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图书管理

图书管理

时间:2022-09-24 01:2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图书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图书管理

第1篇

吉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图书管理和图书利用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数的图书馆实际提出了一些科学的管理措施, 并且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情报信息工作需要,提出一套较好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尽可能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服务。

关键词:图书管理 措施 图书利用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上需要一套较好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来支撑图书馆科学有序的运行,在这一前提下图书馆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方便读者在图书馆就读。

首先,我们先探讨一下图书管理和图书利用之间的关系。用哲学中辨证的观点来分析,可以肯定的说这一问题存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即管理和利用既是相互分离又是相互排斥的,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吸引的,双方统一在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这一过程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图书期刊资源的原因。只有认识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充分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更好的服务。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好图书期刊。其实这就是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管理与服务可以相互转化,并在最后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管理图书资料是图书馆中主要的工作,而其目的主要是为读者服务。所以说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这样才能完成为读者服务的任务。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是片面的偏向管理,而忽略了读者的需求,变成了只是为了为管理而进行单纯的管理,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图书资料的作用。在图书馆内,读者是“上帝”,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方便读者,为读者服务的。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使图书馆内的资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其次,闭架借阅一直是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管理和利用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则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来支撑。这一矛盾也一直存在于实际的工作中,特别是在这种闭架借阅的阅览室中,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因为阅览室中的图书和杂志期刊只能是在阅览室中看,而且还必须是当班归还, 这就给读者的阅读时间带来了很大的限制。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有些读者采取一些对图书或期刊不利的措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有的读者将图书或期刊悄悄“拿”回家,而有的读者则将所需的资料裁剪下来带出阅览室等。种种事实可以说明一点,保守的管理制度已经造成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

再次,针对图书管理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提出几条措施。第一,我们要强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对图书期刊分别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的安放图书期刊的位置,编目上架,并使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理,使图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更加的人性化;其次是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将图书和期刊分开,采取书、刊两条龙管理服务方式,并分别派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服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改善借阅制度,可实行闭架和开架借阅相结合的办法。把新的图书和期刊经登记分类后,按照需求的不同决定其实施开架阅览或是闭架借阅,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要。第四,将图书和期刊进行有序科学的分类并进入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以便于读者查询。

最后,我们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一是要时时的更新已有的陈旧观念。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单一转变综合;由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二是根据社会和本单位的需要,作好图书采购和期刊订阅工作。图书资料室藏书多少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读者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购买新书和订阅期刊的工作过程中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重点采购和订阅目前最新的并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和期刊,为更好的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搞好特色藏书建设,可以系统收集和当地生产生活相关的专业书刊,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图书馆藏。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图书期刊的保护制度。在图书和期刊的借阅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由于机械磨损或人为因素的书刊破损现象,而这些损失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我们要求书刊管理员要严格的遵守图书管理的规章和制度,并能严格的执行借阅登记程序,在书刊归还时,要认真校对、检查,一旦发现损坏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同时要求读者爱护书刊,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书刊保护制度,只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延长书刊的寿命。

参考文献:

[1]彭堂玉.图书管理与图书利用之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1997;2

[2]李明华.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与新突破.图书馆杂志,1995;3

[3]丁林.专业图书资料室的信息服务方法[J].图书情报知识,1998;3

第2篇

1认清社科类图书的重要性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图书是我们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图书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源,使我们更好的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在图书管理中,社科类图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社会科学,在现今社会形态下,是我们不断的去了解社会的发展走向使我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图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汲取,它更是知识的传递和延续,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将从图书中获得我们用于科学研究的资料和教学的教材知识,使高校地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同时也正是这些社科类的书籍使我们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外面学习到更多,我们的社会发展历程和经历我们也将一清二楚的在社科图书中得到体现以供我们的学习和参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将对社会科学有很多的关注,关注它的发展走向以至于我们不会被抛在脑后,所以说当我们对图书有足够多的重视,特别是社科类图书,它们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不断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提高着我们的综合素养,这样也能够使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对自己,对社会,能够给自己一个很好的社会定位,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社科类图书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我们在不停的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可以给我们提供前进的明灯和思想,在我们遇到疑难困惑是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也为我们提供很多的帮助,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们不断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努力奋斗,为我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所以说,重视社科类图书的发展将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影响,我们也将在社科类书籍的影响下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抛弃,紧跟时代的步伐。

2图书管理员素质修养的要求和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断的突出,我们在对于高校中社科类图书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的凸现出来,提高社科类图书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日益的增长,在我们的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修养中不仅要求他们能够恪尽自己的职责还应该能够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在图书管理的工作中要求我们细心耐心的一些自身的基本素质,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在我们的图书管理中,管理员的自身素质会影响到我们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身为图书馆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还应该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图书馆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更能够体会到图书管理的艰辛和需要改进之处,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能力,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需要我们拥有不惧困难的特点,在现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刻苦的去汲取知识,更加努力的去不断融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去,同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适应这样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图书管理员应该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不停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是自己进步。只有这样在新时代的图书管理我们才能够不停地适应,不断地融入,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价值,使我们不断的成功,为图书管理事业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3结语

在现如今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的现代化图书馆要求我们对图书管理工作有很大的重视,同时也要求着我们的图书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时代,更加突出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使图书管理这项工作能够很好地完成,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让图书馆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进一步的影响。

作者:许英雷

第3篇

当别人问我在学校担任的是什么职务,我会很自豪地说:“是图书管理员。”走进图书馆,一眼望去满是书架,书架上排放着整齐的书本,一切都是那么干净,那么整洁,那么美好。我一下子有了想做图书管理员的冲动,在我那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当了图示管理员。在我做图书管理员的这段期间,我十分的高兴。

