业的具有深厚实践经验的教师依然缺乏,普教色彩浓重。调查中发现,辽宁省内多家高职院校设立了会计和会计相关专业,其建设思路,人才培养和课程开设等具有非常明显的趋同性,相关系数很高。除了职教特色不鲜明外,各高职院校之间也缺少差异性和针对性。
1.2 市场导向性差,产学研模式脱节
尽管教育部大力倡导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各高职院校在实现过程中仍然有多方面的障碍,产学研效果多方联合、多方共赢的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利益支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真实竞争压力的学生们不能真正投身学习和技能训练,不能独当一面,需要经过较长的企业培训才能上岗。这也就造成了产学研合作机制上的死结。想要做好校企合作必须从机制上改革,真正做到利益均分,各取所需。受金融诈骗、诚信普遍缺失的社会环境影响,以经济业务、资金流为实习对象的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受到的阻力更大。会计工作涉及商业机密并且链条较长,真正掌握会计技能需要投身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熟悉环节,熟悉控制,熟悉管理和制约。这些都是短期无法达到的。基于上述原因,高职会计专业不可能完全过去重新来建,绝大多数学校是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以谈成几个校企合作企业为目标,深入细致全面科学的合作模式并没有形成。因此会计专业的市场导向性并不清晰,本应实行“错位经营”的高职院校却没有专注于差异化专业建设,没有量化分析内外条件,没有关注市场需求动向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注重创建和培育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凤毛麟角。
1.3 专业实用性差,学生就业质量低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会计专业面向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应随之转型。从调查中发现,辽沈地区的高职院校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较多,但培养专门的电子商务会计人才的专业基本没有,甚至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方面的课程也鲜有出现。会计专业沿袭过去的运行惯性,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面也做过大量的改革探索,但基本方向难改,不能良好地适应频繁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职业结构,对市场经济发展变动不够敏感。专业的实用性不能对接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不能形成社会所需的最新、最实用的技能,从毕业到上岗之间存在着一个较长的时间缺口。
2 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2.1 SWOT分析法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管理学界SWOT方法常被企业用来分析自身内部的优劣势和所处环境的挑战及威胁。SWOT方法是用来综合考虑分析对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系统评价方法。S指分析对象的内部优势,W为内部劣势,O指外部环境机会,T指外部环境威胁。一般以矩阵的形式直观列出,方便管理和应对。
2.2 会计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可见,高职院校要发展会计专业,必须深层次地分析自身所处环境和所具备的优势,彻底摒弃陋习,有成效地革新,实施差异化经营。下面就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使用SWOT法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进行全面的态势分析。
2.2.1 优势与劣势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前身成立于1952年,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质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会计专业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会统部,迄今已有31年的历史。从优势上看,首先,历史悠久,专业建设根底扎实,大量毕业生服务于银行、证券、企业等各行各业,在社会上已经积累了较高的人气,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其次,会计专业具有一支精干的教师团队,教师多来自会计工作一线,爱岗敬业,积极上进,有丰富的会计专业实践经验和“双师”资格,其中,注册会计师2人、注册税务师2人、国际注册会计师1人、高级会计师2人、会计师7人、资产评估师2人、房产估价师1人,他们务实肯干,师德高尚,始终保持着教书育人的激情;再次,生源素质较高,几乎每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赶超三本,逼近二本,多数学生遵纪守法,学习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最后,“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成形,教学中突出“考级考证”和“专升本”要求[1]。
诚然,不可忽视会计专业建设也存在著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第一,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相对匮乏,高质量的会计实训教学明显不足,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学生数量多,教师数量少,师生结构不甚科学,超大工作负荷量抢占了大量教师进一步进修、实习、自我提升的时间,知识更新速度慢,拔尖教师人才稀缺;第三,课程体系改革尚未推行完毕,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特征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传统教育模式痕迹明显。
2.2.2 机遇和威胁
2014年5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职业院校迎来了新一阶段发展的良机。未来10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人才强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认识到会计人才在经济社会中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2],也是辽沈地区高等职业会计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另外,近两年该校正在进行省级示范校建设,各项规划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学校上下团结、人心振奋。作为老牌示范专业,更应该借助这个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扬长避短,引领带动其他专业共同进步、共同辉煌。
然而,在改革的路上尚存在很多困难与威胁。首先,空间小,构建大规模的会计校内实训基地或构建会计信息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大厦,几乎是一种奢望。其次,学校资金短缺、资源有限、缺少利益的倾斜,校企合作联盟不稳,校外实训基地开发难度加大。再次,购置各种财务软件、实训平台,制作微课、慕课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最后,高职教育竞争激烈,不改革、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失败和消亡,人们应在机遇与威胁并存的情况下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3 特色会计专业建设举措
3.1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途径,充分发掘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始终是高职教学的重点和特色,也是当前阻碍高职教育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问题。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充分、高效、完整,更是建立品牌特色的一把利刃。会计工作与资金相关,与商业机密不可分割,会计实训基地开辟是专业建设当中一块难啃的骨头。首先,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共赢的合作平台,是发掘实训基地的主要方向。只要形成利益共同体,所谓的商业机密也就变成自己家的秘密,实习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校企目标一致,会收到非常好的合作收益。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不遗余力实现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开办校内代账公司,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并以创业实业为依托,实现我创办、我营运、我核算、我分析的良好局面,开辟校内实训基地。最后,也可加大教学模拟软件的投入,购置ERP沙盘和VBSE综合实践等模拟企业经营核算的仿真软件,将企业搬到实训室,让学生“居于斗室便知社会上的经营大事”,增加学生职业经验积累和动手能力。
3.2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降低教师教学工作量要求,提升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在人的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繁多的工作内容和繁重的工作量必然会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教师无暇仔细备课,认真思考教学改革、凝练经验、提升素质。因此,“以高质代多量”不仅符合教师个人发展规律,也会促使教师用心琢磨教学活动,多出精品课程,推动教学质量、专业质量的提高,一举多得。
(2)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
避免教师与实践脱节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中抽离出来,鼓励其深入企业实践,实时更新行业经验,提升动手能力。甚至可以将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定期指派少数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后再由教师将所学经验技能传授给学生,用人单位可以不付费给教师,但必须接纳一定数目的实习生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岗位实习。这样既有效提升了教师能力,解决了资深专家直接教授学生的低效率、低质量,而且保证了学生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来源通道,达到多和谐,共进步。
(3)积极吸纳行业内资深专家到学校交流、任教、指导,进一步丰富实训教学的形式和资资源。
自给自足,单纯地依靠校内专职教师完成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不符合当前大学开放式的发展理念。优秀的教师队伍,除了挖掘自身教师资源,不断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外,还应将目光锁定在其他高职院校或高等学府的资深教授、专家以及来自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多组织群英会,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开拓眼界,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团队。
3.3 构建科学的专业质量评价体系,实时跟踪专业发展
专业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创造、革新,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完善。因此,建立起科学的专业质量评价体系,实时获取专业运行中每个环节的数据并加以分析、总结、反馈、推动,才能实现专业预警,及时纠偏,保证特色鲜明,品牌不倒。
参考文献
一、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层面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会计专业也成为各级各类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据统计,在我国1000多所高职院校当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专业,表明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会计专业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使会计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但深入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尽管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已经制约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科学和健康发展。
(一)会计专业教学缺乏市场导向