当图书管理员我能够为同学老师服务,这种为他人服务后的感觉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总之就是心里很甜很甜。每次我们图书管理员总得先帮同学发好书,并且要为同学们还书,虽然这减少了我们的看书时间但是我的心里却是喜滋滋的。每次有同学还书时我总是很乐意为他服务,因为这是我图书管理员的职责。其他同学觉得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位很烦,每天要跑上跑下的累都累死了,可是我却不这么想,因为老师曾说过有许多的名人生前都是做图书管理员,我每次觉得累时总会想到当时旧社会的图书管理员勤劳为他人服务的场面,我觉得人一下子精神起来了。

其实在做图书管理员以前我是个很不会做事的小女生,只会买书看书从不会保护书,但是自从当上了图书管理员我学会了整理书本,学会打扫家里的每个地方,改变我的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一名图书管理员!我要从身边做起,点滴做起。

做图书管理员不仅仅是帮同学发书还书那么简单,我们还得写作文,做读书笔记,其实我以前是很讨厌写作文的,但是为了当好图书管理员我去书店买了好多有关写作文的书,我每天积累一点,慢慢地我的作文有了提高,语文成绩也直线上升,我别提有多开心了!现在每当老师有任务交给我们了,我总是将在前头做,因为我已经把图书管理员应做的事当成了习惯。我将会永远会帮助大家,做好图书管理员。

其实图书管理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想要做好它必须要付出很多不仅如此,我们还得有大公无私的品德,任劳任怨,真心为他人服务。我喜欢当图书管理员是因为我想为大家服务;我想当图书管理员是因为我想和书做好朋友;我想当图书管理员是因为我有坚定的信念:我能当好图书管理员!!!

第4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针对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现状和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1]。图书馆作为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士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其根本意义就在于,无论时展的多么迅速,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安静学习、了解历史的地方。建设图书管理信息化对现在的图书馆来说,可谓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于能否适应这种新环境背景下的要求,这正是现在所有图书馆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信息化主要是以网络、通讯、数据、等技术为主要的载体,对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连接人与网络知识的构架,在一定的程度上助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主要就包括的方面比较多,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在每一个环节中更是利用到了数字技术手段和网络技术手段,使图书管理不再单调。现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之后,不仅将更多的书籍融入到信息资源中,还将读者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将图书管理做到简便化、最优化。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实现全面优质化[2]。

二、图书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

图书管理信息化主要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各种信息化的整合与利用,将图书管理作为首要的建设标准。管理水平的差异,是直接导致图书馆之间的效益差距巨大最根本原因,还有些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并没有将硬件设施引入到图书馆中,应该将计算机与图书管理信息相互整合,将图书管理信息化做为最主要的发展目标。

(二)图书管理人员的匮乏

好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整合,离不开好的技术人员。现在的图书管理人员,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方式方法,对管理进行整理,甚至还是用笔在进行记录,这样做不仅费时,同样还费力,导致管理方面做的不到位[3]。网络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最主要的载体,应该着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应用计算机技能,做好定期的培训与定期的检验,在招聘的时候也要制定好招聘要求,这样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会有很大帮助。

(三)图书管理缺乏制度性

图书管理信息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人们对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开始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管理制度方面从一定程度来说还不够完善,经常会出现丢书的现象,或者是将读者借阅的书与其读者名字对不上,所以,规范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加强了信息化建设。

三、图书管理建设的必然性

想要图书管理信息化达到快速发展,就要从根本上建设出适合的方案,将作为图书管理最有必要建设的先天条件之一。

(一)将图书管理与信息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节省了人员的开支,还将其中的效益做到了最大化,图书的更好管理与记录就会更加的快捷,方便。

(二)图书管理信息化也在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其纳入为主要的管理手段,能够提高整体的效益,从而也就达到了智能图书馆的水平。

(三)读者可以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检索出自己想要的书籍,将传统的图书管理摒弃,将自动化的功能介绍给越来越多的读者,这样,读者读的轻松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也减轻了。这种更具有人性化的建设,被越来越多的读者青睐。

四、加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顺应时代的需求,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也应该加快脚步,只有服务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将图书馆的整体优势显现出来,将研究与咨询纳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应该作为问题认真的考虑,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趋势[4]。同时加强硬件和软件的设施,硬件就是在计算机等多媒体资源上加强,软件就是将更多的信息服务人才引入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相信建设信息化图书馆将会不是件难事。

图书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图书管理者提高信息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理念,为读者提供给更多的帮助,为信息化建设能顺利进行;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也是作为阻碍建设的重要因素,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能够灵活的应用计算机等媒介进行工作,熟练地掌握技术知识;资源的共享也要作为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依据,以前的图书馆只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没有注重到资源共享这回事,导致资源共享停滞不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信息产物在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是别的行业信息化建设,都应该重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转变与好处[5]。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所有建设者朝着这一个方向迈进,真正实现信息化图书馆,为读者带来真正的便利。

⒖嘉南祝

[1]何丽娟.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群文天地,2013(10):14-14.

[2]张洪彦.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及优化路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8):187.

[3]刘兰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J].商,2014(45):180.