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但会计专业仍然属于传统专业,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效果始终比较理想,这也是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最主要的就是没有树立“市场导向”原则,往往不切实际的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甚至存在着盲目跟风的问题,导致会计专业不仅没有自身的教学特色,而且也使得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二)会计专业教学课程设置落后
尽管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会计人才需要,对会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但目前仍然没有进行深入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根据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进行改编,比如基本上都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很多高职院校过多的设置基础课程,由于受到知识和学科限制,根本无法实现应用型的目标,制约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适应性。此外,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采取“主导教学”的模式,强调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需要。
(三)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效果不足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在学校就让学生积极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能力。但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缺少对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投入,无论是在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缺乏先进性,很多会计专业教师也缺乏实训教学经验,导致很多学无法学习和积累更多的实践知识。同时,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实训不足,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制约了未来就业和发展。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牢固树立市场导向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否则就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特别是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这也将影响到高职院校未来会计专业的发展,因而必须牢固树立市场导向教学理念。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对市场需求情况及未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从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学生就业发展能力的角度,对会计专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同时,高职院校之间应当加强教学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市场导向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
(二)合理设置会计专业教学课程
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科学设置会计专业教学课程,才能使会计专业教学更具实效性和特色性。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必须将“实用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起来,改变过去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时间,特别是要尽量缩短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高职院校还要从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细分”的角度出发,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凸显专业化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成为专业中的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着力创新会计专业实训模式
会计学科实用性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专业在高等教育里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呈日趋增长的状态,因此在本科甚至硕士的教育中,主要是往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这也是会计高等教育的趋势,为了更好满足中国加入WTO后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按照会计专业教育的大致情况来说,本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硕士和博士大部分为理论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小部分硕士为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要想促进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就应该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打造具备全球意识和发展眼光的高精尖人才,加大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比例,满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对会计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思考
虽然会计专业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专业,但是许多高校对于会计专业办学的规模和质量以及结构等等,没有做一个综合规划,没有从战略的角度进行规划,导致会计专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盲目跟风,并没对会计专业的设置合不合理进行评估,盲目的跟风导致过多的院校都开设会计专业,使得市场面临饱和状态,使得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大打折扣,无法培养精英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缺乏品质的培养以及必要的评估
对于高等教育的规模,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的招生特点,就是学生人数比较多,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各个专业招生的趋势。在目前这种规模较大以及人才培养的种类较多和结构相对复杂的情况下,要加强对教育质量的洞察和评估,这样才能够使得会计高等教育质量得到提高,这也是保证会计高等教育可持续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综合的专业教育体系
目前国内会计教育界和务实界以及会计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务实界与教育界之间的矛盾也比较大,务实界认为教育界所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较强,但是脱离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无法胜任许多工作,而且教育界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高,与一个标准的会计人才不相符合。高校教师的资格晋升和评职称,都需要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由于会计科研远离实际,使得会计研究越来越变得苍白无力。
三、关于我国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策略
(一)转变发展方式和评价方式
不管是什么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显现,对会计专业来说亦是如此。会计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严保质量关,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学科的发展,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即使能在短期内带来效益,也将会对日后会计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产生影响,造成社会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转变发展方式和评价方式。高校要对会计专业设置和适度以及专业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同时会计专业的发展必须保障参与者标准、教学情况,遵循使命与战略标准。只有将转变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带动会计高等教育改革。
(二)确立长远目标,培养学识精通的专业人才
高校要想培养在会计领域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就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对从事会计高等教育的教师,应当权衡研究与教学,既能传授会计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在会计领域研究探讨。再者,高效必须加强会计课程与会计研究和实习这两者组合的创新性,最重要的一点,不能单纯凭借学生的成绩判定学生的水平,要综合成绩、能力以及就业发展来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是否具备较好的会计专业学识和职业技能。
(三)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
改革要得到成效就要从根源抓起,改革專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一直以来国内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不利于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要让改革深入到转变教学手段,变更教材内容,改革课程设置这些方面,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既能探讨他人的科研成果又能自主开拓,产生新的见解,从而获得经验,也加强了自身的能力。
(四)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会计专业的学习进阶
合理安排会计专业的学习阶段,才能更好地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加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同时,要调整会计专业的学位进阶,注重创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教育和实际接轨,提高资格认证对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会计教学;特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17-01
会计专业是一个传统老专业,已经形成了自身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套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亟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套路进行调整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的明确。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我国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第一线工作人员的重任。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同样是以培养具有一定会计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会计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1.2 教学内容中以实践、训练为主。在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里,实践训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们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很多。相比较大学教育,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更加侧重于实践应用。在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中,实践课程和操作所占的课时比率相当大。这也正是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的鲜明特点。
1.3 过于强调职业能力,忽视素质培养。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集中体现在对“职业”的限制性理解上,“技术”则给职业更增加了一层限制,重技而轻术的惯性思维则把这种限制诠释得具有了操作性的工具色彩,由此,职业教育就成了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职业技术院校,尤其是从中专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在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上,因循守旧,与快速发展的形势脱节,显然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因为学习化社会更强调学校对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基本学习素质的培养。
1.4 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实践课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更体现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现在社会在聘用人才的时候,一般都会重视其实际工作经验与能力,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显如此。据现在社会人才招聘市场上的反馈,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大多特别强调实际工作经验,这恰恰反应出对该专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技能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就应该以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弥补工作经验上的短期不足,大大缩短从学校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1.5 职业道德教育形式化。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而且必须具有职业道德要求,它是决定培养目标的基础,对完成培养目标有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会计职业道德和操守是会计行业的灵魂和基石。从国际发生的“安然事件”和“安达信事件”0到国内发生的"德隆系"和"银广厦"等事件,使人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和操守的重要性。为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会计专业也不例外。
2.对改进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的建议
针对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的特点,要完善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2.1 更新教学理念。“教育理念对教育起着探索和引导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对旧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理性反思,剔除那些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旧思想、旧观念、旧框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符合时展趋势、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符合人才发展特点的新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指引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发展的方向,不断完善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的架构。
2.2 改革教学目标。职业技术院校会计专业首先要解决好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的衔接问题,改变长期以来会计教育与会计职业脱节的局面。设置的课程既联系学生的需要,也联系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以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部会计司、国家教委)为中介,建立起职业技术院校会计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广泛、频繁的交流合作促进彼此的了解,帮助教育界确立合适的会计教学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教学目标,将更加贴近实际,注重现实,更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会计教学的发展。可以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会计教育界可以充分利用会计职业团体与实务界密切联系的优势,通过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与交流等方式广泛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机能。
2.3 调整教学内容。学生的最终价值的体现不是在学校,而是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才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所以职业技术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考虑到会计职业的现实需要,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岗位的需求,还要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如今,职业技术院校会计专业采取的仍然是学科课程模式,学科课程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易于组织教学,但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学科之间联系性不强。而活动课程模式是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意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性和协调性,这些正可弥补学科课程模式的不足。那么,我们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在已有会计专业的学科课程体系中渗透活动课程,从而落实完善实践性教学。
(3.结语)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来讲,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从而满足经济建设中对会计专业人力的需求,这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基础。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出的“产品”被社会所认可的同时也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认可。职业技术院校也只有在被社会认可的前提下,才能更加稳步、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关键词:生源危机;汽摩配行业;汽摩配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生源危机,调整专业方向吸引学生
今年教育部于6月6日对外公布了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98万人,其中本科363万人,高职(专科)335万人。据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人,增幅3%,是五年内的首次回暖。但是,其中的弃考人数仍有百万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弃考的学生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有的直接选择就业。招生情况严峻,录取后的报到率也令人堪忧,很多高职高专的不报到率已经超过30%。当然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引起。
那么对于我们高职院校来讲,为了稳定自己的生源,必须要对专业做一定的调整来吸引学生,笔者在这里就会计专业吸引生源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我院的会计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
近几年来,各个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在努力的探索会计专业特色教育方案并努力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学院也在积极探索,比如单项实训、顶岗实习、分岗位实习、中期实习等等,学生反响不错。为了使我院在特色上更具特点,笔者提出针对温州地区汽摩配企业开设汽摩配企业会计专业班级。这个专业的班级主要将会吸引那些打算在温州地区工作或以后打算在汽摩配企业做财务工作的学生。当然即便是想从事其他制造业的会计,学习汽摩配方向会计专业,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开设汽摩配方向会计专业可行性分析
据温州市国税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温州市汽摩配行业2495户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46%,累计入库税收同比增长2.37%。近几年来,我国一般家庭都开始配备汽车、摩托车,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由此可知,汽摩配行业在我国仍有很大的市场,笔者所选的行业和产品前景乐观。同时对于今后会计专业更加注重往管理层次发展,我们针对专业方向开班对于汽车制造管理方式也会带来机遇与挑战。
专门针对某个行业开设会计专业班级,符合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或许有人会质疑这种说法,认为这样的班级设置限定了学生以后的发展。而笔者认为恰恰相反,按我们会计专业原先课程的安排在授课中主要是针对工业制造业进行讲解,而汽摩配行业也是工业制造业的一种。开设这种方向的班级,不仅不会减少原先课程安排授予学生的知识,甚至可能会使学生通过汽摩配行业这种具体行业的生产运作、工作环境,从而更加了解制造业是怎么回事。我们会在以往课程的基础上在这个班级加上汽摩配行业相关知识的课程。
三、汽摩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传统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以及单项实训、成本实训、分岗实训等等。而汽摩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相对而言比较有特色,首先对于传统会计专业的课程我们会继续使用,不过对于教材要进行改编,在里面的例子上我们都将采用汽摩配行业的例子及数据;第二,我们在大一第一个学期的时候让同学们了解汽车机械基础、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等课程,还会安排一些相关选修课,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第三,在安排学生去汽摩配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之前,我们院会安排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利用真实的企业数据,去模拟企业实际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我们将会与我校的汽机系进行合作,以实物汽车演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会参照企业组织设置不同部门,在总经理下设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质检部、仓储部、财务部、人事部、技术部等部门,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部门角色,了解该部门的工作流程及该部门的职责,半个月后进行换岗,从而继续了解其他部门的情况。笔者认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比任何教学方法都能更加深刻的掌握汽摩配行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循环及周转,增加了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对于以后管理层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汽摩配会计专业综合实训
上面提到的汽摩配企业各部门的实训,笔者将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先来了解下汽摩配企业的工作流程。首先销售部工作人员与客户进行洽谈、进行报价,签订销售合同;生产部根据销售部订单情况,结合公司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计划;采购部根据生产部的计划,结合仓储部的存货情况下达采购订单;质检部对于采购部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合格的材料办理入库;财务部收到供应商的增值税发票,根据公司安排进行付款;生产部领料进行生产,半成品、产成品生产完毕送质检部检验,送检合格办理入库;销售部根据销售订单日期进行发货;财务部根据客户需求开具发票,同时增加了企业的应收账款、银行存款或应收票据,最后财务部需要根据以上流程做日常业务处理,并出具财务报表,进行纳税申报。