第5篇

关键词 图书管理 现代化 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展,互联网发展迅速,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随着产生很大的变化。图书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图书管理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图书现代化管理系统,对于图书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图书管理传统方式和现代化的区别

(1)传统图书管理以图书馆为依托以纸质图书为载体,资料庞大,不易统计,借阅时需要在浩瀚的书海里苦苦寻找,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还不能使图书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现代化图书管理实现了把图书由纸质转变为电子和数字资源,出现数字图书馆,存储不再有限制,真正的实现了快速便捷,而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更高。

(2)传统图书管理是封闭式的管理,各图书馆之间是独立的,各自进行建设,追求自身的效益,依靠自身图书资源进行发展,没有资源的共享,图书利用率低。图书管理现代化是开放式的管理,追求建立网络图书资料数据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各图书馆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方便读者阅读,提高资源使用率。

(3)传统图书管理是被动式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图书的保护以及读者借阅归还的程序是服务,有的还附加展览、咨询等相关业务,但是都属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的方式,不存在积极开拓市场。现代化图书管理,主动拓展市场,提高自身效益和图书利用率。

(4)传统图书管理业务工作简单,基本都是围绕图书展开,不存在对资料的进一步加工,只是提供单一的书籍文献。现代化的图书管理,业务范围广泛,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书籍资料数字化、电子化,文献信息服务以及资源共享等,更加广泛而深入,更能满足现代化对书记文献的需求。

(5)传统图书管理的市场对象单一,不同种类的图书馆有其特定的阅读人群。现代图书管理以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数字化存储无限制的优势,积极开发多种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二、图书管理现代化初步取得的成果

(一)初步实现图书的数字化和电子化

现代图书管理通过实现图书的数字化和电子化给文献的保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减少了传统图书管理中存在的书籍的修复困难,部分古老书籍保存难的问题。而且给人们的阅读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检索文献功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满足了高效、快速、便捷的要求和现代的社会需求。

(二)建立和完善网上借阅系统

传统的图书借阅需要到图书馆进行,且手续复杂,浪费时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快节奏的要求。网上借阅系统的建立,节约了时间,给读者带来了方便。现在很多大学都建立了网上借阅系统,为读者借阅图书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三)积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资源共享是图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建设的重要目标。传统的图书馆各自独立的情况,资源独立,造成闲置甚至浪费的情况。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个图书馆的优势,避免重复建设。

(四)信息服务的内容不断拓展

现代化图书管理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不再局限于纸质的书籍,服务不再局限于借阅。不断加大电子书籍的比重,其中文献资料社会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如各种电子期刊文献等,以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图书管理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个有效的联合管理系统

目前各图书馆之间基本上都是独立的,独立管理,有自己独立的系统。虽然他们各自开展了现代化管理的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尚不健全,各图书馆之间的联合系统尚未形成,一是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借阅的规章制度严格、手续繁琐,给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图书的借用率;二是图书资源的独立分散,没有形成联合的信息化平台,不仅不利于图书的有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限制和浪费。

(二)高新技术缺乏创新

信息化的高新技术在很多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使用也很普遍,但是在图书管理活动中,明显还存在很多不足。图书馆建设中和图书的管理中明显存在观念陈旧,创新不足,对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还比较落后,现有技术薄弱。关于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新技术研发比较缓慢,新技术缺乏,而且很多图书管理人员观念落后,不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图书馆里的现代化发展。

(三)专业人才缺乏

关于图书馆以及图书管理相关学科建设明显滞冷,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到位,现有的部分工作人员知识观念陈旧落后,业务水平落后,缺乏创新意识而各种技术人才缺乏,缺乏新的活力。而图书管理现代化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供需矛盾严重,缺乏专业的人才以及创新思维,是图书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四)知识产权问题

图书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图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建设是的文献等信息更加方便查阅,同时也出现很多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引发很多纠纷,保护知识产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因此把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化图书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兼顾信息用户与图书馆的利益均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6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信息传递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生产力发展重要的因素。相应的图书管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当今网络迅猛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资源在网络上被传播开来,这种传播方式已经给现有的图书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对于图书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运用着传统的方式管理着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在计算机尚未普及之前,图书管理员都是通过人工的形式对图书进行收发、整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图书管理的缺点就显露出来,对于借书、还书等业务的办理效率都是很低的。读者的受众面也非常的小。但是利用计算机处理这些事情就会极大的推动办事的效率,提高工作能力。人类文明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图书管理系统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避免出错的概率。将读者的时间节省出来,以便更好的利用时间,将时间应用到挑选书籍上。从而提高人们阅读的时间,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

一、信息时代对于图书管理改革的必然性

(一)创新图书管理是信息时代对于知识传播的要求

在新时期,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不但限制了图书管理的创新,也阻碍了图书管理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运用创新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的推动图书管理的改革。

(二)自身的发展要求图书管理进行创新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自身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一次必须积极拓宽新思路,采取新的方式方法改革图书管理,使图书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图书管理的创新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日新月异。人们也由单一的收集资源的方式,变成了多途径的收集方式。这对于图书馆的的发展提出客观的要求,在工作中要抓住机遇,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改革创新,改善管理模式,改变经营策略,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关注自身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效的推动图书行业的发展。

(四)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切实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者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的树立改革目标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经营模式。明确的发展目标先进的经营思想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先决条件。图书管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单一人为向自动规范化发展。但我们要发现现有的图书管理理念有自身的相对落后性,影响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因此,图书管理者要适时的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使图书馆适应时展的潮流。

二、对于图书管理系统的实践

(一)建立适应时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政策

传统的图书管理体制还存在自身的发展缺点,不够健全。影响到图书管理体制的创新,办事效率也相对应的低下。图书馆作为一个整合各行业知识的结合体,使图书管理体系成为一个开放的独立模式。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使他们既相互独立又促进彼此之间联系。只有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相互吸收经验和教训,为促进图书管理的有序、快速的发展。