汽摩配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材设置上会先介绍所选用企业的背景、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以及它的部门、岗位、岗位职责等情况。在该实训课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被安排到不同的部门,到一个任务的完成进行岗位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制造业整个工作流程,为以后出去顶岗实践甚至将来在参与真正的工作之前提早熟悉流程,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会计专业人才出现了人才结构性过剩,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以及各高校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存在。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环境变化
会计是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实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职能,会计信息又具有“公共品”的某些属性,这使会计人员又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会计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是能适应环境变化、满足市场需求、能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新型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和境外并购,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全球化、融资证券化等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使会计发生重大变革,也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人才是需要经过市场来检验的。因此,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考虑经济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培养出新型会计专业人才。这不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而且是经济环境变化对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二、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伦理道德、职业判断、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一)伦理道德意识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而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人们的许多行为是受到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约束的,因为法律法规无法穷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细节,也无法对人性做出种种硬性的规定。会计工作也是如此,要做好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伦理道德意识,这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保障公众利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则必然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给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等带来损失。近年来,会计公信力受到了挑战,会计面临“诚信危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公信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能够提供出诚信的信息产品。可见,会计的伦理道德意识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职业素养。
(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职业判断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运用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所做出的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判断的偏误。以前会计遇到问题,很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解决,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会计会碰到许多诸如企业合并、分立、资产重组、关联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等新问题。而会计准则告诉人们的只是处理会计事项的原则和方法,不是某具体事项的具体处理方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并给予充分的披露,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会计工作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与投资者、政府、工商、税务以及银行等部门的关系,与其他企业和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需要会计与之沟通与协调。会计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交流与协调能力,才能了解对方并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做好会计工作。新时期要求会计不仅要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更要以良好的心态去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会计人员对内要具有协调、沟通的能力;对外要具有谈判、联络、交际的能力,能为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能善于沟通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很好地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是新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
(四)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充实完善的知识结构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通过法律手段来调节经济行为已成为法制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如何面临逐步健全的法制化社会,已成为会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现阶段的经济主体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法律诉讼成为每个主体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作为经济主体中的会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必须加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经济主体的自身权益,以免其受到侵害。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会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这都需要会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及拥有充实完善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新时期要求会计专业人才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知国家的经济政策,熟知财政、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税务、法律、市场营销和外语等相关知识,才能适应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五)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代经济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会计带来多方面的冲击,这就要求会计面对新变化和新问题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即会计人员要具有创新能力。一方面,创新是会计的内在本质,没有创新,会计就会墨守陈规,失去生机;另一方面,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企业要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我国是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国家,经济状况有其特殊性,面对会计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六)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遇到问题要进行科学、谨慎的分析,要熟练运用规避风险和利用机遇的理论与方法为企业出谋划策。只要工作总会遇到困难。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疑惑,如果会计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及务实的工作态度,就会得过且过,在工作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要具有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胜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
三、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要求。由此可见,政府确立的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重视通识教育,却忽视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提的多、讲的多,实施成效少。会计本身属于经济管理的范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专业人才要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事业进取心,能正确对待竞争、挑战、机遇,能关心他人、与人共处,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所用,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抓好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教育,切实把综合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环境下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二)要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
教育部在《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特别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力量,教授应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知名教授应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因此,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确保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样面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问题,只有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才能给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的学生带来发展的空间和契机,才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扎实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是会计专业人才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要抓实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质量观,要把教学质量视为教师的生命,教师要“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充分地发挥其内在潜能。2.高校的管理者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积极开展工作,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3.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要采取单位现场教学、课堂形象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才能把基础课的内容学实、学透。
(三)要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时期的会计专业人才是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能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是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技能训练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涉及商业机密和资金安全问题,也有会计工作的政策性、连续性等问题。只有高校的管理者高度重视,配备高技能教师,采取多种方式的训练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强化训练措施,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现代教学体系中的生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怎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学校的竞争之列呢?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定位进行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常说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产学研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下面就高职会计专业如何走产学研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一探索。
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定义
(一)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产学研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勾稽关联性。在这个三维关系里面,“产”指企业,“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所以,三者之间相互结合的创新模式日益促进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定义。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的作用由此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社会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会计将成为各行业中的一个热门专业,其社会地位和收入也会慢慢地提高,随之对会计就业人群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应当的职业道德素质,更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素养。会计必须要有实践,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应用理论。由此可见,会计专业产学研的一体化结合必不可少。
会计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动脑”与“动手”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边学边实践,在练中学,学中练。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样的在这个三维关系里面,对于教学来讲,“产”指的是实践基地或合作企业,会计的需求是广泛的,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当然也包括学校自己的模式实验室等类似场所;“学”指的是教学主体单位,即各类高等院校;“研”同样的是指科研机构,是相关理论的聚集地、聚焦点。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学生的培养方向应为“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和技术性”。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单位,而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怎样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是困扰会计学界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探索建立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当务之急和核心任务。
“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与补充,达到了有机的紧密联系,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010年6月12日至15日,全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应邀来我院作教师职教能力测评与课程改革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分为两个模块:高职课程设计案例研讨和《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专题讲座。戴士弘教授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人之一,是我国高职教育战线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早实践者之一,戴士弘讲述了职业教育理念、课程设计、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等内容,并且对我院相关课程(包括会计基础等)的教学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内容,展开了详尽的点评。本位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讲求互动”,这与我们以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完全不一样,对相关的教师测评方法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次讲座无异于是为课程教学改革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从基础会计课程到高级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开设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并不是学生一入校就要开始接触企业,关于企业的相关信息是慢慢陆续向学生灌输的。首先,要从理论基础知识上进行入门的教学。什么是会计,会计的相关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基本的做账方法。在这一阶段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学,引导为主,从而体现“学”的教学阶段;其次,在掌握一定的财务基本知识之后进行基础会计实务的操作。进行会计的基础操作练习,按照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完成建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典型的会计工作任务。这一过程可以在学校的手工模拟实验室里完成,从而简单体现“产”的教学阶段;再次,在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会计学科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专项实践。例如,货币资金的核算、存货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收入的核算,等等。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设置工作任务的方法,由任务出发,指引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这一阶段可以在学校的手工模拟实验室结合ERP沙盘完成,从而进一步体现“产”的教学阶段;第四,在学习了较为完整的会计相关课程后,可以进行综合的实践,包括基本的账簿处理、成本的核算甚或相关会计资料的审计等等。在这一阶段仅仅在学校的手工模拟实验室肯定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理论与实践总是有所差别的,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的做法,不至于拘泥于理论不能自拔,从而更加体现“产”的教学阶段,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目的;第五,会计电算化实践。这一阶段是会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升华,即由手工处理升华到电脑数字处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必须适应现代会计实践的这一新特点,具备会计数字化处理的能力。顺应这一要求要把会计软件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最后一环,使学生在出校门前就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电算化处理,为会计工作信息数字化做好准备;第六,结合每一步骤的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实时的总结,形成理论性的内容,从而简单体现“研”的教学阶段。
三、会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配套措施
(一)修改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改革要落实到纸面上。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修改教学计划,压缩理论课时,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改革。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造成任课教师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践,学生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里,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指导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丰富,更要加强实践经验的累积。
1、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所谓双师既要求有一定的教师资格,同时也要求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鼓励教师多参加相关的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的考试,多参加相关的培训,走出校园,学习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取长补短。
2、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可以承担财政、税务、银行及企业组织的财税培训工作,甚至有计划地为教师到企业短期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以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实际工作经验,也能够展示其自身价值。
3、聘请企业财务工作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高职会计专业的教材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材,它必须符合专业的要求,体现实用技能的培养要求,重点突出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写要讲求质量和适用性,讲求新颖和具有专业特色。譬如,结合本学院的特点编写《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以及配套的《会计模式实训教材》、《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等等。
(四)建设配套的实训教学基地
1、手工模拟实验室建设。虽然现在大多数企业采用会计电算化记账,但是作为最基本的手工记账模式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手工模拟实验室对于任何类别的会计类学校都是必需的。手工实验室的建设要模拟企业手工记账的环境。要配备基本的记账工具与素材,体现出会计人员实际记账的企业环境。
2、电算化实验室建设。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实务发展的大方向。会计软件的操作大大减少了会计记账的成本,提高了记账的效率。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较简单,购买现在企业采用的财务软件以及相配套的其他程序软件即可。
3、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大校外实习工作力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他们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企方能够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岗位实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
四、总结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朝着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去努力,高职院校将一定会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前景。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胡俊芬.浅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商场现代化,2008.1.