(二)创新图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时代作用

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下,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进行必要的图书管理方式的创新,进而提高图书管理的发展模式。将知识的管理与传播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图书馆的现代智能。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不断探索和对于信息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的管理中,建立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作用。将图书馆渐渐转变成以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网络建立资源的互换平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使自身的服务模式更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图书管理面临严峻的发展考验时,管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适应岗位对于自身的要求。例如图书馆在引进一些新技术或者设备时可以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应急性的培训。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业务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使自己掌握现代的图书管理理念,对于自身的不足与缺点更是要加强学习。不断的加强业务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发展管理模式

现代社会正在面临着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图书馆也面临着由传统的经营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过渡时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我国的图书管理事业才刚刚发展起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图书管理事业发展缓慢。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自身的观念,使图书馆形成“多样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创新。图书管理更是不能例外,作为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在当今时代被赋予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加强自身创新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带给读者更多的方便高效的服务。中国的图书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考验,普及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引进专业技术。中国图书馆也必将走向一条更快、更成熟、更深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羽.论新知识经济下图书管理的创新之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35).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Java;图书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7304.2015.04.050文章编号:1672–7304(2015)04–0104–02

作者简介:李向东(1967-),福建厦门人,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平面设计

1Java概述

Java具体指的是一种跨平台软件的程序设计应用语言,是Java平台与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总称[1-2]。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极高的适应性与科学性,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计算机软件程序的编写与修改工作当中,具有卓越的高效性、通用型、安全性以及平台移植性,在计算机程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应用于各类游戏控制台、数据中心、PC、移动电话、科学超级计算机、互联网等环境当中。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研究与解读,在当下全球云计算的产业环境下,Java能够更为有效的被应用于系统设计及程序攥写,在实践环节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应用优势[3-4]。

2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2.1图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使图书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科学化的开展。图书管理系统在计算机环境中的引入,能够大大提升日常图书管理与维护工作的科技含量,使计算机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及现代化。其次,图书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能够帮助图书管理人员对书籍文档进行相应的管理与维护,并且实现了图书应用的评价需求,有效提高图书管理行业的运营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计算机程序的完善与发展能够直观的体现出我国信息与科学技术水平在社会当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图书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更需要切实满足社会及行业内的相应需求,符合我国图书管理市场发展的经济特性。

2.2图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我国计算机程序的创新与应用情况进行探究,在计算机程序中优化设计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切实满足我国社会当下的实际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与创新图书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使图书管理系统满足用户管理、应用查询、图书删除、规格查询、图书种类、图书信息浏览的实际需求。

3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详细设计

3.1登录功能设计

使用Java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程序当中进行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首先应当保证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满足系统登录的相应要求。用户在使用图书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用户身份验证模块能够使用户的真实身份得到验证,并且能够将用户的真实信息资料保存到user数据列表当中,为用户今后的使用提供便捷,使图书管理系统在之后的登录过程中能够使用user列表当中的数据值判断用户是否存在。在设计过程中,图书管理系统登录模块的文件为:index.jsp、login.html,其中,login.html模块文件主要用于用户输入登录信息后的验证功能。index.jsp页的主要作用为验证页面,通过该页面模块的有效作用,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都都会经过该页进行密码的验证。

3.2图书修改功能设计

图书修改功能是图书管理系统当中的主要应用模块,通过该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及文档资料进行修改,实现关键性的图书文档处理工作。在图书修改功能的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保证该模块集中了系统当中的关键,具体包括图书删除、信息修改、新增进货等功能。

3.3图书查询功能设计

图书查询功能是图书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模块,能够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更好的对图书文档资料进行调阅与读取,该功能的具体设计模块应涵盖图书ID、图书单价、图书名称、图书规格、图书进货数量以及图书时间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查询功能的完善,设计人员才能研究和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图书管理系统,以此帮助图书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图书信息,避免出现进货重复等情况。

3.4图书浏览功能设计

图书浏览功能主要包括图书名称、图书品牌、图书ID、用户借阅的数量、时间等信息,在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积极完善图书浏览功能当中的信息涵盖量,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图书浏览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图书的应用信息,避免出现图书资料短缺,无法提供查阅的情况,以此降低不必要的损失情况,提高图书管理单位的整体运营效益。

3.5数据库访问功能设计

数据库的访问功能是图书管理系统当中的主要功能模块,需要实现频繁的数据库资料对接,并且需要进行数据资料的查询、添加、修改以及删除等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资料的利用效率。在数据库访问功能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优势,将连接数据库的代码统一编写在connectmannager文件当中,以此提高程序文件的利用效率,降低数据库访问功能设计的内存大小。用户在进入访问页面后,只需要将该文件调用出来即可,省去了每次在数据库内连接代码并且进行书写的麻烦。

3.6系统测试功能的设计

系统的测试功能是为了帮助图书管理系统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应用功能,程序设计人员在完成系统设计各阶段任务后,应积极进行系统程序的编辑与调试工作,通过这些检查手段进一步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质量,并分析得出测试数据的相应信息,为系统测试功能提供参考。

3.7系统维护功能的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的维护功能是为了有效改正系统当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情况,并且实现功能扩充、翻新结构、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完善功能等作用,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方面的维护以及软件方面的维护。

3.8系统评价功能的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的评价功能能够帮助系统各项功能模块实现优化与创新,是用户与管理人员提高图书管理系统应用质量的主要手段。设计人员在设计该功能模块时,应完善该功能模块的适应性,使系统的使用能够显得更加有效与便利。

4结束语

综上,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更需要切实满足社会及行业的相应要求,符合我国图书管理市场发展的经济特性。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更家符合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需要,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志惠.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改革与开放,2009(12):172+174.

[2]王晶晶.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分析[J].河南科技,2013(02):17+134.

[3]徐白雁.JAVA编程语言及其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1996(04):32-34.

第8篇

【关键词】 图书管理 信息化 建议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图书馆是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储藏和传递中心,应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其中图书馆是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储藏和传递中心,应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引起高度重视。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下,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结构现代化有了很大提高。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了图书管理的职能,涵盖了借阅管理、归还管理、系统综合设置等主要功能,对图书管理进行了提炼和概括,使图书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1 图书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特点及发展

1.1 图书管理的特点。信息化与网络化也冲击到了传统的图书行业。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电子书、网络凭借其低成本、快捷、方便等特性不断地蚕食着传统印刷书籍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图书资源相对不足、数字图书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必然、管理体制面临挑战等这些都是图书管理的特点,图书管理及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掌握现代图书管理的特点。

1.2 图书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分析。图书馆作为一种知识信息资源的储存地,用户借阅资料繁多,涵盖很多信息数据的管理。但是,当前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图书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当前有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在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型机构的代表,走在了最前列。我国在进行数据库和文献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开展了一系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计划,并且逐步加以实施。如今基本上每一所高校网站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许多高校通过购买网络学术数据库、图书全文、个文数据库或是自主建设和开发数字化馆藏以加快自己的信息化进程。为广大师生、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完善服务,使我国高校教育科研队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 信息化图书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2.1 馆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据统计,在高校的图书馆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4.2%,本科学历占21.6%,专科学历占 35.2%,根本不能按照《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要求来配备人员。高校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学历结构不完整,人员结构不合理,表现出“二低一高”,即计算机人才比例低,图情知识专业人员比例低,没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比例高。

2.2 著作权问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化的资源,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首先遇到的就是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问题,著作权,又称为版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

2.3 人力资源问题。人事管理部门要将人事作为重心,把人作为第一资源,既重视以人择事,也重视为人设事。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之外的另一宝贵资源,其状况决定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存和开发状况。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开展,靠的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如果人的活力得不到激发,人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能力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

2.4 信息管理体制问题。在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服务达到一定规模后,图书馆在管理信息化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建库缺乏系统性、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加工不够彻底;数据库之间互相封闭,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与我国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有关。在建设中缺乏全局性的统一部署、一致规划,各馆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发展,造成了各系统间的不协调。

2.5 信息资源建设和安全建设问题。近年来,许多的高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上加大了投资力度,硬件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很多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明显落后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规划和管理信息化建设,丰富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更好地为高校师生和社会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3 创新图书管理,有效应对挑战

3.1 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在思想上明确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深化图书馆管理改革、增强图书馆发展活力的原动力,是应对图书管理面临的挑战,从而促进图书管理不断信息化要求的客观需要。只有树立新的图书管理理念,才能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2 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要创新管理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创新是图书管理的基础,创新制度体系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综合性制度,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的制定、管理权限及编制、管理者的职责及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职责等。二是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对各类人员的要求标准及考核、晋升、奖惩的方法,还有人、财、物的管理原则等。三是业务工作制度,是为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就具体的业务工作制定的操作规范。

3.3 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条件下,图书管理工作必须大胆并努力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目前,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产品的生产与知识传递进入了电子时代,为此,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分析、研究、提炼电子图书类别、适读人群分类, 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构建适合电子图书的新的管理模式,以充分发挥电子图书的便捷的信息传播途径的最大效用。

3.4 馆员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保证。图书计算机管理系统使图书馆成为信息媒体的中转站。它在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会操作,还要会指导读者进入系统找寻他们的所需,这就相应地要求我们馆员提高自身的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图书管理工作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在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下,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图书馆要顺应这种潮流,积极进行变革、创新,要摒弃传统的“重藏轻用”图书管理思想,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可否认,信息化图书管理方式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图书管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情报需求,还能丰富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证图书馆核心价值长期、稳定、动态和谐发展,以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地满足高职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青真.信息资源管理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 梁晓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

第9篇

关键字:信息化 公共图书管理 素质 理事会 行业 总分馆

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发展为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环境和平台,他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使大范围的联合建设和共享服务成为可能。欧美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公共图书的资源保障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读者的需求日趋广泛,专业需求特色性和层次不断提高,因此,为了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我国公共图书管理事业应尽快完善自身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对公共图书管理的几点问题进行讨论。

一、把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中

我国现今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仍采用老旧的管理模式,人工操作,在查找书籍过程中,各步骤十分繁琐,远远满足不了读者对信息快,精的要求,使很多读者不得不放弃公共图书馆的广阔资源,无形中,就造成了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浪费。这种情况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市县图书馆存在较多。目前,有部分公共图书馆对读者在图书检索和图书借阅管理实现了网络化,但是基础业务处理(采编、图书统计、用户管理、系统维护、流通等)仍采用手工模式,不能完全使用网络操作,在这一方面,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应用,简化操作步骤,在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对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同时各公共图书馆存在着各自为政、缺乏集中控制、应用程序维护及升级成本高,系统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差等各种问题,无法做到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因此使用科学手段,简化在阅读初始的复杂性,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公共图书管理人员应根据读者不断提升的要求,引进适合自己图书馆的技术手段,走出老旧管理模式的误区,完善在新时代下的管理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做好公共图书管理工作,关键就在于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美国图书馆界曾就各个因素在图书馆服务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我国公共图书管理工作中,这一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前提