关键词: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定位
一、引言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诈骗变成行业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依靠合法人才或会计人员并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掌握法律法规,对专业熟烂于心的会计,审计办事的归纳人才,法务会计变成如今社会的紧迫须要。国内的局部高等院校正在利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尝试创建新的法务会计专业,建立自己的法律事务会计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务会计教育存有诸多弊端,如教学方法不恰当,理论与实践之间严重的分离等。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改善,将对法务会计的正常发展产生影响。
二、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教育目的
课程设置的宗旨是符合由学校有秩序组织教育。一套专业的课程与彼此分工与协作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该是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美体现,构成学生的道德品格,知识,理论和技能训练平台的完整。在法务会计的情况下,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适应培训目标。法务会计专项教导的宗旨是达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树的须要,娴熟把握法律与会计业务。法务会计不是法人的简单总结,会计人员不能掌握会计法和掌握法律。会计和法律知识的知识在法律会计人员方面是一样关键。然而,到如今为止,因为国内的司法考试不牵扯会计教导训练与考试课程,各大学在正常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设置会计方向,所以理解会计法律人才应该是法证会计独特的专业培训目标。换句话说,市场的真实需求定夺了这方面人才的宗旨。
三、法务会计学科的准确定位决定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
科学合理的学术倾向,给学科进步夯实了厚实的根基,推动学科持续迅速发挥发展。法务会计着重关注会计,法律,审计领域等学科范畴,各个对应学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特征学者针对它又不一样的学术看法,甘愿将其分支单做钻研课题。假设限制在知识构造与专业思路惯性里,学者们一直把会计或法律等娴熟的学术方面思量问题,法务会计仅仅是学习会计或法律的新视角而不是新兴的学科,所以你会错过纪律进步的机遇,让进步早起的课题不被人为要素影响。法务会计专业业务指标是:掌握会计,审计,法律,统计,逻辑,心理学,专业学识与技术等学科当做依据;厚实的语言与语言表述,人机交流,讯息取得实力与解析处理法律问题的实力;把握专业学识与辨析会计诈骗的能力;熟悉国内外会计与金融对应方针政策与对应的国家法规;知晓学科的概论前言与进步;把握文件搜索与讯息搜查的基础方式;把握外语,熟练使用电脑。法务会计师跨学科教导的宗旨,须要综合多学科学识,专项教导体制策划和多学科学者在真诚合作后团结奋斗。作为中国的一个新课题,法务会计得到了很大的热忱。
四、法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大学通修课
大学课程都是必修课程,比重占有三分之一,关键涵括两个课程:一是人文素养课程,诸如政治、体育等。法务会计人才应当具备优良的素养与成就,局部课程有益于塑造学生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历史观。国外法务会计前段的钻研效果,因此优良的外语储备尤为关键,特别是在一些小型语言学习中将变成将来职业角逐的重心角逐力。二是学校课程。法务会计工作这在做欺骗与解决时,应当拥有处理思路。
2.专业基础课
专项基本课程涵括法律与会计基本课程,上述均是必修课程。思量到法务会计专业的特征是第一思量法律,综合将来学生参与法律司法考试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教育部法律问题指导委员会要求开放法律专业16个专业课程除了中国法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以外的全部科目,相较法律专业,仍是减免了部分学分课程。在会计专项课程角度,能够配合注册会计资格考试和会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讯息体系等强制性课程的需求。
3.专业主干课
关键课程是法务会计专业的重心课程,因专项建树宗旨与人才教导训练准则所定夺。专项中心课程是免费教导课程,关键涵括:法务会计,司法会计鉴定,金融欺诈筛查,欺诈调查预防,经济犯罪调查和证据法等。
4.专业选修课
法务会计专业的关键课程涵括法律与会计。选修课程的设立原则应以专业化的应用和完善为基础,不包含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专业课程和法律与会计专业课程应设定选修课程,如国际法律,律师和公证实践,犯罪心理学等;会计专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高级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案例,计算机取证技术等。拥有做完该课程实力的学生能够充实自身的专项学识构造,筹备做资格考试与深入学习。
5.实践教学课
法律会计专业的实践应当达到法律专业实践与会计实务的时间标准。由于中国如今并无实际的法定会计部门,因此学生的实际教导分为做好法律与会计专项实践训练的两个部分。在法律上,实践教学的做法,如法庭审计,模拟审判和司法机关的做法;完成会计核算,会计模拟,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五、法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定位
法务会计是实用的文科专业,定位的教导方式密切关联实践教导运用宗旨,着重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实力。依据法务会计专项训练宗旨的标准,关键学员的方向应当拥有夯实的会计核算学识,拥有法律与计算机运用实力,实践实力强。所以,法务会计专项教导方式应当在实际实践里执行夯实的概论时间教学辅导,能够让学生拥有专项实际运用的能力。所以,应当第一时间调节老师构造。除局部概论课程外,从实际工作全年只或兼职邀请拥有足够阅历的老师,围绕真实工作里的重点和困难,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讲授教学,让学生了解法务会计程序的实际工作,确定证据材料和犯罪学的财务会计程序,犯罪心理学对应学识与工作方式。同时引起学生的真实兴趣,塑造学生的实践实力。依照课程程序,设置学生的实习是合理的,减短非专业活动的时间。
六、结语
中国法务会计实务与钻研才慢慢起步,发展仍旧存有诸多弊端与阻碍,尤其是法务会计专项课程与定位问题的教学方式,是处理如今弊端的紧迫需求。完善处理好这些弊端,能够深入促进法务会计的建树与进步。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法务会计人才,我们要加强整个的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明确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7-18.
[2]程乃胜.论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C].第三届全国法务会计研讨会论文集,2009:2-3.
[3]张苏彤.法务会计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5.
[4]张秋银.法务会计教育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0):32-33.