读者进入图书馆,最先接触到就是为其服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相信没有一个读者愿意在有着不注重仪表服饰,态度又恶劣的公共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读书。公共图书管理人员是公共图书馆信息开发以及利用计划的最直接实施者,他们处在为读者服务的最前沿,同时又是图书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提高公共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一项基本保证。

2.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保证

公共图书馆中读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为特点,在读者查找文献的过程中,有的人希望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带有目的性的请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查找或提供相关信息,遇到这样的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主动服务,提出询问,热情的帮助读者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从这点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读者之间不同的需求,给予各种不同的服务方式。并从读者那里得到他们的反馈信息,这样提供出的服务方式更为适合读者的心理同时有十分有效,在解决读者问题的同时,提升了读者对管理人员的满意度。

3.终身学习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

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丰富,可以满足读者复杂不一的需求,读者的知识高低不等,上至专家学者,下至职工群众,因此,要想做好图书馆工作,没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专业素养是不可能更好地完成公共图书馆各项服务职能任务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进取,以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为荣。公共图书管理单位应该经常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再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有的管理工作人员学习公共图书管理有关业务和知识并形成制度。

4.开发现有的图书管理服务资源并增强激励机制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方式

公共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消耗了管理人员的许多劳动,生产出无形和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各种检索工具、情报文摘、数据库、光盘、声像等高科技信息产品,使之成为面向化得重要产业,另外在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上,应当积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公共图书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挖掘公共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5.强化图书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

假如公共图书管理人员的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较强,对各方面信息的敏感程度就越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服务就会提升一个层次。就可以使现有的公共图书情报信息就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图书馆现有管理体制。

图书馆管理体制是管理机制、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统一体。管理体制是一个有机体,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改变。这种管理体制在过去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种体制已不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相反成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阻碍。新的情况变化了必然要求新的体制与之相适应。

1.实行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实施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建设主体。

(这种观点很多学者都撰述过,笔者也非常同感,也希望真的有一天能早日实现。)图书馆理事会就是图书馆事务的集体管理主体,它的管理权限一般处于政府主管行政部门之下、馆长之上。理事会审议决定本单位和下属单位(如有)的章程和基本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绩效指标和服务标准,以及用人计划、激励考核机制、财务预算方案、薪酬分配方案、资产处置方案和年度报告等

图书馆行业管理是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指导和监督下,以图书馆行业协会(简称“图书馆协会”)为行业内部事务的管理主体,赋予图书馆协会以规划、协调、规范、监督、服务等职权,由图书馆行业进行自主管理的体制安排。政府部门和图书馆协会作为图书馆行业管理的“双主体”,两者之间必须形成互补性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是按照“每一级政府都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的惯例设置的。我国大部分基层政府(这里主要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及其以下地方政府)目前就处于这种“缺乏实际能力的建设主体”的状态。这就要求采取多无化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设置模式。,

2.建立总分馆制。

世界上拥有发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总分馆制,如美国、英国、北欧国家、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等。总分馆制有利于实现普遍均等、平衡发展,资源共享深入发展,人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要想进一步构建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就必须对目前一级政府管一级图书馆的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真正意义的总分馆制。

参考文献:

[1]屈霞,刘自强,张小鸣.基于J2EE/MVCMODEL2的公共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20).

[2]乌兰塔娜.浅谈新形势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0.4

[3]王德东,吕云,拉玛泽分娩法与剖宫产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6

[4]徐松娟,罗素洁.余杭区公共图书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3

[5]李群.信息时代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在欧美的新趋势[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

第10篇

[关键词]图书;管理模式;传统;现代;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管理模式都具有封闭化、被动化和简单化的特点,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的追求藏书的种类及量,而对于图书的阅读使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缺乏资源共享的意识。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多以保管工作为主,服务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在传统图书馆业务中,多以对纸质为载体的文献资料的收藏、保管和加工为主,缺乏对文献的深加工。而且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较为单一,书刊利用率较低,导致公共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另外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下,箜员不重视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味的对书籍进行看管,不仅不能为读者提供相关的知识,而且服务效率较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当前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当前网络对传统阅读带来较大的冲击影响,所以需要加快观念的转变,利用新的管理方式来替代封闭式的图书管理模式,加快图书馆资源整合的进程。

一、现代图书管理模式

(一)现代图书知识管理模式。利用现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对图书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确保能够更好的实现图书管理的预期目标,完成图书馆的工作任务,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图书知识管理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储存和运用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现代图书知识管理模式在侧重点、管理对象及理论基础上都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二)现代图书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在现代图书数字化管理模式中主要以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及文献资源共享化为其主要特点。即利用计算机来对文献信息进行存贮和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对数字文献进行传播,加快文献资源共享化的实现。

(三)服务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在当前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以为读者服务为中心,将读者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中需要做到管理的互动性、专业性、服务笥、高效性、系统性和开放性。所以需要加快管理理念的转变,进一步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效率的提升,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做 好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整体优化,加快推动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四)图书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中,可以将图书的收藏、借还、阅览、导读及参考咨询等多项服务融合为一体,利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来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种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中,对读者给予充分的尊重,能够更好的将人文思想体现出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确保信息资源共享化的实现。在现代图书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全开放式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确保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读者进行资料的查阅提供更加快捷及便利的条件。