[5]杨春凤.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6,(10):10-11.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45
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会计这一门行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这一门行业的计量。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会计行业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会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是时展的需要。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不能够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渐被社会所抛弃。那么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呢?我们在下面一个板块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
2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1)从基础专业能力这一方面来说,新时代下,传统单一的经济业务已经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复杂的业务往来。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能够处理这些业务的专业能力,对国家甚至是国际上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要有深入的了解,确保会计工作能够正常合法的进行。
(2)从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一方面来说,在掌握会计这一门专业技能的同时最好还拥有一门熟练的外语技术,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如果涉及到外企,拥有一项熟练的外语技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计算机技术也是每个会计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会计工作的汇总和核算已经离不开财务软件的应用。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那么将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此外,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随时都有可能会面临商业陷阱,所以会计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抓住商业机遇,准确定位企业当前的发展位置,合理规划好企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3)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一角度来说,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操守。此外,会计工作人员要有自己的工作原则,以维护企业的切实利益为主要责任,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就随便违背会计工作原则,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损害企业利润,亵渎了会计这个职业。
3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会计工作人员,但是这些会计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基础会计工作者,高级会计师极其缺乏。基础会计工作者过多已经超过了社会的需要,产生大量的冗余,许多初级的专业会计人员因会计市场的饱和而没有从事会计工作。但是我国的高级会计师却是供不应求,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只是涉及到会计知识的皮毛,许多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高级技术学院的会计学生因为没有来得及继续深入学习导致我国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基础会计人员,而注册会计师却是少之又少。
4如何改善我国目前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4.1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
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高素质,高效率的财务团队也是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稍微的松懈就有可能会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被别的企业远远地赶超。因此,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企业内部组织开展有关专业的讲座,请本行业的著名专家坐镇,解决企业工作人员的疑惑,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4.2培养会计工作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在经济利益面前坚持自我,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责任,能够在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相互冲突时选择维护企业利润。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向企业外部提财财务信息时要对社会公众和企业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绝对不能弄虚作假,严重影响经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对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4.3会计工作人员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刚从高校毕业的会计专业应届大学生因缺少实践机会所以缺乏工作经验,在刚开始进入工作岗位时要从基层做起,要在基础的岗位上历练一段时间,逐渐熟悉企业的业务,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才能再开始下一步的发展。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选择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抱着踏实肯干的态度。有些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的选择上怕苦怕累,不愿付出太多努力或者是以薪酬作为唯一的择业标准,不考虑未来发展空间的求职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5总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危机和挑战。作为会计工作人员,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努力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攻克各种难关,及时抓住发展机遇方面做出贡献。帮助明确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清楚地认识到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发扬优势,避免劣势,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示范工作模式系统推进了示范项目建设
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除了需要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理念、创新的观念做指导外,还需要有务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措施作保障。我们不能因示范建设重要而孤立地抓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在较长期的项目建设实践中,笔者认为:要搞好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必须采取示范的工作模式,这就是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1.1系统设计,理清工作思路通过系统分析,全面考虑,确定商学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1)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建设学校的意识与动力;抓好学生学风建设与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以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机遇,制订学院系列管理制度,理顺人事关系,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加强各岗位各项目的考核,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待遇到人。(3)以示范建设项目会计专业建设工作为依托,充分发挥示范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商学院其他专业的各项建设,促进商学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增强。(4)以商学院五大总体工程(发展激励、示范引领、双师打造、名生推广、形象提升)为引擎,推动商学院全局工作,促进商学院可持续发展。
1.2全面把握,明确工作目标确定会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把会计专业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紧密、师资力量雄厚、课程特色鲜明、实训条件优良、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国家级重点专业。并在以下两个方面形成示范点:(1)构建会计专业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对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师素质、教学考核、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将其应用到高职教学实践并加以推广,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服务,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2)创设“角色仿真、过程仿真、环境仿真”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顶岗难、校内实训过程难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使该实践教学形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2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召开骨干院校建设推进动员会、召开商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研讨会、召开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会计专业群的建设情况调研及督办会,不断地分阶段地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让大家能真正理解示范院校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实践性、技术性,增强大家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性。组织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校建设方案》等文件,要求提交学习体会与建设建议及个人规划,每个同志从学院发展角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从个人发展角度提出了可行的个人规划。
3分解任务,细化目标责任
国家骨干校建设方案是我们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校内外专家按照国家要求制定的,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实施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该院对方案进行了系统地细化,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商学院多次召开骨干教师座谈会,解读骨干院校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研讨任务分解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并对建设任务进行了逐项分解,实行项目负责制,专项工作专人负责,重点工作重要成员负责,以工作“任务单”和“进程表”的形式下达到每名教师,各项目建设参与人与项目组总负责人一一签订了责任状。
4制定办法,落实目标考核
商学院高度重视骨干校的建设,成立了国家骨干校会计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项目总负责人任组长,副院长和各专业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督促、考核各责任人的工作,协调建设过程中的人、财、物。根据学校有关考核办法,拟订了项目建设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将它写入责任状。做到专人负责检查考核,做到月清月结,以工作任务进程单的形式呈现,在一定范围通报完成情况,及时督促责任人按工作进度完成工作任务,分阶段及时兑现奖惩。
作者:袁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专业英语 会计 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7-02
一、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不高。
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便通过大一基础英语教学后水平有所提升,当面临专业英语教学时,很多学生对此转型表现出了不适应性: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不多;对于专业英语知识的畏惧和抗拒;觉得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重合而感到枯燥乏味等等。
2.教材与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不匹配。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要以岗位为需求开展教学”。然而,纵观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大部分都是对国外专业文献的展露,这种侧重专业知识理论的英文教学,没有体现出专业英语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且对于广大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过高。以会计专业英语教材为例,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虽然涵盖了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英文描述等,但都是难度过高或课文篇幅过长,对于培养学生用英文处理相关会计业务的教学内容却少有涉及。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表达沟通能力;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用英文表述各项会计业务的能力,学会用英文进行会计业务的记账和处理,独立完成英文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而大部分的现有教材所体现的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甚至有些教材实际上更像是一门会计专业英语阅读,不能培养学生的听、说和实际操作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并且,这种理论性过重的教材难易程度更适合于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部分高职学生会觉得这种理论教学过于枯燥或难度过高,不能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3.会计专业英语教师的匮乏。