(五)注重网络阅读导读的引导。所谓导读,即为引导读书者阅读起到指导的作用。导读的作用在图书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图书馆应该多多培养一批图书馆员,这些人要具备广博的网络阅读知识,同时,他们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活动方面的指导,让这种指导特别有效。同时,及时推荐专业的站点和热门网站,使得广大的读者学会鉴别精华和糟粕的方法,防止误入不好的网络。

二、实现现代化图书管理模式的途径

(一)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要实现新时期图书管理新模式,首先要在理念上改变过去的那种图书馆以藏书为主,以藏书量大为荣的观念。要明白作者写书就是将自己的观点告诉人们,将自己人生经验传播给世界,如果所有的著作都被深藏在图书馆,这不是写书人的初衷,也不是图书馆的目的。如今的图书馆资源有国家提供的,也有社会捐助的。国家提供资源的目的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社会捐助也是为了方便更多人,所以资源共享,以人为本才是图书馆开办的目的。这么多年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一直以藏书为重点,加上城乡在图书馆的建设方面也存在大量差别,许多农村青少年想读书苦于没书可读,个人购买图书也因为图书不断涨价而变得困难重重,这都是中国人均读书量低的原因。为了提高中国人的人口素质,也为了使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得以传承,图书馆的模式更新迫在眉睫。

(二)提高管理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图书管理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图书馆学也是一门学问。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除了在招聘中要选择专业人才之外,在工作还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培训班集中学习,也可以鼓励他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新知识,由于图书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在变化,作为图书管理人员,除了专业知识外,对于历史、文学、经济、理工技术、外语都要有所涉猎,这样面对前来查找文献的读者才能触类旁通,能准确而迅速地帮读者找出需要的文献。

(三)提供优越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给予读者的不仅是丰富的图书,还要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有的读者前来查找文献资料,要查找无数的图书杂志才能得到,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有桌椅供人使用。要改变一些学校图书馆成为学生自习场所的不良习惯。因为图书馆是供人阅读和查找资料所用,而自习有课堂。

三、结束语

在现代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改变图书管理方式,从而加快推动图书从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加快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为图书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现代化图书管理模式,可以为读者阅读和查找书籍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能够快速的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更好的满足读者对信息情报的需求,使图书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有利于图书馆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将其自身的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雪芳.浅淡如何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第11篇

该模块综合的图书和读者的信息。所谓的查询就是指参照读者的类别,在可以授权的范围之内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而借阅管理指的是借阅记录的管理,可以根据实际的活动添加或修改。具体的内容要包含读者借阅图书的具体名称、编号、借阅日期和应还日期,并记录下读者信息。读者在查询时,要能在登录以后直接通过关键字查询到具体的借阅信息,并找出相对应的图书信息。管理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读者的活动实时更新图书状态,提供更好的服务。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以外,图书管理系统还应该具备管理员登陆部分,系统具体配置和管理,以及系统帮助等部分。

二、实际应用中遇见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被设计出来以后,很快就实际应用到了各个图书馆中,实现了更加高效的图书管理。然而,在新技术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

(一)软件设备

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的软件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有些借阅图书已经超出了应还日期,但是软件中却没能显示出来;图书条形码无法完全录入;借阅时间错误;读者权限不明显等等。软件试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常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安排系统管理操作人员进行及时的日常维护和软件更新,定期查杀计算机病毒,并根据使用者的具体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功能补充,实现更加高效的服务。

(二)工作人员操作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刚刚被应用到图书馆藏机构中时,工作方式和以往的传统借阅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操作人员需要一段适应期,熟练该设备。这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磨合方面的问题,例如:有些借阅记录并没有实际登记上,有些没有借阅的读者却显示出了记录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很容易诱发管理人员和读者间的纠纷,另外,工作人员也会存在操作不当或是态度不够严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首先管理员应该明确图书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对借阅图书和还书的流程熟悉起来,借阅图书时必须听到声音响起,确实将图书信息扫入并记录以后,才能确认没有问题。另外,图书馆藏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开放借阅的书籍,这类书籍管理人员要将其与可以借阅的图书分开来,在读者查询时能够查询到相关信息,避免出现系统中登记可以借阅而实际是不能借阅的问题。

(三)读者使用

读者借阅图书,可能在不经意的状况下造成图书损毁的问题,像是书页丢失、条码模糊,甚至有些学生还会恶意偷书。针对这种状况,就需要管理人员对读者进行定期的教育监督,并对违纪的读者加强道德教育,尽量用图书管理人员的真诚打动读者,真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管理;转变理念;技术提档;资源共享