专业英语教学走入高职院校的时间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英语教师的储备不足,教授该课程的许多老师都是原有的基础英语教师或者是相关专业课程的中文教师。但是,会计专业英语是一门学科性较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了解外贸或涉外企业的财务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完成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然而,高职院校教授该课程的大部分基础英语教师都没有学习过专业会计知识,对于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也不够了解,他们所传达给学生的只是一些专业的英文词汇或是简单的知识介绍,缺乏专业知识的英文解释和会计业务的实际英文操作。即便选拔出的某些专业教师,他们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是有些老师要么英语水平不高,要么缺乏英文教学经验,不能有效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都是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只是对于一些专业英语术语做出解释说明,对于一些英文原句进行翻译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过于单一,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枯燥,而且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强,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发展。这种脱离了实际工作需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自然不受学生欢迎,难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5.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引入了专业英语教学,但事实上很多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投入仍然难以满足一线的教学需要。例如:欠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建设;课时分配过少,一般都是一周两节;老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该课程的知识不一定能运用于大多数学生今后的就业之中,因此该课程可有可无。这些都有碍于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发展。
二、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改革方法
1.高度重视会计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的措施建议如下:高职院校需特别设置会计专业英语教研组,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和学习培训;从普通基础英语教师团队中选拔出一批英语功底扎实的教师,进行专业的会计知识培训,并组织他们参与会计工作实践,甚至可以组织部分人去海外高校学习先进的会计知识,帮助他们成为学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骨干;在招聘人才时注重引入兼备英语与会计知识的人才;也可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中选拔出一些英语较好的老师,对他们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到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团队当中。除了学校的努力外,作为普通基础英语教师,也需要梳理正确的转型意识;应当认识到:“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与专业英语教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积极面对转型带来的变化,以适应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黄O,2009)。
2.整合会计专业英语教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是保证教学实施的根本,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体现。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要突破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的特点,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实用性、层次性、综合性、灵活多样性”(莫再树,2003);高职会计专业教材,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听说读写知识的需求,更要体现出会计专业英语的实际可操作性。笔者建议:高职会计专业英语的教材,可以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分为企业的建立、生产准备、投入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利润的产生和分配这五大基本流程;课程内容更加真实和贴切会计的典型工作流程,以实用为原则,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实训,通过会计工作情境、具体案例、技能训练等方式,强化了实践教学的环节,注重学生理论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构建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模式。
3.注重会计专业英语的实训实操。
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建议开拓实训课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完整的操作起来,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不仅能够用英文进行会计业务的描述与日常沟通,看懂和处理各种英文单据,而且能够独立地完成英文会计记账,并且完整地编制出英文会计报表,以解决英语语言学习和会计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引入真实外贸企业或外资企业所发生的会计业务或各项会计工作案例,让学生熟悉英文会计工作的内容,帮助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可以选拔出优秀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到企业实践或是海外学习当中,真正地做到课堂的延伸,开拓教学视野。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会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的是一种“阅读+翻译”式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忽略了英语的听说训练,而且造成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不实用,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和岗位需求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建议教师授课时引用实际会计工作的英文案例,采取小组学习方法,让学生共同探讨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英文会计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于英语的听说训练,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会计专业的英文术语、理念和行话,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具备财经类英语知识的背景;建议可以开展不同的财经主题的口语训练,模拟真实场景,提升职业英语的交流能力。
三、结语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建设起步较晚,又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专业英语的发展,需要各位英语教师和整个学校做到“上下一心”: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专业英语的建设步伐,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从各方面对专业英语教学予以支持;同时,广大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今后的英语教育必定是跨学科的综合教学。就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而言,必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主导型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会计的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当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O.高职“双师型”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建设途径[J].重庆市管理职院学报,2009.
[2]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
关键字: 会计教育;创新
创新型会计人才,就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对其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教育事业的发展,会计日益与国际接轨和趋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会计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停留在培养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而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其具备创新与批判意识,富有变革的管理能力与胆识,能适应瞬息万变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 我国目前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狭隘
会计课程设置往往局限于会计学科知识的专业性,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注重与财务、经营类相近学科的整合。会计是一门涉及财政、税务、计算机、金融等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型学科,课程设置过于专业,会阻止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也出现了交叉,比如为了解决环保问题而出现的绿色会计,为了解决司法实践当中的会计问题而出现的法务会计,为了研究会计人员内心和行为而出现的会计学与心理学交叉形成的行为会计等。另外,作为一名现代化的会计人员,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法律素养会提升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打破人们对于会计人员死板的传统认识。
2.教学方法需改进
会计专业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单调枯燥,特别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实际经济业务的学生来讲,课堂教学往往抽象晦涩,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以讲解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方面,传统的会计只注重单纯的核算,将帐务处理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联系学生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反应能力,没有涉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环境,属于低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单调、传统的教学实践手段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很少独立去思考,不问为什么,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不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富有创造力,唐朝鼎盛时期,吸收各国优秀文化,人民思想开放。南宋以后,思想被束缚,创造力衰竭。等到欧洲文艺复兴之时,中国正处在明朝,整个社会崇尚菩萨神仙等各种迷信,人民的创造力被遏止。于是与西方的进步渐行渐远,于是有了屈辱而惨痛的近代史。对于会计学科,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的日益更新,行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持续获得新知识的自学能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学校和教师有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而现实当中,各高校当中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欠缺。
二、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1.树立创新教育观,首先,应当将创新理念引入高校会计教育目标。长期以来,由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我国各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大体都定位于“培养能够在某某性质的单位,某某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某某机构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或者是“培养具有较宽泛的专业技能,较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一些重点院校不满足于一般的人才培养则将其会计专业定位于学术研究型 ,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尚未被普遍接纳。所以,首先应当将创新理念引入高校会计教育目标。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在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之上,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其次,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Educate”(教育)于拉丁词“Educare”(引导,指导),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改变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传统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提供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加强相关教学环境的建设,丰富图书馆的资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加强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科技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2.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基础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创新型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学生学习为重心,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次,实训课程“实践”性应加强。目前的会计实训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是基础会计实训、出纳实训平台、会计电算化等侧重于会计核算的实训,没有涉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关于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训,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全面的认识。应当建立“交易关联、岗位轮换、行业循环”的会计综合实训模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置小组成员的职位,比如一个制造业单位的采购业务会涉及销售方、银行、交通运输部门等单位,由学生来扮演单位内外不同部门的会计岗位角色,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使学生在不同行业的循环实训中体会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3.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育给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掌握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自主学习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会计模拟训练时,指导老师更要亲临指导,步步跟进,层层深入。这就需要教师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法等专业知识。指导老师亲自指导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给予启发式解答,重点不在答案本身,而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求教师通过大量培训学习,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禹奇才.张俊平.张灵.刘爱荣.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