作为承载知识和资源的平台与载体,图书馆在传播知识和提供知识服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整合与检索方面的优势,仍然存在一些优势,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和移动电子终端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目前还普遍存在许多不符合时展的问题,面对新时代和新形势,亟待进行相应改进和提高。只有在图书管理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一、传统图书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禁锢发展。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地方图书馆及单位和培训机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落后,而对于创新性和开放性最大的阻碍,就是图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由于一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但工资和福利待遇不高,所以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造成了服务的局限性,这也导致了工作人员不愿意做出改变,没法突破过去利益固化的藩篱,很难做出创新,也缺乏创新工作的动力。另外,即使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各图书馆之间也各自为政,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基本没有办法进行互相交流,所以也严重制约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对于图书管理和读者的满意度提升,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图书管理经费投入不够。纵观全国各层次图书馆,除了各大高校和省级以上图书馆,一般的地方图书馆及单位和培训机构的图书馆,都存在着图书管理经费投入不够的现象,导致了书籍陈旧,书源不足的问题。这些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方便读者阅读的功能,但是,这些图书馆的许多书籍陈旧,保存不善,基本没有读者借阅,使用率极低,还有一些图书内容过时,失去了图书应有的参考作用,甚至可能误导读者。书源不足的问题总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纸质版图书不足,现代技术高速发展导致资源的更迭不断加快,升级换代速率提升,也带来了书籍的快速升级换代,作为以传统纸质版图书为依托的图书馆而言,这样的淘汰压力是巨大的,很多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很难适应这样的压力,从而出现知识、信息老旧,跟不上现代化形势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电子图书资源的不足,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时代,电子书籍升级换代的速度更快,并且有很多大型的知识和数据库,由于需要付出较高的使用年费,让很多经费不足的小型图书馆和单位图书馆望而却步,进而造成了图书资源的不足,缩减了服务功能,降低了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领导不够重视。许多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把日常事务当作首要任务,忽视了图书馆的重要性,对图书资料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因此很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许多领导认为图书馆是应付上级检查时的必要硬件设施,只是一种摆设,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就导致了这些部门的图书馆书源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丧失了大部分的存在价值。

二、现代图书管理的基本价值

图书馆把人类的社会实践、文化、知识等保存并传承,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基于新时期知识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知识型社会建设对图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现代图书馆又展现出与以往时代不一样的目标与价值。对现代图书管理基本价值进行分析可知,开展现代图书管理工作的宗旨是紧随社会发展的节奏,根据广大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促使图书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还要求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推动读者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其知识得到科学的分类管理。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需求,促进读者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

三、现代图书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素养,适应发展。首先,应该要自我的学习与进修与考核制度、薪资调整、职称评聘相关联,鼓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的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变革和创新;其次,领导部门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外出学习,引进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素养,图书馆管理者才能掌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同时,又能了解到读者的需求,做读者满意的指引者。

(二)转变理念,精准定位。强化“理念更新”在图书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要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提档升级,要先从提升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入手,特别是一些地方的小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足问题,大多数人通常是首先考虑增加图书购置的经费,而很多地方小图书馆大都经费有限,因此无法从增加经费这一渠道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管理者转变理念,精确定位,科学开创新型管理模式了。比如:首先,可以考虑改变“大而全”的理念,立足于“专而精”的定位去进行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呈现专业化的态势,所以读者在信息需求上,也需要专业化的服务,很多地方图书馆,由于资源有限,并不适合开展的大规模的发展和建设,而要根据地方的特殊要求,考虑目标读者的需求,在完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分工和职能上,明确各部分的职能所在,不断创新发展,克服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弊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进行“专而精”的特色建设。其次,可以考虑改变“各自为政”的理念,着眼于“开放联盟”的思维去进行图书馆的特色建设。先通过不同的“专而精”的图书馆现代化特色建设,然后再运用连理、结盟等形式,利用互联网共同打造知识提供的综合平台,实现优势和功能互补,实现图书管理的现代化提升。第三,可以考虑改变以往“自我为主”的理念,着眼于“读者为主”的宗旨去进行图书馆经营模式的特色建设。比如,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满足广大市民不断提高的文献借阅需求,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很多地方图书馆已开设24小时自助借阅室,能让市民随时借书,随时学习。总之,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才可能跟进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创出图书管理的新模式。

(三)技术提档,服务升级。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重要的存储和交流的部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积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的发展,不断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技术环境;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又巨大地冲击传统图书馆,甚至影响到图书馆的生存。如何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综合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日常工作,改变图书馆的传统模式,致力营造以知识导航为服务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当前,有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是所有传统图书馆都要面对的难题和重点,同时也是机遇,也是现代图书管理的工作重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电子信息开始在各种数据库及网络上出现,传统图书馆要适当引进电子资源,通过专门和系统的检索工具,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化数字服务,从而提升读者的体验感和黏性,让图书馆真正成为给读者提供信息和资源的载体,摆脱传统的单纯信息检索工具的地位。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体现“人本理念”,一切资源的建设,都要以读者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的信息提供模式,而是要考虑不同读者和单位的现实需求,贴合实际,实现信息传递和信息收集的现代化改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读者需求分析,已经具有了可能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大范围的应用已经成为可能,其应用也存在很大的效用空间。

(四)资源共享,共生发展。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行政区划内,一般都会存在若干个图书馆和图书服务机构,单兵作战,显然很难适应现代读者的复杂多元化需求,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各个图书馆的特色和功能,打造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显然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融合共生,在没有全国性机构统筹的情况下,要加强一定区域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图书系统建设,从而满足读者需求,在技术和条件成熟后,可将交流范围不断扩大,实现更大区域内的资源统筹,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知识信息服务。创新作为现代图书管理的根本路径方法,要求图书管理面对现代科技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理念,研究新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实现图书管理的提档升级。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实现了全球资源的一体化,在这样的进程之下,既会对传统图书馆有所冲击,同时也会带来很好的机遇。因此,要适用现代化形势,实现高点站位,用开阔的视野感知现展脉搏。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妥善处理传统资源和现代技术、读者新需求和现实管理现状之间的矛盾和有机关系。这也要求图书管理工作者,既要不断调整工作方式,与世界接轨、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接轨,实现图书管理上的提档升级,还要争取本部门领导,甚至上级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要性重新认知,使其充分理解并重视图书馆的作用,从而将信息化、现代化融入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去,并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江立功.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3):62-63.

[2]谢憬憬,丁爱萍.关联规则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4):422-424.

[3]张伟阳.云计算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1(6):56-59.